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英语》大学生2015年7月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4 06:59:33

点击下载

作者:《新东方英语》编辑部

出版社:《海外文摘》杂志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东方英语》大学生2015年7月号

《新东方英语》大学生2015年7月号试读:

★编辑手记★

有时只是一点温暖就足够—“Passages”

当你翻开杂志,看到一篇文章,这对你来说是初见,但对编辑们来说,却已经是到了“相看两生厌”的地步——我们已经看过太多遍,甚至最初读到这篇文章时那感动的心也磨出了老茧。然而,不夸张地说,“Passages”这篇文章我虽然已经看了不下十遍,每次再读时眼角却还能挤出几滴眼泪。也许文中父母相濡以沫的感情太符合我心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想象,也许那个挥动着手臂的母亲让我联想到太多记忆中的告别场景,也许只是我的泪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低……总之,在写下这段文字的同时,我已经迫不及待要与你分享。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想起了美好的往日,或是仅仅感受到一点点温暖,我想我作为小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你只当英语学习是额外的收获好了。(李晓涵)现实虽不完满,但真实可爱—《Coraline—欢迎选择真实的世界》

童年时的我总是盼望有一天魔法仙子会飞到我面前,满足我无数个愿望,比如拥有穿不完的新衣服、玩不完的新玩具。但事实是,魔法仙子从未出现,我的新衣服一年才有几件,玩具更是少得可怜。然而,“骨感的现实”并未影响我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妈妈偶尔给我买件新衣服,我都觉得像过年;没有新玩具,石头和树枝我也能玩半天。渐渐长大,我明白世界上根本没有魔法仙子,也不可能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但我并未觉得难过和失望,因为没有期待和悬念的世界想想都让人觉得无法忍受。就像小说《卡萝兰》里卡萝兰说的:“想要什么就有什么,那还有什么乐趣?真要那样的话,什么都没意思了。”庆幸小时候的那些幻想没有成真,让我得以学着面对现实,学着知足和乐观,学着在不完满中找寻生活的乐趣。(耳海燕)当那熟悉的旋律响起—“The Sound of Music at 50: Our Favourite Thing?”

第一次看《音乐之声》是在电视上。那会儿我刚学英语,只能听懂几句简单的歌词,但这丝毫不妨碍我欣赏片中那些美妙、动听的旋律。也是在那一次我才发现,以前音乐课上学过的《哆来咪》和《雪绒花》竟然都出自这部影片。十几年后,《音乐之声》的音乐剧来北京巡演,我毫不犹豫地订了票,打算重温昔日美好的回忆。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当听到大家一起随音乐哼唱,我再次感受到了这部经典之作那直抵人心的魅力。尽管情节并不丰富,也不是什么“视觉盛宴”,但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以何种形式,《音乐之声》总能触动你我心中的一角,用质朴的旋律带来暖暖的感动。(王扬)为了你我,为地球做点什么—“Are There Any Pollution-free Places Left on Earth?”

小时候,日子过得艰苦,但按现在的标准看却很环保:塑料袋总是用了洗,洗了用;衣服总是“新三年,旧三年”地穿;白天几乎不开灯,晚上早睡好省电。如今日子好过了,但环保却常常只停留在概念上而与日常生活脱节了:塑料袋是一次性的,用完到处乱扔;穿衣追求快时尚,一年淘汰一批;用电无节制,夏天恨不得24小时吹空调。总之,生活是舒适了,但资源浪费了,环境遭殃了。看看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如今的地球,从天空到陆地,从溪流到海洋,已遍布污染,以世界之大,竟难寻一方净土!恶果谁来承受?你和我。所以,不要再以为环保与你无关,为了你我的生存和生活,为这个遍体鳞伤的星球做点什么吧。(廖粮粮)

★考试手册★

四级阅读主旨题的解题策略

◎文/王长胤

所谓“主旨题”,顾名思义,就是考查文章段落或全篇内容的主旨大意的题。虽然听起来挺简单,但实际上这类题并不好“对付”。主旨题曾在2004年之前的四级考试中频繁出现,但在2004年之后突然销声匿迹。在“沉寂”了多年后,主旨题于2013年再次出现,继而又出现在了2014年的四级考试中。由此可见,在最近两年的四级考试中,主旨题出现的频率呈上升趋势。题型的变化往往暗示着命题思路的变化,而命题思路必然会影响考生的解题策略,继而影响考生的分数。鉴于此,望各位考生对这一变化引起足够重视。主旨题的类型及失分原因

查文中某个段落主旨大意的题,可称之为“段落主旨题”。这种题目考查的范围有限,其涉及的内容仅限于文中某段。另一类是考查全文主旨大意的题,可称之为“全文主旨题”。此类题型考查的范围很大,涉及全文的内容。在解题时,考生需从全篇入手,“俯瞰”文章,通盘考虑,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从历年四级真题的命题情况来看,这两类主旨题的平均难度并不算大,但正确率总是不高,考生很容易在主旨题上失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由于主旨题在四级考试中出现的频率不高,很多考生对这一题型缺乏系统的训练,因此在遇到此类题目时,既不清楚该题型的特征和基本解题策略,也把握不好做题的节奏,以至于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去纠结与解题无关的细节;其二,很多考生在做主旨题时抓不住重点,做题时完全凭感觉去“蒙”,正确率自然不高。

鉴于以上两点,笔者在下文中分别介绍这两类主旨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希望能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段落主旨题三步解题法

每种题型都有解题的基本步骤,段落主旨题可以按照如下三步来解答。

步骤一:审题

对于主旨题而言,最首要的问题就是审题。所谓审题,其实就是判断该题属于哪类主旨题。判断题型是最基本的一个步骤,也是必需的步骤。因为段落主旨题考查的是某个段落的主旨大意,因此考生须根据题干内容定位至所考查的段落。与该题无关的段落除非必要,可以暂时不读。

判断题型的基本方法是看题干的问法。一般而言,段落主旨题的问法比较单一,通常会问:“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paragraph X?”(文中X段的主旨是什么?)

步骤二:分析

当考生根据题干内容将答案信息定位至某段之后,接下来就要分析该段的段落结构了。考生需要快速通读全段,找出段落的主题句。根据历年四级深度阅读部分段落主旨题的命题规律,一旦某题考查段落主旨,所考查的段落往往会有明确的主题句。而段落主题句经常出现在该段的开头或结尾部分。如果该段很长,考生就需要重点分析该段的开头一两句和最后一两句;如果该段较短,或者只有两句话,那么答案往往是对其中一句的同义改写。此外,如果在段尾处出现冒号或者破折号,往往就暗示着段落主题的出现,因为这两种标点符号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即总结上文。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该段找不到主题句,那么就需要重点关注段落中出现的高频词以及高频词的同义替换词。所谓高频词,就是在该段中反复出现的某个名词、动词、形容词或短语。一般而言,如果某个较特殊的概念在段落中出现三次或者三次以上,考生就可以将其视为高频词。

最后,如果在段落中出现转折关系或因果关系,考生也需要加以重视,因为包含这两类逻辑关系的句子往往会成为四级阅读的命题点。

步骤三:解题

在第二步中,考生已经找到了段落的主题句。接下来,考生需要仔细阅读段落主题句,并把主题句和题目中的各个选项对应,一旦发现某个选项是段落主题句的同义改写,便可以立即判定该选项就是正确答案。如果读完段落的首尾部分,考生依旧得不出答案,那就需要重点关注段落中的高频词了。段落主旨题实例剖析

接下来,笔者就结合2013年12月四级考试其中一套试题中深度阅读的一道典型例题,为考生展示段落主旨题的解题方法。

When we talk about Americans barely into adulthood who are saddled with unbearable levels of debt, the conversation is almost always about student loan debt. But there’s a growing body of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today’s young adults are also drowning in credit-card debt—and that many of them will take this debt to their graves.(2013年12月四级深度阅读Passage 2 Paragraph 1)

61.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first paragraph?

A) Many young Americans will never be able to pay off their debts.

B) Credit cards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college life.

C) Credit cards are doing more harm than student loans.

D) The American credit card system is under criticism.

解析:本题可以按照上文所说的段落主旨题的三步解题法来解答。

①审题。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的是段落主旨,根据题干信息(the first paragraph),考生可将答案信息定位至原文的第一段。

②分析。原文第一段不算很长,实际上只有两句话。更重要的是,第二句话既含有转折关系词but,又含有破折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此考生可以初步确定解题策略:通读全段后,重点分析该段的第二句话。

③解题。显然本段第二句便是段落主题句,即本段论点。上文提过,破折号之后往往是总结性的内容,因此考生在通读完该段之后,应重点分析破折号之后的内容,即and that many of them will take this debt to their graves。此处的them指代的是破折号前的young adults (年轻人),many of them对应的便是选项A中的many young Americans (美国许多年轻人)。原文中的will take this debt to their graves (将把这些债务带至坟墓)是个比喻的说法,意思是美国很多年轻人这辈子都无法偿清债务,因此只能“带着债务进坟墓”。显然,选项A中的will never be able to pay off their debts是对原文内容的同义替换,因此本题答案为选项A。

此外,本题也可以通过寻找高频词来解答。通读全段后考生可以发现,本段中debt (债务)一词的出现频率很高,总共出现了四次,而且这个词同时出现在该段的两句话中。显然,本段的主旨必定和debt有关。通过审视本题的四个选项,考生可以发现,唯一提到debt一词的只有选项A,由此也可以判断选项A为正确答案。全文主旨题三步解题法

在做全文主旨题时,考生可以遵循如下三个解题步骤。

步骤一:审题

与段落主旨题相比,全文主旨题的问法更灵活一些,常见的问法有三种。一是直接问全文的主要内容,典型问法是:“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二是问作者的写作目的,如:“What is 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e passage?”(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三是问文章标题,因为标题是文章内容最浓缩的概括,典型问法是:“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本文的最佳标题是什么?)

步骤二:分析

一旦确定某题是全文主旨题,那么考生的目光就不应只局限于某段,而是要放眼全篇。全文主旨题解题的基本思路和前文所述的段落主旨题有相似之处,即寻找全篇主题段,并且关注全文中出现的高频词。全篇主题段通常会出现在开头或结尾,因此考生要细读文章开头和结尾的段落。另外,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高频词是针对全文而言,而非针对某个特定的段落。换言之,如果某个词在全文中出现频率都很高,那么该高频词便是全文主旨的体现;而如果某个词仅在某一段中出现次数较多,则未必可以体现全文的主旨。此外,在通览全篇内容的基础上,考生如果能够把握住整篇文章的结构,那么对做全文主旨题会非常有帮助。

步骤三:解题

在解题时,考生首先应对照原文的主题段逐一分析四个选项。如果某个选项是对主题段内容的同义改写,那么该选项即为正确答案。此外,考生也可以结合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高频词来协助作答。同时,考生在通读的过程中若能看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好全文的结构,也比较容易得出全文主旨题的正确答案。全文主旨题实例剖析

下面笔者以2014年6月四级考试其中一套试题中深度阅读的一篇文章为例,为考生展示全文主旨题的具体解题方法。

Energy independence. It has a nice ring to it. Doesn’t it? If you think so, you’re not alone, because energy independence has been the dream of American presidents for decades, and never more so than in the past few years, when the most recent oil price shock has been partly responsible for kicking off the great recession.“Energy independence” and its rhetorical (修辞的) companion “energy security” are, however, slippery concepts that are rarely thought through. What is it we want independence from, exactly?

Most people would probably say that they want to be independent from imported oil. But there are reasons that we buy all that oil from elsewhere.

The first reason is that ...

Second ...

Third ...

There is no question that the United States imports a great deal of energy and, in fact, relies on that steady flow to maintain its economy. When that flow is interrupted, we feel the pain in short supplies and higher prices. At the same time, we derive massive economic benefits when we buy the most affordable energy on the world market and when we engage in energy trade around the world. (2014年6月四级深度阅读Passage 2部分内容)

65. What is 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e passage?

A) To justify America’s dependence on oil imports.

B) To arouse Americans’ awareness of the energy crisis.

C) To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energy conservation.

D) To explain the increase of international oil trade.

解析:本题可以按照上文给出的全文主旨题的三步解题法来解答。

①审题。根据题干信息,该题问的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e passage),因此属于全文主旨题。

②分析。分析文章结构,考生可以发现,文章开头的三段便提出了明确的主题—energy independence。从接下来三段段首的几个词The first reason、Second和Third可以看出,这三段分别论述了三条原因。最后一段虽然没有出现明确的总结性词句,但是容易看出,最后一段不是分论点,因此只可能是总结性的内容。经过以上分析,考生不难发现本文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即开头三段和最后一段是总结性的内容,中间段是分论点。因此,考生应该将目光集中在全文开头和结尾的部分。

③解题。细读全文的开头和结尾段,考生会发现文章第三段的最后一句话统领下文,引出了下文的分论点:“But there are reasons that we buy all that oil from elsewhere.”(但我们从国外购买石油是有原因的。)分析四个选项,选项A中的oil imports就是对buy all that oil from elsewhere的同义替换,justify对应文中的reasons,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此外,考生还可以通过寻找高频词来进一步确认答案。仔细阅读开头三段和最后一段,考生就会发现,independence (独立性,非依赖性)一词在第一段和第二段各出现了两次,而第三段出现了该词的形容词形式independent (独立的,非依赖性的)。此外,energy (能源)一词在开头几段和最后一段也都反复出现。由此可以判断,本文的主旨一定和energy independence有关。审视四个选项后考生会发现,唯有选项A和高频词的关系最密切。选项A中提到了dependence (依赖性)和oil (石油),而文中的energy (能源)实际上指的就是oil (石油)。因此可以确定,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

段落主旨题和全文主旨题的出现并非偶然现象,这实际上反映了四级阅读命题思路的转变。四级深度阅读的命题思路从前几年偏重考查细节慢慢转变为细节与主旨并重。既然命题思路有变,考生的备考策略也要适应这种变化。虽然主旨题在前几年中考查较少,但考生在平时做题时即便没有遇到这两类主旨题,也可以训练一下主旨题的解题思维。在阅读和做题的过程中,考生可以适当分析一下文章的结构,多问问自己“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同时学会关注文中的高频词,慢慢养成从微观到宏观的思维方式。

“三段法”攻克考研英语(一)漫画作文

◎文/杨力 朱伟

在考研英语(一)中,漫画作文占了整整20分,分值比例高达五分之一,是考研英语(一)中当仁不让的重头戏。下面笔者就来介绍攻克漫画作文常用的经典“三段法”:首段点题,中间段论述,尾段总结并提出建议。

写作是主观题目,同一主题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法,行文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然而,笔者还是建议各位考生采用老掉牙的“三段法”,因为这种写法最通俗也最保险,清晰明了,易于把握,也易于阅卷者评价。考生若能熟练掌握这一写作方法,即可省去不少构思时间,以便在行文上多下功夫。首段:描述漫画,点明寓意

写首段时,考生首先要描述漫画内容,然后再点明漫画寓意。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多数考生来说,描述漫画是写作中最难的部分。因为写作的主题可以预测,时事热点也可以预测,但漫画本身却不可预测,无法提前准备。那是不是说考生对漫画描述就束手无策,只能听天由命了?当然不是!在笔者看来,漫画其实也是一种语言—图片语言。考生若想迅速地将其解构为文字语言,可以依照如下三个环节对其进行解读。

1.拆分:拆分漫画内容,提取重点信息,并将信息一一罗列。

2.转换:将上述信息用英语句子表达出来。

3.重组:将这些分散的英语句子组合成句式高级、逻辑清晰的一两句话。

上述三个环节中,与漫画本身关系最密切的是第一环,而针对不同的漫画,考生用于拆分和提取信息的方法也会不同。如果漫画描述的是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或是一个故事,那么考生可以按照故事或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描述;如果漫画描绘的是一个静态空间,考生不妨按照空间顺序,采取从左到右或从总体到细节的顺序对漫画加以描述,具体顺序依题目来定;如果漫画既呈现出了时间关系,又呈现出了空间关系,那么考生在描述时就要将两者结合起来。下面我们以2011年的真题“旅程之‘余’”为例,看看同时包含这两种关系的漫画该如何描述。漫画中,船、湖、年轻情侣和垃圾等要素之间呈现的是空间关系,而情侣吃零食、向早已漂满垃圾的湖面上扔东西的情景则呈现出时间关系。在描述时,这两种关系都应有所体现。首先,考生可以将这幅漫画的内容拆分成以下四点:①一只船在湖中漂流;②一对年轻情侣坐在船上;③他们在吃零食并将包装袋扔入湖中;④湖面充斥着垃圾。然后,考生可以将上述信息点转换成英文表达出来:① In the lake drifts a boat. ② On the boat sits a young couple. ③ They are eating snacks and casting the packaging into the lake. ④ The lake is filled with refuse.接下来,考生可以通过定语从句、现在分词作状语等方式将上述四句话组合成一个复杂句:“In the lake drifts a boat, on which sits a young couple eating snacks and casting the packaging into the lake that is filled with refuse.”最后,考生可以对这句话进行一定的“包装”和润色,使之成为完整的漫画描述句:“The picture/photo/cartoon shows a lake in which drifts a boat, on which sits a young couple eating snacks and casting the packaging into the lake, which is filled with refuse.”

描述完漫画内容之后,考生要进一步挖掘其深层内涵及寓意,即explain its intended meaning。纵观历年真题,漫画要表达的寓意主要为两类:一是反映某种社会现象,二是表达某种大众观点。考生要根据漫画本身的内容,并结合文字说明来判断其所反映的到底是什么。仍以“旅程之‘余’”为例,这幅漫画反映的是人们在旅游观光时污染环境的现象。因此,考生可以在描述完漫画后写道:“The picture illustrates the phenomenon of environmental threat to scenic spots.”

再如,在2010年的真题中,漫画上呈现的是一个正在冒热气的火锅,火锅里炖着“佛”“儒”“后现代”“莎士比亚”等各种“文化食材”,漫画下方则写着“文化‘火锅’,既美味又营养”的字样。由此可见,这幅漫画所反映的是文化融合的现象,而漫画下方的文字则表明人们对文化融合的肯定态度。因此,考生可以在描述完漫画后写道:“The picture reveals a belief shared by many people that cultural integration is both enjoyable and meaningful.”中间段:分析社会现象/讨论大众观点

如果说首段是“提出问题”,那么中间段就是“分析问题”。考研英语作文的篇幅并不长,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字数内做出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讨论和分析,确实需要考生们仔细思考。

人们常说:“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任何社会现象的出现都有其原因,而且原因往往不止一个。此外,一种社会现象会带来什么影响也值得人们关注。因此,如果一幅漫画反映的是某种社会现象,考生就要“溯来龙(原因)”“追去脉(影响)”,对其进行全面剖析。例如,2005年的真题“养老‘足球赛’”反映的是老人无人赡养的现象。该现象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考生需要在中间段进行论述时一一列出:“The reasons why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unwilling to support their parents are obvious. Nowadays, people, particularly the middle-aged, are busy climbing the ever-steeper career ladder, spending much time on work; thus, they have limited time to spend with their parents. Another factor that we cannot ignore is that when people grow old, they are prone to various physical and mental weaknesses; to make things worse, some of the elderly are unable to live on their own, thereby requiring daily care. For these reasons we can understand why a growing number of aged people are left unattended.”

而如果一幅漫画反映的是某种大众观点,考生就要对其正确与否进行判断。因为观点是对社会现象的评论,如果评论得当,考生可以“点赞”,肯定此种观点;如果评论不当,考生可以“吐槽”,论述此种观点有何不妥。例如,2004年的真题“终点又是新起点”想要表达的是“在生活中不断树立新目标会使人们获益良多”的观点。对于此种观点,大多数考生都持肯定态度。因此,考生可以采用正反结合的论证方法,先举一个成功人士的例子来支持这种观点,然后再从反面论述,如果一个人取得了一定成功之后就不思进取,那么这个人以后就不太可能再获得成功。例文如下:“No doubt people gain by setting new goals for their lives. Take the famous scientist Thomas Edison for example. He had done very well in his early life, but continued to succeed by pursuing ever more difficult things throughout his life. If one is obsessed with the success he has already achieved, he will lose the chance to pursue new successes. What is more, he may become the slave of his success. There are many cases showing people losing their drive to better themselves after becoming successful.”尾段:说看法,提建议

尾段的写法比较灵活,主要是表达考生的个人看法,然后提出建议。那么建议该如何提呢?笔者建议考生采用“从内到外、由近及远、层层递进”的方式。也就是说,考生在提建议时,可以从“向内”和“向外”两方面考虑。

所谓“向内”提建议,是要说明漫画的当事人(如“养老‘足球赛’”中的子女)应该做什么。如果他们的行为与想法得当,应继续保持;如果错误,则应该认真改过。

●(当事人) should change their thoughts on ... (错误的想法)

●(当事人) should accept ... (更好的想法)

●(当事人) must stop doing ... (错误的行为)

而所谓“向外”提建议,是要说明当事人之外的人(如父母、亲人、同学、朋友以及政府、媒体、学校等)能够做什么,来帮助或督促当事人解决问题。

●The government can introduce new policies to ...(改变现状/遏制某种行为)

●The legislature can enact new laws to ...(打击某种行为/维护某种权利)

●Public media can put up advertisements to ...(弘扬正气/倡导某种行为等)

●Educators can give lectures to ...(鼓励人们……/ 建议人们……)

例如,针对“养老‘足球赛’”,考生就可以采取这种“从内到外”的方式来提建议,在点明子女该如何做之后,指出立法机关、公众媒体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例文如下:“From my point of view, the grown-up children should raise their awareness of taking care of their parents. They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mental and physical status of the elderly. What’s more, effectiv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chan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For example, the legislature can enact new laws to protect the rights of aged people. Meanwhile, public media should put up advertisements to call attention to the virtue of filial piety among the Chinese. Only through these measures can we see a more harmonious society in the future.”

上述这种“从内到外”的建议方式比较适合反映某种社会现象的漫画作文。如果一幅漫画反映的是大众观点,考生只需对其进行总结,然后提出一条简单的建议即可。例如,针对2010年的“文化‘火锅’”,考生就可以在结尾段提出,既然文化融合是好事,那么就应该鼓励文化工作者创作出更多具有文化融合特征的作品。例文如下:“Since cultural integration both helps sav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meets the growing needs of Chinese people,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the practice—encouraging Chinese cultural practitioners to produce more products in the spirit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有的考生可能会担心,尾段只提一条建议,是否不够充实。但实际上,建议的数量与作文的得分并不成正比。题目不同,写作方法不同。对于反映社会负面现象的主题,考生可以提出多条建议。而对于积极的社会现象或观点,点一个“赞”足矣。

托福口语备考策略之把握题型

◎文/鲁妍钰

托福考试的口语部分一直是许多考生心中的痛,就中国内地而言,考生的口语分数普遍偏低。但另一方面,在申请美国高中、本科和研究生的过程中,托福口语恰恰又是最容易被校方单科划线的科目,口语的录取分数线几乎每年都在攀升,比如去年芝加哥大学部分专业的口语分数线已高达26分。那么,如何才能让托福口语成绩达到申请中的高门槛要求呢?大部分得分偏低的考生是口语不够好,还是练习的方法出了问题?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考生对于托福口语的题型理解不够透彻,答题方式存在问题,和《新托福考试官方指南》的要求有很大差异;还有些考生在练习方法上存在误区,比如明明考试时是计时录音,但很多考生在练习过程中不计时,导致自己缺乏时间观念,最终影响答题。

托福口语部分究竟考查考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要想在托福考试的口语部分取得高分,考生应该怎样进行备考?笔者认为,考生首先应该充分了解和熟悉托福口语的题型。托福口语的六道题目可以分为独立任务和综合任务两大类,其中Task 1和Task 2属于独立任务,Task 3~6属于综合任务。但就评分而言,考生回答的六道题目在经过数码技术处理后会被划分为三组来评分,分别是独立任务(Task 1和Task 2)、校园任务(Task 3和Task 5)以及学术任务(Task 4和Task 6)。本文笔者就分别对这三组任务进行介绍和分析,并为考生提供相应的备考建议。Part 1 独立任务

独立任务部分包含Task 1和Task 2两道题目。Task 1常考的内容有人物、地点、物品和事件,考查的是考生对自己熟悉话题的描述。这一部分既有比较简单的题目(比如describe the person you admire the most或describe the place you enjoyed going to when you were a child等),也有较难的题目(比如talk about an important political event或describe your favorite painting/poem等)。在这一部分,考生能够用自然、流畅的英文对所考话题进行描述是得分的关键。

Task 2会给出两个相近或者相反的选项,要求考生论述自己的选择。此部分同样有比较简单的题目(如watching movies in the theater or at home,或reading e-books or paper books,或living on campus or off-campus),也有较难的题目(如:“Is it the government or the private sector that should protect endangered species?”又如:“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that 18-year-old students are mature enough to vote?”)在Task 2部分,ETS (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想考查的是考生就某一个具体话题来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在托福口语独立任务的答题中,最理想的状态是考生可以在15秒的准备时间里迅速做出反应,继而对所考话题进行45秒的完整描述,或准确表达和论证自己对所考话题的看法。但实际的情况是,15秒的准备时间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远远不够。刚刚接触托福口语的考生尤其会觉得无话可说,或者在表述过程中思路不畅,出现卡壳。不过,这一部分的题目虽然准备时间短,却不需要考生长篇大论,也不需要考生对所考话题进行深入分析。通常来说,考生如果用分论点来展开话题,只需要给出2~3个分论点,说8~10句话,紧密围绕话题展开论述就可以了。如果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展开话题(尤其常见于Task 1),那考生只需把故事讲清楚,通过事例来表明自己对这个话题的理解就可以了。

针对独立任务部分,笔者的建议是,考生必须提前准备独立任务的话题拓展语料库,构建一个比较大的话题库。也就是说,考生在考前要尽可能多地对高频出现的独立题目进行思路拓展和语料准备,这样才能触类旁通,在考场上发挥出比较好的水平。那么这个语料库应该有多大,资料应该在哪里找呢?笔者推荐考生用托福模考软件TPO的独立题打基础,之后用托福机考试题的预测题目来强化和提升。Part 2 校园任务

托福口语的Task 3~6属于综合题目,也就是说不仅仅考查考生的口头表达,还考查考生速读、听力、记笔记和复述的能力。之所以设置这样的题目,是为了测试考生能否在北美的生活和学术环境中进行交流和记录信息。其中,Task 3和Task 5考查的是与校园生活相关的话题,属于校园任务。

在Task 3中,考生要在45秒内读完一则校方的通知或信件,之后文章会消失。接着,考生会听到一段学生对话,对话内容是对阅读中的通知或信件进行讨论。听完对话后,考生有30秒的准备时间,然后需要对阅读和听力部分进行一分钟的重点信息复述。

Task 5中没有阅读文章,只有一段长度为1分到1分30秒左右的对话。这段对话中会出现一个问题和两种解决方案,在对话结束后,考生将有20秒的时间准备,然后对刚刚听到的内容进行重点信息复述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回答时间为一分钟。

Task 3和Task 5可以说是六道题目中最容易准备和拿满分的两道题。之所以说它们容易,一是因为这两道题的内容都比较简单,阅读和听力材料中没有太难的词汇和句型;二是因为这两道题的出题和答题模式都比较固定。关于第二点,下面笔者来详细说明。

在Task 3的阅读部分,永远不变的内容是一个变化加两个细节;而在对话部分,对话双方必然会对该变化进行讨论,并给出两个理由,这两个理由与阅读中的两个细节相对应,即对其进行驳斥或者进一步阐述。Task 3的得分策略可以总结如下:抓得住重点,控制住时间。考生在Task 3的答题过程中应尽量做好时间分配。笔者建议考生用20秒左右的时间复述阅读部分的内容,剩下40秒的时间主要用来复述听力的核心内容,并在这一分钟的时间内确保信息量和答题的完整性。

Task 5的形式也比较固定,对话中每次都会讨论一个问题和两种解决方案,考生需要复述这个问题和两种解决方案,并且阐述哪一种方案更好以及理由。笔者建议考生在陈述自己的观点时给出2~3个理由,在练习中最好形成一个固定的回答模式,这样在考试中就能更加得心应手。

总之,这两道校园任务的题目是较容易拿分的。考生要答好这两道题还需注意以下两点:①训练速听和速记能力,能够迅速识别并记录下重要信息;②回答时语速要快一些,控制好时间,根据具体题目信息的多寡灵活调整时间分配。Part 3 学术任务

Task 4和Task 6是托福口语的六道题目中难度最大的两道题,难度主要体现在词汇、句型和学科内容方面。在Task 4中,考生需要先读一篇学术文章,文章通常是美国大学本科一年级的教科书节选,内容比较笼统和抽象,通常会给出一个总的概念。阅读时间为45秒左右,之后文章会消失。然后考生会听到一段讲座,主要内容是教授针对阅读文章中提出的概念给出1~2个具体的例子,考生要对阅读文章和听力的内容进行一分钟的总结复述。在Task 6中没有阅读文章,考生会听到一段2~3分钟的学术讲座。在讲座结束后,考生要对讲座内容进行一分钟的复述。这两道题目涉及的学科范围主要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主,但难度在逐年增加,比如TPO第25套题的Task 6谈到了岩石的风化现象及其成因,考查了自然科学中地质学(geology)的内容。

这两道题目虽然难度较大,但也有应对之策。比如,在Task 4的阅读环节,考生只有大约45秒的时间阅读文章,时间非常紧张,而语言又比较难,因此考生需要迅速找到阅读文章中给出的概念,并训练自己的速记能力(比如在记笔记时可以中英文混用,多使用符号等)。而此部分题目的听力内容比较短,且语速较慢,大部分考生都可以充分理解,因此考生只要做好笔记,注意时间分配和语音语调,还是比较容易得分的。在回答Task 4时,考生要注意控制好答题时间并注意各部分内容的比例,不要过多陷入对局部细节的复述中,否则就会影响整体的答题进度。此外要特别强调的是,考生在回答时要兼顾阅读文章和讲座中的内容,复述内容也要包含文章中给出的概念,这一点在《新托福考试官方指南》和ETS关于托福考试的官方视频都有明确说明。

Task 6的听力部分是讲座,也是托福口语六道题目中篇幅最长的录音,有的长达三分钟,但大部分讲座都遵循一个固定不变的内在框架,即一个主题加两个分论点,再分别给出定义和例子,可以总结为“1+2+2”(主题+两个分论点+定义和例子)的模式。比如,在TPO第五套题的Task 6部分,讲座中提到了motivation的两种分类—extrinsic motivation和intrinsic motivation。首先,教授解释了extrinsic motivation (It’s the desire to behave in a certain way in order to obtain some kind of external reward),紧接着给出了例子:孩子做家务并不是因为喜欢做,而是因为可以从家长那里获得一些零花钱。接下来,教授解释了intrinsic motivation (With intrinsic, or internal motivation, we want to do something because we enjoy it, or get a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from it),接着给出了例子:教授本人经常去健身房运动,不是为了备战马拉松比赛,而是因为她享受运动,运动能给自己带来健康和充沛的精力。

Task 4和Task 6的答题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应对阅读和讲座中出现的与学术内容相关的部分生词。在涉及生物学和心理学的阅读内容和讲座中,经常出现考生不熟悉的词。对此笔者建议,如果是重要的专有名词,考生需要大致记下这些单词的发音,并不需要知道这些单词的含义,在复述时只要复述出发音即可。比如,TPO第19套题的Task 6讲到了海鸟为方便觅食而出现的两种适应性进化:albatross (信天翁)长出了大翅膀,因此能长距离飞行而消耗更少的能量;fulmar (管鼻藿)进化出嗅觉非常灵敏的鼻子,因此可以很容易地闻到它的主要食物plankton (浮游生物)的味道。这里的albatross、fulmar和plankton三个词都很重要,但大部分考生都不熟悉,因此在记笔记时只要记下它们的发音即可,而其他一些动词、副词、形容词等则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猜测出其含义。

2.如何应对较为密集的信息。在充分听懂录音内容的前提下,记录什么信息以及以何种顺序和语速来复述是考生在这一部分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尤其在录音内容较长的Task 6部分,考生应牢记前文所述的“1+2+2”结构,在复述时做到结构清晰。

3.语音和语调的雕琢。语音和语调的训练是耗时最久的,需要考生长期不间断地练习跟读,并且敏锐识别语音和语调的差异,最好能请老师或是发音好的同学帮助自己发现问题。

4. 时间控制。笔者在此强调,考生在练习托福口语题目时,必须要适应看着计时器答题,强化自己的时间观念。很多考生反映看着计时器答题会很紧张,影响答题效果,但考生如果不看时间,只顾低头自己说,很容易就某个细节阐述过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影响答题的完整度。所以考生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控制好语速,防止时间不够用。

综上所述,托福口语是对考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考核,高分不易得。吃透《新托福考试官方指南》,彻底把握题型特点,对照题目要求扎实练习,此为取得理想成绩的前提。对于基础一般且备考时间比较紧张的考生,笔者建议抓住Task 1、Task 2、Task 3和Task 5,这样最少能拿到23~24分;对于“实力派选手”以及时间比较充沛的考生,可以冲刺26分以上。在笔者所教的班级里,首考26分的考生越来越多,而27、28、29甚至30分的考生也逐渐增多。这些成绩充分说明,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用正确的材料去练习,加上考生的语言基础和不懈努力,拿下托福口语高分并非不可能!【作者简介】

鲁妍钰,北京新东方学校托福口语教师,主要教授托福强化、精讲精练和点题课程,曾在托福考试中取得口语满分的成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硕士,曾参加普林斯顿大学交流项目,获得人事部二级口译证书,多次担任大型国际会议口译员。

巧解托福听力细节题(2)

◎文/秦朗

在《巧解托福听力细节题(1)》一文(请参见本刊2015年5月号)中,笔者介绍了托福听力中最常考的“问答”以及“时间与数字”两类细节题。除此之外,“地点”“人名”和“列举”这三类细节题也经常被考到。下面笔者就结合实例,为考生介绍这三类细节题的解题技巧。地点题的解题技巧

托福听力的录音中时常会提到一些地点,这些地点有时会出现在有关地质学或海洋学的录音中,有时会出现在其他类型的录音里。无论是哪种题材的录音,提到的地点经常会成为考试的考点,考生如果听到这些地点,一定要把它们记录下来。而在记录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只记录地点本身。跟时间与数字细节题一样,地点细节题一般也不会单纯考查地点本身,而是重点考查这些地点所发生的事件。因此考生在听录音时,一定不能只记录地点,还要记下所有与此地点相关的内容。当然,相比起时间与数字细节题而言,地点细节题并不涉及运算问题,也很少会像时间与数字细节题那样,需要考生根据自己所听内容进行推理。这在一定意义上减轻了考生的做题负担。

2.注意所提及地点的类型。在录音中,有一些地点是以具体城市或地区名字的形式出现的,如New York、London等。而另一些地点则以学校生活中常见的去处形式出现,如图书馆、学生公寓等。考生在做题时,往往对第一种地点类型会比较在意,也能清楚地记录下来。但对于第二种地点,由于它不像第一种地点那样具体,考生在听录音时往往不太注意这类表达,有时会直接忽略掉。考生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尤其要留心的是第二种地点经常会加入指代和描述的内容,比如“在食堂的二楼”“在宿舍楼的后面”等,这些内容都可能会作为考点出现。

3.积累常考与常用地名。如上文所说,听力中有很多地名是以具体城市或地区名字的形式出现的。但即使是这一类地名,也并不能保证考生对它们的熟悉度就足够高。中国考生一般比较熟悉美国或英国的地名,尤其是一些大城市的地名。对于一些在国内课本中提及频率稍低的地名,如塔斯马尼亚(Tasmania)、伊斯坦布尔(Istanbul)等的英文发音就不是非常熟悉,一旦在托福听力中听到,考生往往不知道提到的是哪个地名。因此,在平时复习中,考生应该注意积累相关的知识,对世界各个国家的主要城市和地区的英文名要多多记诵,以备考试之需。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地点细节题的实例。

例1:According to the professor, where did tulips originate?

A) In the mountains of Central Asia.

B) In the region around Istanbul in Turkey.

C) In the sandy soils of the Netherlands.

D) In the forests of northern Europe. (选自TPO 6 Lecture 第3题)

分析 这道题问:“根据教授所说,郁金香起源于什么地方?”从题干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道与地点相关的考题。其在录音中对应的出题点如下:“Tulips actually hail from an area that Chinese call the Celestial Mountains in Central Asia, a very remote mountainous region.”在录音中,说话人明确指出“郁金香其实来自于中亚一个被中国人称之为天山的地区,那是一片很遥远的山区”。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但要注意的是,很多考生会有“郁金香起源于荷兰”的错误常识,从而在本题中选择选项C。录音中也特别提到这种常识是错误的,这一点考生在做题时一定要特别小心。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例2:Why does the professor mention the Kennedy Center and Lincoln Center?

A) To give examples of institutions that benefit from corporate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