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沟通术(写给所有深受社交困扰的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8 16:56:33

点击下载

作者:胡慎之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情商沟通术(写给所有深受社交困扰的人)

高情商沟通术(写给所有深受社交困扰的人)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高情商沟通术(写给所有深受社交困扰的人)作者:胡慎之设计:李洪达排版:郝禾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5-01ISBN:9787308180627本书由杭州蓝狮子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能基础技Part One第一章 表达自己01  跟任何人都聊得来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发现很多人会把心理咨询当作聊天。既然大家都喜欢这样的解释,那么我们就来探讨下“聊天”这门艺术的相关技巧。

一场愉快的聊天,将是展示自己的最佳机会,同时也能凸显一个人情商的高低。

Lily是一位刚刚工作没多久的女生,她的性格偏内向,空有一颗想融入同事并参与聊天的心,但却不知道该怎样做。每次看到同事们聚在一起聊得热火朝天,她总是心生羡慕。偶尔,她也会尝试着加入同事们的聊天,但总是以冷场结束。所以,她在公司几乎没什么朋友。

IT男Tom也有类似的烦恼。他的生活条件和工作履历都挺优秀,但不知为何,谈了三场恋爱都失败了,而且女友提出的分手理由都一样:跟他在一起吃饭、看电影很无聊,聊不到一起去。

为什么Lily和Tom不能跟别人好好聊天呢?问题出在以下三点,这些也是我们容易犯的错误。错误一:有我没你

Lily在与同事聊天时,一直都在思考:别人是怎样看待我的?别人对我的话题感不感兴趣?表面上,Lily很在意别人,但实际上,她更在意的是别人对她的看法和感受。即使她有时关注到别人,但关注的更多的也是自己想象的内容,并非真实的客观实际。所以,“有我没你”的人很难跟人好好聊天。错误二:只说不听

Tom是典型的“只说不听”。无论是在餐桌上,还是在路上,Tom都一直在兴致勃勃地表达自己,倾诉自己的想法,很少能耐下心来倾听女友说的话。在面对自己感兴趣或熟悉的话题时,他则更像是在开个人讲座一样,滔滔不绝。女友想加入话题,却总被他粗暴地打断。而当女友聊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时,Tom又沉默不语,不给予女友任何回应,让对方很尴尬。

更有甚者,他还会在对方已经对某话题流露出不感兴趣之后,依然滔滔不绝,不懂得适可而止。错误三:肆意评价对错和好坏

两个人一起出去吃饭,其中一人很喜欢吃椒盐口味的虾,而你不喜欢,所以你就说椒盐虾很难吃,这是在评价别人口味。其实,口味是很私人的事,无对错之分。你对对方做出的评价,会让对方感到不安,特别是在公众场合。

以上三点是我们在聊天中容易犯的错误,也是可能影响我们人际关系的“三把刀”。

那么,要怎么做才能愉快地聊天呢?愉快的聊天就像跳双人舞:有铺垫,有互动,有亲近的表达,还有充满仪式感的收尾。所以,要想跟一个人聊得来,需要学会以下这四步。第一步:铺垫

在我们想跟别人聊些什么的时候,最起码我们要先传递给对方一些信息:我很想跟你聊天。一般情况下,聊天刚开始时我们不会选择那些太深入的话题,而是有点像搭讪。比如:老外喜欢对不熟的朋友说:“What'sup?”(最近怎么样?)如果是很熟的朋友,我们可能会这样表达:“有没有遇到什么事情可以说说?”

总之,铺垫就是在进入话题之前,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感兴趣,并且,你特别愿意跟他聊天。第二步:互动

在互动过程中要注意两个关键词:代入感和投入感。

代入感是指我们在表达自己或说一件事情时,用的是讲故事的方式,比如,谁、哪天、在哪里、遇到了哪些人、发生了哪些事情……故事讲得好,就像好的书、好的电影一样能够引人入胜,让人们产生代入感。如果你讲故事可以让对方产生代入的感觉,那你就是个聊天高手。

投入感则指让对方感觉到你是进入对方的情景和情绪中的。一个人是否在关注你,你是能够感受到的。

在人际关系中,代入感和投入感能让我们产生一种最重要的感觉——存在感,即被重要的人所发现、所注视。在开始聊天时,如果我们投入的感情能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话匣子往往能够被顺利打开。

同样,当进入话题时,应该给予对方情绪、语言、行为举止等各方面的积极回应。例如,一位朋友失恋了,你对他说,“失恋的感觉一定很痛苦吧,前段时间我看你闷闷不乐。我也失恋过,我知道那种感觉”。你的这种投入感和代入感,能够让对方产生一种倾诉的冲动。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共情”。小科普 | 共情共情(empathy),也称为同感、同理心等。其最初的概念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来阐述:“咨询员能够正确地了解当事人内在的主观世界,并且能将有意义的信息传达给当事人。明了或察觉到当事人蕴含着的个人意义的世界,就好像是你自己的世界,但是没有丧失这‘好像’的特质。”共情的这种概念,得到了各大流派的认同,更多地被现代精神分析学所运用。共情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感同身受,即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理解他人,同时能够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内心世界。比如,一个孩子摔了一跤,流血了,具有共情能力的妈妈会抱着孩子,对孩子说:“摔了,你现在很疼吧,妈妈抱抱,如果疼得想哭,那就哭吧。”这一刻,孩子的感受是被真正理解了。而没有共情力的妈妈,会马上对孩子说:“可怜啊,摔疼了,不要哭了,伤一点皮没关系,男子汉,就应该坚强。”

较好的互动应该是:眼神的注视、开放式的肢体语言,同时在互动中给予适宜的反馈和回应。反馈和回应能够传递给对方一个信息——你在认真听他讲话。

就比如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例子:孩子从学校里放学回家,想跟妈妈分享一些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孩子在讲事情,妈妈却在一旁不停地做事情,根本没有关注他。这种没有互动的交流就会使人产生挫败感。第三步:亲近表达

其实,跟人聊一些八卦或共同认识的人,是一种很好的亲近表达。除此之外在聊天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适当地向对方表达自己愉悦的聊天心情、两人交流的舒适感,或是自己对下次交谈的期待。这种情绪的表达能带给对方很好的价值体验。

而肯定和认同是表达亲近的最好方法。少些说教式的话语,尝试着保持一颗同理心。你的朋友失恋了,和你说说失恋过程,这时候告诉他,你会陪着他,而不是对他说“别为一棵树,放弃整片森林”这样的话。和对方的情绪保持共振,是最好的亲近表达。

价值体验对对方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代表着自己能够在别人的生命轨迹中留下一些痕迹。谁不愿意被人喜欢呢?谁不愿意被人肯定呢?第四步:充满仪式感的结束

沟通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它需要有一个结尾。充满仪式感的结束是指,沟通的双方中需要有一个人以适度的方式退出交流,不要聊着聊着就戛然而止了,这很容易让对方产生不悦,觉得你是在应付。在快结束聊天的时候做一些铺垫,再次肯定与对方聊天的感受,最后带着不舍的情绪结束交谈。

所以,好的结束需要有仪式感,最好提前告知我大概什么时候有事情要离开,并说:“改天再约。”走的时候,拥抱一下,握一下手,回头望望,表达依依不舍的感觉,这会让别人感到被重视。当然,来个眼神交流也是不错的。

聊天是一种人际互动方式。避免几个错误的聊天方式,掌握以上的沟通技巧,你将成为聊天高手。

除此之外,我们自己也要有聊天的内容。当然,如果没有太多内容可聊,倾听也是很好的沟通。当我们跟别人聊人生的丰富经历或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时,感受会是很美好的。这就和我们在听演讲、讲座时产生共情是一样的体验。

演讲者讲的是自己的故事,但我们可以从别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

好的聊天,不需要太多的套路,更需要的可能是一颗沉浸其中的心。好的聊天,不需要太多的套路,更需要的可能是一颗沉浸其中的心。02  说话理直气壮

谈到讲话,首先浮现在我脑海中的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国王的演讲》。影片讲述的是,英王乔治五世在逝世后,把王位留给了患有严重口吃的艾伯特王子。王子在语言治疗师的治疗下,克服说话障碍,在二战前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讲。一个患有严重口吃的王子,通过自身努力变成了一位声情并茂的演讲者。那说话没底气的我们,该用哪些方法来弥补自身的缺陷呢?

其实在生活中,说话没底气的现象并不少见,尤其是在公众场合。比如实习生小王就是一个缺乏自信、说话没底气的人。他向我汇报工作时,说话的声音像蚊子叫一样,要仔细听,才能听清他讲的内容。在会议上,他总是没说几句就满脸通红,手不受控制地抖动,严重时会额头冒汗,头低低的,像个犯错的孩子。小王知道,这会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障碍,也非常想改变现在的状况。偶尔,他会在我面前责怪自己:“我真是太差劲了,为什么我不能像别人那样,大大方方地站起来,信心满满地跟别人讲话?为什么我总是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担心别人责怪我?”

在职场上说话没底气,升职加薪会离你很远。

在爱情中说话没底气,被另一半抱怨没出息。

在生活中说话没底气,意见常常不被人重视。

话说回来,为什么会有很多像小王这样的人,说话没底气?原因在哪里?其实并不复杂,主要有三点。第一,自我设限“自我设限”的意思是,我们在没有开口讲话之前,已经先预设——自己不是一个很好的演讲者,不能流畅地跟别人沟通,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我们的实际表现往往也和这种预设相似。第二,内心陷入了对权威者盲从的状态

说话没底气的人,很可能是在童年的成长过程中,在想表达自己的意愿时,总是遭受老师、父母等相对有权威的长辈的责怪和评价。慢慢地,他们就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长大后,他们会把对严厉的父母和老师的恐惧,泛化到老板、上司身上,有的甚至会把这套相处模式照搬到自己所有的人际关系中。第三,讲话时内心充满恐惧

其实,这种恐惧是对做不好的恐惧。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觉得只有自己做好了才有价值,才能被别人肯定和赞赏。如果没做好,就会遭受严厉的惩罚。这种怕做不好的恐惧一直深深地埋藏在我们的无意识中。当我们去做一件事或开展某种行为时,那种恐惧的感觉就会影响我们,让我们全身紧张、发抖、冒汗,说话语无伦次。如果我们讲话,是为了避免像小时候那样受到惩罚,是为了躲避恐惧的发生,我们讲话就会很没有底气。再严重点就是演讲恐惧症,症状是,喉头似乎发不出任何声音,失声都有可能。所以,一旦我们发觉自己说话没底气,就要意识到自己有没有可能又陷入了那种不好的恐惧里。

这个时候,就需要认清自己,即对自己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清晰的认知就是,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知道:我做得了什么,以及做不了什么。这种认知可以改变我们的外在行为。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让我们说话有底气?就个人经验来讲,有这几方面的建议。第一,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的方法非常棒。

如果你觉得说话不是很有底气,可以照镜子,跟镜子里的你说话,并告诉自己“我可以”。在跟镜子里的你进行眼神交流时,不管表现如何,都不要对镜子里的你进行任何评价,如“你不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你很糟糕,很不好”。相反,要用一种积极、鼓励的态度,哪怕用高估自己的方式来做心理暗示,也是可以的。

坚持,坚持,再坚持。你会渐渐看到自己的改变,直到你能用坚定的眼神看着别人的眼睛说话。实际上,说话时看着别人的眼睛,是对别人最基本的尊重。同时,看着别人的眼睛说话,你也会产生一种很有力量、很自信的感觉。第二,说话是为了表达思想,而不是为了让别人如何看待我们

投入其中地表达,然后把你的情绪、感受、你想象的别人对你的看法……都暂时屏蔽,尝试着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试试吧,这种感觉非常棒。

记得有一位在央视节目上很活跃的新疆少年,叫阿尔法,有一次别人问他:“上台演讲不害怕吗?”他说:“害怕,但我有一种方法让自己不那么害怕,就是把坐在台下的人想象成萝卜、青菜。对着萝卜、青菜说话,它们是不会有任何反应的。当我不再去关注别人的反应时,讲话就会变得自信起来。我只需要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这样,我讲话会变得更有底气。”第三,创造一次突破性的体验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语,叫习得性无助,它的意思是,由重复的失败或惩罚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小科普 | 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于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他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躲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只要蜂音器一响,即便把笼门打开,狗也不知逃窜,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上呻吟和颤抖起来。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会成为一种行为模式或者习惯,即先对自己进行否定(比如我干不好某件事情),然后遇到类似的事情,就会产生抗拒或者逃避(或拖延),再然后开始自责,更加强化自己做不好某件事情的认知,并且产生挫败体验,接着逃避或者幻想自己能够一下子成为某个领域的天才。自卑和自负成为影响行为的主要心理机制,两者不断循环,从此个人越来越弱。打破习得性无助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尝试从小事入手,体验到成就感,增加自信,再尝试更大的事情。哪怕一次两次失败也没关系,勇敢试错,原谅自己和鼓励自己,再接着尝试,直到产生更高的成就体验。

以前失败的经历,会让我们在没有说话前就退缩。过去一次又一次的演讲失败,会让我们陷入不自信的恶性循环。如何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呢?——创造一次不错的演讲,获得一次突破性的体验。

曾经,我也有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时候,每次上台前都非常紧张。2005年,我在上中德班(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时,我们的老师全程都用英语上课,我的英语水平不是太好,所以,需要上台演讲时就会发怵。那时,每次上课结束后,都会举办一场晚宴,学生们会在晚宴上表演自己准备的节目,那一次我告诉自己:“抓住机会,尝试一下!”

在台上,我表演了刚学会的魔术。表演的时候非常紧张,还好魔术比较成功,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那次突破性的体验,打破了我惧怕在公众面前讲话的障碍。现在,即使在几百人、几千人面前演讲,我也不太会恐慌。更神奇的是,那次突破性的体验还带给我意想不到的改变,让我变得喜欢跟人说话,喜欢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

说话没底气的人,会暗自将自己跟说话有底气的人比较,越比越没自信,越比状态越糟。为什么要比呢?尤其是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比。其实,你也可以好好说话。

创造一次突破性的体验,给自己多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一旦成功,那种突破的喜悦就会埋藏在你心里,影响着你。总之,投入其中地表达自己,把情绪、感受暂时抛诸脑后,慢慢地,我们讲话就会变得越来越有底气。03  恰当地表达愤怒

你会恰当地表达愤怒吗?

有些人是老好人,没脾气,有气也憋在心里,怕麻烦别人,这样既委屈了自己,也不见得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有些人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后,在上司、朋友或陌生人面前,不知道如何恰当地表达愤怒。要么把关系弄僵,要么忍不住发火,回家把气撒在亲人身上。这些就是不会表达愤怒的人。

表达愤怒是一种能力。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愤怒,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更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所以,恰当地表达愤怒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学会的技能之一。

我们为什么要表达愤怒?

家长随意地进出你的房间,乱翻你的东西;同事没经过你的同意,把你的个人信息透露给别人;在超市排了十几分钟的队买单,突然有几个人插队进来。遇到以上这些情况,你是什么感觉?会不会觉得自己的边界和权利被侵犯了,你会不会感到愤怒?

所以,表达愤怒其实是在捍卫我们的界限。

美国心理学家雅克西拉尔说:“愤怒是内心不舒服的反应,是由感到不公平和无法接受的挫折引起的。”很显然,愤怒的背后是恐惧和无力感。中国有句老话叫“恼羞成怒”,当我们被气得懊恼,气得羞愧时,很容易会发怒,心跳加快,头脑发热,脸发烫。我们的身体、心理正在有不舒服的反应发生。身体在提醒我们,你需要表达出愤怒的情绪来。

请明白,表达愤怒是可以的,是被允许的,甚至善于表达愤怒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尊重。

重点是我们该如何恰当地表达愤怒?你可以尝试以下几点。第一,表达愤怒前,做好理性而非情绪化的准备

理性的准备很简单,就是我们不按照自己冲动的意愿去行动。比如,在工作场合,有一位同事故意不配合你的工作,到处散布你的谣言,或者说难听的话让你当众出丑。这些情况一出现,你肯定会感到特别愤怒。这种愤怒,如果没有经过理性的准备,而是直接通过某种行为表达出来,比如,气血上冲,脑子发热,粗暴地跟对方干一架,这些都是情绪化的表现。

那么理性的准备是什么样子的呢?

就像我家的孩子,他在幼儿园经常被一个小朋友欺负,每次回家都很生气。我告诉他,面对这件事有两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是把自身的能力提高,让对方再也不敢欺负你;第二种选择,是跑得快一点,让对方追不上。我家孩子选了第一种,他说:“我再也不希望被他欺负了。”

然后,我跟孩子说:“可能你现在要忍一下,我送你去学跆拳道。但学跆拳道不是为了让你打他或用武力解决问题,而是保护自己,让自己在对方再来挑衅你的时候,不那么害怕,而且有勇气和能力面对。”最后,我家孩子学了跆拳道,跟欺负他的那个小朋友说:“如果你再惹我的话,我就反抗。”现在两人已经成了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这种做法就是理性的准备,没有恶狠狠地放狠话,也没有不顾后果地用武力。小科普 | 情绪ABC理论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该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在这里,错误信念也被称为非理性信念。以下为对该理论的具体解析:A.不幸的事情或者逆境(事情或突发事件的发生,例如:比赛失败、在高速公路上汽车没油、失恋等);B.信念(尤其是在失败或被拒绝后的非理性的信念。例如:“我一定不能失败,我必须要让别人接受我。”“失败是令人难以忍受的!”“被人拒绝将会使我感觉我是个没用的人。”);C.结果(在逆境和非理性信念后随之而来,例如:感到极度的紧张和沮丧,有像逃避和放弃目标这类自我否定的行为,如放弃某项事业,不去尝试做好工作,拒绝参加体育活动或是拒绝交朋友、约会)。影响认知的非合理核心信念1.“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我一定要完成重要任务且得到重要的他人认同,否则我就是一个不合格、不值得被人爱的人!”2.“无论处在何种情况下,别人都要公平地对待我,否则他们就是卑鄙无耻的小人。”3.“我所处的任何情境都要依照我想要的方式进行,立即满足我的欲望且不会要求我过度努力改变或改善这些情境,否则就很可怕,我无法容忍这些事,我根本无法快乐起来。”如果我们内心有以上三条非合理的核心信念,找到它,或许对自己情绪的理解就会深很多;改变这样的核心信念,这样才能真正做自己情绪的主人。第二,区分愤怒的表达和表达愤怒

什么是愤怒的表达?

曾经有段时间,我的工作压力特别大,情绪反应很激烈,一点小事就会让我很暴躁。有一次我开车行驶到高速公路的收费站,工作人员因为失误多收了钱,并说这是规定不给退还。当时我愤怒到了极点,生气地把高速公路边的栏杆掰断了,扔下1500块钱,还差点被当地警察拘留。虽然结果并没有那么糟糕,但那一刻的形象挺不体面的。这是愤怒的表达。

那么,什么是表达愤怒呢?

我的一位同事,他本人时间观念很强,非常守时。然而他一位关系不错的朋友却经常在约会中迟到。一次两次还能忍,次次迟到就受不了了。但他又不能跟朋友把关系搞僵,毕竟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再一次约会,朋友又迟到了,他选择了表达愤怒,他跟朋友说:“你迟到,我感觉自己不被重视,很生气,希望你能尊重我,约会准时一点。”他朋友也理解了他,慢慢地,迟到变少了,两人的关系更和谐了。

由此可见,愤怒的表达与表达愤怒所带来的结果是有很大差异的。第三,不带威胁地说出我们的诉求

人特别愤怒的时候,很容易用威胁的语气对待对方,比如“你再这样,我就对你不客气”“你最好给我小心点,我可不是好惹的”。威胁对方是为了给自己壮胆。其实,当我们生气愤怒时,更需要的是表达自己的诉求。比如可以这样说:“当你这样做的时候,我很生气,我觉得我被伤害了,我希望你能够先询问一下我的意见。请你以后不要再这么做了。如果你再这样对我,我不会和你再做朋友。”

首先描述对方的行为,然后表达自己的感受,最后指出期望对方可以怎么做。这样,对方就清晰地知道,“原来我这样做,你很生气,后果是失去你”。而且,在你表达的那一刻,你是理性的。这也让别人看到你的原则和态度。表达愤怒的可贵之处在于,重建自己和别人的关系。

有愤怒了不表达,也许别人会认为你好欺负,没原则;表达了愤怒,对方反而更愿意和你交朋友。老好人不敢表达愤怒,一方面可能是对自己不自信,另一方面是害怕自己把愤怒发泄出来会损害到人际关系。

用威胁的言语对待对方,以暴制暴,只会持续地让暴力升级,酿成难以挽回的结果。信奉老好人的方法,压抑愤怒,以和为贵也不妥当,更不是长久之策。压抑久了,爆发的时候可能更恐怖,就像火山喷发一样。

如果对方来者不善,存心找你的茬,跟你正面冲突,那就告诉自己:“不惹事,但事来了也不怕事。”既然对方敢主动伤害你,你又有什么理由不反击呢?说到底,我们只有呈现出真实的自己、完整的自己,别人才愿意真正地跟我们建立关系。04  有效表达关心

学员David曾跟我描述过他的问题:别人都会在告别时道声“路上小心”之类的话,可他却说不出口。遇到别人头疼脑热的事儿,他往往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最后什么都没做,因此被别人贴上不懂得关心人的标签。其实,虽然他嘴上不说,看起来冷冷的,但心却是热的。

另外一位学员Kevin也提过类似的问题:恋爱期间,女友说他总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实际上,他内心很爱她,也很关心她。

问这两个问题的David和Kevin都觉得自己在人际关系里好像呆呆的“木头人”,不懂得怎样对别人表达关心或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的感情。“木头人”是指在人际关系中没有真正体会到对方的需求,并及时给予对方需要的人。

为什么David会被认为是不懂得关心别人的人?Kevin心里关心女友,但女友却感受不到,这是为什么?那是因为他们踩到了人际交往里的几大雷区。雷区一:自以为是的关心

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很多孩子都很反感妈妈逼着自己穿秋裤,即使我们知道,这是妈妈表达关心的一种方式,但孩子基本上都不会领情。原因是,我们不觉得冷,是妈妈把个人的感受强加到了我们身上,认为我们也跟她们一样冷。我把这种关心称之为“自以为是的关心”。

其实由于年龄和身体状况的差距,跟妈妈相比,孩子的抗寒能力强很多,有时候根本不需要穿秋裤。这时,妈妈的关心对孩子来说反而是一种压力。换句话说,逼孩子穿秋裤的妈妈不太懂得如何关心人。雷区二:敷衍的关心

网上做过一个调查,女生特别讨厌男朋友或丈夫说的一句话是:“多喝热水。”“我例假来了,肚子很痛。”“多喝热水。”“我这段时间身体不舒服。”“多喝热水。”

除了多喝热水,就没有其他的。为什么这么多女生讨厌男生说“多喝热水”这句话?因为男生根本没有考虑到女生需要的是什么,而是用漫不经心的方式去对待女生的需求。女生感到自己没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多喝热水”似乎成了敷衍女生的万能钥匙,没有任何关心的成分存在。雷区三:把关心放在心里,言行上没有任何表示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要么通过语言,要么通过表情,要么通过行动。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只把关心放在心里,对方又看不到你的心,他怎么知道你在关心他?

以上三种关心人的雷区,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需要尽量避免的。那么,如何关心别人才是有效的呢?有效地关心别人是需要有层次的。这个层次是先从言语到表情,再到行为。第一,用言语表达关心

例如:我有一位异性密友,每次她知道我坐飞机都会发来信息“一路平安”。飞机落地,第一时间打开手机一定能看到对方关心的问候:“落地了吗?”我回:“落地了。”她回:“心安。”

简短的几句问候,我能深刻地感觉到对方一直在牵挂着我,她把我放在了心上。她的这份牵挂让我感到特别踏实,特别暖心。所以,用言语表达关心,就是把对方放在心上。第二,关心可以通过表情传递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小孩子走路摔倒了,孩子的妈妈看到后,会立刻露出心疼和关切的神情,然后跑过去安抚自己的孩子。

当你一位珍贵的朋友遇到了困难、挫折,你会陪伴他。真正的陪伴不一定是空间上的,也可能是心与心之间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积极回应。积极回应的意思是,当你发出一个需求想跟对方建立联结时,对方能立刻回应你。

有一位女生失恋了,她的朋友非常关心她,一听到消息马上来到她身边。这位朋友没做任何劝解,只是安静地坐在她身边,陪伴着她,在她哭泣的时候,递上纸巾,眼神里满是悲伤的神情。朋友的这种做法,能够让女生感受到对方的关心。

很多人对积极回应存在误解。比如,像面对上面这位失恋的女生,有的朋友可能会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你不能这么颓废啊,要振作起来,人生还很美好,别放弃……”朋友唠叨的关心方式对于一个沉浸在悲伤里的人来说,没有任何效果,反而会带来压力。最好的关心方式就是像第一位朋友那样,静静地陪在她身边,在她需要的时候,积极回应她的需求就好了。而这种需求不一定是现实层面的,也可能是心理层面的。第三,最高层次的关心是行为

很多人都有这种美好的童年回忆:当你瞌睡打哈欠了,妈妈把你抱上床,在你的脖颈下面放一个松松软软的枕头,然后帮你掖好被子,再轻声地说:“宝宝困了,要睡觉觉了,晚安。”或是在我们肚子饿得咕咕叫时,妈妈端出了香喷喷的饭菜。妈妈的这些行动,都能让我们体会到关心。行为有时候是最好的语言。因此,关心别人别藏在心里,要落实在言语、表情、行动上。

精神分析师克莱因曾提及一个概念,“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来自原始的母亲对待婴儿的方式。因为婴儿不会说话,只会哭,所以,当婴儿有任何需求时,只能通过唯一的方式引起妈妈的注意,那就是哭。作为妈妈,当听到了婴儿的哭声,接收到的信息是,婴儿有需要了。婴儿有什么需要?是想尿了?还是饿了?妈妈解读出来后,第一时间去满足,这称之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也可以运用到人际关系中,当然,这种关心的程度是最深层次的,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小科普 |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的概念最早是由罗杰斯提出的,也被称之为正向关注或者积极关怀。意思是指咨询者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对来访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光明面给予有选择的关注,利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促使来访者发生积极的变化。它意味着,在心理咨询的每一个时刻,心理咨询者都必须乐于接受来访者可能会有的混乱、恐惧、愤怒、蔑视、痛苦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情感。这种关注是没有任何前提条件的,而且不管咨询者的情感正确与否或合适与否。这种态度向来访者传达的信息是,心理咨询者乐于接受他们此时此刻真实的自我。——《人格自我心理学》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更多的是婴儿时期妈妈们对待婴儿的一种方式,而在成年人之间,更多地发生在相爱的亲密关系中。衍生出来就是简单的“有福共享,有难同当”。举个简单的例子。丈夫对妻子说:“我有可能要失业了,我很担心。”妻子说:“老公,没关系,我知道你担心的是家里的经济状况,甚至你担心你失业会影响到我对你的态度,没什么大不了的,真有那么一天的话,我养你,并且不离不弃。”这就成人之间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在无条件的积极关注里,有几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理解对方的需要。

理解就是能让对方感受到被看见、被尊重。如果一个人的需要被理解了,那么他便能体验到爱和喜悦。

第二个关键词:在需要的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回应。

因为真正的关心能让对方获得强烈的情绪体验。真正被别人关心的人,内心也一定会产生特别强烈的情绪。

第三个关键词:特殊存在。

特殊存在是指,“我的需求跟别人的需求不同,对方只有能察觉到我的特殊需求,那才是真正关心我,懂我”。

我妈妈是一个典型的家庭主妇,自我价值感比较低。给她买较为昂贵的礼物,她内心会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么好的礼物,于是总是推辞说:“不要不要,你们赚钱不容易,干吗买这么贵的东西。”

大部分人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责怪妈妈,但这样做其实是忽略了妈妈内心的焦虑。所以,每次我给妈妈买礼物,她问我多少钱,我就把1000元钱的东西说成100元。这样既能缓解她的焦虑和尴尬,又能让她收得心安理得,何乐而不为呢?虽然,她也知道肯定不止100块钱,但她会感到你在意了她的感受,关心到了她。

所以,真正的关心是从需求层面、现实层面和心理层面出发的。缺少任何一个层面的关心,对方都不能感受到真正的关心。有效的关心要从语言、表情和行为三个层面去表达。05  打造朋友圈形象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朋友圈可能会让你失业。

之前,我有一个助理,他经常在朋友圈上发动态,内容几乎都是没头没脑的话,或者是一些糟糕情绪的发泄,甚至还会有“真想揍死他”这种攻击性语言。每次看到他的朋友圈动态,都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人。虽然他工作做得挺好,但是他在朋友圈的表现,让人觉得平时的他就像是一个戴着面具的人。也因此,在合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我还是请他离开了。

微信不仅是聊天工具,更是展现个人形象的窗口,所以打造好朋友圈真的很有必要。前段时间,微软人工智能做了一项大数据调查:通过搜索你朋友圈的关键词,来推算你的五大人格。五大人格是一种描述人格的分类方法,包含外向性、神经质、开放性、随和性和尽责性这五类。

很多HR(人力资源主管)在招聘、面试、评估员工心理时经常会用到这五大人格理论。如果一个人的外向性得分比较高,那他可能更适合做公关、商务等需要和他人沟通的工作;如果神经质得分比较高,代表他的情绪不是很稳定,思路天马行空,这样的人就不太适合做非常严谨的工作。小科普 | 五大人格测试五大人格测试,可以帮助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性格倾向,并且可以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在人际关系中的角色等。五大人格测试目前是人力资源从业者最简单有效的了解员工性格的手段。而通过朋友圈发布的图片、文字等,再通过关键词等大数据分析,你可以发现朋友圈中的朋友是怎样的性格特质。微软公司的人工智能已经研究并获得了数据模型,可以获得相对客观的结论。1.外向性(extraversion):好交际对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感情丰富对含蓄。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点。2.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烦恼对平静,不安全感对安全感,自怜对自我满意。包括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3.开放性(openness):富于想象对务实,寻求变化对遵守惯例,自主对顺从。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慧等特征。4.随和性(agreeableness):面对他人的冷漠、怀疑,始终保持着热情、信任的态度,坚持乐于助人。其中也包括了信任、利他、直率、谦虚、移情等品质。5.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有序对无序,谨慎细心对粗心大意,自律对意志薄弱。包括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点。

那么,如何通过一个人的朋友圈来分析他的性格类型呢?

喜欢发动物图片或各种搞怪表情包的人,可能是外向性;经常发一些很装的图片,或者看上去总是保持一种思考的状态的人,他是神经质的可能性比较高。当然,神经质的人也很喜欢发一些自拍、抱怨、脏话等内容。

毫不夸张地说,你在朋友圈发的内容,就是你心理状态的呈现。如果朋友圈内容积极向上,大家会觉得你很进取,比较靠谱。如果朋友圈除了抱怨就是谩骂,别人就会怀疑你是否值得信任。有时我们发朋友圈只图自己的情绪得到宣泄,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垃圾,给朋友圈里的人造成了负面影响。

还有一些人,喜欢把别人的朋友圈,当成自己聊天的地方。曾经我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发了张照片,被另一位朋友评论了。正好,这位朋友在这个朋友圈里还有另外一个认识的朋友,两人一激动就聊上了,信息记录差不多有一百多条。想聊天为什么不私聊,为什么要在别人的朋友圈聊,不知道发照片的朋友看到两人的记录是什么感觉,如果是我,会觉得自己的私人领地被他人侵犯了。

那么,发朋友圈的“正确姿势”是什么呢?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打造自己的正面形象

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自我一般分为三个方面:镜像自我、理想自我和社会自我。而在打造自己朋友圈的正面形象时,我们更应注意的是自我中的镜像自我和理想自我。

镜像自我就是说朋友圈发的内容就像一面镜子,假设你经常发一些高大上的东西,自然别人就会觉得你的生活很高大上。而理想自我则表示,自己还没实现,但想实现的某种形象。比如,有人想树立自律的形象,于是经常在朋友圈发跟自控、约束等有关的信息。第二,回归凡间

一个没有缺点的人,是没有朋友的。

那些偶尔喜欢自黑的人,更容易让人觉得他是可以亲近的、有趣的,因为他比较真实。同时,也可以适当吐吐槽,表达下自己开心或难过的小情绪。有时候,吐槽可以与别人拉近距离,让人感觉到你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第三,不要转发太多心灵鸡汤类的文章

虽然有时候,心灵鸡汤可能会带给我们一些短暂的激励,但有些鸡汤经不起推敲,很容易会变成谣言,而谣言止于智者。如果你的朋友圈,都是一些没有根据的谣言或心灵鸡汤,那只能说明你是一个没有自己思想的人。第四点:头像尽量保持稳定

我们在生活中,不难发现经常换头像的人。当别人想联系他的时候,经常找不到。有时候我特别怕这种人。他经常换头像、换昵称,如果我没有备注,就很难找到他。所以尽量选择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稳定照片,让别人能够第一时间找到你,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他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传递给别人一个信息:我一直在这里。这就好像那些数十年没换电话号码的人,总是更值得别人信任。第五,朋友圈生活不要太私人化

朋友圈是我们的社交领域,我们当然有权利发一些私人的动态,比如今天吃了什么、穿了什么,甚至家里的马桶和猫咪发生了什么。但私人的东西,是有边界的,别人对你的私生活尽管好奇,但也不是想了解你一天到晚的吃喝拉撒。朋友圈里太过私人化的内容,不但不会引起别人的兴趣,还可能让人产生反感。第六,呈现出你对生活的态度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简单、积极的生活态度,才能收获正能量。如果你的朋友圈,给别人传递的是积极的正能量,你也一定会被别人认可和喜爱。

比如说我,会经常跑步,并在朋友圈打卡。朋友们觉得我是一个积极自律的人,能够很好地照顾自己。在工作忙碌时,我会鼓励自己不抱怨,在完成工作后,我懂得犒劳自己。于是,朋友们也会夸我很会享受生活。所以,朋友圈的内容,能让人看出你对生活的态度。第七,保持互动

我有一个朋友,总是让人感到非常舒服,因为他总能照顾到别人的情绪。我经常在朋友圈里收到来自他的评论与点赞,面对如此暖心的举动,我感觉我被他看到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被看到。我们在朋友圈里给别人评论或者点赞,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

但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在别人的动态里和另外一个朋友聊天,给他人造成困扰,这是尊重别人边界、有教养的一种表现。

我们对待朋友圈得有一个态度,包括你对事物的看法、对自己的认知,还有你和他人的社交互动模式。当我们能够看到别人的同时,也能够把自己呈现给别人,这就是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互动。这样打造的朋友圈一定会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但是,打造朋友圈并不代表我们是虚伪的人,这是生存规则。因为有些事情是需要我们保持理性,去规划,去设计的。第二章 和他人沟通06  赞美到他人心里去

夏天到了,你们吃西瓜了吗?你们吃的西瓜甜吗?

朋友小郭每次买西瓜都能买到又脆又甜的,我很好奇,向她取经:“西瓜怎么挑?”

她的回答让我惊呆了。她说:“我不会挑西瓜,但我知道怎么让卖瓜师傅帮我挑。每次在西瓜摊跟前,我都会先夸卖瓜师傅:‘昨天,我从您这里买了一个西瓜,是我今年夏天吃过最甜的,我觉得您挑得特准,今天麻烦再给我挑一个呗!’然后,我就发现那位卖瓜师傅一连拍了八个瓜,手都有点抖。直到拍到第九个瓜才把瓜搬到秤上。付完钱,卖瓜师傅的语调都变了,特别柔和,他还说:‘姑娘,瓜不甜就送回来。’”

心理学家威利·詹姆斯说过:“在人类天性中,最深层的本质是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被赞美的感觉,就是被别人重视的感觉。所以,在人际关系中,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与赞美。

什么是赞美?

百度百科里的解释是,发自内心地对于自身所支持的事物表示肯定的一种表达。

毫无疑问,赞美最基础的核心是发自内心。那么怎样夸赞别人,才能夸到别人心里去呢?不被别人接受的赞美,不能称之为赞美。所以,你的赞美,一定要让被赞美者认同并接受。因为每个人对世界上的人、事、物都有自己的喜好和厌恶。所以,你认为好看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认为好看。

在这里举两个例子。

小王正对面坐着一位很漂亮的女生,他赞叹道:“哇,你长得好漂亮!”结果,那位女生不但没领情,反而白了小王一眼:“这还要你说?”女生的反应让小王感到很困惑。又有一次,小王看到上司戴了一对漂亮的耳环,忍不住想拍个马屁:“这耳环真好看,跟我媳妇的一模一样。”上司投射过来的眼光似乎并不友好,吓得小王心里打了个哆嗦。

小王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他的赞美没被别人接受呢?原来,有这样几种赞美,可能是不大容易被别人接受的。而且,这几种赞美的数量越多,越让别人反感。第一种:为了赞美而赞美

为了赞美而赞美,代表自己内心不是真的认同,但不得不违心夸奖。心理学上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你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你的外在世界就是怎样的。”当你不是真诚地、发自内心地认同对方,只是为了赞美而赞美,那这样的赞美听上去就很牵强,很刻意。不管你夸赞的内容是什么,一旦缺乏真诚,别人就能感知到。虚假的赞美,只会令人反感。第二种:社交化的赞美

社交化的意思就是说,赞美变成了我们实现目标的工具。这种赞美,类似于谄媚,比较符合那些享受拍马屁的人的胃口。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赞美太过程序化,同样会引起反感。

比如前段时间特别火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那些投资商在酒桌上对市长的赞美,完全是商人在拍官员的马屁,目的就是能够巴结对方而获利。第三种:具体化的赞美

具体化的赞美意思是,你带着个人主观评价去赞美别人。就像吃饭一样,你觉得辣一点的好吃,别人觉得甜一点的好吃。你觉得别人穿这件运动服好看,别人觉得自己穿裙子好看。换句话说,具体化的赞美只“美”了自己,而被赞美的对象并没有感受到这种称赞,自然也就不会给予好的回应。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赞美到别人心里去呢?其实不难。高质量的赞美一定是能让对方感觉到,并被对方认同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赞美要抽象化

抽象化赞美的意思是,我们不要把赞美放到一件具体的物品上,比如,别人的脸蛋、身材,而是应该更多地把这些东西抽象化。

例如,别人穿了一件新衣服,你觉得这件衣服蛮漂亮的,此时,我们不要单单夸赞对方的衣服好看,而要说:“这件衣服穿在你身上,体现出了独特的美。”只有这样的赞美,才能让别人感同身受,并立刻脑补自己美美的样子。我们都知道,人就是这样子,有时喜欢给自己贴金,有时候喜欢想象自己是心中满意的样子。

抽象化的赞美就是给别人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第二,赞美要有差异化

如果你要夸一位美女很漂亮、身材好之类的,美女一般是不会有什么感觉的。因为她平时经常收到这样的赞美,次数多了,当别人再夸她美的时候,她就感到你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罢了。这种赞美,对美女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边际效应递减。小科普 | 边际效应递减边际递减效应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的值以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当消费者消费某一物品的总数量越来越多时,其新增加的最后一单位物品的消费所获得的效用(即边际效用)通常会呈现越来越少的现象(递减),这称之为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德国经济学家戈森曾提出一个有关享乐的法则:同一享乐不断重复,则其带来的享受逐渐递减,由此演变出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是增量的意思。边际效用就是每增加一单位消费所能增加的满足。放到人际交往中来说,通俗讲就是再好的话说多了也是废话,会起到反作用。重复不变的好话,会让人怀疑言语的真诚度和真实性。同时,从边际递减效应的角度来看,也就是好话所给人带来的愉悦感、满足感,会随着语言的重复而不断减少。

如果你能运用一些独特的方式去赞美别人,避免边际效应递减现象的产生,你的赞美就会别具一格,受到别人的重视。比如你说,“你很漂亮,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偏偏靠才华。我很欣赏你的努力,甚至想跟你学习”。这样的夸赞,就会让美女心里美滋滋的,更能带给她特别强的存在感。

我们之前说过,存在感就是被重要的人看见或重视的感觉。差异化的赞美,会更能让对方记住你。第三,赞美对方的最高需求

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实现。与其称赞别人的外在,不如称赞他自我实现的最高需求。例如,对一位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说:“你真的太成功了,挣这么多钱,吃穿不愁……”这样的赞美对成功人士来说,没有太大吸引力。如果把这句赞美换成“我猜,你一定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不然无法想象,你是如何做到像现在这么成功的”,就会好很多。

曾经,我跟一位多年没见过面的朋友一起吃饭。饭桌上,他说:“我们这几个朋友都为你感到骄傲,但我也知道,你一个人能有今天的成就,一定非常不容易。”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很多东西被他看到了。朋友的这几句表述,我认为是对我最好的赞美和认同。

所以,赞美别人一定要让别人认同,只有这样的赞美,才能真正到达别人的心里。07  请求原谅的正确姿势

小林找我抱怨他的女朋友:“我都道过歉了,她还不肯原谅我,真没见过度量这么小的女人。”原来有一次,小林约会迟到,导致女朋友很生气。虽然他马上说了对不起,但女朋友就是不肯原谅他,已经好几天对他不理不睬了。于是,小林困惑了,问我:“为什么明明我已经跟她道歉了,她还是不肯原谅我?况且,迟到也不是我故意的,因为有事才耽搁了。”

类似情况小林除了在恋爱中碰到过,在生活中的其他时候也碰到过。有一次小林到朋友家玩,看到一个奖杯,很好奇,拿在手里把玩,一不小心,奖杯“啪”地掉到了地上,摔成了两大截。这一摔,把小林也摔蒙了。小林只好向朋友道歉,然而,朋友依旧不悦。本来,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好,现在因为奖杯这件事,关系出现了裂痕。

道歉是人与人之间一种非常特别的互动行为,但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明明道歉了,还是得不到对方的原谅?究竟怎样的道歉方式才能尽量获得别人的原谅呢?第一,要有真诚的态度

很多时候,当我们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在请求对方原谅时,容易把犯错方和受害方置于一种对立的状态之中,就像小时候做错了事情,被爸爸妈妈批评、惩罚一样。所以,有时候,我们会选择推卸责任来也进行自我保护。这种自我保护,让我们一开始就呈现出防御状态。然后,我们会想控制整件事的走向,也就是,我跟你道歉了,你就必须原谅我。

把双方摆在对立的关系里,道歉就变成了对对方的攻击,充满了火药味,同时违背了道歉的关键要素——态度真诚。态度真诚的道歉是把双方放在了合作式的关系里。合作式的关系意味着互惠共赢,同时合作的态度更能争取到对方的同情和理解。第二,把握道歉的时机

除了带上道歉的诚意,把握道歉的时机也很重要。

太早,别人认为你不够诚意。

太晚,别人误以为你不想道歉,默默地在心里把你拉黑。

道歉的最佳时机是:对方释放掉所有的个人情绪和观点之后。如果你在对方没有完全释放掉情绪之前道歉,很可能,你的道歉并不会被对方所接受。第三,保证这样的行为不会再次发生

为什么立刻向对方道歉不会被接受呢?因为在你还没有为自己的错误负起责任之前,你的道歉只会让对方更不悦。

上面提到的小林,他的道歉方式正是这种。在女朋友还没有宣泄完自己的情绪、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时,小林立刻冲上去道歉,而且,小林在道歉的过程中没有做保证,保证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所以,小林的道歉并没有被女朋友接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除了这三个道歉的原则之外,在道歉的过程中,还需要掌握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认错

认错的概念是不推责。

绝大多数人在犯错后会为自己的过失推卸责任,比如,因为堵车,所以我上班迟到了。认错就是承认自己“上班迟到了”。推责就是给自己找借口“堵车”。人人都爱面子,都想展现出光鲜完美的形象,因此,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承认错误,而是选择推卸责任。就像孩子一样,犯错了,你要孩子承认错误,孩子会说:“我看到别人是这样做的,所以我也这样做了。如果你要惩罚我,那就惩罚他们,反正我是跟着他们做的,不怪我。”

其实说“对不起”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情。敢于说“对不起”的人身上也多半拥有敢于承认错误,对人对事负责任的良好品质。

伊利诺伊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曾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特意安排一个实验者骑自行车,然后看似不小心把路人撞伤了,紧接着,实验者向路人道歉,结果显示:大部分的路人都更愿意接受这种道歉方式:“真的很抱歉,我的行为让你受伤了,这次事故的发生完全是我的责任,是我骑太快没仔细看路,你伤得怎么样?需不需我陪你到医院去看看?”

这种道歉方式为什么能被大多人接受?原因很简单,这种道歉方式既表现出了骑自行车的人是一个能承担自己错误的人,同时也关注到了被撞者的身体受伤状况,诚意十足。

对于道歉这件事,有的人会这样认为:“我都已经道歉了,你还想怎样?”这种道歉方式,对方一般都不会接受,因为这种道歉方式不仅缺乏诚意,还表露出自己是一个不敢承担责任的胆小鬼。小科普 | 心理防御机制:“合理化”“合理化”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是指当个体的愿望未能实现或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时,个体会尽量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作为一个合理的解释,以掩饰自己的过失,减免焦虑的痛苦和维护自尊免受伤害,此种方法被称为“合理化”,换句话说,“合理化”就是制造“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并遮掩自我的过错。当我们遇到无法接受的挫折时,可以短暂地采用这种方法表以减除内心的痛苦,避免心灵的崩溃。个人如果常使用此机制,借各种托词以维护自尊,则不免有文过饰非、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之嫌,终非解决问题之道。所以这是一种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一般,“合理化”可分为以下三种方式。第一,酸葡萄(sourgrapes)心理。当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因自己能力不够而无法取得时,就加以贬抑和打击,这种自卫机制称为酸葡萄心理。此机制引申自伊索寓言(Aesop's fable)里的一段故事:从前有一只狐狸走进葡萄园中,看到葡萄架上长满了成熟葡萄,它想吃,但因架子太高,跳了数次都摘不到。它就说那些葡萄是酸的,它不想吃了。其实葡萄是甜的,它因吃不到,就说葡萄是酸的。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例如:一个体育能力差的学生,说只有四肢发达的人,才会喜欢体育;容貌平凡的女子特别爱说“自古红颜多薄命”“红颜是祸水”;追不到女孩的男孩说“这种女人品德不端,水性杨花,嫁给我,我都不要”。第二,甜柠檬(sweet lemon)心理。与酸葡萄心理相反的另一种自卫机制是甜柠檬心理,此方法是指企图说服自己和别人,自己所做成或拥有的已是最佳的抉择。上述伊索寓言里所说的那只狐狸,后来走到柠檬树旁,因肚子饿了,就摘柠檬充饥,而且边吃边说柠檬是甜的,其实柠檬味道是酸涩的。引申到我们面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一些不如意的事,有时我们也会像这只狐狸一样,努力去强调事情美好的一面,以减少内心的失望和痛苦。如娶了姿色平平的妻子,说她有内在美;嫁给木讷寡言的丈夫,说他忠厚老实;孩子资质平庸,说他“傻人有傻福”。适当地运用这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和“知足常乐”的心态,能协助我们接受现实,但如果过分使用这种方法,会妨碍我们追求进步。第三,推诿(projection)。此种自卫机制是指将个人的缺点或失败,推诿于其他理由,找人担待其过错,以期获得个人内心之平静。例如:学生考试失败,不愿承认是自己准备不足,而是说老师教得不好、老师评卷不公或考题超出范围;战败的将军不愿承认战败是因自己策略运用错误,而说是“天亡我也,非战之过”;打人说是自卫;喜欢应酬、饮酒作乐,说是为了生意或工作在联络感情;球赛输了,说场地不好、裁判不公。这些都是一种推诿,就像有一句台湾俚语说的:“不会划船说溪窄。”人们往往会运用“合理化”的推诿方式来掩盖自身的过失。在被严厉和苛刻对待的亲子关系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多时候会用“合理化”这个防御机制,因为如果承认失误,那就意味着会被严厉惩罚,因为害怕惩罚,所以必须让自己的过失更合理,或者解释那不是自己的过失,自己是正确的,是对的。据研究,一般在教师家庭和医生家庭成长的孩子,犯罪率反而高,这就是因为父母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犯错,而成长必然是个试错过程,因此很多孩子从小就学会撒谎,或者推诿,并压抑自己的欲望,等到有一定能力的时候,反而报复性地犯错,并且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过失。第二个关键词:共情

共情的概念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是指体验别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意思是,你要跟受害的一方共情。

比如,小林打碎了对朋友具有重大意义的奖杯,如果在道歉的过程中能共情到朋友的难过、伤心,以及看到奖杯破碎之后的无能为力感,可能朋友最后会原谅他。然而因为小林在道歉的过程中说了一句话,真正伤了朋友的心,这句话是这样的:“只是一个奖杯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按照你的实力,以后再拿几个也不是啥难事。”这就是没有共情的表现。第三个关键词:弥补

在真诚道歉、共情道歉的同时,道歉的人要积极思考较为稳妥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既要能让对方的损失降到最低,也要尽量让对方的注意力从损失中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就更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接受你的道歉了。

以上三个道歉关键词:认错、共情和弥补,三者缺一不可。08  快速赢得他人信任

曾经听过一个很暖心的小故事。

女儿跟爸爸一起过独木桥。爸爸担心女儿,于是说:“宝贝,拉着我的手,这样你就不会掉到河里了。”女儿说:“不,爸爸,你拉着我的手。”爸爸很疑惑,问道:“有什么不一样吗?”女儿回答说:“不一样。如果我拉着你,发生了意外,我会松开你的手,不拖累你。但如果你拉着我,我非常确信,无论发生什么事儿,你都不会松开我的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