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0 01:32:50

点击下载

作者:惜珍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一)

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一)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一)/惜珍著.—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6.7

ISBN 978-7-5473-0965-0

Ⅰ.①永… Ⅱ.①惜… Ⅲ.①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Ⅳ.①I267.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101961号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一)惜珍 著 徐坚一 摄总策划 李智平策划/责编 戴欣倍书籍设计 陶雪华责任印制 周 勇出版发行:东方出版中心地  址:上海市仙霞路345号电  话:021—62417400邮政编码:200336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印  刷:上海文艺大一印刷有限公司开  本: 890×1240毫米 1/32字  数:318千印  张:10.75版  次:2016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ISBN 978-7-5473-0965-0定  价:48.00元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东方出版中心邮购部 电话:52069798总序程梅红

城市在道路的延伸中成长着。

每个城市的每条道路,都是它过去和现在的独特缩影,蕴含着城市的发展脉络、城市精神和气韵,并昭示未来。上海有64条永不拓宽的道路,它们是上海的一类风貌保护道路,属于上海都市旅游的精华部分。

在这些永不拓宽的马路里,曾经的过往,流金的岁月,在砖石的斑驳处和老旧的百叶窗间,透出上海最深的历史记忆。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全三册),是海派女作家惜珍女士像优秀旅行体验师般专注与执着的呈献。她用寻宝者的精神和探索者的眼光去发现、体验这些上海道路,挖掘在那里发生的十里洋场、风花雪月的故事,风云际会、繁华似绵的生活,在这些街巷里和马路上重重叠叠留下的无尽印记。

细读《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全三册),就能感受到它们是惜珍十余年来探寻上海64条一类风貌保护道路的结晶,是她对这些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以很大的耐心和信心不懈寻访后的解读。惜珍说:“上海的马路是上海开埠以来所谓大都会风格的又一个解读这座城市的密码。马路两旁林立着的法国梧桐是上海马路的标志,而马路深处的花园洋房和欧式廊柱背后攀满藤萝的庭院所溢出的是最纯正的上海味道。”在盛产女作家的上海,她是别具韵味的一位解读者。长期积累的丰厚的有关上海的故事,融入这位个性独特的女作家的情愫和文字中,具有青花瓷般的质感和对这座城市的挚爱。寇善勤、徐坚一、朱克家三位摄影师的影像记录,使惜珍的笔触更为具象地聚焦和定格。

如果说对这些道路的一类保护护住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脉络,那么这套书便温暖了在这条脉络中流淌的血液;如果说永不拓宽的刚性法则从物理状态上赋予了寻找归宿感的上海人可触摸的记忆,那么书中的往事记载则赋予了记忆的灵魂。

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是上海被体验的马路,更是一直在路上的体验。它导引着市民和游客在现代化都市的凝固部分,行走着,探寻着,记忆着,体验着,感悟着。上海都市旅游的魅力,真的是属于发现者的。(本文作者系上海市旅游局副局长)自序惜珍

马路是城市的经脉,要了解一个城市,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到它的马路上去走一走。

2007年6月,上海中心城区内144条道路和街巷被列为风貌保护道路,其中64条风貌保护道路为永不拓宽的道路。这64条马路将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象征,给以原汁原味的整体保护;同时,严格控制原有道路的宽度,并加强对沿线建筑、市容、绿化及环境的管理。这意味着今后不会为了拓宽道路而拆掉被保护的老建筑,上海旧区的马路和马路景观将得到永久性的保护。

上海的马路作为城市最基本的元素,不少依旧保留着东、西方两种文化碰撞的特殊符号,镶嵌着东、西方两种文明互相包容的印迹。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便是其中的典型。这些马路是建筑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演绎,和上海城市的特点密切相连。首先是多元性。上海处于中、西文化碰撞交汇的中心,形成了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态势,体现在建筑风格上,同样也是神态各异,多姿多彩。其次是商业性。商业在城市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城市格局中的商业特点,与上海日益发达的商业活动相适应,各种功能、各类风格的马路和建筑应运而生,反映在建筑形态上又有一种追求时尚、讲究实用的特征。因此,这些永不拓宽的马路是展示上海城市发展脉络、延续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它们集中体现了上海城市的精华和神韵,浓缩了上海的历史印象。

上海的马路是上海开埠以来所谓大都会风格的又一个解读这座城市的密码。马路两旁林立着的法国梧桐是上海马路的标志,而马路深处的花园洋房和欧式廊柱背后攀满藤萝的庭院溢出的是最纯正的上海味道。

这些年来,我到国外一些城市旅行,不管是在美国,在新加坡,还是在俄罗斯,我发现自己对看到的那些异国建筑都有似曾相识之感,它们时时让我想起上海。难怪有人说,在上海可以做一次不出边境的出国游。20世纪初上海南京路就号称是“最世界主义的马路”。老上海留下了许多美轮美奂的异域风格的建筑,几乎没有一个城市能像上海那样拥有全世界各国风格的建筑,这是海纳百川的上海的城市特质。建筑是城市的灵魂与历史的写照,当我漫步在纽约的第五大道上,感觉这里竟然与上海的外滩如此相像,到处是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人就像走在峡谷中一样。但纽约怎么能和外滩比呢?中山东一路毗邻黄浦江,这条上海的母亲河让生硬的建筑变得柔和了许多,也让马路有了透气的空间,这是上海特殊的历史与人文赋予马路的灵魂与气质。

上海最有特色、风格最多样化的建筑,就是坐落在城市中心马路两侧的20世纪20年代建造的花园住宅。由于当时上海的繁华,这些住宅的主人充满了神奇的经历,也赋予了这些建筑本身浪漫、神秘的色彩,留给后人启示和无限的遐想。承载着城市记忆的上海马路总有诉说不尽的故事,路上写满的历史沧桑弥漫着令人沉醉的怀旧气息。如今,它们完美和谐地融合了许多时尚元素,就显得更加风姿绰约、楚楚动人。于是,这些马路成了我们进入过去的一个通道,通过它们,我们有幸和老上海幽会。如果你想看一看最有历史底蕴的上海以及最真实、最原生态的上海人,就必须走一走上海马路上隐藏着的石库门弄堂,这些石库门以它特有的建筑特色,开创了这种适合于寸土寸金之地的上海市民居住的海派建筑范例。

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分布在上海的各个区内,以徐汇区为最多,其次是黄浦区,还有一些是跨区的。我把这64条马路按其所在区域分为3本来写。《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一)》中涉及的马路主要分布在黄浦区和虹口区,共20条马路,其中黄浦区15条,虹口区5条。《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二)》中的马路主要位于徐汇区、静安区和长宁区,共24条马路。其中徐汇区21条马路,静安区1条马路,长宁区两条马路。《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三)》主要为跨区的马路,共20条马路。这三本书既各自独立又互相关联,合在一起就是完整的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因我探寻这64条一类风貌保护道路的时间跨度较大,文中部分建筑入驻单位、商家等相关信息和写作对象的现状可能有所变动,在此一并说明。

如果你想从骨子里了解上海,那么请打开这3本书,跟随我到上海的这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上去走一走,感受这些路上曾经的沧桑,看一看那些老房子,品一品那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从今往后,上海对你而言将不再陌生。中山东一路:上海历史的见证中山东一路(外滩)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

桥。这条马路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一面临江,一面是如同山脉

般千姿百态的万国建筑,这是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特有的产物。

这些建筑外观精致,细部优美,整体协调,形成了外滩独具特色

的城市天际轮廓线。中山东一路浓缩了上海160多年的城市开埠

史,历史的脉络绵延一路。当年,这条濒临黄浦江的马路因其名

闻遐迩的金融特色,被称为“远东华尔街”。从某种意义上说,

外滩是随着西方文明跨越近半个地球在东方登陆而形成,是近代

中国“与国际接轨”的象征,是上海作为当时“远东第一大都

市”的见证。

上海开埠之初,上海县城外北郊一派江南水乡风光,河渠纵横,阡陌相间,黄浦江沿岸杂草丛生。外国人沿黄浦江修建堤岸,建立码头、客栈,沿江的一条道路随之出现。那是一条被船夫和苦工用泥足踏出的沿江铺开的弧状纤道,又名“黄浦滩”,这就是中山东一路最早的模样。当时,它有一个英文名字“The Bund”,意思是“江边堤岸上的小道”,因其位于上海县城厢之外,后人俗称为“外滩”。

当年上海的县城位于现在城隍庙附近,英帝国的大炮将凋敝破败的清帝国的门户轰开,上海被迫开埠通商,上海县城北部这一片芦苇纤道的泥滩之地便被划定为上海最初的租界。上海租界一开,最先入驻的是洋行。1845年夏,已有几十家洋行在上海落户,它们建造的房舍连同货仓从北至南依次坐落在黄浦江边,外滩成为对华贸易的最大洋行的荟萃之地,随后银行也纷纷入驻,然后是外国人生活区,俱乐部、夜总会等也就应运而生。至20世纪初,由于外国银行大量进驻上海,各银行或财团为显示自己的实力大兴土木,营建豪华大厦,逐渐在外滩形成了风格各异但格调统一、轮廓协调的万国建筑群。

外滩建筑群落的形成是1910年至1920年,光看建筑就不难了解当时上海的城市化发展到了什么程度。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是亚洲的中心,经过工业时代的外国人聚居在这里,给上海嫁接了中国最早的都市生活方式。194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外滩改名为中山东一路。但是,外滩这个非正式的称号却被保留和延续了下来,它的知名度甚至远远超过了“中山东一路”这一官方的命名。

中山东一路上的建筑,有19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也有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造的。20世纪30年代以后,这条路上就未造过新楼,给我们留下了那个年代完整的风景线,可以说是历史的活化石。每一幢石头房子都镌刻着历史的印痕,用手摸一摸那些旧楼的石头,那种冷冷硬硬、缄默而悲悯的忧伤,会顺着指尖渗入心扉。中山东一路上的建筑群是海派建筑风格最集中的体现。这些建筑出自许多建筑设计名家之手,虽然并非建于同一时期,但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色彩呈灰白色,显得低调优雅,整体轮廓线条的处理也是惊人地一致。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雍容华贵的气势。这些建筑多采用花岗岩、高拱顶及对称结构。哥特式的尖顶、古希腊式的穹隆、巴洛克式的廊柱、西班牙式的阳台,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异国风情。石头房子阐述的是欧洲文明,欧洲建筑的美在近代中国被张扬到了极致。难得的是每一幢建筑都能融合在整体中,而不哗众取宠,也不自我突出。这样,就使这条路上的建筑形成一个连续链,有统一的格调,轮廓线上又能高低起伏,产生韵律。具体的每一幢建筑却有着各自不同的样式,显得既丰富多彩又统一和谐。

中山东一路上的每一幢房子都是有故事的,这些故事并非一个家族的,而是与时代风云变幻息息相关,殖民主义在中国的由盛到衰在这一幢幢石头房子里都可读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中华民族由弱小到强盛起来的活的教科书。外滩第一幢西洋建筑:英国领事馆

外滩历史最悠久的建筑,是位于黄浦江、苏州河交汇处的原英国驻沪总领事馆,门牌号是中山东一路33号。它是上海殖民文化大本营的象征,从这里发端,便有了如今外滩绵延数里的壮观景致。据说当时外滩所有的建筑均是在英国领事馆里筹划的,里面还专门辟有房间供建筑师们规划和绘图之用。

1843年11月8日,英国首任驻沪领事巴富尔来到上海,先是按规定在城外租房办公。不久,他按照英方在上海开辟居留地的构想,决定自建领署。1846年4月28日,他定下了黄浦江、苏州河汇合处西南,当时叫李家厂的房地126亩。此后不久,巴富尔卸任回国,继任领事阿礼国得到英国政府对租地建造领事馆的批准,并利用青浦教案发生的中英交涉,乘机扩充租界范围,将李家厂也圈入英租界之内。1849年7月21日,英国驻沪领事馆正式迁入李家厂新址,这就是后来的中山东一路33号。这所领事馆,1852年翻建过一次,1870年毁于一场大火;1872年6月1日奠基重建,次年建成。

这座建成于1873年的建筑是外滩第一幢西洋建筑,也是外滩现存最早、保留最完整的建筑。中山东一路鳞次栉比、气度恢宏的建筑群由此发端。同时,它也是租界时期上海出现的第一个外国领事馆。上海开埠后的城市化进程、外滩国际化社区的形成发展,无不由此策源。这幢建筑集中体现了英帝国黄金时代的特征:朴实庄重,韵味隽永。步入其中,更可体会英帝国当年的威势:无论是大厅还是楼梯、走道、房间,格局均气度不凡。这幢2层砖木结构建筑具有典型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外廊式建筑风格,它将东印度热带生活的经验直接搬到了亚热带的上海。米黄色的外墙,深棕色的木制百叶窗,青灰色的阳台廊柱。建筑正立面底层中部有5孔圈廊,有罗马式栏杆,其内是大厅,立面上下窗洞呈平卷式拱券,装有硬百叶窗。底层和二层均有宽阔的内廊,廊侧才是房间,在炎热的夏季,内廊可以隔离阳光,避免直晒房间。到了寒冬,将廊边的门窗关闭,可以保温。楼顶呈四面坡形,覆盖有中国的蝴蝶小青瓦。由于外滩地势低,故设计了较高的台基。英国领事馆面对黄浦江,中山东一路的大门内,是典型的英式花园,有宽阔的大草坪,当年这是远东最大的英式草坪,四周环绕着几十棵古树嘉木。1875年,英国领事馆的花园里曾举行了本埠境内第一次花卉展览——西人赛花会,数百位绅士淑女穿着时尚华服在此聚会赏花。这一场景后来被清末小说家曾朴写进了他的小说《孽海花》里。后来,这个花园的草坪上曾放了铁炮、日晷等。英国领事馆

在绿茵茵的大草坪北侧有一座建于1884年的2层砖木结构楼房,这就是原英国领事馆总领事官邸。这幢楼的建筑风格与领事馆相近,底层采用券柱廊与主楼相连,领事上下班可以脚不沾泥。廊上有设置栏杆的平台,站在平台上,可以看见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的三角地带以及外白渡桥的身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英国驻上海领事馆仍设在中山东一路33号原址。1961年,受中东局势影响,中英关系出现裂痕,英国下令撤销驻上海领事馆,原领事馆按国际惯例被中国政府收回。这里成为市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用房,先后有20多个市府机关事业单位在里面办公。多年来,这里还一直作为上海市府办公厅机关事务管理局老干部活动室。

这座历经沧桑的楼房,如今基本保持原貌,整修后更加风姿绰约。英式花园里的树木都已长成了参天大树,其中一棵广玉兰,树干焦黑掏空,但在人工钢筋支撑下,依然绿叶葳蕤。春天一朵朵硕大的白花在绿叶间绽放,阵阵暗香袭人。据说,这棵广玉兰已有200余岁高龄,当年先由慈禧太后送给清朝重臣李鸿章,李鸿章又将它转赠给了英国领事,栽种于此,所以它又被称为“慈禧树”。如今,主人们都已逝去,树木却依旧生机勃勃地挺立在那里,犹如活化石般无言地见证着开埠后上海的历史。面朝黄浦江的石头房子

原英国领事馆虽是外滩最老的建筑,它却在中山东一路的最北面。按照习惯,我们还是从外滩的最南端开始,也就是从中山东一路1号开始,一路看去。

首先看到的是黄浦江边一座从海关门前堤岸上平移过来的外滩信号台。这是一座“阿塔努”式的圆柱形建筑,1907年由西班牙建筑师阿塔努设计。这种样式的建筑,目前存世的仅有两座,另一座在挪威。如今信号台所处的位置,在很早以前,是上海公共租界与法租界在外滩的分界点。原英国领事馆总领事官邸

上海开埠以后,进出上海港的海轮日益增加,海上航运的危险性较大,人们必须及时了解当日或近期气候的变化。由于当时还没有无线电广播,人们只能通过读报纸来了解天气,直到1865年,一个叫刘德耀的法国传教士首先在董家渡建立了气象观测站,这是上海出现的第一个气象观测站,但是这个气象台只工作了几年就被迫关闭了。1883年,由法租界公董局和英租界工部局出资,在当年的英、法租界分界处建立了一座木结构的信号台。这个信号台虽然简陋,却是全国第一个出现的气象信号台,也是亚太地区最早的信号台之一,一直用了24年,直到1907年9月1日,才在原址建成这座砖石结构的“阿塔努”式的信号台。重建的信号台高约50米,下面为地下室,地面两层为长方形平顶房屋,其上为一高36.8米的圆柱,柱顶安装风向仪和悬挂风旗、风球的桅杆。外墙红、灰色相间,屋顶及圆柱顶部均有铁栏杆。该台建成后每天向在黄浦江上行驶的各国船只提供气象报告五次,如遇天气突变时,则在台顶桅杆上挂出风旗或风球,作为警报。这座“外滩气象信号台”一直使用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65年才撤销,交由上海市航运公安局外滩水上派出所使用。

1993年,在外滩综合改造中,为保存这座在上海发展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建筑,采用整体移位方法,将其向东南移位20余米。一楼辟为见证外滩发展轨迹的小型历史陈列室,里面布置着老上海外滩的照片和古董。二层有一家名叫“1865”的咖啡馆,是为了纪念第一个上海水文天象台在董家渡的诞生,而1865年本身所传递出来的历史纵深感颇能满足人们的怀旧心理。咖啡馆在三楼有露天位,坐在那里,飘来的是江边特有的阴凉潮湿的气味。我曾经踏着螺旋形的铸铁阶梯登上那里,因为就在黄浦江岸边,周围显得异常空旷,风声水声尽在耳边,空气中夹带着潮湿的水汽,在上面可以看到整个外滩的全景,和平时所见的外滩很不一样,是一种神奇的体验。再上四楼就是灯塔了。

在信号台对面由北向南便是一排面朝黄浦江的石头房子,它的气势和浓烈的异国风情足以让所有看到它的人震撼,至今仍吸引着一批批来上海观光的游客。西方建筑师们把在本土无法实现的梦想带到了中国,在上海这个“冒险家乐园”伸展身手。中山东一路上的建筑没有纯粹正宗的风格,却都融入了建筑师自身的理想和创意。

这排大楼的第一幢便是亚细亚大楼,这里原是上海招商局地产,1912年英商麦克皮恩公司买下这块地产建造新楼,1915年竣工后命名为“麦克皮恩大楼”,简称“麦边大楼”,后来产权转让给亚细亚火油公司,遂易名为“亚细亚大楼”。因为它的门牌号码是中山东一路1号,而且高7层的大楼曾是20世纪外滩最高大的建筑,1939年又增加了1层,人称“外滩第一楼”。大楼充分利用位于黄浦滩与爱多亚路(今延安路)转角的位置,在转角处设置正门,门框以大小相间的6根古希腊爱奥尼克式立柱制成,门楣则以变形的巴洛克涡旋形图案作装饰,门上还有半圆形券顶,造成一种华丽富贵的气派。整幢建筑具有新古典主义和巴洛克式的折衷主义风格,平面呈正方形,中央设置天井,四边均为写字间。三至七层的东、南、西三面中间设置有宽敞的游廊。新中国成立后华东石油公司进驻办公,1959年上海冶金设计院、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上海市丝绸公司迁入办公。在1996年的外滩置换中,此大楼成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后迁走。

中山东一路2号最早是英国总会,又称“上海总会”,也称“上海俱乐部”。该楼是在1865年建成的3层东印度式结构的原英国总会的地基上重建的。英国总会由英侨上层人士组成,规定只有纳税的英国侨民才有资格入会,每年须缴纳会费,后放宽条件,允许在沪居住3个月以上的英国人和其他国家的外国人也可以入会。非会员外国人须购买高额门票并在会员陪同下才能进入总会。1905年英国总会依靠会员会费和其他收入积累了一笔可观资金后,决定重建新楼,几经周折,于1909年才开工,1911年1月6日举行新楼落成典礼。上海总会立面为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以大门入口为主轴线,建筑两侧对称,屋顶南北两端的塔亭为巴洛克建筑风格,这是继汇中饭店后外滩第二个屋顶带巴洛克风格的塔楼。屋顶采用变形的芒萨尔式,即在下部很陡的屋顶上开老虎窗,开了上海在屋顶建造老虎窗的先河。踏上上海总会大理石的台阶,进入以黑白相间的大理石铺地的门厅,厅内有贯通两层的8对塔司干式双柱,拱形玻璃天棚。门厅中央两侧,白色的柱子支撑半层的长廊,几座犹如欧洲剧场包厢的圆弧形廊台挑出于长廊,令人有置身艺术殿堂之感。穿过门厅,就进入酒吧,用意大利大理石精制的吧台长达34米,是当时远东最长的吧台,曾经见证了夜夜笙歌的穷奢极欲。酒吧用5米余高的橡木作护壁,酒吧两侧是豪华的阅览室和弹子房。因其室内装潢模仿英国王宫,充满着皇家气派,故上海总会又有“皇家总会”之称。总会新楼建成后,这里成为上海滩最豪华的总会之一,外国使馆官员、洋行大班及少数沪上头面人物经常出入其间。每年英国女王加冕日,旅沪英侨在这里举行庆祝活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总会曾被占领为日军海军武官府。1956年大楼被接管后改建为国际海员俱乐部。1971年,将部分建筑改建为东风饭店。目前,外滩2号已成为亚洲首家华尔道夫酒店。华尔道夫是希尔顿酒店品牌家族最高端的奢华型酒店。

中山东一路4号(现为外滩3号)原名有利大楼,源于它曾经有20余年为英商有利银行使用的历史。这幢楼所在地原属成立于1898年的英商天祥洋行,当初只是一幢3层砖木结构房屋。天祥洋行由于经营水上运输保险受到日商倾轧宣告破产,后由华商保安、保家等保险公司和几家机构联合租赁,因楼房陈旧,于1913年由这几家公司出资联合重建,1915年4月落成。这是上海首次用钢框架外包混凝土建造的商务楼,内部开间大,层高较高。建筑立面作古典主义纵和横三段处理,并带有折衷主义倾向,在大楼临外滩和广东路转角处的顶部建有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凉亭。抗战即将爆发前,各保险公司无法担保因战争造成损失的赔款,纷纷关闭或撤回本国,保安和保家也迁往内地。有利银行是英国经营远东贸易的银行,1854年在上海就开设分行,该行行址在外滩附近多次变动,1945年抗战结束后上海分行复业,看中了中山东一路3号这座关闭的大楼,买下了房地产权,大楼易名有利大楼。新中国成立后,大楼由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上海市水文地质大队等单位承租。20世纪80年代初,大楼南部和西部屋顶上加建了两层。2004年1月,这幢楼被改建成为黄浦江边的时尚高地,开辟了外滩奢华之风的现代版。里面既有阿玛尼专卖店,也有中西餐厅、水疗屋及画廊等。七层露台上的塔亭是透明的,白天清明的天光透过,夜晚,灯光闪耀,一派金碧辉煌。坐在原木铺设的露台上,可将黄浦江、外滩以及陆家嘴的广阔景致尽收眼底。

中山东一路5号原为日清公司大楼。日清公司全称“日清汽船株式会社”,是日本近代在华最大的航运公司,1907年由日本邮船、大阪商船、大东汽船会社和湖南汽船会所等4家合并组成,总部设在日本东京,分社设在上海中山东一路5号。日清公司主要经营长江流域航运和中日沿海航运,有大小轮船数十艘,在浦东有码头、仓库。1921年,日清公司在中山东一路5号新建带有折衷主义倾向的日本近代西洋建筑风格的6层大楼。由于当时资金不足,投资方遂与犹太人合资,各建3层。大楼将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西洋古典建筑风格相糅合,被人们称为“日犹式”建筑。底3层装饰比较简明,而上面3层装饰比较讲究,有古典立柱和雕刻有浮雕图案的窗框,凹凸感强。日本战败后,中国政府接管了该楼,改为招商局办公大楼。新中国成立后,大楼由上海海运局使用。20世纪80年代在大楼西部加建了一层作为海运局电台用房。20世纪90年代大楼底层借给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外滩支行使用。2006年外滩5号开始改建,经整修后成为集国际著名餐厅、酒吧为一身的顶级综合消费楼。七楼是享誉全球的米氏西餐厅,西餐厅还拥有一个大型的露台,天气好的时候,坐在露台宽大的沙发上边品尝红酒美食,边欣赏外滩美景,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山东一路6号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的旧址。该地块在租界之初是会得丰洋行的产业,建有3层英国殖民地外廊式房屋一幢。美国商人买入后于19世纪80年代初在此建造了一幢4层哥特复兴式建筑,屋顶斜度大,山墙突出,立面近似欧洲早期市政厅式样,大楼入口处有罗马风格的柱廊,屋顶四周有哥特式圆柱尖顶,每个老虎窗尖顶和四周圆柱尖顶上原均竖有十字架。大楼建成后用于商业出租。1897年后,中国通商银行、大清银行和华安保险公司等都曾租用该楼。1900年该建筑曾遭大火,修复时原清水红砖墙改为水泥粉刷,哥特式圆柱尖顶和屋顶竖立的十字架均不存在。1956年中国通商银行业务划归中国人民银行,其房屋由长江航运管理局接管。2005年初起开始改建,外立面恢复了老虎窗和四周的哥特式圆柱尖顶,十字架改为圆球组合。现在这幢楼也已脱胎换骨,被整修开发为高档休闲购物娱乐场所。

中山东一路7号最早是旗昌洋行的所在地。早期上海租界内没有中国人开设的电报公司,却有3家外商电报公司,控制着中国的通讯命脉。清政府洋务派领袖盛宣怀于1880年向李鸿章提出仿照轮船招商局的办法由官设局,试行招商,筹办电报局,李鸿章奏请朝廷批准后,任命盛宣怀为电报局总办。盛宣怀于1906年买下中山东一路7号土地盖5层电报局大楼,次年建成。大楼属法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每层窗洞有不同的装饰,窗的两侧都设置大小不同的爱奥尼克式立柱,入口及两侧顶端穹顶采用巴洛克装饰。黑色的穹顶与立面白墙形成强烈反差,显得庄重而又夺目。电报局大楼既是轮船招商局的电报机房,又租给大北、大东和太平洋3家电报公司。该楼曾遭火灾,1917年对第四、第五层作修复设计,修复后的穹顶四周有一个个尖角,有别于火灾前的穹顶。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对德国宣战后,电报局迁入福州路四川路转角处的德国邮电局大楼。原租赁于此的大北电报公司于1919年在今延安东路34号土地自建大楼,不久,大北、大东和太平洋电报公司也迁往那里。抗战胜利后,中国通商银行从内地迁回外滩6号,随着业务扩大,又购进隔壁的电报局房屋。新中国成立后,该楼由房管部门接管,现该楼产权为上海长江轮船公司所有。1994年盘谷银行上海分行进驻前对大楼做过整修,现大楼由盘谷银行上海分行、泰王国驻沪总领事馆及其他办事机构使用。

在外滩的灰色楼群中矗立着一幢红色的大楼,它就是位于中山东一路9号的轮船招商局大楼。轮船招商局是中国人自己经营的第一家新式轮船航运企业,由李鸿章于1887年筹建成立。此楼建于1901年,为仿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风格。这幢建筑以面向黄浦江的正大门为中轴线,两侧形成对称,每层都有明显的腰线。东向的二、三层立面为外廊式,二层采用塔司干式廊柱,三层采用复合式廊柱,檐部雕饰图案精美异常,大门两侧各有两扇罗马拱券型的落地长窗。新中国成立后,大楼成为上海港务监督局、上海海上搜救中心等单位的办公处所。2004年10月完成全面修缮,恢复为轮船招商总局大楼。

被公认为外滩建筑群中最漂亮的建筑是中山东一路12号的汇丰银行大楼,它是中国近代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杰作,曾被英国人自诩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讲究的建筑”。这幢建筑所处的位置恰好是黄浦江弧形岸线的底端,欧洲人曾把这条弧形曲线看作是一个聚宝盆。汇丰银行当年的董事们相信,滔滔不绝的江水带来的财富将会不断地积淀在这个盆底。1923年,汇丰银行大楼建成,整个立面处理是严谨的新古典主义手法,横三段和竖三段的划分十分严谨,带有路易十六时期的典雅风格。立面正中是贯通二至四层的仿罗马科林斯巨柱,中间4根成双排列,内部营业厅和门厅则是爱奥尼克柱式。顶部穹顶受罗马万神庙的启示,穹顶正中的鼓座下面有希腊神庙式的三角形山花构图,显得端庄肃穆,穹顶顶部有皇冠标志。大楼兴建时向英国订购了2尊青铜狮子,安放于大楼的正门前,现已成为汇丰银行的重要象征物。虽然如今门口的铜狮已是复制品,但仍不难想见其百年前的雄姿。从旋转大门进入是高达10余米的八角形门厅,门厅上的穹顶直径15米,穹顶和其下的鼓座覆盖了彩色马赛克镶嵌画,总面积近200平方米,下方有8扇圆拱形门洞,拱肩上镶嵌了16幅古希腊神像。门洞上方的鼓座用马赛克镶嵌了8幅图案,其主体分别是汇丰银行在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香港和上海的8家银行,以所在的城市建筑风貌为背景,并以象征这个城市的一位女神为主体,展示了汇丰银行在全球的业务发展与资本扩张。壁画间还有一圈文字,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象征整个世界的和平繁荣。穹顶中央的马赛克镶嵌壁画图案为太阳神、月神和丰收女神,外圈为象征汇丰银行的8头金狮和12星座,个个风格独具,形态鲜活,环绕着太阳在宇宙间运行。当金碧辉煌的大厦落成之际,正是上海汇丰银行进入巅峰状态之时,世纪壁画记录着这个远东金融巨无霸昔日的辉煌,穹顶中心的太阳神图案,便是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帝国的象征。

穿过八角形门厅进入富丽堂皇的主营业大厅。大厅的屋顶为巨大的拱形玻璃天棚,大厅约20米高,分上下两层,护壁和地坪均用大理石铺贴,爱奥尼克式的大理石柱廊支撑着双层玻璃圆弧拱顶。大厅两端矗立了4根8米高的用整段意大利大理石雕琢而成的爱奥尼克式柱,大厅西南角营业厅的方形大理石石柱和藻井采用的是中式图案。在营业大厅南端有一座双向可行的对称式大理石楼梯通向夹层楼面,北端也有一个类似的夹层楼面。南端的大理石楼梯下,是银行的另一个出入口,出了门就是福州路。无论是从福州路的西南门还是从主营业大厅西南角的大理石拱道进入当年的华人营业大厅,参观者都会被眼前金碧辉煌的中国式装潢所吸引,那种绚丽的色彩让人想起北京的故宫。设计师在20世纪的西式建筑里巧妙地融入了14世纪中国最好的艺术传统。整座大楼内部所用的大理石均从意大利运来,门厅地面用马赛克铺成,边缘用大理石,据说这样做是因为要应对上海初夏潮湿的天气,而马赛克是不容易打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汇丰银行遵照中国政府法令和有关金融管理办法继续经营外汇业务,但行址迁往圆明园路兰心大楼内。该建筑1955年4月修缮后,上海市人民政府从江西中路老市府大楼搬入汇丰银行大楼办公,穹顶顶部原先的皇冠标志改为五角星。1995年7月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机关迁往人民大道新楼后,浦东发展银行进驻该楼,并按照修缮如故的原则将建筑进行了修复。在修复过程中发现了被奶黄色涂料覆盖着的精美绝伦的马赛克镶嵌壁画,使之重见天日,令所有见到的人惊艳。

早期的外滩海关是一座中间有瞭望塔的2层中国衙门式带飞檐的建筑,历史上著名的江海北关就设在此处。1893年,掌握江海关大权的英国人赫德重建了一座3层砖木结构的英国都铎王朝建筑风格楼房,红砖墙、局部贴青石,法国瓦屋面,有钟楼、石狮和报关大厅。当汇丰银行大楼重建后,这座海关大楼相形见绌,便决定拆除重建。1927年底建成的海关大楼成为20世纪20年代上海外滩最高的建筑,其雄伟挺拔的身姿与雍容典雅的汇丰银行大楼齐肩并立,相得益彰,因其都出自英国设计师威尔逊之手,被誉为姊妹楼。建筑外形以高耸的10层楼高的哥特式钟楼为轴线,正面入口为希腊神庙式,门楣由4根巨大的陶立克花岗石圆柱支撑形成门廊,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是突出的圆形,上方有方形的石头盖顶,是男性美的象征。立面装饰简洁,钟楼层层收缩的顶部处理,标志着外滩建筑群已开始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影响。大楼正门底层入口为大厅,大厅顶部有八角形藻井,其8面各饰有以彩色马赛克拼成的8幅历代帆船、战舰的海事图案。大厅、门厅的地坪、楼梯和走廊都以马赛克铺砌。这座建筑最著名的是钟楼,海关大钟与位于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广场国会大厦顶上的大本钟是同一工厂制造的,大钟仿英国大本钟式样造成,是从英国定制后运回上海的,当时,被称为“亚洲第一大钟”。1928年1月1日零时,在浓浓的夜色中,海关大钟正式敲响了它的第一声,从此,悠扬的钟声每天在黄浦江上空回荡。几十年前,海关钟声可以传到吴淞码头,全上海都听得到,现在上海的高楼大厦多了,钟声被层层建筑挡住。城市的发展,就这样把过往岁月里的生活细节渐渐遮盖了。新海关大厦建成后,对外滩建筑的整体轮廓线起了重要的构图作用,如果说汇丰银行的建成意味着开始了对外滩中段轮廓线的改画,那么只有在中山东一路13号的海关大楼建成后,这部分轮廓线才趋于完美。

中山东一路14号的交通银行大楼是建国前外滩最后建成的一幢楼,这里原是保顺洋行于1878年所建的一幢4层外廊式建筑,1889年德华银行买下后于1902年扩建。1917年8月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德华银行房产由当时属国家银行的交通银行接管使用。1937年交通银行计划重建大楼,因日本侵华战争,新大楼至1947年6月才动工,1949年上海即将解放时竣工。大楼正面和侧面均以垂直线条来突出建筑的立体感,中间收缩向上,带有装饰艺术派风格。大楼主楼高6层,沿外滩中部升高为8层,方体尖顶,大楼的南北两角用了凸棱的装饰,使临外滩的一面楼顶形成山字形。东大门是主入口,大楼底层基座和高大的门框用黑色大理石作饰面,其余墙面均以白水泥粉刷,形成醒目的反差。从东大门进入,圆形门厅内是彩纹人造大理石铺成的过道,两侧靠墙设有带紫铜扶手的环状楼梯,可直接上二楼平台进入高大宽敞的营业大厅。大厅内有36根大理石柱组成柱列,门洞、护壁、天花板和地坪的装饰也带有简洁雅致的装饰艺术派风格。1951年,交通银行总行迁回北京,外滩14号则由上海市总工会进驻至今。

在交通银行大楼南面的中山东一路15号坐落着一幢很有特色的3层建筑,它就是华俄道胜银行大楼。华俄道胜银行是创建于清朝的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1896年创设上海分行,1899年银行买下外滩15号房产,建造新楼,于1902年10月落成。这是一幢法国古典主义风格的大楼,该建筑以法国凡尔赛的小特里阿农宫为原型,其立面沿袭当时讲究排场的银行所崇尚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复古建筑风格。外墙用意大利进口的白瓷砖与花岗石相拼,这是上海第一幢以瓷砖作为外墙装饰的建筑。大门左右两面有4个券窗,二、三层立面贯以6根爱奥尼克式柱子,楼顶南、北角各有一个蘑菇形的装饰堡。建筑室内装饰精致华丽。底层的中央大厅贯通三层屋顶,层间爱奥尼克柱式回廊国内稀有,屋顶以彩绘玻璃顶棚覆盖,由12根罗马柱头支撑,置12组浮雕图案。大厅沿廊墙壁还有多幅雕刻精美的浮雕作品,周围上部木窗镶嵌彩色玻璃,其装饰风格受欧洲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影响,格调典雅、华丽。在底层大厅里有一个具有俄罗斯风格的W形反向大理石楼梯,直接通往二楼营业大厅。在营业大厅的沿廊墙壁上,还有不少雕刻精致的浮雕、花饰。三楼大会客室洋溢着浓浓的俄罗斯风情。这幢建筑还是上海最早使用釉面砖贴面、卫生设备和电梯的建筑。据说,它是一位德国建筑师将当时欧洲的新思潮在中国付诸实践的结果。1928年11月,南京政府设立的国家银行即中央银行接管这幢大楼作为行址。新中国成立后,此楼先后有各民主党派、市航天局等单位入驻办公。如今,这幢大楼已成为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中山东一路16号原是一家日商“台湾银行”。我国台湾于1895年被日本侵占后,日本立即在台湾开设了多家银行,其中以“台湾”两字命名的银行为最大银行之一。台湾银行总部设在台北,1911年日本又在上海设立分行。早期外滩的台湾银行是一座东印度式建筑,1924年拆除重建,新楼是一座以日本近代西洋古典主义风格为主,同时又广泛吸取各国建筑的长处,成为集多种风格于一体的建筑,楼高4层。面向黄浦江的主立面设有4根粗大而变形的复合式巨柱贯通一、二层,使原本不大的建筑显得庄重挺拔。三、四层的层高明显小于一、二层,采用平拱窗框,外墙面饰花岗石。建筑外表低调,但内部营业大厅及一层贵宾室的木装潢颇为精致。1945年日本投降后,台湾银行撤离,这幢大楼被政府接管后,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在这里开业。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了农业银行,这幢楼调拨给上海市土产品进出口公司使用,后又迁入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底楼大厅内设工艺品陈列室。1998年,该建筑产权置换给招商银行总行,经装修后,作为招商银行上海分行的营业场所和办公使用。

中山东一路17号新中国成立前为《字林西报》大楼。该报是英国人办的一张英文日报,创刊于1850年8月3日。它的前身是《北华捷报》,是由在一家商铺当销售代表的英国人奚安门创办,报馆设于新开河。起初该报为4页英文周报,主要刊登商贾行情、船期航班等消息,1864年7月1日,报馆从新开河搬到今汉口路,改名为《字林西报》,成为独立的日报。《字林西报》问世后,就与英国领事馆和租界工部局关系密切,时常刊登英租界当局的文告、新闻公报,被称为租界工部局的喉舌。1901年,《字林西报》报馆搬到中山东一路17号,独家采用路透社电讯稿,使别的洋文报纸望尘莫及。随着业务的迅速发展,报社于1921年在中山东一路17号重建新楼,1924年2月16日举行落成典礼。大楼前部8层,后部7层。立面分三段式处理,底层和二层用粗糙花岗岩大石块贴面作为基座,粗犷中尽显华贵。底层中间用罗马陶立克柱式和仿文艺复兴时期浮雕的大理石,其余外墙采用细石水泥粉刷,檐部腰线用8根男性雕像亚特兰蒂斯承托,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上端顶层中间设置陶立克双柱双廊,两侧为拱形券窗,两角各矗立一座巴洛克式塔亭。入口门厅内是白色大理石地坪,内墙面为黑色大理石镶金色马赛克,门厅大穹隆圆顶则为金色马赛克铺砌,室内过道护壁主要用马赛克和白瓷砖镶铺,色彩对比十分抢眼。新楼启用后,一层及五层、六层自用,其余部分出租给美商友邦保险公司和其他洋文报馆使用。1951年3月31日,《字林西报》这张上海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外文报纸在连续出版了101年后寿终正寝。《字林西报》停刊后,大楼由上海房管局接管,上海市内河航运管理处、丝绸公司等单位曾长期租用。1998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将大楼租赁作为办公使用,楼顶上镶嵌着大红的代表友邦公司的字母AIA异常醒目。

在南京东路与九江路之间的中山东一路18号坐落着麦加利银行大楼,该银行以第一任经理麦加利的名字命名,但一般人都喜欢接受另一个译名“渣打”。这栋大楼建于1923年,曾是英国渣打银行驻中国的总部。麦加利银行是在1892年迁至外滩18号的,这里原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国银行——丽如银行所在地。当时外滩18号还是一幢3层砖木结构的英国式建筑,1922年开始重建,重建的大楼外形具有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立面采用横三段和纵三段的构图,严谨对称。二至三层中间采用爱奥尼克巨柱式,两边各挑出一个小阳台,其门框上除有垂花雕饰外,还采用了三角形的眉构,并饰有典型的希腊式叶形花饰。四层上下设简洁的檐口线,立面正中五层顶部有三角形山墙,是外滩唯一带有三角形山墙的建筑。从双色青铜大门进入,门厅内有4根爱奥尼克式大理石圆柱,据说来自200年前意大利的托斯尼卡克教堂,后来教堂废弃了,它们便由英国人辗转运到了上海。新中国成立后麦加利银行上海分行并入香港分行,在圆明园路185号设立留守办事处。1955年,麦加利银行大楼由房管部门接管,陆续有上海市家用纺织品进出口公司、上海水产总公司等单位迁入办公。2002年,外滩18号采用全新的古建筑修复模式,将现代设计元素与传统风貌水乳交融,对其进行里里外外的彻底整修后,变身为集国际时尚品牌旗舰店、餐厅、酒吧以及艺术展馆为一身的商业综合大楼,成为历史记忆与现代消费时尚的完美结合。典雅的大庭内3米高的璀璨吊灯全由红色空心玻璃管组装而成,纯手工制作的24K金砖马赛克壁画尽显奢华。

中山东一路19号汇中饭店是上海现存最早的饭店之一。1854年中央饭店在此建造了一座3层英国式楼房,成为上海最豪华的旅店。1903年中央饭店产权被英商汇中洋行收买后,改组为汇中饭店,并于1906年翻建,两年后建成6层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新楼,被誉为“上海第一摩天大楼”。外墙底层以花岗石贴面,上部各层设白色面砖,楼层间和最上两层窗间墙均用红色清水砖镶砌,红白相间,艳丽夺目,部分窗口上部配有三角形或弧形楣式。饭店内部装修极为豪华,推开柚木旋转门,可见雕花精致的紫檀木色的大扶梯,护壁、柱子、天花板处处雕花,巨大的宫廷式吊灯以及可容纳300人同时用餐的大堂餐厅,让人窥见伦敦皇家宫廷的遗风。二至五层有120套客房,六层为员工宿舍,屋顶是上海最早的屋顶花园,东面屋顶两端各有一座巴洛克式塔亭。汇中饭店建成后,生意十分兴隆。1909年2月1日,世界第一次国际禁毒大会,又叫“万国禁烟会”,在汇中饭店举行,会上通过了有关禁止烟毒的9条决议,在世界禁烟史上写下了新的篇章。1914年六层员工宿舍突然起火,将屋顶花园以及两座塔楼一并烧毁了。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业主顾不上修复,只是草草修理一番,并将屋顶层改为了平屋面。1947年饭店产权出售给华商大庆公司,1953年歇业。不久由上海市建筑工程局等单位租用,1965年改建为和平饭店南楼。1998年修复了屋顶塔亭。

2008年和平饭店南楼改建为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饭店还将两个楼层设计成为艺术家的工作室和生活区,邀请世界各地的天才艺术家在和平饭店住宿,在此进行艺术创作和交流展示。酒店顶层露台上一个个竖在地上的古典灯具闪射着柔和的灯光,对岸的东方明珠塔仿佛触手可及。露台上两座标志性塔楼分别命名为“汇中阁”和“宝珀阁”,里边均有高高的天花板,装饰典雅,在这里举行私密的烛光晚餐想来是所有女人的梦想。和平饭店北楼

中山东一路20号坐落着享有“世界著名饭店”美誉的和平饭店北楼,历史上它叫沙逊大厦、华懋饭店。沙逊大厦是犹太大商人维克多·沙逊于1929年在上海造的第一座高层建筑,也是全上海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突破10层的摩天大楼。沙逊大厦是上海装饰艺术派风格代表建筑。平面呈A字形,前部13层,后部9层,地下1层。建筑外墙采用花岗石饰面,以竖向线条作为装饰主体,简洁明朗。屋顶为金字塔形,四方攒金顶,顶部耸立一座19余米高的瓦楞紫铜皮覆盖的金字塔形屋顶,呈墨绿色,这是受1922年发现埃及图坦卡蒙法老陵墓的影响而特意建造的。檐部及基座使用抽象几何形装饰,在各入口处使用沙逊家族猎狗族徽作为装饰主体。沙逊大厦不仅在外部造型上属于典型的装饰艺术派风格,而且在室内大理石地面和墙面拼花图案、栏杆、天花板图案和青铜灯具等的造型设计也都具有装饰艺术派风格。大厦落成时的底楼包括贯通整个大楼的3条拱廊和1个中央大厅,底楼以上的3层用作办公室,三楼是新沙逊洋行的写字间。大厦其余部分则由另行成立的华懋饭店经营管理。饭店有着长长的甬道,被黄色的青铜壁灯照亮,温暖而安静。五层设德国、印度、西班牙和日本式住房,六层设法国、意大利、美国式住房,七层设中国、英国式住房。八层维多利亚风格的和平厅是酒店最大的宴会厅,挑高6米的天顶和枫木弹簧地板价值不菲,两边的半月形小拱窗美轮美奂,6个巨大闪耀的水晶吊灯将华丽的大厅装扮得流光溢彩。同层的龙凤厅是一座富有中国传统宫殿艺术特色的建筑,鲜红的大方立柱引人瞩目,框架式雕梁上装饰着中国传统图案,斗拱支撑的屋顶被巧妙地分割成若干块面,9对生动的金色龙凤浮雕傲踞屋顶,连西式钢窗上的把手也是精致的中式花纹。倚窗就餐,可以俯瞰黄浦江。九楼有一家中国风格的餐馆和一个露天花园,这间主餐厅几乎从大楼的一端延伸到了另一端,中间还有一个可容纳250人的舞厅和一个面向外滩的休闲阳台。这间主餐厅叫九霄厅,可坐拥270度浦江景致,它曾经是维克多·沙逊的私人宴会厅。外滩的建筑中不乏露台,但孤悬在外的阳台却只有和平饭店九霄厅外的一座。十层以上由沙逊家族自己居住,室内装饰采用精致豪华的英式风格,餐室内设有小电影银幕。十楼的沙逊阁是当年“跷脚沙逊”的私人卧室和书房,中间是客厅,卧室和餐厅分列两旁,宽大的英式壁炉正对着半圆形的大玻璃窗,凭窗远眺,看得见阳光下波光粼粼的黄浦江,也看得见夜幕下闪烁的灯河。当年沙逊很喜欢坐在壁炉边叼着雪茄对着黄浦江出神,据说那时上海的很多大事就是沙逊与一帮大亨们在壁炉旁商定的。在金字塔屋顶下有座露台,曾是外滩一带面积最大、位置最高且最具历史感的屋顶花园。露台位于酒店A字形建筑顶端的十一层,正对黄浦江及外滩,纵览浦东天际线,尽拥上海最迷人的景色。当年,这里曾是赫赫有名的金融家俱乐部,露台上还有两间贵宾包房,即面积为25平方米的苏格兰厅和35平方米的英格兰厅,拥有高挑的屋顶和英式绅士俱乐部风格的装潢,是私人晚宴的理想地点。浦江美景外滩建筑群

新中国成立前,华懋饭店接待过许多中外名人。1933年12月,享有“无线电之父”美誉、190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马可尼下榻华懋。1936年,美国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偕《摩登时代》女主角宝莲·高黛同乘“柯立基总统号”海轮抵沪,就在华懋饭店豪华的5A(现为568房)特色套房小住。英国剧作家卡活尔最有名的一部戏剧《私人生活》在濒临黄浦江的314房间写成。美国魏德迈将军、司徒雷登校长,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等均光临过这里。1945年12月,美国特使马歇尔上将来上海后,就下榻于当年沙逊的豪华套房里;1947年6月16日至25日,首届联合国亚洲暨远东经济委员会在华懋饭店八楼举行,这是“二战”后首次在中国召开的大型国际会议,共有中国、美国、苏联、英国、印度、澳大利亚、菲律宾、泰国、法国、荷兰10个国家100多名来宾参加。在20世纪30年代,曾有“住在华懋饭店,如同身处世界的中心”的说法。作为当年上海首屈一指的政治和社交场所的华懋饭店,无数政要风云聚会于此,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在此上演。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为不扰民,解放军官兵曾露宿沙逊大厦门前人行道上。上海解放后,市财政经济委员会在此办公。1956年,沙逊大厦改名为和平饭店,许多国家元首、著名人士都曾在此下榻,欧洲宫殿式的和平厅曾经见证了无数名流盛宴。1991年至1994年,和平饭店连续4个年度被维也纳世界最著名饭店组织评为“世界最著名饭店”,中国仅此一家获此殊荣。

中山东一路23号是中国银行大楼,该楼于1937年开始建造,因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工程停顿,直到1944年7月才全面竣工使用。这是外滩20世纪30年代唯一一座由中国建筑师参与主体设计和装饰设计的具有中国传统民族风格的高层建筑,也是继汇丰银行之后上海外滩又一座气势恢弘的大楼,其建筑规模和设施,堪称当时远东地区之冠。中国银行大楼是近代摩天楼式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主楼17层,外墙用平整的金山石饰面,顶部为巨大而平缓的四方攒尖顶,上面覆盖中国传统的蓝色琉璃瓦,檐部用巨型斗拱装饰,栏杆与花式窗也采用中国传统形式。大楼上部两侧呈台阶状,以垂直线条作为主要造型,顶部腰线花式图案及进厅楼梯铜扶手图案均带有装饰艺术派格调。进门后的营业大厅高敞,厅内有大理石饰面的柱列和营业柜台,宽敞华丽,其他楼层均为写字间,地下室为精巧坚固的银行保险库房。新中国成立后,该行作为官僚资本收归国有。1979年后,中国银行大楼成为上海金融业的一个集中点,与黄浦江对面上海新兴的陆家嘴国际金融中心新老呼应,相得益彰。

中山东一路24号坐落着横滨正金银行大楼。横滨正金银行是日本横滨的一家官商合办的银行,成立于1880年,1893年到中国开展业务,开设了上海分行。1922年买下中山东一路24号原沙逊洋行楼,拆除旧屋盖新楼,于1924年11月竣工。新楼为新古典主义风格。底层外墙面采用平整花岗石平砌装饰,第二层两侧设小阳台并对门上方檐部作重点装饰。建筑局部装饰菩萨及日本武士头像雕塑。立面中部采用贯通二至五层高的爱奥尼克柱式,是外滩建筑中柱身最为细长的巨柱,巨柱之上有较大挑檐。六层顶部的女儿墙设有典型的希腊式叶形花饰,于庄重典雅中显出柔美。宽敞的过厅立有组柱,里面是宽敞豪华的银行营业大厅,楼上各层为走边式写字间。室内装饰讲究细部,别致的门楣装饰、玻璃穹顶、复合式柱头、大理石楼梯等尽显气派。抗战胜利后,该楼被国民党政府接收,改作中央银行行址。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华东行区办公地,1956年上海市纺织工业局迁入办公,现为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营业部。

中山东一路26号是扬子大楼。1863年美商旗昌洋行大班发起成立扬子水火保险公司,当时只是作为洋行内的机构在外滩9号旗昌洋行内办公。1891年旗昌洋行倒闭后保险公司才成为独立的公司。外滩26号原是老沙逊洋行产业,19世纪末被扬子公司买下后,于1916年重建,两年后建成7层大楼。新楼是以新古典主义风格为基调的折衷主义建筑,一、二层墙面以粗石料砌叠,一层为平拱式入口,二层为半圆形券窗;三至五层为磨石子对缝墙面,设贯通附壁柱;六层中央设爱奥尼克式柱廊,不带齿槽的柱身及细腻、典雅的装饰体现出新古典主义的简约风格;七层屋顶为孟莎式。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扬子保险公司产业被日军强行接管,直至抗日战争结束才复业,复业后保宁、中华、保家、保安等保险公司纷纷租借该楼营业办公,这幢大楼遂成了保险大楼。新中国成立后,扬子保险公司移到香港,1952年改名为北大西洋保险公司。扬子大楼为房管部门接管,改名为扬子大楼,供市粮油进出口公司租用。现大楼由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外汇营业部和国际业务部使用。

中山东一路27号是怡和洋行大楼,怡和洋行在20世纪初有“洋行之王”之称。这幢大楼建于1920年。大楼为5层仿英国复古主义派风格建筑。大楼落成后,除怡和洋行自用外,其余租给大英轮船公司、昌兴轮船公司等单位。1939年加建过1层。1955年后大楼被市房管部门接管,由上海市外贸局等单位租用。1983年再加建1层,但在后退道路数米处实际加了2层,建筑成为8层。与怡和洋行相邻的中山东一路28号,远看形状好像一艘航行中的商船,它就是格林邮船大楼。当年建造时,取中国传统坐北朝南的习惯,将正门设在北京路上,门牌号码为北京东路2号。

中山东一路29号是东方汇理银行大楼,体量虽不大,却是上海少见的法国古典主义与巴洛克风格相结合的建筑。在上海开埠初期曾是英国传教士拜经堂的所在地,后拜经堂将一部分房地产转租给成立于1860年的“巴黎国家贴现银行”,该行在1896年停业前将此房地产判给了华俄道胜银行。华俄道胜银行在1910年将全部业务搬到中山东一路15号新楼,这里便由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买下。东方汇理银行是一家法国政府特许设立的海外殖民地银行,1875年由法国的社会实业银行、巴黎商业银行和巴黎荷兰银行联合组成,总行设在巴黎,1889年在上海设立分行。该行买下地产后将原建筑拆除,于1912年开工建造新楼,1914年建成。立面正中有2根贯通二、三层的爱奥尼克柱式圆柱,窗户中间和两侧装饰了多根塔司干式方柱和圆形壁柱。设计师用豪华夸张的手法,把教堂和宫殿、绘画与雕塑艺术融合在一起,并用短檐、波浪形墙面、重叠柱及壁画等,使建筑物产生一种神秘的宗教气息,整个建筑立面有不少华美的浮雕,有强烈的装饰感。大厅内有爱奥尼克式大理石柱廊,按当时银行建筑通用的格局,楼梯居中,上有玻璃顶棚。室内木装修十分精致。1955年东方汇理银行申请歇业,大楼由市房地局管理,一度由市公安局交通处租用。在20世纪90年代外滩房屋置换中,中国光大银行于1996年入驻该楼。和平饭店老年爵士酒吧和老年爵士乐手们

在上一节中我已阐述了在国际上享有“远东第一楼”美誉的和平饭店不同凡响的过往。2007年4月,这座20世纪30年代上海最豪华、规格最高的饭店歇业修缮。按照“整旧如旧”的修缮原则,老和平饭店底楼原来的拱廊商场被彻底摒弃,恢复了20世纪30年代的“丰”字形大堂结构,并在饭店四面均设有旋转门。当年饭店最为辉煌的八角庭大堂数十年来一直被层层搭建物所覆盖,作为外贸商场对外营业。在此次修缮中,昔日大堂被完整复原,八角庭大堂的玻璃天窗也得以重见天日。修缮后的八角庭,屋顶采用深黄色的大块玻璃,使直射八角庭的阳光为之柔和,也使整个八角庭的端庄氛围,增添了一抹明亮、温馨的色调。在八角庭四面照壁上,饰以4幅银箔浮雕“外滩印象”,从4个不同的视角,对包括和平饭店在内的外滩、浦江两岸的旧时境况作了艺术刻画,与饭店及建筑的历史形成了呼应。除此之外,珍贵的拉利克艺术玻璃也被保留了下来。拉利克艺术玻璃是20世纪风行全球的,体现了欧洲珍贵的特种玻璃的艺术。和平饭店在八楼特意设置了“拉利克廊”,以作展示。在和平饭店的几个餐厅和会客室里,镶嵌着若干块半尺见方的拉利克艺术玻璃饰品,有花鸟屏风,有飞鸽展翅,有鱼翔浅底。这类玻璃制品远看是乳白色,近看则是暗蓝色,迎着光看则呈鲜红色,非常神奇。饭店还特意规划设计了专门用于收藏、展示和平饭店发展史料的博物馆——和平收藏馆。修缮后的和平饭店约有270间豪华客房和套房,比原先客房数量减少近100间。其中,闻名遐迩的“九国特色套房”被保留下来。沙逊曾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