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4 01:26:01

点击下载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研究中心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试读:

全体会演讲·论文

努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谈谈十六大以来《人民日报》的新闻宣传工作

王晨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党中央向新闻媒体提出的政治任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六大以来,人民日报社一直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作为办报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攻目标。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就是要研究新形势下各种受众的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把我们所倡导的和群众所需要的紧密结合起来;从群众的关注点入手,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力度;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促进形成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引导,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为了承担这一任务,党的十六大以来,人民日报社编委会抓住一个根本——高举旗帜,保持一致;主攻一个目标——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出一个思路——坚持正确导向,实现两个统一,落实“三贴近”要求,做到四个结合;实施三大举措——创新编采机制,改革管理体制,培养新闻队伍。

近四年来的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新形势下,在信息传播技术迅速发展和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的新情况下,在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只要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党报的政治优势,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办报机制和管理体制,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办报队伍,党报就一定能够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成为既有很高的权威性、指导性,又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的主流媒体。

一、抓住一个根本:即坚定地高举旗帜,保持一致

人民日报社编委会坚持党中央机关报的性质和宗旨不动摇,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贯彻落实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学习宣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根本任务,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根本要求,把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报社新闻宣传和各项工作作为根本大计,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用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促进发展,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用最充分的版面、最丰富的形式、最积极的态度,宣传报道好中央的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和重要部署,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有力地提高了《人民日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和感召力、影响力,发挥了《人民日报》在全国新闻界的领军作用、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

、主攻一个目标:即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十六大以来,人民日报社编委会在舆论导向问题上抓得很紧、要求很严,坚持得比较好,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已成为全社同志的自觉意识和办好报纸的重要准则。同时,编委会根据社会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强调舆论导向既要正确也要有效,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十分紧迫的现实课题,作为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的中心环节和主攻目标,积极探索引导正确舆论的有效实现形式和手段。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人民日报》的政论优势,发挥评论、理论和重大、深度报道的优势,以权威、公正、理性、负责的形象和态度,传达党的声音,反映人民意愿,引领社会舆论,努力在重大问题、突发事件、热点焦点上正确引导、主动引导、有效引导,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2005年涉日事件发生以后,在中央有关部门的直接指导下,我们及时组织推出“何振华”系列署名评论,正确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青年职工正确对待日本问题,把握平稳,引导得当,发挥了统一思想、缓解情绪、稳定局势的作用,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在充分发挥理论评论等传统优势的同时,编委会切实抓好头版、头条、头组新闻,抓好重点版面、名牌栏目,注意围绕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新闻、突发事件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主题宣传做新、做深,把重大报道做实、做活。我们注意深入研究和把握读者的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把我们所倡导的和群众所需要的紧密结合起来,从群众的关注点入手,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力度,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促进形成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引导,进一步增强了《人民日报》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

、提出一个思路:即把握一个导向,实现两个统一,落实“三贴近”要求,做到四个结合

把握一个导向,就是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作为党和人民的福祸所寄、《人民日报》的生命所在,坚定不移,一以贯之,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毫不含糊,毫不动摇。这是党赋予《人民日报》的最重要的政治责任。实现两个统一就是要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思想性、政治性和新闻性、服务性统一起来,使报纸更好地与时代要求相适应、与实践发展相结合、与人民心声相一致。落实“三贴近”要求,就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是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提出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方针,是宣传思想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必然要求。落实“三贴近”要求,就是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同时,面向基层,服务群众,通过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来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做到四个结合,就是要把导向性与新闻性结合起来,指导性与可读性结合起来,权威性与群众性结合起来,思想性与服务性结合起来,讲求新闻时效、突出新闻价值、提高新闻质量,满足读者意愿,适应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强吸引力、影响力、感召力。

四、实施三大举措:即创新办报机制,改革管理体制,培养新闻队伍

为了全面贯彻中央精神,充分发挥党报优势,切实保证抓住根本、提高能力、落实思路,人民日报社编委会在办报实践中实施了三大举措:

1.创新办报机制

人民日报社原来的办报机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逐步形成的。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思路的要求,编委会积极稳妥地推进办报机制创新,进一步释放新闻生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是实行编采分开。编采分开或者编采合一,都是一种具体的办报机制,各有长短。从人民日报社的实际出发,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步认识到,编采合一属于过去,比较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编采分开属于未来,比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编采分开,有利于编辑记者在稿件的采写和编辑方面互相激发聪明才智,互相制约稿件采用,既可以从两个视角观察事物,调动两种积极性、两种智慧,又可以有效地防止有偿新闻和劣质稿件。人民日报社过去多年来一直实行编采合一的办报机制。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短暂地做过编采分开的尝试,浅尝辄止。党的十六大以后,编委会对于创新编采机制既积极又稳妥,一方面积极筹办扩版,将《人民日报》从每天出版12版扩大到16版(周六周日为八版);另一方面决定筹办视点新闻版,试行编采分开。编委会领导亲自组织队伍、提出思路、确定版性、设计栏目、指点题目。2003年初,视点新闻版刚创办,就遭遇了“非典”疫情的严峻考验。视点新闻版强化策划、灵活调度,充分发挥了编采分开的优势,组织了“护士长日记”等影响广泛的大型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2004年,体育新闻版实行编采分开。2005年初,编委会决定在新闻版全面实行编采分开,编辑部各专业部门不再编辑新闻版,全部移交给总编室编辑。总编室负责编辑要闻版和新闻版(不含国际要闻和国际新闻),不再承担采访任务。2006年,编辑部各部门负责编辑的专版周刊也在内部实行了编采分开。

二是调整版面结构。在实行编采分开的同时,编委会对《人民日报》的版面结构进行了调整,形成了要闻、新闻、专版周刊三个板块。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2003年创办的《新农村》周刊,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于2005年11月由两块版扩大为三块版。版面结构调整以后,要闻版加强编辑力量,新闻版新建编辑队伍,专版周刊由各主办部门按照编采分开的要求确定相对固定的编辑人员。编委会对这三大板块提出了不同的办报要求:要闻版讲“重”,新闻版求“新”,专版周刊做“深”。同时强调各版要按照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目标,在着力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版性、办出特色的同时,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努力提高质量、办出水平,做到出新出彩不出错,有品有格更有神。

三是加强新闻策划。编采分开以后,编委会要求在确保完成指令性报道任务特别是重大报道任务的同时,坚定不移抓新闻,坚持不懈抓深度,坚韧不拔抓创新。要闻版做“课题”。凡遇重大报道任务,要闻版都进行专题研究,深入分析,准确把握,出色完成了重大活动的报道,多次受到中央领导机关的表扬。对于指令性报道,编辑部提出要尽最大努力做到出新出彩。新闻版抓策划。坚持当日抓新闻、抓当日新闻。编辑部门建立了新闻策划会制度,每天寻找线索,分析选题,议定报道方案,布置记者采写。记者抢抓新闻的意识不断增强,自觉遵循没有第一手材料不写稿,不到现场不发稿的原则,深入实际,用独特的视角去抓工作和生活中的新闻,抓感动人的细节和故事,抓有思想深度的分析解读。通过加强策划和沟通,在编采分开的新机制下形成了编采互动的良好局面,有效地调动了编辑和记者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编辑记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用新闻吸引人,用真情打动人,用思想引导人。

四是发挥品牌优势。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作出批示,要求《人民日报》的优势“品牌”发挥更大作用。人民日报社编委会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批示精神,在实行编采分开的同时,积极推进品牌建设,制定品牌发展规划。按照《人民日报》这一主品牌的总体要求和读者的不同需求,确立不同的品牌定位,形成合理的品牌结构,建立保障品牌建设的长效机制。在进一步提高“人民论坛”、“今日谈”等知名品牌质量的基础上,努力在未来三五年内形成一批新的知名品牌。在新闻版全面实行编采分开的一年多以来,《人民日报》的品牌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社论”、“评论员文章”、“任仲平”等传统知名品牌继续发挥重大作用。政治新闻版的“声音”等品牌一推出,就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人生境界”、“人民时评”、“国纪平”等新品牌开始崭露头角,有望成长为知名品牌。2006年要闻版推出的“劳动者之歌”,借鉴了“人生境界”专栏探索的人物报道经验,篇幅简短,内容具体,形象生动,细节感人,受到了有关方面和广大读者的充分肯定。

2.改革管理体制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生产力。党的十六大以来,人民日报社积极探索,大胆改革,整合所属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体,加强管理,形成了以《人民日报》为主体,所属报刊、网络相互补充、密切配合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新格局,形成了比较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管理体制。

一是统一管理社属报刊。人民日报社拥有《环球时报》、《京华时报》、《中国汽车报》、《市场报》、《证券时报》以及《大地》、《人民论坛》等20余种社属报刊。这些报刊都是《人民日报》新闻宣传的重要补充和延伸。由于历史原因,这些社属报刊中有相当部分原来由各编辑部门主办,人员职责不分,宣传经营不分,办主报与办子报子刊不分,既影响集中精力办大报,也难以做大做强所属报刊,有时还因管理不到位而影响人民日报社的形象和声誉。为了突破这种体制性障碍,编委会决定改革社属报刊管理体制,于2004年成立报刊管理部,把各编辑部门主办的子报子刊全部划转到报刊管理部,实行报刊统一管理,以形成合力,壮大实力,增强竞争力。

二是优化宣传资源配置。按照“面向市场,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科学定位,培养人才,做大做强”的方针,编委会决定部分社属报刊调整定位,积极创新,改造弱势报刊,推动资源向优势报刊集中,积极拓展报刊发展新领域。我们积极推进《环球时报》从周一刊、周三刊,发展到2006年出版周五刊;将《讽刺与幽默》划归《环球时报》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报纸质量和影响;将时政杂志《时代潮》调整为人物杂志《环球人物》,目前已展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加强对《京华时报》的管理力度,促使其办报质量稳步提高,发行量和广告收入稳步增长;支持《中国汽车报》创办了三种杂志,初步形成了围绕汽车产业的一报五刊报系格局。适应网络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改革人民网管理体制,成立人民网发展有限公司,在坚持党中央机关报网站性质的同时,进行网络经营的市场化运作;推出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板块,成立中国人大新闻、中国政协新闻、中国工会新闻等垂直网站,有力地拓展了网上新闻宣传阵地。

三是健全舆论引导体系。我们积极利用人民网这一网上舆论阵地,充分利用和发挥所属各类报刊、各种媒体的特点和优势,深化《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社所属报刊与人民网之间的报网互动、报刊互动,有效整合《人民日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和《环球时报》、《京华时报》等20余种报刊的宣传力量,构建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新闻宣传格局,形成以《人民日报》为主体,所属报刊、网络密切协同、相互补充的多层次、多媒体、多功能的舆论引导体系,有力地增强了党中央机关报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能力。

3.培养新闻队伍

事业兴盛,人才为本。人民日报社编委会以思想政治建设和业务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实施人才强社战略,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

一是加强培训。我们按照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结合兴起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坚持每年举办理论学习和业务研讨专题培训班,对全社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全体编采人员进行集中学习培训,平均每年培训干部600余人次。同时,我们切实加强“四个一批”人才选拔培养,结合选派干部入校学习、援疆援藏、挂职锻炼,结合组织“两会”等重大报道和撰写“任仲平”等重要文章,结合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报社的工作实践,加大干部在职学习、脱产培训的力度,大力培养名编辑、名记者,培养办报工作需要的各类人才,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全社同志特别是广大编辑记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提高了全社同志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闻宣传,进一步办好《人民日报》、发展好报社事业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扩大交流。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新闻媒体在新世纪生存发展的新要求。人民日报社编委会积极扩大干部交流范围,加大交流力度,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舞台,创造条件。我们在编辑部门内部实行了岗位交流,在编辑部与记者部之间、记者站之间实行了岗位交流,在编辑部门与行政部门、经营部门之间实行岗位交流,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三是强化管理。人民日报社编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和内参工作的意见,贯彻落实中央有关部门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在全国率先公布实施人民日报社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自律公约,坚决停止了报社驻各地记者站的经营活动,停办了各地记者站和华东、华南两个分社所办的内参和内部刊物。严格实行新闻报道活动与经营活动、新闻队伍与经营队伍“两分开”,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任职轮岗制、报道回避制、采访示证制、公开纠错制和违规处罚制,坚决杜绝各种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初步实现了宣传报道和事业经营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四是严格要求。我们按照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要把《人民日报》办得让党满意、让人民高兴、让同行敬慕”的要求,切实把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党报意识、导向意识、质量意识贯彻到办报的各个环节和全部过程,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正确舆论导向保障机制和新闻宣传差错责任追究制,严把政治关和导向关,较好地保证了正确导向和办报质量。我们严格要求全社同志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道德操守、提高能力水平,志存高远、知责思为,工作为先、事业为重,开拓进取、敬业奉献,使新闻队伍始终保持充沛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结合“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净化办报环境,维护报社形象”的集中整治活动,严厉打击那些“打旗号、卖牌子”、以权谋私、以稿谋利、招摇撞骗、违法乱纪的行为,着力解决了报社多年来在办报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共查办各类案件40余起,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这些措施,有力地改善了报社的办报环境,为《人民日报》及所属报刊公信力、影响力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保证。〔王晨:人民日报社社长〕

努力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三届(2006)年会上的讲话

米博华

首先要说明的是,人民日报社社长王晨同志在因故不能出席这次会议的情况下,要我代为转达对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三届年会胜利召开的热烈祝贺,并表示人民日报社将一如既往地继续支持中国传媒大学的工作,为培养各方面的新闻人才作出人民日报社应有的贡献。

在办报的实践中,我觉得有两点体会需要强调,我个人认为也是最重要的。

第一点,保持导向的正确,对《人民日报》来说尤其重要。2005年我参与了《人民日报》涉日报道,又值了一年多夜班,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人民日报》与其他报纸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就是:衡量《人民日报》办得好与不好,最重要的标准是这张报纸对于整个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能否发挥作用,怎样发挥作用,发挥了多大作用。《人民日报》也可以办面向市场的报纸,像我们的《环球时报》发展得就很好,但关键的问题不在于我们有没有能力去办一张面向市场的报纸,而是要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的性质决定了这张报纸必须把保持正确的导向,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放到一切工作的首位,贯彻于全部工作的始终,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坚持把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坚持党报的工作原则,维护国家稳定,促进国家发展,推进国家改革,从大局上着眼,从政治上考虑,这样的办报思路是完全正确的。这张报纸办得好不好并不在于它是否拥有读者,而在于它能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使我们的国家能够平稳发展,我们的社会生活日益稳定。我想,如果《人民日报》能够在我们国家整个的发展大局中发挥到这样的作用,那么它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第二点,近年来《人民日报》调整了版面结构,体现了要闻讲“重”、新闻求“新”、专版做“深”的要求;加强新闻策划,使宣传主题更加明确和集中。特别是实行了采编分开,更加符合办报规律,有助于释放采编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进行的改革确实取得了很大成绩,所发生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主要体现为两个巨大的变化:

一是《人民日报》大大加强了事件性新闻报道的力度。过去我们的非事件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动辄数千字的人物报道、专题报道、调查报道比较多,新闻性比较差。最近一两年,情况有所变化,我们曾经有过统计,现在《人民日报》的五、六、七、八版的新闻中,当日新闻已经占到88%。

二是《人民日报》的舆论监督在加强。上夜班的时候我有一个体会,我们的舆论监督不是太少了,而是比例明显加大了,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对一些“火力较猛”的报道进行加工。

实践证明,《人民日报》围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做了很大努力,但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只要方向正确、方法对路,应该也可以不断取得进步。我们应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受众的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努力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第一,要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用事实说话,减少空泛的议论。第二,要在同群众的交流互动中促进形成共识,不回避热点、难点问题,以平等的姿态和讨论的口吻宣讲政策、介绍情况。第三,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满足读者需要,吸引读者目光,是宣传好党的主张的前提。努力把更多的读者吸引到报纸版面上来,才能在服务中实现“教”的目的。

通过采编改革,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所作的采编方面等一系列的改革,《人民日报》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每天读这份报纸,就会发现这个变化是每日每时都在发生的,这同时也反映了《人民日报》的干部群众有这样一种决心和信心,就是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办好我们这张报纸,更多地赢得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喜爱。〔米博华: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编辑,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

发挥党报影响力 关注知识产权问题——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三届(2006)年会上的讲话

阎晓宏

我就党报和知识产权的问题谈三点意见。

一、首先谈谈对党报的体会

党报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资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舆论力量,党报在引导舆论、解疑释惑,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整个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这一点我有深切体会。比如关于KTV收费的问题曾被舆论炒得沸沸扬扬,有的报纸甚至整版报道。但是由于一些报纸没有客观表达出著作权的基本含义,甚至有些与现行法律还有抵触,不仅没有起到客观报道、正确引导的作用,而且使社会公众产生了疑虑,认为这样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日报》发了一篇全面、真实、客观的文章,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一定程度上打消了群众的疑惑。老百姓可能更爱看小报,但老百姓真正相信的还是党报,他们普遍认为党报是真正负责任的报纸,这就是党报的优势,也是党报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品牌效应。

党报是党的新闻宣传的“排头兵”,其所具有的权威性、指导性,决定了它不同于一般的媒体。在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党报要继续发挥其独特的影响力,关注知识产权问题,关注版权问题。要用有说服力的宣传来澄清人们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口号式的宣传上,努力使中央的精神得到公众的认同。这是衡量党报的一个重要标准。

二、党报要紧紧围绕工作大局,重视知识产权问题

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中,知识产权是一个非常需要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说:

第一个方面,中央决定,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创新型国家。而创新型国家建成的一个客观标准就是知识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率要达到70%以上。也就是说,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中,我们需要靠智力创新以及智力成果的广泛运用来带动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在这个进程中,知识产权将发挥最为重要的作用。

第二个方面,当今世界经济中,版权已经被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现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不仅重视专利、商标的保护问题,也特别重视研究版权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知识产权问题特别是在版权问题上大做文章,原因就在于这涉及到国家的利益。从发达国家来看,其经济增长率一般是2%~3%左右,但与版权相关的产业的增长率都高出其GDP增长的一倍多。目前美国的核心版权产业已经占全国GDP的5.8%,相关版权产业合计起来达到了12%。可见在美国,版权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从我国来看,现在文化产业的增长率也开始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了。所以版权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显著,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第三个方面,在知识产权中,版权既是一种数量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的权利,又是一种使用极为广泛的权利,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我国的版权保护工作进步很大,但仍存在很多突出问题。著作权的根本要义,即平衡权利人、作品的使用者和社会公众三者的关系,从这个角度看,当前突出的矛盾是权利人的权利能否得到有效保障的问题。如果作品的使用得不到保障,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的不和谐,它甚至会给产业发展带来负面作用。比如音像产业和软件产业,这两个产业至今发展不起来,与版权保护不力有直接关系。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总结的东西。如果不打击盗版,不仅对本国的产业发展不利,也不能使老百姓受益。表面上看,不打击盗版老百姓会有很多受益,买盗版光盘似乎很便宜也很方便,但从根本上讲,这会扼杀民族的创造能力。一部影片投入很大,须通过正常的发行放映收回投入,但由于复制技术的发展,盗版光盘成本极低,不打击盗版,客观效果就是打击正版。所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特别关注知识产权问题。

三、树立正确的版权观念,管理好版权资源

党报既是一个版权使用者,在日常的新闻实践活动中,会采用一些别的媒体的稿件;又是一个版权权利人,它本身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也积累了很多自己的资源。特别是现阶段,随着党报集团的纷纷成立、新媒体的不断涌现,知识产权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这方面稍有疏忽,就会给党报集团带来人力、物力、财力的无谓消耗,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党报的品牌形象。这个问题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阎晓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

党报事业: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三届(2006)年会上的讲话

张虎生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从我国现阶段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出发,对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任务、新要求。学习、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肩负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巩固和壮大党和国家主流舆论阵地庄严职责的广大党报工作者,致力于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形成新思路,认真探索新办法,勇于开辟新途径,不断取得新成效。在各级党委和党报工作者的共同奋斗中,党报事业在巩固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在竞争中壮大,呈现出全面推进、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

党报事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成果,主要反映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有新亮点

辩证认识我国和平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冷静观察复杂多变的、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国际环境,各级党的报刊更加坚定地确立了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眼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着眼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办报理念与服务意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开辟理论新境界、发展新思路的这些重大理论创新,集中代表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服从和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局,成为党报新闻舆论宣传的高度共识和自觉行动。党的报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蔚然形成了既体现党的主张又反映人民心声、既有声势又有深度、既各具特色又形成合力的聚焦中心和主流舆论,在党报发展史上书写下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新亮点。

二、在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上有新创造

舆论宣传工作归根到底是群众工作。党的报刊必须始终面向基层、服务群众。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三贴近”原则的重要体现。十六大以来,党的报刊率先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着力重心下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笔头对准创造历史的主角,合力推出数以百计的基层先进典型。在宣传中十分注重媒体与群众的平等交流、民主讨论,吸引群众广泛参与,重视来自群众的监督。更重要的是,各级党的报刊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自己工作的最高标准,党报新闻工作者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在用基层创造精神激励自己,利用群众聪明才智丰富自己的同时,作风文风在改变,才干本领在增长。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是唯物史观在党报舆论宣传实践中的生动运用,也是党报事业必须坚持的、根本性的改革方向。

三、在新闻改革、改进报风上有新突破

十六大以来,各级党报的新闻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003年3月,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按照恪守党性原则,尊重新闻规律的总要求,各级党报党刊积极探索改进新闻报道的途径和办法。重大主题宣传是党报的传统和强项,各级党报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富有创意,无论在广度和深度还是在增强宣传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上,都有新的拓展。继各地各部门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制度后,各级党报有力地发挥了政务公开、信息发布、政策解读方面的积极作用。突发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的报道,在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及时主动引导舆论方面也有较大力度的改进。各级党报还正在改变“我办你看”的习惯模式,既当良师又当益友,努力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报风的转变,鲜明地体现了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倡导的为民、务实的作风。

四、在报网互动、形成合力上形成新格局

互联网是凭借高新科技迅速兴起的新媒体,目前我国网民总数已达1.23亿。这一新兴媒体的产生带来了传播方式的根本变革。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类这一先进文明成果的引入和运用,并且制定了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基本方针。十余年的实践表明:依托中央和省级党报创办的网站,已经成为我们党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阵地,对外树立良好形象的新窗口;主流网站与党和人民掌握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相互融合、良性互动的趋势日益明显,形成了覆盖更广、传播更快、手段更多的新闻舆论传播新格局。党报工作者要树立世界眼光、时代眼光,从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政治高度,从参与国际舆论竞争、形成有利国际舆论环境的战略高度,努力把主流网站的新闻宣传和管理提高到新水平。

五、在办报为本,经营开发上有新成效

党报事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党的报刊具有既不同于行业报、晚报、都市报等,也不同于其他精神产品的特殊属性,它的价值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十六大以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级党报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以办报为主业,全面壮大经济实力的压力。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积极开拓市场,争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以改进新闻报道为龙头,开辟广告源、扩大发行量;报社采编分开后,提供新闻信息增值服务、加强经营开发,特别是一些党报报业集团的建立都为改进经营管理和事业发展、壮大新闻主业竞争力提供了新思路、新经验。不断强化以改革促发展的意识,积极稳妥地推进党报经营体制的改革,以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以发展的成果检验改革的成效。党报事业会逐步走向繁荣强大。

党报历来是党的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工作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不能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导权,关系到党对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控制力,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党报事业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新闻资源丰富、报业人才荟萃。站在新的起点上的党报事业任重道远,大有可为。让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待事业,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推动工作,以持之以恒的韧性和卓有成效的实绩努力开创党报事业的新局面。〔张虎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原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舆论导向,至关重要——学习江泽民新闻思想的体会

尹韵公

江泽民新闻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新闻思想同毛泽东、邓小平新闻思想

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它是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的13年新闻实践基础上进行的科学总结。江泽民新闻思想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做好新闻工作的创造性思考,尤其是关于舆论导向的论述,更是全面、系统、丰富,充满了历史主动精神,集中体现了江泽民新闻思想的精华所在。以舆论导向为轴心框架而展开全方位延伸论述的江泽民新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理论的新成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中国化又有了新发展,显示出我们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和成熟性把握达到了一个新水平。今天,认真学习江泽民新闻思想,对于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凝聚人心,统一思想,从而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舆论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一

在我党新闻宣传史上,江泽民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舆论导向”的科学概念。早在1989年11月的一次重要会议上,江泽民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指出:要“按照党和人民的意[1]志、利益进行舆论导向”。

此后,江泽民同志不断地发表论述,以丰富、发展和完善他的舆论导向思想。在1994年1月24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强调指出:“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精神振奋;舆论导向失误,后果严重。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引导舆论,至关重要。”[2]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江泽民提出了对新闻宣传战线影响至深的四句名言:“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1996年9月26日,江泽民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进一步强调舆论导向的利害关系,指出:“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和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对于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3]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一年后的9月12日,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的舆[4]论导向。”把“舆论导向”这个概念写进党的最高文件,这还是第一次。它表明,江泽民新闻思想已经成熟和完备,江泽民新闻思想的创造性成果已经得到全党认可,江泽民新闻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新贡献已经得到全党的肯定。

我们注意到,江泽民新闻思想最突出和显著的特征是,它以舆论导向为轴心和框架,紧紧围绕于此,就新闻工作的地位作用、功能性质、根本任务、发展动力、纪律保证、人才队伍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展开方方面面的论述和阐释,从而形成了系统而完备的舆论导向思想。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江泽民新闻思想的鲜明时代特征就在于,舆论导向这个重大课题是由时代提出来的,又是由时代作出了最好的回应和满意的答复。在江泽民任总书记期间,有三个重大因素对舆论导向思想的产生和形成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一是1989年政治风波的深刻教训。正如江泽民指出的:“舆论十分重要,千万不能忽视。在这方面,我们有成功的历史经验,也有过沉痛的教训。在1989年那场政治风波中,舆论引导上发生的严重失误,给全党同志[5]上了深刻的一课。”二是国际格局和世界形势出现了重大变化。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的沉痛教训之一,就是这些国家的媒体出现严重或完全失控,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虽然冷战结束,但天下仍不太平,世界形势多极化的走向正在加强,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愈演愈烈。一方面,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机遇;另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一刻也没有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在渗透与反渗透、遏制与反遏制、分裂与反分裂、颠覆与反颠覆上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很尖锐的。在开展对外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同时,如何鉴别随之涌入的西方价值观念和政治意识的是非与优劣,也给我们的舆论导向增加了难度。三是国内经济与社会处于转型期。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及其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出现了多样化。市场经济本身的二重性,也诱发了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负面效应以及一些消极腐败现象的滋长蔓延。由于利益关系和认识观念的不同,不同的社会群体、不同的社会阶层和不同的人们必然会有不同的看法,必然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其中难免会有一些杂音和噪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互联网的迅猛扩张,使人们了解社会和世界的渠道越来越多,因而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和言论的独立性、多变性、选择性、差异性也明显增强,不同声音、杂音、噪音在互联网上的表现更为突出。以上种种因素,对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总之,通过对时代大背景的考察,加上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我们深为钦佩江泽民的政治智慧:确立舆论导向思想,是当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明智选择,是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正确选择。舍此,我们别无其他选择。二

正确认识和理解江泽民新闻思想及其舆论导向思想,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一、准确判断舆论导向的科学内涵。舆论反映着国家的形象和社会的精神面貌,舆论引导是加强党的领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正如江泽民1996年1月2日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指出的:“新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宣传、教育、动员人民群众的一种舆论形式,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这就是说,舆论导向的内涵有两个指向:一是指新闻媒体自身的舆论导向要保持正确路径,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媒体要始终不走调、不变音,既要准确、鲜明、生动地宣传中央的精神,又要及时、如实、充分地反映人民的意愿。二是指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要统率和指导社会舆论,主流媒体一定要有主流声音,形成舆论强势,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处于转型期的社会不同声音和不同舆论影响越来越大,就越来越需要加强舆论引导。正如江泽民所说的:“党报、党刊、国家通讯社和电台、电视台都要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在正确引导舆论中[6]发挥主干作用。”

二、准确判断舆论导向正确与否的极端重要性。江泽民把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同党和人民的福祸直接连在一起,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直接连在一起,既鲜明、新颖,又深刻、独到。无论是在我党新闻宣传史上,还是在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说史上,将舆论导向的重要性提升到这样的高度,是以往从未有过的,它有力地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及其新闻宣传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阶段。正是因为我们高度重视舆论导向正确与否,我们才能把党的新闻事业同党的生命视为一体,正如江泽民指出的:“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可以说,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前途[7]命运所系的工作。”这个精辟论断,也是以往从未有过的。

三、准确判断舆论导向的价值取向。江泽民深刻阐述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价值取向,这就是著名的五条标准,他指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要造成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舆论;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舆论;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舆论;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舆论;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8]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的舆论。”这五条标准,全面而缜密,是新闻宣传战线必须着力把握的工作基点,也是衡量和检验新闻宣传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言以蔽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要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四、把握舆论导向正确的关键在于坚持党性原则。江泽民曾谆谆告诫:从事新闻宣传的同志,“必须讲政治,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具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必须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每个同志都要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任何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是坚持正确的办报[9]方向,始终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关键所在。”江泽民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也强调指出,“新闻舆论单位一定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希望新闻单位要[10]“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在江泽民新闻思想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同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强烈的一致性。舆论导向正确,一定是党性原则强;舆论导向错误,一定是党性原则弱或者丧失了党性原则立场。

坚持党性原则和舆论导向的一致性,还必须划清同所谓“人民性”的界限。江泽民指出,“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除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坚持党性原则,也就是坚持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原则,两者是完全一致的。提出‘人民性’[11]高于党性,实质就是要否定和摆脱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这段论述振聋发聩,表现出江泽民新闻思想具有很强的原则性和坚定性。理论坚定是政治坚定的基础,有了理论上的坚定,政治上才能坚定。在坚持党性原则上,不允许有任何的含糊和动摇。

坚持党性原则和舆论导向的一致性,还必须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新闻宣传领域的指导地位。江泽民明确指出:“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正确制定和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发展先进思想、克服落后思想。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势必导致人心大乱、天下大乱,给党和国家带来灾难。[12]这是绝不允许的。”

五、正确的舆论导向还应当科学生动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引导艺术。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心声有机地统一起来,不仅要有丰富的内容,而且还要有精彩的表达形式。江泽民指出:“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要讲求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努力使自[13]己的宣传报道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使广大读者喜闻乐见。”在解放军报社视察时,江泽民也谈到了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问题,他说:“强调讲政治,并不意味着简单地重复一些政治口号,搞一些空洞的东西。要讲究宣传艺术,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喜闻乐见。”江泽民注意到不同的媒体有着不同的形式表达,因而主张不同的媒体要有不同的导向艺术,他说:“我们强调正确引导舆论,同强调从事舆论宣传的部门和单位要创造性地工作是统一的。报刊、广播、电视等都要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勇于[14]创新,努力形成各自的风格和特色。”确实,不讲究宣传艺术,不提高引导水平,正确的舆论导向也不会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因此,为了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和可读性,我们应当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不断采用新的报道手法,不断写出富有新意的优秀作品。

六、正确的舆论导向还必须牢牢掌控媒体话语权,建设好人才队伍。新闻事业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舆论导向正确与否,既有思想观点问题,也有人才队伍问题。江泽民意识到,能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最终还是要靠新闻舆论主体去落实,故此他特别强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首先要把握好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出版社的宣传方向,把这些阵地牢牢地[15]掌握在我们党手里,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牢牢掌控媒体话语权,是我们实观正确舆论导向的最基本保证。

由于新闻媒体在“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这四个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方面负有重大而光荣的使命,因此,江泽民殷切期望新闻战线的记者编辑们,要打好五个根底,即理论路线、政策法律纪律、群众观点、知识和新闻业务等;要培养六种作风,即敬业、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严谨细致、勇于创新等;尽快在政治上业务上成熟起来,努力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正如江泽民所要求的那样:“为了更好地担负起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任务,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16]质。”江泽民的这些思想,对于培养新闻人才队伍,加强新闻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都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三

江泽民新闻思想及其舆论导向思想的时代性和创新性还在于,它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紧跟世界科技潮流,及时准确地抓住了信息网络化这一最新科技成果与传播手段,并将网络媒体纳入舆论导向的体系之中。

江泽民目光敏锐,眼力深邃,视野开阔,纵览世界风云变化。早在1984年,时任电子工业部部长的江泽民就准确预料到,电子科技革命将给信息传播带来重大变化,他说:“大量的瞬息变化的社会信息的传输和处理等,都要借助电子技术装备才能达到快速、灵敏、准[17]确的要求。”江泽民判断,电子工业能为广播宣传提供多种多样的先进工具,促进文化的传播。

作为人类文明的最新优秀科技成果,互联网与通讯技术结合而成网络媒体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江泽民关注到这一变化,及时提醒有关部门要给予高度重视,他在1999年2月召开的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信息传播业正面临着一场深刻革命,以数字压缩技术和卫星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使信息达到的范围、传播的速度与效果都有显著增大和提高。世界各国争相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和改进对外传播手段。我们必须适应这一趋势,加强信息传播手段的更新和改造,积极掌握和运用现代传播手段。”这是我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表示要积极利用网络传播新手段的首次公开报道,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大气恢宏。

不可否认,信息网络化给舆论导向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我们注意到,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造就的舆论场,二是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造就的舆论场。

一般来说,这两个舆论场发出的声音,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尽相同的,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更值得警惕的是,境内外敌对势力也利用信息网络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散布政治谣言,企图扰乱人心,干扰大局。因此,如何将两个舆论场的舆论统一到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之中,成为我们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江泽民力主网络媒体也要注意和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问题,他说:“在一些小报小刊和互联网上,小道消息和政治谣言很多……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宣传导向,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加强对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管理,包括切实加强对报刊特别是小报小刊、图书出版、电视电影、[18]网络以及其他传媒阵地的管理。”加强对网络和其他传媒阵地的管理,正是为了使网络和其他传媒阵地有一个正确舆论导向的态势。

江泽民清楚地知道互联网的两面性特点,以及我们运用网络媒体的目的。他说:“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我们要研究其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应对这种挑战。要主动出击,增强我们在网上的正面宣传和影响[19]力。”他还说:“大量事实证明,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从上到下的一切思想文化阵地,包括理论、新闻、出版、报刊、小说、诗歌、音乐、绘画、舞蹈、戏剧、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都应该成为我们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的阵地,决不能给违反四项基本原则、违反改革开放政策、违反党的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以及危害人民特别是青[20]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提供传播渠道。”这些论述,为我们在网上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江泽民殚精竭虑,对我国信息网络的发展作了很深的战略思考。他要求全党“要高度重视信息网络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各地区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必须加紧学习信息网络化知识,高度重视网上斗争的问题。我们的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群众工作等,都应该适应信息网络化的特点”。他指出:“对信息网络安全的保障和管理工作做得好不好,关系到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和安全。”他提出:要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立法,加强信息网络方面的执法和司法,积极参与国际信息网络方面规则的制定,加强信息网络管理人才的培养。譬如,“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法规以及有效防止有害信息通过网络传播的管理机制,制定通过信息网络实现政务公开和拓宽公民参政议政渠道的法律规范,形成通过信息网络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效[21]机制,等等。”

江泽民为信息网络化以及网络传播提出的判断、看法和观点,发人深思,不仅进一步增强了江泽民舆论导向思想的丰富性和独特性,还显示出江泽民新闻思想的博大精深,它必将鼓舞我们为继续开创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新境界而努力奋斗。〔尹韵公: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7页。[2]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53页。[3]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3~564页。[4]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5]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01页。[6]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54页。[7]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4页。[8]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54页。[9] 参见《人民日报》,1996年1月22日。[10]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5页。[11]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71页。[12]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页。[13]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5页。[14]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54页。[15]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01~502页。[16]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6页。[17] 同上书,第7页。[18]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6页。[19]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20] 同上书,第97页。[21]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0~302页。

人民日报社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现状及其发展思路——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三届(2006)年会上的发言提纲

琚平和

一、人民日报社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现状

1.人员基本情况

从事经营和管理的人员中,35岁以下的占36%;36~45岁的占35%,大专学历以上的占43%。单位法定代表人和单位负责人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大专学历以上的占92%。

报社直接从事广告、发行、出版、经营管理的在编人员,占报社现有干部总数的11.5%,平均年龄近45.7岁。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约占50%。人才类型及专业包括经营专管人才、经营财务人才、经营法律保障人才、工商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等。

2.队伍建设情况

近年来,编委会、社领导十分重视报社的经济发展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把其纳入报社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通盘考虑,重点支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和手段,培养、选拔和吸引经营管理人才,使这支队伍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和素质不断提高,确保了以办报为中心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是设立专门机构,明确管理职责。为适应报社经营事业的发展需要,发展壮大报社经济实力,报社于2001年专门成立了经营管理办公室,明确了主要职责、领导职数和机构人员设置。经营办成立后,选拔配备了领导班子,充实了成员,为报社经营管理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是调整编制机构,整合人才资源。报社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对多个经营机构进行了调整。2002年以来,先后对广告部、海外版广告发行部、华东分社发行广告处、发行出版部、网络中心等多个经营机构进行了调整,增设了报刊管理部等。通过调整优化机构、整合人才资源、理顺职能关系、明确职责任务,经营效益明显提高,经营管理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有效发挥。

三是大胆选拔使用,注重岗位锻炼和培训。编委会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民主推荐、考核公示等多种方式选拔任用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使他们在岗位实践中锻炼成长。2001年以来,面向全社公开竞聘了广告部主任,发行出版部主任,报刊管理部主任、副主任,通过民主推荐等程序,选拔了经营管理办公室主任等。四年多来,编委会调整和选拔任用了14名局级经营管理领导人才,有的已提升为部级领导干部。2003年以来,报社先后选送一名副局级经营管理干部到国外培训,安排十名局处级经营管理干部到中央党校学习等。一方面培养锻炼了队伍,另一方面加强了领导力量,带动了人才队伍建设。

四是重视吸收引进,加强人才储备。2001年以来,报社从全国各高等院校接收了涉及会计、大众传媒、人力资源、劳动经济学、统计学、广告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编辑出版、信息管理等十余个专业的17名应届毕业大学生,充实到经营管理部门。学历均在本科以上,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有13人。

五是建立目标责任制,增强工作责任感。报社从2002年开始建立了经营管理目标责任制,每年都下达经济指标,明确任务和第一责任人。四年多来,较好地激发和增强了经营管理人才的责任感,任务一年比一年重、工作难度一年比一年大,但都完成得比较好。

3.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们在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距中央要求和未来报社事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问题是:(1)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整体力量相对薄弱,结构不尽合理,观念还有些陈旧。(2)既懂新闻传媒,又懂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的复合型人才短缺。(3)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渠道、途径较少,激励机制不够健全,缺乏相应的政策措施。

二、中央关于加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政策和措施

党的十六大和2003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人才工作作出重大部署。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一起抓。2004年12月中央宣传部发出通知,把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纳入“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作出了深化文化企业改革的决策等。这些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和上级有关部门对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也为我们做好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选拔和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关于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和设想

基本思路是:用好用活现有人才、适量引进急需人才、培养吸纳储存后备人才。重点加大对现有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的开发力度,努力培养一批既熟悉《人民日报》实际又了解新闻媒体的发展趋势,既精通新闻业务又善于经营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作为领军人物在重要领导岗位上建功立业。

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确保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办好《人民日报》是党中央交给我们的神圣使命,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这是第一位的。我们又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面临着与同行激烈竞争和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挑战,这种性质决定着我们必须在办好报纸的同时,大力发展报社经济,这是办好《人民日报》的重要物质基础。这就需要既要重视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又要重视其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

二、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把立足点放在自主培养和自我发展上。培养与引进人才是两个重要手段。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重视人才的培养,把立足点放在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上。2006年要在认真抓好干部参加中央党校、中央三所干部学院以及报社举办的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班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拓展干部培训的领域和渠道,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和潜能;另一方面按照报社“十一五”人才规划的目标要求,适当地引进少量人才,增添新生力量,加强人才储备。自主培养与自我发展要根据现状,着重研究解决包括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培养方式方法等制约经营管理人才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这样,才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根本上解决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三、坚持培训与使用相结合,在提高实际经营管理水平上下功夫。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知识的不断更新,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一方面面临着新知识、新思想的不断充实,需要加强教育培训,举办专题业务培训班,全面提高素质;另一方面面临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要在抓紧抓好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教育和知识更新的基础上,重视其岗位实践锻炼。2006年报社将集中组织举办一期经营管理干部和企业、公司负责人培训班,组织学习市场经济、企业经营管理、现代传媒业发展理论等知识,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与此同时,大胆地选拔使用,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四、建立健全经营管理人才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有效激励机制。体制机制问题是个关键问题。我们要在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清除不合时宜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建立有利于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健康成长和不断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包括考核评价机制、选拔任用机制、奖励监督机制、服务保障机制等。2006年拟制定出台《人民日报社属报刊领导班子成员任职管理暂行办法》和《人民日报社属重点企业负责人管理暂行办法》,还将与经营办研究商讨建立企业、公司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和奖励措施等。通过这些,进一步规范经营管理人才的选拔任用和收入分配,充分调动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领导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今后的主要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重视经营管理人才工作。要充分认识经营管理人才在报社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支持鼓励经营管理人才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发挥聪明才智,努力创造条件为他们成长成才提供机会和平台,支持他们开拓进取,不断学习,大胆工作,注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工作经验,努力营造经营管理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二是要进一步地研究探索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和管理机制。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具有社会性、多元性、开放性、竞争性、自主性、流动性等特点,要积极拓宽识人、选人视野和渠道,完善竞争上岗、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制度,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把政治上靠得住、经营上有本事、作风上过硬的经营管理人才选配到重要领导岗位上来。

三是要加大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克服重选拔使用轻教育培养的倾向,增强主动培养意识。按照报社“十一五”人才规划要求,积极研究制订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拓展国外培训渠道和选派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到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管理机构、相关科研院所学习培训和挂职锻炼等。

四是要注重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市场手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管理人才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要优化政策体制环境,发挥市场对经营管理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人才流动、引进的柔性机制,使人才在流动中找准位置、实现价值。逐步建立经营管理人才开放式管理制度,变部门所有为社会化人才资源,努力实现经营人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市场化。〔琚平和:人民日报社人事局局长,中国传媒大学董事会单位代表〕

连续改版确保优势 赢得市场确保阵地——《南方日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实践和体会

杨兴锋《南方日报》创刊于1949年10月23日,是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旗舰媒体。《南方日报》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担当着广东报业龙头的角色。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她以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公信力,确立了华南地区主流政经媒体地位。《南方日报》所处的南粤大地,是中国市场经济发育比较早的改革试验田,这里率先发育了竞争秩序比较良性的传媒市场,已形成了几个在全国都比较知名的报业集团,传媒市场总体呈现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态势——多层次、多方面的竞争:纸质媒体之间的竞争;纸质媒体与电子媒体、新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之间的竞争。

在这种比较充分的竞争态势下,对党报提高影响力和引导能力是严峻的考验。近年来,《南方日报》坚持不懈地探索,用现代报业的运作机制和办报理念整合优势资源,以读者为本推动党报走向市场,以差异化战略提升报纸品质,经过多次改版,其“高度决定影响力”的办报理念已赢得广大读者和市场的认同,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一、坚持以建立现代新型党报为目标的改革和创新,提高《南方日报》的品牌影响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牢牢坚守住党报的舆论阵地和舆论主导地位

1.在激烈的媒体竞争面前,只有积极主动地走向市场才能赢得市场,只有赢得市场才能赢得党报的生存空间和舆论主导权,只有确保党报的市场主体地位才能确保舆论主导地位。

党报扩大市场份额和扩大舆论阵地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占领的市场份额大了,党报的舆论阵地也就巩固了。党报的舆论影响力增强了,吸引了更多的有效阅读者,党报从发行到广告的市场份额也就拓展了。

面对着读者,面对着市场,近三年多来,我们对《南方日报》连续进行了五次改版:

2002年8月6日第一次改版:明确市场定位,以全新的思路抓主流新闻,打造华南地区权威主流政经媒体,提出“高度决定影响力”的办报理念,实行差异化竞争战略;

2003年8月6日第二次改版:增加投资证券、IT通信、汽车、健康、成才及旅游六大专业周刊,更专业、更实用、更市场化,进一步强化政经媒体的特色,培育有效的目标市场;

2003年12月12日第三次改版:实施梯次发展战略,增加珠三角新闻板块,常规计周一四版,周二到周五每天八版,强调做必读的民生新闻,更都市、更生活、更贴近;

2005年5月30日第四次改版:用“有高度的贴近”进一步梳理整合资源,通过“高度+本土+整合”的思路,提升信息加工的档次,让《南方日报》从过去简单的资讯提供者转变为“资讯管家、时事顾问、意见领袖”的智慧型资讯提供者;

2006年3月28日第五次改版:进一步理顺版面结构,加强时政报道,强化政经主流大报特色,同时加强娱乐休闲和体育报道,加大对广州、佛山、东莞、深圳等中心城市本地新闻的报道力度,进一步贴近、服务于我们的主流目标读者,以更坚定的步伐走向市场。同时将现有时评栏目扩为半个版,加强评论委员会的力量,加大时评力度,争取以更及时、更权威的时评,发出党报自身的声音,凸显《南方日报》应有的高度。

五次成功改版,使《南方日报》从内容到版式、从报纸采编到运营管理都焕然一新、活力倍增。《南方日报》的新闻内容与报道形式不断与时俱进,巩固了党报的舆论阵地和市场份额,《南方日报》自身也获得了扩张式发展。

2.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大有作为,因此《南方日报》以差异化战略打造党报的核心竞争力,根据自己的全新定位全面提升报纸的品质,以“有高度的贴近”更精准地服务于主流读者、目标读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立引导舆论的主体地位。

首先,差异化战略体现在党报的独特定位上,体现在每个版面、每篇报道的品质上,也就是“产品”的差异化。

经过三年多来的五次改版,《南方日报》的编辑记者乃至经营人员逐步达成了一个明晰的共识:党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权威分析、适时评论、深度调查、独家新闻、政策解读、典型报道、舆论监督。在强化和丰富“高度决定影响力”这一办报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有高度的贴近”、“高度+本土+整合”,要从过去简单的资讯提供者的角色转变为“资讯管家、时事顾问、意见领袖”这种权威的智慧型资讯提供者的角色,成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最具公信力的主流政经媒体。

这一核心竞争力落实在版面上,就是我们每天重头经营的言论和深度。在言论上,我们每天拿出第二版半个版来做时事评论,每天在A叠还有一个整版的“观点”;在深度报道上,我们开设了“调查”、“对话”、“重点”等板块,现在,每天的三版就叫“重点版”。我们的差异化,并不是不做新闻,而是要全力以赴做足做透做活主流新闻,以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观点,做出高品质的新闻来,为我们的目标读者、主流读者度身定做他们所需要的新闻产品。现在,读者形成了重大事件看《南方日报》、政策解读看《南方日报》、权威报道看《南方日报》的阅读习惯。

其次,在发行广告以及党报的品牌推广上,根据目标读者细分市场,提供更精准的营销服务,这是“销售”上的差异化。《南方日报》于1999年1月1日起实行自办发行,开创了省级党报自办发行的先河,八年时间里建起了完善的自办发行网络,在北京、上海等国内主要大城市也建起了自己的发行渠道;与全省近万个报刊亭(摊)及零售点建立了发行业务关系,最近还在广州建立了近1000个自主零售终端——“《南方日报》文化驿站”。

五次成功改版带来了党报改革发展的全新局面。2004年日均发行量比2003年增长五万份,2005年又增长4.5万份,2006年再次增长2.9%,发行量已经连续21年居全国省级党报首位。而且发行量增加部分的80%集中在珠三角区域,使《南方日报》在广州、深圳以及珠三角城市群的市场覆盖明显加强,读者构成、区域构成更趋合理。

在广告经营上,通过大型策划带动高端广告,吸引品牌广告,介入会展经济,与报纸品质内容形成良性互动。改版三年多来,广告实收额年均增长11%,2005年达到1.27亿元,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二、以读者为本改进传播方式和手段,提高舆论引导艺术和水平,培育党报在普通大众中的根植性与亲和力

提高舆论引导艺术是党报面临的重要课题。党报特别是机关报承担着比其他媒体更重的政治宣传任务,承担更多的工作性报道、会议报道,这些报道还常常被规定只能采用“通稿”或新华社通稿。有限的版面篇幅,大量的宣传报道任务和规定动作,简单化的信息处理方式,容易使党报显得内容生硬,面目可憎。

近几年来,我们尝试改变单向灌输式、生硬说教式的报道,努力把政治宣传、工作性报道和会议报道做得易读、好读、悦读。

1.以积极而为的原则、高度原则、贴近原则,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政策法规进行及时、准确的解读,强化对读者的服务,增强影响力。《南方日报》注意用对重大社会现象的理性阐释,对新出台法规政策的权威解读,对社会和经济现象的专业化描述,对海量信息的筛选梳理,为读者提供更具见地、更有价值的信息精品。这突出表现在《南方日报》关于一些重大会议的报道上。如十六大一结束,《南方日报》聘请有关理论工作者阐述对十六大报告的理解,隆重推出16个版的“十六大报告解读特刊”,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对十六大报告的理解和对十六大报告关键点的把握,充分体现出省委机关报的权威性与服务性,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还有平时省委省政府的一些重大会议,会议精神一出台,本报的“观点”版及时组织专家,对会议精神进行及时的解读。

2.自觉做好重大报道的策划,用新闻包装的各种手段做好重大政策、中心工作、重大事件的宣传报道。

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的报道,2004年我们打了十二大战役,2005年我们打了十五大战役。这些大型宣传报道在读者中引起的反响很大,基本上看不出“工作性报道”的痕迹,在引导社会舆论的效果这一最高目标上,自然就更扎实更得力,更加深入人心。

时间跨度近两年的大型策划报道《广东历史文化行》、《文化建设大潮观》,就体现了我们在这方面的突破。从2004年3月29日至2005年4月18日,每周一期,《南方日报》共推出50个整版的大型系列报道《广东历史文化行》,本着关注广东历史文化名人和历史文化遗存,挖掘广东历史文化脉络和内在底蕴,探寻广东人精神之魂和岭南文化之根的目的,组织精兵强将,走遍全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透视各地历史人物和文化遗存的地位、影响和品牌意义,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极大反响,提升了广东的文化形象,在擦亮广东文化品牌的同时,也为各地文化经济建设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广东历史文化行》也因此得到了中宣部两次阅评表扬,并被评为广东新闻奖一等奖。继《广东历史文化行》之后,从2005年6月27日至12月26日,我们又推出26期《文化建设大潮观》,浓墨重彩地展示了广东文化建设新成就,以及各地政府“有形之手”推动广东文化气候和文化土壤转变,注重培育“人本文化”,是文化和经济加速融合并良性互动的典型和创造。《南方日报》的这些报道,得到了领导和读者的认可,得到了市场的认可。2004年1月、2005年1月、2006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连续三年对《南方日报》作出长篇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3.不断创新表现形式和手段,提高传播和引导艺术。

创造性地总结出“1+1”的组合报道模式。原来我们对重大事件和问题的报道,都是发一版再转版,在一版也不够突出,转版部分效果也不好。现在,我们往往在一版提炼一条新闻性极强的消息,然后在后面用一个版乃至几个版的规模,进行全景式的展开性报道,里面既有深度分析,又有图表、背景等相关链接,做深做透做活。这种“1+1”的组合报道模式得到了广东省委主要领导的认可,中宣部的阅评也给予充分肯定。

积极吸纳网络语言、新鲜语言,用灵活创新的形式提高感染力。如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本报以博客形式报道两会,为两会报道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同行的关注。我们用“播客”(指的是声音博客)作为代表声音的小栏目名,以“播放”很多最辛辣、最抢眼的观点。“今日读博”则直接与网络博客对接,以选择性、观察性的眼光选登与两会相关的博客网络日志。就其内容来说,是传达“博者”的思想感情,就其形式来说,也向读者展现了博客兴起的这一议政新风。此外,还开设了“今日热帖”、“调频(数字)”、“摄像头”等等,这些名字都长着一副网络的面孔,整个版面凸现了网络风格,非常吸引读者。

4.建立现代报纸运作机制,保障支撑宣传报道的创新。《南方日报》编辑部现在每天有三个会:一是早上11点的采前会,重点研究当天的重点选题,处理报料和监测,传达上级的宣传精神;二是每天下午四点半的采编协调会,不光是采访部门要来,晚上的带班社委和编辑们都参加,让白天安排的选题和设想,能够根据最新的采访稿件情况延续到报纸的编辑环节;三是晚上八点的编前会,对所有自采稿件和新华社稿件一起统筹,整合分流,科学地安排版面。通过每天的这三个会,把报纸的采编流程“无缝衔接”,确保了上级宣传报道意图贯彻到位,确保了报纸的特色和品质,确保了重大策划的有效执行和版面上的准确体现。

三、与网络信息传播方式的互动性相比,传统纸质媒体的弱点在于信息传播的单向性。《南方日报》采取各种网络、短信的新技术,采取各种灵活的方式、手段增加与读者间的互动,使读者更多地拥有对党报报道的话语权和参与权,有助于扩大党报在读者中的影响力

这种“互动性”,除了在报道内容上要贴近读者、打动读者,还要开通一些具体的渠道,搭建一些有效的桥梁,实现读者与媒体的直接交流、沟通,使读者感到设身处地地参与了新闻事件,或参与了媒体生产新闻产品的过程,或对新闻事件发表的意见、评论在媒体报道上得到直观反映……如此种种,通过读者对媒体的直接、有效参与,可以增加读者的成就感、认同感,增强读者对媒体的关注度。《南方日报》近年来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架设“民意天线”,开设短信平台。2005年全国两会期间,《南方日报》在读者与两会记者间架起了“民意天线”,即在两会期间全程开通两部手机,使读者与记者之间随时连线,读者可直接向记者反映他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读者的意见、呼声可以快速地通过记者反馈见诸报端或传达到两会。2006年全国两会,《南方日报》又开通了专门的“两会民意短信平台”,方便读者通过手机短信反映意见、呼声,发表看法、见解。在“神六飞天”等重点报道推出时,通过发动读者参与“短信有奖竞猜”的方式,实现新闻信息报道与读者的互动。

2.建设统一的客户服务平台——《南方日报》呼叫中心。2004年以来,作为报纸改版的重要内容之一,《南方日报》在原来新闻报料热线的基础上,建设起集新闻报料和广告、发行业务咨询、投诉于一身的全方位的客户服务平台——《南方日报》呼叫中心。如今呼叫中心已成为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成为《南方日报》“报料新闻”的重要来源,为做更多新鲜热辣、贴近民生的新闻提供了报料资源。与此同时,呼叫中心已成为《南方日报》了解、改正自身缺失,提升服务水平的敏锐触角,增进《南方日报》与读者间沟通、理解的重要渠道。通过与本报各采编部门合作,不定期举办专题热线读者互动活动,抓准读者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题,邀请省人大、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官员、专家来呼叫中心现场,接听、解答读者来电,为群众释疑解惑,呼叫中心还成为了《南方日报》的读者与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交流互动的平台。“专家读者共议工资条例”、“3·15共议食品安全”、“电信服务你满意吗?”、“高考招生录取权威解答”、“关注未成年人成长”、“实现教育公平防止乱收费”等专题热线读者互动活动,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积极参与,增强了读者对媒体活动、媒体信息产品生产的直接参与度。

3.推进手机报纸等新媒体的市场运营。《南方日报》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尝试:通过与广州动感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广东省率先推出了短信版手机报纸,接着推出了彩信版和WAP版的手机报纸,对手机报纸的运营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和实践。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推进手机报纸等新媒体的市场运营,对党报信息资源进行多次开发利用,使手机报纸成为党报新的信息传播平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们的设想是,要自觉利用新的传播技术,实现传统纸质媒体与新兴传播技术的融合,更充分地挖掘党报新闻信息资源的价值,使传统报业经营从单一传播模式的报纸提供者转变为一个拥有多媒体、多传播渠道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提供商。按照这一思路,下一步我们还要借鉴利用网络新闻的传播与运营模式,通过印刷版报纸与网络版报纸的整合,实现两者的无缝联接,将印刷版报纸定期出版与网络版报纸滚动播出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党报的新闻资源优势、信息整合优势与新的信息技术传播优势相结合,拓展党报的网络生存空间。〔杨兴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社长〕

与时俱进办出大报风格 开拓创新做强党报发行

张建星

2006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天津考察工作时,视察了《天津日报》红旗路发行站,对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党报经营部分分离,资本运作、市场化运营,探索党报发行改革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作出了“《天津日报》发行体制改革,对探索新闻媒体宣传业务和经营适度分开,以及扩大党报市场覆盖率都有重要意义。可研究总结他们的经验,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广”的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也作出了“《天津日报》发行体制改革的效果是好的,要跟踪研究总结介绍他们的经验”的重要指示。我们这些成绩的取得,完全得益于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支持;完全得益于报业同行的成功实践给我们提供的宝贵经验;完全得益于全市各方面的关心爱护;得益于我们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好团队。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大报不能小报化,主报不能边缘化,不断提高党报引导能力,做大做强主流媒体

做大做强党报集团,首先要做好做大党委机关报;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主报,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作为主流媒体的真正竞争力、影响力和引导能力。这些年办报使我们深深感到整个时代都在发生越来越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信息技术化,我们进入了一个几乎没有“防火墙”的信息时代,而技术革命又给舆论传播加入了许多“硬参与”和“硬干扰”。现在办报纸,抓导向,较之五年前要难得多,复杂得多。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能做的就是牢牢把握导向,切实提高引导能力,真正占领市场。

1999年我们确定了“坚持正确导向,投身市场竞争,带出一流队伍,办出大报风格”的总体思路和“以图片带版面,以版面带新闻,以新闻带记者,以记者带队伍”的办报操作思路。在运作成立集团和集团成立以后,我们又提出了“新闻深度,经营宽度,品牌亮度”的操作思路,不仅使经济效益成倍增长,更使党报影响力不断扩大。为不断增强党报引导能力,做大主流媒体,1999年我们还明确提出了:“大报不能小报化,主报不能边缘化”。强调在新的形势下,要善于把党报、把主流媒体的定位操作到位,善于在更大的阅读空间放大党报和主流媒体的政治优势、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在主流媒体的引导能力上下功夫;强调要在办报、运营包括语境等多方面适应市场的竞争,适应信息化,特别是数字化时代的变化和发展,通过真正有效的引导力,提高和扩大党报的市场占有率。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成立的四年,是各项事业发展最快的四年,是真正扭亏为盈、进入良性循环、实现较大突破的四年。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之一,就是这四年我们在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调整结构和经营宽度上用了力气,花了工夫。从2000年开始,我们首先调整报纸结构,在办好做大机关报的基础上,解决党报品种单一、整体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首先创办《每日新报》,用一年时间走完了都市报三年的路程。2001年创办《假日100天》,现已成为天津周报市场最有影响的周报。2002年,我们并购了《天津青年报》并成功改刊为《城市快报》。2004年,我们又全新推出高品位、高档次、面向全国的精品周报《车天下》。如今,津报集团已经形成十报二刊,日报、早报、周报的合理格局和产品结构,实现了时间上、定位上、读者年龄层上的多重覆盖。

报纸结构的调整为集团发展带来了规模优势和生机。但是,牢牢把握系列报的舆论导向,引导他们担负起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样是新形势下的新课题。为确保子报子刊阵地不流失,确保子报传达的仍是党报主流媒体的声音,集团社委会首先统一认识,按照中央和市委的要求,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要求系列报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特别是党报意识。几年来,集团各系列报从未出现过导向上的失误,他们在适应市场、做出特色、增加效益的同时,做到了帮忙不添乱,在创新中唱响了主旋律。

二、改革发行体制,创新发行模式,扩大党报市场占有率

1.发挥党报集团品牌优势,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整合市场资源、社会资源,通过资本运作,探索现代传媒发行新路子

当今,整个传媒的发展已经由媒体经营向经营媒体转变,中国报业的改革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转变增长方式上下功夫,突破口就是真正市场化的有效发行。

2000年,我们意识到,传媒遭遇资本是迟早的事,市场、资本才是传媒经营并购重组的重点。在精确分析市场后,我们认为党报发行渠道市场化是有优势的:一是党报在人们心目中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不可动摇,这是党报最大的政治资源;二是传媒业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市场化是报业发行的必然趋势;三是报业控制的现金流和客户资源是许多企业无法比拟的。而资金缺乏、体制落后、资源配置不合理和市场运作缺位是党报发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只有通过资本运营,借助资本市场融通资金、创新体制,才能尽快实现党报发行市场化。2001年11月,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支持下,天津日报社以资本运作的方式联手天津药业集团、天士力集团、上海复星集团三家上市公司及社会融资7000万元人民币,组建了全国媒体最大的股份制发行配送公司——每日新传媒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一经组建就显示了市场化的活力,不但有了充足的资本构建更加完善的市场终端和硬件,而且由于是股份制公司,实现了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公司化运营。《天津日报》的发行不仅结束了十年亏损,而且掌控了全市80%以上的销售网络,安置了2000多名下岗职工。

通过现代企业运作,创新发行思路,拓展经营宽度,使党报的整体发行进入了市场体系和良性循环,走出了一条党报借助品牌优势、进行资本运作、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创建传媒产品销售及物流配送经营网络的产业化发展新路。目前,全市有500多种期刊、80余种报纸以及近百种商品在每日新公司的网络和零售终端进行销售。这一切都使党报发行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2.坚持宣传、经营两分开,牢牢掌控文化产品销售主渠道,不断扩大党报市场覆盖率和影响力

2003年,按照中央的方针政策和李长春同志、刘云山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在经营宽度上下功夫,积极探索资本化运作,挖掘和主业相关并能在产业链下游拓展发展空间的优势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尝试将纯经营业务逐步与宣传剥离。

成立每日新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实行新闻出版与发行经营两分开后,集团将发行的经营业务从新闻宣传中剥离出去,使党报发行开始进入市场化。股份制公司成立后,突破了党报发行原有的体制和机制,由公司自主承担集团的报刊发行业务,困扰党报多年的宣传、经营分不开的难题得到真正解决。集团没有了过大的发行负担,也可以把更多的自有资金集中用于发展主报和创办新的报纸上,多品牌发展战略的资金制约也迎刃而解,集团的整体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集团控股的每日新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党报自身的资源优势,把政治资源与市场资源完好对接,形成真正属于党报集团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创新发行模式,开拓发行领域,充分利用掌控的终端优势,极大地扩大了党报在市场的影响力。经过近五年的发展,确保了党报集团对天津市报刊发行市场的绝对占有率。目前,《天津日报》每日新传媒公司经营的500多种报刊均为统一配送,此举不但增加了党报发行效益,而且从渠道上防止不良读物进入文化市场。同时,我们积极开发和拓宽其他发行渠道,尤其加大党报集团对终端的掌控能力。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的《天津日报》、《每日新报》、《城市快报》、《假日100天》以及代理发行的《人民日报》等报刊走进了400多家超市、便利店,200多个零售加盟店和部分社区,并在全国首次运用条形码手段使报纸进入商业零售系统。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信息特点明显的发行配送网络,实现了增量靠市场的目的,增强了党报对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3.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市场化、公司化运作优势,保存量,打增量,全力以赴做好《人民日报》在津发行试点工作

2004年,中宣部指定天津市为《人民日报》2005年发行试点城市,《人民日报》在天津的发行工作全权交由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旗下每日新传媒公司代理。按照李长春同志“存量靠动员,增量靠市场”的重要指示,在市委宣传部的指挥下,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充分利用中宣部和市委对党报发行强有力的支持,发挥集团自身的整体优势,积极在集团各报刊发消息、评论、形象广告、大型户外广告,在市场上强势宣传《人民日报》,使党报征订在天津市掀起了一股热潮,为完成《人民日报》征订工作起到了极好的宣传、推广作用。

每日新传媒公司把《人民日报》的发行工作当作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专门成立了《人民日报》发行突击队。经过数千名员工的奋力拼搏,通过较为充分的市场化和公司化运作,在真正的市场增量上下功夫,做文章。当年天津地区《人民日报》发行量比上年增加21%,增幅居全国首位。目前,全市550多个“《天津日报》新报亭”,17所大专院校的“《天津日报》新报亭”,106个超市、便利店销售《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在津发行时间提早五个多小时,市内六区党政机关平均每天早八点前就能看到当天的《人民日报》。同时,也及时将发行收入回报人民日报社,比以前邮发提早收回报款七个多月。

4.党报报亭进校园,既让先进文化占领高校阵地,又使贫困学生实现无风险助学

2004年11月,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与天津市教委联合启动了“党报报亭进高校助学行动”。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承担了报亭的全部制作费用,还无偿向高校报亭提供400多种报刊。目前,天津的17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党报报亭。“党报报亭进高校助学行动”不仅让以党报党刊为代表的先进文化占领了高校阵地,提高了党报阅读率,扩大了党报的发行量,增强了党报的影响力,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会实践机会,使贫困学生真正实现了无风险助学。经过近两年的经营统计,各高校报亭经营情况良好,平均月销售额均在2000~2500元左右,最高可达4000元。每个报刊亭可以为3~5名贫困生提供助学岗位。

5.建立以读者为中心,以数字网络为平台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收到显著成效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拥有100多万长期稳定的读者和4000多人的发行投递队伍,这是其他企业很难具备的重要优势资源。几年来,我们坚持“以读者为中心,以网络为平台,以市场为目标”的思路,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深刻理解客户,深度服务客户,围绕客户展开各种业务,全方位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以客户为中心,利用现金流、稳定资产的优势和集团近年来快速发展形成的实力,打造一个很好用也很实用的发行平台。我们强调目标读者、精确发行的理念,致力于向读者和用户提供多方位的配套服务、深度服务、点对点、个性化的家庭式服务。

现在每日新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已通过遍布全市的发行网络为广大市民提供书刊、音像制品、每日新系列牛奶、系列水、粮食、蔬菜、鲜花等多种生活必需品的配送及咨询配套服务,深受市民欢迎。为广大客户提供图书、音像产品及其他生活用品服务到家的文化驿站,网上书城、网上超市经营项目也已全面展开。

同时,我们还从资本运营的角度着眼,以大物流为发展框架,构建了一批新的公司,如传媒网络公司、书报刊销售有限公司、俱乐部有限公司、广告公司、物流公司、零售公司、发行公司、调研公司、运输公司等,争取业务覆盖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6.跳出低水平竞争和陈旧的发行模式,瞄准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全力推进发行数字化建设

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信息技术化,加上数字的速度、资本的力量、市场的作用,这些都是党报发展面临的大背景和新变化,也是党报必须正视和深刻认识的生存环境。只有高度重视技术和数字化建设,党报集团才能始终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始终保持先进性。由此,我们也开始对整体发行从理念到运作进行数字化改造,同时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全力推进发行管理数字化建设。我们首先围绕建立和完善客户服务中心,实现发行管理系统的数字化,而后推进集团的整体数字化建设,最终实现对市场的完全掌控和报业管理的现代化。目前,每日新传媒公司已与国内外大型专业化公司瑞典卡诺尔计算机公司、世界著名的国际数据集团IDG欧洲公司等合作成立了每日新传媒网络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2003年7月21日,每日新96260客户服务中心成立并投入运营。2004年,我们对客户服务中心进行了改造,升级后的客服中心投入使用后,大大加快了中心业务处理的速度,实现客户资源的不断升级。

2006年9月7日,《天津日报》成功上星,成为我国第一家进入卫星销售系统的中文报纸,标志着在世界39个国家和地区都能买到当天的《天津日报》。这是平面媒体与高科技的结合,是发行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也是扩大党报影响、创新对外宣传的有益尝试。〔张建星: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总编辑〕

重用人才是促进报业加速发展的关键

刘庆鹰

现在,关于报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很多,遗憾的是执行力不够,效果不尽如人意。强化执行力靠人,靠人才。人才跟不上,效率、效益何来?

作为贵州省报业协会的负责人,我在省内外一些报社的调查研究中强烈地感到,很有必要认真地呼吁:把发展报业经济、将好决策落到实处的关键就是各级报社的领导同志,要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培养人才、尊重人才、保护人才。

先谈发现人才。我这里讲的人才,主要是指那些德才兼备,为了报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或有明显绩效的实干家们。不论行政级别,不论学历、职称,不论正式工还是临时聘用人员,不分老同志还是新员工,管他户口在城里还是在乡下,管他是男是女,等等,只要在报社的一个方面或者一个重点上有大的突破的,有独到贡献的,就是我定义的人才。具体地说,人才不论出处,好汉不讲出身,只要能干,就把他视为人才,就把他当成“掌上明珠”。当我们真正放开眼界,不拘一格,礼贤下士,唯才是举的时候,我们就会欣喜地看到,报社周围有一个富于创新精神、脚踏实地的“人才群”。他们能够托起我们的“事业”,他们能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扬弃中把“接力棒”一茬一茬地传下去。

再谈重用人才。我们常有这样的感慨:真正起用人的时候,发现要么晚用了几年,要么错过了使用对方的最佳时机,要么我们某些滞后的规定已经让“一条龙”变成了“一条虫”,要么又出现了一个个新的“范进中举”,要么因未起用一个人而影响了一串人的使用等等。于是,我们难受、后悔,但悔之晚矣,教训深刻。没有重用人才而耽误了人才、浪费了人才,这是多么可悲、可怕又要命的事呀。重用人才,要靠报界领导的远见卓识,要有胸怀、品质、气度、魄力,一句话要讲党性、讲人性、顾大局、树正气。报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最终又取决于用人者眼光的竞争、用人者品质的竞争。让我们为了报业的发展,在用人问题上,少些坐而论道,叶公好龙,多些惜才如金,把人才当宝贝吧!一个人没有几个五年、十年……于公于私耽误不起呀!用人者最大的本事、最了不起的功德,就是让每一个员工乐得其所,就是让众生各安其位,促其竭尽心智去工作。

关于培养人才。就是既给人才压力,又给人才机会。放他们到报业竞争的江河湖海去游泳去呛水去扑腾,让他们到战场上去摸爬滚打,经受磨练,接受血与火的洗礼,同时给他们以充分的理解、帮助、支持和信任。特别要注意:人才要脱颖而出,形成良性循环,必须得有一个良好的大环境,这个大环境由三个互相联系着的条件组成:一个是老中青(青是重点)结合的“人才群”,现在这个“群”不是没有,但它小得可怜、可叹,在一些报社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宣传、重视和公认,因而后继乏人;二是要有一个能培养、激励人才能干事、干成事的“土政策群”,这个“土政策群”的核心是为干事的人加油添劲、撑腰壮胆的,它使人才享有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甩开膀子把工作做得更好,得以善报、得以鼓励;三是除政策性激励外,还要有报社领导机关和领导者的风险性担保,或者叫做职位担保、道德担保、良心担保、底线担保。当情况发生变化,条件有所调整,发现原来干的事出现不妥甚至失误时,只要不是谋私、违纪性质,领导者宁可个人受点损失,也要勇于为真正干事的人们承担应有的责任。领导为干事的人承担可能的责任,上级为下级尤其是年轻人承担工作中的责任,应该成为一种风尚,成为促进人才辈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一种趋势。列宁同志说年轻人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观念对了,培养人才何其易;观念出了问题,培养人才又何其难。报业竞争呼唤人才,让我们真刀真枪,真心实意,真金白银,把培养人才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好抓落实。这是报业发展的纲,纲举目才张!

第四,说说尊重人才。办报重要,抓广告重要,上项目重要,但这都是人搞出来的。在生产力诸因素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而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切忌以一个标准,以自己的好恶,以形式主义的框框,以狭隘的心理,来看人才,对待人才。对人才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对人才问题的关注密度,直接关联到报业总体水平的提升,而这条链子的重要一环是对人才尊重得怎么样。“士为知己者死”。什么是以人为本,什么是构建和谐团队,什么是人性化管理,什么是人文关怀,在一定时空内,就是新闻单位的各层负责人从自身做起,正职对副职,上级对下级,领导对一般员工包括临时工,一定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不仅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创造,尊重他们的奉献,还要尊重他们的性格,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隐私甚而尊重他们的牢骚,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多种合情合理的需求,如此这般何愁人才不前赴后继地工作,不雨后春笋般涌现!

最后,讲几句保护人才。事修而谤兴,功就而毁来。站在一旁看别人干,平平静静地过小日子,“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什么事也没有的,安全系数也很大。但要改革,要开拓,要与几十年一贯制的做法有点区别,就会激起波澜;在一定程度上,改革的速度愈快,创新的步子愈大,取得的成绩愈晃眼,波涛愈猛,狂风暴雨的阻力愈强。有时不干事反而没有事,干了事麻烦就来了,这在全国一些报社是客观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人才难得,但人才很苦,人才很累,他们十分需要呵护。这不仅因为他们的改革主张会触动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也不仅因为改革是前人未做过的事,在探索中难免会有失误,会有“辫子”可抓,还因为他们被激烈的市场竞争逼得创新义无反顾、进取难留后路,其时间和精力绝大部分用在了琢磨事上,这样他们必然对于人际关系环顾较少。他们在工作上往往是强者,但在提防明枪暗箭上又往往是弱者,个人防卫能力极差;另一种情况正好相反,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或不想干事,或干不了事,或热衷于专干私事。工作上,他们是弱者,但在算计人上他们又老道得很,常常是强者。他们有能量让干事的人灰心、伤心、寒心。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种“外力”,既给人才雪中送炭,又给搞阴谋诡计者釜底抽薪,这种“外力”除了正确的政策和理论外,与报社领导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驾驭能力和整体水平密切相关。

客观而言,保护人才,光靠领导说几句话是不可能持久解决问题的。一定要通过完善机制来保护,形成良性循环。这样不光能保护人才,还能吸引人才。事关大局,很值得我们下功夫做得到位些。

报业改革愈深入,保护人才的担子愈重。因此,我认为,各省报协、报社的负责人,应该带头喊响一个口号:报业要发展,琢磨事光荣,琢磨人可耻;琢磨人者戒,琢磨事者彰。偶犯错误的“鹰”始终会比永不犯错误的“鸡”强!

当年,邓小平同志南巡时,在讲话中多次鼓励我们敢于闯,敢于试。对于在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原则下,勇于从实际出发挑重担冒风险的人才,我们要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精神,与广大员工一起,给他们抬“轿子”,给他们吹“喇叭”,我们要把他们“捧红”,让这些报业的佼佼者享有应有的荣誉和地位。多少双眼睛在看着我们、期盼我们,各级“新闻官”千万不要落后于实践,落后于真理。一定要拿出切实的行动,在坚持以人为本上,与时俱进,多有建树。

眼下,市场经济、报纸改革风起云涌,对报业人才要求极高,而报界各类人才特别是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又太少。这种反差,某种程度一剑封喉,严重制约发展。有的报社在新局势面前,因缺人才而不断走下坡路,这是很危险的。

我们要有紧迫感,旗帜鲜明地奋起直追、奋起搏击,围绕建立和谐团队,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理直气壮地在发现人才、重用人才、培养人才、尊重人才、保护人才上来场革命,来个竞赛,靠人才的推动力,迎接各种挑战,欢呼文化体制改革的春天,加快报业的全方位提速,真正让人才精气神抖擞起来,使办报、经营双轮驱动,互相促进。

人气旺,心情爽,底气足,事业兴!

来吧,各位同仁,为让人才成长与使用形成良性循环,共同努把力,努把力,再努把力!〔刘庆鹰: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贵州省报协主席〕

新疆经济报系联办两张地州党报的思考——新疆经济报系调查报告

苏继赏 符万年

一、报系自身经济发展奠定联办两报基础

新疆经济报系的母报《新疆经济报》创刊于1991年1月1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和主管,当时是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机关报,属自治区的重点党报。2003年,全国报刊治理整顿之后,《新疆经济报》划转自治区党委,改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代为主管和主办。《新疆经济报》的快速发展是从1999年创办《都市消费晨报》开始的。当时《新疆经济报》虽已创办八年,但报社在财政差额拨款的计划体制内并没有积累到发展的资金,报社除政府拨款建了一栋职工住宅楼外,其他基本没有任何投入和资产。到1999年,报社负债创办了《都市消费晨报》。这张报从一开始就采用市场化的办报机制来运作,因而面世不久就取得成功,其发行量从五万份起一路攀升,后来一直稳定在26万份左右,稳居新疆报纸发行量之首。其广告收入也是逐年大幅增长,现每年广告收入在三亿元左右,同样稳居新疆各报广告收入之首。在办《都市消费晨报》取得成功后,报系又依托晨报创办了另一张子报《青年快报》,并随后成立系列公司进行广告、发行、印刷等多元化经营,终于形成了今天的报系规模。今天的新疆经济报系共有八报三刊、两个网站(亚心网、新疆经济网),自办和联办的报纸有《新疆经济报》(汉文版)、《新疆经济报》(维文版)、《都市消费晨报》、《青年快报》、《晨报北疆新闻》、《巴音郭楞日报》、《阿克苏日报》、《航空旅游报》;期刊有《法治人生》(维、汉、哈三种文版)、《中亚经济参考》、《传媒时代》。报纸平均每天出版180多个版面,每日平均发行量近70万份,是新疆目前规模最大、经济实力最强的报业集团军。

报系经济持续迅猛的发展,使报系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同时在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办报经验,锻炼出了一支懂经营、会管理、善采编的优秀人才队伍,这一切为报系联办两家地州党报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和物质储备基础。

二、联办报纸质量的提升带来发行广告量的巨增

新疆经济报系经济的持续增长,一方面是由于报纸质量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成功的产业化运作。报系联办两家地州党报是通过报系所属的欣文媒体投资集团以资本运营的方式来运作的。

从2003年4月开始,欣文媒体投资集团对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阿克苏地区的报业市场进行了两个月的市场调研,报系主要领导出面与两地州党委进行了多次商谈,在6月底分别与巴州党委达成了联办《巴音郭楞日报》的协议,与阿克苏地委达成了联办《阿克苏日报》的协议。然后,欣文媒体投资公司在两地州分别成立了两个控股子公司,即新疆巴音传媒有限公司和新疆时代传媒有限公司,联办的两家地州党报的广告、发行、印务由以上两家公司来运营。报系为联办的《巴音郭楞日报》注入了1350万元办报资金,为《阿克苏日报》注入了850万元办报资金。报系向两报各派出了50人的办报队伍赴两地州协助办报。两张联办的地州党报于2003年8月8日同时出版。报系联办两张地州党报的前提条件是保持“三不变”,即联办后的报纸党报性质不变、隶属关系不变、原领导班子不变。除此之外,报纸的采编运作和经营管理都按照新疆经济报系的办报理念和经营思路进行运作。

两报联办仅一年就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两地党委和读者的充分肯定,两张地州党报按市场要求改扩版后,广受读者欢迎,发行量迅速攀升。其中《巴音郭楞日报》(汉文版)发行量从原来的9000份上升到4.5万份,年广告收入由合作前的200万元增加到1300多万元,报纸由联办前的对开四版扩为现在的四开24~32版,发行量全州平均十个汉族同志就有一份报纸,如果加上蒙文、维文版报纸,三种文版的总发行量超过六万份。《阿克苏日报》的发行量也一下增加到联办前的五倍,由原来的7000份增加到现在的3.5万份,版面由联办前每日四开四版扩为现在的每日四开16~24版,年广告收入由联办前的不足百万元一下增加到了现在的800多万元。

三、牢牢把握舆论导向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联办之后的两张党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动摇,坚持党管媒体和党报性质不动摇,同时努力把党的宣传工作和媒体的新闻特点结合起来,认真落实“三贴近”和“三深入”要求,紧紧围绕州(地)委、州(地)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始终坚持作为州(地)委机关报的权威和高度,主流媒体的政治优势和舆论引导能力不断增强。《巴音郭楞日报》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党委的机关报,州委所在地库尔勒是个有着40 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同时也是塔里木油田指挥部的所在地,这里经济发达、环境优美,近几年来,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等称号。然而报纸在联办之前,由于报社本身缺少创新,按照几十年一贯制的模式办报,对外部强烈的报业竞争缺乏警觉、缺乏应对、缺乏措施,同时本身也缺乏资金和科学管理,停留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中,人才流失,发行量逐年下滑,被另一张市民报挤得没有了市场,广告收入不足对方的三分之一,发行量不足对方的五分之一,主流媒体的舆论主导地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开始出现逐步丧失自己引导优势地位的倾向。作为阿克苏地委机关报的《阿克苏日报》在联办前情况与《巴音郭楞日报》也大致相同。

联办之后,两报按照新疆经济报系的办报思维,首先努力提高自身的办报质量,在可读、可信、可亲上下功夫。报系与两地联办报纸的业务人员一起认真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州党报如何体现主流媒体地位,保持党报特色,适应舆论竞争;认真研究在人们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多变、多样的条件下,如何适应新的变化,有效主导舆论,整合思想;认真研究面对市场竞争,如何主动出击,积极应对,夺回主流舆论地位。《巴音郭楞日报》、《阿克苏日报》迅速开设了“政令发布”、“政令解读”、“政令追踪”、“政令盘点”等栏目,在政策引导和百姓关注之间寻找结合点,发挥党报优势,每遇党委、政府出台老百姓关注的重大决策,都认真进行解读,真切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重大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两报坚持在州(地)委的正确领导下,不失语,不添乱,主动参与,正确引导。如:2004年4月,巴州改制企业库尔勒棉纺厂的上千名员工到州委、州政府楼前上访静坐,要求解决遗留问题。由于静坐上访人员较多,对立情绪较大,州委和州政府的声音传达不下去,工作人员深入不进去,一时间社会上议论纷纷。《巴音郭楞日报》没有回避这个敏感事件,而是立即组成报道小组,分析现状,敏锐掌握舆情,准确研判态势,积极组织舆论,用新闻舆论引导社会舆论,用正确的舆论抵制错误的舆论。通过做好新闻报道,增强内容吸引力,扩大党报影响力,有效地吸引读者,影响社会。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统一部署下,详细采访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重点突出了企业改制的背景、原因、存在的问题、政府的职能及解决问题的办法等,连续报道见报后,职工的情绪逐步稳定,谣言不攻自破。由于舆论引导正确、及时、到位,加之政府很快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使这一事件很快得到妥善解决,报道的效果使政府满意、百姓满意。

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强化采编队伍建设

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州党报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才缺乏,如何提高办报人员的素质就成了联办之后的首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燃眉之急,我们先是从报系抽调出100名采编及经营骨干,向两家报社各派出50名,除去让原有的老同志进行传帮带之外,迅速增补部分新人,当时计划2~3年之后,除去执行总编辑及各业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之外其他人才全部本地化。大量新人、年轻人的进入,人员的培养问题就成了一个重要课题。为了让这支年轻的队伍尽快成长,报系通过多种形式对采编人员予以培训:一是将采编骨干送到自治区举办的业务骨干培训班,邀请新华社、《中国青年报》、新疆经济报系等中央、自治区媒体以及大学、研究部门的专家、学者、记者通过集中培训、讲座、稿件指导、个别交流等形式予以培训;每周五常年坚持采编例会培训;每日的“新闻选题策划会”、“编前会”、“要闻定稿会”等作为执行总编辑协调指导和培训采编人员的例会。二是从长远着想,现在就着手为两报各培养一支拥有较高知名度的记者队伍,因为这是未来办好报纸的根本。我们认为,党报的记者编辑不仅是杂家,还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并对所负责的领域有深刻的理解、准确的把握和独到的研究。跑法律的要懂得打官司,跑经济的要会分析宏观走势,还要善于获取丰富翔实的新闻素材,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复杂深奥的专业知识。

两报联办三年以来,原有的队伍业务水平迅速提高,都能进入目前紧张的工作状态;新进的人员迅速成长,有的成了报社的骨干。

五、加强新闻策划 不断扩大影响力

合作办报后,报社编委会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读者原来不愿意看你的报纸?”经过仔细分析,不乏以下几个原因:一、报纸缺乏组织,缺乏策划,长期没有引人注目的重头报道;二、对头版头条不重视,记者像散兵游勇一样撒出去,采回来什么是什么,然后挑出一个稿件拼上去,很多头题流于一般化,难以引起读者兴趣;三、原有的编前会只是单纯的口径传达会、报道提示会、任务安排会;四、编辑部平时根本没有发挥集思广益,策划新闻重点、新闻亮点的功能。通过讨论,大家认识到新闻策划不是策划新闻事件,而是通过报纸的判断、谋划和组织,选取新闻报道的角度、方式、手段和重点;通过新闻报道、深度分析、背景介绍等方法,形成新闻的组合拳,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成为舆论中的亮点。为此,联办后的两报编委会,专门成立了新闻策划机构,根据州(地)委对宣传工作的要求和新闻事件的特点,针对党委和政府有关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部署、重大决策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陆续策划了“十大杰出青年”,“大山里的孩子进城过六一”,“接残疾儿童回家过节”,“关注农民工”,“贫困大学生的命运”,“时代先锋”,“新农村、新生活、新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新型工业化园区建设”等一系列策划性较强的新闻报道,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和良好反响。在这同时,两报还建立起了良性的读者互动、商家互动、市场互动、新闻互动、媒介互动等多种互动形式,与新华网、当地政府网、亚心网等网络媒体的互动以及依托全国报纸网络,与全国30多家媒体建立了互动合作关系,全面提升了报纸的影响力。报道内容、形式、手段的不断创新,增强了报道的可读性和思想性。重点报道、典型事件、民生经济、娱乐休闲及形式多样的新闻报道,也使得报纸的实用功能与亲和力得到较大提高。读者看重的是效果,报纸质量一提高带来的是发行量的迅速攀升。

发行量是衡量一张报纸是否受到欢迎和认可的重要指标,也是报纸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两家报社的发行公司完全按市场化规律,主动出击、走家窜户敲门征订,实行征订和零售相结合,邮政发行和自办发行相结合。主要市区和市郊的发行由公司承担,下面乡村的报纸交由邮局投送。由于措施得力,两报的订阅面已覆盖到巴州、阿克苏地区所有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县、乡、镇、村、农牧团场、石油、部队、铁路等单位及广大市民和农牧民。公司自办发行的推行,有力推动了邮局的工作,改变了邮局过去的“邮老大”思想,使投递速度大大加快,一改原来“所在市当天看不上报,偏远村十天看一次报”的局面,确保了新闻的时效性。库尔勒、阿克苏市区、市郊的读者当天早晨开门见报,机关和附近县城都能上班见报。

六、欠发达地区“联办”不乏是一种模式

中国报业下一阶段的变革,我们认为必将是以效益为纽带,以利润为目的的跨地区联合与扩张。从中国报业的发展历程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报业体制和传媒结构基本上是在行政框架下复制形成的,每一家报纸都有自己的行政归属,实行归口的行政管理,形成了相对封闭、区域分割、自成一体的报业格局。报社的各个主管部门有着自己的管辖权,各报都在各自的行政区域内从事采编、发行和广告业务,任何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行为,都必须得到主管部门的批准。这种诸侯式的办报方式也使得每一家报纸的影响力基本局限在各自的行政区划内,别人进不来,自己出不去。各地的这种不健全的传播市场,雷同的新闻运作,行政性管理,割据式发展,很难实现媒体资源的优化配置,更谈不到规模化发展。

我们意识到,一味的地方保护和不良竞争并非长久之策,市场在需要竞争的同时更需要合作。地方党报了解本地情况和群众习惯,在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特色文化等领域具有优势,但为了在本地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又必须迎合读者“一报在手,通晓天下”的消费心理,即希望通过一张报纸了解从国际到国内、从中央到地方的所有新闻信息,因此要成立专门的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部门以便维持内容的“小而全”局面。而在少数民族和欠发达地区事实上许多地方党报,由于资金、人力和渠道所限,不能采集到足够有价值的新闻,因而实际上无法将报纸办得“小而全”。比如:《阿克苏日报》在联办前每天只能出黑白的四开小报,用他们自己的话说,那不叫报纸,只能叫“简报”。根本谈不上信息量和新闻性,更谈不上党报的权威性,也无法形成党报的特色。而如果仅靠省级党报又很难进行有效覆盖和起到应有的宣传效果,原因是新疆首府乌鲁木齐与各个地市之间相距太远,乌鲁木齐到阿克苏就是1000多公里,到喀什、和田是1500多公里,无论如何当天也无法看上报纸,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办法是做大做强地方党报。而目前,省级党报不同程度地与地市党报存在着争夺市场的局面,由此导致了广告价格走低,双方收益下降,尤其是这些竞争还造成报纸资源的极大浪费。省级党报与地州市党报的联合,既能消除恶性竞争,又能达到资源共享、互利双赢、优势互补。〔苏继赏:新疆经济报系管委会主任,新疆经济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符万年:中国传媒大学报刊理论方向2005级博士生。压题照片为苏继赏〕

责任造就公信力

江作苏

十年前,全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在广州成立。十年间,从一家到39家,我国报业加快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历史性进程。我们共同收获了发展的成果,也一同品尝了成长的烦恼。

组建于2001年的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是湖北省首家报业集团。现有六报四刊一网站,共11个媒体,即《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农村新报》、《体育周报》、《三峡晚报》、《特别关注》、《新闻前哨》、《前卫》、《可乐》和新闻网站“荆楚在线”。报刊期发总量达到300万份,现有总资产15亿元,曾两次被评为全国地方报社先进管理单位。2005年,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实现了新的跨越。旗下的《特别关注》杂志期发量突破100万份(之前,《楚天都市报》发行量超过100万份),从而成为全国首家拥有“双百万”报刊的报业集团。

过去的一年,对平面媒体来说是极为不平静的一年。电子媒体的快速发展,使传统党报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挑战性的变化,省级党报普遍面临着发行、广告“双重下滑”的局面,传统的话语权优势正在受到分散和淡化的威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湖北日报》进行了改版工作。其实,改版只是报业集团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改版式,更是改内容、改思维方式、改工作方式。我们的定位语是:责任造就公信力。我们的改革其实就是从这个核心问题开始、围绕这个核心展开的。下面是我的一些思考。

什么样的媒体才能称之为强势媒体

让我先从瑞士的《新苏黎世报》谈起,这份报纸的发行量只有13万份。如果仅从规模上讲,与我们这些发行量有几十万、上百万份的报业集团相比,只能算是一个“小报”。然而,《新苏黎世报》却被列入世界十大报纸的行列。为什么?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份报纸,从中找到了答案。这份报纸的新闻覆盖全世界,而不是瑞士这个很小的区域,时效性强,报道有深度,文字好看,可以充分满足想获得世界各地新闻信息的读者——当然都是处于社会高端层面的读者。

很显然,衡量一个强势媒体的标准,并不完全在于它的发行量有多大,而在于它的影响力、权威性、专业素养、媒介操守等等。因此,虽然从理论上讲,发行量应该等于影响力,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报纸做到了这一点,包括美国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英国的《泰晤士报》。做大做强报业集团,不能仅仅局限于量的积累,更应该专注于报业集团影响力的提升,尤其是旗舰报纸影响力的提升。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判断一家媒体的影响力参照的标准主要有三个:发行量、主动阅读率、传阅率。具体到我国媒介生存环境和媒介市场的实际情况,我国主流媒体影响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公信力、权威性、接触率、可信度、指导性、贴近性等。这些要素有的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我认为在诸多要素中,公信力是媒体影响力的核心要素。

公信力决定媒体的影响力

公信者,公众信赖之谓也。媒体的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它是媒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日积月累形成的,是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尺。

公信力决定媒体的影响力,是因为媒体的公信力决定着媒体舆论引导作用能否发挥及发挥的程度。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承担着正确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只有不断提高公信力,才能充分发挥这种作用。

首先,公信力是媒体舆论引导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媒体对舆论的引导主要是通过报道中隐含的意见倾向、评论中表达的立场观点来实现的。由于媒体的意见传播具有公开、广泛、持续时间长、声势浩大等特点,在社会意见中具有独特的权威性,因此很容易形成主流意见。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媒体的公信力很高,优势意见的形成将十分顺利,从而易于媒体舆论引导作用的发挥。

其次,公信力也是媒体舆论导向作用产生效果的保证。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要产生效果,同样需要在受众心目中有较高的信誉度。信息是舆论形成的前提和基本构成材料,在舆论产生并最终形成的过程中,受众能否及时准确充分地了解到全面的信息,对他们能否进行正确客观的分析、判断,形成正确的意见是至关重要的。拥有良好公信力的媒体,往往能以其全面、公正、客观的报道,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总之,公信力是新闻媒体最宝贵的资源,是媒体保持持久竞争活力的不竭源泉。在未来的媒体市场上,谁的公信力高,谁将处于优势地位。提高媒体的公信力,既能提高媒体的舆论导向水平,发挥社会效益,又能使媒体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赢得受众,从而获得经济效益。

一句话,公信力是媒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契合点。

那么,媒体的公信力到底从哪里来?

责任造就公信力

2005年冬天,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为了获得媒介公信力的评判指标,他们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社会调查,获得了三个方面的13个影响因素,分别是:

其一,社会关怀。依次包括四个子要素:站在社会大众的立场上,关注最广大民众的利益;敢于针砭时弊,批评性新闻比例高、批评力度大;关心处于困境的弱势群体,比如农民、下岗职工、残疾人等;以平等的姿态面对读者观众,而不是高高在上、傲慢自大。

其二,新闻专业素质。依次包括六个子要素:对新闻事件完整报道,不回避新闻事件中的任何重要事实;真实报道,新闻报道不含虚假、猜测和虚构的成分;新闻报道准确无误;对有争议的新闻,平衡报道争议各方的情况,不偏袒任何一方;客观呈现新闻事件原貌,不加入报道者的偏见;新闻报道及时,有时效性。

其三,媒介操守。包括三个子要素:不发布虚假广告;广告比例适当;新闻格调高尚,不随意炒作粗俗不雅的新闻。

这13个因素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

我们说,提高媒体的公信力,重要的就是提高媒体承担正确传播社会价值观的责任感。它要求媒体牢固树立以及时、公正、求实、求是的态度,对社会负责的精神,敢于说真话,敢于为公众言,不回避社会热点话题和公众关心的敏感话题;它要求媒体以理性观察和富有建设性为出发点,不冲动、不媚俗、不偏激、不盲从,以务实、开放、求真的心态冷静观察社会走势,以建设性的视角来报道、剖析所有的新闻事实和背景。最后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目标。

应该说,这种“责任感”,就是媒体的公信力之“源”。

正是基于对公信力的认识,2006年元月,《湖北日报》再次改版。借助改版,我们郑重推出“责任造就公信力”的办报口号。它既是一个旗帜鲜明的定位,又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毫无疑问,上面谈的责任,是包括各类媒体而言的,是共性、普遍性的要求,报纸电视、网络广播,概莫能外。党报在我国媒体中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有自己的“角色职责”。因此,省级党报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呢?如何通过承担这些责任来造就媒体的公信力呢?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媒体所承担的责任,应该放在特定的历史坐标下来思考。当前,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历史任务。

这一新的历史任务,赋予了党报新的历史使命。归结起来,我认为,当前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该切实履行好四种责任:

一是形成社会共识的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社会呈现高度复杂化的形势下提出来的。多样性的社会要和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形成广泛的共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媒体要传播真理、褒扬新风,切实承担起推动各方面形成共识的责任。

二是正面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构建和谐社会,媒体是一种重要的动员力量、组织力量、推动力量和干预力量,要发挥正面引导作用,动员和激励社会方方面面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是沟通谅解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化解矛盾。媒体传播的内容,要有助于矛盾的化解而不是激化矛盾,有助于相互谅解而不是相互争斗。

四是实施舆论监督的责任。对不利于和谐社会构建的行为,要及时提醒、批评、警告,应该在建设性、准确性、依法性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监督批评的根本目的,还是促进矛盾的解决,而不是挑弄问题、煽动矛盾。

如何把这些责任转化为具体的办报实践,全面提升省级党报的公信力呢?

党报的公信力来源于党。履行党报的责任,提升党报的公信力,就是要站在为党和为人民利益服务的高度,加大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信息传播和导向的力度,最后达到为中心工作服务、为三个文明服务的新的深度。从我们的实践看,主要努力方向有以下三点:

第一,把责任心化为导向意识。省级党报是区域性的舆论领头羊,是有着广泛受众对象的权威媒介。要办好一份省级党报,其责任心的体现,首要的就是要把正确的导向意识放在压倒一切的地位,始终坚持党性原则,确保党的媒体的政治属性,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和省委保持一致,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把握形势,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第二,把责任心融入职业精神,全力打造和维护党报所应该具有的权威性。要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紧扣社会生活中的中心事件,多方位、立体化、有深度地进行策划和报道,大气魄、大范围地整合新闻资源,大气磅礴地表现改革、开放、发展的伟大进程。

2005年,我们有两项报道获得中宣部有关部门的表扬。其中一个是“南水北调 造福中华”特刊。为了加强对国家重点工程报道,《湖北日报》通过精心策划,首次以八个连版、全彩印刷的形式,推出这组特别报道,全面介绍了工程情况和湖北作出的贡献,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了创新精神。

另一个是“经典红安”特别报道。党员先进性教育是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如何更具特色、更有气势地搞好先进性教育报道,是我们当时集中思考的一个问题。湖北老区多,红色资源丰富。我们派出记者分队深入到发生过黄麻起义的鄂东老区采访,打造出特别报道“经典红安”,为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一份好教材,受到全省上下的肯定。

第三,把责任心化为宣传艺术,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媒体必须坚持“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到“三符合”:符合党的总体部署、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符合客观实际;实现“三满意”:党和政府满意、实际工作者满意、广大人民群众满意。

近年来,我们在服务党政干部、服务群众两个方面作了大量探索。2005年高考期间,我们高举服务大旗,推出“服务考生便利图”,从缓解考生心理、传送招考信息、提供填报志愿策略等角度,给予了全方位的服务,受到了考生、家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领导干部总要面对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所讲的话,绝不是官话、套话、空话,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金点子”,它不仅是某一个干部的好思想,对其他干部也有借鉴意义。因此,我们在《发展论丛》专刊开辟了“实话”专栏,配照片,不仅为市、县两级主要领导干部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场所,也增强了报纸与干部的密切联系,受到全省党政干部的欢迎。

有了上面对责任、公信力的认识,有了初见成效的实践,我们对《湖北日报》新年的改版,目标更明,信心更坚。这次改版,决不仅仅是改形式,更是改内容,改新闻观念,改组织结构,改工作方法。真正像胡锦涛同志最近所强调的那样: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进取、创新、富有活力,不断增强党报的吸引力、感召力、战斗力。〔江作苏: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

在新闻实践中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章勇思

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时代和党赋予党报的政治使命,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报进一步明确定位、寻求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关键时期,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作为党、政府和人民喉舌的党报,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三贴近”的办报原则,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才能履行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支撑的重要职责;才能在都市类报纸挑战严峻、网络媒体异军突起的更加激烈的竞争格局中,擦亮党报的品牌,提升党报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进而赢得更多主流人群、赢得更广阔的市场。

抓好导向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灵魂

党报肩负着传达党的声音,反映人民意志,引导社会舆论,弘扬社会正气的重要职责。办好党报,导向是第一位的。导向正确,天地广阔;导向错误,一错百错。因为党报的责任太大了,肩负的使命太重要了,一旦在导向方面出现偏差,就会对党的事业造成很大损失。因此,把握好导向是新闻工作者的生命线,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灵魂。

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生活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人们存在千差万别的看法。正确与错误、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清醒与困惑等等相互交织,社会舆论呈现出空前复杂的局面。同时,各种大众传媒的蓬勃发展和信息传播手段的飞速发展,又大大增加了舆论引导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党报工作者必须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自觉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政治家办报,高举旗帜,听从指挥;自觉维护团结稳定的工作大局,切实做到引导而不误导,帮忙而不增乱,疏通而不“添堵”,“救火”而不“浇油”。

办报是一项系统工程,采访、编辑、审核、校检环环相扣,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我们的报纸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在办报过程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努力实现对舆论导向的全面把握、全程把握、全员把握。

为了把好导向关,我们《山西日报》制定了严格的分工负责制度,要求记者要把好事实关。保证采访深入细致,新闻来源准确,报道内容真实,分析评价客观。编辑要把好选稿关。一要选择时效性强的稿件,二要选择有报道价值的稿件,三要选择导向正确,能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稿件。部主任要把好政治关。部主任签发稿件时,要确保稿件在政治上不出问题,在政策上不出偏差。总编要把好全局关。总编和值班总编作为报纸的总把关人,要胸有全局,统筹兼顾,确保新闻宣传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线突出、基调平稳、主旋律响亮。夜班要把好最后一道关。不管谁写的稿子,不管谁签发的稿子,不管谁要求见报的稿子,有问题、有疑点要及时提出来,观点导向错误要坚决卡下来。不能怕烦琐,不能怕得罪人,不能放弃查疑的最后一个机会,以免留下失误和遗憾。

服务大局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重点

从工作角度来说,党报姓“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责无旁贷;从新闻角度来说,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既具有很强的新闻价值,读者也高度关注。因此,党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弘扬主旋律,把正面宣传的影响力做大做强,把正面宣传做成舆论热点、社会亮点和群众关注点,发挥好党报引导媒体,媒体引导舆论的作用。

服务大局,必须准确把握大局。及时了解党和政府在某一阶段的中心工作是什么,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什么,要完成的目标任务是什么,这样,我们的新闻宣传才能围绕中心而不是游离于中心,才能主题突出而不是思路不清、主线不明。

服务大局,必须以是否有利于大局为“标尺”来衡量新闻的价值,决定稿件的取舍。凡是对大局有利、积极健康向上、能推动中心工作向前发展的稿件,要及时刊发,恰当处理;否则,就要坚决卡掉。

服务大局,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好主题性宣传、专题性宣传、战役性宣传、常规性宣传,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形式体裁多样,用好新闻宣传的“十八般武艺”;既要有宣传声势,也要讲究宣传艺术,注重宣传效果,为推动中心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因而,每当党和政府的某一项中心工作刚刚开始的时候,主题刚刚确定的时候,我们《山西日报》总是周密部署、精心策划,力求站高一步、看远一步、想深一步、做细一步,率先出击,密集报道,消息、通讯、评论一起上,为推动中心工作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在办报过程中,我们突出“三抓”:

其一,抓大事报道,突出强势引导。不惜版面、不遗余力,着力报道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抓的大事、要事、重大活动。比如,2005年为了搞好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宣传,我们既按“规定动作”及时突出地报道好中央和全省一系列纪念活动,又组织“自选动作”开辟了“在八路军战斗过的地方”等富有地方特色的专栏,并于8月15日特别推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特刊,分别以《战争篇》、《根据地篇》、《英雄篇》、《胜利篇》等八个整版的巨大篇幅,全景式地再现60多年前发生在三晋大地上的一幕幕血与火的场景。由于整个抗战报道准备充分,策划到位,气势宏大,高潮迭起,受到了中宣部《新闻阅评》的肯定和赞扬。

其二,抓理论评论,突出思想引导。每逢发生重大新闻事件和重大工作部署的关键时期,我们总是精心组织社论、评论,以鲜明的针对性、政策性和思想性、指导性,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发出党报的最强音。2005年7月初,中央调整了山西省委主要领导同志的职务。对于这一全省人民关注的大事,我们于7月11日至18日分别在一版重要位置推出五篇系列评论,分别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动摇》等等,阐述了新一届省委班子的工作思路,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省委书记张宝顺批示:“《山西日报》‘五个不动摇’抓得准”。

其三,抓典型报道,突出典型引导。围绕中心工作,抓好典型报道,是《山西日报》的光荣传统。近年来,我们将这一传统继续发扬光大。我们要求写典型报道必须选准对象、深入采访,记者受了感动再动笔写稿,否则就难以感动读者、感动社会。比如,为了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宣传,我们开辟了“保持先进性,为党添光彩”、“新成效、新举措、新气象”等专栏,并推出了刘建明、李雪花等一系列的先进人物典型。我们的记者在采写这些典型人物的过程中深受感染、几次落泪,写出的报道情真意切、生动感人,其中,有些典型报道还获得了“山西新闻奖”,受到了中央先进性教育办公室的高度评价。在大报的引领下,集团内各子报子刊,也结合各自的办报特点和定位,对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宣传报道。比如,《山西晚报》开辟了“党员故事”专栏,中宣部《新闻阅评》认为:《山西晚报》开辟这个专栏“为都市类媒体积极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宣传报道带了好头”。

践行“三贴近”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关键

党的新闻工作说到底是群众工作,必须始终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报纸的知名度取决于报纸的“知民度”;报纸的可读性取决于报纸的贴近性。我们的新闻宣传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读者喜闻乐见,才有生命力、影响力、感召力,才能深入人心,得到社会的认可,发挥应有的作用。

目前我们的新闻宣传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两多、两少、两远”。“两多”即空洞的说教偏多,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偏多;“两少”即有效信息量偏少,鲜活生动、贴近性强的报道偏少;“两远”即离读者较远、离热点问题较远。可以说,这“两多、两少、两远”已经严重影响了党报的可读性、吸引力和“渗透力”,制约了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

一方面是都市类报纸和网络媒体的挤压和挑战,一方面是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两方面的碰撞必然催发党报的深刻思考,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重塑主流媒体的形象和地位。

党报要让大家喜欢看,当然不能像小报那样,用琐碎的社会新闻吸引读者,更不能用明星绯闻、凶杀色情、恶意炒作来寻找卖点。党中央提出的“三贴近”的要求,可以说抓住了新闻改革的关键。党报要提高引导水平,丰富报道内容,做到“顶天立地、上下满意”,就必须以“三贴近”为突破口加快改革创新步伐。

其一,面向基层服务群众。衡量我们的新闻宣传是否正确、是否得力、是否有效,主要看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爱看不爱看。如果我们花很大力气写的报道、办的报纸很少有人喜欢看,那我们付出的就是“无效劳动”,“生产”的就无异于“次品”或“废品”,其结果只能是发行不断下降、事业逐渐萎缩,“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作用也就无从谈起。因而,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把宣传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心声结合起来,努力寻找省委大院和居民小院的结合点、官话和民话的沟通点、党报和民心的契合点,从百姓视角、用群众语言,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反映百姓的愿望和呼声。为此,我们《山西日报》专门成立了“民情热线部”,深入了解并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架起了党报与群众的“连心桥”;出台了“关于深入采访的若干规定”,大力倡导用“三深入”改进作风,用“三贴近”改进文风,努力为读者提供“可读、可信、有用、有益”的新闻信息,收到了良好效果。近两年来,在媒体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情况下,《山西日报》的发行量稳步增长,基层的同志反映,这和党报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意识是分不开的。

其二,切实改进“两类”报道。针对报纸上会议报道连篇累牍、领导活动有闻必录的状况,我们按照减少数量、提高质量的原则,对这两类报道不断改进。改进两类报道,并不是说这两类报道不重要,也不是说读者不关心,更不是说可有可无。相反,搞好“两类”报道,是党报的重要职责;拥有这方面的信息,是党报的独特优势;对这两方面的内容,读者也十分关心。毕竟它会对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重要会议、重要领导活动,我们不仅要报,而且要报好。这既是党报讲政治、讲大局的体现,也是广大读者了解方针政策的需求。问题的症结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记者搞两类报道,简单机械地照搬文件太多,往往把有价值的重要信息湮没到了冗长的文字之中,没有提炼出“真金”。因此,改进“两类”报道关键是要在会议和领导活动中寻找新闻点,提炼出群众所想、所需的内容和信息,并准确、简练、生动地报道出去。

其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创新是报纸的生命,是报纸出彩的根本法宝。近年来,我们每年都要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改版,每次改版都着力在“三贴近”上下功夫。力求把更多的版面留给群众,把更丰富的精神食粮献给读者。2005年5月,我们又进行了新一轮改版,我们将2006年确定为“新闻突破年”,力求在全面提升稿件质量上有新突破,在“三贴近”上有新突破。为此,我们设立了“好消息奖”,对短、快、新、活的好消息予以重奖;推出了“今日视点”、“现场采录”、“百姓人生”、“民情热线”等一系列“三贴近”栏目和版面。改版之后,报纸上的新闻短了,信息量大了,“三贴近”报道多了,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其四,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作风,舆论监督是党报必须拿起的武器。党报如果都是表扬稿,就没有信誉度,没有公信力,因为这与群众眼中的社会现象并不相符。当然,党报的监督应当是科学的、依法的、建设性的、有领导监督的。要从维护稳定的大局出发,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抓住党和政府明令禁止、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突出问题予以揭露。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既能够向广大人民群众表明我们党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决心,又有利于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推动工作。

其五,有效引导热点问题。对于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突发事件,党报不能退避三舍,保持沉默。现在是信息社会,信息传播的渠道多种多样,如果党报缄默不语,小报捕风捉影,互联网胡乱炒作,反而会弄得人心不安,主流媒体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也就无从谈起。长此下去,党报在群众中的地位和声望也会大打折扣。因而,对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我们不能采取回避的态度,而应积极介入,深入采访,作出权威、准确、及时、适度的报道,既客观公正地告诉人们事实的真相,又辨明是非、指出利害、讲清大局、揭示趋势,这样才能正确引导舆论,抑制谣言的传播空间,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

其六,全面提高队伍素质。新闻工作以人为本。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来做,就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别。办报纸、搞报道也是这样。一篇稿件有无新闻价值,语言文字怎样,群众是否爱看,在于采写这篇稿件的记者的能力和功夫如何;一张报纸有没有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感染力,在于这张报纸的采编人员整体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作风的优劣。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要上新台阶,采编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要上新台阶。近几年,我们以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的新闻队伍为目标,加强内部建设,规范各项管理。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三项学教活动”中,我们抓政治理论学习、抓新闻宣传纪律,严格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为了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我们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学习培训力度;为了促使采编人员“三深入”,我们作出了“选派年轻记者到基层记者站锻炼,两年一轮换,形成制度”的决定,并修订了《考核办法》,规定好新闻评选向“三贴近”的稿件倾斜,先进个人评选向“三深入”的编辑记者倾斜。同时实施了“退出机制”,对长期不深入采访、连续三个月完不成工作任务的编采人员,退到人力资源中心待岗。同时千方百计地关心职工生活,改善工作条件,调动了大家献身党报事业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提高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既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的热切期望,更是我们媒体自身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党的新闻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分析形势,深入研究市场,了解受众需求,查找自身不足,强化竞争意识,不断改革创新,遵循新闻规律,增强发展能力,办出一流报纸,不辱历史使命。〔章勇思:山西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

把党报的科研教学工作提高到新水平——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三届(2006)年会上的讲话

丁俊杰

我的发言,主要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校在党刊党报教学科研活动的一些情况和思考。

对于中国传媒大学来说,国家信息科技和文化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正处在创新发展的突破时期,大力提高办学层次和教学质量,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效益和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由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变,是我校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一项艰巨任务。

下面我想就党报的科研教学工作,谈几点我个人的想法:

一、要把党报的科研教学工作提高到新水平,就要对党报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

众所周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面临许多新情况,如果对党报面临的问题和所处的地位、发挥的作用不予以重视,新闻改革就无从谈起,新闻学术的力度与广度必然大打折扣。如:西方敌对势力冷战思维犹存,他们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主要目的就是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互联网络、电子媒体等大众传媒骤起,使知识、信息急速流动,思想文化交流呈现鲜明的跨国界的特点;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观念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态势。在如此复杂的意识形态环境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与中央、各级党委以及思想宣传领导部门切实加强舆论领导工作密不可分。以党报为核心的主流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功不可没。诚然,我们在促进社会公平、清除腐败、深化产权改革、发展民主政治等方面还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但谁也不能否认今日中国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改善、大国地位稳固,中华民族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也正因为如此,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的课堂上讲中共三级党委机关报的重要性,传者理直气壮,受者入耳入脑。

毛泽东同志有诸如此类的论述:革命的政党,革命的人民,总是要反复地经受正反两个方面的教育,经过比较和对照,才能够锻炼得成熟起来,才有赢得胜利的保证……如果只有正面教员而没有反面教员,中国革命是不会取得胜利的。轻视反面教员的作用,就不是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者。

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新闻改革的失败,近年来,乌克兰、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所谓“颜色革命”,无一不是我们的最佳教员。当年苏共党报党刊不讲舆论导向,放弃党管媒体的原则,强调所谓“公开性”,实行西方新闻界至今也未能实现的“绝对新闻自由”,其结果世人有目共睹。至于近年来所谓“颜色革命”能够屡屡得手,一个重要原因更是反对派媒体“大显神通”。由于执政党对舆论控制不力,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格鲁吉亚等原苏联国家的反对派政党,通过其掌握的电视台、报纸和网站,诋毁执政党,影响社会舆论,造成思想混乱,最终达到了颠覆原政权的目的。从苏东剧变和“颜色革命”的角度探讨舆论导向的作用,谁都可以看出,执政党不高度重视党报党刊,执政党媒体一旦放松舆论引导,就会引发社会动荡,甚至导致政权倾覆。我们一定要汲取这个教训。

二、要把党报的科研教学工作提高到新水平,就要紧紧依托党报业界

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的成长与发展说明了这一点。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是1954年创立的北京广播学院,2000年北京广播学院由国家广电总局主管变成国家教育部直接领导。隶属关系的变化标志着学校由部委行业院校,变为国家重点高校;由基本上从事广播电视教学科研,变为以广播电视教学科研为主,面向整个新闻传播界。学校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提出了“全媒体、大传播、研究型、国际化”的办学思路。2002年初,学校在人民日报社的支持下,调《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曾先后担任《人民日报》机动记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副主任、《新闻战线》杂志副总编辑的王武录教授前来筹建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当时,党报党刊既有学术的考虑,也有意识形态的考虑。

近四年来,在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在教育部、学校和有关院系、职能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中心在科研教学上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2004年9月、2005年11月、2006年10月,也就是今天,中心连续三年举办全国性的党报专题学术研讨会议“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并公开出版和将继续出版年会论文集,进而奠定了中心在我国高校中唯一专门探讨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执政以来的以党报党刊为主要内容的科研教学学术机构的地位。

——中心立足党报党刊业界,特别是依托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开展科研教学工作,产生了一系列较有影响的专著、论文、教材。如国家“十五”“211工程”二期项目中国传媒大学子项目《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版面研究》、国家广电总局社科项目《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评论研究》等。

——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养科研成果不养人”、“养课不养人”的科教之路,中心仅以很少的专职工作人员的人力,支撑近五年来的日常工作,奥妙就在于聘请了一批党报业界和热爱党报的学界人士担任博士生、硕士生兼职导师和特约研究员,共计51人。他们中有中宣部网络办主任、原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张虎生同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同志,人民日报社副社长何崇元同志,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米博华同志,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同志等。

——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穷校办教育”、“小摊子做大项目”的生存发展之路,近五年来,中心以国家和学校给予的为数不多的科研经费,三次召开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出版年会论文集和专著多部,支付兼职导师部分酬金,奥妙就在于人民日报社、广州日报社、新疆经济报系、天津日报社等业界为中心无偿提供了部分科研赞助经费。

——开始探索“以‘双语’为工具(‘双语’指中文、英文),以‘全媒体’为岗位(‘全媒体’指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图书出版在内的各种媒体),以‘一身三任’为目标(‘一身三任’指所培养的博士、硕士一能当记者编辑,二能当新闻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三能当新闻院校的教员),以做党的耳目喉舌为依归”的人才培养之路,中心首届毕业生(2002年至2005年的硕士)不仅如期获得学位,而且在就业时“不愁嫁”,能在多个“婆家”中选择其理想的一家。

三、要把党报的科研教学工作提高到新水平,就要不断追踪党报业界的前沿问题

比如我们本届党报年会的一个议题是“党报报业集团的回顾与前瞻”。如果我们对党报前沿问题有所感知,我们就会去研究党报报业集团体制创新的问题。近年来,在以省级党报为龙头整合市、县报的进程中,党报报业集团的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都有一个适应新形势的问题。

几年的实践,我们深有体会。在我国,党报党刊这个领域是新闻学术研究的富矿。这个领域提出的问题,既是实践的需要、新兴的问题,也是学术视角应该关注的问题。

如果我们对党报的前沿问题有所感知,我们就会去研究党报报业集团发展模式的问题。在巩固和壮大新闻宣传主业的同时,如何拓展党报报业集团的多元化经营,改变经营结构单一的状况,有效地降低经营风险?这既是实践问题,也是需要从学术层面回答的问题。

如果我们对党报前沿问题有所感知的话,我们就会去研究党报报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与资本运营问题。党报报业集团的经营性内容部分转制为企业后,如何解决国有文化资产授权经营和监管问题,确保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呢?党报报业集团的经营性部分如何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吸收社会资金,为我所用,壮大和发展自己?这是实践的呼唤,也是理论问题。

如果我们对党报的前沿问题有所感知,我们就会去研究社会舆论引导与党报报业集团间的关系。在党报报业集团一个主体下,如何推进新闻宣传与经营管理业务两分开,既搞活经营管理,又加强新闻宣传;既增强经济实力,又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如果我们对党报的前沿问题有所感知,我们就会去研究党报报业集团的网络新闻宣传、经营管理现状及趋势。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应对其他新兴媒体对报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同时又发挥党报自身在人才、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善于把握机遇,积极利用新兴传播载体,进而扩大党报的覆盖面,增强吸引力?

如果我们对党报的前沿问题有所感知,我们就会去研究党报报业集团的主报发行现状及趋势。党报报业集团的主报均为某一级党委的机关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适应报刊发行体制改革的新情况,加强和改进党委机关报的发行工作,增加发行量,扩大受众面,提高影响力?

新闻实践崇尚敏感,学术研究追求良知,二者的交汇,凸现的是一种责任感。让我们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求实的探索精神来研究党报党刊。〔丁俊杰: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报集团:在两个优势结合中兼收两个效益——来自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改革发展的实践和探索

顾涧清

自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作为第一家社会主义报业集团成立到现在,已经有十年了。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新闻出版总署等相关部门印发了一系列配套文件,进一步加快了中国报业集团的产业化发展步伐。我们在实践和探索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党报集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品牌影响力,追求最出色的主流新闻和大报风范,就是要在谋求政治优势和产业优势的结合中兼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改革发展的实践和成果

经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1996年1月15日成立了全国首家报业集团试点单位——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十年来,在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关怀指导下,在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员工的团结拼搏、不断探索和共同努力下,报业集团的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在追求最出色新闻的同时,还要充分运用新技术和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做优报业集团,党报集团的产业制胜同样重要,只有读者认可的市场才能更好地发挥正确舆论导向的作用。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目前拥有15家报纸、五家杂志社、一家出版社、一个网站,报纸有《广州日报》、《信息时报》、《足球报》、《篮球先锋报》、《广州英文早报》、《舞台与银幕》、《美食导报》、《岭南少年报》、《现代育儿报》、《老人报》、《广州文摘报》、《赢周刊》、《番禺日报》、《增城日报》、《羊城地铁报》;杂志有《南风窗》、《新现代画报》、《看世界》、《大东方》、《共鸣》;还有广州出版社和大洋网。同时,还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北京青年报》合办《第一财经日报》,与《星岛日报》合作开设《广州日报·澳洲专版》,与《明报》合作开设《广州日报·北美专版》,已经初步形成一个跨媒体、跨地域的报业集团大家族。在第58届世界报业大会公布的“2005年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名榜”,《广州日报》发行量居全球第25位。特别是作为省会城市党报和区域性大报的《广州日报》,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每天平均拥有20~60岁的读者460.62万,形成以广州为中心,高度覆盖佛山、江门、中山、东莞、深圳、惠州等珠三角的读者网络。《广州日报》在全国报业市场上创造的诸多奇迹有:在全国地方性报纸中最先由四版扩至八版,现在每天日均64版,还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在国内率先推出多叠报纸,多次推出200版、100版特刊,开创了中国报业的厚报时代。1997年7月1日,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广州日报》曾推出97版的全彩“香港回归”纪念特刊,分为“上午版”、“中午版”和“下午版”,广州市民纷纷排队购买,作为收藏品。2000年1月1日,《广州日报》又推出200版的全彩“新世纪”纪念特刊,再次创下当时中国报纸出版版数的历史纪录。

2005年,《广州日报》单张报纸的广告收入总额超过17亿元,连续12年高居全国报业榜首,在2005年9月30日这一天,《广州日报》单日广告额实现1801万,创中国报业最高纪录。截至2005年12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总资产已达61亿元、净资产45亿元,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广州2005纳税百强排行榜”上,广州日报社以1.7亿元的纳税额居纳税百强的第43位,是广州地区唯一入榜的报业企业。2005年8月,在由世界品牌实验室、《世界经理人周刊》联合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广州日报》以47.6亿元的品牌价值居全国平面媒体第三位,仅次于《参考消息》(50.9亿)、《人民日报》(48亿)。《广州日报》是全国最早自办发行的报纸之一,85%的读者自费订阅;《广州日报》报刊发行公司拥有3800多专职投递员,形成覆盖广州和珠三角地区的庞大自办发行网络。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发展格局已经开始发生变化,目前形成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模式是:坚持以《广州日报》为主体,形成了多种系列传媒共同发展的格局;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原则,在表达方式上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坚持以资产为纽带,逐步理顺了管理国有资产的运营和监督体系。但是,集团改革发展的实践还是不够深入,集团的系列传媒实力还有待壮大,集团体制改革中还有不少难题亟待破解。

二、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改革发展的探索和思考

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多年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就是要进一步理顺集团内部的管理关系,切实由报纸办集团转变为集团办媒体;建立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相辅相成的组织结构,对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进行相应的科学划分;从体制上为集团系列传媒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采取“一报一策”、分类整合等多种办法支持集团的系列传媒不断做大做强。通过集团化产业化的有效运作,逐步将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发展成为以品牌为龙头,以产权为纽带,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强的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型媒体集团。具体一点说,有以下几点探索和思考。

一是党委领导作为党报的传统优势,既是报业集团的突出政治优势,也是报业集团参与报业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法人治理结构是与现代企业制度尤其是股份制相联系的范畴。从单一报社嬗变为报业集团之后,不管报业集团继续保持事业法人身份,还是变更为企业法人身份,都共同面临着体制创新、机制转换的问题,都要把现代报业集团塑造成为适应报业市场竞争需要的市场主体,都有把现代企业制度引入报业集团内部管理的客观要求,因而,法人治理结构的提法也开始在报业中出现,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探索。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有人把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对立起来,认为强调党委领导不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矛盾,因而在行动上有意无意淡化党委的领导,在理念上不敢理直气壮地强调党委领导,似乎一讲党委领导就又回到计划体制的老路上,就缺乏改革的精神。我们不认可这种看法。党报姓党,以党报为主体而组成的报业集团、以党报为龙头而发展壮大的报业集团也姓党,这是我国报业集团与国外报业集团的不同之处,也是报业集团有别于其他国有企业集团的特点。报纸产业能否生存、能否发展壮大,关键取决于报纸办得好不好,导向对不对,读者爱不爱看,因此,报业是具有鲜明意识形态特点的产业。坚强有力的党委领导,既确保新闻宣传的正确导向,又确保报业改革的正确方向,无论文化事业的发展,还是文化产业的壮大,都离不开这一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坚强保障。可以说,党委领导是以党报为龙头的报业集团的突出政治优势,也是报业集团在市场竞争中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新条件下,不能淡化或削弱,只能通过加强和改进,不断强化这个优势,创新这个优势,并进而把这个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产业优势。

十年前,广州日报社在组建内地首家报业集团时,报社的最高领导机构从编委会变更为社委会,社委会的工作从过去偏重采编转为既重视采编又重视经营,较好地发挥了社委会在报业集团建设中“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不断强化这一理念,积极探索把党委领导和法人治理结构有机结合的具体途径。报社实行社委会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社委会实际上起着党委的作用,也肩负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和广州日报社事业单位法人的责任,社委会是集团最高权力与决策机构,统揽新闻宣传和经营管理全局,对集团重大的人、财、物和战略事项进行决策指挥。社长兼任集团董事长,作为报社和集团的法人代表,对整个宣传事业和经营业务负总责,各社委按照分工,对各自分管的业务和工作具体负责。这样,较好地处理了集中与分权的关系,提高了决策效率,克服了前些年舆论导向偶尔出现偏差的情况,同时解决了集团内部一些长期遗留下来的体制问题,在事业发展中体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近几年来,新闻宣传以“追求最出色的主流新闻”为己任,舆论导向正确,多次受到上级领导和宣传部门的表扬,各项经营指标稳步增长,集团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二是积极进行报业治理结构机制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探索建立适合报业特点的参与市场竞争的产业优势。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组织形式,法人治理结构则是公司制的核心。典型的法人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四机构组成,四个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衡,依法履行所有者、决策者、经营者和监督者的权利和责任,以确保股东和公司利益的最大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而改革能否成功,重要的基础在于能否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这一点对大型国企集团尤其重要。因为单一企业的治理方法不能用在企业集团上,同理,对报业集团的治理也不同于单一报社。企业规模越大,结构越复杂,越需要创新治理结构机制,用科学的治理制度取代个人或家族管理,打破生产力继续发展的组织框架的桎梏。报业资产也是国有资产,建设报业集团后,家大业大,已初具大型国企集团的雏形,如何通过有效的经营管理,使它不断保值增值?如何参照大型国企集团的经验,把能企业化的部分尽量企业化,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应当看到,报业经营过去几十年也一直在搞,但计划经济的色彩较浓,市场机制尚未确立,管理粗放、效益不高的问题较突出,报业集团作为报业市场竞争的主体地位还很模糊。因此,引入现代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显得非常重要、非常迫切。其好处在于,一是有利于明确界定集团的法人财产权和自主经营权,确立集团在报业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地位;二是建立“分工与制衡”和“制约与激励”机制,让各职能组织各司其职,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三是用法治取代人治,用科学决策取代经验决策,把运行机制建立在法制化、制度化的基础上。报业集团要做大做强,与国外境外同行在新的起点上开展交流和竞争,就要把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作为制度创新的突破口,作为新的竞争优势来培育,为事业发展和产业拓展打开更大空间。

治理结构创新也是实现“采编经营适度分开”的客观要求。在现代报业集团改革发展的进程中,采编和经营是责权相对独立、相对分离而又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的两个系统。这两个系统在一个集团的整体中处于适度分开而又分而不离的运行状态中,一个系统要绝对离开另一个系统而独立运行是不可想象的。那么,报业集团“两分开”具体应该采取怎样的运行模式呢?我们认为至少有四种思路可供比较选择:

第一种思路是将报业集团中的党报以及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报刊相对分开,实行新的事业体制,其他媒体则实行企业体制,按公司化管理。虽然党报以及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报刊的采编和经营只是相对分离,但其经营部门的所有扩大业务都要纳入到新的经营性公司中去。

第二种思路是将报业集团中的所有媒体的采编和经营相对分离,采编部门的业务成本核算由集团的经营性公司转移支付,虽然这比较符合现行政策要求,但由于采编和经营部门的业务相对分离,容易导致集团内部产业链的分割。

第三种思路是将事业型报业集团逐步演化为真正经营性的集团控股公司,集团所有媒体的采编部门和经营部门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这样做虽然一步到位,但与稳步推进改革的精神不符,条件似乎还不成熟。

第四种思路是将报业集团中的党报整体分开,而将其他媒体全部转入经营性的集团控股公司,党报的采编和经营仍然作为一个整体,其他媒体的采编和经营也是一个整体,但在各自整体里面,仍然要对采编和经营的业务进行科学划分。

以上四种思路有各自的特点和长处,但我们还是比较倾向第一种思路。因为它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采编和经营“两分开”的要求,又不至于分割了集团内部的产业链。

根据以上思路,我们将进一步深化领导体制改革,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两种优势结合,三个层级决策”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党委统一领导,就是在广州日报社社委会的基础上,再设立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作为集团的最高权力机构;两种优势结合,就是完善集团党委领导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领导体制,成立广州传媒控股集团公司,建立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相对独立、相辅相成的组织领导结构,设立集团党委和集团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编辑委员会和经营委员会,分别负责管理整个集团的新闻宣传业务和产业经营活动,变报社办集团为集团办媒体和公司。广州日报社社委会成员在集团党委和集团公司董事会中交叉任职。

我们将成立的广州传媒控股集团公司,是集团统一的企业法人主体,集团党委成员相应地成为该集团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同时组建广州大洋传媒有限公司,负责系列报刊和系列公司资产的经营管理。广州传媒控股集团公司下辖广州大洋传媒有限公司和原有的广州大洋实业投资有限公司。集团公司不扮演行政管理角色,以产权为纽带,对下属公司实行产权管理、投资管理、战略管理,发挥统筹、协调和监督作用,确保国有资产的运营质量和效益最大化。

三个层级决策,第一层级是指集团党委、报社社委会和集团公司董事会,对集团重大的人、财、物和战略事项进行决策;第二层级是指集团编委会和经委会分别对采编业务和经营业务进行决策;第三层级是指下属各二级单位(各传媒及下属企业)作为集团内部独立核算主体,对本单位的日常业务进行决策。过去,我们下属各二级单位不是独立法人,在对外拓展中事无巨细都要由集团统一行使法人资格,治理结构上的缺陷削弱了它们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近两年我们陆续对其进行改制,使之全部转为二级法人单位,在治理结构上向前迈进了一步,并已在市场竞争中初显活力。三个层级决策,体现出“主辅分离、统分结合、统出合力、分出活力”的精神,既保证集团责权利统一的规范运作,又保证集团内各子系统、各法人单位的相对独立自主及整个系统有序互动的格局。

三是在发挥两个优势、使之相互结合的过程中,党委领导是占主导性的优势,自始至终要发挥主导性作用。

辩证法告诉我们,在两个矛盾或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中,总存在一个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认为,在发挥党委领导和法人治理结构这两个优势中,党委领导始终是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说明:

首先从报业的特征看。报业资产中既有媒体产业的资产,也有一般竞争性产业的资产,竞争性产业今后还可能会越做越大,但总体上看,报业属于文化产业,离开了党报,报业集团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一点在我们集团表现得尤其突出。不要说十年前组建时是以《广州日报》为主体,具有明显的“报社办集团”特征,就是十年后的今天,集团最主要收入来源和利润来源,依然来自作为党报的《广州日报》;而党报能有年逾17亿的广告营业额,又源于165万份发行量所形成的覆盖面和传播力;165万份发行量和强势市场占有率,又源于把权威性与可读性融为一体的报纸内容。归根到底,源头在于有一支忠诚于党的新闻事业,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采编队伍。加强和改进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把集团的采编队伍建设好,自始至终是办好报业集团的关键所在,抓住它也就抓住了报业集团的“牛鼻子”。

其次从党委的职能作用看。作为最高领导机构,党委负有“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任。报业集团的工作和业务很多,既有采编宣传,又有产业经营,还有行政后勤保障等,所有这些都要由党委统揽起来。在产业经营中,公司化、市场化改革固然重要,但法人治理结构也需建立,这同样需要党委发挥“统揽”和“协调”的作用。不能机械地认为,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分别只在新闻宣传与产业经营中发挥作用。在实践中,我们坚持采编、经营两手抓,把党的领导体现到新闻宣传和产业拓展的各个环节中去,从总体上把握住媒体舆论导向和资产保值增值的主动权。

我们还有一个观点:报业集团引入法人治理结构时,应重在“神似”,“神似”胜于“形似”。因为典型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在产权明确而且股权多元化的基础上,而这一前提目前报业集团尚未具备,即使已改制多年的国企也未必具备。但这并不妨碍报业集团引入法人治理结构的精髓,其精髓包括“划分事权、明确分工、权责对等、依法(制度)办事”等。我们不一定在机构设置上依样画葫芦,追求形式上的“像”,但一定要做到让所有者、决策者、经营者、监督者各就各位,按职能和分工依照法律和制度规定,分别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其中制度建设是重要的基础性工程。有感于此,我们近几年来高度重视集团的建章立制工作,陆续制定和修订了60多项规章制度,其内容基本涵盖了采编管理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其中大部分属于经营管理方面,包括采购、财务、广告等,还专门成立了审计处,仅审计方面的管理制度就有五项。我们把60多项制度汇编成两大册,发到每个员工手上,尽量做到人人知道规则,个个遵守规则,凡事照章办理,还没有章程的就抓紧立起来,不完善的就加以修订。事实证明,这样做不仅使领导从琐碎的日常审批管理中解脱出来,而且又加强了集团对各单位(部门)的调控与监督,为提高集团整体管理水平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总之,以党报为主体形成的党报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不仅确保报业集团正确的舆论导向,而且也确保报业集团正确的发展方向。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报业集团仍然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集合体,其领导体制就必须实现党委领导和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只有坚持做到这一点,才能把政治优势和竞争优势结合好,才能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收,两种优势结合得越好,两个效益就会收获得越多,党报集团的事业和产业就会比翼双飞。〔顾涧清: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

新形势下报业集团的创新发展——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调查报告

王一义 陈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经历了高速发展、内容与结构的调整以及产业化和集团化改革。2005年,我国报业经营总体形势严峻,多家以往经营状况良好的报业集团出现了较大下滑。组建报业集团的初衷之一是做强报业,实现规模效益。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报业管理模式的制约,自1996年《广州日报》组建报业集团以来,中国报业集团虽然经过十年探索,但目前许多报业集团仍未摆脱困境,面临大而不强、集而不团,内部资源无法有效整合,决策机制以及执行机制运转不灵活,无法适应日趋复杂多变的传媒市场,投资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投放渠道过窄等诸多制肘因素的影响。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以体制为先导、以效率为原则,创新管理模式、推进体制转换、拓展经营领域,在报业发展的严峻时期,跃上了新台阶,2005年实现总收入超过十亿元,广告收入超七亿元,利润上亿元,均较上年增长20%以上。成立于2000年6月25日的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目前拥有16报三刊一网站,独资、控股一级子公司25家,二级子公司26家。经过两年的改革,基本完成了“两纵三横”的集团化管理架构和“一媒体一公司,两分开一本账”的主业新格局,并形成了以报为本,多元发展的产业布局。纵观其改革创新的诸多举措,不难发现浙报集团对当前报业集团发展及自身定位有着明确的认识,稳扎稳打深化体制改革的举措、步步为营经营媒体的改革思路,为其他报业集团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一、两纵三横——确保党的领导,强化经营主体

报业日益产业化,传统的报业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已难以适应文化生产力的需要。从我国报业集团发展的现状来看,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已成为约束其发展的两大瓶颈。浙报集团便从管理体制入手,推进集团管理机构真正成为高效决策者。

按照中央“两分开”的要求,浙报集团于2002年8月出资成立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集团层面构建了经营、办报两分离的机制,由集团公司统筹报业经营,包括媒体运营、多元发展以及产业链上的生产单元。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改革,标志着浙报集团在原来事业单位的基础上重塑了面向市场的全新主体,它的意义甚至不亚于报业集团的挂牌。

经过两年的深化改革,浙报集团形成了办报和经营两分开的基本格局,在党委(董事会)领导下纵向形成两条线,一条是宣传业务,一条是经营业务。同时在横向形成三个层面的集团化管理格局,一是集团党委和集团公司董事会,二是集团总编辑和总经理,三是各媒体和公司。“两纵三横”(见图)的集团化管理模式是办报和经营在集团层面“两分开”的体制创新,本质上是事业和企业的“两分开”;三个层面的管理层次明晰、统分结合,又妥善处理好办报和经营的关系。集团党委和集团公司董事会主要对集团舆论导向、发展战略和重大人、财、物事项进行决策和统一领导,集团总编辑和总经理分别对宣传和经营业务实施决策管理和指挥,各媒体公司负责日常营运管理,明确了职责,强化了各自的作用。

原深圳报业集团总经理陈君聪在论述报业集团化管理的文章中提到,我国报业集团走向现代化,关键在于建立适应市场和竞争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其突破口在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以报业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组织架构和基本制度。其中在组织架构和领导体制设计中,必须确保党[1]委的绝对领导地位。浙报“两纵三横”的集团化管理模式在现实意义上已较好地实现了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领导体制,集团党委会和集团公司董事会“两位一体”,集团社长、党委书记出任集团公司董事长,形成了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相结合,集团总编辑负责新闻宣传,集团公司总经理负责经营管理,形成新闻宣传与经营业务相对独立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结构。确保了党对新闻媒体的领导地位,又强化了各媒体和公司自主经营和主体作用,以适应市场竞争的环境。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组织结构简图

二、一媒体一公司——建立资本纽带,统筹主业经营

在集团层面完成了“两分开”的管理架构,浙报集团开始着手媒体的微观体制建设。在媒体层面上着力推进办报和经营“两分开”,重塑面向市场的微观主体,组建媒体经营公司。集团主要率先对应成立媒体运营公司,如浙江日报社成立浙江日报新闻发展有限公司,钱江晚报社成立钱江晚报有限公司。

这项举措进一步完善了内部微观组织架构,对媒体的实力发挥起到了重大作用。媒体公司一成立就从财务和经济上统筹了整个报社的运转。报社的总编辑担任公司的董事长,原分管经营的副总编辑担任总经理,统筹报社的所有经营活动,媒体与公司实行“两分开一本账”。这项改革使得经营者需要关心报纸生产每一个环节的成本。“一媒体一公司”模式基于的理念是,在报业集团里一个媒体一个公司,作为一个子战略主体,应围绕产品将产业链的各环节纵向整合,形成“集团统筹下的子战略主导”的整合方式。媒体的生产要素分布于采编、发行、广告、印刷等环节,媒体公司成立前,在管理体制上,纸张购买、印刷生产、报纸发行、广告销售等报纸生产的诸多环节由不同的利益主体负责,媒体的经营工作缺乏有效的体制保障,没有形成流畅的科学布局和统筹安排。媒体公司成立后,将原来分属于报纸产业链不同环节的生产要素提取出来,在一本账管理下重组科学的办报流程。“两分开一本账”使得办报、经营通过新的战略主体达到协调。

在依从效率原则的前提下,浙报集团在纵向整合的同时并没有小视横向整合,对于其他经营实体,集团建立了一批由集团公司控股、真正面向市场的有限公司,如浙江省钱江报刊发行公司、浙江浙报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集团在印务中心的基础上改制成立浙江报业开发总公司,又进一步吸收民营资本、整合社会资源,合力打造一流印务企业集团。2006年7月25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作了报道。微观公司体制的建立,由集团公司负责对子公司的考核,建立起资本纽带,从而改变了原有的行政隶属关系。

浙报集团的“一媒体一公司”改革,符合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创新性地实现了“两分开”的要求。2006年4月25日,新华社以“浙报集团推行公司改革成效明显”为题刊发了《国内动态清样》,中央主管领导作了批示。由于“一媒体一公司”改革率先具备了体制和组织基础,符合政策条件,赢得了税收优惠。

三、一体两翼——合理定位、做强品牌

浙报集团拥有16报三刊一网站共20家媒体:一家党报《浙江日报》、两家都市类报纸《钱江晚报》和《今日早报》、三家专业类报纸、九家地处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的县市报、时尚生活消费类周刊《城市假日》、三份杂志以及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形成了以《浙江日报》为核心的一体两翼(《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的品牌战略。

做“优”党报,做“强”晚报,做“大”早报,做“专”专业报,做“新”县市报,做“精”刊物,做“响”网站,是浙报集团对各媒体的合理定位和规划要求。在合理定位和体制建设的推动下,集团传媒主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浙江日报》在做大做强内容产品的同时,已连续两年广告收入超过一亿元,利润突破4000万元,期发行量更已连续十年稳定在42万份以上。《钱江晚报》积极改版创新,广告版面“金牌价格、绿色收入”,2005年创利近亿元。《今日早报》经过两年努力,已走出培育期,2005年实现考核利润达1105万元。近两年,集团还根据市场变化,推出《浙商》杂志、《罗迪欧·国际时尚》、《城市假日》等报刊。

四、多元发展——拓展增长空间、实现行业跨越

在做强主业的同时,利用优势、整合资源、多元发展、成为浙报集团做大产业的又一重要举措。面对当前科技发展的大势,浙报集团在发展多元产业之时将科学技术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积极参与科研院所改制,已经成为浙报集团跨向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路径。集团以浙江新干线传媒投资有限公司为平台,出资近2000万元收购杭州化工研究所公司股权,成为杭化所公司第一大股东,进入高新技术产业。2004年底,又出资2300余万元收购浙江大立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测试所改制公司)股份。杭化所项目投资回报率已连续三年超过20%;2005年大立公司全年利润超3000万元,并呈持续高增长态势,计划2007年上市。同时,集团成立了首家中外合资企业——浙江新动力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向社会提供《浙江日报》全文数据库等信息服务,探索报业跨媒体发展之路。

根据投资计划,浙报集团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已开始进入回报期,预计2008年达到收益高峰。房地产公司采用股份制方式实行开发合作,控股山东聊城和福建宁德两个项目。2005年8月,集团化进一步与实力房产商绿城集团进行资本合作,共同组建浙江报业绿城投资公司,出资50%,用资本优势链接绿城集团的品牌和团队优势,打造精品房产。目前,报业绿城已成功收购宁波两个房地产项目。2005年,集团仅通过融资就获得收益千万余元,目前两个项目的融资已大部分回收,房产销售顺利,赢利看好。

在“两纵三横”和“一媒体一公司”的体制下,浙报集团的对外投资通过集团公司来实现,并以出资为限,保障了报纸主业,也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媒体公司对媒体资源进行统筹运营,逐步由“媒体经营”转向“经营媒体”。在这种体制的保障下,主业和副业在各自领域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些举措符合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和当前报业集团发展的现实,为实现跨地域、跨媒体、跨行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五、兼并整合——立足区域、壮大实力

2003年国家报刊治理整顿,浙报集团对九家经济强县的县(市)报进行了有偿兼并,将“一媒体一公司,两分开一本账”的思路贯彻到县(市)报层面。加入集团之后的县(市)报面临着诸多问题,如非市场运作方式的体制束缚、市地级强势媒体地域扩张的份额挤压、定位问题日益突出等。县(市)报改造成为集团面临的又一战略问题。

集团改革方向一脉相承,在县(市)报成立对应的县(市)报媒体公司,实现了事业核算向企业核算体系的顺利转换,重新构建面向市场的公司主体,是县(市)报改造的第一步。通过健全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法人治理结构,理顺集团管理与属地管理、新闻宣传与经营业务的关系,建立了县(市)报运作的新秩序。县(市)报领导层开始感受到“明显的经营压力”,“办报责任更重了”,“角色从办报一下子转到了经营报纸”,新的办报观念开始深入人心。集团公司出台了与市场接轨的考核办法,通行净资产收益,撬动了县(市)报市场化水平、办报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体制关系理顺之后,集团还通过多种方式对各县(市)报人员进行采编和经营业务培训。通过召开新闻例会、组织阅评等多种形式对县(市)报进行指导,将原来的宣传纸改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纸。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县(市)报经营业绩大幅提升。在加盟集团以后的2004年、2005年两年,九家县(市)报净资产平均收益高达61%。

在2005年报业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在深化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转变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影响力和经济效益都取得了显著提升。上述五个方面的改革创新是其主要原因所在。另外,浙报集团将人才视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打造文化品牌、专业培训来留住人才,通过艰苦环境的锻炼来培养新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在多元投资中进入陌生领域时除收编原有单位的经营人才、业务骨干外,公开向社会招聘职业经理人,尝试股权激励,增添工作动力。对新媒体的不懈探索、寻求媒体融合也是其中因素之一。《浙江日报》、浙江在线及浙江移动三家联合推出的手机报便是其中最富有特色的尝试,目前手机报用户已超过15万户。尽管目前这项媒体融合项目赢利不多,但其增长的势头十分迅猛,为浙报集团其他关于报业资源整合的改革提供了可供效法的实践经验。

在基本完成集团化体制构建和以报为本、多元发展格局的基础上,浙报集团将以“竞争力、驱动力、控制力”这“三力”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做大做强报业集团,将集团化建设推向新的高度。在竞争力方面,把实施媒体竞争力建设作为2006年的重点工作来抓,将集团所属的各子报子刊纳入媒体竞争力建设工作的体系之中。在驱动力方面,通过省里对集团授权经营,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各微观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控制力方面,按照“战略管控型”目标,围绕主业,建立内部监督管理体系,保障集团内部各主体运行的协调一致和规范有序,消除内耗,规避风险。

浙报集团取得的成绩根植于活力涌流的浙江经济土壤,特别是2003年下半年浙江省被列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地区之后,浙报改革和发展步入“快车道”,进入明显的扩张期。浙江经济的繁荣也为其资本和业务的多元化营造了整体氛围,民营企业的发展使得浙报集团吸引了多家民营伙伴,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助力自身发展。“两纵三横”、“一媒体一公司”、资本和业务的多元化等诸多举措均是浙报集团在改革中的有益探索。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央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规划报业布局,在新的形势下,报业集团发展必将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改革。在新形势下选择一条最适合自身生存发展的路,这或许是最为明智的选择。〔王一义: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总经理;陈洁:中国传媒大学理论编辑学方向2005级博士生。压题照片为王一义〕[1] 陈君聪:《报业集团化管理与运营模式》,《当代传播》,2005年第4期。

党中央机关报经济报道的有益延伸——《中国经济周刊》的办刊方针和报道实践

季晓磊《中国经济周刊》是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经济类周刊,也是中国目前唯一一份每周出版的经济类新闻期刊。《中国经济周刊》2004年正式出版发行,在迄今两年多的时间里,品牌影响力迅速提升。在新浪、搜狐等重点门户网站排名中,《中国经济周刊》位居中国财经类杂志前十位。国务院新闻办把周刊列为中央级重点媒体,是63家中央级重点媒体中唯一的一家经济类期刊。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把周刊列为全国20家重点期刊之一。无论从社会评价还是从官方评价看,《中国经济周刊》都已经进入中国主流期刊行列。人民日报社编委、《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杨振武同志鼓励我们说:“《中国经济周刊》用两年的时间走出了一些老牌市场化期刊十年的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专业刊物 大报视野

《中国经济周刊》是《人民日报》的子报刊,党中央机关报主办是刊物的第一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周刊必须和《人民日报》一样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政治家办报的方针,在这一共同性的前提下,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民日报社现有11家子报和12家子刊。早在两年前,王晨社长就对子报刊提出了“面向市场、科学定位”的要求。作为人民日报社主办的经济类专业期刊,《中国经济周刊》的定位是什么呢?中国传媒大学王武录教授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概括:党中央机关报经济报道的有益延伸。我的理解就是,在方向一致的基础上,延伸《人民日报》的经济报道、拓宽经济报道的领域。大家知道,《人民日报》的经济报道,强调“指导性”,报什么不报什么,说到什么程度,甚至报道的时机,都会受到读者的特别关注,把它当成中央的声音,当成党的政策的风向标。这一方面凸显了它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又要求在报道的选择和把握上必须格外慎重,其局限或者顾忌自然就多一些。相比之下,《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不追求“指导性”,我们强调“参考性”,我们周刊的宣传口号就是“领导决策的经济参考”。只要对大局有利,对政府和企业的决策者有参考和借鉴价值,我们就抢先报、充分报。《中国经济周刊》创刊两年多来,坚持报道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刊发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报道,引起了中央和地方经济决策部门的重视。同时,我们的报道也常常会成为《人民日报》经济报道的探路者和马前卒。比如,2005年初我们率先报道了北京市东城区实行网格化城市管理的经验,两周后《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对此进行了报道;2006年初,我们对山西某县强制煤矿主扶贫在当地引发争议的情况作了报道,此后《人民日报》以经济新闻版头条进行了追踪报道;2006年5月我们独家首发了“最低工资标准全国无一省市达标”的新闻,其后《人民日报》分别在经济新闻版和政治新闻版刊发了后续报道。报社经济部和记者部的不少同志对我说,他们经常收到许多杂志,很多都来不及看,但《中国经济周刊》每周都看,因为可以从中找到一些新闻线索。

作为经济类的专业刊物,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报道的自由度、宽松度;但作为《人民日报》的子报刊,我们又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在政治上、导向上自觉坚持党报的标准,对于中宣部及报社的宣传报道要求总是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因此,尽管读者都说《中国经济周刊》有锐气、敢说话,但我们的报道从未闯过红灯,我作为总编辑,也没有写过检讨。

二、报道冷问题 形成热反响

当前财经媒体竞争激烈,如何吸引眼球成了许多媒体孜孜以求的目标,经济报道中泛社会化、娱乐化乃至八卦化的倾向非常普遍,许多财经新闻看起来很热闹但不实用,于事无补。《中国经济周刊》始终强调社会责任感,明确提出周刊的使命是:关注国计民生,做中国经济现状的理性观察者,中国经济变革的积极推动者,中国经济崛起的历史记录者。我要求记者不要热衷于追所谓的热点,要甘于寂寞、深入实际,坚持研究问题,关注国计民生的基本问题、现实问题和重大问题,力争报道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有用的东西,真正做“领导决策的经济参考”。

实践证明,我们的许多报道并非当时的“热点”,但发表之后往往成了舆论的热点。比如我们2006年初有篇封面报道叫《跨国公司的入侵》,讲阿尔卡特酝酿并购厦门重工的事,这篇报道首次提出,要警惕跨国公司并购对我国民族工业潜在的危险,呼吁给予适当限制。这篇报道为网络和报刊广为转载,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都对此作了专报上报中央;在此后的两会上,人大常委李德水据此提出议案,成为两会上的一大热门话题,此后的反垄断法修改、最近出台的外企并购新规定,都加入了有关跨国并购的限制性条款。2006年3月我们对河北丰润养牛户杀牛现象的调查和报道还引起了温家宝总理的关注和批示,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此类问题的解决。2006年5月份,我们率先报道的“最低工资标准全国无一省市达标”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上百家媒体转载,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也纷纷跟进,引发的社会反响至今不绝。两年中,我们先后报道的“中国劳动力价格低廉之危害”、“金融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第三次失业高峰”、“关注5000万留守村妇”等报道,都因揭示发人深省的经济社会问题或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而受到各有关方面的关注和好评;我们对重庆、湖南、贵州三省市交界地的锰矿滥挖滥采问题的报道,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对此事作了重要批示,有力地促进了当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中国经济周刊》坚持“报道冷问题,形成热反响”的报道方针,使周刊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三、小发行 大传播

《中国经济周刊》是经济类新闻期刊,同时我们的杂志又定位在“供党政企业领导在办公室里阅读的期刊”,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发行对象是窄众的。另一方面,缺乏前期资金投入,也是我们大规模走向市场的巨大障碍。

现代媒体的竞争几乎就是资本的竞争,一个媒体的市场化通常是以资本化为前提的。2006年5月份中宣部首次召开全国都市报和全国20多家重点期刊的总编座谈会,在一周的会议期间,我通过与其他市场化媒体总编的集中交流,进一步了解了目前媒体市场化的含义。一定意义上说,市场化首先就是拿资金铺市场(像《第一财经》、《新京报》、《望东方周刊》、《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一开始都是用上千万乃至上亿的资金铺市场)。周刊没有大资金拿什么铺市场?我们一开始只专注于做内容,但有了好的内容,如何在发行量有限的情况下取得大的传播效应?通过努力,我们找到了与互联网联姻的双赢模式。我们主动与各主流门户网站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不怕被网站剥削,敞开让他们转载。因为《中国经济周刊》每周一期,新闻量大,而且每期都有独家新闻,逐渐地主要门户网站也形成了对周刊内容的依赖。几大网站财经频道的主编都说周一我们最轻松,这天成了你们的周刊日。据百度、Google搜索统计,《中国经济周刊》的网络转载量已达400多万条次,转载量位居中国财经媒体前列。借助互联网,《中国经济周刊》迅速产生了影响力,成百上千万的读者在网上熟悉了《中国经济周刊》。

没有巨资投入的《中国经济周刊》靠创新影响力模式,取得了与靠巨资打造的同类媒体比肩的影响力,所以我们杂志社内部讨论时,有人说“我们是用小米加步枪参与现代战争”,我说“不对,我们恰恰是用最现代化的方式参与现代媒体竞争”。

四、努力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市场化之路

《中国经济周刊》起步较晚,经济基础也比较薄弱;与目前国内其他知名的周刊相比,前期投入最少、人员最少。像《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望东方周刊》等开办之初都有上千万至两三千万的投入,常态的人员保有量在80~100人左右;《中国经济周刊》开办投入只有50万,人员迄今也不到40位。《中国经济周刊》创刊两年多来,之所以能健康快速地发展,取决于我们面向市场,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努力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市场化路子。周刊没有向社会融资,完全靠自我积累滚动发展;在赢利模式上,周刊与通常的发行赔钱广告赚钱的模式不同,从一开始就强调实实在在的征订发行,发行一直是我们的经济支柱和利润主体,随着发行量的逐步增长,周刊在经济上也实现了无风险增长;在市场开拓方面,我们既重视“找市场”,又重视“找市长”,因为《中国经济周刊》的读者定位是决策者,“市长”正是我们的报道对象;此外,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办的刊物,我们具有一定的政治优势,有时候政治优势可以弥补经济劣势乃至转化为经济优势。有人说,你们《中国经济周刊》还登市长访谈、书记谈改革思路这样的东西,太老土;我说,我们不怕人说土,只要不是官样文章、不是有偿新闻,只要对我们的读者有益,就应该理直气壮地做。我们认为,媒体的市场化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凡是适应自身市场化生存发展的办法,就是市场化的好办法。满足特定读者的需求就是市场化的要义。《中国经济周刊》尚处在起步阶段。我们希望继续向包括在座的媒体老大哥们学习先进经验,在在座的领导和专家的关怀和支持下,不断探索,勇于开拓,为把《中国经济周刊》办成中国一流的财经媒体而不懈努力!〔季晓磊: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总编辑、高级编辑〕

营造正面舆论强势 推动和谐黄山构建——构建和谐社会与党报刍议

李跃梅

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刚刚又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作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历史判断,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党报理应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发挥媒体的独特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正面舆论强势,推进和谐社会构建。具体到《黄山日报》就是要为构建和谐黄山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引导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代表先进文化,是党报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黄山市是徽商故里,徽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文脉源远流长,文化遗产蔚为大观。和而谐之,和而不同的文化传统在徽派建筑中俯拾皆是,荷下有蟹的生动木雕等诠释了徽州先民崇尚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和谐文化可谓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处于新时期,拂去历史的尘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偏居一隅的古徽州今日新黄山大放光芒。黄山市的最大资本、最大优势,就是不仅拥有黄山这一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还同时拥有博大精深的徽文化,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这笔资源,不仅是黄山人民的宝贵财富,而且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宝贵资源;不仅是黄山加快发展的资本,更是黄山加快发展的动力。《黄山日报》深刻认识并正确把握徽文化的价值取向,结合建设文化大市的实践,长期推出徽苑专版,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历史精华,切实增强全市上下拥有文化资源的自豪感,切实增强挖掘文化资源的责任感,切实增强保护文化资源的紧迫感和开发利用文化的使命感,形成共识,通过文化的发展提高黄山发展的竞争力,通过和谐文化建设提高黄山对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文化的影响具有无比的穿透力。《黄山日报》倡导并及时跟进了全市万安罗盘、祁门目连戏等非物质遗产的申报、保护过程,用现场新闻、专家访谈等形式呼吁加强散落全市各地的大量文物古迹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构建比较完备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以及重要文物的保护、开发、利用体系,加强对民间艺术的开发利用,在品牌专栏“文化”中,专门推出“徽州旧事”,串起民间艺术的奇葩,再现历史的璀璨。2006年10月15日,黄山民间艺人在香港表演了傩舞传统剧目——《开天辟地》,引起一片喝彩。《黄山日报》记者及时跟进,第二天即见诸报端,黄山市民亦拍手叫好,引以为豪。

在弘扬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黄山市注重按中央部署,认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黄山日报社统一思想,突出宣传报道一个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美丑错位的社会无法实现和谐。只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在“知荣辱,树新风”、“身边人,身边事”、“社会公德”等专栏里,不仅迅速传达市委、市政府的声音,采编大量动态消息,扬善揭丑,还组织系列报道,宣传身边的典型。2006年4月,郑重推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整版理论文章,让各区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集体亮相,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抓紧抓实。

精神文明创建也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黄山日报》精神文明创建报道常抓常新,2006年更是浓墨重彩,迭出华章,仅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在黄山召开期间,《黄山日报》与《安徽日报》同步,推出了“一路山水一路景”,“精细之处见文明”,“更踏层峰辟新天”等一系列深度报道,同时开辟专版,专门介绍兄弟地市文明创建经验,既充分展示黄山文明创建风采,又积极借鉴他山之石,配以“好风凭借力”的千字社论,让更多的群众感受“优秀的人文风采,良好的社会风尚,会让城市的每一个细节都变得更加美好”,激发全社会构建和谐黄山的热情。

二、引导和谐农村建设,为构建和谐黄山找准突破口

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黄山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和谐就没有黄山的和谐。黄山的市情是“八山半水一分田”,景点80%在农村,全市70%是农民。山多地少,农民增收特别是山区农民增收是摆在黄山市委、市政府领导面前的重大历史命题。

按照“五个统筹”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在报道经济发展时,把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构建和谐黄山的重中之重,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黄山日报》抓住全市抓百村促千村,因地制宜地开展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决定,及时报道了市委书记王启敏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央视《今日关注》中提出的黄山新农村建设以发展乡村旅游为突破口,突出黄山新农村建设的特色。

深入分析当地的徽文化和生态优势,《黄山日报》紧密结合群众特别是山区群众关心的发挥比较优势、发展乡村旅游路径等问题,加强正面引导,营造舆论强势。黄山市发起并成立了跨省区域间古徽州乡村旅游联盟,《黄山日报》抢先报道,及时跟进;黄山市举办首届中国乡村旅游节,《黄山日报》不惜版面,大力宣传;全市涌现的农村新村型、古村落开发型、新型乡村旅游型、城市近郊型、科技农业观光园型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得到充分报道。黄山脚下翡翠谷,“实际上是黄山市新农村建设一个非常优秀的示范。历史上有一种说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怎么吃?砍树也是吃,摘茶也是吃,种板栗也是吃,搞旅游也是吃。现在这个吃法比较高级了,老百姓过得很好,当家人村支书头脑也很清醒,非常和谐”。这是2006年6月13日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到黄山调研时说的一番话。对翡翠谷这个新农村建设的代表,《黄山日报》从其开发翡翠谷景点办旅游公司,到创建农民新村,聘请同济大学高起点规划,投资4000万元建设并投入乡村游,连续报道,点滴切入。“黄山脚下新农村”图文并茂,“总经理住车库”妙趣横生。乡村旅游除了带来游客的直接消费外,还可促进当地上下游产品的销售,引发乘数效应;乡村旅游可以使农民在农闲时也能够获取收入,避免人力资源和资产的季节性闲置,从而获得时间效应。通过这些各种体裁的新闻报道,原原本本地告知百姓,增强了感染力,满足了读者需求。黟县西递宏村村民们利用自家居住的老房子,办起原汁原味的皖南古村落旅游,把皖南乡村风土人情表现到极致。《黄山日报》密切关注,随时报道西递宏村旅游的进程,“西递人家”、“卖饼郎”等普通乡村旅游业者,都登上了《黄山日报》的重要版面。而乡村旅游的后起之秀像休宁县的黄村,则以中美跨文化交流为亮点,成为《黄山日报》高扬的黄山乡村旅游旗帜。新闻特写“中美交流进士第”,辅以视觉冲击力极强的中美学童交流照片,展示了徽州大地可亲可近,可感可学的乡村旅游发展路线图:越是地方的,越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目前,黄山市已有16万农民直接投身乡村旅游并从中获益。《黄山日报》也大大提高了权威性和影响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落实科学发展观任重道远。作为党报,自身要做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率,还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发展,努力体现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观念创新,变被动宣传为主动引导;内容创新,变千篇一律为丰富多彩;手法创新,变新闻同质为独家报道,为构建和谐黄山营造健康积极的舆论氛围。〔李跃梅:黄山日报社总编辑〕

试谈十六大以来党报的新闻宣传工作

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课题组

十六大以来,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改善,大国地位稳固,中华民族正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联系我们的国体、政体看,以三级党委机关报为核心的新闻宣传工作功不可没。

一、在防“左”、防右两条战线作战

十六大以来,党报既正确吸取前苏联、东欧新闻改革失败的教训,以及近几年在独联体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橙色革命”、“郁金香革命”的教训,坚决摒弃报纸是“社会公器”,报人是“公共知识分子”等似是而非的理论,坚持“祸福论”不动摇;又努力用“三贴近”统筹整个宣传报道工作,把服务大局与服务读者统一起来,把体现中央精神与反映群众心声统一起来,使党报真正成为中央和各级党委的喉舌,同时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喉舌。

——党报和整个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部门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

——《人民日报》继续发扬评论、理论之长,以巩固正确引导舆论的核心。党中央机关报的评论,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署名“任仲平”的编辑部文章,“人民论坛”专栏评论,实际上起到了统一全党话语权的作用。

——《天津日报》提出并实践“大报不能小报化,主报不能边缘化”,在省市报中崭露头角。

——《安徽日报》正确处理正面宣传与客观报道的关系,报道求稳与新闻提速的关系,以提升公信力、感召力、亲和力。

……

这些都是十六大以来党报在防“左”防右两条战线作战的成功案例。

二、正确应对中国“三变”、世界“三化”

中国“三变”是指:政治上我们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经济体制上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外交格局上由全面受封锁向全面对外开放转变。

世界“三化”是指: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

今天我们身边任何一个稍大一点的问题,都与中国“三变”、世界“三化”紧密相关。十六大以来,党报的新闻宣传工作不断打开新的局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正确应对了中国“三变”、世界“三化”。

——党报和整个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部门严格按照中央部署,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改进国内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

——《人民日报》新闻版实行编采分开体制,随之而来的是党中央机关报时效性增强,新闻纸属性增强,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稿件增加,图片增加,评论增加,写“一厂一村一品(某一种产品、商品)”且典型性又弱的稿件减少,工作总结式的稿件减少,编辑人员策划意识增强,有力地填塞了可能产生“有偿新闻”的通道。

——《北京日报》理论版不回避敏感话题,既直面现实,又探讨解决矛盾的办法;既把人民群众的想法表达出来,又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出来。

——《南方日报》多次改版,以坚守党报在舆论阵地中的主导地位。

——《河南日报》确保贴近性,坚持服务性,保持多样性,增强时效性,以做好民生报道。

……

这些都是十六大以来党报正确应对中国“三变”、世界“三化”的成功案例。

三、迈小步不停步,不走弯路回头路。积小胜为大胜,注重量的积累

十六大以来,以党报为核心的新闻改革雷声不大,雨点不小。单是一个围绕“非典”的报道引申出的公众知情权问题,单是一个“孙志刚事件”引申出的舆论监督对实际工作的促进作用,就足以说明这一点。我们认为,这是包括党报在内的整个宣传思想工作正确吸取了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新闻改革的经验、教训,不喊大而无当的口号,不提“乍一听振奋人心,细一想又做不到”的设想,从一点一滴做起,办那些“可以做到,能够做到”的事。其思路和策略也许可以表述为“迈小步不停步,不走弯路回头路。积小胜为大胜,注重量的积累”。实践证明,完全正确。

——《人民日报》精心把握来自上层、中层、基层报道的比例,进一步增加宣传报道工人、农民、战士、知识分子、普通干部的分量,把版面更多地让给老百姓,并且多请群众直接说话,多说群众想说又说不出,但能听得懂的话。

——《黑龙江日报》以“两项改革”为抓手(“两项改革”为:其一,成立采访中心、编辑中心、摄影中心、专副刊中心、新闻评论中心,实行编采分开,全部竞聘上岗,采编高手上一线。其二,广告、发行、印务、物业中心、经营管理办公室、基建管理办公室等直接涉及报社经济“命脉”的部门全部实行竞标、竞聘上岗),在十六大前后的三年间打了个翻身仗。

——《广州日报》既坚持党委领导的优良传统,又探索建立适合报业特点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使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继续变大变强。

——《鞍山日报》坚守“一个平台”(他们的提法是,党报是展示党的意志和群众心声的平台),投身“两个战场”(他们的提法是,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是党报必须打好的“第一战场”,争取良好的市场效益是党报必须争夺的“第二战场”),进行“三项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创新),进而在地市报中独树一帜。

——新疆区党委宣传部直接领导的报纸《新疆经济报》提出并厉行“实际工作中有新闻,实际工作不等于新闻,记者不是文秘,不能用工作总结的视角代替新闻报道的视角,也不能用工作总结的结构来做新闻报道的框架”,进而把一张边陲小报办成了省市级专业报的佼佼者。

……

这些都是十六大以来党报“迈小步不停步,不走弯路回头路。积小胜为大胜,注重量的积累”的成功案例。

四、讲政治,懂业务,有作为

十六大以来,党报新闻宣传局面喜人,同各级党委及其主管部门宏观调控正确而且有力密不可分。仅以我们2006年7月在有关部门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获得的信息为例:宣传部门领导同志和党报代表在讲话中,既指出党报、电台、电视台、通讯社要坚持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性质,带头处理好舆论引导与新闻炒作、宏观管理与新闻自由的关系,坚决贯彻党管新闻的原则,充分发挥新闻宣传教育的功能,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切实履行舆论引导的职责,又指出目前媒体上的有些宣传报道多概念堆砌,少事实支撑;多事物结论,少过程展示;多严肃庄重,少生动活泼;有宣传声势,缺实际效果;有报道意识,缺整体策划;有舆论监督,缺准确把握;有典型宣传,缺社会感动;有热点引导,缺及时主动。

他们在发言中娓娓道来的观点,如:“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信息技术化,是整个传媒业要面临的大背景。”“要引导而不训导,深刻而不深奥,平和而不平淡。”“以图片带版面,以版面带新闻,以新闻带记者。”“声音比新闻重要,过程比结论重要,人物比事件重要。”“只有积极主动地走向市场,才能赢得市场;只有赢得市场,才能赢得党报的生存空间和舆论主导权;只有确保党报的市场主体地位,才能确保舆论主导地位”……这些无不是过来者成功实践经验的总结,更是后来者继续前进的逻辑起点。

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在师生中传达了这些讲话,反响热烈。大家一致认为,现在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及主流媒体的领军人物讲政治,懂业务,有作为。按照目前的路子走下去,包括党报在内的中国新闻改革将是稳步、稳妥的,是大有希望的。

五、建议继续调整党报结构和进一步创造条件,使党报走近充满活力的青年一代和进入市场经济的重要窗口

目前,我国三级党报虽然有大体分工,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相互之间的分工协作还不是那么清晰、协调。如: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盟)级党报各自的读者定位不够明确;版面和内容重叠、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各级党报都希望基层,特别是农村,更多订阅自己的报纸,这就造成了党报订阅和发行中的交叉和冲突。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应有一个统筹解决的宏观考虑,全面地、系统地拿出方案,其重点则是确定三级党报的各自目标读者,突出三级党报的各自特色,扩大三级党报各自的舆论影响力,形成有效发行和牢固的舆论阵地。

党报要走近充满活力的青年一代,进入市场经济的重要窗口。不论是首都还是地方,目前不少大学校园没有一处报亭可以买到《人民日报》。大学生是党报必须争夺的读者群,他们是社会的明天。党报的声音影响不到他们,就不会达到长期的宣传效果。党委宣传思想工作部门与社会其他部门如何联动,进而确保党报天天来到年轻人中间,是要动脑筋、下本钱解决的问题。至于党报进入市场经济的重要窗口,让党报抢夺市场零售终端,更应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的课题。如:党报应占领超市、药店、写字楼等人群流动密集点;新闻出版部门应与铁路、民航、旅游部门协商,每天及时将党报送上飞机和轮船客舱、火车卧铺车厢,送入三星级以上酒店、宾馆……这都有助于保证党报拥有稳定的高端读者群。〔本课题组成员:王武录、魏彧、陈洁、梁小建、郝建军、冀晓萍、潘妍、原小瑛、闫永栋、詹新慧、成文胜。压题照片为本课题召集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武录〕

党报百名目标读者调查汇报

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课题组

一、基本情况

1.党报的界定

在本次调查中,党报指中共三级党委机关报,即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机关报,如《湖北日报》、《贵州日报》、《内蒙古日报》、《北京日报》、《天津日报》以及各地(市、州、盟),包括省会、自治区首府党委机关报,如《广州日报》、《南宁日报》、《鞍山日报》、《黄山日报》、《阿克苏日报》、《巴音郭楞日报》等。

2.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在本次调查中,调查对象为阅读过党报的读者。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共调查了100名党报读者,分布区域包括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中央部委。访问方式为电话、邮寄相结合,访问实施时间为2006年9月10~30日。

3.本次调查中党报读者的构成

在所调查的100名党报读者中,从年龄构成上看,“31~50岁”的读者占了57%。

从性别上看,男性占了八成。从文化程度上看,“本科及以上”程度的占71%,高中及高中以下占20%。

从所在单位的类别看,以党政机关(占30%)和教育、医疗、科研机构(占23%)居多。

从职业上看,机关干部和教育科研人员是党报的主要读者,其中机关干部占37%,教育科研人员占19%。从政治面貌上看,近七成党报读者为中共党员。

4.受众信任党报

在问及“不同渠道发布的同类新闻,您最信任哪一类消息来源?”时,有61%的人选择了党报,有26%的人选择了电视,有6%的人选择了国外或境外媒体。

5.党报主要订阅情况是公费,办公室阅读

从阅读的情况来看,23%的人“几乎天天阅读”党报;超过九成的读者每次用在阅读党报的时间不足半小时,其中不足15分钟的占了47%。有73%的读者是在办公室阅读党报;有40%的读者在家里阅读党报;有34%的读者在户外(含车上、公共报栏)阅读党报。

从所阅读的党报的来源来看,公费订阅是主要来源,占87%;报摊上零售占9%;自费订阅占4%。由此可见,阅读党报的主流情况仍然是公费、办公室阅读。

6.阅读党报的主要目的: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国内外重大事件的背景

从阅读党报的目的来看,选择“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为85%;选择“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的背景”的为76%;而选择“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了解各地推动中心工作所创造的新鲜经验”、“了解党和国家文化领域的新理论、新观点”的比例都在40%以上。

从阅读党报的版位来看,党报读者阅读“国内新闻版”的比例最高,为81%;其次为“要闻版”(77%)和“国际新闻版”(74%)。

7.读者喜欢的新闻:国际动态和时事政治

从党报各个类别的新闻报道情况来看,对于“国际动态”有18%的人表示“非常喜欢”,50%表示“比较喜欢”;对于“时事政治”有18%的人表示“非常喜欢”,46%表示“比较喜欢”。

8.对党报的满意情况

总的说来,党报读者对目前党报表示满意(基本满意+比较满意+非常满意)的比例为73%。

满意程度比较高的五个方面依次是:权威性、公信力、指导性、思想性、真实性。满意程度比较低的五个方面依次是:趣味性、群众性、服务性、可读性和对外开放度。

二、对党报的期望和建议

1.党报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体制和机制问题

读者认为目前党报办得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是:体制问题、机制问题、观念问题以及网络等新媒体挤压。

2.党报的读者群应该是党政干部和党员

读者认为党报的主要读者对象应该是:包括各级公务员在内的所有党政干部(79%)以及党员(69%)。

3.党报的编辑记者应该有社会责任感

读者认为党报的编辑记者应该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人(90%)、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人(78%)、有思想的人(72%)、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的人(53%)、政治家(33%)、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人(17%)、学者(7%)、有研究生学历的人(5%)、职业写手(5%)。

4.党报的管理人员应该既懂新闻又懂管理

89%的读者认为党报的管理人员(含人事管理、经营管理)应该是既懂新闻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其次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79%)、会做群众工作的人(66%)、懂经济的人(54%)、政治家(25%)、专家(20%)、有研究生学历的人(11%)、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人(8%)、能赚钱的人(7%)。

5.党报的优势在于权威性、指导性和公信力

与其他类型的报纸(如都市报、行业报、专业报)相比,读者认为党报的优势应该体现在:权威新闻、指导性、公信力、政策解读、公正、舆论监督。

6.党报应该同时体现党的意志和人民的心声

在调查问卷中列出了一些陈述,了解读者的同意程度。对于“党报应该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表示“比较同意”的比例是26%,“非常同意”的比例是63%;对于“党报应该着力提高舆论监督水平”表示“比较同意”的比例是31%,“非常同意”的比例是57%;对于“党报应该带头‘三贴近’”表示“比较同意”的比例是37%,“非常同意”的比例是53%。总的说来,党报读者希望党报能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本课题组成员:王武录(压题照片中)、肖明(压题照片左二)、成文胜(压题照片左一)、詹新慧(压题照片右二)、闫永栋(压题照片右一)〕

从《萧山日报》三年实践看县市区域报的生存和发展

孙焕林 董建中

2003年下半年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报刊治理整顿,使县(市)报经受了一场“凤凰涅槃”般的报业改革。对于县(市)报,国家有关部门划定了一条“生死线”:人口在50万以下,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30亿元以下的县市创办的报纸,年广告收入不到400万元的一律停办。按照这条“硬杠子”,全国有200余家县(市)报被停办、取消刊号。40余家经营状况良好,拥有相当的市场和赢利能力的县(市)报被幸运地保留下来,分别由省级或地市级党报报业集团进行有偿兼并。其中,浙江省被保留的县(市)报最多,有16家。

这次报刊治理整顿发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信号:新闻传媒的产业化、企业化和市场化改革进程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这标志着依靠行政资源办县级党报的时代已经结束,一个扎根本土、面向市场,按新闻规律和市场规律办报的县市区域报时代已经来临。

一、对转型期困惑的思索

应当说,保留下来的县市区域报绝大多数都是办报质量较高、经营业绩优良的“佼佼者”,在几十年的磨砺中积累了许多成功运作的经验。但是,面对体制转型,县市区域报遇到了一些困惑和深层次的课题。

一是转型后它的隶属关系、生存形态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依赖的行政资源失去了,特别是地方财政补贴的“瞬间失血”,使县市区域报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支撑,报社财力、物力第一次感受到了“断奶期”的煎熬;

二是随着角色的转变,原先比较成熟的一套县市党报管理机制亟需转变。由于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制约,面对新的变化,学会如何面向市场进行定位,确立新的办报理念,是十分艰难的一道坎儿;

三是长期形成的传统报业经营机制和运作方式,受到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的严重挑战。尤其表现在发行模式上,不能再像过去靠“红头文件”和公费订阅那样过日子;

四是经营结构单一,对广告特别是个别高风险行业的广告市场依赖性过大,一旦这些行业风吹草动,报业经营变数就增大。

可以说,保留下来的县市区域报,如同一位初涉人世的少年,面临着“该走好人生关键一步”的青春期考验。路在何方?我们经过三个多月时间的大量调研、论证,得到了两个重要启示:

一是转型后的县市区域报应呈现出党报和都市报的双重特点;二是获取本地新闻和信息,了解本县本市本区域的现状,是绝大多数县市区域报读者的主要阅读需求。也就是说,吸纳党报和都市报各自的优点,发挥本土特色,走“一报两制”、兼而有之、本土化之路,是县市区域报可以大胆探索的一条新途径。

二、嬗变后的新定位

《萧山日报》创刊于1954年,是浙江省创办最早的县级党报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萧山县已连续七年跻身全国十强县市行列。正是因为这样厚实的底蕴,我们才有坚强的信心去迎接这场意义非凡的报业改革。

2004年1月1日,正式加盟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后,《萧山日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让我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报业竞争的辐射压力和创新追求的不竭动力,形成了从未有过的如此强烈的共识:新闻立报,经营强报,只有“两只轮子一起转”,才能赢得生存权;只有直面市场、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提升实力,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加盟集团后,在杭报集团的支持下,《萧山日报》明确了“办一张亲近的报纸”的定位和“新闻贴近,服务贴心”的编辑方针,提出了“因为本土,所以亲近”的形象宣传口号和打造萧山区的主流媒体、钱江南岸的特色媒体、县市区域报中的知名媒体的奋斗目标。

在定位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握住这样一个原则,作为县市区域报,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当地读者服务的宗旨不能改变。报纸在定位的同时,必须要在采编思路、办报理念上实现新的突破,从纯宣传转到做大新闻,从纯指导转到突出服务,从包罗万象转到突出本土化、亲近性。在内容上,头版还是以党报风格为主,保持其权威性和指导性。其他版面则要兼顾广大读者,让读者满意,既可以有都市报形式,也可适度进行市场化运作。在形式上,注重版面策划,突出好看、有效。

三、打造亲近品牌

县市区域报有着自身“地域接近性”的优势,它最接近本土基层读者。县市区域报上的每一条新闻,每一篇带着浓浓乡土味的副刊文章,大多数发生在基层读者的身边,与他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乡镇读者每天面对一大堆报纸的时候,往往把自己县市的报纸作为最先阅读的一张报纸。因此,为了巩固和发展这一主要读者群体,县市区域报必须关注本地人、本地事。

近年来,《萧山日报》在如何把报纸办出特色上,提出“立足本土特色、做强做大新闻、办精办活副刊、突出服务功能”,连续两年开展了质量年、质量深化年和品牌建设年活动。首先,扩充新闻版,出版总量从每周对开48个版扩为目前的68个版,并全部实行双面彩印。其次,创办全省第一个“社区传真”版,开辟汇集全区镇街动态的“城乡新闻”和以重点工业企业、成长型企业为报道对象的“今日企业”专版,以及涵盖吃、住、行、游、购、乐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周刊》等十多个服务类专刊。最后推出一批特色栏目,着力增加人文关怀。以关注民情、民生、民意为主题的“农家故事”和“今日视点”,分别被评为杭州市、杭报集团十佳栏目。

在新闻策划上,抓好公众服务报道,大力强化新闻服务功能,在服务性报道上有了新的突破,不断推出一系列有影响的策划活动。如“开出爱心班车,跟民工回家”,报社多方联系,开出了免费春节回家班车,派记者送民工回家,省内外多家媒体转载。“高考亲历记”,记者报名参加真刀实枪的高考,每天发一篇日记,向社会提供更贴近的报道,备受社会各界的瞩目。2006年恰逢首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在萧山举行,我们推出了“全国八大古都文化使者湘湖论道”活动,展现了以跨湖桥遗址为代表的萧山八千年灿烂文明史,打响了“休闲,改变人类生活”的品牌。报社每年举办一届读者节,为读者奉献一场快乐和谐的盛宴。2006年开展的“50名记者进百村”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把新闻镜头对准农村基层,把真情融入广大农民,有力地配合了新农村建设活动的顺利推进。

打造亲近品牌的思路,与广大读者的愿望不谋而合。在每年举行的大型读者问卷调查中,广大读者对此予以充分的肯定。伴随着体制的转型,报社的新闻转型初见成效,实现了两个“显著增加”,即各级获奖好稿显著增加,发表业务论文显著增加。

四、内涵提升,外延扩张

加盟报业集团后,要想保持在本区域内的主流地位和全省区域报中的“领跑者”角色,除了在办报上必须对自身有个正确的定位,全面提升办报水平外,还必须在经营上创新思路、实破难点,坚持“内涵提升,外延扩张”的发展方略。我们在具体实施中,重抓主业的壮大,同时积极开拓新的创收领域和途径,建立“一报一刊、一网一栏”的产业构架。在主业经营上,营造报纸的强势效应,培育《生活周刊》,做大广告总量,做强有效发行;在多元经营上,强化萧山网的竞争力,启动阅报栏建设工程,延伸产业链,拓展新领域。通过主辅联动,构建起了以报为主,多元发展,全面提升报社的核心竞争力的报业经营的新格局和运作机制。

广告经营向新机制要效益。我们尝试了“一只盘子考核,主辅轨道运行”的广告经营新机制。对主体硬广告,继续推行风险承包经营机制,对周刊和合作专版,分别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和捆绑奖惩模式。同时在考核机制上作保证,把报社整体收入与每个人的收入挂起钩,把目标任务与责任、利益挂起钩。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广告经营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而且较好地发挥报社的整体效能,使经营和采编有序互动,彻底改变了过去广告部门单兵作战的局面。

广告经营以“针对性、服务性、市场化、时尚化”为重点,打破原先不分行业“一揽子”承揽的格局,针对市场热点和潜力,先后创办了房产、汽车、装潢、旅游等各类周刊,把版面资源和广告资源糅合在一起。2005年年底,报社成立了采编一体化独立运行的《生活周刊》编辑部,每周五推出16个版双面彩印的《萧山生活》周刊,将其作为“一报一刊”的重点工程之一来打造。在公关策划上舍得投入,由报社出面举办大型会展、媒企联谊活动等。

报纸发行主攻有效市场。以前,习惯于利用行政指令搞发行,缺乏市场需求意识。转型后,我们在发行上转变观念,确立了“发行是检验报纸是否真正走向市场的一把尺子”的理念,制定并实施了报纸走向市场的经营策略。转型后的第一年,征订工作实现“提价增量”的历史性突破。之后,我们及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优化发行结构、做大有效市场上来,并对市场进行细分,推出一系列的营销推广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以服务促征订,使有效发行市场份额年均递增20%以上。

实施报网互动。2005年初,我们巧借外力拓产业,利用广电资源,引入民营资本,成立并控股萧山网,实行公司化经营,这在全省新闻网站中是一个创新之举。经过近两年的运营,萧山网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步实现了体内良性循环和报网的有效互动,页面浏览量每天达到十万人次,当日世界排名(Alexa)已上升到第一万名左右。

2006年上半年,我们实施了阅报栏建设工程,引进利用现代科技研制的“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报社组建了传媒广告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管理,同时经过公开招标,导入市场运作模式,确保当年投资、当年收回成本,并力争当年赢利。第一期工程在城区主要闹市街道设立了230只阅报栏,第二期“进镇进村”工程已启动。这些新颖的阅报栏,不仅美化了城市市容,配合了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同时也提升了《萧山日报》的形象,扩大了报社的社会影响力。《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10月17日对此进行了报道。

跨区域发展。根据杭报集团“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增长模式的转变”的总体要求,我们于2006年3月通过公开竞拍获得了河南省《三门峡日报》及其《西部晨风》周刊的三年广告代理经营权,在当地独资创办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作为《三门峡日报》广告经营的法人主体,独立运作,自负盈亏。经过半年的运行,广告经营同比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县市区域报与地市级党报在广告经营上进行跨区域紧密型合作并取得双赢,这在全国报业界并不多见,它为县市区域报报业经营跨区域发展积累了一些新的经验。〔孙焕林:萧山日报社社长、总编辑;董建中:萧山日报社经营管理办公室主任。压题照片为孙焕林〕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

分组会演讲·论文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党报责任

王守卫 王小霞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任务,负有“喉舌”使命和产业职能的新闻传媒担当着正确宣传、积极引导和稳步推进的重大责任。尤其是作为党重要宣传工具的党报,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传播社会主流声音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不辱使命,担负起更多的责任,有更大的作为,做和谐社会的促进者。

一、和谐理念的传播者

党报传播和谐理念,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客观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在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已明显出现多样化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多样的社会要和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形成广泛的共识。新闻媒体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新闻宣传,让人们认识到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的社会,怎样建设和谐社会。

传播和谐理念的基本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确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总体部署和各项举措。党报除了要原原本本地登载这些内容外,还要对其进行细化分解,让人们对博大精深的和谐社会理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通过生动鲜活的新闻事实的宣传,告诉人们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2006年以来,《鞍山日报》在理论版开辟专栏,请有关专家从不同角度谈对和谐理念的认识。在新闻版开辟“多棱镜”专栏,及时报道和谐社会构建中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今后,我们还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用于和谐理念的宣传,使之渐入人心。

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和谐社会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最基本的层面看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党报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

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鞍山日报》在理论版开辟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家谈”栏目,发动社会各界人士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畅谈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看法,以事说理,明辨是非。

2006年年初,鞍山市委、市政府提出2008年鞍山争取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的目标。我们认为,这是党报传播主流价值观的良好载体和契机。《鞍山日报》开辟了“寻找百姓中的文明之星”活动,大力弘扬文明思想和文明行为。我们还开展“新闻直通车进社区活动”,每周日,“新闻直通车”都开进社区,记者深入社区居民中宣传“创城”工作,请社区居民讲述自己身边的文明和不文明事,对“创城”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科学发展的推动者

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拥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受到了环境、资源等各种因素的制约,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中也遇到了一些新的矛盾,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所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因势利导,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

我们必须坚持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想,把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贯穿到新闻宣传的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成果、教育医疗卫生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内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环境治理和保护等作为新闻报道重点,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鞍山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城市,过去,由于对矿山无限制开采,形成了一些废弃的尾矿坝,成为城市环境的污染源。近年来,鞍山市对矿山进行大规模复垦,《鞍山日报》紧密跟踪矿山复垦取得的每一个可喜成果,激发人们改善环境、建设家乡的热情。鞍山也是个能耗大市,《鞍山日报》密切关注每一个时期能源消耗统计数据,告诫各单位和广大群众树立节能降耗意识,努力建设节约型城市。

鞍山市十次党代会提出“总量倍增、位次前移、追赶沈大、殷实和谐”的奋斗目标,使鞍山成为辽宁中部城市群和辽东半岛开放型经济的隆起带,率先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围绕这一目标,《鞍山日报》开辟“加速经济隆起 建设和谐鞍山”专栏,组成报道小组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分结构调整优化篇、鞍钢改革发展篇、非公经济发展篇、县域经济发展篇、科技进步篇、对外开放篇、以人为本篇、社会事业篇、可持续发展篇等部分,推出大型系列报道,为科学发展鞍山唱响主旋律。这一系列报道目前正在进行中,已发表稿件100多篇,而且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开展下去。

三、和谐文化的建设者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良好的文化条件。媒体要担当起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重任,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党报要带头宣传好和谐文化。一个既对传统文化发现不够又无现代文化的城市算不上一个和谐的城市。党报必须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宣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读者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鞍山日报》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做和谐文化建设的表率,努力把积极向上、美好阳光的文化展示给受众,营造和谐氛围,以此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

从2004年开始,《鞍山日报》开展了“文化之旅”新闻报道活动,组织专门报道小组进行实地探访,辟出专版对鞍山市的文化资源进行详尽报道。一些专家认为《鞍山日报》此举为鞍山市的文化资源建立了一个档案。许多读者读后感慨地说:“没想到鞍山还有这么多令人自豪的宝贝。”《鞍山日报》的文体版也十分注意对本土文化体育新闻进行宣传报道,增强广大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针对鞍山市场上一度出现的“黄色二人转”问题,《鞍山日报》与文化部门密切配合,邀请广大市民共同参与,自觉抵制“黄色二人转”,大力倡导“绿色二人转”,净化了鞍山的文化市场。

中共鞍山市十次党代会把全面推进文化建设,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作为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报道力度,挖掘文化产业发展的典型,深入探讨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推进鞍山文化产业发展。

党报要带头建设好和谐文化。新闻媒体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健康向上的和谐文化的重任,因此和谐新闻媒体建设本身就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2005年4月下旬以来,《鞍山日报》与中国移动通信鞍山分公司、华润(雪花)啤酒鞍山分公司合作,在人民公园、烈士山公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场举办了四场“和谐鞍山广场文化周活动”主题晚会。我们还举办了城区秧歌赛、毽球比赛、高中生篮球赛、背太太趣味大赛等活动,承办了许多国内体育赛事。既扩大了党报的影响力,又丰富了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今后,我们将每年都策划一些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文化内容服务人们的生活,充分展示新闻媒体积极参与和谐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

四、百姓民生的服务者

新闻媒体要做百姓民生的服务者,满足和谐社会中受众的知情权、话语权和参与欲。一是要及时报道受众欲知而未知的重要新闻信息,并请他们发表意见。二是要及时解读重大新闻,了解受众的反响。三是关注民生民情,帮助百姓解决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就业、就医、就学等热点、难点问题。

主流媒体长期以来在受众中的威信较高,说服力较强,对重大事件的报道可以在受众中形成范围较广、相对稳定的舆论,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鞍山日报》开辟“权威发布”栏目,每当面临一些重大事件,总是选择最恰当的时机发出最具权威的主流声音,使得各个行业、各个群体能够迅速准确了解、认识并把握经济社会跳动的主脉搏,并自觉与之合拍。

为给广大读者提供一个畅叙思想、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的通道,《鞍山日报》开辟“舆论调查”和“百姓关注”等栏目,专门反映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并请有关权威部门作出解答。

新闻热线是畅通言路的有效途径。《鞍山日报》舍得投入人力、物力办好热线,让尽可能多的公众参与舆论活动,并开辟了“百姓留言簿”、“回音”等栏目,把读者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在报纸上及时反映,促使问题解决。

我们目前所处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富不均的问题客观地存在着,一些原本就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如果再遇到天灾人祸,则更是雪上加霜。关心这部分人的疾苦,为他们摆脱困境奔走呼吁,报道社会组织和热心人士的“善举”、“义行”,弘扬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让更多的人都拥有“蓝蓝的天空”,享有“暖暖的阳光”,是党报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仅2006年,《鞍山日报》就先后帮助三个身陷困境的孩子摆脱了困境,对推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公众情绪的疏导者

本世纪头20年,“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两个基本的时代特征,也是我们新闻宣传在这一历史时期发挥作用的时代背景。能否有效地疏导公众情绪,化解和消除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新闻媒体要担当重任,努力营造和谐的传受关系,化解各种矛盾,有效引导舆论,做消除冲突的“减压阀”、平衡矛盾的“制衡器”、稳定社会的“稳压器”。

2006年以来,鞍山市开展大规模棚户区和危房改造,一些群众对有关政策不理解,纷纷上访,阻碍改造进程。我们请市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的有关人士,就广大市民提出的关于棚户区和危房改造的相关政策进行解答。我们还在一版开辟“告别棚户区”专栏,及时报道拆迁工程的进展情况,解除广大动迁户心中的疑虑。与此同时,发表评论,讲清棚户区和危房改造的意义,教育和鼓舞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棚户区及危房改造,各方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这些宣传报道起到了很好的稳定社会的作用。

由于企业改革发展中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2005年9月,鞍钢部分职工上街游行。《鞍山日报》加强对鞍钢的正面报道,让广大读者了解近年来鞍钢取得的巨大成绩,理解鞍钢的难处,认清稳定对鞍钢及广大职工的重要意义。与市委统一步调,统一声音,引导广大群众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共同为建设和谐鞍山做贡献。

六、社会时弊的监督者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不等于只宣传正面,宣传构建和谐社会也不等于回避矛盾。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新闻媒体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和促进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开展的舆论监督,必须以“四个有利于”为前提,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弘扬正气,针砭时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通过舆论监督,最后达到:对尚未形成的歪风邪气起到震慑作用;对即将出现的社会危机起到预警作用;对已经出现的不满情绪起到缓释作用。

在开展舆论监督时,党报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能“包揽诉讼”、“包打天下”,不能把舆论监督作为提高发行量的手段,更不能以舆论监督为名谋取个人私利。

两年前,鞍山市一家酒店为经营方便,擅自把门前七棵十几年树龄的银杏树砍伐。记者得知此事后立即前去采访。当时,酒店老板通过各种关系到报社说情。我们认为,该酒店的这种行为性质极其恶劣,党报应该顶住各种压力将此事曝光。报道见报后,引起市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这家酒店受到了应有的处罚,对乱砍滥伐行为起到了有效的震慑作用。

2005年以来,《鞍山日报》开辟了“百姓热点问题求解”专栏,记者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对一些热点难题的意见和建议,到有关管理部门详细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如针对解决站前交通拥堵问题,发表了《虹桥通行 单向还是双向》;针对噪声扰民问题,发表了《禁鸣喇叭 众说纷纭》;针对早市晚撤问题,发表了《早市缘何晚而不撤》;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发表了《关注百姓健康》;针对教育乱补课问题,发表了《“补”与“不补”的碰撞》;针对教育收费问题,发表了《孩子念书“费”几多》……这些报道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另外,《鞍山日报》还开设“评选最差小区”活动,请广大群众参评,新闻报道及时跟进,促进了城市环境的改善。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新闻舆论监督力度,探索舆论监督的有效方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七、媒体创新的实践者

构建和谐社会,对媒体有些什么要求,新闻工作者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将是每一家媒体、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需要认真解答的课题。我们新闻工作者,理应在这场伟大的社会实践中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勤于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业务素质,把我们的队伍真正建设成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全面发展的队伍,把我们的党报建设成为科学发展、和谐运行的报社。

1.创新内容产品:树立“三贴近”思想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也是新闻媒体创造和谐舆论环境的重要实现方式。只有牢牢把握“三贴近”思想,才能有效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20世纪邹韬奋办报,把读者当成亲人,处处为读者着想,做读者的知心朋友。许多青年不便或不愿告诉父母的事都写信向他请教。这种同读者保持和谐传受关系的做法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的新闻传媒特别是主流媒体,或多或少地残存着“官本位”、“媒体本位”的思想,在强化与受众的互动关系上重视不够。以会议新闻和工作报道为例,很少考虑受众的需求,报道模式单一,缺少新闻价值,形式呆板、枯燥无味。这样的新闻报道,既引不起受众的兴趣,还很容易引起受众的逆反心理。我们要努力改变这种局面,在传播内容上,站在受众的立场上,想受众之所想,帮受众之所需,急受众之所急,以此拨动受众的心弦,使受众产生共鸣和互动。在传播的表现形式上,摒弃高高在上、发号施令、指手画脚、板着面孔教训人的方式。少一点耳提面命,多一点娓娓谈心;少一点居高临下的灌输,多一点平等交流。《鞍山日报》努力把版面让位给广大群众,登载发生在街里巷外的本地读者关心的新闻和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文化、生活知识。投入大量人力对社区新闻进行报道,开辟“走千家进万户——记者行动”专栏,实时展现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

2006年“重阳节”前夕,《鞍山日报》开展了“寻找金婚伴侣”活动,请结婚50年以上的老夫妇讲述自己的爱情故事,鞍山报业集团新闻图片社为“金婚”伴侣免费拍摄婚纱照,组织这些老人参加金婚庆典。这一活动引起了广大老年朋友的热烈响应。许多老人平生第一次拍婚纱照,他们既为自己作为“小人物”能登上党报“大雅之堂”而兴奋不已,也对党报这种以人为本的办报思想赞赏有加。今后,这种与百姓互动的活动我们将经常开展下去。

2.创新内部机制:建立考评制度,鼓励多出精品

没有先进的内部管理手段,就难以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也很难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为了引导从业人员树立专业精神,刻苦钻研业务,在急、难、险、重报道中堪当重任,创造精品,几年来,《鞍山日报》一直坚持执行A、B、C稿评分制度,并按季度张榜公布,许多优秀人才就是通过这种考评机制脱颖而出的。而对于年终排名末位者,则坚决进行交流甚至淘汰。我们还实行首席记者制、新闻策划制和编辑人制度,在管理层之外引进智力层,使新闻报道更具强势。

管理出“效益”。现在翻开我们的报纸,表现形式呆板、表达内容陈旧的报道少了,写作手法新颖、新闻事件鲜活的新闻多了,其中新闻版的昨日新闻占三分之一以上比例。许多报道受到省市领导的好评,同时得到读者的广泛认同。

3.创新媒介形态:报网互动,传统与新媒体结合

互联网的出现正在对传统的纸质媒体形成冲击。面对冲击,党报必须积极应对,于是“报网互动”这个新名词在2006年的中国报业广为流传。

传统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最大的优势是作者队伍强大——无论是记者、编辑还是专副刊作者,都有较高的素质,而这恰恰是网络媒体的弱项。在网络上,谁都可以说话,“有信息,没观点”、“有声音,没权威”,缺少或没有可信度,更难讲权威性。而在新闻的真实性上,往往需要求证于主流媒体的权威渠道及声音。报网互动,可以使二者优势互补,形成最佳宣传效果。对《鞍山日报》而言,报网互动早在2002年就已经开始。当年,我们创办了门户网站千华网,把报纸的内容按版面和类别在网上发布。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平面媒体受出报周期限制不能及时发表,我们便在互联网上进行发布,从而收到攻破谣言、以正视听的效果。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网民人数的不断增加,我们正不断探讨报网互动的新途径,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更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单一的平面媒体具有综合、立体、报网优势结合的现代媒体特色。相信这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党报发展的一个新契机。

4.创新经济结构:改变广告比重过大及其不合理结构

2005年,中国传媒业“拐点”突至,广告经营遭遇“寒流”,增速放缓、赢利下降,许多媒体出现负增长,个别媒体甚至入不敷出,最终难以为继、走向关闭。先有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坦言“都市报的冬天提前来到了”,随后业内人士纷纷惊呼中国报业的冬天到了。经营中广告占报业经济比重过大,广告结构不合理,是导致一些媒体不堪一击的重要因素。媒体应对“寒流”的根本之策是提高核心竞争力。

首先,要改变经营中广告一枝独秀的状态,走多种经营之路,实现多元化发展。《鞍山日报》立足主体,多元发展,看准的就干,在多种经营中曾经探索出了许多有效的途径。目前,我们的印刷厂、出租车公司、彩扩公司、旅行社、航空售票处、房产公司等经营实体发展态势良好。《千山晚报》小记者学校、千华互动公司、创先通讯公司等也已起步运营。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拓展多种经营空间,除继续办好已有的实体外,还要积极介入其他新的经营领域,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要使广告构成比重达到和谐,优化广告的内部结构。2005年一些媒体的经营危机,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之一就是必须适时调整广告结构,广告经营决不能“偏食”。合理的广告结构,是媒体提高抗风险能力的保证。广告结构合理了,才不会一遇风吹草动就使媒体摇摇欲坠。当然,如何才是最合理的广告结构,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比例标准,不同地区的不同媒体要视自身具体情况而定。但毫无疑问的是,媒体的广告经营不能仅仅依赖于房地产、药品等一两个行业。比如房地产广告,一位媒介研究专家认为其所占一家媒体广告总收入的最合理的比重是15%左右。随着居民消费的增长和社会分工的细化,我国的分类广告市场还应该有很大的增量空间,而且媒体所普遍依赖的房地产、汽车等广告品种,也将越来越多地转入分类广告中。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深入探讨和研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党报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舆论氛围任重而道远。只有担当好上述七种角色,才能达到让党和人民都满意,使媒体自身和谐发展,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王守卫:中共鞍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鞍山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王小霞:鞍山报业集团总编助理。压题照片为王守卫〕

信息公开为党报内容创新提供全新的信息环境

郭洪新

信息公开是党和政府提高和增强执政能力的重要选择。党在执政过程中的信息化意味着党和政府的决策信息公开,意味着党和政府通过新闻发布、信息网络等渠道为社会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服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多次提到这个问题,比如“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深化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及时发布公共信息,为群众生活和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增进党的团结统一,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由此可见,信息公开将是党报今后长期面临的一个重要信息环境。如何面对、适应信息公开这一新的信息环境,进一步发挥好党报新闻宣传的优势作用,是党报工作者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政务公开为党报内容创新提供的信息资源优势

党务政务信息公开,是指按照党和政府的有关法规的规定和各地实际情况,除依纪依法应当保密的事项外,其他所有党员群众关心的问题在适当的范围内予以公开,以不断增强党和政府组织工作的开放度和透明度,使党员、干部和群众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政事务。党务公开还要求各级党组织逐步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党代会代表提议的处理和回复机制,党的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制度,党的代表大会提案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1.信息公开为党报创新提供了政策保证和信息支持

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对以传播党政信息为工作重点的党报工作者而言,获得和运用的信息资源将会前所未有地增多。党报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强大的新闻报道和信息解读能力,及时地对各级党政部门的政务信息进行集纳、整理、加工和发布,报道好、解读好这些权威信息资源,使党报读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主导国家、地区的重要政务信息,就一定能够使党报打开一片新闻报道的新天地。

除此之外,还要看到,正如吉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毕政所说,党报还拥有“独有的信息资源。党委机关报,带有党政机关的性质。这种独特的报纸定性,决定了我们能够掌握独特的信息资源,能搜集到我们所需要的相关资料,比如像省厅的一些重要的相关统计数据和文件、对一些问题的相关分析等;和一些重要部门如省委办公厅、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以及其他研究部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样针对一些热点、热门问题,我们能够很容易搜集到各方面[1]的材料,也有能力召集各方面的专家,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些独有的信息资源,加上公开发布的党务和政务信息,从信息资源上看,党报获得了创新报道内容的政策保证和信息支持。

2.党报的独特地位为党报引领舆论导向巩固权威性奠定基础

党报和党政各部门长期保持着天然的、密切的联系,具有党和政府所具有的立足点和宽广视野,能够准确、及时地获得重大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掌握舆论导向的走向,主导新闻的观点。这些都是其他报纸所无法比拟的。党报应当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政治信息资源,奠定自己在媒介中无可动摇的地位。

由于党报尤其是中央级党报的特殊地位,他们经常可以和新华社、中新社同步获得这些新闻,在一些重大新闻报道中占有明显的优势地位。同时,党报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媒体,它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分析、评论能够获得更大范围内的传播,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党和政府新闻宣传资源的配合支持,从而影响其他媒介的议程设置。这也在无形中强化了党报的权威性,有助于提升党报的竞争力。因此完全不必借助对重大党务政务信息的独家垄断。

3.党政网络系统将成为党报内容的主要信息资源“信息就是资源,就是财富,就是力量”。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平台的信息网络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各级组织的神经系统。瑞典在运用网络进行政务信息公开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经验,“瑞典政府各部门负责新闻工作的人员都有瑞典通讯社、报社和外国驻瑞典记者的通讯地址、电话和传真号码,平时发布的新闻公报一般以传真方式发给各新闻媒体,方便而快捷。近年来他们还在因特网上设立电子信箱,其发布的新闻全部储存在里面。因打开其电子信箱的口令是公开的,各新闻媒体和公众随时可以调阅这些公报。并且设计了常见问题的对话和[2]计算机软件,采用政府机构24小时电子自助方式提供信息服务”。

近年来,我国信息公开的网络化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党和政府的网络电子平台,涵盖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宣传、新闻发布、工作论坛、重要文件查阅、干部培训等各项工作,从而构建起一个涵盖范围较宽、功能较全、权威性更强的党务政务网络系统。为党报新闻工作者获得和运用信息资源提供了便利条件。

党报工作者要看到未来我国信息公开的趋势,要提前判断未来党报工作者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即能够在政务信息直接面对党员、干部、百姓的传播环境下,依然能够发挥好信息桥梁的作用。不能满足于简单地把政务信息原封不动地或稍微加工后搬到报纸上,而要能够更加深入、具体地阐释,要从更高层面上,在信息的把握、解释、分析等方面,为党和政府部门、党报受众群体当好称职的新闻信息服务工作者。

二、目前党报在内容提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梅宁华社长在《中国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对报业发展格局的重新思考》一文中提到,“目前很多报纸并没有做到位,比如,正面宣传报道不到位,成就报道没亮点、没分量,宣传报道不得要领,浮皮潦草;舆论监督不到位,要么不敢拿起批评的武器,要么在批评时把握不住问题的实质,打不中要害,没有力度;新闻策划不到位,报纸策划不出生动、有趣、可读性强的新闻,很多记者撞上一条是一条。这样的报纸当然不能跟读者有效沟通和形成共鸣,所以读者就不愿意看,不愿意买。”目前的党报在新闻内容的提供上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信息公开的新形势,应该说,为我们发挥好党的优势作用提供了更好的信息环境。

1.传统内容结构设计束缚党报信息表达

传统党报的内容设计和运行程序,束缚和阻碍了党报信息表达的潜力,使得新闻工作者的创造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过去,编辑部写、编、审一条龙,文稿是层层的单向传递,总[3]编辑不能及时掌握稿源情况,终审大样只是就稿论稿”。这是在传统信息环境中,报纸版面有限,信息发布和稿件运行程序的必然选择。另外,各媒体都简单依据新闻报道的领域,设置时政新闻部、财经新闻部、社会新闻部、工商新闻部等等,把党务政务信息归口分类报道,当然,时至今日,这种分类分工依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应当补充的是,对于信息公开的整体环境,新闻报道实际上应当立足于信息对社会的综合影响进行考虑,不能拘泥于部门和报道类别。从本质上讲,这是限制党报出有深度的大稿,使党报只能疲于报道会议消息、告知性新闻,新闻内容面面俱到和内容平淡的重要原因。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党报的信息能力,也就是党报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获取、加工处理信息以及分析判断信息的能力是很强的,但是,传统的采编观念和运行流程,对于党报信息能力的发挥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2.“跑口”记者供稿不能适应庞大信息公开的政务需要

任何对重大新闻发布权的独占,必将导致新闻报道方式的单调,进而损害新闻的传播效果。但是,我们现在的新闻采访的方式,基本上是以“跑口”记者来对专项党务、政务部门,或者是专项领域负责报道的。这是一种传统的报道方式。“跑口”记者报道的优势,是保证对相应报道部门和领域比较熟悉,不漏掉重要的新闻。但其劣势同样明显,就是记者容易单兵作战,报道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很难融入到报业整体的报道体系之中。容易出现不稳定、不深入的情况,遇到突发事件,“跑口”记者更不能适应多层次、大批量新闻信息服务的要求。在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化的今天,“跑口”记者个人供稿的方式,只有结合专题报道组、政务信息报道策划编辑体系,才能发挥好整体和个体良性互动的作用。

3.党报不能完全模仿都市报的报道方式

面对报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尤其是看到都市报、晚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比较好的广告、发行业绩,阅读率持续上升,有些党报工作者把党报竞争力不足的原因归结为党报自身,认为“老百姓就是不爱看党报”,提出“一版交给党、二版交给市场,要闻版交给党、其他进市场”的错误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教授蔡雯谈到党报的优势时,她认为,党报具有人才资源的优势、信息资源优势、品牌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但是,如果党报放弃了自身的优势,而去与都市报争夺眼球,既不符合报业机构设置的要求,也未必就能在报业市场上取得成功。多年来,许多成功党报积累的经验表明,党报要占领市场,就必须打好党报的“信息牌”和“品牌牌”。正如吉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毕政所讲,“我们的经验是:深度报道在选材上一定要选择那些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不要猎奇,不要走偏方向。当它们的确是我们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时,才能引起共鸣,[4]才能产生好的社会效果,才能提高报纸的权威性。”

三、发挥党报资源在网络时代打造内容的优势

党报有着非党报无可替代的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党报权威性的确立,要看党报在重大新闻、突发新闻、党务政务报道、典型报道及广大人民群众热切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报道上的报道作为。如果在这些方面的报道水平与质量提高了,发布这些信息的时机把握好了,党报的权威性在报业竞争中就能凸现出来。

1.创新党报内容结构,构建政务信息背景下党报的全新内容

过去党报的结构比较固定,党务信息和政务信息基本刊登在有限的国内新闻、本市新闻等专版上,这样就造成了比较僵化的内容结构。有重大信息发布,则空间有限就成为制约新闻报道的瓶颈;而无重大信息发布,则成为填塞杂七杂八信息的“万能之筐”。另外,对于有限的版面,一些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和有分量的评论,缺乏足够的发布平台。

在信息时代,人们更渴望知道深层的、核心的信息,这也是在网络时代,党报增强其自身舆论影响力、社会公信力的必然选择。另外,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使得党报对于信息的初级发布和告知,失去了原来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面对消息灵通的读者,版面数量有限的党报在信息规模上相对处于不利位置,要出奇制胜,就只有在报道内容的选择、加工和价值提升上做得更出色。这不仅取决于新闻记者和编辑的素质,更重要的是靠新闻生产管理者的运筹帷幄和组[5]织协调”。因此,党报必须善于采撷、筛选、整合、加工信息,搞好分析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等,承担起释疑解惑和引导舆论的职责,帮助读者从深度和广度上把握社会脉搏的跳动,认清事物的变化规律和发展方向。

2.打造党报新型采编系统,为党报内容创新提供程序上的保证

党报的报道体系,由于历史的原因,也是比较固化、僵硬的。虽然按照过去分领域设置报道体系的做法,仍然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合理性,但是,对于新型的党务和政务机构,对于网络化时代报纸竞争的新形态,报业必须相应地设立若干以内容策划为重点,以随时随地应对突发公共信息报道为职责,能够把内容做精、做细、做出观点的新型报道机构。

实际上,在报业实践过程中,有的报纸已经在专题策划、专版制作上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比如,《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版之所以能够在“新”与“深”之间寻求平衡,除了有比较强的策划意识外,更重要的是其创新了采编体系,形成了编辑和记者的良性互动、能够打机动仗的人力运行程序。“绝大多数稿件都由编辑主导,因而对编辑的专业水平和临场应变能力有较高要求;记者如何根据编辑的要求按时按质完成稿件,既考验编辑与记者的沟通机制,也考验[6]记者的报道能力”。这些经验对新时期的党报在打造新型采编系统时能够起到参考借鉴的作用。

3.积极采用网络手段,运用数字化方式推进党报内容的采编

主动运用好网络资源也是党报创新内容的重要方面。目前,党报工作者有条件通过数字化网络渠道,在第一时间掌握一般性的政务信息,从而更好地促进策划机制的运行和深度报道的开展。由于网络媒体的冲击改变了媒体的生态环境,党报要想在这种新的生态环境中保持持续的生命力,就应及时调整自身功能,迅速做出应对之策,能否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有效进行信息整合对于报纸价值的提升尤为重要。因为,网络时代的报纸编辑记者,应该是既具有较高的新闻素质,又掌握电脑和网络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已经是目前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共识。〔郭洪新: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新闻与写作》杂志主编〕[1] 褚凰羽:《深度报道要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问题——访吉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毕政》,《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10期。[2] 曹爱民:《瑞典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的独到之处》,《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11期。[3] 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351页。[4] 褚凰羽:《深度报道要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问题——访吉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毕政》,《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10期。[5] 蔡雯:《集优势资源打造主流媒体——对党报改革的思考和建议》,参见郑保卫主编:《论传媒改革与发展》,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6] 甘露:《在“新”与“深”之间寻求平衡》,《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12期。

坚持党报改革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江海波《巴音郭楞日报》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党委机关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成立于1954年6月23日,是新疆五个、全国三十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由蒙、汉、维、回等37个民族组成。全州辖八县一市,首府为库尔勒市。巴州周边除与八个兄弟地州相连外,还与青海、西藏、甘肃等省区接壤,总面积48.27万平方公里,是全国行政区划最大的地州,号称华夏第一州,总人口117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2%。《巴音郭楞日报》的前身是库尔勒专区机关报《库尔勒报》,创刊于1959年元月1日。1960年12月1日,库尔勒专区撤销并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报》即改为《巴音郭楞报》。之后,便以汉文、维吾尔文两种文字四开四版,每周出版一期。1962年,国家经济困难,财政无法支持,报纸停刊。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为了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学习,报纸又以蒙古文、维吾尔文、汉文三种文字重新出版。1971年10月,《巴音郭楞报》再次停刊。1985年,《巴音郭楞报》经过五年的试准备时期,终于第三次出版。

复刊初期的《巴音郭楞报》为周三刊,四开四版,以汉文、蒙古文、维吾尔文三种文字通过邮局在国内公开发行。经过七年的艰苦奋斗,1992年发生了飞跃性变化,报纸告别了铅字排版,改为激光照排。1995年,报社对报纸版面进行了全面改革,采取了三大一小的报纸版面设计方案。经过数年的努力,报纸愈加走向成熟。

为了适应自治州大开放、大发展的需要,《巴音郭楞报》(汉文版)于1998年由周三刊改为周六刊。2001年12月1日,《巴音郭楞日报》出版对开大报。

多年来,尽管《巴音郭楞日报》做了许多努力想加快发展步伐,但由于种种原因,仍然未跳出传统党报的理念和模式,政府投入逐年递减,开发能力有限,发展建设缓慢。推进党报改革,坚持正确导向,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巴音郭楞日报社几代报人不懈的追求。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实践始于2003年8月8日。

2003年8月8日,巴州党委决定和新疆经济报系合作出版《巴音郭楞日报》(汉文版)后,我们不但引进了先进的办报理念,而且在人事、工资、版面、发行等方面实施改革,短短三年时间内使党报影响力日益增强,发行量由合作前的一万余份增加到现在的四万余份,广告年收入由合作前的30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500多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国有资产不断增值。班子团结、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印刷设备更新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初步实现了巴州党委提出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在坚持党报改革、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工作中,我们着力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党报性质不动摇,强化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政治优势

2003年8月8日合作办报后,根据巴州党委和报系的要求,结合《巴音郭楞日报》实际,我们提出“权威、快捷、可读、新锐”的办报理念。采编工作中,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动摇,坚持党管媒体和党报性质不动摇。努力把党的宣传工作和媒体的新闻特点结合起来,认真落实“三贴近”和“三深入”要求,紧紧围绕州委、州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始终坚持作为州委机关报的权威和高度,主流媒体的政治优势和舆论引导能力不断增强。《巴音郭楞日报》常年开设“政令发布”、“政令解读”、“政令追踪”、“政令盘点”等栏目,在政策引导和百姓关注之间寻找结合点,每当遇到老百姓关注的重大决策,都认真进行解读,真切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重大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我们坚持在州委的正确领导下,不失语、不添乱、主动参与、正确引导。2004年4月,改制企业库尔勒棉纺厂的上千名职工到州委、州政府楼前上访静坐,要求妥善解决遗留问题。由于静坐上访人员较多,对立情绪较大,州委和州人民政府的声音一时传达不下去,工作人员深入不进去,社会上议论纷纷。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巴音郭楞日报》立即组成报道小组,详细采访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重点突出了企业改制的背景、原因、存在的问题、政府的职能及解决问题的途径、措施等,连续报道见报后,职工的情绪逐步稳定,谣言不攻自破。由于舆论引导正确、及时、到位,加之政府很快采取应对措施,使这一重大突发事件很快得到平息,没有造成进一步的负面影响和其他损失,报道的效果使党委政府满意、群众高兴。

二、提高办报质量,巩固主流媒体的主导地位

不断提高办报质量,努力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党报能否赢得读者、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的关键,是主流媒体能否巩固主流地位、正确引导舆论的关键。改革与合作办报前,《巴音郭楞日报》为黑白套红印刷,2003年8月实现彩印,合作办报三年来,在广泛征求读者意见的基础上,已进行五次改扩版,使每个版面的定位和栏目的设置更加符合党委的宣传要求和报纸的健康发展及读者的阅读需求水平,赢得了广大读者对《巴音郭楞日报》的信赖与支持。第五次改版后的《巴音郭楞日报》在体现党报特色、传递党的声音、反映人民心声的同时,提出了“创新经营特色资源”的新理念,即把“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语言特色”和回到新闻本身作为改版的追求。强化新闻的深度和思想内涵;传播具有巴州特色的地域新闻、地域文化;增强民生服务意识,传递基层声音。改版后的《巴音郭楞日报》还增设了“记者调查”、“互动声音”、“百姓故事”、“新闻发生”、“石油新闻”、“兵团新闻”、“巴音笔会”、“作家专栏”、“重点要闻”、“时事热点”、“财富经济”等全新的栏目和内容。在时政要闻上,我们改进党政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把更多版面留给基层;在国际国内新闻上,我们注重广泛性和典型性;在文体娱乐新闻上,我们注重健康和准确,不偏颇、不猎奇;在社会新闻上,我们重视真实和深度,不低俗、不炒作;在民生服务新闻上,我们重视贴近性和实用性,不误导、不跟风。五次改扩版使报纸质量逐年提高,体现了主流舆论的正面引导能力,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全社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2005年5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给巴州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团员青年回信,当时正值五一长假,报社马上通知三种文版的全体采编和印务出版人员回到工作岗位,并在5月5日的报纸上全面报道了事件的经过和意义,紧接着又连续报道了总书记回信后在巴州大地产生的巨大社会反响。通过报道,鼓舞了全州各族人民扎根边疆、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士气,凝聚了全州各族人民团结拼搏、奋发有为、共建美好家园的决心和力量。

三、提高发行量,扩大覆盖面,深得读者认可,不断增强舆论引导实效

发行量的多少,是衡量一张报纸是否受到欢迎和认可的重要指标,也是主流媒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巴音郭楞日报》从2003年8月8日起就和新疆经济报系联合成立巴音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由广告中心、发行中心、印务出版中心、行政管理中心、财务中心和督察人力资源中心组成,开创了邮发、自发和零售三位一体的发行体系。改革与合作办报前,《巴音郭楞日报》以公订和邮发为主,少有零售,改革和合作办报后,由于发行体制的创新,实现了公费订阅和自费订阅相结合,期订和零售相结合,邮政发行和自办发行相结合,《巴音郭楞日报》(汉文版)已由联办前的对开四版扩为现在的四开24~32版,发行量由过去的一万余份增加到四万余份,在汉族人口中平均15个人就有一张汉文报纸;在蒙古族人口中平均17人有一份蒙文报纸;在维吾尔族人口中,平均40人有一份维文报纸。

发行改革不仅使《巴音郭楞日报》的订阅面覆盖到巴州所有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县、乡、镇、村、农牧团场、石油、部队、铁路等行业和单位及广大市民、农牧民手中,还使发行速度加快,确保了新闻的时效性。库尔勒市区、市郊的读者当天早晨开门见报,机关和附近县城都能上班见报,远离首府800公里之外的且末县也能在第二天一早阅读到《巴音郭楞日报》。

四、采编经营分离,加强队伍建设,为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供制度和物质保障

采编与经营相对分离,是保证党报性质不变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新版《巴音郭楞日报》(汉文版)实行采编与经营相分离,采编系统在报社党委领导下,全面贯彻州委意图,确保州委机关报性质和地位不变;报纸的广告、发行、印务等经营活动主要由新成立的巴音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运作。全体员工除州委任命和《巴音郭楞日报》(汉文版)管委会任命的干部外,一律打破身份、资历、职称、学历、职务、工龄、年龄等限制,采编、广告、发行、印务、后勤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全部进入公司,实行聘任上岗。所有人员的岗位设置、工作安排、考核标准、升迁去留、福利待遇等均严格按照有限责任公司的章程和党报管理特点进行设置和管理。

加强采编队伍建设是确保报纸质量的关键,也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断创新舆论引导水平提供保证。2003年合作办报以来,大量新人、年轻人参加到党报的改革中来。为了让这支年轻的队伍尽快成长,报社通过多种形式对采编人员予以培训:将采编骨干送到自治区举办的业务骨干培训班培训;邀请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社、新疆经济报系等中央、自治区媒体以及大学、研究部门的专家、学者、记者通过集中培训、讲座、稿件指导等形式予以培训,学习新疆经济报系新闻报道的采写手法,使新闻报道和表现手段实现多样化;常年坚持通过每周五采编例会进行培训;每日的“新闻选题策划会”、“编前会”、“要闻定稿会”采编程序,也通过执行副总编协调指导进行培训。2006年7月份,还邀请全国著名学者黄克剑教授前来报社讲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培训和实践锻炼,一支新型的采编队伍健康成长,为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打下坚实基础。

合作办报后,通过专业的经营队伍的组建和培训,《巴音郭楞日报》的广告年收入增长四倍,由过去的330万元猛增到1500万元左右,发行年收入由过去不足百万元达到现在的400多万元。收入的增长、设备的升级和员工待遇的改善为党报改革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使正确引导舆论、媒体发展壮大、读者市场认可形成良性循环。

五、精心策划,全面互动,充分发掘新闻资源,努力增强党报的影响力

合作办报后,报社编委会专门成立新闻策划机构,并根据州委对宣传工作的要求和新闻事件的特点,针对党和政府有关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部署、重大决策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陆续策划了“人在巴州五十年”、“十大杰出青年”、“感动巴州的十大女性”、“大山里的孩子进城过六一”、“接残疾儿童回家过节”、“关注农民工”、“贫困大学生的命运”、“时代先锋”、“新农村、新生活、新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新型工业化园区建设”等一系列新闻报道,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和良好反响。通过“贫困大学生的命运”系列新闻报道,激发出广大读者关注贫困大学生命运的热情,截至目前,不仅使数十名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而且促使州、县(市)各级党政及教育、民政、工会等部门分别出台了确保州域内贫困学生就学的保障政策,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学生就学的困难。

经过几年的努力,《巴音郭楞日报》还建立起良性的读者互动、商家互动、市场互动、新闻互动、媒介互动等多种互动形式。如手机短信新闻互动;报纸与巴州人民广播电台、巴州电视台互动;与新华网、巴州政府网、亚心网等网络媒体的互动以及依托新疆经济报系互动平台,与全国30多家媒体建立了互动合作关系,全面提升了报纸的影响力。报道内容、形式、手段的不断创新,增强了报道的可读性。重点报道、典型事件、民生经济、娱乐休闲及形式多样的新闻报道,也使得报纸的实用功能与亲和力得以充分展示。

三年来,报社共有50多人次荣获全国新闻奖两个,中国地市州盟报新闻奖20多个,新疆新闻奖30多个。巴音郭楞日报社还被评为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荣誉单位和自治州成立50周年宣传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获“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专版银奖”和“头版优秀奖”,荣获全国八省区蒙古语协作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新闻摄影专版优秀奖、摄影优秀奖等殊荣。《巴音郭楞日报》的改革和合作办报引起了新闻界的高度评价。近两年来,全国记协、中宣部有关部门、自治区宣传出版单位以及兄弟报社经常到巴州调研,总结推广我社改革和合作办报的成功经验。

改革和合作办报的实践,也使我州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地州党报归属于公益类文化事业,特别是地处经济欠发达、人口稀少、经济总量不大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州,在坚持党报改革、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进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若干意见》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党委、政府对党报的支持政策和资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坚持处理好人的问题。坚持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不搞一刀切,要顾全大局,以人为本,理顺关系,化解矛盾,妥善处理,不留尾巴。《巴音郭楞日报》的改革实践说明,不断推进报社改革是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的唯一途径。〔江海波:巴音郭楞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

推进报业改革 办好地州党报

裘品华《阿克苏日报》是地处祖国西部边疆——新疆南疆地区的一张地州党报,创刊至今已有48年的历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报业改革逐步推进,党报事业健康发展。特别是近三年阿克苏地委与新疆经济报系联办《阿克苏日报》以来,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锐意创新,积极引进新的编辑思路、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报纸面貌发生新变化,党报走进千家万户,经营迈上新台阶,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显著扩大,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好评。经过三年的改革探索和实践,《阿克苏日报》已由四开4版周六刊黑白报,发展到四开16~32版周六刊彩色报。发行量由日均不足8000份增至近四万份,广告年收入由2002年的100多万元,增至现在的800多万元。编采、经营队伍由20多人发展到300多人。新疆经济报系跨地区联办党报的模式,不仅得到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自治区党委的肯定,也得到阿克苏地区各族人民群众的欢迎。中宣部将这种改革模式列为2004年度中国报业改革十个重大事件之一。

目前,《阿克苏日报》的改革与发展已走在新疆地州党报的前列。我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一、形成合作共识,推进报业改革

《阿克苏日报》作为地州党报是全国最基层的新闻媒体,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壮大,根本出路在于改革,早改革早发展,不改革没出路。新疆经济报系在领军人物苏继赏总编辑的带领下,创刊十几年来,致力于改革创新,积累了报业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被国内新闻界称为奔腾而出的西部报业“黑马”。2003年初当新疆经济报系提出跨地区联办地州党报的战略设想时,立即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自治区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等自治区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王乐泉在批示中要求联办双方密切合作,探索出一条办好地州党报的新路子。自治区领导的信任和期望,打破了跨地区报业经营的思想障碍,更坚定了合作双方携手推进报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阿克苏地委主要领导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边疆发展和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联办党报的重大意义,大力支持省会报纸联办地州党报这一全国尚无先例的改革创举。地委委员会议多次研究报业改革发展问题,确定联办报纸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地委书记亲自与新疆经济报系领导签订了联办《阿克苏日报》的协议。地委委员、宣传部长出任联办后的《阿克苏日报》管委会主任,指导联办报纸的改革和运作。与此同时,报社领导从推进报业改革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和联办报纸利弊等方面做好员工思想观念转变工作,引导员工认清改革是报业发展的希望,正确对待改革,积极参与到改革中来,逐步实现从要我改革到我要改革的观念的转变,形成共识,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热情,与新疆经济报系同仁精诚合作,共同努力打造新型党报,进一步解放和提高新闻生产力。

二、创新办报思路,彰显党报魅力

自2003年8月联办党报后,《阿克苏日报》在不改变隶属关系和党报性质的前提下,结合当地读者的需求进行了改扩版(由每期四开4版增至每期四开16版,现增至四开20版,2003年8月8日,新版《阿克苏日报》出到了108个版),将办报思路重新调整定位为“权威、快捷、可读”,以不断提高报纸的公信力、影响力;着力打造一张权威、可读的新型党报,把党报做大做强;使《阿克苏日报》更好地履行党报职能,发挥出党报最佳的宣传效益。

联办及报纸改版前,《阿克苏日报》的主要读者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加之版面少、信息量不大,报道内容单一,形式不活,报纸宣传的覆盖面受到影响,已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改革发展,不断创新。

为了切实增强党报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按照“权威、快捷、可读”的编辑思路,我们将报纸内容划分为时政新闻、社会民生新闻、国际国内时事体育新闻、文化娱乐副刊四大类,同时兼顾南北疆要闻动态。突出地方特色,立足阿克苏、报道阿克苏、服务阿克苏,融合机关报的优势与都市生活类报纸的长处,积极寻求党报新闻理念与市民新闻理念统一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党报的喉舌功能,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从细微处入手增强报纸关注民生民情的功能。三年间,对报纸进行了三次大的改版,使报纸宣传更能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满足更广泛读者的需求。2005年,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开办了地方新闻版——“龟兹新闻”,加大对地区东部库车、沙雅、新和、拜城四县经济社会发展报道的力度。近年来报纸通过一些有影响的报道把体现党性与人民性结合起来,把政策性、指导性与服务性结合起来,彰显了党报之魅力。我们明确新闻传播的具体目标是:咬定高端、吸引中端、团结下端,使党报成为主流人群的首选和必读的报纸。现在阿克苏人,读《阿克苏日报》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读报习惯已逐步培养起来。

遵循报业发展规律。实行采编与经营“两分开”,将经营部门完全推向市场,在全新体制下,让报业发展充满活力。实行“两分开”后,报纸的一切经营活动,如广告、发行等均由《阿克苏日报》的经营公司——新疆时代媒体有限责任公司来承担。采编部门和新闻宣传业务依然归报社管理,实行党委领导下的社长总编负责制。

联办后,《阿克苏日报》将经营部分全部推向市场运作的同时,对采编部分的管理进行了改革和机制创新。打破事业单位原有的管理模式及身份等级、分配制度,实行全员聘用制,优胜劣汰,所有的编采人员收入与岗位、绩效挂钩,能升能降,原有的事业编制全部进入档案保留。新的管理制度的推行,刺激了懒人,激发了勤人,提高了效率,提升了质量。

加强新闻策划,推动编采与读者互动,发挥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党报影响力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适应发展的形势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引导舆论的能力。近几年来,《阿克苏日报》围绕中心工作和民众关注的热点、焦点,推出了一批深受读者欢迎的报道和活动,如“马背电影队”、“沙漠人家”、“南京知青的38年心愿”系列报道,“2·15”乌什抗震救灾系列报道,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亮点工程系列报道,“爱心夏令营”活动、中小学生风筝大赛、“为贫困学生捐书献爱心”活动,“十佳军嫂”及“十大孝子”评选活动,“文明礼仪进社区”活动及“社区马大姐”系列报道,“拒绝网瘾、关爱青年”网吧大行动系列报道,“3·15”打假维权系列报道,“福彩献真情 爱心助学子”系列报道和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共鸣和各界群众的关注和信赖。同时改革也促进了本报新闻报道内容、报道形式和手段的创新。

党报的高度,就是高瞻远瞩,让报纸站在地委的高度来把握全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脉搏。拿阿克苏地区“十一五”规划的报道来说,不论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6122”工程、新型工业化建设,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阿克苏日报》无不是站在挖掘全地区精气神、把握它在区域竞争中的格局及全国、全疆产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策划新闻报道。2006年3月,本报先后在一版刊出的《阿克苏打造中国“红枣之乡”》、《阿克苏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两篇报道,引得自治区、地区领导的好评。

三、创新管理机制,激活生产要素

推进报业发展的动力是改革,而对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创新,是提高新闻(报业)生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条件。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与新疆经济报系联办《阿克苏日报》后大胆地、积极地、稳妥地引进了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具体说,就是在管理机构上,借鉴《新疆经济报》的成功经验,成立了由合作双方领导参加的《阿克苏日报》管委会、统管编委会和新疆时代媒体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编务由编委会具体运作,经营由董事会及公司具体运作。实行编务与经营相分离。报业经营实行股份化运作模式。联办的《阿克苏日报》和《巴音郭楞日报》总投资均为1000万元,其中新疆经济报系占85%的投资额,即向阿克苏和巴州各投资850万元,其他由联办地投资。

在编采业务管理方面,创新编采体系,更好地适应新闻生产的需要。原先《阿克苏日报》一直实行的是传统的部室、版组编采体系,编采合一。面对日趋激烈的媒体间的竞争和新闻资源的竞争,老的编采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改革中,我们打破了原有的机构设置,建立了全新的编采体系。按照版面定位和内容划分,设置了编辑中心、新闻采访中心、时事副刊中心及出版部等机构。强化编辑的功能,充实新闻采访的力量,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相互配合,同时加强新闻策划,以策划指导采访报道,突出新闻的时效,强调快速采访,当天新闻当天发;突出深度报道,要求记者沉下去调查研究,挖出鲜活的新闻素材;突出现场报道,要求记者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突发现场,亲历事件真相。重视典型的挖掘和宣传,先后推出了在全国引起反响的全国优秀组工干部艾买尔·依明、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卡德尔·巴克,唱响了时代主旋律。加强新闻热线管理,畅通信息沟通渠道,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热情咨询解答,服务读者为本。

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建立了一系列与现代报纸生产相适应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创新来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热情。制度的创新涉及新闻编采、人事管理、劳动纪律、生产(编务)流程、分配制度等方面。在报酬的分配上,打破大锅饭,实行绩效考核制,多劳多得,优稿优酬。建立奖惩机制,制定了《〈阿克苏日报〉好新闻评选奖励办法》、《版面质量奖罚办法》以及经营目标责任制、工作责任追究制、首席记者制等,这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激活了上上下下的生产要素,激发了人的活力,也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刻认识党报政治属性和商品属性的内在联系。把报纸作为媒介产品和经营对象,改变为出报而出报的观念,实现从办报到经营报纸的观念的转变,使《阿克苏日报》变成产业。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阿克苏日报》实施了“产业化的扩版”、“产业化的管理”、“系统化的运作”。报纸版面扩到16~32版,确保足够的地方新闻量和信息量。打破事业单位管理办法,按企业管理办法运作。延伸报业产业链,除办报、刊发广告外,进一步充实壮大了广告队伍,新组建了近200人的报纸自办发行队伍,每天清早将报纸投送到千家万户的居民家中,让读者及时了解到国内外、区内外的大事,有力地扩大了党报的发行量和覆盖面。

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在不增加财政投入的情况下,《阿克苏日报》已走出了地州党报办报的新路。报纸走进了普通市民的家庭,走进了报亭,走进了塔里木的农垦团场和城市饭店、宾馆、出租车。自费订阅户达到80%以上,发行量增长近五倍,报业年总收入已突破1000万元,年上缴税金近100万元,解决了当地300多人的就业,促进了阿克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回顾联办党报走过的历程,我们认为报业改革发展取得成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正确决策,领导支持,勇于探索是改革成功的关键。联办党报的改革设想,顺应了报业发展的形势,有利于新闻生产力的解放,有利于新闻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推动南疆报业的振兴和发展,因此这一创举一提出便得到新闻界的关注、自治区和地区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地委领导加强指导,协调各方,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问题,为党报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各级领导的支持,为我们实践跨地区的报业合作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二、观念更新,机制转变,经营创新为报业发展提供了动力。没有新的编辑思路的引进,没有新的经营机制的建立,人的活力难以激发,报业难以快速发展。实践证明,改革增强了自身活力,提高了党报服务公众的有效性,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三、人才、资金和先进管理办法的引进为做大做强报业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联办后,新疆经济报系派出了得力的编采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支持阿克苏报业的发展。同时注入大量资金,带来先进管理办法,投建报纸彩印厂,为报业发展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人才、技术保证。

四、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为党报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到部队军营、厂矿学校,从农垦团场到城市社区,我们都在积极沟通,广交朋友,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五、合作双方和谐相处、共谋发展是改革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如果没有合作双方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任何工作都是干不成的。在共同办报的过程中,合作双方树立大局意识,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握改革的力度和员工的承受能力,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稳步推进。形成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这种和谐的氛围把大家的力量凝聚到了促进报业发展的共同目标上来,最终取得了合作双方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上的共赢。〔裘品华:新疆阿克苏日报社社长、总编辑〕

论现代出版的精神

蔡翔 唐颖

日本政府在总结明治维新时期经济迅速发展的经验时说:“日本经济发展的三要素第一是精神,第二是法规,第三是资本。这三个要[1]素的比重精神占50%,法规占40%,资本占10%。”如果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是这样,那么对于出版这个既有经济属性又有文化属性的产业来说,精神发挥的作用可能会更大。“高尚的出版精神,是出版之本,是出版之魂,是出版之精要,是出版之所以能够受到高尚的人们尊重的缘由,是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出版业得以健康发[2]展的根本保证”。可以说,出版精神就是现代出版价值体系中那只“无形的操纵的手”,也就是说,出版精神就是整个出版价值体系的灵魂和核心。

一、人文精神是出版精神的内核

有关人文精神的解说很多,著名学者、美学家叶朗认为:“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3]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张绪山认为,人文精神具备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二是“文”。在“人”的方面,人文精神把“人”视为终极关怀的目标,尊重人之为人及其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在“文”的方面,它承认人的[4]理性,重视教化的作用,追求完美的道德和理想的人格。简言之,人文精神就是人之为人的文化精神。

人文精神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客观世界的探索,以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能力和改造能力;二是对人类自身的关注,以突出人的主体地位,追求全面发展的理性人格;三是对人类社会的探求,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永续发展。人文精神这三方面的内容在图书出版过程中都有体现:人文精神对客观世界的探索,要求图书出版追求客观真理、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使人们更好地认识自然界及人类的奥秘;人文精神对人类自身的关注,要求图书出版适应人类娱乐休闲及美学追求的发展需求,这两者分别代表了人的精神需要的两个层次,前者属于基本的、较低的层次,后者则是人类精神消费的较高层次,它表明人在精神世界中对人类社会的看法变得更为理性化,对生活的感悟高于生活真实而又忠于生活现实;人文精神对人类社会的探求,又要求图书出版传承文化、教育社会,把前人的或当前的文明成果通过出版的形式保留下来、散布开去,以促进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可见,人文精神决定着图书出版的内容,是图书出版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出版精神的内核。

而当前中国出版界的“不人文”或“伪人文”现象却并不少见。有业者曾形象地提炼出“今日书界六大俗”,一曰光速跟风、二曰卖弄隐私、三曰枪打出头鸟、四曰胡乱翻案、五曰追着明星跑、六曰公[5]然打托与造假。这不是没有依据的,论据比比皆是:《谁动了我的奶酪?》刚火热上市,《谁敢动我的奶酪?》、《谁的奶酪我不敢动?》跟着就来;一夜情故事集《天亮以后说分手》热度犹存,《天亮以后不分手》、《天亮以前就分手》就又光速冒起;因为戏说可以不尊重历史,所以《沙家浜》被改造成阿庆嫂与几个男人感情纠葛的故事;从《执行力》到《没有任何借口》,从《要金钱还是要生活》到《挪威没有森林》……各类伪书竞相亮相,甚至占据各大卖场的抢眼位置;而诸如《绝对隐私》、《拯救乳房》等以绝对低俗的名称来吸引大众眼球的图书更是不胜枚举……这些行为表面上看似乎是在尽可能丰富多彩地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但实质上是对人文精神的曲解,是对图书出版人文精神的背叛,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表面呈现出来的图书品质下滑的问题,最严重的是,长远看它还将造成整个社会人文关怀的缺失。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人文氛围的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而那时的人自身又是什么样子。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人文社会的沦陷不难,但要重建就绝非易事。而与“不人文”并驾齐驱的“伪人文”现象则更具迷惑性,它往往打着“人文”的旗号,实际上不是文学作品选,就是报刊精选本,不过轻率袭用“人文读本”之名,其实名不符实。这些行为对人文精神不仅没有丝毫尊重,甚至某种程度上还是对人文精神的变相亵渎,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同样深重。

真正的出版人文精神是什么?它就是以出版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及敏锐的个人思考和文化感悟去关注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再以筚路蓝缕的精神与毅力去开掘文化创造和传承的深井。它是激情与理性、监查与自省、思辨与思变的兼容,是出版人个性文化选择和社会人文情怀的内在交融。中国出版人只有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中国出版才能真正健康、良性、繁荣地发展,中国出版业的和谐、永续也才有望成为现实。

二、职业精神是出版精神的外现

出版职业精神是出版人应当具备的职业意识、职业责任、职业良心、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作风和职业荣誉的升华,它是出版人基本的职业道德底线,是出版精神的外现和具体化。和任何其他行业一样,出版业也有相应的专业操守和自律,这并非出版业特有的义务。不仅如此,因为出版固有的特殊性,社会对出版职业精神的期许是很高的,这事实上对出版业者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但是当前,中国出版业界却一再暴露出职业水准和信誉下滑的迹象。有人把出版职业道德下滑归咎于出版的市场化改革,归咎于读者大众世俗化需求的推动,但是寻根究底便会发现,最根本的其实是出版人自身的问题。

首先,市场化与出版职业道德下滑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很多实例都证明了这一点。商务、中华等中国出版史上响当当的老字号,其口碑也都是在市场的打拼中锤炼出来的。它们采用的并不逊于当前的商业化操作手法,并没有让它们的社会名声扫地,相反它们不仅仅在出版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还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可以说,市场、商业的因子一直都存在于出版的肌体中,它们并不是现在才突然跑出来兴风作浪的,对出版产生的实际冲击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烈。其次,读者大众的世俗化需求与出版水准下滑之间也没有决定性的因果关系。有研究指出,多维度探求出版媚俗的根源发现,媚俗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纠缠的各种力量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媚俗的单维性。所谓的大众低俗需求欲望虽然是感性的,但却是被操纵、被拔升、被控制、被诱惑的。而操纵、控制这一切的无形的手,正是市场与文化生产主体目的明确的、理性的合谋。编辑出版主体对大众世俗的消费需求实际上具有强大的控制力,毕竟是否媚俗,并不取决于大众的世俗欲望,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编辑出版[6]主体是否想媚世俗。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就算在商务的辉煌时期,出版业中也都一直存在着“理想型”和“商业型”的模式之分。前者以繁荣文化为己任,后者则完全以商业赢利为目的,在谋利动机的驱使下,他们中甚至也不乏迎合部分市民低级口味、不顾社会影响的逐利行为。一些小店为了赚钱也没少出版淫秽低劣的书籍,如1916~1920年间,黑幕小说一度成为出版的宠儿。但坚守出版道德价值理念、注重自身品味的出版群体不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影响力上在当时都始终占据着主流地位,始终是引领中国出版的“旗舰”。吴相在其专著《从印刷作坊到出版重镇》中归纳出了百年商务的两点精神:一是在文化理想的支撑下追求长久的社会价值;二是在理想与现实及文化与政治、商业之间追求合理性原则。他指出,商务在与时俱进中曾遭遇工运、新文化运动、民主运动等时代潮流,但商务群体有一个在社会动荡、“无地自由”时代里的进退之道,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夹缝中求生存的平[7]衡之术。所谓“合理性原则”、“进退之道”、“平衡之术”正是那个时代的出版人于纷繁尘世中坚守出版道德价值理念的鲜明写照:他们也有面对现实的艰难和彷徨,但他们对自己的信念执著了,在现实夹缝中挣扎拼搏了,他们没有坐而观望,甚至随波逐流,而这正是当下出版人所真正缺少的,也许还是问题真正的症结所在。

真正的出版职业精神是什么?一是良知。出版说到底是个关涉人的事业,从业者是人,表现的内容与人息息相关,服务的对象也是人。可以说出版是最人性化的,也是最容易影响人的,且对人产生的影响极为深远的行业。这样一个行业充当着社会教化者和守望者的角色,这就要求其从业人员起码要做到有良知。如果说缺乏一定的文化功底和品味只是做不了一个好编辑,那么缺乏起码的良知是根本做不了编辑的。记得有人这样感慨,作为一个编辑,如果你根本不会向自己的孩子推荐手头这本教辅,那怎么就能推荐给别人的孩子呢?这是一个出版人良心底线的问题。二是挚爱本业。这是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敬业的概念,而是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种境界:“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8]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消瘦,也以为快乐。”的确,书业是个耗时费力而物质收益却又并不丰厚的行业,且编辑历来都是替他人做嫁衣的,不论要名还是要利,做出版都绝对不是一个上算的选择。惟有真正挚爱这个行业,愿意为其掏空自己一切的人,才能耐得住清贫和寂寞。而一旦有了对这个行业的真诚而强烈的爱,自然就会有责任心,自然就会有好的从业风貌和职业态度,自然就能做到诚信,做好服务。爱能生衍无穷,因为爱出版,出版的一切也就有了根基。三是意志和执著。出版具有的文化特征注定了它必然是个需要悉心滋养和培育才能出成果的行业,来不得半点轻率和浮躁。从这个意义上说,编辑从来就应当是一个冷静、低调、有定力的群体,否则面对密集繁复的文化现象、文化信息和来自于大千世界的百态诱惑,实在是太容易一不小心就头脑发热迷失了自己。因此出版职业精神中不可不强调的一条就是意志和执著,少了这股子劲儿,出版是无法立于长久的。

出版职业精神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上述三者刚好分别充当了出版职业精神体系中的底气、筋肉和骨架,是这个体系中最基本的、无可替代的因素,应该特别加以强调。

三、创新是出版精神的灵魂

出版作为内容产业,和创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出版自身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创新的元素。首先,出版是人对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反映,而客观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和开放的体系,作为这个体系的主观映像,在一段历史长河中,出版整体必然是呈创新发展的态势的。其次,就是对于相同的客观世界,作为独立个体的创作者所产生的映像也有着千差万别,这种差异再经过本身也存在差别的编辑群体的加工制作,便以更加不尽相同的内容呈现出来,这是出版最本质也是最直观的创新。最后,图书出版还有一个载体创新、形式创新的问题。由此可见,创新的元素几乎贯穿了出版始终,是出版得以上升发展的内驱力所在。可以说,创新就是出版的灵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