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拓展:大学生素质教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6 08:03:55

点击下载

作者:王波,张美惠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知识拓展:大学生素质教育

知识拓展:大学生素质教育试读:

第一篇 人才价值与目标行动

第一章 人才学

人才学是我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学科体系尚处于建设和形成之中。

第一节 人才学的要义与基本功能

人才学尚未形成一个公认的理论体系,甚至连研究内容的边界,某些基本概念的定义也处于争论之中。但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已基本形成,学科的基本功能也日益清楚。

一、人才学的要义

人才学是一门研究人才现象,揭示人才规律,探讨如何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科学。

人才学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关于人才理论的研究,二是关于人才理论应用的研究。

人才理论研究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关于人才和人才结构,主要研究人才的概念、人才的本质、人才的基本要素、人才的类型、人才的作用和人才的群体结构等。其二是关于人才成长的发展规律。主要是研究人才成长和发展过程、阶段、一般规律、特殊规律以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特点等。一般认为人才成长、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胎儿期、继承期、创造期和发展期。除胎儿期外,其他的三个阶段,不同的人才个体在每个阶段所持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其三是关于人才辈出的规律,主要研究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技、道德、军事、卫生、宗教和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对人才辈出的影响,以及人才辈出对社会发展和自然条件的反作用。

人才理论应用的研究,主要是以人才理论为指导,研究如何科学地发现人才、识别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设计人才、考核人才、使用人才、管理人才,如何促进合理的人才流动、开展科学的人才预测和搞好人才规划等。

人才理论研究的任务是解释人才现象,揭示人才规律。人才应用研究的任务则是为了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学的两大部分,前者为后者提供理论依据,后者为前者的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和感性材料,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人才学的基本特点

人才学的研究内容既涉及自然科学,又涉及社会科学。人才,是一个历史范畴,因而总带有历史的印记。一般认为,人才学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一)综合性

人才,既具有自然属性(如遗传因素、生理机制等)又具有社会属性。人才学既研究人才成长、发展的内在因素,也研究人才成长、发展的外在因素。人才成长的内在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心理品格、智能、身体素质及个人的实践等。人才成才的外在因素则涉及社会生产力水平、政治制度、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程度、社会环境等。一句话,人才学的研究内容既有自然科学(人体科学也应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方面的,也有社会科学方面的,所以人才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二)历史性

人是历史的产物,人才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的形态不同,人才的具体特征不同,人才成才的规律,途径也各异。所以人才学具有鲜明的历史性。(三)实践性

人才学的实践性是显而易见的。人才总是以一定的形式为社会服务,并推动社会发展的。所以人才学的研究必须既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也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现阶段,人才学的研究要为国家的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干部制度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依据。离开了社会发展的实际,人才学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且没有存在的价值。

三、人才学的基本功能

人才学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它对人才培养、发现、选拔与管理诸方面的指导性和对人才这一社会现象认识的科学性两个方面。(一)科学性功能

什么是人才?这是人们探讨了千百年的问题。我国从商、周时期至现代,一直有人研究,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标准、提出了许多的定义。但由于历史、社会和条件的多种原因,这些标准和定义,不是过于抽象,就是失之偏颇。

科学地阐明人才这一社会现象,提出客观而全面的人才标准,使人类对人才的认识由定性到定量,由经验到科学,则正是人才学的基本功能之一。人才学的这种功能是由学科的研究任务和研究目的所决定的。(二)指导性功能

这是人才学最重要也最有价值的功能。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可指导对人才的培养,科学的人才标准可指导对人才的发现,科学的人才标准和选拔人才的基本方法可指导人才的选拔与使用,整个人才学的理论可用于对人才管理活动的指导。

四、研究人才学的意义“贤才,国之宝也。”人才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盛衰、民族的兴亡。古代如此,现代更是这样。这就是人才学理论的重要性和研究人才学的全部意义。具体地说,研究人才学的重要意义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有利于提高培养人才的科学性,加速人才的成长,使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国家人才辈出。(二)有利于提高发现和选拔人才的科学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埋没人才或选才不当。(三)有利于提高人才管理全过程的科学性,使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做到“村野无遗士、朝中无庸人。”

第二节 人才学的基本内容

人才学涉及的范围很广,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现将其基本研究内容简略介绍如下:

一、人才和人才的本质

关于人才的含义,有许多不同的理解。仅就我国学术界的情况而言,就有多种说法。例如有观点认为:“人才就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人才,是指那些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具有一定的专门知识,较高的技能和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对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对人类进步作出了某种较大贡献的人,”“人才是人群中比较精华,先进的部分,是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代表。”另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才就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有特殊才能的人。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人才就是泛指有一定能力和专长的人。总之,众说纷纭。但从这众说纷纭中仍不难看出,人才最根本的特征是具有才华,且能进行创造性劳动。

人才的本质是什么?目前也无统一认识,比较集中和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一)创造性

创造性是人才最基本的属性之一,是人才与一般人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人才的创造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有专门知识和较强的能力;二是能进行具有创造性的劳动;三是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能在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作出较大的贡献。(二)进步性

人才的进步性是指人才的“才”施之于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效果,应该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的任何行动都是由思想支配的,行动是人们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等的外化表现,所以,人才的进步性,是人才的“德”的本质反映,也是人才与一些仅仅有“才”的人的本质区别。在人类历史上,那些虽有才华,但却逆历史潮流、阻碍人类社会进步的人,则不属人才之列。(三)社会性

人才是人群中的一部分,生活于人群之中,生活于社会之中。人才虽然能推动社会发展,但也无不受到社会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制约。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和政治制度的变化,必然导致人才随之变化。也就是说,人才是一个历史范畴,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形态不同,阶级不同,人才的特征也必然不同。人才是历史的产物,无不带有历史的印记。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时期人才的特点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有为社会主义祖国服务的道德动机和以人民的事业、民族的利益为重的道德行为;坚持辩证的认识论,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具有科学的世界观。

二、人才的基本要素和历史作用

人才学家认为,人才的基本要素包括德、才、学、识、体五个方面。德,主要指人才的意识形态,包括:政治信仰、道德观、人生观、爱国心、民族自尊心、正义感和事业心等。才,即才能,包括:技能和能力。学,指学问、知识。识,就是见识,是思维、观察、分析等能力的综合表现。体,包括:体格和脑力两部分,体格指身体素质和强度,脑力则包括脑的素质和强度。

正确认识和评价人才的历史作用,是人才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何认识和评价人才的历史作用,长期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一种是辩证唯物的历史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认为:人才,特别是杰出的人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天之骄子。如儒家的说教:“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俄国的海洛夫斯基宣扬,天才人物是“1”,人民群众是“0”,只有天才人物“1”带头,人民群众那一串串的“0”才有意义。没有天才人物,再多的“0”也无用。

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则认为,在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民群众,人才,包括杰出的人才,其对历史发展的进程起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决定历史发展方向的是人民群众,而人才,特别是杰出的人才,具有促进和推动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例如:牛顿、爱因斯坦等人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就是如此。

如何认识人才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认识人才与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一个复杂而严肃的问题,已经争论了几千年,可能还会长期争论下去。

三、人才的分类

人才的分类是人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人才分类,是正确使用人才,科学地培养人才和实现人尽其才的重要条件和依据。

科学的人才分类,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鲜花虽然都是花,也都一样娇艳、芬芳,但颜色有红、黄、蓝、白、紫……之分,形态亦各异。人才亦如鲜花,虽然都具有创造性、进步性和社会性,但知识结构、专业特长却千差万别,思维方法、气质性格也因人而异。所以,人才的分类,必须坚持从人才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各类人才特殊的个性特征为依据。社会实际中存在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分类中就应有什么样的类别。反过来,社会实际中根本就不存在的人才类别,人才分类中也不应有。(二)整体性原则。人才是人群中的精华部分。人才是一个整体。分类是对整体而言的,也只有对整体而言才有意义。人才分类,是通过对人才群体的考察和分析,找出各类人才的特征,揭示各类人才之间的联系,并弄清各类人才在人才整体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离开了人才群体、离开了人才整体,人才之间失去比较的前提,分类就失去了意义。(三)历史性原则。人才是历史的产物,属于历史范畴。在人类社会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不同,生产关系的不同、社会结构的不同,人才的特征也不同。所以人才的分类必须坚持历史性原则。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才的类别也不同。(四)相对性原则。人才的分类是相对的。

第三节 人才的发现、鉴别、选拔及管理

如何才能科学地发现人才、鉴别人才、选拔人才和管理人才,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兴衰、事业成败的重大课题。

一、人才的发现

发现人才是人才培养、鉴别和管理的前提。怎样才能多为国家发现人才呢?(一)应有求才之心。求“才”之举,产生于求“才”之心,没有求才之心的人,即使人才就在眼皮底下,也发现不了。(二)应坚信“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罗兰夫人,曾感叹当时法国没有人才,遍地都是侏儒。列宁在《新的任务和新的力量》一文中批评这是一种“错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凡有人群的地方,一定有比较突出的人才。只有坚持人民群众中有才能的人是无穷无尽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才能克服“罗兰夫人的错觉”,才能真正发现人才。(三)应克服官僚主义。发现人才的工作,是一种科学性很强必须作深入调查了解的工作。要发现人才,必须克服官僚主义。(四)应了解和熟悉人才的本质特征。伯乐之善于相马,是因为他了解马,熟悉马,而且特别了解和熟悉千里马的本质特征。

要发现人才,首先必须对“人才”有科学的认识,了解和熟悉人才的本质特征。如果对“人才”一无所知,肯定是发现不了人才的。(五)应熟悉几种发现人才的方法。方法,是达到目的之“桥”,不熟悉发现人才的方法,求才之心再切,也发现不了所需要的人才。常用的发现人才的方法有:1.鼓励毛遂自荐法;2.考试竞赛法;3.张榜招贤法;4.礼贤下士法;5.信息渠道法。

二、人才的鉴别

鉴别人才是选拔、使用人才的前提。鉴别人才,就是对所发现的人才作全面的深入的了解,以便对人才个体的情况作出合乎实际的评价。因为唯有知人,才能善任。

把握特征和进行比较,是鉴别人才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鉴别人才,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尚无把握确定某一人才个体应属哪一类别的人才之前,应坚持对该人才作全面的了解,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归属,而不可凭想当然。

2.坚持用不同类别人才所独有的特征去鉴别不同类别的人才,而不是用一个模式去鉴别各种人才。

3.对同一种类别的人才,坚持用同一标准进行比较,以利于在同一类别人才内部对人才个体作出比较定量的评价。

4.坚持既看一时一事,也看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

三、人才的选拔

人才的选拔,是人才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是合理使用人才的前提条件,选拔人才时应注意:

1.要有见识和胆略,注意发现和选拔潜人才。

2.以人才成长和发展规律为依据,把握各类人才的创造发明最佳年龄区。所选用的人才最好应在他们的创造发明最佳年龄区内。

3.所选拔的人才,既要注意人才个体的条件,也应充分考虑人才的组织结构(或群体结构),其中包括水平层次、年龄结构、气质特点等。

4.坚持“德才兼备”和不“求全责备”的标准。

5.坚持选人以贤,不论亲疏,这一点非常重要。

四、人才的管理

所谓人才管理(包括使用),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各种人才的作用,社会(确切地说是社会的某些部门或单位)对人才的合理组织的活动过程。人才的科学管理,是保证人才活动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并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现代社会中,人才管理已成为几乎所有管理——社会管理、企业管理、科技管理、政治管理、行政管理等——活动的核心。

人才管理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宏观人才管理一般指国家和省、区级的人才管理。其主要任务是制定有关的方针、政策和制度;确定人才管理的原则、方法;进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人才规划、计划;指导微观的人才管理。

微观人才管理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人才管理。微观人才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把国家有关人才管理的方针、政策具体化。例如,制定本部门、本单位的人才管理制度,合理调配人才,做好人才培养、考核、晋升,建立并管理人才档案,保证人才合理流动,选拔和合理使用人才等。

人才管理应注意以下基本原则:

1.能级原则。根据人才个体德、识、才、学、体的实际情况,将其安排到相应的工作岗位、职位上,以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协调原则。一是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相适应,与社会、经济、科技管理相协调;二是人才能级组合内部的协调。前者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保证。后者是使各级人才都能充分发挥作用的需要。

3.优化原则。为了获得最佳的效益,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等级应优化,人才的组织结构和环境也应优化。

4.系统原则。现代社会中的任何一个单位、组织、部门都具有两重性,即:既独立又不独立,既封闭又不封闭。作为一个单位、一个组织、一个部门,它有自己的目的、自己的任务和自己的运行机制,从这种意义上讲是独立的,也是封闭的。但这些单位、组织和部门又无一不是既要与本系统外的平行系统(单位、组织、部门)发生并保持各种物质的和信息的传递,又同时属于更大更高层次系统的子系统。所以它们又是不独立和不封闭的。因此,为了使人才管理达到优化,必须坚持系统原则,进行系统分析。

5.动态原则。必须坚持在动态中管理人才,以充分保证人才使用的合理性。这一原则包含着提倡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第二章 价值学

价值现象和价值问题存在于人类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贯穿于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过程。因而,很多学科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研究“价值”问题。而价值学则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原则,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及其特征,对价值的内容和类型、价值认识、价值目标、价值观念的变革等基本问题,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探讨和揭示价值现象以及其他一些同价值相关的问题,对价值现象和价值问题进行理论考察和阐述。

第一节 价值学的要义

一、价值的原始意义

人类对价值的认识,人类关于价值的观念,在古代社会就已经产生了。

在中国古代社会,“仁”、“义”、“礼”、“智”、“忠”、“孝”等纲常观念,就是人们当时的价值意识的反映,这些概念被当成评价事物、评价人的行为的善恶是非的观念上的标准,这是一种纯朴的、直观的价值认识思想。

在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人们常把“和谐”、“幸福”、“正义”、“至善”当作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当作最高的价值标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68~400)是较早地提出“价值”概念的人,他论及了什么才有价值、什么是公道等问题。那时候,“幸福”、“快乐”、“好”、“善”与“价值”是作为同义语来使用的。

马克思曾对价值的词源作过考证。他引用《试论哲学词源学》中关于价值的解释,认为“价值”一词,与古代梵文和拉丁文中“掩盖、保护、加固”这些词义有渊源关系,是在该词义派生出来的“尊敬、敬仰、喜爱”的意思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在古代,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人们已对价值问题进行了探讨。但是,由于当时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对价值的认识,关于价值的观念基本上局限于伦理学的领域,即:主要是从伦理价值的角度,从善恶关系中来认识和说明价值问题,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和天然纯朴性,未能真正认识和理解价值的本质和特征。

二、价值的普遍意义(一)经济学中的价值形态。价值现象和价值问题无处不存,无处不遇。不同的学科研究的角度各异,故赋予“价值”概念的内容和含义也很不一致。如:在政治经济学中,“价值”表示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劳动,因而人们所关心的是商品所包含的人类一般劳动(时间)的多寡。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亚当·斯密、李嘉图,到科学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从经济学角度,集中研究了价值特别是劳动价值问题。价值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体系中处于关键性的地位,“价值学说是经济学体系的纯洁性的试金石”。(二)伦理学中的价值形态。在伦理学领域,所强调的是道德价值。有时候,伦理学家们把“价值”和“善”当作同义语来使用,把道德规范当作道德价值来看待。(三)美学中的价值形态。在艺术领域中,“价值”则表现为“美”,美亦即价值,美的价值意识、价值观念也表现为“美感”,诸如:优美、高雅、对称等都是美的价值形态。(四)哲学中的价值形态。哲学的价值形态,其含义既不限于经济价值,也不限于伦理价值或审美价值,而以一切自然、社会和精神世界的价值现象或价值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对自然、社会和精神领域的价值现象以最一般的认识和概括。通俗地说,“价值”是指一切能够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东西。换言之,“价值”是指物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那种属性,即:物对人和社会的有用性。用哲学的语言来说,价值是表示客体(一切客观事物)属性与主体(人)的需要的关系,表示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肯定或否定关系,表示客体能否满足、在什么意义上满足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更抽象的说,“价值这个概念所肯定的内容,是指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这就是哲学上的价值的基本形态。也正如马克思所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人们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是“表示物的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这就是说,离开了人与物的关系,或者说离开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就无“价值”可言。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的统一是价值的本质,是理解价值问题的出发点。

三、价值的基本特征

价值作为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的统一体,是通过一系列的特征表现的。关于价值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一)价值的效用性。

指价值对人和社会来说必须具有某种用处,能满足人和社会的某种需要(如:物质的、精神的、政治的、文化的需要等)。对人和社会毫无积极意义和作用的东西,就不成其为价值物。因此,效用性是价值的最根本的属性。(二)价值的社会性。指价值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性质。这首先表现在价值是在物与人和社会的需要发生关系时才形成的,因而,物的价值属性主要不是由它的自然性质,而是由它的社会属性来规定的。价值的社会性还表现在主体的需要是一种社会需要,即: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和得到满足,是受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条件、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制约的。(三)价值的历史性。指价值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具体性、相对性和变动性。价值是客体的特定属性和主体的特定需要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为,构成价值的两个基本要素,即: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作为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相统一的价值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价值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价值的历史性是它的社会性的合理延伸和体现。(四)价值的客观性。指价值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客观实在的东西。具体说来,价值的客观性是由构成价值的两个基本要素所决定的,即:客体的自身属性和主体的需要都具有客观性,因而两者所构成的价值也是客观的。

四、价值学研究的意义

开展价值学问题的研究,其积极的作用表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从理论上看,研究价值问题有助于开拓新的领域,扩展认识论研究的视野,将打开一扇从新的角度观察世界动向的窗口,有助于哲学主体性研究的深化,既是哲学研究中主体化发展的方向的表现,又是促进哲学研究向主体深入的一个推动因素,因为人的意识、思维对价值关系的反映不能完全归结为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它还表现为对主体的实践的反映,惟其如此,认识论的辩证法内容才能丰富,并且成为开放型、立体化的理论体系。

从实践上看,价值问题是一切科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课题,任何理论要发挥其现实作用,都必须提供一定的实践价值,同时,价值问题是认识论通向一些具体科学的桥梁,研究价值问题有利于加强哲学同各门科学的整体联系,促进科学一体化的发展,另外,价值问题的研究和宣传,能够加强人们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价值现象的理解,促进社会思维方法的科学化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第二节 价值学研究的内容及特色

通过对价值和价值的基本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价值学是一个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的新课题。价值学研究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分为:价值的本体论研究,主要包括:价值的表现及类型;价值的认识论研究,主要包括:价值的评价和目标等。

一、价值表现的相对性

价值的第一个基本要素,即:客体的属性。既有自然属性(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属性等),又有社会属性(如:政治、经济、伦理属性等),有些客体同时兼而有之。

价值的第二个基本要素,即:主体的需要。既有自然性的需要,生理性的需要,又有社会性的需要,心理性的需要;还有直接的需要,间接的需要,近期的需要,远期的需要等等。

在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实践活动有多少领域,就有多少价值物形式。不同的学科,对价值的表现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些价值学家把价值分为积极性价值和消极性价值;有的把价值分为手段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有的甚至把所有的人文科学统称为“价值科学”,并提出一个价值等级的体系,认为“功利”是低级的价值,“圣洁”是高级的价值,介于二者之间的是真、善、美(或科学的、艺术的、道德的价值)。诸如此类划分价值的方法、标准及类别,莫衷一是。

二、价值类型的多元化

从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领域,从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基本性质,可以把价值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一)物质价值。一切以其自身属性满足人和社会的物质需要的存在物,都可以称为物质价值或物质价值物。物质价值又可分为天然物质价值和人造物质价值。

天然物质价值亦称天然物质价值物,是指那些以天然形式存在的,一般无须经过或较少经过人们的劳动加工改造,能满足人和社会的物质需要的自然界事物。

人造物质价值亦称人造物质价值物,是指那些经过人们的劳动加工改造,能满足人和社会的物质需要的物质产品。由于人造物质价值物是人们的物质生产劳动的结果,它耗费了人们的一定劳动,因而在现实生活中通常称它为经济价值。(二)精神价值。一切以其自身属性满足人和社会的精神文化的需要的,对人和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积极意义的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都可称为精神价值或精神价值物。精神价值是在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经过人类的精神生产活动所产生和形成的。如果说物质价值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方面,那么,精神价值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方面,它体现着人类生活向更深刻、更丰富的方面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精神价值可以转化为物质价值,或以物质价值的“外壳”出现。如“科学”这种精神价值物,就是一种“既是观念的财富同时又是实际的财富的发展。”(三)政治价值。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许多社会现象、社会问题都同一定的政治形式发生联系,例如:现阶段,我国尽管不存在原来意义上的剥削阶级,阶级斗争已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政治关系仍然是我国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形式。过去,一味强调政治价值并以其排斥其他价值是错误的,但完全撇开政治价值来谈论或强调纯粹的经济价值或精神价值也是错误的。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政治的性质及其满足人们和社会需要的程度不同,政治价值的性质和大小也是不同的。一般说来,越是满足社会大多数成员的需要的政治,就越有价值;反之,则只是作为少数人的价值物存在。(四)人的价值。人的价值体现在他满足他人的社会的需要与他人和社会满足他的需要的关系中,人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政治财富,并通过这种创造来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他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这就是人的价值的体现。

爱因斯坦在谈到人的价值时曾经说过:“看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人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不仅有其自身的多种需要,也能满足他人和社会的多种需要;人不仅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过程中,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对他人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的物质和精神价值,而且他自身也内涵着崇高的道德情感,对他人对社会产生着积极的道德影响。因此,人的价值不同于一般物的价值,不是一把简单的尺度可以衡量的。

三、价值认识的辩证法

价值认识(或价值评价)即:人们对价值的认识,属于主观反映或主观判断。它既受着人们的认识水平、认识方法、认识立场的限制,又受着人们的心理状态的影响,因而,对同一价值物或同一形式的价值关系,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也可能有不同的认识和评价,这就是价值认识、价值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我们可以把主体对客体自身属性及其规律的认识,或对客体事实本身、事实关系的认识,称之为“事实认识”,而把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属性的认识,或对客体事实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关系的认识,称之为“价值认识”。例如:对某一政治事件,人们既要了解它发生的原因、内容,揭示它的来龙去脉;也要了解它所产生的影响、后果、意义,评价它的利弊得失,前者基本属于事实认识,后者则主要是价值认识。

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是人类认识的基本形式,或者说是人类认识的两个基本层次。在现实的价值认识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身的需要和利益出发来认识和评价客体,因此,价值认识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认识。它既是对客体的认识,也是对主体的认识,体现了主体自我意识的程度和水平。

四、价值目标及实现

价值目标实质上是主体追求中的理想的价值模型,代表着主体的未来利益。价值认识、价值评价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一定的行为取向,实际上就是价值目标的形成或选择过程,价值认识、价值评价的结果也就是价值目标的确立。

由于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的需要及对客观存在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和评价标准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取向也不同,因而,在社会历史活动过程中,产生各种不同性质的价值目标,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形式不同的价值目标。一个正确的价值目标,至少应反映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地反映当前的客观事物的内容,即:正确地反映现实和现状;二是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趋势,即:正确地预测客观事物的未来趋势;三是正确地反映主体的需要,反映主体的价值要求,即:在观念中设定的未来结果体现着主体的愿望、意志、利益、理想等。

价值目标的选择和确立对主体的实践活动带有根本性的意义。然而,价值目标毕竟不直接等同于现实的价值,它所表示的毕竟只是理想中的价值模型。要把价值目标变成现实的价值成果,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具体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因而,主体在一定的价值目标引动下的实践活动过程,实质上也就是价值目标的对象化或物化过程,是主体利用客体发展规律,按照自身的需要来改造客体,赋予客体以新的形式,使之向着有利或有益于主体的方向变化的过程。

第三节 价值思想的发展和应用

一、价值学思想的演变

如前所述,“价值”的概念主要是表达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的主客体关系。这种关系从人类产生时起,就存在于人类同自然物之间,或者说,作为外界自然物对于人类的需要的关系,价值问题与人类共存。但是,人类对价值问题的理解远不像事物本身那样明确,而是走着一条漫长曲折的道路。

古代思想家对价值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真”和“善”的统一问题上。例如,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和德谟克利特认为“善”统一于“真”;柏拉图则认为“真”统一于“善”。后来,随着文艺复兴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兴起,真理和价值的直观统一性终于被学科的分化所取代,许多研究价值问题的学科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如: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美学、科学学等都把价值问题作为重要内容加以研究,所取得的丰富成果又将哲学中的价值研究加以综合,促进了科学的一体化发展,形成了研究价值问题的专门学科——价值学。因此,人类对于价值问题的省悟是逐渐从自发到自觉,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过程;对价值学的研究则是从统一到分化,然后又趋向统一。

二、价值学的应用举要

20世纪以来,价值问题已经成了现代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价值观念已经成为管理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形成了一些新的科学方法论。(一)价值工程方法。价值工程指以提高产品、作业、服务项目等价值为目标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是通过对产品或作业进行功能分析,力求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必要功能,即:以提高其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技术分析方法。在这一概念中,肯定了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是产品(或作业),揭示了价值工程的本质是“功能分析”,价值工程的目的是提高价值,用技术经济方法,对经济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评价、论证和预测。产品、功能与成本的价值工程中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价值=功能÷成本(二)价值观念尺度。价值观念,即:价值分析观点。管理科学中价值的概念与政治经济学中价值的概念不同。这里,价值是作为评价事物有益程度的尺度提出来的。例如,衡量一个人的工作有无价值,判断自己行为价值的高低,是通过有益程度的大小来衡量的。不同的价值观念会使人们作出完全不同的判断,从而出现对于工作的完全相反的指导。尤其是领导者的价值观念更为重要。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干部和群众的观念。不同的价值观念将关系到事业的成败。(三)价值观念的开发。在我国,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谈得较多的是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的问题,对于价值观念的开发,似乎较少有人注意,这种忽视是不应该的。价值观念的开发,价值观念的变革,是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要前提,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念开发本身就能直接或间接地使人们摆脱各种精神枷锁,释放出无限的能量,从而形成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强大合力。

第三章 未来学

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人们都希望能预见未来,掌握未来的规律。早在古希腊(约公元前460~377年),一个叫希波革拉第的医生就写过一本《预后学》的书。20世纪中叶,德国政治学教授奥·克·弗莱希泰姆正式提出了“未来学”一词。他认为、未来学是一门关于未来的科学,它与历史密切相关,可以看做是历史向新的时间范围的延伸,它必须利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做更高水平的说明、概括和推测工作。

今天,未来学经过了近60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

第一节 未来学的要义与价值

一、未来学的基本概念

未来学还是一门年轻的发展中的学科,对未来学的认识概括说来有如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未来学是一门学科。这种观点认为未来学是一门以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规律为依据,以社会未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预测方法的综合性学科。

第二种观点认为:未来学就是预测学。这种观点认为未来学就是研究预测方法的发展、评价和应用的科学。

第三种观点认为:未来学应理解为“未来研究活动的综合”。

综合起来说:未来学是一门研究未来、创造未来的科学,它需要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预测方法。

二、未来学的研究概况

20世纪60年代以来,是未来学蓬勃发展的时期。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承认未来学是一门科学,而且建立了未来学研究队伍,成立了国际性的和各国的专门研究机构。大学开设了课程,创办了学术刊物和出版了大量书籍。现在未来学研究已成为一种社会活动,学科领域不断扩大,参加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普遍重视未来学研究。

国际性未来研究团体很多,成立最早的是1966年由奥地利未来学家雍克博士建议成立的“人类2 000年国际协会”,又叫“21世纪的人类”。规模最大的是在1966年建立的“世界未来学”,总部设在华盛顿,会员分布在80多个国家。影响最大的是由意大利实业家佩切伊和英国科学家亚历山大·金发起于1968年建立的“罗马俱乐部”和根据苏联、美国倡议建立的“国际系统分析研究所”。在第三世界具有较大影响的是于1973年在巴黎正式成立的“世界未来学研究联合会”。该联合会的宗旨是:1.促进并鼓励未来研究与新的跨学科研究,促进并鼓励人们的富有批判性的思想;2.促进未来研究和各领域间的合作;3.促进人们的未来意识;4.计划并举办地区性或国际性未来研究会议;5.促进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决策机构认识到未来研究的迫切性;6.协助国家一级和国际性的未来研究活动。

我国的未来研究主要是围绕制订国民经济计划和科学发展规划进行的。各级计委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预测机构。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参加了一系列的国际未来学活动,成立了“中国未来研究会”,省市的学术团体也相继成立,《未来与发展》、《未来世界》、《未来研究》等刊物已相继出版。

三、未来学研究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未来学研究的深入,未来学对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些作用可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

1.为领导决策服务。就是运用未来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科学的预测,提出可能的若干方案,供决策者选择。

2.为计划规划服务。是指向计划部门不断提供未来发展趋势,以定期修正计划,使计划具有最大的可行性。为规划服务主要是指为长远规划服务,研究成果作为制定长远规划的重要依据。

3.为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必须以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为基础,经济的发展又必须是科技先行。反之,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繁荣又会促进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进行“未来研究”和“未来预测”时,必须充分重视未来预测在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4.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有人估计,用于未来研究和预测的投资和取得的经济效益比,大体为1:50,可见未来研究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相反,由于预测的失误,也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第二节 未来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特色

未来研究是一种系统研究,而系统是分层次的。所以,未来研究系统也是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未来研究又是一种总体研究。所以,未来研究这个总体又是由许多部门和领域构成的。从这个角度看,未来研究的主要领域是宏观预测和微观预测。

一、宏观预测

宏观预测就是进行全局性的中长期的预测。宏观预测的领域包括:社会预测,经济预测,科学预测,技术预测和军事政治预测。(一)社会预测

社会预测是属于社会学范畴的未来研究活动,社会预测包括:人口预测,生活方式、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预测,婚姻家庭、社会发展模式预测,文化教育、社会福利预测等。

对社会预测作出了最大贡献的首先应该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预测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1.马克思主义坚持认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是内部因素。

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运动过程,而不是各种偶然因素的堆积。

3.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生产高度发展、直接形式的劳动不再是财富的巨大源泉的社会。

4.马克思主义把共产主义目标概括为“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5.马克思提出了未来社会分阶段发展的学说。(二)经济预测

经济预测是预测未来不确定的经济事件或事件背后的经济方面。经济预测是未来研究较早、也是最重要的领域。

经济预测常用的经济指标有:先导指标、同期指标和滞后指标。

先导指标是指用于预测经济发展的转折点,以及评价经济活动的上升或下降,其中对预测最为有用的具体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生产率、经济政策、消费、人口发展趋势。

同期指标是提供一系列统计数据,反映当前各经济部门的具体指标,以有助于可靠地预测经济的未来发展。具体指标是工农业总产值、产量、利润和价格指数。

滞后指标用于验证先导指标所表示的经济趋向是否真实,一般多用于同过去几年或季度的数据进行比较,如:基建费用、零售额、库存销售比和消费价格指数。

经济预测方法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回归分析预测。回归分析就是在“平均”的意义下,定量地描述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我们把影响因素用变量表示,并称之为自变量,自变量往往是非随机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因变量常常是随机变量。所以回归关系可理解为:给定自变量在不同的现实下因变量可以有不同的值与其对应的非确定性关系。回归分析预测按回归分析模型中变量的多少及其函数关系可分为:一元线性回归、一元非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等。

2.时间序列统计的分析与预测。所谓时间序列,就是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自然现象的数量指标依时间次序排列起来的数据。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动态数列的分析,目的在于掌握统计数据依时间变化的规律。

依时间变化的统计数据,可以分解为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长期趋势变化。即:统计数据依时间变化表现出的倾向是按某种规则稳步地增长或下降,或停留在某一水平上。

第二种情况是季节性的周期变化。即:依一定周期的规则性的变化,又称商业循环。

第三种情况是循环变化。即:周期不固定的波动变化。

第四种情况是随机性变化。即:由许多不可控制的原因引起的变化,又称为残差变化。

时间序列的理论模型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加法模型,另一类为比例模型。

3.经济计量模型。现实的经济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也就是说必须由多个方程组成联立方程组才能说明。例如,进行综合的中长期商情预测,这时就需要借助经济计量模型的方法进行预测。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建立一个方程组来说明经济中的某些主要变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然后求解方程组。显然,这种预测方法比较复杂,技术性较强,需要有较扎实的数学和经济管理知识。

一个经济计量模型包含若干联立方程,它们可以是各种等式和函数式。把经济计量理论转变为恰当的等式和方程式,并把它们表示为一组函数关系,这就叫描述模型。描述模型的关键是正确区分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人们根据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人为地决定并选出那些在本系统内最少加以测定的因素作为外部因素,把那些彼此有着强烈影响的因素划为内部因素组,把那些被认为可在联立方程体系外决定的因素划为外部因素组。

用来帮助求解经济计量模型的数学方法主要有最小二乘法、全部信息最大似然估计法等。

此外,常用的定量预测方法还有投入产出表法。投入产出表最适于长期预测。它是一种确定经济部门内部和各经济部门之间的交换活动以及这些交换的数量的技术。它概括了所有产业内部、所有产业之间以及它们与最终消费者之间的全部“收入”和“支出”。它主要用于国民经济范围的计划工作。(三)科学预测

科学预测是未来研究的一个分支,其重点是自然科学的发展预测。

科学预测的常用方法是德尔裴法,又称专家调查法。此法的执行过程是:

1.挑选专家,具体人数视预测课题的大小而定,一般问题需20人左右。

2.准备问题清单,并进行第一轮函询调查,根据收到的背景材料对提出的预测问题进行专家预测。

3.预测单位对专家的意见进行处理,统计出每一事件可能发生日期的中位数,再次反馈给有关专家,进行第二轮函询。

4.进行第三轮函询,各位专家再次得到函询综合统计报告后,对预测单位提出的综合意见和论据进行评价,重新修正原先的预测值,对预测目标重新进行预测。

上述函询一般进行四轮,经过综合以后,提出最后的预测意见。(四)技术预测

技术预测目前还无一致的定义,但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技术预测是一种对科技成就进行早期诊断的手段,并能及时对此作出反应。

技术预测的主要内容有:

1.预测崭新的发明和发现;

2.预测发明和发现的应用领域;

3.预测新结构、新机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出现;

4.预测在所有技术部门和生产部门进行普及和掌握的新发现、新发明、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技术预测是建立在有关技术发展的一系列观察与推理的基础上,所以,技术预测具有一系列与其他部门预测不同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

第一,具有技术升级现象。即:当一些技术关键难题解决之后,其发展就顺利了,质量开始以指数形式增长,当每种技术达到其发展极限时,便以反指数曲线的形式接近该极限。

第二,具有技术换代现象。即当一种技术发展到其顶点时,另一种新的技术便在更高的水平上发展起来。

第三,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第四,技术发展具有超前性。

第五,新技术发展具有一定模式。其模式是从科学发现或某种市场需求的发现,到形成一个理论或满足市场需求的技术模型,到理论获得检查或试验性模型通过检查,到扩大规模完成试验计划,到技术进入市场,到新技术的普遍运用和进一步合理化,最后是把该技术扩展至其他应用领域。

第六,很多技术参数可以用数据表示。

技术预测常用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对于单变量预测对象一般采用趋势外推法、德尔裴法、替代曲线法,对于多变量预测对象一般可采用交叉影响分析法、系统动力学、情景描述法、形态分析法、追踪监视法、相关树法等。(五)军事政治预测

军事预测是未来学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包括:研究战争爆发的可能性,武器发展方向,军事力量的可能变化,核战争的社会后果,军事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等。

因为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所以,西方未来学家把军事预测又叫做军事政治预测。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军事政治预测通常是由军事主管部门完成的。军事政治预测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特别是在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可实际用于规划和执行政策的预测;另一方面是从思想观念上论证这种政策。第一方面任务基本上是由数学家、物理学家、控制论专家和工程师完成的;第二方面的任务主要靠哲学家、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来实现。

二、微观预测

微观预测一般指局部范围(或部门)的预测。这里主要指企业预测。

进入20世纪以后,人们就开始重视企业经营中的科学预测。企业的决策者经常的职责之一就是要识别和引进新的预测方法和程序。

企业预测方法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定性方法包括以主观估计(厂长、经理的判断)为根据的技术和以技术发展预测为根据的技术。定量方法包括时间序列和因果(或回归)技术两种。

在进行企业预测时,需要对所使用的方法进行明确的选择。在针对市场情况作出选择时,会出现很多问题。这里有三个最重要的问题需要讨论:一是因果法或说明法还是时间序列法;二是连续模式还是转折点;三是定性预测还是定量预测。

三、未来学研究的重点(一)科技进步经济预测

科技进步取决于利用新知识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用效率较高的新技术代替效率较低的旧技术。

对具体部门的科技进步预测包括:确定部门科研的目标和战略;选择较具体的研究领域和对象;调查对人才的需求,以保证科研和开发;确定该部门对生产新技术的需求。它的预测结果,可作为预测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即:确定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生产的物力和财力耗用水平、国民收入水平,最终满足基本社会需求。

科技进步的宏观经济预测,可提供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可能方向及其有关问题,因此,在国民经济预测中要补充部门科技进步的预测。部门科技进步的经济预测应回答的问题包括:关于科技开发、新技术工业投产规模的最合理方向;关于生产中采用科学成就的最佳方案;关于部门经济指标变化同科技水平的关系;关于部门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基本指标的影响。(二)技术评估

工业化以来的技术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产业革命时代,技术革新时代,技术评估时代。在产业革命时代,人们认识到技术在生活中会起相当大的作用。在技术革新时代,技术的作用更加重要了,甚至有技术万能的倾向。但在技术革新达到成熟阶段后,人们开始感觉到了技术带来的消极作用。于是开始考虑对技术的评估和资源的合理分配的重要性。这就是技术评估时代。

尽管技术评估的定义说法不一,但技术评价的基本内容一般认为是:

1.在技术开发和应用时,预先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研究技术带来的影响,并找出对策或代替方案。

2.向决策者提出中立的、客观的结论或建议,但不是决策。

3.技术评估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分支学科,也是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是一种广义的价值利益分析。“技术评估”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966年美国众议院科学宇宙委员会科学研究开发小组的报告中。

第三世界国家也开始重视技术评估。上世纪70年代末,联合国科学技术署还专门召开了这方面的座谈会,建议第三世界国家在决策中引进技术评估环节,建立技术评估机构,开展技术评估教育等。

第三节 未来学研究的基本思想理论及发展

一、未来学的基本理论

未来研究的基本理论包括一般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和元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组成了未来学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一系列基本原理。

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未来研究中常用的基本规律主要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社会现实性规律,生产力发展规律,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规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批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新学科,在未来学研究中可用一般科学方法论。这主要指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

元理论是作为未来学研究本身的方法论。它既具有哲学意义,又具有认识论意义。元理论在于分析理论的基本原理、证明方法等。它是一种正确、客观地考察理论特征的手段,而这些特征恰恰表现了理论的可靠性以及同理论所反映的现实一致性。

在未来研究中,元理论首先是对具体理论的一种概括。元理论研究正是对未来学研究中各种理论材料的综合趋势的重要形式。(一)不定性问题

我们知道,均匀性、连续性和无限性是时间的基本特征。而未来的严格决定性和充分不定性(侥幸性)之间,存在对未来学颇有意义的许多不定性。即:未来学研究的不定性问题。挪威经济学家波尔赫在《不定性经济学》一书(1968年英文版)中仅从数理统计学角度提出了七种未来的不定性。

1.严格决定性中的未来不定性。严格决定性要求:预测过程中应该没有人的主动干预;应该精确知道管理过程的规律;应该保证有足够的信息进行干预。

2.准决定性中的未来不定性。它是指虽然人们参与预测过程,但未来系统的状态主要决定于原来决策时的未来不定性。

3.经典型随机不定性。指选用统计方法不妥时的不定性。

4.取样率不够的随机不定性。

5.未知概率分布的随机不定性。

6.未知直觉概率分布和低取样率的随机不定性。

7.非随机不定性,即:纯属偶然的不定性。

确定不定性,仅仅是认识实际的第一步,紧接着应该揭示引起不定性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引起不定性的主要因素是:第一,自然界中不取决于社会而起作用的因素。第二,存在于社会系统范围内的因素。第三,社会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因素。第四,同提供信息有关的因素。第五,选择和实施决策时的主观因素。(二)限制性问题

限制性也叫障碍或极限。在未来研究中如何认识并克服战略限制性是重要的,它可补充经济和科技预测,其价值在于事先通报危险性,从而消除机械外推法的弊端。

一般认为,战略限制性均具有综合性质,而此种性质是由不同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造成的。这里,预测限制因素有重要意义。所谓限制因素就是妨碍目标得以实现的因素。在预测和决策时,应该把注意力集中于如何克服限制因素。(三)信息基础问题

信息量正在与日俱增,但是,预测工作者和计划工作者又抱怨信息不足。这是因为一方面现有信息量都是过去的,另一方面在信息大量过剩的情况下,现在信息又会有重大的遗漏,因此,有必要加强信息基础工作。这些工作主要是:

1.筛去过剩的信息(选择和浓缩);

2.有目的地整理现在必需的信息;

3.补充遗漏的信息;

4.建立数据的存贮、检索和处理系统;

5.研究计算机通用语言,特别是计算机通用模拟语言。

未来研究要求改进和补充信息,同时,未来研究本身也有助于改进信息基础。例如,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指标克服信息的遗漏,以提高预测的可靠性。(四)预测与规划一体化问题

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其重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把预测、未来研究与规划、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紧密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进入70年代以来,出现了未来预测和规划更充分结合的趋势,未来预测的功能和规划的功能越来越“溶化”在一起了,而且它们之间的界限有完全消失的可能。

就科技预测而言,预测与规划也越来越密切了,而且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科技预测问题和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越来越受到经济学家的注意。这方面的联系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进步的经济方面;

2.自然资源预测的经济方面;

3.人口及其合理就业预测的经济方面;

4.建设资金和投资的再生产问题方面;

5.居民的消费问题和生活水平、外贸、财政、价格的经济问题。

实践告诉我们,未来预测和规划结合以后,便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某些研究投资的预测,可促使在项目投产后一年之内便收回投资。

二、未来学的发展

未来学的研究重点随着社会的前进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变化。50年代是社会科学,60年代是自然科学,70年代以来是科技革命的社会后果,随着全世界越来越重视生态变化,各国着力主攻环境污染,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在,未来学研究的重点正在转向经济,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科学技术对生产、经济的促进作用,已成为未来学研究的一大重点。

未来学的研究方法从以定性预测为主发展到今天将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同时并重和相互结合,因为未来学研究的每一个课题都含有不少不确定的和限制性的因素,只用定性或定量方法都不可能得出比较确切、可靠的结论,作出可望实现的决策。

我们既不同意西方未来学领域乐观派过于夸大科学技术的作用,也不同意西方未来学领域悲观派只看到世界人口剧增,环境污染,资源危机等问题的片面性。我们既要有激情,又要保持清醒。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时代,要跟上千变万化的形势,为迎接未来的挑战和进入21世纪做好准备,我们要加强学习,改革过去学习中的一切落后的观念、方法和内容,使学习更好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第四章 目标管理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一种以目标为主线的现代先进管理方法。实行目标管理,就是让部门或单位的全体人员参加工作目标的制订,并通过从上至下的目标分解、任务与措施的落实,使各项管理工作都围绕总目标的实现而统筹运转。它是建立在激发机制上,靠调动、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讲求工作效率,注重最终成果考核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目标管理的突出特点是:把以任务为中心的管理方法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管理系统的目标、部门目标、个人岗位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管理系统有组织的行政管理和系统各部分乃至个人的“自我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整个管理系统行动有方向,任务、职责分明,工作协调有序,管理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目标管理不仅适用于企业,而且适用于管理机关,因而又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

二、目标管理的由来及发展

目标管理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总结企业管理实践而创立的。针对管理方式中要么只强调以工作为中心而忽视人的作用,要么则过分专注于人的行为而忽视把人与工作结合起来等种种弊端,彼得·德鲁克主张以“目标”来贯穿各个管理层次直到每个工作岗位。他提出:“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成目标”。管理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属实施管理,并以此为依据“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惩”,从而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完成。“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的分目标就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同时也是这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对企业总目标的贡献”。如果“没有方向一致的分目标来指导每个人的工作,则企业规模越大、人员越多时,发生冲突和浪费的可能性就越大”。“只有每个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人都完成了自己的分目标,整个企业的总目标才有完成的希望”。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特定的目标,这个领域必然会被忽视”,这就使目标的确立成为事业发展的前提。

目标管理在世界各国的应用日益广泛,其理论和方法也在不断发展。日本于70年代在目标管理基础上提出了“方针管理”。他们对“方针”的解释是:方针等于目标加措施。方针管理是以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为核心的经营管理。它要求对企业方针进行全面展开和管理,不仅要层层展开目标值,还需层层落实措施。方针管理的实施一般分为九步,即:决定方针和策略;选定实施目标项目、目标值和交货期限;把各项实施项目按年度(并分季度、月度)详细展开成工作细目;评价各实施项目及其展开细目的重要性,确定实施内容;把各实施项目展开细目按时间顺序排列;确定月度实施项目;按月进行评价;领导诊断;进行年度综合评价。

三、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与作法

实施目标管理的一般程序是:目标管理系统及目标体系的建立→目标的实施及管理→目标实施结果的检查与考评。

具体步骤及作法如下:

1.建立目标管理系统,进行动员教育。实施目标管理首先必须建立一个目标管理系统。即:根据目标的内容和特点,明确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建立管理信息传递、反馈系统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及定额标准。同时,需对全体职工进行动员教育,使之明确开展目标管理的意义、作用和必要性,启发其行动自觉性。

2.制定总目标。为了把目标订得较为客观、科学、可行,制定目标时必须考虑国家需要、上级要求、市场情况、外部环境、内部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完整的目标一般需要以多重目标内容来构成,如我国工业企业的目标内容一般包括计划目标、市场目标、发展目标、利益目标等。目标本身包含目标项目(即任务主题)和项目需达到的水平两方面因素。在方法上,总目标一般可采取上下结合形式来制定,大体“作业流程”是:掌握分析信息、拟订初步方案、进行评估论证,经过修订、选择、优化,而后确定付诸实施的目标。

3.分解、展开目标,建立目标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单位)的总目标确定后,必须将目标逐层分解,使之层层展开,落到实处,形成系统化的目标体系。目标展开是至关重要的步骤,分目标必须按总目标的内容及要求来制订,使各层各项目标均衡、衔接、协调一致。

4.落实保证措施。目标体系确立后,必须同时分别制定具体措施,以保证各项目标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

5.目标的调节与控制。目标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各种变化的影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这就需要针对问题来诊断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及时进行调节。对于偏离目标和行动不力的现象,则需加以纠正和督促,使一切组织管理工作都围绕目标运转、保证目标的实现。

6.对目标实施结果进行检查与考评。检查与考评是目标管理活动的关键环节。目标实施期间,必须按月、按季和在年度中期定期进行检查,年底(或在到达目标完成期限时)进行考核,对目标完成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同时,须把考评结果与奖惩挂钩、兑现。

7.总结交流。一轮目标管理活动结束后,有必要进行经验总结、思想交流,使这项活动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一轮比一轮开展得更富有成效。

第二节 目标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

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研究机构,实施目标管理的做法不尽相同。这里主要参考“应用研究所的目标管理”的有关论述,简要做一些介绍。

一、目标管理的基本类型

应用研究所内部按其工作性质、任务及特点,其目标管理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1.成果型。它以最终完成的科研成果为目标,要求研究所(室、组)或个人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一定项数、一定水平和有一定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

2.效益型。它以最终完成的效益为目标。效益目标适用于实验室研制工作基本完成、进入技术转让或推广应用的科研项目,以及进入中试阶段并在市场上有试销能力的新产品。

3.定额型。研究所内部尚有一些可用数量(产量)来表征成绩优劣、贡献大小的工作,如:常规分析测试、机械加工、供销及后勤保障等,这类部门、岗位可在确保工作质量的前提下,以完成定额为目标。

二、实施目标管理的基本做法

基本的一条是分类制定目标。“成果”目标的制定,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社会需求原则。应用研究,“研”是为了“用”,制定成果目标,需进行需求调查,以推广应用为前提。二是先进可行原则。新制定的成果目标,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能唾手可得。成果目标的水平(性能)既要优于已有同类成果,又要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高度,就是说“跳起来要能够摘到桃子”,这样的目标才有实际意义,才有利于激发科研积极性。三是条件许可原则。制定整个研究所的成果目标,应考虑是否能发挥本所的优势,人员的智能结构和研究手段是否适应,所需原材料、元器件是否具备等。概括地说,就是须从人才、手段、资源、经费等实际条件出发。四是平衡发展原则。应用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新产品等。所有这些在成果目标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因此,在制定组织目标时需注意各方面成果的平衡发展。先进的技术必须有先进的工艺去实现,先进的工艺又要求先进的设备,有了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才能有先进的新产品。而这些在个人目标或某一部门目标制定时是无法考虑周全的,只有在制定组织目标时,按平衡发展原则综合考虑,目标管理才能收到整体效果。

效益的构成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制定效益目标需综合考虑下述原则:一是两效一致原则。即: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社会效益。两种效益在多数情况下交织在一起,相互引起连锁反应。因此,制定效益目标时,不能单纯考虑本单位、本部门的微观经济效益,需同时兼顾推广应用的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远近结合原则。制定效益目标时既要有近期目标又要有远期目标,这样才能保持后劲,保证研究的效益与日俱增,逐年上涨。三是分级核算原则。效益的实质是收益比,即:成果推广过程的总产出与总投入的比值。制定效益目标,不能把转让费、合同收益、生产厂的利润提成等收益放在一起。必须实行分级核算。分级是指以推广或转让的项目为基本核算单位,定出效益目标值,这是室、所两级核算的基础。

定额目标的制定,则需从研究所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历年工作量大小,以中等偏上能力的人员所能完成的额度为基线。

不论哪种类型的目标,其制定方式,均可采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抑或上下结合、协商定案方法来进行。

三、目标实施与管理

目标制定后,所领导、管理者及每个人,都要始终瞄准目标、把握目标,全力推进目标工作。

作为所领导,在目标管理中首先要有决心和信心。一旦目标制定,就要实施到底,不可随意动摇。其次,按目标要求选人、用人,配好各级领导班子。其三,根据完成目标需要,合理调度人财物力。其四,按目标管理要求,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把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地纳入目标管理轨道。

组织管理者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必须作相应转变。目标管理对控制职能赋予了新的含义,主要强调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科研管理工作的重点应抓好目标的制定和最终成果的检查,对目标实施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则不宜过多干预。但这也不是说可以不闻不问,而应在提供技术情报信息、沟通情况、进行协调、帮助解决工作条件、克服实际困难等方面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作用。

作为工作人员,则要增强执行目标管理的自觉性。正确运用上级授予的工作职权,竭尽全力完成目标。目标实施过程中要主动定期向上级报告进展情况,争取指导,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四、目标检查与考评

三种类型的目标检查内容应有所区别。成果目标重点检查其实用性;效益目标重点检查收益的兑现结果;定额目标重点检查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检查方法一般可分几步进行:第一步先自查。由执行者写出实施目标情况报告。第二步由所里采取适宜的组织形式进行检验考核整个组织目标的完成情况,应发动全所职工参与考评,经检查考评,对完成目标好的应给予奖励表彰,对完成差的则应按章行事,一方面要体现有所“惩”,另一方面又要帮助查明原因,拟订措施,启发指导,使之积极投入下一步的工作。

第五章 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是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和生理学等多学科的科学理论,以研究人的行为和人群关系、人的积极性为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第一节 行为科学的要义与功能

行为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的美国。著名的霍桑实验所导致产生的“人群关系论”,可以说是行为科学的雏形。40年代初期出现的“科学统一运动”和“控制论”,启发了人们利用各种科学知识来研究生物和人类行为的活动。于是,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第一次跨学科的科学会议上,行为科学被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学科提出来。嗣后,由于美国政府和一些著名的民间组织(如:洛克菲勒基金会、卡内基基金会、福特基金会等)的大力支持,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纷纷加入到行为科学的研究行列,使它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得到长足的发展,并很快成为不少西方国家管理院校中的必修课程,一些著名的大学已设有行为科学研究中心的行为科学系。

一、行为科学的要义

行为科学是研究人力资源运用的学问,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一)人类行为的定义

关于人类行为的定义,美国心理学家克特·列文有如下公式:

上式表示,行为(B)是个人(P)与环境(E)相互作用所发生的函数或结果。简单地说,行为是人类日常生活所表现的一切行动。(二)行为科学的定义

关于行为科学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的解释。国外通常的看法有两种:一种意见认为,行为科学是运用类似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和动物的行为的一门综合科学。另一种意见认为,行为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包括: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生物学、经济学、法学和政治科学等多学科中有关行为的部分。美国《管理百科全书》则将行为科学定义为:“行为科学是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以及低等动物的行为)的一切科学。已经确认的学科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其他学科中类似的观点和方法。”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把行为科学列为现代科学的九大门类之一,也视行为科学为一个学科群。人们通常说的行为科学是狭义的,即:行为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人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三)行为科学的研究对象

作为一门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和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行为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管理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三大系统之一——社会系统,即:人——人系统。(四)行为科学的任务

概括地说,行为科学的任务是: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利于既实现社会组织的预期目标,也使个人获得成长与发展。

1.解释:对人的一切行为给予科学的说明。

2.预测:从人(个体)现在的需求、愿望和动机等心理倾向,推测其未来的行为。

3.控制:克服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实现社会组织预定的目标发展。(五)行为科学研究的范畴

行为科学的研究范围很广,几乎涉及人类行为的一切方面。概括地说,有以下七个方面:

1.人类行为的心理因素。它包括:人类的知觉与行为的关系,价值观与行为的关系,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性格与行为的关系和需求与行为的关系等。

2.个人行为。包括:个人行为的动机、个人行为的模式和测量、个人行为的理论和作用、个人行为的激励和强化办法等。

3.领导行为。包括:领导的条件、领导的理论、领导的效率和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等。

4.群体行为。包括:人群关系的理论,团体行为及作用、群团行为冲突的处理方法等。

5.组织行为。包括:组织的作用、组织行为的程序和内容、管理组织结构的现代化等。

6.决策行为。包括:决策行为的基本程序、思维技术和行为方法等。

7.消费者行为。包括:消费者的作用、过程与模型、心理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及其转变的因素和消费者行为与社会群体的关系等。(六)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

行为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三种:实地调查法、抽样调查法和实验法。所谓实验法,就是将研究对象(人或人群)置于某种或某些特殊安排的环境中,进行有控制的观察,最后通过对观察到的各种情况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在各种特定环境中人或人群行为的某些规律性。(七)行为科学对现代管理的贡献

行为科学对现代管理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使管理活动由原来的以“事物”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

2.使管理研究由原来的重视“纪律”,发展为重视人的行为;

3.使管理模式由原来的“独裁式”、“监督型”,转变发展为一般人员“参与型”和“人性激发式”。

二、行为科学的基本功能

行为科学的基本功能表现在学术和社会两个方面。(一)学术方面的功能

通过对在各种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人或人群的思想和行为现象的研究,弄清人或人群的思想和行为状态与一定的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人或人群的思想和行为受客观环境制约的规律性,这是行为科学的学术方面的功能。行为科学的这一基本功能,有助于提高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和了解,即:人或人群的心理状态变化,行为方面的变化与一定的客观(自然的,社会的)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也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在对最高的生命形式——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认识方面的重大进步。(二)社会方面的功能

行为科学的社会功能,是行为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应用所产生的结果。其具体表现是:指导人们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科学实验活动过程中、政治活动过程中及一切有组织的社会活动过程中,自觉地协调人(人群)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创造并提供最有利于提高人(人群)的积极性、进取性和创造性的客观环境,使各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生产方面的,科学实验方面的和政治方面的,等等)取得最大的或最佳的效果。

第二节 行为科学的具体内容

行为科学研究的内容很丰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人的行为与动机

人是有需求的。动机就是要求未得到满足之前的心理状态。所以,动机是人的行为的直接推动力。具体地说,动机之于人的行动具有三种作用:一是始发作用,即:激发人产生某种行为,是行为的本源和原动力;二是选择作用,即:确定行为的目标,使行为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也就是决定行为的方向;三是强化作用,如果行为的结果好,动机会使该行为重复出现,称为正强化;如果行为的结果不好,动机就会使该行为停止或不再出现,称为负强化。可见动机对人的行为,具有调节控制的作用。

人类的行为是从社会实践中学习、丰富和提高的,所以是有意识的。它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改造环境。人类的动机具有五个共同的特征,即:1.自主性。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具有自动性和自制性。只有出自于自愿的行为才能持久,任何出自于外界压力的行为,是绝不能持久也容易改变方向的。2.起因性。人的任何行为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都是一定的动机所导致的结果。3.目的性。人的任何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没有目的的行为是不存在的。4.持续性。行为是在动机指导下的为达到某一目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行为的方式有的会改变,但只要目标未达到,行为是不会结束的,行为过程的结束,只能是在动机所选择的目标达成之时,而新的动机——行为过程又将开始。5.可变性。行为是可能也可以改变的。行为改变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所导致的,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一)引起动机的原因和影响动机模式的决定因素

引起动机的原因一是内在的需要,二是外在的刺激。内在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内在需要可以是维持生理作用的物质要素(如食物、水等),也可以是社会环境中的心理因素(如友谊、爱情等)。外在刺激则是指存在于个体之外的有形或无形的、物质的或精神的东西(或:食物、性爱、金钱等)。外在刺激通过内在需要起作用。

人们的动机模式是不完全相同的。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一般认为只有三种:

1.性格特点

性格是个体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定型化了的行为方式。人的性格与其气质(如性格、脾气等)高级神经有密切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认为,不同气质类型和不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人,其性格也不同,详见下表。而性格对动机、行为有时起着支配作用。

2.价值观

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估与态度体系。它包括:精神信仰、伦理观念、生活目标和处世哲学等。价值观的最终点便是理想,所以,价值观决定着人们的动机模式和行为指向。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取决于很多的因素,其中包括:社会思潮和风尚,父母、老师的言传身教,朋友交往以及文艺作品的熏陶等。

3.抱负水准

人的抱负水准决定其行为达到的程度,如:有的人只要拿到一张大学文凭就满足了,有的人读了硕士还要再攻博士。一个人的抱负水准的高低,与三个因素有关,即:个人的成就动机、个体过去的成败经验和第三者的影响。(二)个体的动机结构

一个人的动机不止一个,甚至在同一时间内也含有几个,但最强有力的动机具有决定的作用,这就是所谓优势动机。分析某人的动机结构,首先要全力抓住其当时的优势动机。

关于个体动机的理论,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两种:

1.需要层次论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Maslon)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情况下的最迫切的需要是不同的。只有最迫切的需要才能产生优势动机,决定个体此时的行动。马斯洛强调,层次低的需要容易满足,而满足了的需要便对人的行为失去作用。层次越高,越难得到满足,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永远也满足不了的。所以,从调动人的积极性讲,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重要得多。管理者应重点研究人的高层次的需要。

2.双因素理论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Fredrier Herzberg)在他的《工作的激励因素》一书中提出的一种理论。所谓双因素,就是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又叫做“激励—保健说”理论)。赫茨伯格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公司的政策、行政管理与监督、人际关系、工作条件、薪金水平、个人生活、地位与安全等处理不善,使职工非常不满意。这些因素改善了,却只能使职工消除不满意,而不能调动其生产、工作的积极性。所以赫茨伯格称之为“保健因素”,如讲卫生一样,只能防病,不能治病。能使职工非常满意且能提高其工作生产效率的因素是:工作的成就,工作成绩的认可,工作本身具有的挑战性和负有一定的责任,特长的发挥和对未来的追求等。赫茨伯格称之为“激励因素”。

所以,赫茨伯格提出,管理者既应注意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尽量减少“保健因素”的消极作用,更应十分重视研究和运用“激励因素”,以利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生产的效率。(三)动机的探测方法

人的动机是否可知、可测,西方行为科学对此尚无明确的态度。动机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且常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要比较科学地探测它、比较清楚的认识它,是一个难度很大的任务,但既然是一种物质运动形式,从本质上讲是可以认识的。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探测人的心理将会有许多可靠的科学方法。

关于探测动机的方法,目前国外采用的有以下五种:

1.测量法

这是一种借助一些特别的仪器设备探测人的动机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西方比较流行,但其可靠性如何,尚待进一步研究。例如:所谓测谎技术,美国波士顿大学心理学家沙克西就认为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

2.自陈法

这是包括面谈法和问卷法的探测方法。面谈法的效果与谈话人的访谈艺术有很大关系。运用自陈法,要有周密的准备,包括对邀谈对象经历、教养、性格等的了解。谈话内容的安排,交谈时间、地点的选择和谈话方式等都应认真地选择。问卷一次只能有一个主题,供选择的项目应尽可能全面列举,应避免概念交叉,被调查者应有一定的代表性等。

3.观察法

就是直接观察一个人的表情、姿态、动作,从而加以分析研究,以推知其某些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采用这种方法,要防止主观性和片面性,避免情绪因素的干扰。

4.投射法

这是一种常用于研究异常性格心理的方法。其具体作法是,让被试者看一张事先按一定的要求设计好了的图片(这种图片的内容均为暧昧不清的),凭自己的想象编造一个故事。受试者在编故事时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看法、想象和愿望投射进去。

5.实验法

这是为着某一特定的目的,将研究对象置于可控制的环境中进行观察测试的方法。只要运用得当,一般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关于对人的动机的激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刺激产生反应。为了使个体在受外界刺激时产生的心理反应得以巩固和加深,需要对这种心理反应强化。这种强化作用就是激励。哈佛大学威廉·詹姆士通过对职工激励的研究,提出这样一个公式:

工作效绩=能力×动机激发

由公式可见,在能力不变的条件下,工作绩效的大小取决于激励程度的高低。激励的实质和作用就是强化人的动机,改变人的行为,使之朝着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方向发展。(一)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前面提到的弗列德瑞克·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说”,是目前公认的有代表性的激励理论。赫茨伯格理论的贡献在于,弄清楚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并突出强调激励因素,以期充分发挥激励因素的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

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企事业管理中,赫茨伯格的理论有可资借鉴之处。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看,下列因素可视为保健因素:

1.工作稳定,职业有保障;

2.较好的福利措施;

3.家属、子女问题的解决;

4.合适的生活条件(如住房);

5.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

6.较好的生活环境(自然的、社会的);

7.同事间的团结合作。

激励因素则包括:

1.职业上的成长和发展;

2.职务、职称晋升;

3.负有较大的工作责任;

4.领导的信任和关心;

5.工作成绩的认可;

6.工资、待遇的提高;

7.对未来的追求和期望;

8.来自社会的尊重、赞赏、授予荣誉。

科学地运用激励因素,可以使人们的积极性持续地高涨,对于搞好企、事业的管理,促进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应该指出的是,所谓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并不存在固定的界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运用得好,保健因素可以起到激励因素的作用,运用得不好,激励因素也可能变为消极的东西。例如,奖金,本是对贡献大的人的奖励,是激励因素,而目前许多单位,特别是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不是评奖而发钱,而且大小和尚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结果不但没有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反而挫伤、损害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所以,本为激励因素的奖金,在这些单位却成了保健因素,并且是没有处理好的保健因素。(二)外附激励和内滋激励

所谓外附激励,是指掌握在管理者手中,由管理者运用的而对于激励来说是外附的那些激励。而产生于自身内心的激励力量,则为内滋激励。

下面五种外附激励方式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

1.赞许

当面称赞,当众夸奖或通报表扬,都是赞许。这是一种常用、易行的激励方式。运用这种方式时,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内容要实事求是,程度要恰如其分。

2.奖赏

这是一种形式隆重,影响广泛、激励力量大的激励方式。它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的,物质的、精神的同时并用也行。这种激励方式使用时应谨慎,同时应注意授嘉单位的权威性。

3.竞赛

这种激励方式只适用于有好胜心理和有高度成就感的人。运用这种激励方式,一是事先要确定并公布评比标准,二是标准要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三是结果要公布,许诺的奖励要兑现。

4.考试

在人事管理活动中运用这种激励方式,有利于激励职工钻研业务,奋发学习,努力工作,有利于正确地选才,合理的用才,也有利于避免拉关系,走后门等弊端。

5.评定职称(技术职务)

对于广大的科学技术(包括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等)人员,这是一种具有较大激励作用的激励方式。

以上为正激励。负激励的方式则有舆论压力、纪律约束、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等。内滋激励主要来源于认识感、义务感和良心感,这里不作详细介绍。(三)期望理论与目标管理

1.期望理论

人的行为动力,取决于他本人所期望的力量。也就是说,人的期望是激励人的行为达成目标的动力。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佛隆(V.H.Vroom)的期望理论。期望理论认为,人们通过努力可以取得成绩并进而获得报酬,但人们的真正追求往往不在于报酬的本身,而是为了满足他在某方面的最终需要。这种需要就是通常说的目的(或目标)。所以报酬只有与目的相联系时才有重要意义。

2.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在总结、克服传统的任务管理的弊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的指导思想是确立人的主体性,相信人的主动性,把责任交给工人,使其有责任感,充分发挥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目标管理的基本做法是:①确定目标。在确定目标时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尽可能多地吸收职工参加,二是其可行性,三是有利于激发职工的成就感。②使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尽可能一致。唯有这样,才既有利于发挥组织的力量,也有利于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③将整体目标科学地分解成若干个阶段性目标和部门目标。这样有利于增强职工的信心,提高其努力度。因为按期望理论的观点,目标效力不变,期望概率越高,激发力量就越强。而期望概率又与目标动向感成正比。目标动向感愈近,期望概率就愈高,实现目标的内驱力就愈大。④让职工参与目标管理的全过程。这样有利于职工加深对目标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提高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自觉性。此外,也有利于集思广益,及时发现问题和正确解决问题。(四)公平论及标准数量比

公平论认为,人们的动机不仅受其所得绝对报酬的影响,也同样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所谓相对报酬,是指在可比的情况下,一个人所得的绝对报酬与其他人的以及自己过去的绝对报酬的比较。如果相对报酬不合理,就是不公平。“不平则鸣”,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

公平论者认为,出现不公平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的,一是政策、标准缺乏可测量的客观尺度。如“劳动态度好”、“工作成绩大”,“好”到什么程度,“大”到什么程度,缺乏定量的分析。二是管理者主观情绪的干扰,即使是非常理智的管理者,在对下属评判时也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掺入亲疏好恶的成分。所以,做到公平的关键是使评价标准数量化。

三、人的群体行为(一)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行为科学把人的群体分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为了有效地实现共同目标而规定成员之间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组织体系为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某些成员自发形成的一种无形组织。非正式组织一般具有这些特点:一是一般没有组织名称,没有成文的组织章程,也没有固定的会议制度;二是有自然形成的领袖人物,他在成员中间最有影响,最有威望,往往能左右成员的动向;三是有共同的观点、习性和行为准则;四是内部凝聚力较差,易产生冲突。非正式组织具有两重性,一是有积极的一面,如:有利于沟通意见、协调关系和维护个体的自尊心等;二是有消极的一面,如:容易产生小圈子主义,滋生自由化等。正式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是一种客观事实,如何对待非正式组织,是管理中的一门艺术。一般说来,要善于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使非正式组织成为正式组织的补充,在实现组织目标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二)个体的从众行为

个体行为受多数人影响而随波逐流的现象,行为科学称之为个体的从众行为。

个体从众行为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表面从众,内心也从众;二是表面从众,内心不赞成;三是表面不从众,内心也反对。从管理的角度讲,应争取第一种情况,防止第二种情况,重视第三种情况。第二种情况容易造成虚假的多数、对正确的决策不利。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所以第三种情况应该重视,影响个体从众行为的因素错综复杂,这里不作讨论。(三)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在某种感情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人际关系产生的原因是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即:具有人际关系的需求。

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以下条件有关:

1.地域的接近性

同在一个车间工作,同在一个学校读书,同在一地居住,容易认识和了解,感情上也容易接近。

2.交往的频繁性

经常打交道,沟通信息,交流思想,有利于联系感情,增进友谊,改善关系。

3.态度的类似性

相同的爱好,相同的兴趣,相同的遭遇,相同的思想观点和相同的生活习性,谈得来,谈得拢。

4.需求的相补性

你答应我的需要,我满足你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对此,一概反对和听其自然都是不可取的,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四、领导者行为

领导者的行为是行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一)领导者的权力

行为科学认为,领导者应具备两种权力,一是位置权力,即:职权,没有这种权力,就无所谓领导;二是个人权力,即:平常所说的权威、威望。位置权力可产生强制性影响力,个人权力可造成自然性影响力,平时所说的领导的影响力,就是指这两种影响力。

造成强制性影响力的因素有传统观念、团体规范和法定职权等。品德、才学、资历和感情等则是构成自然性影响力的因素。(二)权力的运用

行为科学认为,权力的行使有四种方式:①“正统职权”的行使;②对“外附奖惩”的直接控制;③借助于“倚同作用”;④说服性的意见沟通。“正统职权”指由组织规定的职务范围内的位置权力。正统职权的行使,是行使权力的一种基本方式,只能解决“应该怎样干”的问题,而“外附奖惩”的行使可以解决组织成员实际存在的“干多干少”和“干好干坏”的问题,因为外附奖惩是具有激励性的。在用外附奖惩时,务必注意其公平性。

当一个人将某个群体、某个领导的目标与价值,视为自己的目标与价值时,他便会有意识地驱使自己努力趋向这些目标和价值,也会因这些目标和价值的达到而获得内心的满足,这就是“倚同作用”的结果。强有力的“倚同作用”甚至可以使人不顾一切地去达到其目标。正确地借助和运用倚同作用,可以使正统职权的行使得到加强。领导方法中的“树立典型”,就是借助于倚同作用。

说服性的意见沟通,可以是单向沟通,如:领导者作报告,演讲,发布公告,指示等;也可以是双向沟通,如:个别谈话,小型座谈等。说服性的意见沟通,目的在于影响承受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而培养“倚同作用”,以利正统职权的行使。

上述四种权力行使方式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

为了保证权力运用的效果,在权力运用中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有健全的指挥,灵活的权力系统;②有名副其实的、敢于碰硬的监察系统;③领导人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

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威胁感和承诺感直接影响管理的效果,领导者务必高度注意。以下三种情况容易使有关人员产生威胁感:领导者过分强调惩罚;在相互关系中有不信任感和当事人得到不利的信息。组织中的成员一旦产生威胁感,便可能出现“不顺从”的行为,这对管理工作很不利,故应尽量消除员工的威胁感。承诺感则会使人自觉地承担其责任,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为他所承诺的目标效力。所以,领导者应善于培养部属对组织目标、任务的承诺感。

除了上面论述到的四个方面之外,行为科学的内容还有挫折论、冲突论、人性论和效率论等,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论及了。

第三节 行为科学的理论基础

一、人类认识过程的一致性

人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外界刺激物作用于人的感受器,由内导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产生刺激物的印象,这就是感觉。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感觉的进一步发展便是知觉。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感觉和知觉既有严格的区别,又不可分开。大脑的某一区域可以把感觉了和知觉了的东西保存下来,必要时复现,这就是记忆。为了获得清晰、完整的印象、人在认识事物时就要聚精会神,这就是注意。以已有的材料为基础,设想、创造出新的东西,这就是想象。大脑把所得来的印象变成概念而进行的比较、判断和推理,就是思维。从感觉到思维的过程,就是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实践理论证明了和正证明着:不同种族,不同地域和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人,其认识过程都是一致的。

二、个体认知世界的差异性

人类认识过程是一致的,但个体的认知世界则是千差万别的。个体认知世界之所以千差万别,是因为:(一)个体的认知世界与客观世界存在着差距

人的大脑是一个信息加工厂。人脑所反映的客观世界,是经过加工的。所以,平常人们所认知的世界,就不一定是真实的客观世界,而只不过是人们自己的看法所构成的世界而已。(二)各人的认知世界存在着差异

人们由于思想方法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等等,导致对外界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不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所以,世界上找不到两个人的认知世界是完全相同的。

三、影响和歪曲认识的因素

影响和歪曲认识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概括地讲,可分为三个方面。(一)外在刺激环境

这是影响知觉的客观因素。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试验证明,刺激的程度和环境不同,人的感觉和知觉也不一样,例如:先吃糖果再吃梅子,觉得梅子很酸;但喝了柠檬汁再吃梅子,又觉得梅子是甜的;波长在400~700毫微米之间的光,人眼能感觉到,超出这个范围(如:红外线,紫外线),人眼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同一灰色,置于黑色背景上会感到白些,而移到白色背景上会感到黑些;同一种东西,只接触一次和多次接触的印象不一样,等等。(二)知觉的选择性

这是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知觉的选择性可概括为:动机、经济和偏见方面。试验证明,人们对环境的反应,不是等量齐观的。当外界的刺激物与自己的动机、兴趣、期待等有关时,容易引起注意而纳入知觉世界;反之,则不被注意,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处之淡然。同样,凡经历过的、熟悉的东西,人们最容易感知。而不曾经历的、尚不理解的东西,就不那么注意了。至于偏见所导致知觉的歪曲则是十分明显的了。(三)个体生理条件

生理条件的不同,也是形成人的认知世界差异性的重要原因。如色盲等。

四、自我概念

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认知世界的组成部分。自我概念由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三个要素构成。心理学实验证明,自我概念能激发人的行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的行为。

五、认知、态度与行为(一)态度

态度是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总的心理倾向。人的态度由认识、情感和行为三个要素组成。它具有如下特性:1.社会性:态度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必然受社会政治、经济、道德、风俗习惯以及他人等诸因素的影响。2.针对性:一个具体的态度总是针对具体的对象的,没有对象的抽象态度是不存在的。3.间接性:态度中虽有行为倾向,但这种行为倾向只是心理状态,没有外露表现的具体的行为,故态度只可测知而不能直觉。4.稳定性:人的态度体系一旦形成,在一段时间内不会轻易改变。(二)认知、态度与行为的相互关系

人的认知、态度与行为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认识是态度的基础,态度又反过来左右人的认知方向。认知和态度影响人的行为,行为也对人的认识、态度发生着影响。

第二篇 科技与经济

第一章 科技新潮

第一节 世界新技术革命

一、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与含义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科学技术进入一个飞跃发展时期。在许多科技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大批新技术崛起,并逐步形成新兴科学技术群和新兴工业群。

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经历了古代萌芽阶段,近代成长阶段,现代成熟阶段。从渔猎时代进入农业时代,历时数千年农业革命,从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历时数百年的工业革命,进入现代,依靠全新技术开发全新材料,又迎来了规模更宏大、影响更深广的第三次浪潮(也有观点称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三次工业革命,即:18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以纺织技术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40年代出现了以蒸汽机技术、冶炼技术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出现了以电力、化学制品和内燃机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现在正面临以电子技术为中心的一系列新兴技术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关于第四次工业新技术革命的议论由来已久,国内外学者说法不一。称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是美国科学作家塔莱克,他提出这次工业革命以电子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以及核工业、空间工业、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的重大发展为标志。“第三次浪潮”的说法,则是美国的另一位社会学家托勒夫提出的,他认为目前正面临第三次浪潮的冲击,人类将从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也就是后工业社会。对技术革命和工业化的发展过程,国内外不少学者又用“产业革命”相称。一般认为,世界迄今已发生三次产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这次产业革命中兴起了纺织工业、机械制造业、铁路运输业、煤炭工业;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以电力、化学、汽车、新型冶炼等产业的崛起为特征;第三次产业革命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以原子能工业、电子工业、计算机工业、宇航工业等为其标志。对工业化过程,西方社会学家阿希·加纳在《社会变化》一书中指出:19、20世纪,技术迅速发展变化,可把这一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后期为第一阶段,是煤与铁的应用,工厂的生产系统及工业化在欧洲主要国家进行扩散;187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第二阶段,其特征是改进了钢材与油、气、电力等新材料、新能源的应用;第三阶段从1940年开始,主要技术发展是核能及电子技术的发明与普及。

二、新技术革命的内容与特征(一)新技术革命的内容

所谓新技术革命,一般是指信息产业、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工业的兴起。据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的分析和预测,这次新技术革命,其内容包括电子计算机、光导纤维、激光、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机器人工业等九大技术为支柱的一大批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利用,并预示和正在引起生产结构、生产方法以及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1.关于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是新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微电子技术,是这场新技术革命的中心内容,起着带头作用。电子工业已发展成一个强盛产业。据资料介绍,全世界的电子信息工业产值,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以每年13~20%的增长速度上升着,现在世界电子工业年销售额达1000亿美元。电子技术发展的主要体现的是计算机。自1946年美国名叫“埃及阿克”的第一台计算机问世到现在,短短几十年间,计算机已更新五代,新的一代正在研制中。第一代为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为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为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第五代为“人工智能机”。并且,被称为第六代的“生物计算机”和已崭露苗头的“光学计算机”预示不久将有可能出现。

2.关于激光

激光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作为新技术革命一大重要标志的新兴技术。它经历了研究、实验、推广、应用四个阶段,目前已在技术发达的美、日等国形成了激光复合生产系统,逐步发展成一支独立的工业力量。

3.关于光导纤维

光通信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传统的通信是依靠金属电缆传导电脉冲信号来实现的。而光通信则是用超纯玻璃制成的光导纤维,传导由小型激光器发出的光脉冲来实现的。光通信较之电通信,在传输性能方面占有绝大优势。一是传输容量大。光通信的通信容量比电通信大10亿倍。一根相当于头发丝粗细的光纤就可以传输几万路电话或几千路电视。20根光导纤维组成一路铅笔般粗细的光缆每天可通话76 200人次,而直径三英寸、由1 800根铜线组成的电缆每天只能通话900人次。二是光纤为绝缘体,不受电磁干扰,通信质量高。三是光纤强度好不易老化,也不腐蚀,性能稳定。四是重量轻、体积小,易于安装,而且可减少信号中转装置的数量,经济效益高;五是可清晰地传递声音、图像等各种信息。而且,石英光纤的主要成分由硅与氧等元素组成,不受资源限制。

4.关于生物技术

生物工程是新技术革命中一项带有奇异色彩和希望的知识、技术高密集的综合领域。概略地说,生物工程就是利用生物本身或生物的某种功能,生产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利用的产品的技术体系。科学界一般认为,生物工程包括四个部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反应器工程(即酶工程)和发酵工程。但这四部分彼此互相渗透,它们之间的界线不是绝对的。生物工程在国内外还有生物技术、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重组DNA技术、生物工艺学等名称。不少报刊杂志常把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同时并用。生物技术是人类最古老的技术之一。我们的祖先用谷物酿酒和制作酱油、豆腐乳等都是生物技术的应用。现在说的生物技术与传统的生物技术虽然在发展上有一定联系,但它们之间又有质的区别。现代的生物技术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各种高精密仪器发明,使复杂的生物体可以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定量研究,从而以预想不到的力量推动了生命科学向分子水平飞速发展。在分子生物、分子遗传学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遗传工程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在70年代末就应运而生,从此,生命科学开始迈进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生物的遗传性,创造新的生命,为人类社会造福的新时代。

以遗传工程为主导的生物工程,之所以能有诱人的前景,是因为它使人类第一次有可能操纵遗传物质按人类的需要来改造生物、利用生物;生物资源具有可循环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生物技术的作用,一般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可以节约能源和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可以通过改造生物品种,以崭新的方法生产物质,解决传统技术难以解决的问题。

5.关于新材料

新材料是技术革命的基础,也是新时代文明的突出标志。人类社会进程中,经历了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这些时代都是以“材料”命名的。进入近代、现代,材料的“主角”地位亦十分明显。如:电子技术中的半导体,合成化学中的聚酯,喷气式飞机发动机的耐高温材料,光通信中的光导纤维,宇宙飞船中的钛等等,每项重大技术的突破或技术群的兴起,无不依赖于材料。目前,世界正在研制并期待于近期获得成功的人工脏器,也有赖于生物体材料的新突破。自古以来,材料就是人类生产、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材料工业和材料科学是影响全局的综合性的基础工业和支柱科学技术,无疑,新材料在新技术革命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由于能源开发、空间技术、电子技术、激光、红外线等新技术的发展,也相应的对材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当前,世界上材料的发展趋势:一是天然材料逐渐减少,木材、棉花、橡胶等不断被塑料、人造纤维、人造橡胶或其他材料所代替;二是合成材料和非金属材料迅速取代传统的金属材料;三是材料的品种和性能正在不断增加和改善。据资料介绍,世界各国早几年已注册的各种材料品种已达24万个以上。

材料革命的特征,核心问题是从“结构材料”向“功能材料”的转变。所谓功能材料就是具有特殊物理性能和生物性能的材料。

6.关于新能源

能源是人类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原动力。能源技术的每一重大突破,对科学、技术、生产和社会的发展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开发新能源,既是新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又是推动新技术革命兴起和发展的必要保证。现在,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开发各种能源。

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历史,实际上也是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历史。从最初火的发现、利用,畜力、风力、水力的利用,到蒸汽机、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使煤逐步成为主要能源,这是一次能源革命,它带动了整个产业革命;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和电工技术的发展,导致电能的推广运用,出现了又一次能源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生产电气化时代。国内外学者认为,当前正以科学技术为手段,进入开发应用新能源的第三次能源革命。

在能源科学中,常把能源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直接来源于自然界的水力、风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叫做“一次能源”;另一类是由一次能源转化来的电力、热能、机械能等,叫做“二次能源”。

在可供开发利用的新能源中,核能是主要支柱。核能具有丰富的资源。据世界部分国家统计,已知铀的储量即有1 500万吨,它所产生的电能比已知的矿物能源要高数万倍。

太阳能是可以持久提供的清洁能源。据估算,地球每年从太阳获得的总能量达60亿亿度,比目前全世界各种能源生产的能量总和还要大两万倍。

生物能源也是利用太阳能的一种途径。从植物中可以提炼出乙醇、甲醇,“能源作物”经过化学和生物处理,可提取其他液体和固体燃料。

同样,海洋能源的开发潜力无比巨大。据有关资料称,海洋里水的总体积约为137亿亿立方米,海流、潮汐、温差、盐度差、压力差等都是可供利用的能源。世界潮汐能的理论储量为31亿多千瓦,可供开发的约为7 000万千瓦。人们把海洋称为“蓝煤”。海洋能源的利用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利用潮汐发电,二是氢氧动力循环,三是提取氚进行核聚变反应。

7.关于海洋开发

海洋开发和海洋工程发展既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开发领域,又是当代的一顶尖端科学技术。海洋面积达3.6亿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71%,它拥有雄厚的资源,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出现农作物、能源、物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各国都把希望寄托于海洋开发。

现代海洋科学技术研究主要是围绕海洋调查监测和海洋开发两个方面展开的。近20年来,海洋监测体系的建立,探测海洋的能力进展很快,反映海洋实况的资料信息成万倍增加,从而使探索海洋基本规律的基础研究取得了革命性进展,使物理海洋学进入“实验和预报时代”。海洋开发研究已由传统的研究课题扩展到与人类生存价值直接相关的广阔领域。其主要研究开发内容:一是研究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加速水产养殖业发展。二是研究海底矿产资源的勘探和采掘技术。三是研究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四是研究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五是研究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项目包括船舶运输、海底管道运输、海底电力及信息输送。六是海岸带的开发。包括港口建设、围海造田、能源设施建设等。

8.关于机器人

机器人的制造和使用,是涉及电力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学、电脑科学以及普通机械工程学等多门科学技术的复杂领域。机器人在辅助和取代真人的发展道路上,现已开始迈步,这将是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研制机器人正成为工业发达国家的一门新兴工业。

机器人的故乡是美国。第一台机器人于1954年问世,但机器人的大发展却是1979年,人们把这一年称为“机器人元年”。此后机器人的产量和产值都以每年20~30%的平均增长速度发展。现在机器人已进入第三代,一些具有视觉、听觉和触觉,还可说话并且有简单判断、改正错误动作的智能机器人相继问世。(二)新技术革命的特征

从上述内容来看,这次新技术革命有以下明显特点:

1.信息化

信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基本概念,通常是指消息、情报、资料、知识等等。美国哈伦·克利夫兰曾在一篇文章里分析概括信息的七点特征,即:信息是活的,可扩充的,可浓缩的,可替代的,可输送的,可扩散的,可分享的。信息化是指现代通信手段与计算机结合起来的计算机通信革命。新技术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开始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步入。在信息化社会里,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资本而是信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将愈来愈多地取决于对知识信息的掌握和运用。

2.知识化

新技术革命酿造的新时代,劳动技能主要不是靠体力,而是以智力和知识为基础。新的技术给社会带来的主导工业是“智力工业”,其核心是知识。价值的增加主要靠知识。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在一部描述“后工业社会”的著作中,提出了“理论知识的积累与传播,已成为革新和变革的直接力量”的论点,他列举“后工业社会”的五大特征中,有四点讲到知识和知识分子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3.分散化

分散相对于集中而言。集中化是工业社会的特征。因为机器的运转需要在劳动力、原材料和资本等方面进行较大的集中。托夫勒把这一切归纳为工业社会的六个“法则”,即: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好大狂和集权化。而信息社会则不同,以新兴技术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将使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化。技术上的突破将否定产品单一规模的生产,而代之以小规模的生产;以大公司为主干的工业结构将让位于许多小的群体甚至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工业结构。

国外学者还从另一侧面分析了这次新技术革命的特点。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把当前作用于世界经济的一股强大力量称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认为这次工业革命有三个鲜明特点:其一,新的技术革新同基础科学领域密切结合起来,出现了产业部门同大学的研究室及其他研究结合起来的现象;其二,新技术非常普遍,它将给所有经济部门以巨大刺激,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引起技术革命;其三,新技术不仅将推动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向前发展,而且将促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腾飞。

三、新技术革命的作用及影响

科学上的飞跃、科技革命总是和社会变革联系在一起的。以往的技术革命,主要解决能量问题,实际上是动能革命,如:蒸气的热能,电能,原子能等,是减轻人们体力劳动,是体力的扩大,是人手的延长;目前面临的新技术革命,主要解决信息问题,是减轻人们的脑力劳动,是人的智能的扩大,是人脑的延伸。不管人们对这次新技术革命认识如何,作为一个重要推动因素,必将促使价值体系、就业结构和劳动分工形态发生变化。生物技术将减少饥饿、疾病和人口过剩现象;电子技术正在加强各国经济的生产和创造力;能源结构和手段将加速演变;对海洋的研究有可能开发未知的新自然资源;对宇宙的探索将丰富人类的通信手段。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通过小型化、自动化、计算机化和机器人化、对经济与社会、劳动与家庭,都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带来交往方式、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的新变化,并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至思维方式。新技术革命既增强人们掌握物质、时间和空间的能力,也迫使人们以加倍的关注来对待和排除可能伴生的副作用。人类共同的利益,是要努力把新技术革命引向“良性循环”轨道。(一)新技术革命必然带来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

现在工业发达国家纷纷调整战略,谋求经济现代化。美国提出“后工业化”,日本称“技术立国”,英国叫做“改组工业”,法国是“重振工业”,等等。提法不同,但方向一致,即:技术向新的尖端发展,生产向进一步集约化发展,经济趋向更高效率。所谓集约化,就是依靠科学技术、科学的组织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叫“内涵式”发展生产。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已开始发生新的变化:以农业为主,包括林、牧、渔等业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著下降;以制造业为主,包括矿业、建筑等业的第二产业的比重或者下降,或者微略有所上升;唯有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扩大。对于第三产业,一般的说法是四大服务业,即:运输、通讯、电力、煤气、自来水、仓库等既为生产又为消费服务的公用事业的服务;商业、金融保险业等流通方面的服务;科研、教育、广播、电视等情报方面的服务;娱乐、饮食、旅游等生活消费方面的服务。美国未来学家贝尔则提出另一种分法,把以信息工业为主,包括:电讯、电视、电话、广播、激光、光纤、通讯卫星以及新闻出版、印刷等业称为第四产业。美国的服务业产值,前几年就上升到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50%。

正是由于科学技术革命,才促使“信息工业”的兴起。信息化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将是高效率、高效益、高增长、低污染、低能耗、低消耗;能源结构将是“再生型”;材料结构将是多功能型;体制结构将是小型化和分散化;消费结构将是多样化。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将朝着“三C”(计算、控制、通信三个英文词的第一个字母为C,三C指通信化、计算机化、自动控制化)、“四A”(英文自动化单词的第一字母为A,四A指工厂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家庭自动化和农业自动化)方向发展。(二)新技术革命必然带来劳动及就业结构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于“第三产业”就业者比例迅速增大,传统技术工种迅速减少,与智力功能有关的领域不断产生新的技术工种、造就新型生产者。(三)新技术革命必然带来劳动队伍和劳动智力结构的变化

在新技术群和新兴产业群不断涌现的时代,自然需要大量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和懂得现代科学技术的工人,需要多种高知识结构的管理者、工作者。(四)新技术革命必然对领导体制及决策者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一方面世界的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多样,运动形式更加纷繁复杂,发展进程日益增速,客观上要求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现代领导体制,即:由决策系统、智囊系统、信息系统构成的新领导体制。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又为领导提供了崭新的现代决策理论与方法,如:系统分析、线性规划、决策树、博弈论、最优控制论、投入产出分析、排队论、模拟论、德尔裴法,头脑风暴法、结构分析法、外推预测法等等。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使领导者能面对多目标、涉及多因素的各类决策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求决策的科学化。再者,知识革命和信息社会的到来,除了要求领导体制和决策者专业化、知识化之外,还要求有更机敏的信息管理能力,才能驾驭局势,把握转机,把事业引向成功之路。(五)新技术革命必将带来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国外有学者预言,今后人类将主要从事创造性劳动,规划和组织社会生活,进行社会咨询,提供各种技术服务,为闲暇时间安排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西方还把“保健、教育、休养、艺术等服务和消遣的充实”列为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不论这种预测的准确性如何,但种种发展趋向表明,新的技术革命将否定过去社会生活的单一性,而代之以多样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自己生活中的追求和为之奋斗的目标也将不断变化,从求生活到求享受、求发展,随之相应的产生新的生活需求和新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新趋势

一、基本概念

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决定性的因素。随着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源泉,成为满足整个社会和个人新的需要的源泉,成为建设现代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石。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自有其特定含义和所属范畴。科学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历史地形成的,研究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门类的发展。自然科学是科学整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整个自然界作为研究对象的、关于自然界各种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为社会生产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服务的,供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物质手段、精神手段和信息手段的总和。技术既可表现为有形的机器设备、实体物质,也可表现为无形的知识经验、精神智力,还可表现为有物质载体的信息资料、设计图纸等。自然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统一体。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可以划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技术三大类。

基础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它的主要任务在于认识自然规律,探索通往未来世界的道路,其理论成果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长期以来,一般认为基础科学可以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和生物学六大类。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又提出了新的分类形式,认为数学不仅是自然科学,而且是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方式”,是各门学科发展的工具,应该成为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具有同等地位的大部类学科;而物理学又可以分为:微观物理学、宏观物理学和力学,这样,现代基础自然科学就分成了力学、微观物理学、宏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学和天文学七大学科。

技术科学是利用人们对自然界物质及其运动基本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探索运用这些基本规律的特殊规律的学科。它一方面综合利用基础科学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总结应用技术的实际经验材料,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发展成为应用技术的理论体系,直接为应用技术和生产实践服务。技术科学从大的方面可以划分为:工程技术科学、农业技术科学和医药技术科学三大部分。

应用技术是综合运用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理论成果,研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它是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其主要任务是研制新产品,创造新工艺。应用技术按其应用领域可划分为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医药技术、交通技术、通讯技术、国防技术、文教技术、管理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每一个大的技术门类按照不同的专业,还可划分出许多专业技术。

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技术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在一般情况下,基础科学的新进展,或迟或早地将开辟新的应用领域,产生新的技术科学或应用技术。技术科学一方面综合运用基础科学的理论,一方面总结应用技术的经验,它是联系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的纽带和桥梁。应用技术则是基础科学的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是改造自然的方法和手段。同时它又为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发展提供研究课题和先进技术,从中还可能产生新的边缘学科。

20世纪3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到一个令人瞠目的新阶段。现代科学技术无论是在自身的发展方面,还是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方面,都已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

迄今,人类创造了一个灿烂的知识世界。科学结构的划分必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有所变化。1985年4月,钱学森在全国第一次交叉学科讨论会上,对现代科学知识体系提出了九分法,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文艺理论、军事科学及行为科学。科学界有的人认为,从目前人类掌握的科学知识来看,至少有五个科学群正在形成:一是物理科学群,它研究一切物质运动的共通规律,从宏观的天体到微观的分子、原子、基本粒子概莫能外,因而必然要求天文学、地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等学科形成交叉联结;二是生理科学群,它研究有机物体生长和消亡的共通规律,诸如:动物学、植物学、人体科学、医学、营养学、药物学等等,都是这一学科群的基础学科;三是心理科学群,它研究思维运动的共通规律,思维科学、教育学、逻辑学、美学、心理学、伦理学等,都属这一学科群的范畴;四是数学科学群,它研究数量的共通的逻辑规律,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以及众多的数学分支,就成为这一科学群的基础学科;五是事理科学群,它研究事件运动的无序和有序的演变和共通的发展规律,其基础学科有:系统论、控制论、协同论、突变论、耗散结构理论等学科。

伴随着知识领域的延伸,知识颗粒的凝聚,“知识板块”的重组,知识新陈代谢节奏正在加快,智力队伍正在迅速扩大,科学技术拓展领域越来越宽广,新兴科学群正在出现,高技术正在崛起,大科学时代已经到来并将按其运动惯性继续发展。

二、新崛起的高技术“高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范畴中的一个特定形态,是伴随新技术革命的兴起而问世的。从二者的内在联系考察,可以说高技术是新技术革命萌芽、初始阶段的催化剂与发端,是发展兴盛阶段的标志与主干,是深化成熟阶段的产物与结晶;从人们赋予高技术的内涵来理解,它又是当代和未来科学技术的内核与精华。高技术的发展将对世界经济和人类生活带来深远、巨大的变革,把社会文明推向新高度。(一)高技术的含义及有关概念“高技术”作为一个专用术语,首先见之于美国。接踵而出现的有“高技术产品”、“高技术企业”、“高技术产业”、“高技术开发区”、“高技术工业”、“高技术竞争”等名称。什么是高技术,它包括哪些含义?世界各国众说纷纭。在美国经济界,高技术是从经济角度对一类产品、产业或企业的一个评价术语。凡是知识和技术在这类产品、产业或企业中所占比重大大高于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并超过一定标准的,就称其为高技术产品。高技术产业或企业,也称为知识(或技术)密集产品、产业或企业。美国高技术战略专家提出的衡量知识密集程度的一种标准是:高技术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费用占其销售额的5~15%,职工中具有理工学位的科技人员以及中学毕业后经过两年以上培训的熟练技术工人占40~60%。美国科学界的又一种提法是:高技术产品是指每1000名职工中有25名以上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并把销售额的35%以上用于研究和试制公司所产生的产品。同时,他们还将主要从事信息商品和劳务的生产、经营和分配的企业组成的工业称为高技术工业或知识密集工业,并指出这类工业要求有三分之一的职工具有大学学位,其中一半以上是技术学位;有三分之一的职工具有助理学位(指中学毕业后接受两年培训所取得资格)。日本人则多把高技术视为处于当今科学技术前沿的技术群,因而也常常称为尖端技术。同时,他们又称尖端技术是指高技术知识密集的技术领域,认为高技术工业是材料、技术、软件、有关研究开发的信息等因素的组合。我国对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也有几种不同的认识和论述。有的认为高技术是指工业原理主要建立在最新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的技术;有的认为高技术是对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一类产业及其产品的通称;还有的认为高技术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众多技术的集合,是大规模科学技术,高技术的最终目标是推出能够占领市场的高附加价值的产品。高技术的最终产品具有产品结构复杂、技术成分高、研制费用多、产品较新颖、需要组织研制等特征。

目前,国内外关于高技术还未形成完全一致的认识,尚无公认的科学定义严格的划定范畴。但一般倾向性理解是:现在所说的高技术不同于以前人们所指的尖端技术。尖端技术仍属技术体系结构中的一部分,它主要指处于顶端最前沿的那样一些以科学研究方式问世的新技术。高技术除具有“尖端”色调外,它要强调功能性的社会经济效益性。也就是说,它超出了“纯”技术的范畴。高技术也不同于常说的新技术。新技术一般是相对于已有的技术而言,按时间次序划分,指出现的时间短或具有新质特征的技术。新技术和传统技术一样,都是常规技术概念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是它们判定的标准和角度不同。如果说新技术是一种时序排列概念,尖端技术则是一种空间排序概念。所谓高技术,它是当代特有的跨学科技术,以居于世界制高点的重大科技成果物化为目标,以现代新兴技术和尖端技术群为支撑而构成的知识、技术、资金密集型科技经济体系。广义的高技术,既具革命性,又带战略性;既置于科技前沿,又立于经济顶端,是科技、经济“多因素”、“高性能”的有机化合;是科技的“无形性”和经济的“有形性”的高度统一。(二)高技术领域及其特征

较确切地说,当前世界各国对高技术的认识,主要不在于解释定义的清晰度,而多从所指技术领域及其特征来划分。美国先后把半导体工业、机器人和电讯工业、导弹和航天器、计算机工业、电子工业、办公室自动化、药物、无机化学品、科学仪器、军械和附件、塑料和合成纤维等划为高技术领域。一种分法是将高技术工业划为三大类,即:微电子工业,包括——信息工业、机械电子工业、医疗电子工业;生物技术工业,包括——药品、农药、肥料、食品工业;新材料工业,包括——非单晶材料、陶瓷、塑料、单晶、纤维工业等。又一种分法是把核聚变、宇宙开发、海洋开发、生命科学列入高技术范畴。再一种是将充分利用半导体、计算机、信息与电信、办公自动化、机器人、光学、航空航天、新材料和生物技术等工业称为高技术工业。还有的将高技术分为四类:

1.物理学的新发现,特别是对具体物质的原子物理性质的了解;从原子水平或分子水平上设计的材料;塑料、陶瓷、金属材料和介于这些新材料之间的那类“边缘”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生物材料以及与核物理和空间科学有关的新材料。

2.从分子到生态的一系列与生命和生命功能有关的技术。

3.以与大脑和意识及其功能有关的发现为基础的技术,主要是信息处理技术。

4.与社会有关的技术,包括与通信有关的技术,与产品分配有关的技术,与防火和城市环境有关的技术。苏联及“经互会”国家提出电子计算机、机器人技术、原子能发电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为高技术开发领域。我国学术界较有代表性的论述,是将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列为高技术领域的六大支柱;将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智能计算机和智能机器人、超导材料和定向材料、核聚变能和太阳能、航天飞机和永久太空站、深海采掘和海水利用等12项列为高技术领域的标志技术。

上述情况表明,虽然国内外对高技术内涵的表述各有一说,但对高技术领域包括的范围及所指的主要技术类项却大体相同;围绕高技术面貌的显露考察分析其所具特征,其说法也基本近似。

特性之一:高智力。

特性之二:高资本。这是高技术得以迅速发展的支撑条件。

特性之三:高风险。风险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技术研究创造活动的不确定性,失败的几率往往大于成功的几率;二是投资回收、见效的波动性,竞争态势变化不定。

特性之四:高效益。高技术领域中一项研究的突破,往往可能开创一代新技术,形成一类新产业。

特性之五:高势能。高技术不单以巨大效益展现其强劲发展力,而且还越来越表现出发源于最新科技突破、迅速将物化转为直接生产力,甚至自行形成产业的发展趋势。

特性之六:高协作。高技术整个开发过程,可归结为产品形成过程。它的纵向发展需要多学科和多种技术的互相结合和渗透。(三)高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影响

1.高技术的发展

高技术一出现就显示出空前的生长力,成为科技、经济领域中最活跃、最敏感、最富魅力的“超儿”。它冲击着整个社会及经济结构,并成为世界各国角逐的中心。从高技术的发展趋势看,一般的说,未来的世界技术天地,将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为标志的生物技术为核心;以光电子技术和人工智能为标志的信息技术为前导;以超导材料和人工定向设计材料为标志的新材料技术为基础;以核聚变能和太阳能为标志的新能源技术为支柱;以航天飞机和永久太空站为标志的空间技术为外向延伸;以深海采掘和海水利用为标志的海洋技术为内向拓展。高技术正从一个时期以来的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三大热门时代,走向从超导、光电子技术、蛋白质工程、硅化学、极限技术等领域脱颖而出的新热门时代。

这些技术是在19世纪已经萌发但未成熟的前沿技术,通过20世纪的纵深开拓,进行新的组合或分化,必将在世界各地形成不同规模的各种高技术产业群。目前,不少工业发达国家已有一些高技术产业初露端倪。国内外科技界人士分析,正在崛起和发展中的高技术产业,大体说来已波及九个领域,即:生物工程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软件产业、智能机械产业、生物医学产业、超导体产业、太阳能产业、空间产业、海洋产业。

从世界各国高技术的发展来看,其发展形势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美国学者曼纽尔·卡斯特尔斯曾归纳提出发展高技术的七种模式。一是技术发展的综合模式,即:“硅谷式”。美国的硅谷有4000多个高技术公司和20万雇员,其中40%是科技人员。这些公司的发展,一靠科技知识,二靠掌握新技术的劳动力,三靠风险投资,四靠有市场。这四方面的结合,就形成一个工作网,产生一种新的力量。二是中心系统模式,即:指那些既掌握技术又有雄厚资本的大公司,如:美国的IBM,日本的日立、东芝公司等,它们有独自开发技术的能力,是创造发明新技术的骨干。三是由政府采取经济保护政策。如:日本和韩国大量引进技术,同时对本国人力资源和市场采取经济保护政策。四是由政府引导的开放政策,与第三个模式相似,但不加保护。五是政府保护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六是以军用促进技术的发展。七是把政府间的合作与市场结合。典型例子是欧洲共同体和“尤里卡计划”。

2.高技术的意义与影响

在现代发展进程中,科技进步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愈益明显。高技术对科技进步和经济繁荣创造的无穷活力,使它无可置疑地居于世界科技——经济总格局的重要战略地位。

①高技术正在引起和必将带来生产力层次上的巨大技术变革。新的液压、磁力、爆炸、电腐蚀等非机械加工成型技术将逐渐代替传统金属切削技术;热电、磁流体、太阳能、海浪等直接能源将代替火电、水电等二次能源;新型材料将取代传统材料;高附加价值的加工工业将代替低附加价值的加工工业;新原理和新工艺将不断取代传统的工艺技术。

②高技术正在成为国际经济秩序中的决定性因素。高技术产业在世界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正引起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过渡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

③高技术对发展观念的转变和人类长期性全球问题正在和必将带来无比深刻的影响。首先,高技术的特有属性改变了各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人们不再单纯追求尖端技术,而着重于开发最终目标能推出高附加价值产品的高技术。其次,高技术扬弃从研究到产品的传统路线,而提出了从市场需求到技术开发再到应用研究直至基础研究的追踪式反求理论,形成了市场决定产品——产品决定技术——技术决定研究的新路线。第三,在一种涉及风险的严峻考验中化生闯创精神,造就开拓者。先进工业国家走过的共同道路表明,风险企业可以说是高技术产业的摇篮。高技术产品开发过程,事实上存在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成功地吸引成为“冒险”的正向引力,不甘失败则成为“再冒险”的反向推力。这就是高技术给人们提供的开拓创新机会。第四,高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人类的生存环境、需求、社会变革以及经济、文化运动中种种客观矛盾创造了条件。在传统时空观里感到渐渐迫近的人口过剩、生态劣化、物质匮乏、自然灾害及疾病等等危机问题,由于高技术的发展而使人们在新的视域看到了希望的桅帆。

三、新时代的大科学“大科学”一语近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内外文件和报刊上。现在进入人们主观世界的大科学,事实上早已来到客观世界。如果说高技术的发展是新时代的纵向标度,那么大科学则是与之对应的横向广延。探讨、认识科学技术的这种“大”化趋势,乃是顺应科技演进规律,把握科技发展转机的重要课题。(一)大科学的时代背景及有关认识

大科学的出现不是偶然现象。它萌发和形成于一个整体化特征日益明显的大世界之中。正如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所指出,当今人类社会一个总的特征,就是经济结构、经济活动已经世界一体化了,全世界已经是一个整体。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生产力就有了进一步发展,生产规模突破了工厂界限,开始走向联合,扩大到国家规模以至跨国联合。在生产过程中也相应出现了生产部件的专业化、生产的标准化、沟通彼此的媒介——信息的重要性突出化、生产的组织管理量扩大化、运输和动力的作用增强化、银行及金融业成为世界生产组织者的形象鲜明化。这些变化,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20世纪40年代后,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生产力结构空前复杂,生产部件的专业化进而发展到生产工序的专业化:生产系统引入了电子计算机更加灵活化;信息成为整个组织的中心环节;组织管理越来越倚重系统工程;劳动结构中体力劳动者比例下降,管理者和科技人员比例明显增加;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上述发展变化因素,集中表现出生产真正进入了世界一体化规模;同时表明在以生产为本质体现的人类世界中,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从传统的狭小形态脱颖而出,进入到一个不断向整体化演进的科技世界。

围绕科学技术内质与功能的探讨,开始将科学技术提到涵盖世界高度的理论研究,同样可以上溯到早些时候。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发展之际,第一个站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从根本概念上看待科学这一巨大变化的是英国科学家贝尔纳。他的名著《科学的社会功能》于1939年出版。书中第一次以科学的名义来研究科学本身,提出了“科学是什么?科学能干什么?”这样带通原性的大问题。贝尔纳认识到,科学研究效率的提高,必须有建立在科学学基础之上的科研战略学来指导。

近几年来,对科学技术整体性的研究也成为我国学者的一项重要课题。他们从科学技术发展方向、规模、速度及其应用领域等要素的考察方面,明确提出历史已跨入成熟的大科学时代。(二)大科学的含义及特征

这里作为探讨对象的“大科学”,只是采用一种习惯性的理解与说法,不是一个严格反映字面本义的概念。它实际上是广义的“大科学技术”的替代词。什么是大科学?现在尚未见完整的科学定义。科学界一些人士论及大科学时,一般说法有:大科学是科学的一体化发展及其与技术、经济、社会协同发展而形成的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复杂大系统;大科学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与交叉中出成果的科学;大科学是规模巨大、目标巨大、经费额高并且由国家直接控制的科学技术事业;大科学可以看成是科学惯性非常大的科学;大科学是在传统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一个更高级的科学发展阶段,是一个研究对象日趋复杂的巨系统;大科学是以统一的方式把相关科学事业组织起来加以科学管理的科学,是集中的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经过总体设计的大规模科学,等等。与大科学内容相关的近似论述还有不少。应该说这些认识都在一定意义上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了大科学的面貌,触及大科学的特征。但从新时代人们对大科学含义的理解来看,显然还有待进一步从本质特征上加以分析与概括。所谓大科学,它是相对于传统观念上的科学技术来说的。大科学与小科学的区别,不仅存在于科学技术发展自身,而且存在于与科学技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经济、自然和社会;大科学不仅在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和生产应用过程中从外延上表现出超级形态,而且在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和生产应用过程中从结构、速度、水平上阐发出超量内涵;大科学不仅在物质世界创造里起着支撑作用,而且在精神世界创造中起着导向作用。简言之,大科学是一个划时代的带有浓厚战略色彩的新概念。它是科学技术在趋向整体化轨道上(进程中),已经越出科学研究以至技术生产领域,进入到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进入到对经济、社会进行驱动、调节、控制和管理,进入到思维范畴影响和改变思维方式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自然,大科学的出现客观上包含着复杂的多因素。它既是科学技术系统发展进入新规模、新层次的体现,又是科技、经济、社会联结发展进入新格局、新阶段的体现;既是科学技术物化在生产力发展上所具新能量、新水平的反映,又是科技渗透在生产方式变革中所达新领域、新作用的反映;既包含着科技事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机能和变化,又包含着科技工作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机制和内容;既包含科技活动在宏观层从外在需求方面反映的整体化趋势,也包含科学研究在微观层从内在联系方面展示的整体化本质;既包括科技经费增长、科研设施扩大与革新等物性因素的新变化,也包括科技队伍发展以及管理者和生产者素质改善提高的新变化;既包括科研工程的实施所呈现的地域、学科门类及时间上的新跨度,也包括科技成果应用、新技术产业兴起和科技进步因素增长比率上的新速度。进一步而论,以上述各层次、各领域、各方面的内容为主要标志的大科学,已经和正在显露出多重整体性和多元超常性特征。

所谓多重整体性,是指在现代文明进化中科学的整体性、技术的整体性、科学技术的整体性、科学——技术——生产的整体性和科技——经济——自然——社会的整体性特征越来越明显。科学的整体化主要表现为大量边缘学科、一系列横向学科的产生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科学的汇流。如:环境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海洋科学、空间科学、生态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等,就是交叉学科花圃中涌现出的一批新蕾。与此类似的系统工程,被称为是集“四面八方”知识于一体的学科。四面,即指:自然科学、数学科学、社会科学及哲学、技术科学及工程技术;八方,即指:系统学、运筹学、控制论、巨系统理论、自动化技术、信息论、通讯技术、计算技术。可以说现代科学技术的各大部类和系统科学体系各学科体系都被调动起来,是综合性学科的典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汇合,是科学一体化的主流。虽然在这两大科学结合部上生长的控制论、协同论、信息论、科学学、未来学、创造学等新学科目前只有50多门,但其发展前景无可限量。同样,技术的发展已经越出了生产领域进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技术已作为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的形态而普遍存在。今天的技术已经与科学、经济、自然和社会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兴起于美国的硅谷和遍布于世界的硅谷式新技术密集区,就是这种整体的一个生动缩影。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主要表现为:现代科学不断为技术开辟新领域。一般技术的重大改进和突破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科学研究中出现大领域、大规模、大工程、大跨度、大协作现象;科学技术发展中呈现加速化、综合化、群体化、社会化趋势;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显示出保障性、主导性、关键性、竞争性、战略性地位与作用。现在,人们能深切感到大科学时代的气息和节拍。可以预料,对大科学的认识,必将随着业已开始的探讨步伐进入到新的领域和深度。

第二章 经济科学

第一节 经济学新支简论

经济科学是一个开放性的不断扩展的科学体系。尤其在上世纪70年代后,新技术革命浪潮的猛烈冲击,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学学科结构,新兴的经济学科就像雨后春笋一样破土而出,势不可挡。“经济学新学科”作为一门专门的科学,已经显示和展现出它的光辉前景。

一、经济科学的性质

经济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首先是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条件下,经济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一切经济活动(物质生产领域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经济活动)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二、经济学的历史和现状

每一种经济学都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经济科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一)人类社会早期经济思想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经济思想同其他思维形式相间杂处,很难分开。“经济学”这个词,原出于希腊文,是家计管理的意思。被人称为“科学史上第一个经济学家”的亚里士多德,他使用“经济学”及其派生词“经济”,也是表达这个意思。马克思在谈到早期经济思想的形成时,曾经说过:“由于希腊人有时也涉猎于这一领域,所以他们也和其他一切领域一样,表现出同样的天才和创见。所以,他们的见解就历史地成为现代科学理论的出发点。”

在我国古代的典籍中,“经济”指的是“经世济民”,即:治理国家为民造福之意。在有些场合,经济又指的是某一部门的生产活动,如在太古的经济传说中,关于农业的说法就有很多。

古代的经济思想,大致有两个基本特点:

1.简单而零碎。

对经济过程的全貌还缺乏科学的理解,往往只涉及某一局部或某一侧面,原理、观念和范畴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

2.出现系统学说的萌芽。

亚里士多德认为经济学不仅要研究家计管理,而且要研究“致富术”,也就是“货殖”。他把财富扩展到货币领域,从而把使用价值和价值联系起来。这种想法可贵之处就在于已经有了联想,也就是说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系统的思想。

到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和发展,出现了重商主义理论。重商主义者对财富倾注了更大的热情。他们和古希腊者不同,不是从家计着眼研究财富,而是从国家着眼阐述经济问题。1615年,法国的蒙克来田在“经济学”之前加上了一个修饰语:“政治”,改称为政治经济学。这里的“政治”一词,意指“国家经济”。以后,斯图亚特写了一本《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这是一本以政治经济学为题,并有比较完整体系的著作。(二)近代经济理论

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近代概念,指的是17世纪到19世纪这个时期。近代经济理论的基本形式是政治经济学,所以这段时期的经济学史也称为政治经济学史。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已从流通领域进入到生产领域,对商品的价值量作了正确分析,认为商品的自然价格(实际指价值)决定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初步建立了劳动价值论。但他不能正确地区分劳动的二重性,错误地把商品的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价格混同起来。在他的代表作《政治算术》中,既分析了理论问题,又涉及大量的统计学内容。在他的其他著作,如《赋税论》、《货币略论》、《爱尔兰政治解剖》等书中也可以看出他的经济学说是以混合状态出现的。

李嘉图是英国杰出的经济学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完成者,在经济理论上他制定了在资产阶级眼界内所能达到的最彻底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指出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利益的冲突,对社会科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但是,他还不明确劳动的二重性,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内在联系,混淆了价值和生产价格等,因而未能解决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平均利润论等所存在的矛盾。李嘉图的主要著作有《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等,他的著作尽管涉及了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但他的学说仍然是混生状态的,经济科学尚未分化。

古典政治经济学解体之后,资产阶级经济学沦落为庸俗经济学。庸俗政治经济学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非科学的成分来粉饰资本主义制度,抹杀资本主义的矛盾。以后,约翰·穆勒又把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引进了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混合状态逐渐演变成折中主义的综合体系。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革命。(三)现代经济科学

很长时期,经济科学处于一种混合的状态,几乎是政治经济学一统天下。进入20世纪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在苏联、中国和一些东欧国家取得了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政治经济学作为革命批判的武器,固然还要继续发挥作用,但发展社会生产力已经上升为主要任务,政治经济学原来的混合状态,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于是,一些部门和应用经济学科相继涌现,诸如: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等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当前,新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技术进步推动着生产的发展,从而也带来了经济科学的革命。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反映新时代特点的新学科纷纷出现,诸如:信息经济学、经济控制论等,不断注入经济学科体系。

从综合到分析,从混合到分类,是现代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较多。最重要的一种研究方法,就是实证研究法。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基础就是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是经济学理论检验过程的具体方法论。经济学的一些理论要检验其正确与否,应该先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实施,检验其真理性程度,然后才能确定推广的范围。这样的范围叫做社会的实验室或社会的工厂。如果不经过这样的阶段而直接向全国范围去实施,就要冒较大的风险,而且有可能付出高昂的代价和学费。

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对通过查阅文献、观察、实验或调查所获得的资料与事实进行科学抽象,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研究方法。这种科学抽象方法的重要作用在于,它能在可以感知的现象背后,发现构成认识对象本质的特性、方面和关系。只有正确地运用科学抽象方法,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马克思说:“在经济形态的分析上,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反应剂,而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二者。”那么,什么是科学抽象呢?一般来说,科学抽象就是通过思维的分析活动,把客观事物的每个属性分别地提取出来加以考察,舍弃其偶然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取出必然的本质的属性,从而形成各种抽象的规定并用相关的概念表示出来的一个思维过程。明确这一概念,对我们进行经济学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在经济学研究中,要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只有对经验材料先进行比较,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方法才能做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仅主张和提倡科学的比较研究方法,而且还亲自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比较研究。马克思说过,要了解各个限定的历史时期,必须跳出它的局限,把它与其他历史时期比较。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便对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的生产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是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应用比较方法进行研究是有条件的。第一,对象必须是可比的。第二,要有精确、稳定的比较标准。第三,对于历史比较研究要以正确理论做指导。第四,比较要深入,要在不相同的比较对象中探求相同点,或在相同的比较对象中探求相异点,这才能有所发现。

比较作为基本的逻辑方法之一,在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它有自己的局限性,只适用于一定的范围,因此我们不能把比较研究方法孤立化、绝对化,还要与其他方法相结合。

在经济学研究过程中,分析与综合这两个互相对立的理论思维方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一,分析与综合是加工、整理材料与事实的基本方法。第二,分析与综合是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理论是科学研究的目的,而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要提出问题就要进行分析。只有通过分析,才能提出问题,暴露事物的内部联系,并进而通过综合以解决问题。当科学研究发展到要制定理论体系时,离不开分析与综合。理论体系是在概括先进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概括的过程就是反复的分析、综合的过程。

在经济学研究中,确定合适的分析方法非常重要。对各门学科都适用的分析方法概括起来有三种:一是定性分析,这是最基本的一种分析方法。二是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主要解决“有没有”或“是不是”的问题,定量分析主要解决“有多少”的问题。量的计算可以增加对质的认识。只有对事物作了精确的数量分析,才能准确地判定事物的质和质的变化。三是因果分析,因果分析是为了确定引起某一现象变化原因的分析,主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进行因果分析可以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进而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四是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是一种动态分析,它将客观对象看成是一个发展变化的系统。系统分析又是一种多层次的分析,它把对象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

定量分析离不开数学方法的运用。经济学是数学向社会科学渗透最早的领域。马克思在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再生产理论和利润率理论时,就广泛地应用了数学方法。

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数学方法形影不离,从生产到消费,从计划到市场,几乎每一个经济领域的科学分析,都尝试着用数学方法去证明、去发展,而且采用的数学方法也越来越高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使许多经济活动都可以通过设立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线性代数则使计量经济模型和投入产出表等复杂经济模型可解;运筹学理论可用于解决生产实践中有关安排、筹划、调度、使用、控制等方面的问题;电子计算机在计算公式、处理信息、储存数据等方面的卓越功能,更使复杂的经济模型能够有效地得到分析、测算,从而大大推动了经济理论定量化的发展。现在,数学方法不仅用于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方面,而且广泛用于经济的计划和管理等方面。要使经济管理实现最优化,必须从整体上作全面的、定量的分析,这中间就要用到很多复杂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在现代社会中,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在经济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经济学的研究在于探索、揭示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指导,才能使研究方向正确、方法对头,从而取得符合科学的结论。

第二节 经济学研究内容精要

经济科学体系包括理论经济学科、部门经济学科、应用经济学科、边缘经济学科四大类。

一、理论经济学科

它包括: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综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比较经济学、世界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一)政治经济学

它是以生产关系为考察对象。按阶级属性划分,又可分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按研究内容的不同阶段划分,又可分为: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按研究范围的不同来划分,又可分为:广义政治经济学和狭义政治经济学。(二)生产力经济学

它是研究社会生产力的属性、构成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生产力经济学在经济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关社会生产力系统的理论问题,包括:生产力范畴的定义、生产力的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2.有关生产力结构的问题。生产力经济学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确定社会生产力的结构因素,以便使生产力的结构合理化。生产力结构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产业结构。此外,还包括: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就业结构、劳动力结构等。

3.生产力布局问题。生产力的布局,指的是社会生产力各因素的空间组合。生产力布局问题涉及:布局的合理性及其衡量标准、布局的制约因素、国民经济总体布局、地区布局、城市规划、厂址布局、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等方面的问题。

4.规模经济问题。规模经济是指研究保证生产力因素在一定领域内有效运转的合理规模和制约因素。规模经济的内容包括:企业的合理规模及其选择,企业规模结构,规模的发展趋势及其制约因素等。

5.社会范围内生产力的合理组织和管理。(三)宏观经济学

它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分析的是数据总和,而不是个别数据。诸如:总投资、总消费、总储蓄、总就业量、总供给、总需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等。

在宏观经济学中,国外学者广泛探讨了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期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发展理论,指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理论。(四)中观经济学

在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中,除分析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理论之外,还有一种用于分析“中观经济”的理论,也就是分析非“宏”非“微”,亦“宏”亦“微”,介于二者之间的一些经济现象。它的研究出发点不是宏观经济学的国民经济,也不是微观经济学的家庭、企业和市场,而是部门、地区和集团。一般说来,中观经济学尚未像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那样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目前在国内外,对于建立中观经济学的完整体系的要求却越来越迫切了。(五)微观经济学

它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如:研究个别企业、个别行业、个别市场的经济活动。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大致有消费者行为的需求,生产和成本,市场组织和厂商,分配等。(六)综观经济学

它是既从宏观经济、中观经济、微观经济三者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方面,从整体上研究经济问题;又从自然的、技术的、社会的、经济的诸因素相互结合方面和整体上综合研究经济问题的科学。综观经济学具有全局性、协调性、系统性的特点。综观性原理是它的最基本原理。(七)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也就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的原因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这门学科涉及的范围较广。诸如:人口增长和迁移、失业、收入分配、农村的转变、工业化问题、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外国投资和援助、发展计划、财政金融、经济结构等。

发展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威廉·阿瑟·刘易斯。1979年刘易斯和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一起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金。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他俩对经济发展的研究,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的研究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发展经济学作出重要贡献的还有,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讷克斯、加拿大经济学家海莱纳、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比什等人。

我国经济学界认为,发展经济学在理论体系上是资产阶级的,应该批判地对待。但是,西方某些经济学者对发展中国家各种经济发展因素的分析,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贸易条件的分析,以及他们提出的很多政策主张,如:积累国内资本,合理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大力发展农业,增加人力投资,发展教育事业等主张,对发展中的国家发展经济,实现工业现代化,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八)比较经济学

比较经济学,主要是通过对各种经济制度的比较分析去研究各类经济现象。这种学说形成也比较晚,大致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成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1937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出版了一本专门研究两种经济制度的著作《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这是现代比较经济学的先声。翌年,美国的洛克和霍特又发表了《比较经济制度》一书,明确提出了“比较”的概念,通常被认为是比较经济学的代表作。

比较经济学的产生,是以两种对立经济制度在世界的出现为背景的。在被资本主义永恒观念长久统治的资产阶级看来,社会主义是一个不合理的反常,认为它不可能坚持下去。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之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相反,“永恒的”资本主义制度却在1929~1933年发生了严重的危机和萧条,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口激增。两种制度的鲜明对比,表明社会主义制度有很大优越性。有些资产阶级学者开始采取现实主义的立场,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制度,并从各个方面对两种制度进行比较分析。于是,一个新的经济思想流派发展兴旺起来。

比较经济学的早期文献,只着眼于两种制度间的对照比较,故大英百科全书对该条目的释文是:探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组织经济活动中的不同方法”。

40多年来,比较经济学的理论逐步深入,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又出现了一批新的社会主义国家,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殖民地和附属国纷纷独立,在这种情况下,比较经济学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所涉及的范围也广泛得多。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雷诺兹1971年发表的《经济学中的三个世界》,使比较经济学的研究跨进了一个新的阶段。

比较经济学对经济发展各种因素的分析,尤其是对不发达国家经济政策的研究,是比较细致的。如:市场经济问题,计划的集权和分散,价格政策的运用,企业自主权的范围,私人经济的活动范围,人力投资和就业,人口问题以及对外贸易问题,都可供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时参照,进行比较研究。

在比较经济学理论中,一种值得注意的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寻求一套新战略。如:《比较经济学导论》一书中,作者以印度为例指出:一味追求“工业化”和“高速发展”,并没有解决贫困问题,40%的印度人口仍在最低的贫困线之下,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一味效法其他国家的工业化,却相当忽视了发展农业等劳动力集约部门。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学界结合国情的特点,对各国的经济发展,如:南斯拉夫、匈牙利、罗马尼亚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比较研究,已经属于比较经济学的范畴。为了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很有必要借鉴他国的经验和长处,并吸取一些失败的教训,作为前车之鉴。有比较,才能鉴别,为了少走弯路,加快建设步伐,我国也有创建社会主义比较经济学的必要,比较经济学在我国应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九)世界经济学

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世界经济学只是各国国民经济的简单总和,是研究各国经济状况和共同市场的一门学科。我国学者普遍认为,世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世界经济发生发展和运动的规律。具体地说,是研究马克思所说的生产的国际关系,即:研究各种经济体系内部,以及不同经济体系之间的国际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十)国际经济学

一般观点是,国际经济学是以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学科。它是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在国际范围的延伸,以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生产要素移动、跨国公司和经济一体化为研究对象。

二、部门经济学科

它包括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运输经济学、海洋经济学、基建经济学、国防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乡镇经济学等;流通领域中的商业经济学、银行货币学、物流经济学(物资经济学)等;非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劳务经济学、经营经济学、服务经济学、科学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等;消费领域中的消费经济学、家庭经济学等。部门学科分类繁多,以上所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学科,但已经数目不少,在这里,我们只能选择性地略作介绍。(一)工业经济学

工业经济学是研究工业部门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工业中生产关系发展变动的规律性;工业现代化的理论;工业规划的理论;工业生产诸要素的理论;工业经营管理的理论;工业扩大再生产的理论;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经济关系。(二)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是阐明农村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和农村全面建设的规律及其运用的学科。我国农村经济学当前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农村中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农村资源利用;农村生产部门经济;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农村生产的组织与管理;农村人口与就业;农村商品交换;农村居民生活;农村全面建设等。(三)运输经济学

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运输业的发展和运动规律,以及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相互依存和制约关系。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运输业的结构和综合体系;运输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实现特点;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运输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比例;运输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及经济指标;运输业的劳动工资、价格、成本、利润;运输和市场流通;运输和能源;国内运输和国际运输;运输现代化等等。(四)商业经济学

商业经济学是研究商品流通领域中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从所有制或经济成分出发,分析这些经济成分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考察商品流通过程,探讨商品供求关系的性质、特点,影响供求的因素,以及调节供求关系的办法和措施;考察商业部门在组织流通过程中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研究商品流通的信息传递规律,时间节约规律,商业资金的运动规律和利润形成规律,等等。总之,商业经济学研究商业运行过程中的商流、物流和信息流。(五)基建经济学

基本建设经济学是揭示基本建设领域中各种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阐明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合理组织和管理基本建设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建设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其规律性;基本建设规划理论及其管理原则;基本建设设计的经济原理;基本建设投资的经济效益;基本建设的资金筹集;基本建设投资周期及补偿原则;各种基本建设投资比例;基本建设区域规划等。(六)国防经济学

国防经济学是研究国防领域内的经济活动的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国防和经济的关系,包括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国民收入用于二者的比例,基本建设的规模和比例等;国防建设中的经济效益,诸如:成本耗费价值、利润、劳动生产率等;国防工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军事基础和国防工程既要顾及战略价值,又要符合经济原则;军事经济后勤和综合管理,包括:武器、装备、物资器材的储备、管理、供给和运输的实现途径;军需生产和民用生产的关系;发展国防科技,提高军事素质,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建立适应性较强的国防经济体制,包括:兵种设置的国防经济原则、军事生产力的合理经济组织等。(七)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是研究旅游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旅游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规律性,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经济原则和措施,旅游经济管理。(八)消费经济学

消费经济学是以消费为主体,从考察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诸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揭示消费关系及其活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一门新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消费经济学可分为宏观消费经济学和微观消费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消费领域中各种消费关系,消费结构,消费行为,消费心理,消费引导,消费趋势,消费决策,消费效益等。

三、应用经济学科

经济科学的应用范围极广。目前比较定型的有:会计学、统计学、管理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价格学、市场学、信息经济学、价值工程学、时间经济学、经济控制论、结构经济学等。(一)市场学

市场学是专门研究市场及营销的一门经济学科。具体地说,除研究市场基本理论外,还要研究营销战略、购销组织、消费者行为,以及计划经济和市场的关系。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消费者需求,产品策略,商品流通渠道,销售服务,销售策略,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和决策,市场营销组合等。(二)信息经济学

它是研究信息活动经济总和的科学,它研究信息这一特殊商品的价值生产、转移和消费以及有关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问题。研究内容主要有信息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评价信息价值的标准和方法;信息的经济效果;信息的经济功能;信息经济的运动和发展规律等。(三)价值工程学

价值工程学是研究产品功能(质量)与成本(费用)相互矛盾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价值工程的特征、程序及基本属性;价值工程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情报搜集的计划、内容和技术;产品功能评价的作用和方法;方案的设计、制定和评价;价值工程在世界各国的应用情况与组织管理经验。(四)时间经济学

时间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计划地分配劳动时间,探索时间经济规律以及实现时间经济的途径和方法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宏观方面,诸如:经济合理布局、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分配、国民经济的最优比例等;2.微观方面,诸如:劳动定额、工时分配等;非直接生产领域,主要研究智力投资的经济效果;经济时机问题等。(五)结构经济学

结构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生产关系下一个社会的整个经济系统的构成或构造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结构经济学重点研究的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即生产力结构。结构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生产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

四、边缘学科

各种经济学科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两种或多种学科的互相交叉和渗透,就形成许多边缘学科。如:经济地理学、地质经济学、经济心理学、生物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海洋经济学、技术经济学、艺术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一)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学和地理学交叉的边缘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各国和各地区生产力的布局及其发展的条件和特点。经济地理学已形成了一套专门的研究方法:普遍采用的传统方法是地理比较法、经济地图法、地理统计法和历史地理法等;运用与其他经济科学交叉的研究方法,诸如:经济效果论证法、经济预测法和文献资料收集整理法等;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诸如:数学计量法、计算机成图法、航空照片判读法、实地考察法等。(二)地质经济学

地质经济学以地质经济效果为研究对象。所谓地质经济效果,是指用尽可能小的劳动耗费进行地质工作,而获得的地质资源和地质成果的经济效用要尽可能大。地质经济学主要研究地质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地质经济效果,地质资源的社会经济效用,宏观地质经济和微观地质经济问题,地质资源的管理和地质工作的管理等。(三)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是国际上新近出现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是生态学与经济学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门边缘科学。生态经济学研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及其规律性,既研究生态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也探讨经济、技术要素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同时,研究在生产、建设中选择哪些既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又有益于生态平衡的措施、方案和决策。从本质上讲,它是一门协调经济技术活动与自然生态关系、旨在把人类与自然的异化过程转变为同化过程的学问。(四)艺术经济学

艺术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规律在艺术领域发生作用的性质、特点及其表现形式的科学,是介于艺术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艺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和经济的联系及联系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内容主要有:艺术与经济的联系形式;艺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艺术经济的性质、特征;艺术经济管理;艺术经济发展史;艺术领域经济效果的评价。

第三节 经济科学的发展趋势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在生产力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生产关系方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经济领域的重大变化对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对经济科学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个又一个的新学科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的发展相继涌现出来。经济科学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一、理论学科的综合化

经济学分解为政治经济学和生产力经济学两大分支,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但是,任何社会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与之相适应也应该有一门统一的理论经济学。未来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有可能在政治经济学和生产力经济学的结合点上建立一门理论经济学或简称广义经济学。

二、学科建设上的协同化

当代技术进步是不同制度的社会的共同趋向。反映在经济学科建设上,也有许多内容是共同的,例如: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理论,生产函数理论,以及边际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方法等,都有相通之处。这就是“协同论”在经济科学学科建设上的应用表现。

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一体化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一体化趋势,现在已经开始显露,并在经济学科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这种一体化趋势必然会演变出更多的经济学新学科。

在人类认识初期,并没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分别,各种科学认识处于混生状态。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人们对各个领域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因而才产生了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化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等众多的学科,形成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两大门类。

分类研究发展到一定程度,又会出现合流的趋势。就像在生产领域里需要分工协作一样,科学的发展也要携手并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虽然分属于不同的认识领域,但又互相渗透,互相制约。

当前,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经济科学不触及自然科学这个广大的领域,就会显得空泛、无力。有的西方学者认为,经济科学与社会科学落后于自然科学,是人类现代灾难的原因之一。经济快速增长曾经是一个激奋人心的目标,但与此同时,也投下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资源枯竭的阴影。如果不熟谙地质学、土壤学、生物学和生态学,就会带来严重危害。有时尽管在理论上说得头头是道,但一接触实际问题却总是出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注重单一研究,重视定性分析,忽视了综合分析和定量分析,总之是缺乏自然科学的精确眼光。

四、经济学科结构的网络化

目前的经济学科分类,已经初步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学科。在各种经济学科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如果我们把各种学科排列起来,就会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开始可以是粗线条的,以后又一定是细线条的。

在学科次序的排列上,某些相近的学科会围绕一个中心学科排列,例如:属于工业领域的众多学科会围绕工业经济学这个学科排列。中心学科类似一个网眼,各个网眼连接起来,逐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

五、分类层次的不断深化

经济学科的结构层次实际上是从理论到实践的演化过程,即:基础理论——应用科学——技术措施。从基本理论的重大发明和突破,到实践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中间都有一个过程,需要一门应用科学作为承上启下的联系枢纽。现在,经济学中的部门和应用学科形成了一个包罗甚广的分支体系,未来的经济学科将继续向纵深的方向发展,愈益向实践靠近,而越向实践靠近,应用色彩就越浓。经济科学正处于大发展的黄金时代,理论的繁荣必将大大推动学科的建设,促进社会进步。

第三章 技术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是20世纪60年代初形成的。其主要内容与研究体系都是我国经济与技术工作者根据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与需要,总结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技术经济学是我国自己创造的一门新学科。

第一节 技术经济学的要义与研究体系

一、技术经济学的概念与含义

技术经济学是分析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研究技术经济效果的科学。它的功能就是对采用技术政策、技术措施、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论证、评估和选优。

技术经济学中的“技术”是从广义来理解的,即:认为技术就是生产力。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技术又被分化为硬技术和软技术两大类。其中硬技术是指根据劳动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发展形成的各种操作技能、方法以及相应的劳动生产资料;软技术是指根据工作经验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原理,发展形成的组织与管理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的技能方法以及相应的劳动生产资料。可见,我们所说的技术是生产力,这是对硬技术而言的,软技术则主要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里的内容。技术经济学不仅要研究硬技术,也要研究软技术。

技术经济学中的“经济”主要是指节约的含义。马克思说:“真正的经济节约,在于节约劳动时间,即: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生产成本;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了生产力。”为了实现节约的目的,就要讲求经济效益,要研究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决策与选优等问题,还要明确技术在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等。

从技术经济学的概念出发,我们认为它至少包含以下几种含义,即:

1.技术经济学是研究与技术相关联的关于经济评价的科学,即是说,它是研究技术的经济问题,其最终的落脚点是经济效益的好坏,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生产力中技术这个因素的作用及其效果,是技术经济学最本质的特点。

2.技术经济效果的研究目的在于从自然资源、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的条件出发,使技术上的适应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结合起来,为选择经济效益最好的技术政策、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促使技术与经济、社会之间协调的发展。

3.技术经济学研究的范围有宏观的技术经济问题和微观的技术经济问题两种。前者是指那些涉及国民经济全局的、长远的、战略性的问题,如:科技发展规划、生产力布局等;后者是指涉及一些局部、具体单位的技术经济问题,如:企业技术改造计划等。因此,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包括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4.技术经济学是综合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经济科学的交叉性学科,其研究的方法是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包括:系统综合法、方案比较法和效果评价法等研究方法。作为交叉性学科,技术经济学在保持其自身研究特点的同时,也与许多学科密切相关,其中,政治经济学是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生产力经济学包括了技术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它是技术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基础;技术科学特别是产业技术经济学,则是技术经济学的技术理论基础。

二、技术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特色

技术经济问题既然贯穿于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那么,它的研究内容也是十分广泛的。从总体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技术政策的经济效益论证。对技术政策的经济效益论证,是技术经济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这也是保证所制定的政策具有权威性与科学有效性的重要措施。这些论证主要有对能源开发与利用政策、技术引进政策、发展高科技政策等的研究分析。

2.技术措施与方案的经济效益论证。这是将比较具体的技术实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效益分析的一项内容,它包括:专业化与协作、基本建设、部门或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设计、工艺流程等的效益分析与论证。

3.科学研究的综合评价。它包括对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活动、管理等方面进行效益评价,如:对科研水平、社会经济目标、技术引进的经济效果进行评价。由于科学研究过程本身是多因素复合作用的过程,针对科学研究的特点,要特别注重在科研活动开展之前和新技术在生产领域中运用后的效益评价。

4.价值工程是研究产品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从而促使技术方案的综合效果优化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它也是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价值工程的核心手段是进行功能分析,其重点在于对产品的结构设计与工艺选取进行改进。

除以上内容外,还有许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重要技术经济问题,比如:通信方式的选择与配合,城市建设的规划与布局,环境污染的防治与改善等都是技术经济学要研究的内容。从这些内容看,技术经济学研究不仅涉及的范围很广,而且表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研究特色:

一是超前性。它要求技术经济研究在思想上有创新、内容上有预见、工作上要先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将有大量的技术经济问题涌现,大至国家、地区和部门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生产布局,小至新项目的上马、企业的技术改造等问题,都应当努力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到先经过充分研究论证,后批计划上项目,以保证技术经济研究的有效性。

二是综合性。由于技术经济分析涉及整个国民经济全局的、长远的和战略的问题,涉及社会再生产各个领域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因而,技术经济分析必然带有较强的综合性色彩。技术经济分析也可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加以解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进行方案评估与选优。

三是选优性。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在于求总体最优。当前,根据我国国情,在选择技术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洋、新、大、全”技术,而应当把选择“适用的先进技术”作为技术选择的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使选优标准既客观、又实用。

四是政策性。技术经济研究的成果通常是一个规划、计划、方案和具体建议,这些成果往往是提供给各级领导决策参考的,因此,技术经济研究工作本身带有很强的政策性。为了提高技术经济研究效果,要求技术经济工作者具备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的研究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与研究水平。

三、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作用

一切技术,包括已经在实践中广泛使用的成熟技术、刚刚在实践中采用或准备采用的新技术或是尚在研究之中的潜技术,其共同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技术经济效益,最终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对各种技术方案包括技术措施、设计和路线的经济效果进行计算评价和分析比较,即:要进行技术经济学的研究。

第一,作为研究各种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技术经济学,它一方面要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理论,研究总结各种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它要结合各种生产技术,研究各种技术方案的技术经济原因。有了这些理论与方法,有关部门,如:规划设计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就能够根据各种具体的条件来解决有关的技术经济问题,保证决策的正确与合理。

第二,技术经济学特别注重解决那些综合性、交叉性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重大技术经济问题,从而产生较强的“综合交叉效应”,既能为决策部门服务,又能为实际工作部门解决一些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

第三,技术经济学注重对国内外技术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比较,指出各种技术在各个时期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在这里,技术经济学的研究不只是停留在对某种技术发展规律作一般性的评价,而是深入地分析和研究这些技术的发展规律,预见其发展方向,制定其发展对策,为技术向商品化与国际化方向发展服务。从这个角度说,技术经济学的研究也是很有意义的。

第二节 技术经济评价理论

近20年来,对技术方案的分析、计算、比较和综合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与技巧有了很快的发展和提高。据不完全统计,仅研究开发项目的评价模型就有数百种之多,目前较为常用的评价方法有比较型评价法、决定型评价法、经济型评价法、运筹学评价法和复合型评价法等。

一、技术经济效果的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技术经济效果是在技术方案的实现与运用过程中,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消耗同输出的有用价值之间的比值,用关系式表示:

上述关系表明,技术生产过程中,劳动耗费一定,取得使用价值效果大,技术经济效果就高,反之就低;或者使用价值一定,占用的劳动耗费越少,技术经济效果也越高,反之则低。追求最大的经济效果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列宁说过:“资本主义可以被彻底战胜,而且一定会被彻底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造成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但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只为提高技术经济效果提供了可能性,重要的是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正确认识和具体运用,才能提高技术经济效果。

评价技术经济效果的具体指标很多,一般可分为绝对的效果指标与相对的效果指标两种。前者是反映技术方案或技术本身经济效果大小的指标,如:材料利用率、科技成果利用率等;后者是反映一个方案相对于另一个方案的技术经济效果,如:投资回收期、设备利用率等。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评价指标,它们可以根据评价方案的具体要求取舍。

二、技术经济比较的一般原则

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技术方案进行比较,应当具备以下四个条件,才能保证各种方案之间具有可比性。

1.满足需要上的可比。这是最重要的可比原则,对于国民经济生产建设性质的技术方案来说,它们一般都是以自己的产品数量、品种、质量等指标来满足国民经济的计划要求和社会需要的。所以,不同技术方案若要符合满足需要上的可比条件,就必须要求比较方案的产量、质量和品种等指标具有可比性。

2.消耗费用的可比。每个技术方案的具体实现都要消耗一定的社会劳动或费用。由于每个技术方案的技术特性和经济特性的不同,它们在各方面所消耗的劳动或费用也不相同。为了使各个技术方案能够正确地进行经济效果的比较,各个技术方案的消耗费用必须从整个社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观点出发考虑,也就是说必须考虑技术方案的社会全部消耗费用,而不是只从某个个别的国民经济部门的观点,从个别环节、个别部分的消耗费用出发考虑。

3.价格指标的可比。每个技术方案的实施所产生的耗费和增加的产值,都可以按照产品的价值进行计算,但由于目前社会产品的价值量还很难正确计算,所以,我们对技术方案的消耗费用或创造的产值都按价格指标计算。

4.时间的可比。不同技术方案的经济比较应当采用相等的计算期作为比较的基础。同时,由于各种技术方案受技术、经济等各种条件的限制,所以,在不同技术方案进行经济比较的时候,还应当考虑它们在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投入以及效益发挥的时间先后对整个国民经济影响的大小,只有考虑了这两种时间因素,才有可能获得正确的经济比较的结果。

第三节 科学研究与技术引进综合评价

一、科学研究活动的综合评价

科学研究本身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过程,它的研究成果不仅表现为数量特征,而且也表现为质量特征。这样,对科研活动的经济论证,具体地计算其经济效益,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进行的。只有当科研成果形成了新技术,并在生产领域运用后,才能计算其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对科学研究活动进行综合评价。开展综合评价工作,可依靠三组基本指标,即:

第一,科学研究的科学技术水平。这是通过科学研究的复杂性、独创性和使用迫切性来说明科研项目的科技水平,其主要指标有:复杂度、创新度和紧迫度。

第二,科学研究工作效果。这是从达到各种效益的角度,多方面评价科研工作效果。其主要指标有:专利和技术优先权、科技成果应用率、科研活动的社会经济效益及技术成交额等。

第三,科研工作规模。这是表现所进行的科研工作规模和复杂性,反映了科研工作的费用和劳动量以及研究人员的数量与组成等状况的指标。

上述科研工作的评价指标,根据科研工作的分类不同,其衡量指标应有不同的侧重,这样才能对各类科研工作做出比较正确的评价。

科研工作的技术经济评价,按其工作过程可分为事前评价、中间评价和事后评价,或者分为对科研发展政策和规划的论证,对科研发展方案的分析,对科研发展成果的评价。科研工作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1.直观判断评价法。这是评价人员凭借其知识与经验的直观判断为基础,对设定的项目进行评价与衡量的方法,如:评分法、图示法、检查表法等。

2.经济型评价方法。这是以经济效果为尺度,通过对科研活动的费用与效益的对比,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如:指数法、投资效果法、盈亏平衡法等。

3.数学优化方法。这是运用优化理论,主要是运筹学中线性规划法、动态系统法和相关树法等对科研活动进行评价。

二、技术引进的综合分析

近代技术经济发展史表明,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已成为迅速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途径,也是国际技术经济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形式。我国现在坚定不移地贯彻对外开放政策,注重吸收外国的高、精、尖技术,技术引进的工作范围得到迅速地扩展。搞好技术引进的综合技术经济评价工作,对推动我国技术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经济与科技的竞争,保证对外开放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等都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一)技术引进的几个基本原则

引进技术既要做好每个设备和技术的选择、评价、消化工作,更要在全局范围内确定引进的重点、方向和规模。为此,技术引进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坚持计划管理、综合平衡的原则。技术引进工作,是国家技术经济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实行计划管理,以便及早确定引进项目,收集技术情报,并搞好综合平衡,避免盲目引进、一哄而上的做法。

二是坚持量力而行,确定技术引进的合理规模的原则。技术引进的规模取决于资金平衡、物资平衡、引进项目和配套项目的平衡及消化能力与管理水平的适应等四个方面的因素,确定了技术引进的合理规模,就能做到量力而行。

三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引进先进的适用技术的原则。当前技术引进的重点是国家急需的、投资少、见效快、盈利多、创汇高的项目和产品。

四是坚持技术引进与企业技术改造相结合的原则。技术引进与技术改造相结合,要以企业的技术改造为主,注意引进一些关键的技术设备,尽可能少上新项目。

五是坚持技术引进的学习、消化、吸收相结合的原则。引进技术要成为我国自己的实用技术,必须把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同我们自己的研究和创新结合起来,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引进,更达不到消化、吸收的效果。(二)技术引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技术引进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任务,是运用技术学与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出发,对引进技术中的主要问题,从技术、经济、社会和法律等相关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对最终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技术引进可行性研究一般分:投资机会论证、初步可行性研究、技术与经济的可行性研究和方案选择等四个步骤进行。其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选择。这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对拟引进项目进行研究,分析其是否可达到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预测其发展前景与趋势。

2.市场研究。通过对市场的调查分析,预测引进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其生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工程条件。为保证技术引进项目全部发挥效益的自然资源、生产技术、固定资产等方面的要求与条件。

4.经济评价。引进技术的经济评价往往比技术本身是否先进这个选择要复杂得多,它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技术价值、组织机构、市场容量、资金条件等,这样才能得出经济上是否有利的结论。

5.政策与环境评价。国家的技术政策与技术引进政策及各种法规、国际技术转移的一般规则及国际惯例、本国的技术发展水平、条件等都是直接关系到技术引进效果的因素,在具体的技术引进过程中,不可忽视对政策与环境的评价分析。(三)技术引进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

根据我国的基本条件和经济状况,评价技术引进经济效益的定量指标主要是:

1.投资利润指标

这是衡量技术引进项目是否有经济效益,衡量企业经营水平高低的实质性指标。同时,它也是反映企业偿还能力的重要指标,即当投资利润率高于所借外资的利息率时,技术引进就认为是具备偿还能力了。

2.创汇率指标

这是衡量利用外资项目本身所创造的外汇,是否足以按期偿还借入外资的本金和利息,只有当创汇率高于还本付息率时,技术引进才认为是可行的。这里,还本付息率的计算公式是:

3.市场占有率指标

计算市场占有率,要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国际市场动态,充分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一些新技术处于发生和发展阶段,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虽然较低,但有发展的潜力,这种技术要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加以引进。

4.技术转让费使用评价指标

从引进方看,可以利用以下两种指标衡量:

提成率是通过引进技术本身的价值来决定其高低的,经验数据是,提成率应控制在总销售额的1%~3%较为合适。同样,如果卖方利润分享率过低,技术输出方就会因为无利可图而不愿出让技术;如果过高,技术引进方则也会因为在经济上吃亏而放弃引进的方案。经验数据是,中间产品卖方利润分享率在7%~15%之间为宜。

以上介绍的几种技术引进经济效果的评价指标,对增强技术引进工作的有效性,无疑是非常有用的。但除了以上定量分析外,还要注重进行定性分析,即要注重开展技术引进的综合比较与分析。

第四节 价值工程的一般理论

一、价值工程的概念

价值工程是以最低的总成本可靠地实现用户所需功能并着重于功能分析的有组织的活动。它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即:

1.价值工程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总成本使用户或产品达到它必须具备的功能。

2.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用户或产品进行功能分析。

3.价值工程的重点在于改进产品的结构设计与工艺选取。

4.价值工程是有组织有领导的活动,因而它强调发挥组织力量和集体智慧。

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是经济效益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它也是衡量所研究对象效益高低的一种尺度。其关系式是:

从这个表达式中,可以找出5种提高产品价值的可能途径,即:①成本不变,功能提高;②功能不变,成本下降;③成本提高一点,功能提高很大;④功能下降一点,成本下降很大;⑤成本下降,功能提高。这里,所有的功能改变,都必须符合用户的要求,否则就是不合理的。

价值工程的作用主要是它可以消除产品中零件的过剩功能和不必要的成本;可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可以弥补设计工作的不足,促使产品功能的提高。价值工程的全部思想在于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因而,从40年代产生之日起,它就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利用。

二、价值工程对象的选取与情报的收集

正确选择价值工程的工作对象是开展价值工程活动的基本环节。其选择的基本原则是:

1.选择量大、面广的产品和零部件,对它们进行改进后,可以获得较大的节约;

2.选择成本高的产品和零部件,因为它们的改进潜力大,对产品的价格有潜在的影响;

3.选择结构复杂的产品和零部件,因为有简化结构的可能性;

4.选择体积与重量大的产品和零部件,因为可以改善工艺,改进生产作业方式;

5.选择畅销的产品,研究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地位的原因及对策。

价值工程选择对象的常用方法有ABC分类法、强制确定法和最合适区域法等。

此外,情报的收集与调查,是整个价值分析的基础,因而,价值工程开展的深入程度,很大意义上是取决于情报收集的广度与深度。同时,不仅要重视情报的收集,还要加强对情报的管理和利用。

三、功能分析与评价

1.功能定义。功能是用简洁的语言把所研究对象的功能表达出来,其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原有设计的框框,从实物走向功能,从表面走向本质,从此进入价值工程所特有的、全新的思考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过程。

2.功能整理。功能整理是按照用户对功能的要求,对已定义的功能进行整理,其目的在于做出功能系统图,这是进行功能设计的第一步。

3.功能评价。功能评价是给功能系统图中的各功能以一个量的估价,其目的在于解决功能价值公式中分子F的数量问题。功能价值的计算结果可能有三种情况:(1)当V<1时,F<C,表示功能评价值比目前成本小;(2)当V=1时,F=C,表示目前成本与设定的功能评价值相等;(3)当V>1时,F>C,表示功能评价值高于目前的成本。

功能评价之后,要对价值低的产品或零部件或改进功能系统图,重新设计,或者是改进结构和加工方法,以提高其价值。

四、方案的改进与评价

在产品功能分析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新产品的价值,或改变现有产品的价值,要提出改进方案,对改进方案应实现的功能提出设想,再归纳整理,形成几种方案后,进行优化选择。

对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方案进行评价,是一个选优的过程,其主要内容有:

1.技术评价。在运用技术评价时,要注重考虑可靠性、简便性、耐久性、安全性、系统协调性及与环境协调性等指标和因素。

2.经济评价。对于以产品为对象的方案而言,经济评价主要是预测成本,其具体方法有重量外推法、按具体设计方案和工艺来推算成本、方案措施费用及损失费用的测算等。

3.社会评价。这是预测改进产品的社会效果,对许多产品而言,主要考虑的是污染问题和对生态平衡的影响问题等。

4.综合评价。

第四章 国际贸易与金融

第一节 当前国际贸易的特点

一、国际贸易的概念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系指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从一个国家看这种商品交换活动,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商品交换活动,就称为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或世界贸易(World Trade)。

对外贸易活动十分广泛。现在,除传统的对外贸易形式外,还包括经济和科技合作。

传统的外贸形式由商品进口和出口构成。商品进口是指一国向他国购进商品,用于国内生产和非生产消费的全部贸易性业务。从广义上说,进口也包括所谓的无形进口,即:某一国家在运输、保险、贷款、旅游、技术等方面从其他国家获得劳务。商品出口是指一国向他国出售一部分生产和加工的产品的全部贸易性业务。从广义上说,出口也包括所谓的无形出口。

传统的对外贸易活动能较系统地反映在对外贸易平衡表中。贸易平衡是表明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额和进口额之间的比例关系。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平衡表按出口大于、小于或等于进口的情况,可以形成贸易顺差、逆差或平衡。

除传统的对外贸易形式外,国际经济合作日益发展,这是国家间经济联系的一种高级形式,它使生产领域的要素同流通领域的要素、经济要素和技术要素交织在一起,进一步丰富和扩大了对外贸易活动的内容和范围。

国际贸易按照不同的标志,可以作不同的分类:(一)按货物移动方向,可以分为三种贸易

1.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市场销售,叫做进口贸易或输入贸易。

2.出口贸易(Export Trade)。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运往他国市场销售,称为出口贸易或输出贸易。

3.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凡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商品,对丙国来讲,就是过境贸易。

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是就每笔交易的买卖双方而言,对卖方而言,就是出口贸易;对买方而言,就是进口贸易。此外,输入本国的货物再输出时,称为复出口(Re-export Trade);反之,输出国外的货物再输入本国时,称为复进口(Re-import Trade)。

一国往往在同类产品上既有出口也有进口,如: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叫做净出口;反之,出口量小于进口量时,叫净进口。(二)以国境和关境划分进出口,可以分为两种贸易

1.总贸易(General Trade)。许多国家划分进口出口是以国境为标准。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前者叫做总进口(General Import),后者叫做总出口(General Export)。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日本、英国等国采用此标准。

2.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许多国家划分进出口是以关境为标准。当外国商品进入国境后,暂时存在保税仓库,不进入关境,一律不列为进口。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的商品以及从保税仓库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进口,称为专门进口(Special Import)。对于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以及进口未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品,则列为出口,称为专门出口(Special Export)。专门进口额加上专门出口额称为专门贸易额。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国采用此标准。(三)按照商品形式,可分为三种贸易

1.有形商品贸易(Tangible Goods Trade)。商品的进出口,叫做有形贸易,因为商品是有形的,可以看得见的。

2.无形商品贸易(Intangible Goods Trade)。国际交易的商品,如果是属于无形的劳务,如:运输、旅游、技术、信息等劳务的提供与接受,被称为无形商品贸易。

3.有形商品贸易和无形商品贸易的主要区别在于:有形商品的进口和出口额经过海关手续,而表现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它是国际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而无形贸易不经过海关手续,通常不显示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但它是国际收支的一部分。(四)按照贸易是否有第三者参加,可分为三种贸易

1.直接贸易(Direct Trade)。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叫做直接贸易。

2.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称为间接贸易。

3.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进口商品未经加工又输往国外的贸易。(五)按清偿工具的不同,可分为二种贸易

1.自由结汇方式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如果是以货币作为清偿工具的,叫做自由结汇方式贸易。

2.易货方式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如果是以货物经过计价作为清偿工具的,叫做易货方式贸易。

易货方式贸易也叫换货贸易。

二、当前国际贸易的主要特点

国际贸易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通向西亚各国的“丝绸之路”,就是当时国际贸易发展的产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之后,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当前国际贸易有以下特点:

1.发展不平衡。目前美国的对外贸易逆差不断扩大,1987年达到1712亿美元。而日本、联邦德国的外贸顺差则不断增加,1987年分别达到788.3亿美元和639.7亿美元。东欧集团的贸易顺差维持在230亿美元。而发展中国家(不包括石油生产国)则是逆差,1985年逆差为250亿美元。

2.贸易结构发生变化。首先,在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中,制成品所占比重上升,而燃料所占比重下降。其次,自由贸易项下的国际贸易所占比重下降,其余项目的国际贸易份额增加。目前,按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自由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下降为20%,而受到配额和有秩序销售安排约束的贸易却占25%,对等贸易上升占到25%,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也达到了20%。

3.世界贸易格局发生变化。首先表现在各国所占市场比重的变化。总的来看,发达国家所占比重上升,而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下降。如果剔除石油,则发展中国家出口所占的比重有所增加。其次是跨太平洋贸易(即美洲对亚洲、大洋洲的贸易)迅猛发展,超过了美洲与大西洋之间的贸易。

4.国际商品市场价格疲弱,特别是初级产品价格下降。即:经济增长时,初级产品价格直线下降,从1984年4月至1985年9月间,按美元计算的价格下跌了21.1%。

三、发展国际贸易的客观必然性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当社会发展到了资本主义阶段,由于生产与交换的大规模发展,导致世界市场的形成,这就“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经济,是一种很大的进步。而社会化的大生产突破了国界,成为世界性的,这当然也是一种进步。在这种情况下,客观上要求加强各国之间的相互往来,发展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可见,加强国际经济联系,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历史的必然。

第二节 当前国际金融的特点

一、国际金融的概念

国际金融是经济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国际范围内货币流通和资金融通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国际金融体系,既在国际货币流通运动中形成,又在国际资金融通中不断发展,逐步丰富和完善。首先,商品在国际范围内流动引起货币在国际范围内流通,导致国际范围内的借贷关系发生。这一切必然引起各种货币的兑换,货币的买卖,遵循货币兑换与买卖的等价交换原则,通过货币兑换结清债权债务关系,货币管理等。与外汇有关的问题,主要有:

1.外汇(Foreign Exchange)。一个国家持有的外国货币及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以进行结算的支付手段。

2.外汇汇率(Foreign Exchange Rate)。又称“外汇行市”或“汇价”。一国货币单位同他国货币单位的兑换比率。

3.外汇市场,指经营外汇买卖的市场。国际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之一。

4.外汇政策,是“货币政策”的一种。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达到一定的外汇目标而制定的有关准则。

5.外汇风险,指国际收支结算时,汇率方面未预料到的突然变动对外汇持有人可能造成的汇兑损失。

6.外汇管理(Exchange Control),又称“外汇管制”。一国政府对外汇的收支、结算、买卖和使用所采取的限制性措施。主要目的是集中使用本国的外汇,防止外汇投机,限制资本流出流入,稳定货币汇率,改善或平衡国际收支。

其次,为使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协调各国的多边支付,在国际确定共同遵循的原则,采取为各国共同接受的措施,建立为各国一致认为需要的组织机构。为了解决这些共同的问题和了解其发生发展的脉络,需要知道:

1.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 on Woods System)。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2.欧洲货币体系(European Monetary System——EMS)。欧洲共同体国家为促进内部贸易和经济一体化而建立的货币稳定区。

3.国际货币制度。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共同确定的原则、措施及组织形式的总称。

4.国际贸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联合国经营国际金融业务的专门机构。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宗旨是: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汇率稳定,维持成员国间有秩序的汇兑安排;避免竞争性的汇率贬值;协助建立成员国之间货币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以及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限制。

5.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SDRs)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代表会员国在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特别使用资金的权利。

再次,为了实现国际范围内的资金融通和资本流动,需要有从事各种国际金融业务的场所、机构,向国外投资以及控制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措施。因此,就要了解:

1.世界银行,亦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联合国经营国际金融业务的专门机构之一。总行设在美国华盛顿。主要是对发展中国家提供中、长期贷款,协助会员国经济的复兴和开发。

2.国际金融市场,由国际性的资金借贷、结算,以及证券和黄金、外汇的买卖活动所形成的市场。

3.国际资本输出,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资本家,为了获得高额利润(或利息)和对外扩张而在国外进行的投资和贷款。

最后,货币在国际范围内流通和资金在国际范围内流动,其结果必然导致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货币收支的对比。不管国际借贷在哪些部门、企业形成,外汇收支在哪里发生,都是国家外汇资金的增加与减少。因此,就需要知道以下几个问题:

1.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对外国的全部经济交易所引起的收支总额的对比。集中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

2.顺差。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的国际收支(或对外贸易)中收入(或出口)总额大于支出(或进口)总额。国际收支中收入大于支出时,称“国际收支顺差”;对外贸易中的出口超过进口时,称“贸易顺差”或称“出超”。

3.自主性交易,指个人、企业、团体、政府部门基于自主的经济或政治、文化动机而进行的交易。

二、当前国际金融的主要特点

由于世界经济形势多极化发展,使得近几年的国际金融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表现在:

1.国际资本流动频繁,国际金融市场有所发展。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在融资方式上国际债券融资所占市场总额的比重最大;在融资对象上,则出现了工业发达国家的融资总额及所占比重不断增大的特点。

此外,值得注意的两个趋向是:第一,国际债券市场上,浮动利率债券发行总额不断急剧增加,美元债券总额所占整个债券总额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国际资金市场上,美国目前虽为最大的资本输入输出国,但是,西欧各国和日本近年来大有后来居上的苗头,尤其是日本,近年来对外投资不断增加。

2.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利率虽然有所降低,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利率代替了通货膨胀成为国际金融领域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利率水平过高,影响投资需求,进而也影响了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利率过高,使得发展中国家接受国际投资的利息负担加重,进而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

3.西方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剧烈,硬币不硬,软币不软的趋势仍有发展。自1986年以来,美元汇价持续下跌,美元汇价的变动直接影响着世界各国货币汇价的波动,有升有降的复杂局面将持续发展一段时间。纵观70年代以来的西方主要货币率波动的变化,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特点,这就是汇率波动幅度大,1天之内汇率波动的幅度达到4~5%,3个月达10%,1年达25%。

4.国际债务危机仍然未见根本缓解。虽然1985年国际利率水平比1980年有所下降,但如前所述,实际水平仍然较高。目前发展中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