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讨——基于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视角(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1 20:30:09

点击下载

作者:曾显荣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讨——基于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视角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讨——基于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视角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讨——基于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视角作者:曾显荣排版:KingStar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1-01ISBN:9787550429154本书由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导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创业就业。”大学生就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升级、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着积极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升级带动的技术进步必然对高等教育人才供给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另一方面,合理的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能更好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技术进步。与此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求与大学生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两者之间的协同效应并不会自动发生。要想实现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还需要着力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促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合理规划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一)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2006年出台的“十一五”规划就明确提出,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细化深化专业化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十一五”规划中,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被确定为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规范发展商务服务业。

2011年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则提出,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包括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

上海市统计局2013年公布的《生产性服务业分类(试行)》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从企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分离和独立发展起来的,主要为生产经营主体而非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其本质上是一种中间投入。生产性服务业是生产上下游活动的延伸,包括专业服务、信息和中介服务、金融保险服务以及与贸易相关的服务。

国务院2014年8月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现阶段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商务咨询、服务外包、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品牌建设。

生产性服务业涉及农业、工业等产业的多个环节,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显著等特点,是全球产业的战略制高点。

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发展,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产业格局进入了新一轮调整期。一方面,以美英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再制造化”进程,提升对产业价值链的控制力;另一方面,全球产业转移的内容,也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拓展到研发、采购、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领域。面对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我国以模仿、代工和低技术含量为主的产业的发展空间已非常有限。加上近年来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各类要素成本全面上升、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的影响,传统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能否抓住全球产业转移和调整的战略机遇,进一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我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更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中国梦”的关键。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为各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中间服务。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工农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分离并独立发展起来的,作为商品生产或其他服务的投入而扮演着中间连接的重要角色。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能力,有利于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第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够延伸原有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生产性服务环节处于“微笑曲线”的两端,与中间的加工制造环节相比,其利润更为丰厚。在我国已积累了庞大制造业产能的基础上,加快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跃升,有利于创造更多的新价值。第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产业发展活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仅能够拓展现有的分工网络,还能衍生出新的分工结构,有效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近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其年均增速高于整个服务业的增速。《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36463亿元,跨越60万亿元关口。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0673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8.2%,高出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标志着中国经济正式迈入“服务化”时代,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服务业将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从结构转型来看,服务业还是天然的绿色产业和“无烟工业”,不仅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而且附加值较高,对节能降耗有重要意义。2014年,单位GDP的能耗下降4.8%,与服务业的发展很有关系。生产性服务业也获得迅速发展。与互联网、电子商务有关的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各种新产品、新行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成长,新的动力加快孕育,成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希望所在。互联网电商经济等信息服务业发展风起云涌,不仅成为城市现代生活的一道风景,也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给他们带来极大便利。未来中国经济应在分工与互动中实行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将高端服务元素嵌入制造业之中,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此外,未来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升、人口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工业的转型升级,都高度依赖于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2015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流通性服务业,从而成为服务业内部的主导行业。这也是典型工业化国家服务业结构演变中所揭示的重要规律。(二)实现高质量就业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心

国际劳工组织(ILO)对“就业质量”的界定是在自由、平等、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可持续工作机会,包括工作中的基本原则与权利、平等就业与生产性就业、社会保护和社会对话四个方面。更高就业质量的内涵主要表现为:一是就业状况更加良好,劳动者就业机会增加,就业结构优化,其就业稳定性提高,能够更安全、健康、可持续地工作。二是劳动报酬更加合理,劳动者更加公平地享有获得工资、社会保险、福利等的权利,并能有效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三是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劳动力享有社会组织权和平等就业权,劳动条件改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更加健全。就业质量指标体系的维度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劳动者的就业状况是否良好。良好的状况可描述为劳动者就业机会充分,就业的稳定性、工作的安全性有所改善。二是劳动者是否获得公平、合理的劳动报酬。合理的劳动报酬可描述为劳动者通过就业能获得合理且稳步增加的劳动报酬,这份报酬还能有效地改善家庭生活,体现劳动者的社会价值;同时,劳动者能够享受劳动力市场法规政策提供的完备而必要的社会保护,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三是劳动关系是否和谐、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可以描述为劳动者的社会组织权和合法的劳动就业权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尊重和保护,劳资关系不断改善,劳资关系矛盾纠纷可通过有效渠道和程序解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教育产业化不断推进,大学毕业生人数日益攀升。在社会就业供需总量矛盾和结构化矛盾并存的背景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749万人,相比2003年的212万人,短短12年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了2倍多,但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和就业岗位的供需比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就业工作压力进一步增大。

自1999年起,我国教育部开始统计和公布直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并将“一次就业率”作为评价部属高校工作成果的重要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高校和社会更加关注和重视毕业生就业问题,推动了毕业生就业“量”的增加。然而,“就业”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时点上的概念。“就业率”只能简单地反映高校就业工作某一阶段“量”的成果,无法对就业的“质”进行评价,简单以“就业率”来衡量大学生就业情况是不客观、不全面的。同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仅是反映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社会声誉和生源质量,同时关系到高校的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对企业而言,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直接影响着学生上岗后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和个人潜力的发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员工稳定性。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规划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标体系。

近年来,随着人力资源市场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也得到不断深化,用人单位的招工需求由大众化走向了精英化,但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这种矛盾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就业市场。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显现了“个性突出”的特点,这使得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更注重发展型岗位。在此背景下,各方专家、学者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讨论已由起初单纯从数量角度破解“就业难”转向从质量角度引导大学生如何“高质量就业”,即促进职业生涯的和谐发展和提高就业质量。

大学生就业质量是衡量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就业状况的综合性概念,一切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都会制约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总体来说,大学生就业质量主要包括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从数量上看的大学生就业率)、大学生就业岗位的特点(就业单位质量、工作收入、工作时间等)、大学生就业的主观满意程度(工作的稳定性、专业的对口性、劳动关系的和谐性、薪酬福利、社会保障的完整性)。

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指标:①就业率。就业率能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阶段性的“量”,是就业质量指标体系中的基础性指标。特别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和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就业率能很直观地反映出一个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和就业竞争力。②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就业单位知名度和自主创业率等指标。就业单位结构差异能有效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状况。高校毕业生到不同性质单位的就业情况,能够反映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自主创业是目前就业政策所积极倡导的,这个指标所体现的不只是毕业生的能力,还有胆量和谋略等,从而也能考察其就业质量。③个人发展。个人发展主要包括专业对口率、工作适应性、工作稳定性等,专业的对口率不是指所学专业和所从事专业两者绝对一样,而是只要大学生的工作职业属于同一职业群,即可视为对口。专业对口意味着人力资本投资能更好地得到实现,专业对口率的高低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就业质量。岗位适应主要指毕业生到达岗位后,能否较快适应新岗位工作。保持工作的相对稳定性,无论对于劳动者个人还是对于用人单位都是有意义的。那些工作稳定、有利于个人事业不断发展、能够较顺利地取得成功的就业就是高质量的就业,而岗位变动频繁的一般来说就是较低质量的就业。④薪酬福利。一个学校毕业生就业的薪酬福利水平反映了当前该校毕业生在学校的学习投资的回报水平,不同高校之间毕业生薪酬福利水平的差别可以有力地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自身价值和对社会、对企业的贡献能力,也是社会对其认可程度的反映。薪酬福利水平的观测点有两个。一是转正后薪酬,经过试用期(劳动法规定试用期一般为1~6个月)后,转正以后的薪酬将较为稳定,能够较好地反映薪酬水平。同时,由于各个地区经济水平及其发展具有差异性,收入差异性必须科学权衡。二是社会保险参保情况,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就业后,是否参加社会保险这一指标十分重要,因为社会保险是毕业生工作、生活甚至是生存的重要保障。总体来说,薪酬福利的可获得性和等价性体现了大学生劳动权益的实现程度,这应该是衡量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核心指标。⑤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主要包括劳动合同、劳动时间、工会组织。首先,和谐的劳动关系体现在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能在平等和自愿的基础上签订劳动合同。其次,毕业生工作时间以劳动法规定的工作时间为标准,即40~44小时(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个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44个小时的工时制度)。最后,毕业生到了单位后是否参加工会组织,这是毕业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及融入企业文化、参与企业管理的重要体现。⑥社会认可度。社会对毕业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满意度,不但可以作为高校了解毕业生受社会欢迎程度的重要指标,而且也可作为改进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参数。社会认可度分别从“毕业生认可度”及“用人单位认可度”这两个观测点来考量。从毕业生的角度来看,其对自己所选职业的收入、工作条件、工作地域、发展前景等方面是否满意,能反映其就业质量的状况。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不同高校的毕业生群体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反映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上。因此该指标也是反映其就业质量的一个参数。(三)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路径

2014年,在经济增速下降,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减少的情况下,我国就业总体平稳,城镇新增就业好于预期。这主要得益于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与其他产业部门相比,第三产业具有就业弹性大,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并存的特点,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吸纳各种不同素质的劳动者就业。仅仅一个阿里巴巴创造的就业岗位就近千万个,吸纳了不同层次的就业者。

生产性服务业所包含的知识资本、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本,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制造业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由于生产性服务大部分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因而其产出中含有大量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服务。正是通过这些生产性服务,社会中日益专业化的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才得以释放出来,并且源源不断地给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输血”,从而提高投入要素的生产效率。可以说,生产性服务乃是把社会中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导入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的飞轮,它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这些资本进入市场过程的通道,因而成为现代经济增长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来源与主导性力量。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就业岗位,能够在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吸纳大量高素质的大学生就业,改变了在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下企业“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悖论现象,实现了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与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的协同优化。二、研究主要内容(一)研究对象

本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五个:①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的拓宽;②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大学毕业生薪酬水平的提高;③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转型与大学毕业生人职匹配度的增强;④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大学毕业生职业稳定性;⑤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大学毕业生劳动关系的改善。(二)总体框架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十章:

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说明了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应用价值。

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分别从就业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的影响方面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升效应的研究现状,然后对已有的理论研究的成果和不足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并提出本研究应努力探索的方向。

第三章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本章首先从整体上描述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中各行业增加值及构成概况,尤其重点介绍了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几种新业态如服务外包、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人力资源服务业、电子认证服务业、节能环保服务业等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然后与发达国家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比较,寻找差距及成因。

第四章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的拓宽。本章运用较充分的材料数据和科学的计量方法对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对劳动者就业的吸纳弹性、偏差系数进行分析,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吸纳能力高于其他行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吸纳能力高于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拓宽了高素质劳动者的就业渠道,扩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自主权。

第五章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大学毕业生薪酬水平的提高。本章运用人力资本理论、效率工资理论、产业价值链理论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升级与劳动者薪酬水平提高的内在机理。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技术化、信息化升级逐步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从而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产品新价值增加,薪酬水平显著提高。本章还把大学毕业生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的薪酬水平与其他行业、整个社会平均水平及国外同行业薪酬水平做比较,说明我国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显著提高了大学毕业生的薪酬水平。

第六章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转型与大学毕业生人职匹配度的增强。我国大学生既存在“过度教育”,也存在教育不足问题。本章主要说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使大学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匹配度增强,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教育过度”问题。但是由于劳动者技能结构与生产性服务业行业结构存在非匹配性,大学毕业生仍然存在较严峻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应从劳动力市场供求两侧改革发力。

第七章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平台的构建。以互联网为技术平台支撑,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和灵活的就业形态,创业带动就业成为目前以大学毕业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就业的新常态。

第八章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大学毕业生职业稳定性。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介绍生产性服务业升级影响职业稳定性的理论依据;第二节介绍大学毕业生的离职率和行业转换率;第三节提出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大学毕业生职业稳定性的路径。

第九章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大学毕业生劳动关系的改善。本章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探索生产性服务业升级与大学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本所有者在公司治理中权威地位的上升的内在联系。本章分别从生产性服务业不同行业大学毕业生的劳动时间、签约率、参与公司治理话语权、社保覆盖面、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险多个维度来说明大学毕业生劳动权益的保障和在劳资博弈中地位的提升。

第十章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协同优化的对策。本章主要探讨如何通过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供给侧改革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大学生就业质量协同优化机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这是产品市场的供给侧改革,也是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侧改革。高等教育体制的创新、专业和课程设置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变革、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劳动力市场供给侧改革。(三)重点难点

1.研究重点(1)从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向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技术路线。(2)测算“互联网+”所催生出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对大学毕业生的直接和间接就业效应。(3)大学毕业生的供给结构与生产性服务业需求结构不匹配及结构性就业矛盾化解路径的最优选择。(4)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对大学毕业生职业稳定性的影响。(5)在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公司治理中大学毕业生博弈地位的提升及劳资关系的改善。

2.研究难点(1)在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分布时,根据现有的统计年鉴、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很难找到把传统服务业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截然分开的行业就业分布数据。(2)搜寻大学毕业生就业群体在生产性服务业的签约率、劳动时间、社保覆盖面等数据有点困难。三、思路方法(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书首先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大学生就业质量同步提升的文献进行综述,掌握国内外学术动态和研究前沿,然后从指标体系角度逐条分析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改进作用,最后提出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协同优化的对策,如图1-1所示。图1-1 本书研究思路(二)具体研究方法

1.比较分析法

在研究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与大学生就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把我国与发达国家、东亚新型工业国、其他金砖国家进行比较,比较中外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就业结构升级、调结构促就业的政策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借鉴外国调结构促就业获得的成功经验,吸取其教训。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促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促进我国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有机统一的发展路径。

2.抽象与具体相统一

在分析问题时,我们首先运用经济学有关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的基本理论。有关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的基本理论主要有新古典经济学的增长与就业理论、发展经济学的劳动力流动与就业理论。这些理论是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行业结构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协同变动问题的理论基础和有力工具。但这些理论是抽象的,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必须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因此,在运用理论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优化的就业效应问题时应联系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大量的经济事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3.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理论分析遵循的是逻辑的分析方法,对事实的描述遵循的是历史的分析方法。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与就业结构优化时,本书做到了逻辑与历史分析方法有机统一。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变迁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时,本书联系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的实际,探讨了各阶段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和经济发展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

4.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我们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而不能仅仅依靠价值判断和结论。因此,在分析我国现阶段就业的现状和成因时,本书既根据经济学的就业理论进行了定性分析,又根据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等地方所搜集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法的应用使对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同与偏差的认识更具有说服力。①运用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分析和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行实证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程度是指某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差。某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可以用就业率变动的百分比除以经济增长率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它可以反映出整体经济和不同行业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的差异。“比较劳动生产率”为某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与该产业就业人数在就业总量中的比重之比,它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②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投入产出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形成的投入产出表刻画了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我们可以把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扩张到吸纳劳动者就业的规律上来测算某一行业投入能够直接和间接带动的大学生就业人数。我们用中间需求率来判断哪些行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用感应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来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用直接和间接消耗系数反映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一、二产业和其他服务业及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产出与投入关系,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劳动力和大学毕业生的直接就业效应、间接就业效应和综合就业效应。四、创新之处(一)学术观点创新

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单位资本对低端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单位资本对高端劳动力吸纳能力强。大学毕业生在生产性服务业单位就业占比上升,并不能说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就提高了。只有大学毕业生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比重上升,才意味着就业质量的改善。

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能够派生出灵活的就业形态,它既创造了隐性就业,又引致了隐性失业。因此,必须完善对劳动力市场这两种情况的监测体系,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在短期内使大学毕业生技能与岗位的匹配度下降,而在长期内使技能与岗位匹配度上升。因此,要解决结构性的就业矛盾必须从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侧改革入手,以市场定产业,以产业定专业设置,根据专业设置制订培训计划。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劳动者职业稳定性存在双重效应:一方面,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改善了工作条件和待遇,提高了大学毕业生职业稳定性;另一方面,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本身的风险性会导致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从而使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性增强。(二)研究方法创新

1.采集多元数据

①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②借鉴麦可思研究院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数据;③参考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数据;④参考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当地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统计数据;⑤参考北京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研究报告公布的数据及中国教育在线、智联招聘公布的数据。

2.投入产出方法

投入产出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组成部分,投入产出表勾勒了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是分析产业结构变化和产业之间技术联系的主要数据。通过投入产出表,我们可以用中间需求率来判断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可以从直接和间接消耗系数看出国民经济各部门对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的消耗情况,可以用感应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勾画出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的向前和向后关联程度。运用这些工具,我们可以推导出生产性服务业对劳动者乃至大学毕业生的直接和间接就业效应以及总的就业效应。五、应用价值(一)学术价值

研究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的文献较少,其研究内容侧重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劳动者就业的吸纳弹性的大小。本书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基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角度,从多个维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做了进一步研究。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新业态和新的就业形态不断显现,大学毕业生就业群体就业满意度和薪酬水平不断提高,专业与工作相关度实现动态优化,职业转换率加快,职业前景得到拓展,劳动者权威变动提升,劳动关系得到明显改善。(二)应用价值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既是对产品市场供给侧的创新,又是劳动力市场需求侧的改革。本书的研究深化了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劳动者就业质量提高协同性的认识,并为政府、企业和高校根据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求安排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工作提供了借鉴。第二章文献综述20世纪中后期以来,全球服务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服务业在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日益稳固。在服务业的带动下,全球产业结构开始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趋势,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同时成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为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外部资源来开展经营活动,这就促使向外部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投入服务以满足中间需求的生产性服务业得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成为服务业的核心,在快速发展的今天,生产性服务业成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其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显著。近年来,我国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愈演愈烈,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反映出我国经济结构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然而,服务业对经济的影响巨大,其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的增长尤其重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能够细化和深化专业化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吸收就业和维持国民经济稳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扶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解决就业市场上的这一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为了使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运作更加全面,呈现出“骄子”向“劳动者”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率却不断下降,劳动力供求性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各高校专业设置趋同化现象加重,为满足社会需求,新增专业和招生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后的劳动报酬、福利、个人发展前景和工作满意度等涉及就业质量的问题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虽然引起了各个方面的普遍关注,但缺少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专业型院校非特色热门专业,虽然有比较高的就业率,但就业率的高低不能从根本上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就业质量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加之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够清晰,以及大学生本身的定位误差,就业质量成为广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实现更高质量就业”这一新的理念,要求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就业质量反映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状况,包括工作的性质(是否自由、自愿地选择就业)、聘用条件、工资水平、工作稳定性、工作环境、社会保险和劳动关系等主要内容。与就业数量不同,就业质量关注工作之间的差异性,以及由这种差异性给劳动者带来的主观和客观影响。第一节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一、国外关于就业质量的研究

国外对于就业质量的研究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反向研究工人就业质量,即如何在企业能承受的范围内,适当提高工人对工作的满意度,使得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

早在20世纪初,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雏形开始形成,学者主要是从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的角变研究就业问题,即合理配置从业人员与工作岗位,使得从业人员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如1903年泰罗出版的《工场管理》和《商店管理》里面就提出对于工人的选择、开发和培训等。韦伯的组织理论提到,要使得组织良好地运行,必须以合理合法的权利为基础,不仅靠其英雄人物的“超凡卓识”,同时应在更大程度上靠其公正地识人、用人和尽人的原则体系。这强调的是岗位的匹配度。20世纪70年代,国外对于就业质量的研究开始兴起。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职业培训和开发委员会提出了“工作生活质量”的概念,它强调工会和管理部门要共同合作改善员工的生活福利和工作环境,使人与技术、人与岗位协调一致。这强调的是员工的满意度。Beatson(2000)通过反映劳动、回报关系的经济契约内容和反映雇主、雇员关系的心理契约内容来衡量就业质量。Brisbois(2003)运用与欧洲基金会相似的就业质量指标(健康与福利、技能开发、职业及就业安全、工作满意度等)对美国、加拿大及欧盟国家的宏观就业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Morton(2004)运用10个指标对加纳的微型和小型企业的就业质量展开研究,指标包括安全和健康、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劳资关系、学徒剥削、保税和童工、薪酬、工作时间和休假、男女机会均等、职业安全、社会保险等。因此,国外对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多数偏向于“人本关怀”,大部分指标倾向于测量工作单位对职工的福利、安全与待遇情况。Schroeder(2007)认为,高质量就业是指个人在其认为既具有挑战性又能获得满意感的工作的综合环境中获得谋生所需收入的能力。这强调的是收入。1999年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体面劳动的概念,它突出的是有持续性的工作,工人权利受保护,有足够的工资,享受社会保险,可实现劳工、雇主和政府之间的有效对话等,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含了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两方面的内容,它是研究就业质量的基础。此后,国外一些国际组织和学者对就业质量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侧重于对一个经济体就业质量的整体性评价。如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提出了“就业质量指数”指标,欧盟委员会提出“工作质量”指标,欧洲基金会提出“工作和就业质量”指标。2010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整合国际劳工组织、欧盟委员会和欧洲基金会的指标,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有国别的“就业质量”指标体系。西方国家主要参照国际劳工组织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或者其延伸的体系构建本国的具体的评价体系。国际劳工组织设定的指标体系包括就业机会、不可接受的工作、足够的收入和生产性的工作、合理的工作时间、工作的稳定性、社会公平待遇、劳动安全、社会保障、工作与家庭生活、社会对话与劳动关系、经济和社会因素11个方面的指标。欧洲基金会认为对就业质量的评价应包含职业和就业安全、健康和福利、工作和非工作生活的和谐、技术发展4个方面。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研究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1672年《政治算术》中得出结论:工业比农业的收入多,商业比工业的收入多。这种收入差异推动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高收入产业流动。19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在其《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分类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分布的演变规律,并对就业结构的演变进行了总结。他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农业(即第一产业)劳动力比例下降,工业和服务业(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上升。西蒙·库兹涅茨在《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得出的结论是: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带来就业结构的相应调整。经济发展的初期,社会流动资源集聚在生产效率低的农业部门;现代工业部门兴起,农业部门的就业逐步减少而让位给工业部门;当科学技术步伐加快,以商业、金融、技术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大量劳动力逐步转向第三产业。1975年,霍利斯·钱纳里和塞尔奎因在《发展的型式:1950—1970》一书中以人均收入水平作为参照,提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小于100美元到大于1000美元等9个等级的“标准结构”量表,为各国和各地区判断发展阶段提供了一般的通行标准。他们提出的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换滞后于产业结构的理论,对于研究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转换具有重要的意义。三、国外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效应的研究(一)对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比重的研究

Scharpf(1990)将服务业细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并测算了两者的就业比重,发现大多数发达国家消费性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差异明显,但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却非常接近。Castells(1996)研究发现德国和意大利服务运输型就业的比率高于其他就业类型,而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法国趋向于信息处理型经济,信息处理型就业比率较高。Chang等(2006)认为城市化通过服务业部门的扩张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生产性服务业较制造业具有更大的就业拉动作用。(二)对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增长率的研究

Linda Juleff(1993)发现英国在1971—1989年的18年间服务业增长了30%,其中服务业内部的生产性服务业增长了75.9%。Glasmeier等(1995)对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表明,在1969—1976年的7年间,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增长非常迅速,非大都市的就业增长率高于大都市的就业增长率。Beyers(1999)对美国与加拿大的就业增长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美国和加拿大在1975—1995年的20年间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分别占美国新增就业的25%、占加拿大新增就业的33%。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美国和加拿大就业吸纳能力最强的部门。(三)对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增长原因的分析

二战以后,专业化分工进一步深化,人们对各种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生产性服务业以知识和人力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其一方面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便捷了专业化知识的传播和技术的广泛传递,因而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也远远超过了其他部门。Tschetter(1987)通过实证方法分析了导致生产性服务业产出增长与就业增长关联的主要原因是制造业的松绑。Beyers(1999)分析了加拿大的情况后得出了与Tschetter(1987)一致的结论,即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的快速增长并不是制造业规模缩减和外包的附带结果。(四)对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的集聚效应研究

Harrington等(1997)研究了华盛顿地区1982—1997年15年间的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数据后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呈现出增长的态势,不再仅限于核心区域而且出现了郊区化进程,增强了其在全国的就业独立性。Tompson(2004)对美国肯塔基州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中在城市,并且是大中型城市,肯塔基州的生产性服务业占社会总就业比重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国外从经济学角度展开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的文献尚不多,从生产性服务业的角度来研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处于比较新的阶段。第二节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一、国内对就业质量的研究现状

以前基本都通过就业率来考察就业。近年来,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毕业生收入水平持续下降,专业对口率不断下降,就业质量问题越来越凸显。为了研究就业质量,构建就业质量的衡量标准成为必要。国内关于就业质量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于其定义,国内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同时,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于就业质量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程蹊、尹宁波(2003)指出质量的层次可从就业环境、生产效率、经济生活三方面来界定,着眼点是劳动者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将就业质量的微观表现与宏观表现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了就业质量的宏观层面内涵。从职业发展角度出发,马庆发(2004)认为,所谓“就业质量”,一般概括为职业社会地位、工资水平、社会保障、发展空间四大方面,具体体现在职业声望、职业期望满足程度、职业成就、专业方向与职业的适应性、人职匹配等诸方面。从个体就业状况角度出发,高灵芝、张银(2004)认为,就业质量是一个衡量劳动者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就业状况的综合性概念,它反映了劳动者在就业机会的可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的满意程度。从人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角度出发,刘素华(2005)认为,就业质量是反映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李颖、刘善仕和翁赛珠(2005)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工资福利、工作兴趣、工作环境、工作地点等因素出发,调查得出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呈正相关关系。魏明凯、房保安(2006)认为,就业质量是指在就业活动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获得收入情况的优劣程度,主要包括工作质量、就业稳定性、劳资关系、福利和社会保障状况四个方面的内容。叶金珠(2006)将就业质量具体化为客观评价指标和主观评价指标两类:客观评价指标包括就业情况和工作收入,主要反映就业者现在是否就业和目前的月收入情况;主观评价指标包括工作满意度和才能发挥程度,主要反映就业者对工作收入、工作单位人际关系、所干工种的满意度及其对自身才智发挥程度的评价。柯羽(2007)在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时,考虑了毕业生的就业率、供需比、薪金水平、就业结构、社会认可度等多方面的指标。从就业层面角度出发,苏士尚(2007)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对就业质量的内涵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描述了就业质量内涵演变的过程。在就业质量微观角度上,他采用了张银的观点;在中观角度上,它反映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状况;在宏现角度上,它反映个人和市场协调发展的状况。沈诣(2007)从个人和高校两个角度出发,论证了择业效能感和个人背景两个方面均对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产生影响,然后探讨高校通过职业辅导能增强择业效能感,进而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具体途径。周少斌(2008)认为就业质量的内容包括薪酬、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工作稳定性、专业对口度、岗位适应度和发展前景、福利和社会保障状况以及劳资关系等。因此,国内学者对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更加灵活,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研究内容和需要做出调整,适用性较强。

从就业方式角度出发,代锋、吴克明(2009)认为大学生就业质量是大学生通过合理均衡的行业或地域流动,凭借人力资源市场或人才中介组织平台,在自由、安全、公平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适宜和灵活的、可持续发展的就业机会,从而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就此获得收入和发展的优化程度。李斌(2009)基于就业满意度,建立了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旨在通过提高专业对口性、工作稳定性、劳动关系的和谐性、职业发展前景、福利和社会保障来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从毕业生素质角度出发,曾向昌(2009)根据ISO 9000标准从“质量”的定义拓展、应用到毕业生就业质量方面,认为大学生就业质量是大学毕业生即将从事的工作与自身所学专业、学历水平以及就读院校的培养目标相适应,并且工作符合本人的就业愿望。从工作满意度角度出发,秦建国(2007)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是大学生所能获得的工作优劣及工作固有特征满足大学生要求的程度。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2011年《中国劳动力市场劳动报告》首次提出我国的就业质量系数等。陈曦(2011)认为大学生的初次就业质量是大学生根据自身的个体特征、社会资本、专业技能、实践活动和能力以及职业认知水平,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