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语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3 10:44:24

点击下载

作者:张绍良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非常语文

非常语文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非常语文作者:张绍良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7-01ISBN:9787531739043本书由武汉市弦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教研的甜蜜代序

教学之乐,在于研究,没有了研究,就没有了快乐,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味道。对于这一点,我是有切身体会的。

1987年,从师范大学毕业了,进入了工作岗位。因为高中就喜欢语文,四年大学,又几乎都是天天学习语文,加上心高气傲,所以就没有把教材太当一回事。于是,问题就出来了。我记得非常清楚,文言文《柳敬亭传》的教学中,课文里有一句话“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这里有个词语“盱眙”,我在讲读的时候,当时竟然就读了它们的半边。再后来,晚自习的时候,班里的一个女生偷偷地对我说:“老师,‘盱眙’的读音,注释上不是读它们的半边。”我向下一看,哎哟!注释上明明白白,“盱眙”的读音不是读半边啊。

你看这事闹的,语文教师读错了字音,丢人丢大了!然而,我知道,这是我自己的马虎造成的。自己酿造的酸酒,只能自己喝下。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从此以后,在我的教研的田野上,我除了精耕细作还是精耕细作。对教材,无论文本还是注释,无论练习题还是参考书,我再也不敢掉以轻心了。当然此后的收获也是巨大的。这就是发表在《语文知识》上的对课文练习题纠正的文章,发表在《语文月刊》上纠正课本注释错误的文章,发表在《语文建设》上的纠正课本错别字的文章,发表在《语文学习报》上纠正新课标语文教材错误的文章,发表在《中国教师报》上的纠正《教师教学用书》文言文翻译错误的文章,发表在《教育文汇》上的纠正心理学教材例子错误的文章。

把这种研究的精神推而广之,在教法研究上,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文字,就是《语文学习报》上发表的《〈孙子兵法〉对语文教学的启发》,《安徽广播电视报》上发表的《电影让我的语文教学活了》,《新作文》上发表的《用好手中报纸,促进作文教改》。

古汉语学习,应该是中学生的学习难点,但是,研究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好多东西是有规律的。只要告诉了学生规律,学习就容易多了。于是我在《高中生》上发表了《“夫”的意义和使用规律》,在《语文天地》上发表了《名词动用和名词活用做状语的区别方法》,在《语文报》上发表了《状语后置中的被动》,在《考试》杂志上发表了《名词活用做状语的翻译方法》《名句填空完胜策略》等。这些文章的发表都是我研究的结果,当然可以指导学生学习,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于是,2009年我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阜阳市兼职教研员。

今天,在自己的田野上耕耘,面对收获的成果,我的教研生活感觉就一个词:甜蜜!

因为能够认真研究教学,所以学生们都说,听我的课,是一种享受。我也非常自负地说:如果你能够在我的课上睡着,那你就是高手。我有一千种方法让我的语文教学生动有趣,有一万种方式让我们的语文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凡我任教的班级,学习语文,是学生们每天盼望的事情。

我可以在《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教学中,使用流行歌曲《酒干倘卖无》,我可以在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教学中,让学生分别扮演别里科夫和科瓦连科惟妙惟肖的对话,也可以让学生学习报告文学《包身工》的时候,通过填写表格得出与文章主旨一样的结论。古汉语教学中,我可以让英语为我的教学服务:讲定语后置时,我拿来了英语的定语从句;讲古今异义,我用英语解释古汉语的“是”,它是“this”不是“be”;“明年”是“next year”不是“今年的下一年”。作文教学中,我教给学生材料作文拟题的通项公式,我教给学生作文思维的联想方法,让初中以来大家都感到头疼的作文课,成了学生争相展示自我写作水平的平台。

……

从教近三十年,直到今天,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自己教研的甜蜜,正入佳境。(《中国教师报》2016年3月9日第9版)教材研究篇体会《包身工》的数字运用之妙

报告文学又叫“报告”。报告中,为了科学和准确,大量地使用数据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在巧妙使用数字方面,恰切如《包身工》,这却是其他报告文学作品所没有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体会《包身工》这篇文章的数字运用之妙。一、准确数字的使用

住宿面积小到人均0.5平方米多点(十七人的房间,七尺阔,十二尺深),那么,这里面就只能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实在是太狭窄了。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人住的地方吗?

吃饭是两粥一饭,名义是三次,但是“轮着揩地板、倒马桶的”却“一碗也轮不到”。那么,她们的吃饭就只能是一粥一饭了!这样,她们就只能经常忍饥挨饿。

使用工具更是非常缺乏。三十个人吃饭,只有“两条”板凳。所以包身工吃饭只能“就四散地蹲伏或站立在路上和门口”。

为了表现外国资本家对中国女童工的残酷压榨,作者不仅给我们报告了她们工作环境的恶劣,而且还给我们报告了她们工作强度和工作待遇的悲惨:

工作强度是12小时强化劳动,早晨5点进厂,晚上6点回来。老板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包身工就只能4点15被“呼喊着”起床。睡眠严重不足,所以,包身工起床的时候自然是“打呵欠,叹气”。根本不是现在的8小时工作制。

工资是不及男工的三分之一。具体地说,比如“芦柴棒”作为老工人了,今年每天工资是0.38元,去年的才是0.32元,工价非常低廉。但是,一般的包身工在开始的时候根本连这些也拿不到,她们一天只能拿0.10到0.15元。根本不是带工老板在当时招工宣传的什么“块把钱一天的工钱”。这整个是一个大骗局!

因为有这样有利的条件,所以东洋纱厂的发展是迅速的:30年前上海福临路的三井系创立第一纱厂的时候,不到2万个锭子,30年后就成了250000个锭子、6个纱厂、5个布厂、3000张布机、8000个工人和120000元的资本。二、模糊数字的使用《包身工》的数字使用之妙不仅在于它准确数字的使用,还在于它的模糊数字的使用。

起床的场面描写里还有一个细节:一个打杂的男人在起得慢一点的“猪猡”身上“踢了几脚”。我们有必要研究这个模糊数字“几”。汉语的表达里面,“几”肯定不是1,也不是2,至少是3才可以叫作“几”。那么,“踢了几脚”就是踢了至少3脚,至少踢了3脚,就有可能是4脚或者5脚。多么恶毒!一般的,作为惩罚,对落后的人最多不过踢一脚,甚至可以不使用“踢”的方式,怎么可以是踢“几”脚?要知道,这些是女孩子,并且是睡眠严重不足的女孩子啊,而且她们只是起身慢了一点。所以,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说,“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温情”“没有人道”。

下面还有一个细节:那男人回转身来站在“不满2尺阔”的楼梯上面,呼喊楼上的另一群包身工。楼梯窄到不满2尺就是不到2尺,1尺多的宽度。这是什么楼梯?要知道,正常人体的宽度是不可能不满2尺的,那么,住在上面的包身工怎么上下楼?但是就这样,因为害怕挨打,在楼上的包身工下楼也必须“冲下来”。看到这里,没有人不心酸。

吃饭的时候到了,我们看到了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筷子的数量,作者使用了一个模糊数字“一把”:谁也不知道是多少,大概是老板根本就没有打算知道多少。按照中国人吃饭的基本规则,一个人一双,那就是30双,也就是60根,那么,就不可能是“一把”了。怎么弄成了“一把”?还有一个问题,这“一把”怎么分?肯定有人连一根也拿不到。这与不提供筷子有什么区别?可见,这些带工老板根本不把工人当人!

基本生活用具的缺乏不仅仅在筷子问题,在马桶问题上面同样存在。因为用具的严重不足,所以包身工要“拎着裤子争夺”。更要命的是,这马桶就放在距离其他包身工的头部“不到1尺”。不到1尺就是小于1尺,那么,在马桶附近的包身工,晚上基本上就是和马桶在一起睡觉了。我们不禁要问:这是工人宿舍吗?

我们再次回到包身工的吃饭事情上,表面上说是两粥一饭,实际上就是一天三碗,有的(轮着打扫卫生的包身工)经常是一天两碗,因为“添粥的机会”通常是“很难有的”。也就是说,每次吃饭只能吃1碗,吃第2碗的事情基本是或然的事。要知道,这些包身工正是十五六岁的年龄,生长时期正是特别能吃饭的年龄阶段,但是,在这里,每次吃2碗却成为基本不可能的事情!这个模糊数字的使用,巧妙!

在中国资本家和外国资本家的联合压榨下,包身工,这些“人人得而欺之”的女童工能够在工厂做满3年的“不到三分之二”。“不到三分之二”是多少?这个数字虽然模糊,但是它却告诉我们,相当一部分包身工就被摧残迫害死在这里了。面对这样的情况,难怪作者说,“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文学与人生》2013年4月)“他生未卜此生休”注释匡谬

李商隐的《马嵬》(其二)是人教社课标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的课文,其中课本对“他生未卜此生休”的注释为:不管来生怎么样,今生的夫妇缘分已经断绝了。研究发现,这是一种错误的注释。

查清朝王清臣、陆贻典《唐诗鼓吹笺注》评注知:此言贵妃殁后,徒闻在海外蓬莱之上,其与玄宗他生之夫妇未卜,而此生则已休矣。

清朝唐汝询在他的《唐诗解》的评语中也说:他生未必可期,此生已不可作,何复费寝思之耶?

传说唐玄宗和杨贵妃曾经盟誓,愿“世世为夫妇”。李商隐此处诗句,意为讽刺这种传说,一生夫妇尚不能到头,何来“世世为夫妇”?真乃痴心妄想!

难怪金圣叹在他的《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中,对《马嵬》评价说,“玉妃即缢之后上皇悲不自胜,因而谬托方士家言”,但是诗人“又劈手夺去其说,言他生我不能知,至于今生,则眼见休矣”。又说“既是他生尚愿夫妇,何不今生久住宫帷”?如此写作,目的是“令方士饰说更无以得申也”。

所以,不能说“他生未卜此生休”中的“他生未卜”是“不管来生怎样”!

可以肯定地说,作者李商隐明白地知道唐玄宗和杨贵妃他们的来生是怎么样的:肯定没戏。也正是因为这样,金圣叹说,所谓“世世为夫妇”,“既复可笑,又复可悯也”。

最后,我们有必要来给“他生未卜此生休”一个合理注释:来生是无法预料的,但是今生肯定是不行了。一世夫妇尚不能到头,哪里还有什么“世世为夫妇”?

这样注释,才能有讽刺意味,也才能合乎李商隐写作这首诗的本意。(《语文导报》)《苏武传》的对比

在对比中写人,可以使正者愈正,反者愈反,这是班固给我们的贡献。我们有必要结合《苏武传》认真学习。一、苏武和张胜的对比

苏武是个真汉子,张胜却是大松包。苏武是个敢作敢为的人,张胜却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苏武是个坚强刚烈的人,张胜却是一个懦弱无能的人。苏武是个足智多谋的人,张胜却是一个见识浅薄的人。

张胜,不好好地出使匈奴,自己只是一个副手,眼中没有领导,竟然听从虞常的安排,谋什么反?真正的异想天开!等到事情无法收拾,他害怕了,于是不得不“以状语武”。典型的小人特色:胆小怕事。这种东西发展下去就是贪生怕死。果然,卫律在“剑斩虞常已”,对张胜只是“举剑欲击之”,张胜就“请降”了。可悲,可恨!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看看人家苏武。都是面对卫律的剑,苏武是面不改色心不跳,“武不动”。只短短三个字,就写出了苏武的坚定、勇敢——为国家而死,死得其所,何足畏?如此表现,弄得卫律反而苦苦相求:“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但是,这样的劝降只能招来苏武的痛骂:“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大家知道,古代汉语中使用第二人称代词是非常有讲究的,只有对晚辈或者看不起的人才使用“汝”。苏武义正词严的训斥,是苏武的内心之所在,也是他的品行之所在。可贵,可敬!爱憎分明,大义凛然。二、苏武和卫律的对比

苏武是爱国者,卫律是叛国者。苏武自尊自爱,卫律恬不知耻。苏武的眼中,国家利益至上,卫律的心中,个人利益至上。

虞常谋反,不幸事败,张胜来告,苏武首先想到的是国家:“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与其这样,不如自杀,于是“欲自杀”,后来在张胜和常惠的共同阻止下,他才没有自杀。在苏武那里,孟子的思想根深蒂固地植入了脑海:生命是可贵的,但是还有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如果在生命和那个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之间只能选择一个,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那个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这就是“舍生取义”。所以,当卫律受单于的指派来审讯苏武的时候,苏武认为这是耻辱,这是对不起国家的事情,不能让敌人得逞,坚决不能“屈节辱命”,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引佩刀自刺”,把个卫律吓得不轻,慌忙“自抱持武”。正是苏武的决意自杀,才引来了敌人的佩服,“单于壮其节”,并且派人白天黑夜地照顾苏武。

虞常谋反失败后,卫律用恫吓吓降了张胜,他想用同样的方法去对付苏武,但是,苏武是何等英雄人物,所以,当他“举剑拟之”之后,出现的结果是“武不动”。弄得自己只得低三下四地去求苏武了。当然,苏武也不会让他成功的,所以,这家伙最后只好灰溜溜地“白单于”,把苏武又交了回去,彻底地败下阵来。

课文中,苏武的自尊自爱和卫律的恬不知耻及苏武的眼中,国家利益至上,卫律的心中,个人利益至上,还可以从他们的对话中清楚地看出来。卫律在劝苏武时现身说法:“律前负汉归匈奴”“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真正地恬不知耻!这样的说辞自然招来的是苏武的痛骂:“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何以汝为见”?可谓激昂慷慨,大义凛然!三、李陵和卫律的对比

这两个人都是投降匈奴的人,都是劝苏武投降的人,但是他们的劝降方式和劝降态度却大不相同:卫律对苏武是软硬兼施,有威逼也有利诱。先是想把对待张胜的一套在苏武身上故技重演,失败后,又拿自己所谓的“富贵”来诱惑苏武,表现得丑态百出而恬不知耻。而李陵则是以老朋友、老同事的身份,劝降使用的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先说汉的薄情,你的父兄被朝廷害死;再说苏武的家庭“太夫人已不幸”“妇年少,已更嫁”,让苏武心灰意冷;最后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证明汉朝法令无常,就是回去,也不一定有好结果。这样的劝降显得推心置腹,委婉通情。也正是因为这样,苏武对待李陵的态度截然不同:苏武对待卫律用“汝”,这是一个蔑称,而回答李陵的是“亡所恨,愿勿复再言”。柔中带刚,很有人情味,但是不容置疑。然而,可惜的是李陵不解风情,“与武饮数日”竟然又说“子卿壹听陵言”,惹得苏武要“效死于前”,把个李陵感动得“泣下沾衿”,只得“与武决去”。四、李陵和苏武的对比

我们都知道《报任安书》,从那里我们知道了司马迁的“李陵之祸”,我们也知道了李陵的无奈,但是在这里,李陵和苏武那可是有天壤之别了:一个是讲究个人恩怨,一个是国家利益至上;一个是小肚鸡肠,一个是心胸宽广。李陵只看到了自己的悲惨,只看到了苏武家庭的不幸,他不知道“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人家苏武懂得的才是大道理,不能仅仅限于个人恩怨。这也正是李陵在历史地位上,无论如何也赶不上苏武的原因。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李陵后来的《答苏武书》中看到。苏武归汉后,曾致书李陵,望其归汉,但是他在回信中说“足下昔以单车之使”“流离辛苦”,“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但是得到的却只是“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李陵的这些语言,应该是他自己心声的流露,追名逐利,真正的斤斤计较啊!他根本不知道“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这样的人,和无私的苏武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五、单于和苏武的对比

苏武来自汉朝,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守信。单于生于化外之地,无赖。苏武受过教育,聪明。单于长在草原,弱智。

本来苏武是送匈奴使者去的,不应该扣留他,即使有张胜谋反,按苏武的话就是“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但是,无赖的单于还是把人扣下了。于是,苏武的厄运就此开始。

单于想让苏武投降,就把他“置大窖中”,企图通过“绝不饮食”逼其就范,但是聪明的苏武把雪和“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黔驴技穷的单于又让苏武北海牧羊,并且“廪食不至”,但是聪明的苏武是困不倒的,他就“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后来,匈奴与汉和亲了,汉朝希望苏武归来,匈奴竟然谎说苏武死了,真是愚蠢。最后还不是在常惠的妙计下,乖乖地交出人来。六、单于和单于弟弟的对比

战争年代,就是敌人中间也不是铁板一块,匈奴中间也有好人,比如单于的弟弟。这是一个和险恶的单于完全不一样的人,善良、热心。看到北海牧羊的苏武困难了,他“给其衣食”,自己害病了,仍然不忘记“赐武马畜、服匿、穹庐”。我们得替苏武感谢他。七、苏武自己前后的对比

苏武“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这是肖像对比。19年的磨难,只要看看苏武完全变白的胡子与头发就明白了。一切尽在不言中。

苏武当时出使的时候,“百余人俱”,但是,到了苏武归来,“凡随武还者九人”。这是场面对比,19年的人世沧桑,令人感慨万千!唯其如此,也才能突显苏武的坚定与顽强。(《帅作文》)《先秦诸子选读》中的注释错误

选修教材和必修教材一样,无论课文还是注释都要力求准确,才能对学生学习有益。下面是我们在教学中发现的《先秦诸子选读》中的注释错误,一并分析给大家。《孟子》选读中的错误:一、《寡人之于国也》中的错误《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的文章,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的课文,这篇课文也同时被选入了《先秦诸子选读》中。但是,同一篇教材,对于同一句话的注释竟然有很大差别,甚至互相矛盾。

1.数罟不入洿池

必修3注释:细网不进池塘(防止破坏鱼的生长和繁殖)。

选修本注释:不让老百姓拿网眼细密的鱼网到鱼塘里去打鱼。

分析:选修本注释不如必修3注释。细网不进池塘应该针对所有的人,不能仅仅说“不让老百姓”这样做,它还应该是指所有的人都不能这样做,这样才能保护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2.斧斤以时入山林

必修3注释:砍伐树木要按一定的季节。斤,锛子。

选修本注释:让百姓按时节拿着斧头到山林里砍伐树木。

分析:选修本的注释中的“拿着斧头”不恰当,因为斧和斤是两种不同的工具,不能都说成“斧头”。必修3就很好,特别加上一句:斤,锛子。很准确。

3.无失其时

必修3注释:不要错过繁殖的时节。

选修本注释:不丧失这些家禽家畜孵卵或者交配、怀孕、下崽的时机。

分析:选修本注释过于繁琐,不准确,不如必修3注释。家禽繁殖要先交配,不能先说孵卵,因为如果不先交配,家禽产的卵不是受精卵,孵卵也繁殖不了。而且后面注释中的“怀孕”一词多余。

4.谨庠序之教

必修3注释: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选修本注释:小心办好学校教育。

分析:显然,选修本注释没有必修3注释的好,因为“谨”不能注释为“小心”,应该是“谨慎”,认真从事。

5.申之以孝悌之义

必修3注释: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选修本注释:反复向学生讲明孝敬老人、顺从兄长的道理。

分析:选修本不如必修3注释。因为政府宣传的对象应该是“老百姓”,不应该是“学生”。前面的“谨庠序之教”是对“学生”,后面的“申之以孝悌之义”是对学校之外的“老百姓”,对象不同。孟子这里强调的是,宣传范围应该从小到大。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必修3注释:(诸侯贵族家)猪狗吃人吃的东西,不加制止。

选修本注释:君王养的猪狗吃着人吃的东西,却不知道约束。

分析:这句话仍然是必修3的注释好。第一,“猪狗”前面的定语应该加上小括号,因为那是补上的。第二,“猪狗”前面的定语不能是“君王养的”,因为君王养狗,用来娱乐,一般不养猪。第三,孟子这里指的是所有的富贵人家,不是单单指君王,所以不能说“君王养的”猪狗吃着人吃的东西。二、《我养吾浩然之气》注释中的错别字

1.版筑,指筑土墙,即在夹版中填入泥土,并用杵夯实。

分析:注释中的“夹版”应该是“夹板”,“版”是错别字。这个字,我曾经在2004年的《语文建设》上发文更正过。2012年印刷的教材,语文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的关于“版”的注释中已经改了过来。但是,选修教材注释的错别字还在错。三、《老子》选读中的错误

1.死而不亡者寿。这句话的注释中说,忘通“妄”,荒谬。

分析:这个注释错得邪乎,原文中没有“忘”,只有“亡”,哪里来的忘通“妄”?应该是“亡”通“妄”,荒谬。或者说,亦说通“忘”,忘记。四、《庄子》选读中的错误“运斤成风”短文注释的错误

1.运斤成风,挥动斧头呼呼生风(速度极快)。斤,斧头一类的工具。

分析:斤,不是斧头一类的工具,而是“锛子”。还是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中“斤”的注释正确。

2.使匠石斫之。匠石,名为石的工匠。斫,用斧头砍。

分析:把“斫”注释成“用斧头砍”不正确,因为匠石运斤成风,显然在用“斤”砍,不是用“斧头”。“斤”不是“斧头”。五、《逍遥游》中的错误

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彭祖,传说中尧时候的人物,历经夏、商、周,活了八百多岁。

分析:彭祖“活了八百多岁”,不对。应该是“活了八百岁”,不能“多”。同是《逍遥游》的注释,必修5对彭祖的注释就很好:彭祖,传说为尧之臣,名铿,活了八百岁。(《中学语文》2014年7月)人教新课标版必修本的四个病句

在使用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必修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课本中有四个病句。现分析如下:

1.进入少年时代的儿童最终会克服他的自我中心阶段。(《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这个句子犯了搭配不当的错误。谓语动词“克服”与宾语“阶段”不能搭配。原文可以把“克服”改成“走出”,或者在“阶段”后面加上“主义”之类,就可以了。

我们的课文是选自弗罗姆的《爱的艺术》(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的文章。译者是李健鸣。同一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陈维纲的译文里面,同一个意思,与课文不一样的表达形式是“最后大概在青春期开始时,儿童克服了自我中心主义”。

这是没有语病的表达方式:“克服了自我中心主义。”也是非常好的译文。课文没有必要采用李健鸣的译文“克服他的自我中心阶段”,因为这是一个病句。

2.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在上面的句子里面,“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中的“爱情”属于用词不当。汉语里面,只有男女相爱的感情才能叫“爱情”,而孩童对别人的爱完全可以是同性之间的,不一定是男女之间的爱,所以,不能译为“爱情”,应该是“爱”。

同样的意思,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陈维纲的译文里的表达是:童稚之爱的原则是:“因为我被爱,所以我爱。”成熟之爱的原则是:“因为我爱,所以我被爱。”这里的处理就非常恰当,是“童稚之爱”,不能译成“孩童式的爱情”。

3.他的蓬庐远离尘嚣之外。(《张衡传》课后引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1999版的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

这个句子犯了句子杂糅的错误。作者既想说“他的蓬庐远离尘嚣”,又想说“他的蓬庐远在尘嚣之外”,结果就成了病句:“他的蓬庐远离尘嚣之外”。

在这个补充介绍张衡的资料里,作者说到了张衡的《归田赋》。张衡写《归田赋》是表达自己憧憬田园生活的情感,他在自己的文章中,构想出一个充满自然情趣的田园景象:“仲春令月,时和气清”“白草滋荣”。与黑暗的官场形成对比。他想象自己的蓬庐远离尘嚣,自己一个人是多么自在!或者可以说“自己的蓬庐远在尘嚣之外”,自己是多么自在。

但是,不能说成“他的蓬庐远离尘嚣之外”。

以上是必修4中的三个病句。下面是必修5中的病句:

4.如果我们计算能看得见的恒星并把它们的质量相加,我们得到的,不到临界值的百分之一左右。(霍金《宇宙的未来》)

这个句子的毛病在于前后矛盾。可以说成“不到百分之一”,不能说成“不到百分之一左右”。“不到”后面必须是准确数字,不能是模糊数字。所以,原文应该改成“不到临界值的百分之一”。而且,从后面的文字看,也应该是“不到临界值的百分之一”。

后面的文章说,即使我们加上在宇宙中观测到的气体云的质量,它仍然只把总数加到临界值的百分之一。

二者相加才到百分之一,一个自然没有百分之一。

原文“不到临界值的百分之一左右”中的“左右”应该删去!(《当代中学生报》2011年3月28日)不能给项羽的自杀点赞

近日,翻安徽省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成长与心理》(高一年级下册。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开明出版社出版。2009年2月第1版),在其第三讲《选择的智慧》中,用了项羽“乌江自刎”的例子。教材中说,也许西楚霸王如果选择艄公的相救,可能会东山再起与刘邦再分天下,但是这样就丧失了项羽独有的豪迈,他也不会被后世称为一代枭雄,更不会有“乌江自刎”这样的千古绝唱。所以他选择放弃,放弃了生的苟且,选择了死的悲壮。

教材选用的这个例子来实施生命教育是不准确的,分析也是不恰当的。而且与我们的语文学习也是矛盾的。从高一的《鸿门宴》开始,我们就批评项羽刚愎自用,到了高二我们学习《项羽之死》,继续批评他的个人英雄主义。他的乌江自刎,实在是咎由自取,性格使然。

这是悲剧性格造成的性格悲剧。不值得学习。而且项羽自杀,对生命来讲,不仅不能说是一种智慧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选择。即使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说,也是一种病态心理的体现。

唐代诗人杜牧对“乌江自刎”的项羽评价说“包羞忍耻是男儿”,意思是男人就应该“包羞忍耻”,否则就不是男人。只要能屈能伸,渡过乌江,到了江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乌江亭》)对项羽的心理疾病看得非常清楚。

王安石也说,以项羽这样的人,就是过了江,“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乌江亭》)心理疾病不除去,别人不会再去为项羽卖命了。

后来,毛泽东主席在他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也说“不可沽名学霸王”。

其实项羽本来想渡江的。《史记·项羽本纪》上说,项羽冲出包围之后,“乃欲东渡乌江”。明明白白“欲”,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他见了接他渡江的艄公却说:“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于是,就又拒绝渡江。真正的水性杨花,一点儿也不坚定。是他脆弱的心理打败了他自己。

乌江自刎之前,敌人吕马童追了上来。但是,项羽面对吕马童不是进攻,而是向敌人“赠头”。如此草率对待自己的生命,没有任何学习的必要。我们常听人说,杀一个够本,杀俩赚一个。怎么自己把自己杀了?真没有见过这样打仗的。

我们敬仰狼牙山五壮士,我们赞扬八女投江,但是我们反对项羽这样的死,因为他完全可以不死的。

在同一本心理学教育教材中,它的第八讲是《生命之重》。教材在分析青少年自杀的心理动机和原因时,列举了以下几种:摆脱困境型、寻求注意型、病态名誉型、支柱破灭型、消极逃避型、维护自尊型、报复型和错误模仿型。其中在分析维护自尊型的时候说,自杀者因为在众人面前遭受了严重的侮辱之后,为了维护自尊而自杀。项羽就是这样的人,根本看不到生命之重。完全置可以东山再起于不顾,选择自杀,因为他感觉太没有面子了。“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真正的死要面子活受罪啊!

如果我们在教材中赞扬这样的人,那么我们无异于鼓励青少年维护自尊型自杀。因为这毕竟是写给青少年学生看的书。这样的生命教育,我们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还有一个问题,心理学教材这样的分析,只能让我们的语文学习中,从高一以来对项羽的批评站不住脚,从而让学生产生新的困惑。

教材中,我们可以选择勾践为了复国,卧薪尝胆这样的例子,我们可以选择苏武为了汉朝,北海牧羊这样的例子,但是,我们不可以选择项羽乌江自刎的例子,因为项羽实在不能作为我们心理健康教育的正面人物,当然也不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好例子,而且这种分析与我们的语文教材分析矛盾。不恰当。从祥林嫂的“眼”看她的心理变化

鲁迅先生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怎样做起小说来》)在这方面,《祝福》应该是一个典范,特别是在表现祥林嫂的时候。可以这样说,我们只要看祥林嫂的眼睛变化,就能看出祥林嫂的心理变化。

初到鲁镇的祥林嫂,鲁迅笔下,她“顺着眼”。

这是一个安分守己的旧时代农村妇女,她老实本分,善良温顺,内向,但是没有文化,所以封建迷信。她信守妇道,逆来顺受,所以给我们的印象就是“顺着眼”。

但是,祥林嫂再到鲁镇的时候,虽然也是“顺着眼”,可那眼角上已经“带些泪痕”了,并且“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如果说第一次守寡对她的打击不是很大的话,那么这一次就很不一样了,毕竟贺老六是成年人,并且他是老实人,祥林嫂应该很是享受生活的,所以她嫁给贺老六后,“母亲也胖,儿子也胖”。当然,也正是儿子,让祥林嫂的眼改变如此之大,因为阿毛被狼叼走了。于是这“顺着眼”上就加上了“泪痕”。丧夫失子,又加上大伯“赶她”,祥林嫂身心憔悴,自然她的“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祥林嫂本来是个内向的人,初到鲁镇的时候,她不开一句口,但是,再到鲁镇的时候,她却敢打断中人卫老婆子的话,“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接着说。

可见,她已经神经失常了!

家庭的、宗族的、社会的接二连三的打击,已经让祥林嫂从一个内向的人变得絮絮叨叨了。

唯其精神失常,才会出现鲁镇上的人对她笑容冷冷的,但是她却不理会,无所畏惧,仍旧“直着眼睛”,和大家重复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

后来,鲁镇人听到她说就厌得头痛,在她刚刚开始就打断她走开去,她才张口怔怔地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接着也就走了。

再后来,她终于从人们的笑影上觉得又冷又尖,感觉没有开口的必要了,于是她的眼睛就“单是一瞥”他们了。

失常的人也是有感觉的。这“一瞥”里,有祥林嫂的愤怒和蔑视,更有自己的自尊和不屑。

小说在写到她和柳妈的关于结婚时候的贺老六的对话中,当无聊的柳妈击中了祥林嫂的心理软肋,尴尬的她就只能“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了。

迷信的女人柳妈吓唬祥林嫂说,将来阎罗王会把她锯开,分给两个男人。于是,同样迷信心理极重的祥林嫂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

显然,祥林嫂被吓得一夜基本没有睡觉。

听信了柳妈的鬼话,无知的祥林嫂去庙里捐了门槛,于是回来后,“眼光也分外有神”。她自己以为自己重新获得了希望。

于是,冬至祭祖的时候,她便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

但是,在迷信封建的鲁四老爷眼里,祥林嫂这种人是败坏风俗的,祭祖的时候,她不能沾手,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

于是,捐了门槛的祥林嫂祭祖的时候,终于还是没有能够拿成酒杯和筷子。

第二天,祥林嫂“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

这一次的打击,对祥林嫂来讲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她已经走投无路了,精神也接近崩溃。她已经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祝福》中的“我”,最后一次见到祥林嫂是在她沦为乞丐之后。她看“我”的眼光是“瞪”,“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只要从她的眼睛,我们就可以读出:祥林嫂从身体到心理已经彻底崩溃,死亡在她身上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于是,第二天,在富人祝福的鞭炮声中,在寒冷的冬夜里,带着无限恐惧的心理,无限痛苦的祥林嫂终于走完了自己无限凄惨的短暂人生。(《帅作文》)如何翻译文言文中的“所以”“之所以”

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翻译,凡是原文中有“所以”“之所以”的,相应的译文中都不能出现“所以”“之所以”。文言文中的“所以”是古汉语“所”字结构的一个表现形式,是一个名词性短语,而现代汉语中的“所以”是一个关联词。

文言文中,结构助词“所”可以和它后面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介词结构一起构成一个名词性的偏正短语。“所以”就是结构助词“所”和介词“以”构成的“所”字结构,是一个名词性的偏正短语。因此不能和现代汉语的“所以”等同。例如: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吕氏春秋·察今》)

3.所以兴怀,其志一也。(《兰亭集序》)

分别译为:

1.老师是传授道理,讲授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2.因此,要放弃先王现成的法律,去学习他凭借什么制定法律的。

3.用来表现内心的东西,它的情致是一样的。

在这些句子对“所以”的翻译中,我们看不到“所以”的影子。结构助词“所”,和介词“以”,构成的“所”字结构,这个名词性的偏正短语在文言文中有两种用法:表示原因,表示凭借和方式,分别翻译成“什么……的原因”,“什么……的凭借”和“什么……的方式”。

例如:

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3.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治平篇》)

以上的句子中,“所以”都是表示“什么……的原因”。它们的翻译是:

1.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我把国家的急事放在前面,而把个人的恩怨放在后面。

2.我赵胜自愿做您的姐夫的原因,是因为您高尚的义节。

3.这是我为太平时代的平民忧虑的原因。

在以上的句子中,没有“所以”的影子。再如:

1.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2.吾知所以拒子矣,吾不言。(《公输》)

以上的句子中,“所以”都是表示“什么……的方式”或者“什么……的凭借”。同样,我们在这些句子的翻译中,也不应该出现“所以”的影子。

最后,我们来说说“之所以”。它是助词“之”跟结构助词“所”和介词“以”构成的“所”字结构的复合。具体地说,“之”,是表示领属关系的“的”,后面的“所以”,是表示原因或者表示凭借和方式的名词性短语。例如:

1.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吕氏春秋·察今》)

2.君相之所以为民计者,亦不过前此数法也。(《治平篇》)

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伶官传序》)

这几句可以翻译为:

1.先王制定法律的依据是什么呢?

2.君王丞相为(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考虑的方式,也不会超过刚才所说的几种方法。

3.研究唐庄宗凭借什么得到天下和失去天下的原因,就能够知道了。

在这些句子的翻译中,因为文言文中的“之所以”不是现代汉语中的“之所以”,所以译文中不能出现“之所以”的影子。

总之,文言文中的“所以”“之所以”和现代汉语中的“所以”“之所以”区别是非常大的,翻译时切不可照搬过来。(《青苹果》2008年10月)吹给《论语》的冷风《论语》是一部好书,但是由于当事人生活时代的局限,这部好书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足了。这是我们在把《论语》做教材教育学生的时候应该明白的。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鲁迅先生在他的《记念刘和珍君》中说:中国女子虽遭阴谋秘计,被压抑至数千年,终于没有消亡。这“遭阴谋秘计,被压抑至数千年”应该与孔子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换句话说,中国女子的命运悲惨,孔子即使不能负完全责任,也应该负相当大的一部分责任,因为是他把女子和小人并列,他应该是始作俑者。

到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搞了个什么三纲五常,于是“夫为妻纲”,女子开始走下坡路。再后来,出现了“三从四德”,这是中国古代宋明以降女子的行为规范,四德也成为男性选择妻子的标准。“三从四德”的最早的雏型出现在东汉时代的《女诫》,其作者为汉朝文学家班彪的女儿班昭。《女诫》有《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共七篇。在《妇行》篇中,提出了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四德。对于男人就没有这些。

于是,中国的科举考试从一开始就让女性缺席,一直到科举考试在清末废止。

有时候,我也在私下里思考:中国为什么在近代落后了?因为我们浪费了一半资源。而14至16世纪的欧洲在文艺复兴,人家已经认识到了女性的伟大,我们还在继续浪费,于是,到了鸦片战争,我们就只能割地赔款。我们现在就只能是发展中国家,不是发达国家。这一点,孔子是有责任的。

宰予旦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现在看来,孔子也使用语言暴力。

我们教师不能讽刺学生,即使我们的学生像孔子的学生宰予一样,白天在课堂上睡觉。因为讽刺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有可能激起仇恨,特别是当下,在孩子们的情商不高的情况下。

这一次,孔圣人他没有做到诲人不倦,他也有无奈的时候。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父亲的做法是过时了的东西呢?我们就不改变了吗?

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不能仅仅以父亲的标准作为标准。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非常重视周礼的规定,他是一个非常规矩的人,也是一个非常讲规矩的人。所以,当不符合礼制的“八佾舞于庭”时,他就说,这是不能容忍的事情。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如此认真。不就是娱乐吗?难道老师听MP3学生就不能听MP4吗?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后来有个人叫顾炎武,他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就比孔子的好了。所以我们今天有非常多的听证会,让大家参政议政。

有些时候,不能听孔子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在1915年搞“新文化运动”的原因。

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孔子不知道学习是可以改变愚笨的吗?怎么能够不会转化呢?健康心理决定的健康人生形式

沈从文先生在谈及自己小说《边城》的创作宗旨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这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背后,是边城人健康的心理,或者可以这样说,是边城人的健康心理决定了边城的人们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一、淳朴的民风后面的健康心理《边城》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形态。在那里,人和事都质朴单纯,虽有贫富等级之分,但人们在古朴的人情中享受有平等的人格、活着的尊严,俨然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在这里,邻里间互助互爱,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在人的和谐、互爱相处中,船总顺顺是这一类人物的代表。这个当地的首富,因为不以财富欺人,并且为人正直平和、乐善好施、豪爽大度,所以是地方上极受尊敬的人。“凡因船只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的退伍士兵、游学文墨人,到了这个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帮助。”他体恤老船夫祖孙二人的生活清苦,所以过节总送粽子、鸭子给他们。尽管是富贵人家,但是他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并不溺爱……《边城》里没有一个恶人,无论是农民、戍兵、商人、水手,就连“眉毛扯成一条细线”的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

节选的课文里有一处关于过渡收不收钱的描写,很是典型,我们一起来看:

白日里,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所争持,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把钱送给老人不可。正似乎因为那个过渡人送钱气派,使老船夫受了点压迫,这撑渡人就俨然生气似的,迫着那个人把钱收回,使这人不得不把钱捏在手里。但船拢岸时,那人跳上了码头,一手将铜钱向船舱里一撒,却笑眯眯地匆匆忙忙走了,老船夫手还得拉着船让别一个人上岸,无法去追赶那个人,就喊小山头的孙女“翠翠,翠翠,为我拉着那个卖纸的小伙子,不许他走!”

在这里,过渡的卖皮纸商人根本没有一般商人的奸猾、唯利是图,有的只是轻财重义,关心体贴和善良。老船夫和他熏陶下的孙女,自然更不必说。这种优美健康的人生形式正是边城的人们健康心理的体现。二、美好爱情背后的善良、纯真

沈从文先生在《老伴》《水云》等文章中说过,自己笔下的翠翠是由“绒线铺的小女孩”、青岛崂山的“一个乡村女子”以及“身边新妇”(即夫人张兆和)三个原型“合成”的。但决不是简单的合成,而是经过作者乡恋情感与怀旧思想孕育起来的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沈从文先生以自然之美烘托翠翠的美:“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是透明的湘西山水给了她透明的心灵与靓丽的外表。这位大自然的女儿,动静之中有着一份天真秀逸,羞怯中更见娴雅气质,让人过目不忘。

端午节上,傩送在划船比赛中得了头奖。翠翠和傩送两颗年轻的心灵撞击在一起,泛起了爱的涟漪。从此,翠翠觉得自己在情感上有了一种新的需要,但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当别人“无意中提到什么时”,她总会脸红,但又渴望听到与之有关的内容。这种内心的矛盾在情窦初开的女子身上表露无遗。下一年端午节翠翠没有遇到傩送,他在六百里外的清浪滩还没有回来。翠翠认识了顺顺和他的大儿子天保。顺顺的儿子天保对翠翠一见钟情,可翠翠的心却已经属于另一个。回家路上,祖父唱起了摇橹下滩的催橹歌,翠翠不禁脱口而出:“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清浪滩呢?”可见其内心对傩送的思念至深。

听人说傩送将与有碾坊陪嫁的地方王团总的女儿结亲时,翠翠心中顿时五味杂陈,充满了说不清道不明的烦恼。面对天保的托媒求亲,出于对爱情的忠贞专一,她明确向爷爷表示拒绝。爱的错位让她焦虑苦闷不已,但除了内心的挣扎,她自己能做的其实很少,这是悲剧的根源之一。作者同样将人物融入环境描写之中:翠翠端着簸箕独自到船上剥豆去了。雨后放晴了,溪边的芦苇水杨柳,菜园野地翠绿葱茏,生意盎然。山水为人增色,因人而多情,一个痴情少女的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韵味饱满。

和翠翠一样,傩送也是爱情的坚守者。顺顺希望自己的儿子傩送能够与一位有碾坊陪嫁的富家女子结亲,但傩送违背父亲的意愿不要富家女子,选择了清贫的渡船女。在二老的心里,“碾坊”是诱人的,但是爱情是比“碾坊”更诱人的,这种健康的爱情心理是人性美的升华。与现代“都市文明”自由而开放的男女恋爱故事不同,翠翠傩送的爱情更像一串诗意朦胧的梦,简单而旖旎,朴素更执着。虽然翠翠与傩送只有寥寥几面之交,但他们却将这份美好的情感藏于心底,化为忠贞不渝的力量;没有山盟海誓,也没有耳鬓厮磨,然而那仅有的梦中灵魂为情人歌唱的美妙歌声,却是如此清冽醉人。《边城》里,翠翠的爱情悲剧与她母亲的爱情悲剧非常相似。她母亲,“眉毛长,眼睛大,皮肤红红的,也乖得使人怜爱”,且“善于唱歌”。17年前与一个军人相爱并发生了暧昧关系。怀上翠翠后,那军人约她一同逃走,可善良的翠翠母亲离不开也放不下自己孤独的父亲。军人考虑到逃走损害了他的声誉,既不逃走也不便留下,便服毒自杀了。母亲生下翠翠后,也殉情投河自尽了。这是一个令人潸然泪下的爱情故事!作者不经意地掠带而过,似乎昭示着宿命的安排。尤其当老船夫“忽然觉得翠翠一切全象那个母亲”时,让人觉得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作者也徘徊于信与不信之间,在故事的结尾安排了一个难以预料的结局:“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到底回不回来?一切充满了悬念,但一切也显得那么自然。这正是《边城》所独具的韵味和内涵,恋情仿佛在顺其自然地发生又自然地结束,凄美悲凉。显然,作者通过爱情悲剧寄托了人性理想。三、至美亲情背后的一颗金子般的心《边城》中,翠翠的爷爷是“善”的化身。“作者同样是把他放在‘爱’与‘美’的人性天国里进行刻画的。”在作者的笔下,他是我国下层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他善良、勤劳、朴实、憨厚、忠于职守。“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大,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虽然生活清苦,端午节连粽子都买不起,但是这不影响他乐于助人:夏天在溪口备一口大缸,开水泡好茶叶,随时给行人解渴。他重义轻利,摆人过渡从不收小费,若有人将钱“掷到船板上”,他“又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个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你这个”!遇上非要给小费的渡客,总少不了争执,“告他不要钱,他还同我吵,不讲道理”!言为心声,是老人看淡金钱的健康心理,才有了他这样的高尚与率真。

其实《边城》里,翠翠的爷爷是最悲怜和最应尊崇的人。十七年前,自己的女儿与人自由恋爱有了身孕,他“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地过下去”。痴情的女儿为爱殉情后,他又毫无怨言地把外孙女翠翠抚养成人。生活如此艰辛,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达观坚韧地活下去。他这样教导翠翠:“作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情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一切要来的都要来,不必怕啊!”这是充满正能量的教育,也是健康心理的体现。为了儿女,就算付出再多,就算再苦再累,也任劳任怨。在他们身上,更闪烁着人性至美的光辉。

翠翠长大了,爷爷的最大心愿是能为她找到个好人家。恰好天保向翠翠提亲,然而,翠翠没有答应,但他没有放弃,是因为老船夫说除了“车路”还有“马路”,于是他又与弟弟去给翠翠唱歌;天保外出闯滩不幸遇难,傩送的歌声也随之中止,而且再也没有唱起;蒙在鼓里的老船夫去打听翠翠的亲事却听闻了噩耗,并牵涉到天保的死。顺顺父子认为天保的死无疑与这“老而好事”的船夫有关,所以冷落了他,老人的心情变得沉重了起来。老人知道傩送喜欢翠翠,再去为翠翠提起亲事时,善良的老人在顺顺父子面前更木讷不安。而不安又加重了傩送的误会与顺顺的冷落。在一次过渡时他遇见去顺顺家打听亲事的中寨人,那人对老船夫说王团总以碾坊为女儿陪嫁与傩送结亲,顺顺已同意了这门亲事,并谎说二老也决定要碾坊了。老人深受打击,终于病倒了。老人再一次去探听翠翠的婚事,结果又遭受了冷落。在一个暴风雨之夜,老人离开了人世。可以想像,老人是带着深深的眷恋、带着不能释怀的心结而离开的。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父辈对儿女无私的爱、默默耕耘与付出,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优良的品德——原始而又古老纯朴的人性之美。

我们还应该看到,天保傩送的爱情竞争,亦是亲情美的另一个表现。兄弟两人都同时爱上了翠翠,这无疑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他们没有兵戎相见,而是以坦诚豁达的方式展开公平竞争。在为翠翠唱歌的晚上,天保知道自己比不上弟弟,就不再做无谓的努力。但是,弟弟对哥哥更是情深意长,主动去帮助天保。当哥哥知道翠翠喜欢的是自己的弟弟傩送时,高风亮节的天保为了成全弟弟,便自动退出了竞争,外出闯滩,不幸死亡。傩送对哥哥的死十分歉疚、自责,自己认为哥哥的死与自己有关,也放弃翠翠,而赌气坐船下了桃源。兄弟情同手足,互相关爱,互相谦让,这些至美至纯的亲情后面,让我们看到了一颗金子般的心。《边城》描绘了“爱”与“美”的天国,是沈从文构建的理想的“希腊小庙”。在这座“希腊小庙”里,供奉的是“人性”,呼唤的是人性的皈依,寄托的是人性理想,体现的是“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之美。而这种“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之美的背后自然是人们的健康心理,可以这样说,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就不可能有这种“优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荆轲的软肋

荆轲刺秦王失败了,非常悲惨地失败了。仔细分析一下,我们说这种结局其实是由他生命中的诸多软肋决定的。一、荆轲的性格软肋《孙子兵法·谋攻》上说“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反对指挥员意气用事,要求学习“制怒”。荆轲的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他完全可以不要秦武阳,因为他有自己的助手。而且在自己“为留待”的情况下,怎么可以带着秦武阳匆匆出发?这不是朝三暮四吗?男人,应该有自己的主张,特别是那些已经深思熟虑的主张,坚决不能改变!

还有一个问题是荆轲没有必要和太子丹斗气。太子“迟之”,因为太子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荆轲有必要解释。太子“疑其有改悔”是因为太子看到了“日以尽矣”,荆轲有必要说明,而完全没有必要负气出发。并且自己已经说了“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为什么还要匆匆出发?要知道,你的任务是成功,而不是和谁斗气。再有一个问题,和秦武阳一起,他能够很好地配合自己吗?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秦武阳不要说指望他帮助荆轲了,反而是荆轲去帮助他摆平。

急躁、冒进是荆轲性格的软肋。于是,他就只能“奇功”不成了。人们常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不错的,荆轲的悲剧是他的性格决定的,怨不得别人。二、荆轲的思想软肋

如果说急躁冒进是荆轲性格上的软肋,那么,轻敌和计划不周就是他思想上的软肋。荆轲只考虑到自己可以形成短时的局部优势,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失手,恐怕他甚至没有想到秦武阳会当众出丑,他不可能想到还有一个夏无且会朝自己扔药袋,他更不可能想到在秦王拔不出剑的时候有人提示他。于是,他就没有任何第二套预案地出发了。于是,他就只能“奇功”不成。

常言说:事事难料。出发之前,不把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想清楚,不去针对这些可能的事情想一些解决的方法,到了这些可能的事情出现之后就只能是不知所措,最后只能任人宰割了。

荆轲的匆匆出发,实在是对情况对敌人估计不足,思想上没有足够重视的结果。三、荆轲的技术软肋

作为战国四大刺客之一,他在秦廷的表现实在不怎么样。当“图穷匕见”之后,机会来了,但是刺客荆轲“持匕首揕之”,竟然“未至身”。后来,在秦王拔出剑之后,荆轲希望能够给他最后一击“引其匕首提秦王”,但是结果仍然是“不中”,所以,他的结局只能是悲惨的了。作为职业杀手,你的生存基础就是刺杀技术,要求:稳、准、狠,你怎么可以刺杀“未至身”,又怎么可以“提秦王”而“不中”?难怪陶渊明在《咏荆轲》里叹息:惜哉剑术疏!

总之,荆轲身上的诸多软肋决定了他的刺秦不可能成功。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不规范字

一、第一册第140页短文中的“头悬梁锥刺骨”的“骨”应为“股”。“骨”是别字。

二、第二册第28页练习三中“他要籍住万民的口”的“籍”不规范。1998年版课文中已改“籍”为“钳”,而练习中却仍为“籍”,致使练习无法做。查《现代汉语词曲》:“籍”为“钳”的繁体。故练习也应从课文改为“钳”。

三、第三册第326页注释33中的“愧赠”的“愧”是错字。《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有“馈(靓)”,“馈”的繁体亦为“靓”,不为“愧”。注释中的“愧”是不规范字。

四、第四册第279页注释12中,“空着自己车上的坐位”的“坐”应为“座”。“坐”是别字。有意思的是,这个别字是从原1987年版一直带到现行1990年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很值得一说。(《语文知识》1994年11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