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6 02:16:45

点击下载

作者:Susan Kuang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斜杠青年: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

斜杠青年: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试读:

推荐语

这是一本完全转换我观念的书——我曾是一个斜杠青年的反对者——你会让一个斜杠摄影师为你拍结婚照吗?一直到看到这本书。Susan这本书完全改变了我的观点:“斜杠青年不仅仅是多重收入、多重身份,而是一种要过上无边界人生的姿态和能力。”更重要的,这不是一本个人成功故事,而是一本有趣的,探讨我们这一代人该如何工作、如何生活、如何与组织共赢的书。在过去的职业路径、伦理、发展策略逐渐失效的今天,如果你希望真正理解正在快速变化的世界,打开自己的“无边界人生”,我非常推荐你能好好看看这本书。——古典生涯规划师/《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新精英生涯创始人

斜杠青年不活在旧观念里,而是在财富/成本的平衡里,活出最大化的多样人生。看完此书,你也做得到!——慕岩百合网联合创始人

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问题是我们如何把自己的一技之长变为一项服务或者一个产品,让人愿意出钱购买。无论铁饭碗还是金饭碗,都不如自己造的饭碗可靠。当你不仅是一招鲜,而是招招鲜的时候,那才真是走遍天下都不怕。Susan Kuang的这本书来得正是时候,不想被时代落下,更不想错过自己的朋友不妨一读。你会明白,最大的安全感都是自己给的。——汪冰北大精神卫生学博士/专栏作者/电台主持人/编剧/翻译

从兼职自媒体到带领团队一起追求金融启蒙梦想的我,非常认同Susan所倡导的自律型“无边界人生”。从这本书中,你将会获得“斜杠”思维。它的最大的好处在于:不仅能让自己喜欢的事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白日梦,更能在梦想照镜现实的过程中将爱好和特长变现,从而有更好的资源继续追梦。这样的良性循环,正能解救所有自认为没钱、没乐趣、没技能的三无青年。——简七君简七理财创始人

年轻人在释放自我与为工作束缚的困境中迷茫,Susan的这本书给了我们全新的视角来理解这一问题。正如Susan在书中所述,成为斜杠青年并不意味着去做很多事情,而是刻意练习之后能力边界自然延伸的结果。——成甲罗辑思维·得到App知识音频节目《成甲说书》作者

我和Susan Kuang年龄不同,但是却有着共同的想法——关于“多重身份”,我称之为“平行人生”。在2013年整整一年的焦虑后,我不自觉地走入了自己的“平行人生”,开始在工作之余运营微信公众号,开启了我自己的斜杠青年之旅。Susan的书让我更加确信一点:斜杠青年是几乎每个人的自由之路,而不仅是我自己。——张辉公众号“改变自己”Co-writer/百度工程师

多重身份即多重人生,我想作者传递的是一种人生态度,每个人都有很多可以扩展的可能性,把有限的生命转化为无限的价值,这在数字化的当下,尤其重要。——崔恕诗人/多元化创作人/歌手/制作人/编剧/投资人

之所以成为一个斜杠青年,其实经历了一个“自信心推倒又重建”的过程。人的精力是无限的,一定要尽一切努力勇敢地抓住机会。想要什么就大胆地去说、去做,不然就不会是你的。一件永远不会错的事情就是让自己更全面,更完善。——崔书馨青年作者/平面模特/市场公关

从主持人跨界演员和服装设计师,我也一直在探索多重身份的管理和生活的平衡,想要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一定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现在社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创业,开始找寻属于自己的自由生活,所以每位对生活有追求的斜杆青年们,相信从Susan的经历和她的观点里面能给你们实用的干货,相信在这本书当中你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勇敢的走自己的路。——陈胤妃主持人/演员/设计师

当Susan在书中说到打破界限、保持进步、极简主义与CrossFit时,在我看来,她说的是。人一生最大的安全感,应该来自于自发且充分的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如果你一直希望自己勇敢而真实,那么现在做个深呼吸,用猛烈的孤独开始你伟大的历险。(这句话来自伟大的Leonard Cohen)——遥远姾品牌创始人/旅行者序自己的人生

当Susan告诉我她要辞职做斜杠青年的时候,我很高兴。因为我知道,她想明白了自己应该干什么,她成了一个真正对自己负责的人,她会有属于自己的人生。

对自己负责,过自己的人生,看似是一件人人都在做的事情。环顾周围,大家好像都在干自己该干的事情。然而,仔细想一想,我们真的是在对自己负责,过自己的人生吗?

人性里有一条亘古的法则,就是从众。在多数情况下,跟着别人走一条现成的道路,风险是最小的。在远古时代,风险往往意味着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是不可承受的,所以自古以来,大多数人都是从众的。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看看别人,那就是榜样。

然而从众的副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它让人们活着其他人的生活,梦想着其他人的梦想,哪怕你是一条鱼,在猴群里也要学着去爬树。今天,在这个物质相对丰富,安全相对有保障的年代,大多数人还是像自古以来那样,宁可过着别人的生活,不愿意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经常会看到身边和社会上,有无数工作压力大到不行,丧失了健康快乐乃至轻生的人,他们真的是对自己负责吗?

当然,你可以找一千种理由告诉自己,不应该离开一条所有人都觉得正确的路,哪怕你自己觉得很难受:

找一份工作不容易啊!我还能找到其他工作吗?

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家人会担心的!朋友会担心的!

账单怎么办?房租怎么办?贷款怎么办?

其他同事比我还辛苦,他们不也继续着吗?

再坚持下去,也许就会好了……

这些,与其说是真实存在的理由,还不如说是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障碍。世界当然是有限制的,我们不是每条路都可以走。从物理角度说,我们无法超越光速;从生物角度说,人体不能光合作用;从社会角度说,法律的威严不可触碰。然而,只要回顾一下历史就能知道,人类的生活在巨大的限制下,有着近乎无限的可能,很多看似的必然,其实远不是那么神圣不可侵犯。

就像一句老话,“以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根本到不了拼才华的阶段”,绝大多数人哀叹的无可奈何,也根本触及不到大自然和社会设定的上限。我们就是喜欢自己给自己画地为牢,在大脑里上个锁,告诉自己,没有其他的选择了,没有其他的路了。这个世界本来是多元而精彩的,当你删除了人生的其他选择时,你的人生,就只剩下华山一条路了。

Susan主张的斜杠青年,我觉得是一个有功德的事情,因为它提醒了我们,生命未必只有一种活法。斜杠青年的根本,也不在于你有几个身份、几个职业、几种技能、几份收入,而是在于你有没有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有没有在对社会和家庭负责的同时,也对自己负责。

社会上有一种观念,认为人生就应该在一条道路上奋斗到底,像寿司之神小野二郎那样,用一生把寿司做到极致,只有那样才是成功。是的,专精一门,做到极致,是令人赞叹且值得赞美的,然而世界是多元的,也必须是多元的。我们赞美寿司之神,却不能要求人人去做厨师,更不能要求人人去做寿司。我们不能要求人人都有一样的追求,就像不能用猴子的标准去要求鱼一样。

世界是多元的,所以你可以有一元的人生,也可以有二元的人生,甚至可以有五元的人生。关键在于,我们只能活一生,所以我们有资格要求活出属于自己的一生,唯如此,才是对自己真正的负责。

Susan曾和我探讨过一个问题: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的观点是,生命的意义是一道没有正确答案的填空题。生命是事实,意义是价值,价值判断因人而异,所以生命的意义也因人而异。正因如此,我们才可以各自追寻,给出自己的答案,不用和别人的一样。

所以,无论你是不是想当斜杠青年,是不是想走不一样的道路,都需要做一件事,就是仔细看看脚下:这是自己想要的吗?还有其他的可能吗?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我相信,每一个认真审视过自己的人,无论有着几元的人生,无论是多大年纪,都是一个活得精彩的斜杠青年。谢田《一步一世界》作者/环球旅行家/学者自序从此以后,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前阵子,约好友X先生吃饭,问其最近的安排,他眉飞色舞地和我说道,9月份在北京看故宫“石渠宝笈”书画展,然后去杭州看“丝路之绸”特展,再去广州看“千年风雅”宋元书画展,从那儿前往香港去看汉武帝特展,顺便尝尝米其林三星中餐厅“龙景轩”,中秋节再去维多利亚港湾赏个月,紧接着,就得去台湾看苏东坡《寒食帖》和郎世宁来华300年特展,当然台北的紫艳中餐厅和糖村牛轧糖是不能不吃的;10月中旬去日本,除了吃米其林三星的怀石料理外,要看奈良正仓院特展、京都琳派特展、东京国立博物馆中国书画特展,当然最重要的是九州国立博物馆10周年特展,有唐代的螺钿紫檀五弦琵琶;11月,在去南美和南极旅行之前,还准备先去纽约看大都会博物馆百年中国书画展,能看到唐代韩干的《照夜白》。

虽说我早已习惯了X先生独特的生活方式,但这种“看展生活”还是让我大吃一惊,于是半开玩笑道:“你这种生活也太奢侈了吧!”说其奢侈,并不全是因为他的花费,相比那些奢华的生活方式,这些花费其实也并不算很高,更多的是因为他能够不受钱和时间的限制,随心所欲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似乎才是真正的“奢侈”。

X先生是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的狂热爱好者。他自小熟读史书,书上能够读到的,他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因此他目前最大的梦想就是能亲自体验那些留存下来的世界文化遗产。为此,他把过去10年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行走的路上,游走于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哪里有好的展览,就专程飞过去看。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去过近500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也把中外顶级的历史文物看了个遍。

和X先生相识已经有两年多了,因为彼此身上的一些共同点,我们慢慢地从最初的工作关系变成了无所不谈的朋友。关于他的这种生活方式,我也从一开始的不理解,转变到现在的欣赏和支持。不过,我欣赏的并不是他能够到处游走,而是他敢于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能够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并勇于去追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都会有从众心理,这种心理使我们想要与周围的人保持一致。在原始社会,从众会增加我们的生存概率,因此这种选择是明智的。不过,人类社会从发展到现在,“从众”与“生存”似乎不再有直接关系,但是这种原始的力量依然存在并主宰着我们。

从有意识起,我们便开始“模仿”周围的人,在不知不觉中继承了父辈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这并不是坏事,反而使得生活相对简单,因为我们不需要过多地去思考和选择。若生活能够一直这样下去也无大碍,可问题在于,有一天,我们很可能会突然发现,原来自己是有选择的,生活可以有多种可能性。于是,我们陷入了一种困境:是选择继续从众还是跟随自己的内心去探索?从众是稳定和安全的,但我们很可能会因为某一天的觉醒而生活在遗憾中;探索,毫无疑问,是种“冒险”,因为没有了“模仿”的对象,所以一切都得依赖自己,但这也许会让我们的人生少些遗憾。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处于这种困境中:我知道自己并不适合那种稳定的上班生活,却没有足够的资本与勇气去摆脱它,更没有想明白什么样的生活才是自己想要的。

2015年,某种外在因素终于促使我脱离了“正常”的轨道。这时,我才发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直至你过上了这种生活。我原以为自己是个事业型的女强人,渴望成为叱咤风云的职场精英。过了一段不上班的生活后,我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有野心和志向,我似乎更喜欢这种不慌不忙、有足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去享受生命和发展自我的生活。

过去,我一直以为像上班那样的生活是必需的,因此对于X先生的那种生活,我一度无法理解。辞职之后,我才慢慢发现,工作只不过是手段而已,不是目的。的确,赚钱十分重要,因为钱为我们提供生活所需,给我们安全感,可是如果已经有足够支撑自己生活的资金,那可不可以不再把赚钱看成当下最重要的目标了呢?

我绝没有想要否定上班这种生活方式,毕竟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是现在的主流生活方式,但我们需要意识到,它既不是赚钱的唯一方式,也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方式。我们应该允许不一样的生活方式的存在,不去过分评判他人的人生选择,因为当我们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时,我们也在限制自己,同时也失去了本可以拥有更多生活的可能性。

事实上,有一类人群正在全球范围内崛起,他们被称为“斜杠青年”。“斜杠”一词来源于英文“Slash”,这个概念出自2007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Marci Alboher(玛希·埃尔博尔)写的一本书。她在书中提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于“专一职业”这种生活方式,而是开始通过多重职业来体验更丰富和更多元化的生活。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不同职业,于是“斜杠”便成为他们的代名词。

早在1996年,美国学者Arthur(阿蒂尔)和Rousseau(卢梭)就提出了类似的概念,叫作无边界职业生涯(Boundaryless career)。无边界职业生涯强调以个人就业能力的提升替代长期雇佣保证,使员工能够跨越不同的组织实现持续就业,也就是说,能力才是赚钱的关键,只要有能力和实力就能通过为不同的组织服务来获得更多收入以及更高的灵活性。这将是未来重要的组织变革趋势,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将取代资本成为核心生产要素,一切组织与生产都将围绕人才而展开。“斜杠青年”这个概念被提出之后,一股新的潮流随之而起。一夜间,“斜杠青年”成了许多上班族的理想生活方式与奋斗目标。然而,大多数人对于它的理解是不完整的,甚至可以说是扭曲的。“斜杠青年”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多重收入与多重身份,这导致了一种误解,以为多几份兼职,然后再贴上无数个标签,自己就能成为所谓的“斜杠青年”,这样的认知显然是肤浅的。

为此,我有必要重新对“斜杠青年”进行解释。首先,“斜杠青年”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人生价值观,它的核心不在于多重收入,也不在于多重身份,而在于多元化的人生。它是对工业时代的那种“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工作模式,以及用单一职业来定义个体的一种反思与挑战;同时也是对人类好奇的本能,以及个体想要发挥与实现多种潜能的内在冲动的一种尊重与释放。

其次,“斜杠青年”是时代的产物。在过去,对于这种丰富多元化的人生,大部分人只有羡慕的份儿,那样的生活只属于不用为生计操心的富裕阶层。而如今却不一样了,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和公平性,也带来了组织上的变革。这个时代的进步为有才华和能力的人提供了摆脱机构束缚,通过自己的实力就能获得足够收入,并且过上充实、富足而又自由的生活的机会。这样想一想,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是何其幸运啊。

最后,“斜杠青年”的生活方式需要实力来支撑。如果我们观察身边那些已经成为“斜杠青年”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实际上都是一群自控力强、经历过长时期的自我投资与积累,并且拥有某种核心竞争力的人。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要怎样才能成为‘斜杠青年’?”我觉得你先问问自己,是否真的想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是否拥有强大的自控力,是否有一项或者多项突出的才华与技能?如果没有,那还是先花时间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实力的人吧。没有自控力与实力作为前提的自由,只能被称为任性,正如这句话所言:“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梦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淀和积累。”

我目前就是这种新型生活方式的实践者,但为了避免“斜杠青年”带来的误解,我更愿意把这种生活方式称为“无边界人生”。无边界的含义是广泛的,它可以指职业和收入的无边界,也可以指工作方式的无边界,即没有限定的工作场所,没有固定的雇主,没有固定的合作伙伴,更重要的它是一种心态上的无边界——人生没有必须或者一定,人生有无限可能。我想要打破边界是因为那些所谓的“边界”都是人为定义的,它们并非永恒不变,也并非理所当然。只要我们能够突破心中的自我限制,那么我们就为自己的人生打开了无数扇窗,带来了无限可能。这样的多元化人生才是真正值得期待和追求的人生。

尽管我从职场人士过渡到“斜杠青年”的这条路走得十分顺利,但是坦白说,在刚刚离职的时候,我还是经历了一段没有安全感的时期,因为未来要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不过最让我纠结的是,害怕万一哪天遇上花费很高的病,自己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医治。某天,和好友聊天时,我无意间谈起了自己的顾虑,结果她一句话便彻底打开了我的心结:“如果实在没钱治,那就别治了呗。”我恍然大悟,是呀,为什么要如此执着于“生”呢?所有生命都将在某个节点结束,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生命是如此无常,以至于我们根本无法预知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所以与其担心未来,牺牲现在去为那些可能的意外做准备,还不如好好地用心把每一天过好。人这一辈子,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当死亡来临时,你突然发现自己从未用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过。1新时代,新机会人这一辈子,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当死亡来临时,你突然发现自己从未用自己想要的方式活过。离职,全新的开始

厦门,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我脑海里这个词与“浪漫”“文艺”像吸铁石一般粘贴在一起。一想到厦门,脑海里浮现的便是微风拂过的夏日海边,蔚蓝天空下那垂在白墙边的三角梅,还有无数设计感极强的文艺小店。于是,和男朋友商量,打算端午假期去厦门玩。

带着这些美好憧憬,我们来到了厦门。然而,看到曾厝垵的第一眼,我就隐隐地感觉到内心的失落。穿过人潮涌动的小街道,我们往客栈的方向寸步难移地挪动着,街边的小店尽管有着很多现代设计和文艺调调的词句做遮掩,但还是掩盖不住那些赤裸裸的“吃吃吃”“买买买”,还有“艳遇”等以刺激人类最底层物欲为基础的庸俗商业目的。不需要发挥任何想象力,我就能明白鼓浪屿会是什么样的场景,于是我们便当即决定放弃去鼓浪屿,选择第二天清晨徒步去南普陀寺。

我一直钟情于寺院,因为渴望身处佛门清静之地的那种空寂,可是看着寺院门口高高举起的旅游团旗杆,我彻底无语了。在中国的节假日逃离人群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不过,我还有最后一丝希望——去逛逛那些独立书店和文艺咖啡馆。厦门确实有些非常独特和用心经营的咖啡馆,里面的环境和布置散发出的文艺气质,一眼就知道这是我要寻找的感觉。可出乎意料的是,欣喜只持续了不到10分钟,看来这种文艺对我的吸引力远远低于想象。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变了,外在的刺激已经无法激起我的兴趣,坐在人为营造的“文艺”中,我渴望的却是一种“空”的境界。

去厦门的前两周,我做了一个重要决定——离开现在的公司。这个决定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公司在没有和我商量的情况下,做了某个我无法认可和接受的决定,以至于很多同事觉得我是一时冲动或者是“太任性”,但我心里明白这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只是我还无法把这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执着用理性和逻辑的方式解释出来。然而,厦门的这趟经历却意外地让我明白了自己如此坚定的理由。

5年前,刚刚回国的我放弃了正在为之努力的CFA(注册金融分析师)二级考试,接受刚进入中国的硅谷新宠Groupon(“高朋”网)的offer(录用通知),脱离金融分析师的职场轨道,正式踏入互联网行业。硅谷吹来的那股创业风让我看到了中国互联网的光明与未来,这必定是一波具有颠覆性的新浪潮,我很庆幸,自己已身在其中。一时间,身边会聚了很多从美国顶级名校回来的高才生,甚至很多在硅谷或者是投行工作多年的精英都选择回国创业。这群人不仅拥有令人羡慕的教育背景、超凡的头脑,还有一颗想要改变世界的心。和他们在一起,我感觉自己所有的细胞都被激活,我们一起分享着硅谷那些激动人心的创业故事,探讨着新兴的商业模式,憧憬着移动互联网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

转眼4年过去了,然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却很难让人相信过去的一切都只发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4年里,人人网没落了,千团大战之后只留下了美团等几个赢家,新浪微博还没火几年就被微信取代了,然后就是层出不穷的自媒体和App。

曾经在一个饭桌上吃饭的聚美优品的联合创始人去纽约敲了钟,在科技媒体上也经常能看见以前一块儿玩的小伙伴的报道。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职场社交等概念被玩烂了之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O2O(线上线下电子商务)模式,互联网金融和共享经济。

即便是两年前,我们都无法预测和想象如今移动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改变:现在,我们出门用滴滴,美甲、按摩甚至做饭都能提供直接上门服务,余额宝在慢慢代替银行卡,可以瞬间搞定几乎所有的在线交易。热钱的涌入让投资人遍地都是,创业的门槛低到几乎是上班之外的另一个选择,创业者也从曾经的精英群体扩大到了刚毕业的“90后”。以前听到别人去创业,心中还会升起由衷的钦佩,现在谁再说自己在创业融资,我真的巴不得立马转身离开。他们身上完全没有硅谷人那种通过科技改变世界的情怀和理想,大家谈论的只是如何利用庸俗的手段来吸引眼球,相互合作推广换量,然后再去融资拿钱。每当传统行业的人问App是如何赚钱时,我只能苦笑着说:互联网真正的盈利模式其实是“忽悠”投资人的钱。曾经那个吸引我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已经彻彻底底失去了节操,沦为了资本运作的工具和流量倒卖市场。

厦门的曾厝垵几乎是移动互联网线下的再现版,把人贪婪、欲望和庸俗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两者都是短期内用钱做出的概念,曾厝垵原本就是个小渔村,没有任何历史和文化积淀,完全是靠钱打造出来的一个商业概念。同样都是使出各种手段来吸引眼球,通过刺激人最原始的欲望来获取商业利益。在他们眼中,所有人都是拥有消费潜力的“流量”。当公司下达明确的任务和指标时,我很清楚自己无法完成。尽管我能够明白资本市场对数据的要求,也能理解在资本压力下创业公司不得已要做出的选择,可对我来说,那些冷冰冰的数据实在无法激起我内心的热情。我需要知道自己所做事情的意义,需要看到用户因为我们所做的事情变得更好,而不是让他们成为欲望的奴隶。

选择离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对不确定,人总是会有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即使在下了决心之后,有那么一瞬间我甚至还有过妥协的想法。很巧的是,就在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马上就要离开这个人世。梦里,我望着窗外的蓝天,悲凉地自言自语:这是我最后一次看到蓝天了。第二天,我被透过窗帘的明媚阳光唤醒,睁眼的那一刻,我庆幸自己还活着。早上7点,我约了网球教练上课。在球场上,我挥着球拍,欢畅淋漓地奔跑着,天空那透彻的湛蓝色给了我一种源自基因的原始快乐,晨光洒在身上,从皮肤一直温暖到内心深处,驱散了积累已久的阴郁和焦虑。我告诉自己:这才叫生活!从那一刻起,我再也没有动摇过。

我们每个人原本都有自己的节奏,这种节奏意味着我们每天在精力、情绪、状态和表现中起伏不定,而在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季度、每一年中,这种起伏都会发生更加微妙的变化。我们本可以踏实地坐下来沉浸在那种节奏里,但进入学校和社会之后,时间被机械地分割了。我们很难再沉浸在自己的节奏中,而是被其他人掌控了节奏和步伐:社会要求我们去适应各种外在要求,从而适应他人的节奏,按照他人的“鼓点”前进。这样的结果就是,每个早晨我们都要面对那种被逼上竞技场的压力。童年时期强烈的融入感和对外界世界的好奇心,不知不觉地消散。被社会掌控的我们变得越来越依赖自己所拥有的物质世界,也越来越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按照别人的规则做出自己的决定,按照别人的价值观来生活。从进入学校开始,我们便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最终成了生活的囚徒,终日在条条框框中劳累奔波,为别人对自己的种种看法而苦恼。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巨大又可怕的地方。在这里,我们不停地斗争,以满足自身难以止息的欲望。而往往在目的达成时,却发现结果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我们努力去追求良好的生活质量,却发现所谓良好的生活质量,其实多是无趣、肤浅、从众式的。我们最终发现,这个时代最大的挑战其实是如何使生活富有激情、创造力和活力。

因此,我要离开的不仅仅只是这份工作或是移动互联网行业,而且要离开这种扭曲的生活状态。人生本应该是充满乐趣和欢乐的,可我们却把那种从小被逼上各种补习班、长大后坐在办公室干一些自己不喜欢又毫无乐趣的工作,然后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压力,把买房生子的生活看成理所应当,似乎拥有了太多快乐和乐趣反而不正常。我选择离开,因为我想看看回到快乐、自然、充满乐趣的生活是否是一种可能。

在公司的最后一天,当我交接完所有的工作,迈出办公楼那扇大门时,我心中没有任何畏惧,反倒充满了期待,因为我知道,走出去必定是海阔天空。生命的意义由自己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在长辈和老师的训练中有了这么一套根深蒂固的逻辑:在学校一定要好好读书学习,学习好了就能考上好的大学,考上好的大学就能找到好的工作,好的工作意味着高收入,等有钱了就能买房、买车、结婚、生子,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等到孩子们成家立业之后,我们就可以退休养老,好好享受天伦之乐。于是从小到大,我们都严格按照这种逻辑来计划自己的人生,然而,我相信每个人都会遇到那么一瞬间,我们突然开始怀疑:难道人生就这样了吗?

当那一刻到来的时候,有人选择开始思索人生,渴望找到生命的意义;有人则选择放弃,依照原有的思路和逻辑继续走下去。我属于前者,但我不知道这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记得曾经听过一个玩笑式的选择题,问愿意成为一个痛苦的哲学家还是一只快乐的猪。尽管是笑话,但其中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喜欢思考的人,在大彻大悟之前,往往要比那些不怎么喜欢思考的人经历更多内心的痛苦与迷茫。

我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是在刚上大学的时候。大学时光对很多人来说,是快乐的青春回忆,可对我来说,却是人生最黑暗和痛苦的时期。当身边的所有人都在谈恋爱、熬夜打游戏、逃课出去玩的时候,我却被一个问题深深地困扰着——我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它就像一个魔爪,牢牢抓着我不放。为了找到答案,我不停地问身边的人,期盼有人能告诉我。到如今,大多数的答案我已经不记得了,唯一的例外就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她是一个非常朴素并且勤奋好学的北京女孩,我问她时,她甚至没有任何犹豫就直接回答道:“人活着就是为了受苦的,苦受完了,生命也就该结束了。”那一刻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心中似乎有把生锈已久的老锁终于被打开了。之后,我再也没有向身边的人问起这个问题。我想,她的回答也许为我那时内心经历的痛苦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所以也就暂时解决了心中的困惑。

从那之后的近10年时间,我从未放弃关于这个问题的思索,虽然多了不少人生经历,但遗憾的是,我始终没能找到特别满意的答案。从大学开始,到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再到去美国念书,我都处于迷茫、困惑,甚至被动、消极的状态。毕业后,在美国工作的那段时间,我变得积极了很多,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尝试一些新事物,人也变得自信起来。回国后,凭借着在美国收获的自信,我开始积极地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有了一些影响力,整个人似乎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纠结和迷茫。尽管那时我还是没想明白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但令我感到满足的是,我已经摆脱了消极和被动的心态,并且努力让自己活得充实和快乐。

几年前,我认识了一位对我来说意义非凡的朋友,他便是我如今重要的事业伙伴——X先生。与他的交谈给了我不少启发,让我开始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深入思考。他并没有比我大几岁,但是他的博学程度以及思考问题的深度远远超过了同龄人。某次,在与X先生的交谈中,我忍不住又提起关于生命的意义这个话题。我十分期待他的回答,心想着:说不定他能帮我找到答案。然而,他却告诉我说人的生命原本就没有意义。他尝试着和我解释,但我完全不记得他说了什么。也许当时过于惊讶,以至于我根本无心去听下面的解释,又或者是,仅凭我当时的水平很难理解他所说的内容。总之,他那番解释也就没有在我脑子里留下任何痕迹。这样的答案,我显然无法接受。我一直苦苦寻找着人生的意义,怎么可能没有?不过,我内心并没有抵抗和拒绝这个答案,我甚至隐约觉着,这也许就是我在寻找的答案,只是我还理解不了。

2014年春节,我在家闲着无聊,便看起了非洲动物的纪录片。本来只是出于好奇,想了解一下大洋对面那个奇特的动物世界,不想却因此有了意外的收获。若不是当时刚好读完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我也许就只会把这些纪录片当成非洲动物世界来消遣娱乐。然而,这本书改变了我看它们的角度,我发现自己居然能够在这些非洲大草原的哺乳动物身上看到人类的影子,甚至还能够想象出人类行为的演变过程。这并非不可思议,事实上,我们的非洲祖先与同在这片大草原上世代生存繁衍的其他哺乳动物之间并没有太大区别。想想看,人类文明从出现到现在也不过几千年时间,这些文明在人类身上的作用远远比不上过去几千万年的进化对我们的影响。这也就是说,我们其实和其他非洲哺乳动物一样,被同样的基因控制着,遵循着共同的规律。

我们总喜欢赋予某些行为以非凡的意义,但实际上这一切只存在于人类主观意识创造出来的想象世界中。大自然没有情感,也没有什么道德的概念,它只遵循着自己的法则和规律。我们歌颂母爱,赞美它的伟大和神圣,但其实它只不过是大自然进化出来的某种生存机制而已,目的是为了提高基因的复制概率。这是因为,哺乳动物的新生幼崽一般都极其脆弱,若没有母亲的照顾与呵护,几乎没有存活的可能。因此,这就使得母亲对孩子好、愿意为孩子牺牲的基因得以复制和延续,于是便有了所谓的母爱。

我们看到哺乳动物奋不顾身保护自己孩子的场面时,都会情不自禁地被感动,认为它们太伟大了,但事实上,动物并没有理性意识,它们去救自己的孩子或其他同伴的时候,并不是自己主观上的主动选择,而是出于一种本能,这是早已被设定到基因中的自动选择。同样,我们看到动物世界捕猎时的厮杀场面,或是雄性动物攻击其他雌性动物的幼崽时,会觉得太残忍,但这就是自然法则,弱者必定会成为强者的猎物,然后退出基因库。

基因就是这样通过物竞天择的方式来实现进化,个体的死亡其实也是为了满足基因自我进化的需求。因此,从生物层面上来说,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唯一目的就是生存和繁衍,而每一个个体的存在则是为基因的延续和进化服务。

就在那么一瞬间,我脑海里闪现出X先生的那句话:“生命原本就没有意义。”然后我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完全明白了它的含义,原来生命真的没有意义。我过去所有的困惑与迷茫,都是因为我曾经固执地相信这个世上存在着一个统一的、至高无上的、所有人都应该去追求的生命的意义。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这样的意义并不存在。那些我们曾经听到和读到的关于生命的意义,全都是他人主观所赋予的,即便是文化、宗教和哲学的答案,也都是一种主观信念与选择。生命的意义,除了繁衍之外,全都是虚构的,它仅仅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既然是主观的,那么答案就无所谓对错,更没有什么理所应当。这种瞬间顿悟让我如释重负般轻松,我的心终于踏实了。

尽管在生物层面上,人类与非洲猩猩的差别并没有太大,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人类又是非常独特的,因为我们拥有独特的心智。对动物来说,个体的存在只不过是为了物种的繁衍和进化,除此之外别无目的。但对人来说,仅仅活着是不够的,我们还得有活下去的理由,正如尼采所说:“只要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几乎什么都能忍受。生活有意义,就算在困境中也能甘之如饴;生活无意义,就算在顺境中也度日如年。”尼采所描述的,我深有体会,我过去内心的那些迷茫与纠结,正是因为没有让我想起来就兴奋不已的活着的理由。

实际上,我所经历的迷茫与困惑反映了一种客观与主观上的深刻矛盾,那就是大自然并没有赋予人类生命以特殊的意义,但人类对于生命的意义有种强烈的渴望,而且这种对于生命意义的感知如此之重要,以至于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主观幸福程度,正如积极心理学家所说的:“幸福是关于快乐和意义的整体感知与体验。”

人生若没有意义,又何以言幸福?我猜想人类对于生命意义的渴望来自自我意识的形成。对其他动物来说,它们没有自我与时间的意识,因此它们感受不到所谓的过去与未来,当下的那一刻便是生命的全部。自主意识赋予了人类强大的力量和改变命运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痛苦。正因为意识的存在,我们才有了对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感知,这才有了所谓的“自我”。“自我”这个概念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连续的整体,而对于意义的渴望则是出于自我认知和发展的需要。

其实,“生命的意义”无非就是要解决一系列关于自我的重要问题: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的未来在哪里?它最直接的表现是对未来的清晰规划,未来的目标就像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方向标,我们以此来评判日常的行为选择,并为自己当下的行动找到合理的解释。若是能够清楚地明白自己未来的方向,并且每天都能为之努力,那么生活便充满意义。反之,若感觉人生无意义,要么就是还不清楚未来到底想要什么,要么就是目前所做的对于自己想要的未来毫无帮助。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中产阶级的大量出现,“生命的意义”逐渐成了现代都市人最大的人生困惑。消费主义和大众媒体的兴起,把人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物质上,并成功地利用人的虚荣和欲望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媒体则把那些预设好的价值观悄无声息地植入我们的潜意识,告诉我们那种有钱、有身份、有地位、开好车、住好房、能够随意消费、享受各种优质服务的生活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样的流行价值观让很多人把追求物质和享乐作为人生的核心。

但是,物质享乐带来的快乐都是短暂的,而财富积累到了一定阶段反而会让生活变得不快乐,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因为精神世界的匮乏而空虚和迷失,感觉不到人生的意义。面对人生意义的缺失,多数人企图向外探寻找到答案,然而向外求索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因为无论你怎么寻找,找到的永远都是别人的。生命的美好就在于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但若是你把别人的或者大众媒体所设定的人生目标拿来当成自己的,那么终究有一天你会因为错过自身的独特而遗憾。所以,只有摆脱外在他人的影响,回归到自己,向内求索,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

明白这一切之后,我便不再纠结了。人生根本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什么一定和必须,我无须违背意愿,逼自己过和别人一样的生活。别人要怎么样生活是他们的选择,而我这辈子要如何生活是我的决定,它无须符合什么标准,也不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对我来说,唯一要做的就是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然后全心全意,用自己想要的方式,过属于自己的生活,不论这种生活是不是大众眼中所谓的“成功”。

我曾经觉得自己很不幸,因为我不明白,为什么身边的人都在享受青春快乐的时候,我却在承受着这个年纪本不应该承受的内心痛苦。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过去这些年其实是一场意义非凡的自我探索之旅,痛苦是为了开启智慧并获得自由,然后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是谁夺走了工作的乐趣

2016年6月30日,我离职整一年。毫不夸张地说,离职后的这一年是我人生中最快乐、最充实,也是产出最高的一段时光。过去一年的经历甚至改变了我对工作的看法。我曾经与大多数人一样,认为工作就意味着被控制、被管理,做一些不喜欢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它是有趣、好玩、快乐的对立面。我估计90%以上的人会相信,在没有经济压力的情况下,只要可以不工作,自己肯定会选择不工作。我们也经常听人说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早一点实现财务自由,这样就不需要再工作了。总之,在传统的观念中,工作是痛苦的、令人讨厌的事情。然而,真是如此吗?

在过去的这一年中,已经忘记有多少次在闹钟响之前,我就迫不及待地起床,坐在电脑前,兴奋地开启一天的工作,直到自己已经很饿了才想起去吃早饭。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但这的的确确是事实。同样是工作,为什么以前去上班感觉是要上刑场,而现在却成了一件无比开心的事情呢?这种差异需要从人的行为动机的角度去理解。

关于人类行为动机,过去的科学家存在着错误的认知。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他们认为人类行为的驱动力只有两种:第一种叫作生物性驱动力,即满足最基本生存需求的动力;第二种是外在的驱动力,即因为外在环境刺激(例如奖惩措施)而产生的行为动力。在过去的科学家看来,人天生就是懒惰的,只有满足最基本需求的动力,如果想要他们做基本需求之外的事情就必须依赖外在刺激——利用奖励或惩罚的手段。

然而,这种错误的认知却成了现代管理学的基础。在现代管理学中,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员工被认为是懒惰的,只要没有人看管,他们就会偷懒,不好好工作。在企业中,“胡萝卜加大棒”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管理策略,而管理层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各层员工。这种信念的存在让公司老板和管理层对员工产生普遍的不信任感,而这样的管理模式反过来又会使员工产生被动的工作心态,因为当人被看着做某件事的时候,他会自然而然把那件事情当成别人要他完成的任务,而不是自己想要做的事。这其实是大家在工作中很难获得快乐的关键原因,因为人只有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才会有真正的愉悦感。

庆幸的是,这种观点最终得到了纠正。心理学家通过大量实验与研究,证明了人类还存在第三种驱动力,即去主动学习、创造更美好世界的动力。科学家认为人类天生就有发现新奇事物,通过寻求挑战来施展才能和获得新技能的内在倾向,也就是说,在没有任何激励的条件下,人也会自主行动,这种行动的驱动力就来自对挑战和成长的渴望。詹姆斯·柯林斯就曾在《基业长青》中写道:“追求进步的驱动力源自人类一种深沉的冲动,一种探索、创造、发现、成功、改变和改善的冲动。追求进步的驱动力不是一种枯燥的理性认识,而是一种深入内心、具有强迫性、几乎与生俱来的原动力。”

当我们发自内心地想要做某件事情时,这件事本身就是目的,我们去做,不是因为会得到报酬或者奖赏,而是因为在做的过程中我们能够获得乐趣。我们喜欢打电玩游戏、喜欢运动,不是因为会获得奖赏,而是因为我们从中得到挑战和快乐。同样,很多人在业余时间不求回报地参与组织一些活动,也是因为他们渴望发挥自己的价值,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周围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由此可见,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工作本身,而在于工作背后的动力。我们以为自己讨厌工作,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上,人最开心快乐的时候不是闲散或者什么都不做的时候,因为无所事事会让人感觉乏味、空虚和无聊,所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件有意义的事情中的时候,喜欢挑战、渴望进步和成长才是人类的天性。当一个人将所有的精力完全投入某种活动中时,他会有种高度兴奋又无比充实的感觉,这才是人生的最佳体验,也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心流”(flow)。

既然我们天生就喜欢挑战,渴望学习与成长,可为什么我们如此厌恶工作?到底是什么夺走了我们本应该在工作中获得的乐趣?

美国畅销书作家丹尼尔·平克在他2010年写的一本名为《驱动力》的书中给出了答案,他认为我们在工作中无法获得快乐最核心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被剥夺了独立自主的权利,因为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人类有自主、独立、寻求归属感的内在动机。如果这个动机被释放出来,人们就能取得更多成就,生活得更加充实。

丹尼尔·平克在书中提到,现代经济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经济发展的动力从“左脑能力”转移到“右脑能力”,即创造力、共情能力和全局思维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过去那种传统“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理念已经行不通了,因为当工作仅仅被看成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时,员工会缺乏内在动力,使得他们的潜能与创造力无法得到发挥。人只有在做自己喜欢、主动选择去做的事情的时候才会表现出积极性,释放出激情。因此,想要更好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价值,企业管理就必须进行升级,给员工更多的自主性,让他们自主地选择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方法以及工作团队。

很多公司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为了更好地释放员工的潜能,它们正在积极地进行各种各样管理上的创新。像Google(谷歌)、Facebook(脸书)、小米等科技创新公司,它们已经把大部分的主动权交给了员工。这些公司有着非常扁平的组织架构,在这里被管理的是项目而不是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强大的自我驱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只要不影响项目合作与进展,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决定工作时间与地点。有的公司甚至给员工极大的创新空间,鼓励公司内的创业,只要某个创新想法被证明是有潜力的,他们就能自行组织团队,向公司申请资金。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潜能才能得到激发,工作才是充满激情与乐趣的,而非无可奈何。

尽管灵活的管理制度、组织方式和工作模式能够让我们在工作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因而获得更多动力和乐趣,但这种转变绝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而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此之前,我们让自己在工作中获得乐趣的唯一办法就是去主动寻求和创造。离职,然后去做自己喜欢又能赚钱的事情,当然听上去是十分理想的,也是很多人所渴望的,但这未必是当前最合适的选择,因为这不仅需要你有清晰的自我认知,还需要有一定的商业头脑、足够的实力和执行力以及强大的内心。

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目前更需要思考的不是是否要离职,而是如何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自主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斜杠青年”所提倡的多重身份和多重收入就是一种主动寻求乐趣、让自己生活得更快乐的方式,因为它能让我们在保留一份能够给自己提供稳定收入工作的同时,去寻求、探索以及尝试不一样的事情,从而找到人生的动力与激情。

工作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美好快乐的人生应该是能够在工作中享受快乐。是时候去找回那些我们本应该在工作中获得的乐趣了。现代企业还能生存多久

一提到上班,许多人的脑海中都会出现这样的联想:高峰期挤地铁、打卡记考勤、全天在固定的工位伏案工作、无聊的重复劳动、上司的严格管控,还有同事间的各种内斗。对于这样的生活方式,相信大家都十分厌恶,但这似乎又是为了生存而不得已的选择——不去上班,怎么赚钱呢?

其实,我们之所以认为上班是人生的必须,是因为混淆了“工作”和“上班”两种概念。根据百度百科上的定义,工作指的是劳动者将生产资料转化为生活资料以满足人们生存和继续发展社会事业的过程;而上班则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工作地点去工作。毫无疑问,工作是我们维持生活的重要方式,上班却不是,它只是实现工作的一种形式。

目前我们这种主流的朝九晚五式的生活方式是在现代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之后才出现的,然而,现代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组织方式,并非有史以来就有,也不会一直存在。随着组织方式的不断演化,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说不定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告别这种朝九晚五的生活了。

最近几年,这样的变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企业规模在逐渐变小,存续时间也在慢慢缩短,与此同时,优秀的人才也越来越难被留住,个人在一家公司的时间也越来越短。许多人都开始相信新的、更有效的组织方式最终会替代企业这种形式。马特·里德利就在《理性乐观派》一书中提到:“我们兴许很快就会生活在后资本主义、后公司的世界了,个人可以自由地临时聚到一起分享、协作和创新,互联网会帮助人们在世界各地寻找雇主、员工、消费者和委托人。”

那么,现代企业究竟还能存活多久?未来的生活方式将是什么样的?也许从商业本质的角度来思考,我们能对企业的未来有个更合理的判断。/// 理解商业的本质

假设村里有两个人,张三和李四。张三既勤快又能干,他织一单位布需要2个小时,捕一条鱼需要1个小时;李四则相对笨拙一些,他织一单位布需要3个小时,捕一条鱼则需要4个小时。如果两个人都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那么张三获得一单位布和一条鱼需要3个小时,而李四则需要7个小时。但如果两个人都只专注于自己相对擅长的事情会怎样呢?尽管张三做两件事情花的时间都比李四短,但是对比捕鱼和织布的话,张三更擅长捕鱼,而李四更擅长织布。张三捕两条鱼只需要2个小时,李四织两单位布只需要6小时,要是张三拿多余的那条鱼交换李四多余的那单位布,那么两个人不仅能够同时获得布和鱼,还能各自多出1个小时的闲暇时间。

以上的故事其实就是关于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的解说,只不过他是从国家交换(贸易)的角度,而这个故事是从人与人交换的角度谈论比较优势。然而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换,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换,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把张三和李四的故事拓展到更多人身上,让每个人都专注自己相对擅长的事情,然后通过与他人交换获得所需的物品,那么每个人只需做好一件事情,就能获得所有生活必需品和更多的闲暇时间。因此,与自给自足的生活相比,分工和交换能够让每个人的生活都变得更好。

然而问题是,随着分工的细化以及参与交换人数的增加,交换也将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很难通过直接交换而是需要经历许多次中间交换才能最终得到自己想要的物品。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更优化的机制必然会通过演化而出现,这个机制就是市场。市场的核心作用就是调配社会资源以解决生产和交换的问题,市场不仅能够让交换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还能通过反馈和调节机制让供需达到平衡,让所有资源得到合理使用。

不过,市场要实现它的主要功能,除了要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需要几个关键的中间要素,即货币、价格和中间商。从交换的角度来看,货币只不过是一种交换媒介。如果没有货币的话,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和地理范围内进行物物交换,货币的出现则使得交换能够跨越时空:我可以将生产出的商品变成货币,然后在未来某个时刻用货币去交换另外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价格则是商品内在价值的外在体现,它取决于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商品的生产成本越高,价格就越高,当需求高于供给的时候,价格也会上升。

价格实际上是实现资源调配的一种重要手段,价格反映了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生产者就会生产更多的商品来满足市场需求,而当价格接近生产成本时,生产者就会停止生产该商品。另外,中间商也是市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尽管中间商既不是商品的生产者,也不是商品的终极消费者,他们的存在却能让商品从生产者手中流通到消费者手中。

商业的本质其实就是交换,而所谓的商品,指的就是那些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例如当张三捕捉了自己需求之外的第二条鱼时,这条鱼就成了商品,而当他用这条鱼去交换李四织的布时,他们其实就是在从事商业活动。只不过随着交换规模的增大,商业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简单的以物易物变成了需要市场才能完成交换。如果不是商业,我们至今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绝不可能每周只需要工作40个小时,就能享受如此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商业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整个社会分工越细,交换越频繁,那么物质文明就越丰富,经济也就越繁荣。/// 从企业到联盟

尽管商业的本质从未改变,但是它的实现形式一直在演化。从最初简单的以物易物的方式到如今的互联网在线交易,它的形式的演变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18世纪的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一次商业上的大变革,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它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生产组织方式:机器生产取代了人工生产,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了个体化手工生产。于是,大量农民放弃了自给自足的生活,而不少手工艺者因为失去了竞争优势而不得不放弃原来的生产,通过在工厂打工的方式获得薪水,然后再到市场上购买自己所需的商品。

工业革命之后,企业渐渐成为主要的商业组织形式,并通过组织各种生产要素为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18世纪的企业主要是工厂制形式,它的主要特色是:通过使用大型机器和雇用工人来实行大规模的集中劳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加剧,企业开始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管理理论,而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使得企业中出现了职业化的管理阶层,企业也逐渐走向成熟,成为现代企业。

现代企业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导致了现代生活方式的出现:每周工作5天,每天朝九晚五地在自己所属的职能部门从事着专项工作,然后每月领取固定工资。尽管这种生活方式常常遭到我们的抱怨,但当我们回头看整个人类历史时就会发现,这已经是迄今为止普通人可以拥有的最好的生活方式了。但商业形式和组织方式的演化不会就此停止,我们也不会永远按照朝九晚五的方式生活下去。

按照现代经济学理论,企业本质上只不过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它能够按照一定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实现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尽管企业本身存在着管理成本,但只要管理成本低于交易成本,企业就有存在的价值。然而,科技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不仅带来了协作的便利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还极大地增加了交易的频率和效率,这使得交易成本在不断降低。当交易成本降到低于管理成本的时候,那么现代企业这种组织和管理方式就会失去优势。

事实上,企业在成本和效率上的优势正在快速消失,原因在于:一方面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在不断增加,人才不仅价格越来越高,流动性也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过于僵硬和复杂的组织架构、过细的岗位划分,以及自上而下的决策体系使得企业无法快速地应对商业环境的变化。面对这种现状,有些企业已经在积极地进行组织和管理上的变革,例如很多企业都在通过去中层化、扁平化、项目制而非部门制等方式来增加自身的灵活性,并通过岗位边界的模糊化、弹性工作制度、自主权的增加来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然而无论企业如何进行改革,它都无法改变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将摆脱雇佣制这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种方式能够让企业和优秀人才之间建立联系,那便是联盟。联盟是Linkedin(领英)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雷德·霍夫曼)在他的《联盟》一书中提出的概念,它指的是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将从商业交易式的雇佣关系转变为互惠互利的相互投资关系。优秀人才与企业结合的目的不是为企业服务,而是通过企业来实现个人发展,因此他们仅仅是临时的利益联盟。

不过,我相信这种联盟的方式不仅会发生在企业与人才之间,也会发生在人才与人才之间:拥有不同技能和专业背景的人,为了实现共同的商业目标和利益,组成临时的团队,当利益实现之后,团队便可解散,所有成员又能根据各自的兴趣参与另外的项目。

从某种角度来看,我目前在做的科学理性教育平台就是一场关于这种新型工作模式和组织方式的实验。在这场实验中,我们没有员工,只有事业伙伴;没有雇佣,只有合作;没有固定工资,只有利润分成。独立的专业人士因为共同的理念、兴趣和利益走在一起,彼此发挥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