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医:平淡之中见神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2 23:09:01

点击下载

作者:颜正华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国医:平淡之中见神奇

大国医:平淡之中见神奇试读:

作者介绍

颜正华,生于1920年2月,又名绍棠,字秀峰,江苏省丹阳市人,中共党员。童年时拜同邑儒医戴雨三习读医经典籍,后再拜江苏名医杨博良为师。杨氏为清末“孟河医派”代表性医家之一马培之的再传弟子。颜正华20岁满师归里,悬壶应诊,誉满乡里。1947年参加全县中医统考,名列榜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丹阳县导士区联合诊所所长兼区卫生工作者协会主任。195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中医进修学校师资班(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毕业后留校任教。1956年,南京中医学院成立,任中药学教研组组长。1957年奉卫生部调遣,调入北京中医学院,历任中医系中药教研组组长、中药教研室主任、中药研究所名誉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北京市“首都国医名师”、国家首批“国医大师”。曾任国务院第二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医学药学组成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医药组成员、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药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等。

颜正华教授从事中医药工作70余年,是著名的中医学家、中药学家、中医教育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高等教育中药学科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先后在南京与北京两所中医学院主持中药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编写了大量教材,自1956年编写第一版南京中医学院《中药学》讲义,到1991年主编《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药学》,确立了当代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教学的基本框架与内容。1986年出版的《临床实用中药学》和2008年整理出版的《颜正华中药学讲稿》,是总结古今本草的著作,是深入研究药性理论和临床应用的现代临床中药学专著,奠定了临床中药学的基本内容。颜正华教授1978年受聘为硕士生导师,1984年受聘为博士生导师,1991年受聘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师带徒),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对中医药事业有突出贡献”的证书和特殊津贴,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证书。

颜正华教授在长期的从医执教过程中,笔耕不辍,已出版的著作达500万字以上。同时,从未间断临床工作,并坚持指导学生实习,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多种内科、儿科及妇科疾病,主审由学生整理的《颜正华临证验案精选》《中国名中医——颜正华临证论治》《国医大师颜正华学术经验集成》《颜正华中药学思想与临床用药研究全集》等。

其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项目。国医大师颜正华颜正华教授2009年获『国医大师』称号早年授课情景与中日友好医院原副院长印会河教授(中)、徒弟常章富合影(左)临证为患者把脉带教外孙女高琰与国医大师金世元教授,名老中医石国璧教授、翁维健教授及颜老众学生们与女儿一家练习书法练健身拳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张仲景雕像下留影在图书馆看书97岁的颜正华教授与女儿女婿登泰山颜正华教授书写的治学格言颜正华教授书法作品为外孙女高琰题诗

自序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回忆我的中医生涯,从20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学医至今,已走过80多年了。现在回溯过去,往事都历历在目。

我在日寇侵华,战火燎原的时代学医。我家庭本不算富裕,日寇在我家乡烧杀抢掠,一把火将我家烧了个精光,积蓄基本没有了。童年时的记忆便是随父母逃难,生活十分艰苦,为了谋生,父母让我学习医术。14岁上私塾时,当地的名儒戴雨三老师开始教我背诵中医书籍,诸如《素问灵枢类纂》《伤寒论》《金匮要略》《汤头歌诀》《药性赋》和《脉诀》等,其中牵涉的尽是些“五行”“阴阳”“四气”“五味”等医学术语,再加上某些先贤们的文笔晦涩,所以初涉医门的我,也难免死记硬背。经过几年文化课和中医基础课的培养,这些中医“启蒙”读物,我已经完全熟背下来了。后来我又学习了《医学心悟》《类证治裁》《温病条辨》《妇科辑要》等多部医书及大量医案,加深了对中医中药的理解。后有幸拜孟河医派杨博良先生为师(杨氏系孟河马培之的传人),经过3年不分昼夜地跟师临床学习,我发现患者病证复杂多变,我学过的书本内容远满足不了临床,需要不断积累经验、锻炼临床思辨能力,我才明白“尽信书,不如无书。为医之道,重在治病而不是读书”。于是,我自10多岁步入岐黄以来,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从未间断过学习以充实自我,也从未脱离过临床。

1955年,我参加第一期南京中医进修班学习,这是我脱产学习西医知识的开始。在这以前,我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乡行医,在丹阳县导墅区联合诊所任所长兼卫生工作者协会主任。接下来又加入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师资班(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学习,在此认识了我的同学印会河。我俩同是孟河医派的传人,又是老乡,自然成了好朋友。在进修学校里,我们一同下功夫探求中西医医理,后来留校任教。1956年南京中医学院成立,我任中药学教研组组长,编写了第一本《中药学》讲义。直到1957年夏季,我奉调支援北京中医学院,出任中医系中药教研组组长,开始了我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任教生涯。1962年我被安排在河南省商丘地区农村锻炼、开门办学,其间也培养了许多基层医生,在农村尽我所能医治患者。1968年我回学校任教,后来也曾赴柬埔寨、朝鲜进行医疗服务和考察,为当地医院和药厂的建立提供了很多指导和帮助。1980年我赴日本讲学,传播中医药文化。我在北京中医学院任教期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也培养了大量研究生。1986年我主编的《临床实用中药学》问世,这本书总结了我研究临床中药学的精髓,奠定了临床中药学的基础。

从医执教一辈子,我获得了很多荣誉。很多人问有什么学医的体会,我认为学习中医第一要打好基础,基本功比较扎实,这对以后学医、从事中医药研究和教学工作有很大的裨益。工作以后我主要从事中药教学,钻研中药的药性理论和临床应用,包括中药品种、中药药理、中药炮制、中药制剂等,并参阅了上自《神农本草经》下至《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本草备要》《本草求真》等大量有关本草的书籍,完成了500多味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的总结,使得在医、药两个方面的知识得到不断深化。其后,还参加教学,除教授中药学外,还讲方剂、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以及临床,使我的中医基础知识得到了全面深化,为进一步做好临床和教学工作创造了条件。第二,学习中医还要理论联系实践,从临床实践中不断汲取养分,不断提高。中医药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临床实践,而临床实践又检验了中医药理论,使其不断深化完善。如果说我在中医药学术上有所成就,那一定与我长期坚持临床实践有密切关系。第三,临床辨治疾病,要注意把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结合起来。辨证是指识别病证的具体情况,是辨病的基础;辨病是掌握疾病的总规律,是辨证的概括。只有两者结合,合理运用,才能识清病证,进行正确地治疗。医圣张仲景就是辨证、辨病有机结合的典范。当前,辨证与辨病又有了新的发展,辨证已由宏观为主体,发展为宏观微观并重;辨病已由单纯辨中医之病,发展为与辨中西医之病并重。对此,我们要认真学习,不断补充新的知识,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我的临证经验之一是,遣方用药时注意顾护脾胃。人在出生后,主要靠健康的脾胃功能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两者相互配合,消化水谷,吸收精微,以营养全身组织器官。因此,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要求我们时时注意顾护脾胃,如诊察疾病必须询问与脾胃有关的症状;辨证立法遣药组方时不忘脾胃;用药宜轻灵平和,不宜苦寒伤胃、滋腻碍脾。

最后,我想谈谈药性理论的重要性。中药是我们治疗疾病的武器,因此对中药性味归经、药理作用、功效主治都必须掌握牢固,临证组方才能得心应手,效如桴鼓。掌握中药的临床使用,核心内容就是药物的四气五味,就是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和辛、酸、甘(淡)、苦、咸五种药味。一般来说,寒凉性的药物对功能上的病理亢进起抑制作用,温热性的药物对功能上的病理衰退起兴奋作用;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当然也有不少例外,就要求我们通过文献整理、临床实践来研究和验证,整理并完善药性理论,并采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把它逐步提高到现代科学水平上来,让它更好地指导我们临床实践。

如今,我已步入97岁,作为一个高龄老人,仍然能在临床工作,我感到十分快乐。行医70多年,执教50多年,我的徒弟常章富教授曾总结我的学术经验并将其收录在《国医大师颜正华学术经验集成》中,后来我的徒弟张冰教授又进一步完善,著有《颜正华中药学思想与临床用药研究全集》,可以说已经非常完备了。我的外孙女高琰这10年来一直跟随我出诊,侍诊我左右,其间有许多行医故事,也有我近些年的一些临床体会和养生经验,她都非常细心地记录了下来,于是有了这本书。我是孟河医派的传人,我曾为我老师杨博良先生的医案题词“醇正尚和缓,平淡见神奇”,我认为这是孟河医派从始祖费伯雄先生开始一直传承下来的特点,我自己在行医中也一直恪守这个原则,故选本书的书名为“平淡之中见神奇”。在此也感谢出版社的编辑们,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辛勤地工作,将此书奉献给大家。希望诸位能从此书中获得一些启发和帮助,在平淡中体悟中医的奥妙,在平淡中获得健康、长寿的秘诀。  第一章祛邪扶正,辨证必详以“辨”应变,融会新知

2003年4月的一个早晨,我正要去国医堂出诊,却接到卫生防疫部门的通知,要求我必须在家里进行“医学隔离”。不一会儿,在学校图书馆工作的女儿也接到单位电话,说最近“非典”的疫情挺严重,这周可以不用去上班了,在家里好好休息等通知。一时间,我们父女俩都被要求回家,不能出家门。我在大学工作这么多年,工作日不用去上班,这是很少见的。从古至今,传染病从未间断过,人类与它们经历着一次次斗争,凭借我多年的从医经验判断,这次“非典”一定是一场传染性严重的疫情。这类传染病不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男女老少均能得病,而且大多发病急骤、发展迅速、变化较多、病情较重,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或留下难以康复的后遗症,中医认为这些疫病属于温病范畴,古人把这类疾病叫作瘟疫。数千年来,我国历史文献中有许多关于传染病流行的记载,20世纪随着抗生素的问世和西医医疗技术的提高,有了有效预防和治疗的手段,但仍有许多如耐药、毒性及不良反应等尚未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新型传染病不断出现,使得许多急性传染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历代中医在与温热病作斗争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在历史上数次疫病爆发时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加上近年来不断深入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传统的温病学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肯定和重视。中医往往在控制疫情中可以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我和女儿都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里工作、生活,我每周都出门诊接触患者,我们父女俩同时被隔离,一定是我的原因。我仔细回想一个星期前,确实遇到过这样一个患者,那时候“非典”疫情还没有蔓延。4月10日是我日常出诊时间,一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大一的学生因高热,来国医堂找我看病。这个患者来我这里就诊前已经在中日友好医院做了3次胸部X片,医院诊断为肺炎,应用了抗生素治疗,但发热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我询问了他的症状,查看了舌苔脉象以后,按温热病辨证施治。不管西医诊断为什么病,我们依据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有什么证,我们辨证治疗就好了。而我的学生看完他在医院的诊断之后,当即就跟我说:“老师,我们怀疑他患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那时候已经是“非典”初期,只是这个病传染速度太快了,又是一个“新病”,中西医都还没认识和研究到这个病的特征和治疗方法。

我想大概就是因为这个患者,我被“医学隔离”了。刚刚回想到这里,学生就打来电话了:“老师,怎么样,还好吧?”语气十分紧张。原来她得知我被隔离了,心里很着急,赶紧打电话来问我好不好。她说,附近的东直门医院有个患者因为患“非典”,病情恶化,最后去世了,还有医院的医务人员也被感染了,社会上都很恐慌。我立刻想起门诊那天她也接触过那个患者,就问她:“你没发热吧,你没有症状吧?”一问她,她更紧张了,跟我说:“老师,我没有发热,但感觉身上有点热……”她也明白自己觉得发热是心理作用,然而仍觉得不舒服。她接着说:“咱们那天看的那个疑似病例,没过多久就被北京第六医院确诊了,他是我们学校第一例确诊的‘非典’患者。”其实,我并没有太多的想法,这一辈子接触了太多的患者,各种传染病都见过,如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病情,相信医学上一定会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回想起“非典”刚刚传播开的那几天,社会上都在讨论这个病,国内外都有感染,传播广泛,又是不治之症,新闻上报道都是感染上就死人,大家都被恐惧的气氛所笼罩。医院里有一些一线医生,在急诊接触了感染患者,在各个科室穿行,从化验室到放射科,从放射科又到别的地方,传染就是这样引起的。原卫生部发文要求对发热的患者都要进行初步筛查,之后还要去发热门诊进一步进行筛查,再三确认发热的患者到底是不是患了“非典”。我的学生们纷纷打电话来劝我,让我停诊一段时间。我当时觉得不用害怕,年轻时农村经常会有瘟疫流行,那时我在家乡行医,还不是照常应约出诊,只要自己注意防护就行了。况且,一名医生,以治病救人为己任,要有责任感,所以要不断从书籍上或者临床上学习,提高自己的医术,要诊治疑难杂症,不临床不去面对怎么能行?人命关天,在这种危难时刻,医生就应该挺身而出,要相信医学。我对学生说:“不能停诊,作为医生都不敢出诊,那我们的患者找谁看病?”就这样,徒弟们也跟着我照常出诊。当时全北京城已经充满了谈“非”色变的紧张气氛,很多私家企业和事业单位早已经停止上班了。我的一些学生住得都挺远的,来国医堂路上要穿过几个城区,车程要一个多小时。2003年不像现在,私家车没那么普遍,我们都是乘坐公交车,这就更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上次遇到的那个确诊的病例,我心里一直回忆着接诊的过程。我有个习惯,每次出门诊都要把患者的病情、诊断、用药详细记录保留下来,不仅给患者一份底方,自己也复写一份,以便患者下次复诊时我能全面掌握治疗情况。所以,每次出诊我都自己携带了厚厚的一叠就诊过的患者的底方,只要患者来复诊,我都能拿出他上次的处方,且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好,所以每个患者我都是牢牢挂在心上的。我给患者开药一般是7~14剂,每日1剂,1个疗程过去,我会想,他会不会来复诊,症状有没有缓解,下一阶段该怎么来治疗。每次的门诊对我来说,其实都是一场考试。我几十年都是每周六上午出诊,每周五睡觉前,经常会在脑子里过一遍上周来的都是什么样的患者,看的是什么病,明天都会来哪些患者,新患者老患者都有。所以年纪大了以后,门诊前的一个晚上也经常失眠。

我对这个“非典”患者的病情也记忆深刻,现在还记得他姓洪,21岁的小伙子,拍胸部X片提示肺纹理增粗、紊乱,他发热3天,体温持续在38℃以上,发热、畏寒,无汗,口干,乏力,头痛,大便溏且每日1~2次,腰酸,小便正常,服用抗生素效果不佳。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我初步判断中医属湿热内蕴,复感外邪,治以辛凉解表,清热利湿。具体方药如下:

水煎服,每日1剂。

处方中有这么一味药——青蒿。近年来,中药的功用逐渐被老百姓了解,中医走出国门,被世界接纳。2015年屠呦呦的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青蒿的药效才得以被全世界认识。其实中医中药博大精深,青蒿作为中药,应用的历史悠久。《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青蒿“治疟疾寒热”,葛洪《肘后备急方》记有:“青蒿一把,水一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治寒热诸症。”《本草图经》谓其“治骨蒸劳热为最,古方多单用之”。后世多部本草书籍都有对其临床功效的描述,几百年来都被医家应用于热病的治疗。古代中医虽没有认识到细菌、病毒这些致病原,但中药解热、镇痛、抗感染、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类似作用则很早就被用在治疗上。在20世纪60年代,越南军民感染疟疾,无特效药可治,请求中国政府支持,希望找到治疟疾的新药。当时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在全国范围内筛选了几千种中药,发现青蒿治疟效果最好。以此为契机,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青蒿中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终于找到了与以往结构不同的新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接着在全国各地扩大临床试验。至1978年,共治疗2099例,全部临床治愈。青蒿素为含过氧桥结构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青蒿素的发现是抗疟药物史上继喹啉类以后的重大突破,为弘扬中医学作出了贡献。

我在2003年治疗这位发热患者时就应用了10g青蒿,治疗他的温邪发热。青蒿芳香气清,苦寒而不伤脾胃,不伤阴血,又可使阴分伏热透出阳分,治疗温热病寒热往来,所以最适合这个患者,再配合一些清热解毒、解表宣肺、利湿之品。临床上我是比较注重调理患者脾胃的,如果一个人脾胃不好的话,就不用谈其他问题了。这个人首先要护脾胃,脾胃好了,人的气血才好,免疫力才可以跟上去。这样他一旦生病,恢复起来也比别人更快一些。所以我在汤药里也加入了茯苓,健脾益胃,利水渗湿,也能治疗他大便溏泄。茯苓是我在临床上经常应用的药物,味甘淡,性平,没有偏性,是非常好的健脾药。这位患者确诊为“非典”前我把他的病情稳定下来,这就是以辨病辨证为基础,中医能应对现代各种变化多端的病症,传统中医也可以治“现代病”。

我今年97岁了,行医70多年,可以说70多年积攒的临床经验不少,但每一次面诊患者我都怀着学习的态度,把看病当作考试一般,细致地问诊、切脉,仔细地分析病情,认真地辨证,全身心地投入治疗中。如今,我还在坚持每周出诊一个半天,仍全身心地投入临床工作中。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能有治病救人的本领,也算是对社会有所贡献了。胆大心细,详查病因

我在国医堂出诊时,看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不少,其中我印象深刻的,就有这么一位“胃细胞肠化”的患者。

这位患者30多岁,山东人。他第一次来就给我看了胃镜诊断的结果,西医说他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活检病理提示胃黏膜细胞肠化生,现代医学认为这是癌前病变。通俗来讲,胃的黏膜上是一种细胞,肠道的黏膜上是另一种细胞,如果胃里出现了肠道的细胞,就是病变的表现。这位患者的胃老不舒服,想在我这里调理。我说行!但是胃病要长期调理,胃黏膜修复要半年的时间,吃中药要坚持,而且胃病“三分治,七分养”,要按照我的要求饮食、生活起居调理才行。就这样他每次都从山东跑到国医堂来,大概半个月到一个月来一次。开汤药调理了两三个月,他再来时,特别高兴地跟我说:“颜老,我吃您开的药有一段时间了,最近觉得胃没先前那么难受了,基本没症状了。”他说过几天想去再做个胃镜复查一下,看一看有没有变化。半个月后他拿来了医院的检查结果,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病理结果示肠化生已经没有了。他自己也非常激动,到处寻医问药才找到我这里,他说幸好坚持中药调理,自己养护好胃,才使病情缓解。

这个患者后来坚持来了两三年,每个月从山东坐火车到北京来看病,那还是十年前,坐火车也挺辛苦的。直到我90岁以后不在国医堂出门诊了,念在他是老患者,我就让他到家里来看病。他每次来都会带几只山东特产德州扒鸡来,我知道他是在用这种方式感激我。

有一次他来我家,我发现他脸色萎黄,详细一问,他说开始时发现自己手心黄,后来身上皮肤也黄了。难道是黄疸了?我又看了看他的眼睛巩膜,倒是不黄。以前给他看病也没有记录过他有肝胆病史,并且他也没有任何相关症状。一般黄疸原因有溶血性、肝细胞性和胆汁淤积性三种,而且以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为主,所以我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我让他去医院抽血化验一下,医院做了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乙肝五项、丙肝抗体、腹部B超等,没查出什么毛病。他也很着急,忙问我还要做什么检查。我想还是得仔细找找原因,于是问他平时有什么饮食偏好,他这才想起来,他平时喜欢吃胡萝卜和南瓜。他告诉我,他每天都要吃上一些,从不间断。我建议他停一段时间,看看皮肤还黄不黄。过了大概半个月,他电话里说皮肤黄色消失了,又约好了时间来看病。来到家里坐下,他冲我咧嘴笑,顺势从背后拿出两盒德州扒鸡,对我说:“颜老,我听了您的话,回去把胡萝卜和南瓜停了,不吃了,这一不吃,还挺不习惯,不过还好我坚持下来了,身上的黄色渐渐退了下去,原来我被胡萝卜和南瓜染色了!”我心里也很高兴,避免了不必要的繁杂检查。现代医学将这种表现称为胡萝卜素血症,进食过量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橘子等就会出现手掌、足跖、颜面呈橙黄色,停止食用后,黄色就会消失。

这个患者让我印象深刻,看病就要心细,每次都要问诊细,望诊细,闻诊细,脉诊细,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每来一位患者,抓到患者的主症后,要围绕主症,对患者进行有步骤的、详细的望闻问切。患者第一次就诊,我的习惯是先要问患者最不舒服的症状,如果在医院或者其他中医门诊已经有过诊断和治疗的,要问他治疗经过和用药情况。另外,起病原因、伴随症状和生活习惯,还有家族病史、既往史等,这些都要详细问过。复诊的患者,要将服药后的病情变化记录下来。所以我每个患者“四诊”时间都不少于15分钟,再加上思考开药处方的时间至少半小时。

我认为,看病就像是在下棋。中医讲正气和邪气,邪正交争,用药就是鼓舞正气,对抗邪气,在此过程中,敌我局势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攻破疾病,自己排兵布阵要有分寸,处方才有章法,能做到这些,自然花费的时间就长了。耐心地倾听患者的病情,详细地诊查,谨慎处方是医生的责任,也是对患者的尊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获得患者的信任才是医生最大的成就!义理得当,平淡出奇

就诊的患者刚拿着方子离开,前一位看过病的老先生便急冲冲地向我走过来,边说边咳嗽,右手还举着方才抓好药的处方:“颜大夫,这药怎么这么便宜?给我吃能管用吗?我可是看了好多老专家都治不好我这老慢支,这药能行吗?”

我常遇到这样的患者,全国各地跑来北京看病的都有,非常辛苦地找到我,排队、挂号,费尽周折,就因为当地治疗无效,对我这里抱有很大的期望。初次看病,不了解我的处方风格,对我开出的十几味药的方子心里没底。

补药、名贵药材才能治疗疑难杂症,这是许多人对中医的误解。中医讲究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道地,也就是地道,也即功效地道实在,确切可靠。我是研究临床中药学的,更重视药性理论,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是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运用药物的偏性以消除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我开药从来不去考虑这个药的稀有名贵程度。

每每遇到这样的患者,我都会语气和缓地跟他解释:“能把病治好才是关键,药味多、药量大、药品贵,治不了病,也没有用,你先吃了看看,再来复诊。”如果患者能配合医生服药,往往事半功倍,心理上也有很大帮助。要是患者半信半疑,依从性差,便不容易医治好他的病。所以对患者要耐心劝导,细心解释,不然就要拿疗效证明。

过了一段时间,那位老先生又出现在我的诊室。这次他来,我见他已经不咳嗽了,精神也好了很多,就问他觉得怎么样了。老先生这次语气和态度大为改观,不那么急躁了:“颜大夫,上次真是不好意思啊,我回去就吃了您给我开的七服药,一开始还不信这么便宜的药能治好我的病,没想到药吃完了,我这咳嗽还真见好了,我还得坚持吃药,一顿不能落下!这不今天我早早就来复诊了。”我笑了笑,继续询问他的病情,再为他调整处方。告诉他平时饮食、起居的注意事项,这次他眼神十分专注,甚至用笔认真记录,我这次放心了,得到患者的信任,才能更好地医治他。“做医生是一个职业,也是一门学问。”这是我年轻的时候恩师马培之再传弟子杨博良先生一直在教导我的。当医生的首要义务是努力钻研医术,更新知识,传承经验,提高疗效;另一方面,医生把患者当作亲人,多为患者着想,急患者之所急,他在治病时就更能体贴患者,想方设法替患者解决病痛。同时,他也能帮助患者解决精神上的问题,让他们重树治病的信心,增加对中医的信任。像这位老先生,期望药专力洪,用好药,药到病除,这是人之常情。

我给老先生开的方子,是治疗咳嗽的,止嗽散加减。方中有荆芥、款冬花、贝母、甘草、紫菀、百部、白前等,老先生有黄痰,舌苔还有点黄腻,这说明他肺还有点痰热,我又给他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加了点黄芩、竹茹,清热化痰。方子简单、不贵、轻灵,疗效又很好。这是我开方的一贯风格:四两拨千斤,尽量不投猛剂,不用大剂,多用平和药,在平中见奇。

中药的品种很多,有一部分是可以用作食疗的,用起来比较安全,没有什么毒性及不良反应。比如生活中有一味常见中药——枸杞子,它很便宜,滋补肝肾的功效又非常好,而且人人都可以吃。新鲜的枸杞果,皮薄、肉嫩、汁儿多,味道甜而清香。枸杞子晒干了,就可以入药、泡酒了。中医认为,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滋补肝肾,又明目润肺,适合用于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消渴、遗精、虚劳咳嗽等病。所以枸杞子泡的酒可以补肝肾,又可以防衰老。但枸杞子吃多了会上火,要注意用量。健康人可以少量饮用药酒,每天喝10~30mL,或者根据个人酒量适当多喝10mL也是可以的,但是不宜过量。我90岁以后也偶尔喝几口药酒,可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这么多年治病养生,我的经验不少。我擅于全面考虑,巧用多效药,善用平和药,慎用毒烈药,精用功似药,往往用小方治大病。孟河医派四大家之一费伯雄先生曾言:“义理之得当,而不在药味之新奇。”要学会以看似平淡之剂,出奇中病。如今那位老先生每隔一两年都要到我的门诊来,有时带几个亲戚朋友一起来看病,看到他们的症状减轻病好了,脸上充满笑容,我也感到十分欣慰。医理精微,药勿轻投

走进诊室的是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旁边跟着他老伴儿。等老太太把虚弱的老先生小心地扶着坐下后,我才发现,老太太手里还有两个东西:一个记录本,还有一个水银体温计。这两样东西吸引了我的注意,老太太打开的本子上密密麻麻填满了数字,体温计外面的塑料盒子也显得老旧,应该是经常使用的缘故。

老先生告诉我,他是一个研究所的教授,近一年多感觉身体非常的虚弱,持续低热,体温波动在37.2℃~37.8℃,检查身体却没发现什么问题。老先生是知识分子,自己平时非常重视身体保养,得病以后也认真整理了自己的病历资料,他把每天体温的波动和血压都记录在这个本子上,大约每两三个小时他就量一次体温,量一次血压,为了方便医生找寻规律。

老先生虽然持续低热,但日常生活还能基本维持,因为病因不明,一直就没有服用西药,中药也没怎么服用过。他自己感觉已经基本适应了这种低热的状态,只是感到乏力,无精打采,日渐清瘦,胃口越来越差。

我又详细地问他其他症状。他平时无汗,偶尔还觉得身冷,纳食不馨,大便干结呈球状,3天不解大便就要用开塞露。即便有意多吃蔬果,也时常排便困难,大便难的时候,不仅腹胀,还会胸闷、心慌、气短,但睡眠正常。以前有癫痫病史,现在偶尔还有些小发作。可是我总觉得还是有些其他原因,继续询问才得知,老先生还有一个重要病史,就是他以前患过前列腺癌,已经手术10多年了,这10多年以来他一直复查,前列腺核磁检查结果和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没有复发的征象,另外他还有高血压病史。

这么多症状和病史,一定要注意抓主症,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解决老先生低热的问题。低热有很多原因,西医有功能性低热的说法,就是比正常人要高出0.3℃~0.4℃,如果排除器质性病变,就属于这种发热,这时候中医的疗效比较好。从中医角度考虑,认为发热分为内伤发热和外感发热,这位老先生属于内伤发热。并且,他有一年多的病史,时间很长了,我要从多方面考虑。从老先生舌脉上来看,舌色暗,舌苔黄厚腻,脉弦滑。老先生很在意自己的低热,老是反反复复地看,一遍一遍地量,又做了很多检查,排除了很多疾病,西医也没查出什么阳性结果。老先生最近胃口特别差,什么都不想吃,老伴儿做了很多他平时最爱吃的,也只能吃很少一点。胃口下降才是老伴儿最担心的。

他纳差、嗳气,脾胃运化功能下降了,食积而生湿浊,与邪热胶结不解,体现在舌苔上,就是黄厚膩。发热日久必伤阴液,从他的大便干结上就可以看出来。另外,经常低热,是阴虚发热的一个特征。所以,我给他开了一个以养阴清虚热为主的方子,兼以健脾化湿理气和胃。这个处方用青蒿、白薇这类清虚热的药,再加上砂仁、陈皮、麦芽这类开胃气的药,再加上火麻仁、冬瓜仁这类润肠通便的药。这个老先生正气不足,邪热不除,通便不能用清实火的泻下药,要以滋阴润肠通便为主,以免药性峻猛,正气更伤。阴也包括阴血,老先生面色苍白、手足不温,其便秘也有血虚之象,所以我还用上一些黑芝麻。黑芝麻有养血的功效,养阴润肠可用生品30g。还用了杏仁,杏仁本身是一味止咳平喘下气的药,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老年人中很大一部分人的脾胃功能下降了,最终就以便秘的症状表现出来,用杏仁取其疏通肺气之性,又可除湿温,是治疗肠燥便秘的好药。治老年人便秘,很多医生喜欢用大黄、芦荟或含有蒽醌成分的泻药,很多人都知道,服用这类药物易导致结肠病变。这些泻下药都是攻下药,不适合老年人长期服用。所以我一般用药温和,不轻易投峻猛攻下之品,这一点体现了我的用药风格。此方整体比较寒凉,为避免寒凉伤胃,佐上一些醒脾开胃、化湿开胃的药,像砂仁、陈皮这些,可以改善胃口。

我告诉老先生煎药的方法,开了7剂,每日1剂,每日2次,餐后服用。治病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尤其是慢性病的患者和老年人,脏腑虚衰,需投以温和药物,随证加减,中病即止。在问诊时,尤其面对类似上面这位患者的情况,更需要耐心和技巧,只有详尽的问诊才能为之后的治病保健确立指导方向。精诚仁和,祛病疗心

低热的患者服药一周,体温同前,但食欲改善了,大便也较前通畅一些。我在前方的基础上,加用了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根据他尿频的症状以及前列腺癌的病史,我考虑用白茅根、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利尿清湿热,又有化瘀消积的作用。

白茅根,甘寒,入心经,走血分,长于清热凉血,入膀胱经,利尿通淋,泻热结,利湿热。入胃经,泻火降逆,生津止渴。本品寒不伤胃,甘不腻膈,用于热病烦渴极佳。白花蛇舌草,味苦、甘,性寒,苦寒清热解毒,甘寒清利湿热。半枝莲,味辛、微苦,性寒,不仅清热,还有化瘀之功,此二味均有抗癌的作用。

老先生又吃完7服,体温完全恢复正常了,大便有了明显改善。继服1个月后,到了9月底,老先生乐呵呵地又来了,不仅体温正常了1个月之久,没有反复,身体状况也好多了,乏力感、食欲都在往好的方向转变。他还笑着跟我说,现在他已经不量体温了,同事见了他,都说他容光焕发,跟以前判若两人!体温正常1个月,苦寒药不宜久用,我改投清热养血滋阴之品,如生地黄等。

10月份,老先生来复诊时从舌象看,舌苔黄但不腻了,舌苔厚度比以前减轻,精神也比上次要好很多。到了11月,吃了3个月汤药,他初诊的症状基本消失了。现在唯一不舒服的就是皮肤干,小便黄,夜尿频多。我处方立法逐渐由祛邪转为扶正,在药方里,我又加了一味龟板。龟板又名龟甲,是乌龟的背甲及腹甲,中医称这一类滋补的动物类药为“血肉有情之品”。龟甲味咸、甘,性寒,为滋阴益肾、养血补心之药,可用于阴虚发热、阴虚阳亢,非常适合这位患者。后期我又加了太子参、菟丝子、覆盆子,全是平和补肾的补药,补而不腻,平时也可以用于调养身体。

在这3个月的中药调理过程中,除了长期服用降压药,老先生只服用了我的汤药。后来诸症消失,他老伴儿还不放心,让他每个月来复诊一次,希望巩固一下疗效,我调整了一下用药,让他隔天服用1剂。他告诉我,服用汤药以后,他的体重也增加了,比患病时增加了7kg。现在有精神了,食欲好,体力佳,大便也通畅。他还跟我说患病时,他嗅觉消失了一段时间,深吸气也闻不到任何味道。自从吃了中药,2个月时间,嗅觉就慢慢恢复了,他自己觉得不可思议。到现在,嗅觉已经完全恢复了,鼻子通畅了,吃饭都香了。他之前有癫痫病史,虽然吃着西药,时不时还有手抖,现在手抖的症状也消失了。我个人的感受,用药之前,他面色晦暗,精神萎靡,如今整个人红光满面,照他老伴儿的话说脸上的肉也长出来了!因为刚来时老先生还有一点轻度贫血,血红蛋白100g/L,现在虽然没有去医院检查,但睑结膜和甲床看上去是红润的。

治疗老年病,一定要清楚老年人的特点。看上去老年人的症状可能比较单一,但是隐含的病症比较复杂,症状表现又不是很典型,慢性病也容易恶化,再有他们进行的西医检查可能也不太彻底。这时候用中医来调养,但也要有西医治病的基础和思路。老年病千万不能急功近利,要注意顾护正气。他们的脏器就跟小孩儿一样,小孩儿是脏器娇嫩,老年人则是脏器虚衰,五脏六腑的功能都减弱了,急于补或峻猛攻都有弊端,我崇尚费伯雄“和缓醇正为要旨”的思路和特色,欲求近效,反速危亡。

很多人相信老中医,不仅因为其临床经验丰富,也因为老中医见识广博,更能理解患者的心结,在询问病情和对其生活作息及饮食的指导上更有耐心。医生在对待患者时,耐心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患者心里急躁,可能吃上几服药效果不明显就开始怀疑了,但是好多病并不是三服五服药就能缓解的。就像刚才我说的这个例子,老先生吃了半个月才感觉体温稍稍下降,但是吃了1个月的时候体温就完全恢复正常了。很多患者找到中医,已经用了西药,一般都是疑难杂症,都是比较复杂的病症堆积在一起,这些患者基本上都是带着焦虑的心情来的。这个时候,医生首先要善于平复患者的情绪,让患者对自己恢复健康有信心,对医生有信心。我认为做医生要遵守一个原则,就是“精诚仁和”,这四个字概括了中医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医术、医道、医德、医风。“精”,主要表现在医术方面,体现了中医的医道精神。正所谓“大医精诚”,治病救人,要保证疗效,没有过硬的医术不行。“精术”为“立德”之本,作为中医要严谨治学,勤求医理,精研医道,不断吸取新的知识,追求精湛的医术。“诚”,主要表现在医德方面,体现了中医的人格修养。要心怀至诚,在为人处事、治学诊疗、著述科研等方面言行诚谨守信,树立良好的医德风尚,利民惠民。“仁”,体现了中医仁者爱人、生命至上的伦理思想。要有仁心才有仁术,正如孙思邈所言:“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对待患者要常怀恻隐之心,时刻把患者的安危放在第一位,用心去医治。“和”,反映了中医学几千年来崇尚和谐的文化精髓。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和的健康观,治疗上重视调和致中。“和”也包含了医患信和、同道谦和的道德观念。

中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理论基础,要继续秉承“精诚仁和”的行医准则,并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才能使中医药事业得以发扬光大。八旬老叟对抗急症

经常有人问我有什么养生秘诀?平时喜欢吃什么?我以前也在电视上向观众介绍过,我平时常吃大枣。我吃枣习惯只吃果肉,不吃果皮。一般早餐吃三颗大枣,我家人都会一次煮熟一盆枣晾凉后放在冰箱里,然后每天早上放在牛奶、豆浆或粥里一起加热后,我再吐皮吃。俗话说:“天天吃大枣,一辈子不见老。”大枣益气又补血,健脾又安神,可大多数人都是连皮带肉一起吃的,为什么我就不吃这个果皮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说一说那年我得急性胰腺炎的事儿。

11年前,我86岁,突然患了急性胰腺炎。当时上腹部突然剧烈地疼起来,那种疼真要命,家人立刻把我送进了医院,因为病情危急,需要留院治疗一段时间。当时我年纪已经很大了,又是急症,西医输液、胃肠减压等治疗都用上了,不仅腹痛、发热,插上胃管也挺痛苦的。我后来反思自己怎么会患这个病呢?可能因为那段时间天气比较炎热,食物保鲜没有做好,导致我吃了一些即将变质的食物,引发了急性胰腺炎。

发病后体力非常差,我在病床上昏睡了几天。后来,我的徒弟们陆续得知了我住院的消息,他们都急了,从各个地方赶来医院看我。我女儿后来告诉我,徒弟们见到我躺在病床上,都很担心我,意识到这次病情严重,十分危险。学医的人都清楚急性胰腺炎,发展速度极快,一旦控制不住就来不及了。我年轻的时候,被要求在医院里各科轮转,就目睹过因为炎症控制不好,最后胰腺坏死,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况且,我已经86岁了,高龄老人抗病能力更弱,不要说急性胰腺炎,一个发热感冒都不能忽视。

当时医院考虑先采取保守治疗,因为手术风险很大。经过中西医的综合调理,住院了一段时间,我逐渐恢复过来了,腹部疼痛减轻了,但是仍然面色发黄,身体非常不舒服,还要禁食几天,只能吃流食,慢慢地开始恢复饮食。同时,我也非常重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饮食、起居上更加小心,规律有节,还注意适当活动,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最后,经过医院医生的及时治疗和家人的悉心照顾,我终于痊愈了。医院里我的医生和护士们都说:“老爷子真行,快90岁了,没见过这么大岁数得这病恢复这么好的。”人这一辈子,难免有生病的时候,我们平时还应好好调理日常的饮食起居,得病时积极配合治疗,才能顺利渡过难关。

经过这一场大病以后我就非常注意饮食了,生冷硬辣都尽量不吃。所以上面说到的枣皮不是很好消化,我就不吃皮了。隔夜的东西也要注意,一定要热透了再吃。发霉变质的东西,一律不吃。尤其是老年人都有这个习惯,比较怕浪费,比较心疼吃剩的东西,这是困难时期养成的习惯,现在生活好了,条件容许的情况下不要吝惜。后来我女儿女婿全天候照顾我,饮食有节,消化系统逐渐恢复了。

我想这次战胜病魔,与自己身体底子还可以有关,这多半跟我平时养生是分不开的。年轻的时候我就养成了运动的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的形式也随之变化。我年轻时住在大学里,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操场慢跑3圈,跑完下来差不多1200米的运动量我并不满足,接着又去打10分钟太极拳,常年如一日从未间断。到了50多岁,体力慢慢不行了,慢跑3圈就改成了慢跑20分钟,太极拳还是照样打。下午四五点钟没事儿了,去户外再散步1小时。80岁后明显感觉体力更不如以前了,比如我95岁时在杭州爬山,伤了膝盖,我就把运动量又减少了,但还是坚持运动,每天早上吃完饭就去散步1小时,经常也做做广播体操,天气不好时更要在室内多活动。现在我97岁了,仍旧感觉自己腰背不酸,腿足有力,而且每周都出诊半天,可以说,这都是常年坚持锻炼的结果。再有我很重视脾胃,多年的临床让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身体好的长寿老人,他们的脾胃都很好,平时吃东西胃口好,吃得香,消化功能强。中医上讲,脾胃乃后天之本。我平时吃东西,有意识地多吃点芋头、山药、红薯、蔬菜等,可以养脾胃。

在我看来,86岁我战胜疾病,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就是平时的生活中我注意很多养生的细节,看似简单的养生方法,但是只要坚持下来,对今后的生活都有好处。很多人也问我:“颜老,把您的养生秘方告诉我吧!”大家都觉得我是国医大师,一定有秘方,不然怎么保持这么好的身体?我每次都跟他们笑笑,一言难尽啊,都是靠平常的调护,并没有什么秘方,自己的身体要自己养,如何调养呢?接着给大家讲讲。  第二章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动静结合,养而有道第二章养生是抗病防老的基石

年轻时,我怀着悬壶济世的热情踏上了中医之路,如今97岁依然没有停下工作,内心既充实又满足。70余年里,中医从一项被我用来傍身治病的技能,成为如今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饮食、运动、情志养生等都是中医教会我的,用我外孙女的话说,我生活中的每一处细节都透着浓浓的中医味。我觉得这很好,因为中医,我学会了治病救人,懂得了生命之贵;因为中医,我明白了顺应天时,“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正因如此,我已经97岁了,身体依旧健朗。

养生是中医不可或缺并且极具特色的一部分。学好了、学明白了,说可以防病防衰老都不为过。我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不少前来问诊的朋友,对于我97岁的年龄羡慕不已,常常感慨:“我要是也能像您一样高寿该多好!”在他们的眼里,我能长寿更多的是一种偶然性,其实不然,大多懂中医的人都明白养生的重要性,在养生的过程中获益不少,常年坚持下来,祛病强身的效果非常显著。我身边许多的中医朋友都很高寿,身体都很硬朗。我的体会是,平时应多学养生,多练养生,生命常青,贵在坚持。

多年来精研中医技艺的同时,我也不断研究其中的养生义理。我今年97岁了,一般这个年龄的老人大多重病缠身,而在我和家人的回忆中,我只得过两次重病,其中一次算是有惊无险。

2009年,也就是我89岁时,有一段时间经常感到心慌、胸口隐痛,但是痛得不频繁,家人一直担心我,总是催促我去医院检查。人老了,尤其我这个年纪,心脏功能肯定会退化,作为一名医生,我对自己的身体还是有把握,所以不是很在意,平时不舒服了就吃点速效救心丸,情况还算稳定。有段时间诊室患者较多,劳累后症状有所加重。某天早上我正常起来散步,走到一半时胸口突然又开始疼痛,并伴有头晕,回家后让女儿测了血压很正常,看来头晕和最近的症状并非高血压引起,问题还是出在心脏上。女儿很紧张,在她的坚持下,我们去附近的中日友好医院就诊。去的路上女儿要打出租车去,我却坚持坐公交车,我家距离中日友好医院只有三站地,医院门口不易停车,所以我认为坐公交车去最方便。

医院里人来人往,由于我年龄过大,心脏出了问题刻不容缓,女儿直接带我去了急诊。接诊的医生看了我病历上的年龄略显吃惊,详细问了下我的症状,医生的神情也逐渐严肃起来,让我先去做个心电图。心电图是临床常用的检查项目之一,是判断心肌梗死的重要临床依据。心电图出结果后,医生看完跟我说:“您这是急性心肌梗死,虽然现在症状轻,但情况也很危险,您现在必须留院观察,以后还要及时就诊,别耽误了病情啊!”我看医生给我诊断上写的新发心肌梗死急性期,这种结果也是我没想到的,虽然我89岁了,基础病只有高血压,没出现过急性心脑血管病,这次发病真是最严重的一次了。

我被留在急诊输液治疗,偌大的急诊室里熙熙攘攘,患者和家属穿行其中,有高热的,急腹症的,昏迷的,都很危急。我刚在平车上半躺下来休息,旁边就有一个患者犯了癫痫,抽搐了起来……反而是我,一个患了心肌梗死的老人却显得病情相对平稳。在急诊待了两天,每天女儿陪着我,女婿都会来给我送饭,一碗粥,一些清淡蔬菜,我每次都能吃完。周围的患者看见我都称赞我胃口好,不像患重病的老人,外孙女来看我,我也安慰她说没事,感觉身体好些了。

医院里住院患者很多,我在急诊几天也没有床位。后来还是在学校校长的联系下,把我转入了CCU病房。CCU里基本都是需要长期留院观察或术后短期监护的病重患者,因此环境独立安静,但是问题也来了,独立的病房里没有卫生间,因为病重患者大多卧床,不能下地。可我能够自理,让我在这个玻璃房里,我实在不习惯。虽然这里监护条件好,我还是要求转到了普通病房。我在心内科做了一遍全身检查。抽血、头部核磁共振、B超……老年人心脑血管病高发,不过我的检查结果显示,除了有心肌梗死外,其他脏器没有任何问题,各项指标都正常。听了这个消息后全家都很高兴,我在心内病房住了一个多星期就出院了,康复得很快。89岁的老人,身体的各项指标都优于实际年龄,医院的医生和护士都说很少见。

我觉得这都得益于中医养生。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与自然、与生活细节统一和谐。我们年轻时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每天无外乎工作、读书,忙碌的一天后早早睡去,晨起锻炼。现在的人们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情绪不稳定,起居、饮食没有规律,这些都是透支健康的行为。健康透支了,哪来精气神,哪来延年益寿的基础?经常有人询问我长寿的秘诀,中医怎么养生,我也是照着做。《黄帝内经》中的长篇养生大论,适合现代人,并且行之有效,内容主要有几个方面:

饮食有节。饮食有规律,有节制,不过饱过饥。这条饮食习惯再简单不过,但能坚持下来的人其实非常少。现在,我早上起来会吃三四颗大枣,一根香蕉,喝点牛奶、豆浆或粥,中午比较丰富,会吃蔬菜、肉食、粗细粮,始终谨记不过饱。

适当锻炼。生命在于运动,80岁前,我住在学校,每天早上都习惯在操场慢跑1200米,然后在图书馆前打打太极拳进行放松;80岁之后,为了保护关节,每天晨起由慢跑改为散步等不太剧烈的运动。

起居有常。早睡早起是良好的睡眠习惯,尤其暖和的时候,要坚持在子时(23:00—1:00)睡觉。冬天由于天冷,天亮得晚,可以适当地早睡晚起。晚上睡前要认真泡脚,每次半小时左右,促进血液循环。

调畅情志。中医认为七情六欲都可以致病,喜怒哀乐一定要适度表达,注意把控情绪,不要用过激的方式宣泄情绪。与此同时,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我曾赠给我徒弟一句话:“量大、气和、不争、助人”,希望他们都能以此劝导自己。

平时多注意保养,身体根基才能好,即便岁数大了,也能避免很多老年病。疾病不是不可控的,中医讲“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一个人只要正气足,无论是靠先天,还是靠后天补养,都能够让病邪无隙可乘。适量运动、调畅情志都是有效的强身健体法,平时我也这样要求自己,也会配合使用一些食疗药膳,辅助日常的养生。

很多人都知道我喜欢吃大枣,其实除了大枣,我也经常吃点白果。白果又叫银杏,是银杏的成熟种子,除去肉质外,将果皮洗净、晒干后制成,既可食用又可作药用,味甘、苦、涩,归肺经,上能敛肺气、平痰喘,下能止带浊、缩小便,适用于痰多喘哮,带下白浊,小便频数者,喘嗽多痰而偏热者更宜食用,但咳嗽痰稠不利者不宜用。白果有小毒,切记要吃熟的白果,但不要食用过量,每天不宜超过10粒,小孩减半,5岁以下小孩禁止食用。另外白果不宜和鱼一起食用,也不能和阿司匹林或抗凝血药物同时服用。大饮伤身,小酌怡情又养生

很多朋友曾经就酒的问题咨询过我,是否为了身体健康而滴酒不沾?其实健康人可以适度地饮酒,有些疾病严格限酒或禁酒的还是要戒酒。我虽然年纪大了,平时还是会喝上几口,不过我很少喝白酒和啤酒。白酒药性大热,久服易伤身。啤酒过于寒凉,炎炎夏日,喝上一杯冰镇啤酒确实是很爽快的事情,但是对肠胃的负担也相当大。另外我非常注意适量,从不醉饮。一天摄取酒精的量不应超过20g,白酒50g以内,啤酒半瓶以内,红酒150mL左右。

我平时喜好饮黄酒。黄酒主要以稻米、黍米、玉米、小米、小麦等为主要原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酒种之一。中医认为,黄酒有暖胃散寒,补血养颜,活血通经的功效。黄酒性温和,非常适合现代人的体质。我一周会饮用两三小杯,天冷时温饮。黄酒最适合温饮,温热的黄酒会提升温通经络的效果,用热水温好的酒口味也佳。

提到酒就不能不提药酒。古时,药酒同其他酒统称“醪醴”,在中医方剂学上又称为酒剂。其实酒本身就是药,而酒与药结合可使某些药物更迅速地发挥药效,从而形成了完整的药酒方,可以说药酒的形成是我国医药发展史上的重要创举。古代医生在治病时,为了使药物发挥更好的疗效,通常会借助酒来增强药力。《说文解字》记载:“医,治病工也。……医之性,然得酒而使。”2000多年以前,我国医学四大经典之一的《黄帝内经》(后简称《内经》)就专设有《汤液醪醴论篇》。所谓“汤液”就是现在的汤药煎剂;而“醪醴”即我们所说的药酒。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还有红兰花酒、麻黄醇酒汤等配汤药方和酒剂治疗疾病的记述。班固在《前汉书·食货志》中称酒为“百药之长”。而滋补药酒更能以药之功,借酒之力,起到补虚强壮和抗衰益寿的作用。到了两晋时期,民间制成的药酒,不仅具有大曲酒的风味,而且还有中草药的芳香及健身祛病之功。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虽然是一部农业专著,但书中也有酿酒专章,对浸药专用酒的制作方法、酿酒经验及原理等均作了详细的说明。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我国的药酒开始走出国门,制药酒的方法驰名海外。隋唐时期,我国已酿造出世界上最早的蒸馏酒,随后,药酒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唐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记载的药酒方就有80余个,涉及补益强身,内、外、妇科等几方面,并对酒与药酒的毒性及不良反应有了一定的认识。

早年我曾自创了一个养生酒方,叫“寿春酒”,近几年又开发了一款“御寿酒”,这也是我养生方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发售后得到了老百姓的好评。

我行医执教70多年,培养了大量学生。我让他们学习中医药文化,背诵四大经典著作,积累临床经验,就像我年轻时候一样。我在竭尽全力地传授中医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也收下很多优秀的徒弟,像高云艳、常章富、张冰、郑虎占、邓娟、高承琪等,还有我的外孙女高琰,他们在中医界各个领域都有了自己的建树。我95岁时,又收了一个徒弟——王品。她虽不是中医出身,却对中医药非常痴迷,创办了杭州御寿堂,从事中医健康养生产业,自己也到浙江中医药大学里学习中医。我非常欣赏她对中医的这份执着劲和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为此我把自己从事中医药研究70多年来总结的临床实践结集《颜正华中医学讲稿》一书送给了她,一同赠送了我的书法题词:“中医中药是珍贵文化遗产,需要我们传承弘扬,造福人类。”在拜师仪式上我将自己总结的益肾养心健脾的方子赠给了她,她接受方子后,问我:“老师,这个方子养肾健脾,可以治疗疾病,也可以养生保健,那可不可以把这个方子做成养肾保健酒,让那些没有办法让您亲自看病的老百姓也可以通过这个药酒疗病保健?”将自己的方子做成保健酒,的确可以让更多人受益。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到,酒可“通血脉,行药势,散寒”,可作为引经药,药借酒力,酒行药势。当然酒分很多种类,而要做到完全发挥这个方子功效的酒必须是红酒。少量饮低度酒有益于健康长寿,而白酒这种度数高的酒都属于烈性酒,过饮烈性酒不仅伤胃伤肝,而且与养生反其道而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到红酒的功效:“暖腰肾,驻颜色,耐寒。”最终确定用红酒为酒基。从制作的工艺,到药材的选用,一丝不苟。

御寿酒的组方有:黄芪、生地黄、枸杞子、茯苓、覆盆子、山楂、红景天等。

方中,黄芪为补气要药,适用于神倦乏力之症,并能提高免疫功能、抗疲劳,故为方中之主药。生地黄、枸杞子均为滋阴之品,适用于腰膝酸软之症,能增强主药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的功能,共为方中辅药。茯苓补气健脾,覆盆子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山楂、红景天均有活血化瘀之功,共为方中之佐药。酒有活血之功,且能增强药力,而为方中之使药。上药主辅佐使配伍合宜,共起益气滋阴、活血化瘀之功,为提高免疫功能、抗疲劳之良方。

御寿酒的组方是经过反复慎重考虑研发的组方。第一方面,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黄帝内经》中说:“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衰老。”这些都关系到肾,所以在御寿酒组方的时候首先考虑到养肾。肾分肾阴、肾阳,肾阴滋养肾阳、肾阳温化肾阴,补肾就要阴阳双补,阴阳平衡才可以。第二方面,考虑到脾胃,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主消化吸收,食物当中的营养都依靠脾来吸收,营养消化吸收不好的人,是不会强壮的。所以要想健康长寿,离不开对肾和脾的保养。第三方面,考虑到心的问题,中医理论上讲,心主血,血脉要畅通,都要依靠心;心主神明,人的思维活动也都依靠心,做事、读书都要用心。最后是补气。人老了气血先虚衰,正气不足。而正气是生命的根本,所以随着年龄的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