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修行要懂得一点放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5 11:57:01

点击下载

作者:释颢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当下的修行要懂得一点放下

当下的修行要懂得一点放下试读:

前言

F O R E W O R D

很久以前,有位青年背着一个特大号的包袱,不远万里前去拜访智者,欲请求智者为自己指点迷津。见面以后,青年向智者倾诉了自己所有的烦恼、痛苦、孤独与寂寞。

智者闻言略作思索,转而问道:“你这包袱里装的都是什么?”

青年回答:“都是很重要的东西!其中包括:我每一次出现的烦恼;我每一次承受的痛苦;我每一次滴落的眼泪;我每一次品味到的孤独……若是没有它们,或许我根本无法坚持走到您这儿!”

智者听后一言未发,默默带着青年来到江边,二人乘船渡江而过。

上岸以后,智者命令青年:“把船扛上,我们继续往前走。”

青年惊诧万分:“扛着它上路?它那么沉,我岂能扛得动?”

智者微微一笑:“是的,你确实扛不动。我们在过江时,船是工具,是有用的;但现在已经过了江,船也就失去了作用,如果执意扛着它,就会影响我们的速度,最终成为我们的包袱,令我们不堪重负!人生中的烦恼、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对我们是有益的。它可以转化为一种动力,使生命得到升华,但若是一直耿耿于怀、须臾不忘,它就会变成人生的包袱。这时,我们一定要学会放下,唯有如此,人生才不会被压垮。”

青年依智者所言,放下包袱继续赶路,这时他发现自己的脚步竟然轻了许多,而且心情也愈发开朗起来……

正是因为放不下,所以我们一直疲惫不堪;正是因为放不下,所以我们一直无法走出人生的桎梏。心灵恰似一座房间,不常拂拭,便会落满尘埃。试问,蒙尘的心又怎会不变得灰暗与迷茫?

放下是一种感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门不可不懂的学问。

唯有放下执念,你才能领悟人生的智慧;唯有放下包袱,你才能打开心灵的枷锁;唯有放下奢求,你才能脱离欲望的摆布;唯有放下狭隘,你才能融入温暖的人群;唯有放下固守,你才能得到创新的奖励;唯有放下纠结,你才能读懂爱的真谛……

其实,生活本该是一个轻松的课题,只是我们一直无法放下心中的累赘,将不该看重的东西看得太重,才会令生活变得如此复杂……编者2010年12月  第一章 放下执念:人生悠远,悟者见智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放不下的执念,它或者是疑惑,或者是杂念,或者是烦恼,或者是欲望……简直压得人无法喘息。事事都计较,事事都放在心上,人生岂不是很辛苦?那么,为何不将心中的执念放下来呢?做人,别让自己背负的东西太多

每个人心中都怀有理想,理想就像一座高山,多数人之所以无法登顶,往往是因为背负的东西过多。其实,人生有所得就必有所失,唯有懂得适当的放弃,你才能登上巅峰。

以前有位年轻人可谓天生聪慧,天赋过人,他希望在各方面都能够胜过身边之人,尤其想成为一名学问大师。然而,一晃十年过去,年轻人已经变成了中年人,他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却唯独学业没有长进。他很苦恼,于是便去请教一位智者。

智者对他说:“我们一起登山吧,到达山顶你就知道该怎样做了。”

二人一路向山顶攀去,沿途有很多晶莹的小石头,每每他多看几眼,智者就会让他装进袋子,背着上路。不多时,他已经难堪重负:“智者,如果一直背着石头,不要说登上山顶,我恐怕寸步难行了。”“那该怎么办呢?”智者微微一笑。“应该把石头放下。”“那你为何还不放下呢?一直背着石头怎么能够登上山顶呢?”

听了智者的话,他心中顿时一亮,向智者深鞠一躬,便下山了。

此后,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终于得偿所愿,成了一名远近皆知的大学问家。

所谓石头,就是我们心中的琐事、负担等。人做为高级情感动物,不可能做到心无旁骛,但是我们必须清楚什么该舍什么该留,不能一路走来,但凡遇到什么就都将它拾起来装在心里,这样做真的很累。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谁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更未见某个三心二意的人能够攀上成功的巅峰。一个人若想在人生中有所建树,首先就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继而专心致志地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这一过程中,你必须要放下那些冗余、无谓的杂事。少一些计较,少一些烦恼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放不下的“女人”,她或者是疑惑、或者是杂念、或者是烦恼、或者是欲望……简直压得人无法喘息。事事都计较,事事都放在心上,人生岂不是很辛苦?那么,为何不将心中的“女人”放下来呢?

小和尚随师父下山去化缘,临出庙门时,天空中阴云漫卷,不时传来阵阵雷声。小和尚有些犹豫,对师父说道:“我们不如等雨停以后再下山吧。”

师父拿起一把雨伞,率先跨出庙门,边走边道:“出家人岂会畏惧风雨?”

小和尚闻言,只得紧随师父身后,走不多时,风雨便席卷而来,且越下越大。师徒二人合撑一把伞,在风雨中搀扶着艰难前行。

走着走着,小和尚突然立住不动,双眼直勾勾地看着前方,师父顺势望去,只见不远处站着一位年轻女子。如此恶劣的天气里,竟有一位美貌少女出现在荒野之中,也难怪小和尚露出惊诧之色。

此时,少女正望着面前的泥潭,双眉紧锁,面露难色。原来,她今日穿了一件崭新的丝绸裙,跨过泥潭,则衣裙必然被污泥所染;不跨,却又无他路可走。见到此景,老和尚跨前几步,说道:“姑娘,我来帮你吧。”说着便将少女背了过去。

看到师父的举动,小和尚惊呆了,这件事一直纠结在他的心中,令其闷闷不乐。直至回到寺院一个月以后,小和尚终于忍耐不住,开口问师父:“我们出家之人戒淫邪,您怎么可以背那位女子呢?”“哪位女子?”师父稍稍一愣,“你说的是化缘路上遇到的那个吗?我早已经把她放下了,可你却一直‘背着她’,太累了、太累了……”

出家之人戒淫邪,但助人于困境之中,又岂能称之为“淫邪”?其实只要守正心灵,内无杂欲,这是很容易参透的道理。这种情况恰如男医生在为女病人做手术,难道我们能指责男医生满腹淫虫吗?看来,小和尚的修行真的还不到家。

在人这一生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偏执之人,总是喜欢将事事都记在心里,一旦无法想通,就会郁郁成结,劳心而又伤神。

事实上,很多事情我们一旦看清它的本质,自然而然就会逐渐放下,很多事情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要放在心上。只要我们能够摒除心中的杂念,客观、辩证地去看待这个世界,我们就会觉得轻快许多。放正心态,就能过得轻松

生活中,我们亦常有无法承载之时、过度膨胀之时、不堪重压之时、杞人忧天之时……每每此时,我们若能懂得放下、放空、放平、放心,人生必然会少去很多烦恼,多出很多快乐。

小和尚刚入佛门,对禅理不甚了了。

秋风起,寺院内枫叶翻飞,小和尚问师父:“枫叶如此美丽,为什么会掉落呢?”

师父浅笑:“秋一过,冬即来临,枫树无法供给那么多树叶所需的养料,唯有舍。这不是‘放弃’,是‘放下’!”

冬季,寒风刺骨,滴水成冰,小和尚见师兄将寺中水缸扣过来,将水放掉,又跑去问师父:“干干净净的水,为何要倒掉呢?”

师父笑道:“冬天太冷,水结冰以后膨胀,会把缸撑破,所以要将它放掉。这不是‘真空’,是‘放空’!”

一场鹅毛大雪落下,将几盆龙柏压弯,师父吩咐徒弟们将土盆放倒。小和尚又不解:“龙柏本应立着生长,为何要放倒呢?”

师父脸色一凛:“你看不到雪已经将柏枝压弯了吗?再压就会断!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它,“等雪过后再扶起,这不是‘放倒’,是‘放平’!”

寒冬腊月,来上香者乏陈可数,香油钱少了很多,小和尚忐忑不安,跑去问师父如何是好。“饿到你了,还是冻着你了?”师父面带愠色,“看一看,壁橱里还有多少衣服,柴房里还有多少木头,地窖里还有多少白菜!不要只看没有的,要看看还有的,苦尽自然甘来,你要学会放心,‘放心’不是‘不用心’,是把心安顿好。”

春暖花开,姹紫嫣红,香火更胜往年。师父准备外出远游,小和尚追出山门:“师父,您这一走,留下我们该怎么办?”

师父笑着挥手:“你们能够放下、放空、放平、放心,我又有什么不能放手的呢?”

人生于世,免不了要遭遇一些高低起伏、磕磕绊绊。只有在陷入低谷的时候,懂得适时舍弃,将来我们才能有所获得。

同样,人这一生,必然会有很多欲望与追求,它们就如同树上不停长出的叶子,不能也不可能全部留住,此时我们就要学会有选择地放下。叶子纵使再美、再惹人惜爱,但作为叶子的承载体——树,若想健康成长,就必须将多余的叶子送给长风。我们的追求再令人向往,但终不可能一一做到,所以我们必须轻装简行,放下过重的行李。放下,并不意味着放弃,而是为了走得更远。

放空即是虚怀若谷,就是警醒我们莫在他人的褒扬中过度膨胀,失去自知之明;放平、放心、放下则是警醒我们在人生中遭遇挫折时,稳定心态,休养生息,以图后进,积极谋求发展。能够做到这几点的人,必然会过得轻松自在,坦然从容。选择决定成败

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审慎地运用您的智慧,作最正确的判断,选择属于您的正确方向。放下无谓的固执,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去作正确的抉择。正确无误的选择将指引您永远走在通往成功的坦途上。

两个贫苦的樵夫在山中发现两大包棉花,二人喜出望外——棉花的价格高过柴薪数倍,将这两包棉花卖掉,可保家人一个月衣食无忧。当下,二人各背一包棉花,匆匆向家中赶去。

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眼尖,看到林中有一大捆布。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细麻布,有十余匹之多。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棉花,改背麻布回家。

可同伴却不这样想,他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经走了一大段路,如今丢下棉花,岂不白费了很多力气?所以坚持不换麻布。前者在屡劝无果的情况下,只得自己尽力背起麻布,继续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背麻布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待走近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坛黄金,他赶忙邀同伴放下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担来挑黄金。

同伴仍不愿丢下棉花,并且怀疑那些黄金是假的,遂劝发现黄金的樵夫不要白费力气,免得空欢喜一场。

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走到山下时,无缘无故下了一场大雨,两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湿透。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肩上的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无法再背动。那樵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黄金的同伴向家中走去……

当机遇来临时,不一样的人会作出不同的选择。一些人会单纯地选择接受;一些人则会心存怀疑,驻足观望;一些人固守着以往的经验,不肯作出丝毫新的改变……毫无疑问,这林林总总的选择,自然会造就出不同的结果。其实,许多成功的契机,都是带有一定隐蔽性的,你能否作出正确的抉择,往往决定了你的成功与失败。

有时候,倘若我们能够放下一些固守,甚至是放下一些利益,反而会使我们获得更多。所以,面对人生的每一次选择,我们都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作出准确、合理的判断,为自己选择一条广阔道路。同时,我们还要随时随地观心自省,检查自己的选择是否存在偏差,并及时加以调整,切不要像不肯放下棉花的樵夫一样,时刻固守着自己的执念,全不在乎自己的做法是否与成功法则相抵触。最后提醒大家,请放下无谓的执念,这样才能冷静地作出正确的抉择。为心灵除尘

人生在世,诱惑无处不在,或许只是一次把持不住,就会令你陷入痛苦的深渊。放弃那一次占便宜的机会,不断为心灵除尘,你就能不断地超越自我。

某人临终之际,叫子女们从床下搬出一个紧锁的旧木匣,他颤抖着、缓缓地打开木匣,从一个泛黄的信封中拿出一块银元。

原来,50年前老人曾在繁华的大都市——上海滩开了一家书店。当时,有一位年轻人前来买书,由于他所要的那本书只剩下一本,所谓奇货可居,老人便多收了对方一块银元。然而自那以后,这块银元就像山一样,一直压在老人心头。开了几年书店,他只多收了这一块银元,尽管如此,却令老人备受煎熬。他决心退回这块银元,可直到临终之际,也一直未能如愿。

老人叮嘱子女,务必要将这一块银元还给那买书人,即使他已然作古,也要还给他的后人,唯有如此,他才能“闭上眼睛”。

子女们料理完老人的后事,便坐下商量怎样完成老人的遗愿,这时他们发现,老人交代下来的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父亲并没有告诉他们买书人的姓名。子女们恍然大悟,原来父亲还有另一个遗愿——希望他们都能干干净净地做人。

据说,古时有一位得道高僧,收藏了一盏“人生之灯”,灯心上镶有一颗在海底孕育数百年的明珠。得到此灯者,受珠光引渡,便会变得品性高洁,成为世人心中的圣人。高僧的三个弟子跪拜求教,希望能够得到这盏“人生之灯”。高僧对三个弟子说:芸芸众生可分为三品——心已蒙尘,常损人利己者为下品;心有良知,但不能自持,偶尔损人利己者为中品,这种人如履薄冰;品性高洁,终生不损人者为上品,这种人必广受世人尊重。高僧告诉弟子:人心本是水晶之体,不可为灰尘所蒙蔽,所以必须时常拂拭,方能进得品位。

说完以后,高僧各给三位弟子一本《良知簿》,令其分头下山化缘,10年后再持簿回来见他。在这10年中,他们每做一件损人之事,都要详细地记载在《良知簿》上,每记一笔,则可视为为心灵除尘一次,最后由他根据三人的《良知簿》,裁定“人生之灯”的得主。10年后,三弟子回山拜见师父,被告知师父出外云游,需要耐心等待数日。在等待的日子里,三人不断翻看自己的《良知簿》,回忆自己曾做下的损人之事。而后,他们又相互传阅,相互品评,进而观心自省。终于,三人幡然醒悟,那盏“人生之灯”原来就是自己的心,心灵没有蒙尘,就能华光璀璨……

人生最完美的结局,不是这一生获得多少财物,不是享有多少荣誉,不是娇妻美妾、子孙成行,而是在走的时候,仍能持有一颗干净的心。控制不了,就去接受

既然控制不了,就选择去接受!不要固执地扛住不放,有时,“顺应天命”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别为你无法控制的事情而烦恼,你要做的是决定自己对于既成事实的态度。

一位美国旅行者来到苏格兰北部。他问一位坐在墙上的老人:“明天天气怎么样?”

老人看也没看天空就回答说:“是我喜欢的天气。”

旅行者又问:“会出太阳吗?”“我不知道。”老人回答道。“那么,会下雨吗?”“我不想知道。”

这时旅行者已经完全被搞糊涂了。“好吧,”他说,“如果是你喜欢的那种天气,那会是什么天气呢?”

老人看着美国人,慢慢说道:“很久以前我就知道自己无法控制天气,所以不管天气怎样,我都会喜欢。”

我控制不了,就去选择喜欢——这是老人究其半生参透的哲理,于我们而言又何尝不是?别为你无法控制的事情烦恼,你要做的是决定自己对于既成事情的态度,如果你不控制它们,它们就会控制你。

别把牛奶洒了当做生死大事来对待,也别为一只瘪了的轮胎苦恼万分。既然已经发生了,就当它们是你的挫折。但它们只是小挫折,每个人都会遇到,你对待它的态度才是重要的。不管此时你想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不管是创建公司还是为好友准备一顿简单的晚餐,事情都有可能会弄砸。如果面包放错了位置,如果你失去一次升职的机会,预先把它们考虑在内吧。否则的话,它会毁了你取胜的信心。

当自己已经尽力,但因为个人无法控制的所谓“天命”而使事情变糟时,恐慌、着急、悔恨都无济于事,何不坦然面对——清除看似天经地义的坏心情,营造自己的轻松心态。幸福由你来定义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对幸福的定义,但可以肯定,无论你如何诠释幸福,快乐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若是只盯着负面看,你又如何能够发现快乐,感受幸福呢?

某人在美国工作多年,这一年春节回家探亲,亲戚邻里问起他在美国的生活,听完他的回答,个个都投以羡慕的目光。谁知该人突然冒出一句:“美国人的生活不如中国人!”众人大感不解:“这话是怎么说的?我们论住房条件、论出行工具等,有哪一样能跟美国人比呢?”

这时,该人说道:“恕我唐突地问大家一句,你们之中有谁是举债过日子的?”众人摇头,一个都没有。只听该人继续说道:“不错,美国人在物质生活方面,的确比国人要好,他们住房宽敞、明亮,家家都有花园,出门有汽车代步,这是国人目前不能比的。但他们的一切几乎都是赊来的,他们买房、买车都是向银行贷款。他们每天拼命工作,就是为了还债,可很多人直到死也无法还清,一生就生活在压力之下。反观中国人,我们虽然辛苦一点,但不欠债,工作之余三杯两盏淡酒,何等自在,美国人眼红都来不及呢!”

或许大多数人都与那位朋友的邻居一样,认为美国人的生活要比中国人好很多。诚然,美国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确实要高出国人不少,但他们大多债台高筑,这是不争的事实。或许在美国人看来,每日辛勤劳作,但一直在享受,这便是幸福。

受传统文化影响,国人大多不愿举债度日,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本存折,存款多少暂不去说,但有了这本折子,中国人的心里就会觉得踏实,觉得幸福,他们或许没有美国人那样懂得享受,但至少他们心里感到安宁。

那么,究竟中国人与美国人谁更富有呢?读过这个故事,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其实,真正的快乐就在你的取舍之间。选择了,就不要后悔

当你决定放下的时候,你就不会再失去任何东西,失去的只有烦恼。人生所有的烦恼都源于放不下的执念。

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师父,我们在办公室里被欺负,太痛苦了,求你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

师父闭着眼睛,半天才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随即挥挥手,示意年轻人回去。

回到公司,一个人马上递交辞呈,回家种田,而另一个人却留了下来。

转眼10年过去,前者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并且拥有了自己的农庄。后者留在公司也不差,他忍气吞声,努力进取,逐渐受到器重,成了经理。

有一天,二人相遇,农业专家说道:“师父告诉我们‘不过一碗饭’,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日子有什么难过的,何必硬留在公司受气?所以我辞职了。”接着问另一个人:“你当初为何没听师父的话呢?”“我听了啊,”另一人笑道,“师父说‘不过一碗饭’。所以受气时我就想:不过为了混碗饭吃,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

两个人又去拜望师父,此时师父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半天才答出五个字:“不过一念间。”

是辞职还是继续忍气吞声?不过是一碗饭的问题,放弃这碗饭,当然你还可以捧起另外一碗;不放弃,那就好好地为这碗饭去付出。选择什么,不过是你一念之间的判断,是对是错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每作出一个选择,就一定要把它做好。

人生,既然作出了选择,就不要再去后悔。你想要的是什么,只有你自己知道。选择,只在一念之间,而它亦将成为你为之奋斗的目标。你的纠结,只会成为阻碍你成功的枷锁,只会令你徒增烦恼。你不是最倒霉的一个

痛苦和烦恼是噬咬心灵的魔鬼,如果你不用快乐将它们驱赶出去,必然会受其所害。当遭遇不幸之时,我们不妨多对自己说几个“幸亏”,情况一定会有所好转。

某人是个十足的乐天派,同事、朋友几乎没见他发过愁。大家对此大感不解,若以家境、工作来论,他都算不上好,为什么却总是一脸的快乐呢?

一位同事按捺不住好奇,问道:“如果你丢失了所有朋友,你还会快乐吗?”“当然,幸亏我丢失的是朋友,而不是我自己。”“那么,假如你妻子病了,你还会快乐吗?”“当然,幸亏她只是生病,不是离我而去。”“再假设她要离你而去呢?”“我会告诉自己,幸亏只有一个老婆,而不是多个。”

同事大笑:“如果你遇到强盗,还被打了一顿,你还笑得出来吗?”“当然,幸亏只是打我一顿,而没有杀我。”“如果理发师不小心刮掉了你的眉毛?……”“我会很庆幸,幸亏我是在理发,而不是在做手术。”

同事不再发问,因为他已经找到该人快乐的根源——他一直在用“幸亏”驱赶烦恼。

乐观的人无论遭遇何种困难,总是会为自己找到快乐的理由,在他们看来,没什么事情值得自己悲伤凄戚,因为还有比这更糟的,至少“我”不是最倒霉的那一个。相反,悲观的人则显得极度脆弱,哪怕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也会令他们长吁短叹,怨天尤人,所以他们很难品尝到快乐的滋味。

其实,任何事情,有其糟糕的一面,就必有其值得庆幸的一面,如果你能将目光放在好的一面上,那么,无论遇到何种困难,你都能够坦然以对。生命的得失

人的一生总会有得失,如果我们能够将注意力放在“得”上,自会觉得自己拥有许多;反之,便会一直为“失去”而懊悔、哀叹。其实,生命中的一切本就不属于我们,曾经拥有过,我们为之庆幸,失去了,那也没关系,这样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

一个婴儿刚出生就夭折了,一位老人寿终正寝,一名中年人暴亡,三人的灵魂在去往天国的途中相遇,彼此诉说起自己的不幸。

婴儿对老人说:“上帝太不公平,你活了这么久,我等于没活过就失去了整整一辈子。”

老人回答:“你几乎不算得到了生命,所以也就谈不上失去。谁受生命的赐予最多,死时失去的也最多,长寿非福也。”

中年人大叫起来:“有谁比我惨!你们一个无所谓活不活,一个已经活够数,我却死在正当年,把生命曾经赐予的和将要赐予的都失去了。”

不知不觉,他们已来到天国门前,只闻一个声音在头顶响起:“众生啊,那已经逝去的和未曾得到的都不属于你们,你们有什么失去的呢?”

三个灵魂齐声呼喊:“难道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最不幸的人吗?”

那个声音答道:“最不幸的人不止一个,你们全都是!因为你们全都自以为所失最多。谁受这个念头折磨,谁就是最不幸的人。”

究竟谁是幸运的,谁又是不幸的?这似乎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陶渊明种菊品酒,虽仕途不顺,却自有他的逍遥自在。和珅一生呼风唤雨,金银满屋,谁又能说他活得不累呢?

人生,有所得,则必有所失,没有人可以将一切尽揽怀中,纵然是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秦王嬴政对此也只能望洋兴叹。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与欲望,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价值观,霸者重权、贪者重钱、痴者重情,隐者则更喜好那份安逸与宁静。但无论你是选择钱与权,还是选择情与静,你都必须要放弃其他的一些东西。孰轻孰重、幸与不幸,都要看你怎样去定义。求全,只会令你一无所得

在世上有很多人,他们的一生都是在思索、选择中度过,而不是确切地去执行某一个选择。人生无处不是在选择,既然无法拥有一切,那就会有取有舍;若要求全,恐怕最后只能是一无所得。

那时他还年轻,凡事都有可能,世界就在他的面前。

一个清晨,上帝来到他的身边:“你有什么心愿吗?说出来,我都可以为你实现,你是我的宠儿。但要记住,你只能说一个。”“可是,”他不甘心,“我有许多心愿啊。”

上帝摇头:“世间美好的东西实在太多,但生命有限,没有人可以得到全部,有选择就要有放弃。来吧,慎重地选择,永不后悔。”

他惊讶:“我会后悔吗?”

上帝说:“这没人知道。选择爱情就要忍受情感的煎熬;选择智慧就意味着痛苦和寂寞;选择财富就有钱财带来的麻烦……这世上有太多的人在选择一条路以后,懊悔自己没有走另一条路。仔细想想,你这一生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他想了又想,所有的渴望都纷沓而至,在他的周围飞舞——哪一件是不能舍弃的呢?最后,他对上帝说:“让我想想,让我再想想。”

上帝应允:“但是要快一点啊,我的孩子。”

此后,他一直在不断地比较和权衡,他用生命中一半的时间来列表,用另一半的时间来撕毁这张表,因为他总发现自己有所遗漏。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他不再年轻,他老了、更老了。上帝又来到他的面前:“我的孩子,你还没有决定心愿吗?可你的生命只剩下5分钟了。”“什么?”他惊叫道,“这么多年,我没有享受过爱情的快乐,没有积累过财富,没有得到过智慧,我想要的一切都没有得到。上帝啊,你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带走我的生命呢?”

5分钟后,无论他怎么痛哭求情,上帝还是满脸无奈地带走了他。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今天的放弃,正是为了明天的得到。只有这样,你才能活得轻松而幸福。不要吝啬你的赞美

其实,赞美别人,就是肯定自己。由衷地表达对别人的欣赏,就是对自己有信心的表现。在别人的特色中,肯定了自己的气度;在别人的优点中,肯定了自己的眼光;在别人的表现中,肯定了自己的观察。

有一位富翁,新聘了一个手艺高明的厨师。这个厨师有口皆碑,但每次端上全鸭大餐时,鸭子总是只有一条腿,富翁怀疑另一条腿可能被厨师偷吃了。

一天,富翁又发现菜盘上只有一条腿的鸭,他非常生气,就把厨师叫来,厉声问道:“鸭子有几条腿?”“老板,鸭子只有一条腿。”厨师坦然回答。

富翁震怒,斥责厨师:“就是3岁的小孩也知道鸭子有两条腿,为什么你还强辩?”“如果你不相信,那你就跟我到后院去看看吧,老板。”

于是,富翁跟着厨师来到后院,只见鸭子们都睡着了,一只脚藏在下腹,另一只单足伫立。富翁见状,以双手大力地鼓了几次掌,鸭子被惊醒,缩在下腹的腿也自然垂下了。“你好好看看,鸭子不是有两条腿吗?”老板怒气未消地说。

厨师淡淡地说:“没错啊!是因为你鼓掌才有两条腿。我平时做菜,从没见你说过好,所以鸭子才只有一条腿。”

小小的亲切可以推动世界,轻轻的掌声足以温暖人生。厨师渴望鼓励的心情,我们深有同感。的确,再也没有比赞美更便宜而又更能激励人心的了。

由衷的赞美,是人生中最令对方温暖却最不令自己破费的礼物。当然,它的价值也是难以估量的。当你用心观察到对方的优点,并且发自真心地表达赞美,友善的关系便在一言一语中逐渐建立、累积。情人间的赞美,让爱情更加滋润;亲人间的赞美,让家庭更加幸福。许多实验证明:在充满赞美的环境中长大的人,比较有自信。经常受到老师赞美的学童,课业成绩比较好。甚至,连农夫在牧场上赞美一头母牛,都能使它产出更多、更好的牛奶。千万不要忽视赞美的力量。选择因人而异

人生中会遇到很多选择,也会面临很多取舍。取也对,舍亦无错,关键就看哪一样更适合你。要知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某深山古刹内住有一得道禅师,他收有徒弟二人。数年以后,两个徒弟修佛法已经小有所成,禅师遂命师兄弟二人下山去化缘。

二人下山途中,遇见一具尸体暴晒于荒野。师兄见状,口中念了声“阿弥陀佛”,便动手埋葬尸体;师弟则不再多看,继续向山下走去。

有人目睹此情此景,感到非常不解,便跑去问二人的师父:“大师,听闻你的两个徒弟都已经开悟,何以面对尸体的态度会有如此大的差别?他二人究竟孰对孰错呢?”

大师回答道:“埋尸体的人得到的是一种慈悲,不埋的人得到的是一种解脱。须知,人死以后都会化作尘土,摆在地上是尘土,埋在地下也是尘土,本无区别。所以说,埋是慈悲,不埋是解脱。”

人生中的选择取舍如何是对、如何是错,本就没有一个既成的定义,就像禅师所说的那样“埋是慈悲,不埋是解脱”。同样,我们的选择在别人看来亦対亦错,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觉得哪种选择对你而言更为有利。要知道,鞋穿着舒不舒服,只有穿鞋者心中才有数。所以,要想自己“舒服”,我们就必须放弃那些在别人看来好看,但并不适合自己的“鞋”,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双。

埋亦可,不埋亦可;取也对,舍亦无错,关键就看哪一样更适合你。其实,人生本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中度过,擦亮你的眼睛,点燃你的智慧,不要在诸多的选择面前犹豫不决,你一定会找到更适合你的选择。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古语有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人生中迷茫,皆因放不下那颗过分的执著心。有时放下反而会为你带来更大的收获。

三国时,刘备为寻辅佐之才,广招天下贤士。某日,刘备在路上得一歌者单福,其人运筹帷幄,助刘备连战连胜,大挫曹操锐气。曹操深知刘备用兵泛泛,大感疑惑,遂派人前去侦察,方知施计者乃单福,即徐庶也。

原来,徐庶幼年爱击剑,常以侠义自居,后因为人打抱不平,惹下人命官司,为躲避官兵的追捕,才改名为单福。其后,因寡不敌众,失手被擒,官府方面对徐庶进行了严刑拷打,徐庶一方面出于江湖道义,始终不肯说出事情的真相;一方面又怕因此株连自己的母亲,尽管受尽酷刑,也不肯道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及身份。

江湖朋友感于徐庶的仗义、孝义之举,多方打点,费尽周折,终将徐庶救出牢笼。此后,徐庶弃剑从文,学业大进,终成一代名士。徐庶在荆州时,与崔州平、孟公威和诸葛亮、司马徽等人常有交往,后受司马徽劝,遂来投奔刘备。

曹操深知徐庶侍母至孝,便心生一计,挟徐庶老母入曹营。徐庶万般无奈,只得向刘备道出实情,并请求入曹见母。刘备戎马半生,屡屡失意,刚得一人才怎舍放弃。然而,“孝”乃大节,仁者岂可陷人于不孝?一番思索,刘备最终决定放徐庶去曹营。徐庶对刘备的大度深为感激,便向刘备力荐另一旷世奇才——诸葛亮,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来的三分天下。

试想,倘若刘备私心重一些,决意不放徐庶进曹营,又怎会得到徐庶的力荐,又何来日后的诸葛武侯、何来日后的天下三分呢?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面对得失,我们应该淡然一些,该放时就要果断地放下。控制你的痴念

人都有喜好,但过分痴迷于某一事物则不可取,不能让诱惑自己的东西太杂太多,因为它往往会成为对手击败你的契机。

老将军横刀立马,运筹帷幄,屡破强敌,威名远扬。他一生淡泊名利,却唯独对瓷器青睐有加,几近痴迷。敌国谋士探得老将军这一嗜好以后,计上心头,决定借此做些文章。

谋士千方百计透过第三方让老将军得知,不远处的一座寺庙,主持为修葺佛堂正在出售多年收藏的瓷器,且件件都是稀世珍品。老将军闻听此讯,立即丢下盔甲,兴冲冲地奔赴寺庙,结果自然是高兴而去,扫兴而归。更可气的是,就在老将军离开的这段时间,敌人乘机攻下了一座城池。

回城后,老将军愤怒不已,他出神地望着手中的一件瓷器,思索着城池陷落的前后。突然,瓷器自手中滑落,多亏老将军反应迅速,在落地之前牢牢将瓷器抓在手中,身上已然惊出了冷汗。

老将军心想:“我率领千军万马往来于敌阵之间,从未有过一丝惧怕,没想到一件小小的瓷器竟将我吓成这般模样。”想着想着,老将军扬起手,将瓷器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戎马一生的老将军深明此理,他在砸碎瓷器的同时,也砸碎了自己的痴念。所以,人们要学会控制住自己的痴念,切记不能一味放纵自己的欲望。玩物不可丧志,有些喜好怡情尚可,但若演化成放不下的迷恋,则会得不偿失,最终令你深陷沼泽,难以自拔。残缺也是一种美

人生路上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欣赏,有时残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倘若一味苛求完整,不懂舍弃,人生是不是就少了很多靓丽的风景呢?

有个圆被人切去一块三角,进而变得残缺不全。它很苦恼,它想恢复自己的完整,于是便日复一日地寻找自己遗失的碎片。因为残缺,圆无法像以前一样快速滚动,但如此一来,它却沿途欣赏了很多风景——山花是那样烂漫,流水是那样晶莹……

圆一路找到很多碎片,但都不是自己的,装在身上显然不合适,所以它只能继续寻找。终于有一天,圆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碎片,它很兴奋,因为自己又可以像以前一样飞速滚动了。然而滚着滚着,圆发现,路途中似乎缺少了什么。于是圆停下来努力回忆,终于,它恍然大悟——由于自己的完整、自己的高速,已然无暇再欣赏路边的风景了。思索片刻,圆毅然将好不容易找到的碎片丢在路旁,继续慢慢地向前滚动……

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似乎都在潜意识中竭力追求着完美,但遗憾的是,我们迎来的却是一个又一个的不完美,一个又一个的遗憾。将完美当做理想的寄托点,这自然无可非议,但若过分执著于完美,就一定会让自己彻底迷失。因为理想中的完美绝对是虚无缥缈的,任何一种真实的事物都有它不可避免的缺陷。

昙花纵然美丽,但也只能刹那暂放;牡丹虽然雍容华贵,但未免有几分华而不实;维纳斯之美令世人赞叹,但却少了一双臂膀。这尘世之物,完美与缺陷一直同生共存,相互衬托。

或许有人认为,世界的不完美,多少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事实上,世界正是因缺陷而美丽的!盘古未生之时,天地间混沌一片,看似浑然一体,实则毫无生趣。正是盘古那开天辟地的一斧,辟出了缺陷,辟出了世人赖以生存的大千世界,谁又能说这一斧劈得不好呢?同样,昙花之美,就美在它的短暂,一如流星,稍纵即逝,留给人的却是无限的回味与美丽的记忆,这缺陷美得令人喟叹!

正所谓“金无赤金,人无完人”,世界因缺陷而产生了更多的美丽。很多事情,我们根本没有必要执著于完美。有的时候,不完美反倒能够促成你人生中另一道靓丽的风景。放下对自己的苛求,或许你的人生就会大不一样!烦恼的根源

奋斗、工作、求财、求名等,我们做这一切,说到底都是为了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倘若因此影响了生活的质量,岂不是得不偿失?看淡一些,生活自然会变得轻松写意,否则你的人生就真的要被“杯具”套牢了。

几位同窗去拜访大学老师,觥筹交错之际,乘着酒性众人纷纷诉说起自己的不如意,诸如工作压力太大、竞争中受挫、商场失利、生活琐事太多等。老师听后微笑不语,只是吩咐师娘不断地为大家加菜、添菜。

餐后,老师自厨房取出一大堆杯子摆在茶几上,杯子的形态各异,有好有坏,其中有陶瓷的,有玻璃的,有塑料的,有的杯子看起来高贵典雅,有的杯子看起来粗陋低廉……接着老师对大家说道:“你们都是我的学生,我也就不客套了,谁要是口渴了,就自己倒点水喝吧。”

众人说了半天,早已经口干舌燥,听老师这样一说,也不再客套,于是纷纷拿起自己看中的杯子倒起水来,等到最后一位同学也将杯子注满以后,老师发话了:“不知道你们是否注意到了,大家挑的都是最好看、最精致的杯子,而那些不起眼的杯子,却摆在那里无人问津。”

众人并不觉得奇怪——谁不希望自己手中是一只好看的杯子?只听老师继续说道:“这就是你们烦恼的根源所在。大家喝的是水,而不是杯子,但我们却会下意识地选择漂亮水杯。这就像我们的生活,若将生活比作水,钱财、工作、名利就是盛水的杯子,它的好坏并不会影响水的质量。如果你一直将目光盯在杯子上,就无法体会到水的甘甜。”

我们喝的是水,而不是杯子,为何偏偏要去在意杯子的好坏?这或许就是我们烦恼的根源所在。看清事物的本质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冗长拖沓的生活,缭绕纠缠的感情,如何找到一双慧眼,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如你能多去掉一些遮蔽,多增加一些睿智,用你那双慧眼去洞穿事物的表象,就能找出它的本质。

画家给老农画了一幅侧面肖像。

他画得很认真,惟妙惟肖,自认为是一幅杰作。画好以后,他十二分满意地交给老农,准备领受几句夸奖。

谁知老农接过画像,只看一眼,便勃然大怒,接着质问画家道:“我怎么只有一只耳朵?那另一只耳朵呢?”

画家一下子愣住了,好半天才开口解释说:“这是侧面肖像,只能看见一只耳朵。”

老农拽拽自己的耳朵,说:“可是,我明明有两只耳朵呀!”“另一只耳朵在后面,遮住了,看不见的。”

老农将画像翻过来看了看,吼道:“骗人!后面哪里有?狗屁画家!”

画家气得直喘粗气,真想骂一通:“蠢货!笨蛋!饭桶!你连最起码的空间意识也没有,怎么能和你谈得清楚?”

但是,画家忽然沉默了,他意识到自己也经常像老农一样,愚蠢地寻找“另一只耳朵”……

老农偏执的近乎可笑,但笑过之后我们不妨仔细想想,时至今日,我们是否也曾做过老农一样的傻事呢?我们是否也曾愚蠢地寻找另一只耳朵呢?如果每一个人都将目光停留在事物表象上,例如老农固执地要求画上他的另一只耳朵,而画家则一意坚持自己的专业概念,谁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不肯退让,那么事情就很难趋于圆满。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犯这种错误,我们总是习惯停留于事物的表象上,却不肯去透视它的实质,导致狭隘的视野促就了生活的偏执,因而才会有那些无谓的争执与烦恼产生。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唯有摒弃认知上的偏执,停止寻找“另一只耳朵”的愚蠢行径,我们才能看到自己的“美丽侧脸”。

记得若干年前,一曲《雾里看花》红遍大江南北,传唱在中华大地之上。歌词中有这样一句:“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试想,倘若每个人都能有一双“慧眼”,这世间是不是就会减少很多纷扰与烦恼,增添不少的睿智与和谐?放宽心,淡化痛

人活于世,挫折、烦恼在所难免,若是不想让它影响你的心情,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心放大,淡化它、忽视它。这样,你才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事业上。

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令他忍不住向父亲抱怨起来。父亲听完儿子的诉苦,令其取来一碗白开水、一把食盐,并要他将二者搅匀,然后对儿子说道:“现在,你来尝一尝这碗水的味道如何。”

他虽不知其意,但还是照做了,喝下一小口盐水,随即便吐了出来:“很苦、很涩,根本无法下咽。”

父亲又命其取来一小盆水和一把食盐,依旧搅匀:“现在,你再尝一下。”

这次,他没有将水吐出来,而是皱眉咽了下去:“虽然还是很咸,但能够忍受。”

父亲笑了笑,带着他来到泉边,将一把盐撒入泉水中:“你再尝一尝。”

他依言,又尝了尝泉水的味道:“一点咸味也没有,还是那样甘甜。”

父亲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人生的挫折与苦痛就如同这些盐,它们有一定的数量,既不会多也不会少,而我们承受痛苦的容积的大小则决定着痛苦的程度。所以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就把你的承受的容积放大些,把心变宽,让心像这眼泉,而不是一碗水。”

一句话令他豁然开朗,心中的阴云就此一扫而光……

人生的苦痛有时候会把一个人击倒,有时候却让一个人依然如故,谈笑风生。区别就在于你能否有宽阔的胸怀去容纳痛苦。如果你能用自己宽阔的心灵之湖去溶解那小小的苦涩,那么苦就不再是苦了。没有什么放不下

人生就如一杯清茶,舍得才知其清甜,放下才闻其香郁!懂得放下就懂得生活,懂得生活必定玩转人生,走向成功。人生就如放飞气球,舍得才知其自由,放下才感其奔放!

某人情感受挫,遭遇朋友的背叛,事业上又遭遇桎梏,他为此忧伤满腹,惶惶不可终日,常借酒精来麻醉自己。

家族中一长者闻之这种情况,主动前来劝慰,但奈何说尽良言,该人始终不为所动,依旧满脸哀愁。最后该人说道:“您不用再说了,我都明白,但我就是放不下一些人和事。”

长者道:“其实,只要你肯,这世间的一切都是可以放下的。”“有些人和事我就是放不下!”该人似乎有点不耐烦。

长者取来一只茶杯,并递到该人手中,然后向杯内缓缓注入热水。水慢慢升高,最后沿着杯口外溢出来。

该人持杯的手马上被热水烫到,他毫不迟疑地松开了手,杯子应声落地。

长者似在自语:“这世间本没有什么放不下的,真的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该人闻言,似有所悟……

是的,这世间本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真的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在一些人看来,有些事似乎是永远放不下的,但事实上,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没有任何事物是必须紧握不放的,其实我们所需要的仅仅是时间而已。或许有人要问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人在放下时不会感到疼痛,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只有在真正感到痛时,你才会下决心放下。

不要刻意去遗忘,更不要长期沉浸于痛苦之中。

人生短暂,根本不够我们去挥霍,在人生的旅程中,每一段消逝的感情,每一份痛苦的经历,都不过是过客而已,都应该坦然以对。我们所要做的是珍惜现在,做自己喜欢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过好人生中的每一天。  第二章 放下包袱:去除冗余,解锁心灵

很多人在面临困境时,总是舍不得放下心理上的包袱。人生在世,面对无数的诱惑与磨难,往往不得不在“舍与得”面前彷徨徘徊。诱惑如同美景,如果贪多求全,终将一无所获,不如抽身而出,舍举目之求,存美景于胸,放眼天下,顿觉豁然开朗!别让你的负重累及亲朋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地得失中度过的,我们的不如意和不顺心,其实都与在得失之间的心理调适做得不够有关系。人生如白驹过隙,如果我们在得失之间执迷不悟,是否太亏欠这似水年华呢?学会舍得,学会洒脱,你的人生同样可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南宋时期,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宋朝百姓纷纷离开家乡,以避战乱。一伙百姓仓惶逃到河边,他们丢下了身上所有的重物,包括贵重的物件,拥挤着登上了仅有的一条渡船,船家正要开船,岸边又赶来了一人。

来人不停地挥手、叫喊,苦苦恳求船家把他也带上。船家回答道:“我这条船已经载了很多人,马上就要超载了,你要是想上船过岸,就必须把身上的大包袱统统扔掉,否则船会被压沉的。”

那人迟疑不决,包袱里可是他的全部家当。

船家有些不耐烦,催促道:“快扔掉吧!这一船人谁都有舍不得的东西,可他们都扔掉了。如果不扔,船早就被压沉了。”

那人还在犹豫,船家又说:“你想想看,包袱和人到底孰轻孰重?是这一船人的性命重要,还是你的包袱重要?你总不能让一船人都因为你的包袱惶恐不安吧!”

要知道,包袱虽然只属于你自己,但它却会令一船人为之担心不已,这其中包括你的父母、你的妻儿、你的朋友……

有些时候,纵使放不下也要放,多愁善感、愁肠百结不但会伤害你自己,同时还会伤害那些关心你的人。难道你真的舍得他们每日看着你郁郁寡欢的样子而为你提心吊胆、痛心不已吗?忘记伤痛的过去,从头再来

人生的成或败、乐或悲,有相当一部分取决于自己的心态。一个人心里想着快乐的事情,他就会变得快乐;心里想着伤心的事情,心情就会变得灰暗。那么,我们为何不放下烦恼,让自己活得更加快乐呢?

有一位少妇忍受不住人生苦难,遂选择投河自尽。恰恰此时,一位老艄公划船经过,二话不说便将她救上了船。

艄公不解地问道:“你年纪轻轻,正是人生当年时,又生得花容月貌,为何偏要如此轻贱自己、要寻短见?”

少妇哭诉道:“我结婚至今才两年时间,丈夫就有了外遇,并最终遗弃了我。前不久,一直与我相依为命的孩子又身患重病,最终不治而亡。老天待我如此不公,让我失去了一切,你说,现在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艄公又问道:“那么,两年以前你又是怎么过的?”

少妇回答:“那时候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根本没有生活的苦恼。”她回忆起两年前的生活,嘴角不禁露出了一抹微笑。“那时候你有丈夫和孩子吗?”艄公继续问道。“当然没有。”“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了两年前,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请上岸吧!”

少妇听了艄公的话,心中顿时敞亮许多,于是告别艄公,回到岸上,看着艄公摇船而去,仿佛做了个梦一般。从此,她再也没有产生过轻生的念头。

无论是快乐抑或是痛苦,过去的终归要过去,强行将自己困在回忆之中,只会让你倍感痛苦!无论明天会怎样,未来终会到来,若想明天活得更好,你就必须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它!你要认识到,即便曾经一败涂地,也不过是被生活送回到了原点而已。做精神的主人

人心的平静不在于你身在何处,能否从生活中得到快乐,也不在于你身边是什么样的人。只要你能摒弃杂念,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心愿。

有个小和尚对什么事都发愁。他之所以忧虑,是因为觉得自己太瘦了;是因为觉得现在过得生活不够好;是因为担心自己给别人的印象不佳;是因为觉得自己得了胃病,无法继续念经书……

小和尚决定到九华山去旅行,希望换个环境会对自己有所帮助。小和尚上路前,师父交给他一封信,并告诉他,一定要到九华山之后才能打开。

小和尚来到九华山以后,觉得比在自己的寺庙中更难过,因此,他拆开那封信,想看看师父写的到底是什么。

师父在信上写道:“徒儿,你现在离咱们的寺庙三百多里,但你并不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对不对?我知道你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同,因为你还带着麻烦的根源——也就是你自己。其实,无论是你的身体还是精神,都没有什么毛病,因为烦恼并不是因为环境使你受到挫折,而是由于你对各种情况的想象。总之,一个人心里想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样子,当你了解这点以后,就回来吧。因为那样你就被医治好了。”

师父的信令小和尚非常生气,他觉得自己需要的是同情,而不是教训。

当时,小和尚一气之下便决定永远不回自己的寺庙了。当晚,经过一座小庙,因为没有别的地方可去,他便进去和一位老和尚攀谈起来。老和尚反复强调:“能征服精神的人,强过能攻城略地的人。”

小和尚坐在蒲团上,认真聆听着老和尚的教诲——他的想法竟然与师父不约而同!细细思考之下,小和尚顿时觉得自己愚蠢至极——他曾想改变世界上的所有人,而真正需要改变的正是自己的心态。

翌日一早,小和尚便收拾行囊回庙去了。当晚,他就平静而愉快地读起了经书。

人活的就是一种心态,心态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人过得是否幸福的关键因素。当你用好心态对待事物时,就会发现,幸福会随着你的好心态出现在你的身旁。好心态成就好人生

良好的心态是一个人享受快乐的基础,倘若固执地抓住阴霾不放,让黑暗包围自己的心灵,又怎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呢?好心态成就好人生,认真梳理情绪,做自己心情的主人。

一位自称精通占卜术的老人,在街边支起了一个卦摊,借以打发时间。

一天,街道上走过一位中年妇女,大概40岁左右的模样,衣衫邋遢,面色憔悴。“孩子,占一卦吧!算算命运前程。”老人招揽生意。

女人明显打了个激灵:“不,不行,我绝不能算卦!”“为什么?”老人甚是奇怪——见过不少不信命的,但从没见过说自己不能占卦的。“20年前,就因为一个占卦的说我一生走背运,我的噩梦便开始了。当时,我正处在热恋之中,因为害怕连累对方,所以无奈地逃离了他。后来,在家人的催促之下,我嫁给了现在的丈夫——一个又穷又丑的男人。没想到他竟然对我呼来喝去,甚至还打过我,老天对我真是太不公平了!”

原来她是信命的。老人灵机一动,说道:“其实老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倒霉了20年,一定是前世欠下的宿债。来,把手给我,我帮你看看这债何时能够还清吧。”“是这样吗?还能还清吗?”女人犹犹豫豫地伸出手。“天啊,他是怎么占的!”老人故作惊讶地大叫“你的命不错啊!40岁以后,你的宿债就还清了,你就该转运了!他怎么说你一生走背运呢?真是个外行!”“真的吗?”女人眼中露出欣喜的光芒“我今年正好40,是不是明年开始就会走好运了?”“一定的,我研究手相有几十年了,肯定不会看错。”

……

几个月以后,女人又来到老人的卦摊:“老先生,谢谢您,你算的真是太准了!我感觉现在的生活好了很多。”

她确实好了很多,衣装整齐,面带笑容,似乎年轻了10岁……

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为什么有的人过得幸福和快乐,有的人却一直生活在烦恼和痛苦之中呢?其实,人与人之间本来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各自心态的不同而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局。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别把出身太当回事

在绝望中要抓住快乐,相信自己能主宰自己。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多一份坚持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彻底扔掉自卑,带着自信上路。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露丝是一个苦命孩子,自幼父母离异,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为维持生计,她不得不在13岁时辍学打工,以补贴家用。露丝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服装店打杂,每天的任务就是帮客人试衣服,并清理店中的垃圾。

工作性质使然,露丝时常会接触到一些上流社会的女士,她们以豪华轿车代步,举手投足之中尽显高贵、优雅之态。看着这些衣着考究、端庄大方的名媛们,露丝心中不由升起一个强烈愿望——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她们一样光彩照人。在这个念头的驱使下,露丝无论工作多么辛苦,都会尽量保持迷人的微笑,接待顾客时也会极力模仿那些名媛,表现得落落大方。

一段时间以后,奇迹出现了——原本毫不起眼的露丝,竟然成了服装店的标志。不仅仅是老板、同事,甚至连顾客都对她喜爱有加,很多人点名要露丝为自己试衣。鉴于露丝的出色表现,老板破格提拔她为助理裁缝。又过了两年,露丝已然成为服装店的首席设计师。

有些人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他们锦衣玉食,每走一步路都有人搀扶,每登一个台阶,都会有人送上垫脚石,成功对于他们而言似乎并不难做到。然而,大多数人则没有这般幸运,他们无人搀扶、无人相助,只能自己一步步地艰难前行,成功对于他们而言,似乎显得有些遥远。命运的巨大反差令人懊恼,于是后者中的一部分人便开始怨天尤人,自甘堕落起来。

殊不知,出身并不是命运的决定因素,如果你也能像露丝一样,摆脱出身带给自己的自卑感,以良好的心态去迎接目标,用努力去提升自己的能力,相信终有一天,你也会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风险无处不在

生活中有着太多的不如意,如果事事苛求完美,生命也就毫无快乐可言。当你面对不幸与挫折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你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又有什么值得遗憾的呢?如果生活中都尽善尽美,那我们的人生又有什么乐趣呢?

一个魂灵对阎罗王说:“您派给我一个最好的形象,我将永远崇拜您。”

阎罗王仁慈地回答:“好,你准备做人吧,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形象。”

魂灵问:“做人有风险吗?”“有,勾心斗角、残杀、诽谤、夭折、瘟疫……”“另换一个吧?”“那就做马吧!”“做马有风险吗?”“有,受鞭笞、被宰杀……”“唉,请再换一个吧。”“老虎?”“老虎!”魂灵乐了。“老虎是兽中王,它一定没风险。”“不,老虎也有风险,有时被人猎杀,有一种小兽是它的克星……”“啊,阎罗王,我不想当动物了,植物总可以吧。”“植物也有风险,树要遭砍伐,有毒的草被制成药物,无毒的草人兽食之……”“啊……恕我斗胆,看来只有您阎罗王没风险了,让我留在你身边吧……”

阎罗王哼了一声:“我也有风险,人世间难免有冤情,我也难免被人责问,时时不安……”说着,阎罗王顺手扯过一张鼠皮,包裹了这个魂灵:“去吧,你做它正合适。”

在人这一生之中,风险几乎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谁奢求毫无风险的人生,谁就是懦弱的,这种人必将一事无成。歌德老人曾经说过:“如果你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如果你失去了荣誉,你就失去了许多;如果你失去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如果你想得到,就一定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如果你还想在人生中有所斩获,那么就请放弃懦弱的心理、苛求完美的念头,坦然地去接受风险,营造你的人生吧!别让悲观驻留心中

乐观者总是善于在困境中发现有利于自己的契机,悲观者即便身处幸运之中,看到的也只是阴霾。都是活一辈子,为什么不放下悲伤,选择快乐呢?想做前者其实并不难,只要你能在看到阴影的时候,及时将头转向另一边。

一对孪生兄弟,虽然长得极其相像,但性格却迥然不同。哥哥天性乐观,看不出他有什么烦恼;弟弟却整日哭丧着脸,好像世界末日就要来临一样。

为使兄弟俩的性格综合一下,父亲给了弟弟一大堆玩具,而后又将哥哥关进马棚。过了一个小时,父亲前去观察这兄弟俩的动静,却发现哥哥正在不亦乐乎地挖着马粪,而弟弟则抱着玩具在哭。“有这么多玩具陪你,你为什么还要哭呢?”父亲问弟弟。“如果我玩这些玩具的话,它们就会变旧,有可能还会坏掉。”弟弟伤心地回答。“为什么把你关进又脏又臭的马棚,你还这样高兴?”父亲转头问哥哥。“我想看看能不能从马粪中挖出一只小马驹啊。”哥哥说完又跑进了马棚。

父亲长叹了一口气,从此放弃了改变二人的念头。

后来,这对兄弟长大成人,弟弟依旧那样悲观,他时常抱着半杯可乐发愁——哎,只剩下半杯了!哥哥还是那个乐天派,他会为发现半杯可乐而欣喜——感谢上帝,还为我留着半杯可乐!

再后来,弟弟一脸忧伤地离开了人世,他一生都没有开心过;哥哥走的时候,脸上则布满了微笑,他一生都没有忧伤过。

开心也是一生,不开心也是一生,为何要把自己埋于悲观之中,郁郁而终呢?做人,理应乐观一点,豁达一点,扫除心中的阴霾,你会发现天空一直是那样晴朗,生活一直是这般美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