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病变的影像学诊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2 21:40:48

点击下载

作者:田军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颅骨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颅骨病变的影像学诊断试读:

前言

几十年来,我和我的同事们一直致力于骨骼系统影像诊断问题的探索,特别是当自己处在会诊医师的岗位时,经常面临各种病例和复杂问题的专业查询,在阅读和收集各种骨骼影像专业图书的过程中发现,至今尚没有一本专门阐述颅骨病变的专业参考书,为此曾有几多感叹和遗憾,并萌生了要撰写一本颅骨影像学专著的念头。

颅骨是人体的重要器官,独具容纳和保护颅脑及脑神经的作用,其构成不同于其他单一结构的骨骼,从骨形成上既有膜化骨又有软骨化骨,从构成上则由穹窿部的扁骨和面颅与颅底部的不规则骨共同组成,结构复杂。颅骨虽属于骨骼范畴,但在骨科几乎被忽略,一般认为是神经外科相关的领域,而神经外科则把重点放在颅内,也很少有人关注和研究颅骨的问题,因而颅骨在临床上的定位极为尴尬,基本被边缘化。实际上颅骨与面骨疾病相当复杂,即有自身独特的疾病,也有骨骼系统发生的各种常见病和少见疾病,还涉及与颅内疾病相关的问题,尤其是颅面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种类繁多,各种影像学表现相互交织,是日常诊断工作中的难点。经过5年多的准备,并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搜集病例图片资料,结合我们自己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围绕颅骨现代影像学与临床的密切结合,根据颅面骨疾病的诊断需要,撰写出了这本著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十四章,60余万字,图片900多幅。较系统地阐述了颅面骨各种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与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相关问题。由于我们学识水平所限,书中缺点、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青岛大学医学院徐文坚教授、徐爱德教授,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陈爽教授等同道的友情帮助,为本书提供了一些珍贵病例,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编者2015年12月上 篇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颅骨的胚胎发育一、颅骨发育的成骨形式

颅骨的发育包括膜内成骨与软骨内成骨两种形式:(一)膜内成骨

又称“膜内化骨”,是指在原始的结缔组织内直接成骨,骨的发生起自中胚层的间充质。额骨垂直部、顶骨、颞骨、枕骨鳞部等以此种方式成骨。从胚胎第8周开始,间充质首先分化为原始结缔组织膜,间充质细胞聚集并分化为骨祖细胞,后者进一步分化为成骨细胞,产生骨胶原纤维和基质,基质中逐渐沉积钙,逐步构成骨组织。其中,首先形成骨组织的部位为骨化中心,随着骨化的不断进行,骨小梁不断形成。成骨细胞在骨小梁的表面不断添加新的骨组织,使骨小梁增粗变长。成骨细胞由骨祖细胞不断得到补充,骨小梁的数目也逐渐增多,形成松质骨,松质骨表面部分再逐步改建为密质骨。同时破骨细胞将已经形成骨质按计划进行破坏和吸收,成骨细胞再将其改造和重建,如此不断进行,最终塑造成体骨的形态。新生骨质周围的间充质膜形成骨膜,骨膜下的成骨细胞不断增生新骨,使骨不断加厚,骨化中心边缘不断产生新骨质,使骨不断加宽。(二)软骨内成骨

又称“软骨内化骨”,是指在预先形成的软骨基础上将软骨逐步转变为骨,是全身大部分骨骼最常见的一种骨发生形式,颅骨的额骨水平部、筛骨筛板、蝶骨和枕骨基底部通过此种形式生成,而下颌骨兼有软骨内成骨和膜内成骨两种形式。软骨内成骨较膜内成骨的方式更为复杂,以长骨的发生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软骨雏形形成:在将要成骨的部位,间充质细胞聚集、分化为骨祖细胞,后者再分化为软骨细胞。软骨细胞产生软骨基质。细胞被包埋其中,进而形成软骨,其外形与将要形成的长骨形似,故称软骨雏形,软骨周围间充质则分化为软骨膜。

骨领形成:在软骨雏形中段,软骨膜内的骨祖细胞增殖分化为成骨细胞,后者贴附在软骨组织表面形成薄层原始骨组织。此层骨组织呈领圈状包绕软骨雏形中段,称为骨领,其表面的软骨膜改称骨膜。

初级骨化中心及骨髓腔形成:软骨雏形中央的软骨细胞停止分裂,体积增大,并分泌碱性磷酸酶,其周围的软骨基质钙化,软骨细胞随之凋亡。骨膜中的血管连同结缔组织穿越骨领,进入钙化的软骨区。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和间充质细胞随之进入,形成过渡型骨小梁,此部位称为初级骨化中心。过渡型骨小梁之间的腔隙为初级骨髓腔,间充质细胞分化为网状细胞,形成网状组织。造血干细胞进入并增殖分化,形成骨髓。初级骨化中心形成后,骨化继续向两端扩展,两端的软骨也不断增生,邻近骨髓腔处不断骨化,从而使骨不断增长。

次级骨化中心与骨骺形成:次级骨化中心出现于骨干两端的软骨中心,此处将形成骨骺。成骨过程与初级骨化中心相似,最终由骨组织替代软骨,形成骨骺。骨骺与骨干间的软骨层,称为骺板,为长骨继续增长的结构基础。二、颅骨各骨的骨化(一)枕骨

最上项线以上的枕骨鳞部骨化为膜性骨化,约在胚胎第2个月自双侧骨化中心开始骨化;此部分可能保留分离的顶间骨。枕骨其余部分属于软骨性骨化。最上项线以下,鳞部来自2个骨化中心,约在第7周出现并很快联合;鳞部的2部分在生后第3个月融合,融合线在出生时可辨认。其余枕骨软骨从5个骨化中心开始骨化,左右侧部各2个约在第8周开始骨化,基底部1个约在第6周开始骨化。出生时枕骨由4个独立的部分组成,1个基底部、2个侧部和1个鳞部,所有部分通过软骨结合并围绕枕骨大孔形成一个环。自出生后第2年,鳞部和侧部融合在一起,3~4岁时,侧部和基底部融合,也可能延迟到7岁才融合。(二)蝶骨

直到胚胎第7个月或第8个月,蝶骨体在鞍结节之前出现一个蝶前部及其连续的小翼,另外出现一个蝶后部,包括蝶鞍和鞍背,以及大翼和翼突,部分为软骨化骨。蝶前部有6个骨化中心,蝶后部有8个骨化中心。约在胚胎第9周时,每个小翼出现一个骨化中心,此后在蝶骨体蝶前部出现2个双侧对称的骨化中心。胚胎第5个月时每个蝶甲有一个骨化中心出现于鼻囊的后上方,其膨大的部分形成蝶窦。4岁时蝶甲与筛骨迷路融合,青春期前与蝶骨和颚骨融合。前部的缺陷保留形成蝶窦的开口。约在胚胎第8周蝶骨大翼出现第1个骨化中心。约在胚胎第4个月在蝶鞍两翼出现2个骨化中心,并很快融合。翼突内侧板也为膜内化骨,约在第9周或第10周每侧可能出现1个骨化中心。翼钩于胚胎第3个月软骨化,然后立刻开始骨化。约在胚胎第6个月翼突内、外板连合,第4个月每侧小舌出现1个骨化中心,并很快与蝶骨体连合。约在第8个月蝶前部与后部融合,1岁时大翼与蝶骨体连合。2~3岁时蝶骨体开始气化,至青春期到达全部。25岁时蝶骨和枕骨完全融合。(三)颞骨

颞骨四部分单独骨化。鳞部的骨化开始于胚胎的第7~8周,于颧弓根部出现骨化中心。岩乳突部与胚胎第5个月软骨形听囊内出现多个骨化中心,最多可达14个。第6个月末听囊几乎完全骨化。鼓部的骨化约在第3个月起自一个间质骨化中心,出生时为一个不完整上部缺陷的鼓环。茎突有2个骨化中心起自第2鳃弓或舌骨弓的软骨颅侧端。1岁时岩乳突部与鼓环和鼓舌骨融合。(四)顶骨

顶骨的骨化是在骨膜上从一个中心开始向周围扩展,每个顶骨有2个骨化中心,约在胚胎第7周靠近顶结节上下,来自致密的间质。骨化向周边放射,4个角最后骨化,并于该处出现囟。顶骨偶尔被一前后的缝分为2块。(五)额骨

约在胚胎第8周在纤维性间质内出现2个初级骨化中心,均靠近额结节。骨化向上延伸形成额骨的大部分,向后形成眶部,向下形成鼻部。约10岁时鼻棘出现2个次级骨化中心。出生时额骨为两半,约8岁时中缝消失,但也可终身保留。额窦出生时未发育,初期发育缓慢,在6岁时可用X线检测,青春期后达到最大。(六)筛骨

筛骨骨化起自软骨鼻囊内的3个骨化中心,一个在垂直板,每侧迷路各一个。迷路的骨化中心于胚胎第4、5个月之间出现眶板,延伸至筛甲;出生时,迷路已部分骨化。1岁时垂直板开始于正中骨化中心骨化,2岁初于迷路骨化。筛板一部分由垂直板骨化,另一部分由迷路骨化。鸡冠在2岁时骨化。3岁时大部分的筛骨连接成一块骨。筛小房在胚胎3个月开始发育,直到1岁时才能利用放射学方法检测,12岁时达到成人水平。(七)下鼻甲

骨化约起于胚胎第5个月软骨性鼻囊外侧壁的1个骨化中心,与囊一起骨化。(八)泪骨

约在第12周围绕鼻囊间质出现的1个骨化中心。(九)鼻骨

骨化起自胚胎第3个月由间质内出现1个骨化中心,覆盖在鼻囊的软骨性前部。(十)犁骨

约在胚胎第8周在中线两侧出现2个骨化中心,于第12周2个骨化中心在软骨下连接。(十一)颧骨

约在第8周在纤维组织内出现1个骨化中心。颧骨有时可被水平缝分为上下两部分。(十二)上颌骨

开始于胚胎第6周,在尖牙窝上的间充质内出现1个骨化中心,然后扩散至上颌骨其余部分。上颌窦出生时很小,但在影像学上可见。(十三)下颌骨

下颌骨由致密纤维膜性组织形成。约在第6周时,每侧骨化来自颏孔附近出现的骨化中心。骨化向内侧和上后侧形成下颌骨的体和支;向上形成牙槽。约胚胎第7个月在联合纤维组织内骨化成不同的颏小骨,在出生后1岁内与临骨连合。(孙 博 林祥涛)第二节 颅骨的解剖一、颅的组成

颅骨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共23块,一般以通过眶上缘和外耳门上缘的连线为分界线(图1-2-1)。图1-2-1 颅骨前面观(A)、侧面观(B)及上面观(C)1.额骨 2.鼻骨 3.泪骨 4.颧骨 5.上颌骨 6.下颌骨 7.下鼻甲 8.中鼻甲 9.眶下孔 10.眶下裂 11.眶上裂 12.枕骨13.人字缝 14.顶骨 15.冠状缝 16.翼点 17.蝶骨大翼 18.颞骨 19.内耳门 20.茎突 21.乳突 22.矢状缝 23.顶骨孔(一)脑颅

位于颅的后上部,共有8块,共同构成颅腔,包括:

1.1块额骨

位于颅的前上部,构成颅盖和颅底的前部,其前下部的含气空腔为额窦。

2.2块顶骨

位于颅盖中部,为外凸内凹的扁骨。

3.1块枕骨

位于颅的后下部,其前下部为枕骨大孔。

4.2块颞骨

位于颅的两侧,参与构成颅底和颅腔的侧壁,根据其临床应用可分为四个部分:①鳞部:位于外耳门前上方,呈鳞片状,构成颅骨穹窿外侧及部分外耳道,其前下份有向前突出的突起,为颧突;②乳突部:位于颞骨后部,呈乳状突出,向下伸展构成乳突尖部;③鼓部:为卷曲的骨板,围绕于外耳门的前下部;④岩部:又称椎体,位于外耳门内侧,尖端指向前内,位于蝶骨与枕骨之间,岩部后面中央处有内耳门。由内耳孔向外侧伸展的长约1cm的骨性管道为内耳道,宽3~10mm。

5.1块蝶骨

位于颅底的中央,其中部为蝶骨体,其内的含气空腔为蝶窦,蝶骨大翼根部由前向后依次为圆孔、卵圆孔和棘孔。

6.1块筛骨

位于颅底的前部,参与构成颅底、鼻腔和眶,筛骨两侧为筛骨迷路,其内的蜂窝状小房称筛窦。约在新生儿第8周时出现顶骨隆起,顶骨的骨化是在骨膜上从一个中心开始向周围扩展。

正常颅盖骨厚度的变异较大,随年龄和部位的不同而异。儿童的颅盖骨较薄,成年人较厚。枕骨内外粗隆、额骨眉嵴、矢状缝和冠状缝/人字缝相交处,都明显增厚。颅板较薄的区域以颞骨鳞部和枕骨鳞部最为明显,此外,还包括额骨的垂直部和顶骨的上外方。骨板的结构分为三层,外层为外骨板,内层为内骨板,二者均为骨密质,二者之间为板障,为骨松质,内含红骨髓和板障静脉。板障较丰富时,可以造成颅骨颗粒状阴影,顶部较为明显。(二)面颅

位于颅的前下部,共有15块,共同构成眶、骨性鼻腔和口腔,包括:

1.2块鼻骨

位于两上颌骨之间前部,构成鼻背,为成对的不规则骨板,两侧大致对称,可分为两面四缘:上缘与额骨鼻突相连,形成鼻额缝;内缘与对侧鼻骨相连,形成鼻骨间缝;外缘连于上颌骨的额突,形成鼻上颌缝;下缘以软组织与鼻外侧软骨相连;内面有筛骨沟,内有筛前神经鼻外支通过;后面以鼻骨嵴同筛骨正中板相连。鼻骨上部窄且厚,下部宽且薄,因此骨折多发生于其下1/3处。鼻骨骨折时可有错位或变形,尤其应注意有无鼻额缝、鼻颌缝分离。鼻骨的中下部有一小孔,为鼻骨孔,内有鼻外动、静脉及鼻外神经通过。

2.1对泪骨

位于两眶的内侧壁的前部。

3.2块腭骨

位于上颌骨后方。

4.1对下鼻甲

位于鼻腔外侧壁下部。

5.2块颧骨

位于眶的外下上方,形成面颊部的骨性突起。

6.1对上颌骨

位于面颅的中央,与下颌骨相对应,参与构成鼻腔外侧壁、口腔顶级眶下壁的大部分,上颌骨体内的含气空腔为上颌窦。

7.1块犁骨

位于鼻腔正中的后下部,参与构成鼻中隔后下份。

8.1块舌骨

位于喉上方,呈蹄铁形。

9.1块下颌骨

位于面部的前下份,呈马蹄形,分为一体和两支(图1-2-2)。下颌体凸向前呈弓形,上缘为牙槽弓,下缘为下颌底。外面前方正中的突起为颏隆凸,前外侧面上有颏孔,约对第2前磨牙根处。下颌支为下颌体伸向后上方的骨板,末端可见两个突起,前方为冠突,后方为髁突,其间有下颌切迹。髁突上端的膨大为下颌头,与颞骨的下颌窝相关节。下颌支与下颌底相交处为下颌角。下颌支的内面中央有下颌孔,其与下颌管相通。下颌支后下份的内外面分别为翼肌粗隆和咬肌粗隆。图1-2-2 下颌骨的解剖1.下颌颈 2.髁突 3.下颌切迹 4.冠突 5.下颌支 6.咬肌粗隆 7.斜线 8.下颌体 9.颏孔 10.下颌底 11.颏隆凸 12.牙槽弓 13.下颌角 14.翼肌粗隆 15.下颌孔 16.翼肌凹 17.下颌头二、穹窿部颅骨的影像解剖

颅顶呈卵圆形,前窄后宽,各骨之间有缝相连,包括:冠状缝,位于额骨与两侧顶骨之间;矢状缝,位于两侧顶骨之间;人字缝,位于两侧顶骨与枕骨之间。正常人颅缝一般30岁以后逐渐融合,颅缝宽度成人单侧距离超过1.5mm或两侧颅缝对比宽度相差1mm以上,儿童颅缝超过2mm以上者即有诊断意义。沿颅顶内面的正中线处有上矢状沟,沟两侧有许多颗粒小凹。在矢状缝中后部两侧常有顶孔,有导静脉通过。X线平片上,颅骨外板的颅缝主要表现为锯齿状密度减低影,内板的颅缝则表现为线形密度减低影。CT上颅缝表现为横贯颅骨内外板的线状透亮线;MRI上则表现为横贯板障的线形无信号影。颅的后面观可见人字缝、两侧部分顶骨、枕鳞和两侧颞骨的乳突。枕骨中部最为突出的部分为枕外隆凸。乳突和枕外隆凸均为重要的体表骨性标志。颅缝的闭合顺序:往往是矢状缝最先闭合,再依此为冠状缝、鳞状缝、人字缝和枕骨乳突缝,也可见终身不闭合者。颅骨内板可见脑回压迹,在平片上为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减低区,压迹之间界以密度较高的骨嵴,压迹与大脑半球脑回的走行方向一致,而骨嵴则与脑回间沟相对应。三、颅底分区与重要结构

颅底内外面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连通颅腔内外的孔裂甚多(图1-2-3),其内分别走行着重要的血管和神经,该处的解剖对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极为重要。(一)颅前窝

由额骨、筛骨和蝶骨小翼共同构成,位置最高,其后方以蝶骨小翼后缘为界与颅中窝相隔。在颅前窝的正中央前方为鸡冠,两侧是有许多筛孔的筛板,筛孔为嗅丝所通过。颅前窝的底由菲薄的额骨眶板和筛骨骨板构成,因此颅前窝骨折多发生于此。图1-2-3 颅底内面观(A)及下面观(B)1.颅前窝 2.筛孔 3.蝶骨小翼 4.视神经管 5.圆孔 6.卵圆孔 7棘孔8.颅中窝 9.颈静脉孔 10.枕骨大孔 11.颅后窝 12.枕内隆凸 13.横窦沟 14.乙状窦沟 15.三叉神经压迹 16.舌下神经管 17.破裂孔 18.鞍背19.垂体窝 20.蝶骨大翼 21.切牙孔 22.腭大孔 23.犁骨 24.外耳门25.茎乳孔 26.髁管 27.枕外隆凸 28.上项线 29.下项线 30.枕髁31.咽结节 32.乳突 33.下颌窝 34.翼窝 35.鼻后孔(二)颅中窝

位置低于颅前窝,由蝶骨体、蝶骨大翼、颞骨岩部、颞骨鳞部以及顶骨前下部共同构成,以两侧颞骨岩部的上缘和鞍背与颅后窝为界。颅中窝中央有垂体窝,内容纳垂体。蝶鞍包括前床突、交叉前沟、鞍结节、垂体窝、鞍背和后床突,根据前、后床突间距的不同,蝶鞍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开放型(39%),间距大于5mm;闭锁型(21%),间距小于2mm;半开放型(40%),间距介于2~5mm之间,此分型与蝶窦的发育程度有关。国人蝶鞍的前后径为11~12mm,深度为6~9mm,鞍底横径为14~15mm。垂体如发生病变时,鞍底骨质可较早变化。蝶窦在新生儿时仅为一个小腔,到青春期后完全发育,其形态及大小变异较大。根据蝶窦其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三个类型:硬化型(2.5%),蝶窦未发育或较小,此型不适合经蝶骨的垂体手术;鞍前型(15%),蝶窦仅部分气化,窦后壁位于蝶鞍前方,手术有一定的困难;鞍型(75%~86%),蝶窦气化充分,自前、下、后三方呈半弧形包绕蝶鞍,非常适合经蝶骨的垂体手术。

垂体窝的两侧由前向后分布有视神经管、颈动脉沟和破裂孔。颅中窝的两侧部有眶上裂,向前通眶,其内有神经和血管通过。在蝶骨大翼的内侧份,由前向后依次分布有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分别是三叉神经上颌神经支、三叉神经下颌神经、脑膜中动脉进入颅腔的通道。(三)颅后窝

位置最低且最大,由枕骨和颞骨岩部后面构成。颅后窝中央部有巨大的枕骨大孔,其前上方为斜坡。在枕骨外侧部可见舌下神经管内口,通舌下神经管,内有舌下神经通过。颅后窝的后壁上可见枕内隆凸,为十字形的隆起。枕骨大孔外侧有颈静脉孔,其内的乙状窦出颅后延续为颈内静脉。颈静脉孔内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通过。颅中窝前外侧壁为颞骨岩部,其中央为内耳门,其内有面神经与位听神经经通过。颅底主要孔裂的位置及其内穿行的结构见表1-2-1。表1-2-1 颅底主要孔裂的位置及其内穿行的结构四、鼻窦、鼻腔、眼眶及耳的骨性构成(一)鼻窦

鼻窦为与鼻腔相交通的含气空腔。根据其开口位置分为前、后两组:前组开口于中鼻道,包括额窦、上颌窦和前组筛窦;后组开口于上鼻道,包括蝶窦和后组筛窦。所有鼻窦于20岁左右发育完全。

1.额窦

2~3岁开始发育,至6~7岁时X线上可见,位于额骨内外板之间,鼻根部的上方,眼眶的内上侧,呈扇形。两侧额窦可不对称,甚至一侧或两侧均可缺如;由于外板的厚度不一致,两侧的透光度也可不同。在儿童期额窦同其他鼻窦一样,X线上常显影模糊,轮廓不清,因此应注意避免误诊为鼻窦炎。

2.上颌窦

出生时即可发育,至2~3岁时X线上可见,呈倒置三角形,它有五个骨性的壁:①内侧壁:相对于鼻腔的外侧壁,上半部前半为骨性,后半由黏膜构成,并有窦腔的开口;②前壁:即上颌骨的面壁;③后壁:自前外向后内倾斜,其后为翼腭窝;④顶壁:即眶的底壁;⑤底壁:由上颌骨齿槽突构成。

3.筛窦

出生时即可发育,至4~5岁时X线上可见,左右各有10个小房。在柯氏位上,前后组筛窦重叠;在瓦氏位上,前组筛窦位置较高,而后组筛窦则投影较低,重叠于鼻腔与上颌窦的内上部。正常筛窦透光度高于眼眶,筛窦外侧壁为筛骨纸样板,影像上呈纵行或斜行的2~3条白线样影:一般内侧一条为前组筛窦骨壁,外侧一条为后组筛窦骨壁。

4.蝶窦:

一般2~3岁发育,3岁后X线上可见。其顶壁为鞍底,底部为鼻咽的顶部,外侧壁为颅中窝的一部分,与海绵窦、颈内动脉颅内段、眼动脉、Ⅱ~Ⅵ脑神经相毗邻。蝶窦两侧亦不对称,窦腔内可有不完全间隔。

鼻窦疾病常用的X线检查投照位置包括:(1)柯氏(Caldwell)位:

又称鼻颌位或后前23°位。额窦显示最佳,其次为筛窦(尤其前组)。蝶窦与筛窦蜂窝相重叠,上颌窦与颞骨岩部相重叠,故显示欠佳。眼眶正位也常用此位置。(2)瓦氏(Walter)位:

又称37°正位,即听眦线与台面呈37°(图1-2-4),此位置下两侧上颌窦投照显示最佳,一般内侧透亮度高而外侧透亮度低。如应用张口位投照时,蝶窦可于口内显示,圆孔可投影于上颌窦内侧。(3)侧位:

可显示各鼻窦,但主要用于观察蝶窦和额窦,也可用于观察鼻骨、翼腭窝、蝶鞍等。(4)颅底位:

主要用于观察蝶窦和后组筛窦,还可同时显示上颌窦的前壁、内侧壁和后壁。图1-2-4 鼻窦瓦氏位片1.额窦 2.眼眶 3.前组筛窦 4.上颌窦(二)骨性鼻腔

骨性鼻腔为一不规则的空腔,位于面颅的中央部,上方为颅腔,下方为口腔,两侧为筛窦、筛窦和眶,后方开口于后鼻孔,前方开口于梨状孔(图1-2-5)。骨性鼻腔被骨鼻中隔(由犁骨和筛骨垂直板构成)分为左右两半,鼻腔的顶为筛骨的筛板,经筛孔通颅前窝;底为骨腭,其正中缝前端有切牙孔;外侧壁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各鼻甲下方分别为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下鼻道有鼻泪管的开口。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体之间的狭小间隙为蝶筛隐窝,是蝶窦的开口处。图1-2-5 骨性鼻腔的解剖1.额窦 2.筛板 3.筛骨垂直板 4.犁骨 5.骨腭 6.蝶窦 7.上鼻甲8.上鼻道 9.中鼻甲 10.中鼻道 11.下鼻甲 12.下鼻道 13.蝶筛隐窝(三)眼眶

眼眶为尖向后内、口朝前外的锥形腔隙,容纳眼球及其附属结构,由额骨、上颌骨、筛骨、蝶骨、泪骨、颧骨和颚骨共七块骨构成(图1-2-6),分为上壁、下壁、内侧壁和外侧壁。图1-2-6 眶的解剖1.眶上孔或切迹 2.视神经管 3.筛骨 4.泪骨 5.泪囊窝6.眶下孔 7.眶下沟 8.眶下裂 9.颧骨 10.蝶骨大翼11.眶上裂 12.泪腺窝

1.上壁或眶顶

由额骨眶板和蝶骨小翼构成,眶口的上缘称眶上缘,其内、中1/3交界处有眶上孔(也可为眶切迹)。

2.下壁或眶底

由上颌骨眶突、颧骨和颚骨眶板构成。内侧有鼻泪管的开口,底部的浅沟称眶下沟,内有眶下动脉及眶下神经走行;沟的前端贯穿骨质,形成眶下管,管口开口于上颌骨前面的眶下孔。

3.内侧壁

前部由上颌骨额突、泪骨构成,后部有筛骨纸版和蝶骨体构成。框内壁投影呈两至三条细白线影,一般外侧一条为后筛窦纸版投影,内侧一条为泪嵴或前筛窦纸版的投影。

4.外侧壁

前部有额骨眶突和颧骨构成,后部由蝶骨大翼构成,外侧壁与下壁间有眶下裂,向后通颞下窝和翼腭窝,裂的外侧有斜行的无名线或称为眶斜线。外侧壁和眶上壁交界处后份的裂隙为眶上裂,向后通颅中窝。眶内主要的裂隙或孔的位置及穿行结构见表1-2-2。眶尖指向后内,附近有视神经管与颅中窝相通。视神经管长4~8mm,其内侧壁为蝶窦,下方为眶下裂。其内上缘至外下缘的连线称甲径,长4.8~4.9mm;甲径的垂线称乙径,长5.2~5.3mm。视神经孔内走行视神经和眼动脉。如眼动脉走行于视神经孔下方的一个独立的小孔,或两孔相连呈“8”字形,均为正常变异。在眼眶斜位片上较常见的假孔为前床突气房,投影与视神经孔的外上方。表1-2-2 眶内主要孔裂的位置及其内穿行的结构(四)耳

耳的解剖主要分三部分:

1.外耳

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后者为自耳廓至骨膜间的管道,长2.5~3.5cm,其中软骨部分占外1/3,骨性部分占内2/3。

2.中耳

包括骨膜、鼓室、咽鼓管和窦部。(1)骨膜:

位于外耳与中耳之间,分为两部分:上1/4为松弛部,下3/4为紧张部。(2)鼓室:

即中耳腔,位于骨膜与内耳之间,上下和前后径各约15mm,左右径为5~6mm,容积为1~3ml。鼓室向前经咽鼓管通咽,向后经鼓窦通乳突气房。以骨膜上下缘为界,其可分为上鼓室、中鼓室和下鼓室。鼓室的六个壁分别为:①上壁:即鼓室盖,为一薄层骨板;②下壁:又称颈静脉壁;③前壁:又称颈动脉壁;④后壁:又称乳突壁;⑤外侧壁:又称骨膜壁;⑥内侧壁:又称迷路壁,其近中央的隆起处称鼓岬,其后上方的卵圆形孔为前庭窗,岬后下方的圆形开口称蜗窗。前庭窗后上方有面神经管,内有面神经通过。鼓室内的三块听小骨,分别为锤骨、砧骨和镫骨。(3)咽鼓管:

为连接鼓室和咽腔的通道,长3.5~4cm,鼓口高于咽口约2~2.5cm。(4)鼓窦:

又称乳突窦,为鼓室后上方的一个含气空腔。其大小约6mm×10mm,入口宽1~3mm。乳突气房的发育多在6个月后开始,一般在1岁左右在X线上可见,5~6岁时整个乳突内被含气小房充满,与成人相接近。乳突的气化分为四型:①气化型:气化良好,X线表现为广泛蜂窝状,间隔较薄;②板障型:呈颅骨板障样,无蜂窝或由少量蜂窝;③硬化型:由致密骨构成,X线上密度极高,无蜂窝;④混合型。

3.内耳

又称迷路,位于颞骨岩部之内。外层为骨性结构,称骨迷路,内层称膜迷路,二者之间充满淋巴液。迷路分为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五、婴幼儿颅骨发育解剖

新生儿面颅的发育快于脑颅,新生儿出生时脑颅与面颅的比例约为8∶1,而在成年人约为4∶1;新生儿颅骨的长度与身长比约为1/4,而成年人该比例约为1/7。婴儿及幼儿的头围所占身体的比例大于成人。新生儿的头围大小约34cm,出生后前半年增加8cm,后半年增加3cm,第二年增加2cm,18岁时则可达53cm以上。

婴儿颅的骨化中心位于额结节、顶结节和枕鳞中央,因此颅顶呈“五角形”(图1-2-7)。新生儿颅骨之间的间隙大于成人,在一些部位这些间隙被结缔组织膜所封闭,称为囟(图1-2-8)。新生儿头颅有四个主要的囟,位于顶骨的四角。前囟(额囟)最大,为一菱形的膜性区域,位于两侧顶骨前上角与额骨之间;后囟(枕囟)为一三角形的膜性区域,位于两侧顶骨后上角与枕骨之间;在顶骨前下角与蝶骨之间的称前外侧囟(蝶囟);位于顶骨后下角的称后外侧囟(乳突囟)。除了上述主要的囟以外,还可出现四个副囟,即眉间囟、额中囟、顶间囟和小脑囟,这些副囟均位于中线上。后囟闭合较早,一般在出生后2~4个月内闭合;而前囟闭合较晚,一般在12~18个月闭合;侧囟一般于生后2~24个月内闭合。前囟闭合过迟,可见于佝偻病等;而前囟闭合过早,多见于小头畸形。囟在闭合前,在X线上呈骨质缺损表现,尤其以前囟为著,前囟的前后径约4cm,宽约2.5cm。图1-2-7 婴儿颅的上面观(A)及侧面观(B)1.额骨 2.前囟 3.冠状缝 4.顶骨 5.矢状缝 6.后囟 7.人字缝 8.枕骨9.后外侧囟(乳突囟) 10.颞骨 11.前外侧囟(蝶囟)图1-2-8 新生儿常见的囟与副囟示意图1.眉间囟 2.额中囟 3.前囟 4.前外侧囟(蝶囟) 5.顶间囟6.后囟 7.后外侧囟(乳突囟) 8.小脑囟 9.枕骨 10.顶骨11.额骨(孙 博 林祥涛)第三节 正常变异

颅骨的正常解剖变异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有时可被误诊为异常病变,因此,掌握颅骨常见的正常解剖变异对于临床影像学诊断尤为重要。一、蛛网膜粒压迹

蛛网膜粒压迹又称Pacchionoan压迹,为蛛网膜粒在颅骨内内板上形成的压迹,是把脑脊液吸入静脉窦的结构,此压迹在12岁以下小儿的头颅X线平片上一般不可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被发现的机会增多,50岁以上者的出现率可达82%。蛛网膜粒的大小不定,多数在0.5cm左右,大者直径可达1~2cm,一般只累及内板,但也可很深,甚至累及板障及外板而造成骨质缺损区。

蛛网膜粒在X线上表现为位于颅顶矢状窦两侧小的类圆形密度减低区,边缘锐利或可不规则,约豌豆大小,多见于额骨和顶骨矢状线旁4cm内的区域,多为对称性出现,可见到一血管压迹与此压迹相连;在CT上蛛网膜粒显示得更为清楚,表现为边缘清晰的类圆形低密度区(图1-3-1)。蛛网膜粒的大小、深度及数目因人而异,同样年龄的男性较女性多见。在少数情况下,蛛网膜粒压迹可远离矢状线,也可出现于枕骨。

蛛网膜粒应与颅骨转移瘤、脑膜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相鉴别。转移瘤一般有原发病史和临床相关症状,病变大小可不规则;脑膜瘤起源于脑膜,在强化扫描时可见特征性的脑膜尾征;多发性骨髓瘤者多发生于躯体的中轴骨,脊柱常受累,实验室骨髓穿刺活检以及本周蛋白检查有助于二者的鉴别。二、静脉湖

颅骨静脉湖为静脉丛局部扩大所致,无临床意义,在CT上表现为片样密度减低区(图1-3-2),多位于颅顶部,应与转移瘤相鉴别。图1-3-1 蛛网膜粒压迹A:颅骨侧位平片示蛛网膜粒压迹表现为顶骨近中线处的类圆形骨质透亮区(黑箭头),其前方可见一纵行弯曲走行的脑膜中动脉压迹(黑箭);B:CT骨窗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骨质密度减低区(白箭),边缘光整图1-3-2 静脉湖颅骨CT骨窗示枕骨中线两侧多个大小不等囊状骨质密度减低区,边缘清楚缺失(黑箭)三、顶骨孔

顶骨孔的病因不明,但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因此可能与遗传有关。顶骨孔常无临床意义,而是在影像检查时被意外发现,但在少数情况下,可出现头疼、癫痫,其多被认为是导静脉穿过颅骨所致,以便使颅顶内外的血管相沟通,骨缺损内充以纤维膜并与硬脑膜相续。顶骨孔通常较小,直径一般不超过1mm,较大的顶骨孔被称为扩大的顶骨孔。由于顶骨不完全骨化的结果,顶骨孔可持续存在至成年。

顶骨孔多对称性出现,但其大小可不对称,多位于矢状缝两旁,顶骨结节的内侧,距人字缝约2.5~4cm。小的顶骨孔在X线上多不被显示。扩大的顶骨孔则呈骨质缺损性表现(图1-3-3),大小多约1~2cm,最大可达5cm,骨缺损区多呈圆形或卵圆形,两侧顶骨孔间相隔约1cm,骨缺损区的边缘光滑锐利,无骨质硬化现象。顶骨孔主要需与其他颅骨缺损性病变或穿凿样骨质破坏相鉴别。图1-3-3 顶骨孔颅骨正侧位片示顶骨上部中线两侧各见一类圆形骨质透亮区,两侧大小不对称四、永存额缝

又称额中缝,额骨的骨化在胚胎期第8周在纤维间质内由2个初级骨化中心开始,每个骨化中心向上延伸形成额骨的大半,向后形成眶部,向下形成鼻部,约7~8岁时即合为一骨,使额骨成为完整的一块。如果额骨仍未愈合,而为两半额骨,或者仅部分愈合,中间留有缝隙,额骨中间这条不愈合的骨缝叫额中缝。部分个体,至成年后额中缝还清晰地存在(图1-3-4),这属于额缝的变异,完整的额中缝出现率为(8.45±0.36)%。

额中缝的变异有2种形式:①完全额中缝,由前囟点至鼻根点;②不完全额中缝,存在于额骨的上、中或下部,在极个别的标本中,也有以横行裂缝的形式出现的。正常人颅缝一般30岁以后逐渐融合,少数情况下,额缝(5%)可终生不闭合而永久存在,称永存额缝。

永存额缝应与骨折线相鉴别,后者一般有外伤史,骨折线边缘一般锐利,因而不难鉴别。额中缝与额骨近正中矢状位骨折的鉴别时,以下征象常提示额中缝:①特定的中线部位,可与矢状缝相延续;②低密度线较长,贯穿整个颅中线;③额中缝在X线上可表现为蚓状、走行可略迂曲的低密度影,宽度均匀一致,边缘光滑圆润;骨折线可由宽渐细,走行较直或呈树枝样裂隙,边缘多锐利清晰;④容积再现(VR)三维重建可显示额中缝全貌及与其他正常骨缝的关系。图1-3-4 永存额缝CT轴位骨窗示额骨正中线样低密度(白箭),VR重建示额骨正中的条形影(黑箭),与冠状缝垂直五、缝间骨

缝间骨为位于颅缝间的多余骨块,多位于颅骨矢状缝和人字缝相交处,或在人字缝之间,呈锯齿状轮廓,多呈线状排列,为颅骨的正常变异。此外,某些疾病(如成骨不全等)也是缝间骨形成的原因之一。缝间骨应与骨折碎片相鉴别。六、隐性颅裂

颅裂是一种先天性颅骨发育异常,颅骨未能按规律闭合而形成。临床上颅裂又分为囊性颅裂和隐性颅裂两种。囊性颅裂为脑膜膨出所致,较为多见;而隐性颅裂则极为少见,其多位于中线区,好发于枕骨的窦汇部位,骨缺损的内外板及板障均缺如,但颅板外的骨膜仍存在。枕骨的隐性颅裂在汤氏位平片上才能清楚显示,位于枕骨的窦汇处,骨缺损区多为卵圆形,边缘清楚,多有边缘硬化。隐性颅裂无临床意义,主要应与其他颅骨缺损性疾病相鉴别,在少数情况下,骨缺损处的皮肤可出现瘘管。七、脑回压迹

脑回压迹为脑回长期压迫于颅骨内板上构成的相对较薄的区域,其间介以隆起的骨嵴,压迹与大脑半球脑回形态相应。头颅X线片上显示为多个边界不甚分明的圆形或卵圆形的透亮区,间以密度较高的点条状骨嵴影。一般多见于颞骨鳞部和额顶骨的下方。青少年时期由于脑生长速度较颅骨快,故脑回压迹影多且较深,为正常生理现象;老年人由于脑回发育停止或有退行性萎缩,故此压迹不明显。脑回压迹多见于颞骨鳞部、额骨、顶骨下部和枕骨上部,当长期颅内压升高时可见脑回压迹增多增深(图1-3-5)。图1-3-5 脑回压迹增深颅骨侧位平片示由于颅内压所致的颅骨内板局限性变薄,可见多个圆形或卵圆形的骨质透亮区,边缘不清(孙博)第四节 比较影像学

颅骨的病变以CT为主要检查手段,但平片仍有一定作用和优势,如全身性和系统性疾病在颅骨的改变通常平片检查即可。由于颅面骨是由诸多不规则骨所组成,常规X线平片不能显示病变细节甚至可遗漏病变。而CT为断面成像,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和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可以进行多方位、多层面影像重组,在颅面骨创伤、感染和肿瘤的诊断方面有明显优势。MRI在显示软组织及骨髓病变,如肿块、出血、水肿、坏死等方面优于CT,能够很好地确定病变累及范围、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MR功能成像还可以用于鉴别颅面骨炎性病变与肿瘤特别是血液病骨髓浸润,核医学成像通常用于查找全身性肿瘤。一、X线检查

颅面骨解剖结构比较复杂,主要由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在正、侧位X线平片上往往因组织重叠较多,无法观察到某一想要观察的骨质结构,因此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与MRI应用于临床之前,老一辈放射学专家根据颅面骨解剖学特点,在总结多年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出了用于观察不同解剖结构的X线摄影体位,大大提高了X线平片显示骨骼的能力并极大地提高了颅面骨病变的检出能力。例如用头颅前后位、侧位或切线位观察颅骨骨折、凹陷性骨折,颅骨炎性病变以及肿瘤样病变如骨髓瘤;以革氏位和汤氏位观察内听道病变;许氏位和梅氏位观察中耳乳突病变。至今,观察上颌窦病变时仍拍摄瓦氏位,以副鼻窦侧位观察蝶窦病变;当怀疑茎突过长时拍摄茎突前后位、茎突侧位;鼻骨骨折首先拍摄鼻骨侧位。

X线平片主要用于观察:①头颅大小形态的改变:如畸形性骨炎、颅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等头颅增大伴颅骨肥厚的疾病(图1-4-1)或头颅变小,如尖头畸形、小头畸形及偏头畸形等狭颅症;②部分骨肿瘤的检查:如骨瘤、骨化性纤维瘤、多发性骨髓瘤和转移瘤;③全身性或系统性疾病颅骨的改变:如石骨症、软骨发育不全、颅锁骨发育不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及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④颅底测量和颅面骨一般疾病的初步评估,例如观察蝶鞍有无扩大。图1-4-1 头颅增大伴颅骨肥厚的疾病A:畸形性骨炎:颅骨侧位片示颅骨广泛性不规则增厚、变形,棉絮样骨质硬化;B: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颅骨侧位片示顶枕骨肥厚、密度增高,颅底广泛硬化,蝶窦窦腔消失,蝶鞍变小

除常规X线摄影外,X线体层摄影术也曾应用于颅面骨诊断,但由于CT的问世,该技术已经被淘汰。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探测器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数字化体层融合成像(digital tomosynthesis,DTS),一次连续曝光之后,经过后处理可以获得平行于检查床面的任意深度层面的断层图像,且具有高于CT的空间分辨率和较低的辐射剂量,应用于骨骼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临床应用主要包括X线平片诊断不明确的茎突过长、寰枢椎半脱位以及隐匿骨折等(图1-4-2)。二、CT

CT观察颅骨与面骨要使用骨窗,并结合软组织窗(脑窗)确定病变受累范围。与X线平片相比较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能够区分脂肪、液体、软骨和肌肉等密度差别较小的组织结构,对显示颅面骨骨质破坏、骨质增生、肿瘤骨、残留骨、钙化及死骨等细微变化有明显优势(图1-4-3)。通过注射造影剂增强扫描可根据病变的强化方式及程度进一步判断其性质及范围。近年来螺旋CT发展迅猛,从单层螺旋CT到目前较为高端的双源CT、能谱CT,其优势越来越明显,扫描时间与成像时间短,扫描范围长,层厚较薄并获得连续横断容积各向同性数据,经过计算机后处理,可采用多平面重建(MPR)获取冠状位、矢状位乃至任意方位的断层图像,发现颅骨小病变特别是内板病变(图1-4-4),并可通过表面再现(SSD)、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术获得骨骼肌血管的三维立体图像,通过旋转角度使被检查器官可在不同方位上观察(图1-4-5)。图1-4-2 隐匿骨折A:鼻骨骨折:数字化体层显示双侧鼻骨骨折和鼻中隔骨折;B:颅骨骨折(刀砍伤):枕骨后上见斜行骨折线,边缘锐利,外板翘起(白箭)图1-4-3 筛窦骨化性纤维瘤CT示左侧筛窦类圆形病灶并突向左侧眶内,周边伴有厚薄不一的骨壳图1-4-4 额骨病变A:额骨小血管瘤:左额骨见一局限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楚,内见栅栏样骨小梁(白箭);B:额骨内板骨瘤:左侧额骨内板见一纽扣样突起图1-4-5 上颌窦复杂性骨折右侧鼻骨、上颌骨额突、鼻中隔、右眶内下壁及右上颌骨多发骨折并右侧上颌窦、筛窦积液,高分辨率CT(HRCT)、多方位重建及VR图像能清晰、准确、直观地显示骨折和累及的范围

随着口腔颌面医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种植牙的广泛应用,CT检查逐渐使用于口腔颌面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计划制订中。相对于曲面体层、根尖片等传统的二维影像,CT图像具有解剖结构无重叠、无扭曲畸变、影像信息丰富等无可替代的优势,但是,高辐射剂量、复杂的设备结构以及相对高昂的运行、检查费用成为其限制因素,在此背景下,牙颌骨锥形束CT(cone beam CT for dentalmaxillofacial use,CBCT)技术诞生。牙颌骨锥形束CT又称锥形束容积体层成像(cone beam volumetric tomography,CBVT),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不同于常规多层螺旋CT,其采用口径大小不等的圆锥形或棱锥形(金字塔形)X射线束对被照体进行扫描(图1-4-6),射线穿过感兴趣区解剖结构,到达另外一侧的探测器。在扫描过程中获得100~1024组投影数据(即原始数据),然后由计算机通过Feldcamp算法进行运算,完成图像重建。相对于临床CT,其具有:①空间分辨率高,尤其适合显示牙及牙周等细小解剖结构(图1-4-7);②X射线辐射剂量小;③占地小;④经济投入相对较低、检查费用相对低廉等特点,迅速在牙颌骨疾病诊断中得到广泛使用。受到探测器、重建算法等因素的影响,牙颌骨锥形束CT无法显示软组织解剖结构,因此,有文献称之为“硬组织CT”。图1-4-6 锥形束CT扫描示意图图1-4-7 右下颌后部骨岛(黑箭)及47C形根(白箭)A:CBCT影像(扫描参数:80kV、157mAs);B:MSCT影像(扫描参数:120kV、350mA、螺距0.969)三、MRI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对于骨质的显示能力有限,但是MRI具有无电离辐射、多参数成像、任意方位成像、无骨性伪影、流空效应、无创性血管成像、有较高的组织分辨力、功能成像、分子水平成像、强化相对安全等特性,用于颅面骨的检查具有X线、CT检查不可替代的优势。虽然MRI对颅面骨骨折本身不敏感,但是对于骨折部位伴有的出血、水肿非常敏感,同时对于轻微骨折、骨挫伤更是X线、CT扫描所不可替代的。MRI对于骨髓炎、骨肿瘤等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能够显示病变本身以及周围水肿的准确范围,在确定肿瘤侵犯范围方面作用更加明显(图1-4-8)。除了常规SE序列TWI、TWI以及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之外,脂肪抑制序列对12骨软骨损伤、肿瘤、炎性病变以及血液病的骨髓浸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显示常规SE序列不能发现的早期病变。脂肪抑制序列主要包括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化学位移或频率选择饱和法,常被用于含脂肪的肿瘤合并出血的鉴别诊断,也可用于观察软骨改变,缺点是脂肪抑制不够均匀;第二种是短时反转恢复序列,即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适宜用来观察骨髓水肿和周围软组织炎性改变,对于显示肿瘤及炎性病变的侵犯边界,指导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是很有价值的(图1-4-9)。MRI的流空效应可以显示正常和异常增生的血管,结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磁共振静脉造影术(MRV)对病变的血供以及血管畸形的检出具有简单、无创、可重复性好等诸多优势。扩散(弥散)加权成像主要反映水分子的弥散运动受限情况,自由水的弥散运动不受任何限制,称为自由扩散,而组织内的水分子的扩散运动则或多或少受到一定的限制,其受限的程度与周围的组织成分、排列和分布有关,在弥散加权成像(DWI)上水分子弥散运动越自由,则信号越低;相反弥散运动越受限,则信号越高,在颅骨疾病中可用于良、恶性肿瘤及肿瘤坏死和脓肿的鉴别,在DWI上良性肿瘤和肿瘤坏死为等、低信号,而未发生坏死液化的恶性肿瘤本身或脓肿则显示为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呈低信号。灌注加权成像(PWI)主要用于肿瘤良恶性的鉴别,一般良性肿瘤的边缘和中心的血管化程度基本一致,所以其血流灌注率也基本一致;而恶性肿瘤由于生长较为迅速,易造成中心区域缺血坏死,而肿瘤边缘的血管较多,且多为迂曲、较宽的、不成熟的肿瘤血管,所以造成了恶性肿瘤中心为低血流灌注而边缘为高血流灌注。动脉自选标记(ASL)的应用,无需对比剂即可对病变的灌注水平进行评价,对病变的血供情况和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多信息。MR对比剂为非碘性对比剂,无需进行过敏试验,相对用量少,对于碘对比剂过敏的病人一样可以进行强化扫描,为颅骨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有力帮助。图1-4-8 肿瘤MRIA:骨髓瘤MRI:矢状位TWI增强扫描示颅骨内外板破坏、中断,与正常骨质界限截1然,可见明显强化的内外生长的软组织肿块,邻近脑实质受压,并可见片状低信号的水肿区;B:恶性神经鞘瘤MRI:矢状位TWI显示颅骨破坏,呈等T信号,可见颅骨伸入11肿瘤实质内,脑实质受压内移图1-4-9 颅底转移瘤MRI强扫描(压脂)显示颞骨不均匀显著强化,其内见不强化区,病变边界不清,累及小脑

对于颅骨先天性病变MRI能够更加明确地显示脑膜膨出及脑膜脑膨出的位置、范围和程度,并且可以评价膨出的脑膜及脑组织是否存在异常。

由于老年人义齿较普遍,义齿造成的磁敏感伪影往往会影响周围结构的显示,所以检查时需要移除活动性义齿,而对有不能移除义齿的病人可以用去伪影技术改善对颌面部病变显示的影响。四、核医学

ECT(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称为发射型计算机断层99m201扫描,是一种生理代谢显像,所用的放射药物主要有 Tc、 131Tl、 I等能产生衰变的核素。主要反映正常脏器与病变组织的功能信息。可行纵断层或横断层扫描,所产生图像描绘人体内组织断层中放射性核素的浓度分布。图1-4-10 核素扫描乳腺癌术后核素扫描显示多发骨转移瘤,颅骨、脊柱、肋骨及骨盆等处均可见放射性浓聚征象

ECT检查能够获得平面图像和断层显像、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局部图像和全身图像。更重要的是ECT检查还能提供脏器的多种功能参数,如时间-放射性曲线等,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主要用于甲状腺癌、骨骼等部位肿瘤的检查,尤其常用于骨转移性肿瘤的诊断(图1-4-10),病变的检出较普通X线片可提前3~6个月。

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ransaxial 1115tomography),简称PET。所用放射性核素是短命核素 C、 O、18 F等。其断层成像是通过探测注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在衰变过程中所产生的淹没辐射而实现的。PET除进行脏器显像和常规动态功能测定外,还用于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肿瘤学。检查前将放射正电子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在示踪化合物上,检查时将化合物注射到被检者体内,通过探测放射性核素衰变产生正电子湮灭辐射来示踪这些化合物,发现活体内的生理和生化过程,从而达到研究人体内病理和生理过程的目的。由于核素扫描具有空间定位不够精确的不足,而CT、MRI具有精确定位的优势,因此后来就出现了PET/CT(positi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和PET/MRI(poti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不仅使PET、CT和MRI设备原有的优势得到了发挥,而且使原先不足之处得到了克服。目前已经开发出了许多能够提高临床诊断质量的新软件,可用于颅面骨肿瘤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疗效观察。(张殿星 于台飞)第五节 颅骨疾病几种影像模式的分类与成因

颅骨的病变种类繁多,许多疾病表现雷同,如许多疾病都可表现为颅骨肥厚或颅底硬化,当发现异常后如何接近正确的诊断是实际工作中的一个难点。由于一种影像模式的病变背后有诸多原因,在鉴别诊断时需要根据已有的临床和影像信息先寻求对号入座,然而不典型的或不具特征的影像改变往往难以即刻判定。因此,需要借助工具书的查询以扩大鉴别诊断范围,仔细研究和解读征象,寻找目标疾病,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鉴别诊断的过程,既首先考虑常见的疾病,也不轻易摒弃少见到可能。往往需要梳理思路,补充必要的病史及检查信息,针对各种可能性进行甄别,最终锁定诊断或做出可能的解释与推断。以下根据颅骨病变中常见的一些影像模式横向列举出了可能出现相应表现的各种疾病或原因,换句话说,此处只是把一些共性表现的成因进行大体分解和罗列,但也并非面面俱到,仅供读者参考。详细的鉴别诊断必须具体分析,请参考疾病各论。一、颅骨破坏性病变(一)颅骨单发溶骨性病变

单发溶骨性病变的原因很多,常见的边缘有硬化的单发骨缺损包括血管瘤、骨化性纤维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表皮样囊肿、脑膜膨出和正常变异(中央静脉湖、蛛网膜颗粒、顶孔和顶骨菲薄)、骨髓炎、手术缺损。常见的边缘无硬化的单发骨缺损有转移瘤和骨髓瘤。

单发溶骨性病变少见的原因有:蛛网膜囊肿、动静脉畸形、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棕色瘤、皮样囊肿、异位胶质组织(枕部)、颈静脉球瘤(颅底)、棘球囊肿、骨内或慢性硬膜下血肿、软脑膜囊肿、淋巴瘤、颅骨坏死(放疗、电灼伤或热力伤)、脑或硬膜新生物伴骨糜烂(特别是脑膜瘤)、头皮新生物或囊肿(如癌、神经纤维瘤、皮脂腺囊肿、侵蚀性溃疡)、颅骨良性肿瘤、神经纤维瘤病、结节病、骨肉瘤、骨梅毒、骨结核和真菌病,局限性骨质疏松(Paget病)。(二)颅骨多发性骨质缺损

多发骨髓瘤(图1-5-1)、转移瘤、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图1-5-2)、白血病骨浸润、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棕色瘤、淋巴瘤、神经纤维瘤病、坏死(放疗、电灼伤或热力伤)、蛛网膜颗粒、额孔、静脉湖、手术缺损。图1-5-1 多发性骨髓瘤颅骨多发大小不一油滴样骨密度减低区,边缘无硬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