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孩子也多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2 03:31:32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让你的孩子也多情

让你的孩子也多情试读:

内容提要

怎样才能做好高情商的父母,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社会问题。做一个高情商的父母,不仅对孩子有好处,对整个社会都是有益的。

独裁型父母设定了严格的限制,孩子们必须遵守,他们坚信孩子们必须“呆在该呆的地方”,反对他们发展自己的观点,企图按照严格限制和传统来管教孩子,他们却没有意识到,情况下他们过分强调秩序和严格控制,反而成为孩子的负担。

■做一个高情商的父母

怎样才能做好高情商的父母,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社会问题。做一个高情商的父母,不仅对孩子有好处,对整个社会都是有益的。

独裁型父母设定了严格的限制,孩子们必须遵守,他们坚信孩子们必须“呆在该呆的地方”,反对他们发展自己的观点,企图按照严格限制和传统来管教孩子,他们却没有意识到,情况下他们过分强调秩序和严格控制,反而成为孩子的负担。伊利莎白·艾利丝在《培养有责任心的孩子》一书中这么写道:“许多研究表明,独裁型家庭出来的孩子过得都不好……他们都不快乐,离群索居,难以信任他人。与控制不太严的家庭出来的孩子相比,对自己的评价最低,最缺乏自信。”

如果父母贯纵容孩子,社会使他们的思想或行为走向另一个极端,同此,只有把握了正确的方向,才可使孩子的成长更健康。他们想尽可能地接受孩子,尽力去培养孩子,但却很被动,不能为孩子确立一定自然发展。

权威型父母与上述两者都不同,既尽力为培养孩子创造极佳的成长环境,又确定明确的限制。他们指导孩子,但决不意味着控制。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解释,同时也允许孩子有主见。对孩子的独立性很欣赏,同时又培养他们对家庭、同伴和社会的责任感,反对孩子的依赖性和幼稚的行为,鼓励和赞扬孩子的能力。所以正如你所期待的,一个又一个研究证明权威型父母必定更可能培养出自信、独立、想象力丰富、适应性强、很受欢迎的孩子。也就是高情商的孩子。

以上三种分类尽管对研究很有帮助,但许多方面失于简单。实际生活中,你会发现有的家庭中父母一方是独裁型,另一方却是纵容型,而且这种现象比比皆是。这些父母在培养孩子方面,有可能相互弥补对方的不足。在另外一些家庭中,父母在某些方面是权威型的,而在别的方面却又是纵容型的,或者甚至是过分溺爱,尽管在伊利沙白·艾利丝看来这样做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艾利丝认为,一般的美国父母爱孩子都稍嫌过分,不能拒绝孩子的要求。

□给孩子建设性的关怀

关心爱护孩子与溺爱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建设性的关怀意味着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情感环境,以一种孩子能承认接受的方式支持他。这种关怀远远超出于表扬孩子取得好成绩或晚上拥抱孩子。它需要父母积极参与到孩子情生活中去,和孩子一起玩。对于较大的孩子,应该按照专家建议的方法,和他们一起参加某些活动。

研究证明,开放式的关怀可以长期影响到孩子的自我形象、处理问题的方法,甚至是他们的健康。心理学家琳达·鲁塞克和施瓦茨向美国身心健康协会1996年3月的会议呈交的研究报告正好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对始于35年前的一项研究作了报告。当时有87名20岁左右的哈佛大学的学生接受了调查,对父母的关心和支持作出书面评价。

35年后,这些参加者均已步入中年,研究者对他们又进行了调查。结果证明,自称受到父母关心的人,中年时患心脏病等严重疾病的可能性要小得多,也不受诸如家庭历史、年龄、吸烟等主要危险因素的影响。而那些认为父母对之不公的孩子到中年时,多患上比较严重的疾病。

类似的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儿童治疗专家中间目前正流行着一种做法:强调父母以接受和积极的态度参与对孩子的治疗。60年代鲁特格斯大学教授伯纳德·吉斯耐就开创性地提出,可以训练父母充当有问题孩子的代理治疗师,这些孩子的问题并不一定是因为受父母虐待或父母患有精神不安症,而仅仅因为其父母没有掌握与孩子发展积极关系的技巧。最近,治疗精神混乱的专家鲁塞尔·伯克利建议那些“困难”孩子的父母每天用20分钟时间和孩子呆在一起,以使孩子们得到肯定性的关怀,这对因不受注意而导致精神混乱的孩子来说是极重要的。

因为他们总是受到老师、同伴和家庭成员的嘲弄与批评,这些关怀可以使他们受益终生。推而广之,对所有孩子来说,这都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尽管大多数情况下,每周有两到三次的“特别时间”是更切实可行的)。

对九岁以下的孩子,伯克利建议父母们定下一段特定的时间,参加孩子的玩耍和游戏。这时,父母不应该对孩子的兴趣、热情和接受能力作任何评价,并且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表扬孩子合适的行为,如“你搭的塔真大!”等等。当然,这种赞扬应该准确、真诚,避免过分的言辞。

●参加孩子的活动,以表明你的兴趣。把你看到的情况说出来,并能反映出孩子们的情感。不管这是怎样一种情感。比如:“你似乎特别喜欢让那两个男孩扭打,你看上去一点也不生气,所以我想你从中得到了乐趣。”

●不要提问或发布命令。你的任务只是观察,说出你的所见,而不是去控制或指导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处在四到九岁年龄段,那么,你应该坚持每周几天有规律地与孩子一起玩耍,并保证遵守时间规定,持之以恒。对九岁以上的孩子,如果再规定严格的玩耍时间是比较笨拙的做法,应该随时寻找机会参加适合他们年龄的游戏,并且不作任何评价。

□给孩子积极的约束

家长们一般都能轻易学会建设性关怀的原则,但对约束却很难掌握。富有积极意义的约束就是父母应该掌握对付孩子调皮捣蛋行为的办法,这些办法是经过深思熟虑、具有预见性、与孩子年龄相适应的。如果你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处理?

小珠宝店的女售货员和顾客都惊呆了。今天是假期里最忙的一天。一名五岁左右的男孩正在大发脾气,到处乱踢,乱扔东西,尖声嘶喊,眼看着他就要踢到贵重珠宝的柜台了。他的母亲也和他一样,忘了周围的环境,当然不顾其他人的一脸惊愕神情,还是安安稳稳地坐在孩子旁边,两腿交叉,对孩子说:“本吉,你不要光顾哭,告诉我出了什么事。如果你只顾哭,我就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我知道你情绪不好,但如果你希望我帮助你,你就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事让你心烦。”“我真想告诉你什么事让我心烦。”女售货员低声咕哝了一句,不知道是否有勇气和能力让这母子俩离开。她最后只是静观着,心里在琢磨这位母亲会怎么看待这次事件对孩子的影响。

这位母亲犯了个错误,认为总是应该劝导孩子,给他机会,即使他的调皮捣蛋已远远超出了社会的现有接受标准。正如威廉·达蒙在《期待:克服家庭和学校的纵容观念》一书中所写:“所有孩子都需要接受纪律约束,这既是积极性的,也是限制性的。如果孩子在学习生产技能,那么他需要这种约束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天赋。而在试探社会规定的极限时(每个孩子都不断地在这么做了),他们也需要遇到这种坚定而又前后一贯的纪律约束。事实上,要想提高孩子的情商水平,不对孩子采取一致有效的纪律约束,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尽管市面上有成百上千的书籍专门论述如何最好地管教孩子,但真正有效的只有几点简单的原则:

●将限制和规定清楚地确定下来,并坚持遵守。如果可能。写下并公布这些规定。

●孩子开始调皮时,警告或提醒他们。这是培养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最佳办法。

●用表扬或欣赏来肯定好的行为,以此塑造积极性的行为。对孩子故意吸引你注意的行为置之不理。

●教育孩子按照你期望的那样成长。一般来说,父母不会花费足够的时间与孩子谈论价值观、社会准则,不告诉他们这些价值和准则重要的原因。

●防患于未然。根据行为心理学,大多数问题的发生是有特定的刺激原因和信号的。及时看出并排除这些因素,会有助于避免那些问题的发生。

●如果某规定和限制被违反了,不管是否故意,应立即给予适当的惩罚。一定要前后一致,说到做到。

●惩罚孩子时,程度一定要适宜。

●掌握一些限制办法。最普遍使用的有:(1)这是孩子犯错后,父母首先该做的事,其使用频率相当高。关于如何指责孩子,既让他改正错误,又不至于对你产生怨恨或对他的自我形象产生消极影响,请参考第7章。(2)明白后果:就是让孩子经历自己的捣乱行为必然的后果,以便让他明白你为什么要确立某项规定。比如当母亲心急如焚地要赶校车时,孩子磨磨蹭蹭,不愿意赶上,那么就该让他自己走到学校,并告诉老师他迟到的原因。当然,有时这个方法是不现实的或危险的,比如教育孩子不要跑上大街,不要玩火等等,如果孩子违犯了,你就不能使用此法。(3)面壁:或许这是最普遍介绍的方法了,就是让你的孩子独自呆在一个中性的、不受影响的地方。时间很短,根据年龄大小,1岁加1分钟。如果孩子在公众场合捣乱,这个方法很有效。(4)剥夺一项特权:当孩子太大,不能用“面壁”法时,父母们便剥夺他们的一项特权。比如不让看电视、玩游戏机和打电话,效果就很好。但不要剥夺有可能对他们的成长有利的特权,比如,提前一个月不许他外出,而不是不让他参加学校的篝火晚会。(5)过度矫正:该办法一般用于快速矫正行为。孩子捣蛋时。你必须重复正确行为至少10遍,或持续20分钟。比如,如果孩子从学校放学回家,把外衣和书本扔到地板上,对你的招呼不理不睬。你就该让他出去,重新进门10次,每次都要热情地与你打招呼。并把书本放好,把外衣挂在衣帽钩上。(6)行为分数制度:对一些慢性问题,许多心理学家建议采取这种办法,每次孩子能准确地说出好的行为,便给他加分,可以立即得到或以后得到奖赏。相反,遇到调皮捣蛋行为就减分。

正象你会在本书中看到的,许多研究都强烈证明,如果想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那么太严格总比太宽容要好得多。《今日美国》对101名高中全优生进行了调查,有49%的学生认为父母对他们比别人更严。

□培养高情商孩子的最大障碍

只要检查一下孩子们看电视的习惯,那么,我们对约束孩子时遇到的困难便一目了然。我认为,电视和香烟一样有害。美国卫生局长也应该对看电视提出警告。尽管电视不象香烟,对身体的危害要在较长时间里才能看出来。但是有人认为,看电视导致儿童肥胖症的人数增加(据统计现在有14%的儿童患有此症),而肥胖又会引发许多严重疾病,缩短人的寿命。

看电视不会使人肉体上瘾,却会使人精神上瘾。纪录美国人习惯的《人之百科全书》作过调查,结果非常令人吃惊。1000多人被问及如何才能让他们戒掉看电视的瘾时,46%的人说没有100万美元他不会戒掉,另有25%的人声称即使有这么多钱,他也不成。

尽管电视本身并不坏,但是被动地在电视上花许多的时间,不利于提高情商技能。平均每个美国孩子每周要花24小时看电视。这可是整整一天的时间啊!事实上,孩子们除了睡觉外,花在电视上的时间是最多的了。到五岁,每个孩子平均看电视的时间相当于大学四年上课的时间!

专家们一直在呼吁,看电视太多对孩子不利。但许多父母由于自身对电视的过度迷恋,使他们不能控制孩子们看电视的时间,就象让酒鬼来禁酒一样。许多父母发现电视并不是一个便宜的保姆。但如果你真想培养孩子的高情商,那么你必须严格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我建议,全家每天花一点时间,或许两小时看电视(包括看录像和游戏等)。这个规定适用于全家每一个人,不仅仅是孩子。你拿着电视时间表,坐下来和孩子们一起看,选择他们喜欢的节目(当然也是你喜欢的)。看电视太多只是消磨时间、并没有那么多让孩子兴奋入迷的节目。

尽管刚开始你要费点劲才能控制住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但是,一旦他戒掉这个毛病,你会发现,孩子的创造力马工提高。第二步便是如何安排省下来的时间了。把棋类从壁橱里请出来吧,去图书馆借些书来,培养点画画等艺术方面的习惯,参加体育项目等等。在第8部分你会明白,我不认为玩电脑和看电视一样有害,因为前者是主动积极而非被动的,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高情商。尽管如此,电脑只是现实世界的翻版,并不能代替亲人的拥抱、大自然的气息,因此花在电脑上的时间也应该限制。

■注重宝宝的情商教育

□情商的重要性

情商是衡量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指标。成功的人生能力+机会。就是说,一个人的成功,是能力和机会的结合,即由主观条件和这个人所处的社会客观条件来决定,但总的来讲,一个人的能力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部分组成。

情商,是美国一个研究所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提出来的概念。90年代,“情绪智力”概念被正式提出来。1995年,美国学者丹尼尔·戈尔曼的《情绪智力——划时代的心智革命》一书出版。1996年,“情商”一词开始在中国学术界传播。

情绪智力包括情绪的自我感知能力、调节能力、控制冲动能力及自我激励能力和人际交际能力等5个部分。所谓情商是描述情绪智力的量化标志。有些学者认为,情商是比智商更重要的一个商数,它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包括婚姻、工作、交际和事业。因此,有关情商(EQ)的书籍在美国、日本及欧洲畅销。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现代文化教育正从以往的以智力为中心而转移到以培养心理素质为中心。

联合国卫生组织也重新定义了“健康”这一概念:“健康不但是没有躯体缺陷,还要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1976年,奥运会十项全能金牌主詹纳在回答记者询问的时候说:“奥林匹克水平的比赛对运动员来说,20%是身体方面的竞技,80%是心理上的挑战。”詹纳的这个百分比是个约数,但他说出了在能力水平非常接近的竞赛中究竟谁能取胜,心理的力量即情商起关键作用。

参加一决雌雄的竞技活动,首先要有振奋的精神、愉快的情绪、宠辱不惊的心态。例如,现代足球运动不但讲究技术过硬、体力充沛、战术配合得当,而且要求队员具备胜不骄、败不馁,相持不下时不急躁、不屈不挠和在关键时刻能够临危应变的本事。可是近20年来,我们的足球队总是背着奋斗目标和响亮口号的沉重包袱,总是把输赢看得太重,总怕风云突变,顾虑太多,战战兢兢,顾此失彼,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球艺和潜能,在多次国际比赛翻船落水,实在令人感到遗憾。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夕,我国男子跳高选手曾一年里三破世界记录,引起世界瞩目,成为问鼎金牌的佼佼者。但在奥运会上仅获铜牌,不仅未破世界记录,连比世界记录低5厘米的高度也未越过。分析当时的心理状态,他一是背着三破世界记录的包袱,二是急于实现我国运动员在田径赛中“零”的突破,期望值过高而又害怕失败的心态抑制了技能的发挥。

1985年5月19日,在首都北京工人体育场进行足球出线权预选赛,中国国足球队对阵香港队。实力占明显优势的中国队,理应战胜香港队,而且退一步讲,中国队赢不了,与香港队踢平也可出线,但是中国足球队在现场观众热烈情绪的刺激下不满足于“打平”,而要“大显身手”,痛痛快快地踢进几个球。这就丢掉了心理上的优势,也就失去了球场上的优势,竟以1:2输给了实力较弱的香港队。

1988年,在汉城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的成绩大多黯然失色,原因可能有许多,但最主要的原因依然是心理素质问题。心理素质的训练,过去我们重视得很不够,至今,比起人家来,还有差距。在汉城奥运会,美国、前苏联、德国等体育强国都派了心理学家到汉城。可见,心理素质的训练在人家那里是什么地位。美国心理学家对他们的运动员提出的忠告是:“不要考虑过去和未来,集中精力于现在。”人家这样想问题,干脆、明确!比赛起来心气儿就是足,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任何顾虑都可以排除。

这些心理素质的差别反映了自我感知和调节、控制冲动,以及自我激励能力的差别,也就是情商的差别。

情商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体育比赛上,它在工作、交际、事业、家庭等等一系列问题上都显露出了特殊的作用。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群儿童分别走进一个空空荡荡的大厅,厅里显眼的地方放了一块软糖,测试的老师对每一个将要走进大厅里的孩子说:“如果你能坚持到叫你出去的时候,还未把软糖吃掉,就再奖励你一块软糖;如果你等不到老师到来就把软糖吃了,那么你只能得到这一块。”结果发现,有些孩子耐不住糖的诱惑和寂寞,不等测试老师叫他就把糖吃掉,另外一些孩子控制力较强,并且利用唱歌、蹦蹦跳跳来转移注意力和消磨时间,一直等到老师的到来,得到测试老师的夸奖和第二块软糖。

专家们以能否坚持下来得到第二块糖为标准把孩子分成两组,并进行长期跟踪调查。结果发现,无论在学习还是在事业上,那些只得到一块糖的孩子普遍没有得到两块糖的孩子成功,这就是说,凡是小时候缺乏控制力的也就是情商弱一点的孩子,长大后,不管他的智商如何,在人生中都不大容易成功。

一位研究情商的专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幼儿园摆上一些好苹果,让幼儿们去吃,发现大部分孩子抢着吃;小部分孩子让人家抢过了,自己吃小的;有几个则完全让别人吃,根本不在意自己没吃到苹果。几十年后,跟踪调查发现:完全不在意苹果的几个人成了政府要员;让别人先挑,自己吃小的这小部分人都成了厂长、经理;那些抢着吃的人则大部分无所作为。

在生活中克制自己的情感进而在事业中和大局上也能克制自己感情的人,都能成就大事。也就是说,情商越高越能克制自己的感情,成功率也越高。

□“神童”为何不神了?

部分曾被称为“神童”的人,有的是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的。他们的专业知识,数、理、化应该说都学得很好,但是因为缺乏智力以外的心理素质,缺乏在生活中那种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和社会应变能力,有些连正常的工作和职业都不适应,这样一个社会对他们来讲显得过于复杂,过于残酷了,他们觉得生活没有安全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

在杂志上曾看过这样的故事:由于医务人员工作不慎,错将一位肺病患者的X光胸片和一位没有患肺病者的X光胸片相互调换了,尔后,前者精神振作,能吃能睡能生活,生机焕发,红光满面;而后者,终日愁眉苦脸,不思饮食,沉默寡言,身体消瘦。时隔半年以后复查,患肺病者竟然痊愈了,原来未患肺病的倒真的成了肺病患者。另外,我们也常听说两个人同样得的是一种疑难病症,轻重程度一样,一个人直到现在还活得很好,另一个人却早早地离开了人世,这除了各自的身体抗病差异之外,恐怕与精神状态、心理状况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人生了病,药物治疗很重要,但千万不要忽视精神治疗的作用,唯有精神治疗和药物治疗二者紧密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战胜病魔的威力才能充分显示出来。

实际上,那些怪癖者、忧郁者、精神失常者和轻生自杀者,并非一定是遭受到了人间最惨重的打击,而大多数都是心理素质不良缺乏心理弹性即情感太脆弱所致。

在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家亲戚同年生表兄弟甲和乙,两岁左右时,甲显得迟钝,乙聪明活泼。一个算命先生说甲是叫花子命,乙为宰相命。于是乎,甲的父母教育甲争气,发奋成才,努力学习;而乙的父母认为乙的命好,放出去怕别人谋害了,整天留在家里,说怎样就怎样,要什么给什么。结果,甲成了相爷,而乙在父母去世后成了乞丐爷。这是算命先生成就了甲而毁掉了乙。甲虽然智商稍低而培养出高情商,并由于情商的影响提高了智商,自然有成;乙虽智商高,但没有培养出高情商,智商反而被淹没了,最后丧失了生存能力。

冠达露泊(露皮塔)·昆塔尼拉从小智力很差,先是降级,后来又被列入反应迟钝之列,她不得不两眼含泪退学,然而更令她心寒的是在她27岁时,她两个儿子的小学老师对她说:“你这两个儿子反应太迟钝了!我们只好把们编入与他们相仿的阅读小组了。”小学校长也说:“你们家里只讲西班牙语,把两个儿子弄得糊里糊涂的。他们不知道用英语该怎么说。”

她知道,孩子的进步需要她的帮忙,她死啃孩子的教科书,但她的进步太慢了,只好决定到学校里重塑自我。露皮塔去求人帮忙,人家答复她:“你的履历表明你反应迟钝、智力低下,我不能推荐你。”她又去找孩子们的校长商讨办法。校长建议她到两年制的得克萨斯南方学院去试试。南方学院的登记员被她的强烈愿望所感动,答应她先试一年,但前提是:如果你考试不及格就得走,就这样,她上学了还要兼顾家务,每天两头忙,但她的精神赢得了全家的赞许。

经过一年的苦战,露皮塔发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世界,知识和技术的世界。她惊奇地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不比别人差,自己应该也能够有一个大学学位。于是,她除了继续在南方学院学习,又进了离家70英里的潘·美洲大学学习。每天4点起床,不怕苦累。三年后,她取得了初级学院学位,还以优异成绩取得了潘·美洲大学的理科学士学位。

孩子发现他们的母亲与众不同,因为一般的美籍墨西哥母亲都不上大学,孩子对母亲的爱又增添了新内容。在母亲的帮助和鼓励下,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发展,成绩一天天地提高,自信心也随着增强。他们转到了正常的班级里。

1971年,露皮塔被授予文学硕士学位,又当了豪斯登大学发起的墨西哥美国文化研究会的理事。新的工作又促使她去攻读行政管理的博士学位,并在学习之余在大学任教,每周还给基督教女青年会夜校上两次课。但她从未忘掉孩子们。她总是挤出时间赶回家来关心孩子们的学习,到学校参加家长会,观看孩子参加的所有体育比赛。1977年她取得博士学位,接受了颇具威望的美国教育委员会的会员资格。她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获得该委员会奖的拉丁美洲妇女。1981年,她又被提升为拥有3.1万名学生的豪斯登大学的教务长助理。

后来,露皮塔为缓和种族关系而积极努力,为成千上万的警察和消防队员讲授西班牙语课和种族关系课,并获得政府有有关部门的赞誉。随后,里根总统任命她到全美司法顾问委员会研究所工作。接着她又获得各种荣誉:如豪斯登大学授予她的杰出教学奖,一家西班牙语地方报纸设立了以她姓名命名的昆塔尼拉奖学基金,墨西哥冠拉加自治大学授予她杰出教育家奖。1985年,记者再度采访她时,她的长子马里欧当上了内科医生,次子维克多当上了律师,女儿玛莎正在攻读法律。马里欧说:假如说我们有所作为,那是因为我们的母亲给了我们爱抚、自信和支持,使我们有所作为。

这个真实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和惊奇,而且发人深省。被打入另册的孩子、被劝退学的母亲,这一家两代人被打入智商很低、智力很差的另册。是母亲的高情商,促使了儿子情商的提高,而他们在情商影响下,提高了智商,那原先不能实现的梦想变成现实,甚至比他们所梦想的还要美好。

留心我们身边的孩子们,下面的事例更是比比皆是。两个平时成绩差不多的同学。由于临考时心理状态不同——一个镇静自若,一个情绪紧张;一个自信心十足,一个胆怯犹豫;一个精心细致,一个粗心大意,几年后两个人的成绩相去甚远。可见,学习成绩的好坏也取决于情商。

情商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产些大企业、大公司已把情商的高低做为招聘人才的主要指标。1997年3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了这样一条消息:我国最近正在进行飞行员招考工作首次实行心理品质检测。这样做是为了与国际同步。对于飞行安全也有重要意义。因为。在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在关键时刻心理品质高的人可化险为夷,相反则会因小失大。但过去的招考,考虑身体素质、政治面貌、专业成绩等条件过重,情商高低注重较少,因而经过训练后,淘汰率高达90%。选拔飞行员先进行心理测验,合格率才由1:9降到1:1。

然而,我们的文化教育和一般的人生观念恰恰忽视了情商这个问题。中国目前的家庭教育往往是重视了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对孩子未来的成功与命运的影响。孩子出生时进行胎教;出生后15分钟内,在脐带尚未剪断的时候,让孩子趴在母亲身上,让母亲用手去爱抚他,传达母亲的信息,使孩子能适应生活,更好地接受生命的遗传;孩子大一点了,各种各样的智力开发像音乐、美术、识字、数学都开始进行;上学后12年苦读,立争高考一次成功,考不上大学也要通过自考、成人高考拿文凭,还有些人指望出国留学而争取功成名就;热衷于学外语、学服装、学公关、学美容的人多如牛毛,旨在掌握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这些尝试和努力,无疑都是有益的选择,也都能或多或少地见到效果。比如,现在的孩子比几十年前的孩子的智力及智商都有很大提高,通过个人奋斗,的确能提高文化素质或掌握一技之长。然而忽视了提高心理素质,高智商也不能充分发挥,即使是功成名就了,也会经不起这样那样的考验。高中生遇到困难就陷入苦闷,已十几岁的孩子承受不了父母的批评。或因考试成绩不理想就自杀的案例,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当上干部登上高位的贪污腐化;有了钱,就成了痴迷的色鬼、赌徒;一旦失足就破罐破摔的现象比比皆是。至今,经营公司破产走上绝路;失恋后自我封闭;它的达不到就借酒消愁;经不住金钱美女的诱惑,以身试法……诸如此类的事情每天都有发生,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如果你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你辛辛苦苦学来的知识和技能又有什么用处呢?

■宝宝有爱——鼓励宝宝的同情心

在一般人的意念中总觉得孩子小,不懂得什么是爱与同情心。其实这样你就是错了。据有关专家研究认为,孩子的同情心与爱,是从小就有的。

德瓦娜·布鲁克斯上四年级,她正在研究无家可归问题。就象许多同龄孩子一样,这一问题比其他影响她生活的问题更令她感兴趣。有一天,在从学校回家的路上,她遇到一位流浪汉,德瓦娜停下来问:“你需要什么东西吗?”“我需要一份工作,一个家。”无家可归的人说的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德瓦娜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无能为力,便又问:“你还需要其它什么东西吗?”“真想吃上一顿饱饭啊。”无家可归者带着满脸憧憬回答。德瓦娜觉得这是她能够做到的。

于是德瓦娜花了整整三天时间采购、做计划,最后在妈妈和两位姐姐的帮助下,做成100多道菜,送到附近一个流浪者收容所。在此后的一年中,几乎每个周五晚上,德瓦娜全家都要给收容所送饭。在全社区人的捐助与全班同学的帮助下,德瓦娜至今已为达拉斯的无家可归者提供了数千份饭菜。

当《今日美国》的记者采访德瓦娜时,她这么回答:“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心他人……而且我们自己也欠别人的。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受到过别人的帮助,我们应该随时准备着把别人的帮助转为对别人的关心。”

德瓦娜以行为解释了什么叫同情,她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事实上,她所做的已经超出了同情的范围。因为一旦她了解了无家可归者的感情,就会自愿代表他们做事情。她至今已经帮助了数百人。

教育孩子同情他人所得到的回报是无限的。同憎他人的孩子一般都不会霸道,更能从事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比如帮助他人,分担他人痛苦等等。因而这些孩子更能得到同伴和大人的喜爱,在学校和日后的工作中成功的机会更多,长大后更能发展与配偶、孩子、朋友的亲密无间的关系。

□宝宝同情心的生活阶段

儿童发育心理学家指出,同情心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对他人的情感反应和认知反应。前者一般在孩子6岁之前发育成熟,后者决定较大孩子理解他人观点和感情的深浅程度。

婴儿1岁前就有对别人的情感反应。如果旁边有孩子哭,婴儿会不断地转向他,并时时随之一起哭。儿童发育心理学家马丁·霍夫曼把这种现象称为“全球同情心”,因为这时孩子还不能区分自己和世界,因而把别的孩子的痛苦视同自己的。一至两岁时,进入同情心发育的第二个阶段,孩子能清楚地分辨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并且具备了试图减轻他人痛苦的本能。由于认知能力不成熟,不知道该如何做才好,因而导致了同情心混乱状态。下面的例子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现象。

当玩伴梅拉妮突然大哭时,莎拉便陷入同情心混乱状态。刚开始,莎拉自己似乎马上就要哭了,但她没有哭出来,而是放下手中的积木,转身轻拍梅拉妮。

梅拉妮的母亲跑过来,把女儿抱在怀里安慰着,而这反使梅拉妮哭得更厉害。莎拉看到梅拉妮仍很痛苦,但有人照顾她,因此便轻轻地抚摸梅拉妮母亲的胳膊。梅拉妮母亲发现孩子的裤子湿了,便抱着她离开了房间,留下莎拉一个人。莎拉显然对这种结果不满意,于是抱起玩具熊轻拍着,还不时拍拍自己的胳膊。

有的孩子似乎天生比别的孩子更富同情心。心理学家拉德克-雅罗和扎恩-瓦克斯勒在对瞒跚学步时的儿童进行研究后发现,有的孩子在看到同伴遭受痛苦时,表现出同情心,并想提供直接的帮助,而有的只是旁观,仅仅表示出兴趣而非关心。另外还有孩子对同伴的痛苦则显示出负面反应,离开甚至辱骂或殴打哭泣的同伴。随着感性和认知能力的成熟,孩子们渐渐能区分他人精神痛苦的不同表现了,并能用行为表达自己的关心。

6岁时,孩子开始了同情心发育的认知反应阶段,具备了根据别人的想法和行为来看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孩子们知道什么时候该去安慰正哭泣的同伴,什么时候该让他独处。认知同情心无需交流(如哭泣等),因为他们内心明白痛苦时的感受,无论这种感受是否表现出来。

当他妈妈正在商店购买晚饭食品时,他决定到商店外面去。这时他看到一位妇女,大约与他奶奶年龄相仿,提着满满的一包东西走向门口。出于本能,他紧走几步,替老奶奶打开了门,老奶奶对他的体贴抱以情的感谢。

不一会儿,一位年轻的母亲走过来了。她一手抱着婴儿,一手提着购物袋。凯文再次敏捷地打开了大门,又得到真诚的感谢。后来,又走过来一位头戴画家帽、手端咖啡的男人、一位老年妇女、两个边走边聊的少年,凯文为他们每个人开门,得到每个人的感谢。凯文可以想象这些人心里的感受(即使他们都没有说出来),并做出适当反应。他是在运用他的同情心的认知反应能力。

孩子们的同情心从认识的或直接看得到的人身上扩展到陌生人身上。这阶段被称作抽象同情心阶段。孩子们对处于劣势的人,无论是否生活在同一社区或同一家庭,都能表示同情。如果孩子对他人表现出仁慈和无私,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他们已经完全掌握情商中的同情心技能了。

□帮助你的孩子增加同情心

我们已经知道,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能自然而然地发展出同情心这一所有社会技能的基础。许多研究结果也许会让你大吃一惊,无论男孩或是女孩,表现同情心的方式并没有太大不同。一般说来,男孩女孩一样愿意帮助别人,但相比而言,男孩更愿做些体力上或“营救”之类的事(比如,教别的孩子学骑车等),而女孩则更能起到精神支持的作用(如安慰心情不好的男孩等)。孩子所处的社会阶层和家庭成员多少都不会对表现同情的方式产生影响,尽管大一点的孩子比小弟妹更能帮助别人。兄弟姐妹之间,如果年龄相差太大,那么大孩子就更容易帮助小弟妹。

鉴于孩子们的乐于助人、善于思考的天性,我们有理由期望现实生活中同情行为会更多。如果孩子有了不关心人、邪恶甚至残忍无情等“非天性”的行为,多数情况下可以在他的家庭中找到原因。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能更加关心和爱护他人,做到行为与感情相符,那么下面就是你所应该做的。

□提高对孩子同情心的期望值

在有些家庭中,宗教对孩子的道德发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尽管大多数宗教(如十戒等)要求孩子们熟记一系列道德规范,但这种简单的背诵对孩子的行为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只有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所体现的宗教价值观,才真正影响孩子。有些宗教团体在教育孩子关心他人方面非常成功。

拉比·耐尔力,曾在《培养孩子成为高尚的人》一书中,曾这样做出过对奖赏或许诺的阐述,你应该期望孩子帮助你干家务,这也是帮助他人的一个方面,是应该干的事,而对他许诺或教他处理钱财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因此,要想让孩子有思想、体贴人、富有责任心,有一件事你必须做到:提高对孩子的期望。做纵容型的父母,为孩子整理床铺或替他做家庭作业,都是你轻而易举便能做到的。然而要想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父母自己就应该具备更多的责任心。先纠正自己内心的观念:纵容娇惯对孩子没什么危害。不。太有害了!

□教会孩子“随时随地做好事”

培养孩子同情心的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他如何“随时随地做好事”。《随时随地做好事》一书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做好事运动。书中讲述了许多道理,比如做好事是何等简单,何等深远地影响他人生活等等。一位大学生收到同学母亲的一封贺年片,使他好几个月心情都无比轻松愉快;一位妇女把一个坏台灯丢在公共汽车上,汽车司机花了好长时间才将它送回,而且修好了它;一位新近守寡的妇女跑出汽车,蹲在路边抽泣,孩子们的圣诞旅游是如此地使她感触而伤心,一位陌生人走过来,轻声安慰她,并邀请她们全家喝茶、游览全城的圣诞灯火。《随时随地做好事》的编辑们完全被书中的故事感动。库山这样评价犹太人重视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品质:“高尚的人意味着一种责任心,将同情心和自身的需要让位于他人的需要。高尚的人能克制自己,谦卑有礼,对别人的情感和思想非常敏感。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减轻他人痛苦、替他人分忧的纯真情感。”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曾经写过:“人类只有行善,才能接近上帝。”

然而“高尚的人”一词已经从美籍犹太人文化中消失,库山为此感到很悲哀。他曾经问过一群10年级的孩子该词的含义,他们都用疑惑的眼光瞪着他。然后一个男孩急切地解释道:“它指好与男人调情的漂亮女人。”

这个回答使库山大惑不解。后来他才明白,小男孩是把它与“少妇”一词混淆了(注:英文中两词的拼法相近)。

库山把“高尚的人”一词的消失,归因于父母降低对子女的期望,他们甚至害怕自己的期望会遭到孩子的反对,甚至拒绝。库山写道:“我经常遇到这样的父母,他们总是要在孩子的抽屉里放上5到10美元,否则便担心孩子会偷更多的钱。有的父母因为担心孩子们会对他们不理不睬,因而不规定禁止孩子晚上外出的时间,还有些父母则因为被孩子骂成‘白痴’、‘笨蛋’,就咬掉自己的舌头,不敢再对孩子要求什么。”因此,如果你希望孩子长大后具备同情心、爱心以及责任心,那么现在就必须对他们寄予这些希望。家庭规定必须清楚明白,保持前后一致和对所有成员都一视同仁,必须要求孩子对某些事负起责任。孩子到三岁就可以要求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甚至帮助家长干些简单的家务,如摆饭桌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干的家务及所负的责任应该逐渐增了,他们一直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简单至极的好事能影响那么多人的生活呢?他们在由观众来信编成的续集前言中这么写道:“读了这么多感人的故事,我们明白了,善良是人类手中最有力的工具,只要善于运用,人人都可以轻易得到。而且其能量永不减灭,相反却会扩展到人类的每一次行动中。”

那么就从今天做起吧。今天和往常一样,也是把做好事变为全家活动的日子,从文具店买回一本笔记本,记录家庭成员中每个人每天所做的好事。这些好事可以很简单,比如为别人开门,电话问候生病的朋友等。当善良成为一种习惯时,你将发现孩子们会不满足于这些,而去做更有利于他人的事情。

□让孩子参加社区服务

许多中学都要求学生们参加社区服务,否则不能毕业。根据教育机构1994年所做的一项调查,全国国立和私立中学中,超过30%的学校已经这么做或正准备这么做。参加服务的时间要求不一,从加利福尼亚的40小时到圣路易斯的24小时。然而这一举动实际是为父母的失败补上了悲哀的一笔。尽管有些宗教团体搞了一些社区服务活动,但是大多数孩子并没有定期参加类似的帮助老弱病残者的活动,因而就没有亲身体会,也不懂得其真正的含义。即使父母不断地把这些思想灌输给他们,但是,只有亲身经历过了。孩子才能真正受到影响。

让孩子和家人参加有组织的社区服务活动,定期帮助他人,不仅能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品质,也能教会他们许多社会技能,使他们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及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价值。这些都是高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你不是某些宗教和社区服务团体的成员,不能让孩子至少每两个星期参加一次社区服务,那么有些资料可以教你如何开始。《培养孩子责任心活动指南》和《助人手册》都很好,里面列出了许多孩子可以参加的活动。

向地方社打听一下,就会知道你所居住的社区中的许多有价值的活动,其中总有能吸引你和孩子的事。要想让社区服务活动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有几点你必须牢记:

·选择对你和孩子有意义的事

·优先考虑这些活动,不要丧失兴趣。

·尽量与孩子一起参加

·要想让孩子关心爱护他人,亲身经历是必不可少的,光靠说是绝对不够的。从本书中。你也许会看到。某些情商技能,尤其是人际关系,只有通过亲身体会才能有效地在情感大脑中发育出来。

·尽管思维大脑中的语言和逻辑能力对培养孩子的价值观非常重要,但它们不能塑造孩子的行为,这一任务只有成为照顾帮助他人活动中的一员的自豪感和归宿感才能完成。

□孩子过分发慷慨怎么办?

慷慨是一种美德,所以当孩子把苹果送给邻居的小弟弟吃、把玩具给小朋友玩时,父母都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不过凡事都应有个限度,如果孩子动不动就拿自己的东西送人,甚至以此作为结交小朋友的主要方式,这种过分的慷慨显然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更加危险的是,这种行为方式可能会使孩子变得虚伪和虚荣。因此,当你发现孩子总是送给别人东西时,就要问一问孩子为什么要送,根据孩子的回答和你自己的判断,找出造成孩子过度慷慨的真正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有时,孩子之所以慷慨得过了头,原因恰恰在家长身上。家长也许给孩子买了太多的玩具,孩子被包围在玩具堆里,难免感到厌烦,于是索性把玩具分给大家,对于那些他不喜欢的玩具,更会不加思索地随手送人。所以,家长给孩子买玩具要适量,甚至少一点都没有关系,千万不要一高兴就把玩具商店里的东西买一大堆回家,而且应该允许孩子挑选一些他自己感兴趣的玩具,这样他才会舍不得随便送人。孩子过生日时,亲朋好友可能会送孩子很多礼物,家长这时可以和孩子商量好,留一两件他最喜欢的玩具在外面,其余的先由父母帮他收拾起来,过一段时间换一件玩具,这样孩子可以对玩具保持长时间的新鲜感,不至于很快厌烦。

孩子过度慷慨也和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有关,他们还不懂得物品的价值和物品来之不易,不会珍惜。怎样才能使孩子建立起适当的价值观呢?下一次孩子向你要什么玩具时,不要马上买给他,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存钱,每天存一定的数目,直到存够了钱再去买。孩子在等待和盼望中,也懂得了任何东西都得来不易,都应该好好珍惜,再也不会大方慷慨了。

孩子也可能误以为东西送给别人是唯一的向人表示友好的方式,这和我们成年人过年过节的“礼尚往来”不无关系。家长应当设法纠正孩子的这一误解,告诉孩子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待人有礼貌等,都可以赢得友谊,没必要非送东西不可。如果只靠送东西来交朋友,那没有东西可送的时候,也就没有朋友了。这些道理,孩子也许不能全懂,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有了初步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以后,就会逐渐改掉随便送人东西的习惯,而学会更多的交往方式。

□怎样对待攻击性强的孩子?

攻击行为,又称敌视行为,指可能导致一方的伤害的行为,这种伤害可能是生理上的、也可能是心理上的,具体而言,攻击行为包括打人、抓咬、踢人、吐唾沫、扔东西、骂人、嘲笑、威胁等。每个孩子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攻击行为:

威威正画画,刚好缺一支桃红色的蜡笔,看见平平的笔盒有,伸手就去拿,平平也正想要,不给威威拿,威威气得把平平的东西全扔到地上,还打了平平两拳。

小亮亮看到别人抢走了他心爱的电动玩具,气得冲过去使劲踢了人家一脚;佳佳平时是个文文静静的小姑娘;可是当她听到别人在骂自己,也忍不住和人打了一架。可见,攻击行为在幼儿当中相当普遍,只不过有的表现比较激烈,有的较少表现出来而已。

一般来说,男孩子的攻击性强于女孩子。儿童的攻击性在3—6岁出现一个高峰,10—11岁期间出现第二个高峰。

应当怎样对待幼儿的攻击行为呢?有些家长的做法是:孩子打了别人,家长就打孩子。孩子被家长打怕了,可能会暂时压抑住自己的攻击行为,可是他并不知道自己究竟错在那里。时间长了,父母的拳脚失去了威力,孩子便又会表现出严重的攻击行为,有的孩子还会增加说谎等嫁祸于人的错误行为,所以,儿童教育专家一贯排斥用体罚的方式解决问题。

那么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攻击行为呢?以下有一些方式可以选择:

●消除于萌芽状态。5岁的强强和明明一起玩球时,不讲道理地抢走明明手里的玩具,惹得明明大哭起来。这时,家长一定要坚持让强强把玩具还给明明,否则,等于强化了攻击行为,以后他还会抢别人的玩具。同样,如果孩子打了人,家长不制止,不批评,那么这种态度就成为孩子打人行为的强化物,因此,一定要在孩子刚刚出现攻击性行为时明确表示不赞同的态度。

●如果情况是一个孩子采取攻击行为欺负小朋友,家长应当对受害的一方表示关心和同情,是一种无声的批评,可能比把孩子痛斥一番还要有效。

将欺负人的孩子隔离起来也是类似的一种方式,没有什么惩罚的方式比让一个孩子独自呆在某处,不能与他人的接触更让难以忍受了,因此这种方式也最能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经常提醒他不要对别人采取攻击行为。

●多鼓励孩子的亲善行为。人们往往认为,对孩子的攻击性进行惩罚是有效的,但实际上,对孩子的惩罚,如打孩子、骂孩子,也是一种攻击行为,反而给孩子提供了攻击和报复的模仿原型。因此,多鼓励孩子的亲善行为,如分享、合作,帮助别人等,才是消除孩子攻击性的好办法。

●提供非攻击的环境。避免孩子接触周围的侵犯行为或暴力行为,不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节目。另外,注意玩具本身的攻击性定向(如枪、刀之类)也会导致攻击性倾向。因此,对攻击性强的孩子,要少给他们买万、枪、武器等攻击性的玩具。

●当你看到一个经常表现出攻击行为的孩子正跟小朋友玩得很融洽,或者正在帮助别人,不要把它看作一件正常小事,要抓住这个机会大力表扬孩子的良好行为,因为对良好行为的正面强化正是对不良行为的抑制。孩子正确的待人方式得到家长的肯定,就会慢慢向好的方面进步。

□语言游戏:送你一把伞

引导幼儿体验故事所表现的积极欢乐的情绪和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知道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让幼儿体会到成就感。

幼儿欣赏完故事后,家长引导幼儿改编故事:“小动物们搭起一把大树伞送给大象,假如××(孩子名)在森林里遇见了大象,你用什么方法帮助大象。”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想象编构一个新的,有情节的完整故事,在幼儿讲述故事过程中,家长要及时纠正幼儿语言上的错误,培养幼儿连贯讲述自己想法的能力。并对幼儿的讲述给予恰当的评价。

提供绘画材料,让幼儿将自己所编的故事情节画下来。

家长在幼儿所绘的面旁边写上相应的文字说明,制成一本带有插图的故事书,并写上孩子的名字。

在孩子改编故事的过程中,家长可给孩子提示或和孩子一起改编故事。

送你一把伞

森林里的雨景多美啊!

森林里的小动物喜欢雨天,撑着花伞在雨里走来走去,是很有趣的。但大象不喜欢雨天,因为他买不到大雨伞,所以,大象只能呆在家里,真没意思。

下午,下起了雨,大象不愿呆在家里,他也想体会一下雨天散步的滋味。

小乌龟看见了,大声喊:“大象,你要淋湿的,我的小花伞借给你,可以为你的脚趾头挡挡雨。”大象跺跺脚说:“不用!”

□培养宝宝的自信心

古今中外,凡是个人有所发展,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条成功的秘诀:自信。这些人尽管各自的出身、经历、思路、性格、兴趣等等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自己的才智、事业和追求充满必胜的信心。自信的意识,自信的力量,足以使一个人直面人生,以艰苦卓绝的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或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古有司马迁宫刑成《史记》、孙膑致残作《兵法》、李时珍历尽艰辛修《本草》;近代有又聋而又瞎的海伦·凯勒给全世界以新的启示。如今有高位截瘫的张海迪成为时代的先锋和模范。试观寰宇,多少人杰高擎自信心的旗帜,怀着巨大的希望生活,从厄运中奋起,在困难挫折中挺进,披荆斩棘,一路豪迈,终于冲上了人生的峰颠,向世界证实了人的伟大。

李东华曾是中国的一名颇有成就的体操运动员,但1984年因撞在跳马上,致使内脏大出血,不得已割掉了脾和一个肾;1986年右脚跟船断裂;1988年又颈部受伤。实际上,李东华已是残废人。

1988年,李东华结识了一位瑞士姑娘,并与她结了婚,按当时的有关规定,不得不离开国家体操队。1989年,李东华来到瑞士,但瑞士体操联合会宣布,只有瑞士公民才能获得冠军。对李东华来说没有瑞士国籍,奥运会冠军永远是个梦。但体残和无瑞士国籍未使他放弃体操,他自信终有一天会站在奥运会冠军的领奖台上。

他上午打工,下午赶往体育场训练,偌大的体育场内只有饱一个人。没有教练指导,使用摄、录像设备录下自己的动作,然后观看录像来改进;没有钱观摩世界大赛,便通过电视转播来把握体育发展的动向;为了防止发生危险,他将手提电话时刻放在身边,以便随时向急救中心或妻子求援。后来妻子为了让他全心全意投入训练,毅然决定一个人打两份工。1994年,李东华加入瑞士国籍,当年便在世界体操锦标赛上获得鞍马铜牌,继而是欧洲冠军和世界冠军,第26届奥运会上获鞍马单项冠军,圆了冠军梦。

一个几近残废的人,能耐住5年的寂寞去追求谁也无法保证的奥运冠军,以其29岁“高龄”,在艰苦的条件下,使个人精神和意志发挥到了极致的地步,是什么力量推动他,是自信,是毅力。

李东华的成功证明了:自信是成功的种子,没有种子是不可能生出果实来的。当然也必须看清,有了种子不等于就有了丰硕的果实,还要楔而不舍、扎实奋斗。

邓亚萍是我国也是世界体坛的一颗耀眼名星,她那临危不惧顽强拼搏,特别是她那咄咄逼人的气魄,让人拍案叫绝。邓亚萍在北京亚运会上答记者问时说,她的成功秘诀,一是斗智斗勇,二是自信。她深知,“我的身体条件是不适合打球的,由于个头矮,就会吃很多苦,就会比别人多出许多弱点。但是世界上的事往往是这样:一个似乎条件很好、相当完美的人。结果什么也干不出来;而一个看似有许多缺陷的人却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我就是认准了这个理,不干则已,干就得干出个名堂来。”“我只有比别人更努力更刻苦,更有自己的风格,才能占一席之地,所以,我要求自己每天第一个进入训练馆,最后一个离开训练馆。在教练的指导下,我终于有了收获。许多专家都说,像我这样的条件很难打出来,但是我却自信我的爆发力、速度和反手是超常的。所以,我自信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选手。这种自信我从没动摇过,这也是我在关键时刻不手软、心狠得起来的原因。”“我觉得体育北赛的最高境界,就在于双方斗争时,能够精神高度集中专一,想尽一切办法战胜对手,战胜自己内心的一切动摇和畏缩的心理。这种斗争之后,你会感到自己的各方面都有所提高。”显然,邓亚萍的高度自信和顽强的毅力,使其自身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

无数事实和许多专家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没有开发出来。

一对夫妇驾车外出,途中车子出了故障,丈夫钻到车底下去检修,不料千斤顶滑落,丈夫被压在车下动弹不得,在这紧急时刻,一时呼叫不来救援者、娇小柔弱的妻子怎么办呢?她竟然能鼓足力气抬起车身,把丈夫救了出来。事情往往这样,人们在某种紧张情绪的驱使下,能使自己的体力和耐力,达到正常情况下决不能达到的程度。

研究表明,像爱因斯坦那样伟大的科学家也只用了大脑不到1/3的功能。美国学者詹姆斯则据其研究成果说:“普通人只开发他蕴藏能力的1/10。”这就是说,我们的绝大部分脑细胞处于待业状态,或者说与我们应当成就的相比较,我们不过是个半醒者。我们只利用了我们身心资源的很小的一部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实际上,我们绝大多数人,一定有可能比现实中的自己更伟大些,只是我们缺乏一种不懈努力和自信,让自己的潜力流失了。”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人脑不同于机器,使用多了、久了会有磨损,而是越用越好用,就像学外语,一旦掌握了一两门外语,再学第三门、第四门就容易多了了。

有的人迷信权威,有的人认为他的职业、地位束缚着他不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要论职业和要位,英国的戴维成为皇家学院的著名教授和科学家的时候,法拉第不过是个整天以装订书籍谋生糊口的工人。但后来,法拉第不仅成为戴维的得力助手,而且取得了比戴维更加卓著的科学成就。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的差别小得多。”的确是这样。

梭罗是美国19世纪的哲学家和文学家,颇有名望;而爱默生当年不过是梭罗雇用的一个园丁。整天为主人种花、养草、打扫庭院。但若干年后,爱默生在哲学和文学上的成就和名望,与梭罗相提并论,甚至还有所超过。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一个普通园丁也具有成为伟大人物的巨大潜能。你要认为自己能行那就能行,所以爱默生总结出一句名言:“自信是英雄的本质”。他为什么会出类拔萃?就因为他坚信并开发了自己的潜能。

一个人不了解、也不相信自己的追求,哪里还会振作精神,倾注心血,去好学不倦努力奋斗呢?又怎么能开发自己的潜能呢?归根结底,勺信意识就是发展的动力,是成功的秘诀。因此,要想使孩子早日成才,成大器,应启发和引导孩子的自信意识。

□培养自信的宝宝

我们常常低估孩子自我观察与学习的能力,因而经常为孩子的出人意料的聪明举动感到惊讶,但在我们的家长赞叹自己的孩子聪明的同时,仍不能打破成见,以客观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智慧,而是沉醉于自己的导师地位,凡是在自己以为有一些知识的领域,对孩子的观点大加鞭挞,横加修改,一定要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才解释为正确,哪里知道我们的孩子聪明得很,尤其由于没有被既定的理论与观点“点拨”过,他们思路开阔,常对事物有惊人的理解与洞察力,有时显示出比我们成年人高明得多的见解。

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或是处世能力上,都有基石性的支持作用。一个缺乏自信的人,便缺乏在各种能力发展上的主动积极性,而主动积极性对刺激人的各项感官与功能及其综合能力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人的记忆力。据科学研究表明,一般人的记忆功能只利用了人的记忆潜力的千分之一,而大多数人都认为我们的记忆水平已到头了,不可能再记得更多了,主观上的松懈,使得记忆神经缺乏刺激,因而与人类所应有的记忆水平相距甚远。

美国的一个教育专家做了一个试验,将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班级的学生当作优秀班的学生来对待,而将一个优秀学生的班级当作问题班来教,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原来成绩距离相差很远的两班学生,在试验结束后的总结测试中平均成绩相差无风。原因就是差班的学生受到不明真相的老师对他们所持信息的鼓励(老师以为他所教的是一个优秀班),学习积极性大长,而原来的优秀班学生受到老师对他们怀疑态度的影响,自信心被挫伤,以致转变学习态度,影响学习成绩。

信心就像能力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动到最佳状态。而高水平的发挥在不断反复的基础上,巩固成为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将人的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一个人的成长路线如果是沿着这样的积极上升式行进,可以想象其积累效果是十分可观的。在许多伟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超凡的自信心,正是在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他们敢于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并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获得最终的成功。在人才辈出的国家里,在那些伟人、名人身上我们同样可以找到自信的催化作用,而且在我们周围的优秀人才身上,也不断放射出自信的光彩。

在如今国际大交流的时代,美国作为本世经涌现出来的最具实力的经济大国,在民族素质上也自成一派,为世界各民族提供了学习与借鉴的榜样。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大国,吸引各国优秀人才是它经济、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一部分,但美国自身在短短几百年历史中形成的一些特有的民族特性,在美国经济发展中起了不可忽略的主导作用。这里我们重点要谈的是它作为一个民族所表现的强烈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已渗透于美国教育的各方面,又反过来促进了民族优良文化的发展。在美国的家庭教育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这一点。在以下的章节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家庭是多么重视自信心的培养。

与美国人的教育思想相比,中国的家庭教育有更深的家长式教育传统,家长对孩子的基本教育方针是保护、灌输、训导。具体表现在对孩子的冷暖饥饱、人身安全方面的不同教育,在这方面,中国家庭都有过度保护的倾向。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在美国,很多孩子喜欢玩滑板游戏,在街道两旁,广场的水泥路面上,常常有美国孩子冲来撞去,在几尺米高的台阶上跃上跃下,令人不禁为他们的安全捏了一把汗。有趣的是在这些玩滑板的孩子中,中国血统的孩子很少,原因是什么呢?玩滑板需要技巧,而中国人玩具有技巧性的游戏向来是不在话下的,但玩滑板需要胆量,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样在美国长大,为什么中国血统的孩子很少玩这些冒险的游戏呢?追本溯源,原因在中国家庭的传统意识上。许多中国家长认为这种游戏太危险,很容易摔断上肢,因而不鼓励孩子玩。虽然这种游戏对孩子的胆量是一种挑战与训练,但中国家长还是认为冒这种风险去让孩子获取胆量不值得,保险系数低。家长们的这种看法对孩子们有很大影响,使他们本来就有的、对这种运动的畏缩情绪更受到抑制,因而有理由后退。这种对身体的过度保护而带来的性格上的胆怯的缺陷,其实比一些不严重的外伤更具有损伤性,而且这种性格上的伤害将是终身的。外伤会很快痊愈,性格软弱却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我们当然不鼓励孩子随意冒险,这里有一个界限问题。但鼓励孩子有一定冒险精神,有克服胆怯的勇气,有与别人一比高低的信心,却是十分重要的。许多体育运动都具有培养孩子勇气、信心及冒险精神的特性,鼓励孩子积极参加有挑战性的运动,无疑会对孩子将来的人生发展带来很大益处。

在美国各高等院校不生中品学兼优体育好的学生很多。体育不完全是一个锻炼身体的手段,它可以教会人如何迎接挑战,能有几项出色的体育成绩是令人羡慕的目标。美国家庭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参加社区组织的垒球队、足球队、排球队等等体育活动,做教练的常常是学生家长,而每次比赛家长都要参加助阵或做比赛服务,像医药护理、运送饮料等。许多从中国、香港或台湾去读大学的学生在学习上名列前茅,但在体育和其它业余活动方面,如音乐、舞蹈上感到有压力,而选择器乐作为多维发展手段,但在上,尤其是挑战性比较强的项目上,却是自叹不如。也难怪,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父母用心呵护下,在对体育普遍轻视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要想克服心理上的羁绊,奋身向前的确不易。东方文明特有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性的发展。事实上孩子在体育项目或其它体力游戏上所锻炼出来的勇气、自信及胆大心细的作用,不仅只在上有所表现,也影响到他们日后在事业中的所作所为。美国华尔街证券交易所中最好的经纪人往往是运动员出身,这不单单是他们拥有一般人所没有强壮体魄,得以应付高强度的精神紧张,而且在心理素质上得天独厚,反应迅敏,自信而有魄力,敢于做决断,理所当然地满足了这项工作的职业要求。

在知识的培育上我们的家长普遍对孩子灌输太多。灌输和为一种教育方式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不仅在对知识传输的有效性上,更主要的是对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大束缚作用。我们的家长常常持有这样一种态度:“你还小,懂什么?让我来教你,你照我说的去做。”这种态度的根据在于我们对孩子的知识、智力水平的错误评价。我们常常低估孩子自我观察力学习的能力,因而经常为孩子的出人意料的聪明举动感动惊讶。但在我们的家长赞叹自己的孩子聪明的同时,仍不能打破成见,以客观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智慧,而是沉醉于自己的导师地位,凡是在自己以为有一些知识的领域,对孩子的观点大加鞭挞,横加修改,一定要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才解释为正确,哪里知道我们的孩子聪明得很,尤其由于没有被既定的理论与观点“点拨”过,他们思路开阔,常对事物有惊人的理解与洞察力,有时显示出比我们成的人高明得多的见解。只可惜我们的家长并无心去思考孩子的意见,不准备接受孩子的认识有比我们高超之处这一事实,在迫使孩子们接受我们的观点的同时,大大地打击了他们主动探索世界奥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总的来讲,我们不喜欢孩子有太多的问题,因为我们也不知道答案。我们喜欢做是买一本大全,照书上读,照书上做,一书出音,懒得费脑子去和孩子一步步地探索并找出问题的答案。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最简单的用一句话可以驳回的便是“你怎么有这么多问题?有什么用?”一语蔽之,既掩盖了自己不知答案的窘境,又省去了没完没了的麻烦。而对孩子来讲,大多数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宁可费许多周折送孩子上这个班那个学,以便开发智力,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毫不在意地驳回他们的触角,而不是坦然地承自己不知答案,或表示要共同探讨或提供其他寻找答案的徐径。

在美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许多课题选择机会,要求学生自择题目,自组程序,到图书馆、试验室和博物馆做调研,完成课题研究,而在家庭中,父母也尽量提供机会,帮助孩子解答问题。这两种教育的效果区别是很明显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几乎都遇到一个问题,当指导老师要求研究生自选题目时,中国来的学生束手无策,不断向老师挖情报,以便找出一些线索,否则便不知所措。这里显示了不同教育理论所导致的差别。我们希望自己的后代是有头脑,会独立思考的人才,但没有自信心的支持,很难培养出真正独立、有开拓精神的人才。

□过分保护会使宝宝失去自信心

在美国的一次旅行途中,我曾看到过这样的幅图景。

去加勒比海的豪华游轮的乘客开始陆陆续续地上船了,人人都背着旅行袋,兴高采烈,在佛罗里达的阳光下,显得健康而有朝气。在这群游客中,有一家人吸引住了我的注意力。这是一对夫妇带着四个子女,孩子们都是中学生的样子,其中一个女孩令我不得不多看几眼,她是跛子,而且跛得很厉害。让我感到触目的不是她的残疾,而是她背上背着的大包袱,显然包袱里面是她的旅行用品,如果她是一人旅行,倒也不为怪,怪的是她身后的兄弟个人人高马壮,他们轻松地背着自己的背包,很坦然地跟着姐姐后面跨上船来,再看父母也丝毫没有要照顾这女儿的意向,我不觉很为这女儿叫屈。如果不是碍于她的家人在旁,很可能要去了。

这件事在我脑海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初始时,认为美国真是人情淡薄之极,连家庭之内都无互相照顾之情,若是在我国,即使是素不相识的路人,公益心强一些的,恐怕也会援手相助,何况家人。

许我年过去,我对美国社会有了更多的了解,后因倾力于对孩子的教育,接触到不少闭幕式教育理论,这件旧事又回到我的脑际。

我们在这里谈的是自信,一个人的自信最重要的支柱是什么呢?是相信自己有实现自己目标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首先从自立能力的培养为起点。美国家庭注重对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反对过份保护孩子,一方面过分保护会使孩子失去锻炼、成长的机会,另一方面过份保护也使孩子感到能力缺乏,因而对自己失去。对于一个有残疾的孩子,自信心更加容易受到伤害,一个连自己的起居都不能照料的人还能谈得上其它吗?试想,如果上面例子中的家庭,对女儿施行特殊照顾,生活起居样样帮忙,尽量避免她在体力上的不便,这样虽然满足了父母及兄弟姐妹对自己的亲人的不幸予以补偿的渴望,对她表现了令人温暖的亲情,但是对其漫长的人生来说我们是在帮助她还是在伤害她呢?

一个残疾的孩子,很容易对自己产生怜悯,由于身体上有缺陷,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畏惧之心,甚至悲观失望。家人对她的特意呵护,只会加重她的这些感觉,使她对自己失去信心。一人连自己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人,该是多么可悲可怜。在这样的心境下成长的孩子不单单是生理上有残疾,更重要的心理上也有残疾。生理上的残疾可以用各种器械和技术来克服,但生理上的残疾却难以修复。由此看来,家人的特意关怀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银大的危害。我们应当松开对孩子的束缚,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闯荡,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虽然大部分家庭的孩子都是生理健康的孩子,但道理却是相同的。做父母的都是爱孩子的,希望能提供一切能保障他们幸福的东西,但幸福是要依靠自己挣得的,我们没有办法给他们买幸福保险。如果说有什么相近的保险,那就是树立孩子对自己的信心,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而不是用不恰当的爱阻止孩子锻炼自己。孩子们需要一定空间去成长,去试验自己的能力,学会如何对付危险的局势。“不要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可以做的事。”如果我们过多地做,就剥夺了孩子发展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的自立及自信心。明智的父母,应当鼓励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条件,尽量地培养自理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信心在能力的支柱上成长。

不要打击宝宝的自信心

要提高孩子的自信,增强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鼓励是最有效的手段。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不断的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鼓励的重要性其实不难理解,因为成人自己也需要,只是我们常常忘记孩子是多么渴望鼓励。如果我们将自己放入幼儿的处境,就不难理解,试想当一个幼儿来到这个世界,他所看到的是什么呢?是色彩缤纷的环境,来往穿梭的人影。他大一些时,想加入到大人的行列,像大人一样行动自如,举止潇洒,但发现自己连走路这样简单的事,都要慢慢学来,这是多么严峻的现实啊!处于这种情况下的孩子最大的希望是什么呢?就是在这种一无所能的情况下,瞄准“万能”的成人世界,开始万里里跋涉,从最基本的技能学起,希望有一天能自立,能够成为家庭、社会中称职的成员。在这时刻他们最需要的又是什么呢?是鼓励、是战胜困难的和勇气,这也是我们家长能够给予孩子的最宝贵的支持。

但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忽视鼓励的重要性,常常忘记鼓励,轻视鼓励。许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需要的是教育,耐更多的是训导与惩罚。鼓励是什么,他们不了解,也不在乎。他们没有认识到没有鼓励,孩子就不能健康地成长,没有鼓励,可能使孩子产生不良行为,并由此产生了很多打击孩子自信心的例子。

4岁的杰克看着妈妈给花浇水,他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拿起水壶,想要帮助妈妈。“别动,杰克,”妈妈说,“别把水洒到身上,让妈妈干吧,你还小呢。”

妈妈没有意识到她这么做是多么残酷地打击了杰克的自信。她使杰克认识到自己是多么渺小,降低了杰克对自我能力的评估。4岁的孩子是可以给花浇水的,就是把衣服弄湿了、弄脏了又有什么关系。孩子一旦能够识到各种花,并且看到浇过水的花更加美丽,他会充满自豪感,引起更多的兴趣去探索这个世界。我们应该给他机会。

3岁的彼得在自己穿鞋。“来,彼得,妈妈给你穿,你穿得太慢。”妈妈抱过彼得,三下二下系好鞋带。彼得面对妈妈熟练的技巧便感到自己的不足。他灰心了,伸着脚让妈妈给他把鞋穿上。

其实,放和让彼得自己去穿,第一次有可能穿不好,以后会穿得又快又好。”到时再表扬几句,彼得会认为自己又学会了一技之长,以后处理其它事会很有信心。对这样许许多多的小事,成人用自己的行动和语调,对孩子显明了,他们不能干,不熟练,不如大人。当然这里有一个客观情况,妈妈急于出门,好在送完彼得后不误上班时间,但这一点可以用其它方法弥补,像提前让彼得穿鞋,或在晚上抽出时间让彼得练习系鞋带。

我们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最出色的青年,不惜花钱让他们去上各种训练班,提高能力,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又不允许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去发现自己的潜力,而是怀疑他们的潜力,限制他们的发展。当两岁的孩子要帮妈妈收拾桌子时,父母们经常夺过碗碟:“小宝贝,你会把碟子摔碎的。”为了不使碟子破碎,结果使孩子的自信心破碎。孩子们努力去发现自己的长处和能力,他们总想试着干这干那,好奇心驱使他们一次次地接受挑战,他们会跟在大人身后,你做什么,他就去做什么。我们却泼冷水。当孩子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们说:“穿错了,穿反了。”当他们自己吃饭时,我们说“看你把衣服弄得多脏。”我们把勺子拿过来,喂他吃。就这样,我们让他们清楚了自己是多么的不行,我们是多么的能干。如果他们不高兴,不肯张口吃饭,坚持要自己吃,我们还要大发脾气。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做的这些事打击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认为孩子们弱小,怀疑他们的能力。

我们相信孩子长大后能够干成事的,而且还要干大事,但现在还小,所以不需阗急。我们忘记从他们出生后,我们就急切地盼望他们能跟我们笑一笑,挥一和,不厌其烦地教他们喊妈妈爸爸。我们就是在鼓励他们学习、行动。那时候我们还有耐心、有意识,因为这里面有娱乐成份,而且说说笑笑也不会给大人带来麻烦和干扰。一旦他们的行动给我们带来麻烦和干扰,我们就宁愿等一等,等到明天再要求他们做事。孩子们有天生的主动性,他们从很小就认为自己能干一些事情。如果杰克总是跟着妈妈身后叫着,“我要浇花”,“我要打鸡蛋”,“我要洗盘子”,“我要打扫屋子”,而妈妈永远回答:“宝贝,你太小了,去玩玩具去吧。去看电视去吧。”这样的话,当杰克10岁的时候,妈妈说“杰克,来帮我把洗衣机里的衣服取出来,放到烘干机里。”杰克可能会说:“妈妈,我忙着玩游戏机呢。”或者说“先等一等。”结果一天过去了,他还是没做这件事,或者他会很奇怪,这种事情,干嘛非扯上我……妈妈还没明白,是她把杰克教育成这个样子。

□不要拿孩子与他人做比较

对于我们中国家长来说,将孩子与他人的孩子进行比较是很自然并经常使用的激励手段。我们认为提醒孩子别人有什么样出色的成绩,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使其怒力向上。然而这样做有没有弊端呢?让我们来看一下美国教育者对这一现象的分析。

珍妮和琳达是表姐妹,两个人经常在一起玩。快到圣诞节了,学校刚一放假,琳达就到大姨家来玩。这天大姨和琳达在厨房里聊起成绩,琳达很骄傲地告诉大姨,她除了科学是B,其余的都是A,“你真是个好孩子,总是学习得那么好。咦,我还没看见珍妮的成绩单,珍妮,你来一下。”其实珍妮已在楼梯上听到了下面的对话,踌躇着不愿意出来。听到妈妈喊她,不情愿地走过来。“珍妮,这次考试考得怎么样?成绩单在哪呢?”“在我房间里。”珍妮很慢地回答。看着她无精打采的样子,妈妈开始有些生气了,“是不是又得了坏成绩?去把成绩单拿来,我要看一看。”单子拿来了,没有一个A,大部分是C。”你真让我感到羞愧,珍妮。”妈妈忍不住地大声训斥起来,“你的成绩为什么总这么糟?琳达总是得到好成绩,你为什么不能像她一样,你的学习环境哪一点比她差?你就是太懒,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听讲,你是我们家的耻辱。回房间去好好想一想,再来跟我谈。我不想看你这个样子。”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在琳达面前受训了,珍妮还是很下不了台,含着眼泪回到了房间。

珍妮与琳达从小就在一个学校上学,她们俩家住得很近,来往密切。琳达是一个非常聪明、非常出色的学生,不但学习好,而且在学校很受欢迎。珍妮觉得自己像个丑小鸭,情绪总是不高,她那么需要得到善良的鼓励。但她从小就感到来自琳达的压力,觉得自己无法比得过她。而妈妈不但没能给珍妮以鼓励,反而使她陷入更加泄气的境地。因为妈妈总是夸奖琳达,数落珍,这的确让珍妮伤脑筋。

这里妈妈犯了几个错误,对珍妮的教育十分不利。首先妈妈还没能看到成绩卡,就非常肯定地说珍妮一定得了坏成绩,表明妈妈对珍妮一信心都没有。妈妈的态度便使珍妮空放弃努力,认为自己启远是一个失败者;然后妈妈又告诉珍妮,她为珍妮感到羞愧,使得珍妮更加为自己是一个毫无价值的孩子,在妈妈心目中没有地位,不受喜爱,会变得情绪低落。最后妈妈又表扬了琳达,并拿她与琳达比较,使得珍妮对自己的能力更加怀疑。她说希望珍妮能够像琳达,对珍妮来说,这简单是一个不可能的目标。珍妮认为自己怎样努力都不能使妈妈满意,对她的自信心又加一道障碍。那么妈妈是怎样想的呢?妈妈或许以为她对珍妮的指责以及用使她感到羞愧的办法可以产生一种刺激,好让珍妮发奋起来,同时将她和琳达相提并论以促使她们之间的竞争,以此来提高珍妮的学习成绩。但是这种办法对一个从小缺乏鼓励,缺乏自信孩子,只能使她感到更加的软弱无力。如果要想鼓励珍妮,妈妈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再把她和琳达做比较,任何此类比较都是有害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她自己的个性,因此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从他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做别的孩子的复制品。如果妈妈对珍妮本来就没有太大信心,还要不是地表现出来,那么实际上她是不可能帮助珍妮进步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是将两个孩子的进程分开,停止对姐妹两人的成绩做比较,并关注珍妮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让珍妮明白无论她的学习成绩如何,只要她努力了,就是大家都疼爱的好孩子。

□宝宝需要鼓励

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够巩固孩子的自信。成功可以来自于建立丰功绩,但更多来自于日常的小事中。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景:

小潘妮4岁。一天她的妈妈买回了食品,正在厨房打开冰箱,把鸡蛋放到冰箱里。小潘妮本来在厨房桌子上,看妈妈摆放买来的食品。当妈妈把放鸡蛋的盒子从冰箱里拿出来放在桌子上,然后把鸡蛋从从买来的食品袋中拿出来时,潘妮便伸出手去抓盒子,也想帮着把鸡蛋放到鸡蛋盒里。“别动!潘妮,”妈妈大声叫道,“你会打碎他们的,最好让我来做这个。亲爱的,等你长大一点儿再来帮忙好吗?”

积极的探索是加速成长的最有效的途径,只有在探索的成功与失败中,孩子才能真正理解这个世界,理解自身。如果孩子的探索不会带来任何危险,只是可能打碎几个鸡蛋,为什么要制止他,又为什么要让他等待呢?如果我们用太我此类阻止“成功”地遏制了他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那么又要用多少鸡蛋弥补这种精神呢?我们太多地注意到正式的、有专家参与的教育,只要花了钱,看见有形迹的结果,才认为孩子得了益处。为什么我们重视分数、文凭,因为它们给我们一种简单的依据,使我们相信孩子进步了,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对于那些不能马上见到成效的潜能的提高,便缺乏耐心会忽视它。家长可能会说“会不会摆鸡蛋有什么关系,还是别给我找麻烦吧。”这样孩子会渐渐失去这种探索的勇气,接受成人的观念,那就是等待适当的年龄或条件再进行学习。

在孩子的出生阶段,在婴儿的幼年时期,面对着大千世界,他们常常感到束手无策。但是,仍然有勇气进行各种尝试,要学习各种方法,以使自己适应,使自己能够入这个世界中。但是在这个时候,我们成年人往往无意之中给他们设置了许多障碍,而不是帮助他们。我们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不相信他们的能力。比如一个2岁的孩子,如果帮助我们收拾桌子,当他手中拿到一个盘子的时候,妈妈会很快地说:“不要动它,你会打碎它的。”这样你可以保存好那个盘子,但是你的举动在他的信心上投下了阴影,而且推迟了他的某种能力的发展,或许你阻止了一个小天才的产生。大人们常常不经心地向孩子们展示自己多么有能力、有魄力、有生气。我们的每一句话,像“你怎么把房间搞得这么乱”,“你怎么把衣服穿反了”这类话,都会向孩子们显示他们是多么的无能,是多么的缺乏经验。我们这么做就会使他们慢慢地失去了信心,失去了自己努力去探索、去追求、去锻炼自己的自觉性,忘记只有通过各种锻炼和闯荡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作为家长我们常常有一各先入为主的概念,认为孩子到了某种年龄,才能做到某种事情,否则的话,他就是太小,太缺乏能力,不能做这类事情。但是往往孩子在那个时刻是可以做得很好的,但是我们却人为地推迟了他学会本领的时间。而且最关键的是我们的这种做法,会使孩子失去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减弱他们的进取心。这种消极影响将会对孩子的一生都有作用。

当孩子成功地完成一件事情时,他会对自己微笑,对自己的能力的证明感到满意,但如果失败了,他不但会觉得沮丧,还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丧失继续尝试的勇气。孩子在试着做事情时,难免要犯错误,这时做家长的要有意识地避免用任何言语或行为向孩子表明他是个失败者。不能在孩子脑中留下他是“笨蛋”的印象。在我们的脑子里,我们必须清楚,做一件事情失败了只是说明这个孩子缺乏技巧,这种技巧有时是因为父母没有认真地传授,而丝毫不该影响孩子本身的价值。我们应该培养孩子敢于犯错误,敢于失败,同时并不降低他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力。孩子和成人一样有勇气去犯错误、去纠正和改正错误。敢于犯错误和勇于改正错误是同样珍贵的。对于家长来说,我们自己就不能泄气或者失去信心。要想鼓励孩子,最重要的两条是:第一,不要讽刺他们,使他们受到不同程序的打击;第二,不要过地赞扬他们,以产生骄傲情绪。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要顾及到一点:不要使孩子失去对自己的信心。同时我们还要知道,如何去鼓励孩子的自信心。

学会适时鼓励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个做家长的都要仔细地研究与思考如何去鼓励孩子,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孩子的自信程序是表现在他的行为中的,如果孩子缺乏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对自己价值的信任,那么他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缺乏效率、缺乏积极主动性,他不会通过积极参与和贡献,来寻找自己的归属感。没有自信的孩子会很轻易地放弃任何妈力,表现出自己是无用的,而且有时还故意做出逆其道而行之的事情,这样做的原因是他信为自己是无能的,不能做出任何有意义的贡献,是没有价值的,那么还不如做些恼人的具体事情起码能得到别人的注意。家长主观而不问青红皂白随意训斥或打骂孩子,是最容易挫伤孩子自尊心和自信的。鼓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能让孩子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即自尊感和成功感。

要发现鼓励自己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深入地、透彻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就需要我们家长花时间去找到这种不同处。鼓励孩子,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与价值。有自信的孩子,不需要别人来评价自己的好坏。我们应当鼓励孩子将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相信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给孩子们机会让他们自行选择、决定,使之看到正确结果,这才是最好的培养自信心的正确办法。

从根本上鼓励孩子的自尊心,还应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对周围的环境以及整个大局势能够做出多少贡献,由此找出自己的位置和重要性。我们讲述这些道理,就是想让所有关心下一代的人们,有意帮助孩子使他们懂得自己是整个社会的一份子,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整个社会息息相关。他们可以做出贡献,可以与别人合作,可以参与,可以帮助别人使其变得更好。鼓励的重点侧重于使孩子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部分,是家庭的一部分;而赞扬更侧重于个人,个体本身。用鼓励的方法,我们可以教育孩子,人生的真正乐趣在于使我们的周围感觉到我们的存在,由于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好;鼓励使孩子认识到,他们无须变成一个完美无缺的孩子,只要他们肯于尝试,他们就会感觉到无穷的乐趣,这样才能塑造完整无缺的自我意识。

美国公众教育中,有一个日益壮大的趋势就是要建立各种各样的课程与活动,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大多数教师都同意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自尊,认为这是教育人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在失败的时候,常常会对自己说:“你看,这下可彻底摔了一个大跟头。”或者说:“你看,你做不了这件事吧!”或者是“你真是笨蛋,怪不得没有人喜欢你。”而我们用鼓励法教育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却应该学会接受失败和错误,并使其成为做人的一部分。他们应该习惯对自己说:“这次我失败了,但我还有另外的机会。我知道我是可以成功的,下次我一定要努力。每一个人都会犯错误的,我的朋友懂得那些,他们仍会喜欢我的。”有这种自信心的支持,我们的孩子才能做到百折不挠、自强不息。

□教宝宝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传统观念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父母们,大概都有可供反省的经历。回顾自己的成长轨迹,可以为抚育子女提供一些极有意义的提示。一位家长感慨道。

还记得小学时,在我进校的前一天,从家长那里得到的训导是:不要和同学闹矛盾,听老师话,不要招别人嫉妒。我因为外地插班生的身份走进一个业已形成的集体,分外小心,牢记家长的嘱咐,生怕引人反感,受排斥,因此十分出色地做到了“以和为贵”。或者是因为这一策略的效果显著,我很快“后来居上”,入了队,当了班长。然而同时也得到了一个“老好人”的称号。30年过去了,时至今日我仍不习惯与人当面锣、对面鼓地争论,坚持自己的立场,因此在生活与事业上,很受钳制。恼恨之余,也为了锻炼自己,常向小瓞小贩发起进攻。这当然是不公平的,但心态不平衡至此,也就顾不上许多了,只要吵完后不再有什么扑葛就好,好在今天还没有什么问题。

要一个人的个性是十分困难的,但个性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小的生长环境。纵观现代人的成功范例,常会发现他们在个性上有超人之处,其中一点就是敢于为他人所不为,敢于捍卫和实施自己独特的想法。这种勇气有一些天生的根源,但更有生长环境中的鼓励。

一位病人向他的心理医生叙说:我感觉自己就像变色龙一样,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似乎总是在躲避自我,不断根据周围的环境调整自己,到现在我简直稿不清谁是我了。

人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要变些颜色,但一个人如果连自己是谁都搞不清楚,自然谈不上有什么自己的观念和建议,也就更加谈不上有何建树。长期以来他已习惯于去附和别人,将自己淹没在随从的海洋中。即使偶尔有些大胆的有创造性的想法,却耽于一贯的胆怯与缺乏自信,或只是不习惯,而最终放弃,不情愿或情愿地继续做一个“随从”。

多少才能便在这样温和的压制中窒息了。在一个固化、崇尚顺从的时代,这样的个性也许可以因为善于迎合变色而受到赏识,但在改革迈进的时代,这样的个性是远远不适合了。

不敢拥有自己的想法,不敢表达和捍卫自己的想法,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出不同,归根结底是缺乏自信。自信的形仅仅是观念上的扭转,更需要成功与实践的辅助。培养孩子有足的勇气表达和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做父母的应当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机会。

我们当然不必有意鼓励孩子刻意地去标新立那里,做风流人物,但不要用现有的社会规范给孩子太多的束缚,应提供给他们有发挥自己想像力的机会,只要不伤及他人与社会,就让他在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的形象与风格吧。

□谦让但不能懦弱

谦让一向是受人称赞的美德,这种品质应当受到鼓励。但谦让不能与懦弱、自卑混淆起来,否则就不是一种美德,而是一种个性缺陷了。在孩子幼小时,父母应当警惕谦让后面所隐藏的这种个性上的缺陷。有一天苏菲的母亲目睹了这样的一幕:

苏菲刚刚得到一套自己喜爱的故事书,她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不时翻阅一下。这天来到祖母家,表兄罗杰看到苏菲的这套书,便十分强硬地要求:“你能不能让我先看这套书?我两天就可以看完,你可能要花上一周?”苏菲上显现了矛盾的表情,哼哼叽叽,说不出所以然。罗杰进一步追问她:“你说到底怎么样?要不要先给我看看?”“成……吧”。苏菲不地答应了。“你可答应了,不要后悔!”罗杰不客气地占有了书的先读权。而且没有丝毫感激的意思,颇有理所当然的意味。

妈妈看到这一幕感慨万分。她想到自己年届不惑,却常常不懂得或不敢坚持自己的立场,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给她的事业带业不可弥补的损失。最为遗憾的是,尽管她意识到这种个性缺陷的不利,努力去改正,却是难移本性,颇有望洋兴叹之感。苏菲今天的表现,使她仿佛看到明天的又一个自己。谦让是传统的美德,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化的今天,也仍不失价值。很难想象一个完全不知道谦让的民族会是怎样共存。然而谦让的行为如果是出于震慑、畏惧而非一颗博爱之心,那便归于懦弱了,一个出于怯懦而不敢维护自己应有权利的人,将会拥有一颗扭曲的心灵,产生对人与事的不平的愤慨,这种愤慨或使人偏激,最终使人变成暴力、充满仇恨的人,或使人丧失了自信与抗争的勇气,学会处处拱手相让,让对自身懦弱的不满吞噬自己的灵魂。

苏菲对罗杰怀有很复杂的感情。他们从小一同在祖母家长大。苏菲的到来使罗杰很是难过了几年,他为失去的“万千宠爱独集一身”的地位而嫉恨苏菲,而这种嫉恨在“谦让妹妹”的要求下得不到正常发泄,长久以来形成了罗杰与苏菲在心理上的对立。使罗杰最快意的一件事就是使苏菲伤心。而苏菲从小不在父母身边,虽然有祖母的关爱,仍无安全感,很倾向于好四周人等。罗杰是与她年龄最相近的一个家庭成员,她喜欢同他玩,但也很愿意利用一下自己“一级保护”的地位,倚仗成人向表兄弟威风一番。

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优势渐渐倾向于罗杰。因为他毕竟大一些,懂得许多有趣的玩艺儿,苏菲开始追随左右,在罗杰偶尔友善的表示下,充当随从的角色。尽管她也有意识追求平等,但毕竟大她几岁的表兄要有见识昨多,而罗杰又毫不客气地向苏菲显示这一点,以令苏菲自惭形秽为乐事。在这新形成的心理格局中,苏菲点了下风,罗杰对她的权威已不可置疑。妈妈回到苏菲身旁时间不长,对于他们之间经常的争吵,她不以为意,认为这是正常的具性发展过程,但对苏菲今天的表现,她愕然了。她很清楚地看到苏菲的承诺是出于无奈甚至是违心讨好的成分,这使她担忧起来。

事后她问苏菲:“你真的是心甘情愿地给罗杰先读权吗?”“妈妈,你别问了。”苏菲难过地说。“苏菲,谦让是好的,我并不希望你对所有的事与物都斤斤计较,刻意强调自己的权利。但是你要明白你的愿望究竟是什么,你的立场又是什么,不是一片混沌,任人驱使,必要时要学会说‘不’。”

对于一个有正常健康心态的孩子,我们不必过于介入他(她)与其他孩子的交往之中。但苏菲这样的孩子,需要父母在心理上的支持,需要树立她的自我意识,培养她维护自己的利益的勇气,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谦让。

我记得曾观摩过一位很有名的心理治疗专家的治疗示范。示范本身自然很精彩,但给我启发最多的却是示范外的一个小插曲。自愿来参加治疗示范的病人已在观察室坐定,专家与观摩的人讨论这场治冶的方案,因为意见不一,讨论拖得长一些,从电视屏幕上可以看到观摩室中病人开始有些不安起来。

这一情景影响到观摩的人群,显然大家都希望早些结束讨论,让专家尽早进观室与病人相见。于是讨论变得难以心平气和,人们开始言辞激烈起来,在与专家观点对立的同时,颇有些“还不快些进去治疗”的心意的流露。观摩的大都是专业人士,我置身业外,看这场景颇为有趣,不由也为主持人担忧起来,希望她能早早结束这一讨论。

但显然专家没有顺从众意的愿望,反而摆出一付非要将讨论进行到底的架势。直至全场气氛趋向平静时,她才笑着说:“我知道大家刚才在想什么。你们都希望我尽快结束讨论,开始示范,我感到了这种压力。但一个好的心理治疗医生是不能在压力的压迫下走进治疗室的,那样肯定不会有好的治疗结果的。只有在自己心态稳定的情况下,才能了解病人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才能开动脑筋帮助他。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你感到自己是被压力牵制时,说法要停下来,不要被压力推着。停下来想一想,找找自己的感觉,停下来想一想,天是不会塌下来的。”

我们常常讲某人有大将风度,临危不乱,指的就是这种心态了。只有在日常生活中锤炼出这种承受压力而不为所摧的“定力”,才能在遇到真正的争流时,懂得如何把握,叛别方向。

苏菲需要一段时间,找回自己的感觉和立场,要她急转直上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对她讲:碰到犹豫不决,又深感压抑的事情,对自己也对别人说一声“容我想一想”,这没有什么不恰当的,别人也没有理由由此嘲笑你。

在衣食丰盛的今天,孩子们最为需要的不是玉食锦衣,不是珍玩美书,而是父母在心理上的支持。

□如何让宝宝学会激励

能够自我激励的人便能够面对困难,也渴望克服困难。对大多数人来说,自我激励便是辛勤工作的同义词,而辛勤工作又使你走向成功,带给你自我满足。

美利坚民族祟尚自我激励、勤奋工作的传统,是由15、16世纪移民美洲的清教徒及其他宗教团体确立的。他们相信,今生努力工作和自我牺牲能换取天堂中的安宁与幸福,而西部广袤的土地更吸引了满腔雄心壮志的男男女女,他们渴望在新的大陆上获得财富,提高社会地位,尽管他们的动机各不相同,但他们共有一种精神:由顽强的决心和自强自立精神所组成的先驱者的精神。

工业革命又把自我激励推上了美国民族美德的“十佳”位置。美国人用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领导全世界迈上了新的台阶,他们开始崇拜自己创造的机器了。这些由钢铁锻造、零件组合的复合体,能够同时干几十人的工作,从来不需要停下来喝杯咖啡稍事休息。

然而,机器都缺乏成功的感情因素、激情、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而这些是与伟大成功分不开的。很显然只有人类才具备这些高贵品质。

只有获取成功的精神品质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满足,这种满足甚至远远超出了成功本身。那些需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而获得成功的人,最能完美地体现自我和坚强决心的精神力量。我们可以找到无数战胜身体残疾,成就常人难以成就的事业,成为众人钦佩的明星的例子。比如,汤姆·邓普西,生下来没有右手,右腿残疾,却为新奥尔良圣人队打破了世界记录;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小学时学习数学就有障碍,世界著名运动员布鲁斯·吉纳和马吉·约翰逊,著名演员吉尔和汤姆·克瑞斯,科学家哈维,甚至著名政治家温斯顿·丘吉尔、纳尔森·洛克菲勒等都曾遇到过不少困难,但他们最终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辉煌的成功,要列举这些了不起的人和事,真是不胜枚举。

他们是如何自我激励,获得出人意料的成功的?你怎样才能培养孩子掌握这些技能,从而获得成功,得到满足?我们只要从孩子的发育过程了解了自我激励的内涵,这些问题便不难回答了。

和其他情商技能一样,了解和控制所处环境的能力也是天生就具备的。婴儿刚刚呱呱坠地,就对外部世界感到好奇,并努力想了解。如果你把手指放在婴儿掌心,她就会马上抓住。扶她坐起来,她的双眼就会突然张开,象玩具娃娃。扶她站起来,她会本能地迈腿。所有这些都说明,她天生就有掌握环境的欲望。从翻身、坐起、站立、走路和说话,她会不松懈地追求一个又一个目标。

但美国孩子到了7—8岁,功课变得日益繁重时,就会出现一点问题,他们会对学习和发现不再感兴趣,天生的自信心渐渐消失,却过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如今的孩子小小年纪,什么也不会,却异常骄傲自满、颇让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们感到头疼。有些学生更是因为缺乏自我激励的精神,导致了许多性质严重的问题,比如,使用毒品、酗酒,以及对公物肆意破坏等等。

半个世纪以来,研究者们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人很富有自我激励精神,而有的却相当缺乏?他们也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我在下面3章中要详细论述。要点为:

●教会孩子期待成功;

●为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掌握周围的世界;

●使教育与孩子的兴趣、学习方式相结合。相适应;

●教育孩子看重坚持不懈努力的价值;

●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困难并克服它。

□如何帮助自卑的宝宝?

以往人们认为,儿童总是过高估计自己,给予自己过高的自我评价,因此,总要告诫儿童:不要骄傲自满。然而,最近有不少调查结果表明,相当一部分的学前儿童和小学生都存在自卑感,这些孩子极少或从来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的才能,对自己的评价是“很蠢”、“很差”、“不能干”等,这说明,自卑感,这种轻视自己,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并因此感到痛苦的心理状态,在儿童中存在,应引起家长注意。

自卑感是如何形成的?

孩子幼年时,在许多方面能力尚弱,所以需要成年人悉心教导、抚养,因此,孩子视成人(父母或教师)为“权威人物”,此时,如果成人经常说他“笨蛋”、“傻瓜”、“胆小鬼”,这些消极评价成为孩子认识自己的最初基础,形成对自己基本看法:我永远比不上别人,我总比别人差。于是,做起事情缩手缩脚,信心不足,自卑感由此而生。

来自“权威”的消极评价,与幼儿的自卑感形成有极大关系,而随着年龄增长,交往扩大,来自小伙伴团体评价的影响也逐渐增大。如果儿童能得到小伙伴的普遍好评,成为受欢迎、有“地位”的人物,则儿童特别自信,有自尊。反之,被同伴瞧不起,受到排斥,则会自卑。能力弱,外貌差,性格差的儿童易成为自卑感儿童。

另外,儿童与同伴交往过程,也是相互比较的过程。由于儿童认识水平有限,观察问题片面,因此,不能全面分析自己和别人的优势与不足,如果只看到别人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则会形成自卑感。加之,现在的父母总喜欢拿自己孩子与别人比较:“你看,小丽弹琴多棒,你怎么学不好?”“你看力力考试100分,你怎么只有90分?”诸此种种,孩子能不自卑吗?

如果您发现孩子有自卑感,请仔细查找、分析原因,分别对待。当然,许多时候,自卑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既有来自成人、同伴的消极评价,又由于自身能力弱、外貌差等缺陷,更有因为不懂“人无完人”、“人皆有长处与短处”的道理。所要孩子克服自卑感,首先妈妈自己要有自信心,否则就不一定能成功。妈妈要多教育孩子,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管是身体方面还是其他方面,要使孩子能够扬长避短。妈妈要多鼓励被子。美国参议员艾摩·汤玛斯,在小时候因身体原因,就有着较强的自卑感。他的妈妈就是这样做的。他的妈妈这样说过:“……儿子,你的身体不太好,你可以用你的头脑为生,用自己的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宣传鼓动的力量……”因此,艾摩在妈妈的教育下,避开了身体上的劣势,克服了自卑感,终于获得了成功。

妈妈可以多给孩子讲,许多人都有着自己的缺陷,都会产生自卑感,关键要能够克服自卑感。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为自己相貌不扬而自卑。据说,从孩子时起,他就对自己容貌不扬而十分敏感。他感到苦恼,像自己这么丑的人,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取得成功。他的眼睛不但小而且还是凹进去的,前额窄,嘴唇厚,鼻子像大蒜头一样,耳朵大得令人吃惊,打个比方来说,好比是一个大猩猩一样。他在校时,老师对他的评价也是不高的,老师说他哪方面都不行。但他没有自卑,扬长避短,不去当演员,不被不良评价所影响,最后终于写出了《安娜·卡列尼娜》等文学名著,成为世界级的文学大师。

亚里士多德、达尔文、伊索、拿破仑都有口吃病,亚历山大、莫扎特、贝多芬、拜伦都因身体佝偻、口吃、身材矮小、耳聋等而产生过自卑感,但他们不因此而灰心,不丧失生活的勇气。他们坚定了成就大业的信心,结果都取得了成功。如果他们克服不了自卑感,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爱因斯坦在校时被称为不爱学习的孩子;爱迪生的绰号叫笨蛋,是学习劣等生;拿破仑的学习成绩曾排在第42位;丘吉尔则两次大考落榜。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自卑,相反,都取得了成功。

妈妈可以用事实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心,从而使孩子健康成长。

□宝宝太骄傲如何是好?

骄傲有时会被误认为是信心十足的表现,因此不少家长对自己孩子骄傲自大的毛病视而不见,甚至认为这是好事。事实上,骄傲是一种盲目的或过度的自信。它不仅不会给人带来成功,反而对孩子本人的成长和良好性格形成很不利。因为骄傲的孩子往往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别人,这种心胸狭窄的孩子很难同别人友好相处,容易受到小伙伴的拒绝和排斥。而且骄傲的孩子只能听奉承话,听不得一点批评和反对意见,稍微遇到挫折就会失去心理平衡,难以摆脱将来生活中必定会遇到的困境。

不少孩子的骄傲自大是被父母“夸”出来的。尽管适度的称赞在儿童的成长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过多的、不切实际的称赞却会使孩子造成爱虚荣、自满的毛病。所以,称赞自己的孩子,特别是那些已经“翘起了尾巴”的孩子时,要注意:(1)不要在众人面前炫耀孩子的优点。(2)不要用贬低别人的方式称赞孩子,像“我们家贝贝特别聪明,哪像壁毛毛笨得不开窍”这类话是绝对不应该说的。(3)对孩子的称赞要有针对性,没必要仅仅因为孩子长得漂亮而当着他的面大加赞赏。(4)对孩子的称赞要具体地就事论事、恰如其分,称赞优点的同时不要忘了提醒孩子改正缺点。不过,对于那些受到称赞的机会不多的孩子,就不必恪守这一条原则了。

对于骄傲自大的孩子,除了要用正确的称赞方式以外,还应该使他们得到锻炼的机会。具体地说,就是交给孩子一些难度稍大的工作,使他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还需向别人学习,寻求别人的帮助。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促进孩子进步,另一方面又能防止孩子由于过分顺利而滋长骄傲情绪。

有不少儿童故事,比如“骄傲的孔雀”、“龟兔赛跑”等等,用来教育骄傲自大的孩子是再合适不过了。通过讲故事来讲道理,孩子们会比较容易接受,印象也比较深刻,所以这类故事一直被家长和幼儿园老师采用,效果也非常好。

□环环相扣小游戏,自信自立好宝宝

①吹球进门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促进自信心发展。

准备一个纸盒,剪掉上下两面,将纸盒竖立在桌上,作为球门,在纸盒前方一段距离放几个乒乓球,孩子和爸爸妈妈可比赛用嘴吹乒乓球,球进门就得分,看谁得的分多。

在比赛时,成人可适当控制进球的多少,让孩子觉得有趣。乐于进行这项游戏;当孩子吹进球时,爸爸妈妈要给以鼓励。可根据孩子的肺活量安排乒乓球与球门的距离。

②小猴耍把戏

增强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把一块白色厚纸剪出两个正方形,分别在两张纸上画上同样的猴子,把其中一张图画沿对角线方向用胶布固定在一根饮料吸管上,另一张贴在背面,将吸管夹在中间(注意,图画对角线长度要比吸管短)。再用一根铁丝穿过吸管就可以了。

孩子双手执铁丝,家长发出指令,孩子根据指令吹气。指令可有:a懒散的猴子。家长发出此指令时,孩子缓缓吹气,猴子慢慢翻动。b疯狂的猴子。家长发出此指令时,要求孩使劲吹气,猴子将快速转动。

纸猴是靠吹气转动的。吹力不同,旋转的快慢也不同,孩子可以从中体验到自己的力量。从而增强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③我爱我的名字

通过活动使幼儿喜爱自己的名字,对自己充满信心;使幼儿懂得人的姓名有两部分,姓和名,开阔幼儿的眼界。

制作名片:准备一些纸和绘画笔,让幼儿写自己的姓名,家中的电话号码、家庭地址,(可用图画作标志)也可画上自画像,让幼儿自由发挥,制成各种样式的名片。

交换名片:组织集体游戏,进行击鼓传花,花落在谁手里,谁就跟幼儿打电话,可问幼儿:“喟,你好,请问你姓什么,名叫什么?幼儿必须回答:“我姓×,叫××,大家都叫我×××。”然后,幼儿带着自己的名片,与成人交换名片,游戏可重复进行。

家长可事先给孩子讲讲他名字的由来,让他加深对自己名字的认识。

要教育幼儿尊敬朋友,不给别人起外号。

④听话的小猫

让孩子练习轻轻地走,训练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品质。

准备两个猫的头饰,妈妈当猫妈妈,宝宝当小猫。“猫妈妈”伸伸赖腰,告诉“小猫”:“现在我要睡觉了,小猫,小猫不要吵。”说完,“猫妈妈”低头装睡,“小猫”悄悄离开妈妈,在屋子里轻轻走动。一会儿,“猫妈妈”醒来,问:“小猫、小猫在哪里。”“小猫”迅速地回答:“在这里。”然后又轻又快地走回“猫妈妈”身边。“猫妈妈”摸摸“小猫”的头:“你是听话的好宝宝。”

□自我激励好

故事会

1

有一只蛙,住在一个井里。它只知道井底小小的一块地方,只看见井上小小的一块天空,根本不知道井外有多么大的世界。

一天,来自东海的大甲鱼出现在井口上。蛙便向它夸口道:“喂,你瞧我这里多好!我可以自由地跳跃,可以安闲地坐在井壁的坎儿里休息;要游泳,水很充足,可以浸没我的腿,浸到我的下巴;要散步,也可以在软软的烂泥上舒服地踱来踱去。和我一起的小蝌蚪、小螃蟹之类,谁也比不上我!我简直逍遥自在,快乐无边!你何不下来玩玩,参观参观我这一汪大水?”

甲鱼听了,倒真想下去看看,可是左脚还没有跨进,右脚的膝盖却已在井口上搁住了。甲鱼连忙后退一步,站稳后对井蛙说:“朋友,你知道。海吗?海之广何止千万里,海之深,何止千万丈。闹几年水灾,海水涨不了多少;连旱几年,海水也并不见得浅些。住在那样的大海里,才真正的逍遥快乐呢!”

可见,同“并底之蛙”谈海,怎么谈得通呢?它是无法体会海的。

故事会

2

有独立见解的人相信自己的力量,认为正确的就坚持,不看人的脸色行事,不人云亦云,鹦鹉学舌,遇事会果断处理。

小泽征尔在一次国际音乐家指挥大赛的决赛中,按照评委给定的乐谱指挥。在指挥时发现了不和谐的地方,于是重新演奏,仍然不如意。这时作曲家、评委都郑重说明乐谱没有问题,只不过是小泽征尔的错觉而已。面对这些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小泽征尔思考后突然大喊:“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判台上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前两位参赛者虽然发现了问题,终因趋同权威而遭淘汰。自信、果断的小泽征尔摘取了这次世界音乐指挥大赛的桂冠。

故事会

3

女儿上小学了,于是妈妈自然地成了陪读。从“b、p、m、f”到加减乘除,从“上下来去”到应用题,妈妈无不精通。每天晚上,天可以不聊,电视新闻可以不看,陪读成了头等大事。苦口婆心,费心费力,然而,女儿把这些看成自然,陪读因此收效甚微,女儿成绩从小学1至4年级从未名列前茅。

秋末冬初,自认为是一个“女强人”的妈妈,意外地下岗了。那一天,妈妈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家里,告知家人这一不幸的消息。她那平时被视为“不谙世事”的女儿竟大把大把地掉着眼泪,然后一把抱住了妈妈,说:“妈妈,我再也不吃零食了!”妈妈含着泪花对女儿说:“吃零食是小事,此时此刻,妈妈最希望的是你把成绩搞上去!”女儿挥舞着小拳头向妈妈发誓:“妈妈,我要为您争口气!”

这一回,女儿果真开始行动了。按理说,妈妈下岗后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陪伴女儿。而女儿自己立下一条规矩:自己的作业自己完成,坚决不要妈妈陪伴。就这样,不陪不逼,轻轻松松,一学期下来,女儿成绩首次进入了前10名。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培养宝宝的自立自强精神

□独生子女的社会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空前的独生子女的社会,他们将担负起祖国未来建设的重任。然而,这一代孩子在长辈的爱的包围和呵护中成长起来,他们常常只知道“拿来”享用和学习至上,却缺乏一些起码的劳动生活能力和基本的独立决策意识,孩子面临的是一个需要自己行走的社会,我们可以给孩子许多东西,却不能给他们走向社会的勤奋、胆识和坚强;不能给他们适应、生存和承受挫折的能力。遵循人生发展规律,从小就要引导孩子手脑并用,培养他们自立的习惯和适应能力,方可铸造他们长大后的自立自强,为走向未来、担当重任奠定最初的基石。

所谓的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不仅包括那些能延续生命的具体生活能力,而且还包括那些能保证学习与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社会能力。也就是说,一个孩子能否独立生活,还不可缺少独自面对社会时统筹安排自己生活的能力,包括对各类具体问题作出决定的决策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面对困难的坚强性格和勇敢精神。

有的父母说:“我不是不止孩子干活,也不是不让孩子拿主意,只是怕他做得不好。”实际上,这种担心是没有道理的。不给孩子锻炼的机会,怎么知道孩子干得不好?现在不给锻炼,以后就保证能干好、能有主意吗?何况,孩子干得不好,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错了可以改正。孩子学东西很快,当他出错时,只要引导一句:“试试这样看行不行?”或者“要是这样做,可能会更好”,孩子便知道怎么做了。因此,千万别因噎废食,大可让3岁的孩子去商店买东西,让学生自己安排假期活动。

孩子只有自由的时空,才有更多的机会自我作主,因此,应该给孩子提供必要的条件,让孩子自由活动。例如,提供给孩子积木,要搭桥、建楼、筑门、造车由孩子喜欢;孩子玩“过家家”游戏,谁当爸爸、谁当妈妈、谁当小孩,孩子自有主张,只要提供机会,让孩子一起玩就行了;孩子做完作业,给他一套宽松的衣服,要跑、要跳、要翻跟斗、要打球,由得他,用不着去告诉他该干什么。只有这样,孩子的行动才不会缩手缩脚,遇事才胸有成竹。

□生存能力与孩子的独立性

独立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反映出来的自立程度。一个独立性强的人能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自己的行动有主见,不轻易受环境和别人暗示的影响,但是又善于吸取别人合理的东西充实提高自己。独立性是儿童逐步走向社会、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它不仅是良好个性的特征、而且是发展智慧和创造力的重要因素。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的独立性往往都很差,几岁的孩子不会自己吃饭、穿衣、甚至洗脸,凡事都需家长动手。报上曾载过这样的消息:北京有位三年级小学生不会剥熟鸡蛋,一些大学生把脏衣裳寄回家要母亲洗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溺爱造成的。溺爱就是爱过了头,把孩子爱出行病,不讲原则和尺度。主要表现是:对孩子过分亲昵;把孩子看得太小,给孩子太多的爱护和关照;对孩子百依百顺;代替孩子做事;对孩子姑息、放纵。在溺爱型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依赖性强,缺乏独立个性,在独立生活中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毛病。许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其基本的学习、生活方面的行为习惯过分宽容,比如孩子从小就一边吃饭一边玩,玩具、图书到处乱扔,从来不收拾,家长常常不计较;等到孩子做事越来越不专心、马虎粗心,没有计划且无规矩时,家长才开始着急。孩子从小养成一种好习惯是比较容易的,但坏的习惯一旦养成再想改掉就难了。

有人将中美养育子女的教育方式,概括为美国家长是在培养子女,而中国家长则是在养子女;美国培养出来的是勇敢善战、独立进取的“狼”,而中国养出来的是温顺乖巧,不愿意离开妈妈的“小绵羊”。狼羊的启示不能不令人担忧。美国权威儿科博士詹姆斯告诫家长说:“依赖本身就滋生懒惰,精神松懈,懒于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所以说,处处对孩子包办代替,这不是在帮助孩子,而是在坑害孩子。”所以,为孩子着想,我们不仅要养孩子,而且要会爱孩子,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

大多数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的智力启蒙教育,积极对孩子进行一些诸如绘画、钢琴、电子琴等特长技能的培养,但常常忽视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天津对300名小学新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0%以上的孩子对日常生活常识知之甚少,80%的孩子平时穿衣服、系鞋带等生活处理能力低下。对于粮食是怎么来的、布是谁织的这些极简单的生活常识却一无所知。

其实,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在孩子身上自然而然会萌生出“自己的事自己干”的想法和要求,家长应该顺应孩子的这种要求,不要怕孩子做不好,打破东西,要帮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久而久之,一双伶俐的双手就会在日常的实践中锻炼出来。孩子从小锻炼生活能力,能从中认识许多事物的相互关系。让孩子通过手脑并用,亲身实践,去认识和感知社会,并在生活中学会克服困难,体验劳动的艰辛、创造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同时也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一般来说,心灵手巧,生活自理能力强的孩子往往学习成绩出色,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人格发展健康。相反,笨手笨脚、懒惰被动的孩子往往学习成绩很差,意志薄弱,对学习和其它活动无责任心。生活自理是一个人独立意识和能力的生长点,童年时期能否独立生活,往往决定一个人长大后的独立意识和能力发展是否健康。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观点就是要想期望孩子在今后事业上获得成功,首先应该让孩子从小学会独立生活,事事不依靠父母。其实,美国人的独立性格、竞争意识、动手能力都很强,正是与他们从小受到的锻炼是紧密相关的。美国的孩子尚在幼儿时,父母就放手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独立活动。小孩长到1岁左右能吃饭时,父母就将其捆在一个小椅子上,面前摆一张放着食物的小桌子,让其独立用小叉子、小刀子乃至用小手抓来大吃大嚼,如果孩子不愿意吃,父母决不去喂他,也不给零食。饿了的孩子,下一顿会乖乖地自己吃饭。睡觉也如此。很小的时候,孩子就独自在围着栏杆的小床睡觉,大多数从婴儿时就独居一室。父母只是半夜起来照看几次。17岁的吉田洋子在中国居住了15年,在谈到中国学生具有哪些不足时指出,中国学生自立能力太差?除了学习外,几乎一无所知,凡事都要父母操心。而日本中学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女生14岁,就能设计款式,缝制衣服;男生放学后常常主动地帮助父母做大量的家务,假期外出打工不足为奇。

凡事多让孩子自己去判断,自己去作主。有个小学生,在一次郊游时把爸爸给买饮料的钱省下来去买彩色面板,结果回来后遭到父母的责骂:“你怎么可以把钱拿去买其他东西呢?万一中暑怎么办?”当父母的担心孩子中暑,爱护孩子之心无可指责,但这样责骂孩子却容易使孩子联想:“我没按父母的意思去做事使得他们生气了,我擅作主张是不对的。”久而久之,孩子学乖了,主见也少了。其实把钱给了孩子,孩子就有安排如何用的自由,何苦要扼杀孩子的主见呢?孩子能够作主的事,应该尽量让孩子作主,不要干预太多,只要方案可行,便按孩子的选择去做,这样才能使孩子具有自主性。

□教育孩子热爱劳动

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应从培养和鼓励孩子做家务事开始。儿童是否从事家务劳动及从事家务劳动时间的长短,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因为儿童的家庭劳动训练会影响到儿童的人格发展。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家维尔兰特教授和他的助手从本世纪40年代起,对波士顿城内456名男孩进行了40年的跟踪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成长过程。其中的一大发现是,凡是在小时候就热爱劳动的人,即使在小时候只做过一些简单的家务活,成人后的生活要比没有劳动经历的那部分人更充实完美,在事业上的成就也更大。教授认为,劳动可以使孩子获得实际操作能力,并能在劳动中逐渐意识到人生的价值,感到自己对社会有用。走社会后人际关系良好,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生活自立能力强。

然而,在我国独生子女居多的现代家庭,许多家长却不鼓励孩子做家务。据一项有关调查显示:超过10%的独生子女经常的家务是购物和打扫卫生。其余均未超过10%。超过60%的独生子女从未做过或很少做洗碗、洗衣服和烧饭等家务。中国城市家庭独生子女每日平均劳动时间仅为11.32分钟,不及美国孩子的1/6。而大量的事实证明,家务劳动时间与儿童独立性显著相关即儿童劳动时间越长,其独立性就越强,也越有利于形成儿童勤劳俭朴的品德。上海市对15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51.9%的学生长期由家长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74%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离开父母则束手无策;只有13.4%的学生偶尔做些简单家务。为此,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所长苏颂兴指出:父母将优生优育狭隘地理解为单一的智力开发,形成了对独生子女重智轻劳的畸形教育,这是我国独生子女社会参与的失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和教养态度不正确,缺乏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劳动习惯的正确认识。如借口学习太紧张,没时间做家务,有些家务太危险,怕孩子出事;孩子年龄太小,不放心,长大了自然就会做;独生子女做家务太麻烦,家长还得重新做等等。从孩子自身来说,因为缺乏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与实践的锻炼,做不好或不会做,没有劳动兴趣,更愿意依赖父母。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劳动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劳动有利于发展孩子的智力。劳动可以使孩子更深入地了解事物,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使孩子更容易接受新知识,理解力更强。比方说操作洗衣机可以懂得一些洗衣机的基本原理;买菜可以提高心算能力;做饭可以学得一些生活知识和科学常识。当孩子了解各种蔬菜品种和市场价格,并根据家庭成员的喜好而做出购买决定以及当孩子在安排一顿饭并完成炒菜做饭的一系列步骤,也是在培养和训练其判断能力、决策能力、运筹能力,这些对将来的生活和工作都将是极为重要的基本能力。

劳动属于实际操作,实际操作可以使孩子从中体会创造的乐趣,变得心灵手巧,从心底更愿意从事创造活动。而孩子掌握的劳动技能越多,独立性和责任感也就越强,并由此产生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和肯定。

孩子通过劳动,会亲身体验到物品来之不易,逐渐明白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日本人从小就教育孩子:世界上除了阳光和空气以外,一切都需要付出劳动才能获得。要求孩子做他能做的一切事情,让他们懂得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树立起孩子最初的劳动观念。船王包玉刚的家训是:一个人有一双鞋就够了。这是他幼年时在老家宁波受到的教育。包玉刚回忆说:“早年,每当我跑得太快的时候,我母亲总要对我说‘当心你的鞋子’。”这家训既成为包玉刚稳妥的赚钱秘诀,也成为他对女儿们的告诫。包玉刚的几个女婿各有建树,但在家里却经常担当晚餐后洗碗的差事。

这也是孩子良好行为的核心。孩子通过经常性的家务劳动,就容易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喜欢清洁干净,就必须勤快;并且要善始善终地做好。洁净的习惯还意味着科学的态度、严谨而认真的作风,这些都是一个人走向事业成功的基本保证。良好的卫生习惯终生享用不尽。现在,有许多孩子有很好的生活学习条件,却整天与脏乱差相伴。要知道,不良的行为习惯可能成为人格中的致命弱点,在未来社会中丧失许多成功的机会。

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大家不妨这样做:积极培养孩子的劳动兴趣。从孩子2、3岁做起,利用孩子喜欢模仿、乐意帮助大人做事的心理特点,给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去做。还可以给孩子讲故事、讲道理,让孩子懂得劳动光荣,产生劳动的愿望;及时教给孩子一定的劳动程序、方法和技能,巩固孩子劳动的积极性和提高主动性;要分工明确,培养孩子的条理性和责任感,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劳动可以使别人和自己生活得更好;劳动强度和难度一定要适当,时间不宜过长,孩子完成劳动后,家长要及时肯定表扬,以资鼓励。

一些国家很早就制订了青少年参加家务和公益劳动的法律和规章。如德国法律规定6岁以上孩子必须做家务,日本和新加坡从80年代起就实行中小学生参加清洁卫生运动的规定。有关专家建议我国尽快制订一部《青少年劳动法》,使父母无权剥夺孩子参加劳动的权利,同时使孩子无法逃避做家务劳动。

古往今来,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无一不是靠自己的刻苦学习、奋力拼搏、开发潜能才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谁—能教莎士比亚成为著名的作家?谁能教爱因斯坦发现解释宇宙的根本原理?谁能教鲁迅先生写一篇又一篇揭露社会病痛引起人们注意的诸多作品?是自立自强的精神,是他们自己的学习创造,使个人得以发展,走向成功的。

莎士比亚、爱因斯坦、鲁迅也和许多人一样,固然都有他们的启蒙老师,但真正把他们带入科学发明和文学创作前沿的老师还是他们自己,是他们自己不断学习,独立思考,艰苦探索的优秀心理品质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无论从培养孩子生存能力着眼,还是从让我们的后代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着眼,让孩子从小自立、自强都是明智之举。

□让孩子们有一技之长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谈对我国教育工作的看法时说:“中国的一般小孩,对于动手比较不感兴趣,也常常设有机会。美国呢,跟中国相反。欧洲小孩动手的兴趣和动手能力,比中国人强,比美国人差。中国人并没有天生不会动手的问题,事实上给机会动手的话,我想会有好处。丁肇中的成功就是一个例子。”

中、欧、美孩子们在动手机会及能力上的差别,反映了教育思想上的差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我国的教育过于重智商、重知识,轻能力、轻素质,很多人高分低能,因此,素质教育为成千上万人所呼唤。

随着市场经济的展开,经济建设、科学研究、企业管理都需要既懂理论又有实际本领的人。很多单位招聘人才已不单单是只看有无大专、本科、硕士、博士文凭,而且要考查外语水平、微机操作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不仅要达到一定的知识层次,还要有一技之长。因此,考级、考证热在我国一再升温。

生存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是为了个人生存;还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多具备一种能力,多一技之长总是有益无害的。

□宝宝依赖性强怎么办?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曾有这样的事情。一个小学生带了煮好的鸡蛋去学校,通常这孩子的妈妈总是替她把鸡蛋剥好,这天妈妈忘了剥,结果孩子在学校里看着没剥壳的鸡蛋不知所措。许多年轻家长看过这则报导都会一笑置之:“这孩子怎么这么笨啊!”其实这并不是笨,而是依赖性太强,事事依靠父母,从不会自己动手。过分依赖还有另外一些表现:动不动就哭闹、发牢骚,遇事不先自己试着去做,而要求大人帮助;总赖在父母身边,父母离开一会儿也会哭。如果你的孩子有诸如此类的表现,那么说不定哪一天他也会像那个不会剥鸡蛋的孩子一样闹笑话。即使不至闹笑话,依赖性太强的孩子长大以后也很难独立生活和工作,更不要说战胜挫折和困难了。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想办法帮助孩子摆脱对大人的过分依赖,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最好办法是: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要按照孩子的年龄及智力、能力发展的程度,引导孩子自己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儿童在2岁左右,就有了参加成人做事的强烈愿望,父母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找一些最简单的活儿给他干,女口:让他自己穿上袜子,帮妈妈一起剥豆、摘菜,最初孩子可能做得笨手笨脚,千万不要因此打击他从事劳动的热情,不久他就会做得很像样行,培养他见到熟人打招呼,对小朋友谦让的习惯。克服孩子讲粗话、骂人等不良的言行,逐步把孩子培养成为文明礼貌、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的人。

家长在安排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应当让孩子与年龄大些、同龄和年纪较小的三种年龄的小朋友一起玩。年龄大的孩子懂得事情多一些,能力也较强,孩子和他们相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活动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能够使他(“下级”)体会到与哥哥、姐姐(“领导角色”)相处的角色意识,并学会打交道的技巧。在同年龄的孩子群里,孩子又可学会与“同事”、“朋友”相沟通、相配合的技能。在同年龄较小的孩子一起活动中,他又变为活动的带头人,锻炼他作为“头目”应怎样说服“下级”,取得他们的信任。因此,孩子能从活动中学会与不同对象的交往技能,为发展良好的交往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尽可能带孩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和集体活动,有的家长说他的孩子“在家如虎,在外如鼠”,就是长期把孩子关闭在“小天地”的结果。所以,从小就引导孩子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交活动和集体活动是很有好处的。那种不愿意带小孩出门参加社交活动的思想和做法是不可取的。孩子只有经历各种“大场面”,才能锻炼他的交往素质。

□如何发展宝宝的自我意识?

有一种现象非常有趣:一岁以内的儿童常常自己咬自己的手、脚趾头,而全然不知这是他身体的一部分,只当是玩具或别的什么东西。这说明,此时儿童未认识到自己与周围的关系,也可以说,仍没有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一词,是近来出现频率较多的一个。但在许多家长的心目中,也是概念模糊的一个词,儿童的自我意识是如何发生发展的,这恐怕也是家长想了解的。

自我意识,就是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感觉、对自己和周围事物、周围的人的关系的一种认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等形式。

1岁以内儿童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不能把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周围的人区分开来:因此会出现饿了咬自己脚趾头当食物的现象。他对自己身体的感觉也是毫无意识,尽管痛了会哭,饿了会喊,但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些感觉和反应。

2—3岁儿童开始把自己与周围事物区分开来。2岁儿童在表达自己愿望时,把名字挂前头:“平平要吃糖”,后来会讲“我要吃糖”,“我”的出现,是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一个重要的转折,意味着自我意识开始出现。

3—6岁儿童已获得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语言、姿势、绘画、数学等,儿童不仅能顺利地与周围的人交往,还能从中了解自己,开始深地把自己的行为与别人的行为相比较,作出简单的初步的自我评价。开始时,儿童的自我评价主要依赖成人对他的评价,例如,他说自己是个好孩子,是因为“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评价自己很笨,是因为“妈妈说我很笨”。因此,此时父母对儿童公正、恰当的积极评价,对儿童良好的自我意识形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儿童进入学校后,自我意识出现了加速发展的现象。学校环境向儿童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如校规、校纪、课堂纪律、课外作业等,这都是幼儿园没有的,迫使儿童要经常按照这些要求来对照检查自己的行为,加上成人和同伴也经常以这些明确的要求来评定儿童的行为,因此使儿童对自我有了更多的了解,自我意识因此得到进一步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小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不再完全依赖成人,他通过对照学校要求、社会要求和同伴之间互相比较评定,对自己作出自我评价。但总的来说,儿童自我意识的独立性仍较差,因此,父母、教师一定要对儿童作出公正的评价,以免儿童形成偏差的自我意识:自卑或自敬。另外,父母也要有意识地讲些先进人物,特别是模范少先队员的行为,作为儿童自我评价的依据。

儿童尤其低年级儿童,自我评价的能力远远落后后于评价别人的能力,在评价别人和自己时,容易片面,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虽人的优点,到了中高年级,儿童批判能力逐渐发展,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努力地克服,但儿童自我评价能力仍低,所以需要家长的指导。

由于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初期缺乏独立性,常以父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作为自己的标准,若能得到教师和父母的好评、尊重、承认,儿童就会尊重自己,肯定自己;若受到父母、教师的否定、轻视,儿童就会否定自己、轻视自己。因此,父母对孩子要有恰当的期望水平。其实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一面,对孩子整体要有积极、肯定的评价:“你是好样的”,“你一定能应付这件事”。当然,在孩子做的具体事情上,可以指出某些不够的地方,但要针对事、不针对人,千方不要讲出“真笨”、“没出息”这类消极话,否则,把孩子整个人都否定了,孩子还会有信心去迎接日后的挑战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人均有优势与不足,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就既不会过分自傲,也不会过分自卑,儿童除了从成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认识自己外,还从与同伴的比较中认识自己,后者通常是在活动中完成的。在活动中,小伙伴如果总是表现得比自己强,则儿童易形成自卑感,如果孩子有这些情况,父母可有意安排一些孩子占优势的活动,让同伴、同学一起来参加,从而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优势。对于自傲、看不起别的同学的孩子,让其参加占劣势的活动,同样可起到修正偏差自我意识的作用。

□如何教宝宝学会节俭?

《中国社会报》上刊登了老雷的一篇文章,题目就是“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笔者赞同这一提法。当今的孩子,所需要的也许并不是太多的钱,比物质更重要的恐怕是应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以塑造他们的道德品质。经济上的贫乏或许能激发其创造力,而精神上的颓唐,倒可能毁灭他们的一切。

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到学校里或大街上去瞧一瞧,总有小女孩烫着拉丝头、戴耳环、戴项链;别着BP机的中学生溜出课堂去复机的事也不算稀奇,“小皇帝”过生日轰动一条街的也不在少数过年的压岁钱越压越非凡……如此等等,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富了,甚至有了派头。但是你细心观察或跟踪调查或抒听一下这些孩子,本该有的纯真、朴实刻苦、进取的精神,还有多少?而贪图享乐的思想和习气又滥生了多少?

俗语说:“与子黄金满赢,不如教子一经。”因此,再富,节俭精神、居安思危的做法,也是值得提倡的。更何况,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从整体水平还是个人水平看我们还相差很远,距离“小康”也还有很长,段距离。

给孩子以什么,因家长的教养态度不同,作法也相去甚远。一些富了的,其实也包括部分家境平常的家长都说:“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如果是指宽松教育环境,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这表明了教育上的远见卓识,因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富国强民,先从教育抓起,而教育需要良好的条件与环境。但是很多人所说的“再穷也不要穷了孩子”,是指再穷也要满足孩子的高消费,有求必应,无求也多应。这和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清优民族英雄林则徐所建祠中有副对联,联曰: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才益增其过。其对子女薄钱财而重德才的教育思想可谓明白清彻。五代大将李存审富则富矣,但他绝不给子女金银财宝,而把从自己身上取出的一百多个箭头分给他们,以告诫其生在福中当知父辈创业时的艰辛。

洛克菲勒富有之后,不仅自己不忘节俭,而且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从小懂得节俭。小洛克菲勒让孩子们七八岁时自己掌握钱,每周3角钱的补贴(十一、二岁每周1元,十五岁左右每周2元)。就这一点钱,洛克菲勒首先要求子女要节储,还要施舍,虽然不是强迫,却暗示他们:把3角津贴每月节储1角,捐给教堂1角,花用1角。给津贴的同时,还有一个条件:同父亲和祖父一样他们也得记帐,不管孩子们长到多大,只要他们接受父亲给予他们的钱,他们就得载明用途。孩子们被带去参观祖父那些已发黄的老帐本,学习记帐。每一分钱都注明用途和时间,每次开支都必须有解释或辩护。任何一个孩子的帐本,如果在周末检查时,发现漏记一笔帐,就得罚5分钱,记得无误的便可得到5分钱的奖金。纳尔逊拿到父亲给的结婚礼金同新娘周游世界时,也必须带上帐本。

小洛克菲勒的孩子们从小就懂得金钱来之不易,当他们感到父亲给的钱不足开销时,就靠自己劳动去挣钱。很小很小就帮家里干杂务,以挣得相应报酬,拍死100只苍蝇挣1角钱,捉住一只老鼠5分钱,背柴、拔草都能挣到钱。当纳尔逊和劳伦斯一个9岁、一个7岁时,两人取得了擦全家皮鞋的特许权。有一年在波斯蒂柯山,男孩们自己种蔬菜获得大丰收,小洛克菲勒笑嘻嘻地按市场价向6岁的温斯洛普买他种的南瓜,而三个大男孩却把他们的产品,用儿童车推到市场上,卖给了当地的食品杂货。

后来纳尔逊和劳伦斯经营过养兔事业,学当厨师。他们从小就学会了怎样整理旅行箱,怎样折叠衣裤。小洛克菲勒甚至亲自教男孩缝补衣服,告诉他们烹饪和缝补之类决不只应该由妇女去干。在几乎半个世纪后的1968年,纳尔逊竞选美国总统时,一次他坐在竞选飞机上,碰巧他裤子的后缝开了口,这位家财亿万、正在争取共和党提名为总统后选人的人物,不请人帮忙,自己不慌不忙从旅行包取出针线,随后坐下来自己动手将裤子缝好。

洛克菲勒的第三代五兄弟成人后,戴维当上曼哈顿银行总裁纳尔逊当过美国第41任副总统;温思洛普当上阿肯色州州长;劳伦斯当上军工业巨头;约翰·洛克菲勒第三当上洛克菲勒基金会理事长。显然这和他们从小接受父亲的教导,从小养成节俭精神直接相关。“富了,也要有一点节俭精神”,这对于个人的意志、品格培养,对于一个民族精神的凝聚,有益无害。而对于孩子来讲应培养他们爱惜钱物,“好钢用在刀刃上”,从小就学会节俭。

近年来,压岁钱之风愈演愈烈,巨额的压岁钱促成了孩子的畸形消费,也增加了长辈的经济负担,同时还助长了行贿受贿等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里请看一份跟踪调查:某县城小学的一个班,共有学生54人,鸡年全班收到压岁钱9000余元,人均收入约200元,最多的一位收入是1100元,最少的一位收入是45元;狗年该班收到的压岁钱1.7万余元,人均收入超过300元,收入最多的一个学生达1800元,最少的一位是60元;猪年该班学生共收入压岁钱是2万余元,人均收入近400元,最多的一位收入是2100元,最少的一位收入是70元。需要说明的是,这所学校所在县城的居民经济收入与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收入相比,只能算是接近中等水平。面对鼓起的钱包,大部分孩子都把钱花在购买零食上,什么新、什么贵都买来品尝。据上海市教育部门的一份调查表明,有72%的小学生对零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62.7%的学生“经常吃零食”,有50%的人认为吃零食比吃饭“有味道”,“离不开零食”。有的用压岁钱来玩游戏机、看录像,有的甚至用来购买名牌烟洒。据北京市的调查,进入90年代后,入幼儿园的孩子大约人均月消费已突破双职工户收入的50%,中学生更高,达65%。孩子在家里由被动消费者很快就被家长培养成主动消费者,超前超高消费的欲望日益膨胀。有一当“大款”的父亲,挥手将5万元的人民币划入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孩子的帐户上。于是这孩子“抖”了起来:起居饮食全由保姆侍奉,提书包、做值日、课外作业一律花钱雇同学代劳。结果,这孩子在学校存款第一,学习成绩倒数也第一,这应了“纨绔子弟少伟男”的古老格言。正好相反,一样是父亲,美国著名喜剧演员戴维·布瑞纳中学毕业时,父亲送给他一枚硬币作为礼物,并附以嘱咐:“用这枚硬币买一张报纸,一字不漏地读一遍,然后翻到广告栏,自己找一份工作,到世界上去闯一闯。”后来取得很大成功的戴维·布瑞纳回首往事时,认为那枚硬币是父亲送他的“最好扎物”。

可见,家长十分有必要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和支配好孩子手中数量相当可观的压岁钱。首先,通过对支配压岁钱态度的分析,可巧妙地使参与意识、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渗透到儿童的观念中。

□培养孩子的勤俭意识

家长从小教育孩子爱惜钱物,其意义决不是用钱物能够衡量的,而是从长远为孩子着想,真正地爱护孩子。一位妇联干部一语中的:别以为生活水平提高,勤俭教育就可以放松。孩子们缺了艰苦朴素,就会成为败家子儿!“少年大款”的出现,也引起了许多中学生的反省与思考。北京就有中学生投书报社:不为“时髦”遮望眼,只宜注重“俭”与“德”。“俭与德相辅相成,只有从小节俭才可养成高尚的情操……”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从小养成爱惜钱物的良好习惯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试着做一下。首先要记住给孩子的玩具、衣服不能太多。“物以稀为贵”,是几乎所有人的心理,孩子也不例外。东西太多,孩子认为坏了这个还有那个,因此损坏、丢掉一点儿也不可惜。另外,东西太多了,孩子不仅不会爱惜,而且会带有人生观意味的抽象概念具体化、实际化,其教育作用和深远影响不可低估。其次,要加强对孩子的消费指导。对孩子收到的压岁钱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一是教育孩子把收到的钱分成两部分,大部分存入银行,小部分留作自由支配,让孩子懂得储蓄的意义和好处。二是要从计算钱的收支入手,引导孩子记下简单的收支帐,以便进行经济常识的启蒙教育,并让孩子学会有计划地用钱。三是引导孩子添置工具书和课外读物以及其他学习和生活备用品,以便让孩子明白钱要用在刀刃上的道理。四是遇到家庭成员、亲友、老师、同学患病、“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或有其它困难时,鼓励孩子用自己的钱购买物品慰问或捐款,以小见大,教育孩子学习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培养儿童的爱心、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孩子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第三,破旧俗树新风。新春佳节,长辈不一定非要给孩子压岁钱,可针对孩子不同年龄和实际情况给孩子买一些富有创意的小礼品,更能使孩子从中得到启迪,备感爱意。

在此,我们不妨借鉴一下新加坡少男少女很会存钱的成功实例。在新加坡,无论是对大人来说,还是在孩子心目中,“节俭和储蓄是美德”。这种传统的价值观一直被人们所首肯,并视为一种良好的道德。从银行存款额看,新加坡全国中小学生1992年参加储蓄的百分比超过53%,存款总额达2.62亿新元,平均每名学生大约有1144新元银行存款。仅就小学而言,新加坡的11万名小学生中,拥有储蓄户头的占总数的43%,存款额高达1.09亿新元;而中学生中,大约有11.8万名拥有储蓄户头,占总数的64%,存款额为1.53亿新元。新加坡的少男少女如此会存钱,得利于社会与家庭、学校合力引导孩子学会花钱、学会节俭上。教育部和邮政储蓄银行每年都开展全国校际储蓄运动,并从1988年起在各校之间举行储蓄比赛。全国校际储蓄运动到1996年已进入第13届。不知道玩什么、穿什么好,一会儿抓这件,一会儿抓那件,本来对孩子有益的东西,也会变得意义不大了。其次,要让孩子亲身参与进来,用;陔子的行动来满足孩子的要求,使孩子真切地认识到钱物的价值。孩子一旦意识到他想得到的东西来之不易,他自然会倍加爱惜。比如,他想买一件他所喜欢的玩具,家长就可以告诉孩子,让他把零用钱攒起来,攒够钱自己去买。在发达国家,许多家长让孩子干家务或外出打工赚得零花钱,孩子买什么,怎:样使用自己的钱,家长不予干涉。举个例子,有个美国女孩需要再添上20块美金,才能购买一件自己心爱的衣服,她便对母亲说:“妈妈,这样吧,礼拜六我替你洗车子,擦地板,你再给我20块。”表面上看,似乎是用钱来吸引孩子干家务活,而实质上是让孩子认识钱物和自己劳动的价值。而在我们的社会里,家里的许多活,除了父母干孩子很少干;家里的许多钱,除了子女花父母很少用。许多中国孩子都认为向父母要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眼睛看不见手中的钱与付出的劳动之间的必然联系,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能适应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吗?要知道我们生活在“按劳取酬”的社会中呀!第三,运用典型事例和文艺作品对孩子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家长和学校在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时,一定要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来教育孩子以勤俭为荣,奢侈为耻。例如,可以举毛主席、周总理俭朴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赢得世界人民尊敬的故事;富有但不奢靡的瑞士人的故事等等。“要花钱自己挣!”这是美国孩子作为体验劳动、理解金钱价值的一句口号。扪心自问,我们所缺乏的不是口号,而是去实践的勇气。“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多少年来毫不逊色!中国的父母应该学一学捕鱼哲学——给予孩子重要的不是多少鱼,而是教会孩子捕鱼的技能。家长们,大胆松开你们的手,让孩子一个人去体验付出与索取,去体验劳动与收获,那么,你就会发现多几分勤奋,多几分俭朴的孩子一下子长大了。

□怎样使宝宝具有探索精神

陶行知的一个朋友因5岁的儿子把金表拆坏了而狠狠揍了他一顿,陶行知知道后诙谐地对朋友说:“中国的一个爱迪生被你打没了。”此话很有道理,因为孩子好多东西都不明白,都觉得很新奇,想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去看个究竟,在探索过程中损坏一些玩具或其他物品在所难免。如为了想看清鸡蛋里有没有小鸡,会一个接一个地打开它;为了想看看录像带里有没有影子,会把带子拉得满地都是。碰到这种情况,切不可大动肝火,因为父母的责骂会使孩子以后的探索活动缩手缩脚,探索精神的火苗会被熄灭。

对于孩子的探索活动,切莫横加干涉,因为这是不明智的这样会限制孩子的发展。例如,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泥沙和水,但有的父母怕孩子玩得浑身太脏或搞湿了衣服,便禁止孩子玩这些东西。然而,泥沙和水之所以对孩子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是因为它们在孩子的手中可以千变万化:泥沙可以挖洞,也可以堆山;可以满地撒开,也可以聚成一堆;干了容易飞扬,湿了却成一团,而且干湿的重量、体积各异。水可以装进不同的容器;“可以载舟,亦能覆舟”;可以是点点滴滴,也可以是一束水柱,甚至汪洋大海;可以成冰,亦能成烟雾;利刃无法断水,泥沙却能分开它。泥沙和水的各种变化,正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玩泥沙或水的过程,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去获取感性经验、获取知识的过程,从中能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又如,孩子都喜欢走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路,那是因为这些变化的路面走起来能给孩子不同的感觉,不像平坦的大道那样单调乏味,能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