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厨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7 08:05:49

点击下载

作者:梅依旧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节气厨房

节气厨房试读:

前言 跟着二十四节气走一年

记得小时候,母亲会随着二十四节气的变化,相应调整饭桌上的三餐饮食,立春时的一张春饼,谓之咬春;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秋季里,新采嫩藕胜太医;冬日里,萝卜白菜保平安。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诗意栖居的创造;是中国人的衣食农事依季节气候而作的自然时间;是华夏文化和生活的密码,在经久的传承中,已经成为指导人们生活的方法论。在逐渐淡忘传统节气的时下,二十四节气依然用另一种方式提醒人们感知季节的变化,那就是“不时不食”。“不时不食”,是一句常说的老话,出自孔子《论语·乡党第十》:“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 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不时不食”,就是遵循自然之道,应时令、按季节吃东西,即到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如今由于大棚种植和各种药物的使用,果蔬经常乱了时序上市,当西红柿没有活泼的沙甜,当黄瓜少了清冽的气味,当白菜少了霜打之后的微甜,你才会意识到:到底还是不一样的呀!二十四节气是大自然的语言,不仅跟养生有关,也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态度有关,是天人合一观念的最美呈现。二十四节气,是一本行动指南,每一个节气的到来,都意味着天地之气的转换,比如春芽、夏瓜、秋果、冬根。所以,每个节气都是一个养生的节点,把握时间的节气,跟着节气吃,遵循大自然的节奏,应时而食,也许就是最好的“吸收天地之气”的方法吧。这本书根据每个节气的养生重点,随着节气来调整日常生活和饮食,以自然、健康、简单的形式,搭配相应的饮方和食方,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这便是编写此书的初衷。

春生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春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东风解冻。冻结于冬,遇春风而解散;不曰春而曰东者,《吕氏春秋》曰:东方属木,木,火母也。然气温,故解冻。——《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东风解冻初候 2月4~8日春天到底是来了。从立春的“立”字来看,好像立春只是一个立意,本质还冷。天虽尚寒,心已向暖。立春,在古代叫春节。你若对峨冠博带的古人说“春节”,他会认为你说的是“立春”。古籍中早有“春节”,本是因立春而衍生出的节日,全名叫立春节。自周代起,官方就会在立春日举办迎春活动。汉武帝于太初元年(前104),以农历正月为岁首,春节的日期才固定下来。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将“元旦”之名由阴历正月初一“转让”给了阳历1月1日,将春节改到了阴历正月初一,立春被“降级”,虽仍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但不再是节日。立春日,民间有“咬春”的习俗,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杜甫在《立春》中写道: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春日春盘细生菜”这句诗,说尽了春天细细的菜叶、碧青的颜色和鲜活的生机,可见早在唐代人们已经开始吃春盘、春饼了。时至今日,我家仍保留着立春喝椒柏酒的习俗。我家椒柏酒的做法一直沿用母亲留给我的方子,操作很简单:将川花椒35粒和侧柏叶7克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500毫升,密封浸泡一周后,过滤去渣,即可。所谓椒柏酒,说白了就是用花椒和侧柏叶泡制的药酒。此酒在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正月》中已经出现:“各上椒酒于其家长”。热播剧《芈月传》中也出现了椒柏酒:王后在元日(正月初一)设宴,给后宫各位妃嫔赐椒柏酒。饮椒柏酒可杀菌驱寒,带有健康长寿的祝愿。|避“太岁”|立春要“躲春”,你的所有困惑,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答。“躲春”,是不是听起来感觉好迷信?有人认为是无稽之谈,有人却奉若神明。古人觉得立春日是一年伊始,年运交接,也是一年中气场最混乱动荡的时候。新的气场容易对一些体弱、敏感、心神不宁的人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立春“躲春”的习俗就出现了。太岁源于道教信仰,属于星辰崇拜。古圣先贤,仰观天文,发现了宇宙的磁场规律,配以十天干、十二地支,创造了中医学和各种命理学。而避太岁的说法,来自民间,相传太岁是大名鼎鼎的凶神,古代的一些著作也有太岁主凶的记载。至今,很多地方仍流行“躲春”。每到立春之时,人体内的血清素持续升高,导致人情绪焦躁,所以,这一天应该不犯愁,不上火,不做口舌之争,静静地度过两位太岁的交接时刻,因此要躲一躲才好,把难缠的事情留在日后处理,以免影响新一年的气运。我认为,按传统民俗,立春“躲春”这一习俗其实深得中医养生的精髓,中医认为:“肝主情志”,“怒伤肝”,生气、犯愁、上火,以及气候变化影响免疫力,都是立春时节人容易生病的原因。所以“躲”过开春病,给身体开个好头,此说法有其道理。|泄“风毒”|咱们老祖宗留下的《黄帝内经》的《灵枢·岁露论》里有这么一段话:“至其立春,阳气大发,腠理开,因立春之日,风从西方来,万民又皆中于虚风,此两邪相搏,经气结代者矣。”按中医理论,春天是以“风”为主气,乍暖还寒,而又荣生万物。风邪也是致病的首要因素,“风者,百病之长也”。“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养生论》曰:“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至夜卧时,用热汤下盐一撮,洗膝下至足,方卧,以泄风毒脚气,勿令壅塞。”初春祛风术:方子一:早晨梳头一二百下。立春时干梳头,可以赞阳出滞,使五脏之气终岁流通,谓之神仙洗头法。方子二:晚上睡前泡脚的热水里加一撮盐,可以化解瘀堵,让风邪绕道而行。水果春卷春卷是传统节日食品,流行于中国各地,江南等地尤盛。宋代名臣蔡襄曾留下“春盘食菜思三九”的诗句,盛赞春卷的美味。水果春卷,以水果为馅料,皮薄酥脆、馅心果香清新,别具风味。【食材】猕猴桃 --------------------------- 1个苹果 --------------------------- 1个草莓 --------------------------- 8个春卷皮 --------------------------- 10张【调料】白糖 --------------------------- 30克【做法】1.准备好春卷皮。2.猕猴桃、苹果去皮,切丁;草莓洗净,切丁,一起放入碗中。放入白糖腌制15分钟,沥出汁水。3.取一张春卷皮,放上水果丁。4.上下两边对折包住水果丁,再折进去压紧。5.锅中放油,七成热油,下春卷炸至微金黄色即可。厨房小语1.水果可依自己的喜好搭配,切记要沥干腌出的水分。2.春卷皮超市冷冻专柜有售,也可去网上购买。黄莺睨睆次候 2月9~13日2018年的春节来得比较晚。立春的次候,正好是腊月的最后几天,过年到底是个大节日,家家都做东西吃,到处都是油炸的香气,仿佛能听到藕盒在油里吱吱地响。母亲已过世多年,但我依然记得立春日母亲会插个春盘,说一句:“插个春盘来过年。”母亲插的春盘,是要与家谱摆在一起的。我小时候不是很理解,随着成长渐渐地发现,再小的事情,只要带着仪式感去做,总能保持一分敬畏感。《礼记》中有:“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借仪式感,让生活庄重一些,色彩丰富一些,也让日常生活有一些不同的体验。取蔬菜、瓜果、饼糖等放盘中为春盘,也可将多盘拼在一起,拼盘里主要有:果品、蔬菜、糖果、饵,馈送亲友或自食,取迎春之意。|五辛盘|生吃葱和蒜的美妙,南方人永远不懂。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五辛菜的记载:“五辛菜,乃元日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义,谓之五辛盘。”初春,是葱、蒜、韭最为嫩香、好吃之时。葱有大小之分,北方以大葱为主,以山东葱为代表,粗壮,葱白辛香浓郁,有近1米高;南方以小葱为主,又叫香葱。南方香葱与北方大葱相比,简直就是“蒜苗”,最多只能用来炝锅,与大葱相比,实在不是一个段位。说起来,葱、酱、饼简直就是天生绝配,有葱丝打底的北京烤鸭自不必说,葱丝配京酱肉丝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遇到对的葱并不比遇到对的人更容易,只要对了,几乎没有不好吃的可能,卷上合菜和酱肘子的春饼,也是北方人的乡愁寄托。与葱一样,蒜也有大小之分。小蒜,是中国原生蒜,根茎小而瓣少,苗如葱针,根白。汉时张骞得胡蒜于西域,辛而带甘,即为今日之大蒜。立春时节新韭鲜嫩尤佳,韭菜生食辛辣,烹熟后滋味柔和。《随园食单》里有“韭”适与鲜味搭的说法,“专取韭白,加虾米炒之便佳。或用鲜虾亦可,蚬亦可,肉亦可”。香菜、韭菜、绿豆芽、豌豆苗、山药、菠菜、蜂蜜等,立春正当时,特别是韭菜最是鲜嫩可口,有“春季第一菜”的美誉。葱可升阳散寒,杀菌防病。中医认为香菜能健胃消食,对春季因肝气旺而影响到脾胃消化的人有帮助。食五辛不只是为驱寒,更应看到它背后蕴藏的是什么。“辛”同音“新”,吃五辛盘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更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立春之后,阴消阳长,食用辛味食物,有助于运行气血、发散邪气,调和身体里的阴阳之气,以保健康无虞。春饼哎哟喂,饺子皮还有这副面孔呢?春饼,是由五辛盘演变而来的,“调羹汤饼佐春色,春到人间一卷之。二十四番风信过,纵教能画也非时。”用春天的新鲜芽菜,如韭菜、蒜苗、豆芽等,包裹在薄如蝉翼的春饼皮里,且一定要卷成筒状,从头吃到尾,寓意新的一年有头有尾,善始善终。吃完春饼,过了立春,新的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就正式开始了。【食材】胡萝卜 --------------------------- 1个青椒 --------------------------- 1个绿豆芽 --------------------------- 200克饺子皮 --------------------------- 20个【调料】食用油 --------------------------- 适量盐 --------------------------- 2克【做法】1.用小刷子在每个饺子皮上刷薄薄的一层油。每一张都要刷一层油,一张张摞在一起,摞好后侧面周边一圈也刷一层薄油(第一次做可以少放几个)。2.用擀面杖在中间先压几下固定住。由中间向四周擀开,擀至直径20厘米左右即可。3.水开上锅,蒸10分钟左右。甜面酱、白砂糖、蚝油放入碗中搅拌均匀,一起放入锅里蒸10分钟,出锅后调入香油。4.出锅后稍晾一下,一张张地揭开,瞧,是不是非常薄。5.绿豆芽洗净,青椒、胡萝卜洗净后切丝。6.锅中放油,下绿豆芽、青椒、胡萝卜炒熟,调味出锅,用春饼卷好食用。厨房小语用超市里卖的饺子皮即可,一次可多做些,吃不完的冻在冰箱里,下次吃的时候重新加热。鱼陟负冰末候 2月14~18日路过花市,买了两盆水培水仙,球茎处压了几块漂亮的卵石,花根被埋在石头下,碧绿的叶子,花茎颜色要稍微深一点。2月16日,恰好是农历正月初一,这天真的是与众不同。古人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岁朝”,一岁之朝,是日案头必定要有花果,称作“岁朝清供”,意在祈福,愿吉祥,愿如意。岁寒清供,江南人家最常见的就是摆一盆水仙花,或者插上一枝遒劲的蜡梅,放在案头。水仙花期恰逢春节,一丛绿叶,三两枝鲜花,可算是清供的古风遗存了。汪曾祺的《岁朝清供》中,有一番令人悠然神往的对“岁朝清供”的“定义”:“这样鲜艳的繁花,很难说是‘清供’了。曾见一幅旧画:一间茅屋,一个老者手捧一个瓦罐,内插梅花一枝,正要放到案上,题目:‘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这才真是‘岁朝清供’。”正月正,三阳开泰。泰,小往大来,吉亨,是一年一度的吉祥亨通之日。《易经》以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指冬去春来,阴消阳长。让你的身心“三阳开泰”的三个小方法:动则升阳:华佗曾对弟子吴普说,“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暖能升阳:《太上感应篇》提倡“慈心于物”,前贤说性情清冷的人,受福必薄,由此乃知慈心正是胸头暖气。喜则升阳:只生欢喜不生愁的人,在古代就被称为神仙。|避“桃花”|立春易走“桃花”运?是你想多了。很多人每逢气候转换,尤其是忽冷忽热的初春,就会发生皮肤过敏,脸上冒出一些淡红色圆形小斑,痒痒的,还有点脱皮。由于这种过敏常发生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故常被称为“桃花癣”,让你在社交场合丢“面子”。染上桃花癣别怪桃花。人们常以为桃花癣一定与花粉过敏有关,其实不然,而是与春季风大,户外活动增加,风吹日晒过多有关。一旦惹上桃花癣,三餐要适当补充维生素。此时要忌口,忌食发物,如虾、蟹等海鲜,否则旧病极易复发。外敷法:黄芩、黄柏煮水,放冰箱里冷藏30分钟,然后用纱布蘸药液敷脸15分钟左右,注意敷完4小时内面部不要接触热水。黄芩、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消炎之功效,冷敷有助于缓解皮肤瘙痒。但此法过敏体质者慎用。日常可用金银花、野菊花等泡茶喝,也能起到清除湿热的作用。丨宜增甘丨中医所说的“增甘”,其中的“甘”不等于“甜”。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季阳气初生、肝气旺盛之时,要清除郁热,应多食用新鲜的黄绿色蔬菜;忌辣,少吃麻辣火锅,也应少吃羊肉、烧烤、油炸食品等。此时不宜食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生发和肝气疏泄,所以饮食宜减酸益甘,可用甘味食物养脾气。很多人把甘味误认为是甜,其实这是错误的。中医将食物大致分为五类:酸、苦、甘、辛和咸。甘味,是指食物具有滋补、和中的功效,可以益气生津、健脾和胃。甘味食物有淮山、糯米、小米、扁豆、百合、莲藕、黄豆、菠菜、胡萝卜、芋头、南瓜等,大家可以根据个人体质、饮食习惯,选择食疗食补方案,但不宜过量进补。立春汤一碗五指毛桃立春汤,拉你进入春天气象,立春养肝,轻身通神汤。饮用五指毛桃汤,可清肝降火,健脾开胃,补肝益肾。五指毛桃煲鸡汤是传统、经典的广东老火汤之一。自古以来,客家人集草木之粹,顺应自然,有煲保健汤饮用的习惯。五指毛桃被称为广东人参,是民间流传甚广的老火汤料。立春汤,带着淡淡的椰子清香味,且加了有化气祛滞功效的陈皮,使汤味更香醇、清润,是一家老少皆宜的立春养生保健汤。【食材】螺片 --------------------------- 50克五指毛桃 --------------------------- 30克淮山 --------------------------- 20克桂圆肉 --------------------------- 20克乌鸡 --------------------------- 1只【调料】黄芪 --------------------------- 18克陈皮 --------------------------- 3克蜜枣 --------------------------- 3枚盐 --------------------------- 适量【做法】1.螺片用清水浸软。2.其他药材洗净。3.乌鸡洗净,斩块,冷水下锅焯水。4.砂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乌鸡、螺片和其他药材。5.武火煮开,转文火煲三小时,以盐调味即可。厨房小语水一次放足,切忌中途加水。汤如果一次喝不完,可放入冰箱保存。雨水雨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水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土脉润起初候 2月19~23日夜深了,隔窗听雨,断断续续,犹如断简残编。听了一夜雨,无眠。翻开日历,恰是雨水节气,这两个字真够形象的。这两个字,《说文解字》中有解释,雨曰水,从云下也。从字形中,似乎让人看到雨从天而降的景象,感受到湿漉漉的雨丝迎面而来,浑身上下挂满了水珠。不知不觉,二月已经过多半,而雨水一到,江南二月春多在蒙蒙细雨中,终未能越过古人的门槛,譬如“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譬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看简·奥斯丁小说,描写女主人公走在草地上,长裙曳地沾着泥草,却不觉得不洁净,却给人土地松化、生机勃发时脉动的印象。每年的第一波雨水都格外珍贵,那是因为“天道起于北极,故天一生水”。离真正的春天,又近了那么一小步,心里枯了萎了的事物渐渐醒来。此时,便想起《红楼梦》里宝钗所服的冷香丸,这个药方的刁钻之处,在于药引子选用特别严格,必须是“雨水”这一天的雨水十二钱,和其他三季之物一并制成。“雨水”这日的雨水,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薛宝钗竟然“一二年间可巧就有了”,看似虽然玄妙,但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的药集解项中所说:“一年二十四节气,一节主半月,水之气味,随之变迁,此乃天地之气候相感。”取节气水入药的做法由来已久,实则是传统中医的重要观点。丨雨水“发陈”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发于哪儿呢?“发于陈”。春天,气是往上走的,退除冬蓄之故旧。它让新芽从枯黄的旧枝上长出来,让一切陈旧的东西再次焕发生机,所以叫发陈。中医有个方子叫“二陈汤”,用到的两味药均是“以陈为良”,一是半夏,一是陈皮。陈皮就是将橘子皮去除杂质,喷水润透,切丝、干燥而成,长久放置储藏,故称陈皮,有一种薄凉的香味儿,能够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而且越陈药效越好。雨水养生重在生,我们平时吃的粮食都是种子,春天食用种子发芽而成的食物最佳,因种子中蕴含生机,有助于机体生发。从中医上讲,五谷主生发,“雨水”食用五谷之芽能得春季的天地之精气,与季节合拍。比如:麦子本不疏利,麦芽却透达疏泄水谷,利肝气;谷子本不能行滞,谷芽却能疏土,消米食。黄豆发芽,能升达脾胃之气,用之可补脾。赤小豆发芽,能透达脓血,故张仲景以赤豆当归散排脓。雨水时节多吃芽菜,顺着春天这个升劲,让肝气升起来。腌笃鲜回到厨房里,恭喜春笋荣登早春时令蔬菜的C位。腌笃鲜本为江浙地方菜,腌指咸肉,笃是小火炖的方言,鲜则是指春笋。腌笃鲜被称为春鲜第一味,是春日恩物,既有冬的况味,又有春的生发。清代画家金农的《春笋图》题曰:“衣打春雷第一声,满山新笋玉棱棱;买来配煮花猪肉,不问厨娘问老僧。”这说的就是腌笃鲜吧?各位若要煮一碗,不必问老僧,照我的方法做做,看看行不行!【食材】鲜虾 --------------------------- 8只家乡咸肉 --------------------------- 200克春笋 --------------------------- 200克猪五花肉 --------------------------- 300克【调料】鸡精 --------------------------- 适量盐 --------------------------- 2克黄酒 --------------------------- 20克姜 --------------------------- 3片葱 --------------------------- 10克【做法】1.春笋去皮,切块;猪五花肉洗净,切块;咸肉洗净,切片。2.锅中放入清水,焯笋块。3.锅中另加入清水,焯猪肉、咸肉。4.砂锅内加清水、猪肉块、咸肉块,大火烧开,再加黄酒、葱、姜。改用中火慢慢焖到肉半熟,再加入竹笋块、虾,煮至熟透,调味即可出锅。厨房小语1.鲜笋中含有草酸,所以做之前应先用沸水焯过,去除其中的草酸和涩味。2.咸肉有咸味,盐要酌量放。鸿雁归来次候 2月24~28日雨水,恐怕是中国味最浓的节气了。相传每年正月初九为玉帝诞辰,民间常常有热闹的庙会。旧时北京过年,逛庙会为主要的习俗。如今的庙会,娱乐、购物、品尝小吃,以及民间传统节目样样俱全。逛了一圈,买了艾窝窝。经典的庙会小吃,将味道延续,故事和记忆就会一直存在。2018年2月的最后一天,眼前飘着细细密密的春雪。外婆说过,三月还有桃花雪,四月还有李子霜,那是桃花雪。桃花雪,真好听。早晨,一个平凡得无话可说的春日清晨。天气濡湿,我照例将燕麦片倒入奶锅中,放到灶火上加热,再放两片全麦吐司进烤箱,趁这空当,想着是不是要做罐罐肉。古人在雨水时节,会让出嫁的女儿回家看望父母,送母亲一段红绸,炖一罐红烧肉,是女儿们尽孝的节日,没想到罐罐肉渐渐流传开来,一不小心肉香就飘满巷子,成为一道流行的时节美味。罐罐肉,是猪髈肉加上甘蔗、红枣、桂圆、枸杞等配料,用瓦罐细火慢煨,炖得烂烂的,香甜滋补,饱含了对老人的一片孝心。丨避湿寒丨为什么?为什么?你吃它们,有想过为什么吗?雨水节气,地湿之气渐升,湿气里夹杂着春寒,北方的阴气未尽,虽然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冰冷刺骨,但阴冷的寒凉还在。此时,人体的毛孔开始打开,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有所减弱,易感风邪而生病,要慎重减衣,避免去湿气浓重的地方游玩。之前,祛湿的方子试了又试,可总是觉得不够,一直没找到一个简单、不伤元气的方子。后来,我有幸拜会一位知名老中医,他说,喝薏米水吧。我心想,就这么简单,尽人皆知的啊。其实,并不是简单的喝薏米水,而是需要把薏米炒至表皮略焦黄,每晚睡前取15克,加入200~300毫升的沸水,浸泡一晚,第二天起来空腹喝下,很适合现在的时节,最长可以喝到立冬之日。中药药材的炮制方法是非常讲究的。薏米未炒之前,性偏凉,经常煮喝容易伤身体元气,炒后性平甚至偏微温,有利于肠胃的吸收,且健脾的作用比生薏米强,还可以治疗脾虚引起的腹泻,即使只是简单地泡水喝,也能释放出所有的能量。以上是薏米水的单方,下面介绍一个雨水节气祛湿排寒的终极方:炒薏米姜茶。食材如下:红薏米、芡实、麦子、蜜枣、生姜。炒薏米方法:红薏米用清水快速漂洗干净,摊开晾干后倒入无油的炒锅,小火,慢慢翻炒至表皮微微焦黄,有明显的焦香味出来。芡实在明代《景岳全书》中有炒法记载,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清炒、麸炒等。在家清炒,将芡实洗净放入锅中,翻炒至微黄即可,炒后性偏温,补脾和固涩作用增强,适用于脾虚之证和虚多实少者。炒薏米姜茶:取适量红薏米、芡实、麦子、蜜枣、生姜,放入锅中,加清水,大火煮开后,小火煮40分钟左右即可。芦蒿炒北极虾正月芦,二月蒿,三月四月当柴烧。雨水时节正是芦蒿最美味的季节。芦蒿又名蒌蒿、香艾、水艾,古人称芦蒿为春蔬之上品。芦蒿生长于长江中下游的湖泽江畔,是江浙地区百姓春季餐桌上的“常客”。宋代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有:“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里的蒌蒿就是芦蒿。诗人将芦蒿与河豚相媲美,将芦蒿推上了春蔬上品的宝座。【食材】芦 蒿--------------------------- 300克北极虾 --------------------------- 100克【调料】盐 --------------------------- 2克蒜末 --------------------------- 8克【做法】1.芦蒿洗净,掐头去叶,根部较老部分去除,切成段;北极虾去皮。2.锅内热油,下蒜末炒香,放入芦蒿快速翻炒至色泽成翠绿。3.放入北极虾、盐。4.炒匀出锅即可。草木萌动末候 3月1~4日我喜欢民间的东西,民间的节日,有烟火味,往往都接着地气儿。转眼间就到了元宵节。雨水正月中,上灯圆子落灯面。正月十三是“上灯日”,这天吃圆子,也就是汤圆,圆子代表团圆;正月十八是“落灯日”,这天吃面,取面条“长”之意。“上灯圆子落灯面”的习俗,《仪徽岁时记》有记载:“(正月)十八落灯,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各家自为宴志庆。”落灯时吃面条寓意喜庆绵绵不断,有健康长寿之意。流行于北方地区有一种元宵节面食:面灯,也叫面盏、棉花灯,是用面粉做的各种形式的灯盏,用食用油做燃料,多用谷物秸秆缠上棉花做灯芯,故称棉花灯。传说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辟邪祛病。记得以前家里都是外婆来做面灯,在这一天要捏12个碗状的面灯,对应着一年的12个月,如果是闰年,还要多加一盏灯。天渐渐地黑了,面灯悠悠地燃起来,孩儿们人手一只,端着出去闹元宵,油尽而食。丨八虚排毒丨雨水期间,借大自然“发陈”之时,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拍打“八虚”,拍出人体毒素,拍出邪气病气,通过打通经筋来调养人的气血,以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八虚”其实就是人体的八个关节,即两肘、两腋、两髀、两腘。《黄帝内经》曰:“人有八虚,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拍两肘窝:拍散心肺的邪气病气。肘窝部位,刚好是心经、心包经、肺经三条阴经通过的地方,还藏着两个穴位:肺经的尺泽穴和心包经的曲泽穴。拍两腋:能防治肝病、心脏病。两腋主要走四条经脉:肺经、心包经、胆经和心经。拍两髀:两髀就是大腿内侧与小腹交接处的腹股沟部位。拍打两髀不仅能加速气血运行、健脾胃,对防治妇科病也非常有效。拍两腘:就是拍膝盖窝处,可以防治腰背疼,排毒清血管。拍打的方法,以一手半扣状拍打,由轻至重,每处每次拍81下。选择体位的原则是人处于舒适的状态下拍打,一般均采用站位。拍打的时间以3~5分钟为宜,如果有出痧且没有消散,暂不拍打,不要带痧拍打。拍打前后饮温水一杯,可适当补充消耗的水分,加快代谢物的排出。拍打时应避风,拍打后洗浴要在3小时后,要用热水,以免风寒之邪通过开泄的汗孔进入体内。香菜鹅蛋羹雨水来临,潮气上升,湿气重,心脾胃容易受伤害。早春吃香菜,可醒脾,这个“醒”字,古人用得很妙。香菜可以说是一个开关,可激活脾的功能,以升心胸的阳气。香菜蒸蛋羹,鹅蛋偏油性,香菜能解油腻、助消化。鹅蛋补气,香菜通气,这样就补而不滞了,消化功能不强的人也可以吃。【食材】鹅蛋 --------------------------- 2个【调料】盐 --------------------------- 2克香菜 --------------------------- 2棵白兰地酒 --------------------------- 6克生抽 --------------------------- 适量香油 --------------------------- 适量【做法】1.香菜洗净切末。2.将鹅蛋打入碗中,加盐,再按1:1的比例加入凉开水。3.打成蛋液,加白兰地酒,搅拌均匀。4.过滤蛋液到蒸碗中。5.旺火烧水,水开后放入蒸碗,蒸熟大约需要10分钟。6.然后改用小火,加上香菜末蒸几分钟。出锅后,淋点生抽、香油就可以吃了。厨房小语1.没有白兰地酒,可用料酒代替,因鹅蛋腥味较重。2.加凉开水,蒸出鹅蛋会更嫩滑。惊蛰惊蛰,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桃始华初候 3月5~10日二十四节气中,最喜欢惊蛰。这个“惊”字,用得真好,万物湿润,蛰虫惊而出走,有惊天动地的大美。惊蛰原为“启蛰”。中国最早的一部传统农事历书《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始发蛰也。”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意思相近的“惊”字,并将惊蛰挪至雨水节气后,才形成了今天的顺序。日本的二十四节气,也采用了唐代的《大衍历》与《宣明历》。“启蛰”一词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贞享改历的时候,沿用至今。惊蛰春醒,桃始华。本来那个周六跟朋友约好去万亩桃园,结果被一场春雨阻了行脚。到底不甘心,于是另抽空去了桃园。2018年开年,“四海八荒”之内最火的桃花,非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莫属。自古以来,“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桃林桃花总是带着那么点神仙气息。若说到桃花可食,《神农本草经》载,桃花具有“令人好颜色”之功效。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寄扇》中有这样的唱词:“三月三刘郎到了,携手儿下妆楼,桃花粥吃个饱。”桃花具有活血悦肤、泻下利尿、化瘀止痛等功效。史传杨贵妃就曾泡饮桃花茶,不但能减肥,而且能使脸色白里透红。但桃花性寒,经期不能喝,也不宜久服,否则会耗人阴血,损元气。|顺肝润燥|世间水果千千万,为何要挑这一个?梨,唯一在二十四节气中占一席之地的水果。古人称梨为“果宗”,即“百果之宗”。惊蛰之时,民间有吃梨的习俗。吃梨,有顺肝润燥之效,“梨”还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古人吃梨,其实并不是单纯图它汁多味美,而更注重梨润肺降火的效果。《本草纲目》中说梨可“润肺凉心,清痰降火,解疮毒酒毒”。在唐朝,梨是要蒸着吃的。贯休的《田家作》写道:“田家老翁无可作,昼甑蒸梨香漠漠。”说的就是唐朝老翁白天闲着没事,会在家蒸个梨吃。惊蛰时节,天气明显变暖、干燥,这时人很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梨有“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腑之阴”的效果,所以特别适合这个季节食用。印象里冰糖和雪梨更相配,配以其他辅料还对治疗咳嗽有奇效。1.风寒咳嗽:花椒蒸梨若是患了风寒感冒,进行食疗应该以辛温解表为主。做法:梨1个,洗净,靠柄部横断切成两半,挖去梨核,放入20颗花椒,2粒冰糖,再把梨对拼好放入碗中,上锅蒸30分钟左右即可,根据个人食量,一次吃不完可分两次吃完。2.风热咳嗽:川贝蒸梨若为风热感冒,则应用辛凉解表之法。做法:梨1个,洗净,靠柄部横断切成两半,挖去梨核,取5~6粒川贝敲碎成末放入梨中,再放入2~3粒冰糖,把梨对拼好放入碗里,上锅蒸30分钟左右即可。折耳根雪梨汤折耳根,今天请它出来,是为你在冬天的放肆还债的。你是否在冬天寒凉浸体时没有来得及调理,是否吃多了辛辣、肥厚、油腻的食物,是否冬天经常熬夜、疲劳伤神,那些郁积在身体里的“小火”,在春天生发的时候,相火不藏,就会容易上火、发热、感冒。折耳根清热降火,雪梨亦有不错的凉润之效,有着汤水淡淡的甘甜,而自然奇妙的一点在于,此季生此物,此物又恰是此季人体调理的良品。【食材】折耳根 --------------------------- 50克雪梨 --------------------------- 1个【做法】1.雪梨去皮、去核,切块;折耳根洗净,切段。2.放入锅中,煮15分钟即可。仓庚鸣次候 3月11~15日有时幸福也是可以不要钱的。惊蛰次候仓庚鸣。何为仓庚?黄鹂也。《诗经·七月》曰:“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仓庚,最早感知春意的灵物。小野菜带着浑身鲜嫩扑鼻的野气,铺陈出最清新的自然之味。人间的野花不要钱,地里长出的野菜不要钱,这种小确幸也是可以不要钱的。如果春天可以去野地里薅野菜,最先想到的是荠菜,这才是春天该有的样子。荠菜的味道很特别,那是我心目中真正的野味。南方的朋友说,好想吃荠菜,广州没有荠菜。对我来说,没有荠菜就像是没有春天。荠菜,在初春它才是菜,等到暮春山花烂漫时,它就是野草而不是野菜了。《本草纲目》中记载荠菜:“明目。补五脏不足,治腹胀,去风毒邪气,久服视物鲜明。”荠菜就像甘草,是菜中的甘草,有调和药性的作用。它平和,不偏寒,也不偏热,能祛火但不伤身,能祛寒但不会上火。无论你是寒热不均引起的春日不适,还是冬天的寒气郁结变成了“火”,都好好吃一顿荠菜羹吧。东坡先生的《菜羹赋》:“东坡先生卜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称家之有无。水陆之味,贫不能致,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其法不用醯酱,而有自然之味。”这种灶台之趣,古时东坡居士也很受用。惊蛰时节,繁花似锦,很多春天花粉过敏、易上火的朋友让我推荐吃什么好,考虑再三,能让我安心拿得出手的,也就是荠菜了。|避风如避剑|避风如避剑,这是一句老话。惊蛰时节,风为这一节气的主气,此时风邪最猖狂,应注意保暖,避风邪。《黄帝内经》曰:“风者,百病之长也。”春季多风,伤人会从表皮、肌肤、经脉、骨骼渗透到五脏六腑,故而古人提出了“避风如避剑”的养生观点。而古人所讲的“避风如避剑”之“风”,是指超离自然现象中正常之风的“虚邪贼虐”之风,因此,要当心风的入侵部位,从后脑到背,大致就是围巾搭在后背遮住的几个穴位,所以一定不要将这些部位暴露在外。女性在春天洗头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可顺便吹吹后脖颈,不让水带着湿气从这几个地方进入。春季早晨还是有一些寒凉,出门前可喝一杯红糖姜茶,以预防感冒。椒油拌韭芽“正月葱,二月韭”,韭菜自古就享有“春菜第一美味”的美称,每年农历二月是吃韭菜最佳的时节。韭菜看似平常,但在民间被称为“洗肠草”。韭菜有散瘀、活血、解毒的功效,还有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初春的韭菜茎叶最为肥嫩多汁,其味辛香微甜,搭配绿豆芽,白绿相间,清爽可口,是一种旧时最喜欢的味道,可以恬淡中品味悠长的意蕴,真切感受人间烟火的气息。【食材】韭菜 --------------------------- 150克豆芽 --------------------------- 200克【调料】小米椒 --------------------------- 2个花椒 --------------------------- 10粒盐 --------------------------- 3克糖 --------------------------- 6克生抽 --------------------------- 10克香油 --------------------------- 适量【做法】1.豆芽洗净。2.韭菜洗净切段。3.小米椒切片。4.韭菜放入锅中热水里,烫一下捞出,时间不能过长。5.豆芽焯熟,捞出。6.将韭菜、豆芽菜、辣椒片放入熟食碗中,加入盐、糖、生抽、香油。7.锅中放油,下花椒炸香,倒入菜中,拌匀即可。厨房小语韭菜烫一下捞出,时间不能过长。菜虫化蝶末候 3月16~20日虫虫消消乐的民间大联欢。在中国,惊蛰末候叫“鹰化为鸠”,意思是鹰变化成鸠,但鹰和鸠是截然不同的鸟,怎么可能随意变化呢?这是古代人对事物观察的错误造成的。而日本的惊蛰节气,依然沿用了中国古代的叫法“启蛰”。它的第三候,也就是末候时会有“菜虫化蝶”,倒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小时候洗菜,遇到的菜虫不少,现在多施农药,很少见菜虫。菜虫可化蝶的,最常见的是爱吃白菜和甘蓝的菜青虫,变成蝴蝶后也没有什么好称道的。农历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这一日食饼谓之吃龙鳞饼,食面谓之吃龙须面。龙抬头这一天进行驱虫活动,民间各地均有不同的除虫仪式。在古人看来,惊蛰雷动,百虫“惊而出走”,从泥土、洞穴中出来,各种昆虫(包括毒虫)苏醒,开始频繁活动。为了避免毒虫的伤害,人们举行一些含有驱虫意味的活动。在山东,二月二,家家户户炒燎豆,黄豆在铁锅里爆炒,噼里啪啦地响,寓意虫子在锅里饱受煎熬蹦蹦跳跳。不论东西南北,或熏或炒,取的皆是炒虫、驱虫之意,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最朴素的愿望:灭虫除害,企盼家人健康和庄稼丰收。|回南天|北方妹子听到回南天:啥,什么回南天?谁回南天?回南天,是对南方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是指每年春天3~4月间,气温开始回暖、湿度开始回升的现象。有关回南天,恐怕每个南方小伙伴都能写出本《一千零一夜》来。一到回南天,无所不在的湿气弥漫在周围,几乎抓一把空气就能拧出水来。甚至有网友调侃道:在广东,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湿”和远方。回南天,除了衣服晾不干让人难受之外,重要的是人体容易受到湿气这个“小妖精”的侵害,抵抗力再好的“小仙女”,皮肤也容易过敏、长痘痘,甚至生湿疹,等等。老人还容易产生骨蒸潮热、乏力倦懒、腹胀便溏等,这都是北方人不能领略的痛。中医上讲,湿为阴邪,故而回南天祛湿是重中之重。真正的祛湿,必须要健脾益气,温中理气,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扁豆陈皮山药粥,是一种性味平和的健脾化湿粥。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健脾化湿;山药味甘,性平,滋养脾胃,不热不燥,滋而不腻;陈皮有健脾开胃、理气和中的功效。白扁豆20克,山药15克,陈皮3克,大米50克,一同放入锅中,文火熬煮,至食材煮烂即可。切记:白扁豆要煮熟后才能食用,而且一次的进食量不可过多,寒热病患者(症状如腹胀、腹痛、面色发青、手脚冰凉、畏寒等),不可食用白扁豆。香芹花生芽黄豆芽、绿豆芽这些芽菜大家都不陌生吧,花生芽呢?花生发芽能激活花生中的各种养分,让营养翻倍,尤其发了芽的花生中白藜芦醇含量比普通花生高出100多倍。春季要想舒肝散热,芹菜是首选食材。画重点:一定要人工发芽的花生才营养健康,而受潮发芽或霉变的花生芽有毒,不能食用!【食材】花生芽 --------------------------- 300克香芹 --------------------------- 2棵青尖椒 --------------------------- 1个红尖椒 --------------------------- 2个【调料】盐 --------------------------- 2克生抽 --------------------------- 10克香葱末 --------------------------- 适量花椒 --------------------------- 几粒【做法】1.新鲜花生芽去除根须、外皮,用清水漂洗干净。2.用手把花生芽掐成寸段。3.青尖椒、红尖椒和香芹分别切丝。4.锅内水烧开后放一小勺盐,把花生芽焯半分钟左右捞出沥干。5.锅烧热倒入葵花籽油,放几粒花椒,炸香后捞出丢掉,随后放入香葱末炒香。再下香芹,青、红尖椒丝翻炒。6.放入花生芽大火快炒。7.调入盐、生抽翻炒均匀即可出锅。厨房小语花生芽炒的时间不宜过长。春分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夏、冬不言分者,盖天地间二气而已。方氏曰:阳生于子,终于午,至卯而中分,故春为阳中,而仲月之节为春分。正阴阳适中,故昼夜无长短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玄鸟至初候 3月21~25日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此时,严寒初遇温暖,残枝萌生嫩芽,雪和雨,都在这时开始,此消彼长,就是这样一个中和温厚的节气。春分既是节气,也是节日,古代皇家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礼制。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春分非常有趣的习俗——竖鸡蛋,不仅国人爱玩,而且还“感染”了世界各国民众。春分时节,除了竖鸡蛋,祖先们还开发出尝春菜、喝春汤、饮春酒的民间传统习俗。浙江、山西一带自古以来就有饮春酒的习惯,春分日,簪花喝酒田间走,“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说说这男人簪花,男人俏起来,女人简直比不了。簪花之风始于唐朝,当时的唐朝贵族效仿胡人的簪花习俗,将鲜花作为饰物插在头上。簪花习俗真正兴盛,是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男子皆以簪花为时尚,尤其是俊俏的少年郎,更是热衷于买来鲜花插在发梢。《水浒传》里也有对好汉们簪花的描述,病关索杨雄行刑后头戴芙蓉花,小旋风柴进鬓插鲜花入禁院,浪子燕青爱戴四季花,短命二郎阮小五插石榴花,刽子手蔡庆的绰号就是一枝花。“春分雨脚落声微”,“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正是簪花饮酒时。|春行秋令|熬过了冬天,却要冻死在春天。昨夜,寒潮来袭。是春风,却犹如冬风,卷起漫天沙尘。今年春分,有秋杀之气,就是在播种之时即见肃杀之气,春天里发生了本该在秋天里才有的事,乍暖还寒,出现了好多次倒春寒。时节那么难熬,来一碗阴阳调和汤吧,别让邪气近身。今天的这个阴阳调和汤,是暖胃祛寒湿的“四神猪肚汤”,专门护佑中焦脾胃,喝下去感觉腹中暖暖的。“四神”是指薏仁、莲子、芡实和山药这四位“大神”。这几样东西合在一起,互相补遗,再加上猪肚可健脾胃,益心肾,补虚损,食疗效果非常好,而且这个汤料都很常见,非常好买。冷风冷雨的倒春寒日子里,平补的“四神汤”,能滋补调和五脏,健脾利湿,养心益气,餐桌上有这样一碗热气腾腾的鲜汤,总是能温暖你的心肺,这个汤,大人、小孩、老人都可以喝,没有禁忌。四神猪肚汤食方:猪肚1个,薏仁20克,莲子20克,芡实20克,山药15克,米酒3汤勺,盐适量。首先猪肚要清洗干净。买回猪肚,用剪刀将猪肚上面的肥油去除,先在冷水中浸泡约20分钟。翻过猪肚,加一大勺盐,一大勺醋,反复将猪肚揉搓,内外都要搓到,这时会有很多黏液被搓出来,此过程反复三次。然后将猪肚放入清水锅中,加入十几粒花椒,煮沸,捞出,即可用以烹饪菜肴了。做法:猪肚、药材清洗干净,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煮开后,加米酒3汤勺,煲至莲子软烂,调味即可。猪肚一定要清洗干净,否则会有异味,影响口感。洗猪肚时不宜用碱,因为碱具有较强的腐蚀性。香椿拌素鸡你再不吃,我就老了。香椿,春分时节当令的树上蔬菜,微甜沁心。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质。一旦过了谷雨,香椿便不复鲜嫩,因此吃香椿一定要趁早。香椿虽然好吃,但它所含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高于一般蔬菜,所以,香椿的健康吃法是:吃早、吃鲜、焯烫、慢腌。越嫩的香椿,硝酸盐含量越低,因此要挑选质地鲜嫩的,要即买即吃,或者焯水之后冻藏或腌制保存。而要尝香椿的鲜,简单的料理方法最能保住其味。【食材】香椿 --------------------------- 150克素鸡 --------------------------- 200克【调料】生抽 --------------------------- 10克糖 --------------------------- 5克醋 --------------------------- 20克香油 --------------------------- 5克红油 --------------------------- 5克【做法】1.素鸡切丁。2.将素鸡放入锅中焯水,捞出沥干。3.香椿焯水,变绿后立即捞出,沥干。4.素鸡放入大碗中。5.香椿切碎,放入大碗中。6.调味料放入碗中,拌匀(若是喜欢原汁原味,可只调入盐、香油,倒入素鸡和香椿拌碗中,拌好后腌制1个小时左右即可。厨房小语1.调料可依自己的喜好搭配。2.若是喜欢原汁原味的,只调入盐、香油即可。雷乃发声次候 3月26~30日在盎然的春意里,手捧一卷《诗经》,穿梭在清雅、飘逸、超脱世俗的古风中,邂逅窈窕的青衣女子,寻觅野菜春蔬的意趣,品味春日的美好时光。在江南,枸杞芽儿、艾蒿和马兰头被称为“春野三鲜”。还记得《红楼梦》第六十一回中,柳家的抱怨那些恃宠生娇的小丫鬟不时来大观园小厨房要这要那,忍不住发了几句牢骚,其中赞到宝钗与探春:“连前儿三姑娘和宝姑娘偶然商议了要吃个油盐炒枸杞芽儿来,现打发个姐儿拿着五百钱来给我。”枸杞芽儿被称为“天精草”,由宝姑娘春日里吃枸杞芽儿来看,她确实深谙中医养生之理。常吃面条的你,吃过面条菜吗?春天的面条菜是养阴润肺、清热解毒的好野味。记得母亲做的炒杂粮野菜,就是用一种叫面条菜的野菜做的,面条菜是和荠菜一样的野菜,多生长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河南、山东地区的人特别爱吃的一种野菜。初春的麦田和田埂地头,都有着面条菜的身姿。它因叶片细长,形似面条而得名。陌生的野菜不建议吃。并不是所有野菜都可以吃,不认识、不熟悉的野菜最好不要采,更不要吃,如野胡萝卜、野芹菜、鲜地黄等,这些野菜误采误食,容易中毒,有时后果还很严重。|补虚泻实|春分、秋分为阴阳二气的中和之日,这两天正好昼夜平分,阴阳各半。阴气和阳气在上升与下降运动中的交会点,古人称之为日出、日入,也就是“二气之交”的卯时和酉时。佛道修行人的早课和晚课,恰恰正是这两段时间。《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补虚泻实即补充人体正气和排除有余邪气之意。春分时节,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气充足,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在此节气要寻找身心平衡、阴阳和合,饮食上应保持膳食均衡,避免走进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以达到阴阳平衡之目的。小呼吸蕴藏大学问。呼吸的奥秘:补虚泄实的停闭呼吸法。吸气、呼气之间,或一次呼吸之后停顿片刻再继续的呼吸方式,被称为停闭呼吸。做法:吸——停——呼,呼——停——吸,吸——停——吸——呼,其中的“停”起到了保持当前状态的作用。一般而言,吸气具有补虚的作用,呼气具有泄实的作用,故吸气之后的“停”则突出了吸气,能增强补虚的作用,适合虚症患者;呼气之后的“停”加强了泄实的作用,适合实症患者。芦笋萨拉米肠沙拉没有芦笋的春天,是令人绝望的。三月间的芦笋,清香青翠,许多西餐的前菜都会用到芦笋,并经常和红肉作搭配,如这道芦笋萨拉米肠沙拉。萨拉米香肠是欧洲人喜爱食用的一种腌制肉肠,与芦笋一起食用,不仅有了爽脆的口感,而且清新不油腻。【食材】芦笋 --------------------------- 200克萨拉米香肠--------------------------- 8片小番茄 --------------------------- 2个熟鸡蛋 --------------------------- 2个玉米笋 --------------------------- 50克红酸模叶 --------------------------- 2片【调料】法式黄芥末酱 --------------------------- 10克意大利黑醋--------------------------- 15克橄榄油 --------------------------- 3克蜂蜜 --------------------------- 5克盐 --------------------------- 2克【做法】1.沸水加少许油和盐,焯烫芦笋、玉米笋2分钟,沥水冷却。2.芦笋、玉米笋、小番茄、萨拉米香肠、熟鸡蛋、红酸模叶放入沙拉碗中。3.盐、蜂蜜、法式黄芥末酱、意大利黑醋、橄榄油放入调料碗中搅拌。4.倒入小瓶中,摇晃至乳化成酱汁。5.将酱汁倒入沙拉碗中拌匀。始见闪电末候 3月31日~4月4日仙草吃多了,你会“飞升上仙”。婆婆家屋后有一片桑树,春天的桑葚,那味道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清甜,相信小伙伴们都喜欢吧。桑叶你一定见过,也知道它是蚕宝宝的食物。桑叶的味道,或许你一定认为是又苦又涩的,你可知识它是奇妙的蔬菜,是可以吃的?桑芽菜就是桑叶,但又不是普通的桑叶,是桑枝上最嫩的两片嫩芽,观之就感到清爽。用以入馔的桑叶,是桑树中的大叶品种。吃桑叶也有季节,每年从春天可以一直吃到秋天,通常以三四月份的味道和口感最妙,正是不时不食的时令食材。此时的桑叶既可凉拌,也可清炒,还可做调料烹饪桑叶蒸鸡、桑叶蒸肉饼、桑叶卷等菜肴,隐隐透着桑叶的清新气息。桑叶入口甘香,没有苦涩味,细细品味,有恰到好处的纤维质地感,有清气浸润人的肺腑之内,似乎连眼神里也会生出别样的淡远与清亮来。桑叶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桑箕星之精神也,蝉食之称文章,人食之老翁为小童。”霜降后的桑叶药效最强,秋后经霜打的桑叶民间称为“神仙叶”,《神农本草经》中称桑叶为“神仙草”。|以“和”为本|吃对了,才养生,才不辜负春光。古人云:“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也就是说,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的时节。中医讲究“天人合一”,故春分养生定要顺应此时的节气特点,要讲求“平和”,以和为贵,以平为期。春分本来应是阴阳平衡之时,人体内阴阳随着节气开始争斗,阳虚之体,阳弱不能与阴平衡,所以容易发生五更泻;另一种是餐后泻,就是完谷不化的腹泻,平时常喝干姜炖鸡汤,可得以缓解。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说过:不时,不食。不是这个时节的食物不吃。生长成熟符合节气的食物,才能得天地之精气。春分饮食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时令菜有养阳的韭菜,助长生机的豆芽、莴苣、菠菜、豆苗、蒜苗、芦笋,滋养肝肺的草莓、青梅、杏、李、桑葚、樱桃,等等。如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必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损脾胃引起腹部不适;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等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芝麻菜青酱意面春风十里,不如春菜陪你。芝麻菜又叫火箭生菜,因咀嚼后会散发浓烈的芝麻香味而得名,其实它和芝麻没有一点关系,可人们还是会被这家伙浓郁的芝麻香引诱。芝麻菜用法相当随意,可以抓几片放沙拉里一起拌;烤好的比萨饼上也可以撒十几片;还可以在早餐三明治里夹几片,堪称绿叶蔬菜里的战斗机。芝麻菜还可以用来做芝麻青菜酱,一般搭配核桃仁制作,放进密封罐内,吃意面的时候用来拌面,别有一番风味呢!可以吃出清新爽口的春日气息。【食材】意粉 --------------------------- 200克瑞士大孔奶酪 --------------------------- 60克生核桃仁 --------------------------- 60克芝麻菜 --------------------------- 130克【调料】黑胡椒 --------------------------- 适量海盐 --------------------------- 适量蒜瓣 --------------------------- 6个橄榄油 --------------------------- 70克【做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