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东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9 03:49:14

点击下载

作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龙腾东方

龙腾东方试读:

前言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航空工业创建58周年之际,一部名为《龙腾东方》的8集系列专题影视作品在中央电视台和各地电视台播出。这是在新中国的新闻媒体上第一次关于述及航空工业的大制作,堪称视点犀利、气势恢弘,得到了热心观众的好评。一位网友(arlene990)写道,在“中央台播的时候,半夜追着看了好几天” 。

专题片播出后,拼搏在航空工业领域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人们在感动、感慨、感叹的同时,还有更多的感受。中国航空工业唯一的两院院士顾诵芬写道:

我国航空工业在抗美援朝的战火中建立,以后一直研制、生产为国防服务的航空武器装备,所以近60年来很少通过媒体向广大人民群众全面报道我国航空工业的情况,以至于大家对我国航空工业的存在和发展有很多困惑、疑虑和责难。通过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专题片《龙腾东方》,我相信广大群众会对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和航空工业广大职工的勤奋努力有所理解,对我国航空工业进一步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诚挚的期待。

作为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亲身经历者,看了这部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联合拍摄的专题片,深有感触。我国航空工业自建立起,一直是在党中央、毛主席亲切关怀下成长的。电视片难能可贵地摄录了1951年刚成立时的航空工业局副局长段子俊老人对中央领导关于建立航空工业指示的回忆和我国飞机设计创始人之一叶正大同志展示的毛主席鼓励他要“建设中国的强大空军”的题词。

回顾我国航空工业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为抗美援朝修理飞机,仅用5年时间就制造出当时还属先进的喷气式歼击机。紧接着就建立起飞机和发动机设计室,再用2年时间就研制出完全自主创新的中级喷气教练机,实现了从仿制到自行设计的转变。到现在我国不仅能研制教练机、战斗机,而且也能研制轰炸机、运输机、重型水上飞机、特种飞机和直升机。我们还自行研制相应的发动机、航空武器和机载设备。我国航空工业已建立起从科研设计、制造到试验鉴定的完整体系,基本上能向陆、海、空三军提供他们需要的航空武器装备,为保障国家安全做贡献。

我们的“软肋”是还没有发展大型客机,这是我国人民群众所企望的。专题片最后也展示了广大航空工业职工的意愿——加紧大型客机研发。片中展示了我们自行研制大型客机的第一步,新型涡扇支线客机ARJ21已经起飞了。

我看到了航空工业的未来,《龙腾东方》的场面久久回荡在心中,激励着自己壮心不已地为我国航空工业奋斗终生。

——顾诵芬《腾飞的中国航空工业》

年逾八旬、在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之初跨入这一领域、为之奉献了最宝贵的年华并作出杰出贡献的的顾诵芬的话说出了几代航空人的心声。

作为影视传媒作品,其特点是要适应当代社会快节奏生活的需要,所以每一集的时间长度有限,而要使观众能够在短短40分钟之内快速理解和消化作品的内容,与画面、音乐相配的解说词也就需要使用尽可能直白、浅显易懂的语言,而对于片中接受访谈的专家、学者和领导人,要用短短的几句话说出自己的经历、见解、主张,也并非易事。

为使广大群众对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和航空工业广大职工的勤奋努力有更深刻的理解,“唤起更多的国人关注天空”(林左鸣),中航工业企业文化部组织《龙腾东方》系列专题片的出品人、制片、策划、编导者与航空工业出版社,在该系列专题片内容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增补、扩充,采撷部分观感和述评文字,并收入参与该片部分工作人员在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编写为本书。

本书由中航工业科技委师元光整理并统稿,由航空工业出版社廖文峰进行配图。在编写过程中一直得到了航空工业同仁的关心和支持,其中中国航空报社牟建伟、中国航空工业史编修办公室等单位和个人提供了部分图片,在此一并感谢。

限于编写和中国航空工业历史研究的水平,无从做到“经典沉深,载籍浩瀚”,仅希望能为《龙腾东方》的热心观众和广大读者提供一部可以玩味的航空史料荟萃、一件可以用于议论、批评的标靶。编者2012.6

第一章 生死博弈

1 历史大背景

像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翔,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梦想。

位于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斯宇航博物馆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宇宙航空博物馆,在博物馆的大厅里展示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它来自遥远的中国。史密斯宇航博物馆展示的风筝,旁边的文字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它也是这个展示人类航空航天成就博物馆中唯一与中国有关的展品据传,公元9-23年,中国王莽时期就有人将羽毛做成翅膀,从高处向下飞行了几百步

在中国的古代传说中,只有神仙才有腾云驾雾的本领。但是,早在大约500年前的明朝,有一个名叫万户的人向神仙发起挑战。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推力进行飞行的人。“万户”这个名词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是在1945年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齐姆(Herbert S. Zim)出版的《Rockets and Jets(火箭与喷气飞机 )》一书中,齐姆在书中并没有提到“万户飞天”一事的来源,只是写道:

约14世纪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此后,“万户飞天”的故事以各种形式被广泛引用。英国火箭专家W.麦克斯韦尔说,“Wan Hoo的事迹是早期火箭史中一件有趣的重大事件”。德国火箭学家威利·李在他1958年出版的一本书中也说到,在公元1500年前后,Wan Hoo在“发明并试验一种火箭飞行器时,颇为壮观地自我牺牲了”。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仕女

中国航空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姜长英先生说:“不管这故事是否可靠,也不管这次试验的成败,它说明了中国人是向往航空,而且是勇于冒险做飞行试验的。”20世纪70年代,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Wan Hoo”,以纪念这位人类第一位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的先驱。万户飞天

400年后的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的“飞行者”1号摇摇晃晃地离开地面,虽然只飞行了短短的36米距离,却为人类的有动力飞行时代拉开了序幕。维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

会飞的机器迅速在世界各地掀起了热潮,无论成功与否,人们都热衷于做各种千奇百怪的试验。

1909年8月22日,由航空设计家们发起,在法国的兰斯举行了第一次大型航空博览会。当时所有著名飞机设计家和飞行家,都把他们制造的飞机带到这个城市来参加展览和竞赛。参加展会的共有38架各种飞机,其中23架共进行了120次飞行,引来了大约50万名观众的参观。

兰斯航空展览会历时8天,影响深远,取得的经验迅速传到其他国家。此后,英国、美国、德国相继举办了类似的航空展览会,通过相互交流和竞技,促进了飞机性能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1909年9月21日,中国人冯如驾驶自己制造的飞机在美国旧金山奥克兰市郊进行飞行表演,飞机飞行了约800米,为我国动力载人飞行史谱写了光辉的第一页。莱特兄弟的“飞行者”1号进行飞行

1914年1月1日,全世界第一条定期民用航线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开通,航程35千米,每天两次航班,收费5美元。尽管当时只能搭载1名乘客,但这次航行却意味着人类空中旅程的开始。地球从此变小了,视野却更加开阔了。然而,在实现了飞天梦想的同时,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飞机对人类自身安全所构成的威胁和挑战。冯如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

1909年7月25日,法国飞行员路易·布莱里奥驾驶一架木制单翼飞机,从法国北部加来附近的桑加特起飞,成功越过英吉利海峡。

他降落在英国的多佛城堡。大英帝国震惊了,全世界也为之哗然。

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曾经依靠其强大的海军力量而成为全球最大的殖民地霸主,当面对这架从天而降的飞机时,开始感受到这突如其来的空中威胁。英国人不得不考虑:以后仅仅凭借海军的力量,是否还能够保证国家领土的安全?大英帝国还能够继续称雄世界吗?第一条民用航线的飞行员和乘客路易·布莱里奥降落在英国的多佛城堡杜黑和他的《制空权》

军用飞机一旦装备部队,就有可能使战争形态从二维空间变为三维空间。1914年9月3日,一架法军侦察机在实施空中侦察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情况,德军悄悄将行军路线做了调整,原先他们是绕着巴黎的西郊行进,突然改变方向,从东直插巴黎市中心。法军及时得到这一情报,并且及时地调整了作战部署,因而重创德军,使整个战争局面得以改观。(航空武器专家 傅前哨)“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2000多年前中国军事思想家孙子的一句名言成了描述20世纪现代战争特点的准确预言。

1914年6月,意大利军事理论家杜黑有过这样的推断:“飞机用于战争,必将彻底改变战争的面貌,战场上将出现新的军种——空军,新的作战领域——空中战场。”

最早的军用飞机多用于侦察敌情,而没有安装武器。敌对双方的飞机在天上擦肩而过,飞行员往往还会挥挥手,很有些绅士风度。不过,好景不长,很快,真正的空战时代便到来了。

也许有人要问,世界上第一次空战发生在什么时间?实际上,世界上第一次空战发生在1911年墨西哥内战期间,当时的墨西哥革命军从美国买了一架飞机,并且雇佣了一名美国飞行员。有一天,美国飞行员驾驶着飞机在空中巡逻,他发现前面有个黑影,就驾驶着飞机追了上去,一看,原来是墨西哥政府的一架飞机。这时候,政府军的飞行员发现了美国的飞行员来追他,他就赶快逃跑,美国飞行员拔出手枪就向政府军的飞机射击。政府军的飞行员一看,也不示弱,也拔出手枪向他进行还击,两个人在空中打了起来。大约持续了几分钟的时间,直到把子弹打完,墨西哥革命军的飞行员才把飞机降落下来。这实际上是世界上的第一次空战。(航空武器专家 焦国力)世界上第一次空战发生在1911年墨西哥内战期间,交战双方是用手枪对射(影视资料)

两名飞行员在空中的这番对射,让军事科学家们颇受启发。于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架真正意义上的战斗机随之诞生了。德国人让荷兰著名飞机设计师福克发明了“福克”E1型战斗机。它装备了世界上最早的机枪射击协调器,能够让机枪子弹顺利穿过螺旋桨的空隙。“福克”E1型战斗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福克”E式飞机的出现,制空权牢牢地掌握在德军的手里。这段时间被历史学家称之为“福克式灾难”。直到协约国缴获了“福克”E式战斗机,并且研制出了自己的射击协调器以后,整个空战的形势才得以改观。(航空武器专家 傅前哨)

透过战争的硝烟,汽车制造商们很快嗅到了商机。不久,德国的奔驰、宝马等专业汽车生产厂商纷纷开始制造飞机发动机。由蓝天、白云和运转不停的螺旋桨组合而成的图案,成为今天被世人熟悉的宝马商标。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初期,参战国共有飞机约1500架;而到了战争末期,各国在前线作战的军用飞机总数竟达到8000多架。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了4年零3个月,交战双方用于作战的飞机有十几万架次之多。在战争中,飞机的速度提高了好几倍;飞行高度从200多米提高到8000米;飞行距离也从几十千米增加到400多千米。

战争的需求引发了许多新的发明和创造,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等作战飞机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诞生的。作战飞机和军用飞机的出现,使战争的形态大为改观,并大大地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航空武器专家 傅前哨)荷兰著名飞机设计师安东尼·福克(Anthony Fokker)

2 深藏的飞行梦想

1912年,南京总统府飞机队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正处在大革命时期,国民革命与封建专制的斗争愈演愈烈。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以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国民政府,但革命成果很快落到了袁世凯的手里。由于国内政局动荡,经济低迷,使原本较早实现飞行梦想的中国人失去了太多的机会。

随着一战的结束,能力过剩的飞机制造厂商开始将目光转向民用。商业飞行的广阔前景和各类航空竞赛成为航空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当航空事业在大洋彼岸蓬勃发展的时候,世界东方的中国大地上正笼罩在战争的硝烟之中。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中国已经大大地落后了!但是,在一代伟人孙中山的心中,仍然深藏着飞行的梦想。

1920年孙中山重组广州军政府的时候,又专门设立了航空局。1923年6月,中国第一架自己组装的仿美“詹妮”式双翼教练机装配成功。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亲临现场主持试飞典礼。这架飞机被命名为“乐士文”号,那是宋庆龄读书时英文名字的译音。在典礼上,孙中山特意题字“航空救国”。1916年,中国飞行家林福元在汕头试飞留影1923年,“乐士文”号飞机,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亲临现场主持试飞典礼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之后,邀请孙中山共商国事。为了结束南北对立,实现国内和平,孙中山带病北上,不幸于第二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在治丧及移灵的过程中,航空署曾两次各派出三架飞机绕空飞行、护送灵柩。这也许是中国空军第一次在重大国事中承担仪仗任务。“然而,中国空军距离形成一支强大统一的国防力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类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世界形势在悄然变化。德国撕毁了凡尔赛和约,重新建立了武装部队。日渐浓郁的战争阴云,促使各国的军事航空工业再度兴起。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中国陷入一场巨大的民族劫难之中。7月28日,日军飞机编队轰炸了国民党29军南苑兵营。孙中山题字——“航空救国”“海狮计划”中的德军机群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飞机提供了一个十分广阔的舞台,飞机在这场战争中崭露头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机的威慑力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个时候人们认识到,有没有制空权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航空武器专家 焦国力)“喷火”式(上)和“飓风”式(下)战斗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初期,德国打败法国后将矛头直接指向英国。他们拟以空军力量炸毁英国,迫使其投降。希特勒亲自签署了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1940年8月1日希特勒发布命令,要求“德国航空兵部队应以其所有的力量尽快打垮英国空军”。15天后,德国出动各种飞机2500架,全面进犯英国首都伦敦。

英国皇家空军当即出征迎战。当一架架英国空军的“喷火”式和“飓风”式战斗机急速滑跑升空,消失在英伦的雾霭中时,没有人知道,驾驶这些飞机的皇家空军飞行员是否还能回来,等待他们的将是世界战争史上一场规模超前的空战。

尽管德军的战斗机几乎倾巢出动,但在英国空军的围攻下顾此失彼,陷于被动。在这场长达两个月的不列颠空战中,英军击落德机1733架、击伤643架,自己也损失了915架飞机;同时,有14.7万英国人被炸死炸伤。尽管交战双方损失巨大,但英国空军还是占了上风,粉碎了希特勒征服英国的计划,这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失败。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国会讲话时说:“英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如此之多的人的生存,要依赖如此之少的人。”

在夏威夷的珍珠港,美国海军的舰船进出军港时,官兵们会列队向水中的一所建筑敬礼。这所建筑已经在此矗立了60多个年头。半个多世纪以来,它守护着1177名阵亡美国水兵的亡灵,以血淋淋的物证展示那段惨烈的历史。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航空兵出其不意地偷袭了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面对蜂拥而至的大批日军飞机,毫无戒备的美军损失惨重。在历时两个多小时的空袭中,炸死、炸伤3581名美国士兵和平民,炸沉6艘舰船,炸毁347架飞机,而日军仅付出十分轻微的代价。日本人用飞机给实力强大的美国人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日军空袭珍珠港前航母上的舰载战机被日军轰炸后的机场

3 血的教训

在长达8年的抗战岁月里,让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也有两个字,那就是 “空袭”。侵华日军实施重庆大轰炸,打破了这个城市的安详平和,令无数百姓家破人亡。

当时正在重庆采访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记述道:“在接连两天中,日机对重庆进行了最残暴的轰炸,任何城市都还没有经过这样的轰炸。好几万人被炸死在街道上,或被陷在火墙后边,在两天内烧毁了1/2的市区。大多数炸弹都在人多拥挤的商业区爆炸。”

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在《无鸟的夏天》中写道:“我们朝临江门望去,那儿是一片火海,火舌在上面翻滚乱卷。在长江方向的远处,那儿大火冲天,火舌高过了对岸的群山。”

在这场长达5年半的轰炸中,日本飞机总共空袭重庆218次,出动飞机9513架次,投弹21500多枚,将重庆炸成一片废墟。

重庆大轰炸亲历者访谈

严文华:(小孩)都抱在洞子里头,胳肢窝夹起,七天七夜不解除(警报),在那里头又没有吃的、没有开水,(警报)要解除的时候,你也挤我也挤,把我挤在那洞子底下。我的妈妈在那洞子里饿死了,踩死了。

罗汉:

轰炸那天,我妈带着我和妹妹到乡下。那时候警报来了,我们就看着飞机成群结队地飞来了。那次轰炸合川市100多架飞机,分了3批来炸合川,合川70%的城市都炸毁了……

吴理华:

……就看到日本飞机,它是品字形的,三架、三架、三架这样子结队的,到它要扔炸弹的时候,这个品字形就拉成一字形了。我就看得到,城里头的大火烧呀,这个时候我就满街去看,地下死的、伤的尸横遍野。那个燃烧弹烧死的人啊,不是像整个人这么大,人都缩小了……

如今的山城早已变成了一座美丽的现代化大都市,但在经历过那些痛苦日子的人们的记忆中,防空警报的刺耳狂鸣,甚至比从高空呼啸而下的炸弹更让人心悸。日寇对中国城市平民的野蛮轰炸,使世界为之震惊。这是中国历史上用鲜血书写的残酷一页,让国人感悟到没有强大空军的切肤之痛。

当时的日本,航空工业并不是很发达,尤其和欧美国家比,但是日本的战斗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我们中国人也不缺乏像高志航这样的空中英雄,但是遗憾的是,他们驾驶的飞机太落后了,和日本形不成势均力敌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强大的航空工业支持,损失的飞机无法得到及时的补充,这样,在抗日战争期间,就是一边倒的战争。所以我们中国人付出了血的代价,但是空战没有赢得主动权。(航空武器专家 焦国力)

在日寇全面侵华不久,苏联便采取了积极的援华措施。1937年10月,苏联志愿飞行员奔赴中国。到1939年夏,在中国的苏联志愿飞行员和航空机械师已达400多人。截至1939年12月,苏联志愿航空队与中国空军并肩作战,共消灭日军飞机986架,毁伤日军舰船120余艘。援华期间,236名苏军官兵英勇战死。1940年年底,欧洲局势吃紧,苏联航空志愿队开始分批撤回国内。抗日空中英雄高志航高志航的寇蒂斯“霍克”III座机加拿大爱国华侨捐款购置飞机,支援祖国抗日

有人把1940年下半年至1941年上半年这段时期称为中国空军史上的“黑暗时期”。面对日益加深的“空中危机”,当时的中国政府迫切需要改变这种孤立无援的被动局面,而当时唯一可能的途径就是争取美国援助,宝贵的物资从印度经过驼峰空运到中国。1937年,抗战时期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最高峰时,达到战斗机、轰炸机各4个大队。为中国抗战前期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进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41年8月1日,陈纳德被任命为飞虎队上校指挥官,率领由美国飞行员组成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志愿队共拥有三个战斗机中队,110名飞行员和150名地勤人员,飞机99架。飞虎队作战勇猛,机智灵活,7个月内作战百余次,击落击毁日机200多架,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第二次世界大战让人们看到了制空权对于战场形势的决定性作用,航空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世界上两次世界大战向人们昭示,战争的阴影始终笼罩着地球,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一个想要在世界上有所作为的国家,必须把航空工业看作我们综合国力的一个制高点……(航空武器专家 焦国力)“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飞虎队员合影

4 空中力量大发展

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形成了以美苏为代表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局面。双方为争夺未来战场的制空权,展开了比战争本身更为激烈的较量。

为了超越对手,他们还建立了庞大的情报机构,不遗余力地利用各种手段获取对方的核心技术信息。

1965年6月,美国空军少将阿瑟·C.阿甘组织了一个非正式研究团队,后来被称为“战斗机黑手党”,他们提出一个与当时的主流完全不同的设计概念──空优战斗机。这种飞机不用于空中截击,也不用于携弹轰炸,它的唯一任务就是与敌机厮杀格斗,夺取绝对制空权。

1969年12月,反映这一理念的F-15发展合同正式生效,麦道公司开始进入全尺寸研制阶段;1972年6月26日,第一架原型机出厂。F-15的研制,得益于对制空权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同时也得益于大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