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1 03:12:20

点击下载

作者:(东汉)班昭等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女四书

女四书试读:

前言

往行﹐以蓄其德。”实乃读经典之要旨所在。

基于此理念﹐我们决定出版此套《谦德国学文库》﹐“谦德”﹐即本《周易》谦卦之精神。正如谦卦初六爻所言:“谦谦君子﹐用涉大川”﹐我们期冀以谦虚恭敬之心﹐用今注今译的方式﹐让古圣先贤的教诲能够普及到每一个人。引导有心的读者﹐透过扫除古老经典的文字障碍﹐从而进入经典的智慧之海。

作为一套普及型的国学丛书﹐我们选择经典﹐不仅广泛选录以儒家文化为主的经、史、子、集﹐也将视野开拓到释、道的各种经典。一些大家所熟知的经典﹐基本全部收录。同时﹐有一些不太为人熟知﹐但有当代价值的经典﹐我们也选择性收录。整个丛书几乎囊括中国历史上哲学、史学、文学、宗教、科学、艺术等各领域的基本经典。

在注译工作方面﹐版本上我们主要以主流学界公认的权威版本为底本﹐在此基础上参考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使整套丛书的注译既能博采众长而又独具一格。今文白话不求字字对应﹐只在保证文意准确的基础上进行了梳理﹐使译文更加通俗晓畅﹐更能贴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

古籍的注译﹐固然是现代读者进入经典的一条方便门径﹐然而这也仅仅是阅读经典的一个开端。要真正领悟经典的微言大义﹐我们提倡最好还是研读原本﹐因为再完美的白话语译﹐也不可能完全表达出文言经典的原有内涵﹐而这也正是中国经典的古典魅力所在吧。我们所做的工作﹐不过是打开阅读经典的一扇门而已。期望藉由此门﹐让更多读者能够领略经典的风采﹐走上领悟古人思想之路。进而在生活中体证﹐方能直趋圣贤之境﹐真得圣贤典籍之大用。

经典﹐是一代代的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恩泽与财富﹐是前辈先人的智慧精华。今日我们在享用这一份财富与恩泽时﹐更应对古人心存无尽的崇敬与感恩。我们虽恭敬从事﹐求备求全﹐然因学养所限、才力不及﹐舛误难免﹐恳请先贤原谅﹐读者海涵。期望这一套国学经典文库﹐能够为更多人打开博大精深之中华文化的大门。同时也期望得到各界人士的襄助和博雅君子的指正﹐让我们的工作能够做得更好!团结出版社2017年1月前言

古人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一个国家想要有好的国民﹐必须有良好的教育﹐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也是最初的教育﹐特别是母亲的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然而良母来自贤良的媳妇﹐贤良的媳妇来自受过伦理教育的女子。因此﹐女子是世界的源头﹐源头不浊﹐水流自然清洁。所以﹐古人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而女子之身﹐乃是贤才诞生之所﹐故尤为重要。所以古人说:“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

早在周朝时﹐三太(太姜、太妊、太姒)的德行便照耀古今﹐母仪天下﹐为天下女子所效法。孟母三迁﹐培养出了儒家的“亚圣”孟子。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夫人以其才德辅佐诸葛亮﹐她的才能并不比诸葛亮差﹐甚至可能超过他﹐可是依然安守于自己的本分﹐辅佐丈夫。唐太宗时长孙皇后明大德﹐善于劝谏﹐以天下为重﹐也是一位难得的贤内助。

近代著名的佛门大德印光法师说:“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又说:“教子为治平之本﹐而教女更为切要。盖以世少贤人﹐由于世少贤母。有贤女﹐则有贤妻贤母矣。有贤妻贤母﹐而其夫与子之不为贤人者﹐盖亦鲜矣。其有欲挽世道而正人心者﹐当致力于此焉。”

可见﹐一个社会的兴衰﹐女德关系重大。社会中如果都是善良贤淑的女性﹐那社会一定是祥和太平。因此女德教育是人类幸福的源泉、国家安定的关键、社会和谐的根本。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儒家的“四书”﹐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古人除了这套“四书”﹐另外还有一套“女四书”﹐是专门给女子学的。由此可见﹐古人对女德教育是多么重视﹐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女四书”形成于清代﹐是由学者王相编辑的。王相﹐约生活于清朝康熙年间﹐编辑和注释过多部启蒙书籍﹐如《三字经训诂》《百家姓考略》等。《四库》总集类存目四著录了他的《尺牍嘤鸣》一种。其所注《三字经》《百家姓》《增订广日记故事》﹐现已成为社会上通行的版本。他又把其母刘氏所著的《女范捷录》与《女诫》《女论语》《内训》三书合编为“女四书”﹐为当时女子之必读教科书﹐流传所及﹐遍布全国﹐声势达于近代。“女四书”第一部为《女诫》﹐是汉朝班昭所著﹐其目的是为了教导女子做人的道理﹐内容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班昭是著名的女史学家﹐她的父亲叫班彪﹐兄长叫班固。她父亲着手写《汉书》﹐但是不幸英年早逝﹐没有写完这本书﹐于是她的兄长班固接着写。可是后来班固又遭到小人陷害﹐死在狱中。班昭继承父兄的事业﹐在她四十岁时﹐终于把《汉书》写完。

班昭人称曹大家(“大家”读音为“太姑”)﹐所以《女诫》也叫《曹大家女诫》。因为班昭十四岁的时候就嫁给了同郡一户姓曹的人家﹐她的先生叫曹世叔﹐所以别人称她曹大家。因为曹大家非常有女德﹐所以后来皇帝延请她到宫廷里面教导后宫嫔妃﹐做了皇后的老师。当时的皇帝是汉和帝﹐在他驾崩后﹐因为皇帝还小﹐所以由邓太后主政。而曹大家是邓太后的老师﹐所以邓太后便请她来参与政务﹐使班昭也得以为朝廷尽忠﹐辅佐王政。

班昭本人并不是女强人﹐虽然她直接帮助太后来治理国政﹐地位很崇高。记载中说她是一位生性温柔细腻的女子。她先生是外向活泼的﹐她自己是温柔细腻的﹐和先生在一起﹐夫妇之间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女四书”第二部是《内训》。《内训》是明成祖的徐皇后为了教育宫中妇女﹐而对古圣先贤关于女子品德的教诲加以整理而成的书﹐共分为二十章﹐内容包括女德标准、女德修养、女德规范、母教之责等方面。这里﹐“训”是教训﹐“内”是指专门对妇女(因为女主内)。主内很重要﹐甚至比主外还重要﹐所以女德教育就尤其要重视。

第三部是《女论语》﹐这是唐朝一位叫宋若华的女学士编著的。宋氏家族有五姊妹﹐都是具备女德的。宋若莘写的这部《女论语》﹐是仿效《论语》的体例写的。因为《论语》里面多半是孔子跟学生、门人的问答﹐所以《女论语》的原版也是用师生问答的方式写的。宋若昭是宋若莘的妹妹﹐她注解了她姐姐写的这部《女论语》。宋若莘写的《女论语》原版现在已失传﹐可能是因为妹妹宋若昭给它做注释﹐注释做完后﹐原版就不需要了﹐所以直接用了她的注释版本﹐我们现在看到的可能就是这个版本。它以四字为一句﹐分十二章﹐已经不是问答的体例﹐但是内容应该是基本一致的。《女论语》又叫《宋尚宫·女论语》。“宋”是作者的姓氏﹐“尚宫”是她的官职。尚宫是宫廷里面教化那些公主、后妃们(包括公子、王子这些宫里的人)的女官﹐因此取名《宋尚宫·女论语》。

第四部书《女范捷录》﹐是清朝初年王相的母亲刘氏所作﹐也是以宣扬贞德教育为主。《女范捷录》分统论、后德、母仪、孝行、贞烈、忠义、慈爱、秉礼、智慧、勤俭、才德十一篇﹐宣扬古代的贞妇烈女与贤妻良母等事迹﹐称赞《女诫》《内训》诸书。

这四部书被称为“女四书”﹐是中国历史上女德教育最重要的教材﹐由王相一一加以笺注。

明朝时﹐也有“女四书”的版本。明天启四年(1624年)﹐由多文堂合刻的《闺阁女四书集注》﹐是一套对女子进行道德教育的教材。后代的翻印者翻印此书﹐简称为《女四书》﹐广泛流传﹐甚至流传到了国外。当时王相还没有编辑“女四书”﹐当然其中就没有《女范捷录》。但从那时日本流传的《女四书》来看﹐当时的《女四书》包括《女诫》《女论语》《内训》和唐朝侯莫陈邈(“侯莫陈”三字是复姓)之妻郑氏编写的《女孝经》。

我们此次整理的《女四书》为王相笺注的“女四书”﹐不仅对原文进行了注释和翻译﹐王相笺注的文字﹐我们也翻译成了白话文﹐以方便读者阅读。

女德教育﹐在中国历史的漫长岁月里影响深远。言者谆谆﹐时至今日﹐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古圣先贤的良苦用心﹐感激他们留给了后世女子最真切的良言。女性的教育﹐关系着个人的幸福、子孙的贤良﹐也影响着国运的昌隆与世界的和平。深愿此书的出版能唤醒人们对女德教育的认知﹐从而得以昌明世道﹐共创太平。女诫(1)(2)(3)(4)(5)

曹大家,姓班氏,名昭,后汉平阳曹世叔妻,扶风班彪(6)(7)之女也。世叔早卒,昭守志,教子曹谷成人,长兄班固,作《前(8)(9)(10)汉书》,未毕而卒,昭续成之。次兄班超,久镇西域,未蒙诏(11)(12)(13)还,昭伏阙上书,乞赐兄归老。和熹邓太后,嘉其志节,诏(14)入宫,以为女师,赐号大家,皇后及诸贵人,皆师事之。著《女诫》七篇。【注释】(1)大家:读音为“太姑”﹐是古代对有德行和学问的女子的尊称。(2)平阳:古代地名﹐治在今陕西眉县东北。(3)曹世叔:班昭的丈夫。(4)扶风:古郡名﹐在今陕西境内。(5)班彪:(3年~54年)﹐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女诫》作者班昭的父亲。家世儒学﹐造诣颇深。(6)守志:谓女子不改嫁。(7)曹谷:班昭的儿子。(8)毕:完成。(9)镇:镇服。(10)蒙:蒙受﹐得到。(11)伏阙: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12)和熹:当时皇后的谥号由两个字组成﹐第一个字是其皇帝丈夫的谥号﹐第二字则是皇后本人的谥号。所以和熹邓太后的“和”字是其丈夫汉和帝的谥号﹐“熹”是她自己的谥号﹐两字连成她完整的谥号。“和熹”二字的意思《后汉书》注有解释:“不刚不柔曰和”﹐“有功安人曰熹”。“有功安人”就是有功于社稷﹐安定人心的意思。(13)嘉:赞美、称道、颂扬。(14)贵人:女官名﹐后汉光武帝始置﹐地位次于皇后。历代沿其名﹐而位尊卑不一。《后汉书·皇后纪序》:“及光武中兴﹐斲彫为朴﹐六宫称号﹐唯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綬﹐奉不过粟数十斛。”【原文白话】曹大家,她姓班,名字叫昭,是东汉平阳曹世叔的妻子,也就是扶风县班彪的女儿。班昭的丈夫曹世叔很早就过世了,班昭早年守寡,教导儿子曹谷成人。长兄班固著《前汉书》,没有写完就去世了,班昭继承兄长的遗志,继续将《汉书》完成。二哥班超,长期镇守西域,年纪已经很大了还没有得到皇帝的恩准返回。于是班昭就亲自上书皇帝,请求皇上恩赐她的兄长(班超)告老还乡。当时的和熹邓太后赞赏班昭的志向和节操,于是就命她入宫,做了后宫女子们的老师,并且赐号“大家”。从此皇后、皇妃们都以老师的礼节来侍候班昭。班昭著有《女诫》七篇。女诫原序(1)(2)(3)(4)(5)(6)(7)

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余宠。(8)

〔笺注〕先君,大家父彪也。彪字叔皮,光武时官著作郎,典(9)(10)文翰,名称当时。【注释】(1)鄙人:对自己的谦称。(2)愚暗:愚钝而不明事理。此处表示自谦。(3)受性:犹赋性﹐生性。(4)敏:思想敏锐﹐反应快。(5)蒙:敬词。承蒙。(6)先君:已故的父亲。(7)余宠:谓传留的恩泽。(8)著作郎:官名。三国魏明帝始置﹐属中书省﹐掌编纂国史。(9)典:主持;主管。(10)文翰:公文信札。【原文白话】在下班昭愚钝而不甚明白事理,天生禀赋又不聪慧,只是承蒙父亲大人的恩泽。

〔笺注白话〕先君就是曹大家(班昭)的父亲班彪。他的字称叔皮,在东汉光武帝时,班彪担任著作郎的官职,掌管公文,在当时很有名气。(1)(2)(3)(4)(5)

赖母师之典训,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

〔笺注〕箕帚,所以除污秽贱者之事也。谦言不敢当为曹氏妇,但执箕帚之役耳。【注释】(1)赖:仰赖﹐依靠。(2)典训:准则性的训示。(3)有:通“又”。(4)执:拿。(5)箕帚:畚箕和扫帚﹐皆扫除之具。【原文白话】仰赖母亲的教诲,十四岁时嫁到曹家,开始操持家庭内务。

〔笺注白话〕箕帚是指代做洒扫除尘等家庭杂务之事,这是地位低下之人所做的事。此处是班昭谦虚不敢称自己是曹氏家的媳妇,仅仅只能做一些家务之事罢了。(1)(2)

今四十余载矣,战战兢兢,常惧黜辱。

〔笺注〕战兢,恐惧不安之貌。黜,遣退也。辱,诃责也。常怀(3)恐惧之心,惟虑得罪于舅姑夫主也。【注释】(1)载:年。(2)黜:废除;取消。(3)舅姑:指公婆。【原文白话】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可是常常内心恐惧不安,深怕得罪(公婆夫君)而招致遣退与呵责。

〔笺注白话〕战兢是指内心恐惧不安的一种状态。黜是遣退的意思。辱指遭到(公婆夫君)大声或粗暴地责骂。因此常怀恐惧不安之心,深怕得罪公婆夫君。(1)

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2)(3)

〔笺注〕妇道不修,或被谴责,则贻羞于父母,玷累于中外。中为夫家,外谓父母家之眷属也。【注释】(1)累:拖累;使受害。(2)贻:遗留。(3)玷累:沾污连累。【原文白话】给父母亲带来耻辱,也连累了夫家和娘家。

〔笺注白话〕如果不好好修养作为妇人的道德,有可能就会被谴退责骂,那么就会给父母带来羞辱,从而连累夫家和娘家的亲戚。(1)

是以夙夜劬心,勤不告劳。

〔笺注〕劬音渠。夙,早也。劬,劳苦也。告,夸示也。言之事

(2)(3)躬执妇道,备执劳苦,早暮虽亟忧勤,而不敢夸示于人也。【注释】(1)劬〔qú〕:过分劳苦﹐勤劳。(2)躬执:亲自操持烦劳的事。(3)亟:屡次。【原文白话】所以恪守妇道,辛勤劳苦,虽然早晚忧勤,但不敢向人夸耀自己的功劳。

〔笺注白话〕夙是早的意思。劬是劳苦的意思。告是向别人夸耀的意思。言下之意是说班昭恪尽自己的妇道,辛勤劳苦,从早到晚只怕自己不够勤快,从来不敢向他人夸耀自己的勤劳。(1)

而今而后。乃知免耳。(2)

〔笺注〕今年已老,子孙成立,庶几免于忧勤。【注释】(1)而今而后:从今以后。《论语·泰伯》:“而今而后﹐吾知免夫。”(2)庶几: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原文白话】从今以后,我总算可以退下来了。

〔笺注白话〕现在我已经老了,子孙也各得其所了,差不多可以免于忧勤了。(1)(2)(3)

吾性疏愚,教导无素,恒恐子谷,负辱清朝。(4)

〔笺注〕疏,阔略也。无素,时训时不训也。子榖,大家子曹榖,字贻善。清朝,清明圣治之朝也,自言教子无疏常,恐其入仕,

(5)负罪于朝廷也。【注释】(1)疏:不细密﹐忽略。(2)无素:不经常。(3)阔略:粗疏;不讲究。(4)清朝:清明的朝廷。(5)负罪:负有罪责;身担罪名。【原文白话】我生性疏略顽钝,疏忽于儿子的教导,常常担心儿子曹榖做官以后,辜负玷辱清明圣治的朝廷。

〔笺注白话〕疏就是粗疏;不讲究的意思。无素指对孩子不能够持之以恒地加以教导。子谷就是曹大家(班昭)的儿子曹榖,他的字叫贻善。清朝指政治清明的朝廷。曹大家自述自己疏忽对儿子长时期的教导,担心儿子入朝做官,触犯了国家的刑律。(1)(2)(3)

圣恩横加,猥赐金紫,实非鄙人庶几所望也。(4)

〔笺注〕言子幸无过,蒙圣恩增其爵禄,赐以金紫之荣,其实非我所敢望也。【注释】(1)横加:肆意施加;无端施予。(2)猥:谦辞﹐犹言辱。(3)金紫:即“金印紫绶”﹐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4)爵禄:官爵和俸禄。【原文白话】承蒙圣恩,儿子曹榖加官晋爵,赐以金紫的荣耀,这实在是我不敢奢望的。

〔笺注白话〕曹大家自述儿子幸好没有犯过,又承蒙皇上的圣恩,给子谷加官进爵,并且赐以金紫的荣耀,这实在是我所不敢奢望的。(1)

男能自谋矣,吾不复以为忧,但伤诸女,方当适人,而不渐加(2)训诲,不闻妇礼,惧失容他门,取辱宗族。(3)

〔笺注〕言男能服官,自善其身,诸女时当出嫁,茍不教之以礼,或失礼节容貌于他姓之门,而贻羞耻于父兄宗族也。【注释】(1)适人:谓女子出嫁。(2)服官:为官;做官。(3)宗族:以父亲为血源纽带划定的家族。【原文白话】儿子能尽忠朝廷、自善其身了,我不再为他担忧了,但忧愁你们这些女孩子,将要出嫁了,如果不教你们妇礼,就会在夫家失却礼节、丧失颜面,从而贻羞于父兄宗族。

〔笺注白话〕曹大家自述男子能尽忠朝廷、自善其身。可是你们这些女孩子到了出嫁的时候,如果不教你们妇礼,就会在夫家失却礼节、丧失颜面,从而贻羞于父兄宗族。(1)(2)(3)

吾今疾在沉滞,性命无常,念汝曹如此,每用惆怅。(4)

〔笺注〕惆怅,忧愤也。言吾有疾,久不能愈。恐或死亡,而诸女失教,是以常增忧愤也。【注释】(1)沉滞:凝滞﹐不够流畅。(2)汝曹:你们。(3)惆怅:伤感;愁闷;失意。(4)忧愤:忧虑悲愤;忧虑愤恨。【原文白话】我现在身患疾病,久治不愈,恐不久于人世了,想到曹家的女孩们不知妇礼,常常心怀忧虑。

〔笺注白话〕惆怅就是忧虑悲愤的意思。曹大家自述自己现在身患疾病,久治不愈,恐不久于人世了,想到曹家的女孩们不知妇礼,常常心怀忧愤。(1)(2)(3)

因作女诫七篇,愿诸女各写一通,庶有补益,俾助汝身。(4)去矣,其勖勉之。

〔笺注〕俾,使也。言作此书以诫诸女。茍能奉行而不失。则可(5)以补助其身而无咎矣。去矣。谓诸女于归。行去母而归夫家也。【注释】(1)一通:表数量﹐用于文章、文件、书信、电报。(2)庶: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但愿﹐或许。(3)俾:使。(4)勖〔xù〕勉:勉励。(5)于归:出嫁。【原文白话】因此写下这篇《女诫》共七章,希望女儿们各自抄写一遍,应该对你们多少有些帮助。去吧,希望你们相互勉励,努力去做吧!

〔笺注白话〕俾是使的意思。曹大家自述自己写这篇《女戒》是为了规劝曹家的女孩子们,让他们谨守奉行而不抛弃《女戒》的训勉,如此则可以帮助自己提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而免于过咎了。去是指女孩子出嫁,离开父母嫁到了夫家。卑弱第一(1)

〔笺注〕天尊地卑,刚阳阴柔。卑弱,女子之正义也。茍不甘于卑,而欲自尊,不伏于弱而欲自强,则犯义而非正矣。虽有他能,何足尚乎。【注释】(1)天尊地卑:语出《易传·系辞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是古人描述天地自然的秩序﹐在《周易》中﹐天为乾﹐代表男子﹐地为坤﹐代表女子。

〔笺注白话〕天尊地卑。刚阳阴柔。卑弱,是女子本来就应该有的德行。如果女子不甘心屈于卑下,而想高高在上,不想谦卑柔弱而想做女强人,这是违背本有的自然之道而并非正确的做法。(如果一个女子有上面的心态)即使她再有才能,又有什么可效法学习的呢?(1)(2)

古者生女三日,卧之床下,弄之瓦塼,而斋告焉。

〔笺注〕塼与砖同。《诗》云:“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3)(4)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寝之(5)床,尊之也。寝之地,卧之床下。卑之也。裳,盛服,贵之也。裼,(6)即襁褓之衣而无加焉,贱之也。璋,半圭,卿大夫所执弄之璋,尊(7)贵之执也。瓦,纺砖之瓦,织衽所用。女子之事,卑贱之执也。齐告,告于宗庙也。裼音替。【注释】(1)瓦塼:古代的纺锤。(2)斋告:斋戒祝告。(3)璋:古代的一种玉器﹐形状像半个圭。(4)裼〔tì〕:婴儿的包被。(5)盛服:谓服饰齐整。表示严肃端庄。(6)襁褓: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后亦指婴儿包。(7)衽:衣襟。【原文白话】古人生下女孩三日之后,让她睡在床下面,将织布用的纺锤给她当玩具,(男子则是睡在床上,将卿大夫配饰的圭璋给他当玩具)并将生女之事斋告宗庙。

〔笺注白话〕塼,古同“砖”。诗经上说:“如果生的是男孩,就让他睡在床上,并且穿上衣服,将卿大夫用的圭璋给他当玩具。如果生的是女孩子,就让她睡在地上,身上还裹着婴儿的包被。将纺线用的纺锤给她当玩具。”睡在床上表示尊贵。睡在床底下表示卑下。赏是指穿上整齐端庄的衣服,表示尊贵。裼是指刚出生时裹在身上的衣服而不再加其它的衣服,表示地位低下。璋就是半圭,是卿大夫们上朝时手执之物,表示尊贵。瓦是指古代妇女纺线时镇定纺车所用的砖,这是卑贱的女子所要做的事情。斋告是指在斋戒之后在宗庙向祖宗回报生女之事。(1)

卧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弄之瓦砖,明其习劳,主执(2)勤也。齐告先君,明当主继祭祀也。

〔笺注〕此申明前义。下人,谓当执卑下之礼于人也。执勤,欲(3)(4)其躬亲纺织、力任勤苦也。继祭祀,谓职主中馈,洁其酒食,以(5)助夫之祭祀也。孟母曰:“妇人之礼,精主饭,幂酒浆,养舅姑,(6)缝衣裳而已。”故有闺门之修,而无阃外之志,此之谓也。女子始(7)生,即以是期之、视之。其实妇人之道,亦即此而无加也。幂音密。阃,困上声。【注释】(1)下人:居于人之后;对人谦让。(2)继祭祀:协助、配合夫君祭祀祖宗。(3)中馈:指家中供膳诸事。(4)酒食:酒与饭菜。(5)酒浆:泛指酒类。(6)阃外:指家庭之外。(7)幂:用布覆盖。【原文白话】睡在床下,表明女子应当卑下柔弱,时时以谦卑的态度待人;玩弄纺锤,表明女子应当亲自劳作、不辞辛苦;斋告先祖,表明女子应当准备酒食,帮助夫君祭祀祖宗。

〔笺注白话〕再次进一步发挥、阐明前面的义理。下人是指妇人应当以卑下的态度和礼仪待人。执勤指妇人在家亲自纺织、操劳繁杂而劳苦的家务。继祭祀指妇人的职责就是准备好精美的酒食来帮助夫君祭祀祖宗。孟子的母亲说道:“妇人应该遵守的礼节就是专心致志地做好饭菜,酿造并保存好美酒,尽心尽力地孝养公婆,为家人做好衣裳。”这就是所谓的恪尽妇人之道,而没有想要外出做其它事情的想法。当女孩子降生的时候,家人就对她有了这样的期许。其实作为妇人的大道,不外乎就是这些而无其它的要求。(1)(2)

三者,盖女人之常道,礼法之典教矣。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卑弱下人也。(3)

〔笺注〕此又申明三者之道。谦让恭敬,不敢慢于人也。先人(4)后己,不敢僭于人也。有善莫名,不敢夸美。有恶,谓奉尊者之命,而有为人所贱恶之事,但承命而行,莫敢辞也。忍辱含垢,不敢致辨。常若畏惧,不敢自安。卑弱,下人之道尽矣。【注释】(1)礼法:礼仪法度。(2)典教:典章教化。(3)慢:对人怠慢。(4)僭:超越身分﹐冒用在上者的职权、名义行事。【原文白话】(以上)这三点,是女人的立身之本,古来礼法的经典教诲。谦虚忍让,待人恭敬。好事先人后己。做了善事不声张,做了错事不推脱,忍辱负重,常表现出畏惧,这就是所谓的谦卑对待他人。

〔笺注白话〕此地又再次重申这三方面的道理。谦让恭敬,对待他人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先人后己,不敢抢在人前。做了善事从不夸耀显示自己的名声。有恶莫辞,尊奉长辈之命,如果做了招人厌恶的事,是不敢推脱的;忍辱含垢,不敢有所争辩;常若畏惧,不敢放任自安。像这样践行不怠,“卑弱”的道义就尽了。(1)(2)(3)(4)(5)

晚寝早作,不惮夙夜,执务私事,不辞剧易,所作必成,

(6)手迹整理,是谓执勤也。

〔笺注〕作,起也。私事,细务也。剧,烦重也。言当迟寝而早兴。不惮深夜。而躬为妇职所务之事。不问难易。惟期勤力操作而必(7)(8)成之。手迹完缮。整理必精美。而不粗率。执勤之道,于斯尽矣。【注释】(1)寝:睡觉。(2)作:起居。(3)惮:怕﹐畏惧。(4)私事:此处指家庭中琐碎的杂事。(5)剧:繁多;繁重。(6)手迹:亲自从事;亲手去做。(7)缮:修补﹐整治。(8)执勤:从事劳作。【原文白话】早起晚睡,不因日夜劳作而有所畏难;亲自操持料理家务,不问难易,有始有终;亲手整理完善事务,使之精美而不粗率。像这样践行不怠,“执勤”的道义就尽了。 

〔笺注白话〕作是早起的意思。私事是指琐碎的家务事。剧是繁重、繁杂的意思。晚睡早起,不畏惧熬夜的劳苦,亲自操持料理家务,不挑剔劳作的繁重或简易,只是做事有始有终,样样事情都做得有条有理,没有丝毫草率。如此才是尽到了妇道的责任。(1)(2)

正色端操,以事夫主,清静自守,无好戏笑,洁齐酒食,以供祖宗,是谓继祭祀也。

〔笺注〕齐如字。言正其颜色。端其操行。以事其夫。幽闲贞静。言笑不茍。洁治整齐酒食祭品。以相夫主而供先祀。是继祀之道尽矣。【注释】(1)正色:谓神色庄重、态度严肃。(2)端操:谓端正其操守。【原文白话】外表端庄,品行端正,侍奉夫君;幽闲贞静,自尊自重,不苟言笑;备办酒食祭品,配合夫君祭祀先祖。像这样践行不怠,“继祭祀”的道义就尽到了。

〔笺注白话〕面容端庄,品行端正,以服事夫君。清静自重,不喜好戏笑玩闹。准备好洁净的酒食和其它祭品,协助夫君祭祀祖宗。这就是尽到了祭祀祖先的责任啊!(1)(2)

三者苟备,而患名称之不闻、黜辱之在身,未之见也。

〔笺注〕言为妇人,能下于人习执勤劳,承继祭祀三者咸备,则名誉彰著于内外,黜辱不及于身矣。【注释】(1)患:担心﹐忧虑。(2)黜辱:贬斥受辱;贬斥侮辱。【原文白话】如果这三条都做到了,却还忧虑好名声不能够传扬,身上背负别人的误解和屈辱,这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

〔笺注白话〕为人之妇,能够待人谦卑,做事勤快,祭祀祖先。这三方面都做到了,那么好的名声自然就会传扬于家内家外,自己不会遭受到他人的侮辱。

三者苟失之,何名称之可闻,黜辱之可免哉。

〔笺注〕无是三者﹐则黜辱必不能免﹐又何名誉之可称哉?【原文白话】如果没有做到这三点,有什么美德值得人称赞?又怎么能免得了耻辱呢?

〔笺注白话〕没有做到这三个方面,那么遭到斥退或者耻辱的事情是不能避免的,还有什么名誉可以受人称赞呢!夫妇第二

〔笺注〕三者既备,然后可以为妇。然夫妇之道,又不可不知也,故次夫妇第二。

〔笺注白话〕前面讲的三个方面都具备了,然后才配作别人的太太。尽管如此,对于夫妻相处的道理,也不能不懂啊!因此就把夫妻如何相处放在第二个方面来讲。(1)(2)(3)

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节也。(4)

〔笺注〕参,合也。弘,大也。言夫妇之礼,阴阳配合,纲维(5)之义,感格神明,乃天地之大经,人生之大道也。【注释】(1)参配:犹匹配。(2)弘义:大义;正道。(3)人伦:人与人之间自然的五种关系:即君臣(领导与被领导)、父子、夫妇、兄弟、朋友。(4)纲维:总纲和四维。比喻法度。(5)感格:谓感于此而达于彼。【原文白话】夫妇之间的道义,阴阳配合,感格神明,这绝对是天地的大义、人伦的大道。

〔笺注白话〕参是合的意思。弘是大的意思。夫妇之间相处的礼仪,有阴阳参配的道理,有维护伦常大道和法度的义务,这些行为都会感动天地神明。因此夫妇之道要符合天地的法则,也是人生最重要的大道。(1)

是以礼贵男女之际,诗著关雎之义,由斯言之,不可不重也。

〔笺注〕言圣王制礼,始谨于男女之别。夫子删诗,首列关雎之(2)(3)(4)篇,文王好逑淑女,以成其内治之美。夫妇之道,人伦之始,不可不重也。【注释】(1)关雎:《诗·周南》篇名。为全书首篇﹐也是十五国风的第一篇。《诗·周南·关雎序》:“《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2)逑:配偶。(3)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4)内治:古指对妇女进行的教育。《礼记·昏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嬪……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原文白话】所以《礼记》开篇就说要重视男女之别,《诗经》首篇就列出《关雎》一诗。从这些教诲中我们应该明白夫妇之道,是人伦的开始,不可以不重视。

〔笺注白话〕圣贤的君王制定礼法,最谨慎的是从男女各自天然的角色、应有的地位、承担的责任开始。孔子删定《诗经》,把《关雎》这首诗放在了整个《诗经》的开篇。说明善良贤惠的女子才是周文王的好伴侣,能够帮助文王教育好全天下的女子。夫妇之道是人伦的开始,不能够不重视啊!(1)

夫不贤则无以御妇,妇不贤则无以事夫,夫不御妇,则威仪废(2)缺,妇不事夫,则义理堕阙,方斯二者,其用一也。

〔笺注〕御,节制也。事,敬奉也。夫不贤明,则威仪废失,不(3)足以御其妇。妇不贞淑,则义理荡逸,不可以事其夫,二者均不可失。【注释】(1)御: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治理﹐统治。此处指丈夫以身作则来带领自己的妻子。(2)堕阙:谓毁坏亡废。(3)荡逸:毁坏散失。【原文白话】丈夫要是没有贤德品行,则无法驾驭领导妻子,妻子要是不贤惠,则无法事奉丈夫。丈夫驾驭不了妻子,就失去了威严,妻子如不事奉丈夫,就失去了道义。刚才所说的这两件事,它的作用是一样的。

〔笺注白话〕御是节制的意思。事是敬奉的意思。丈夫如果不知书达理,他自身应有的威仪就会失去,就很难带领好自己的妻子。太太如果不端庄贤惠,那么就会违背做妻子的道义,就很难事奉好自己的丈夫。这两方面都不能够缺失。

察今之君子,徒知妻妇之不可不御,威仪之不可不整,故训其男,(1)(2)检以书传。(3)

〔笺注〕言当世之君子,亦知治家之道。亟知妻妾之间,不可不御之以礼,而整肃其威仪。故时检古书经传,以训其子孙。【注释】(1)检:注意约束(言行)。(2)书传:著作;典籍。(3)亟〔qì〕:屡次。【原文白话】观察现在的君子,只知道要管束好妻子,整肃好自己的威仪,所以就用古书、经典、传记来教训家中的男孩子。

〔笺注白话〕观察现在的君子,也明白治家的道理。但只知道要管束妻子,整肃自己的威仪,所以用古书、经典、传记来教育子孙。

殊不知夫主之不可不事,礼义之不可不存也。

〔笺注〕非不知之,但重于男而畧于女,谓不可语以诗书经传之义也,是以当时无女教之书,而女子鲜知事夫之义,未明闺门之礼。【原文白话】殊不知丈夫是不可以不事奉的,礼节和道义是不可以不力行的。

〔笺注白话〕很多人不是不明白这些道理,但是只知道光教育男的不教育女的,还说不可以告诉诗书经传这里面的道理。这是由于当时还没有教育女孩子的书籍,因此女子就很少懂得事夫的道理,也不明白作妻子的礼数。

但教男而不教女,不亦蔽于彼此之数乎?(1)

〔笺注〕蔽,偏蔽也。言男女之训,其义一也。知此而不知彼,不亦偏蔽乎。【注释】(1)偏蔽:偏执而有所蔽;偏执不明。【原文白话】如果重男轻女,不用古书经传中的道理教育女子,只教育男子而不教育女子,这不也是偏执不明吗?

〔笺注白话〕蔽是偏蔽的意思。对于男子和女子的教育,它的义理是一致的。只知道教育男子而不懂得教育女子,也是有所偏废,而未能通达道理呀!

礼,八岁始教之书,十五而至于学矣,独不可以此为则哉?(1)(2)

〔笺注〕古礼,男女六岁,教之数目、方名。七岁男女不同食、不共坐。八岁,男入小学而就外傅。十五则入大学。女八岁,亲(3)(4)(5)姆教训以礼让,教以织纴组紃。十五而笄,二十而嫁。此言男子既知教以诗书矣,女子独不可教以礼让乎。【注释】(1)数目:事物的个数、数量。(2)方名:四方之名。指辨识方向。(3)纴:织布帛的纱缕。(4)紃〔xún〕:饰履的圆形饰带。(5)笄〔jī〕:指女子十五岁成年。亦特指成年之礼。【原文白话】《礼记》上说,男子自八岁起,便教他读书,到十五岁就教他专志于成人的学问。能这样教育男子,为什么不能这样教育女子呢?

〔笺注白话〕古礼,男女成长到六岁的时候,就教学习算术、辨认方向。到了七岁,男女就要分开吃饭,不能坐在一起。八岁,男子入小学跟随老师学习,到了十五岁进入大学继续学习。女子八岁,接受女师的教诲学习礼敬谦让,并教她学习女工。十五岁就成人了,二十岁就出嫁了。这是说既然知道男子需要诗书的教育,难道女子教给她的只有礼让这点吗?敬顺第三

〔笺注〕前章但言夫妇之大端,不可不教以为妇之道,此章方发明敬顺之礼。敬顺,即首章卑下习劳之事也。

〔笺注白话〕上一章只说明了夫妇相处之道的主旨,不能不教导为妇之道。这一章就来发挥恭敬顺从的礼数。敬顺就是第一章关于谦卑习劳的这些事情。

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1)女以弱为美。故鄙谚有云:“生男如狼,犹恐其尪;生女如鼠,犹恐其虎。”

〔笺注〕言阴阳男女,性行各别。阳刚阴柔,天之道也。男强女(2)弱,人之性也。鄙俗之言曰:“生男如狼之强,犹恐其有尪羸之弱(3)疾,生女如鼠之伏,犹恐其有猛虎之强概。”极言之也。【注释】(1)鄙谚:俗语。(2)尪羸〔wāng léi〕:亦作“尩羸”。瘦弱。亦指瘦弱之人。(3)弱疾:衰弱多病。【原文白话】天地之道,一阴一阳,阴阳之性不同,男子属阳,女子属阴,男女之行亦各有别,阳性主刚,阴性主柔。故男子以刚强为贵,女子以柔弱为美。所以有俗语说:“生下像狼一样刚强的男孩,还唯恐他懦弱;生下像鼠一样柔弱的女孩,还唯恐她像老虎。”

〔笺注白话〕阴阳男女,性情各有差别。阳刚阴柔,这是天然之道。男强女弱,这是人的天性。所以谚语说:“生男如狼,还害怕他懦弱;生女如鼠,还害怕她像老虎般凶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然则修身莫如敬,避强莫若顺。故曰:“敬顺之道,为妇之大礼也。”

〔笺注〕敬者,修身之本也。顺者,事夫之本也。故为礼之大者。【原文白话】修身的根本在“敬”,与强共处而能避其锋芒,得其久利,其要领在“顺”。所以说,“礼”是用来保护人的,敬和顺,是妇人最重要的行为准则,也是对女子最大的保护。

〔笺注白话〕恭敬是修身的根本。顺从是事奉丈夫的根本。这两点是礼的主旨。

夫敬非他,持久之谓也。夫顺非他,宽裕之谓也。持久者,知止足也。宽裕者,尚恭下也。

〔笺注〕夫妇之久,非一时之敬,久而能敬,故偕老而不衰。亦非一时之顺,宽裕温柔,故含容而弱顺。止足安分,故于夫无求全之(1)心,而敬可久。宽柔恭下,故于夫多含弘之度,而顺可长。则敬顺之道全矣。【注释】(1)含弘:包容博厚。【原文白话】“敬”没有别的意思,讲的是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够长久相处的道理。“顺”也没有别的意思,讲的是女子应该宽容厚道,谦恭卑下,善于忍让,才能活得游刃有余的道理。

〔笺注白话〕夫妇相处的时间很长,不能够只有短时间的恭敬,而是要长久的恭敬,这样才能白头偕老而不伤害彼此的情分。顺也并非一时之顺,宽容温柔,如此才能包容、柔顺。知足安守本分,如此才能对丈夫没有求全责备的心态,恭敬之心自然就会长久。宽柔恭谦,如此才能对丈夫有包容的心胸,顺从自然可以长久。做到这样的地步,敬顺的妇道就算很圆满了。(1)(2)(3)

夫妇之好,终身不离,房室周旋,遂生媟黩。

〔笺注〕媟,戏慢也。黩,忤触也。言夫妇有终身之好。闺房狎玩而戏侮日生。则敬顺之道亏矣。【注释】(1)周旋:谓辗转相追逐。(2)媟〔xiè〕:过于亲昵而不庄重。(3)黩〔dú〕:轻慢不敬。【原文白话】夫妇之间的亲爱﹐在于能够终身相守﹐如果常在家中过分地戏耍嬉闹﹐轻慢的心就会生出来了。

〔笺注白话〕媟是过于亲昵而不庄重﹐黩是轻慢不敬。夫妇本应该终身相好﹐但是在室内过于亲昵嬉戏﹐这样时间长了﹐容易产生轻薄怠慢﹐那么敬顺之心就会亏失啊!(1)

媟黩既生,语言过矣,语言既过,纵恣必作,纵恣既作,则侮夫之心生矣。此由于不知止足者也。

〔笺注〕媟则不敬,黩则不顺,敬顺既亏,则语言骄慢,故纵肆恣而无忌,凌侮其夫,无所不至矣。由于不知足,而求全责备,不安分,而放纵自强,不明敬夫之道也。【注释】(1)纵恣:亦作“纵姿”﹐肆意放纵。【原文白话】轻慢的心一生出来,言语就失去了恭敬。言语一旦不恭,行为就会放纵。行为一旦放纵,就连凌侮丈夫的心都有了。这都是由于人的习气中有不知止、不知足的毛病导致的啊。

〔笺注白话〕媟就会变得不恭敬,黩就会变得不顺从。敬顺一旦失去,语言就会变得骄傲怠慢。于是就变得放荡无忌,侮辱自己的丈夫,很多不善的行为就都出现了。由于不知足,而对丈夫求全责备;不安于本分,而放纵要强,一点也不懂得恭敬丈夫的道理。

夫事有曲直,言有是非,直者不能不争,曲者不能不讼,讼争既施,则有忿怒之事矣,此由于不尚恭下者也。

〔笺注〕讼者,理本曲而务求其直也。夫妇之间,言语乖侮,则(1)争讼日生,忿怒相向,而不安于室,茍能宽裕温柔,恭顺卑下,何至于此乎。【注释】(1)宽裕:宽大;宽容。【原文白话】当遇到事情有曲有直、言语有是有非之时,为了争个你对我错,双方就会发生口角,口角之争一旦生气,就会忿怒相向。这是由于女子不懂得恭顺卑下的礼节。

〔笺注白话〕讼是指事情本来不合道理反而要变得有理。夫妇之间,如果言语侮慢,争讼的事情渐渐就会产生,彼此之间忿怒相向,如此就会愈加不和谐。倘若能够宽厚、温柔,恭顺谦卑,怎么会到如此地步呢?(1)(2)

侮夫不节,谴呵从之,忿怒不止,楚挞从之。夫为夫妇者,义以和亲,恩以好合,楚挞既行,何义之存,谴呵既宣,何恩之有,恩义俱废,夫妇离行。(3)

〔笺注〕谴,谓斥辱也。楚挞,鞭笞也。行,列也。离行,黜退也。言妇人侮夫,不知止节,必致诃遣之辱,楚挞之伤,则恩义废绝,夫妇乖离,不可复合矣。【注释】(1)谴呵:谴责呵叱。(2)楚挞:杖打。(3)鞭笞〔biān chī〕:用鞭子抽打。【原文白话】凌侮丈夫没有了节制,就会遭到谴责呵斥,如果谴责呵斥仍然不能止住愤怒的情绪,就会有鞭打杖击。作为夫妻本应以礼义相互亲善和睦,以恩义相互亲爱好合。一旦出现鞭打杖击的情况,哪里还有什么礼义可言?一旦谴责呵斥相加,哪里还有什么恩爱存在?礼义恩爱都没有了,夫妻也就要分离了。

〔笺注白话〕谴是斥责侮辱的意思。楚挞是鞭打的意思。行是列的意思。离行指黜退的意思。如果妇人侮辱丈夫,不知道节制,必然招来谴责斥退的耻辱。如果遭受鞭打,恩义就会失去,夫妇就要分离,从此就再也不能重新和好了。妇行第四

〔笺注〕敬顺主于心,行则见于事,四行,即四德是也。

〔笺注白话〕敬顺主要在于自己的那颗心,而表现出来就会体现在所做的事情上。四行指的就是四德。

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

〔笺注〕四行,女子常行也。心之所施,谓之德;口之所宣,谓之言;貌之所饰,谓之容;身之所务,谓之功。【原文白话】女子的日常行为规范有四种:妇德,心之所施;妇言,口之所宜;妇容,貌之所饰;妇功,身之所务。

〔笺注白话〕四行这是女子永恒不变的行为。内心的造作称之为德,口里所说的话称之为言语,对于容貌的修饰打扮称之为容颜,身体的作为称之为功夫。

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技巧过人也。(1)

〔笺注〕四行,但取其适中无忝。不期其才辩美巧,大过于人。【注释】(1)忝:不玷辱;不羞愧。【原文白话】妇德,不必富有才干、聪明绝顶;妇言,不必伶牙俐齿、辩才过人;妇容,不必颜色美丽、娇娆动人;妇功,不必技艺精巧、工巧过人。

〔笺注白话〕女子的四德只要适中而不要遭到耻辱,不希望她在能力口才容貌技能方面超过她人。

幽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1)

〔笺注〕幽,清肃也。闲,整暇也。贞,正固也。静,慎密也。节,制度威仪之节,守之敬慎而无失也。行己有耻,行事中礼,无贻(2)耻笑于人也。动静有法,行止有常,中乎法度也。【注释】(1)清肃:清平宁静。(2)贻:遗留﹐留下。【原文白话】清幽闲适,端庄娴静,敬慎守节,有羞耻心,行事符合礼仪,叫做妇德。

〔笺注白话〕幽是指清净庄严。闲是指清闲,不忙碌。贞是指内心正定。静是认真细致。节是指待人处世有礼貌威仪,行为恭敬谨慎而无过失。做事情中规中矩,不会做出让他人嘲笑的事情出来。言谈举止都合乎人情事理法度。

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

〔笺注〕择辞,谓未言之先。选择量度不失礼义,而后言自无恶(1)语,伤触于人也,然又当因时而后言,虽言之详,而人自不厌也。【注释】(1)伤触:冒犯。【原文白话】选择善语而说,不说难听的话,即使是好话,也要选择在适当的时候说出来,不招人厌。如此叫做妇言。

〔笺注白话〕择辞是指在还没有说话之前,在心里面先衡量将要说的话是否合理,然后说出来自然没有不中听和伤害他人的言语。假如再能够因人因时因地地说话,即使言语很多、很详细,别人心里也不会厌烦的。(1)(2)(3)

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

〔笺注〕盥浣,皆洗也。衣无新旧,皆当洗濯鲜明洁净,沐髪浴身,使不垢污以取耻辱,而容光润泽矣。【注释】(1)盥浣:亦作“盥澣”。洗涤。(2)尘秽:犹污秽。(3)垢辱:犹耻辱。【原文白话】衣服不论新旧,都洗得干干净净。按时洗头洗澡,使身体洁净,叫做妇容。

〔笺注白话〕盥浣是指洗涤。衣服无论新旧,都应该洗得干净、整洁。定时洗头沐浴,让身体干净而不要受到耻辱,容貌自然而然就会有光泽。

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供宾客,是谓妇功。

〔笺注〕纺绩,妇人之常业,故宜专心习之而不倦。戏笑,非妇女所宜,故成谨而不好。宾客时至,则整齐洁净酒食,以待之。诗曰:“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此之谓也。【原文白话】专心纺纱织布,不好与人戏笑玩闹。准备好酒食饭菜,以招待宾客,叫做妇功。

〔笺注白话〕纺织是指妇女所要长期做的事情,因此就应当专心学习而不懈怠。戏笑对妇女来讲是很不合适的举动,因此应当谨慎而不要戏笑。当宾客将要到来时,就准备好干净整洁的饭菜美酒招待他们。《诗经》上说道:“对女子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准备好洁净的佳肴招待宾客,这就是女子的礼仪。”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此四者,女子之大节,而不可乏无者也。然为之甚易,唯在存心耳。古人有言:“仁远乎哉,我欲仁,而仁斯至矣。”此之谓也。

〔笺注〕言德言容功四者,妇道之常,而不可缺一。然为之亦不难,但存心而一无不当也。古圣人之言,仁岂远于人哉,我一心欲行仁,仁即至矣。何德言容功之不可备乎?【原文白话】这四点,是女人最重要的德行,缺一不可。想要做好这些并不难,只要真正用心就行了。古人说:“仁德离我们很远吗?我一心想要行仁,这仁德立刻就来了。妇人的德、言、容、功亦是如此。

〔笺注白话〕对于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四个方面,这是妇女永恒不变的常道,缺一不可。其实做起来并不困难,只要用心就没有一样做不好的。古圣先贤说,仁离我们很遥远吗?我自己只要一心想要利益别人,仁就马上得到,还担心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些不能具备吗?专心第五(1)

〔笺注〕专,一也。谓妇人之道,専于夫而无二志也。【注释】(1)二志:心志不专一;异心。

〔笺注白话〕专是指心志专一而无异心。对于妇人之道,就是要对丈夫一心一意而没有其他的想法。(1)

礼,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2)(3)

〔笺注〕适,谓更嫁也。夫无妻则烝尝无主,继嗣不立,故不得不再娶。妇人之道,从一而终,故夫亡无再嫁之礼也。【注释】(1)二适:再嫁。(2)烝尝:本指秋冬二祭。后亦泛称祭祀。(3)继嗣:后嗣;后代。【原文白话】考之于《礼记》,丈夫没有妻子就没有人辅助祭祀,没有儿女继承家统,所以不得不再娶;妇人的道义,应当是从一而终,所以丈夫去世后不应再嫁。

〔笺注白话〕适是指再嫁的意思。丈夫失去妻子就没有祭祀祖先的后代了,因此不得不再娶。对于妇人来说,应当从一而终,所以当丈夫去世之后就不应当再改嫁了。

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违,夫故不可离也。”

〔笺注〕礼曰:“夫乃妇之天,天命不可违,夫义不可离也。”(1)夫亡而嫁,是离背其夫也。【注释】(1)离背:背叛。【原文白话】所以说,夫是妻子的天。天是无法逃离的,丈夫也是不可以背离的。

〔笺注白话〕《礼记》曰:“丈夫是妻子的天,天命是不可以违背的,对于丈夫应尽的道义不可以失去。丈夫去世之后再改嫁,这是背叛丈夫的行为。”(1)(2)(3)

行违神祗,天则罚之,礼义有愆,夫则薄之。(4)

〔笺注〕人之德行有亏,干犯神怒,天则降殃,罚于其身。妇(5)人之礼,时有愆咎,则为丈夫所薄。【注释】(1)神祗:“神”指天神﹐“祇”指地神﹐神祇泛指神。(2)愆:罪过﹐过失。(3)薄:轻视﹐看不起。(4)干犯:冒犯;触犯;干扰。(5)愆咎:罪过。【原文白话】人的德行有亏,上天就会降之殃罚;妇人在礼义上有了过失,就会遭到丈夫的轻薄与遣辱。

〔笺注白话〕一个人的德行有了亏失,触怒了天神,天就会降灾祸给我们。如果妇人的言行有了过错,就会被丈夫瞧不起了。(1)(2)

故女宪曰:“得意一人,是谓永毕,失意一人,是谓永讫。”由斯言之,夫不可不求其心。

〔笺注〕《女宪》,古贤者训女之书,今未详其所出。一人,夫也。毕,终也。讫,离散也。谓妇得意于其夫。则和谐而永终毕世。若失意于其夫。则悖乱乖离。夫妇之道讫矣。由此观之。为妇之道。岂可不求其夫之心志。而失其意乎。【注释】(1)毕:完毕﹐结束。(2)讫:完结;终了。【原文白话】所以《女宪》说,妇人得意于丈夫,就能仰赖终生,幸福美满;妇人若失意于丈夫,一生的幸福就断送了。由此看来,作为妇人,不可不求得丈夫的心意。

〔笺注白话〕《女宪》是古代圣贤之人教训女子的书籍,现在不知道它的来源。一人指丈夫。毕指终其一生。讫指关系破裂。如果妻子得到丈夫的欢心,就会幸福美满的度过一生。如果失去丈夫的欢心,就会互相伤害、离心离德,最终夫妇之间的道义恩义情义就会完结。由此看来,作为妻子,怎能不求得丈夫的心意呢?(1)(2)

然所求者,亦非谓佞媚苟亲也。固莫若专心正色,礼义居絜,耳无涂听,目无邪视,出无冶容,入无废饰,无聚会群辈,无看视门户,则谓专心正色矣。

〔笺注〕言欲得夫之心,非恃巧佞媚悦茍取欢爱也,必专一其心。端正其色,专心者以礼为居守,以义为提絜,罔敢或悖。非礼勿听,非礼勿视,是谓专心。出则无妖冶艳媚之姿容,入不以暗室而弛废其仪饰,不聚女伴以嬉游,不在户内而窥门外,是谓正色也。【注释】(1)佞媚:谄媚。(2)絜〔xié〕:约束。【原文白话】但要获得丈夫的心,并不是要巧佞、媚悦,苟取欢爱。只要专一其心、端正其色。执守礼义,居止端洁,非礼勿听,非礼勿视,叫做专心。外出时不妖冶艳媚,在家时不蓬头垢面;不和女伴聚会嬉游,不在户内窥视门外。这样就叫做专心正色。

〔笺注白话〕要想得到丈夫的心意,并不是以花言巧语谄媚而获取丈夫的爱意,而是要一心一意地对待丈夫。端正自己的妆扮,对丈夫专心的女子应当用礼仪和道义来要求自己,不敢有所违背,不合礼的不去听、不去看,这才是所谓的专心。外出不要把自己打扮的妖冶妩媚(以免引起其他男性的邪念),在家不要邋里邋遢、不修边幅。不要和女同伴聚在一起嬉戏、玩耍,不要在屋内偷看外面的情境,这才是所谓的正颜色。(1)

若夫动静轻脱,视听陕输,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作态,说所不当道,观所不当视,此谓不能专心正色矣。

〔笺注〕陕与闪同,闪烁不定之貌,动静轻脱,行动无常也。视听闪输,心志不定也;乱髪毁容,入则废饰也;窈窕作态,出则冶容也;说不当说,言非礼义也;观不当视,非礼乱视也。此之谓不能专心正色,不得意于夫也。【注释】(1)轻脱:轻佻。【原文白话】如果举止轻率、心志不定,回家就懒散邋遢,出门就梳妆打扮,说不该说的,看不该看的,这样就叫不能专心正色。

〔笺注白话〕“陕”同“闪”,是指心志不定的状态。动静轻脱是指言谈举止轻浮、行为没有规矩。视听闪输就是心志不定。在家披头散发,出门就浓妆艳抹,说不恰当的话,看不该看的事物,这些都是“非礼”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不能专心正色,不能得到丈夫的心意。曲从第六

〔笺注〕此章明事舅姑之道,若舅姑言是,而妇顺从之正也,惟舅姑使令以非道,而妇亦顺从之,是谓曲从。惟曲从乃可谓之孝。大舜闵骞,皆不得意于父母而曲从者也。

〔笺注白话〕这一章是说明事奉公婆的道理。如果公婆说的是正确的,媳妇顺从当然是对的。可是如果公婆要求媳妇做的是不正确的,而媳妇也能够顺从,这就是所谓的曲从。唯有曲从才能够称之为孝顺。大舜和闵子骞都是不得父母的心意而委屈顺从的榜样啊!

夫得意一人,是谓永毕。失意一人,是谓永讫。欲人定志专心之言也,舅姑之心,岂当可失哉。

〔笺注〕此承上章而言,妇不失意于其夫,则永谐而毕终矣,此盖为夫而言也。若夫之上,则有舅姑,又可以失意而无咎乎。【原文白话】上面说,妇人得意于丈夫,就能仰赖终生,幸福美满;妇人若失意于丈夫,一生的幸福就断送了。这是让妇人定志专心以求得丈夫的心。然而要想得到丈夫的心,公婆的心,又怎么可以失掉呢?

〔笺注白话〕这一章是承接上一章的义理而说的。妻子不失意于丈夫,则会幸福美满地度过一生。这或许是对丈夫而说的。可是丈夫之上还有公婆,怎么可能失去公婆的欢心还会不出现问题呢?

物有以恩自离者,亦有以义自破者也。

〔笺注〕言世固有专恩于一人,而人或恶之,不能自保其恩,执义于一人已,而人或乱之,不能自守其义,如妇之不得于舅姑是也。【原文白话】事情有时候也会有这样一种情况:虽然你对别人不失恩惠,却仍然使自己遭到别人的离弃,你有恩于人,别人反而离弃你。有时你虽然对别人做到了有情有义,却仍然使自己受到莫大的伤害。

〔笺注白话〕世上固然有对某人恩爱的,可是有人却偏偏讨厌,导致其不能够保有这种恩爱。有对某人忠心尽义的,却有人从中破坏,使其不能够保有这种恩义,这就如同媳妇得不到公婆的欢心一样。

夫虽云爱,舅姑云非,此所谓以义自破者也。

〔笺注〕夫虽甚爱其妻,而舅姑不爱,则离恩而破义矣。【原文白话】丈夫对你虽然恩爱,可公婆却不一定喜欢你,这就是你虽然对丈夫有情有义,却仍然使自己受到伤害的根本原因。

〔笺注白话〕丈夫虽然深爱自己的妻子,可是公婆却不喜欢这个儿媳妇,这就是所谓的因道义而对夫妻关系的深重伤害。

然则舅姑之心奈何,故莫尚于曲从矣,姑云不,尔而是,固宜从(1)令。姑云是,尔而非,犹宜顺命。勿得违戾是非,争分曲直,此则所谓曲从矣。

〔笺注〕欲得舅姑之心,则莫尚于从舅姑之命。如姑所云本非是,而妇云是,亦当从姑之言。若姑行事本非,而言是,妇明知其非,亦当从姑之令而行之。勿得与姑明是非而争曲直,是谓曲从,则无不得舅姑之意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