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04:44:57

点击下载

作者:(奥)阿弗雷德·阿德勒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儿童教育心理学

儿童教育心理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儿童教育心理学作者:(奥)阿弗雷德·阿德勒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9-01ISBN:9787201139302本书由北京汇智博达图书音像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儿童的心理活动非常奇妙,无论哪个方面都令人着迷。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先了解他的生活史。儿童的所有活动都在反映他全部的生活和整体人格,如果我们不了解他行为中隐含的生活背景,就无法理解他做的事。——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第一章引言

就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于成人,教育问题总体来说是一个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的过程。当然,对于儿童来说,这也是一样的。不过,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还是存在一定差异。毕竟,儿童尚未成年,在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方面能力很薄弱,还需要指导。如果时间足够长,我们完全可以寄希望于儿童自行培养,但人生有限,为了避免整个过程过于漫长曲折,成人就必须参与其中,对他们的成长加以关注和引导。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就是对儿童的不了解。对于成人来说,正确认识自我尚非易事,更何况还要全面了解儿童,并在这个基础上运用丰富的知识去指正和引导他们,其困难可想而知。

基于此,专门研究儿童心理的个体心理学便出现了。和其他心理学不同,个体心理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不允许两者出现任何脱节。个体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整体人格,并以科学方法追求整体人格充满活力的发展和表现。立足于此,个体心理学的科学知识就等同于是实践知识,其实所谓的知识大都是源于对错误和谬误的认识;无论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个体本身,只要他拥有这样的知识,就会懂得运用它来指导人格的发展。

这种研究方法使得个体心理学的科学理论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依照个体心理学来看,个体的行为源于整体人格的引发和指引,所以说,个体的行为是对个体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在引言部分,我尝试先对个体心理学的观点作一个概括性的论述,在后面的章节将对各种问题进行更详细的探讨。

说到人的发展,它有一个根本事实,那就是人的内心总是充满着有活力、有目的的追求。一个人从出生那天开始,就在不断地追求发展,追求崇高、完善和优越的美好景象。这种景象存在于每时每刻,并在潜意识中形成。这种有目的的追求,反映了我们人类所特有的思维和想象能力,不仅主宰了我们一生的具体行为,甚至还决定了我们的思想。事实上,我们的思想绝不是客观的,而是与我们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保持一致的。

整体人格存在于每一个个体之中。每一个体既代表着人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同时,每一个体又是被其整体人格所塑造的。每一个体既是一幅精美的画作,同时也是画作的创作者。不过,他不是完美的画作者,因为他无法完全认识自己的灵魂和肉体。

在考察人格的构建时,要格外注意一点,即人格的整体性及其独有的生活目标与生活风格,并非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个体对客观事实的主观看法上。个体对客观事实的看法并非事实本身。所以,尽管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现实世界里,塑造自己的方式却并不相同。

每个人塑造自己的时候,都是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从心理层面来看,有些看法是健康的、正确的;有些看法却是不健康的、错误的。我们要对个体的成长过程进行全面的观察,尤其要关注他童年早期出现的心理问题和障碍,因为这些心理问题和障碍对他以后的人生轨迹会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说明这一点,我们在这里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有一个52岁的女人,她特别喜欢贬损比她年长的女性。我们追溯她的童年时,发现她在小时候常常被忽视,因为所有人都在关注她的姐姐。她总有一种屈辱感,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我们用个体心理学的“纵向”观察方法来分析这个案例,就会发现,这样的心理机制从这个女人的童年,延续到了她生命的最后,她的心理活动一直都是:担心别人看不起她;当她发现别人比她更受欢迎,或是占据上风时,她就会心里不平衡,怨恨对方。因此,尽管我们并不了解这个女人的生活或她的整体人格,但我们还是可以根据所了解的事实来解读她的心理。

从这点来看,心理学家就像小说作者一样,运用一个确定的行为主线、一种行为模式或者一种生活风格,来建构人物的生活,这样便可以确保人物的整体人格不会遭到破坏。如果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甚至还能预测这个女人在特定环境下可能会出现的行为,并能清晰地描绘出她特有的“生命主线”所附带的人格特征。

个体的追求或一切有目的的活动,都是以人的自卑感为前提的。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们尝试去改善自己的处境,以此来缓和或者消除自己的自卑感。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心理补偿。

自卑感和心理补偿机制有一点很重要,即它增加了人们犯错误的可能性。从客观层面来看,自卑感或许有助于个体的完善,但是它也可能造成单纯的心理调适,从而使个体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如果个体有着过分严重的自卑感,那么他最终只能在心理上加以克服,而无法在行为上彻底消除。

对于那些明显表现出补偿性的性格特征的儿童,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类:一类是生来就身体虚弱或身体器官有缺陷的儿童;一类是从小受到严厉教育或不被父母关爱的儿童;一类是从小被宠坏的儿童。

这三种类型代表了问题儿童的三种基本处境。在对第一类儿童中的极端例子进行研究后,我们发现,尽管这些孩子并非全都有先天性的生理残疾,但很多孩子确实都表现出一些由身体缺陷所引发的心理特征。对另外两类被严厉教育或被宠坏的儿童进行研究后,我们发现,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其中一类问题儿童的心理特征,或是两类兼而有之。

上面所提到的三种基本处境,都会引发孩子的欠缺感和自卑感,从而刺激他们形成超越自身潜能的野心。从病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很难判断是过度的自卑感对个体的伤害更大,还是膨胀的野心对个体的伤害更大。两者会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出现。过度的自卑感会刺激儿童的野心极度膨胀,而这种野心有时又会毒害他的心灵,使他永远无法安分。由于受到了野心的过度浇灌,因此,这种不安分不会导致任何有意义的行为,最终的结果就是,一事无成。这种野心又与个体的性格和脾性长期纠缠在一起,持续地给予儿童刺激,从而导致他们变得更加敏感、易怒或行为暴躁,并最终走向过度的自卑。

从生理的角度看,这种人(《个体心理学杂志》中有这类人的案例)虽然已经发育成熟,但是他们的心智仍然还在沉睡,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他们不是变得神经质,就是变得性格古怪。

这种人心里只有他们自己,从来不会考虑别人,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就会进入一个极端状态,即他们最终会成为不负责任的人,严重的甚至可能犯罪。不管是在道德上还是心理上,他们都是绝对的自我主义者。他们中的一些人为了逃避现实,为自己构筑起一个全新的虚幻世界。他们整天沉溺于幻想,做着白日梦,把虚幻的世界当成现实的世界。表面看来,尽管他们终于获得了心灵的安宁,而实际上,只是通过想象虚构了另一种现实,借此来达到心灵对现实的妥协。

社会情感是儿童正常发展的晴雨表,对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起着决定性和指导性作用。只要社会情感发生障碍,就会严重危害儿童的心理发展。因此,心理学家和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围绕社会情感的根本原则,个体心理学发展出了相应的儿童教育方法。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生活,孩子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不应该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要想了解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仔细观察他入学时的表现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对于儿童来说,学校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刚入学的表现,能反映出孩子是否已经为适应新环境做好了准备,特别是他是否对如何与人相处做好了准备。

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一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很多孩子成年后回忆起自己初入学时的情景,都会觉得那简直是一场噩梦。但是,如果教育得当,学校教育其实能够很好地弥补儿童早期教育的缺失。理想的学校其实是家庭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媒介,不仅能教授孩子文化知识,还能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教给孩子为人处事的方式。不过,在等待理想学校的出现以弥补家庭教育缺陷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错误明确指出来。

学校能够暴露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错误,恰恰是因为对孩子来说,学校还不是一个十分理想的环境。比如,在孩子入学前,父母如果没有教会他如何与他人相处,那孩子在入学后就会感到孤独,成为别人眼中孤僻不合群的孩子,结果导致孩子更加孤僻。长此以往,孩子就可能发展成问题儿童。一旦出现这些问题,人们常常认为责任在学校,却不知道问题的根源其实在于家庭教育,学校只是让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显现出来了而已。

问题儿童能否在学校取得进步,个体心理学还无法断定。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儿童在入学时遭遇失败,是一种危险预警。这不是学习上的失败,而是心理上的失败。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些儿童逐渐丧失了自信,慢慢变得灰心气馁。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回避有意义的行动和任务,转而去寻求自由自在以及所谓的成功的捷径。他们会抛弃社会所认可的正确的发展道路,转而选择那些可以获得某种优越以补偿其自卑感的个人发展道路。

对于这些丧失信心的儿童来说,所谓的成功的捷径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他们看来,比起走社会所认可的发展道路,甩开社会的道德责任会更好,因为这样他们不需要花费什么力气,就能获得征服的满足感。尽管他们常常表现出十分大胆的样子,但选择捷径却暴露了其内在的怯懦。

他们只愿意做轻而易举就能成功的事情,以炫耀自己的优越。尽管他们的行为看起来勇敢无畏,但选择捷径的实质恰恰是由于他们的胆怯和懦弱。就像我们见过的那些罪犯,虽然外表看起来天不怕地不怕,但骨子里其实十分脆弱;同样的道理,那些平时表现得勇敢无畏的儿童,往往会在没有什么危险的环境中暴露出一定的脆弱感。

比如,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儿童在站立的时候,总是要靠着其他物体才能挺直身体。传统的治疗方法和对这种现象的理解,往往针对这种表象本身,而忽略了更为根本的问题。人们总是告诉这样的孩子:“站直了!”但重要的其实不是孩子靠着物体站直这一点,而应看到孩子希望得到帮助和支持的心理。借助惩罚或奖励,我们或许能很快使他们改掉这种软弱的行为,但问题的根源依然存在,他们希望获得帮助的心理并没有得到满足。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读懂孩子行为背后潜藏的心理,并用同情和理解去帮助孩子消除这种行为的根源。

通常情况下,通过孩子身上某种单一的迹象,我们就能推断出他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征。比如,如果一个孩子在行为上渴求依靠某种东西,我们立即就能得出结论:这个孩子肯定有焦虑、依赖这类特征。将这个孩子的情况与我们所研究的案例作比较,就可以重新推导出这类儿童的人格,而且很容易判断出来:这个孩子属于被宠坏的那一类问题儿童。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另一类——从未受过关爱的问题儿童的性格特征。纵观那些罪大恶极的人的一生,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他们在童年时代都缺乏父母的关爱。因此,他们就形成了满怀嫉妒和怨恨的冷酷性格。他们不希望别人获得幸福。一旦他们有了孩子,或是对孩子负有教育责任,那么他们就不希望孩子的童年比他们的童年过得更幸福。这类人不仅对自己的孩子是这样,对别人的孩子也是如此。

我们提出这样的观念和看法并没有贬低的意思,只是在客观陈述那些在成长时期受到恶劣对待和严厉教育的人的精神状态。这类人还会用许多所谓正当的理由来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比如“不打不成器”这类理由,其实这都是他们为自己开脱的借口。这些人拼命找证据和例子,想要来证明自己的行为没问题,但结果都无法证明自己是对的。因为呆板、专横的教育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只会使孩子越来越疏远他们的教育者。

在考察一系列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不健康的人格症状,并经过一系列的实践之后,心理学家就能够构建出个体的人格系统。通过这个系统,人们就可以发现个体隐蔽的心理过程。虽然在对个体人格某一方面进行考察后,我们能够发现他整体人格的某种特征,但只有当考察的每个方面都表现出相同的特征时,我们才会感到满意。

因此,个体心理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探讨个体心理时,要特别注意一点,即我们不能呆板、机械地运用理论框架和概念系统。所有研究的重点是个体本身,单凭个体的一两个表现,我们不可能得出影响深远的结论,应该尽可能地从整体考虑。只有当我们成功地证实了自己最初的假设,当个体在行为和其他方面都表现出了消极和固执的特征时,我们才能够断定:个体的整体人格具有消极和固执的特征。

在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一点,即被研究的对象并不了解他自己的行为表现背后的意义,所以他也就无法隐藏真实的自我。他真实的人格不是通过他对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表现出来的,而是通过他在环境中的行动表现出来的。

当然,这并不代表他在说谎,而是说,一个人的有意识的思想和无意识的动机很多时候都不是一致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能跨过这种距离的,只有那些具备同情心但又保持客观的旁观者,比如心理学家、父母或是教师。他应该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来解释个体的人格,这种客观事实体现了个体的有目的的追求,这种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就连个体本身也未曾意识到。

因此,人们对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问题的态度,最能表现出真正的自我。第一个问题涉及社会关系,我们在研究对现实的客观看法和主观看法的矛盾时已经谈过这点。另外还需要说明一点,即社会关系的问题还有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如何结交朋友和与人相处。对于这个问题,个体有怎样的反应?他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如果一个人完全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去交朋友和拥有社会关系,认为这样就能避免社会关系问题,那么他处理这个问题的方式就是“无所谓”。根据这种“无所谓”的态度,我们就可以判断出他人格的倾向和构成。

此外,我们还应注意到一点,即社会关系不仅仅限于怎样与人交往并结交朋友,还包括对于这些关系的抽象观念,比如友谊、合作、信任和忠诚,等等。通过观察个体对社会关系问题的处理方式,我们也能发现他对这些抽象观念的认识。

第二个基本问题涉及个体对自己人生的安排,也就是说他打算在普遍的社会分工中扮演什么角色。如果社会问题是由一个超越自我的“你我”关系决定的,那么第二个问题则是由“人世(即地球)”的基本关系决定的。如果把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压缩成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与世界一直存在着关联。也就是说他希望从这个世界中获得什么呢?第二个问题在本质上和第一个问题是一样的,即个体的职业问题并不是个体单方面的私人问题,而是一个涉及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个体的意志无法完全决定这种关系。因此,能否取得职业成就,不是由个体的意愿决定,而是由个体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决定。

基于这个原因,通过观察个体对职业问题的回答,以及他所回答问题的方式,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判断出他的人格及其对生活的态度。

第三个基本问题源于人类分为两种性别这一事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同样也不是个体单方面的、主观的事情,它的解决必须要同与两性关系的内在客观逻辑保持一致。我们应该如何与异性相处?如果将这个问题当成一个典型的个人问题,同样也是错误的。只有仔细考量所有与两性关系相关的问题,我们才有可能找到一条正确的解决之道。

显而易见,任何对爱情和婚姻的正确解决之道的偏离,都反映出了个体的人格缺陷。因此,对这个问题处理不当而导致的许多不良后果,从本质上都可以从人格缺陷的角度来解释。

由此可见,只要观察个体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社会关系问题、职业问题和两性问题)的回答,我们基本就能确定个体的生活风格和独特目标。个体的生活目标决定着他的生活风格,并反映在他的行动上。

因此,如果一个人的目标倾向于生活中有建设性的一面,那么他解决问题的所有方法都会表现出建设性的特征。通过这种建设性和有益的活动,个体也会感受到一种价值和力量,并感受到幸福和快乐。与此相反,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倾向于生活中消极悲观的一面,那么个体就很难解决生活中的三个基本问题,自然也就无法获得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快乐。

这些基本问题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因为在社会生活中,这些基本问题还会派生出一些特定的任务,而这些特定的任务又必须在社会或公共背景下,即社会感情的基础上才能够圆满完成,所以就又反过来强化了这些基本问题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一个人从童年时期起就开始面临这些特定任务了:个体的感官发展,与他所受到的看、听和说等社会生活方面的刺激是一致的;个体要想不断成长,也离不开兄弟、姐妹、父母、亲戚、熟人、伙伴、朋友和老师等等的这些关系。这些任务以同样的方式伴随人的一生,相如果一个人脱离了与同伴的社会接触,他就一定会失败。

因此,个体心理学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对社会有好处的事就是“正确的”。只要偏离了社会规范,就是偏离了“正确之道”,而且一定会与客观的法律和现实发生冲突。这种与客观现实的冲突肯定会导致行为人明显的无价值感,还会激起受害者同等程度甚至更为强烈的报复欲。最后还要注意一点,偏离社会规范还意味着违反人们内在的社会理想,而这种理想是每个人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怀有的。

由于个体心理学格外强调将社会公德作为检验儿童发展的标尺,所以个体心理学很容易了解和评价儿童的生活风格。每当儿童面临生活问题时,我们就能从他的表现中(就像被测试时)发现他对此是否有充分的准备。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儿童的表现中看出他是否拥有社会情感,是否拥有勇气和理解力,他追求的目标是否对社会普遍有益。随后,我们也会发现他向上努力的方式和节奏,发现他的自卑感和社会意识发展处于哪种程度。这些东西交织起来,相互关联,最终形成一个不可分裂的有机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牢不可破,直到它被发现有缺陷并至建立起新的统一体为止。第二章人格的统一性

儿童的心理活动非常奇妙,无论哪个方面都令人着迷。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先了解他的生活史。儿童的所有活动都在反映他全部的生活和整体人格,如果我们不了解他行为中隐含的生活背景,就无法理解他做的事。我们把这种现象叫作“人格的统一性”。

人格统一性的发展,就是将人的行动及其手段协调成一个单一模式的过程。早在童年时期,这种发展就开始了。生活要求儿童对外部环境做出统一的反应,这种对不同情境的统一的反应方式不仅构成了孩子的性格,也构成了他行为的个性化,从而让他与其他孩子区别开来。

人格的统一性往往被大部分的心理学派忽视了,就算没有被全部忽视,至少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心理学理论或精神病学实践常常对一个特定的表达进行孤立的研究,认为它们是独立存在的。有时,人们认为这种表达或手势是一种情结,将它与个体的其他行为分隔开来研究。这种做法就像是从一个完整的旋律中挑出一个音符,然后企图抛开组成旋律的其他音符来理解这个音符的意义。这样做尽管很不妥当的,但是却被普遍应用。

这种错误的做法一旦应用到儿童教育中,就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尤其是在对儿童进行惩罚时,这种错误做法的危害愈加明显,如果儿童犯了错,将要被惩罚时,人们往往会考虑儿童人格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

其实,对于儿童教育来说,惩罚一般是弊大于利。因为如果这个儿童总是犯同一个错误,教师或家长往往会先入为主地认为孩子屡教不改。但如果这个儿童在其他方面表现良好,即他留给人们一个好的总体印象,他就不会受到特别严厉的惩罚。不过,这两种情况都没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即没有在全面理解儿童人格统一性的基础上去研究这种错误产生的原因。这与脱离整个旋律来理解某个单一音符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我们问一个儿童他为什么懒惰,永远不能期望他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不能期望一个儿童会告诉我们他撒谎的根本原因。

几千年来,深谙人性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话一直在我们耳边回响:“认识自己是多么困难啊!”对这样复杂的问题,我们怎么能够期望一个儿童给出答案呢?就算是心理学家,要回答这些问题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只有我们以某种方法认识了个体的整体人格,才可能了解他某一行为所表达的意义。所谓的方法不是要描述他做了什么或者如何去做,而是要了解他在面临任务时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下面这个例子,将会告诉我们了解儿童整体生活背景到底有多重要。

一个男孩13岁,他有两个妹妹。他5岁前的生活特别快乐美好,因为当时他还没有妹妹,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周围每一个人都喜欢他,无论他提什么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他的爸爸是个军官,在家的时间很少。他的妈妈是个聪明善良的女人,对这个依赖性强又固执的儿子特别宠爱,对他提出的每一个心血来潮的要求都会尽量满足。不过,当这个儿子表现得蛮横无理或使出胁迫性的态度和动作时,妈妈就会十分生气,母子关系就会变得紧张。最主要的具体表现就是,儿子总是试图控制妈妈,对她发号施令,他随时随地都想以蛮横无礼的方式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虽然这个孩子带给妈妈很多困扰,但他本质上并不是个坏孩子。对于他蛮横无礼的态度和行为,妈妈选择了宽容,仍然帮他整理衣服,辅导功课。这个孩子认为不管自己遇到什么困难,妈妈都能帮他解决。当然,他很聪明,也像其他儿童一样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在小学的成绩都很出色,直到8岁那年,他开始出现了一些让父母难以忍受的显著变化:自暴自弃,毫不用心,懒散拖沓。如果他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对妈妈做出揪头发、拧耳朵、掰手指这些行为,让她得不到片刻的安宁。他拒绝改正自己的无礼行为,而且随着妹妹的长大,他的行为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很快,他就开始捉弄小妹妹,虽然他没有伤害妹妹,但却表现出强烈的嫉妒心。他的这些坏行为,都是因为种妹妹的出生取代他成了全家人的关注焦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一个孩子的行为变得恶劣,或是孩子身上有一些令人不快的新现象出现时,我们不仅要注意这种行为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更要注意它产生的原因。我们往往不会发现是妹妹的出生导致哥哥成为了问题儿童,但这种情况却屡屡发生。原因在于对妹妹出生这件事,哥哥没有正确的态度。当然,这里所说的“原因”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物理学因果关系,因为我们绝不能说,因为一个孩子的出生,所以另一个孩子的行为变得恶劣了。但我们可以说,当一块石头落向地面时,它必然会以一定的方向和速度下落。

所以,根据个体心理学所做的研究调查,我们能够断言:在心理“下落”方面,起作用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而是那些不时产生的大大小小的错误。这些错误对个体的未来成长也有影响。

毋庸置疑,人的心理在发展过程中会犯错,而且这些错误与其导致的结果密切相关,从而使个体产生了错误的行为或错误的人生取向。犯错的根源在于心理目标的确定——因为心理目标的确定和判断密切相关,一旦涉及到判断,就有可能会犯错。在童年早期,目标的确定就开始了。儿童往往在2~3岁就为自己确定了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会一直指引着他,激励他以自己的方式去追求它,并努力去实现它。因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所以确定了错误目标。而目标一旦确定就很难改变,它会对儿童造成不同程度的约束或控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儿童会调整自己的生活,以自己的行动落实目标,竭尽全力地追求目标。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决定儿童成长的,是他对事物的个体性的理解。我们还要认识到,每当儿童陷入一个新的困境,他的行为往往会受制于他已经形成的错误观念。众所周知,决定一个儿童获得印象的强度和方式的,不是客观的事实或情况(比如另一个孩子的出生),而是儿童看待和判断事实或情境的方式。凭借这点作依据,我们就足以反驳严格因果论——虽然客观的事实及其绝对的含义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是,客观事实和对事实的错误看法之间却没有这种必然的联系。

我们的心理的绝妙之处,就在于决定我们行为方向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我们对事实的看法。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对事实的看法不仅是我们行动的基础,也是构建我们人格的基础。有一个经典例子能够很好地说明人的主观看法影响行动,即恺撒刚登陆埃及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恺撒一踏上海岸被绊了一下,摔倒在地。罗马士兵认为这是不祥之兆,但聪明的恺撒灵机一动,兴奋地张开双臂,大声喊道:“非洲,你属于我了!”如果恺撒没有这样做,英勇无畏的罗马士兵肯定会掉头返回的。

我们从这个故事可以发现,现实对人的影响受到我们结构化的、整合良好的人格的制约,所以现实自身对我们行动的影响甚微。大众心理和理性的关系也是如此:如果在一个有益于大众心理的环境中,出现了人的健康的理性常识,这不能说是环境本身决定了大众心理或理性,而是说明两者对环境的自发的看法是一致的。一般来说,理性常识出现的时候,往往是错误的或荒谬的观点受到批判的时候。

让我们再继续讨论那个小男孩吧。我们很容易想象到,这个小男孩很快就会陷入困境。他不招人喜欢,他在学校的表现也没有任何改观,依然我行我素,总是去骚扰别人,这就是他人格的完整表现。等待他的结果是什么呢?他每次骚扰别人后,都肯定会受到惩罚。他的各种劣迹会被记录在案,学校会将这些情况一一反映给他的父母。如果他还是不愿意改变,学校就会以他不适应学校生活为由,建议他的父母把他领回家。

对于这种解决方法,小男孩可能会特别高兴,别的方法他都不会喜欢。他的态度从他的行动模式的逻辑连贯性中体现了出来。这是一个错误的态度,但是这个态度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了。导致他犯错的根源,就是他总想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如果说他应该因犯错误而必须接受惩罚,那么,他最应该被惩罚的是他想要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的错误态度。在这个错误态度的激励下,他才会不断在行为上尝试让母亲以他为中心;在这个错误态度的支配下,他俨然如一位君王,拥有长达8年的绝对的权力,却在某一天被突然夺了王位。在他丧失王位之前,他眼里只有妈妈,他的妈妈也只围着他转。但后来有了妹妹,妹妹抢走了他在家庭中的中心位置,因此,他拼命想要夺回自己的王位,他再一次犯下了错误。

不可否认,他在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坏孩子。他这种恶劣的行为,只会出现在毫无心理准备,又得不到他人的指导,只能自己独自面对新情况的时候。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个习惯享受所有人的关注的孩子,突然进入了一个完全相反的情境:这个孩子进入了学校,学校里的老师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如果这个小孩希望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采取各种行动来吸引老师的注意力,结果往往会惹怒老师。让一个自小被娇惯但本质并不坏、也没到无可救药的地步的孩子,进入这种完全相反的情境,实在是太危险了。

因此,在这个案例中,对于小男孩的个人生活方式与学校所要求和期待的生活方式之间所发生的冲突,我们不难理解,也不难解释。如果我们用图来描述这种冲突,即将儿童人格的方向、目的与学校所追求的目的用图标示出来,我们会发现它们没有一致的方向和目的,甚至是相反的。一方面,儿童的整体人格不会让他偏离原有的目的,而儿童自身的目的决定着他生活中的所有活动;另一方面,学校则期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有正常的生活方式。因此,两者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冲突。可惜的是,学校方面不太重视这种情境之下的儿童心理,因此既不能在管理上给予包容,也没有想办法去消除冲突的根源。

我们知道,这个小男孩的行为是出于这样一个动机,即他希望独占妈妈的宠爱,希望妈妈的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只围着他转。而学校对他的培养目标却与之完全相反:他必须独立完成自己的事。对于这种现象,人们有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好比给一匹烈马的脖子套上一辆马车。在面对这种情形时,儿童自然不能以最好的方式表现自己。如果我们能站在他当时的真实处境想一想,就能给他多一些理解和支持。惩罚只会让孩子更加讨厌学校,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他被学校开除,那恰恰正合他意。他陷入了一种错误的感知陷阱之中,认为自己被学校开除就是获得了胜利,就能够真正地控制母亲,让母亲必须重新为他服务了,这正是他一直期望的事。

如果了解孩子犯错的根源,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对孩子这类的错误给予惩罚,几乎没有任何意义。比如,有些孩子上学会忘记带书本,那是因为他知道无论他什么时候忘记了什么,都有他妈妈为他操心,他妈妈随时都在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因此,他的这种行为绝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他整体人格图式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认识到,一个人的整体人格是由很多密切相关的表现组合而成的,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小男孩的行为完全是与他的生活方式完全一致的。孩子的行为与其人格保持一致这个事实,在逻辑上很好地反驳了那种假设——认为这孩子无法胜任学校的任务是因为他智力发育迟缓。一个智力发育迟缓的人是无法一直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行事的。

通过这个案例,还可以发现,我们每个人的处境都或多或少地与这个小男孩的处境相似。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生活的理解,也从来没有与社会传统完全保持一致。以前,我们认为社会传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人类的社会制度和风俗并不是神圣不容改变的,也并非一成不变的。恰恰相反,它们一直处于不断的斗争和对抗之中。因为有个体,才有了社会制度和习俗,而不是因为有社会制度和习俗才有个体。

不可否认,拯救个体的想法归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强迫个体接受千篇一律的社会模式。

对个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不仅是个体心理学的构建基础,它对学校和学校中难以适应的学生的处理方法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学校必须意识到,儿童是一个具有整体人格的个体,一块尚待雕琢的璞玉。对于儿童特定的行为,学校绝不能把它们看作一个孤立的音符,而要把它们看作整个乐章的组成部分,即整体人格的组成部分,必须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进行评价和判断。第三章追求优越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人性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是对优越感和成功的追求。导致这种追求的根源在于人的自卑感。如果我们没有自卑感,或是不觉得自己处于“下游”状态,就不会产生要有超越当下的愿望。优越感与自卑感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我们将在本章讨论个体对优越感的追求,以及追求优越感对教育发展的意义。

首先,人们可能会有一个疑问:我们对优越感的追求,是不是像我们的本能一样,是与生俱来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答案是:不大可能。不过,虽然我们不认为追求优越感是人的天性,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追求优越感是建立在一定的生物基础上的,这种生物基础自人类还是胚胎时就有了,并且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

当然,我们知道人的活动受到限制,只能在一定范围之内活动,因此,人的有些能力永远得不到发展。比如,我们无法拥有狗的嗅觉,也不能用肉眼看到紫外线。不过我们拥有的某些功能性能力,是能够继续发展和培养的。在这些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中,我们就能看到追求优越感的生物学前提,也可以看到个体的人格心理是如何形成的。

众所周知,在任何环境下,儿童和成人都同样拥有一种追求优越的冲动,这种冲动是强烈且无法避免的。人的本性决定了人无法忍受长期的屈从,在被轻视的感觉、不安全感和自卑感的刺激下,人们总会产生登攀更高一级目标的愿望,以便补偿自己,让自己臻于完美。

实验表明,环境也会激发儿童的某些特征。当某种环境让儿童产生自卑、脆弱和不安全的感觉后,这些感觉又会反过来影响儿童的心理。于是儿童决定摆脱这种不好的状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从而获得一种平等甚至更加优越的地位。孩子这种向上的愿望越强烈,他的目标就会定得越高,从而证明自己的力量。不过,这些目标往往都大大超出了儿童本身的能力界限。这是因为儿童在小时候,总是在各个方面都能够获得支持和帮助,在这种刺激下,他就会将未来的自己设想成一种类似上帝的人物。我们发现,他们本身也受到这种想法的控制,即便是那些会自我感觉特别脆弱的儿童,他们也常常渴望自己成为类似上帝这样的人物。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种情况,我们不妨在这里举一个心理问题严重的14岁男孩的例子。我们要求这个男孩回忆他的童年,这时他说,在他6岁的时候,他因为自己不会吹口哨而感到非常难过。但是,有一天当他走出房间时,他发现自己突然会吹口哨了。他当时简直惊呆了,打心底里相信这是上帝附身的结果。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在脆弱感和想象自己是上帝式的大人物这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

追求优越与一些明显的性格特征是密切相关的。通过观察一个孩子对优越感的渴望,我们就能发掘他的全部野心。如果孩子有过于强烈的自我肯定的愿望,那么在他身上肯定会发现一定程度的嫉妒心。

嫉妒心让孩子常常有这样阴暗的心理:他总是希望某种厄运会落到他的竞争对手身上。除了怀有这种阴暗心理(这很容易导致神经方面的疾病)外,怀有嫉妒心的孩子还会付诸行动,给对手制造麻烦,甚至带有明显的犯罪倾向。

怀有嫉妒心的孩子特别喜欢在有他人在场的时候,利用造谣中伤、泄露隐私的手段,来诋毁同伴以抬高自己。当他们对权力的欲望太过强烈时,甚至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报复心理。他们随时都是一副好斗和挑衅的姿态,总是眼露凶光,动不动就发怒,无时无刻不准备着和想象中的对手搏斗一番。这种追求优越的孩子们会特别害怕考试,考试会让他们痛不欲生,因为这很容易暴露出他们真正的“价值”。

这个事实也告诫我们,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考试,每个学生适合的考试都是不同的。我们经常会发现,对于有些学生来说,考试实在太困难了,因此他们常常表现出极度恐惧的神情,脸色发白,身体不停颤抖,说话也结结巴巴,脑子一片空白。在回答问题时,有些学生因为害怕别人的注视,因此只愿意与别人一起而不想单独回答。

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也同样表现出追求优越的心理。比如,在玩马车的游戏时,那些追求优越的孩子就总是喜欢扮演车夫那样的领导者角色,而不愿意扮演马匹的角色,因为车夫可以决定马车的前进方向。如果他们无法扮演车夫的角色,他们就会热衷于扰乱其他人的游戏,并以此为乐。此外,他们遭遇几次挫折后,会很容易丧失勇气,在面临新的情况时就不再会勇往直前,而是会选择退缩。

那些雄心勃勃、还没有因为挫折而丧失勇气的儿童,尽管他们在遭受挫折时也会表现出恐慌和无所适从,但他们还是热衷于参与各种竞争性游戏。通过观察孩子喜欢的游戏、故事和历史人物,我们就能发现他们自我肯定的方向和程度。

儿童追求优越有不同的方向,如果我们对此进行深入的考察,就能对它们进行分类。不过,这种分类不可能非常精确,因为儿童在追求优越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而我们主要是根据儿童的表现来进行分类。

如果儿童的心理是健康的,他们就会把自己对优越感的追求转变为前进的动力。他们努力讨好老师,注重自身的整洁,遵守秩序,努力做一个正常学生。不过,从经验来看,这样的儿童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另一些孩子则总是希望自己比其他人优越,并把它作为首要目标,执着得令人诧异。我们常常会忽视了这种优越感夹杂了太多的雄心,因为我们总是认为拥有雄心是一种美德,总是鼓励孩子要获得更多的雄心。然而,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过多的雄心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心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一定时期内暂孩子尚能承受,但时间一长,孩子就会觉得压力太大了。为了达成雄心,孩子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书本上,从而忽视了其他活动。在膨胀的雄心的驱使下,孩子会变得总想在学校名列前茅,对其他问题都视而不见。这种成长方式难以令人满意,因为它无法让儿童的身心获得健康的发展。

超越别人就是这类儿童唯一的生命目标,他们会围绕这个目标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这大大妨碍了他们的正常发展。对于这类儿童,我们要时常提醒他们要减少在书本上花费的时间,多到户外去呼吸新鲜空气,多和同伴们玩耍,多关注其他事情。这类孩子不是很多,但经常会出现。

此外,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一个班级里会有两个同学暗中较劲。如果我们对这种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相互较劲会使两个儿童形成的一些不招人喜欢的性格特征,比如妒忌的同时又羡慕别人,而独立和谐的人格绝不会有这种品性。这类儿童看到别的孩子获得成功会恼怒不已;看到其他人领先于自己时,甚至会出现头疼、胃疼这类的症状;而看到其他孩子受到表扬时,也往往会愤怒地走开。当然,他们也绝对不会去称赞别人。这些表现,就是这类孩子雄心过重的典型反映。

这种类型的孩子没办法和玩伴和谐相处,因为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他们根本不愿意遵守相应的游戏规则,总是希望自己扮演领导者的角色。这就导致他们无法融入集体活动,自然也就无法体会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在同班同学面前,他们总表现得十分高傲,不喜欢跟同学有任何接触。因为他们认为跟同学接触越多,就越会动摇他们的优越地位。这种类型的儿童一直都不自信,当他们感觉身边的环境不安全时,很容易惊慌失措。而越是缺乏自信,他们的雄心就越重,压力也就越大,最终大到无力承受。

如果我们能掌握绝对真理,找到一种完美的方法让儿童免遭这些困难,也许就不会有问题儿童了。可惜的是,我们找不到这样的方法,也无法为儿童提供完全理想的学习环境。那么,上述那些,对孩子抱有的过分期望,就成了“有害的期望”。承担这些期望的孩子在面对困难时,他们的感受与那些拥有健康期望的儿童完全不同。我在这里所说的“困难”,指的是不可避免的困难。儿童绝对不可能避开这些困难。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的教育方式不是对每个儿童都适合,我们需要不断地改进;另一方面,过分的雄心容易导致儿童丧失信心,从而丧失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勇气,而要想解决困难,勇气是必须具备的。

具有过分雄心的儿童只关注最终的结果,即他们的成绩被人们认可。如果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他们无法产生满足感。众所周知,面对问题时,比起认真着手解决问题来,更重要的是保持心理平衡。然而只关心结果、雄心过大的儿童是永远认识不到这一点的。在他们看来,如果没有别人的认可和崇拜,他们是无法存活的。这种过于看重别人评价并产生心理依赖的儿童,为数不少。

通过观察那些天生有器官缺陷的儿童,我们可以发现,对自身价值问题不丧失平衡感是多么重要。很少有人知道,许多儿童身体左半部的发育情况要比身体右半部好。因为我们的文化推崇右撇子,因此左撇子儿童遇到了很多困难。我们常常会发现,左撇子儿童在书写、阅读和绘画方面常常面临特别多的困难,在运用双手时往往显得十分笨拙,就好像他们有“两只左手”一样。要想判断儿童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我们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一个简单但不完全的办法,就是让儿童双手交叉,左撇子儿童会把左手大拇指放在右手大拇指上面。令人吃惊的是,我们会发现很多人都是天生的左撇子,但他们自己竟然完全不知道。

如果我们能仔细研究大量左撇子儿童的生活史,就会发现这样一些事实:人们常常认为这些儿童十分笨拙(在我们这个习惯使用右手的世界里,这样的事并不新奇)。

要想体会这些孩子的感受,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我们习惯了靠右道行驶,但我们却要在一个左道行驶的城市(如在英国或阿根廷)里试图开车穿越街道,这时我们的内心该有多么慌乱啊。左撇子儿童的情况比这更糟糕。如果儿童所有的家人都是右撇子,那他的左撇子就不仅会妨碍他自己的生活,也会给家人造成困扰;在学校学习写字时,他会连平均水平都达不到。因为没有人知晓这背后的真正原因,所以他经常会挨训、受罚、得低分。这时,左撇子儿童就会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确实不如别人。他会感觉自己被贬损,被蔑视,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与别人竞争。在家里,他也会因为表现笨拙而受到斥责,这就会使他的自卑感变得更重。

当然,左撇子儿童不一定会因此而一蹶不振。但事实是,确实有很多儿童在类似的情形下放弃了努力。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真实的处境,也没有人告诉他们该如何去克服这些困难,因此努力和掌控自己的处境,对他们来说就变得十分困难。很多人字迹潦草,其实也可以用这个原因来解释,他们从来没有充分地练习使用过自己的右手。实际上,这类困难完全可以克服,许多一流的画家和雕塑家都是天生的左撇子,但通过加强练习,他们运用右手的能力毫不逊色。

有很多人迷信地认为,如果一个天生的左撇子通过后天的训练来使用右手,说话就会变得结巴。实际上,这可能是因为左撇子儿童在面对太大的困难时,有时会丧失了说话的勇气。

通过了解左撇子特征,我们会发现,要想判断孩子能力和潜力,我们就要努力增加孩子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如果我们给他们多一些鼓励,或许他们就能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就。如果我们总是吓唬他们,甚至夺走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就算他们能够继续生活下去,也不会像我们期望的那样健康成长。

雄心膨胀的孩子之所以会处境艰难,是因为人们对他们的评判标准,往往是外在的成功,而不是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在今天这个社会,人们看重的往往是可见的成就,而不是全面彻底的教育。众所周知,不费吹灰之力获得的成功很快就会消逝。

因此,给予孩子过多的野心不是什么好事。相反,培养孩子的勇敢、坚忍和自信更重要。让他们认识到,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不能气馁,要把挫折当成一个新的问题去解决。当然,如果教师能够准确地判断孩子能否往某个领域去努力,那就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了。

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总是体现在某一方面,例如孩对优越感的追求。一开始他们只是表现为争强好胜,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似乎很难超越那些已经远远走在前面的孩子了,于是最终那些争强好胜的孩子会放弃尝试。

对于那些看起来还没有表现出足够雄心的学生,许多教师为了唤醒他们,往往会采取非常严厉的措施,比如给他们较低的分数。如果这些孩子还没有完全丧失勇气,这种方法也可以起到一时的效果。不过,它不能被普遍使用,因为这会让那些学习成绩已经跌近警戒线的孩子方寸大乱,甚至因此表现得更加愚笨。

但是,如果我们能给予这些孩子关心和理解,他们在某些能力上的表现就一定会出乎我们的意料。以这种方式转变过来的孩子往往表现出更大的雄心,因为他们非常害怕再回到原来的状态。过去的无所作为时刻警示着他们,不断鞭策着他们向前奔跑。于是,在接下来的生活中,许多这类孩子就会像着魔了似的,性情大变,总是夜以继日地工作,饱尝过度工作的痛苦,却还是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

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每个个体的人格都是统一体,这种人格的行为表现和个体逐渐形成的行为模式是一致的,这是个体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只要以这个基本思想为依据,就可以解释上述的那些行为了。

在判断一个人的某个行为时,如果不考虑他的人格,这样的判断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每个行为都有多个方面的不同解释。如果我们认为学生的一种特定行为,比如上学拖延,是他对学校布置的任务作出的难以避免的反应,那么我们就无法对这个具体行为作出确定性的判断。孩子出现这种反应,只有一个原因,即他不想上学,也不想努力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事实上,他会想方设法地不遵从学校的要求。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能理解那些“坏”孩子的所作所为了。他们不想上学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追求优越的心理不仅没能成功地促使他们去遵从学校的要求,反而使他们更加排斥学校的要求。于是,他们就表现出了一系列相应的行为特征,陷入错误的做法中难以自拔。他们越来越热衷于扮演小丑,捣蛋戏谑、引人发笑,甚至有时候还会故意招惹同学、旷课逃学,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厮混。

由此可见,学生的命运和他们未来的发展,都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学校教育决定着个体的未来生活,因为学校教育处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二者之间,它对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受到的不良影响能够起到矫正作用,也有义务帮助孩子做好适应社会生活的准备,以确保他们在社会这个大乐队中能和谐地奏响各自的乐章。

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学校的作用,就会发现学校在教育和塑造个体时,总是试图遵从各个时代的社会理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学校先后为贵族、教士、资产阶级(即中产阶级)和平民提供教育服务,一直严格遵从特定时代的标准来教育儿童。今天,社会理想已经变了,学校也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如果在当今社会里,一个理想的人是独立、勇敢和富有自制力的人,那么学校就必须作出相应调整,培养符合这种理想的人。

换句话说,学校必须意识到,它不是在为自己培育学生,而是在为社会培育学生,因此学校应该重视那些看似放弃理想,不符合学校要求的学生。和那些正常的儿童相比,这些学生追求优越感的心理也并不弱,只不过他们更多关注的是那些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情。他们认为做这些事情更容易获得成功(这或许是因为他们以前偶然踏入过这些领域,并且获得了成功)。也许他们的优势不在数学上,而是在运动场上。

因此,教师千万不要对这些孩子的成绩视而不见,而是通过这些成绩寻找教育的突破口,鼓励学生在其他领域也获得成功。如果教师能从孩子的某个特长入手,鼓励孩子,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获得成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会轻松很多。这就像是引领着孩子从一个硕果累累的果园,走进了另一个硕果累累的果园。

因此,既然所有孩子都具有获得成功的潜力,那么学校要做的,就只是帮助孩子扫除各种人为的障碍。之所以会有这些人为的障碍,根源在于学校把抽象的学业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从学生方面来看,这些人为的障碍的典型表现就是学生缺乏自信,结果就是他们对优越感的追求逐渐偏离了对社会有益的方向,因为他们无法从那些对社会有益的活动中获得优越感。

在这种情况下,儿童会怎么做呢?他们会想要逃避。我们经常会发现,这些孩子会表现出一些特别的行为,比如顽固和无礼,这些行为当然不会受老师的赞扬,但却能够引起老师的关注和其他孩子的崇拜。这就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成为了了不起的英雄人物,从而获得了优越感。

尽管这些心理表现和偏离规范的行为往往只会在学校中暴露出来,但它们产生的根源并不完全在于学校。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学校确实有义务纠正这些问题;从消极的方面来说,学校只是将孩子受到的家庭教育的弊端暴露出来了而已。

在儿童入学的第一天,一个称职的教师就能敏锐地观察到很多东西。很多儿童都会立即表现出被溺爱的特征,因为他们觉得待在新环境(学校)里是很痛苦的。这种孩子很少与人打交道,因此他们不愿与人相处,也很难获得友谊。在孩子入学之前,最好交给他一些与人交往的知识,比如告诉他不能只依赖一个人,而不理会其他人。

如果孩子在家中被过分溺爱,期望他们马上就能专心于学校的学习显然是不现实的。实际上,他们没有“学校意识”,因此他们不愿意上学,而喜欢待在家里。当然,我们很容易发现他们厌恶上学的迹象,比如,每天上学之前,他们总是要父母三番五次地哄劝、催促,才会慢吞吞地起床、吃早饭。

矫正这种情况,就像解决左撇子的问题一样:我们须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去适应。他们上学迟到时,我们也不要惩罚他们,因为这只会让他们更讨厌学校,更加认定自己不适合上学。如果我们强迫他们上学,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应对,这些应对方法的背后真正体现出的就是逃避困难的心理,而不是面对和解决困难的心理。通过观察孩子的每个动作,我们就能看出他是不是真的厌恶学习。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忘记或丢失书本,我们就可以断定:他在学校过得并不快乐。

对这些孩子作进一步考察后,我们会发现他们不相信自己在学校能取得什么成绩。这种自我贬低的根源,并不完全在于孩子自身,是这周围的环境促使他们走入了这条错误的道路。

可以想象一下,父母在发怒的时候,可能会预言他们前途黯淡,甚至会骂他们愚笨不堪、一无是处。当他们在学校发现父母的这些“预言”得到了验证,而他们自身又不具备纠正这种错误看法的判断分析能力时,就会让他们丧失勇气,在困难面前不战而败。他们会认为这些困难是不可战胜的,并认为失败更加证实了自己的无能,从而变得更加自卑。

这种错误一旦发生,就很难被矫正。尽管这些儿童作出了努力,却还是比不上他人,于是他们很快就会放弃努力,转向寻找各种借口来逃避上学。逃学的行为,通常被我们看作是一件非常严重和非常危险的劣行,逃学的孩子会受到严厉的责罚。于是,为了逃避责罚,孩子就不得不使用一些计策来欺骗父母和老师。比如,他们会伪造家长签字,篡改成绩单,向家里编造一系列他们在校的谎言,但其实他们已经逃学好长一段时间了。逃学当然不可能满足他们追求优越的心理,于是他们就会采取更激烈的行动来追求优越感,比如违法行动。这样的后果,就是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走向了犯罪。

我们发现,一个野心勃勃、有犯罪倾向的孩子往往也是一个极端自负的孩子。这种自负和野心产生的根源是一样的,它迫使这种孩子不断以某种方式来凸显自己的优越性。当他们无法通过积极的生活获得优越感的时候,他们就会转向消极的生活去寻找。

从事与教育工作有关的人都知道,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即我们经常会发现那些道德败坏和任性的孩子,来自于教师、神父、医生和律师的家庭。不仅那些职业声望不高的教育者家庭中会出现这种情况,那些被视为重要人物的家庭中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尽管他们在职业上有着较高的权威,但他们在构建一种和谐的家庭秩序时还是会有心无力。

之所以会出现以上这种现象,是因为在所有类似家庭中,父母不是忽略了某些重要的观点,就是没有完全理解那些重要的观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作为教育者的父母用一种自以为是的权威,把一些严格的规定强加给他们的家庭。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十分严苛,限制了孩子的独立发展,甚至剥夺了他们的独立自主权。这些做法似乎唤起了孩子身上的反抗情绪,唤起了孩子被责罚的记忆,从而产生了严重的报复心理。

所以,为人父母者应该牢记一点,我们刻意的教育,只会使我们过分关注孩子,甚至于是在监视孩子;虽然这在很多时候不是一件坏事,也容易使孩子总希望成为被关注的焦点,但最终的结果,是会让孩子以为自己是一件被他人操控、按照他人意愿来展示的试验品,从而认为他自己不负有任何责任,需要承担责任、克服困难的都是他人,而不是他自己。第四章如何引导儿童追求优越感

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因此,教育者的任务就是引导这种追求向富有成就和有益的方向发展,确保这种追求能让孩子变得精神健康和幸福,而不是变得精神扭曲和不幸。

那么,我们怎么区分有益的和无益的优越感追求呢?区分的标准就是看这种追求是否符合社会利益。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值得称道的成就是脱离社会的。那些高尚伟大的行为,不仅对行为者自身有价值,对社会也都是有价值的。因此,教育者要引导孩子建立起社会情感,或者说,帮助孩子认识到与社会保持一致的重要性。否则,孩子在追求优越时就容易偏离对社会有益的方向,最终成为问题儿童。

当然,在哪些东西对社会有益这个问题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我们能够通过某一行为的结果,来判断它是否对社会有益,这就像是通过树所结的果实来判断树的好坏一样。在对行为进行价值判断时,我们习惯以事物的普遍结构为标准。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评价技术,因为我们无法立即看清行为的结果与这种标准的契合程度,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得出结论。比如,那些政治变革、社会变迁,总是要经过历史的检验,在承受长时间的争议之后,才能够盖棺定论。庆幸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判断某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