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情(珍藏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2 11:37:03

点击下载

作者:万钧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人情(珍藏版)

中国人情(珍藏版)试读:

性情篇

禀赋之情,人人皆有。却未必自知。用多少年才能认识自己呢?

闲情激情说人情

科学上说:饭吃七分饱,均衡健康好。

人情就是:无论亲人客人,都一再要人家吃饱,吃很饱。高蛋白、高脂肪撑死他最好!

友人送你三条软“中华”烟——

科学上说:上千毫克尼古丁会让你少活几百天。

人高兴地说:这可是个大人情啊!

可吃的人、抽的人、劝的人、卖的人,都笑眯眯地说“我愿意”。

看来道理不管用。

想想人世间,未必一定有什么道理,更未必一定有什么应该。有的,只是人的不同角度,才有了“都有点儿道理”。其实——愿意,才是硬道理。

原来,所谓道理,根本就是出自于人情。

理已如此,更何况“法”呢?

天地生万物,是道,也是情。

天地生人,更是情。

人有情,方合乎天道。

有情,而后有理,而后有典章法度。

世上,过得了法,过得了理,过不了人情的,比比皆是。

心上,对得起人,对得起事,对不起自己的,比比皆是。

都是这个“人”,总少不了“情”:性情,交情,世情。

社会,生于人情,长于人情。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此处之“道”,乃是人们已经习惯的道理之“道”,而非天地人本源之道,所以这个“道”自然胜不过那个真道。人也无奈,只好用“魔”字来表达那个真道了——情魔,心魔。在不知不觉中主宰人的眼耳鼻舌身和心脑。

于是总有时候,我们知道,但做不到。

所谓“人情大过债”,便是中国普通百姓的基本意识,基于契约精神的债可以少还、后还甚至不还,但人情绝不可不还。所以要在中国的基层社会普及“契约精神”,历来、将来都是很不容易的。中国文化的“面、命、恩”三座女神,都是一个人情。

对中国人,“人情”这个词,大概是最说不清、说不全,甚至是说不对的,可又不能不说,更不能不做。当然,首先是绝不能不理会。

终于,学术权威们在汉语词典中概括出了4个解释:

①人之通常的心情事理;②交情,情面;③人际往来应酬的礼节习俗;④礼物。

这些解释既虚也实,是大白话,我这里倒更愿意换个角度尝试一下:

人情是个人、人群乃至民族的心智惯性。

人情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受血缘、环境、教育、经历的影响,逐渐形成的相对固化的思维、观念和表达的模式。

观念,是人或人群对自我和世界的看法与态度;思维,是人或人群反映客观和主观世界的角度与程序;表达,是人或人群沟通的形式与工具。

两千多年前的智者列御寇写了《愚公移山》,两千多年后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也写了篇重要文章《愚公移山》,还有同名的油画、电影、歌曲,成了脍炙人口的成语和中学课文,当然全都是褒扬愚公的。可中国人里面,还是智叟远远多过愚公,且赞曰“随机应变聪明人”,这就是中国的人情。

闲情如茶,激情如酒,两种人情水,一样蕴情性。有闲情让人能够看得细点,有激情让人能够说得真些,当然可想可写的也就洋洋洒洒了。

礼义廉耻是人情,温良恭俭让是人情,法术势是人情,七情六欲是人情,生活沟通是人情,追名逐利是人情,政治历史是人情,几百块或几十亿的物件也是人情,琴棋书画诗酒茶、衣食住行养乐花都是人情……

人是核心,中国人的血缘也是和水土气候乃至饮食有关的,我总觉得,饮食是人性格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常见如中国的包子和欧洲的Pizza(比萨),就很有得一比:包子含蓄与Pizza张扬,仅仅是一个方面;包子厚积而后发,与Pizza一入目便夺目相比,是另一方面;外表光鲜诱人而饼胚都是一块死面的Pizza,与外表相似而内馅大不相同的包子所体现的“和而不同”,才是更重要的又一方面。

吃法当然影响性格,西辣东酸,南甜北咸,中国人内在的差别也不小,广东人敢吃敢闯,好荤多欲,前戏开场;川湘麻辣出坚忍顽强,打天下适合,但后戏就得精菜细做的江浙鲁人来收拾了;看来做管理、玩政治的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善吃蔬菜面食。

商字才一张口,官字却有两张口,这30多年广东人虽以钱财扬名,可后劲明显不足,当公务员的就大大少于华东。粤菜好但人情口碑不好,不但有“非典”的病从口入,也有乱吃的祸从口出,全国各地拦截前往广东屠宰活烹的猫、狗的运输车事件此起彼伏。

唉,人情的悲哀之一,便是一些人相

对狗猫好比对人好要好。

孟母三迁,除自然因素以外,环境与文化的后天熏陶、改造,成就了人情的差异,所以同为中国血统的台湾人和港澳人,心智模式的表现就颇为不同,前者更能把握大陆人的心理文化取向,台企在大陆的生存发展力比港企更强,后者的“合不来”之处更多些。

食色性也

,写人情光说吃不说色不行。女性人口比例一贯偏少,以稀为贵,所以汉语有“女色”一词,当代汉语又称另一性为“难人”,所以最复杂的人情,当然是婚姻了。

食色不离酒,凡是卖得好的酒,广告里都不乏色,继而酒色财气,酒与钱都是很重要的沟通工具,是人情利器,焉能不提?

中国人讲究用巧不斗力,所以没玩儿斯巴达克斯那样的角斗士,没玩儿西班牙斗牛士,更多的是玩儿斗蟋蟀、斗鸡这些奇巧,那个精、那个趣,就是没有那个险。还有就是玩儿鸟玩儿鱼的传统,弄个精致笼子气派缸,限制小精灵们的自由,是不是也有点儿像中国的社会人情味儿——

喜欢谁,就限制谁。

言为心声,说人情,不说说中国话哪儿行?光“差不多”“不好意思”这两句话七个字,就够写上几本书了,太丰富。中国男人一看就懂的“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厕所格言,我就搜集到了几十条不同的英语翻译,拿去请教几个外国人,读得实在很囧。哈哈,说外国话,可真的很减人情味儿啊。

中国史上,大凡是个“人物”的,都是在人情上大有建树的,都是创建了一套系统有效的人情理论和方法的,无论是超然世外的老庄,还是入世励志的孔孟,或是荀子墨子等;《战国策》实乃人情之策,《史记》更是人情之记,《资治通鉴》是当之无愧人情之鉴,更不用说让人战战兢兢的韩非子、鬼谷子了;名垂青史的刘备、曹操、诸葛亮,嵇康、韩愈、苏东坡,关羽、孔融、蔺相如,名人乃因人情而名;再从独尊儒术的汉武帝,到杯酒释兵权的宋太祖,禁止佛徒饮酒食荤的梁武帝,美女情乱礼法的唐高宗、唐太宗,杀尽功臣的明太祖……政治亦是人情,如近代人情大师的巅峰大概就是曾国藩了,甚至毛主席在1937年的《反对自由主义》中列举了自由主义的11种表现,其实也是一篇关于中国人情的分析文章。

中国人有“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名言,可此言出处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写出空前绝后奇文,在人世间却颇为潦倒。书里,他把这句话放在了“十二钗”中凤姐的房间,暗喻她才够人情练达。

所以真正人情练达的人,是以人际关系周旋之事做文章的,乐此不疲,从市井角力到政坛风云。而在纸上做文章的,倒是很少在人际间练达,实属于看得清但做不出的“文人书呆子”。

好在多数中国人习惯于对“书呆子”的公论,真的把“书呆子”当成不懂人情世故了,在他们面前便无顾忌地淋漓展现,于是活添了好多的纸上文章素材,人情成就了书理。所以古往今来,但凡真正治人得权的中国“人物”,一定都读过些书,且能把书读“薄”,读进去,也读出来了。

其实,多数中国人,是能够接受在勾心斗角的人际关系中常来常往的,得失算计,有聊天之资,有玩味之趣,有学习之得,起码可以减少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也许还可以延年益寿。

虽然人情世故世代相传,处世格言人人信手拈来,随时可以高谈阔论,但绝大多数人依然抱怨终日为人情所困,很多人费心耗财追索奇效妙方,有家教规,有畅销书,有大师课,头头是道,真正用到自己身上,却是七窍通六窍。

究其缘由,还是因为脱不开自己心底那个“情”。

自古不乏阅历超群看透世情的高人,也就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样的“道”,有“多情者多艰,寡情者少难”这样的“告诫”,有“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感慨,我自己也曾说过,最强大的人没有爱人只有敌人,最幸福的人只有爱人没有敌人。

可自觉当已该知天命之际,依然看不透“情”字,于是才有诸多文章。大怒伤肝,大思失爱,我更愿意认为情如水,人无水不生。虽然,死在火里的人,总是比死于水的人少得多。食色性也

食色性也,是自古以来的名言,其意强调尊重人性,至于这个意思到底是孔子、孟子还是告子先说的,倒不重要了。

食为天,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共识,最基本的人情。

性,与生俱来,乃是人道,道生性为一,一生二为阴阳。

当然食是阳,中国人见面,不论亲疏都爱大声招呼一下:“吃了吗?”——这很人情味儿的!

于是,色,只能是阴了,那可不能随便和人说的,就算想说也要忍着。

吃的话题可以出很多本书,畅销书,有美食家、厨王大赛、舌尖上的中国,圣人都能高谈阔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色的话题,色的技术……往往以心领神会的荤段子、悄悄话、限制级电影等形式存在,能说那话题的人,可是人情关系不一般的标志。

天阳地阴,所以食天色地。

先说食为天。

对一个感官和心智正常的地球人而言,“吃”,一定可以成为喜爱中国的理由,因为中国的“吃”可以唤起一个不迟钝的人的所有感官系统的冲动,并反馈到心智。

中国人爱吃,会吃,敢吃,学吃,食材种类之多,食物做法之繁,饮食形式之丰,色、香、味、形、器、意、史、养之渊源考究,不但博大精深,而且兼收并蓄、与时俱进。这一切,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中国人的思维发散能力,吃得多,刺激全面,吸收全面,头脑才能想得多啊!

况且,现代医学也告诉我们:胃是人的第二大脑。所以这个“脑袋”中的活动,当然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思考。

据说一位法国学者在研究了中国文化多年后,对他的中国同行兴奋地说:

我终于明白了中国文化其实就是吃的文化……

工作叫“饭碗”,受人欢迎叫“吃香”,被人嫉妒叫“吃醋”,压力增加叫“吃紧”,负担太重“吃不消”,犹豫不决“吃不准”,自私自利“吃独食”,花费积蓄“吃老本”,非礼女性“吃豆腐”……

态度恶劣是“吃了火药”,态度坚定是“吃了秤砣”,没人理会是“吃闭门羹”,办事不力是“吃干饭的”,有苦难言是“吃哑巴亏”,官场受宠是“吃透精神”……

领导教训部下:干什么吃的?师傅教训徒弟:一招先,吃遍天!胆大吓唬胆小:吃不了,兜着走!食色性也,所以中国男人说秀色可餐,归根到底还是吃。

看着外国人如此全方位研究中国字“吃”,还真的有点儿“吃饱了撑的”!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重视吃,于是能否供人吃,也成为国人衡量事物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

譬如,《新华字典》算是给中国孩子认知世界的启蒙工具,那里面是怎样定义和解释动物的呢?我手边正好有本2005年的《新华字典》第10版,有目的地翻一翻,果然有些惊叹:

357页,牛:肉和奶可吃。

556页,羊:肉和乳供食用。

634页,猪:肉可食。

585页,鱼:大部分可供食用或制造鱼胶。

如此地定义动物,让孩子们又如何从小确立“动物和人和谐共处”的意识呢?

多少有点慰藉的是,鸡、鸭、鹅、兔、狗、蟹、贝等字条,没有“可吃”之类的注释。但虾就很不幸了,注释里也写明可以吃,泥鳅的“鳅”也没逃过。

至于“鲍”“鲈”这两个字,字的定义居然是:肉味鲜美。瞧瞧,这是从小培养吃海鲜的需求,还是吊孩子们的胃口呢?有句成语“好心当成驴肝肺”,其实那可是好吃的菜。老南京人应该知道,民国时期的南京就有一道名菜:五香驴肝肺,很好吃的,还有句广告语:吃了驴肝肺,能活一百岁!

从某种意义上讲,吃什么和怎么吃,会比较多地影响一个民族的体格和性格。

先说点沉重的,中国人是世界上胃癌发病率最高的民族,多少跟咱们的饮食习惯有关,大多数人穷了两三百年,早已有了吃剩饭剩菜的家传“好习惯”,不少伟大的父亲从做丈夫时就开始担任家里的“剩饭桶”角色了,剩的一锅端,倒下得更早点儿。好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剩下的蔬菜倒掉不过夜了。

中国人吃,求省的穷人或是求味的富人,都喜欢腌腊、酱菜、小菜,诸如咸肉咸蛋、榨菜泡菜、雪菜渍菜、豆豉豆腐乳,还有什么老坛酸菜牛肉面、腌制的鸡鸭鱼,那得有多少亚硝酸盐啊,越吃越爱吃,甚至天天少不了,焉能不害肠胃?排在世界胃癌前三名的国家还有韩国、日本,和中国同类菜肴特色果然相近。

在咱中国,食材最杂,最能在吃上考究又什么都敢吃的,要数广东人。广东菜里荤的很多,爱吃各种动物的肉,所以他们的胆子够大,近代以来,关键时刻总是“为天下先”,所以钱锺书先生说的“三个半中国人”里,第一个冲出来的就是广东人。

广东菜相比起精软素雅的江浙菜,使人不禁联想到广东人和江浙人的性格之异,很可以作些发挥的。于是,做文人的、做官比较成功的,当然是江浙人了。

四川人、湖南人爱辣,性格自然弱不了。一位吃麻辣的四川人,大胆地选择广东作为改革试验区,摸着石头过河,不争论,让其他广大区域的中国人发现了,原来还有那么多可吃的、可做的。南风北渐,连粤语都成了财富的感官标志。想想,当年若是把经济特区首先设置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山东,譬如青岛和烟台,呵呵会这么快、这么强吗?

据说会吃的人更聪明,还是聪明的人更爱吃,其因果关系大概也和“鸡与蛋”一样。但随便翻些书,就随处可见名人与吃的典故轶事,当然中国人最多这方面的记载,古书和现代传媒都对此津津乐道。

史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知道是谁,无名,可第一个品尝鲎、蚝、蒲鱼等潮州海味的韩愈,可是大大的千古名人,要说鲎的样子可比螃蟹可怕多了!这位“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河南人真够胆大,吃完了还写下《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我来御魑魅,自宜味南烹。……卖尔非我罪,不屠岂非情?

原来韩老师说的是,吃下这些怪物才合乎人情啊!所以我提醒自己:今后再吃一些模样可怕的荤菜时,一定会多默读两遍《师说》。

甭管什么吃的,只要据说有个名人爱吃,那故事传起来就大大提高了身价。火爆的电视连续剧《步步惊心》,历史学家们吐槽,茶叶商们关注的则是四阿哥喜欢太平猴魁,八阿哥喜欢日铸雪芽,九阿哥喜欢明前龙井,对他们的产品促销很有用。

我嘛,竟有幸和四阿哥同好,惶恐惶恐!

民国四大权臣,也是四大书法家,也是四大美食家:吴稚晖的古篆,重情趣苏菜;胡汉民的汉隶,喜粤菜;谭延闿的行楷,好鱼翅;于右任的草书,偏好民间特色菜肴。看来,吃的艺术,书法的艺术,为官的艺术,乃是相通的。

当然其中最长寿的要数吴稚晖,享年88岁,最喜欢“鲫鱼烧苋菜”“红烧萝卜”,看来简朴而重情趣的苏菜,最养人心啊!

八十年前,国民党元老陈果夫创造了“天下第一菜”,混合番茄、锅巴、虾仁和神仙鸡,以鸡虾之鲜、番茄之色、锅巴之香,实现上口、色美、闻香、音和四德俱全,还当场挥毫,写下七言十四句的《天下第一菜颂》:……勇能赴敌屈能伸,因物尤可长志气,我今郑重作宣传,每饭不忘愿同嗜。

虽然这菜后来还有“平地一声雷”“轰炸东京”之类的响名号,可这菜的耗费,实在是让当时的平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直到今天,物质极其丰富,普通的南京人经常可以吃到这道所谓“民国公馆菜”了,然而心情已大不同。

吃不同,当然显现人的差别,首先是人情的差别,情深吃肚子,情浅吃面子。非要请你吃昂贵菜的,不如非要请你喝好酒的;非要请你吃豪华酒店的,不如请你吃特味小馆的。

吃,还有学问的差别,外国人只吃胸脯肉大腿肉,不吃鸡爪鸭脖子之类,恰恰这些部位是运动最多的部位,是活肉。

类似的是美国人吃西洋参,是不要根须的,殊不知根须部位的人参皂甙的含量反而高。很多中国人能做出非常正宗的西餐西菜,对中餐厨师们更不在话下,可很少有外国人、外国厨师能把中国菜做好的,譬如红烧肉、炖菜核……

过分于“吃”的人,也一定是性情过分的人,是行事过分的人。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书中回忆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有75人专为皇帝做饭,难怪皇帝们都不大正常。现代社会也常常爆出几十万的奢侈宴席,那都不是常人常事,不值一提。但时常考究点饮食,时常体验点美味,时常感受点美好,确实是作为中国人性格健全的标志之一,当然还有对于人的智慧的启发,治大国若烹小鲜嘛。

考究吃的人,感官格外敏感,观察力强,善于发现细节美,艺术当然发达,譬如西餐之都法国、意大利,工业设计也非常的棒。传说,第一个意大利比萨饼,是公元13世纪,马可·波罗在中国住了17年后回到意大利,因日夜思念咱们的“葱油饼”美味,而强迫那不勒斯的一位厨师凑合做出来的。至于法国人的奢侈吃,能细节到用贝壳、黄金和象牙制成的小勺,舀“里海珍珠”Beluga(鲟鱼鱼子酱)。德国人嘛,呵呵,就不说啦。

说到西方饮食,我最喜欢的是甜点,一来糖的甜味能让人的情绪好、乐观(好像爱吃咸的人相对内向、悲观),二来喜欢大杏仁,那可是对身体健康很好的。世界上好吃的蛋糕等甜点,英国的甜蛋糕,法兰西的奶油蛋糕,德国的沙哈蛋糕,意大利的脆饼,都会有大杏仁的身影。

与时俱进,吃洋餐很正常,也很方便,但我比较难以理解有些人竟那样的陶醉和赞美,即使他们的车轮是米其林轮胎。

米其林星级餐厅,菜单也不过二三十道而已,这和中国餐馆动辄百来道菜肴没法比,人家讲究稳定,原料、方法、形式、预订程式都一致,是“能吃什么”;而中国的大厨哪个不会即兴发挥?是“想吃什么”。

人是活的,干吗菜肴要那么死?

饮食习惯可能是人最难改变的行为习惯,经常出差在宾馆吃自助早餐,丰盛得琳琅满目,发现真正洋人的餐盘里,食材品种比较少,端一盘子品类丰富的食物的,常常是中国人。而哪怕是那些满口吐洋文的华人面孔们,盘子里也是单调的面包和培根,黄油三明治之类,那是他们在国外养成的习惯。

外国人对吃食的科学化刻板,使得不少东南亚餐厅即使高档到米其林星级也常亏损,毕竟这里有大片的中餐地盘。2012年6月开始,央视二套的《厨王争霸中法顶级厨艺大赛》节目里,我们看到了外国大厨们比创意、比应变、比智慧,是要明显弱于中国厨师的。而各国美食的那些烹饪方法,模仿嫁接后早已成了中餐的新款新味,市井之间的中国百姓家里,蒸煎出的西菜、烘焙出的西点超越洋正牌的,多了去了。

食,如此重要,色,自然轻怠不得。

既然同为“性也”,当然食色相连,中外相通,虽然外国餐饮业美女少些,那是因为都表现在别的方面了。马卡龙是法国人爱吃的甜点,它的另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少女的酥胸”;茭白是中国江南最受喜爱的食材之一,在台湾,它更著名的名字叫“美人腿”,还专门有个美人腿节,主题就是美食。至于菜名,就更加无所顾忌了,诸如“鸳鸯鸡”“夫妻肺片”“红男绿女”等,我还在街头小铺吃过一道“少妇泼辣鸡”,还没吃到嘴,就见到邻桌一长发女狠劲捶男友后背,原来他点的也是这道菜,暗喻吗?

色,还是先说孔子,《论语》中,孔子两次说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一次是在子罕第九篇,一次在卫灵公第十五篇,德色如此相提并论,可见好色于人之重要。

就说咱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相比,喜欢《红楼梦》的人,自然要多些,可能多多了。还有更多的人,是偷读私藏《金瓶梅》,尽管很多有头衔的学者纷纷说这两部书是多么地反映社会与历史,但没有哪个读者能回避其中的“色”。

因为这个字一般不明说,所以更能吊起人们好奇的欲望,譬如“某男某女发生关系”——是指有了性行为,偏偏减掉了这个“性”字。也可以说成是“他们俩那个了”。所以,某种程度上“色”话题当然是比“食”高级的话题。

于是越不明说,越是大家都懂,懂到现在的孩子已经不会在晚饭时间电视里卫生巾广告说“量多的日子”时候问妈妈什么意思了,懂到现在的孩子已经一看到电视里或现实中的女人干呕要吐就知道她怀孕了。

想当年我上大学的时候,读了那么多的书报杂志,也只看过一个稍微荤点儿的段子。

如今,一桌10个人2瓶52度白酒的饭局,露骨的荤段子似乎就能有104个,比酒味儿还浓。

谁若在众人前含蓄些庄重些,会被千夫指为伪君子闷骚。文化再低的中国老百姓,也能够侃侃而谈“食色性也”的道理,也能够常常唠叨两句英语的Kiss、Sex。

写此文时正赶上H7N9禽流感在江浙沪肆虐,波及京豫,夺人性命,闻者色变,可怜我很喜欢吃的那些鸭子啊,纷纷惨遭扑杀。我爱吃鸭子,但北京烤鸭例外,因鸭性凉滋阴宜炖煮,最喜好的还是南京盐水鸭。其实鸡才适合烧烤。

鸭子是最好的荤食食材,不但给我们营养,还启发着我们如何做人。吃鸭时,会联想到它们浮在水上很端庄悠闲的样子,可两只脚蹼却必须在水面下拼命划水,哈哈,多么像好多的成功人士啊!

文明是一种脆弱

赤脚的和穿鞋的,穿鞋的那人,文明。穿鞋的怕那赤脚的也罢了,那穿鞋的,居然还时不时自己脱下鞋嚷嚷舒服。

所谓文明世界,文明是一种符号,可在喧嚣的文明呐喊中,我们所看到的是,脆弱。

都说如今比过去文明,那就先看看传媒上和新人类口中的流行词吧:

动辄就是“崩溃”“狂”“晕”“倒”“囧”“雷”“槑”“爆”,要么“吐血”,要么“喷血”要么“爆笑”,啥事儿都“超级”,长个人模样的就是“天皇巨星”“中国第一人”,卖点儿半吊子东西就是“巅峰巨献”,促销降价叫“大放血”,无数商铺几乎天天“跳楼价”……语言极端,行为也极端,以“史上最”“震惊”“狂人”等搜索网络,跳出的是千万条链接网页。

语言是人对自我心理的描述,极端的词汇铺天盖地,即使还有些平心静气的人,浸淫在如此社会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那传统所强调的“中庸”,恐怕也已经奄奄一息了吧。

所谓中庸,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极端,让人无止、无定、无静、无安、无虑,终究无得。

人类的文明进步首先是物质文明的进步,人类依托已经创造的物质文明去谋求自己认为更高程度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于是,人类对这些物质文明的依赖越来越多、越来越重,并在其过程中逐步减少了对自身原始能力的依赖。

依赖造成脆弱。

就如有了手机,我们不记别人的电话号码了,各种密码多得越来越记不住了,有U盘有网盘有云存储,我们越来越依赖它们,越来越懒了,越来越不会记录在纸上了,隐隐的担心也与日俱增。从自身动物本能的降低,到复杂系统出错概率的剧增,因为有超级交通,我们更怕走路;因为有超级医疗;我们更怕疼痛;因为有超级服装,我们更怕冷热;因为有超级服务器,我们更怕病毒……再譬如:

多多地造汽车,因为开车象征现代文明;多多地罚吐痰,因为吐痰违背现代文明;可是,开车对于环境的污染,是吐痰的多少倍呢。

文明就是厉行节约一张纸,铺张浪费万亩田;

文明就是电视前感动泪流满面,大街上见事无动于衷。

世界文明发展进入21世纪时,联合国做了一件20世纪以前并不需要特别重视的事情:2003年9月10日被命名为“世界预防自杀日”,每年有纪念活动,美好的初秋时节,偏偏定成了这么个阴暗时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中文网站2012年“世界预防自杀日”网页数据,每天平均有近3000人自杀,每一个自杀身亡者对应的可能是20个或更多的自杀未遂者。

自杀,似乎成为荣耀,如果观众的心灵足够空虚的话。

一个脆弱的心灵不敢凝视美丽,是因为他知道所有的美丽都将褪色;

一个强壮的心灵敢于面对哀愁,是因为他知道所有的哀愁都将淡远。

有一段激烈的文字,被无数次引用,它来自鲁迅先生1926年的文章《纪念刘和珍君》: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抱歉的是,鲁迅的文章,正在从当代的语文教材中被大量删除,因为更多的人不需要“投枪和匕首”,而需要脂粉、赞歌、麻药。多数传媒舆论上的“文明”,常常也只属于“乏走狗”“假洋鬼子”或者孔乙己之流。

我在《快鱼不心苦》一书中说了不少“人之初性本懒”,当今一个时尚词“幸福指数”,差不多就是懒惰指数。北欧也好希腊也好,不丹尼泊尔也好,慢生活也好,欧债危机也好,高福利也好,那都是让人变懒的不同方式和程度的结果。指数越高,人越懒惰。

哈哈!这是不是别样的“返璞归真”呢?

全球化时代,资源日匮,人欲日增,真会有两千年前老子想象的“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吗?

好在文明经典里,还有些坚硬的山峰,从《易经》开篇明义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亚圣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到梁启超的“少年强则国强”,到今天的经济增长、责任、价值、竞争力、复兴等这些生存必不可少的概念,都是反脆弱的。

看前央视主持人张泉灵的微博,有这样一条:

工程师同事是个拿数字说话的人。他自费先购入PM2.5检测仪,并意识到了开窗的巨大风险。又买了一个二氧化碳检测仪,并意识到了不开窗的巨大风险。为解决两难困境,购入空气净化器,随后发现吸附式净化器的负作用:臭氧的风险。然后购入血氧检测仪确定自己是否处于亚健康。然后……

也许越是有科学知识的人,越是用科学知识主导生活的人,就不得不活得越累吧。是做知识的奴隶呢,还是让知识做自己的奴隶?

纯粹的“科学”或许是独立的,但是这个世界上的“科学研究”,却必须是利益主导的,各种各样的利益。而相信这些被研究出来的“科学”的人们,并因此建立了文明的认知体系的人们,很可能是这些利益的受害者。

人类被自己玩出来的科学逼迫到21世纪,嘴上仍然倔强地喊着科学万岁,可心里,越来越向往那些没有“科学”的地方,那些看似更美好的地方。

所谓的全天然、原生态、野生、有机,最受科学知识丰富的人追捧,其实就是“全没有现代科学痕迹”的意思!

想起了那句中国人的俏皮话: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人的免疫力,很大程度上是源自心灵的,物质的强大终究战胜不了心灵的脆弱。

河北一位金钱事业都颇成功的老板,特别喜欢奔驰车,正式场合的座驾S-600由专职司机开,硬邦邦方头方脑的G500V8由他自己体验驾驶感觉,公司接送客人的是两辆R-350,年轻的妻子和年轻的女儿,各开一辆酷酷的SLK,一红一白……有实力有品质。

去年这位老板去北京参加一个高级研修班,结识了一群不同圈子的大老板,感受巅峰人生,一起聆听玄而又玄的课程,一起体验折腾加忽悠的高大上。听到了一个“说法”:奔驰车的那个商标——一个圈,加三段线条,看起来仿佛是汉字中的“囚”字,很不吉利,更不利于事业的发展,所以……

是那样的场合,是那样的人群,于是这位老板深深地相信了。

回去之后不久,他换车了。一次性都换了。

而且,他还把北京传来的这个“玄机”传给更多的自己周围的体面人物们……

看来,心理安慰,是世界上最贵的消费。

其实,不在于把那个奔驰标识看成是方向盘,还是看成某个汉字,根本在于你心里需要什么、害怕什么。人往往会把看到的都朝自己的心意上靠……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本来,这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人给起的名儿,根据的,是起名者那一刻的心理!

文明,让人的心理变得脆弱了,仿佛,听了别人讲述的“绿帽子”的知识,就从此再也不敢戴绿色的帽子了,即使那帽子很好。

更多的人情故事告诉我们,文明不只是有钱与否,而是有了钱后的看法改变了哪些,改变了多少;不是有好房好车好帽子,而是有钱后(“文明”后),怎样看待好房好车好帽子,又是怎样看待属于自己的那个自己。

自己究竟属于自己,还是属于舆论中的文明?

既能走进那个文明,又能否走出那个文明再看那文明?

但更多人一旦文明,就害怕被不文明,更害怕以后享受不到现有的“文明”。

人一害怕,就好对付了。

人一害怕,支撑他的那颗胆,就隶属于那些高明的“造文明者”了,即:

用知识削弱人的胆,用文明脆弱人的心。

引导和推广文明,是“治人”的一种高明的谋略。

是人都懂——百善孝为先。

养育之恩,给了子女无限的爱、无条件的付出,只求儿女幸福。

亲情之爱,是人性向善的开端,是人类一切美好情爱的源泉。

父母,更是人性之初的启蒙老师,解惑传道,延绵终身。

与友情、爱情等人之常情相比,亲情,总是人发自根始本源的最真挚深厚的心灵感应。2010年5月9日,美国贵宾通讯公司研究显示:母亲节这天的国际电话通话量比新年多8%,比情人节多11%,比万圣节多62%。

一个人的成长,归根结底是心智的成长,所以对父母之情的感受和理解,也必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成熟的:

8岁挨了妈妈打,会哭;18岁挨了妈妈打,会火;28岁挨了妈妈打,会

;38岁挨了妈妈打,会笑;48岁挨了妈妈打,会哭。……

8岁时因无知而哭,18岁时因不解而怒,28岁时因知晓而忍,38岁时因深知而微笑,48岁时因感恩而哭泣。

50岁以后能再挨妈妈的打,那是莫大的福!

到了60岁、70岁时,可能我们只能在回忆中去追寻曾经温柔的触感了。

泪流满面。

孝是中国人情之本,汉朝的东、西两代,西汉15帝,东汉14帝,除了汉高祖刘邦和光武帝刘秀,其他皇帝的谥号中都必定有一个“孝”字。唐朝,则从李渊开始,谥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接下来27位皇帝除了最后一位哀帝,每一位皇帝的谥号中也都加了“孝”字。这也正是汉唐成就伟业的要素之一。

之后,北、南两个宋朝如此,明、清两朝亦是如此。贵为皇帝,人之楷模,都是孝字当先,以孝治国,可见“孝”义在中国文化中的至高无上。

早在一百六十多年前,为了强化战斗力,从未带兵打仗的曾国藩深知,以农民为主体的湘军,要打败饱经杀阵、气势如虹的太平天国军,必须有严格的思想教育,他就把《四书》《孝经》等经典书籍,下发到每一个士兵手中,辅之以密集的精神训话,始终强调。于是,十多万的湘军逐渐被塑造成了一支纪律严明、勇猛无敌的战斗部队。

孝,是让人向善,更是让人向上的力量。

可去搜索历史,却发现许多向善和向上的伟人,都根本没能来得及尽孝,他们的至亲父母,是那样过早地离开了他们。

佛祖释迦牟尼:出生七天丧母,由姨母养大。

基督耶稣:15岁(一说19岁)丧父。

先知穆罕默德:遗腹子,6岁丧母,由叔父养大。

至圣先师孔子:2岁丧父,17岁丧母。

伟大诗人但丁:6岁丧母,18岁丧父。

科学巨匠牛顿:遗腹子,由外祖母抚养成人。

现代音乐之父巴赫:9岁丧母,10岁丧父。

大文豪托尔斯泰:2岁丧母,9岁丧父。

智慧象征诸葛亮:3岁丧母,7岁丧父。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孤儿,由兄嫂抚养。

唐僧陈玄奘:5岁丧母,10岁丧父。

女皇武则天:12岁丧父。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自幼父母兄长均丧于瘟疫。

大清康熙皇帝:8岁丧父,10岁丧母。

毛泽东:16岁丧母,17岁丧父。

周恩来:幼失养父,9岁丧母。

北宋政治家范仲淹:2岁丧父。

日本文豪川端康成:2岁丧父,3岁丧母,7岁丧祖母,10岁丧姐,15岁丧祖父,成为人间孤儿。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12岁丧父,19岁丧母。

还有很多,很多。与这些伟人的惊世伟业、旷世成就相比,不能不说“未能尽孝”是他们的心灵之苦,是终生的最大遗憾。

这些伟大人物的父母们,都没能来得及享受孩子的孝敬,留给孩子的,在那一刻是巨大的生存压力,兴许,就是因为这压力的足够巨大,“天降大任于斯人”,才造就出伟大事业的英雄,亦证明了中国的古话“千金难买少年贫”。

有一种说法,说这些伟人的父母虽然在世时未享子女之孝,可却能含笑天国。我倒是觉得,子女与其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不如在父母健在时奉献更多的贴心关怀、舒心照顾,让看得见的父母们心满意足,哪怕是最简单的“常回家看看”。

如今,钱让人们忘记和放弃很多,啃老族简直太多,拼爹坑爹的也大有其人,花点小钱也就可以“孝敬爸妈脑白金”了,或者“送长辈黄金酒”……可世风日下的感叹中,能让一切商业头脑疑惑的,是父母们对所谓忙碌的子女们,依然那样宽容体贴,那样逆来顺受,那样无私地、无偿地、无悔地始终奉献着。一位又一位普通平凡的父母,持续地、执着地感动着中国,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新新人类。

泪流满面。《礼记》说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论语·为政》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爱不能等待,要趁早!忍

忍字心头一把刀,说明那一切的“忍”都是有目的的。

汉语里忍字的词语很多,从容忍到忍气吞声到忍辱负重,乃至忍辱偷生,坚忍而至残忍,还有暴忍、鸷忍……

啥是忍?

忍,首先是对自己的狠,忍住生理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求、欲望,忍住情感的冲击,表现出符合别人需要的情绪和态度,深藏不露。

当某人已经能够习惯承受自己加给自己的一种折磨,能忍受那种痛,那当某时他把类似的痛加在别人身上的时候,他会觉得不是害人,而是在让那个人接受磨炼,不以其痛为痛,“我既能受,人皆可受”嘛。

可是不同的人,感受力、承受力大不相同也!

在经历了太多苦难折磨的人眼里,别人那点儿苦,也能叫苦吗?

为了目的,既然做到了虐己的坚忍,而后对待周围的人,也许就有了忍苛、忍忮、忍毒、忍虐、忍悖、残忍、暴忍、鸷忍。

万事万物皆离不开平衡,人的心智更是如此,今日忍得多,明日要得多,可世间万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一旦所得无法平衡过去的忍受付出,平衡一失,便现极端!

某某官员升职无望,便疯狂贪污受贿上亿元,以此平衡自我的存在感、价值感。

于是,遇到那些个“忍”上来的人,我等常人又有几个能忍受得了呢?

所以呢,既不要跟见多识广的人撒谎,更不要跟饱经沧桑的人诉苦。

所以呢,遇到工作狂领导,遇到高绩效团队,只好对不起家人、对不起身体、对不起朋友了。

江湖上有道是“男人不狠,地位不稳”,某男装广告也曾是“男人就该对自己狠一点”,后来大概忍不住改了。延伸而出的畅销书还有诸如“女人不狠,家庭不稳”“老板不狠,公司不稳”等。这里所谓狠,便是忍住心底深处的人性之善,扼杀其对决策的影响力吧。

一切忍皆有限。容忍,“容”即有限量,“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就是容量的极限了。

文人苏东坡有句名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可他自己显然就不够坚忍,职业生涯里似乎太多时候忍不住“乱写乱说”,所以官场事业自然就很不顺了。真文人的眼里,能忍的人与事,还真的少了点儿。

忍得多的人,心当然狠。

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必能狠常人所不能狠。

对那些经过苦斗而上位的人,要小心;对那些饱受艰辛,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人,要小心;对那些穷困而后暴发的人,要小心。

其实,所谓的人际沟通,并不复杂,在两个字上下足功夫,也就差不多了。

这第一个字就是:

忍。信

这个中国字,细细琢磨一下,还真的很有名堂。“言”边上站个人,那这个人,到底是说话的人呢,还是听话的人呢?

一句话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这样的历史事实简直太多了。

为什么?

因为他信了一句话。

一句话也可以演化,可以延伸、折腾出几十句、几百句话,甚至上百本书,那就可以叫格言、真理,叫方法,叫流派、理论、宗教……

信,于是升格为“信仰”。

信仰,大约是人类所能造就出的最高级的产品了,可称至善营销。

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谎言说一千遍就是真理”,道出了人类似乎永恒的弱点。我讲“领导力与领导艺术”课程多年了,总结出的当领导最难的8个字,首先就是“信疑之惑”:

信,何其艰难,信人?信自己?信真理?

当然,一旦信了,就会觉得很容易了。

人言,有人信,若是说话的人自己信以为真了,践行兑现,此言就是诺言,驷马难追;若是听话的人信以为真了,那结果则可能是诺言或者谎言。

在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灰太狼说了很多谎言,只有一句诺言始终兑现:我一定会回来的。

——那是因为它能帮剧组赚钱。

世事人情所谓成熟就是该信的都不信,而幼稚就是不该信的也信了。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至于为什么做到或没做到,只有自己心里知道,对外解释也是白搭,只好用那句套话安慰自己:问心无愧。

有趣的是,“问心无愧”这句话,同时也是说给人听的。

若真的心里都无愧了,又何必说出来?

生活中,反着听别人的话的人,也不在少数,那是真的有点太成熟了。

不承受诺言的压力,人,又如何成功呢?

不经受谎言的洗礼,人,又如何成熟呢?

相比之下,谎言的共性是让人心里舒服,譬如把女人一律称为美女、女神,逢人都说“结识你真的很高兴”之类;有些诺言倒是很恐怖,譬如“此仇不报誓不为人”;还有些更狠毒的誓言,让人厌恶去提。于是有些饱经世事、见识沧桑的人们,宁可听到一些谎言,倒反而轻松惬意。

轻松就是无须去在意别人的言,在传播普及的信息泛滥时代,在“有口才的一定是人才”的社会认知时代,为言所累,太难为自己了。就像李翊君的《誓言谎言》中的歌词那样尖锐:

被骗是心甘情愿……誓言谎言一样缠绵,誓言谎言一样欺骗……

人言为信,信人还是信言?狡猾者云“看行动”,那才是真忽悠。

大凡那些让人上瘾的,往往开头接受起来都不那么容易,要点儿胆子,要点儿忍受,定会有些痛苦的。

糖,入口容易,口感舒服,但吃多了,却不那么舒服,于是没什么人对糖上瘾。

盐,也差不多。

米饭面条天天吃,偏没人上瘾。

咖啡,很苦很酸涩,入口不舒服。有咖啡瘾的人很多。

槟榔、臭豆腐、榴莲,等等,入口很不舒服,但上瘾的人极多。

辣椒,很厉害的辣椒,入口很难,很艰难,越吃偏就越上瘾。

白酒,很辣很苦很涩很伤胃伤肝肾。有酒瘾的人很多。

香烟,很辛辣很苦涩很呛人很伤身。有烟瘾的人很多。

毒品的第一次,据说也是很不舒服的,那个瘾,可是要送人命的。

人,既有对物的瘾,当然有对事的瘾。钓鱼,开头那何止是难,简直超级难。可有钓鱼瘾的人很多,超迷恋。

近来很多的媒体热议年轻人刷卡成瘾,一些调研统计报告的数据是六成,信用卡里麻烦陷阱当然多多。

看韩剧,很多人嘲笑低智商,很多人上瘾迷痴狂。

泡夜店,丑恶历历,好像说不出什么对人的好处,有瘾的人可真多。

长时间上网,长时间看手机,眼睛、腰椎和肩膀都受不了,长时间玩游戏,手指胳膊和眼睛都受不了,偏有那么多的人不要命,要过瘾。

打牌,很多打得不好的人,比那些高手还要上瘾,被誉为逢赌必输的“老输记”。

除了上面这些,还有,对人的瘾。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常听到这样的诧异:这么好的人怎么会跟了他?男人抱怨说“好男人找不到好女人”,女人抱怨说“好女人找不到好男人”,难道,是好人都喜欢与自己不同的“坏人”吗?

呵呵,好像就是,有不同、有差异才产生情趣!

好奇心有时会“进化”到——贱——的地步。

似乎越特立独行的人,就越会被人深刻记住,越可能赢得粉丝、钢丝和死党。看看如今那些占据时尚传媒最显眼处的各类“明星”“奇葩”们,从他们的装扮到言行,从倒行逆施到匪夷所思,答案昭然。

往往容易的、简单的、平和的人、事、物,难以让人上瘾,平凡如米面,平凡如空气,平凡如父母一样容易被“人”淡忘、忽视,大凡是人所必需的,一般都不精彩。

那些能够把艰难的事情做到极致的人,会有些利益、价值的驱动,但内心深处的激励力,其实,也许就是瘾的冲动。

世界上的大明星、大球星、大企业家、大作家、大画家、大作曲家、大设计师、大演讲家,呵呵,差不多就是这个性儿了。

相信、信仰,与迷信的区别,也是考量一个人精神成瘾的程度。

程度,是衡量人心智的根本标准,过一点则疯癫。不过有些因为名气太大,财势太盛,牵扯的人物、利益太多,也就不被当作精神病了。

大多数成瘾者的第一次,也和常人一样的难受,也许是一种越是受罪越挑战的征服意识,一种意志,在其后一次次的难受降低的过程中,觉得是自己征服了这个事物,其实是自己被那个瘾征服了。

瘾是性情,不必以好坏简单论评。

瘾是人对外加事物的强烈的依赖,越是难事,越是怪物,越让人上瘾。是人贱吗?不是,是人情中的感性主导。

一个普遍的规律就是:

有瘾的人,往往很难被旁人理解,甚至被认为是自虐;而不理解别人某瘾的人,也许自己正沉浸在另一些瘾当中。

要知道,不论啥瘾,要戒,都是很要命的。

情寿

一个养生讲座上,有位著名养生专家说:没心没肺,吃了就睡,长命百岁。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上,类似的论调还真的不少。于是很多人开始追求心如止水,拿诸葛亮丞相的话“淡薄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来装饰自己、标榜自己,嘲笑不淡定的人,自称从不感动,更不激动,绝不冲动,号称无欲无求,原来求的是长寿。

情欲两个字虽然常合为一个词,但意义却是相差很大的,情是人的有感之发,欲是人的有需之求。人之情感与生俱来,无情,是把自己和体外的世界相隔绝,视若无睹,听而不闻,强迫自己的心脑不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强行封闭自己,只是为了生日的数字大些,那是从坚忍到了残忍,那是为了一个欲念,断了其他欲念。是极端中的极端,悖情悖理。

自己相信无情能够长寿也还罢了,麻木就麻木吧,偏偏还喜欢嘲笑和他们不一样的、多愁善感的人。

一提到多愁善感,就不由想到了唐朝的诗句:“多情善感自难忘,只有风流共古长。”无情怎风流,何苦做人世上走?想到了诗圣杜甫的感伤话:“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还想到了曹雪芹借黛玉的感叹:“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这和那些没心没肺的“三不动”的人相比,确属多愁善感,但却是合乎自然大道的“有心有肺”。比较多的人会认为,文人、读书人们相比其他人群,要更加多情。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趣,是学习的动力;有情,是成功的基本。当一个人对事物、对人生,有了情感的大投入,以“苦累”为乐,才能有超常的生命的成功。

文人长寿吗?随机翻阅了一些资料,就以近现代有明确生卒年份的、公认的中国文学家共19位进行统计:

鲁迅,1881—1936年,享年56岁;

周作人,1885—1967年,享年82岁;

郭沫若,1892—1978年,享年86岁;

叶圣陶,1894—1988年,享年94岁;

林语堂,1895—1976年,享年81岁;

郁达夫,1896—1945年,享年49岁;

茅盾,1896—1981年,享年85岁;

朱自清,1898—1948年,享年50岁;

冰心,1900—1999年,享年99岁;

夏衍,1900—1995年,享年95岁;

沈从文,1902—1988年,享年86岁;

梁实秋,1903—1987年,享年84岁;

巴金,1904—2005年,享年101岁;

曹禺,1910—1996年,享年86岁;

钱钟书,1910—1998年,享年88岁;

艾青,1910—1996年,享年86岁;

孙犁,1913—2002年,享年89岁;

其中除去两位,徐志摩(34岁空难),老舍(67岁自尽),上面17位文学家的平均寿命为82.2岁,大大高于2010年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72岁。

而依然活跃的当代文学大家们,金庸已过米寿且好学不已,余光中85岁诗意盎然,王蒙年近八旬大作斐然。

外国文学家长寿的也很多,比如法国大文豪雨果(1802—1885年),寿命83岁,几乎跨越了整个19世纪,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英国文豪萧伯纳(1856—1950年)寿命更是达到了94岁!

我于是很好奇,为什么报刊上、电视里、广播中那么多关于养生之道的文章、讲座,没有提倡喜爱文学亦是长寿妙方呢。

孔孟两位圣人,是大文人,在两千多年前那样简陋的物质条件下,也能有73岁和84岁的高寿,他们二位是何等的情感丰富,悲天悯人,倾情施爱,知其不可而为之。正是真诚满溢的情感,激发出了他们每一个生命因子的最大潜能,蓬勃激荡。

多情,多的是人之情,人生的冷暖和短长,根本上取决于我们心灵的温度,丰沛的情感,滋润我们的生命力。

在讲“领导者心智模式和总裁思维”课程时,我常向学员们提出一系列问题:

在过去的一年里,你有没有——

感动过至少三次?

愤怒过至少三次?

欣慰过至少三次?

喝醉过至少一次?

帮助过无关的人至少一次?

看望重症的病人至少一次?

参加别人的葬礼至少一次?

如果有,我会请他们回味,思考寻求感悟,分享看到共鸣;如果没有,那我就会建议他们在此后的一年里,至少要求自己去感受、去经历,在观察和体味中,发现自己的同情心、同理心,发现自己心灵温度的变化,发现自己看待世界和自我的角度的变化……发现自己和世界的一体性。

享寿95的大哲学家、清华大学文学院前院长冯友兰先生(1895—1990年)说:风流是一种所谓的人格美,真正风流的人,有情而无我,他的情与万物的情有一种共鸣。他对于万物,都有一种深厚的同情。

这才是真正的文人,真正的人性情怀,让我们的眼前浮现出陶渊明和嵇康,浮现出“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竹溪六逸”“扬州八怪”,让我们脑海中吹拂起“魏晋风骨”的清风逸情,荡涤各样的俗雾浊气,让自然造化之人天真情性豁然而爽。

文学是人类情感的符号,是人情的生动活化教材,也是点燃人情和人性的火星,在人心中熊熊燃烧,让人的生命更加鲜艳,更加美好。

西汉大儒杨雄所撰《法言》里说儒家“通天地人”,于是那些呼喊“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诉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人,是与世间万物之情相通的人,更能够本性、本能地把景、物、人、事融为一体,通心通灵。从来,文学就是最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人类的同理心、同情心,宋朝的两位大文人安子顺和苏东坡,就有过相似的两段感受。

安子顺曰: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

苏东坡曰: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欣慰而幸运的是,这些好文章已经都在高中的语文课本上了,能让今天的中国孩子更真切地了解真正的中国人情。

血肉之情,合乎天地自然之道,喜怒忧思悲恐惊,虽发乎情而止乎礼,但是,忍无可忍无须再忍。所以,没心没肺,难得长命百岁!

有人对我说,那些长寿村的人们,不都是说很平淡的生活才能长寿吗?我说那是他们在镜头前时说的,我们并没有看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状态。而且平淡的生活并不是情感淡漠的生活,更不是心如止水的生活,那些说自己心如止水的人啊,要么是假装,要么是等待,一边还在持续抱怨。

人生而有情,若把丰沛的情感倾泻到学术上,科学家从来都是长寿人群;若把丰沛的情感倾泻到艺术上,艺术家往往也是长寿人群;若把丰沛的情感倾泻到产品上,企业家往往也是长寿人群;若把丰沛的情感倾泻到政治上,政治家往往更是长寿人群,他们的相同点就是:情感格外饱满,欲望非常强烈,表达形式丰富。《庄子》说得精彩: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而《中庸》里面,说得就更加尽情尽性,畅透极致:

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聪明

夸人聪明,人会高兴。这聪明可不是拿诺贝尔奖,也不是一定要智商120,中国话已经说得很明白:耳聪目明,就是聪明。要给总指挥大脑提供正确的信息,大脑才能进行整理、加工、判断、创新,这是烹饪工具和食材的关系。

所以看得对,听得清,这就是“聪明”的基本来源。

于是我们知道了,大脑受制于感官,要聪明,先得要敏感!感官对于大脑的作用可不小,就好比人们在电脑前上网时,情绪会比阅读书纸文字时更加激越,因为被刺激的感官更多,强度更大。

感官有啥?眼耳鼻舌身,中国人还特意加上“意”,称为“六欲”,说六欲,又必说“七情”。

按照《四书》第三书《礼记》“礼运”篇的解释: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第五个儿子朱橚等主编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方剂书籍《普济方》第43卷《因论》中,则对“七情”作了这样的阐述: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若将护得宜,怡然安泰;服役冒非理,百病生焉。

该书将“七情”归在“脏腑”大类部分,和中医的“五志”是有相通之处的,将人的生理和心理结合起来了,不少的病,源自心病。

如今许多人开口的时候总是把“七情六欲”连在一块儿说,虽然一时说不出来哪13项情欲,但意识已理解得差不多了。其实1979年版的《辞源》里,还并没有“七情六欲”这个词语,只分别有“七情”和“六欲”两个词。

第一欲是色欲,此“色欲”当然不是情欲性欲,而是人们在视觉上获得快感和满足感的欲求。

既然视觉第一,那当然就成为外界进攻你的大脑的第一侵入口。

所以瘦肉精使得猪肉格外健美,看起来那么好;

所以膨大剂使得西瓜格外饱满,看起来那么好;

所以化妆品广告说:“我们能证明,你看起来更年轻”;

还有看上去的白馒头、大米,看上去的红草莓,看上去的亲切……

传统观念上,女儿是“外销”的,所以爸妈总是格外打扮包装女儿,看上去要漂亮。

喜怒忧思悲恐惊,色声香味触法,把第一情和第一欲连在一块儿,当然该算作第一人情了:喜色。既然是第一人情,那当然人人都要,一旦满足,当然也就大见奇效。

这人啊,一高兴就会犯错,面露喜色嘛。《三国演义》里出现过好几次“谁谁谁大喜”,那结果都是犯错误的开始。

所以,营销,就是先让客户高兴起来,然后掏钱;

所以,恋爱,就是先让女生高兴起来,然后掏心。

啥叫引导,引导就是让人先高兴起来然后脑筋跟着你走;啥叫求爱,求爱就是让人先高兴起来然后爱你。

这都是人的眼睛、耳朵先开始的“祸”呗。

视觉优先,看今天世界上创造商业奇迹的“大师”们,往往都格外善于征服受众们的视觉感官,像詹姆斯·卡梅隆,从《泰坦尼克》到《阿凡达》,像史蒂夫乔布斯,从麦金塔电脑到苹果手机。

王菲和陈奕迅的经典歌曲《因为爱情》真的很好听,歌词中有这样两句:

因为爱情,不会轻易悲伤,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因为爱情,怎么会有沧桑,所以我们还是年轻的模样。

这两个“模样”表达了文艺作品中特定的爱情外观,要美妙精彩好看,才有收视率有发行量有粉丝追捧,而所谓的“白头偕老”就不是时尚文艺、时尚娱乐所关注的了,老胳膊老腿有啥好看的?

人生过客,忙忙碌碌行色匆匆,人对于看到的人们,怎来得及用心去品味?于是只好,也只能看一眼“样子”,于是用心在自己给别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