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1 17:02:44

点击下载

作者:叶红云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切为了爱

一切为了爱试读:

内容提要

童话中海的美女儿用美丽的鱼尾劈成双腿在人间旋舞成风,每一步都如刀割,每一步都无怨无悔,她的灵魂和爱直到幻化作彩色的泡沫还依旧游离在千年的空气中,不尽不散。

随风飘去

毕业之后哪里去,大学生们各有微妙的打算。他们或自我设计,或顺其自然,或依其父母,在资历和前程之间架设着桥梁。八十年代,清华北大的那些才子淑女们率先将莘莘学子们的未来之路画龙点晴地描述为“红、黑、黄”三重奏。而今,又形成了读研、出国、就业的三足鼎立之势。

那原来风光的“红道”,是指毕业后入党从政。将来在党政机担任要职,但此路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也需有机遇。然而在政府精兵简政的大势中,已无多少桥可走。此路也没几个人走了。“黑道”并不黑。乃指戴上黑色的硕士帽、博士帽,然后出国渡金。而现今可以依靠“G”托直接出洋了。经济的发展也使这条崎岖的小路,变为两条容纳读研和留洋的两支大写的光明大道了。但这之中,真的求学问的又太少了。“黄道”那时是指下海经商,跳出学界,从事经济实业界开发,许多人也因此找到了新大陆,也有人纷纷落水。而有意思的是,随着市场发展的健全,知识的作用又体现出来,科技与科学管理又成为潮流中的需要,许多从而奔向考研之道,出道的也再奔向了MBA。但一风一仍在吹,那年头计算机热赚。去年网络创业又起,忽冷忽热,也有那律师大军,一年年壮大。“红道”衰落,向“钱”大道越奔越畅。学术之道,真理之路日枯。而学术之路也多演变成学究之路,腰缠万贯成了最为今人羡慕的角色。成了难以逃脱的追求。似乎每个总经理、老板经济人都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生活舒适。大家走上了一心填腰包的时代。这是现实了,有些“不识实务”的人饿着吧!

话已经说的不少了,总之,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去做。

激情三分钟

许许多多的青年,在学校壮志满怀,到社会便感到一片悲凉,为什么这样/一心想着为自己赚钱,早知“人心险恶”的人,就不会这样,为什么?

八十年代《中国青年》杂志曾刊登了北京两位大学生以“潘晓”的署名致编辑部的长编《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由此引发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

几年后,又是这个《中国青年》再次登出一群署名“郎郎”的大学生的信,向社会诉说我们究竟出了什么毛病?从此,“郎郎”成了那时大学生的代名词。

历史的长河汹涌澎湃,它绕过一道道的岭,越过了一座座的山,来了,身着九十年代,洋溢着八十年代的气息,走在世纪交点。一群群大学生们在历史的长河边嘻戏,把自己的理想信仰、人生观捏成一粒粒的石子投向映射着自己青春妙影的河里,好一层美丽的涟漪,在波纹过后,河水慢慢的枯竭,历史变成了一片壁滩,四顾无烟,烈日烘烤。他们感到了惊慌失措,莫名其妙,这时天边飘过一片乌云,黑压压发亮,她们以为是生命之光,于是,争先恐后奔向前方,她们好累又好渴,汗流满面却难赶上生命之光,不知过了多少不眠之夜,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她们站在高岗上回首翘望,奇怪,那条枯竭的清河怎么又在不倦地奔走?

当晨曦微露的时候,那片乌云仍在前头,那河流的清脆爽耳的声音却在背后回响,他们徘徊在戈壁滩上,这儿以前曾是绿油油的草原。

但的确有太多的人,在学校也是这样,那天早晨,他们一起床,面对着大好风光,骄傲地宣告:“我们是时代的宠儿!”第二天早晨,是个阴郁的天,于是,他们又失望地愁鸣:“我们是社会的弃儿!”那个夏天,他们毅然独行,为的是唤醒民众,但也就在那个夏天,他们却被民众唤醒。

从最东边走到最西边,再沿着踏过的黄土顺到原点,他们就象钟摆样,不停地在两极之间摆动着,又象一颗颗流星,滑出轨道,滑得不知去向。

他们没有经历旧社会的苦难,也未偿过父母们的艰辛,上一代知识青年的磨难,把青春和理想忍痛割爱,她们也未曾有过。那些事离他们太远太远,她们的眼睛只相信现在。

他们是在温室里长大的一代。他们是在糖衣的一代。

正因为如此,才那样弱不禁风,不敢接受阳光的暴晒与大雨冲刷。生理已是一个十足的成年人,心理上还是个弱小的小孩子,于是他便有了一系列不协调:认识能力落后于活动能力,自制能力太差,将复杂的社会简单化,理想化。他们充满真情,甚至焦灼地呼喊改革,但当改革浪潮冲击到自己利益时,他们又哭丧了脸。

研究者在调查中发现,认为“目前我国改革步子太慢”的大学生占多数。但当改革深入教育领域,在大学生中实行收费制度,筛选淘汰自谋职业等制度时,不赞成者甚至比例更大。

理想与实现的反差出身和天姿的不公,种种冲突在他们眼前展现。走进大学时所报的“皇帝的女儿”的优越感,现实却把它撕得粉碎,强烈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发展的渴望由于成才道路的艰辛产生了一种约灵感,于是,有些人便看破红尘,心灰意冷,自我麻木;于是就想活得潇洒自如一些,用以填补精神上的空虚;于是他们就想着感觉走,萎缩到自然生命的纯粹状态中去……

听够了人们哭,听够了人们笑

听够了马车花轿汽车和大炮

该让我听见水声,听见鸟叫

该让我舒舒服服睡个好觉

现代知识女性在个人生活上的严重缺陷,乍看并不严重。因为这种错不能立时让人感觉到痛梦,所以不能见到疏忽在那里。

虚浮女子

研究者在北京五所院校的一千名女生中做过调查,认为“找个职位,高收入,舒适安逸的工作”的女大学生竟占总数的86%。毕业分配时,不少女生从不考虑自己的专业对口与否,于事业的发展有益与否,只要工作轻松,生活舒适,收入较丰即可。于是,分配时一味要去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而不愿去边远地区与基层单位。内在的实际的东西被撇在一旁,外在的表面的标签性的东西却倍受青睐。在他们看来,家庭、职业,学历要比个自身的才干、能力、品性优越得多。甚至出生在哪个城市,讲什么方言,都可以成为她们的资本。婚姻,更是被许多大学生当成唯一的终身寄托,渴望只做家庭主妇的清闲生活,安享福贵。

女人天生就目光短浅,许多人持有这种看法,这无疑是对女性的歧视,但对不少女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又在不觉中为此作了有力的佐证。在实际生活中,常可见女生的人生的人生观较男生更易陷于危机,步入误区,她们似乎正向系统的女性复归,不求进步,只讲实惠、音乐,热情在她们身上消失了,她们甚至正在为自己寻找枷锁。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女性的有趣形态。

有位女大学生更是不无感慨地抱怨:女人解放女人更难。

也许确实是同性相斥,女大学生之间大多有此隔膜,任意去一女生宿舍,你都可以见到几个各成体系的遮得严严实实的小天地,大家互不理睬,各自钻在各自的“天空”里打发日子。她们之间根本谈不上什么沟通与理解。无论她们做任何事,总会有人觉得她们是傻瓜。因为在她们看来,别人做的事都是无价值的。

许多人也许读过《飘逝的红头巾》,主人公沈丹萍为了使同学们对自己另眼相看,苦苦地背诵梵·高,莫奈,马蒂斯,肖邦,柴可夫斯基,马祖卡……等一些乱七八糟的洋名字,还常常拿着一本看也看不懂的外文书装模作样,平时在公开场合言必称萨特,弗洛伊德……

有的大学校园中,大一,大二的女生都爱看抒情散文,几乎人手一本。问他们看没看懂,答曰:“时下流行,懂不懂得看看,否则,别人会笑话你。”

这真有点象简·奥斯汀的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里范妮,时时拿腔拿调,咬文嚼字,寻章摘句,一会儿库伦,一会儿司各特,却绝非饱学之士。

变化的世界真精采,看来,今后她们的兴趣还不断转变,在别人的目光下,在外界的影响下,她们还会追随时代大潮,寻找谈话的资料,准备在寝室,“卧谈会”上抬高自己,压倒别人,全然不顾自己对所谈的话题了解多少,她们将随着一个个持续不断的兴奋点而转移。

两个自己,两个世界

人活的往往是两个自己,两个世界,一般人却忽视了这点。一个是看得见的,一个是看不见的:一个不完全属于自己,一个完全属于自己。一个自己身不由己,一个自己却可以天马行空。

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力不从心的事,这,只可能是人了。哎,好累!一个自己瘫倒在沙发上,对另一个自己说。这是真实的声音。为了生活,为了理想,为了内心中那个自己,我们往往迫不得已。

虚伪、圆滑、狡诈、不可信任往往是针对现实中的那个自己而说的,强颜欢笑、故作镇定、佯装坚强也是指现实中的那个自己。“嘀嘀嘀……”电话响了,深夜两点。是梅哥的声音:“烨子,我在老地方等你,我要了10个鸡爪……”我知道怎么回事儿了,他总是在深夜给我来电话,没别的事,仅仅是为了谈心,谈他的理念,谈他的感悟——绝不谈他的轰轰烈烈的事业。人嘛,不就为内心的感觉而活着吗?钱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为它而活,那是傻冒;当然,钱是不能缺少的,为钱而奔走也是无可厚非的。浅薄的人在一夜暴富之后,不是大兴土木,就是美食不断,甚至,游荡于女色里。有点内涵的人,懂生活的人;则会找一些机会,让自己休息一会儿,在内心深处找寻一种百分之百的颤动。听听音乐,散散步,与知心的朋友谈谈心,那该是多么惬意的时刻:没有压力,没有假面具,没有陷阱,有的只是真实的空间、真实的时间、真实的自我。

该把自己拿出来晾一晾晒一晒了,那是上天赋予的最最倾心的享受……“梅哥的一席话,确实让我深有感触。堂堂的一个百万富翁,一个在生意场上意气风发的人,党然还有如此清高的追求。在生意场上,他可称得上”诡计多端、圆滑而阴险的人,否则,他的百万江山也非一日之功。很少有人想得到,他还会有如此的一面,象阳春白雪一样的一面。

前不久认识了一位颇有点名气的歌手。她也经常在夜里1-2点钟,用她的手机打长途电给我。有一次,已经是深夜3点了,她依旧拨通了我所在的集体宿舍的电话。“烨子,我好烦,我真想自杀!”她在电话里带着哭诉的声音显然流露着一个青春女孩的痛苦。那声音,听起来真有点让人不忍,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大男子汉来说。

是吗?有人会怀疑,灯红酒绿、名利飞扬,难道还不够吗?回答是肯定的。不够,远远不够。内心的那个自己被现实中的自己挤压得透不过气来:形象、名誉、听众的认可……象一 条条棘鞭似的抽打着自己,一点儿也不能松懈,一点儿也不敢停留。白天的自己大部分属于别人,只有少部分属于自己。夜深人静的时候,内心的那个自己终于可以钻出个头脑来,该是呼吸呼吸新鲜空气的时候了。此刻的她,话语里没有了舞台上的魅力四射,轻轻的颤音里流露出的是卸装以后的完完全全的另一个自己。这个自己可以随意地哭,也可以大声地笑,可以说出心中积存已久的话语,可以拨动心弦上的青梦。是啊,人该有另一个自己撑着,由它为自己的人生导航,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妙人生。

生意人也好,歌手也好,他们都是平凡人。他们活的是两个自己,一般人活的都是两个自己。意识到这一点,你会看清生活中许多事情,你也会对自己认识得更清,你会多一分宽容与轻松。

昨天一个喜欢写诗的朋友来我处闲谈,他说,他以后不会违心的去为某个企业家写自传,或者是编一些粗糙的图书。为了写作的圣洁性,他说他要“洁身自爱”。我反问他,如果迫于生计,房租交不起,伙食费也没了,你会拒绝一个书商交给你的只要半个月就能完成的且回报丰厚的约稿吗?5000元,把一堆资料整理成一本书,20万字——你真的会不在乎吗?朋友傻眼了,他一时无话可说。

是啊,为了生活,人必须去做一些自己不情愿的事,这是现实中的自己的任务。巴尔扎克是大文豪,这是众所周知毫无疑义的。可是,为了生活,他还是得主动去接一些活儿,按社会或他人的要求写一些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东西。好象,他的写作有大部分是为了还债。

你完全可以自命清高,你也可以不可一世,你还可以孤芳自赏——但是,那只能存在在你内心的那个自己里。在现实的自己里,你还是得变得现实一点。要知道,两个自己的界限是明确的,也是现实的。不要为现实中的自己的无奈而唉声叹气,也不要为内心中的自己的抽象而视而不见。我们要在善待自己的同时享受自己,让内外两个自己各得其所、各行其是。

透视大学恋情

几乎是每所大学都有个叫什么“情人坡”,“相思林”之类的浪漫地方,平日黄昏时分,便有情侣出双入对,到周末更是人头攒动,令人怀疑是到了度假胜地。80年代不少大学是禁止学生谈恋爱的,这会令90年代的大学生不可思议。他们很多人认为恋爱像人饿了要吃饭一样简单自然。树林子里拥抱接吻,街上搂腰搭臂,饭堂相互喂哺,甚至图书馆里喋喋不休,上课时眉眼传情的现象司空见惯。这些或幼稚或老练的恋人的确构成了大学校园一道绮丽的风景。但在这些卿卿我我、缠绵悱恻和柔情蜜意中有多少爱情的成分呢?对他们的心态和爱情观作一些探讨是有必要而且是很有意思的。

恋人看着不顺眼,就换一个吧

阿丽是音乐系二年级女生,身边的另一半又改头换面了。她刚进大学时还是个文静得害羞的小女孩。现在完全地变了样,真是今非昔比。

她那么快就很自然地依偎一个新的男朋友,当我对此感到惊讶时,她说:“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好合好散嘛!”

像阿丽这样对爱情不认真,不当回事儿的女生不在少数,她们为寻求刺激或为了打发无聊时光,条件稍好的男生请看几场电影,吃几顿饭,舞厅、酒吧几回下来也就开始恋爱历程了。而只要稍一腻烦,或有新的更好的追求者,便很快分手。她们绝不会伤心失落,痛哭流涕,而是一如既往的平静快乐。这不是失恋,因为这对她们来说只是游戏而已。对爱情不严肃的男生也许更多。小B与我颇熟,一次酒后,大声慨叹命薄,为何到大三了竟还追不上一个女孩子。之后打上一通电话,又奋笔疾书,写就六七封情书同时投出。我取笑他,他理直气壮答道:“普遍撒网,重点捞鱼,有何不妥?”看来,这位哥们是铁定了心广种薄收了。

对他来说,一天内与不同的女孩子表白两次不是奇怪的事情。而且小B意志坚定,屡败屡战。真是执著呀,但他又怎么顾及爱情的严肃、责任和心中真正的内涵呢?

要命的爱情,价值何在

在这些恋爱中爱情的成份真是太少了,这样,有时就导致悲剧的来临。某某师范大学曾发生过一桩轰动的命案。男生H狂热地追求着一个女生,同时另一男生也热烈地追求这名女生,女生没有明确抉择,而是在他们中间摇摆不定期,一日凌晨7点左右,妒火中烧的H再也忍耐不住,顿起杀人念头,提刀冲入另一男生的宿舍对着熟睡中的那名男生一阵乱砍,砍完还不解恨,临出门又折回来捅了两刀。被砍男生当即身亡。

很难相信,在大学校园里会出现这样触目惊心的一幕。H这样做是为了爱情吗?不是,根本不是,我们看不到高尚的爱情,看的只是疯狂的占有欲和膨胀的私心,是疏于道德修养而酿成的人性丑恶的悲剧。普希金是为了捍卫所爱的人的名誉而不惜与人决斗,而H只是为了能够完全占有喜欢之人,竟凶残地夺去别人的生命。这除了使他所喜欢的人背负一生沉重的内疚,被阴影所笼罩外,再也不能给她带来什么了。而他为此也还得付出生命为代价。他至死也没有懂得爱情。真正的爱情存在于奉献之中。

爱情商品,价更高吗?

90年代社会的精神是动荡、多变而复杂的。在各种环境影响下的大学生,往往具有迷惘、浮躁、急功近利、自私等心理特点。对于一件事情,他们越来越注重表面、形式,而不是这件事的意义、内容。于是,恋爱越来越容易,越来越形式化,越来越炽热也越来越肤浅,爱情已离得越来越远。

大学虽然与社会相对隔离,但不可避免的,社会的影响如今已深入校园里,大学生在其影响下社会化倾向日益明显。这时,爱情的迷障主要来自于物质方面,此种恋爱带有商业因素和浓厚的功利色彩,是实用性的恋爱。我曾听某女生宣称非外国人不嫁,有些女生扬言非几百万不嫁。有的甚至傍上“大款”、“小款”,花天酒,纵情享乐去了。

恋爱,是因为孤独吗?

一些大学生以为恋爱是因为孤独,当现实生活充满失望、沮丧和无奈时,人们需要寻找慰藉。一个孤独的人和另一个孤独的人相遇了,他和她同病相怜,互相安慰。他们从对方那里获得同情、肯定和赞赏,于是虚荣心和自我崇拜得到满足。这不是爱情,只是自恋情结,是把对方作为一面镜子,然后对镜自怜。这种恋爱充满了假像,是恋爱中的人制造的爱情神话,他们在这个神话中为自己陶醉和感动。殊不知这种恋爱像肥皂泡,在阳光下是缤纷美丽的,但有一点儿微风,它就破碎了。

爱情到底是什么?你离爱情远吗?

公正地说,大学生不谙世故,他们的爱情大多真挚而不俗。但由于他们正处于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加之本身思想情感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大学生的恋爱也变得复杂,爱得不那么纯粹。在现代社会,爱情像其它许多美好的人性一样,被侵害和异化,要寻找到真爱,保持一份纯粹的爱是多么艰难。爱情绝不是游戏、手段、神灵或者小品,不是其它乱七八糟的东西;爱情是人性中最美丽的部分,是心灵与心灵的撞击,是无私的奉献,是强大生命的体现。敢于去爱,就要敢于去承担责任、去奉献,让真爱接受现实人生的严峻考验。大学生,再问问我们自己,爱情离我们有多远?

禁果的味道

一篇小说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两位热恋中的男女,迷路后夜宿区森林的小屋里,男女各住一间。女青年在这个晚上很恐惧,她怕男友突然闯进来,当然一旦进来她也难以抗拒。她用一根青草拴在门上代替了门闩。第二天清晨起来,这根青青的小草依然插在门栓上。她感动地哭了,“他是多么地新生和爱着我啊!”

这个美好动人的故事受到当时许多青年的喜爱,两位主人公的爱情也得到了读者的推崇。然而,近年来为数渐多的青年却大胆逆行了起来,爱情道德的门闩上的小草已经在不经意中失落了。

有人说过,女人的不幸莫过于找错男人,那么大学生的不幸莫过于贻误时光。在这个开放的年代,未婚同居的比例逐年看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豆蔻年华偷偷食人生禁果;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扭曲的笑抛向爱河,结果被爱河淹没。

80年代初,青年们恋爱还只能搞“地下活动”,如今,21世纪的海风刚刚登陆,一对对亲亲热热搂在一起的男女大学生,已成为一道诱人的风景线在校园内外摆动,而且还会令人惊异的发现:校园公园附近僻静处的小树林里,地上不时出现丢弃的避孕套;校园附近药店中里的避孕套销售趋势一片大好,很受大学生的青睐;妇科医院门口一夜间有那么小的“夫妻”和孤独的女大学生在等候;以致大学园里的布告拦里也不会有因性错误而处分同学的“告示”。

于是,有人惊呼“世风日下”,有人却喊“这是人性的回归,”还有人则主张“好好研究一番,不要过早下结论”。

今天我们在校园里看到大学生,一个个透着天使般的笑容,再不会象三十年代校园诗人唱那样凄凉了:

与我同龄的男女青年。

在校园成双成对的徜徉

独有我孤零零地前行……

当代大学生中,常常可以看到他们兴冲冲地和恋人骑上自行车,在外面如小夫妻般地玩个够,然后很晚才回宿舍。

他们实在令父母头痛,老师更是无可奈何。他们和恋人的一块在食堂吃饭,含情脉脉的相对,他们太自由了,全然不顾别人的目光。

他们处在兴奋和迷惑之中。有些女大学生甚至躲在厕所里抽烟。他们把萨特的《恶心》藏在书包里偷偷地读……胆大的女大学生偷偷到药房买药丸,小伙子买些避孕套……

他们一见钟情,随便偷吃禁果,不是在漫暖的床上就是在校园的土山上。多好玩,好象施了魔法,瞬间就从少女变成了夫人。一旦怀孕,她们要么做人工流产,要么被开除回家。因怀孕生育的女大学生们过早的地枯萎了青春。

初恋的美梦这才惊醒,可痛苦已变成了血液,流在心中。年青的肌体开始衰竭,强健的系统尽出毛病;精神,感情,像空中的云儿飘来飘去。

王忠,小说家,28岁,他说:我先后学过6门不同的专业,各有趣味。我在音乐学院就认识了小丽,我们经常在假期外出巡回演出。

我当时20岁,她18岁。我谈恋爱已不是第一次了。刚与一位苏州美女分了,我们就挂上了勾。肯定地说,跟女孩过夫妻生活我这是第一次。我们决心同甘共苦,设计了许多美满的生活方式。我们天天过节,一起喝酒唱歌,嘻嘻哈哈,通宵达旦,不幸的是我们的女儿小蓬蓬出生了,我们的生活变得烦燥起来。我敢说,我的小说将轰动全国,然而一切的愉悦都已成为一种累赘,我们创作才思受致命的打击。丽理解我,她带着小蓬蓬离开了我,没有上完大三,就这样悄然离去了。我想我是个罪人,我太自私了,然而这一切……

过早孕育后代的大学生犯一条错误:他们不是严肃地对待生活,而是闹着玩。他们想象成人那样生活,但又缺乏经济基础和社会经验,所以生活使他们失望。如果他们舍弃了学业和事业而追求这种幸福,那么他们的失望会更大。

总之,偷食禁果的大学生如果处理不好,他们的生活将是一片黑暗。

齐克果说:“付出责任的爱才能免于绝望,且常给人永久的安定和快乐。”是的,假如男女双方在偷食禁果之前想一想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想一想从此之后的人生之路将发生何种变化,也许惩罚就会少一些,痛苦就会减一份,后悔也将不再有。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现在成为一股看不见的“暗礁”,在开放与传统的夹缝间穿行,在道德与理性的大地上越走越远,在冲动与悔过的泥沼里越陷越深,终于化成一条干涸的水流,默默地摆放在我们师长面前,等待什么,提醒什么。

有的女大学生用身体眼睛注视而又偏偏时运不济;有的心肠太软抗拒不了男友的苦苦哀求,有的是在寂寞中需要那种刺激。无论婚前怎样失去贞洁,到头来总免不了遭人遗弃,也免不了流泪。就连那些“现代派”的女性,虽然对传统的观念和性道德不屑一顾,但遇到这种时候却很少能泰然处之。

有这么一个例子。

事情过去很长时间了,但时间并不能使女大学生Y摆脱苦恼,精神上的痛苦却越来越使她惶惶不可终日……

那是Y和一位出租车司机相识的第二个晚上,Y和他同床了。“这是多么荒唐的事啊!我并不是大肆放纵感情的那种人,我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与他共度了一个难眠之夜的。”

那天Y和他一起听歌回来,已是深夜11点多了,天下着雨,阴森森的,使人产生一种微妙的恐惧感。Y想他会开车送她回去的,不料他突然躺在沙发上,头枕着Y的大腿,Y马上把他的头托起来。他茫然而又出神地瞅着Y,这时谁都没说话,可她的心里却在默默祈求:千万别……

灯被熄灭了,Y的心在狂跳,借着路灯的光线,她看见他缓步向自己走近,不由分说把她抱到床上。Y茫然不知所措,更没有挣扎起来的能力,他那双大大的手撑着Y的肩膀,使她不能动弹,她只有睁大眼睛,那表情代表了千万个“不”字。后来,她终于在一片黑暗的痛楚和紧张之后迎来了自己新的人生。

另一位大学生X回忆到:

我们躺在床上对视着,沉默,难耐的沉默!当她的唇轻轻贴过来时,我的心霍地跳起来我不知该如何面对,我不知道我能否负责,我转过身去,我和她躺下去了,给她盖好被子……我多么想吻她呀,不知道在临到自己的时候一下就失去了自信,我感到十分难过,在彷徨中等待天明……

天蒙蒙亮,我从那间小屋冲了出来。内心在痛苦的呼喊:我和她还是清白的吗?不是,有谁回答我呢?人们向我投来鄙夷的目光,我脆弱的神经再也承受不了这越来越重的压迫。

夏有夏的炎热,秋有秋的金黄,爱情没有必要超越时空,是春季就该去寻找春的生机,是夏季就该为夏而生长,到秋季才该收金黄的穗子,鲜红的果实。如果在夏天就将青色的果实摘下,虽然也能吃,但一定很苦涩。

而他们在春天就挥霍了夏天。

方莉,女,18岁。同学们都说她是一个开放型的姑娘,她承认,交谊舞也好,黑灯贴面舞也罢,她都参加,她说她是九十年代的新女性,跟谁和同谁作爱是她的自由,谁也干涉不了!一个男友把方莉带到宾馆外宿一夜,被校方发现,她却认为交了个知己,值得,男友后悔,写了几十份检讨书,方莉非但不认错,为表现她的追求精神,她却违心地承认:“是我勾引他,那事与他无关!”

终于学校开除了她的学籍,她不后悔,大言不惭的宣传她的观点:“第一个走路人,总会遇到坎坷曲折……”不少的同学为她送行,在车站,她逐个吻了那些男女同学,最后笑着,挥手随车消失在远方。

肖勇,一个爱过方莉的男同学(方莉从心里就瞧不起他),写信告诉她一次调查结果:“……清醒吧,同学,别再标榜你那些荒唐的观点,那当面追求你的人,个个是骗子,我调查过他们,他们都不愿娶你,包括那些和你好过的人……”

方莉能说什么呢,现实的生活告诉她,她做过一场可怕的恶梦!就让她意识到被人唾弃的时候,她一转身投入了长江。

对于她,人们还能说什么呢?可惜呀,一度绽开的玫瑰。可恶呀,畸形的灵肉,扭曲的心态。

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要杜绝偷吃禁果是不可能的。一个大学生,在人生的旅途上难免会有痛心的时候。然而,阻碍他们沉思的并不在于痛心的本身,而是透过泪幕,看透人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他们一向以为婚前性行为只属于个人的秘密,只要不危害他人利益,别人无过问的必要,然而,当人们踏进昆明市几所医院妇产科的大门时,便不能对耳闻目睹的一切淡然处之了。

昆明医学院附二院引产室。

李义低垂着头,他的女朋友萌在手术室里。

一声尖叫把人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术中的萌大声喊道:“我不做了,我不做了!”大夫一面轻声慢语地说:“你想好了,真的不做了?”一面坦然而熟练地操动着器具。她的手每动一下,就有一股血流往外涌。不知道姑娘的“不做了”是什么意思?是不做手术?还是对导致这一痛苦的行为表示忏悔?她双手抱着脑袋,发生了一阵阵声嘶力竭的叫声,泪水和汗水淋湿了白色的枕头。

贵州省人民医院引产室。

无影灯下,一个穿黑色上衣的姑娘在一片白色中,登记表中写道:王某某,21岁,大学生,人流2次。小王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些,雅气未脱的脸上有种怪怪的神情。手术在叮叮当当的器械声中进行着,她一头大汗,牙边骨咬得“咚咚”响,两手轮番的推着,像是要把腹中的胎儿挤出来似的。当那团血乎乎的东西“哗”地脱离她的身体时,她紧紧闭上眼睛。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微笑。医生给小王端来杯止血汤药,认真叮嘱了一番,给了她一种特殊的观照。

小王和姚森同居两年。两年中小王一次刮宫,一次中孕引产,第三次怀孕已将足月,一直发誓要和她结婚的姚森离开了她,她再次躺在手术台上。术前医生坦率地告诉她:她将因为这次引产而导致终生不孕。出于人道主义原则,医生劝她三思,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可小王为了继续念书还是做了这次手术。

在昆明附二医院每天接受人流手术的人平均30个左右,最多达47个,其中大学生占十分之一。因为未婚先孕属于大学生隐私,为了减轻她们的心理负担,医生对个人情况予以保密。

几乎每天都直面鲜血,耳闻惨叫的妇科大夫们以他们特有的同情心和医生的天职,给予了这些偷吃禁果的女大学生们以切实有效的帮助,同时也为姑娘们的健康担忧。人工流产不同于正常生育,它是一种强制性的补救措施。多次人流引发病症,能造成终生不孕。一位妇产科区主任不无忧虑地说:“其实,对于这些未婚先孕的大学生来说,手术台上的痛苦并算不了什么,真正长长的痛苦是从走出医院后开始的。”

尽管我国目前已经出现很多新的生活方式的萌芽,但无论相爱中的人观念多么新潮,发生性行为动机多么美好,对于多数人来说,其结果常常是以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甚至毁灭自己而告终。我们并无意于维护封建的贞操观,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就耳闻目睹的现实,提醒年青的朋友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别忘了互尊互爱和自尊自重。

无悔的遗憾

我站在那里,站在自己心灵的影子里,透过绵绵情丝,望着渐渐远去的老师和师母的身影,虽然遗憾,但我无悔。

那年,我们开设了一门西方文学史课,给我们授课的是一位30岁,才华横溢的男老师,姓张。第一眼见到他,我就十分喜欢他的动感和他丰富的表情。而自听了他的课后,更为他精彩的演讲,丰富的联想,切实的话语和真挚的感情所吸引,从一开始便喜欢上了西方文学,只要是他的课,我每堂必去。

后来,在谈话中,我知道了张老师曾出国留学,有很高的专业水平。而且他为人真诚、坦率、随和、很多学生都是他的朋友。所以,我总是刻意地与张老师接近,并让他慢慢地注意到我,而具体的方法,就是努力学习西方文学,并经常找老师谈论一些学术问题。结果是我成绩优秀,并最终得到老师的青睐。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我与老师的感情,从最初纯碎是师生之情,变成了一个女孩对一个男人的依恋,我冷静地提醒自己不要陷入这个泥潭,可我根本控制不住自己感情的闸门,一任它泛滥开来。

大四开始不久,因为我的学业成绩优秀,被保送读本系的研究生。这样,我和老师接触的机会更多了,可我一直小心地隐藏着自己的感情,不愿它被老师察觉,而张老师就像兄长一样,无微不至的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有时,他也请我到他家去作客,我对他的家庭也就有了一些了解。他结婚还不到一年,妻子是一位美丽贤慧的女人,她身材修长,秀气而柔弱,使人不由地升出一股对她的似乎不由自主地排斥感,我知道这是嫉妒,我生来讨厌嫉妒心强的人,我不能容忍自己出现这种心理。所以,我拼命压制这种感情,并强迫自己多与师母接触。师母为人挺好,对我也很好,时间久了,我也就真起码接受了她。

有一段时间,老师要赶写一部书,十分繁忙。所以,无论是老师有事,还是我有问题,总是理所当然地在老师家里谈。这样久了,我去老师家就跟回自己的家一样随便,遇到吃饭的时候,也就在老师、师母的难却盛情中留了下来。后来,我干脆同师母一起下厨,我们三就像一家人一样,可每当我细究起来,(我对老师的感情)就隐隐地感到对不起师母。但我仍不能自控地去老师家,甚至一天不见,心就没有着落。

深秋的一个傍晚,我又去了老师家,到门口,我发现门没锁,就自己进去了,客厅的灯没有开,只有老师的书房透出一缕光亮。我悄悄走进书房,发现老师正在书桌上写东西,平时乌黑发亮的头发此时如乱草一样,尤其在台灯的照射下,更显枯黄。屋里只有老师写字的声音,给我感觉很冷,而老师只穿了一件极薄的毛衣。我蹑手蹑脚地走到老师身旁,把椅子上的上衣轻轻披在老师的身上。老师一惊,回头一看,说:“原来是你呀。”我笑着问:“师母呢?”“她呀,出差了。”我说:“怪不得屋里这么冷清。那您还没吃饭吧?”“还没顾上。”“那我给您去做。”“那太好了,这回我可有口福了,前几回你烧的菜我都特别爱吃。”我说:“喜欢就好!”说完,我给老师泡了一杯茶,就下厨房去了,因为做过好几回了,现在已是轻车熟路,不久就一切搞定,我把饭菜全端到桌上摆好,而我就坐在他身边静静地看他狼吞虎咽,时不时还提醒他别噎着了。我感觉我当时好温柔,完全没有了我在其它老师面前的顽皮。我就像溺爱男友一样怜惜着老师,可他根本没注意到这一切。

饭后,老师说他先写完那一张再帮我解决问题,而我就开始收拾残局,又打扫了屋子,然后就在客厅里看电视,等老师写完自己的东西,又给我解答完问题已近11点钟了。他亲自送我到宿舍楼,这一晚,我都浸在幸福之中。

后来没几天,我就生病了。我没想到,师母会来寝室看我,我说:“师母,太让您费心了,我只是感冒,很快会好的。”师母却说:“什么费心不费心的,都自己人。我不在的时候,你到家里帮忙我还没谢你呢,现在你有病,我来看你,都是应该的,张老师现在正忙着赶文章的结尾,不然他也会来。这些水果都吃了,对身体好,还有鸡汤……”师母说了好多,可我后来都记不清了,我好感动,感动得泪都流了出来,可我对师母说那是因感冒流的泪,师母因为有事,很快就走了,而我则把自己留在深深的自责中。

我是到“家里”帮了点忙,可那单纯的“帮忙”吗?师母从未对我有过什么猜忌,而且对我就像妹妹一样关心,可我心中却仍不放弃对老师的特殊的感情。我厌恶嫉妒心太强的人,但我更厌恶第三者,而我,不正是一步步向第三者迈进吗?如果那样,我如何对得起如此善良的师母,我放弃了,我真的放弃了!放弃了我的感情,放弃了我的奢望,也终于放弃了良心的谴责。在人一生的航程中,总会遇到好多渡口,而有些码头根本不是你的,所以你一定要正确选择的港湾。

寒假很快到了,老师和师母一起来一回事站送我。列车徐徐驶出车站,也把我的情感带向天边。就让我在这一段情感故事永远埋藏在心底,让它可以回忆但不可实现。但我真的很满足这种结局——无悔的遗憾。

我的木头

小翔,刘楚,木木和我一直是高中的死党。小翔多才多艺而潇洒开朗,刘楚则文质彬彬书卷气十足,而木木正如我一般开朗活泼却又有点蛮不讲理。

木木喜欢的是“呆头呆脑”的刘楚,这令很多自负“优秀”的男生“悲愤”不已。而我也只有一边取笑着她说:是不是因为名字里有两个木字才喜欢上了这么一根大木头,一边粘着小翔成天里热热闹闹地嘻嘻哈哈。

很快地高考就过了,木木去了南方的一所高校,我们仨都留在了北京,刘楚和我同在一个学校一个专业,而小翔则一如其愿地跨入了北理工的校门。

大学的生活的确能改变很多人,刘楚就渐渐地变了很多,套句俗话,这根木头现在宛然已是一位玉树临风的翩翩公子。校园歌手赛中随意一曲就博得众多女生无数掌声,辩论中更是风度翩翩妙语连珠……一时间真是光茫四射,风采照人。

每每这时,我就想起了木木,想起了她临走时还不忘探出头来煞有介事地说:“帮我看好刘楚,”当时我还暗笑不已;My God!这样一根呆头呆脑的大木头也要看?说不定送人人家也不要呢,可现在倒好,一看到他被女生围住侃侃而谈时,我就不由得眉头一皱,看好他也真不容易呢。

刘楚整天是忙忙碌碌的,但再忙他也不忘按时给木木邮去厚厚的一封情书,也不忘和小翔时不时来找我,他是为了让我帮忙给买些精致的小礼物,而小翔则明显来“骗吃骗喝的”,他总是在就餐前一小时“准时”赶到,尔后一边与我一道大呼小叫的侃天侃地,一边当仁不让的吃得自己满嘴流油吃得我的皮包大呼“贫血”还不忘对美食大肆赞美一番,并继续和我嘻嘻哈哈地吵啊闹啊……真正一对小疯子似的。

有时候我也把他们拿来比较;刘楚是个好男孩,但却变得像一片云,他在空中卷舒飘所,引人注目,却让人无法看到他的心,小翔则像一颗晶莹剔透的玻璃球,时常在人心中蹦蹦跳跳的,直率得几近透明。而且不会变化万千。

可是有好长的一段时间,小翔忽然不来了,而我竟莫名其妙地吃不下饭。“这些天我都在训练,明早有我们的比赛。”一天,消失已久的小翔终于又出现在我面前,看到我忙不迭的点头后就一路高歌匆匆而去,于是那天中午我就胃口奇佳,吃下了两大份炒饭。

第二天一早,胡乱扎了个马尾辫,啃着面包就来到了蓝球场,小翔是队中的灵魂,球技精彩绝伦,逗得人惊呼不已,犹其是那一脸灿烂的笑容,更是阳光一样温暖迷人。我身边的几个小女生一个个看得眼睛发直,嘴巴也不舍得闭上,有的女生问小翔有没有女朋友,另一边的女孩则大谈他的轶事,把翔吹得就是简直上天下地无所不能……我在一旁听着,不时失声而笑。

比赛快结束时,我跑到路边的小店里买了一包面巾纸,在比赛结束时塞到他手里,他傻傻地着,一动也不会动,任那不知是汗水还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