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必效单方2000首(中医药畅销书选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17:55:00

点击下载

作者:张俊庭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皮肤病必效单方2000首(中医药畅销书选粹)

皮肤病必效单方2000首(中医药畅销书选粹)试读:

前言

古往今来,中医皮肤病单方以其显著的疗效,为解除人民病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成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皮肤病单方,经历代发展总结,广为古今医患者所用。其单方一味,能治大病,世人所知。惜皮肤病单方多广散于古今浩如烟海的医籍文献中,迄今尚无皮肤病单方的系统专著。

为了方便广大中医同道在诊治中遣方用药和广大皮肤病患者自我治疗,编者根据古今大量名医的皮肤病外治奇方妙术、民间神奇效验方、祖传灵验秘方,结合现代中药科研成果和个人临床经验,精选出临床用之有效、验之有据的皮肤病单方妙法2000余首。内容以病为纲,分列11病系,基本囊括了皮肤科诸病。每首单方,从所治病名称到用法,详尽介绍,力求必效。特别在每一疾病治疗秘单验方之前,均对每个病名作了简要介绍,目的在于对症用药,提高疗效。因此,本书的篇章,虽未必字字珠玑,但确实高效、灵验。

本书简便易学、内容丰富、使用方便,所选单方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确有简、便、廉、验、快等优点。许多病方经现代医药工作者和编著者临床反复验证,确具佳效。这是一本既适用于临床治疗,又有益于患者自疗的极好工具书。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谬误之处,敬请读者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正。张俊庭第一章细菌性皮肤病一、黄水疮

〔病因概述〕

本病是一种化脓性传染疾患。夏秋季小儿易患,好发于暴露部位。

〔临床特点〕

初起为浅在型水疱,有痒感,后迅速变为脓疱。疱壁薄而易破,破后形成糜烂面,疱周边有炎性红晕,干后结成黄痂。愈后不留瘢痕,但稍有色素沉着。

〔中医病名〕

脓疱疮。

〔效方精萃〕

方药1:白矾、松香各30克,陈麦秆1把。

主治:脓疱疮。

用法:先将白矾、松香放锅内化开,冷后研粉,以陈麦秆灰调和,用油调患处。

方药2:地榆60克,黄柏60克。

主治:脓疱疮。

用法:上药共煎水去渣取药液温浴患部,每日1次。

方药3:水八角适量。

主治:脓疱疮。

用法:水煎外洗,再研粉外敷患处。

方药4:鲫鱼

主治:脓疱疮。

用法:鲫鱼切片和盐捣,外贴,频频更易,以愈为度。

方药5:苦杏仁适量。

主治:脓疱疮

用法:用火把苦杏仁炙成炭,存性,研成细末,用香油或豆油熬开,调成稀糊状备用。用时先以淡盐开水将污痂洗净,然后涂上薄薄一层,纱布覆盖,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1~2次结痂,3~4次痊愈。

方药6:青黛粉15克,黄柏面15克,滑石粉60克。

主治:脓疱疮反复发作。

用法:直接撒扑外用。

方药7:蚕豆种皮。

主治:脓疱疮。

用法:上药炒焦,研成细粉,用麻油调涂。

方药8:野菊花适量。

主治:脓疱疮。

用法:上药煎汤洗,或捣烂外敷,每日2~3次。

方药9:桃花适量。

主治:脓疱疮。

用法:研为粗末,饭后服之3克,日3次。

方药10:牛蒡根五茎。

主治:脓疱疮。

用法:将上药洗净,煮烂捣汁,入米捣,服食一碗。

方药11:穿山甲(炒)、铅粉(炒)、轻粉(隔纸微炒)各等份。

主治:黄水疮。

用法:上药为末,搽患处;干则用麻油调敷。

方药12:白头翁30克,蚤休30克,白鲜皮30克。

主治:黄水疮。

用法:将上述中药煎汤,分2次外洗,将脓液、脓痂清除干净。

方药13:雄黄1份,枯矾2份、生明矾3份。

主治:黄水疮。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用时以此药粉干搽皮损处约1毫米厚,略加按压,以不掉为度,不必包扎。如有流黄水或药痂漂起,应随时用无菌棉球拭去,重复上药。1日1次,一般天即可痊愈。

方药14:生大黄粉5~9克。

主治:黄水疮。

用法:外撒。

方药15:冰片克,乌贼骨克。

主治:黄水疮。

用法:研细,菜油调搽。

又方治湿疹,乌贼骨研为细末,每日撒1次。

方药16:密陀僧。

主治:黄水疮。

用法:研细末,和入香油,调成糊状,涂于患部,每日2次,约四五天即可结痂而愈。如患部奇痒者,可加铜绿少许,临用时配入研和。又如病灶部发炎红肿者,可加少许冰片,临用时加入研和。

方药17:星星草一把。

主治:黄水疮。

用法:将花序炒黑存性,研为细粉,用香油调成糊状,搽患处。每天1次,连搽3~5次,皮肤即发干,以后逐渐恢复正常。

方药18:白公鸡毛。

主治:黄水疮。

用法:烧炭存性,研细备用。疮面有脓汁渗出者,将药末干撒其上,疮面未破或已结痂,用香油调药末涂。

方药19:黄柏、大枣肉各12克,轻粉0.15克。

主治:黄水疮。

用法:将黄柏、枣肉火烧存性研末,加轻粉和匀,香油调搽。又方用轻粉、黄柏、梅片共研细,香油调搽。

方药20:松香30克,铜绿30克,铅丹30克,枯矾30克。

主治:黄水疮。

用法:上药共外用散剂,清洁疮面后,取药粉末撒患处。

方药21:黄柏1500克,枯矾1500克,冰片150克。

主治:黄水疮。

用法:上药共外用散剂,清洁疮面后,用麻油调敷患处。

方药22:金龟下海丹3克,轻粉1.5克,黄连9克,银朱9克,冰片1.5克。

主治:黄水疮。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清油调药涂搽患处,有敛疮收口之功。

方药23:枯白矾、熟松香、黄丹各等量。

主治:黄水疮。

用法:上三味研成极细末,调麻油涂患处。

方药24:青黛15克,黄柏面15克,滑石粉60克。

主治:黄水疮。

用法:直接撒在患处。

方药25:黄柏面30克,黄芩面30克,凡士林240克。

主治:黄水疮。

用法:直接涂于皮损上,或用软膏摊在纱布上,敷于患处。

方药26:桃胶、香油。

主治:黄水疮。

用法:将桃胶烧灰,调香油敷患处。

方药27:苦杏仁适量。

主治:黄水疮。

用法:苦杏仁火炙成炭存性,研细末,用香油或豆油熬干,调成稀糊状备用。先用淡盐水把污痂洗净,然后将苦杏仁炭油调涂患处薄薄一层,用干净纱布或软布覆盖,以防药物脱落污染衣物。一般每日或隔日涂抹1次。

方药28:五倍子50克,黄柏粉100克,枯矾50克。

主治:黄水疮。

用法:研极细末,瓶贮备用。用时先用野菊花或马齿苋煎水洗净局部,用香油调药涂局部,每日1次。

方药29:陈艾叶50克,带壳杏仁30克。

主治:黄水疮。

用法:陈艾叶加水1500毫升,煎至500毫升,浸洗患部,另将带壳杏仁放入文火中烧至壳黑,取出杏仁,捣成霜状,涂抹患处,一日3~4次。

方药30:三角泡100克,大叶桉200克,假茶辣叶200克。

主治:黄水疮。

用法:水煎外洗。每天洗3次。

方药31:松香20克,橄榄树皮30克。

主治:黄水疮。

用法:干品研成细粉备用。用时是用生理盐水清洗疮面,再将药粉混合均匀,撒布于疮面上均2厘米厚,再用消毒纱布包扎,每1~2日换药1次。

方药32:梅养东(米碎花)15克,金银花藤10克。

主治:黄水疮。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以煎汁外洗患处。

方药33:红毛虎耳草100克。

主治:黄水疮。

用法:鲜草煎水汁外洗;或以干品研末,调花椒油外敷患处。

方药34:火斯米(胡桃)50~100克。

主治:黄水疮。

用法:将火斯米未成熟外果壳春绒撒于疮上,每日1换。

方药35:独根药30克。

主治:黄水疮。

用法:将上药晒干碾细过筛,菜油拌匀即得。每日3次,用适量药外擦患处。

方药36:蒲公英根60克。

主治:黄水疮。

用法:将蒲公英根冲洗干净,浸30毫升香油炖热,用棉花蘸取以上制好的药适量搽患处。

方药37:大黄50克,花椒15克。

主治:脓疱疮(黄水疮)。

用法:将上药煎水200~300毫升。先将渗出物和脓痂用药液洗净,再用纱布浸药液贴敷患处10~20分钟,每日2~3次,一般3~4天可愈。

方药38:冰片3克,地榆30克,硫黄15克。

主治:脓疱疮(黄水疮)。

用法:地榆炒炭研末,冰片、硫黄研末,上三味药混合,用适量香油调成糊状,用时先用生理盐水洗净疮面,再涂此药包扎,每3天换药1次。

方药39:红油膏:九一丹30克,东丹4.5克,凡士林300克。

主治:黄水疮(脓疱疮)。

用法:先将凡士林烊化,然后徐徐将两丹调入,和匀成膏。将此膏薄涂在纱布上约1毫米厚,盖贴患处。敷药前先将脓疱挑破,每个脓疱分开包扎。1日2次,一般3~6天可愈。

方药40:吾节(猪胆)个。

主治:黄水疮。

用法:取鲜胆汁外搽。每日2~3次。

方药41:鱼腥草15克,黄柏9克,白鲜皮9克。

主治:黄水疮(脓疱疮)。

用法:将上药加水适量,煎取药液,凉至室温时反复冲洗患处,1日3~4次,一般4~8天可愈。

方药42:老柳树干皮适量,麻油适量。

主治:脓疱疮。

用法:将树皮焙干,研面,麻油调匀,外敷患处,每日2次。

方药43:夏枯草12克,苦杏仁适量。

主治:脓疱疮。

用法:夏枯草煎水服,每日1剂,苦杏仁捣烂外敷,每日1次。

方药44:风化石灰1升。

主治:脓疱疮。

用法:将石灰与水搅混,待澄清后,吹去水面浮衣,取中间清水。每水1份加麻油1份,搅调百遍,外涂患处。

方药45:甘草30克,麻油300毫升,人中黄3克。

主治:脓疱疮。

用法:将甘草,人中黄浸入油中一昼夜,小火炸至焦黄,去渣,留油备用,外搽患处。

方药46:芦荟30克,生甘草18克。

主治:脓疱疮。

用法:共研为细末,先将患处用热豆腐浆水洗净后,再将药末撒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

方药47:见面草1把,排风藤1把,花椒15克,黄蜡、麻油各适量。

主治:脓疱疮。

用法:将麻油和药熬枯,滤去渣后,再加黄蜡,待溶化后离火,冷却成膏备用。药膏外涂患处,每日2~3次。

方药48:硫黄15克,花椒15克,鸡蛋1个。

主治:脓疱疮。

用法:将鸡蛋打一小孔去黄留清,将硫黄、花椒装鸡蛋里,放火里烧糊研细末,疮面有渗出液者用干末,无渗出者用麻油调搽,每日2次。

方药49:艾叶梗、大蒜梗叶各适量,花椒9克,陈石灰适量,麻油适量。

主治:脓疱疮。

用法:陈石灰研粉,将花椒用麻油煎黑焦去花椒,取油调石灰备用。先用艾梗叶、蒜梗叶、花椒煎水洗疮后,再用石灰油涂疮,每日1次。

方药50:灯笼草果子,青黛各等份,冰片少许,鸡蛋数枚。

主治:脓疱疮。

用法:先将鸡蛋煮熟取黄煎油。灯笼草果子焙焦成炭,与青黛、冰片共研细面,以鸡蛋油调成糊状,外搽患处,每日2~3次。

方药51:槐子90克,鸡蛋清1个,麻油适量。

主治:脓疱疮。

用法:用蛋清拌润槐子,再用火炒干,研细末,香油调匀备用。先用醋熬石灰水洗净疮痂再搽药,每日2次。

方药52:满天星适量,麻油适量。

主治:脓疱疮。

用法:捣烂,用麻油煎熬,冷却后搽患部,每日2~3次。

方药53:地骨皮适量,香油适量。

主治:脓疱疮。

用法:炒黄研细末,香油调匀,外搽患处,每日2次。

方药54:大枣30克,枯矾8克。

主治:脓疱疮。

用法:共研细末,湿者干敷患处;干者香油调涂患处,每日2次。

方药55:侧柏树皮适量,麻油适量。

主治:脓疱疮。

用法:上药烧存性,研成细粉,用麻油调敷患处,每日1~2次。

方药56:花椒末、米醋各适量,白酒少许。

主治:小儿黄水疮。

用法:搅匀后涂搽患儿发痒的疮面。每日3~5次,连续涂3~5日。

方药57:鲜马齿苋30克,鲜灯笼草30克。

主治:脓疱疮。

用法:洗净捣烂,外敷患处,每日3次。

方药58:绿茶和五倍子各等量,冰片少许。

主治:小儿黄水疮。

用法:将上二药共研细末,再加少许冰片。洗净疮面后,将其敷上。

方药59:天胡荽适量,茶油适量。

主治:小儿黄水疮。

用法:将前一药置新瓦上焙干研末,和茶油调匀,涂患处。每日数次,连涂3~5日。

方药60:松香、香油或清油各适量。

主治:小儿头部黄水疮。

用法:松香适量研末,用香油或清油调成糊状,摊纸上卷起,用火燃着一头,将流出的黑油滴碗内,冷后,用此油搽患处,每日1~2次。

方药61:地肤子30克,黄柏30克,芒硝50克。

主治:黄水疮。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过筛,装瓶备用。先用地肤子20克煎水洗净患处,然后撒上药粉,每日2次。

方药62:莲房。

主治:黄水疮。

用法:烤焦(烧成灰白无效),研为细末、过筛,贮瓶备用。先用浓茶将疮面洗净,取上药末均匀撒在疮面上,渗湿又撒,直至疮面干燥后,用食油将痂洗净,再取药末用食油调成糊状,外敷疮面,每日2~3次。二、丹毒

〔病因概述〕

本病多因皮肤黏膜破损,火毒入侵,郁于肌肤而发,不分性别、年龄、季节均可发病。

〔临床特点〕

本病是一种皮肤突然变赤,色如涂丹,游走极快的传染性皮肤病。初起恶寒发热,患处焮赤灼热,迅速向外扩散。任何部位都可发生,但以下肢为多见,又称“水流火”;发于头面者称“抱头火丹”;新生儿丹毒,发无定处,称“赤游丹”。

〔中医病名〕

丹熛、赤丹。

〔效方精萃〕

方药1:蚯蚓泥适量。

主治:丹毒。

用法:上药加水调匀,温敷患处。

方药2:白鱼尾全草10~15克。

主治:丹毒。

用法:煎汤服。

方药3:生草乌适量。

主治:丹毒。

用法:粉碎成细粉,用75%酒精浸泡24小时,取液外用擦患处。每日3~4次,每次适量。

方药4:苍术1000克,蜂蜜250克。

主治:丹毒。

用法:先将苍术煎煮取汁浓缩成稠膏,加入蜂蜜调匀。每日2次,每次1汤匙,一般可服半月。

方药5:蚯蚓粪10克,熟皮硝15克。

主治:丹毒。

用法:上药共合一处研细,用新汲水或井水浓调,厚敷患处,干则再上药。

方药6:鲫鱼肉、赤小豆粉各适量。

主治:丹毒。

用法:将鲜鲫鱼肉捣烂,同赤小豆粉调匀,加水和之敷患处,每日2~3次。

方药7:铃兰30克。

主治:丹毒。

用法:将上药水煎,洗患处。

方药8:泥鳅若干。

主治:丹毒。

用法:取活泥鳅若干条,放于清水中令其在游动中自行洗涤。取出置盆中,投入适量白糖搅拌10分钟后,白糖即溶解于泥鳅体表分泌的黏液中,称此液为泥鳅滑液。取此滑液涂患处,干后再涂,1日数次。

方药9:苎麻嫩茎叶。

主治:丹毒。

用法:捣烂榨汁,涂敷患处。

方药10:芙蓉叶不拘多少(研末)。

主治:丹毒。

用法:用银花露同蜜调,或以菜油调敷。

方药11:荞麦面。

主治:丹毒。

用法:炒黄,用米醋调如糊状,涂于患部。早晚更换,有很好的消炎、消肿作用。

方药12:鲜油菜叶(捣烂)。

主治:丹毒。

用法:涂敷,每日更换2~3次.同时绞菜汁温饮一小杯,每日2~3次。

方药13:野外稻田、湖水、沼地自生之小水草(浮萍)。

主治:丹毒。

用法:取这类浮萍绞汁,敷患部,有止痛作用。

方药14:活蚯蚓6条,白糖45克。

主治:丹毒。

用法:共同捣烂如糊状,调敷患处。

方药15:鲤鱼(去骨)。

主治:丹毒。

用法:将其皮肉捣烂,敷于患处,干了再取换,可以预防病势扩延。

方药16:鲜益母草、鲜蒲公英各适量。

主治:丹毒。

用法:上药捣烂外敷,每日换药1次。

按语:本方可治疗丹毒、疖肿、乳痈。

方药17:赤小豆适量,鸡蛋数个。

主治:丹毒。

用法:赤小豆研末,以鸡蛋清调敷患处。每日1次。(单用鸡蛋清涂敷患处治疗丹毒,一般1~3天即可痊愈。)

方药18:乳香末6克,没药末6克,淀粉60克,米醋250毫升。

主治:丹毒

用法:将米醋放入砂锅内煮沸,下乳香、没药末搅匀,随搅随下淀粉,待成糊状后倒在牛皮纸上涂抹,厚度约1.5厘米,面积要大于患部,趁热敷于病变部位,然后用纱布包扎固定。

方药19:马齿苋适量。

主治:小儿丹毒。

用法:洗净捣烂如泥,外敷患处,干即换去。也可将马齿苋洗净煮水置冷,用清冷的马齿苋水频频淋洗患处。另外可口服马齿苋水以配合治疗。

方药20:生石灰5000克,桐油少许。

主治:丹毒。

用法:将石灰置于缸中溶解后,水面浮起一层结晶,将此结晶取出置于杯中,加桐油少许调匀外搽患处,每日2次。

方药21:鲜紫藕、鲜矮凤仙花各等分。

主治:丹毒

用法:洗净泥,连根叶捣烂,外敷患处,每日2次。

方药22:蚯蚓(去净泥)30条,冰片3克,酒精(75%)60克。

主治:小儿丹毒。

用法:将前二味药入酒精浸泡数日,然后用棉签蘸药汁涂患处,每日数次,连日涂敷。

方药23:生葱数棵。

主治:小儿丹毒。

用法:剥去生葱老皮,捣烂取汁,敷涂患处,频频涂敷。

方药24:红茶10克,藤黄30克。

主治:小儿丹毒。

用法:用红茶煎汁与藤黄调匀,涂患处。三、毛囊炎

〔病因概述〕

毛囊炎是一种由葡萄球菌侵入毛囊及皮脂腺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湿热郁久、外受风火所致。

〔临床特点〕

本病多发于头、项、背等处,初起在毛囊处出现红色丘疹,形如粟米,渐大如痘,后顶端化脓,呈脓疱样,散在发生,痛痒较甚。本病容易反复,时破时敛,缠绵难愈。

〔中医病名〕

发于头部者谓“发际疮”,发于臀部者谓“坐板疮”,还有“肉龟”、“羊须疮”等名称。

〔效方精萃〕

方药1:土大黄(羊蹄甲草、猪耳朵叶)鲜品全草500克,白矾90克。

主治:毛囊炎。

用法:将土大黄洗净,同白矾一起,加水2000克,煎至1500克。每半月剃头1次,剃后遂用药水连渣在患部拭洗。一次减轻,两次痊愈,三次除根。

方药2:水银10克,亚铅化粉25克,生猪板油50克。

主治:毛囊炎。

用法:先把水银用唾液研磨开,然后将3味药放在青石板上捣成糊状。隔日涂擦患处一次,一般二三次即愈。

方药3:五倍子末310克,雄黄末30克,枯矾末30克

主治:毛囊炎。

用法:先将雄黄及枯矾研细,后加五倍子末研和,用香油或醋调敷疮上。

方药4:鲜败酱草5000克。

主治:毛囊炎。

用法:将净水40千克煮败酱草,煎至3小时后过滤,再煎浓缩成膏。加蜜适量,贮存备用。用时外涂,每次6克,每日2次。

方药5:黄柏15克,雄黄10克,苍耳子10克。

主治:毛囊炎。

用法:上方水煎为液,趁热熏洗患处,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最适宜于热毒挟风型。

方药6:五倍子末3克,冰片1.5克,鸡蛋黄2个。

主治:毛囊炎。

用法:将鸡蛋煮熟取蛋黄,捣碎放在铁勺内,先用温火炒至蛋黄变焦,然后用武火炒至出油,去渣取油,再把五倍子末、冰片研匀调入蛋黄油内,使之成粥状备用。先将局部洗净,把配好的蛋黄油涂患处,每日1~2次,至愈为止。

方药7:芫花、川椒各克,黄柏克。

主治:毛囊炎。

用法:将上药碾成粗末,装纱布袋内,加水2500~3000毫升,煮沸30分钟,用小毛巾蘸药汤溻洗患处,每日1~2次,10日为1疗程。适宜于热毒挟风型。

方药8:蛇皮1张,全蝎2个,蜂房1个。

主治:毛囊炎。

用法:将上药一同泡入适量食醋中24小时后即可使用。以棉花蘸药液涂患处,每日4~6次。

方药9:六神丸20粒,七厘散1支。

主治:毛囊炎。

用法:用水将上药调成糊状,涂患部,每日4~6次。

方药10:蛇皮1张、全蝎2个,蜂房1个。

主治:单纯性毛囊炎。

用法:将上药一同泡入适量食醋中,24小时后取汁外用。

方药11:陈石灰。

主治:单纯性毛囊炎。

用法:研成细末,高粱酒调成稀浆,涂搽患处。

方药12:土蜂窝30克,蛇蜕1条。

主治:单纯性毛囊炎。

用法:上药用泥裹,火煅存性,研末外用。

方药13:苍耳子连根、干。

主治:单纯性毛囊炎。

用法:烧灰,加醋调如泥,涂患处。

方药14:白芷3克,生姜30克,酒1盏。

主治:单纯性毛囊炎。

用法:上药擂,取汁温服。

方药15:五倍子60克(用蜂蜜搅拌后炒黄,研细),鹅粪60克(阴干,用新瓦焙至冒烟,研细末)。

主治:单纯性毛囊炎。

用法;将以上二药和匀,米醋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方药16:蒲黄6克,吴茱萸12克。

主治:单纯性毛囊炎。

用法:共研细末,麻油调涂患处。

方药17:大黄、冰片、芒硝适量。

主治:单纯性毛囊炎。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醋调外敷。

方药18:蜂蜜、生葱适量。

主治:单纯性毛囊炎。

用法:捣烂如泥,外敷患处。

方药19:五倍子不论多少。

主治:头部毛囊周围炎。

用法:上药在瓦上焙干,研细末,冷水调涂。加入数滴麻油调涂亦可。

方药20:黄连6克,黄蜡15克,麻油12克。

主治:头部毛囊周围炎。

用法:将黄连研极细末,将麻油熬至滴水成珠,加入黄蜡,待化尽后离火,候冷,然后加入黄连粉,搅匀即可。将药膏涂于纱布上,敷贴患处。

方药21:熟石膏27克,升丹3克。

主治:头部毛囊周围炎。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搽于疮口中,或用药线蘸药插入,外盖膏药或药膏。

方药22:石灰、大黄适量。

主治:头部毛囊周围炎。

用法:上药同炒,以石灰变为红色为度,去大黄,研石灰,筛细粉,凉水或醋调敷患处。

方药23:苍耳根叶。

主治:脓疱性毛囊炎。

用法:上药捣,和小儿尿绞汁,冷服1000毫升,日服3次。

方药24:鲜芭蕉叶、根。

主治:头部毛囊周围炎。

用法:上药洗净,捣烂如泥,外敷患处。

方药25:天花粉。

主治:头部毛囊周围炎。

用法:上药焙干,研细末,用植物油调敷患处。

方药26:赤小豆。

主治:脓疱性毛囊炎。

用法:上药研细末,米醋调敷。

方药27:赤小豆、青黛各30克,大黄15克。

主治:脓疱性毛囊炎。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蛋清调搽患处。

方药28:新掘天门冬90~150克。

主治:脓疱性毛囊炎。

用法:上药洗净,沙盆擂细,以好酒滤汁,顿服。

方药29:雪白矾末15克。

主治:脓疱性毛囊炎。

用法:上药葱白煨熟,捣和为丸,梧子大,每服7.5克,以酒送下。

方药30:新鲜海金沙叶。

主治:脓疱性毛囊炎。

用法:上药洗净捣烂,外敷。

方药31:王不留行子。

主治:脓疱性毛囊炎。

用法:上药为末,蟾酥丸黍米大,每服1丸,酒下,汗出即愈。

方药32:胡粉、黄连各30克,腻粉3克。

主治:发际疮。

用法:共研细末,干扑疮上。

方药33:白僵蚕10克。

主治:发际疮。

用法:研细粉,温开水送服,每次2克。

方药34:大黄粉、硫黄粉各75克。

主治:发际疮。

用法:上药入饱和石灰水加至1000毫升,外搽。

方药35:鲜丝瓜一条。

主治:发际疮。

用法:洗净捣烂如泥状,外敷患处,每天1~2次。

方药36:杏仁适量。

主治:发际疮。

用法:上药研细,麻油少许调匀,外涂患处。第二章真菌性皮肤病一、面癣

〔病因概述〕

本病大多因手、足癣经搔抓后传延至面部所致。多由风湿客于肌表,湿热毒邪郁于肌肤而发病。

〔临床特点〕

呈丘疹和疱疹样,并有结痂和鳞屑散在分布于面颊、前额、颈部等处。自觉瘙痒,好发于夏秋季节。

〔中医病名〕

圆癣、金钱癣、荷叶癣、荷钱癣疮、雀眼癣。

〔效方精萃〕

方药1:全蝎3个,金头蜈蚣2条,白酒适量。

主治:面癣。

用法:将前二味药浸泡白酒中1~2天,搽洗患处,每日1次。

方药2:雄鸡睾丸。

主治:面癣。

用法:将一端切开少许,以暴露的横断面轻轻摩擦癣处,即有一种软性滋润如豆腐渣一样的东西留在皮肤上。一颗可用2~3天,可贮放冰箱,以免腐化。每天摩擦4~5次。

方药3:蕺菜生叶10片。

主治:面癣疮。

用法:加少许盐,放入研钵中磨,将磨出的汁液搽于患部,每天2次,可痊愈。此方对任何皮肤病都有效。

方药4:木槿皮、雄黄各适量。

主治:面癣。

用法:木槿皮浸液磨雄黄,涂搽患处。

方药5:桃树叶。

主治:癣疮(颈面部癣)。

用法:泡水或水煎,洗搽患处,愈后不会再发。

方药6:熟地。

主治:颈面花癣。

用法:老人头颈燥,靥痒痛,以熟地汁涂之即愈。

方药7:胡粉。

主治:面癣。

用法:每用胡粉盛绢袋中,扑之,能绝根。

方药8:核桃叶。

主治:颈面花癣。

用法:以核桃叶搽之可瘥。(或腊梅花搽之立瘥。)

方药9:灯芯。

主治:面上颈上生癣。

用法:把灯芯成把搓摩,至极痒时,虫从灯草粘出,将灯草浮水,虫即可见。擦摩至10余次可以断根。

方药10:鸡蛋1个,米醋适量。

主治:面癣。

用法:将鸡蛋浸米醋内7天7夜,蛋自化开。治癣时先用穿山甲刮破患处,将醋化蛋绞汁搽之。

方药11:杏仁15克,醋250克。

主治:癣(荷钱癣疮)。

用法:杏仁打碎与醋混合加热后,备用。涂患处,每日2次,每用2天停2天,以愈为度。

方药12:苦楝子适量。

主治:癣。

用法:先将苦楝子洗干净,置于铁锅内炒枯,去仁,研细粉末,加等量植物油混合拌匀备用。用上药涂患处,每天1次。涂药前用明矾水将患处洗净。

方药13:雄黄、氧化锌各30克,凡士林300克。

主治:荷花癣。

用法:先将凡士林烊化,冷却,再将药粉徐徐调入即成,外搽患处。

方药14:田螺1个,信石0.6克。

主治:荷叶癣。

用法:田螺1个,开靥,入信石0.6克,待肉化水,抹上即痊。

方药15:巴豆仁3个。

主治:荷钱癣疮。

用法:巴豆仁3个,连油杵泥,用生绢包搽,每日一二次,3日即好。

方药16:绿豆。

主治:面癣如钱。

用法:用绿豆捶碎,以纸蒙碗口,针刺多孔,以碎豆铺纸上,钳炭火一块烧豆,豆灼纸将焦时去豆,揭纸取碗中流下豆水涂之。二、头癣

〔病因概述〕

头癣是发生于头部毛发及皮肤的一种真菌病。有黄癣及白癣之分,多因头部不卫生,细胞内寄生一种头癣菌所致。主要见于儿童,易传染。

〔临床特点〕

黄癣的特征是:毛囊口围围轻度炎症,有少量鳞屑,后有黄痂,成片有鼠臭味,毛发脱落。

白癣的特征是:初起时有灰白色鳞屑,毛发易断而无华,并有典型的白套状毛发病灶,可相互融合,愈后无瘢痕。

〔中医病名〕

本病与中医学的“秃疮”、癞头疮”、“肥疮”、“白秃疮”、“赤秃”、“瘌痢头”、“蛀毛癣”相类似。

〔效方精萃〕

方药1:鲜侧柏叶120克。

主治:头癣(癞头疮)。

用法:将上药煎水滤渣取药液温浴头部,每日1~2次。

方药2:黄柏、韦丹、洋樟、明矾、铜绿各等份。

主治:头癣。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以无声为度,用适量麻油或菜油调成糊状。令患者将头发全部剃光,以淡明矾水洗头部,把黄痂全部洗净,露出潮红皮肤,用干棉球将头部水分揩干,涂上油膏,1日2次。涂后用干净油纸包头,戴上帽子,到全愈为止。并将其日常用的帽子、头巾、梳子等煮沸消毒。

方药3:煤炭120克,花椒30克,茶油适量。

主治:头癣。

用法:煤炭选光亮如油者,二味共研细末,菜油调匀,外涂患处,涂布如帽状,每日1次。

方药4:石灰、马齿苋适量。

主治:头癣久不愈。

用法:石灰泡水,澄清后洗头,再用马齿苋捣烂,外敷患处,每日1次。

方药5:舌为给(蛇苦胆)适量。

主治:头癣(肥疮)。

用法:取干品适量,用开水磨成泥,外搽患处,每日1~2次。

方药6:嫩柏树枝150克,紫灶阳尘9克,食盐15克,桐油适量。

主治:头癣。

用法:先将柏枝捣泥,后加阳尘、食盐和匀,再入桐油调匀,外敷患处,每日1~2次。

方药7:苦楝子适量。

主治:头癣。

用法:先将苦楝子洗干净,置于铁锅内炒枯,去仁,研细末,加等量植物油混合拌匀涂患处,每天1次。涂药前用明矾水将患处洗净。一般涂药1次以后症状即显著改善,4次以上即可治愈。

方药8:紫皮独头蒜数枚。

主治:头癣。

用法:剥去外皮,用冷水洗2~3次,置于干净乳钵或器皿内捣成浆,用消毒纱布滤去残渣,取滤液备用。用时先剃头,用温水肥皂洗头,揩干后,用消毒毛刷或棉球蘸大蒜液涂搽患处,由外周向内涂搽。早晚各1次。搽后最好戴上布帽,以防搔抓患处。

方药9:紫色楝花(含苞待放者,勿触水)500克,芝麻油20克。

主治:头癣。

用法:将楝花捣如泥状,加麻油调匀,密封3天即可用。外涂患处,日2~3次。

备注:对白花钱状癣、秃疮、银屑病、神经性皮炎均可应用。用药期间禁食辛辣。

方药10:糠油。

主治:头癣。

用法:取碗1只,上糊白麻纸,将糠(大米或小米糠均可)堆满纸上。在糠堆顶端埋已燃烧着的小木炭,使糠逐渐向下燃烧,烧至白纸时(不要将纸烧破)立即将剩余的糠去掉,碗内即有糠油,将油取出备用。涂搽患处,日数次。

方药11:马齿苋、贯众。

主治:头癣。

用法:用新鲜马齿苋绞汁外涂,一天数次;或用贯众,将其茎叶焙成炭,浸入麻油内,一周后用该药油外涂患处,一天数次。

方药12:清油300,猪胆汁、小竹子。

主治:头癣。

用法:清油300克,用小竹子烧灰,入油内煎滚,加猪胆汁和匀,剃头后搽3日即效。勿令日晒。

方药13:猪胆1个。

主治:头癣。

用法:将患部头发剪去,用温开水洗净,用消毒棉签蘸猪胆汁涂患处,1日2次,直至痊愈。

方药14:烟叶150克。

主治:各种头癣。

用法:水煎。涂拭患处,每日2~3次。

方药15:蜗牛30只。

主治:头癣经久不愈。

用法:蜗牛30只,煮水3碗,洗患处。每次浸洗15分钟,每日2~3次。

方药16:水瓜叶、鸦胆。

主治:头上白癣。

用法:水瓜叶、鸦胆同捣烂,搽患处。

方药17:桐树花、新鲜童便。

主治:头癣。

用法:将桐树花摘下,放入新瓦罐内,用手按紧,倒入新鲜童便,以淹没桐树花为度,加盖密封,将瓦罐埋入地下3尺,7天后取出,拌匀备用。用时,将头发剃光,再敷上述药物。敷药时要用力揉搓,药要敷得稍厚一些。每日换药2次。

方药18:雄黄9克,猪胆1个

主治:头癣。

用法:雄黄为末,用胆汁调成糊状,涂搽患处,每日3次。

方药19:川楝子、百部各15克。

主治:头癣。

用法:上药研细末,凡士林调敷患处。

方药20:露蜂房适量。

主治:头癣。

用法:将其焙黄,研细末,用猪油按15%~20%浓度调成软膏,外搽。

方药21:五倍子30克。

主治:头癣。

用法:上药水煎取汁,再兑入米醋120毫升。混匀,涂刷患处。

方药22:新鲜或干燥槐花花蕾。

主治:头癣(赤秃)。

用法:微炒研末,用食油调成膏状,直接敷于患处,每日1次。

方药23:陈醋500克。

主治:顽固性头癣。

用法:将醋置瓷碗内用文火煎熬成膏状,不得熬糊,有黏性时即好。用前先剪掉周围长发,用洗头膏浸洗头皮,刮去癣体硬痂(以能承受为度)。用水冲净,揩干后涂搽本药。每周换药2~3次,每次皆需刮痂。待出现新鲜皮组织不见硬痂为止。熬药膏时切忌用铁器,只可用瓷具。

方药24:硫黄60克,雄黄30克,猪油适量。

主治:头癣(赤秃)。

用法:将二黄共研细末,调猪油成膏,每日涂患处一次。

方药25:蛇床子60克。

主治:头癣。

用法:上药加水煎成汤液,待温度不热不凉时冲洗头部,每日1次。亦可冲洗完毕以后再敷药膏。

方药26:芦荟、臭椿树叶、麻油各适量。

主治:头癣。

用法:芦荟研为末。用臭椿树叶煎汁洗净痂皮,剪去头发,芦荟加麻油调之,外敷患处,每日1次。

方药27:硫黄5~10克,凡士林90~95克。

主治:头癣。

用法:将硫黄研为细末,与凡士林混合搅拌调匀成膏。先在头部寻找病区及可疑病区,然后将该区周围1厘米处的头发剃光或剪平,每日以明矾水或热水洗头后,在该区敷药,并用油纸盖上,嘱患者包扎或戴帽子固定.每日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涂药必须较厚为宜。

方药28:当归15克,紫草30克。

主治:头癣。

用法:用麻油120毫升熬枯滤清,将油再熬,加入黄蜡15克溶化,待冷后,以生姜蘸搽患处。

方药29:石灰(刚风化的)半碗。

主治:头癣。

用法:石灰(刚风化的)半碗,加水至一碗,搅拌后沉淀3分钟,取上层乳状液;然后加入桐油4滴,用力搅拌,去掉多余水分使成膏状外搽患处。

方药30:白矾等油液:煅白矾30克,青矾30克(生用),石硫黄15克(生用),生石膏15克,食油脚(即麻油、豆油等的沉淀物)120克。

主治:头癣(蛀毛癣)。

用法:先将前4味各研极细末,混合后入食油脚中调匀,然后再在锅中蒸之即可。用时以棉签蘸药涂擦患处,每日2次。

方药31:黄柏、黄精适量。

主治:头癣。

用法:上方煎成汤液,然后以湿毛巾蘸药进行湿敷或蒸发罨包,可用于炎症明显、分泌物多之时。

方药32:木鳖子适量。

主治:头癣。

用法:将木鳖子去外壳,蘸醋在粗瓷器上(如碗底)磨取药汁,临睡用棉花或毛笔蘸取药汁涂患处,每日或隔日1次,涂药前患处须用盐水洗净。

方药33:韭菜根适量,麻油适量。

主治:头癣(白秃疮)。

用法:将根洗净晒干,研细末,麻油调敷。

方药34:当归、柏子仁各500克。

主治:头癣(秃疮)。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豆粒大,每日3次,每次饭后服9克。服完为1疗程。

方药35:塘底黑绿泥500克,烟叶120克。

主治:头癣。

用法:烟叶研末,和塘底黑泥搅拌均匀,外敷局部,每日1次,共用3~4次。

方药36:桃花适量,花椒适量。

主治:头癣。

用法:捣烂成泥状,外敷患处,干后去掉,再用花椒水洗净,每日1次。

方药37:皮丝烟50克,土槿皮15克。

主治:头癣。

用法:将上药放麻油内浸2~3天,卷于纸内点火烧之,收集烧滴下之油备用。外搽患处,每日2~3次。

方药38:松香、雄黄各等份。

主治:头癣。

用法:共研细末,用纸捆成长条形药条,放入茶油内浸一夜后,用铁夹夹起,用火烧着,取滴下的油。先用松树二层皮煎水洗净患处,再搽涂此药油。

方药39:乌梅。

主治:头癣。

用法:火煅存性为末,生芝麻油调搽。

方药40:胆巴(即卤碱)浓汁。

主治:头癣经久不愈。

用法:先以草纸灰加胆巴搽上,第二次用开水洗净,以乳香为末干撒,再涂胆巴。

方药41:藜芦10~15克。

主治:头癣。

用法:研末,煎汤洗头,半干时再用藜芦末搽之,令入皮内,包扎,数日可愈。

方药42:野菊花。

主治:头癣。

用法:将菊花根、茎、叶用清水洗净,按每60克野菊花水500克的比例,放在锅里煮开1~2小时,去渣后用煎出的水洗头癣。洗时一定要把癣皮洗去,连洗3天。

方药43:鲜桑椹子60克。

主治:头癣。

用法:捣烂,剃头后涂上,有止痒效果,连用二三次有效。亦可把桑椹放入磁罐内封固,埋阴湿地10~20天。先把头剃光,用米泔水加花椒煎取汤,用此水把头洗净,然后用桑椹水搽。

方药44:苦参子15克,黄柏末6克。

主治:头癣。

用法:将苦参子煎浓汁,调黄柏末外搽。

方药45:活小蛤蟆(杵如膏)。

主治:头癣。

用法:用煎热洗米水擦破患处并揩干,将该药涂患处,外用布包裹,翌早去膏,再用米汤洗净再涂。

方药46:巴豆1枚(去壳),菜油适量。

主治:头癣。

用法:倒入碗底,用手捏紧巴豆,在碗底反复碾磨,磨尽备用。将头发全部剃光,用棉签蘸上药涂抹患处,后用油纸覆盖并固定之,7日后揭去油纸,待痂壳自行脱落。一般涂1次即可治愈。用于头皮黄癣,涂药3日左右时患处可出现轻度肿痛,数日后可自行消失,勿须处理。本药不宜重度使用及涂抹太多。

方药47:麻油120毫升,当归15克,紫草3克。

主治:秃疮头皮干枯,头发脱落。

用法:上3味,同熬药枯,滤清,将油再熬,加黄蜡15克化尽,倾入碗内,顿冷。搽涂患处。

方药48:蔓菁子。

主治:小儿头秃不生发。

用法:捣为末。以猪脂调涂患处。

方药49:白头翁150克(鲜者较佳)。

主治:秃疮。

用法:煎好去渣,再熬成膏,加冰片少许备用。患者剃头后,用肥皂水洗净,再熬药,3~7日可效。

方药50:黄丹、紫草根。

主治:秃疮。

用法:先将紫草根浸生菜油或芝麻油内五六日,时间愈长愈好,加黄丹末调涂患处。

方药51:蜈蚣5条,白芷9克。

主治:秃疮。

用法:用菜油浸数日,取油,抹患处。

方药52:鸡子10个。

主治:秃疮。

用法:去皮,搅匀,入小锅内以香油摊成饼,趁热时向头秃疮盖上一时许,蛋饼凉透取下,上锅再煎热,复盖疮上,数次即愈。

方药53:番木鳖9克,轻粉、枯矾各3克。

主治:秃疮。

用法:把番木鳖用油煎枯,去木鳖,加轻粉、枯矾和匀,外敷患处。

方药54:牛角。

主治:赤秃(头癣)。

用法:牛角烧灰和猪脂调匀,外敷。

方药55:楸叶30克。

主治:赤秃发落。

用法:捣绞取汁,外敷。

方药56:川花椒20克。

主治:秃疮。

用法:将川花椒与花生油同煎后去渣,冷后敷于患处。

方药57:山豆根12克。

主治:白秃疮。

用法:将山豆根研细末,用水调敷患处。

方药58:明矾750克,嫩松香90克,鲜猪板油250克

主治:头癣。

用法:先将明矾火煅成枯矾,研细,再将松香研粉包入板油内,用松明柴点燃板油,使松香油溶化滴下,冷却后加入枯矾调匀备用。将药膏溶化,外涂患处,隔天将痂揭去,再将上方药油涂上,连续治疗3~4次。用药期间不可洗头,以免影响疗效。

方药59:木芙蓉根、青松毛、清明柳适量。

主治:头癣。

用法:先用青松毛、清明柳适量煎汤洗头,将木芙蓉根皮研末,以麻油调敷患处,每日2次。

方药60:蜈蚣10条,雄黄12克,香油适量。

主治:头癣。

用法:将蜈蚣焙黄,与雄黄同研细末,以香油调成软膏。用时先将患者头发剃光,以淘米水洗净患部,然后涂药,每日1次。

方药61:牛心朴根。

主治:秃疮。

用法:将上药水煎,外洗患处。

方药62:獐耳细辛为末,槿木适量。

主治:治头疮白秃。

用法:獐耳细辛为末,以槿木煎油调搽。

方药63:羊踯躅花根120克,菜油1碗,黄蜡少许。

主治:秃疮。

用法:将踯躅花根捣烂,入油锅内炸枯去渣,加黄蜡溶化,布滤候冷。青布蘸搽患处,每日3次,1个月为1疗程。以帽戴之,勿令见风。亦可配合防风通圣散内服,令头出汗为佳。

方药64:蜂房1个,蜈蚣2条,明矾10克。

主治:秃疮。

用法:将明矾研末,放蜂房孔中,连同蚣蜈置瓦上文火烤焦,共研,加入麻油调匀外擦。日用1次,连用1月为1疗程。

方药65:干地龙500克,轻粉20克。

主治:秃疮。

用法:将地龙为末,入轻粉再研,加麻油调涂,治疗白秃以愈为止。

方药66:生羊髓100克,轻粉10克。

主治:秃疮。

用法:将轻粉研细,入羊髓调匀,先以泔水洗净后,以此药涂疮,每日2次,数日乃愈。

方药67:桃花50克,桑椹子100克。

主治:秃疮。

用法:取3月未开桃花,阴干,同赤色桑椹(阴干或曝干)共研为末,加猪脂调和。先取草灰淋汁洗去疮痂,次涂此药,以治愈为度。

方药68:麻子500克。

主治:秃疮。

用法:将麻子(胡麻子为优)炒焦研末,加猪油和涂,治秃疮以发生为度(《普济方》)。

方药69:葶苈子500克。

主治:秃疮。

用法:将葶苈子研末,加猪油调涂患处,3日1易,连用两月,则疮愈而发生。

方药70:贯仲、白芷各500克。

主治:秃疮。

用法:将两药炒研为末,加猪油调涂之,以净布包扎。3日一易,连用10次以上秃疮就可以除之。

方药71:皂矾50克,楝树子500克。

主治:秃疮。

用法:上药炒研加猪油涂擦患处,2日1易,久用疮愈发生。

方药72:鸡子壳7个,猪油50克。

主治:秃疮。

用法:将蛋壳炒黄,研极细粉,加猪油调匀,敷患处,3日1换,治头秃白疮,1月可愈。

方药73:蔓菁(即芜菁)子500克,陈醋500毫升。

主治:秃疮。

用法:将蔓菁子研末,醋调敷之,3日1易,用药1月,小儿头秃可愈。

方药74:鸡蛋黄油半匙,硫黄1.5克。

主治:秃疮。

用法:将硫黄研末,倾入蛋黄油中调匀,外涂患处。

方药75:独根羊蹄500克,陈醋500毫升。

主治:秃疮。

用法:将羊蹄根研末,和醋共捣如泥。用布搽患处后敷药,3日换1次,1月为期。治白秃效优。三、手癣

〔病因概述〕

本病是由于真菌侵犯手部表皮所引起的浅部真菌性皮肤病。

〔临床特点〕

初起紫白斑点,瘙痒,以后叠起白皮而脱屑。日久则皮肤粗糙变厚,延及遍手。本病入冬易皱裂疼痛。

〔中医病名〕

鹅掌风。

〔效方精萃〕

方药1:千里光、苍耳草全草各等份。

主治:鹅掌风。

用法:煎汁浓缩成膏,搽患处。

方药2:白凤仙花(根亦可)。

主治:鹅掌风经年不愈。

用法:捣烂或加明矾末少许,敷指甲上,用纱布包扎,一般在敷药3~4天后见效。又方治湿烂脚气,用凤仙花连根二株煎汤洗。

方药3:大皂角4条,陈酸醋240克。

主治:鹅掌风。

用法:先将大皂角连子打碎,入醋内煎开熏手。如痒先熏后洗,如痛单熏不洗。

方药4:米醋500~1000毫升。

主治:鹅掌风。

用法:炖热,患手浸入,每天2小时,连浸7天。又方治灰指甲,用米醋300毫升,加白芷60毫升,煎浓汁,浸指甲于药汁中,1日2次,每次半个多小时。

方药5:麻黄12克,羌活24克,白及、升麻、当归各9克。

主治:鹅掌风数年不愈。

用法:用香油150克、菜油15克煎上药至枯,去渣;加黄蜡210克,烊化入盆内,备用。外搽。

方药6:芦荟200克,硼砂20克。

主治:手癣。

用法:将芦荟洗净切细,浸入65度酒精500毫升中约半月,去渣,加入20克硼砂,待溶解后备用。用时浸棉签或棉球涂搽患处,每日2~3次,连用3~5日收效。

方药7:红姑娘皮30个。

主治:手癣。

用法:水煎,外洗。(红姑娘为茄科植物酸浆的干燥宿萼或带果实的宿存萼,吉林省习名为绵灯笼,秋季果熟时采集。本方治脚湿气的疗效可达90%以上)。

方药8:侧柏叶250克,蕲艾60克,桐油适量。

主治:手癣。

用法:先将侧柏叶、蕲艾加水约3000毫升,熬数沸候用。再将桐油搽抹患手,然后用纸蘸桐油,用火点燃,熏烤患处。待熏烤片刻,将患手置上药汤上先熏,俟温度稍低,即将患手置汤中浸洗。一般洗至药凉即可。轻者1次即愈,重者3~5次可愈。愈后忌用碱水洗手及接触腐蚀物半月。

方药9:枯矾20克,斑蝥15克,砒霜20克,上好白醋500毫升。

主治:手癣。

用法:上3味药入白醋中浸泡7~10天,用时以棉签蘸药蜡,涂搽患处,每隔一日一次,连用3~5次见效。本药液切勿内服。

方药10:凤仙花(全草)60克,土槿皮60克,花椒30克,米醋2斤。

主治:手癣。

用法:上药浸泡一周后取滤液备用。用时,用此药浸泡患处,每次浸泡15分钟,每天1次。如有甲癣,浸泡5分钟后,用刀片刮除灰指甲,再行浸泡。

方药11:薏苡仁3~4份,甘草1份。

主治:各种手癣。

用法:上药共煎浓水,趁热蘸药搽洗患部,1日数次,至愈为止。

方药12:潮脑9克,油核桃7个。

主治:手癣。

用法:上药共研至极细,然后下水银3克,碾至不见水银星为度,瓷瓶密闭收藏。用时取适量放掌心,搓擦至热(或摩搽患处),1日2~3次,连用7~10天。

方药13:生百部50克,鸦胆子10克。

主治:各种手癣。

用法:上药加白酒、陈醋各250毫升,泡10日后备用。每日外搽2次,7天为1疗程。

方药14:地榆末30克,轻粉(研)1.5克。

主治:手癣。

用法:上药和醋调匀,涂敷患处,纱布包扎,每日1换,1周见效。用药期不可湿手。

方药15:海桐皮、米百合各30克。

主治:手癣(鹅掌风)。

用法:将上药水煎煮20分钟后,用温热药液浸泡患手,每日1~3次,一般2~3剂即可显效。

备注:此方适用于角化型手癣。

方药16:鲜仙人掌适量。

主治:手癣(鹅掌风)。

用法:将仙人掌洗净、捣烂,用新白布拧汁,取汁涂于患处,每日2~3次。

方药17:密陀僧1克,核桃仁15个,冰片0.3克。

主治:鹅掌风。

用法:将密陀僧研极细末,与核桃仁放于容器内共捣为泥状,加冰片研细掺入,收盒中备用。用时每晚用此药搓手掌1次,翌晨洗去,如此使用1周,若不愈,可隔二三日后,再行治疗1周,即可痊愈。

方药18:海带丝120克,白肥猪肉100克。

主治:掌鹅风久不愈。

用法:白水煮熟,不放任何调料连汤及海带、白肉同食。

方药19:大麦芒。

主治:鹅掌风。

用法:点燃大麦芒,用其烟熏手掌,7天内手不得沾水即愈。

方药20:新鲜松叶(松树针叶)500克。

主治:手癣(鹅掌风)。

用法:将以上煮好药汁待温后,将病手浸入松叶煎液内15~20分钟,每天2次,直到痊愈。一般治疗2~3天后就能止痒。

方药21:鲜松针(松毛)2000克。

主治:鹅掌风。

用法:先取1斤松针放在炉上烧着,候烟起,把患掌置于烟上,约距离10厘米(可忍受为度)。松针烧透后再陆续增加松针烧着熏疗。每日早晚各熏1次,每次约2小时,连续熏1周。

方药22:鸽子屎1000克,花椒500克,白矾250克。

主治:鹅掌风。

用法:上3味各用锅炒,共研细末,芝麻油调成药膏。先用沉香煎水洗净患处,去掉旧皮涂上药膏。

方药23:苍耳子适量。

主治:鹅掌风。

用法:研成细末,调麻油搽患处。

方药24:真艾120克。

主治:鹅掌风。

用法:用真艾加水4碗,煮数滚,入大口瓶内,用麻布二层盖扎,将手心放瓶口熏之,数次即愈。如冷,再热再熏,无不应效。

方药25:红砒3克,麻油30毫升。

主治:鹅掌风。

用法:敲碎红砒,以麻油30毫升煎至砒枯烟绝为度,去砒留油。用时以火烘油,搽患处。每日2~3次。

方药26:黄柏粉50克,樟脑5克,水杨酸粉45克。

主治:鹅掌风。

用法:上药研末过筛,每袋22克分装。用时加食醋250毫升,将患手浸泡于内,袋口于手腕处扎好,约5小时即可;泡足,用上药36克,加食醋350~400毫升,浸泡6小时。泡后局部轻度肿胀,3天后消退,开始脱皮。

方药27:侧柏叶1束,杏仁12克。

主治:鹅掌风。

用法:用水同煎数滚,以汤洗之,1日3~4次,重者6次。

方药28:鸦胆子20克(打碎),生百部30克,白酒、醋各25克(此为1只手用量,如患双手时则药量加倍)。

主治:鹅掌风。

用法:将药、酒、醋共放入大口瓶内,密闭,浸泡10天后备用。用时将患手插入瓶中浸泡,每次30~60分钟,每日2~3次,约11~12天药液泡完即愈。

方药29:轻粉4.5克,东丹、飞辰砂各3克。

主治:鹅掌风(手癣)。

用法:共研细末。先以麻油120克,煎微滚,入黄蜡30克,以无黄沫为度,取起离火,再将药末渐渐投入,调匀成膏,涂搽患处。若加热烘疗法(电吹风烘或火烘约20分钟,每日1次)则疗效更佳。

方药30:独头蒜1个。

主治:小儿手癣(鹅掌风)。

用法:将蒜皮剥去,然后在蒜子上扎上许多小孔,再将此蒜子给小孩捏在手中玩,4~5天换1个,直到手癣痊愈。

方药31:枫杨树嫩叶(别名:枫柳、水化香、溪沟树)。

主治:手癣(鹅掌风)。

用法:将嫩叶一握,搓出黄水,然后用来搽患处,脚丫可夹敷片刻。

备注:枫杨嫩叶,治手脚癣、体癣都有疗效,但应重搽,搽至皮肤发红为宜。

方药32:白矾、皂矾各120克,孩儿茶15克,柏叶250克。

主治:鹅掌风,症情较重者。

用法:上药用水2500克,煎数滚候用。先以桐油搽抹患处,再用浸透桐油的纸捻,将其点燃,以烟焰向患处熏片时,次用前汤趁热贮净桶内,将患手架上,以布将手连桶口盖严,以汤气熏之,勿令泄气。待微热时将汤倾入盆内,再行蘸洗,一次可愈。

方药33:红信石250克,棉籽油2500毫升,黄蜡250~500克。

主治:鹅掌风、银屑病。

用法:先将红信石捣成细粒,与棉籽油同入大铜锅内,置火上熬至红信石呈枯黄色,离火待冷,去滓;再加温,放入黄蜡(冬用250克,夏用500克)熔化,离火调,至冷成膏。薄涂患处。使用时先试涂一小片,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如有即停用。

禁忌:大面积银屑病勿用。

方药34:取轻粉、冰片、硫黄、龙骨、炉甘石按1∶2∶3∶4∶5的比例组成。

主治:鹅掌风。

用法:先将冰片、轻粉、龙骨研极细末,过筛再与硫黄、炉甘石混匀,用凡士林(或醋)调膏配用。先将患处用生理盐水擦干净,然后外涂药膏,1日3次。

方药35:生姜250克,50°~60°烧酒500克。

主治:鹅掌风。

用法:用脱脂棉球蘸药酒,每日早晚搽患手(足)数遍,或每日早晚将患手(足)浸入药酒中浸1~2分钟,然后用甘油涂患部,一周可见效。

方药36:一枝黄花60克,旱莲草30克(均为干品)。

主治:手癣。

用法:上药浸泡白酒内7天,去渣备用。用消毒棉花蘸药液搽患处,每天数次,直至痊愈。四、足癣

〔病因概述〕

本病是由真菌侵入足部表皮所引起。一般发生于足底及趾间。其病因多因湿热下注,或因久居湿地染毒而成。

〔临床特点〕

足趾间糜烂发白,奇痒难忍,抓破后露出红润面,常继发感染。

〔中医病名〕

与中医学的“臭田螺”、“田螺皮包”相类似,俗称“脚气”、“香港脚”。

〔效方精萃〕

方药1:木瓜、甘草各30克。

主治:足癣。

用法:将上药水煎去渣,放温后洗脚5~10分钟。每日1剂。

方药2:水杨梅(鲜叶)适量。

主治:足癣。

用法:捣烂,以醋精浸没药面备用。涂搽患部,每日3次。

方药3:花椒、大枫子、明矾、雄黄各10克,皂荚15克,土槿皮30克,信石1.5克,鲜凤仙花1撮,食用醋250~500克。

主治:足癣。

用法:将上药与醋放在砂锅内先浸1夜,次日煮沸后将药汁倒入瓷盆内,待温再将患手浸入。第一天浸6小时左右,第2~4天浸2~3小时。每剂中药可使用2天,症状较重者,每天使用1剂。治疗7天内不能用碱水洗手。浸泡时觉手部发胀或有灼热感。若局部有皲裂时,则有刺痛。

方药4:铁锈、米醋各适量。

主治:足癣。

用法:铁锈研细末,用米醋配成60%溶液(呈棕红色)。使用前先将脚洗净,以棉球蘸醋锈液涂患处,每日1次。

方药5:黄精适量。

主治:足癣。

用法:上药捣碎,以酒精浸1~2天,蒸馏去酒精,加水3倍,沉淀,取其滤过液,蒸去其余酒精,浓缩至稀糊状。直接涂搽患处,每日2次。

方药6:黄精、冰醋酸各300克。

主治:足癣。

用法:将黄精洗净切开,浸泡于冰醋中7天,然后加入蒸馏水1500克备用。每晚睡前洗脚拭干,搽药1~2次。糜烂型者,可适当增加蒸馏水以降低药液浓度。

方药7:芒硝l0克。

主治:足癣久不愈。

用法:将芒硝溶解在500毫升沸水中,置于盆内,在水温适度时,将患脚浸浴于溶液中,至水凉后取出晾干。若脚趾破溃有分泌物者,再撒一点滑石粉于患处。一般1~2次即可见效。

方药8:甘草50克。

主治:足癣反复发作。

用法:将甘草研粗末,浸抱于70%~75%酒精内36小时左右,过滤去渣,加入甘油100毫升,充分混匀装瓶,搽患处,1日3次。

方药9:茶叶、明矾。

主治:香港脚。

用法:用泡过的湿茶叶敷贴患部,等到肿胀消退时,再盛半盆温水,将脚浸在其中,过5~6分钟后擦干,用明矾轻轻摩擦患部,有疼痛感,一周后好转,不再痒。

方药10:松柏树叶。

主治:香港脚。

用法:采松柏树叶若干,放进锅内,加水煎熬(约每公斤松柏树叶可配3~8公斤水)约40分钟起锅,滤去松柏树叶,待略凉后,每天就寝前用以洗脚,浸约20分钟,如此2~3天后即可治愈。

方药11:藿香正气水。

主治:足癣。

用法:置患足于温水中浸泡洗净,擦干后将藿香正气水涂于趾间患处,早、中、晚各一次,5天为一疗程。治疗中勿穿胶鞋和尼龙袜,以保护足部通风干燥。

方药12:生香蕉。

主治:香港脚。

用法:睡前将患处皮肤洗净,采香蕉树上未成熟之生香蕉,将头端切去一块,在患病部位摩擦,由外向里,均匀摩擦,第1个脚趾擦过后,再切1块,换擦另一部分,反复进行,7天可治好,再擦10天可愈。

方药13:公丁香适量。

主治:脚癣。

用法:将公丁香研末备用。用时先洗净患处,再将公丁香药末撒于脚趾缝内。此法简单实用,无副作用。

方药14:凤仙花叶适量。

主治:风寒暑湿脚气(足癣)。

用法:凤仙花叶,晒干煎汤,热洗。另以叶捣烂敷患处。

方药15:鲜鹅掌黄皮适量。

主治:脚趾缝烂疮(足癣)。

用法:阴干,烧灰存性,研成细末。搽患处。

方药16:土墙上的白螺蛳15克(煅烧研末),枯矾7.5克,冰片0.7克。

主治:脚趾缝烂疮。

用法:共研成细末,外搽患处。

方药17:醋500毫升,蜂房60克。

主治:足癣。

用法:明火煎至一半,以药液搽患处。轻者2次,重者3~4次为一疗程。

方药18:明矾30克,炉甘石、熟石膏、赤石脂各等量。

主治:脚癣。

用法:明矾30克,煎汤浸洗患处20分钟;再用炉甘石、熟石膏、赤石脂各等量研成细末撒布患处,每日1次。

方药19:勒舍(麝香)0.1克。

主治:足癣。

用法:用棉线浸酒,黏附麝香粉末,圈于患处,以火烧之。俗称“烧麝线”。

方药20:食醋300毫升,黄铜50克。

主治:足癣。

用法:将黄铜浸入食醋中(或用酸木瓜醋亦可),浸至发生铜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