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中国语言学史》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2 09:32:20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王力《中国语言学史》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王力《中国语言学史》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1章 训诂为主的时期

1.1 复习笔记

一、语言研究的萌芽

1语文学的兴起(1)先秦时,书籍较少,人们还感觉不到有语文学的需要,因此语文学没有产生。(2)语文学的兴起,是在文化遗产积累较多的时代。(3)书籍增多,时代久远,导致字形、音、义都发生变化,于是促使人们进行探讨。

2语文学早期的作用(1)作者借字义的解释来阐明一种哲理或政治主张

即后来所说的“声训”。声训的办法是采取同音的字或双声叠韵的字作为解释。孔子、孟子之所以搞声训,并不是为了语文学的目的,而是为了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如:

①“彻者彻也”不但同音,而且同字,但是仍旧可以认为是声训,因为同形词不等于同一个词。“政者正也”也是同音为训的例子。

②“助者藉也、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都是叠韵为训,而声母也很相近。(2)作者借字形的解释来阐明一种哲理或政治主张

如:

①《左传宣公十二年》叙述邲之战,楚国打了胜仗,潘党劝楚庄王建筑军营,积尸封土,来显耀自己的武功。楚庄王不肯。在他的长篇谈话中特别提到“武”字的字形是从“止”

从“戈”,只有停止干戈才够得上称为“武”。

②根据《韩非子》的说法,仓颉造字的时候,把“厶”字(即“私”字)写成环绕着自己的样子,表示为自己打算;“公”字是“厶”字上面加“八”字,“八”等于说“背”,背私就是跟私相反,所以是“公”。(3)作者用来辨别同义词(比较接近于语文学的情况)

如:

①《左传·庄公三年》说,军队驻扎一夜叫“舍”,驻扎两夜叫“信”,驻扎超过三夜叫“次”。

②《文公七年》说,在国内发生的战争叫“乱”,来自国外的战争叫“寇”。(4)最合于语文学性质的,是对古书的字义的解释

①在讲到“寮”字以前,荀林父先说明同官为寮,也许因为当时“寮”字不很通俗。而《诗·大雅·板》的第三章头两句是“我虽异事,及尔同僚”。荀林父说“同官为寮”,实际上是解释了《诗经》的字义。

②《孟子·梁惠王下》讲到齐景公命令太师作君臣相悦的乐章,名为《徵招》《角招》,其中有一句话是“畜君何尤”。孟子怕齐宣王不懂什么称作“畜君”,所以他解释说“畜君者,好君也”。“好君”等于说“悦君”,也就是君臣相悦。

3先秦语言学的理论发展(1)荀子《正名篇》中的语言学原理

①第一个语言学原理是: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强调语言的社会性。

②第二个语言学原理是:语言具有民族的特点,而思维则具有人类的共性。惟其具有民族特点,所以各个具体语言的形式和结构是不相同的;惟其具有人类共性,所以通过语言的翻译,不同的民族是可以互相交流思想的。

③第三个语言学原理是:语言是具有稳固性的,同时又是发展的。认为原有词汇必须维持,新词必须创造,以适应新的事物。(2)荀子对“概念”的理解

荀子认为概念的形成,是由于感觉;概念可以分为简单概念和复杂概念,简单概念由单词表示,复杂概念由词组表示。概念还可以分为范畴、种和属。他把“范畴”称作“大共名”,把“种”称作“大别名”,把“属”称作“别则有别”。(3)先秦逻辑学派的观点

①墨辩学派把概念分为达、类、私。达,等于荀子的“大共名”,即“范畴”;类,等于荀子的“大别名”和“别则有别”,即种概念和属概念;私,等于单独概念,在语言中表现为专名。

②墨辩学派把概念分为“以形貌命者”和“不可以形貌命者”两类。前者等于具体概念,在语言中表现为具体名词;后者等于抽象概念,在语言中表现为抽象名词。

③墨辩学派不但谈概念,而且谈判断和推理。《墨子·小取》说:“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名举实”就是形成概念,“实”是客观事物,“举”是概括。“以辞抒意”就是构成判断,“辞”是命题,“意”是判断,这是一件事的两面。“以说出故”就是组成推理。逻辑和语言的关系一目了然。

二、童蒙识字课本和故训汇编

1童蒙识字课本“小学”的最初意义就是童蒙识字课本。(1)春秋战国时期的《史籀篇》,是秦国人教学童的书。(2)秦代及西汉时期,有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史游的《急就篇》、李长的《元尚篇》、扬雄的《训纂篇》等。(3)汉代,李斯、赵高、胡毋敬的书,合称为《仓颉篇》,又称《三仓》,共三千三百字。到了扬雄的《训纂篇》,连同《仓颉篇》增加到五千三百四十字。汉和帝时代,贾鲂又写了《滂喜篇》。后人以《仓颉篇》为上篇,《训纂篇》为中篇,《滂喜篇》为下篇。这三部书也称为《三仓》。

2童蒙识字课本的特点(1)四字一句,两句一韵,如《仓颉篇》。(2)三字四字或七字一句,三字句、四字句隔句押韵,七字句每句押韵,如《急就篇》。(3)《凡将篇》和《训纂篇》都没有重复的字,显然是给儿童识字用的。

3童蒙识字课本的主要内容(以《急就篇》为例)(1)开头五句先讲明编书的目的。(2)正文以一句“请道其章”开始。下文首先列举一百三十二个姓,每一个姓下面再加两个字(复姓则加一个字),成为三字句。如:宋延年、郑子方…并非真有“宋延年”等人,只是让儿童们多认识一些字,特别是一些抽象名词、形容词、动词等(都表现在人的名字上)。一百三十二姓叙述完毕后,用两句话作为过渡:姓名讫,请言物。(3)“言物”内容变为七个字一句,句句押韵,依次叙述锦绣、饮食、衣服、臣民、器物、虫鱼、服饰、音乐、形体、兵器、车马、宫室、植物、动物、疾病、药品、丧葬等。这样就让学童们学会了许多事物的名称。这是《急就篇》的主要部分。下面过渡的话是:诸物尽讫五官出。(4)解释“五官”并不是耳目口鼻心,而是指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五官等于说百官,所以下文叙述一些官职以及跟吏治有关的事情。最后变为四字一句,只有末句仍用七个字。这是全书的结尾,歌颂汉家的盛世。

4童蒙识字课本的要求

当时学习文字,实际上具有字形、字音、字义三方面的要求。(1)试八体,是要求懂得字形。(2)讽书,是要求懂得字音。(3)籀书,是要求懂得字义。(4)“正读”,就是以古为准的字形、字音、字义。

5童蒙识字课本的价值(1)《汉书·扬雄传》赞说,扬雄“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传莫大于《论语》,作《法言》;史篇莫善于《仓颉》,作《训纂》”。可见他把《训纂》与《太玄》《法言》等量齐观,作为不朽的著作来看。主要的原因是国家重视语文教育。(2)它们标志着中国语言学史的一个阶段,就是童蒙识字课本阶段。

6训诂学的兴起

汉代崇尚经学,立《诗》《书》《礼》《易》《春秋》于学官,定为“五经”。学官就是学校。在学校里讲授经书,不可以随便讲,训诂由此兴起。

7故训汇编(1)《尔雅》的内容《尔雅》最初成书应该是在汉武帝时代以前(即公元前2世纪以前),现存的《尔雅》共分十九卷,即:《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

①《释诂》《释言》《释训》三篇的内容比较复杂,《释诂》是罗列古人所用的同义词,而以当代的词来解释它们;《释言》所选择的多数是常用词,被释往往只有一个单词,至多不过两三个词;《释训》着重在描写事物的情貌,被释的多数是叠字。

②《释亲》是关于亲属的训诂,分为宗族、母党、妻党、婚姻四类。《释宫》是关于宫室的训诂。《释器》是关于器用的训诂。《释乐》是关于乐器的训诂。

③《释天》是关于天文的训诂,它所包的范围很大,分为四时、祥、灾、岁阳、岁名、月阳、月名、风雨、星名、祭名、讲武、旌旗,共十二类。《释地》是关于地理的训诂,包括九州、十薮、八陵、九府、五方、野、四极,共七类。

④《释丘》是比较特殊的一篇。丘是自然形成的高地(非人为的)。这篇分为丘与厓岸两类。《释山》是关于山的训诂。《释水》是关于水的训诂,包括水泉、水中、河曲、九河四类。

⑤《释草》是关于草本植物的训诂。《释木》是关于木本植物的训诂。

⑥《释虫》是关于虫类的训诂。《释鱼》是关于鱼类的训诂,其中包括爬行动物。《释鸟》是关于鸟类的训诂。

⑦《释兽》是关于兽类的训诂。其中分为寓属、鼠属、齸属、须属四类。《释畜》是关于家畜的训诂。其中分为马属、牛属、羊属、狗属、鸡属、六畜六类。(2)《尔雅》的特点

①保存故训是《尔雅》最主要的特点。

②《尔雅》的体例是以当代常用词的常用意义来作解释,王国维说它是“释雅以俗,释古以今”。(3)《尔雅》的价值

①《尔雅》故训的纂集,对后代继承文化遗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词义有它的时代性,不但可以解释经典,而且可以解释先秦一切作品。

②《方言》是方言和普通话的比较研究,跟《尔雅》性质不同;《急就篇》则是童蒙识字课本,其价值当在《尔雅》之下。(4)《尔雅》的缺点

①当解释的字是一个多义词的时候,用的是哪一种意义,不明确。

②简单地汇集故训,容易令人误会,以为摆在一起的都是同义词,可以互相转注。

③有时候,解释的字和被解释的字根本不是同义词,它们之间只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甚至是很勉强的牵合。(5)《广雅》与《尔雅》的区别

①《广雅》书成于魏太和年间,《释亲》包括形体,《释水》包括舟船,这是《尔雅》所没有的。

②在训诂方面,《广雅》显得比《尔雅》更自由一些,有许多地方不是用同义词解释。

三、方言学的兴起

1方言学兴起的原因(1)战国时代的七个国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2)秦统一天下以后,“同书文字”,出现了书面语言的统一,有利于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但是方言的分歧不是一下子可以消灭的,州与州之间、郡与郡之间不能没有交际往来,语言的隔阂引起人们的重视,方言学由此兴起。

2方言学的发展

汉语方言学的第一部著作是扬雄的《方言》,全称是《輏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1)《方言》的体例与《尔雅》相同,每条先列举一些同义词,然后用一个常用词解释。但是它跟《尔雅》的不同表现在:这些同义词不是属于同一词汇的,而是属于不同的各个方言词汇的,这就构成了方言的互译。(2)《方言》一书所指称的方言区域相当复杂。大致说来,包括:

①古国名,如秦、晋、韩、魏、赵、燕、齐、鲁、卫、宋、陈、郑、周、楚、吴、越等。 韩、魏、赵与晋重叠,说大一点时用晋,说小一点时具体到韩魏赵,由于疆域变化,所以只能得其大概。

②州名,如幽、冀、并、豫、青、兖、徐、扬、荆、雍、凉、梁、益等。其中雍与凉、梁与益重叠;汉代改雍州为凉州,改梁州为益州。书中所谓“雍凉之间、梁益之间”,应作一个区域看待。

③郡名,如代、汝南、沛、平原、临淄、会稽、广汉、蜀、巴等。

④县名和地名,如曲阜、钜野、郢等。

⑤水名,如江(长江)、河(黄河)、汾、济、汝、颍、淮、泗、湘、沅、洌水等。

⑥山名,如岱(泰山)、衡、嵩、九嶷等。

⑦其他国名和民族名,如朝鲜、瓯等。

⑧以函谷关为界:函谷关之东称作关东或自关以东,函谷关之西称作关西或自关以西。(3)这部书除了记录方言以外,还记载了古今词汇的不同。实际上,古语与方言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各地的方言,由于同出一源,所以语音有着对应的规律,产生了同一个词的不同语音形式。另有一些古代的词,它们在甲方言中保存下来,而在乙方言中消失了。最后还有一类词,它们在古代存在过,而后来在所有的地方都消失了。(4)《方言》的启示

①方言的分歧不妨害民族共同语的存在。书中提到“通语”的地方很多,通语也就是民族共同语。

②方言可以发展为共同语。例如“晓”当知讲,本是楚语。

③方言区域虽然可以按照某种标准来划分,但是方言词汇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错现象。

④在许多情况下,方言词汇的差异实际上只是语音的对应关系。同是一个词,在不同的方言里,有着不同的语音形式,这种现象称作“转语”。

⑤从《方言》可以证明汉代已经存在着大量的双音词。(5)《方言》的缺陷是缺乏音标,无法精确记录语音上的细微差别。

四、字书的兴起

1字书兴起的原因(1)汉字的形体和意义的关系非常密切。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都是用字形来表示意义,即以谐声而论,一边是意符,一边是声符。(2)认识了字的形体,有助于了解字的本义,反过来说,认识了字的本义,也有助于纠正错别字。(3)汉字当中,谐声字占百分之九十以上,认识了谐声字的声符也就大致地知道了它们的读音。因此,我们需要有一部字书,从字形出发,阐述字形、字音、字义三方面的关系,来为国家的语文教育服务。

2许慎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字书即字典,约成书于和帝永元十二年。(1)《说文解字》的体例

用小篆写一个字下来,先讲字义,其次讲字形与字义、字音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公式是:×,×也。从×,×声。

①谐声字的公式:×,×也。从×,×声。从×,表示这是意符,被解说的字和它属于同一意义范畴,或者在意义上有密切关系;×声,表示这是声符,被解说的字和它同音,或者读音相近。例如:,明也。从火,丙声。

②会意字的公式:×,×也。从×,从×。或者是:×,×也。从××。这表示两个都是意符,它们合起来成为一个意义。例如:,鸟声也。从鸟,从口。或三个意符合起来成为一个意义。如:,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

③象形字的公式:×,×也。象形。或者是:×,×也。……象形。或者是:×,×也。象……之形。等等。例如:,兵也。象形。

④指事字,虽然有时候也说明是指事,如“,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但一般也都说成是象形。例如:,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指事或者是描写抽象的概念,如“上、下”;或者是在象形字上再加某种记号,如“刀”上加一点指示刀刃之所在;或者是两种记号合成一字,如是象宝货的(不成字)再加一根横杠子。(2)《说文解字》的特点

①《说文解字》每字一般只说解一个意义,就是它的本义。

②《说文解字》没有反切。谐声字从声符可以知道读音的梗概。对于某些字,认为应该注明它的读音时,则用直音法,注为“读若某”。所谓“读若某”,可能是完全同音,也可能是声音相近。

③字典中的举例,是帮助读者更明确地了解字义的手段之一。

④首创部首。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意符的作用,从而更确切地了解字义。有两种不同性质的部首:

a.文字学原则的部首。

b.检字法原则的部首。

前者严格地依照六书的体系(只有同一意符的字可以隶属于同一部首),如《说文解字》;后者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六书的体系,如清代的《康熙字典》。

⑤抓住字的本义,从根本上解决训诂的问题(字义解释上,极其重要的创造:⑤⑥两点)。

⑥不满足于单词释义,在许多地方加上了描写和叙述。

a.关于草木鸟兽虫鱼的描写。如:蒲,水草也,或以作席。

b.关于天文时令的叙述。如:昴(mǎo),白虎宿星。

c.关于地理的叙述。如:峱(náo),山在齐地。

d.关于文物典章制度的历史叙述。如: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kù)木为舟,剡(yǎn)木为楫,以济不通。(3)《说文解字》的缺点

①对字形有所误解。《说文解字》从字形说明字的音义,本来是好的。但是,字形认错了,解释也就难免陷于错误。这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a.字义没有弄错,但是字形认错了。例如:,弓弩矢也。从入,象镝栝羽之形。

b.不但字形认错,连字的本义也弄错了。例如:,人之步趋也。从彳从亍。

②拘泥字形以讲字义,不免牵强附会。

③采用声训之类不科学的解释。许氏所用的声训,有些是沿用前人的,有些是自己造的。

④《说文解字》最大的错误是以后起字为本字。一个字往往有两个以上的意义,除了本义之外,有引申义或假借义(所形成的字都是后起的区别字),把后起的区别字作为本字收入正篆里,则是错误的。(4)《尔雅》与《说文解字》的对比

①《尔雅》只讲字义,《说文解字》除讲字义以外,还讲字形和字音。

②《尔雅》只是材料的搜集和排比,《说文解字》则真正搞成一个利学体系,写出破天荒第一部字典来。

③《尔雅》所收的主要是那些偏僻的词义,因为常用的词义是用不着训诂的。《说文解字》正相反,它所收的主要是词的常用意义,因为词的常用意义往往也就是词的本义。

五、声训

1声训的起源(1)由于上古时代的学者们对语源产生浓厚兴趣,而语源学的原始意义是真诠学。到汉代,人们大量应用声训。而且越来越明显地寻求真诠,即追究事物之所以得名的真正解释。(2)上古时代用语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说明词的真正意义,“声训”之名由此而起。《淮南子》《史记》《汉书》在个别的篇章里运用了声训。《春秋繁露》《白虎通》《风俗通》以及一些纬书(如《春秋元命苞》)里面的声训则更多。刘熙的《释名》成为声训的专著。

2声训的对象(1)那些带有神秘色彩的名词。干支本来可能来源于实物的名称,但是汉代人已经不能考证干支的原始意义,于是应用声训来解释。(2)与天文律历有关的四时、四方、五行、五声的概念。汉代人对于这些概念也不免利用声训。如:

①四时:冬,终。夏,假。秋,(jiū)。春,蠢。

②四方:北,伏。南,任。西,迁。东,动。(《汉书·律历志》)

③五行:水,准,养物平均有准则。木,触,阳气动跃。火,随委,万物布施。火,化,阳气用事,万物变化。金,禁。土,吐。(《白虎通·五行》)

④五声:夫声者,中于宫,触于角,祉于徵,章于商,宇于羽。(《汉书·律历志》)

3声训的研究著作《释名》《释名》从语言学出发来研究声训,是作者纯然从语言学观点去探求词的真正意义。汉末刘熙著。(1)《释名》的特点

①不是拣重大的事物来解释它们的名称,而是无所不谈。因此,不是每一个声训都讲一番大道理。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说教的范围而进入了语言学的领域。

②不是局限于某些词,而是企图说明一切词的“所以之意”,即创立了声训的原则。(2)《释名》的顺序《释名》二十七卷的次序依次是:天;地;山;水;丘;道;州国;形体;姿容;长幼;亲属;言语;饮食;采帛;首饰;衣服;宫室;床帐;书契;典艺;用器;乐器;兵;车;船;疾病;丧制。(3)《释名》与《尔雅》的不同

①《释名》收词的范围比《尔雅》广泛。

②《释名》的解释完全从声训出发,《尔雅》只是偶而有声训。(4)《释名》的价值

①书中许多训诂(不是声训),特别是不少有关名物、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的知识,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很大的价值。

②即使在应用声训的时候,仍然反映了词的较古的意义。而有时候不是较古意义,而是新兴意义。这在声训上更加无理,但在词汇发展史上却值得珍视。

③声训既然用同音字或音近的字,则往往不但双声,而且叠韵,我们借此可以证明古音的系统。

4声训的影响

声训对中国后代的语言学既有不良的影响,也有好的影响。不良影响的结果成为右文说。好影响的结果成为王念孙学派的“就古音以求古义,引伸触类,不限形体”。

结语

1在中国语言学史上,训诂学最先出现,它之所以在汉代才出现,跟汉族的文化发展是有密切关系的。汉代文字简化,有了隶书,有了纸,社会上就要求小学把训诂传授给人们,《尔雅》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国家崇尚经学,也是训诂学产生的原因之一。

2方言学的兴起,与国家的长期统一有关。方言学在上古时代不是主流,中古以后更处于次要的地位。这是因为汉字不是拼音文字,方言读音的差异不影响书面语言的了解;方言词汇除了进入共同语的以外,一般不在书面语言出现,所以人们对方言词汇不大感兴趣。

3字书的出现,是这个时期的高峰。直到东汉中叶才达到这个高峰的原因,一是学术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过程;二是隶书久已普遍流行,字形起了很大的变化,有些字看不出本来的形态,从而看不出本义;三是时代越远,古义更加难懂,单靠故训汇编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

4声训也是时代的反映。荀子是规定论者,声训家是本质论者。声训的提出,让人们考虑到语音和语义的关系问题。

1.2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一、填空题

1《尔雅》共十九篇,前三篇是《释诂》、《     》、《     》。[北京师范大学 2014 研]【答案】释言;释训【解析】《尔雅》是中国最早的训释词义的专著,也是中国最早的语义分类词典。该书一般被认为是秦汉间学者采集六经训诂成说,相继增益而成,并非一人之作。“尔”通“迩”,近也;雅,正也,此处专指雅言。《尔雅》取近正之意,说明是一部以当时规范的标准语训释古语词的著作,共收录词语4300多个,分为2091个条目,按类分为19篇。前三篇为《释诂》《释言》《释训》,释一般的词义和字义,类似后世语文词典;后16篇专门解释事物名称,有百科辞典的性质。

2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有四大家,他们是段玉裁、桂馥、     和     。[北京师范大学 2014 研]【答案】王筠;朱骏声【解析】说文四大家指的是清代研究许慎《说文解字》的四位大家:段玉裁、桂馥、王筠和朱骏声。其主要著作分别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3《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全书分     部首。[北京师范大学 2013 研]【答案】许慎;540【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文解字》基本情况的了解。《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著的我国第一部较完备的字典,全书收录9353个字,另有重文1163个。许慎首传部首检字,将所有的字归入540部。每个字都是先列小篆形体,然后进行解说,先释字义,后说形体结构。

4貌,之貌是解释     的,意思是     。[北京大学 2013 研]【答案】动词或形容词;“……的样子”

5甲谓乙,解释的是     ;甲谓之乙,解释的是     。[北京师范大学 2014 研]【答案】甲;乙【解析】“谓之”放在被释词之前,意思是“称为”,作用是一般性地指出词义,或对同义词或同类事物进行对比性分析。“谓”意为“说的是”,用语明确文句中某语词的语义指向,放在被释词之后。

二、选择题

1下面哪部字典确立了用部首编排汉字的方法(  )[北京大学 2012 研]

A.《说文解字》

B.《康熙字典》

C.《字汇》

D.《玉篇》【答案】A【解析】A项,《说文解字》由东汉许慎著,它是中国第一部按照部首编排的字典,把9353个汉字归为540部。B项,清《康熙字典》分210部。C项,《字汇》由明朝梅膺祚编著,分210部。D项,《玉篇》由南朝梁顾野王撰,分542部。

2《十三經注疏》中的注和疏指的是(  )。[西南大学2012研]

①漢代人的注釋

②南北朝人的注釋

③唐代人的注釋

④漢唐人的注釋【答案】③【解析】以清代学者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在“十三经”的注释版本中最为完善,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魏•王肃、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氏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孟子注疏》:东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3在阅读古籍时,如若要了解一个字的本义及其与字形的关系,应该翻检的工具书是(  )。[中国传媒大学2010研]

A.许慎的《说文解字》

B.段玉裁的《说文解字》

C.朱骏声的《说文解字》

D.桂馥的《说文解字》【答案】A【解析】《说文解字》是由东汉许慎著。说文四大家的主要著作分别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4古书校勘注释用语中的“脱”是指:(______)[北京师范大学 2014 研]

A.漏掉了文字

B.误加了文字

C.刻错了文字

D.颠倒了文字【答案】A【解析】“脱”用于指出脱文。古书在传抄、翻刻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文字漏落的现象,因此古书注释在校勘中常常用“脱”来指出文字的遗漏。

5下列对“章句”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是:(______)[北京师范大学 2014 研]

A.疏通古书文意的注释;

B.一种既解释经文又解释注文的古代注释;

C.汇集众说而疏通文意的注释;

D.分章按句串讲,并归纳章旨大意的注释;【答案】D【解析】“章句谓离章辨句”。先秦古书本不分章断句,汉代儒生在分章断句的同时理解古书的内容。从汉代开始兴起的章句类注释侧重于串讲,逐章逐句分析语句,解释经文的篇章大义。东汉赵岐《孟子章句》和王逸的《楚辞章句》流传至今。

6《毛诗沽洲传》的作者是:(______)[北京师范大学 2014 研]

A.孔颖达

B.颜师古

C.毛亨

D.毛泽东【答案】C【解析】《毛诗诂训传》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诗经》注本,作者为鲁人毛亨(又称“大毛公”)全书以解释字义为主,其章句训诂大抵取自先秦群籍,保存了许多古义。东汉末年,郑玄为之作《笺》,唐代孔颖达又进一步疏解《毛传》、《郑笺》而作《毛诗正义》,遂使《毛传》在经学研究领域地位不断提高。颜师古擅长于文字训诂、声韵、校勘之学,代表作《汉书注》。

7“甲之言乙也” “甲之为言乙也”。使用这两种术语时,必然是(     )。[暨南大学 2013 研]

A.义训 

B.声训 

C.形训 

D.互训【答案】D【解析】训诂,就是“解释”的意思,具体指解释古代汉语(文言文)中字词的意义。训诂的具体方式分为以下三类:①“形训”,就是通过文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来解释字(词)义,即拿词形来解释词义称作形训;②“音训”,用音同或音近的词来解释词义称作音训,③“义训”,直接说明词的含义,叫义训。同义相训,是用同义词解释词义,是义训中常见的方式,包括同训、互训、递训。

三、词句分析题

1说明下列括号内的注释用语的含义和作用[北京师范大学 2010 研](1)《论语·为政》:“为政以德”。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

答:之为言:“之为言”是声训用语,即以读音相同、意义相通的词来做解释,以沟通同源关系。“正”与“政”同源,用以互相训释。(2)《礼记·檀弓下》“子高曰: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郑玄注:“不食,(谓)不垦耕”。

答:谓:“谓”意为“说得是”,用来明确文句中某语词的具体意义指向。“不垦耕”即是对“不食”的解释。(3)《左传·成公二年》“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陆德明音义:“枹音浮,鼓槌也。(本亦作)‘桴’”。

答:本亦作:“本亦作”是文字校勘用语,古书经过长期传抄产生了讹字、异文等现象,为还原古书真实面貌即用“本亦作”校勘。“枹”是异文,注释指出原文应为“桴”。(4)《诗经·大雅·文王》:“思皇多士,生此王国。”毛亨传:“思,(辞也)。”

答:辞也:古书中虚词没有明显标记,容易被读者当作实词来处理,造成文意误解。“辞也”是用来说明虚词的用语。即“思皇多士”中的“思”是虚词,没有实义。(5)《左传·昭公三年》“寡人愿事君,朝夕不倦。”陆德明音义:“朝,(如字)。”

答:如字:“如字”是注音用语,即表明此处应当读默认的常用音义,这里说明“朝”应当读“cháo”。

四、材料分析题

1分析题[北京师范大学 2014 研]

通过下列古注材料,说明古书注释用语“之言”和“言”的用法有什么区别:(1)《荀子·修身》:“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

杨倞注:“谄之言陷也,谓以佞言陷。”(2)《诗经·秦风·黄鸟》:“维此仲行,百夫之防。”

郑玄笺:“防犹当也。言此一人当百夫。”

答:(1)古代解释词义,有时采用声训的办法,即用一个声音相通、意义有联系的词来解释某个词。表示声训的常用语是“之言、之为言”,而且被训释词在用语之前,训释词在用语之后。例子中“谄”与“陷”声旁相同,因而声音相通。“谄”是以花言巧语讨好,使对方落入圈套,这与“陷”在意义上也相通。(2)古注讲解句意,有时用“言、谓”两个用语,它们都表示“这句话是说”,是对句意的翻译或意译,有时也用于阐发言外之意,如“此言一人当百夫”,即仲行能够比得上百夫。

2下面一段文字是從《十三經注疏》中抄錄來並按原版式描排的,請仔细閱讀,然後完成後面各題。[西南大学2012研]

完成以下各題:(1)《十三經》是指哪十三部典籍?請寫出。

答: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2)上面一段文字屬於《十三經注疏》中哪一經?請抄出上面一段文字中屬於正文的文字。

答:《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君子,君子好逑。(3)何為“賦比興”的“興”?請以上面一段文字為例說明。請給“好逑”二字標注現代漢語讀音。

答:①“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诗经》,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与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

②hǎo qiǘ 。(4)指出上面一段文字中毛傳、鄭箋、陸德明釋文、孔穎達疏各自起迄的標志,並指出各自有幾段文字,說明其起迄(即不需抄錄全文,只需指出起和迄幾個字即可,建議使用“某某……某某”形式)。

答:①毛传

a.兴也,关关和声也……朝廷正,则王化成。

b.窈窕,幽闲也……宜为君子之好匹。

②郑笺

a.笺云,挚之言至也……雌雄情意至然而有别。

b.笺云,怨耦曰仇……后妃之得,不嫉妬谓三夫人以下。

③陆德明释文

a.雎,七胥反……廷,徒佞反。

b.好毛如字……以色曰妬。

④孔颖达疏

a.引出被解释文字的内容或范围:关雎至好逑。

b.“正义曰”起头:正义曰……是关雎也。

c.是正式的疏解文字:此雎鸠之鸟……使皆说乐也。

五、名词解释

1《尔雅》[北京大学 2013 研]

答:《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它被认为是中国训诂学的开山之作,在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此外,《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被列入十三经之中。

2大徐本[北京师范大学 2014 研]

答:“大徐本”是指北宋初期徐铉等人的校订本《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古本早已失传,现在所见的《说文》都是“大徐本”或依据“大徐本”翻刻的。明代毛晋据此本翻刻,是为“汲古阁本s”;清代孙星衍据此本重刻,是为“平津馆本”。其后陈昌治根据孙本加以校订,改刻为一字一行,以大字印原文,以双行小字印徐铉校注和反切。

3清代说文四大家[首都师范大学2013研]

答:说文四大家指的是清代研究许慎《说文解字》的四位大家:段玉裁、桂馥、王筠和朱骏声。其主要著作分别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4《康熙字典》[首都师范大学2012研]

答:《康熙字典》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汉语辞典。由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及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担任主编,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康熙字典》以二百一十四个部首分类,并注有反切注音、出处、及参考等,差不多把每一个字的不同音切和不同意义都列举进去,是古代汉语的学习者必备的工具书。

5《说文解字》[首都师范大学2012研]

答:《说文解字》是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训诂学家许慎编撰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简称《说文》。它是中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造字法上提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六书”学说。两千年来,《说文解字》是文字学上的首创之书,在今天仍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6《釋名》[西南大学2012研]

答:汉末刘熙作,它是一部从语言声音的角度来推求字义由来的著作,就音以说明事物得以如此称名的缘由,并注意到当时的语音与古音的异同。《释名》在吴末已广为流布,为学者所重视。对后代训诂学因声求义的影响很大,同时也是研究汉语语源学的要典,其体例仿照《尔雅》。《释名》产生后长期无人整理,到明代,郎奎金将它与《尔雅》、《小尔雅》、《广雅》、《埤雅》合刻,称《五雅全书》。因其他四书皆以“雅”名,于是改《释名》为《逸雅》。从此《释名》又别称《逸雅》。

7顧野王[西南大学2012研]

答:顾野王,南朝梁、陈间官员、文字训诂学家、史学家。字希冯,原名体伦,因为仰慕西汉冯野王,所以更名为顾野王,希望自己能和冯野王一样在文学方面取得成绩。吴郡吴县人,居亭林,人称顾亭林。历梁武帝大同四年太学博士、陈国子博士、黄门侍郎、光禄大夫,博通经史,擅长丹青,著《玉篇》。

8《方言》[西南大学2010研]

答:《方言》是中国第一部方言词典,它比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还要早一百多年,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它的全名称作《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所谓“輶轩”就是古代使臣所乘坐的轻便的车子,在汉末应劭的《风俗通义•序》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周秦常以岁八月,遣輶轩之使,采异代方言。”这即是说:周秦时代,每年八月在五谷入仓之时,就由最高统治者派遣一些使者坐乘轻便的车子,到各地采集诗歌、童谣和异语方言等,并以这些材料考查风俗民情,供执政者作参考。到了西汉的扬雄,就把这些采集来的材料加以分类编纂,成为一集,这就是《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后因这个书名太繁,所以人们都简称之为《方言》。

9劉熙[西南大学2010研]

答:刘熙,或称刘熹,字成国,北海人,官至南安太守。东汉经学家,训诂学家。生当汉末桓、灵之世,献帝建安中曾避地交州。据陈寿《三国志》说,吴人程秉、薛综、蜀人许慈都曾从熙问学。著有《释名》和《孟子注》,其中《释名》是中国重要的训诂著作,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刘熙的《孟子注》,今已不传。

10章句[北京大学 2014 研]

答:章句是串讲句子意思和分析篇章大意的一种体式。它是离章辨句的省称,是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作为一种注释,章句不像传注类注释那样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汉代一些儒者治学,从辨析章句入手,故章句体兴于汉。章句体虽不以解释词义为主,但它在对句意的串讲、分析中,往往包含了对原文词义的解释,这样可使读者从总体和义理上去加深对古书的理解。

11声训[北京大学 2014 研]

答:声训是汉语训诂学术语,又称音训。它是指通过语音分析词义,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推求字义的来源,说明其命名的缘由。声训可分为四种,为同音、双声、叠韵和音转相近。声训起源很早,先秦古籍中时常可以见到。汉代应用较广,刘熙的《释名》就是声训的专书。当时的声训,有时是出于主观臆测,尤其是关于事物命名的解说,不可尽信。直到清代,才有了较为精密的方法,运用“因声求义,音近义通”的原理来研究训诂,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12疏[北京大学 2013 研]

答:疏是唐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注解形式,又称“正义”,是指为经书的传注作官方的注释。疏一般是先疏正文,再疏注文,先略引被疏的文字,一般是起讫各引两三个字,然后再疏,中间用圆圈隔开。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如孔颖达等人受唐太宗之命为五经作新注,合称为《五经正义》,分別为《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和《春秋左传正义》。

13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 2013 研]

答:十三经注疏是对儒家十三部经书的注和疏的合称。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命孔颖达、贾公彦、杨士勋等人编纂儒家精典的义疏,有《周易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合称《五经正义》,后来贾公彦又编了《周礼注疏》和《礼记注疏》,徐彦编了《春秋公羊传注疏》,杨士勋编了《春秋谷梁传义疏》。这九部注疏与宋代的邢昺、孙奭等人编的《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四部注疏,被后人辑录在一起,合称《十三经注疏》。

14衍文[中国传媒大学2010研]

答:衍文是一种校勘学术语,又称为“衍字”,简称“衍”。它是指因缮写、刻版、排版等错误而多出来的字或句子。批注者认为这些字在这里使得意思不通,应该是在刊行的过程中有失误或是有人故意加上去的。“四书”里有很多这样的地方。如“汉水以为池”,“水”为衍文。造成衍文的原因很多,如字形相似而衍,《汉书•窦田灌韩传》:“窦婴、田蚡皆以外戚重,灌夫用一时决策而各名显。”王念孙指出,句中“名显”专指灌夫。不包括窦、田二人,前面不应有“各”字;有的因涉及上下文而衍,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谋曰:‘称舍于墓’。”王氏以为,句中“曰”、“称”同义。

15谓[首都师范大学2012研]

答:“谓”是古书注解术语。往往在以具体解释抽象,或以一般解释特殊的情况下使用。使用“谓”时,被释的词都是放在“谓”的前面。如《论语•为政》中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孔安国注:“政谓法教。”

16脱文[首都师范大学2012研]

答:脱文是训诂学中的一种注解术语,简称“脱”,又称“脱字”。这个属于专指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例如《诗经·周南·桃夭》孔颖达疏:“此云家人,家犹夫也,犹妇也。”阮元《校勘记》:“‘犹妇’上当脱‘人’字。”

17之言,之为言[首都师范大学2012研]

答:“之言,之为言”是古书注解的术语。使用这两个术语时,必然是“声训”;除了释义之外,释者与被释者之间有时是同音的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的关系。

如《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郑玄注:“萧之言肃也……”,“萧”与“肃”双声。

18笺[首都师范大学2011研]

答:笺是从汉人郑玄开始的古书注解的一种新形式。它主要是对前人文意或注解补充、订正。它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前人所作的注演变到汉代,出现了阅读障碍,不能理解,所以就出现对注作简单注解的笺。如现今最通行的《十三经注疏》就是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19谓之[首都师范大学2011研]

答:“谓之”是古代经书中的一种注解术语。使用“谓之”是,被释的词总是放在“谓之”的后面。它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如《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20遞訓[西南大学2012研]

答:递训是指几个字意义相同,递相解释,训诂学术语。如《礼记》:“福者,备也;备者,备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之谓备。”

21形訓[西南大学2010研]

答:汉语训诂学术语,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汉字是表意文字,它最原始的象形字是用笔画简单的图形、记号来代替语言中的一个词,字的形体结构和造字时词的本义或常用义是一致的。后来造字的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不局限于象形、指事,出现了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即六书)。

22集注[河北大学2014研]

答:集注或称“集解”、“集传”、“集释”等,是汇集众说解释古书的一种体式,由于某些重要的古籍,解说的人比较多,说法各有所长,因此,集注之体,便于读者比较是非曲直。例如魏人何晏的《论语集解》、清人王先谦的《庄子集解》《韩非子集释》等。

五、简答题

1说文解字的文字学和辞书学价值。[北京语言大学2011研]

答:《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较为完备的字典,共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1163个。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字学和辞书学两个方面:(1)文字学方面《说文解字》尊重汉字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汉字的说解大部分是可信的。它收录了汉代能见到的古文字,是研究古汉语和古文字学极为重要的资料。由于许慎的收集和整理,使得一大批篆文形体能够有系统地保存下来,使我们能够了解到汉字形体演变和古今字义变化的基本情况,这是许慎的一大功绩。(2)辞书方面

许慎对篆文的形体构造加以分析和归类,从中概括出五百四十个偏旁部首,把《说文解字》所收的9000多字分别列入540个部首中去,这也是他的一大创造,对后世字典、词典编排的部首检字法有极深远的影响和启发。

2结合具体实例,论述《说文解字》的体例[南京大学2012研]

答:《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许慎。释篆文形体,只说解他认为的本义;首创部首偏排法,把9353个字归入540个部首。《说文解字》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中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

该书的体例为:先列小篆形体,然后进行说解。说解方式是先释字义,后分析形体结构。如“天”字先列篆体,义是“颠也,至高无上”,其形体结构为“从一大”。按许慎的观点,“天”是一个会意字,许慎未看到“天”的甲骨金文,其释义和分析形体结构都是错的。“天”在金文中,是一个指事字,本义为人头,后代“刑天”即砍了头的人。所以《说文解字》中字的本义是许慎认为的本义。再如“为”,说文解释为“母猴也。其爲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许慎认为是个象形字,事实上“为”是个会意字,上象人手,下为象形,是人牵象劳作的意思。

六、简答题

1何為“十三經”?它包括儒家哪些經典著作,歷史上有哪些學者為它們做過注釋或注疏?如何看待“十三經”文化?請聯繫實際談談學習“古代漢語”知識輿“十三經”文化的重要性。[中国传媒大学2013研]

答:

十三经: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经注疏》大多是汉朝人或魏晋人做的注,唐宋人做的疏,各部书的注疏人如下:《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诗经》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彥疏;《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彥疏;《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论语》,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孝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尔雅》,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孟子》,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2清代產生過不少語言文字學著作,請寫出其中的三部,並標明作者。[西南大学2012研]

答:①王先谦的《庄子集解》

②陈奂的《诗毛氏传疏》

③刘宝楠《论语正义》。

3從訓詁學的角度把下列四句訓釋分成兩類,並指出這兩類分別屬於詞語訓釋的哪一類?[西南大学2011研]

A.反“正”為“乏”。

B.政者,正也。

C.癢者,養也。

D.校者,教也。

答:(1)形训,汉语训诂学术语,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汉字是表意文字,它最原始的象形字是用笔画简单的图形、记号来代替语言中的一个词,字的形体结构和造字时词的本义或常用义是一致的。后来造字的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不局限于象形、指事,出现了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即所谓六书)。B和C是形训。(2)声训,汉语训诂学术语,又称音训。是指通过语音分析词义,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推求词义的来源,以说明其命名的原由。就声音关系而言,声训可分为4种:同音、双声、叠韵和音转相近。A和D是声训。

4六朝唐宋時期產生過不少語言文字學著作,請寫出其中的三部,並標明作者和時期。[西南大学2011研]

答:(1)《玉篇》,南朝梁·顾野王;(2)《干禄字书》唐·颜元孙;(3)《九经字样》唐·唐玄度。

5何為“渾言”、“析言”?請運用以下材料予以說明。[西南大学2010研](1)書同文字。(《史記·秦始皇本紀》)

答:浑言是指笼统的说,又称统言、泛言,后也用作一般论说用语,是汉语训诂学术语。泛指,段玉裁称作“浑言”。“文”和“字”之间虽然有相同的地方,但是还是有区别的。例如,古代人把独体的,不可分解的象形字、指事字称作“文”;合体的,可以分析的形声字、会意字称作“字”。在这里只是笼统地说文字等同。(2)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許慎《說文解字·序》)。

答:析言是指对同类事物细加分别,辨析异同,另加别名。又古人用事物义类相近的单词组合而成的复合词,通常总是统称。析言之,则意义不完全相同。这里说出了“文”和“字”的区别。

6古书注解常见的情况有哪几种?[河北大学2012研]

答:(1)传注类。

①训、诂:侧重于字、词、名物解释。

②传:原本指解释儒家六经的书,到后代也作一般的注释名称。

③注:始于东汉郑玄,下己意,作解说,使经义著明,与传一脉相承。

④笺:对原注隐而不显、略而不详之处加以阐发,或记下自己的不同看法。(2)章句类:不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但在对句意的串讲、分析中,往往包含了对原文词义的解释。如赵岐《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等。(3)义疏类:既解释经文,又解释注文。

宋以前,疏和经、注单行成书;宋以后,为方便阅读,始将疏与相应的经注合刊在一起。所以义疏类注本都包含原文、注、疏等几部分。(4)集解类:汇集众说并加上编者意见的一种注释,包括集注、集传、集解等。(5)音义类:注音释义,此类著作注音为主,有时兼有简单释义,或指出经典不同版本的异文情况。音义书在给多音多义词注音时,注音本身即暗含释义。

7東漢鄭玄注釋過的古書主要有哪幾種?[河北大学2010研]

答:郑玄以毕生精力注释儒家经典,到现在完整保存下来的,有《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合称《三礼注》,还有《毛诗传笺》。

七、古文阅读题

1十三經注疏閱讀[中国传媒大学2013研]

運用訓詁學知識,閱讀《碩鼠》一章及其注釋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序碩鼠刺重斂也國人刺其君重斂蠶食於民不修其政貪而畏人若大鼠也(【音羲】碩音石斂吕驗反下同【疏】正義曰蠶食者箋之食桑漸漸以食使桑盡也猶君重斂漸漸以稅使民困也言食而畏人若大鼠然……)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傳貫事也箋雲碩大也大鼠大鼠者斥其君也女無復食我黍疾其稅斂之多也我事女三歲矣曾無教令恩德來顧眷我又疾其不修政也古者三年大比民或於是徙(逝將去女適彼樂土(箋云逝往也往矣將去女輿之訣別之辭樂土有德之國(樂土樂土爰得我所(箋雲爰日也【音羲】貫古亂反徐音官復扶又反稅始銳反比毗志反樂音洛注下同土如字他古反沈徒古反訣古穴反)(1)解釋注解中的詞語:

刺  正義  傅  箋  如字

答:①刺:不满。

②正义:古书注解术语。到唐代,距离汉代又由六七百年龄,许多汉人的注解在唐代人看起来,又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了,于是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一般称作“疏”,也叫“正义”。

③传:古书注解术语。指阐明经义。这里的“传”是指汉代毛亨为《诗经》做的注解。

④笺:古书注解术语。有补充与订正毛传的意思,一方面对毛传简略隐晦的地方加以阐明,另一方面把不同于毛传的意见提出,使可识别。

⑤如字:在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读。土,读本音。(2)古人反切注音的原理是什麽?請根據下列反切轉寫成現代漢語拼音:

斂吕驗反,復扶又反,稅始銳反,比毗志反

答:敛,liǎn;

復,fù;

税,shuì;

比,bǐ。(3)請分析“蠶食於民”的語法特黠。

答:名词的意动用法。蚕本为名词,这里指“像蚕一样”。

2运用训诂学知识,阅读《静女》一章及其注释文字。[中国传媒大学2011研]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传静贞静也女德贞静而有法度乃可说也姝美色也俟待也城隅以言高而不可踰笺云女德贞静然后可畜美色然后可安又能服从待礼而动自防如城隅故可爱也)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传言志往而行止笺云志往谓踟蹰行止谓爱之而不往见)(1)解释注解中的词语:

传  笺   说  畜(2)标点前一段注解文字并抄写于答题纸上。

答:(1)解释注解中的词语

①传:古书注解术语。指开经明义。这里的“传”是指汉代毛亨为《诗经》做的注解。

②笺:古书注解术语。此处有补充修订毛传的意思,一方面对毛传简略隐晦的地方加以阐明,另一方面把不同于毛传的意见提出,使可识别。

③说:喜悦。是“悦”的古字,后写作“悦”。

④畜:通“慉”,喜爱。(2)标点“静,贞静也。女德贞静而有法度,乃可说也。姝,美色也。俟,待也。城隅,以言高而不可踰。”《笺》云:“女德贞静,然后可畜;美色,然后可安。又能服从,待礼而动,自防如城隅,故可爱也。”

八、词句分析题

说明下列括号内的注释用语的含义和作用[北京师范大学 2010 研]

1《论语·为政》:“为政以德”。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

答:之为言:“之为言”是声训用语,即以读音相同、意义相通的词来做解释,以沟通同源关系。“正”与“政”同源,用以互相训释。

2《礼记·檀弓下》“子高曰: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郑玄注:“不食,(谓)不垦耕”。

答:谓:“谓”意为“说得是”,用来明确文句中某语词的具体意义指向。“不垦耕”即是对“不食”的解释。

3《左传·成公二年》“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陆德明音义:“枹音浮,鼓槌也。(本亦作)‘桴’”。

答:本亦作:“本亦作”是文字校勘用语,古书经过长期传抄产生了讹字、异文等现象,为还原古书真实面貌即用“本亦作”校勘。“枹”是异文,注释指出原文应为“桴”。

4《诗经·大雅·文王》:“思皇多士,生此王国。”毛亨传:“思,(辞也)。”

答:辞也:古书中虚词没有明显标记,容易被读者当作实词来处理,造成文意误解。“辞也”是用来说明虚词的用语。即“思皇多士”中的“思”是虚词,没有实义。

5《左传·昭公三年》“寡人愿事君,朝夕不倦。”陆德明音义:“朝,(如字)。”

答:如字:“如字”是注音用语,即表明此处应当读默认的常用音义,这里说明“朝”应当读“cháo”。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