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探索:重庆工商大学关于“五位一体”研讨论文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30 18:30:38

点击下载

作者:李春茹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学习与探索:重庆工商大学关于“五位一体”研讨论文集

学习与探索:重庆工商大学关于“五位一体”研讨论文集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学习与探索:重庆工商大学关于“五位一体”研讨论文集作者:李春茹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2-21ISBN:9787550422438本书由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篇社会主义理论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立足点陈晓钢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有着其独特的基础。准确把握这一基础,有助于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并有效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开展。具体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理论发展的首要条件,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是理论发展的重要动力,激烈竞争的时代是理论发展的外部条件。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时俱进;价值追求

作者简介:陈晓钢,男,博士,副教授,重庆工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理论发展的首要条件

首先,从产生认识的需要来看,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为各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是围绕着社会实践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无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确立,无一不是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以及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基础上而产生的。

其次,就提供认识的可能性而言,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得到发展。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所提供的各种强大的物质手段和工具,要从事现代科学研究是根本不可能的,社会发展面貌的更新以及随之而来对理论进步的要求也是无从谈起的。正是在现代通信与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支撑下,在经济领域,资金的流动可一键实现全球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社会思潮的传播也可一键实现全球化。由此,作为人类实践成果结晶的现代科学技术,在带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有了一个更好的物质基础。

再次,在推进认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来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并借助自己的感觉器官收集实际素材,进而在加工整理的基础上,升华到理性认识的层次。正是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基础上,和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领域内的长期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中,通过对我国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凝练和总结,我国领导人才能理直气壮地宣布、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有既不封闭僵化也不改旗易帜的底气。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富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最后,在检验真理标准的问题上,实践的作用不但在中国的战争年代已得到证明,也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中得到了论证;而且也被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巨变所证明。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这一论断清楚地表明,人们要达至真理的准确性,就只能到实践中去检验,舍此别无他途。因此,作为认识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方面,只有牢牢锁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才能获得发展所需的源头活水,进而始终保持住理论的活力;另一方面,必须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才能在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基础上,推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都深入发展,进而实现对社会发展的全面推进。

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创立的过程中,以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重大问题的准确回答,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要求。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摆在中国人面前有三条道路:一是走“老路”,二是走“西路”,三是走“新路”。走“老路”就是继续走僵化的道路,就会在坚持“两个凡是”和肯定“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错误中不能自拔,从而赶不上世界因科学技术革命而带来的迅猛发展浪潮,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掉队,进一步拉大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距离;走“西路”就是走全盘西化的道路,就是对“文化大革命”错误的矫枉过正,进而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道路,转而走资本主义的改旗易帜的道路。

事实证明,这两条路都走不通,只有走“新路”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这条新路就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历史和国情出发,以解放思想的勇气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从理论上论证并通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所证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走“新路”,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辉煌成果的邓小平理论,对此作了经典的回答。“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计划与市场并举,走出一条新路,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就是邓小平理论最精华的部分。

其次,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初,面对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并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形成了富有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尤其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作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明确回答,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二个阶段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最后,在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上,我们党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仅从理论上解决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而且进一步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与时俱进中所具有的蓬勃生命力。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的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胡锦涛同志的这一讲话,鲜明地揭示了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最新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自身所具备的与时俱进特色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意义。

三、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是理论发展的重要动力

首先,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如果说执政党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要划清马克思主义和假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假社会主义的界限,以回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上来,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来的话,那么,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最主要的则是想搞清楚,社会主义对他们到底有什么意义?社会主义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用哲学的话来说,就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对此,邓小平的回答是:“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可以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始人的邓小平同志,基于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牢牢地将人民群众的利益置于首位,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作风,创造性地回答了历史赋予理论的重大问题。

其次,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为了使党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更好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阐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仍然坚持的核心价值观——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因为“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在此,党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利益至上这一关键点上得到了统一,这十分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向前发展。

最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在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面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要求,深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在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上的经验教训,传承中华民族深厚的人文精神,并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丰富和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缺的新成效。”以人为本不但已经涵盖了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观,而且比人民利益至上的内涵更为深刻和丰富,并与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相承接,更为全面地表达了社会主义对于人民群众的价值之所在,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四、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是理论发展的外部因素

首先,资本主义社会变化带来的强烈冲击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60多年来,资本主义既没有灭亡,也没有走向垂死,而是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新特点,资本主义社会也有了新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革命不但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继续发展,使社会财富迅速增长,而且带来了包括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在内的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现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水平。这一变化,在理论上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新的挑战,即要不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予以严肃的回答。

邓小平指出:“一定要让我们的人民,包括我们的孩子知道,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我们采取的各方面的政策,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我相信,凡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的事情,不论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多少困难,一定会得到成功。”“人民拥护我们国家的社会制度,拥护党的领导。”

江泽民强调:“我们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全社会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引导人民树立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理想和夙愿。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付出了最大牺牲,书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的征程上,我们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必须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继续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其次,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在考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信心的同时,也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深入研究东欧剧变的基础上,赢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获得新的发展和生机相反,20世纪8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初,以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为标志,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巨大挫折。社会主义国家由原来的15个减少到5个;原来执政的15个共产党,有10个丧失了政权;世界各国共产党由原来的180个减少到130个左右,党员人数(除中国共产党以外)由原来的4400万人减少到1000多万人。由此导致部分国家共产党改旗易帜,正式加入第二国际,完全社会民主党化;部分共产党的名称、目标虽未改,但纲领、策略和行动方针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民主社会主义的观点。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把大门打开了,好的东西进来了,一些不好的东西也会进来,敌对势力也会趁机做文章。西方国家一直没放松在思想、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对我国施加影响和进行渗透。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国际敌对势力自以为得计,声称他们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妄言社会主义国家很快在地球上消失,加紧对中国推行‘西化’‘分化’战略。所谓‘西化’,就是企图在政治上用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取代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在经济上用资本主义私有制取代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思想文化上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取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言:“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影响乘隙而入,同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封建残余思想影响相结合,侵蚀着党员、干部的思想,造成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滋长。”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

最后,世界格局调整、科技革命浪潮以及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不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面临新一轮的挑战,而且也在应对这一挑战中凸显了活力。在东欧剧变后,中国成为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眼中的众矢之的。中国将往何处去,成为国内外一切关心中国发展人士心中最大的疑惑。中国对此的回答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这一回答也并未让他们等很久。中国以自己坚定不移的行动和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所取得的飞速发展,向世人表明,人类历史的发展远非美籍日裔资产阶级学者福山所预言的那样,只有资本主义一个发展模式而终结了。恰恰相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以其已经获得的成功,对世人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吸引力。“北京模式”在世界发展研究上的提出,不但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世界级影响力的形成,而且也正成为世界上公正看待社会主义制度和关注中国发展人士最感兴趣的话题。德国著名学者哈贝马斯指出:“东欧剧变和苏联的变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失败的只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即官僚社会主义。在21世纪,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广阔前景。”

这一切均向世人昭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必将以无比的生机与活力,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朱兆忠.当代中国的价值追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3]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选择谢庆伟重庆工商大学宣传部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僵化的,而是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只有这样,才能始终充满活力,中国革命和建设才能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和长期的历史过程,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关键词: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党全国人民;选择。

作者简介:谢庆伟,男,重庆人,重庆工商大学宣传部主任编辑,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研究。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党的十八大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保持、不断发展,号召全党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的发展动力,奋斗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得更加深入、领会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

一、社会主义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劳苦大众不畏牺牲,勇于胜利,并经过数十年浴血奋斗而取得的从未有过的伟大成果,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苦难的旧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清政府腐朽没落,军阀割据混战,帝国主义列强横行霸道,中华民族及广大劳苦大众长期忍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榨。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推翻了清王朝,但由于革命的不彻底及时代的局限性,终未能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终未能使广大劳苦大众翻身当家做主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信仰马克思主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顺应时代潮流,以争取民族完全独立解放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己任,并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特色基础。尤其是自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劳苦大众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废除了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所有不平等的条约,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广大人民群众也当家做了主人并充分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相信了社会主义的好。社会主义中国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全世界对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刮目相看。历史事实证明: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社会主义在中华大地和中国人民心中牢牢地扎下了根。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是以波浪式前行,共产党勇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终于成功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排除来自国际、国内的别有用心的种种干扰,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遗留下来的“左”的干扰,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践行了党的宗旨。可以这样认为,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观世界变化之风云,及时从世界巨变中分析原因,总结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建设发展的实际,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即中国决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只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走向复兴,中国人民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幸福美好,而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历史过程中,国强民富将更加显现出来,全党全国人民将越来越感受到并更加坚定地认识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幸福人民。历史证明:中国革命和建设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是非常正确的、科学的、及时的,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僵化的,而是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只有这样,才能始终充满活力,中国革命和建设才能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一些人对社会主义持否定态度或怀疑态度,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革命和建设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可以这样说,面对当时世界变化之风云,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处变不惊,及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战胜了特大洪灾、大雪灾、“非典”等一个又一个天灾人祸,取得了一次次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胜利,毫不动摇地高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使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得更顺更快,并通过相关政策和相关措施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使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活得更加踏实和幸福。事实表明: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勤奋工作,创新发展,在国家建设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也赢得了世界众多国家的尊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深入人心。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攻坚克难,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使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国防、工业、农业、医疗、环境、社会保障机制等各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让国人骄傲的成绩和成就。尤其是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所展示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伟大民族力量令世界为之感动和震惊。这快速腾飞发展的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十年,中国由此变得更加文明与强大,中国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和自豪。这十年的伟大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同时,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在当今中国的国情和所处的国际环境下,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一个必然的历史阶段。近百年来的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个必需的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有机集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和长期的历史过程,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邓小平同志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选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和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要完成这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抓住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按照邓小平同志所要求的: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百年不动摇;必须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认真学习、理解、贯彻十八大精神,团结一心,奋发进取,扎扎实实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十八大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十八大所提出的奋斗目标,才能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胜利。

全党、全国人民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党的十八大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联系,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这也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特别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别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别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无论从理论的研究与创新上,或是实践效果的检验上,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谢庆伟,邓华.党员先进性教育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研究论文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思考刘 朋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内容摘要:“三个倡导”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并深刻阐述,为进一步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的指导和新的思路。要更好地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进一步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三个倡导”的关系,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关系。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

作者简介:刘朋,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把握时代潮流,强调通过“三个倡导”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思想,为进一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的指导和新的思路。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一)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

由于社会中总是存在着不同利益群体,存在着不同的立场和视角,则必然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则是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中居于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反映着统治阶级的共同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核心价值观在一个社会中,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一方面需要被人们在现实中运用,进行价值判断;另一方面又引导人们对未来理想价值进行追求和实践。核心价值观又是一个社会核心观念与普遍观念的统一。一方面是被大多数人接受并实践的广泛性价值体现,体现在人们在生活日用之中;另一方面又是一个社会的各种价值观、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并把它们变成自己的保护带,排斥、消弭侵害“灵魂”的价值观。同样,在一个社会中,核心价值体系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价值体系,是同“灵魂”价值观紧密相连的“灵魂”价值体系,并同样反映着与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相一致的价值观。实际上,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核心价值体系侧重于从理论结构来表现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侧重于从价值本质提升价值体系并表现自身。因此,核心价值观需要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与丰富,核心价值体系则需要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寓意与表达。(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任何社会都有着多种多元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也必然有着具有统治地位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着的社会形态也必然具有统摄和支配多种价值观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我们把这种不可或缺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分别称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一般的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有着相同的共性,同时也有着自己特殊的个性。两者不仅仅是居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也不是一般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它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产生的,反映中国民族特色的,是科学性与先进性统一打大众性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所指出,是“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再次强调,它是兴国之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的,是反映中国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中所必需的基本理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核心的高度概括和反映,同样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和升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明确表达。显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指导思想、社会理想、民族精神、思想道德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更加凝练的方式表达出来,且没有消减,当然也没有增加其基本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反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也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两者共同从价值层面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实现了两者本质上的一致与统一,形成了有机的统一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保证了体系中的“一以贯之”,使之庞大而不失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础,使之简洁而不失于空疏。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三个倡导”的关系

胡锦涛同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重要论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顺应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共性又涵盖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既坚守国家社会的目标又张扬了人的主体性,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有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又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符合历史、合乎实践,贴近民情、顺乎民意。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内涵和关系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保证。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基本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社会主义是至今为止最为先进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消灭了阶级对抗,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必将创造出比以往社会形态条件下更为发达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也必定会产生更高形态的民主与和谐。国家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近代以来历史给予中国人民的重任,也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不懈追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基本精神要素和价值追求。文明社会不只是富裕社会,更是自由社会、平等社会、公正社会、法治社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把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人的自由发展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并在实践上努力将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循序推进,发扬光大。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坚持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目标,不断提出具体要求,形成制度。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党的重要会议和重要文件,多次强调这一价值目标。在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把党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国的理念从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面表述为服务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理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其公民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的根本规定,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和价值追求和的本质属性。爱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规范,爱国主义素被称为“中华民族之魂”。爱国,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与祖国之间应有的关系,是衡量个人与国家价值关系的人生准则,是一种崇高的思想道德境界。敬业是职业道德最基本、最起码、最普通的要求,同时也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建立的基石,讲信用、守承诺、公平竞争是公民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友善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强调要友好、友爱,与人为善。

总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倡导”包含了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虽各有侧重,但相互联系、相互规定、相互贯通、浑然一体。“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立足国家层面,其基本内容已经写入党章和宪法,表明了人民的意志,体现了国家发展目标,是国家主导价值观,在核心价值观中居于统领地位,规定着其他两个“倡导”。“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立足社会层面,引领现代文明走向人类共同价值准则和理想社会目标,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核心价值理念,它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柱,决定着另外两个“倡导”的走向。“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立足公民层面,要求个人树立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遵循社会主义的根本道德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是公民的基本价值观,是另外两个“倡导”的基础。显然,三个“倡导”对国家、社会、个人都具有规定性、规范性和导向性,但又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单独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统一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必须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就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中、凝聚社会共识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同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过程中,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不断涌现,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价值追求,体现着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最新探索和最新认知,其中许多已经为广大群众所熟知、所接受,成为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基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有深厚的理论根基。二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下。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有机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在现阶段,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自己的道路、制度、理论充满着信心,才能继承无数先烈的精神,完成他们未完成的事业,最终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这个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的过程,既是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长的过程,是价值共识凝聚的过程。三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时代精神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在现代中国,一个当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出的爱国主义者,经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在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必然会找到马克思主义,也就必然会以新时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进而必然会成为有着共产主义信仰的共产主义者。当然,一个共产主义者首先且必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在现代中国,共产主义者是最彻底的爱国主义者,因为共产党人代表了中华民族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的、长远的利益”,“从爱国主义到共产主义者,……是中国现代一切先进分子的共同道路。”四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想结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和途径,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丰富和塑造个人品德,引导人们崇尚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使各种言行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导向,升华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社会风尚。(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必须稳稳立足“三个倡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建设的巨大工程,需要人们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贯穿于工作、生活等方面。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必须稳稳立足“三个倡导”,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制度层面、个体层面出发,又最终会通圆融,起到引导多层面的价值取向,规定着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的基本作用。总体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单纯依靠社会自发形成的,而是要在科学揭示、正确认识其内在生成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依赖于国家执政集团的长期灌输、强化和引导,持之以恒地进行建设、培育,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理论基础、历史渊源、科学内容、现实要求、实践途径等重大问题,强化教育,深入宣传,辅以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进一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植根于现实生活,转化为人们的日常价值观和生活实践,才会真正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所信服,逐渐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内在信念和自觉行为,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并最终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追求。(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必须牢牢抓住“培育”与“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要建立在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知、认同、接受乃至觉悟上。要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引导理论学术界开展深度阐释、解读,全面系统地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理论基础、历史渊源、科学内容、现实要求、实践途径。然后把取得的成果转化为教育内容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具体落实到学科教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组织学习与宣讲等国民教育全过程。同时,借助现代化传播体系,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最终,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了解、认同、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人人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践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提高认识、提高觉悟的过程,更是一个自觉实践的过程。认识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要求的反映,是对现实价值实践经验的总结。它只有与生产实践、社会实践、价值实践紧密结合,才能成为具有“三个倡导”基本内容的核心价值观,才能成为坚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营造良好社会风尚的强大力量。因此,应坚持知行统一、言行一致,鼓励人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让人们在实践中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提升自己的素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精神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最终形成社会主义社会先进文明的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江泽民.江泽民论精神文明建设[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3]王瑞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维解读[N].光明日报,2013-02-02.

[4]李建华.分层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3-01-26.

[5]吴俊.“三个倡导”体现高度的价值自觉和自信[N].光明日报,2013-01-05.

[6]龚群.三层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内在关系[N].光明日报,2013-01-05.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灵魂统摄作用邬 勇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摄作用主要表现为:制度支持作用;社会凝聚作用;道德规范作用和传播优化作用。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应该强化主导力量,凝聚和吸纳社会价值观创造的正能量,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实践智慧和创造精神。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简介:邬勇,男,成都人,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哲学研究。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在党的文献中首次使用精炼准确的语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的提升和凝练,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奠定了思想基础,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科学认识和客观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灵魂统摄作用,对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引领和思想动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价值观是主体对价值方面诸多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价值关系时人们所持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态度的总和。现实世界中,价值观具有各种生动的表达,它可以是需要、兴趣、爱好、情绪、情感等朦胧的价值意识,可以是诸如时间意识、效率意识等相对固定的价值“思维—行为”模式,也可以是理想、信念、信仰的等高度理论化的、抽象化的价值观念体系。被社会主流倡导,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推崇,在众多价值观具有支配和统帅作用的是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往往是社会核心利益的体现,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吸引、凝聚、引领和稳定作用。它兼具“实然”和“应然”,是历史性和超越性的统一,对社会文化的构建和维护具有重大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果的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长期探索凝结的理论结晶。从本质上讲,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各项工作中内蕴的社会价值的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价值规定,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华的高度凝练。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体现,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运动和制度建设之中。一方面,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精神层面的反映;另一方面,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运动,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都是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及其实现。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含义,国内专家进行了权威解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政权层面的价值目标,是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总体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价值理想,也是社会主义的制度价值,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新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个人价值表达,是中国公民修身之本、立命之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每个中国公民的具体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推动落实“三个倡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引领和价值标志。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统摄作用

马克思在《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指出:“‘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并且人对“成为满足他的需要的资料的外界物……进行估价,赋予它们以价值或使它们具有‘价值’属性”。不难看出,马克思的论证和研究是将价值问题放到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价值问题思考和把握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因此,在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也应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整体出发,考察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逻辑关系,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诸多要素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作用。(一)制度支持作用

大力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铸魂工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制度支持作用。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规范作用。价值观产生于人们对现实的分析与对未来的求索的双重激荡中,在它激发下,人们形成了自觉能动的思想意识,这种思想意识表现为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仰等多种形式,从而对社会现实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的深层含义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具什么样的人文气韵和精神风采,为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的制定与运用提供基本的价值遵循,为政策设计、公共决策提供最终的价值依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沿着向前发展的健康轨道前进提供精神保证。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违背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现象进行着批判和斥难,维护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健康运行。长期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受到“左”和“右”两个方面的干扰,这是因为在社会上有许多脱离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的社会意识形态,这些社会意识形态通过心理、行为、思想等多种方式阻滞人们的正常价值追求。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批判作用,我们能够控制、削弱直至消除这些对主流社会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的意识。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平稳发展阶段,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和颠覆活动一直没有停歇,社会上不少人缺乏足够认识,对于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存在困惑和质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从根本上增强人们对国家制度选择上的信心。(二)社会凝聚作用

价值观是人们对世界、社会、人生等问题价值的共享性理念,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是人们精神上的标识。通过这一标识,人们可以克服价值冲突和价值观的“马赛克”现象,达成价值认同,增强群体团结。

拥有56个民族、13亿人口的中国是巨型社会系统。广袤的国土,巨大的社会、经济、文化差异使得中国社会内部存在出巨大的差异。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加速期,思想日趋多元化,价值冲突加剧,社会思潮涌动,形成价值共识和价值认同变得更加困难和紧迫。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的共同的精神标准和思维方式,有利于强化和巩固社会价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蕴涵着社会制度运行的核心共识,能够鲜明地回答“打什么样的旗帜”“走什么样的道路”的问题,最大程度上凝聚社会共识,实现政治共同体的社会和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凝聚作用的内在逻辑是它的历史积淀和现实基础,它扎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沃土中,始终在实践滋养中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前进。这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其鲜明特点: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然”和“应然”的统一,它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