中欧现代著名作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14:39:56

点击下载

作者:冯平刘东岳牛江涛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欧现代著名作家

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试读:

前言

马克思曾经说过:“文学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为此,我们综合了国内外最新的世界文学研究成果和文学发展概况,编撰了“世界文学百科”丛书。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本套书系内容全面具体,具有很强的资料性和系统性,是广大读者学习了解世界文学的良好读物,也是广大图书馆珍藏的良好版本。本书编委会壹 波兰作家斯沃瓦茨基

斯沃瓦茨基,1809年9月4日生于克热米耶涅茨(今属白俄罗斯)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维尔诺大学教授,在他5岁时死去,母亲酷爱文学,对他影响较深。

1824~1828年,斯沃瓦茨基进维尔诺大学法律系学习。大学期间他即开始写诗,早期诗歌充满感伤情调。在华沙的日子里,他关心当时的政治斗争和文学论争,写了许多篇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长诗,如《胡果》(1829)、《修道士》(1830)、《阿拉伯人》(1830)、《扬·别列茨基》(1830)和两部诗剧《明多维》(1829)、《玛丽亚·斯图亚特》(1830)。《扬·别列茨基》是其中的优秀之作,它通过小贵族别列茨基的不幸遭遇,揭露了大贵族的专横暴虐和胡作非为。《玛丽亚·斯图亚特》描写爱尔兰的玛丽亚王后勾结波德维尔阴谋篡夺王位失败而逃亡国外的故事。

1830年11月,华沙爆发了反对俄国的武装起义。斯沃瓦茨基写了《自由颂》、《悲歌》和《立陶宛军团之歌》等诗,歌颂争取自由和民族解放的斗争,给起义战士以很大鼓舞。

起义失败,斯沃瓦茨基流亡国外。1832~1836年侨居瑞士,先后写出了长诗《在瑞士》,诗剧《科尔迪安》、《巴尔拉迪娜》、《霍尔什亭斯基》和《马泽帕》。

1836~1837年,斯沃瓦茨基游历东方,先后到过希腊、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黎巴嫩等地。他写了长诗《瘟疫病人的父亲》、《瓦兹瓦夫》、《比亚特·但特舍克的长诗》和带有神秘色彩的散文诗《安赫利》。1838年后他定居巴黎,随后他写了剧本《里拉·维涅德》、《法塔齐》和长诗《贝尼奥夫斯基》。

1842年以后,斯沃瓦茨基受到托维安斯基的宗教神秘主义的影响。这期间写的《莎乐美的银梦》、《马列克神父》和长诗《精神之王》,都带有这种神秘主义色彩。后来国内民族解放斗争高涨,他脱离了宗教团体,声援革命。1845年写的《对〈未来赞歌〉的回答》一诗,驳斥了齐·克拉辛斯基反对革命、主张复古倒退的观点,指出“只有农民革命,才能使波兰从奴役中解放出来”。

1848年,他还抱病回国,参加了波兹南的起义。后又去法国,1849年4月4日在巴黎逝世。

斯沃瓦茨基的诗歌形式优美,想象丰富,语言生动;他的剧作也有一定的影响。他对波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是仅次于密茨凯维奇的波兰第二大诗人。克拉谢夫斯基

克拉谢夫斯基,1812年出生于波兰一个贵族家庭。曾在维尔诺大学攻读文学,主编过多种刊物。1830年他开始写小说,其中以描写农村题材和历史题材的小说最为著名。

克拉谢夫斯基描写农村生活的作品有《乌兰娜》、《萨夫卡的故事》、《布德尼克》、《奥斯塔普·邦达丘克》、《村外茅屋》、《叶尔莫瓦》、《栅栏木桩的故事》等。作者在这些小说中对农民的贫困和苦难表示同情。

克拉谢夫斯基早期的创作比较著名的有《齐格蒙特时代》等作品。从1875年开始,他以波兰的全部历史为题材创作小说,共29部76卷。这些小说的故事情节较为生动,而人物形象的刻画则较为逊色。

克拉谢夫斯基于1883年在柏林以间谍罪被捕,并被判处三年半徒刑,1887年在日内瓦逝世。诺尔维德

诺尔维德,1821年出生于波兰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早年曾在意大利学习美术,后到美、英等国以绘画为生。自1855年起住在巴黎,一生穷困潦倒。

他的文学创作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剧本,其中以发表于1851年的长诗《普罗密特迪安》和一部分散文较为突出。他的短诗《怀念贝姆的悲歌》、《肖邦的钢琴》和《致公民约翰·布朗》,歌颂了为自由、平等而斗争的战士,表现了他的爱国思想。

他的文学作品构思奇特,语言晦涩难懂,生前不受欢迎,直到20世纪初期才被现代派诗人所推崇。叶日

叶日,原名齐格蒙特·密乌科夫斯基,1824年出生于波兰一个爱国贵族家庭,年轻时参加过匈牙利1848年革命,后为波兰民主协会密使。叶日在巴尔干各国居住多年,曾几次回国组织秘密革命活动,1872年迁居瑞士,1915年去世。

叶日的作品题材广泛,涉及许多社会问题和人民生活习俗,还有一些反映巴尔干各民族的解放斗争。他的主要作品有发表于1858年的长篇小说有《瓦塞尔·霍乌布》等多篇。迪加辛斯基

迪加辛斯基,1839年出生波兰一个地主管家的家庭。他因参加1863年1月起义,曾被沙皇逮捕入狱。后长期充当家庭教师,曾在克拉科夫开办印刷厂和书店。

迪加辛斯基的著名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村庄、田地和森林》(1887)、《生活的环节、耕地和马路》(1889);长篇小说《占有者们》(1887)、《贝尔多内克》(1888)、《耶德舍伊·皮什恰尔斯基先生》(1890)、《兔》(1900)和《生活的节日》(1902)等,这些作品内反映了贫苦农民在地主资产阶级压迫下的悲惨命运。

有的作品在反映人的不幸遭遇的同时,也描写了动物的生活,对资本主义社会有所揭露,但在描写手法上表现出自然主义倾向。

迪加辛斯基是19世纪末波兰自然主义流派的代表作家,1902年去世。奥热什科娃

奥热什科娃,1841年生于立陶宛格罗德诺一个爱国的地主家庭,从小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教育。她目睹波兰农民遭受压迫的悲情生活,所以她对下层社会的农民及更多穷苦人十分同情和关心。1858年从寄宿学校毕业,嫁给一个贵族,在丈夫的领地居住。

1863年一月起义爆发期间,奥热什科娃积极参加起义部队中通讯联络、筹办粮饷和缝制衣服的工作,曾掩护一个受到追捕的起义领导人。起义失败,沙皇政府没收了她丈夫的领地,她只好居住在父亲的领地。

奥热什科娃于19世纪60年代开始创作。初期发表的短篇小说描写了封建地主的自私冷酷,资产阶级法律的偏见以及劳动人民的苦难和他们正直善良的品德。作品《荒年》(1866)、《尤利扬卡》(1875)、《厄运》(1876)、《十四分之一》(1878)和《不愉快的山歌》(1878)等,描写了封建地位和资产阶级的自私卑劣以及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们善良正直的品德。《最后的爱情》(1867)、《在笼子里》(1869)、《外省》(1969)、《有德行者》(1871)等中长篇小说,作者刻画了许多献身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工程师、教师、学者、同情穷人的医生、律师、热心发展民族工商业的企业主、商人和贵族资产阶级慈善家等优秀人物的形象。这时期她还创作了不少以妇女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如《格拉巴先生》(1869)、《瓦兹瓦夫的日记》(1871)和《马尔达》(1872)等,这些作品表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妇女所遭受的凄惨命运。其中以《马尔达》影响较大。这部作品中的妇女马尔达,出身贵族,在父亲和丈夫死后带着4岁的女孩出外谋生,由于生活所迫而进行盗窃,在被追捕时,悲惨地死在马车轮下。

奥热什科娃创作的主要阶段是1876~1889年。在这时期发表的长篇小说《梅伊尔·埃卓福维奇》(1878)和中短篇小说《请给一朵花》(1877)和《强壮的参孙》(1877),描写上层社会对贫穷的犹太人的压迫。她还创作了两组小说,题材并不相同,一组叫“幽灵”,包括短篇小说集《幽灵和肥皂泡》(1880),长篇小说《守墓人西尔维克》(188)、《齐格蒙特·瓦维奇和他的同学们》(1882)和《原始人》(1883)等,这些作品描写波兰社会中的劳资矛盾和初期的社会主义运动,虽然颂扬革命者建设正义美好的世界的理想,但不同意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另一组小说包括《底层》(1884)、《久尔济一家》(1885)、《涅曼河畔》(1887)和《乡下佬》(1888),它们以立陶宛农村生活为题材,描写沙俄农奴制长期统治下农村愚昧落后的状况,以及贫苦农民的悲惨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其中《涅曼河畔》是在思想和艺术上最成熟的代表作。这部小说通过对贵族地主别涅迪克特·科尔钦斯基一家和缺少土地的农民安哲里姆·包哈迪罗维奇和他侄儿扬一家在1863年1月起义前后的变化,以及他们复杂的社会关系的描写,反映了沙俄占领下波兰农村的面貌。作者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具有爱国主义和民主思想的农民以及贵族阶级叛逆者的形象。

19世纪90年代以后,奥热什科娃还写过长篇小说《寻求金羊毛的人》(1899)等许多作品揭露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她拥护革命,1905年革命对她震动很大。她在晚年写的短篇小说集《光荣属于被战胜者》(1910),指出起义的失败的原因是贵族没有依靠人民的力量。

奥热什科娃的作品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发展自然生动,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她的创作在波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以后的作家也有较大的影响。科诺普尼茨卡

科诺普尼茨卡,1842年生于苏瓦乌基城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到波兰民族解放革命传统的熏陶。1862年她嫁给了一个富有的地主,婚后厌恶地主家庭的寄生生活,带着孩子离家出走,住在了华沙。她早期的作品倾向于民主思想,在占领者当局的迫害下,流亡国外。曾到过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士等国。1905年俄国革命爆发,一度回到华沙,参加营救被沙皇囚禁的革命者的工作。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科诺普尼茨卡创作了许多诗歌,《诗集》第1卷(1881),《以往戏剧片段》(1881),《诗集》第2卷(1883),第3卷(1886)、第4卷(1896),《小事》(1903),《致人们和时间》(1904)等,都是期间的作品。《自由的雇农》、《亚希已经等不到了》、《农民的心》、《地下室》和《在法庭前》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诗歌作品,描写资本主义社会中贫苦农民的悲惨命运和被压迫者对美好的正义社会的向往。在《九月》、《战斗之后》等作品中,描写了人民与统治者的斗争,赞扬了被压迫者斗争精神。她还有一些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的诗歌,大声疾呼“我不能抛弃土地!”“决不容许敌人把我们变成奴隶!”《幻想》(1886~1887)是一首揭露了梵蒂冈教会的残酷掠夺,歌颂人民反压迫、争自由的长诗。

19世纪80年代末,科诺普尼茨卡开始创作短篇小说。短篇小说集《四个短篇小说》(1888)、《我的相识者们》(1890)、《在路上》(1893)、《短篇小说集》(1897)、《人们和事》(1898)和《在诺曼底海岸上》(1904)等都是20世纪初发表的。这些作品大多以城市生活为题材,其中《村社的德政》揭露了资产阶级慈善事业的伪善;《巴纳肖娃》和《撬门窃盗》描写劳动人民遭到资产阶级法庭的无情迫害;《烟》和《我们的瘦马》揭示了社会下层的穷人的悲惨命运,表达了作者深切的同情。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波兰许多农民由于缺少土地,大批流亡西欧、北美和南美。她以这一题材写成长诗《巴尔采尔先生在巴西》(1892~1906),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描写了波兰农民在异乡受尽了饥饿与病痛的折磨和受到自然灾害带来的苦难,以及他们同当地德国统治者和农场主的斗争,爱国主义思想贯穿全诗。1905年革命以后她完成长诗结尾,诗人在革命精神的鼓舞下写了波兰农民参加巴西某港口工人罢工斗争的场面。显克维奇

显克维奇,1846年5月5日生于波德拉斯卡地区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他进入华沙中央学校(华沙大学前身)医学系学习,一年后改学文学。1871年,沙俄政府将华沙中央学校改为华沙帝国大学,即将毕业的显克维奇为了表示抗议,拒绝参加毕业考试,愤然离校。

显克维奇在大学期间已开始写作。1872年他以李特沃斯的笔名在《波兰报》上发表了许多有关华沙生活的讽刺小品。同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徒劳无益》,反映波兰大学生的苦闷和彷徨。随后又出版了《沃尔齐沃皮包里的幽默作品》,这部作品是在波兰封建社会崩溃、资本主义势力迅速壮大的时期开始写作的,歌颂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实干精神,表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乐观态度。

1876年,显克维奇作为《波兰报》的记者赴美国访问。《旅美书简》作为一本通讯集肯定了美国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又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以及对人民的压迫和种族歧视。

1877~1880年,显克维奇写了不少中、短篇小说,体现了作者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带有悲愤格调的作品如反映农村生活的《炭笔素描》、《音乐迷扬科》和《天使》,描写外国统治者压迫波兰人民的《家庭教师的回忆》和《胜利者巴尔泰克》,表明波兰侨民在美国的悲惨遭遇的《为了面包》和《灯塔看守人》,描绘美国印第安人遭受迫害和残杀的《酋长》和《奥尔索》。

19世纪80年代,波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同时,沙俄和普鲁士在它们占领的波兰地区内推行同化政策,波兰人民深受苦难。显克维奇渴望找到一条能使全国人民团结对敌同时又能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减轻人民痛苦的道路,他开始创作历史小说。

1883~1888年,他写出了3部曲。3部曲第1部《火与剑》取材于1648年赫梅尔尼茨基领导的哥萨克暴动。当时乌克兰是波兰贵族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赫梅尔尼茨基暴动的结果,第聂伯河以东的土地被沙皇俄国占领了。显克维奇站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反对外国干涉的立场上,揭露赫梅尔尼茨基为了私利,打着民族起义旗号,勾结外国侵略者分裂波兰的活动。但他没有把赫梅尔尼茨基领导的暴动和乌克兰农民反抗地主阶级的武装起义区分开来,因而在谴责哥萨克暴动的同时,歪曲和丑化农民起义。第2部《洪流》写波兰人民反抗瑞典封建主侵略波兰的斗争。作者揭露了侵略者蹂躏国土、屠杀人民和大贵族的叛国投敌,歌颂了中小地主和广大人民齐心协力与敌人作斗争,以及他们的英勇精神。第3部《伏沃迪约夫斯基先生》描写波兰反抗土耳其—鞑靼人入侵的斗争,但作者却着重描写伏沃迪约夫斯基的个人爱情故事,在思想和艺术上都不及前两部。3部曲、特别是《火与剑》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以后,显克维奇又发表了两部描写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即《毫无规则》(1891)和《波瓦涅茨基一家》(1895),其中流露出他对于贵族阶级往昔的“尊荣”的留恋,对它的没落之情惋惜和同情。

1896年,显克维奇发表了《你往何处去》。这部小说通过一个罗马青年贵族和一位信奉基督教的少女曲折的爱情故事,反映了暴君尼禄对早期基督教徒的迫害。他由于这部小说而获得1905年诺贝尔文学奖金。

19世纪末叶,民族压迫加剧,显克维奇发表不少政论和演说,揭露普鲁士占领者推行的日耳曼化政策,著名历史小说《十字军骑士》(1900)。这部小说则体现了他的这种思想,描写了波兰和立陶宛反对十字军骑士团入侵的斗争,是波兰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显克维奇移居瑞士的韦维,并组织了“波兰战争牺牲者救济委员会”,当选为主席。他的最后一部小说《军团》写19世纪初东布罗夫斯基领导的波兰军团的爱国活动和民族解放斗争,但未写完,他便于1916年11月15日逝世。

显克维奇是波兰影响深远的作家,他的作品语言优美,人物性格显明、生动,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他的创作对波兰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他的作品在全世界影响广泛,被译成40多种文字,广为流传。同时,他也是中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是鲁迅最早介绍到中国的波兰小说家。普鲁斯

普鲁斯,1847年8月20日生于小贵族家庭,童年时父母双亡。16岁参加一月起义,在战斗中负伤,被捕入狱。1866年中学毕业,进入华沙中央学校数理系学习,两年后因无力交纳学费而辍学。他曾当过工人、摄影师和统计局的职员等。

70年代初,普鲁斯开始担任华沙《星期评论》、《家庭监护人》、《瓦河》、《华沙信使》、《新闻》等报刊的编辑和记者。从1875年开始,他连续12年在《华沙信使》报上以“每周记事”的形式发表小品和政论,还创作了许多中、短篇小说。他早期发表的短篇小说《孤儿的命运》(1876)、《米哈尔科》(1880)、《安泰克》(1881)、《改邪归正的人》(1881)、《一件背心》(1882)和中篇小说《阿涅尔卡》(1880)等,描写了下层人民的悲惨遭遇,颂扬了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并揭露贵族资产阶级的自私、虚伪、贪婪。中篇小说《回浪》(1880)描写工厂主对工人的压迫和被压迫者的反抗。

1882~1884年,普鲁斯参加了华沙慈善事业协会,从事照料和教育孤儿的工作。此后的10年中,他主要进行文学创作,发表了《前哨》(1885)、《玩偶》(1887~1889)、《解放了的女性》(1890~1893)和《法老》(1895)等长篇小说。《前哨》的主人公斯利马克是一个富裕农民,他的利益受到德国移民的打击和侵犯,作者写他同德国人的斗争,同时也写了他的自私自利和对长工的残酷无情。《玩偶》(中译本作《傀儡》)是普鲁斯的代表作,主人公伏库尔斯基体现了波兰资产阶级的某些特点,他由参加革命到背叛革命,由追求名利、地位、女人到成为买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反映了普鲁斯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波兰民族解放运动的怀念;另一方面,它的主人公被写成是为社会谋福利的人,是穷人的救世主,表明作者存在希望资产阶级中的代表人物出来改造社会的幻想。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与沙俄的勾结以及与封建贵族实行妥协的现实。

在《解放了的女性》中,普鲁斯通过描写一个热心农村公益事业的女性的悲惨遭遇,揭露资产阶级的尔虞我诈、损人利己以及小市民的自私狭隘,同时讽刺了波兰社会某些阶层对妇女解放运动的庸俗化的见解。《法老》以古埃及社会为背景,作品描写埃及面临的复杂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奴隶、农民遭受的剥削压迫,歌颂了他们的反抗斗争,抨击了祭司贵族集团的腐败。

1905年俄国革命失败对普鲁斯震动很大,他一方面不满资本主义制度和沙皇的统治,但找不到改变现状的出路而一度陷入悲观。在取材于1905年革命的长篇小说《孩子们》(1908)中,他对革命作了歪曲的描写;可是他在最后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转变》中,却又对一个为劳动人民解放事业而斗争的革命者进行了歌颂,表明作家最后对于革命有了认识。他于1912年5月19日在华沙逝世。

普鲁斯的作品对波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善于运用讽刺、幽默、虚构、夸张和朴质的叙述等多种手法描写细节往往能在矛盾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征,加以艺术性的概括。作品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扎波尔斯卡

扎波尔斯卡,1860年生于波兰一个大地主家庭。他年轻时参加过巡回剧团的演出活动。1902年在克拉科夫开办戏剧学校。

她所著短篇小说集《水彩画》(1885)、《它们》(1890)、《幻想和小事》(1891)、《人间动物园》(1893)和长篇小说《卡希卡·卡里亚迪达》(1885~1886),反映劳动人民被压迫的命运;剧本《玛丽切夫斯卡小姐》(1912)描写下层艺人的痛苦生活。

她的代表作是剧本《杜尔斯卡太太的道德》(1907),它描写一个女房产主的家庭纠纷,揭露了波兰小市民的虚伪、自私、庸俗和堕落。莱蒙特

莱蒙特,1867年生于罗兹附近大科别莱村一个教堂琴师的家庭。自幼家贫,他年轻时曾学过裁缝,当过小贩、铁路职员、流浪艺人和修道士。这些生活经历使他对沙皇占领下的波兰社会有广泛的了解。

19世纪80年代末,莱蒙特开始创作。他早期的短篇小说如《母狗》(1892)、《汤美克·巴朗》(1893)、《正义》(1899)等,展示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揭露了工头、地主、村长、神甫等人的残暴和狡诈,刻画了积极反抗的被压迫者的形象。

90年代末,莱蒙特发表了长篇小说《喜剧女演员》(1895)及其续篇《烦恼》(1896),作品体现有才华的艺术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奈的悲惨处境。长篇小说《福地》(1897~1898)以罗兹的工业发展状况为题材,描写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质。

1904~1909年,莱蒙特发表了长篇小说《农民》(分《秋》、《冬》、《春》、《夏》4部)。小说描写了富农波利那一家的遭遇,反映了1905年革命前后沙俄占领下的波兰农村的状况。波利那一家同地主有矛盾,最后同农民一起与地主作斗争;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后来又和地主重归于好。小说描写了波利那同沙俄、地主的矛盾和妥协,以及他的顽固的封建等级观念。作者通过他对长工的压迫和剥削,他的家庭在继承财产上的纠纷,揭示了富农腐朽、没落的实质。在艺术上,作者善于抓住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把人物放在冲突中显露他们的性格。小说成功地描写了四季景色的变换和农民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1924年,莱蒙特因为《农民》这部著作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但是,莱蒙特幻想“好”的资产者来改造社会,建立国家,过高地估计了农村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

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后,莱蒙特陷入悲观,晚年作品的思想与艺术都很逊色,思想倾向保守。这期间他写了小说如《幻想家》(1909)、《在普鲁士的学校里》(1909)、《吸血鬼》(1911)、《暴动》(1922)以及长篇历史3部曲《1794年》(1914~1919)等。东布罗夫斯卡

东布罗夫斯卡,1889年生于波兰卡利什附近农村一个佃农家庭,中学毕业后去国外上大学。20世纪20年代中,他曾对波兰农民问题进行过专门研究,并开始文学创作。

她早期发表的短篇小说集《祖国的孩子们》(1921)、《樱桃枝》(1922)、《童年的微笑》(1923)多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反映了作家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短篇小说集《从别处来的人们》(1925)、《生活的特征》(1938)描写农民遭受的压迫和人民的反抗。长篇小说《黑夜与白昼》(1932~1934)是她的代表作。

波兰解放后,东布罗夫斯卡发表的作品,如短篇小说集《晨星》(1955)等,主要描写波兰在德国法西斯侵占时期人民的悲惨遭遇和战后的社会生活。她的最后一部作品长篇小说《一个沉思者的奇遇》(1961~1962),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和战争时期的波兰社会为背景,但未完稿。此外,她还发表过剧本、小品文等。

东布罗夫斯卡于1955年获国家文学奖金,1965年去世。普特拉门特

普特拉门特,1910年生于白俄罗斯的明斯克。他年轻时参加左翼青年运动,曾被萨纳奇亚政府审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苏联参加波兰第一军团,为祖国的独立而战斗,战后曾任波兰议会议员、驻瑞士和法国大使、作协总书记等职。

普特拉门特早期发表的诗集《昨日返回》(1935)、《森林之路》(1937),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他的主要作品有诗集《战争和春天》(1944)、短篇小说集《神圣的枪弹》(1946)和长篇小说《九月》(1952),作品反映1939年德国法西斯侵占波兰以及波兰人民的反抗。长篇小说《现实》(1947)写波兰战前的社会生活;长篇小说《十字路口》(1954)描写波兰战后初期国内的阶级斗争。长篇小说《前夫之子》(1963)、《不忠实的人们》(1967)、《博乌迪纳》(1969)和短篇小说集《空眼睛》(1967)等,反映波兰50年代国内的政治生活情况。此外,他还著有回忆录、报告文学、小品和政论等。

普特拉门特50年代到过中国,发表了报告文学集《中国纪事》(1952)和《中文》(1961)。1964年,他获国家文学奖金一等奖。米沃什

米沃什,1911年出生于立陶宛维尔诺附近的谢泰伊涅。他曾在维尔诺斯泰凡·巴托雷大学攻读法律。年轻时开始写诗,193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关于凝冻时代的诗篇》。

1934年,米沃什大学毕业,在巴黎留学两年,回国后在波兰电台文学部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抵抗运动,战后曾任波兰驻美国和法国的文化参赞。1951年他旅居巴黎,1960年前往美国,后定居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在大学讲授波兰文学。

米沃什战后的主要作品有诗集《白昼之光》(1953)、《诗的论文》(1957)、《波别尔王和其他的诗》(1962)、《中了魔的古乔》(1964)、《三名的城市》(1969)、《日出和日落之处》(1974)、《诗歌集》(1977),长篇小说《权利的攫取》(1955)和《伊斯塞谷》(1955)等。

他早期的诗歌流露出一种悲观绝望的情绪,把历史看成是一场大灾祸,把人类比作处于“宇宙的灭亡”、“世界末日”的时代。战争时期的诗歌则表现了他对民族和人类命运的忧虑。以后的作品,揭露了现实生活中的虚伪、欺骗、空谈、浮华等现象,认为人在这种环境中生活没有自由可言。他认为诗歌应以现实为基础,包含哲理,可是现实只为诗人提供创作的素材,诗人应赋予它以另外“真正的”现实性。

米沃什的诗自然、流畅,不苛求韵律的严谨,语言质朴、精练、口语化,寓意深刻,吸取了古典与现代不同派别之精华,自成一体。

米沃什还写过不少散文、随笔、文艺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著作,翻译过许多名著。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贰 匈牙利作家弗勒斯马尔蒂

弗勒斯马尔蒂,1800年出生在一个破落的中等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他当过家庭教师,后去大学攻读文学和法律。大学期间他阅读了匈牙利和西欧、古希腊罗马大量的文学作品,深受西方启蒙运动时期先进思想的影响,25岁即发表长诗《卓兰的出走》(1825),成为在全国享有盛誉的著名的爱国诗人。

1826年,弗勒斯马尔蒂定居布达佩斯,从事文学创作和编辑工作。1828~1832年担任著名的刊物《科学汇编》及其文学副刊《花冠》的主编。1830年被选为匈牙利科学院院士。1837~1847年参加文学杂志《祖国的晨曦》的编辑工作。

他作为匈牙利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者,作品包括许多史诗和诗剧,其中影响较大有《废墟》(1830)、《两座邻堡》(1831)、《血的婚礼》(1833)、《面纱的秘密》(1835)等。这些作品歌颂民族英雄,抒发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激发了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

弗勒斯马尔蒂还善于借鉴民间文学作品的优势,他的诗剧《钟哥与金黛》(1831)和叙事诗《美丽的伊伦卡》(1833)等,即取材于民间传说。《钟哥与金黛》描写一对恋人为了自由与爱情,冲破层层阻挠,历尽艰辛追求幸福的故事。作者对黑暗势力进行了无情地抨击,赞美了青春和爱情。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涨,匈牙利民族民主革命迅猛发展,弗勒斯马尔蒂写了《号召》(1836)、《致李斯特·费伦茨》(1841)、《战歌》(1848)等,号召人民起来反对暴政,争取民主自由和民族独立。

弗勒斯马尔蒂曾积极投身于1848年匈牙利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民族独立战争。革命失败后他被迫隐居。他晚年的诗篇如《序言》(1850)、《老汉冈》(1854)等,对国家落后和民族的不幸发出慨叹,为人类的前途忧心忡忡,流露出某些悲观消极情绪。裴多菲

裴多菲,1823年1月1日生于屠户家庭,曾做过演员,当过兵。他少年过着流浪生活使他有机会同劳苦人民接近,进一步熟悉了他们的悲惨生活。

裴多菲于1842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采用民歌体写诗,在形式上加以发展,创作了不少名篇。他用自己诗歌创作的实践,推翻了贵族阶级文学家一贯轻视农民语言,认为它只能表达低级感受的偏见。他歌颂大自然的美、草原上的牧羊人、多瑙河畔的渔夫和田野里劳动的男女青年。他的诗受到人们的喜爱。

裴多菲有50多首诗,如《谷子成熟了》(1844)、《树上的樱桃千方颗》(1844)、《傍晚》(1844)等,已经成了匈牙利真正的民歌,广为流传。1844年裴多菲从故乡来到首都佩斯,担任《佩斯时装报》的助理编辑并且出版了他的《诗集》(1844)、《爱德尔卡坟上的柏叶》(1845)和散文作品《旅行札记》(1845)。这几本集子出版后,资产阶级文学家攻击他把“农民的粗俗卑劣的语言带进了诗歌的神圣的宫殿”,攻击他“为卑贱的人歌唱”,但他不予理睬。这时他研究法国革命史,并从事莎士比亚戏剧和海涅诗歌的翻译工作。

1846年,裴多菲曾一度陷入“淡淡的哀愁”之中,他的组诗《云》中《希望之歌》、《疯人》、《大地,你吃的是什么?》等诗就流露了淡淡的忧伤。但是裴多菲的精神仍然是奋发的,在黑格尔左派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他反对君主专制主义,主张进行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他积极从事政治活动,组成了匈牙利第一个作家团体“十人协会”,并写了许多政治抒情诗,抨击到封建制度和王权统治。如《反对国王》(1844)、《贵族》(1844)、《匈牙利的贵族》(1846)、《镣铐》(1846)等。1846年,裴多菲团结进步作家,创办了文艺刊物《生活场景》,同资产阶级和封建复古派作家们展开斗争。他写了长诗《仙梦》(1846)、《希拉伊·彼斯达》(1846)、《萨尔为城堡》(1846)以及剧本《老虎与土狼》(1846)等作品。他的政治抒情诗《我的歌》(1846)、《一个念头在烦恼着我……》(1847)等,号召奴隶们起来与统治者作斗争,打倒专制制度。

1846年9月,裴多菲同森德莱·尤丽亚结识,一年后结婚。他写了大量的爱情诗,诗中渗透着强烈的政治内容。例如著名的《自由与爱情》(1847):“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是诗人走向革命的标志,也是他向革命迈进的誓言。1847年,裴多菲的诗歌创作直接涉及时事,例如《致十九世纪的诗人》、《为了人民》等诗篇,抒发了时代的声音。

1848年初,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相继爆发革命。以裴多菲为首的佩斯激进青年于3月15日发动了起义,诗人还写《民族之歌》、《大海沸腾了》、《把国王吊上绞架》等诗篇,裴多菲在起义爆发的清晨在佩斯的民族博物馆当众朗诵了《民族之歌》。从此爆发了1848~1849年由科苏特领导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这次革命以是废黜封建制度,并把匈牙利从奥地利统治下解放出来为目标。

1848年秋天,奥地利侵略者向刚刚获得胜利的匈牙利发动军事进攻,革命遭到失败。裴多菲的这一时期的政治抒情诗比较完整而真实地反映了革命的爆发、发展、失败的全部过程,例如《老旗手》(1849)、《投入神圣的战争》(1849)等。1849年1月,裴多菲参加了贝姆将军所部反抗俄奥联军的战斗,同年7月31日英勇地“死在哥萨克兵的矛尖上”(鲁迅语),为祖国壮烈牺牲。

裴多菲一生中写了许多首抒情诗和8首长篇叙事诗,其中最著名的有3首:《农村的大锤》(1844)、《亚诺什勇士》(另译《勇敢的约翰》,1844)和《使徒》(1848)。《农村的大锤》讽刺了浪漫主义史诗中的夸张和矫揉造作的风格,表现了对贵族地主阶级的憎恨与轻蔑。《亚诺什勇士》是长篇叙事诗。主人公亚诺什勇士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和爱情,经历了贫困的折磨、长夜的黑暗、大海狂涛的卷扑,战胜了巨人国和黑暗国的威胁,终于在仙人国,寻找到了幸福的牧歌式的国土、生命的泉水和忠实的爱人伊露斯卡。裴多菲向往美好的世界,热情地歌颂劳动人民。他赋予民间传说以新的色彩和生命,创造出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英雄和世界。这部长诗在19世纪上半叶成了鼓舞人民斗争和进步的力量。《使徒》是诗人后期的作品。这是一部革命的、带有政纲性的长诗。它描写一个怀有崇高的理想因谋杀国王没有成功而被处死的革命者的一生。《使徒》是反映匈牙利人民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的光辉的史诗,它标志着诗人诗歌创作发展到最高峰。主人公锡尔维斯特是为平民谋福利的英雄,是匈牙利文学中第一个出现的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代表人物。《信徒》说明作者受到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欧文的影响。

裴多菲也写过小说和戏剧。他的长篇小说《绞吏之绳》深受鲁迅喜爱;他的政论文章有力地揭露敌人、鼓舞人民。但由于裴多菲本身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家、诗人,他的思想观念有一定的局限性,跳不出资产阶级的思想范畴。约卡伊

约卡伊,1825年2月18日生于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律师,具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约卡伊先后在家乡和克奇克梅特等地上学。他深受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思想的影响。

约卡伊在学生时代就开始从事写作和绘画。1845年他同裴多菲等人组成进步的作家团体“十人协会”。1847年他主持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刊物《生活场景》,传播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1848年3月15日佩斯举行起义,约卡伊参与起草著名的十二点纲领,要求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民族政府、实行出版自由等。1861年他当选为国会议员。他在小说创作上有很大成就,因此,1894年匈牙利全国为他举行创作50周年纪念活动、出版他的百卷作品集。约卡伊于1904年5月5日逝世。

约卡伊是匈牙利文学中浪漫主义流派的重要代表作家。在50年代初,约卡伊写了短篇小说集《战斗场景》(1852),他以隐喻手法描写1848年自由斗争时期的战斗故事和革命失败后被迫藏匿者的冒险故事,表示对哈布斯堡王朝的反动统治的不满。此外,他还写了《爱尔德伊的黄金时代》(1852)、《匈牙利的土耳其世界》(1853)、《傀儡兵的末日》(1854)等几部长篇历史小说,表达了对巴赫专制制度的不满。此外,还有一些作品,如《一个匈牙利富豪》(1853)和《卡尔帕蒂·佐尔坦》(1854),以19世纪初叶匈牙利民族复兴时期为背景,描写中小贵族的觉醒和为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斗争,赞扬了民族的革命精神。

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他创作了《铁石心肠人的儿子》(1869)、《黑钻石》(1870)和《金人》(1872)等长篇小说,展现了19世纪匈牙利人民所经历的20年代改革时期、40年代自由革命斗争时期和60、70年代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广阔社会画面。《铁石心肠人的儿子》描写了1848年革命中人民反对侵略、争取独立的许多动人的情节和轰轰烈烈的斗争,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黑钻石》描绘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社会生活,抨击了奥地利金融资本勾结匈牙利统治者对人民进行的压迫和剥削。《金人》叙述一位富商的发家史,揭露资本主义罪恶、肮脏。1875年后,他还写了《小皇帝们》(1886)、《黄玫瑰》(1893)等几部具有现实意义的小说,有较为浓厚乌托邦的思想色彩。米克沙特

米克沙特,1847年1月16日生于努格拉特州一个地主家庭。中学毕业后,进入布达佩斯大学法学院攻读。他毕业后当过短期的小官吏,不久从事新闻工作,先后在《塞格德日报》、《佩斯新闻报》担任编辑。

1881~1882年,米克沙特相继发表短篇小说集:《斯洛伐克乡亲》(1881)和《善良的波洛茨人》(1882)都是以农民牧羊人的生活为题材。这些作品显示出作者的创作才能和独特的艺术风格。1887年他当选为国会议员。1889年他被选为匈牙利科学院院士。他于1910年5月28日去世。

米克沙特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从80年代起,他的作品的题材更为广泛,发表于1898年的长篇小说《在匈牙利的两次选举》及《围攻别斯特尔采城》(1895)、《新兹里尼阿斯》(1898)、《圣彼得的伞》(1895)等作品,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与社会习俗的落后,展示了匈牙利多方面的社会现状。

19世纪末20世纪初,米克沙特陆续发表了带有强烈社会批判内容的小说,其中著名的有长篇小说《奇婚记》(1900)、《年轻的诺斯季和托特·玛丽的故事》(1908)和《黑色的城市》(1910)等。《奇婚记》写男主人公在婚姻上所遭受到的不幸,反映了反动与进步力量之间的冲突,揭示了教会的虚伪,抨击了统治阶级中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年轻的诺斯季和托特·玛丽的故事》叙述了一桩企图猎取陪嫁财产的婚姻的失败,反映了国内阶级分化的过程。《黑色的城市》以一个采矿区的生活为背景,描绘了匈牙利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现状。这3部小说揭示了匈牙利封建社会的腐朽和它走向灭亡的必然性,以及新兴资产阶级的虚伪面目;表达了作者对受苦难人民的关心和同情。他的作品,特别是许多短篇小说,刻画了勤劳朴实、善良正直的劳动人民的形象。

米克沙特早期的作品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后来向现实主义发展。他的作品充满了幽默、诙谐的特点,同时也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莫里兹

莫里兹,1879年7月2日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幼跟随父母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1899年进德布勒森神学院学习,不久转学法律。1903~1909年他在布达佩斯《新闻报》当编辑。1908年参加进步文学团体“西方社”,深受民主革命思潮和诗人奥第·安德莱的影响。1918~1919年他参加匈牙利相继发生的两次革命,苏维埃共和国期间为作家执行委员会委员。苏维埃共和国失败后,他思想上曾一度陷入苦闷。1929年与巴比契合编《西方》杂志。

莫里兹在大学时代开始写作。1908年在《西方》上发表短篇小说《七个铜板》,以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轰动文坛。1916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穷人》,是当时反战小说的名篇。长篇小说《纯金》(1910)和《在上帝的背后》(1911),以农村和小城镇为背景,描写一生怀着善良愿望的人最后被停滞僵化的旧秩序所埋没。1917年发表的小说《火炬》,描写一个有志于改革社会的青年牧师怎样被周围的习惯势力所同化。

莫里兹在20年代初期创作的小说,反映了作者在苏维埃共和国失败后遭受迫害的悲愤心情。例如《一生做个好人》(1920),描写一个淳朴善良的小学生遭受凌辱而始终不屈的故事。长篇3部曲《爱尔德伊》(《特兰西瓦尼亚》)(1922~1935),取材于17世纪爱尔德伊公国的历史,塑造了两种典型的政治家形象,提出如何处理国家的问题。他的长篇小说《通宵达旦》(1926)、《老爷的狂欢》(1928)和《亲戚》(1930),深刻地揭露了上层社会的贪赃枉法和醉生梦死的生活,其中《亲戚》,描写清廉奉公的检察长,后来终于贪污腐化,以致自杀。

30年代匈牙利经济危机时期,莫里兹受工农大众反抗斗争的激励,在创作上有了新的发展,描写了农民的生活和他们的反抗。

1932年,莫里兹发表小说《幸福的人》,作者以一个在命运摆布下逆来顺受的善良青年农民形象,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长篇小说《山盗》(1936)描写一个农民因为贫穷抢劫伯爵的钱财后带领一批人去寻找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长篇历史小说《罗饶·山多尔》(1940~1942)描写1838~1849年间的匈牙利农民起义,分为《罗饶·山多尔跃马扬鞭》和《罗饶·山多尔皱起眉头》两部,第3部因作者突然逝世而未完成。作者通过对农民起义和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描写,表明了“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独立只能建立在关心人民命运、充分依靠人民力量的基础之上”这样的观点。卢卡契

卢卡契,1885年生于布达佩斯资产阶级家庭。他先后在布达佩斯大学、德国柏林大学哲学系毕业。他在美学和哲学方面深受康德、黑格尔的影响,后来接受马克思主义。

1918年,卢卡契加入匈牙利共产党,1919年3月曾任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教育人民委员。革命失败后流亡维也纳,他于1929年底去莫斯科,在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工作。1931年夏去柏林,任德国共产党作家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兼德国作家协会柏林分会副主席。1933年再次侨居莫斯科,在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并先后担任《文学批评》、《国际文学》(德文版)、《新声》杂志编委。1945年返回布达佩斯,从事文艺活动,并在布达佩斯大学哲学系任教。

卢卡契探讨与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学艺术的基本原理,对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和德国文学进行了详细地评论,同时对苏联、匈牙利文学进行了研究。他从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出发,确认文学反映现实,在反映同一现实的前提下,文学艺术与科学、哲学是彼此独立、价值相等的两个不同的认识现实的领域。卢卡契始终反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美学观和教条主义的、庸俗社会学的文学理论,并试图创立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体系。卢卡契被公认为是20世纪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文学评论家。

卢卡契还有很多涉及哲学、美学、文学史、文学评论和政治等领域著作。如《历史小说》(1947)、《现实主义问题》(1948)、《青年黑格尔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1948)、《美学史论丛》(1953)、《理性的毁灭》(1954)、《美学》第一部《审美的特性》(1963)、《美学的中心范畴特殊性》(1964)等。萨博

萨博,出身于雇农家庭,他少年时在农村当过短工和泥瓦匠。1919年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他参加农民革命运动,失败后被捕。

1938年,萨博主编民粹派刊物《东方人民》。1938~1944年任独立小农党和民族农民党主席。1945年匈牙利解放后任国会代表,1954~1956年任爱国人民阵线全国委员会主席。1956~1959年任人民共和国主席团委员。

萨博的作品以描写农民的苦难和反抗为主,如第一部小说《人们》(1930)描写农村穷苦人的命运,小说《牧师、礼拜日》(1933)揭露了大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长篇3部曲《婚礼、洗礼、摇篮》(1941~1942)塑造了农民的典型形象。后期的作品主要描写解放后农村的新面貌,如小说《上帝的磨坊》(1949)、《新地》(1953)和电影文学剧本《解放了的土地》(1950)等。此外还有自传体小说《不平静的一生》(1954~1958)和描写多饶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历史小说《大墓地》(1946)等。内迈特

内迈特,生于1901年,当过医生和中学教员。他早年曾在《日出》、《西方》等杂志上发表作品。1932年他创办刊物《见证人》,此后形成了一支民粹派作家队伍。他提出民族主义的“第三条道路”和“质量的社会主义”的纲领,对当时的统治集团抱有幻想。

1938年民粹派作家队伍发生分化时,内迈特持中立态度。匈牙利解放后,他不参与政治活动,专门从事翻译和创作。内迈特擅长心理描写,作品富有哲理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的历史剧大多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如《塞切尼》(1946)、《胡斯·亚诺什》(1948)、《伽利略》(1953)、《波尧伊父子》(1961)和《甘地之死》(1963)等。

内迈特的社会剧中的知识分子常因家庭的压力或本身的怪癖而失败,如《闪电光下》(1937)、《樱桃园》(1942)和《怪物》(1953)等。他的小说描写社会问题,如《人间喜剧》(1929)写一个进山当隐士的医学院学生为农民治病的故事;《丧事》(1935)写农村一个年轻的寡妇受封建道德压迫的悲剧,自传体小说《九月里的马车》(1937)、《南城的离别》(1938)和《星期三接待日》(1939)3部曲描写一个农民子弟的个人奋斗道路。长篇小说《艾盖兑·艾丝苔尔》(1956)以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几代人的故事,反映了民粹派运动,它和剧本《伽利略》均获1957年科苏特国家奖金。小说《厌恶》(1947)以一个感情冷漠的妇女的自白,表现家庭和社会道德的问题。

此外,内迈特还著有《准备》(2集,1941)、《少数地位》(2集,1941)、《质量的革命》(2集,1941)以及《知识分子的使命》(1943)。他翻译的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扎克鲁特金的《最后的村庄》获1952年尤若夫·阿蒂拉奖金。尤若夫

尤若夫,1905年生在布达佩斯郊区的工人家庭。自幼家庭生活艰难困苦,学习时停时续。1923年中学毕业,他曾在布达佩斯一家私营公司当过小职员。1924年秋尤若夫考入塞格德大学文学院,不久辍学。1925年秋他在维也纳大学和巴黎大学半工半读。1927年回国,他在布达佩斯大学肄业,又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尤若夫在国外学习期间,受到马克思和列宁思想的影响,回国后参加工人运动,他的思想和诗歌创作因而获得新的发展。1928年参加匈牙利共产党,这时期他创作的诗歌反映了工人阶级的要求,为无产阶级的前途和人类的解放而歌唱。30年代中工人运动处于低潮,他曾产生过苦闷和彷徨。

1919年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失败后,开始了霍尔蒂的反动统治。尤若夫的诗歌创作正是在匈牙利历史上这个黑暗的20、30年代里发展和成熟的。他的诗歌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诗集《美丽的乞丐》(1922)、《不是我呼喊》(1925)和《我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1929)是前期诗歌的代表,表现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反映了工农群众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遭受的压迫和剥削。同时,他受到反动当局的横加迫害,他的《叛逆者克里斯托什》(1923)一诗,被法院控告为“亵渎上帝”,《以纯洁的心》(1924)一诗被认为是“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他的诗集曾被反动当局没收。但这一切不仅没有使他灰心气馁反而加强了他以诗歌为武器同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斗争的信心和决心。

30年代是尤若夫诗歌创作的后期,这期间他出版了以下4本诗集:《打倒资本主义》(1931)、《外城之夜》(1932)、《熊的跳舞》(1934)和《剧烈的疼痛》(1936)。他认为诗歌不是自我欣赏的艺术品,而是阶级斗争的武器。他后期诗歌创作题材更为广泛,同现实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外城之夜》、《冬天的夜》(1933)、《情歌》(1933)、《在城市的边缘》(1933)等,反映了工人的生活环境和思想感情。他的《群众》(1930)、《跌倒的人》(1931)等诗,号召工人阶级团结奋斗,争取解放。因此,尤若夫成为了匈牙利第一个描写产业工人生活的诗人。叁 捷克、斯洛伐克作家什图尔

什图尔,1815年出生在斯洛伐克的乌赫罗维茨,后一直在斯洛伐克首府布拉迪斯拉发求学和工作,他中学时参加社会活动,是捷克—斯拉夫学生联合会的领导人。1845年什图尔创办《斯洛伐克民族报》,宣传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的思想。1846年他发表的两本小册子《斯洛伐克方言研究》、《斯洛伐克语言学》,对斯洛伐克文学语言的发展有一定贡献。1847年他被选为匈牙利国会议员。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后,他转入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

什图尔最早发表的一部组诗《黄昏遐想》,控诉了不平等的社会。情诗《离别》,描写诗人参加民族解放斗争前夕告别亲人的动人场面,这是他影响最大的作品。他的全部诗作收集在《歌曲集》(1853)中。他还著有《关于斯拉夫各民族的民歌和传说》(1853),其中系统地阐述了他对文学、艺术、民歌等问题的观点。

什图尔在斯拉夫问题和民族艺术、哲学等问题上的观点,深受黑格尔唯心史观的影响。聂姆曹娃

聂姆曹娃,1820年生于维也纳。在她年幼时,全家移居捷克斯卡利采城附近的农村。她靠刻苦自修获得丰富的知识。17岁时嫁给了一个比她大15岁的男人。由于丈夫职业变动频繁,她随之辗转各地,从而有机会接触城乡劳动人民,了解社会各阶层生活状况。

1842年,聂姆曹娃迁居布拉格,积极参加爱国活动。1845年移居多马日利策,和社会下层有了更多的接触。她参加捷克进步组织“捷克摩拉维亚兄弟会”。当捷克爱国诗人哈夫利切克去世时,她不顾警察的禁令,向诗人献上荆棘花冠。由于受到奥匈帝国和捷克反动当局的监视,她被迫流亡在国外。

聂姆曹娃于19世纪40年代初开始创作。曾收集大量民间传说,编写了《民族传奇和故事集》(7卷,1845~1847)和《斯洛伐克童话和故事》(10卷,1857~1858)。她的中短篇小说如《山村》(1856)、《庄园内外》(1857)、《贫穷的人们》(1857)、《好人》(1858)以及《野姑娘芭拉》(1856)等,描写生活在社会下层的穷人的遭遇和社会的阶级矛盾。作者认为穷人是捷克民族真正的代表,深情地赞颂了他们高贵的品德。在《庄园内外》中,反映了社会的阶级矛盾和贫富对立。《野姑娘芭拉》是描写一位智勇双全的姑娘如何帮助女友摆脱她所厌恶的求婚者的故事。芭拉这个动人的形象,体现了捷克劳动人民爱劳动、正直、淳朴的优良品质。

聂姆曹娃最为成功的作品是长篇小说《外祖母》(1855),小说刻画了一个捷克农村普通劳动妇女正直、乐观、聪颖,富于风趣的形象。小说描绘了捷克农村的风貌和自然景色,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聂鲁达

聂鲁达,1834年生于布拉格。在中学时,他积极参加校内爱国文化活动。1848年他受到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传的反对封建主义、争取民族解放的精神影响。中学毕业后,他在政府机关中谋得一个低级职务,观察到了官场的种种丑恶现象。

1853年,聂鲁达进入查理大学文学院学习,不久因家境困难而辍学。他曾充当教师和报刊编辑,同时从事文学创作。长期的新闻工作使他更广泛地接触到社会各阶层人物,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认为作家必须深入了解社会生活,必须同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并将这一思想贯穿于全部创作中。

他写了大量诗歌,收集在《墓地的花朵》(1857)、《诗集》(1867)、《宇宙之歌》(1878)、《故事诗和叙事诗》和《平凡的主题》(1883)以及诗人死后出版的《星期五之歌》(1896)中。《墓地的花朵》情调低沉,流露出悲观主义,但对1848年革命失败后欧洲反动势力的猖獗表示抗议,激励人们同社会罪恶进行斗争。在《宇宙之歌》中,表现了诗人思想境界的开阔与深邃,他把祖国的命运同宇宙联系起来。他的诗带有哲理色彩,有些诗篇比较抽象,但基调乐观。在《星期五之歌》中,他把当时捷克人民的处境比作耶稣受难,相信复活就要到来。这部诗集中的一些名篇如《爱》、《再前进》等,在反对黑暗统治的长期斗争中经常被人们引用和传诵。

聂鲁达写了2000多篇小品文和杂文。他的第一部小说集《短篇集》(1864),描写的人物大多是城市贫民,表现出作者对普通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此后,他陆续发表中篇小说《流浪汉》(1872)和短篇小说集《小城故事》(1878)等。聂鲁达写了捷克最早反映无产阶级生活的作品,描写了一些被雇佣来修铁路的社会底层的受苦人,他们劳动量大,生活悲惨,最后走向斗争。《小城故事》包括13篇短篇小说,集中反映了布拉格城区的市民生活。作者一方面描写并讽刺小市民的狭隘、愚昧、庸俗、顽固,同时对贫苦劳动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

聂鲁达的小说笔调幽默活泼,人物形象生动显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被认为是捷克现实主义散文创作的奠基作品。伊拉塞克

伊拉塞克,1851生于波希米亚东北部贫穷的山城赫罗诺夫,家境贫寒。他少年时代在故乡读书,喜爱民间诗歌和民间传说。后到布拉格上大学,攻读历史。毕业后任中学教师多年,同时从事写作。

伊拉塞克的早期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山乡故事》(1878),反映作者故乡山区人民的困苦生活;长篇小说《斯卡拉克一家》(1874),描写1775年纳霍德边区的农民起义。

19世纪80年代~20世纪初期,捷克人民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他选择了捷克历史中最光辉的两大时期——胡斯运动和民族复兴作为创作的主要题材,创作了许多成熟、优秀的作品。关于胡斯运动,他写了《在激流中》(1887~1890)、《抗击众敌》(1893)和《弟兄们》(1899~1908)3部长篇小说和未完成的《胡斯派国王》(1916~1920),还写了3部曲剧本《扬·齐日卡》(1903)、《扬·胡斯》(1911)和《扬·罗哈奇》(1913~1914)。这些作品揭示了14世纪末15世纪初捷克社会中存在的种种尖锐矛盾,指宗教斗争形式出现的胡斯运动,其实质是捷克人民反对异族统治、反对封建压迫、反对天主教会的民族解放运动。这些作品不仅描绘了胡斯革命派在齐日卡的率领下大败德国皇帝和罗马教皇十字军进犯的场面,反映了革命阵营内部不同阶层在革命过程中的不同态度,批判了中小贵族与市民的动摇和背叛。

关于民族复兴,伊拉塞克创作了长篇小说《弗·勒·维克》(5卷,1886~1906)和《在我国》(4卷,1896~1903)。这两部作品反映18世纪70年代~19世纪50年代捷克民族城市和农村复兴运动的整个过程。《弗·勒·维克》描绘了布拉格和一些小城市捷克爱国知识分子为唤醒人民觉悟、建立民族文化而进行的艰苦启蒙工作。《在我国》写一个进步教士哈夫洛维茨基长期同黑暗和落后现象作斗争、帮助农村人民提高经济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故事。

此外,伊拉塞克的重要作品还有: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狗头军》(1884,中译《还我自由》),描写外邦统治下黑暗的捷克社会的长篇小说《黑暗时代》(1913~1915),反映1848年革命的中篇小说《哲学生的故事》(1878),以及描写捷克古代民族英雄事迹的故事集《捷克古代传说》(1894)等。在戏剧方面,他写了反映农村生活的剧本《父亲》(1894)、《沃伊娜尔卡》(1890)和神话剧《灯笼》(1905)。

他的作品成功地反映了捷克人民热爱自由、忠于祖国、敢于斗争的革命传统,鼓舞了人民的斗志、激励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库库钦

库库钦,原名马捷耶·本楚尔,1860年出生斯洛伐克一个农民家庭。他做过乡村教师,曾在布拉格学医,毕业后在克罗地亚布拉奇岛行医多年,后又去南美从事文化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返回祖国。

库库软的作品以描写农村生活著称,主人公大多是农村里的牧鹅人、鞋匠、泥瓦匠等。其长篇小说《斜坡上的房子》(1903~1904)取材于克罗地亚人的生活,描写地主的儿子同农民的女儿恋爱的悲剧,表明两个阶级的鸿沟是不可逾越的。玛耶罗娃

玛耶罗娃,1882年出身于布拉格附近一个穷苦的工人家庭。3岁丧父,随母移居克腊德诺。小学毕业后当过女仆,靠自学和上夜校获得知识。她曾参加社会主义青年组织的活动,支援克腊德诺矿工的罢工运动。她是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曾从事新闻工作,当过《红色权利报》、《共产党人》等报的记者。

玛耶罗娃的创作给捷克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作品内容针对资本主义工业化高潮时期工业无产阶级的生活和斗争。早期作品主要反映工人家庭的悲惨处境和妇女的不幸遭遇。虽然对人物与现实的刻画与暴露还不够深入,但她处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反映了工人阶级的实际情况有别于当时流行的感伤主义与自然主义描写手法。

玛耶罗娃在艺术上较成熟的作品是长篇小说《共和国广场》(1914),主人公追求革命,从沙皇俄国逃亡到巴黎,由于对现实认识不清,误入无政府主义团体,经历了许多艰辛,最后被捕入狱。这部小说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失败后工人运动面临的危机,指明无政府主义的危害性。长篇小说《汽笛》(1935)是玛耶罗娃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一个工人家庭祖孙三代的遭遇,写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克腊德诺矿工和冶金工人的斗争。长篇小说《矿工之歌》(1938)反映一对矿工夫妇流离失所的苦难以至沦为乞丐的悲惨命运。

除小说外,玛耶罗娃还写过许多报告文学如《美国印象记》(1920)、《革命后的一天》(1925);儿童文学如《罗宾松卡》、《心怀不满的小兔子》等。她在1953年访问中国,回国后出版了报告文学集《歌唱的中国》(1954)。哈谢克

哈谢克,1883年生于布拉格一个穷苦教员家庭。13岁时丧父,他同母亲和弟妹过着乞讨的凄惨生活。在中学上学时,曾参加反对统治者的游行示威,因而屡遭拘留和逮捕。他高中毕业后,遍游全国各地,广泛地了解社会生活。

1903~1906年间,他在同无政府主义者接触的过程中,受到影响。在1905年捷克工人运动高涨的形势下,他参加了捷克进步作家的行列。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哈谢克应征入伍,被奥匈帝国当局编入捷克兵团开赴俄国作战。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时,在俄国参加了革命。1918年2月,他加入苏联红军,担任宣传鼓动工作,不久加入布尔什维克党。1920年返回捷克,住在布拉格。

20世纪初他开始文学创作。早期发表的短篇,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疾苦,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有力地抨击。后来的短篇小说《女仆安娜的纪念日》、《得救》,《巴拉顿湖畔》等,抨击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腐败与黑暗。

哈谢克创作中的最大成就是长篇小说《好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遭遇》(1920~1923,另译《好兵帅克》)。这是一部杰出的政治讽刺作品。小说通过主人公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写奥匈帝国统治者的凶恶专横及其军队的黑暗腐败,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与人民血肉相连的普通捷克士兵的形象。《好兵帅克》在国内外影响很大,已被译成30多种文字。萨波托茨基

萨波托茨基,1884年出生于革命家庭。父亲是捷克社会民主党的创立者。1898~1902年他学习石匠、雕刻匠手艺,后在布拉格做青年团和工会工作。

1907~1911年间,萨波托茨基任克拉德诺矿工城社会民主党书记,曾任党刊《自由》的编辑。1920年他作为捷克马克思主义左派代表赴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二次大会,见到了列宁。解放后,他先后任共和国总理、总统等职务。

萨波托茨基于20世纪初开始创作。他创作上的主要成就是描写捷克工人运动的3部曲:《新战士站起来》(1948)、《暴风雨的一九零五年》(1949)以及《红光照耀着克拉德诺》(1951)。第1部描写1884~1897年间捷克早期的重大事件。第2部描写1905年俄国革命对捷克工人运动的巨大影响。第3部则着重写捷克工人运动在十月革命的推动下蓬勃发展和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的过程。

萨波托茨基还发表了长篇小说《黎明》(1956)和短篇小说《巴龙卡》(1957),这些作品歌颂了捷克妇女在革命斗争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善于将真实的生活经历与虚构的情节巧妙结合。基施

基施,1885年4月29日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一个商人家庭。1902年他在工科大学学习采矿,1905~1914年先后在《布拉格日报》、《波希米亚》报和《柏林日报》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被征入伍,曾参加1918年维也纳1月罢工,后在地下兵委员会工作,是维也纳赤卫队领导人之一。他在战后继续从事新闻工作,参加革命活动。

1919年,基施加入奥地利共产党。1930年出席在乌克兰哈尔科夫召开的国际革命作家会议。1933年2月27日国会纵火案的当夜,他在柏林被法西斯分子逮捕,由于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抗议,被释放。离开德国后,继续从事新闻采访与编辑工作,并加入1933年在巴黎成立的“德国作家保护协会”。1934年他去澳大利亚墨尔本参加反战大会。1935年他参加在巴黎召开的国际作家保卫文化大会。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墨西哥参加反法西斯报纸《自由德国》的工作。

基施的报告文学集《布拉格街头拾零》(1908)和《在布拉格的冒险》(1919)描述了当时社会贫困,犯罪卖淫等丑陋世态,揭露了布拉格黑暗、肮脏的社会现实,无情地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与腐败。参加革命的工人运动后,他的作品反映群众的革命斗争,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民的压迫,表达对劳动群众深切的同情与关心。他描写了“先进的欧洲,落后的亚洲”、苏联和美国、捷克和中国;描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奥匈帝国前线的狼狈情景,也描绘了西班牙内战时期国际纵队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

他的《愤怒的新闻记者》(1925)收入1924年写的一部分报告文学作品,这本书名很快成了作者的外号。这本集子集中体现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他的作品都是根据第一手材料写成。他亲自深入社会,甚至同流浪人一起生活,掌握了许多真实的材料。二是竭尽全力为劳动人民主张正义,用事实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的对立矛盾。《天堂美国》(1930)描写了五光十色的美国社会。《神秘的中国》(1933)把处在水深火热的中国介绍给了欧美读者。其中《杀头》、《“黄包车!”》、《纱厂童工》等是针对中国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写的。在《南京和红军》中作者预言红军必将取得胜利。抗战期间,《神秘的中国》由周立波翻译过来,深受中国读者的喜爱。《广场奇闻》(1942)是自传性报告文学集。基施认为报告文学必须真实而活泼,才有说明力。约瑟夫·拉达

约瑟夫·拉达,1887年出生于鞋匠之家。他14岁到一家装订小厂当学徒,就从自己装订的书中爱上了图画,年长日久终于练成了一个名画家,因给哈谢克的名作《好兵帅克》插图而名扬天下。他的作品插图,活泼、幽默、具有儿童风味而受孩子欢迎。

拉达主编儿童刊物《小花朵》,自编自绘了童话故事《山妖水鬼的故事》、《小猫米克什的故事》、《淘气的故事》、《懒惰的洪札》、《彼毕里亚克》、《勇敢的公主》。其代表作为《聪明的小狐狸》和《淘气的故事》。前者写的是一只喜欢恶作剧的小狐狸,弄得腊肠商人大吃苦头;但小狐狸毕竟幼稚,他照童话书中的办法去做,结果连遭挫折;小狐狸有颗善良的心,同情弱者,当上守林人后恪尽职守却从不伤害人。

拉达的童话创作深受恰佩克的影响,写魔幻童话、动物童话却以当代生活为基调,所以他的童话总的书名谓之《反童话》(1940)。

拉达于1947年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1957年去世。恰佩克

恰佩克,1890年1月9日生于波希米亚北部的马列·斯瓦托尼奥维采。父亲是乡村医生,母亲是有文化教养的妇女,哥哥约瑟夫·恰佩克是位有爱国心和正义感的画家和作家,后遭德国法西斯杀害。

恰佩克曾在布拉格查理大学学哲学,毕业后任新闻记者,并从事文学活动。在他创作活动的初期和晚期,被称为是具有进步思想的作家,而在中期却有“官方作家”之称。

20年代初,欧洲革命四起,恰佩克为此极为担心人类的未来命运。他的科学幻想戏剧《罗素姆万能机器人》(1920),科学幻想小说《专制工厂》(1922)、《炸药》(另译《原子狂想》,1924)等作品,表现了作者思想中的矛盾。他从事新闻工作,同社会有广泛的接触,深入观察社会生活,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但他又害怕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在《罗素姆万能机器人》中,还流露出作者的悲观思想。《炸药》一书描写一个科学家发明了原子炸药,统治阶级想利用它发动毁灭人类的战争,使用各种手段强迫他交出炸药。

30年代中,由于德国法西斯对欧洲的威胁,捷克斯洛伐克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恰佩克积极地投入了反法西斯的斗争。这时期他写了4部著名作品——长篇幻想小说《鱼之乱》(1936)、《第一救生队》(1937),剧本《白色病》(1937)和《母亲》(1938)。《第一救生队》歌颂矿工的团结战斗,其余作品则运用虚幻、象征的现代派手法,表现反法西斯主义的战斗精神。《鱼之乱》是一部政治性较强的小说,叙述法西斯主义的发迹史。在《白色病》中,作者抨击了法西斯制度。《母亲》写祖国面临危急时。母亲毅然把枪交给了自己仅存的小儿子,鼓励他在与法西斯的斗争中英勇杀敌。

恰佩克善于采用虚构的情节和戏剧冲突,揭示现实中的矛盾,讽刺社会生活中的丑恶现象。他在《罗素姆万能机器人》中创造的“机器人”(Robot,从捷克文Roboa“劳役”、“苦工”演变而来)一词,已被欧洲各国语言所吸收而成为世界性名词。他的写作语言明晰而幽默往往只用三言两语,成功地将人物的形象勾勒出来。普伊曼诺娃

普伊曼诺娃,1893年生于布拉格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优裕的家庭环境和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把她同大部分儿童隔离开来,使她感到离群索居的孤独。她的第1部作品《在翼下》(1917),就是描写她童年时代田园诗一般悠闲、舒适的生活,但她幼小的心灵却渴望做一个普通人。这是她以后在创作中反复描写的题材。

30年代初,在尤利乌斯·伏契克的影响下,普伊曼诺娃到重要工业区广泛接触工人生活,并参加波希米亚北部的大罢工。1932年,她随工人代表团到苏联参观访问。这些活动使她的世界观有了根本改变,创作进入新的阶段。

1937年,普伊曼诺娃的代表作长篇3部曲的第1部《十字路口的人们》问世,标志着作者在政治和艺术上的成熟,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时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小说描写青年工人安德烈的觉醒,揭示资本家的伪善和统治阶级对人民残酷压迫。第2部《玩火》(1946)和第3部《生与死的搏斗》(1952),都以反对法西斯侵略为主题,反映广大人民在各个战场上同敌人进行的殊死的斗争。第1部和第2部中的加姆萨律师与第3部中的海伦娜医生是作者塑造的典型的革命知识分子。

普伊曼诺娃的重要作品,还有抨击资产阶级习俗和道德的长篇小说《黑格尔大夫的女病人》(1931),描写儿童及青少年精神世界和心理活动的小说《预感》(1942)和《曙光》(1949),以及诗集《爱的自白》(1949)、《千百万只鸽子》(1950)等。《中国的微笑》是普伊曼诺娃1953年到中国访问回国后写的诗集(1954)。伏契克

伏契克,1903年生于布拉格一个工人家庭。他在十月革命鼓舞下投入革命活动,18岁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1921年他进查理大学文学院学习,后任共产党党刊《创造》的总编辑和共产党报纸《红色权利报》的编辑。

他曾两次去苏联,写了《在明天已成为昨天的国家里》(1931)和《在亲爱的国家里》(1931)等作品,赞美实现了无产阶级当家做主的苏联社会的美好。

1932年春,伏契克参加了捷克北部矿工的大罢工,并针对这次斗争写了一些报道。1938年“慕尼黑协定”出卖了捷克民族的利益之后,伏契克义愤填膺撰写了许多政论,揭露反动派的阴谋,号召人民起来斗争。在祖国沦陷期间,伏契克不仅领导地下斗争外,还对捷克19世纪文学进行研究,力图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来评价文学作品,为无产阶级文学批评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42年4月,伏契克被捕。他从被捕的第一天起,就遭到严酷拷打和迫害,但他始终信念坚定,百折不挠。在看守人的帮助下用铅笔头在碎纸片上写下了《绞刑架下的报告》,这是一长篇特写,共分8章。他组织和领导了“狱中集体”向法西斯匪徒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在死神临近的时候,伏契克正义凛然,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写道:“我们为了欢乐而生,为了欢乐而死,让悲哀永远不要同我们的名字联在一起。”“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要警惕啊!”是作者最后的呼声,成了革命者的箴言。

1943年9月8日,伏契克被希特勒匪徒杀害于柏林的普勒岑塞监狱。他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于1945年在捷克出版后,已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80多种文字。这位伟大的作家、英勇的战士受到了全世界的好评与颂扬。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1929年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他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青年时代,他写过诗和剧本,画过画,搞过音乐并从事过电影教学。总之,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曾在艺术领域里四处摸索,试图找到我的方向。”

50年代初,昆德拉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以及《最后一个五月》等诗集。但诗歌创作显然不是他的长远追求。最后,当他在30岁左右写出第一个短篇小说后,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此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最后成为了捷克著名小说家。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连出3版,印数惊人,每次都在几天内售完。作者在捷克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从此确定。但好景不长,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为禁书。昆德拉失去了在电影学院的职务,他的文学创作难以进行,在此情形下,他携妻子于1975年离开捷克,来到法国。

移居法国后,他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出版过3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1986)以及《被叛卖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

昆德拉善于以反讽手法,用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他的作品表面轻松,实质沉重;表面随意,实质精致;表面通俗,实质深邃而又机智,充满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许多国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热”。

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语进行创作。但近年来,他开始尝试用法语写作,已出版了《缓慢》(1995)和《身份》(1997)两部小说。肆 奥地利作家施蒂弗特

施蒂弗特,1805年10月23日生于波希米亚森林中的奥伯普兰村。他早年丧父,由祖父母抚养长大。1818~1826年,他在上奥地利天主教会办的学校求学,随后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律,后转学数学和自然科学,并习绘画。读书期间,在一些贵族府邸中当家庭教师,生活贫苦。

1840年,施蒂弗特创作第一篇短篇小说《兀鹰》,开始走上文学道路。此后10年间,共完成13篇中、短篇小说,于1850年以《素描集》为总题名成集出版。同年他被任命为上奥地利国民学校的督学,1865年退休。曾出版短篇小说集《彩石集》(1853)。晚年完成《晚来的夏日》(1857)和《维提科》(1867)两部长篇小说。他于1868年1月28日因病自杀。《晚来的夏日》继承德国“教育小说”的传统,以自述方式写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主人公一位年轻的科学家在里查赫男爵的庄园避雨,发现男爵与寡妇玛蒂尔德关系暧昧。在亨利希与寡妇的女儿娜塔利亚结婚前夕,男爵道出了他与玛蒂尔德的关系:他年轻时与玛蒂尔德发生了爱情,但没能结婚,如今玛蒂尔德已成为寡妇,两人只是相邻而居。亨利希和娜塔利亚的结合,给这对未成眷属的情人莫大的安慰,使他们的暮年充满了夏日的阳光。《维提科》是一部冗长的历史小说,它通过主人公维提科从20到64岁的经历和见闻,反映了12世纪波希米亚大公国的统治权力继承之争。书中宣扬的忠君思想和顺应现制度的主张,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对1848年革命的否定立场。

施蒂弗特的文学成就主要是在中、短篇小说方面。最出色的几篇是:《高山上的森林》,写30年战争给人民和社会带来了不幸和破坏,唯有神秘美丽的波希米亚大森林依然存在。《林中小径》,写一个自认为病入膏肓的男子在林中与一姑娘邂逅,爱情的力量使他的身心俱得康复。中篇小说《曾祖父的记事册》,写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狂躁的青年到某乡村做医生,遇见一位老上校,向他学得用写日记的办法进行自我克制,最后终于得到老上校的女儿的爱情(以上3篇均收入《素描集》)。《彩石集》中的《水晶》写一对小兄妹圣诞夜被困在山里的大雪中,但两人毫不气馁,互相安慰,互相勉励,终于脱险。

施蒂弗特追求“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自称“我虽然不是歌德,却是他亲属中的一个”。他的作品语言生动朴实。施尼茨勒

施尼茨勒,1862年5月15日生于维也纳一犹太家庭。1879年他入维也纳大学学医,1893年开办私人诊所。后来他专门从事文学创作,成为“青年维也纳诗社”的核心人物。1901年他发表中篇小说《古斯特少尉》,被认为有辱奥地利军队的荣誉,当局撤销他的后备军医官的资格。1931年10月21日他于维也纳逝世。

施尼茨勒把心理分析方法运用于文学创作,被称为弗洛伊德在文学上的“双影人”。施尼茨勒自认为一生都在探索人的灵魂这个“遥远的国度”,作品较少反映重大社会问题,自称:“我表现爱情和死亡。”他认为描写水兵暴动并不比写爱与死等现象更具普遍性、更有时代气息。他的作品多以描写没落贵族、资产阶级小市民等不同层次的人对爱情、婚姻、生活的不同看法为主题,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也纳的社会风貌,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资产阶级荒淫的生活和腐朽没落的文化。

施尼茨勒前期创作的主要成就在戏剧,重要剧作有《阿纳托尔》(1893)、《儿戏恋爱》(1895)、《绿鹦鹉》(1899)、《轮舞》(1900)、《孤独的路》(1903)、《遥远的国度》(1911)、《贝恩哈迪教授》(1912)等。他也是当时维也纳戏剧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奥地利戏剧家胡戈·封·霍夫曼斯塔尔齐名。《阿纳托尔》是由7出独幕短剧构成的组剧,描写诗人阿纳托尔对待爱情的轻浮态度。《轮舞》是10场喜剧,描写妓女、士兵、艺术家、贵族等不同阶层的10个人物对待性生活的态度。施尼茨勒不给人物取名,其主要是披露典型的资产阶级生活的腐败和淫乱。剧本出版20年后才全部搬上舞台,演出时引起轩然大波,后被认为色情戏剧而禁演。悲喜剧《遥远的国度》对工厂主霍夫莱特夫妇在爱情生活中的虚伪与变态心理作了戏剧性刻画。

施尼茨勒的作品还有长篇小说《通向野外的道路》(1908)、《特雷塞》(1928)和其他中短篇小说。晚期作品有《梦的故事》(1926)、《清晨的赌博》(1927)、《逃向黑暗》(193)等。《古斯特少尉》是他的代表作,作者写古斯特少尉遭受侮辱后决定自杀,当听到侮辱他的人中风暴亡,却又如释重负。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极端地讽刺了军官的丑态和虚荣心。在艺术上,施尼茨勒采用了“内心独自”的表现手法。他是德语文学史上第一个采用这种写作技巧的作家。1924年发表的小说《埃尔塞小姐》中,“内心独白”再次成为主要表现手法。1902年发表的《瞎子基罗尼莫和他的哥哥》描写了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与痛苦。

施尼茨勒的作品运用心理分析学,把现实与幻觉、真实与假象融为一体,通过这种手法表现了人物的苦闷、彷徨、悲观、无聊等情感,这是现代小说中重要的艺术手法。霍夫曼斯塔尔

霍夫曼斯塔尔,1874年生于维也纳,1892年在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学,后改学法国文学。他曾遍游意大利、瑞士、德国、法国、英国和希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应征作后备军官,1916年随使团去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瑞士执行任务。

霍夫曼斯塔尔是德语文学19、20世纪之交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的重要代表。他受尼采、马赫、弗洛伊德等人的影响的同时也受到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精神和欧洲基督教文化传统的熏陶,在思想和创作中都表现出复杂而深刻的矛盾。1891年,他在受到维也纳德国诗人奥尔格唯美主义文艺思想的感染。早期的创作在艺术上刻意求工,诗歌语言优美而富于音乐性,剧本中的对话都用典雅的诗句,情节与人物形象都带寓意性和象征性;但内容脱离现实,往往通过生与死、苦与乐的矛盾这类“永恒”主题抒发内心的感受,情调感伤、抑郁,表现了对世事无常和死亡的悲叹。

霍夫曼斯塔尔的诗歌大多写于1893~1900年之间,其中著名的有《生命之歌》、《早春》、《三行串韵诗节咏消逝》等,主要表达人已经失去认识世界和自我发展可能的思想。他的剧作大多为诗体短剧,早期重要的短剧有《傻子与死亡》(1900)。

1900年以后,他改变唯美主义倾向,同时又厌恶帝国主义时期的社会并感到和恐惧,因此试图建立古代人道主义传统同基督教“受难”的学说组合起来的宗教剧。为了革新古希腊悲剧,他写了《埃勒克特拉》(1904)、《奥狄浦斯与斯芬克斯》(1906),宗教神秘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