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估:大数据与人的生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1 14:02:19

点击下载

作者:刁生富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重估:大数据与人的生存

重估:大数据与人的生存试读:

前言

Preface

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移动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面集成和快速普及,数据呈现指数级爆发式增长态势并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和各领域,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由大数据引发的革命,并由此快速步入大数据时代。在这个以数据为重要资源和资产的时代,拥有数据的规模、活性,以及收集、挖掘、运用数据的能力,将决定企业和政府的核心竞争力。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维等固有“态势”被重刷,确立了新的发展方向:“数据强国”的建设方针被提出;“数字经济”的发展蓝图被规划;“数字政府”和“数字公民”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量化一切”的数据思维被确立;“数据治理”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组成要素……大数据“洪流”已冲击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价值已然等同于甚至超越了土地、石油和黄金等资源。

大数据技术,和历史上所有的重大技术一样,是人类在通往解放的征程中“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然而,大数据技术也如同普罗米修斯盗得的圣火,一方面给人间带来温暖和光明,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使自身被奴役甚至使人葬身火海。因此,如何理性看待与合理评价大数据对人生存和发展的影响,是当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一个重大问题。本书选取了一些大数据与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方面,包括交往、刷屏、学习、阅读、教育、思维、心理、权利、隐私、遗产、素养、社会及解放等,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了大数据对“人的实存已经赋予的和可能赋予的意义”、新产生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

本书是典型的教学相长的产物,我的学生姚志颖、冯桂锋、赵亚萍、刘晓慧、王吟、李香玲、欧晓茵、何永锋等与我进行了线上线下广泛的讨论,并承担了部分内容初稿的写作,刁宏宇、徐瑞萍协助进行了统改定稿。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分享心得,共享进步,摸索出一些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师生共同学习和研究的新路径,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是人生一段十分珍贵和难忘的经历。在此,我深情地道一声:谢谢,我的学生们!同时,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国内外相关文献;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助了本书的出版,在此一并致以最真诚的感谢。对书中存在的不足,敬请读者批评指正。刁生富2018年1月18日第一章交往:数据之下的“微交网”交往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和社会化的根本途径。在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平常而又最不平庸的普遍性活动平台,并逐步呈现微型化趋势,进一步创新和改变了社会交往的方式和内容。人们在利用社交网络开展交往活动的过程中,数据之下的“微交网”呈现鲜明的特点。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对“微交网”的透视,可以进一步发现人与人在相互裸露状态下开展“微交网”的利弊。与现实物理空间中的社会交往不同的是,由于社交网络融合了许多技术因素、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因而在“微交网”中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交网络的交往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这也促成了对“微交网”的社会问题实施对症下药的社会治理的内在需求和现实需要。一、社交网络与“微交网”

人类作为社会性高级动物,个人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在《荀子·王制篇》中谈道:“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梁启超先生也曾指出:“人所以不能不群者,以一身之所需求、所欲望,非独立所能给也,以一身之痛苦、所急难,非独立所能捍也。于是乎,必相引、相倚,然后可以自存。”在社交网络空间也一样,虽然社会交往的平台和空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离不开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个人与外部世界纵横交错的各种联系。(一)交往之进化史

马克思是如此定义“交往”的:“交往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中的个人及共同体之间通过中介客体,在物质、精神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彼此联系、共同发展的各种实践活动及其所形成的普遍性的社会关系的统一。”即人类的交往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和进化的。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来看,社会交往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交往形态的演变原因,归根结底在于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结构的不同。在原始社会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低下,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人们的社会交往需要结合成氏族部落的集体形式,共同劳动,相互帮助,才能获得食物、战胜自然灾害和抵御外族侵杀。在这个远古时代,人们之间的交往是一种较单纯的、主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相互关系,共同维护氏族和部落利益,维护自由和平等,在简单的社会交往中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在农业社会初级阶段,随着农具的大范围使用和家畜的大规模出现,人类正式从原始初级阶段的野蛮走向文明,国家开始出现。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生产的基础上,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逐渐出现,人类的交往形态,表现为一种相对狭窄的、封闭的、以乡土为主要范畴的交往方式,但相对于原始社会,人类的社会交往范畴有了一定的扩展。进入工业社会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以及人类探索实践的不断进步,社会交往的关系和类型也在不断地拓展。工业革命以来,社会出现了跨区跨国的商品交换和海外贸易,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和沟通,进一步深化了人类社会交往方式和形态的变革,也更进一步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化历程。在人们的交往中,法律和道德对人们行为的制约和约束取代了原始部落和氏族的首领权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和新媒体时代。今天,人类的交往形态完全不同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人类的交往范围实现了跨时空、跨地域、跨层次的飞越。随着人类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社会交往也进一步扩展了其广度和深度,横向可与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不同国家进行交流,纵向可扩展至外太空、外星球、深海的探索。英国学者安德鲁·查德威克(Andrew Chadwick)从技术特点和传播模式的角度,对互联网做出如下定义:“互联网是当地的、国家的、全球的信息传播技术以相对开放的标准和协议,以及较低的门槛形成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的网络。”从他的定义可以看出,互联网的发展,让人类真正实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人愿景,让人类的交往变得更加便捷、即时和有效,同时也让人类的交往越来越微型化、生活化和魅力化。随着微博、微信等“微交往”的流行,人们从社会交往中获得资源的能力进一步延伸,“强关系是资源,弱关系是机会”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社会交往对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二)社交网络,联系你我

随着网络社会交往领域的扩展,社交网络的变迁进一步加速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演进。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各种即时通信工具不断问世、应时而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和社会交往形态,这就是互联网上的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一词是英国社会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Radcliffe Brown)首次使用的。1954年,英国人类学家巴恩斯用社交网络分析了挪威渔村Brernnes教区的跨亲缘关系,分析了社会结构和文化体系如何决定人类的行为,他用网络这个词代指社会群体之间、社会成员之间、社会群体与其成员之间复杂的网状联系。

从广义上来说,社交网络是指能够用日益发展的媒介技术把人与人联系起来的社交网络服务。巴里·威尔曼曾说,当计算机网络连接了人,它就是一个社交网络。从狭义上来说,社交网络是指利用媒介技术专为人们的社会交往开发创造的关系网络。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广义上的社交网络。Kantar Media CIC的中国社会化媒体景观是行业的著名标杆,自2008年推出以来不断发展。通过对比2008—2009年与2016年、2017年的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见图1、图2和图3),可以发现,我国的社交网络在功能性细分平台和移动兴趣社区方面都实现了纵横方向的发展。从功能性细分平台角度,我们可以将社交网络分为博客、百科、问答、游戏、商务社交、交友平台、通信、新闻、图片社交、视频、音频、电子商务(众筹、海淘、团购、闪购、二手、O2O)、点评等;从移动兴趣社区角度,可以将社交网络分为美妆、时尚、汽车、育儿、健康、运动、旅行等。CNNIC结合我国社交应用的现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的分类标准,主要结合用户的使用目的,把国内的社交应用类型分为即时通信工具、综合社交应用、图片/视频社交应用、社区社交应用、婚恋/交友社交应用和职场社交应用六大类(见图4)。其中即时通信工具的使用率最大(如QQ、微信、陌陌等),占90.7%;综合社交应用(如QQ空间、新浪微博等)的使用率为69.7%;工具性较强的图片/视频社交应用(如美拍、美图秀秀等)使用率为45.4%,排在第三位;社区社交应用(如贴吧、知乎等)使用率为32.2%,排在第四位;其他两类社交应用的使用率相对较小,均为10%以下。图1 2008—2009年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概览

各种社交网络平台的流行,一是离不开其背后的理论基础——“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也称为小世界理论。“六度分隔理论”说明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弱纽带”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通过弱纽带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非常“相近”。二是离不开社交网络平台的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技术性和社会性的互动分别产生三种形态:技术与社会的分离——线上与线下的阻隔;技术与社会的交融——线上与线下的互补;技术与社会的一体——线上与线下的合一。三种线上和线下形态的变化,归根结底在于新的社交网络和当时的信息技术是相适应的。在现实的物理空间和虚拟的网络空间中,现实交往离不开互联网的线上交往,线上交往很大程度上拓宽了现实交往的空间和领域。在人们的现实交往中,已经离不开社交网络的线上交往了。图2 2016年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概览图3 2017年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概览图4 2016年中国社交应用分类及其应用代表

在众多的社交网络平台中,微信的影响力和统治力是最显而易见的。上海的谢耕耘教授曾比喻说,“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机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微博只用了14个月。一条微博短短几行,渗透力却非常大。而微信普及到5000万人却仅仅用了几个月。”如今微信的使用,在我国随处可见,微信的各种平台似乎可以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微信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化媒体平台,作为一个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人们的工具,它更像是一把“社会化媒体瑞士军刀”,其多功能性使得线上和线下的生活更为紧密——拥有类似WhatsApp的对话聊天功能、类似Facebook动态消息的朋友圈,类似PayPal的钱包功能,以及基金理财产品、打车及订餐服务等许多内置应用。实际上,微信已紧紧地把你我联系在一起,几乎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和助手。(三)社交网络与大数据

随着当下社交网络和移动通信的迅速流行,社交网络产生的大数据信息也是空前强大。国外媒体依据月活跃用户量对各大服务进行了排名,统计出2015年活跃用户最多的15家社交网络,其中前五位分别是:①Facebook;②WhatsApp;③腾讯QQ;④Messenger;⑤微信。从国内外发展状况来看,社交网络已成为覆盖用户最广、传播影响最大的交流平台。社交网络氛围无处不在,移动社交化、资源社交化、娱乐社交化、购物社交化及网络社交化,社交化元素已成为互联网的基础性应用。

在社交网络应用中,产生的大数据信息主要包括:用户在社交网络平台注册的个人档案信息,用户在社交网络平台开展的社交活动信息,用户在社交网络平台的登录信息,用户在社交网络平台积累的社交资源信息等。这些信息正好契合了大数据的“4V”特征:①社交网络产生的信息容量巨大。在各种社交网络平台的网络交往信息,都会在平台留下痕迹,巨大的活跃用户产生巨大的信息容量;②类型复杂多样。在社交网络平台产生的结构数据、非结构数据、源数据、处理数据等构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交网络关系和信息数据;③处理速度快。现在很多社交网络平台产生的大数据,通过云计算可以高速系统地计算出相关数据和信息。譬如,微信新开发的朋友圈搜索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快速找到想查找的朋友发的相关内容;④商业价值高。社交网络数据不仅具有丰富的商业价值,背后还蕴含着大量的智慧。通过分析在线社交网络数据,可以挖掘人类的习惯特征和行为规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譬如,淘宝可以将用户的原始数据和使用数据经过记录、采集、深度挖掘和分析后,自动为用户推送可能喜欢的商品或物品,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

作为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Facebook每秒都在生成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实时更新、海量聚集,且不会被搜索引擎抓取,构成了 Facebook 最核心的数据资产。它85%的收入来自企业的广告,只有15%的收入来自个人用户的增值服务。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公司,腾讯的成功之一在于大数据的应用与开发。腾讯90%的收入来自个人用户的增值服务,只有10%的收入来自广告收入,与Facebook正好相反。汇丰银行(HSBC)发布的报告显示,腾讯公司旗下手机通信App——微信市场价值估计高达8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344亿元),几乎是腾讯市值的一半。微信在腾讯公司的地位举足轻重,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款手机通信 App,还是一个连接电子商务的渠道,其涵盖的功能包括手机支付、多媒体播放、社交游戏等,称得上是腾讯的捞金神器。(四)交往之“微交网”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很快把人类带入了网络社会,人类通过实践不断改造世界、提升自己,就如卡普所说,人通过工具不断地创造自己。网络社会带来的网络社交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和技术属性,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社交网络让人类的思想和意识得到纵横的延伸。正如凯文·凯利所说,云便是我们灵魂的延伸,或者用你喜欢的话来说,云是自我的延伸。大数据也是一样的,在大数据时代,人类不断地学习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延伸自己的思想和灵魂,使其服务于人类和社会,服务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的开发,“微文化”的氛围越发浓厚。此“微”并不代表其微不足道,而是微小下产生不可忽视的大力量。在微时代、微空间里,既有微言大义、微行大益,也有危言耸听、道微德薄。微文化作为新兴的文化样态,起源于微博的风靡流行,成熟于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公益的汇聚融合。目前,微文化正以其无“微”不至的影响,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微文化”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把我们带入了微交往、微传播和信息微循环的时代。特别是2011年微信的问世,把人类真正带进“微交网”时代,微信下的交往具有很强的技术属性。

1.SNS技术的发展与微信的产生

SNS译为社会性网络服务,基于六度分隔理论和150法则的社会网络采用分布式技术提供的技术支撑与人文服务,蕴含着服务(Service)、软件(Software)和网站(Site)三层含义。SNS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99—2005年,SNS 尚处于不为人知的萌芽阶段;2005—2008年,SNS技术成为利之所趋,与此同时,其理念、思路、产品同质化问题大量暴露;2008年至今,SNS的发展呈现百花齐放、日新月异的特点。技术的流行源于技术优势与社会文化和人性需要的高度契合。SNS技术意在实现相关内容的交叉辐射式传播,构建与维护用户的关系网,以建立众多星罗棋布、互相交织的虚拟网络社区、平台。SNS的发展,在技术优势的前提下迎合了人们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刺激了各种平台、应用的产生,微信就是众多应用平台中的耀眼之星。

微信,是在中国社交网站和应用平台百花齐放时,基于新时代 SNS技术的发展和流行,腾讯公司于2011年年初推出的一款集语音、图片和文字等多项简单功能的手机聊天软件。微信最早的版本 IOS1.0发布于2011年,当时仅仅只有即时通信、照片分享、更换用户头像等简单功能,随后微信完成了飞跃式发展,增加了手机通信录的读取、与腾讯微博私信的互通、多人会话功能的支持等。

最初阶段,微信通过手机通信录、QQ 好友、QQ 邮箱联系人等强关系链拓展用户群,随后迅速开发了“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三个弱关系拓展功能,把其客户的来源从用户熟人链扩大到陌生人,社交圈极致的扩大和用户互动极强的黏合,奠定了微信在中国网络社交的龙头地位。基于SNS技术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微信也在不断拓展新的应用,如朋友圈、订阅号、服务号、扫一扫、微信支付、理财通、滴滴出行、美团外卖等。这些应用让人们的各种需求变得现实可行,进而在当代社会文化的契合中加速了微信技术的流行。

2.微信的功能优势与人性需要的契合

SNS的技术发展和创新推动了社交媒介的创新。微信在技术物理属性下顺势而生,全力打造了以社交为中心焦点,易接入其他平台入口的环型放射状“社交高速公路”,实现了微信社交网络的全方位和立体化。这一移动化的社交网络,装载了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形式多样的传播符号,运用强大的技术优势将人们从电脑前打字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不仅仅满足了用户随时随地交流沟通的强烈需求,也赋予了人际沟通前所未有的宽度与深度,丰富了现代社会文化。在累计经过 40 余个版本升级后,微信自身形成了一个三维沟通矩阵:X 坐标是语音、文字、图片、视频;Y坐标是手机通信录、智能手机客户端、QQ、微博、邮箱;Z 坐标是 LBS定位、漂流瓶、摇一摇、二维码识别。这个带有精彩、简单、便宜、免费、即时、互动色彩的三维沟通矩阵,使中国人的社交迅速进入了移动互联式社交的狂潮;其所依存的简洁的界面、友好的操作系统,突破了对用户年龄和文化的限制,赢得了所有拥有便携式设备用户的心——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垂髫小儿,无论是饱学之士还是目不识丁者,都难以冷眼旁观、置身事外。

此外,点对点的基于熟人关系链的在线社交模式,赋予了微信极强的黏合性。即时通信和通信方式的简化,成为微信对抗类似微博的图文制作、分享式社交软件的制胜关键;定点推送和对用户喜好的精准辨别,满足了用户追求速度的心理需求;语音消息承载的心情和语气,提高了信息传播的质量;精准的定位式营销,节约了商家的试错成本。种种应用功能的不断拓展和增加,如潮汐般席卷媒体人、商家、私人用户、企业用户,将他们从微博、博客、开心网、MNS 等领域卷到微信这个包罗万象、积聚最新技术优势的社交平台,使其成为链接一切传播渠道的“富媒体”。微信围绕超级链接和平台开放,在各种新兴媒体的聚集中,形成了一个个与现实世界相溶的、虚拟的、互动的、隐秘的情境化社区,给予用户更多的现实参照去按自己的需求和归属来冲浪,使其更加精确化地分配社交精力。情感社交、商业推广、平台服务等应用的开放使得微信逐步从“富媒体”向“超媒体”生态系统演变、发展、进化,从而满足了用户多方面的人性需要。

3.微信的独特特点与社会文化的契合

微信在社交领域燃起空前巨浪,是由于其作为大众文化产品和流行文化符号表征所承载的后现代主义、速度文化、娱乐至上的色彩满足了人们的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时尚化和大众化的运作方式、眼球经济优势的开发、权利真空的场域、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并存,给予了微信无限的魅力。经由网络技术的发展和SNS技术的流行,大众文化不断冲击知识分子“圈禁”传播媒介的高墙,消解和否定各种权威话语和传统价值观念。这些挑战与冲突在微博、博客、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站上都有体现,然而直至出现了微信这个全民参与、全民畅游的社交媒介,全民性质的狂欢、自我话语权的释放和对本我的深层次表达才找到了出口。

微信的图文、视频、表情等功能的开发,顺应了21世纪视觉文化的盛行,微信展示的快捷、直观、形象、刺激、浅显的视觉文化,正好迎合大众文化的消费需求。在这个自由的、绚烂的文化场域,微信通过技术优势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社交欲望,同时也为社会的娱乐化趋势推波助澜。譬如,朋友圈满足了普通人被关注和及时了解他人动态的欲望;无等级、个性化皮肤满足了新时代人人平等的心理需求;漂流瓶、摇一摇满足了人们隐秘的、娱乐的诉求欲望。二、“微交网”的特点(一)“微交网”,冷热相逢

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媒介,是智能手机社交软件中下载量最高、安装最为普及的应用之一,是网络社交必不可少的应用。以微信、微博等为典型的微时代社交,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增加了交往的频率与范围,这种新型的半虚拟的移动互联社交,改变了人们的生存交往模式。

参与的狂热和厌倦的冷漠同时显现在微小的社交软件平台上,犹如两股飓风不断拉扯人们的内心。一方面微信能够满足人们的交往需求和被关注、受重视的欲望;另一方面微信的流行也限制了人们的诉求自由,抑制了人们的现实交往热情。微信的冷热既体现为线下的冷漠和线上的热度,也体现在新老用户对微信的不同使用态度上。人们过度依赖、沉溺于网络社交,在现实生活中呈现冷漠、倦怠、疏离的交往状态。沉溺于网络社交的一部分人,整个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产生了距离,现实中的平凡事件与人物已经引不起其任何的兴趣,现实中的沉默和线上的活跃成为他们的常态。而另一部分人却随着微信使用频率的增加而有所反思:刚刚使用移动社交平台的人们往往热情高涨,兴趣盎然,自认为发现了新的认识世界、结交朋友、表达自我的工具,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和使用频率不断增加,他们越发体验到这种泛交往方式的困扰,当初的喜悦之情也就不复存在。在社交惯性的压力下,新加入的朋友、闹市般喧嚣的朋友圈、层出不穷的公众号、身体缺位的情感交流、安全感和隐私权的被侵,人群中的先觉者从喜爱、厌倦、反思一路走来,越发感叹,随着朋友圈的人数增加,慢慢地越来越懒得发朋友圈了,不是没有感触,而是那些关乎内心的真正的伤悲和无助,你会下意识地屏蔽,因为能放在朋友圈里的一定是你经过粉饰的文字和图片,这样慢慢地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戴着面具的狂欢,只是让自己把不安全感和无人分享的落寞装饰成玩世不恭和幽默,消费给朋友圈。(二)“微交网”,大小交织

微信交往,最初是个人通过下载手机客户端,经由QQ联系人、手机通信录、“可能认识的人”等渠道,最终建构的每个人专有的移动社交网络,呈现点与点之间线状互联的模型。个人自由与需求最大化满足、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处理是整个网络社交能够迅速建立的基础。

微信交往,越来越呈现社区集群化的倾向,每个人都能建立一个小圈子,微信群、公众号也建立得越来越多,孤立的个人漂浮在大大小小的集群里成为新的社交模型。社交网络宽广的海洋里,每个人都在冲浪,企图登上某个向往的小岛群落,甚至多方参与模式已经习以为常。欣喜的人发现自己拥有了一个巨大的社交宝藏,看不完的高质量的公众号推文,笑不完的朋友圈搞笑视频、短文字,谈不完的朋友间的对话。而烦恼的人也发现,几乎人走到哪儿微信就加到哪儿,甚至微信群的细分工作都已经成为惹人烦躁的负担,通过微信发出的消息也要再三思考、确认才敢发送。微信集群数量的增多,朋友圈体积的扩大,使得点对点的交往掺入大量点对面的交往,因此个体的自由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集体的制约,人们从孤独走向群体最终又回到沉默的个体状态。(三)“微交网”,真假难辨

微信交往,本身就涵盖了巨大的虚拟性,摇一摇、附近的人这样添加陌生人为友的泛交网模式本身就带有扑朔迷离的神秘感,谁也不知道客户端的另一边是什么样的人。即使是从通信录里加入的朋友,微信平台所呈现的消息,也不一定是真实的。比如,大部分子女不愿意让父母看到自己的低谷,佯装一切都好的生活;学生躲避老师的学业关心,呈现努力学习的“状态”;下属屏蔽对上司的吐槽,换上了感激的言语。还有被家暴的妻子晒恩爱,贫穷的少年晒奢侈品,相貌一般的女孩晒美照……微信成了一个虚拟和真实交错的大舞台,众人粉墨登场,形成看与被看相互交集、融合的二元模式。

在这个舞台,看客与被看者彼此的信任和认知度不能确认,然而网络强大的推广力已经能够快捷且毫无负担地渗透到现实中,反而使得原本自由的网络行为充满了不可预测的风险。高压之下,舞台剧本的春秋笔法成了人们的保护伞,人们或矫饰或隐匿敏感而私密的感受,呈现的是为了实现社会归属和自我认可所需要呈现的内容。三、大数据对“微交网”的影响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社会文化的高度契合,把人推入半虚拟化的“微交网”中,而大数据在“微交网”中的介入,能让人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需求,让虚拟化的交往与现实更好地贴近。(一)“交网”之需,数据予之

大数据的出现及其具有的特点使移动互联网半虚拟化的交往模式更好地深入人们的生活。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化手机的普及、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的使用,人们对“微交网”的需求已不再满足于熟人之间简单的信息交流了。随着“微交网”的进一步普及,人们对朋友的结识、伴侣的寻找、知识的探索、问题的研讨等需求都将依靠微信实现。而这种需求的满足则需要大数据海量的数据资源、多样的信息种类、快速的信息处理与传播等特征的助力。

首先,海量数据实现跨界交往。数据时代下海量的数据资源,可以最大化地满足人们微信交往中的人际交往需求,让人们不受时间、地域、身份、距离等一切外在因素的限制,与志同道合的人随心所欲地交流探讨。其次,多样数据满足多样需求。人们在微信交往中的需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需求也在不断新生和增加。此时的大数据通过分析整合与提供海量、丰富多样的数据资源,可以满足个体多种类型的需求。如当个体需要学习交流小组,那么志同道合的人将会走到一起,被共同关注的话题将分散在各个终端的异质个体凝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头脑风暴”的交往“圈子”,圈内的人可能获得精神甚至物质支持,从而激发自身的创新潜能。虚拟人际交往中的行动者具有高度的异质性,而行动者异质性越高,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利用的社会关系就越多,他们的生活就越具有可塑性与不断创新的可能性。此时个体在“微交网”中也越来越能满足自我的多种需求,在虚拟化交往中越来越能体会到现实交往甚至超越现实交往的需求满足感。最后,快速传播满足实时要求。大数据具有的对信息快速处理与传播的功能,而这一能力正是人们在社交网络中交往最重要的需求所在。当我们有一种观点、一种想法想要与人共享时,我们需要高效、快速的传输方式来满足即时通信的要求。(二)数据之下,人之裸交

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在促进个体快速高效地择取交友对象之时,也将使个体以一种赤裸裸的状态面对社交网络,隐私裸奔,进而将造成个人对“微交网”产生爱恨交加的双重情感。

1.赤裸之交,交网之捷

人类社会的交往方式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随着技术的发展变化,人类交往方式也在不断地向着更便捷化的方向发展。自人类社会产生语言之后,语言成为人类面对面交往的主要方式,而在造纸术发明之后,便出现了间接交流方式的变革——书信,这一交往方式具有的耗时长、对外因依赖大的弊端,使其在电话出现之后便迅速被淘汰。电话实效性强、方便快捷的特点立即使其成为人们交往的主要选择。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QQ、微博等新一代具有高效能的交流方式迅速带来交往方式的巨大变革,尤其是微信的出现使交往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巨变。如今人类社会的交往需求在微信中可被极大程度地满足。而大数据分析与预测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引入,更是为微信便捷人类交往带来了巨大推动力。比如,个人在微信中想要找到茫茫人海中与自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伙伴,或是想要找到对某方面进行学术讨论的共同爱好者时,只要在微信中输入相关的信息,微信便可通过对已掌握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及时找到个体想要寻找的群体,让个人在微信中宽领域、实效性的交流越来越便利。

2.赤裸之交,自由之劫

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的发展,使个人自由面临巨大阻碍。首先,“微交网”中言论自由受限。大数据时代,人类的自然遗忘功能已被瓦解,数据记忆功能极其强大,我们在社交软件中的对话、公布出来的状态、发布的文章都将受到所有互联网网民的密切关注,一旦有不妥之处,或是与好友有不谐之时,这些被视为自我隐私的部分将被拿到公众面前。面对言论受到如此高压的情况,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对社交软件中自我言论自由权进行一定的限制。我们不再敢也将不再想要知无不言了。其次,“微交网”中财产安全受威胁。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中挖掘技术的发展使得微信中高技术、精确性的诈骗事件屡屡发生。如通过微信朋友圈中代购商品的不良运营、木马程序对微信好友的植入等造成的微信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最后,“微交网”中存在数据过载隐患。植入数据功能后的微信被实时分析个人兴趣爱好,并在同时间段内给出大量信息,由此造成的定制公众号或者朋友圈中过多的信息数据会引发个人视觉疲劳、阅读欲望降低、学习效率低下等一系列值得深究的问题;同时当个人兴趣爱好被分析时,人们还将面对的一个困境便是垃圾数据的产生。当今被逐渐商业化的朋友圈在数据分析技术的帮助下将出现更多的有针对性的广告推荐,我们订阅的公众号中也出现了诸多“自愿”收看的广告信息……数据技术看似聪明地为我们提供商品选择,为自己带来巨大商机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微信交往过程带来对数据垃圾的恐惧。四、微存之问

微信,这个信息时代的自媒体新产物,网民社会结构组建的传播媒体,是人们最常使用的即时社交网络工具。其中,2016年发布的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手机端即时通信工具中,微信的使用率为81.6%,如图5所示。微信和微信朋友圈作为手机背后的“微内容、微型化”的社交网络,凭着“即时性强、简明性高、私密性足、安全性大、圈内传播”等优势加速了人与人互动方式的变革。在网民群体中,微信逐渐成为其在“微交网”上的虚拟交往身份,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产生和发展都造成了诸多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微信在当前社交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一个必须认真面对和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图5 2015年手机端即时通信工具使用率

在微信这个对传统媒体产生冲击,且日益成为传统媒体的信息源之一的“特定行为活动领域”中,微型化的社交网络平台让人们的网络社会交往和网络虚拟互动变得空前自由、便捷和高效。但由于微信的“菜集市传播模式”,没有特定的“信息守门人”做把关,且由于微信使用群体“自律、道德和法律”约束的缺位和不足,以及相关治理体系和管理措施的滞后和乏力,导致了微信这一“微交网”平台大量的网络失范行为和网络社会交往问题。正如有学者所说:“人类的任何一种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创造都无异于从神的天庭上窃得圣火。一方面会给自己带来光明,另一方面也会因此葬身火海。”微信这一社交网络平台也不例外,近期,新华网评选出使用微信最让人讨厌的十种行为:微商刷屏,过度修图,过度秀恩爱,没完没了发自拍,疯狂刷屏,各种帮忙投票,散播谣言,转发受诅咒消息,养生文、鸡汤文霸屏,群发清理好友信息。由此可见,微信作为一个即时社交网络平台,在变革人与人互动方式的同时,也演化出一系列新的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弱化的强关系

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指出,从互动频率、感情力量、亲密程度和互惠交换四个维度来进行区分,人际关系网络中存在强弱两种关系。强关系维系着群体、组织内部的关系,弱关系则在群体、组织之间建立了纽带联系。微信是一种以强关系为主、弱关系为辅的虚拟社区。来自QQ好友、手机通信录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为强关系,形成强联结;而通过“摇一摇”“附件的人”“扫二维码”找到的人为弱关系,形成弱联结。《2015年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见图6),微信主要关注人为同学、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亲戚、同事、老师、领导,是一种强关系的强联结。但由于微信空间的微商刷屏、无原则点赞行为、鸡汤养生类内容盛行、谣言众生等原因,微信圈子里的强关系正呈现出一种弱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强关系互动频率降低,如图6所示,拥有强关系的微信主要联系人为同学、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亲戚、同事和领导,这些都是跟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人,但是在微信这一虚拟网络社交平台,人们最初热衷追求的“与朋友进行互动,增进与朋友的感情”的功能慢慢退化。在微信朋友圈,人们最初依托“评论”“赞”“分享”传递感情信息的形式也逐渐被异化,导致人们分享和交流的欲望降低,甚至选择屏蔽过度信息分享的好友,不愿继续互动。有网友表示,“很想在朋友圈发心情,有时候打着打着又一字一字地删除”。二是感情力量淡化,微信的点赞行为正在由注重内心共鸣和互动交流变为单纯刷存在感或维系人际关系的简单指尖运动。表面热闹的朋友圈背后反射出的是人们加剧的冷漠和疏离感。三是亲密关系变淡和互惠交换缩小,微信的商业化和产品化让越来越多的人在朋友圈分享代购信息或购物感受,分享的信息单一且利益性较强,容易导致用户屏蔽微商好友和代购信息。目前,微信商业化产品主要涉及微信支付、微店微商、朋友圈广告、付费游戏、付费表情、付费照片等,甚至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在微信上发起众筹募捐活动。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以强关系为主要纽带的熟人社交工具——微信,一方面加强和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另一方面也对微信人群的强关系纽带起到了削弱和弱化的作用。在这一悖论和博弈下,我们需要以理性的态度和认知辩证看待微信这一基于熟人关系链的在线社交网络平台,以更好地发挥其维持和强化强关系的职能。图6 微信主要关注人(二)新现的“微瘾”

微信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互动窗口,但削弱了现实社会交流的欲望。“微瘾”即微信依赖症或微信瘾,意指微信用户因为过度沉溺于微信而不能自拔,继而导致行为失控,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2015年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也显示了这个问题的严峻性(见图7),从微信的使用频次来看,53.3%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无数次,每天使用10次以上的用户累计达87%。目前这个比例应该会更高。微信无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让媒体使用者沉迷于无压力、长时间、及时的社会交往乐趣,这种虚拟的快乐不断消减着人们对于其他媒体和社会交往的兴趣。根据时间置换理论,人们把相对有限的时间让微信占据,自然会减少花在其他事物的时间,进而减少对其他事物的兴趣和参与度。微信的依赖成瘾症作为一种特殊的孤独行为,正在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进而消减人们的社会资本,如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互惠性行为、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位置带来的资源等。同时,长期沉迷于微信这一虚拟社区,不仅会严重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而且容易导致个人和现实社会的脱节及人际关系的紧张。图7 微信的使用频次(三)碎片化阅读

在微信交往空间,传收双方都是双重身份的人,既是信息传输者,又是信息接收者,而且更多的是被动接受信息灌输的接收者,有学者称此为“电视容器人”“电子时代新型瘾君子”“射击场靶子”“沙发上的土豆”。《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见图8和图9),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达60%,人均手机阅读时长达62.21分钟,其中,微信阅读最普及,达51.9%,查看朋友圈中的状态、看腾讯新闻、阅读朋友圈中分享的文章的比例分别为76.1%、63.2%、61.7%。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在微信社交平台的信息阅读,一方面,开创了社交阅读的新形式,另一方面,微信的私人属性、信息发布的快捷导致微信文章阅读的碎片化、鸡汤化,难以进行深度阅读。具体表现为:一是阅读的碎片化。碎片化阅读主要源于手机或平板的屏幕太小不利于长文章的翻阅阅读,以及电子屏长期闪烁会对眼睛造成刺激、引起疲劳,因此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朋友圈推送和分享的文章虽然种类丰富多样,但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二是阅读的鸡汤化。打开微信,你会发现人生感悟、生活经验、职场感受、心灵鸡汤等文章占据了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大半江山。鸡汤化的阅读也进一步加剧了浅阅读、轻阅读、泛阅读现象。例如,“中国最有钱的人都在干这些”“30岁之前必须明白的50个道理”“史上最全的100个健康知识”等文章在微信中屡见不鲜,访问数量至上。三是阅读的无意义化。马歇尔·麦克卢汉指出,从古登堡时代起,我们的全部技术和娱乐一向不是冷的,而是热的;不是深刻的,而是切割肢解的。微信这一交往社区的虚拟性,让微信用户更容易陷入非理性。微信空间弥漫着碎片化语言记录的心情、低水平的信息复制、无意义的私人表达,更严重的是充斥着用语低俗、语言暴力、庸俗色情等不文明话语。这些广泛的且无意义的信息,容易让微信失去其信息获取和分享功能应有的价值。图8 各类媒介阅读时长对比图9 微信阅读群体通过手机微信进行的活动(四)泛滥的谣言

除了各种心灵鸡汤、微商营销杂货铺,微信社交平台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泛滥,这严重扰乱了社会的良性运行。其中,微信朋友圈传播的即时性、广泛性、碎片性、交互性、便捷性等特点是造成网络谣言泛滥的技术原因;熟人链的传播和责任追问机制的缺失是流言式、集束式、偶然式等形式谣言信息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微信朋友圈议题形成的动机和行为的自发性,是“制假传假”的深层原因。“自发”是事物未受规范或约束时的一种自然存在状态,是一种缺乏自觉和反思意识的存在状态,因而对于舆论未来的走向和发展趋势难以预见。根据物理学中“波的能量”传播原理,自发性的网络谣言容易导致“蝴蝶效应”的产生。腾讯近期发布的《2016第2期朋友圈谣言TOP10》显示,不同谣言类别处理所占比例不同,失实报道、科学常识类谣言、迷信分别占38%、18%、11%(见图10)。谣言大多和日常生活相关,例如,“榴梿牛奶同吃会导致死亡”“全国公交车成‘中国失联儿童守护车’”“微信群二维码过期后,微信群就会解散”“国际通用报警求助手势:同时竖起食指、中指和小指”“某地发生多起抢小孩事件”等。腾讯微信安全中心同时发布数据称,截至目前微信辟谣文章已有58万篇,2016年至今,已删除公众号谣言文章8.5万篇,并处罚7000多个严重违规的公众账号,朋友圈处理谣言总链接数120万条。这些谣言大多无中生有或断章取义,甚至打着“为家人”“献爱心”的旗号绑架网友的爱心。造谣、传谣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其影响不容忽视。图10 不同谣言类别处理所占比例(五)被侵的隐私

微信作为目前最受国人钟爱的社交网络平台,其使用人数依旧呈井喷式增长,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8.06亿。巨大的微信用户群体在微信社交平台产生了巨量的社交网络信息,超8亿用户每天都使用微信发送或接收文字、语音、文件资料、图像、视频、购物、打车出行、投资理财等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而这些数据信息中蕴藏着微信用户的个人隐私,一些非法个人或商家在利益的驱使下利用用户的大数据信息通过网络诈骗、窃取数据等方式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越发猖獗。手机让“微交网”日益流行,手机也正在化身为我们的日记、钱包、银行卡,据证实,利用微信的“附近的人”这一功能,连续变换三次以上位置,再辅以电子地图,就可以清晰地定位出用户的具体位置,微信越来越完善的功能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加剧了隐私的泄露。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朋友圈的性格测试、投票获奖、集赞奖礼品、筹款治病、拼团买水果、帮忙砍价、转发免费送、转发领流量等骗局几乎都需要输入自己的姓名、电话号码、出生年月、家庭地址、身份证号码等信息,不法分子的目的在于零成本地窃取微信用户的个人信息。如,登录免费WiFi并用手机输入网银卡号密码,有可能造成账户的钱被转走;手机中的apk 病毒可拦截短信,开通第三方快捷支付后无需银行卡密码,仅凭手机验证码就能轻松盗刷;晒孩子照片可能给孩子带来意外伤害;扫二维码可能造成财产的损失等。(六)变味的“晒赞”

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人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交往情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看作一种戏剧表演。微信作为一个维护社交关系的戏剧表演舞台,人们在此自导自演,网友对表演可评可论。但随着人们对微信的依赖,用户在使用初期依托微信分享信息,网友依托“赞”和“评论”传递信息的初衷在这部戏剧表演中逐渐走样变味。一方面表现为无晒不欢,用户晒美食、晒旅游、晒恋爱、晒自拍、晒孩子、晒睡觉;微商则晒产品、晒销量、晒顾客、晒活动、晒聊天、晒感谢……这种“我晒故我在”的表演一则很少得到回应和赞美,甚至被屏蔽、被过滤;二则容易产生攀比、反感等不良情绪。另一方面表现为点赞意义的弱化,人们很多情境下的点赞行为并非是情感的真实沟通,点赞只是一个简单的指尖习惯性动作。有学者认为,“‘赞’一字在社交网络中使用的频率非常高,特别是网友看见别人的帖子想评论又无话可说的时候,只能用这一字归纳态度上的所有含混不清与暧昧。一时间,‘点赞’成了一个褒贬不明的词汇,喜欢可以点赞,讨厌可以点赞,无语可以点赞,有话要说也可以点赞……总之,点赞在社交圈中成了继‘呵呵’之后的又一个‘敷衍工具’”。虽然这种说法有点言过其词,但这种“晒”和“赞”的变味无形中在弱化朋友圈的强关系,“无原则点赞党”“点赞狂魔”的现象应引起人们的重视。五、求解之路

随着微信这一社交网络纵横快速拓展,这一特定的交往行为活动领域,一方面加强了网络社交的自主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层出不穷的新问题,甚至有网友发出感叹:“没有互联的互联网,没有朋友的朋友圈”。因此,要想在大数据时代更好地发挥社交网络的“交往”功能,构建微信的良好规范和秩序,谋求和实现微信这一“热土”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发展,需要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发掘求“解”之路。(一)自律为本

微信之所以谣言泛滥,源于这一网络虚拟社区的匿名性、去群体化、集体无意识和相对自由、宽松的传播环境。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帕特里夏·华莱士所言:一旦人们相信自己的行为不会被追到个人头上,他们就变得不那么受社会习俗和戒律的约束。因此,要更好地解决微信在“微交网”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加强网民的自律性,以自律为本,净化微信空间。

在认识上,微信网民要保持理性、清醒的认识。微信是一个建立和维护社交关系的互动平台,需要得到人们的善用,而不让其成为经营利益、传播谣言、侵犯隐私、实施诈骗的平台。在行动上,人们应该言行合一,把社会生活中既有的社会行为规范有效地借鉴、推演和运用到微信中,不做黑客、不看(传)虚假信息、不发垃圾信息,实现“网上”和“网下”行为规范的统一。在技能上,用户要加强信息辨别技术的学习,加强信息的筛选和辨别,提升自身信息技能,理性选择,慎重传播,警惕阅读。在碎片化的微信阅读空间,要加强自身各领域的专业知识,不盲目从众,不要无事转发一些小道消息,不要借着“亲情牌”和“友情牌”强拉圈友点赞、投票、转发、捐款等,更不能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转发就能帮自己和家人朋友躲过一劫”和“带有焦虑和偏见”的心态不自觉加入谣言传播中。更不能无意识地把个人信息过多地泄露在微信这一社交平台,以免隐私被侵犯、信息被盗用。在大数据时代,人们更需要懂得保护好个人网络信息,不给网络失范分子和网络犯罪分子有机可乘。(二)道德至上

人作为一个有自主意识的个体,无论在现实物理空间还是虚拟网络空间的交往中,都需要用道德的力量强化个体的责任。有学者曾说过,人类在进入数字化时代之际,恪守与发扬人类社会所普遍尊崇的人文操守及其基本规范,仍将是有效地防范人性在数字化构筑的虚拟世界中被异化、被扭曲的重要方式和重要途径。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需要尊崇的道德要求,在社交网络平台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大数据时代,最难的问题就是信息安全问题。要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纯粹的技术手段已难以保障,恰恰如同“魔”与“道”的不断博弈,要真正根治“妖魔”,还需发挥“道义”的力量,让“妖魔”屈从于“道义”,而不仅仅是暂时屈从于“降魔术”的高明。要更好地发挥微信社交平台的正面作用,网民的道德素质需同步提升。在微时代,在独特的“虚拟”社交空间,人们即使身穿哈利·波特的“隐身衣”和摆脱了现实的人伦束缚,也不能忘却社会责任和道德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信息素养,拒绝发布虚假信息和传播网络谣言,敢于举报微信诈骗和微信犯罪,还微信一片干净的网络空间。

作为一名有道德的网民,我们需要遵从以下四点“拒绝”。(1)拒绝传播不文明信息。微信传播的匿名性容易造成两大问题,一是个人自由主义膨胀的用户随意登记捏造个人信息;二是信息素养不高的用户图一时之快传播色情、谣言、谩骂等负面信息。微信的“去中心化”传播特点很容易使这些信息变成危害社交网络文明交往的毒瘤,慢慢扩展至整个“微交网”平台,最终影响网络社交大环境。(2)拒绝实施道德性绑架。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朋友圈经常盛传“不转不是中国人”“转发后一生平安”“是中国人就转发”“转发者一生平安”“不转三日内必有祸事”等具威胁性和煽动性的微信文章。这是微信空间的一种怪现象,一则容易引起用户的反感和排斥,二则容易造成用户的不安和恐慌。作为一名有道德的网民,应拒绝撰写和转发类似这种道德绑架性的文章,以保障每一名用户的自由和权力。(3)拒绝进行全天候刷屏。微信朋友圈最让人讨厌的10种“刷屏”行为包括:微商刷屏、过度修图、过度秀恩爱、没完没了发自拍、疯狂刷屏、各种帮忙投票、散布谣言、转发诅咒信息、养生文鸡汤文霸屏、群发清理好友信息。微信空间是发挥社交网络空间交往功能的平台,传统刷屏一则造成人们的视觉疲劳,二则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而将其屏蔽或删除。(4)拒绝成为传销性微商。微时代成就了新时代的一代微商。作为一名文明的微商,应做到诚信经营、不卖假货、不进行虚假推广、不欺骗消费者、不伪造对话记录和账单记录、不泄露用户的个人信息、不霸屏不刷屏等。除此之外,更要谨防自己成为一名传销性微商,应不加入奖金分配制度呈金字塔分配形式的微商组织,不卖商品的价格和价值不相匹配的产品。应合理利用微信的经商平台,拒绝走上违法之路。(三)法律制约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微信一方面利用其强大的传播机制便捷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挑战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微信社交平台方便人们交往的同时也拉近了网络虚拟空间的距离,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 米尔格朗提出的“六度分割理论”——人们与世界上所有人建立联系最多只需要6个人。微信的流行让陌生人之间建立起特殊关系变得轻而易举,但也给居心不良的人带来了触犯法律的契机。

相关法律的不健全是造成微信谣言和微信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一些商家进行“集赞”“集笑脸”“集花”换礼品的活动,最终却难以兑现;一些旅行社以抽奖的形式免费送旅游套餐,却在旅游过程中强行中奖者到购物点消费的“挂羊头卖牛肉”的欺骗行为;微商被“消费者”设陷扫“二维码”而被盗取密码,转走银行卡所有钱;美女月入上万卖“毒面膜”,东窗事发卷钱而逃等,用户在微信平台的这些违法行为迫切需要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主体的行为,包括对肇事者进行封号、教育惩罚,如有更严重者,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处罚。目前,我国正在制定相关的处理机制,例如,微信公众平台采用技术加人工举报的方式对微信的集赞行为进行全平台清理和规范;针对微信谣言、微信诈骗,出台了《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的微信十条;微信举报犯罪最高奖励100元;修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指出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传播虚假消息,造成严重后果的,最高将被处以七年有期徒刑。

作为一名有法律意识的微信使用者,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理性发帖,微信发帖同受法律制约。微信作为微时代的文化载体,其技术赋予了发帖的快捷性和便利性,使每个网民都可以成为一名草根新闻记者。但微信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手机自媒体,毕竟不是独立的王国,畅所欲言也是相对的,其话语权同样受到我国法律的制约。因此,我们不应该利用微信在微信社交网络平台攻击他人、诽谤他人、败坏他人名声,而应在法律的保护下谨慎行文、理性发帖。(2)不传播谣言,遵守微信使用规范。微信朋友圈使用规范中对刷粉、色情、外挂、赌博、非法物品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违反规定和管理的,应第一时间进行举报。同时,我们也应该提高自身的自律性,不带头在微信空间传播谣言。谣言,指的是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在微信平台发布和转发谣言,要根据实际情况负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另外,我们要增强辨别谣言信息的媒介素养。不能因为好奇随意转发和传播不实信息,要避免转发谣言信息,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文化水平进行科学判断,然后进行核实,如果没有确认这则信息是真实信息,建议不转发或不分享。谣言止于智者,微谣言止于科学、责任和理性。(3)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合力,共建温暖空间。一些新媒体为了追求高点击率、高收视率、高阅读率,不惜用虚假信息牺牲新闻的真实性,甚至通过造谣文章博取用户的点击率和访问率后出售广告、推销商品。这种造谣传谣行为,不仅需要发挥政府和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更要发挥传统媒体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对于造谣信息和不实信息,传统媒体应及时澄清,发挥自身的公信力,加强传统媒体和微信的良性互动,加强同政府、意见领袖等多方主体和多方社会力量的合作,各司其职,通过协同努力来实施综合治理,共建一个良好的微信舆论环境。(四)技术规范

大数据时代下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治理社交网络弊端的必要手段。不同的时代人们对技术的要求有所不同,对其功能寄予的希望也有所差别。在原始社会,人类需要石块、火、弓箭等基础的生存性技术;在农业社会,人类离不开纺织、耕作等为生活提供服务的生活性技术;在工业社会,人类离不开机器、资源等为人类享乐生活提供服务的发展性技术。而在如今的信息技术时代,人类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交流、通信等带来便捷沟通效率之余,发觉它正在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