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绝对很有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06:41:24

点击下载

作者:李飞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汉朝绝对很有趣

汉朝绝对很有趣试读:

前言

秦末,群雄并起,金戈铁马,翻云覆雨。楚汉相争,霸王别姬,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尽是千古传奇。布衣将相,汉初三杰,一代英雄风云际会。壮哉大风歌,覆灭异姓王,高祖是非任人评说。吕后弄权,文景之治,武帝霸道,成帝淫乱,恒帝无道,四百年斗转星移,两朝旧事随流水。长门锁阿娇,昭君出边塞,飞燕啄王孙,花谢人去今萧索,倾城倾国恨有余。

四百年,兔走乌飞,白云苍狗,演绎在人间世,是壮怀激烈的往事,是悲喜叠加的演义,是诉说不尽的沧桑。回顾历史,每个政权的兴衰,都是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刀光剑影有之,尔虞我诈有之,励精图治有之,歌舞升平有之,力挽狂澜有之,祸国殃民有之。尤其是历史上那些强盛的朝代,大都在盛世之中又蕴藏着诸多危机和挑战。阅古察今,重新梳理,你会发现,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巍巍大汉,亦莫能外。这里也有成熟完备的政权体制,有或暴戾或英明或无助的君主,有或贤或淑、或媚或毒、或义或烈的奇女子,有或能或无能、或智或愚、或刚正或跋扈的名臣与宦官……君与臣的博弈,忠与奸的对峙,在朝在野的文化人,统统在这个时代演绎得淋漓尽致。这林林总总,组成了汉朝复杂的历史。残酷并精彩着。

汉朝就是这么有趣!在书里,你可以看到帝王将相的情感世界,看到红粉佳人的荣辱交错,看到不同的利益代表方的博弈与对抗,看到社会总是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堕落,却又总是在不可思议的复活重生;更看到种类繁多的人性。书中的故事百转千回,人物入木三分,情节荡气回肠,让人意犹未尽。在谈笑之间,一不小心就还原了一个真实而惊艳的大汉王朝。

这本书,既不像正史般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般胡编乱造,它运用轻松的语言,将汉朝时期的历史通俗化,就是希望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并从中有所收获:或者得到启示,或者吸取教训,至少,也能够在闲暇时聊以自乐,在闲谈时聊充谈资。第一卷开国篇大风起兮云飞扬,八千子弟尽夭殃秦朝末年,天下大乱,乱世中出脱了两个盖世人物,一个器宇轩昂,战力无敌,人称“霸王”,一个出尔反尔东躲西藏,有“无赖”之名。霸王与无赖联手,土崩瓦解了大秦帝国,霸王又与无赖反目,几次杀得无赖丢盔弃甲。然而,历史就像与后人开了个玩笑似的,一瞬间风云突变,霸王不再雄霸,无赖却成就了传奇。始皇崩,天下乱

公元前247年,年仅13岁的嬴政从父亲秦庄襄王嬴异人手中接过国君大印。

当时,秦王年幼,秦国政权被奸臣吕不韦把持,迟迟不把权力交还秦王。还妄图勾结太后把持朝政。在嫪毐的作用下,太后最终与吕不韦划清界限。太后也越来越赏识嫪毐,便开始扶植能力强悍的嫪毐制衡吕不韦,将各种事情都交由嫪毐处理。最终要求为嫪毐封侯,打击奸相吕不韦。

嫪毐封侯之后,所得的赏赐异常丰厚,雍城的一应事情决于嫪毐。侍候嫪毐的僮仆有数千人之多,投奔嫪毐求官求仕的宾客舍人也有千余。嫪毐被封为长信侯,以山阳(今河南焦作东南)为其封地,又以河西、太原郡为其封田。

嫪毐有些小人得志,在一次喝醉酒后斥责一个大臣道:“我是秦王的假父,你竟敢惹我。”这个大臣听后很生气,并且暗中找了个机会把嫪毐和太后的关系告诉了秦王,秦王得知后非常生气,嫪毐慌了,准备叛乱。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嫪毐动用秦王御玺及太后玺发动叛乱,攻向蕲年宫。秦王政早已在蕲年宫布置好三千精兵,打败叛军。嫪毐转打咸阳宫,那里也早有军队,嫪毐一人落荒而逃,没过多久便被逮捕。秦王政将嫪毐车裂,曝尸示众;又把母亲赵姬关进雍城的萯阳宫;摔死嫪毐与太后所生的两个私生子。

随后,嬴政写信给吕不韦说,你对秦国王室究竟有什么功劳,封地到河南?你和秦国王室究竟有什么亲戚,被尊为仲父?命令你迅速搬到四川,不得有误。吕不韦见信,知道大势不好,哭过一场后,决定自杀,喝下毒酒而亡。

17年后,嬴政以其雄才大略,先后消灭了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嬴政对中央和地方机构进行了一些列改革,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并在郡一级设立了政治、军事和监察机构,由郡守负责行政事务,郡尉辅佐郡守并管理地方武装,郡监专司监察。同时,统一文字、度量衡、车辆形制,制定伦理道德标准,大兴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在思想上,也实行高度统一,除医药、科技、种植、占卜之外的书籍,一律销毁,一些禁书则收归皇家图书馆收藏。此外,嬴政还大规模修筑长城,希望通过此举来抵御外敌的侵略,应该说,秦始皇是一位极具进取心的帝王。

然而,秦朝在统一后不久就频繁的大兴土木,尽管其中一部分工程如长城、灵渠是利国利民的,但生产力仍遭到极大破坏,秦始皇三十一年,一石米就卖到了一千六百钱(《史记•秦始皇本纪》),民众苦不堪言。后人有“阿房出 蜀山秃”之语,更不用说秦始皇在咸阳周围复制六国宫殿二百七十余座,还以甬道相连(《史记•秦始皇本纪》),耗费的民力就无法计算了。秦始皇背离了秦国崇尚节俭的传统,这是他的一大失误。

于是,陈胜、吴广,及刘邦、项羽们从中看出了端倪,蠢蠢欲动,终于等到嬴政驾崩,趁秦二世还没有站稳脚跟之际,发动战争。大泽乡里风云起

公元前209年,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了两个军官,押着九百名民夫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去防守。军官从这批壮丁当中挑了两个个儿大、办事能力强的人当屯长,叫他们管理其他的人。这两个人一个叫陈胜,阳城人,字涉,是个给人当长工的;一个叫吴广,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是个贫苦农民。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用耕田,一次当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休息时,感慨恼恨了好一会儿,说:“假如谁将来富贵了,大家相互不要忘记了。”和他一起受雇佣的伙伴们笑着回答说:“你是被雇来人家耕田的,哪能富贵呢?”陈胜叹息着说:“唉!燕子、麻雀这类小鸟怎么能理解大雁、天鹅的远大志向呢!”

七月,恰遇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他们估计已经误了到达渔阳规定的期限。过了规定的期限,按照法津规定是都该杀头的。

陈胜、吴广商量说:“如今逃走也是死,起义干一番大事业也是死,同样都是死,为国事而死好不好?”陈胜说:“天下受秦王朝统治之苦已经很久了。我听说二世皇帝是始皇帝的小儿子,不应该他来即位,应该即位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规劝始皇帝的缘故,始皇帝派他领兵在外地驻守。如今有人听说他并没有什么罪,却被二世皇帝杀害了。老百姓都听说他很贤德,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原是楚国的将军,多次立功,爱护士兵,楚国人都很爱戴他。有的人以为他已经死了,有的人以为他逃亡在外躲藏了起来。现在假使我们冒用公子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向天下人民发出起义的号召,应该会有很多人响应。”

吴广完全赞成陈胜的主张。为了让大伙儿相信他们,他们利用当时人大多迷信鬼神,想出了一些计策。他们拿了一块白绸条,用朱砂在上面写上“陈胜王”三个大字,把它塞在一条人家网起来的鱼肚子里。兵士们买了鱼回去,剖开了鱼,发现了这块绸子上面的字,十分惊奇。

到了半夜,吴广又偷偷地跑到营房附近的一座破庙里,点起篝火,先装作狐狸叫,接着喊道:“大楚兴,陈胜王。”全营的兵士听了,更是又惊又害怕。第二天,大伙儿看到陈胜,都在背后点点戳戳地议论着这些奇怪的事,加上陈胜平日待人和气,就更加尊敬陈胜了。

有一天,两个军官喝醉了酒。吴广故意跑去激怒营尉,跟他们说,反正误了期,还是让大家散伙回去吧。那营尉果然大怒,拿起军棍责打吴广,还拔出宝剑来威吓他。吴广夺过剑来顺手砍倒了一个营尉。陈胜也赶上去,把另一个营尉杀了。

陈胜把兵士们召集起来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白白去送死,死也要死得有个名堂。王侯将相,难道是命里注定的吗!”

大伙儿一齐高喊说:“对呀,我们听您的!”

陈胜叫弟兄们搭了个台,做了一面大旗。旗上写了一个斗大的“楚”字。以两个营尉的头对天起誓,袒露右臂为标志,同心协力,推翻秦朝。他们公推陈胜、吴广为首领。九百条好汉一下子就把大泽乡占领了。临近的农民听到这个消息,都拿出粮食来慰劳他们,青年们纷纷拿着锄头铁耙到营里来投军。人多了,没有刀枪和旗子,他们就砍了许多木棒做刀枪,削了竹子做旗竿。就这样,陈胜、吴广建立了历史上第一支农民起义军。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作“揭竿而起”。

起义军打下了陈县(今河南淮阳)。陈胜召集陈县父老商量。大家说:“将军替天下百姓报仇,征伐暴虐的秦国。这样大的功劳,应该称王。”

陈胜就被拥戴称了王,国号叫作“张楚”。

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以后,各地的百姓纷纷杀了官吏,响应起义。没过多久,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陈胜派兵遣将分头去接应各地起义,他们节节胜利,占领了大批地方。但是因为战线长,号令不统一,有的地方被六国旧贵族占了去。起义不到三个月,赵、齐、燕、魏等地方都有人打着恢复六国的旗号,自立为王。

陈胜派出周文率领的起义军向西进攻,很快攻进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逼近秦朝都城咸阳。秦二世惊惶失措,赶快派大将章邯把在骊山做苦役的囚犯、奴隶放了出来,编成一支军队,向起义军反扑。原来的六国贵族各自占据自己的地盘,谁也不去支援起义军。周文的起义军孤军作战,终于失败。吴广在荥阳被部下杀死。起义后的第六个月,陈胜在逃跑的路上被他的车夫庄贾设计杀害了。最后庄贾带着陈胜的首级去向秦军邀功请赏去了。传说沛县有王气

陈胜起义后,风起云涌,从者如流,“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这年九月,沛县(今江苏沛县)周围已有不少地方为起义军所攻占,沛县辖区内也有人向往起义,跃跃欲动。面对这样的局面,沛县县令惊恐不安。为了免遭起义军的屠戮,摆脱困境,另谋出路,他产生了“以沛应涉”,争取主动的意念,但又拿不定主意,于是只得找县主吏萧何、狱掾曹参商量。

萧何、狱掾曹参向县令建议说:“你是秦朝的官吏,现在想背叛秦朝,领着沛中子弟起兵,他们恐怕不会听你的。最好还是把那些逃亡在外的人召回来,能聚集几百人,这样大家就不会不听话了。”县令表示同意,他让吕雉的妹夫樊哙去找刘邦。

刘邦本名刘季,出生于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省丰县)的一个农户家里。刘邦父刘太公,母刘媪。这里可以看出,刘邦的出身是多么卑微,父母连个正经的名字都没有。“父曰太公,母曰刘媪。”这就像现代把老者通称为大爷、大娘一样。至于刘邦的字“季”,也不是啥正经名字,据说刘邦兄弟三人,分别叫刘伯、刘仲、刘季,而伯、仲、季就是老大、老二、老三的意思。所以实际上刘邦也没有正经的名字,按照排行称为刘季,即刘小三,登基后才取名“邦”。对于这样一个暴发户似的起来的人物,让史官为他编造身世都有些来不及,因此在古代典籍中刘邦的身世就显得扑朔迷离。

有一种说法说刘邦并非太公亲生,而是个私生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史记•高祖本纪》一开始就指出刘邦不是他爹的儿子,而是龙的儿子。话说刘邦的母亲有一天在河边睡着了,做了一场春梦——“梦与神遇”。此时电闪雷鸣,乌云滚滚,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一看天气不好,就出门去接老婆回家,走到河边,就看见有一条蛟龙伏在妻子身上耕耘。刘邦的母亲回家后不久就怀了孕,后来生下了刘邦。

这段出自《史记•高祖本纪》中的记载。根据司马迁的描述,似乎在暗示着刘邦并非太公亲生,但也不可能真的来自一条蛟龙。至于事实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关于刘邦的身世,因为出于政治的需要,史料中的记载越说越玄。

话说刘邦为县里押送一批农民去骊山修陵。途中大部分人都逃走了。刘邦心想:即使到了骊山按罪也会被杀的。于是走到丰西泽就停下来,饮酒大醉,当夜索性把剩下的所有农民都放了。并对他们说:“你们都跑吧,我也要逃跑了。”于是大家欢呼雀跃,对刘邦更是感激涕零,有十多个农民还愿意跟着刘邦一起逃跑。

刘邦就让一个农民在前面探路。不久,探路的人回来啰啰唆唆地报告说:“前面有一条龇牙咧嘴、面目狰狞的白蛇挡住去路,我们还是回去吧!”刘邦趁着酒劲儿大声斥责道:“大丈夫独步天下有什么可怕的!”说完他趔趔趄趄地带着队伍去斩白蛇。

这里还衍生出一个传说。说刘邦斩蛇前,白蛇化为白蟒,说:“你今天欠下的账总有一天要还的。你斩了我的头,我就篡你的头:斩我的尾,我就篡你的尾。”刘邦一剑把白蟒从正中间斩为两段。所以西汉传到平帝,白蛇转投胎王莽,毒杀汉平帝,篡汉为新。后经光武中兴,平灭了王莽,才又恢复了汉室,建立了刘氏东汉王朝。而东西汉恰巧各传两百余年。

刘邦斩了白蛇以后,带着大伙又走了几里地,实在困得不行,席地而眠了。这时刘邦队伍中走在后面的人突然听到有妇人的哭声,就寻声来到斩蛇的地方。看见一个白发苍苍、瘦骨嶙峋的老妇人在路边放声大哭。就问她:“何事如此伤心?”老妇人答道:“丧子之痛,焉能不痛?”那些人又问她:“儿子为何被杀?”老妇人答道:“我儿子是白帝子,变成白蛇横在路上,现在被赤帝子杀了,所以我很伤心。”那些人以为她胡说八道、信口雌黄,冲上来就想打她,突然老妇人化作一缕青烟不见了!”言外之意,刘邦的亲爹是一条蛟龙,而且是“赤帝”。我们由白帝的儿子是条“蛇”推测,刘邦的真身貌似应该也是蛇样,这就未免有点不威风了,挺伤害我们凡人感情的。

还有个故事说,刘邦没有发迹以前,厮混于市井之间,常去某酒店赊酒,喝醉了就躺在板凳上呼呼大睡。酒店老板王婆经常惊奇地看见他身上趴着一条龙,而“龙”是象征皇帝的,这一惊非同小可,从此前账一笔勾销,后账则分文不取,非但如此,还双倍供应。

以上这些说法,刘邦斩白蛇或许真有其事,只不过被后人增添了一些神奇和玄幻的色彩。而酒店卧龙之事则更像是王婆为了显摆自己有先见之明,编撰出的一个连她自己都不相信的谎言。

有龙必有云。所以,史书又记载了一个鬼话。说早先的时候,秦始皇就经常说:“东南有天子气。”所以他曾经多次东巡,试图来镇住这种云气。刘邦杀了大蛇,又听说了那种神异之事,就开始怀疑会不会是冲着自己来的。因此,他带着那些愿意跟从他的刑徒逃亡到芒、砀山区(今河南永城县东北),藏了起来。但就是这样,吕后和其他人去寻找他,也常常能够很快找到。刘邦很奇怪,就问她原因。吕后说:“你藏身的地方,天空上经常有五彩祥云,所以我一找就能找到。”刘邦很高兴,把此事向人们悄悄宣传,沛县及附近的青年人听说后,很多都愿意跟从他。这样一来,刘邦利用迷信和自己的为人就组织了一批人在自己周围,成为当时人们公认的沛中豪杰。

这显然是吕雉与刘邦合伙儿编造的鬼话。试想,如果刘邦的头上真的老有一片云,别人为什么就看不见呢?

除了上面提到的,正史中还有很多关于刘邦的玄乎记载。除了“隆准”“龙颜”,刘邦左腿上还有七十二颗黑痣。七十二颗痣连在一起应该是黑乎乎一大片,如果长到常人身上,一定会被认为是破相,是灾难,但长在刘邦身上就不一样了。《握成图》上解释说:“赤帝(即刘邦)体为朱鸟,其表龙颜多黑子,按左阳也,七十二黑子者,赤帝七十二日之数也,木火土金水,各居一方,一岁三百六十日,四方分之,各得九十日,土居中央,并索四季各十八日,俱成七十二日,故高祖(刘邦)七十二黑子者,应火德七十二日之征也。”

在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中也有与上面相似的记载,只是,恐怕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吧。

书归正传,话说刘邦带着自己几百人的队伍,跟随樊哙急匆匆赶回沛县。这时,沛县县令又突然后悔了。他害怕刘邦回到沛县以后会影响他的官位,危及他的身家性命,于是下令关闭城门,加强守卫,还试图杀了萧何、曹参。萧、曹二人深感形势危急,随即设法秘密越城投奔刘邦。刘邦得知城内发生突变,也相应地改变方略,起草了一份给沛城父老的帛书,捆在箭镞上射至城上,帛书写道:“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这是一份很有号召力的反秦檄文。它揭示了当时面临的严峻形势,指出天下共起反秦,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沛县父老也只有共起“诛令”,才能保全家室,这是唯一的出路;如果继续为沛令守城,为之卖命,其结果只会是“父子俱屠”,遭致“无畏”的牺牲。

帛书孤立了沛令,挫败了他负隅顽抗的企图;争取了民众,得到了沛城父老的响应。沛县父老也对县令的出尔反尔非常愤恨,加上他平日鱼肉百姓,于是很快杀了县令,开门迎接刘邦,并想推举他为县令,萧何、曹参等也都一致推让刘邦。许多父老也说:“我们早就听到了许多关于你的神奇事,你肯定要成为贵人,还是由你来领导最好。”刘邦一再推辞,最后被大家拥立为“沛公”。刘邦在县令的衙门中,设坛祭祀,并宣称自己是赤帝之子而树起红色大旗,正式宣布起兵反秦。接着,萧何、曹参和樊哙等人分头去招兵买马,沛中子弟踊跃参加,队伍很快发展到了两三千人。这时是秦二世元年的九月,刘邦已经48岁了。项、刘挥师扫秦地

就在刘邦起义的当年九月,项梁、项羽也在会稽(今江苏苏州市)举起了反秦的旗帜。

项梁,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楚国贵族之后,其父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的楚名将项燕。项羽为项梁之兄子,名籍,字子羽(一字羽)。

项羽年少时,家人希望他读书写字,项羽不喜欢,又去学击剑,项羽也不喜欢。家人责备他,项羽说:“我要学万人敌的本事。”于是叔父项梁就教他兵法,但项羽也不肯学完。后来项梁因为杀人,逃到吴中避灾。

陈胜吴广起义后,秦国各地起义军不断冒出,会稽郡守殷通觉得秦帝国要灭亡了。于是叫来项梁说:“秦王朝大势已去,我要占得先机,所以打算起兵反秦,让你和桓楚统领军队。”项梁说:“桓楚还在外逃亡,不知道人在哪里,只有项羽知道。项梁随后出门叮嘱项羽持剑在门外等候,过了一会儿,殷通让项羽进来告之桓楚下落,随后项梁向项羽使了眼色,项羽突然拔出剑,斩下了郡守殷通的头颅。

项梁手里提着殷通的头,佩戴殷通的官印。殷通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羽连杀将近一百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项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发动吴中之兵起事。项梁派人去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侯、司马。于是项梁做了会稽太守,项羽为裨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

陈胜被杀后,项梁召集部下议事,居巢人范增前来告诉项梁,如果不立楚国后人而自立,一定不会长久。于是项梁听取范增的意见,在民间找到楚怀王之孙熊心,仍立为楚怀王。项梁自号武信君。

项梁统军在东阿大破秦军,别遣项羽、刘邦攻打城阳,破秦军于濮阳东,秦军被迫退入濮阳城内,项羽、刘邦又率军攻打定陶,斩杀秦将李由。项梁连破秦军,非常骄傲。而此时秦派了大量的援军支援章邯,章邯在得到援军后突袭项梁,项梁兵败被杀。项羽和刘邦攻打陈留不下,于是商议退军,项羽引军驻扎彭城西,刘邦驻军于砀。

章邯打败并杀死楚地反秦义军首领项梁后,认为楚地已不足忧,于是渡过黄河,汇合前来增援的王离军二十万一起攻打赵国,大败赵军。赵王赵歇,大将陈余,国相张耳,都逃进了巨鹿城。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包围巨鹿,自己的军队驻扎在巨鹿南边,筑起两边有墙的甬道给他们输送粮草。

无奈之下赵王派使者向楚怀王以及各国诸侯求援。当时秦军十分强大,救赵诸军驻扎在巨鹿城北,陈余曾派陈泽率五千人先去试试秦军的力量,结果是到了那里就全军覆没了,自此,诸侯联军没有人敢前去迎战。

到了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后九月(闰月),楚怀王阵营分兵两路,一路以卿子冠军宋义为上将军,鲁公项羽为次将,亚父范增为末将,率军数万北上以解巨鹿之困;另一路以刘邦为主帅,进攻关中。楚怀王许诺说谁先攻下关中,就封谁为关中王。

楚国援赵大军进至安阳(现在山东曹县东南)后,宋义称最好等秦赵两败俱伤后楚军再收渔人之利,故逗留46天不前进。项羽因此痛斥宋义并杀死了他。楚怀王遂封项羽为上将军,并令英布和蒲将军两支楚军也归其指挥。项羽率楚军到达巨鹿县南的黄河(一说为漳水),立刻派遣英布和蒲将军率两万义军渡过河,援救巨鹿。二将渡河后初战小胜,赵将陈余又催促进兵。接着,项羽率领全军渡过黄河(一说为漳水),命令全军破釜沉舟,烧掉房屋帐篷,只带三日粮,以示不胜则死的决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击败章邯部保护甬道的秦军,断绝王离部的粮道,包围了王离军队。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把王离的军队包围起来,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越战越勇。经过九次激烈的战斗终于打退章邯,活捉了王离,杀死了秦将苏角,秦将涉间举火自焚,其他的秦军将士有被杀的,也有逃走的,围困巨鹿的秦军就这样瓦解了。

此时,楚军的雄威压倒了诸侯军;援救巨鹿的诸侯国的军队有营垒十多座,却都不敢发兵出击。待到楚军攻打秦军的时候,诸侯军的将领都在营垒上观战。见楚军士兵无不以一当十,喊杀声惊天动地,诸侯军人人都惊恐不已。这样打败了秦军后,项羽便召见诸侯军将领。这些将领们进入辕门时,没有一个不是跪着前行的,谁也不敢仰视。项羽从此始成为诸侯军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归他统帅了。

但在《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中,关于诸侯军又有另一种说法:“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诸侯军乃敢击围巨鹿秦军,遂虏王离。涉间自杀。”按《张耳陈余列传》所叙述,则诸侯军仅仅在项羽与章邯的甬道护军作战时作壁上观,待项羽进攻王离时,诸侯军则参与了围攻,俘王离、迫使涉间自杀,是楚军和诸侯军的共同战果。

由于秦军屡屡退却,秦二世派人来责问章邯。章邯害怕了,派长史司马欣回朝廷去请示公事。司马欣到了咸阳,被滞留在宫外的司马门待了三天,赵高竟不接见,心有不信任之意。长史司马欣非常害怕,赶快奔回棘原军中,都没敢顺原路走,赵高果然派人追赶,没有追上。司马欣回到军中,向章邯报告说:“赵高在朝廷中独揽大权,下面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如今仗能打胜,赵高必定嫉妒我们的战功;打不胜,我们更免不了一死。希望您认真考虑!”

这时,陈余也给章邯写了封信,说:“白起身为秦国大将,南征攻陷了楚都鄢郢,北征屠灭了马服君赵括的军队,打下的城池,夺取的土地,数也数不清,最后还是惨遭赐死。蒙恬也是秦国大将,北面赶跑了匈奴,在榆中开辟了几千里的土地,最终也被杀害于阳周。这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战功太多,秦朝廷不可能每个人都予以封赏,所以就从法律上找借口杀了他们。如今将军您做秦将已三年了,士卒伤亡损失以十万计,而各地诸侯一时并起,越来越多。那赵高一向精于奉承,时日已久,如今形势危急,他也害怕秦二世杀他,所以想从法律上找借口,杀了将军来推卸罪责,让别人来代替将军以免去他自己的灾祸。将军您在外时间越久,朝廷里跟您有嫌隙的人就越多,有功也是被杀,无功也是被杀。而且,上天要灭秦,不论是智者,还是愚者,谁都明了。现在将军您在内不能直言进谏,在外已成亡国之将,孤自一人支撑着却想维持长久,难道不可悲吗?将军您不如率兵掉转回头,与诸侯联合,订立和约一起攻秦,共分秦地,各自为王,南面称孤,这跟身受刑诛,妻儿被杀相比,哪个上算呢?”章邯犹疑不决,秘密派军侯始成到项羽那里去,想要订立和约。和约没有成功,项羽命令蒲将军日夜不停地率兵渡过三户津,在漳河之南驻扎下来,与秦军交战,再次击败秦军。项羽率领全部军兵在污水攻击秦军,把秦军打得大败。

章邯又派人来求见项羽,想订和约。项羽应允,与章邯约好日期在洹水南岸的殷墟上会晤。订完了盟约,章邯见了项羽,禁不住流下眼泪,向项羽述说了赵高的种种劣行。项羽封章邯为雍王,安置在项羽的军中。任命司马欣为上将军,统率秦军担当先头部队,巨鹿之战结束。

部队到了新安,诸侯军的官兵以前曾经被征徭役,驻守边塞,路过秦中时,秦中官兵很多人对待他们不像样子,等到秦军投降之后,诸侯军的官兵很多人就借着胜利的威势,像对待奴隶一样地使唤他们,随意侮辱。秦军官兵很多人私下议论:“章将军骗我们投降了诸侯军,如果能入关灭秦,倒是很好;如果不能,诸侯军俘虏我们退回关东,秦朝廷必定会把我们父母妻儿全部杀掉。”诸侯军将领们暗地访知秦军官兵的这些议论,就报告了项羽。项羽召集黥布、蒲将军商议道:“秦军官兵人数仍很多,他们内心里还不服,如果到了关中不听指挥,事情就危险了,不如把他们杀掉,只带章邯、长史司马欣、都尉董翳进入秦地。”于是楚军趁夜把秦军二十余万人击杀坑埋在新安城南。

将俘虏全部坑杀了,这样不光解决了粮草问题,也收了六国遗族的心。但是项羽这么做,虽在当时将自己的声望推到了巅峰,但也将关中到巴蜀的老百姓彻底得罪了,而项羽后来的对手刘邦,在这种事情的处理上,显然要比他高明很多。

与项羽北上救赵、俘虏王离、迫降章邯的同时,刘邦趁秦军主力被牵制在河北,也乘虚自率一军向西进发,首先进入关中。于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突破武关,十月进入咸阳,秦王子婴出降,秦朝灭亡。刘小三彭城丢盔弃甲

刘邦入关后,与秦民约法三章,并派人驻守函谷关,以防项羽进关。当时项羽刚刚于巨鹿之战取得胜利,并歼灭了秦军的主力,正向关中进攻。当项羽到达函谷关后,得知刘邦已经攻陷关中,一怒之下攻陷了关隘,并推进至戏水之西。刘邦当时与其军队同处霸上,暂未会见项羽。当时项羽的兵力大约是四十万人,刘邦军队共约十万人。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

一场恶战在即。刘邦从项羽的季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惊讶无比,忙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他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拨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便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一走了之。

原本,按照楚怀王的约言“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先入咸阳,理应王关中,但项羽自恃功高,企图独霸天下。项羽佯尊怀王为义帝,分天下王诸将,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分封十八路诸侯,即以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章邯为雍王,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董翳为翟王,都高奴;魏豹为西魏王,都平阳;申阳为河南王,都洛阳;韩成为韩王,都阳翟;司马卬为殷王,都朝歌;赵歇为代王,都代;张耳为常山王,都襄国;英布为九江王,都六县;吴芮为衡山王,都邾;共敖为临江王,都江陵;韩广为辽东王,都无终;臧荼为燕王,都蓟;田市为胶东王,都即墨;田都为齐王,都临淄;田安为济北王,都博阳。另封陈余三县之地,梅为十万户侯。

项羽进入咸阳后大肆烧杀抢掠,加上封章邯等秦降将为王,使他失去了关中秦民的支持;不都关中而都彭城,也使他失去了战略上的有利地势;特别是关东屡经战乱,经济残破,使他日后不可能建立一个巩固的后方,至于分封诸侯王,更是项羽在政治上所犯的一个严重错误;他贬义帝于江南,迁刘邦于巴蜀,徙故王于恶地,王亲信诸将于善地,挑动和加剧了各路诸侯之间的权力纷争,并且迅速激化了他与刘邦之间的矛盾。

刘邦被徙封汉王后,本想立即发兵攻楚,但萧何等人从楚汉双方的实力出发,主张以汉中为基地,养民招贤,安定巴蜀,然后收复三秦。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于汉元年夏四月经栈道往南郑,又听从张良的计策,烧绝所过栈道,表示没有东向争夺天下之意,以此迷惑项羽。但是,三个月后,刘邦乘田荣起兵反楚的有利时机,决策东向,终于爆发了楚汉战争。

项羽分封诸侯后即罢兵回归彭城。不久,田荣起兵反楚,于汉元年五月迎击田都,杀田市,自立为齐王,并且以彭越为将军。彭越于七月击杀济北王田安。田荣并王三齐之地,命彭越击楚,并以兵援助陈余袭击常山王张耳,迎故赵王于代复为赵王。齐﹑赵和彭越的起兵对西楚构成直接威胁,为了制止事态的扩大,项羽先派萧公角将兵迎击彭越,结果大败,不得不调遣主力击齐,以稳定局势。当时僻处巴蜀的刘邦乘项羽无暇西顾之际,听从韩信等人的计议,于八月出故道,击降章邯、司马欣和董翳,迅速还定三秦,继续东进。

楚汉战争之始﹐项羽即在战略上陷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处境。他认定齐地的田荣为心腹之患,而张良也致书项羽说:“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又以齐、梁的反书移交项羽说:“齐欲与赵并灭楚。”以致项羽无意西向,专注东方,在战略上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后来﹐项羽虽然击杀田荣,复立田假为齐王,但由于他在齐地烧夷城廓室屋,虏掠老弱妇女,激起齐民的反抗,使田荣弟田横得以收散卒数万人,据城阳;并于汉二年夏四月立荣子田广为齐王,号令齐民抗击楚军。楚军主力困于齐地,无法脱身。刘邦乘隙降魏王豹,虏殷王卬。项羽又密使九江王英布等击杀义帝,而刘邦在进驻洛阳后,为义帝发丧,并遣使告诸侯,指责项羽放杀义帝,号召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之后,率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进据楚都彭城。在外黄(今河南兰考东南),彭越率三万人归汉,刘邦命他略定梁地。联军沿途未经战斗,乘虚占领了彭城。刘邦入彭城,满足于已得胜利,尽收项羽宫中货宝美妇,整日饮酒高会,疏于戒备。

项羽得知彭城失陷的消息,制订了一个大胆的战略计划。留下诸将攻齐,自率精骑三万疾驰南下,由鲁瑕丘击破樊哙等军后,即在胡陵至肖县采取包围闪击。肖县东南有刘邦兵数营扎住。项羽军夜间抵肖,利用拂晓,由西向东反击汉军侧背,早晨开始进攻,与汉军展开大战,中午便大破汉军。汉军对项羽军的突然袭击,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自相践踏,乱作一团,被项羽军于彭城近郊斩杀十余万人。

刘邦大败,项羽从后追击,汉兵在谷、泗水二水(谷水,系雎水支流,在彭城南六十里,今安徽符集附近;泗水在彭城东近郊)被歼十余万。刘邦继续南走,想利用彭城南吕梁山区以资抵抗,但因项羽的猛烈追击而不能立足,又杀毙几万。项羽军追击汉逃兵至灵壁(今安徽宿县灵壁城)以东的睢水上,再斩杀汉军十余万人。刘邦军逃入睢水,溺死者不计其数,“睢水为之不流”。项羽军将刘邦及其残部包围了三层,正待聚歼之际,忽然西北大风猛袭而来,飞沙走石,树木连根拔起,一时间天昏地暗,吹打得项羽军阵营混乱。刘邦趁此机会,仅带十余名骑兵突围而逃。其父、其妻被楚军俘获,汉军几乎全军覆灭。

彭城一战,刘邦遭到了自起兵以来的最大的惨败,其父及妻子吕雉都被楚军俘获,众诸侯也纷纷背汉向楚。项羽在这一战中,充分表现了他英勇果敢、雄才大略的军事指挥才能,飞兵千里,以少胜多,几乎全歼刘邦军。但是,项羽没有乘胜穷追刘邦,使刘邦又一次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楚霸王荥阳又揍汉王

刘邦从彭城逃到荥阳(今河南荥阳市),至公元前204年春,楚汉双方已在荥阳相持将近一年。双方大小战斗无数,互有胜负,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这一年时间,不仅给了刘邦喘息的机会,而且给了刘邦收拾诸侯王发展壮大的时间。整个楚汉战争实际上才两年零八个月,这一年的时间是非常可贵的。

这一年时间,项羽基本没做出什么拿得出手的事,他也许还陶醉在彭城的大胜之中呢。而这一年刘邦干了许多大事。他屯兵荥阳,悉发关中老弱到军中,兵复大振。接着,拿下敖仓,这敖仓是秦时的大粮库,因建在敖山上而得名。拿下荥阳和敖仓,就意味着刘邦在中原有了立足之地。他定雍地,杀雍王章邯,取得八十余县。这样一来,项羽又少了一个盟国。接着他遣韩信、曹参、灌婴平定魏国,抓住了西魏王豹。魏地归汉,设为河东、太原、上党三个郡。而后,又平赵王歇、斩陈余,刘邦又得一国,收赵降卒约十万左右。最后,策反英布。这一年,刘邦势力急剧扩张,大半个中国已经在他的控制之下,形势对项羽越来越不利,刘邦逐渐掌握了楚汉战争的战略主动权。

一天,刘邦问陈平:“平啊,天下这么乱,什么时候才能平定呢?”陈平趁机说:“项羽的死党就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这么几个人,项羽这个人还好猜忌,爱听谗言,如果您舍得黄金万斤去离间他们之间的关系,挑拨他们互相残杀,我们趁机举兵进攻,一定能大破楚军。”刘邦深以为然,拿出四万斤黄金任由陈平支配,根本不过问到底是如何使用的。陈平花重金买通一些楚军兵将在军中散布谣言:“钟离昧为项将军冲锋陷阵,功劳最多,然而却不能裂地为王,真是心寒了,正考虑投靠汉王、消灭项羽、瓜分他的土地呢。”谣言很快就传到了项羽的耳朵里,项羽虽未立即诛杀钟离昧,但却不再信任他了。

这一年,项羽挥兵攻打荥阳,刘邦军粮草不济,万分危急之下,刘邦向项羽求和,请求割荥阳以西为汉,荥阳以东为楚。项羽原本想接受这一平分天下的提议,但亚父范增坚决反对议和,劝说项羽趁势拿下荥阳,否则养虎遗患,必定后悔,在范增的力主之下,项羽又加紧了对荥阳的进攻。形势更加危机,刘邦又一次用了“离间计”。当项羽使者来见刘邦时,陈平拿着最好的食物、礼品进入,看见使者,假装吃惊地说:“我以为是亚父范增的使者,没想到是项王的使者。”他边说边拿走了东西,然后又端来了一些不堪下咽的食物。使者回去后,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项羽,项羽果然怀疑范增私通汉军。范增希望尽快攻下荥阳城,项羽既然不再信任他,当然也就不会再听从他的建议。范增知道项羽怀疑自己,大怒说:“天下大事基本上已经定型了,愿您好自为之,我请求辞职回乡。”生气罢工的范增还没走到彭城,就发病气死在了半道上。项羽失去臂助。

汉三年(前204年)项羽围荥阳急,汉军绝食,危在旦夕。陈平先将城内两千余女子穿上军装,在晚上放出东门,楚军以为汉军,四面合击;同时,将军纪信装扮成刘邦模样,乘坐汉王车驾,驰赴楚营,声称:“食尽,汉王降。”楚军信以为真,山呼万岁,奔到城东围观。刘邦趁机率领数十骑从东门逃遁,纪信则为项羽所烧死。刘邦临逃前又令周苛、魏豹和枞公守荥阳。周苛与枞公商量,认为魏豹“反国之王,难与守城”。就杀了魏豹。后城破,周苛、枞公都为项羽所杀。

虽然刘邦又一次狼狈地大败而逃,但对比一下双方的人物,我们不难看出刘邦、项羽的高下优劣。刘邦信任重用人才,项羽猜忌怀疑人才;陈平善出奇策、屡被采用,范增有谋却不被采纳;纪信勇于替主死难,钟离昧有勇却遭怀疑。即使抛开大的战略形势不看,单从荥阳之战中这些人物的身上,我们已经可以预见到楚汉战争的最后结局。欲以“鸿沟”分天下

荥阳大败后,刘邦仓皇逃回关中。他从关中征集到一批兵员,打算夺下成皋。谋士辕生认为这不是善策,建议刘邦派兵出武关(今陕西商南东南),调动楚军南下,减轻汉荥阳守军的压力;同时,让韩信加紧经营北方战场,迫使楚军分散兵力。刘邦欣然采纳这一计策,率军经武关出宛(今河南南阳)、叶(今河南叶县)之间,与英布配合展开攻势;与此同时,韩信也率部由赵地南下,直抵黄河北岸,与刘邦及荥阳汉军互相策应。汉军的行动果然调动了项羽的南下。这时刘邦却又转攻为守,避免同楚军进行决战,而让彭越加强对楚后方的袭击,彭越不失所望,进展迅速,攻占了要地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直接给楚都彭城造成威胁。项羽首尾不能兼顾,被迫回师东击彭越,刘邦乘机收复了成皋。

项羽击退彭越后,立即回师西进,对刘邦发动第二次攻势,攻占荥阳,再夺成皋,并继续西进,抵达今河南巩县一带。刘邦仓猝北渡黄河,逃到小修武(今河南获嘉东),在那里,刘邦征调了韩信的大部分部队,以支撑危局,增强正面的防御。刘邦深知项羽的厉害,这时便命汉军一部拒守于巩(今河南巩县西南),一部屯驻小修武,深沟高垒,不与楚军交锋。同时派韩信组建新军东向击齐,继续开辟北方战场。又命刘贾率领两万人马从白马津(今河南滑县北,旧黄河渡口)渡河,深入楚地,协助彭越,扰乱楚军后方,截断楚军粮道。彭越得到刘贾这支生力军的支援,很快攻占了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外黄(今河南杞县东北)等十七座城池。彭越、韩信的军事行动,给项羽侧背造成严重的威胁,迫使项羽停止正面战场的攻势,再次回师攻打彭越。项羽临行前,告诫成皋守将曹咎说:“小心坚守成皋,即使汉军挑战,也千万不要出击,只要能阻止汉军东进,我十五日内一定击败彭越,然后再与将军会师。”项羽很快收复了十七座城池,但没有能够消灭彭越的游军,它继续在威胁楚的后方。

这边,刘邦听取谋士郦食其的建议,乘项羽东去之机,反攻成皋。守将曹咎开始还遵照项羽的告诫,坚守不出,但是经不起汉军连日的辱骂和挑战,一怒之下,率军出击。刘邦见激将法奏效,便运用半渡击之的战法,大破曹咎所部楚军于汜水之上,曹咎兵败自杀,汉军乘机再夺成皋,并乘胜推进到广武(今荥阳东北)一线,收敖仓积粟以充军用,并在荥阳以东包围了楚将钟离昧部。

项羽听到成皋失守,大惊失色,急忙由睢阳带领主力返回,同汉军争夺成皋,与汉军对峙于广武,欲与刘邦决一雌雄。可是汉军依据险要地形,坚守不战。双方对峙数月,项羽无计可施。这时适逢韩信攻占临淄,齐地战事吃紧,项羽不得已只好派龙且带兵二十万前往救齐,这就更加减弱了正面战场的进攻力量。两个月后,韩信在潍水全歼了龙且的部队,平定齐国,使项羽的处境更趋困难。又过了几个月,楚军粮食缺乏,既不能进,又不能退,白白地消耗了力量,完全陷入了被动。 这时,汉军韩信部已经破魏,破赵,降燕,平定三齐,占领了楚的东方和北方的大部地区,完成了对楚的战略包围。彭越的游军则不断扰乱楚军后方,攻占了昌邑(今山东金乡西)等二十多座城池,并多次截断楚军的补给线。英布所部在淮南也有所发展。项羽腹背受敌,丧失了主动,陷于一筹莫展的境地。双方强弱形势已发生根本的变化。项羽见大势尽去,遂被迫与刘邦议和,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而后引兵东归。成皋之战以汉胜楚败而告终。

成皋之战历时两年又四个月,双方共投入百万以上兵力。在整个楚汉相争的过程中刘邦及其谋臣始终注意政治、军事、外交的配合,刘邦知人善任,因势利导,主战场与次战场的呼应,前方与后方的协调,将正面相持、翼侧迂回和后方袭扰结合起来,调动、疲惫、削弱强敌,经反复搏斗,终于完全改变了力量对比,为灭楚兴汉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场角逐中,项羽具有强烈的旧贵族意识,不善于用人,给项羽埋下了不能重建统一王朝的伏笔。毁约男追袭围歼楚霸王“鸿沟和议”以后,项羽率十万楚军绕南路、向固陵方向的迂回线路向楚地撤军。刘邦也欲西返。但是,这时,张良、陈平却建议撕毁鸿沟和议,趁楚军疲师东返之机自其背后发动偷袭。张、陈二人认为:“我们已经占领了一多半的天下,诸侯也都听我们的,这是个好时机。如果放过项羽,那就是喂养老虎,等他凶猛了,会对我们不利的!”于是力谏刘邦,“不如趁这个好时机把他干掉吧!”

于是,刘邦毁约了,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作战。大军追至夏南时,刘邦约集韩信、彭越南下,共同合围楚军,谁曾想,韩信、彭越没来。

不过,项羽可不管你刘邦的帮手来没来。在一个清晨,追击战打响了,不过,不是追击的一方先动手,而是被追的动手了。项羽调转军队,带着季布和钟离昧向刘邦大军发起了冲锋。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在无数次的交战中,似乎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惯例:只要项羽本人带队,一交战,刘邦必败无疑。这次也不例外,刘邦军又被项羽军痛揍了。大军后撤,依靠地形,快速修起了防御工事:深挖沟、高筑营墙。坚守壁垒的刘邦向张良询问:“诸侯不来帮忙,对我的命令不理睬,怎么办呢?”张良回答:“汉王,现在该是你表态的时候了!楚国眼看就要被我们消灭了,可是彭越的待遇问题还没有落实,他原本是魏国的相国,现在魏豹没了,他也想封王啊,韩信虽然得到了任命,但那是他自己要求的,对您的意图还不清楚,所以,还得给他定心丸吃!”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陈以东直到大海的大片领土封给齐王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封给彭越。就这样,刘邦以加封土地为报酬,终于搬动了韩、彭二人,使他们尽数挥师南下,同时命令刘贾率军联合英布自淮地北上,五路大军共同发动对项羽的最后合围。垓下之战随之开始。

公元前202年十月下旬,灌婴引兵进占彭城,同时攻下楚地的许多地区。英布也遣将进入九江地区,诱降了守将、楚大司马周殷,随后合军北上进攻城父(今安徽涡阳东)。刘邦也由固陵东进,形势对楚极为不利,项羽被迫向东南撤退。十一月,项羽退至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一说在今河南鹿邑县境内),筑垒安营,整顿部队,恢复军力,此时楚军尚有约十万人。

韩信、彭越、英布等会合刘邦后,在垓下将向江南撤退的十万楚军层层包围。

汉军以韩信亲率三十万人为主力,孔将军为左翼,费将军为右翼,刘邦坐镇后方,周勃、柴武等预备军在刘邦军后待命。韩信亲率汉军发动攻势,初战进攻受挫后退,在楚军准备追击时汉军左右两翼迂回夹击楚军,两军短兵相接陷入胶着,这时韩信带领大军翻身再战,楚军在三面夹击中被击败。项羽被迫退回垓下城。

汉军夜间高唱楚歌。楚军自项羽以下都以为汉已尽得楚地,士气崩溃。项羽眼见大势已去,便乘夜率领八百精锐骑兵突围南逃。天明以后,汉军得知项羽突围,派遣五千骑兵追击。项羽渡过淮水后,仅剩百余骑相随,行至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因迷路耽搁了时间(《史记》中交代因田父欺骗),被汉军追至,项羽突至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手下仅剩二十八骑。

项羽指挥这二十八骑,来回冲阵,再次杀开一条血路,向南疾走,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长江边的乌江浦)边,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乃令从骑皆下马,以短兵器与汉兵搏杀,项羽一人杀汉军数百人,自己身亦被十余创,最后自刎而死,年31岁。项羽死后,汉军全歼八万楚军,楚地皆降汉,独项羽原封地的鲁人不肯投降(楚怀王曾封项羽为鲁公),后刘邦将项羽首级示鲁,鲁人乃降。至此,历时四年半之久的楚汉战争终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

刘邦登基后,采用叔孙通的建议,恢复礼法,设三公九卿,任萧何为丞相,采取与民休息、清静无为、休养生息的黄老政策,鼓励生产,轻徭薄赋。在政治上,则先分封功臣韩信、彭越、英布等为王,等到政权稳固,为了防止反叛和巩固皇权稳定,则又以种种罪名取消他们的王爵,或贬或杀,改封刘氏宗亲为王,订立了“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誓言。

此时,由于历经多年动乱,国力孱弱。刘邦为了让百姓修养生息,谢绝战事,于是,汉朝初期并没有什么战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居然把功臣比作“狗”

刘邦灭掉项羽以后,开始论功行赏。当时以军功为首要。大家都在统计自己杀了多少人,打下了多少地方。谁也不谦虚,相互间争得面红耳赤,竟然争了一年多还没定下来。这时,刘邦表达自己的看法了:“我觉得萧何功劳最大。我决定了,萧何首功。封酂侯。”武将们不愿意了,群情激奋道:“我们从沛县起兵一路跟随你,推翻了秦朝,又灭了霸王项羽。多的打了一百多次大小仗,少的也有五六十仗。打下的城池也不计其数。萧何不过是个文官,从来没上过战场,凭什么位置比我们高啊?”刘邦这时来了个很有趣的比喻,他问那班武将:“打猎你们知道吧?”武将们回答:“当然知道啦!总打。” 刘邦又问:“见过猎狗没?”武将笑了:“当然见过啦!家里就养着呢。” 刘邦说:“那好,咱就说打猎这事。打猎的时候,追兔子的是猎狗,但告诉猎狗去哪儿捉兔子的是人。你们呢,就是奉命去捉兔子的狗,所以你们是功狗,就是有功的狗。而萧何能够找到兔子,并告诉你们怎么去捉,这就是功人,也就是有功的人。你们是功狗,萧何是功人,高下立判了吧?”众武将见刘邦这么说话,虽然心里仍是不服不忿的,但也没有人敢再多言语了。当面把有功之臣比作狗,历史上貌似也就只有刘邦这么一位皇帝。“三杰”之一的萧何封侯时遇到的麻烦,位居“三杰”首位的张良同样也遭遇了一番。《史记•留侯世家》里写道:“汉六年正月封功臣,张良未尝有战斗功。”这个“战斗功”就是军功!刘邦心里明白,按照军功封侯的标准,张良怎么也扯不上干系,索性亲自站出来为张良说话:“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封完爵位,之后的程序是颁布功臣排行榜,据史书最后公布的名单,榜上共列功臣十八位。刘邦的意见,还是萧何荣登榜首。群臣再次反对。这次大家学聪明了,本着不立不破的原则,抬出了武将方阵中足以和萧何抗衡的领军人物曹参。论出身,曹参跟萧何一样。都是刘邦的同乡,参加起义之前都是沛县小吏,两人共同推举刘邦当上了沛公。论贡献,曹参后来向军界发展,居然作战骁勇,在随同韩信的灭魏、灭齐之战中均立有大功。(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侯、御史各一人。)更为关键的是,曹参的事迹感人,这哥们一上战场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冲锋在前、撤退在后,轻伤不下火线,几年下来,屡受重伤。群臣都说:“平阳侯曹参身上受伤七十处,攻取城池,占领土地,功劳最多,应该排在第一位。”刘邦正左右为难之际,关内侯鄂千秋就此事向刘邦进言说:“群臣们的议论都错了。曹参虽然有攻城掠地之功,但这只是一时间的事情。陛下与楚军相持五年,常常丢了军队逃了士兵,自己也多次脱离险境逃走。但萧何经常从关中输送兵员补充汉军缺额,并没有皇上的诏令要他召集军队,而数万关中士卒开赴前线,正赶上皇上缺乏兵力的时候,这样的情况有多次了。汉军与楚军在荥阳对峙数年,军中没有现成的粮食,萧何从关中通过水路转运粮食,供给部队使部队不缺粮食。陛下多次丢失崤山以东的土地,萧何总是保全关中根据地以待陛下,这是万世不朽的功绩啊!现在虽然没有曹参等一百多人,对汉朝又缺少什么?就是得到他们,也不一定能够保全汉朝天下。为什么要把一时的功劳加在万世不朽的功绩之上?萧何应该功居第一,曹参第二。”刘邦听了鄂千秋的话,觉得正合自己的心意,便说:“很好。”于是,刘邦确定萧何的功劳排列群臣之首。

刘邦对群臣说:“我听说举荐贤才的应该受上等赏赐。萧何功劳虽然大,经过鄂千秋的申辩才更加明显。”于是,刘邦将鄂千秋改封为平安侯,给他加封了很多食邑。

刘邦建立汉朝后,如何对有功之臣进行论功行赏,成了一道不可忽视的难题。对功臣进行论功行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处理不当,会伤害很多人的心,甚至会激起变故,造成政局动乱。对于萧何和张良的封赏,算是勉强让众人接受了,可是难题又来了。

话说刘邦先后封了大功臣二十多人。其余的人日夜争功,都还没有封赏。刘邦在洛阳南宫,从桥上望见一些将领常常坐在沙地上彼此议论。刘邦问张良说:“这些人在说什么呢?”张良说:“陛下不知道吗?这是在商议反叛呀。”皇上说:“天下刚刚安定,为什么还要谋反呢?”张良说:“陛下以平民身份起事,靠着这些人取得了天下,现在陛下做了天子,而所封赏的都是萧何、曹参这些陛下所亲近宠幸的老友,所诛杀的都是一生中仇恨的人。如今军官们计算功劳,认为天下的土地不够一一封赏的,这些人怕陛下不能全部封到,恐怕又被怀疑到平生的过失而至于遭受诛杀,所以就聚在一起图谋造反了。”刘邦忧心忡忡地问:“这件事该怎么办呢?”张良说:“皇上平生憎恨,又是群臣都知道的,谁最突出?”刘邦说:“雍齿与我有宿怨,曾多次使我受窘受辱。我原想杀掉他,因为他的功劳多,所以不忍心。”张良说:“现在赶紧先封赏雍齿来给群臣看,群臣见雍齿都被封赏,那么每人对自己能受封就坚信不疑了。”刘邦深以为然,于是便摆设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并紧迫地催促丞相、御史评定功劳,施行封赏。群臣吃过酒后,都高兴地说:“雍齿尚且被封为侯,我们这些人就不用担忧了。”

不得不说,张良不愧是足智多谋的智慧之士,他一生多次为刘邦出谋划策,帮刘邦解除危机。封雍齿,是权谋中封仇人安人心的方法,这一方法后世也多次用到。唐代,李世民重用李建成的谋臣魏征,使大批降臣人心安定。

这一原则是“杀一儆百”“指桑骂槐”的反用,杀一儆百,是为了树“威”,封仇人则是为了树“望”。威望是统治者非常重要的东西,无威则众人不服,无望则众人离心。《易经》上“刚中而皿,行险而须”就是这个意思。

刘邦也不愧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他善于透过事物的表象看清事物的本质。在建立汉朝的战争中,很多将领冒着生命危险浴血奋战,流汗流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功劳确实很大。但是,一直在后方全面主持国家政务的萧何,虽然不像前线将领那样有生命危险,但却凭借自己的才智,将汉国的后方治理得安定有序,长期为前线提供稳定的人力物力保障。萧何对汉国所做的贡献,是汉国取得战争全面胜利的关键。刘邦见解独到,对萧何的功绩有着与众不同的认识,因此,他力排众议,坚持将萧何排列在众臣之首。而众臣在了解了刘邦之所以如此论功行赏的理由之后,也都对刘邦的做法心服口服。就这样,刘邦以自己非凡的智慧,成功地解决了对功臣进行论功行赏这道难题。一份遗嘱保着刘家江山

楚汉相争时,刘邦借着手下众多将领与背叛项羽的诸侯王而打败项羽取得天下,在战后不得不将功绩最高的一群将领封为诸侯王,在刘邦称帝之前,先后一共分封了八个异姓王,分别是:梁王彭越、楚王韩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信、阳夏侯陈豨。这些诸侯王个个能征善战,各自拥有自己的军队战斗力,各自割据一方,几近各自为政之势。而且这八方诸侯统驭的国土面积加起来,要超过刘邦的汉郡。

这让刘邦非常担心,他担心,这八路诸侯万一造起反来各自为政,那刘家的江山岂不是瞬间就要四分五裂土崩瓦解了?于是,刘邦决计铲除诸侯王,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与统治。

第一个牺牲品是燕王臧荼,他在刘邦称帝的第一年就被刘邦以谋反罪灭掉了。

接着是韩信,刘邦在垓下之战获胜后即改封韩信为楚王,使其离开自己的根据地齐地,并于翌年设计将韩信掳至长安,降为淮阴侯,罪名同样是企图谋反。五年后,吕后对被软禁着的韩信仍不放心,与萧何合谋,把他骗到长乐宫钟室杀掉,并且诛连三族。

韩王信害怕刘邦的猜忌,在极度恐惧之下干脆公开投降匈奴,但最后也逃脱不了被追杀的命运。

燕王卢绾是刘邦的同乡,自刘邦浪迹丰沛市井之时,他们就是好朋友。汉朝开国前,卢绾一直是刘邦的亲信和心腹,但最后也被刘邦逼得逃亡匈奴,罪名又是有谋反企图。

赵王张耳本是刘邦的女婿,也因涉嫌谋反被废除王位,贬为宣平侯。

阳夏侯陈豨被逼反叛时,梁王彭越的部下曾劝彭越一同谋反,彭越犹豫着没有答应。刘邦得知此事,不但不表彰彭越的忠心,反而将他逮捕后处死。最残忍的是,刘邦杀了彭越之后,为了威胁警告其他将领和功臣,竟将他的尸体剁成肉酱。功臣们因此更加胆战心惊。

彭越事件后,淮南王英布自知不能幸免,也被迫铤而走险,起兵反叛。结果也被刘邦亲自统兵镇压。

这样,在汉朝建立的短短七年之内,刘邦就利用各种借口,将除远处偏远南方而又势力弱小的长沙王吴芮以外的所有异姓诸侯王相继铲除。

这个长沙王吴芮能活下来,原因有两个:一是,在刘邦歼灭其他七位诸侯王的过程中,吴芮已经深刻洞察到,这是刘邦在称帝之后进行收权,于是吴芮在刘邦面前极力表现忠诚,让刘邦觉得他没有野心,这让刘邦略感放心。二是,吴芮在当地口碑确实很好,深得民心,刘邦需要他继续留任管辖当地,以稳定南方的政治、经济。如果刘邦执意要诛杀,必然会失去当地民心,也会引发闽越等地的反抗叛乱。

于是,长沙王成了唯一被保留的异姓王,免于一难,实属不易。

刘邦将异姓诸王清灭后,发现汉朝的控制力还只能停留在关中地区,在边疆地区却显得鞭长莫及,因此大封同姓诸侯王,实行郡国制,以保刘氏江山稳固。然而随着吕后势力日大,其担忧汉室江山被吕氏夺去,因此在其晚年与刘氏诸王杀白马为盟,以策万全。

那是刘邦去世前的一个月,他拖着重病之身将朝廷重臣和他的老婆吕后聚集在一起,杀掉了一匹白马,对天盟誓。这就是在汉朝历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白马之盟。白马之盟共有两个内容,第一,(对大臣们发誓)国以永存,施及苗裔(只要汉帝国存在,大臣们及其子孙就永远有酒喝有肉吃)。第二,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也就是说,非刘姓皇族成员不得封王,如没有军功不得封侯。白马之盟的两个内容构成了一个整体,汉帝国对功臣诸侯们的厚待既是对其过去功劳的报酬,又是实现“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基础,后者则是刘邦白马之盟的最终目的。

但他一死,这个规矩就被他的妻子吕雉打破了,吕后先封她已故的两个哥哥,大哥周吕侯吕泽为悼武王,吕释之为赵昭王,以此作封立诸吕为王的开端。又封侄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追尊父吕文为吕宣王,封女儿鲁元公主的儿子张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