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无量寿经菁华讲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03 16:24:09

点击下载

作者:肖卫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无量寿经菁华讲记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无量寿经菁华讲记试读:

前言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这一次在“大觉莲社”,预定四次八小时,介绍《大乘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在净土宗称为“大经”,我在美国曾经讲过几遍。

过去几年,台湾印《大藏经》流通到全世界,已经超过十次以上,数量相当可观。《四库全书》、《四库荟要》这些中国古籍也都先后出版,流通到世界各国图书馆,再也不怕失传。可是这么多的宝藏若无人读诵,依然非常可惜。几个人一生当中有机会将《大藏经》看一遍?纵然发心阅藏,也不能贯通。所以,我就想到,假如能将经典中重要的句子摘录下来,让大家都能读诵研究,应用在生活当中,中国固有的文化与大乘佛法才真正能利益众生。

弘一大师的《晚晴集》就是节录佛经与祖师的语录,共一百零一条。《晚晴集》我也做过一次通俗的研究讨论,同学们听了非常欢喜,我觉得这种方式值得一试。于是这次我就在《无量寿经》里摘录了六十条,如果试验成功,我想《大藏经》也可以采取这种方法。《大正藏》总共一百册,假如浓缩成一册,就方便多了。《四库全书》、《四库荟要》这些大部的典籍,也可以用此方法节录成为一册、二册,将来人人都有机会阅读。

当然节录要有重点,要“应病与药”。现今的社会、众生有什么症状?社会秩序混乱,众生思想矛盾,无依靠、无安全感,究其根源,莫不是伦理道德之丧失,与因果之理与事实无人重视,这是现前社会病态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的节录就要着重伦理道德与因果的道理与事实。

我这次节录的六十条就是以整个社会病态作为标准,而不是对修净土的人所说的。如果对专修净土,我不会选择这些,一定选择四十八愿,与三十二到三十七品,这是专修净土者不可不知、不可不读的。

读了这六十条,可以说读了整部《无量寿经》。一部经不可能自始至终都契机,所以这一部经当中有不少冷场,不切实用,听起来就没有味道。而节录出来的句句精华,无论是讲、是听、是读,都能提起很高的修学兴趣。正释经文一、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具足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法中。

第一条就是净宗的宗旨。古德将《普贤菩萨行愿品》列在“净土三经”之后,称为“净土四经”,其根据就是这一条,使我们明了西方极乐世界四土九品,从下下品到上上品,皆修普贤之德。难怪华藏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要随普贤菩萨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大乘经论也讲,菩萨不修普贤行就不能圆成佛道,“圆”是指圆满佛果,即天台家讲的圆教佛果。“无量行愿”,“行”是实行,“愿”是志愿,浓缩来说就是“四弘誓愿”,而“四弘誓愿”展开就是无量行愿。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作为无量行愿的总纲领。普贤行与其他所有行门不同之处,就是普贤菩萨的心是真正清净平等,无分别、执著,尽虚空遍法界一视同仁。“十大愿王”,第一是“礼敬诸佛”,诸佛包括一切众生。《华严经》、《圆觉经》皆云:“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所以,“礼敬诸佛”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一切众生)都平等恭敬、礼敬。

经上讲,一切有情众生皆有佛性,无情众生称作“法性”,法性与佛性是一个性。所以,《华严经》云:“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对无情,与敬佛一样恭敬。譬如桌椅板凳是无情众生,我们对它的恭敬与对诸佛的恭敬,无二无别,这称“普贤行”。我们见了桌椅板凳,把它摆得很整齐,擦得很干净,这就是对它的礼敬。所以,在仪式上、外表上有种种差别,内心的尊敬毫无差别。“礼敬诸佛”,要从此地学起。

不但至高无上的佛法从“礼敬”学起,佛门课诵本忏仪也常念到“一心恭敬”、“一心礼敬”,一心就是普贤行,一心是平等的。对佛是这个心,对人也是这个心,对畜生还是这个心,对桌椅板凳也是这个心,这就是“一心”。二心就有分别,就有差别,所以二心、三心就不恭敬了,就不是普贤行。一定要辨别清楚,才知道如何学习。

第二是“称赞如来”,“如来”与“诸佛”有何差别?“佛”是从相上说,我们要一心平等恭敬;“如来”是从性上说,若是与性相应的是善事,我们要赞叹;不相应的是恶事,恶事、恶人不赞叹,但是要恭敬,所谓“敬而远之”,恭敬心是没有差别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善财童子每参访一位善知识,一定是先礼敬,然后赞叹。可是五十三位善知识中,有三位他有礼敬,没有赞叹。这三位,第一位是胜热婆罗门,代表愚痴;第二位是甘露火王,代表瞋恚;第三位是伐苏蜜多女,代表贪爱;这三位代表“贪、瞋、痴”。对于“贪瞋痴”,善财童子参学时有礼敬没有赞叹。由此可知,赞叹是赞叹善法,不赞叹恶法,但是礼敬没有善恶之分。“礼敬”与“赞叹”的差别很大,我们要晓得。“十愿”,在此地就不一一细说,大家可以参考《无量寿经》全套的录音带。普贤菩萨十愿是无量行愿的归纳,而阿弥陀佛说四十八愿,则比十愿详细多了。但是,最重要的是“具足”,我们有没有具足?若有信、有行而无愿,则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若真希望这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把《无量寿经》四十八愿当作早课,天天念、时时学,把四十八愿变成自己的本愿,那就“具足”了。四十八愿就是无量行愿,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四弘誓愿”皆在其中。“安住一切功德法中”,“一切功德法”就是“南无阿弥陀佛”。隋唐时代,古大德曾经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做了一个比较。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哪一个第一?大家公认《华严经》第一,《华严经》是经中之王,根本法轮。《华严经》再与《无量寿经》比较,《无量寿经》第一,因为《华严经》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经》才圆满。《无量寿经》自始至终都是讲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它是《华严经》的归宿、总结论,是第一之第一。夏莲居居士将《无量寿经》分为四十八品,哪一品第一?四十八愿第一。这是阿弥陀佛自己叙说的,是全经最重要的一部分。四十八愿中,哪一愿第一?古人说,第十八愿第一。何以说第十八愿第一?第十八愿就是临终十念往生,这就说明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所以这一句名号就是“一切功德法”。

而名号展开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展开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展开是《华严经》,《华严经》展开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这一句名号是总纲领,我们抓到这个纲领,所有一切佛法、一切经典、一切法门就统统掌握到。“安住”,就是把心住在“阿弥陀佛”上。所以,真正修行人想在这一生当中,稳稳当当快速成就,这一句佛号足够了。念经、读经是为明理,道理明白,事实清楚,信心建立了,其他的自然就放下了。不仅释迦牟尼佛,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皆以此法门为第一。净土法门难信易行,有大福大智慧的人方能相信。小乘如舍利弗智慧第一,大乘如文殊菩萨智慧第一,不是智慧第一的不能相信。

我们想想,我们的智慧不但比不上文殊菩萨,连小乘舍利弗尊者也比不上。但是我们对净土法门一听就欢喜、相信、接受,且愿意修学,从这一点来说,我们不比文殊菩萨差。他选择了这个法门,我也选择了这个法门;他是智慧的选择,我也是智慧的选择。“安住”是心安理得,理事通达明了,心才真正安住在“南无阿弥陀佛”之中,这就是“一切功德法”。二、以定慧力。降伏魔怨。“魔”不是指魔鬼,是指种种苦难折磨,因为人世间的折磨太痛苦了,比遇到鬼还可怕。“怨”是怨家,佛经讲“十恶怨家”。“十恶”是身造杀、盗、淫,口造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意造贪、瞋、痴,这是我们自身内的十种怨家。众生不肯舍离这些“魔怨”,起心动念、所作所为,与怨家愈结愈深,难分难解,造作恶业,所以今生苦,来生更苦。因此,轮回总是一世不如一世,一世比一世往下沉。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只要冷静观察,不难发现。“降伏魔怨”,就是教我们如何提升自己的境界,不再堕落。《金刚经》云:“降伏其心。”此地讲的“魔怨”,就是《金刚经》讲的“心”。什么心?十恶之心、妄想心、烦恼心、颠倒心。如何降伏?定、慧。所以,不能不修定,有定方能生慧。佛教诫一切众生,是以“戒定慧”三学为宗旨,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定”是佛法修学的中枢,“戒”是手段,持戒的目的是得定,而定是开慧的手段,智慧才是真正的目的,因为唯有智慧方能解决一切问题。定功能伏(降伏、控制)魔怨,慧能化解魔怨。所以,智慧现前,十恶就变成十善,魔怨变成大善知识、大功德主,这就转凡成圣、转苦为乐、转十法界为一真法界。因此,佛法任何宗派、法门,皆以智慧为修学的目标,以定为修学的枢纽。

念佛法门是八万四千法门中最殊胜的方法,可是我们念了这么久,为什么没有得到定?原因是没有戒的基础。所以,不仅念佛三昧不能现前,功夫成片都没消息。由此可知,持戒太重要了。“戒”,绝不仅是五戒、十戒、菩萨戒、比丘戒。

有些人自以为持戒很严,觉得自己了不起,常常批评“这个人破戒,那个人犯戒”。若是这样持戒,永远不会得定,因为看到别人破戒,他就生烦恼,心不平、不清净。六祖大师说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自己净戒清净,别人清净不清净,一概不理会,保持自己心地清净。若自以为自己持戒,天天看别人过失毛病,如此修行,充其量仅得一点来生福报而已。而且不一定是人天福报,因为来生未必能得人天身。畜生道也有福报,如有钱人家的宠物。饿鬼道也有福德鬼,如城隍、土地公、山神,天天有人祭祀。修行修到这种地步,岂不叫冤枉!

中国自古以来,无论在家、出家,修行人往往三年五载就有成就。为什么我们修行二十、三十年都不成就?如果说我们的聪明智慧不如古人,我不相信;说福报不如古人,我更不相信。到底问题何在?古人听老师的话,现在人不听老师的话;古人有“师承”,现在人把老师丢弃了。

一个老师指你一条路,这是一条成功的道路,这称为“师承”。老师奠定你修学的基础,这是老师的责任。你的基础没有奠定,决定不能离开老师,如小孩不能离开父母一样,到长大成人可以独立时,才放他出去。从前修学,得根本智方能离开老师。根本智就是定,得到定,慧就现前,定慧力量现前,方可出师,出去参学。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在文殊菩萨处得根本智,就是此地讲的“以定慧力”,他出去五十三参就是“降伏魔怨”,这时才有能力。

五十三位善知识就是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归纳成五十三大类。所以,各行各业、男女老少都可以接触,你接触是在成就后得智,圆满智慧。接触好的境界,你不动心,不起贪心;恶的境界,你也不动心,不受它干扰、诱惑,这是成就“定”。接触之后,样样清楚明了,这是成就“慧”。所以,“定慧力”是我们修学真实的根本。

但是现在“师承”断了,我们唯一的方法就是以古大德为老师。我这一生最大的幸运,就是沾到了一点师承的边缘。过去我在台中求学,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非常谦虚说:“我的学问道德不够资格做你的老师。”他劝我以印光法师为师,印光法师是他的老师。印光法师不在了,他的著作在,一心一意依照《文钞》修学,就是印光法师的学生。读大师的书,听大师的教训,依教奉行,这就是师承。我们修净土,以阿弥陀佛为老师,阿弥陀佛在哪里?在《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观无量寿佛经》。我们一心一意认真研读这三部经,就是以阿弥陀佛为老师,做阿弥陀佛的好学生。

而读经是修戒定慧,在读诵时只读经不思考,老实念就是修“戒定慧”。戒律的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是小乘戒,“众善奉行”是菩萨戒,一切戒律都不外乎这两句。我们恭恭敬敬一心一意的读,无妄想、分别、执著,“诸恶”就没做了,可见得小乘戒圆满了。经典是佛从真如本性流露出来的真言,没有比这个更善的,所以读经就是“众善奉行”,所有一切戒律都圆满了。一心读诵,没有妄想,没有怀疑,没有杂念,就是修“定”;从头到尾念得字字清楚,没有念错,没有念漏,就是“慧”,就是根本智。所以,念经是戒定慧同时齐修,如果一面念一面想经的意思,就把戒定慧破坏了,就与念世间书一样。因此,读经是修戒定慧,禅宗打坐是修戒定慧,密宗持咒也是修戒定慧,只是方法不一样,功夫成就无二,正是“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读经要专心读诵,研究要另找时间,不要与读诵混在一起,否则就全盘失败。

到定慧力成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一切都很顺利,障碍自然会减少,就能将十恶的念头转成十善,魔怨才能真正降伏。佛法常言:“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个效果才真正现前。三、常以法音。觉诸世间。“法”,方法、理论。

前面两句是自修、是自利,这一句是利他。我们自己修学得到了好处、利益,也要以自己修学的经验,为人演说,帮助别人像我一样有成就。“诸世间”是指九法界众生。四、洗濯垢污。显明清白。

这一句是比喻。我们读经、念佛的目的,就是把“心地、思想、见解”的污染洗干净,才能“显明清白”,恢复清净心。《无量寿经》的经题是“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清净、平等、觉”就是修学的纲领。我们学什么?就是修清净心、平等心,修觉而不迷。“清净、平等、觉”是一而三,三而一。所以,净宗着重在清净心,心净则土净。我们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感应,就是在清净心。

就现前时代而言,污染太严重了,全世界都在大声疾呼要提倡环保。科学家也提出了警告,地球的污染若不能改善,五十年之后,将不适合人类生存。由此可知,污染相当严重。虽然大家都在努力改善,但所收效果甚微。原因何在?世间人只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一切环保工作都是治标不治本。“本”是人性的污染,所谓心理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见解的污染、精神的污染,这比环境的污染更为严重!

在二十年前,有一天我在方东美先生家中,正好遇到教育部两位官员来拜访方先生。当时台湾正在提倡“复兴中华文化运动”,这个官员向方先生请教:“有什么方法能将复兴文化的工作落实?”方先生态度非常严肃,一句话不说,冷静好几分钟后,说了一句:“有!”教育部的人很欢喜,于是请教方先生是什么方法。方先生说:“台湾所有的报纸、杂志停刊,电视、广播统统关闭。”他们一听摇头说:“这个做不到。”方老师说:“这些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天天在污染人性,在破坏中华固有的文化,只要这些东西存在,复兴文化就收不到效果。”所以,我常劝导念佛的同修不要看报纸、杂志、电视,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清净心。五、心常谛住。度世之道。“谛”是真实。“四弘誓愿”第一条“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能常有这个念头,就是“度世之道”。

这是“发菩提心”,心常住在四弘誓愿上。

但是我们要想度众生,先要成就自己。四弘誓愿不但是大菩提心,而且是我们修行证果的次序、阶段。愿为先导,愿为动力,修行需要从断烦恼下手。亲近一位老师,就是帮助你断烦恼,等你烦恼断尽了,魔怨没有了,定慧成就了,然后再“法门无量誓愿学”。

现在人不要四弘誓愿的前面两愿,一开头就要“法门无量誓愿学”,结果学了没几天,就到处宣扬他是什么佛、什么菩萨再来的,这是胡说,自欺欺人。

从前学佛先要五年学戒,“戒”是老师的教诫,至少是五年的时间跟一位老师学习,成就定慧,奠定根基,然后才能广学多闻。从前的社会比现在单纯多了,还要用五年的时间遵守老师的教诫,我们生活在今天的染污的环境,比过去严重十倍都不止,所以从前五年学戒,现在则要五十年学戒。但是假若你说要学五十年,大家就不想学了。

所以,最好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到底,见到阿弥陀佛后,再广学多闻。因此,我们现在学习四弘誓愿要分成两个阶段,现前只修“众生无边誓愿度”和“烦恼无尽誓愿断”,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再修“法门无量誓愿学”和“佛道无上誓愿成”,才是正确的。如果现在就学后头两句,一定障碍念佛的功夫。因此,现在死心塌地念阿弥陀佛,往生净土,才是当务之急!六、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

这是菩萨教化众生的悲愿,主动作一切众生的善友。我们学习时要懂得观机,应机说法。机缘成熟了,我们要是不帮助众生,就对不起他;缘没有成熟,你帮助他是自讨无趣。众生根性、机缘不同,喜欢学禅的,就让他老实参禅;喜欢念咒的,就让他恭恭敬敬念咒。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佛说那么多法门是应种种不同根性的人而说的,如果学一个法门能度一切众生,释迦牟尼佛何必说那么多法门?因此,我们修净土,不能强迫每一个人都修净土。遇到缘成熟的,我们就主动去帮助,把佛法介绍、推荐给他。佛法确实有许多层次,层次慢慢提升了,他自然会找到捷径,会找到这个殊胜的净土法门。所以,要有耐性,以善巧方便协助众生。七、兴大悲。愍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拯济负荷。皆度彼岸。“兴”是发起。“演”是表演,“辩”是言教,就是讲经说法;不但有言教,而且要有身教。“授法眼”,授是传授,法是方法,眼是比喻,使他明白了一切法的真相,懂得道理。“杜恶趣”,杜是防止、防范,恶趣是恶道。“善门”,浅而言之,就是人天善法。

一切众生迷惑颠倒,还沉沦在五欲六尘之中,我们要发大慈悲心,愍念有情众生,把净土法门介绍给他。慈悲怜悯必须要有具体的表现,这个表现是真正热心去推动,尽心尽力把它当作这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来做。“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这是教学的方式。讲经说法不一定是在讲台上,而是随时随地遇到人,就当以最适当的方法将佛法介绍给他。他完全不能接受时,你就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他慢慢知道了,以后他见你也会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所以方法很多。

譬如,学佛的人心情愉快、身体健康,这是一般大众非常羡慕的。你要是真正健康快乐,他一定会向你请教:“你为什么生活得这么愉快?”你就告诉他:“念佛。”念佛就能达到真正健康快乐,你能说出一番道理,他听了欢喜,这是机会教育。所以,“演”是指我们日常生活幸福、美满、快乐,这是佛教育的一块好招牌。人家一看就欢喜,就会向往、羡慕,想来学习。

如何不堕恶道?不造恶业自然就不堕恶道。恶趣最重要是恶念,恶念是因,恶行是业不善,后面一定会有恶报,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我们不想受一切恶报,只要不起一个恶念,我们的念清净、纯正,绝对不会有恶的果报。“开善门”是劝人断恶修善,断恶修善的好处是他得,与我们不相干,谁修谁得。不是你修,我得好处,决定是自己得,自修自得。我们自己修,自己得到好的果报,这也是给别人做证明,好果报是从断恶修善来的。

如果你跟某些人讲出三界、成佛作祖,他听了害怕;但是你讲来生再做人,做一个大富大贵的人,他听了很高兴,遇到这样的人,你就教给他人天善门。如果是志向广大的人,知三界苦,知天上福报虽大,寿命虽长,但总有一天会死,所以希望超越三界,你就教他超越三界的方法,这是大善门。

实在讲,任何一个法门,要想在一生当中成就,唯有念佛法门,这是我学佛四十多年的体验。所以,念佛法门确实殊胜,能把这个法门介绍给大家,这是至善之门,没有比这个更善的了。“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拯济负荷,皆度彼岸”,对众生与对自己没有两样,这实实在在就是大乘佛法讲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对于一切众生一视同仁,只要他肯接受,我们总要全心全力帮助他。佛弟子应当发愿负荷续佛慧命、广度众生、住持正法的使命。八、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光”是光大,“阐”是阐扬,“道”是出离生死、圆满成佛之道。“拯”,拯救、拯济。“群萌”,指一切众生。“真实之利”,满足众生的愿望就是真实。

这是说明佛到世间来的原因,佛为什么出现在印度而不在中国?中国文化虽然久,中国人最高的意念只有一个,就是生天,没有出三界的念头。如果讲来生作人,或者生天,中国儒家、道家的学问方法足够了,佛不需要来。

释迦牟尼佛出现在印度的那个时代,宗教最发达,经上讲有六师外道。婆罗门教、瑜伽、数论确实有很深的禅定功夫,能达到四空天,这是中国人做不到的。说老实话,中国人生天也只是在欲界天,色界天都无法到达。印度人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就无法超越了,而把四禅天、四空天当作涅槃境界,这是很大的误会。因此,当时,全世界确实只有印度的众生根性、机缘成熟了,而佛“矜哀三界”,出现在那个地方,帮助他们超越六道,得真正的菩提涅槃。

佛并没有偏心,那个地方众生机缘成熟,用什么方法来教化,佛就用什么方法教化。如《普门品》所说:“应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印度是要以佛身说法,中国是要以菩萨身说法,这是示现不同,其目的是相同的。目的是“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有人想生天,佛就教他生天的方法,他真的生天了,这就是惠以他真实的利益。

而绝对究竟圆满的真实之利是成佛,等觉菩萨还不是究竟圆满。《无量寿经》把信愿、持名、求生净土的方法教给大家,这才是究竟圆满的真实之利。

净土三经所说的极乐世界,四土九品,依正庄严,一生圆满成就,不要等到第二生,释迦佛在这一会跟我们讲的是绝对的真实。佛在本经讲过三次真实,而在一部经上讲三次真实是很少见的!九、愿我得佛清净声。法音普及无边界。宣扬戒定精进门。通达甚深微妙法。智慧广大深如海。内心清净绝尘劳。超过无边恶趣门。速到菩提究竟岸。无明贪瞋皆永无。惑尽过亡三昧力。“愿我得佛清净声,法音普及无边界”,这是阿弥陀佛的大愿,成佛就是要讲经说法,普度一切众生。这比六祖大师在《坛经》讲得还清楚,连成佛的目的都说出来了,这也是我们学佛应当要向往的。名闻利养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若天天打妄想想得到,实在太愚痴了。《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因此,我们常常想着尽虚空遍法界弘法利生,不知不觉就与一切诸佛同心、同愿、同行,哪有不成佛的道理!“宣扬戒定精进门”,这一句就是菩萨所修的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但是此地只说了戒、定、精进,这就是讲“六度”,这是大乘菩萨法。若只说戒、定、慧,则属于“三学”。“通达甚深微妙法”,就是大乘讲的明心见性,若不能通达甚深微妙法,就不能广度一切众生。在此地意思更究竟圆满,以本经的理论、方法、境界而言,甚深微妙法是净宗讲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明心达本,念佛往生不退成佛”的妙法。这是其他大乘经所没有的,这一句确实是指这个意思。四十八愿为我们开出无上的法门,完全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教导我们持名念佛往生,这是以果为因。蕅益大师说,这是九界有情(九界是菩萨、声闻、缘觉、六道众生)靠自己的力量所无法理解的,这才是甚深微妙法。《华严经》和《法华经》是微妙法,《华严经》、《法华经》与《无量寿经》一比,《无量寿经》是第一,所以《无量寿经》就是“甚深微妙法”。相信《华严经》、《法华经》不难,相信《无量寿经》难,这是最难信之法。所以,我们向人家介绍《无量寿经》,人家不相信是正常的。一介绍,他就相信,那不是普通人。《无量寿经》讲,这决定是再来人,不是凡人。“智慧广大深如海”,要想广度众生,一定要先度自己;要成就别人,先要成就自己圆满的智慧,才有能力帮助众生。所以,法藏比丘说完了自己度众生的大愿之后,就再叙说自己现在要求甚深广大的智慧。此甚深广大的智慧是自性本来具足,非从外求。如何求得甚深智慧?下一句就是方法。“内心清净绝尘劳”,“尘”是染污,比喻染著灰尘就肮脏了。“劳”是烦恼,我们必须要远离一切污染,断尽烦恼,才能恢复清净心。“智慧广大深如海,内心清净绝尘劳。”这两句是相辅相成的。正因为相辅相成,才产生无量的法喜,你有一分功夫,就多一分智慧;多一分智慧,信心更深,多增长一分功夫;增长一分功夫,又增长一分智慧。这是定慧相辅相成,永无止尽!应用在事相上,它就超过了一切恶趣门。“超过无边恶趣门”,修清净心是因,心只要一清净,一切罪障都消除了,所有一切恶趣就远离了。人没有瞋恚心,就超越地狱门;不愚痴,就超越畜生门;没有悭贪,就超越饿鬼门,所以断贪瞋痴就超越三恶道。如果对人天福德无一丝毫贪求,就能超越六道。这一句是从比较中而说的,饿鬼道与地狱道相比,饿鬼道是善,地狱道是恶;畜生道与饿鬼道相比,畜生道是善,饿鬼道是恶。小乘的阿罗汉、辟支佛与大菩萨相比,阿罗汉、辟支佛是恶,大菩萨是善。菩萨与佛相比,佛是善,菩萨是恶。所以,“无边恶趣门”包括了声闻、缘觉、菩萨,一直到你圆满成佛就超越了。“速到菩提究竟岸”,菩提究竟岸是圆满的佛果。换言之,“无边恶趣门”,是指权教菩萨以下,统统是恶趣;不但是六道,声闻、缘觉、权教菩萨都是恶趣。“无明贪瞋皆永无”,这是讲三种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统统断尽了,这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惑尽过亡三昧力”。“惑”是迷惑。于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中,他不迷惑了。过是过失,无论是自己修行,或是教化众生,对人对事对物,绝对不犯过失。这些要靠什么?三昧力。“三昧”,当然是指念佛三昧。

以上六句是阿弥陀佛在因地求学时的修学纲领,我们今天所修的,与阿弥陀佛当年修行做个比较,我们是不是把智慧摆在第一目标,其他的什么都不求?

要求智慧,一定要得清净心,清净心的作用就是智慧。清净心像一面镜子,起用是照见,这是有智慧。要想心地清净,心就不能有一丝毫的染著,世间法五欲六尘,出世间法大小权实统统不染,这个要紧。务要心地纯净,言行纯善。

学佛有两种方式,一种从行门真正用功夫,从修清净心下手;另一种,从解门研究理论下手。这两条路,哪一条占便宜?行门占便宜。从行门下手,只要心清净,不懂佛法没有关系,只要能断烦恼,心净则佛土净,决定能往生。从解门下手,一切理论、方法、境界都清楚了,然后还是要从头修起,因为有解无行是不能成就的。从行门下手,是以心行为主,以解为辅助,不必刻意求解,自然就通达了,这个方法非常正确。走这个门,无论是读经、听讲,懂一句就得一句受用,懂两句就得两句受用;不懂的不要紧,下一次再听就懂了,多听几遍自然就明了,不必在这一段、这一句里钻牛角尖,反而把心搞得不清净。

本经经题中有“清净平等觉”,这三个是一而三、三而一,一个得到了,三个统统得到。而这三个当中,还是清净心容易修。修清净心的方法是执持名号,不念佛的时候听佛号,佛号最好听自己念的。把自己平常念佛的声音录下来,不念佛的时候,放录音带听,非常有受用,这是修清净心。

所以,法藏比丘以智慧为首,以定慧等持,以惑尽过亡三昧力作总结,这个用意很深很深,确实提供我们非常宝贵的修学参考。十、常行布施及戒忍。精进定慧六波罗。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常行布施及戒忍,精进定慧六波罗”,这两句是菩萨住世的行持,也就是菩萨心行的标准,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常”,永远。“布施”,舍、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所有一切苦恼,乃至于疾病、生死、轮回的来源,都是因妄想、执著不肯放下,真的是自作自受。所以,我们要舍心中的牵挂、忧虑、烦恼、妄想、分别、执著,布施的用意在此地。

世间人自以为行菩萨道,到处布施、供养,目的在“舍一得万报”,舍财将来得财富,舍法得聪明智慧。若如是行布施,并非菩萨,完全是凡夫贪瞋痴慢的妄想在作祟。菩萨布施的目的是要舍心中的妄念,妄念舍尽了,自性本有的无量智慧、德能、财富自然现前,哪里要求!哪里要修!不需要。像六祖大师开悟时所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一切受用随心所欲,随念所生。佛教我们布施是教我们舍妄念,恢复性德,这才是真实的利益。

凡夫的大病就是放不下,这才劳累佛菩萨,委曲婉转以种种方便帮助我们渐渐放下。菩萨做榜样、做示范,教导我们布施,舍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舍烦恼、忧虑、生死,一切放下了,就得大自在。《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佛法,佛法也不能执著,执著就错了。佛法像一艘船,是我们过河的工具,达到目的地了,工具也要舍。所以,佛法是帮助我们度过难关的,既然度过了,佛法也不能执著,也要放下。“戒”是持戒,就是守法,人奉公守法,自然心安,远离一切恐怖。儒家讲礼节,佛法讲戒律,这是我们生活行为的规范。佛制定的根本大戒只有四条,“杀、盗、淫、妄”,这四条是性罪,不管你受不受戒,犯了就有罪业。“不饮酒”,这一条是遮戒,它是预防的性质。我们仔细观察一些犯重罪的人,都与酒有关系,所谓“酒后乱性”,所以世尊也将这一条列入重戒。此外,国家的法律、风俗人情,我们也要遵守,才能与人和睦相处,这是持戒真正的意义。“忍”是忍辱,《般若经》云:“一切法得成于忍。”所以,忍要有坚强的耐心,世法要成就都要相当的耐心,何况学佛?一定要能忍耐,能忍就能心平气和,功夫才能往前进。如果不能忍,修得再好,功夫不能进步,所以忍是真正的功夫,忍是禅定的前方便。“精进”,进就是不退,精是纯而不杂。我们见到很多同修发愤努力,但他不是精进,他学很多、很杂,这是杂进、乱进,所以功夫不能成就。一门精进,成就非常快速。譬如一个人只学一部经,学一年很有成就;另一个人,同时学十部经,他一年的成就决定比不上学一门的。

你专学一部经,譬如学《阿弥陀经》,一部经研究十年,十年之后,你走到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角落,人家看到你都说:“阿弥陀佛来了”、“你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你十年学一部《地藏经》,你成了地藏菩萨;你十年学一部《普门品》,你就变成观音菩萨。问题在你肯不肯专精?现在人喜欢博多,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是一个失败的思想,这决不能成功!

我还沾了一点师承的边缘,我听老师的话,但还不是完全听,要是完全听,我今天不是这个样子了,所以现在后悔。我在李老师会下十年学五部经,李老师规定一部经没有学好,决定不可以学第二部。要学到什么程度?老师认为可以了,如果老师认为不可以,就要在这一部上继续努力学习。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年轻人无知,意气用事,不相信老人的经验,就吃亏了。“定”是自己要有主宰,不为外境所动。以念佛法门而言,就是一心不乱,就是清净心。“慧”是智慧、理智,不是世间的聪明智慧。有了智慧,处事待人接物就不会做错事,不会犯过失。“常行布施及戒忍,精进定慧六波罗”,这两句就是讲六度,前五种是事修,依照这个方法事理修学,智慧是自然开发的。智慧现前,表现在哪里?在日常生活当中。这六条就是菩萨日常生活行持的准则。表现在布施,虽修布施,而不着布施相,“三轮体空”,这就是智慧。持戒不著相,自然就符合戒法的标准。智慧表现在行事之中,忍辱、精进、禅定统统如是,这样才真正离苦得乐。“未度有情令得度”,没有接触佛法的、不懂佛法的人,我们要想方法找机会让他接触,让他认识佛法。“已度之者使成佛”,已经学佛的人,而且发大心想快速成就,就用念佛法门帮助他一生成就。“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这两句话非常重要。世间人求福的人多,天天修供养、求福、求长寿、求发财,佛说不如以坚定的志愿、信心,勇猛精进求生净土,生到净土就一生成佛了。

供养佛菩萨的福报很大,但今天我们不但供养不到佛菩萨,连阿罗汉、须陀洹也见不到。我们今天能供养的是佛菩萨的形像,供养佛菩萨的形像有没有福报?要看你怎么供养。供养是表法,佛前供花,花代表因,植物先开花后结果,供果是代表果报。供花是提醒我们信愿持名,这是修因;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这是果。这样供养就有福了。最简单的供养是一杯水,供水是提醒自己,心要像水一样清净、平等,没有一点灰尘、污染;安静没有丝毫波动。供养灯,灯表光明,我们心地要正大光明,要能牺牲自己,帮助别人。所以,应当采用油灯,油烧干了,表燃烧自己,照耀别人,这是大慈悲。现在用电灯,不太容易见到这个表法现象。所以,佛门的种种陈设,都是非常好的教育,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但大家把这个真正的意义忘记了,变成谄媚、巴结佛菩萨!世间正人君子都不受你巴结,何况佛菩萨!因此,供养真正的意义,一定要明了。十一、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无边苦众生。“常”,指时间;“无边”,指空间。时空将所有一切众生之类都包括尽了,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类都是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教化度脱的对象。十二、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道”是很难得到的,既然很难得到的都可以得到,何况其余?但是求一定要懂得求的理论与方法,此地的理就是“至心”,至心就是真诚之心,真诚到了极处。曾国藩先生言:“一念不生谓之诚。”六祖大师言:“本来无一物”,这是真心。用如是之心去求道,求什么就得什么,因为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真心变现出来的。所以,诸佛菩萨神通广大,手中能现无量珍宝。他何以能变现出来,而我们变现不出来?他是真心,我们是妄心。真心能变,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真心变现出来的,所以大乘经上讲:“诸法所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因为他们心清净,清净心就是真心。我们今天妄想、烦恼、忧虑、牵挂太多了,哪来的真心!所以,“至心”重要,佛法修学无他,只是将妄想、分别、执著放下,真心就现前了。“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是真的。“精进不止”,这是求的方法。进是进步,绝对不会往后退;精是纯而不杂,一个目标,一个方向,无论是佛法、世法,这一定会有成就。现前不少学佛的同修,天天在求进步,但是效果不彰。原因何在?学得太多、太杂,不是精进,而是杂进,所以努力而没有效果。

佛法经典很多,从理论上说,门门第一,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但是从事上讲,每一个人的根性不相同,聪明智慧不相同,生活环境不相同,有些法门修学起来觉得方便,有些法门修学起来觉得困难,所以难易不在法门,在个人的根性与生活环境。

而念佛法门不管根性胜劣,统统适合修学,其他如参禅、学密都很不容易修学。念佛法门简单方便,你家里有无佛像、香花供养,皆可修学,而且不重视形式、修学环境,真是第一方便。

每个人的根性不相同,若勉强修学就会有困难,顺着自己的兴趣修学就容易了。我们修别的法门,能不能生净土?能!《无量寿经》讲得很清楚,修其他法门,只要回向净土,统统能往生。可见得阿弥陀佛并不是限制你一定要学《无量寿经》,一定要念阿弥陀佛,才能往生。但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一定要能伏烦恼,发愿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如果烦恼伏不住,就无法往生,这是真正的条件。

所以,只要把“精进”这两个字掌握了,我们就决定有成就。古大德说,佛法“贵精不贵多”,又所谓“一经通一切经通”。如果我们想深入经藏,应该怎么做?是广学多闻,还是一门深入?从历史上看,自古以来,一门深入成就的人非常非常多;从广学多闻,成就的人少,因为那是属于特殊的天才,中下根性的人没有这个能力,因此还是要“一门深入”。

所以,“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只要我们懂得道理与方法,任何愿望都能满足。在我们眼前,无论是学业、事业,乃至学佛人的道业,用此理论与方法都能成功圆满。因此,世出世间一切法,以真诚之心行之,则没有难事。难就是我们有邪念、邪思,这个障碍是自己造成的,确实“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一定要了解。十三、法藏闻佛所说。皆悉睹见。起发无上殊胜之愿。于彼天人善恶。国土麤妙。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选择所欲。结得大愿。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于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庄严之事。明了通达。如一佛剎。所摄佛国。超过于彼。“法藏闻佛所说”,“闻”是听老师介绍,“佛”是世间自在王如来,即法藏菩萨的老师。“法藏”,阿弥陀佛在因地出家的法名。法藏菩萨将自己的愿望向老师报告,请求老师教导他。学生有善愿、有大愿,老师总是尽心尽力帮助他、成就他。所以,他所想要知道的,佛不但说明,而且还将十方诸佛世界以神力显现在他面前,让他看得清清楚楚。《观无量寿佛经》的发起因缘也如是,韦提希夫人遭家庭变故,她的儿子要杀父亲、害母亲,篡夺王位。她遭这样的大难,于是乎心灰意冷,请求释迦牟尼佛有没有安全好的世界可以往生?释迦牟尼佛并没有主动介绍给她,而是把十方诸佛的世界变现在她面前,让她自己选择,这与世间自在王如来对法藏菩萨使用的方法相同。韦提希夫人选择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然后佛才教给她求生极乐世界的方法,这就是一部《观无量寿佛经》。

世间自在王如来把十方诸佛剎土展现在法藏菩萨面前,法藏菩萨统统都看见了,于是“起发无上殊胜之愿,于彼天人善恶,国土麤妙。”“彼”指十方一切诸佛剎土,“天”指天道,“人”指人间。一切诸佛剎土里的六道众生,有善有恶,这是讲人事环境。极乐世界不是阿弥陀佛自己凭空想象建立的,也不是他自己的理想,而是他确确实实见到了许多的诸佛剎土,而且十方一切诸佛剎土差别很大,有的世界非常美好,有的世界有许多缺陷。“国土麤妙”,是物质环境。“麤”是环境很恶劣;“妙”是环境非常美好。环境不相同,是由于众生造的因不同,所得的果报就不一样。这些理论与事实,法藏菩萨都明白。“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选择所欲,结得大愿。”西方极乐世界是如何建立的?法藏菩萨到处参观考察,取人之长,舍人之短。换言之,极乐世界是集十方一切诸佛世界美好之大成。在四十八愿中,他看到十方世界都有六道,尤其三恶道太苦了,所以他发的第一大愿是希望将来建立的国度没有三恶道,于是结得这个大愿。

中国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听经是读书,看到一切诸佛世界,等于是行万里路。法藏菩萨亲耳所闻、亲眼所见,所以他的知识、智慧是真实的。他有这样丰富的学历与经历,他就有选择的建立自己的剎土,这是极乐世界成就的因缘。

极乐世界的因缘,与一切诸佛剎土的因缘不相同,因为一切剎土的因缘是复杂的,不是单纯的,有善有恶,善恶混杂。西方极乐世界专门选择清净、善法,他的目的是提供一个美好的修学环境,给十方世界真正发大心,一生要了生死成佛道的众生,提供最佳的修学生活环境。“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精勤”,精进、勤奋、努力;“求索”,索是寻找,哪些是善法、恶法,哪些是善果、恶报,要看得清楚,然后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恭慎保持”,恭是恭敬,慎是谨慎;对人、对事、对物要恭敬,恭敬心是真心。不但有恭敬心,还要谨慎保持,所修学的才不至于丧失。“修习功德”,修是修正,把错误的修正过来;习是学以致用,把所学的应用在生活上。“满足五劫”,这是讲他修行发愿所用的时间。“劫”,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最常听到的是“增减劫”。佛讲我们娑婆世界的人,人寿最短的时候,平均年龄是十岁,这个世界非常非常之苦。每隔一百年增加一岁,加到八万四千岁;再从八万四千岁每隔一百年减一岁,又减到十岁,这样一增一减,称作一个“小劫”。二十个小劫为一个“中劫”;四个中劫为一个“大劫”。大乘经上讲劫数,都是指大劫。法藏比丘修行的时间这么长,所以才能真正吸收一切诸佛剎土的长处,舍弃不如人意之处。“于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庄严之事,明了通达,如一佛剎,所摄佛国,超过于彼。”“二十一”不是数字,是表圆满。如《阿弥陀经》用“七”表圆满,就是指四方、上、下、当中。《华严经》用“十”代表圆满,一到十是圆满的数字,十个十就是一百,也是圆满的数字。密宗以“十六”、“二十一”代表圆满。“所摄佛国,超过于彼”,“摄”是他建立的极乐世界,“彼”是二十一俱胝佛剎。西方极乐世界是集一切国土美好之大成,一切诸佛剎土美好的,极乐世界统统具足,所有不好的缺点,极乐世界统统没有,它自然超过一切诸佛剎土,这也满足了他的大愿,这是说极乐世界的建成。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是清净心,心净则土净。所以,佛教我们用“信、愿、行”修清净心,真信、切愿、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能把妄想、分别、执著伏住,达到初步清净的标准,就能生“凡圣同居土”。十四、住真实慧。勇猛精进。

佛在《无量寿经》讲了三个真实,此地讲“真实慧”,即真实的智慧。你能在一切法中,认识佛法,而且认识大乘法中的净土法门,又能选择“信、愿、持名”,求愿往生,将心真正安住在此,这就是“住真实慧”。对于净宗法门“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并依照大势至菩萨教导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用功修学,就是“勇猛精进”。

世间一切都是虚妄的,我们要真正觉悟!世俗人也常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唯有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寿命与佛相同,都是无量寿,这才是真实的。没有寿命,一切都落空了。因此,这才是真实的智慧,没有比这个更真实的了!十五、积植德行。不起贪瞋痴欲诸想。不着色声香味触法。“植”是培植、累积,积功累德要从“不起贪瞋痴欲诸想”、“不着色声香味触法”做起,内不起贪瞋痴欲妄念,外不被境界诱惑,就是功德。能如此做功夫,得心地清净,清净心能生智慧,有定慧就得大受用。定慧是自己的真心起作用,在宇宙之间,自己做得了主宰。失去定慧是烦恼诱惑作主,这个人就可怜了。所以,修行无非是内去“贪瞋痴”,外断一切诱惑而已。

这一句是教导我们修学的原则,心中起“贪瞋痴欲诸想”,我们的行为就不正了,要加以修正,这是邪正之标准。

六祖慧能大师云:“本来无一物”,那是真心,因为真心无物。“贪瞋痴慢”是妄心,有了这些虚妄的东西,我们虽有真心,真心不能现前。除去贪瞋痴慢,心就得清净,外面“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来诱惑你,也不会起贪瞋痴慢之念。大经云:“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何以现在变成这样?《华严经》说得好,因为有妄想、执著,执著变成贪瞋,妄想即是愚痴,这是众生的病根。十六、植众德本。不计众苦。少欲知足。专求白法。惠利群生。志愿无倦。忍力成就。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庄严众行。轨范具足。观法如化。三昧常寂。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植众德本”,就是积功累德。“本”是根本,能生万德,能生的才是根本。净土宗的德本,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专修净土,二六时中执持名号,用这一句名号帮助我们真正做到内不动心(内不起烦恼),外不著相。实在讲,八万四千法门,统统是修内不动心、外不著相。

但是一切法门中最方便、最容易成就的是念佛法门,念这一句名号,有阿弥陀佛及十方所有一切诸佛如来威神加持,这是其他一切法门与这个名号功德不能相比之处。“不计众苦”,是一切苦难不要计较,逆来顺受。苦难都是过去今生所造不善业的感召,我们了解因缘,就会甘心情愿忍受,怎么能怪人!我们如何面对现实?逆顺境、善恶缘都不要计较,专心念佛就好。“少欲知足”,欲望很少,能知足,就会减轻烦恼。每一天三餐饭能吃得饱,衣服能穿得暖,有个小房子能遮蔽风雨,足矣!知足常乐。你知足,你须求的就少;求的愈少,愈自在、愈快乐,真正能做到于人无争,于世无求,比神仙还快乐。心得定,才能达到外不著相、内不动心。

衣食住行都要简单,简单是长寿之道!古人常言:“病从口入。”现在很多人得奇奇怪怪的病,这些病都是从饮食而来。过去大陆上一些农村乡下人,粗茶淡饭,健康长寿,这就为我们作证明,愈是单纯的饮食,愈是健康长寿之道。因此,心清净,没有什么妄想,生活规律,饮食简单,少欲知足,就是健康养生之道。“专求白法”,黑就是恶,白就是善;古印度人说黑白,中国人习惯讲善恶。“专求白法”,就是专求善法,一心向善,一意向善。何谓善法?何谓恶法?佛说,凡是自利都是恶,凡是利益众生的都是善。何以为自己是恶?三界六道轮回是由“我执”而来,换言之,念念有自己,念念为自己,就变现出六道轮回。阿罗汉超越六道轮回,就是“我执”破了。所以,“我执”破了,轮回就没有了;“法执”破了,十法界就没有了,就是明心见性。法执就是所知障,我执就是烦恼障。有“我执”就有烦恼,有“法执”就有无明,所以破我执就超越生死轮回。

如果念念想自己,“我执”天天加重,怎么能出得了三界?所以,佛教我们起心动念想一切众生,利益大众,逐渐把自己淡忘。起心动念所做所为,为众生,不要想自己。众生有福,我这一生也有福,因为我也是众生之一。同理,众生有难,我也免不了。因此,起心动念想众生,尽心尽力帮助众生,就是“专求白法”,也是“惠利群生”。惠是惠施、布施;利是利益众生,舍己为人。“志愿无倦”,求取善法,舍己为人,不疲不倦,认真努力,替众生服务。我的身体健康长寿,众生有福;我夭折、短命、死亡,众生没福。身体与自己不相干,与自己没有利害得失,身体是用来做利益众生的工具而已,这就得大自在!一桩好事做圆满了,自己没有功;做失败了,自己没有过;没有功过,利益是属于大众的,所以志愿就无倦了。“忍力成就”,成就菩萨六度的忍辱波罗蜜,难忍能忍。当然还得要有真实智慧,有真实智慧才知道利益众生。虽然是一桩善事,也有机缘、程序、先后次第,必须要有耐心才能成就。正如《金刚经》所云:“一切法得成于忍”。所以,菩萨的“六度”中,忍辱度是成败的关键。“于诸有情,常怀慈忍”,诸有情是指一切众生,特别是苦难的众生、造作恶业的众生、迷惑颠倒的众生,总是以一种悲悯的心态去对待他们。这是教我们处事待人接物的心态,要以慈悲心、容忍心待人。“和颜爱语”,这是表现在外面的态度,态度温和,和颜悦色。“爱语”,不是说好听的话,而是真正爱护他、对他有利益的言语,能帮助他破迷开悟。佛在经典里所讲的,句句都是爱语。所以,真正利益他,骂他、教训他都是爱语;要不是真的爱他,何必去骂他、去管他?“劝谕策进”,劝是劝勉,谕是晓谕、开导;策进是勉励。以善巧方便劝勉大众,帮助他求进步。

底下所举的都是一切善法、一切幸福的真正根源。“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此地所说的三宝是指“住持三宝”,与“三皈依”所讲的三宝不一样。三皈依所说的重点是“自性三宝”,“觉、正、净”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自性三宝是“觉正净”,佛是自性觉,法是自性正,僧是自性清净心,都要恭敬。在日常生活中,念念要想到我是否觉悟?我是否正知正见?我的思想见解是否纯正?我的心是否清净?而住持三宝的作用,就是时时提醒自性三宝。

我们接受佛教育,以佛为师,因此我们供养佛像有两个意思:第一、不忘本,有纪念的意思。第二、提醒自性觉。佛是什么?觉而不迷。我今天从早到晚,对人对事对物,有没有迷惑?佛像时时刻刻在提醒我,我要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顺逆境界当中,都要保持觉而不迷,保持心地清净,不受污染,保持纯正的思想见解,这是“恭敬三宝”。“奉事师长”就是“尊师重道”,佛法与儒家同样是建立“孝亲尊师”的基础上。儒教育是以此发扬光大,佛陀教育也是由此发扬光大,所以孝亲非常重要,唯有孝亲才能尊师。我们真正能尊敬老师,才能得到老师所传的“道”。假如对老师没有尊敬心,老师再高明也无法传授给你。为什么?你不相信,不愿意学。你对老师尊敬,老师的话你听得进去,你会认真依教奉行,功德利益就得到了。所以,尊师是为了重道,得道。“无有虚伪谄曲之心”,这不仅是对三宝、对老师,对一切大众,我们都要用真诚之心,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这个习惯。“庄严众行,轨范具足”,庄严就是世间人常讲的“真、善、美”,但世间人讲的“真、善、美”实在是有名无实,而西方极乐世界是实实在在的“真、善、美、慧”。我们遵从佛的教诲,以真诚心、恭敬心、清净心、大慈悲心,处事待人接物,我们的心行就庄严了。所以,我们念阿弥陀佛,一定要以阿弥陀佛的本愿为自己的本愿。“轨范具足”,轨范是模范;具足是没有欠缺,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可以做大众的榜样,不但做修行人的榜样,也做一般社会大众的榜样。这一句话的意思深广无尽。我们在社会是什么身分、地位,从事某种行业,我们在同行里面就要做大家的榜样。在《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五十三位菩萨所示现的,出家身分只有五位,其他都是在家身分,各行各业、男女老少,所表现的都是社会大众的榜样、典型。

所以,不仅是言教,连身教一举一动都是大家的榜样,这是菩萨大慈大悲,这才足以转移风俗,劝化大众。劝化不仅是用口,所作所为、起心动念都要为众生。在家人无论从事何种行业,只要是为社会、为众生,就是菩萨轨范。“观法如化,三昧常寂”,此二句是属于境界。世间法、出世间法都是如幻如化,正如《金刚经》所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何必当真?“三昧”是梵语,译为“正受”,菩萨的正受就是清净寂灭。清净寂灭是佛与大菩萨的享受,在家菩萨也能得到。

有些同修生意做得很大,跟我说:“法师,我苦得不得了!员工不听话,生意不好做,天天在操心。”其实有什么好操心的?佛教导我们“观法如化,三昧常寂”,你要是真正依教奉行,会过得非常快乐!非常自在!哪有苦?企业家也有不少学佛的,但是学得不透彻,对于佛所讲的原理原则没有觉悟,果真觉悟了,情形就不一样了。

在中国历史上,满清初期之兴盛,是过去所没有的。康熙、雍正、乾隆盛世将近一百五十多年,在这些年里,宫廷中皇帝带著文武百官每天读诵《无量寿经》,大家都听佛的教训,依照佛的教诲去做。如果我们知道这个殊胜的利益,公司行号的老板和员工,在每天早晨上班时,利用十五至二十分钟读经,大家都听佛的话,都是佛弟子,都遵照佛陀教训行事,公司哪有不兴旺的道理!这是“建立共识”,我们的共识都依据佛陀教导而建立。

所以,“观法如化”是智慧,了解一切法的真相,处理事情自然非常容易,也不会产生错误。所有一切错误的措施,都是对于事实真相不了解,才把事情做错了。“善护口业,不讥他过”,这是表现在外面;“观法如化,三昧常寂”,这是内在的功夫、智慧。“观法如化”是慧,“三昧常寂”是定,你真的有定有慧,表现在外面行为上,自自然然就“善护口业,不讥他过”,见到一切人的过失也不会说。《六祖坛经》云:“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何以不见世间过?观法如化!没有过,也没有功;没有恶,也没有善。心境是平等的,因为没有分别、执著,就没有善恶、是非、真假,当然就不会说别人过失。所以,一切善恶、是非、真假,都是世间人的虚妄分别。“善护身业,不失律仪”,身是动作,律是戒律,仪是威仪,用现在话讲就是风度,礼节自然符合规矩,不失礼,不犯过。“善护意业,清净无染”。三业中最难的是意业,最容易造恶业的是口业,所以把口业摆在第一。《无量寿经》经题“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是一而三,三而一,心清净一定平等,既然清净,一定觉。清净心起作用就是觉,觉心一定是清净、平等。

我们学佛只修清净心,平等、正觉自然在其中。一切时、一切处,无论是顺境、逆境,保持心地的清净无染就对了。内不起贪瞋痴慢,外不执著善恶境界,心自然就得清净。清净心是真心、是真实智慧,你处理一切事情时,决不会有错误,会处理得恰到好处,非常圆满,因为一切错误都是从欲望、利害上产生的。十七、恒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众生。“恒”是恒常,永远不变,时时刻刻都应当遵守这六个原则。

第一、“布施”。对自己来说是放下、舍弃,而去帮助别人。布施有三大类,即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布施是因,希望自己财富不缺乏,就要修财布施;希望自己有聪明智慧,就要修法布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就要修无畏布施。无畏布施第一就是不恼害一切众生,不但不杀生,令众生生烦恼都不可以。素食是属于无畏布施,不食众生肉,不恼害众生,更积极的就是放生。

我是一个没有福报而且短命之人,活到现在好像福报一年比一年大,都是这一生依照佛法修学得来的果报。但福报不能自己享,一享很快就享完了。福报来了,要给大家享,福报就永远享不尽,这是真实的。

聪明智慧增长了,对于一切事理,看得比以前更清楚,所以利益众生的事情做得更恰当、更美满。而且我没有求寿命,寿命是自动延长的,这真正得自在!所以,菩萨行中,布施列在第一。三种布施的果报,大家在我的身上,可以明显的见到。

第二、“持戒”。佛为我们制定的律仪戒法要遵守,佛在一切经典里苦口婆心对我们的教诫,也要遵守。以及世间的法律、风俗习惯,也要遵守。如果把戒律废弃了,佛法的行持就没有了,纵然天天讲经说法、研究讨论,都落空了。为什么?与生活脱节了,所学非所用,讲得再高也是空的,没有结果。所以,佛法自始至终着重在“行”。

佛讲:“三聚净戒”,聚就是类,三聚就是三大类。

一、“摄律仪戒”,凡是佛在经典上所说的一切教诫,要我们做的决定要做到,不让我们做的绝不违反。

二、“摄善法戒”,凡是善的就应当做,恶的就不应当做。我们要晓得戒的精神是防非止恶,断恶修善;佛虽没有说出,但与佛的意思相应者皆应遵守。如抽香烟,佛经并没有说不能抽香烟,但我们知道抽香烟对己对他皆无好处,所以也应当禁止。诸如此类者,就归纳在“摄善法戒”。

三“饶益有情戒”。凡是对众生有利益的事,应当去做。利益又分三等,眼前有利益,将来有害处,不能做;现在有好处,将来也有好处,这是真正的善;或者现前没有什么利益,将来有大利益,这也是善。所以,佛菩萨的眼光看得很久远,绝对不在一时。

第三、“忍辱”。无论做什么事情要忍耐,忍耐才能有成就。在修行过程当中,必然有挫折,我们愈勇猛精进,挫折就愈大。何以有这么多挫折?这是我们无始劫以来所造的恶业,业力障碍是无法避免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有耐心,有忍耐的力量,才能消业。如果有定力,定可以灭业。要用智慧面对事实,耐心去化解,委曲婉转,不退精进。所以,有忍辱才有进步,不能忍必定受阻碍。

第四、“精进”。精是纯而不杂,进是进步,精进是菩萨唯一的善根。现前时代,学佛的同修多半犯了一个毛病,就是学的太多、太杂,虽然天天在进步,是杂进、乱进,所以费时又耗神,所得非常有限。

我这一生有一点小成就,是得利于好老师,我的老师禁止我杂进、乱进。我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师十年,李老师的教学法是:聪明能力好的,顶多只能学两种,如果你要学三种,他决定不教你。程度不够的,只可以学一种;一门学会了,他认为你可以了,才能再学一门,否则决定不许可。我在李老师会下十年,学五部经;在一般佛学院,一学期都不止五部!

我第一部学《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二部学《阿弥陀经》,第三部学《普贤菩萨行愿品》,第四部学《金刚经》,第五部学《楞严经》,我十年就学这么一点东西。李老师的标准是你一部经学会了,才可以学第二部,会的标准是能在讲台上跟大众讲得透彻。你在讲台上表演,李老师坐在最后一排,在不使用麦克风的情况下,声音要他能听见才可以。这样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将基础奠定好了,其他大经大论自然就能通达。“一经通一切经通”,问题是你有没有真正学通?有没有契入经典的意境。

第五、“禅定”。定是心有主宰,内不动心,外不著相,不会轻易被外境动摇。比如我学一部经,专心在这一部经上,心才有主宰。

第六、“智慧”。简而言之,就是理性,处事待人接物要有理性、有理智,而不用感情。这是教给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的六个原则,这也是菩萨教化安立众生的教学纲领。十八、发菩提心。持诸禁戒。坚守不犯。饶益有情。所作善根。悉施与之。令得安乐。

这一条是我们一生处事待人接物的准则。“菩提”是梵语,译为“觉悟”。“发菩提心”,就是发觉悟之心,不迷惑、不颠倒。凡夫之所以称为凡夫,就是迷惑颠倒。这也是教导我们对人对事对物,一定要用真诚心,决定不能欺骗,不能虚伪。真诚也是菩提心,《观经》讲“至诚心”,就是真诚到了极处,这是菩提心的本体。

如何才能真正不迷惑、不颠倒?我们从形象观察,一个真正觉悟的人,对于自己及生活环境都能认识清楚,认识就是觉悟。认识的标准何在?佛是一个真正觉悟的人,佛就是我们的标准。佛说这个世间的真相是苦、空、无常,这是世间法的真实相,任何人都不能避免。

这个世间是“苦、空、无常”,这是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的。认识清楚之后,舍弃“苦、空、无常”的世间,去取得“常、乐、我、净”的境界,这就是真正觉悟的人。“常、乐、我、净”,是诸佛菩萨的境界。

佛法讲“了生死,出三界”,“了”是明了,对于六道轮回生死的状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觉悟。所以,事实真相清楚了,第二步就要超越六道、摆脱轮回,这是佛菩萨的事业。

事实真相清楚了,要如何修行?佛陀在世是“正法时期”,人根性很利,修学一切法门,多数人都能成就!到“像法时期”,距离佛陀时代远了,人的根性差了一等,传下来的佛法也慢慢变质了;不是佛经变质,而是讲经的人把经讲变质。传的时间愈久,就愈传愈讹。到“末法时期”,距离佛灭度三千多年,变质的状况愈来愈严重,严重到我们无所适从。我们要想在佛法上修学得到证果,已愈来愈困难。

世尊对于现今社会状况,在三千年前就了如指掌!但对真正有心求出离、真正有心求佛法证果的人,佛没有辜负我们。所以,《大集经》告诉我们,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修净土成就。这一句话实在是世尊告诉我们现代人,依照净土法门修学决定成功。

末法一万年,现在才过了一千年,往后还有九千年。正如《无量寿经》所说,九千年之后,佛法在世间灭尽,《无量寿经》还在世间多留一百年。一百年之后,《无量寿经》也没有,还有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在。由此可知,六字洪名功德不可思议,那时期的人依这一句名号都能得度,何况现在?

唐朝时代的道绰大师,这是净宗的一代祖师。一生只讲净土三经,讲了二百余遍。由此可知,专修、专弘才是圆满的“菩提心”。

要想了生死,第一要真正知道人生苦,来生必定比这一生更苦。来生不想做人,这个愿望能达到吗?可以说除了念佛求生净土之外,你的愿望不见得可以达到。所以,我们要有决心,这一生中决定得生净土,这就是真正的“菩提心”。

觉悟的心有了,还要有觉悟的行为,也就是说我们要过一种觉者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处事待人接物,念念“觉而不迷”。下面就是佛教导菩萨住在世间,正确的造作行持。“持诸禁戒,坚守不犯”。广义的持戒,就是守法、守礼。戒律的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是小乘戒,众善奉行是菩萨戒。

但是善恶的标准,有层次浅深次第之不同。如常讲的“五乘佛法”,就是把佛法分为五个层次: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乘。五乘人与天都没有出三界,没有超越轮回;声闻、缘觉才真正超越六道轮回。

可是圆满的佛法是建立在作人的基础上,人都做不好,怎么能成佛作祖?所以,学佛从哪里学起?从作人学起。《观无量寿佛经》教导我们净业三福,第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作人的基础。“五戒”是根本戒,诸佛菩萨都遵守的。从戒律引申就是法律,现行国家政府颁布的法律决定要遵守,道德观念、风俗习惯也要遵守,这都在戒律范围之内。除此之外,要克制自己的情欲,坚守不犯,这就是“诸恶莫作”,小乘戒的精神。“饶益有情”,这一句属于大乘菩萨戒。“有情”是众生(有情众生),就是广大的人群以及一切动物植物。利益上面加一个“饶”,“饶”是最丰饶的利益,最高的利益,我们要尽心尽力去做对人有利益的事情。也许我们的力量有限,但只要有真诚心、恭敬心、清净心,耐心去做,必定得到诸佛菩萨威神加持,一定能满你所愿。

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天天想它,时时想它,念念不忘它,这个事情就成功了。如果想“这个事情好难,做不到,算了!”那这个事情就不能成功。为什么?你利他的念头中断,不能产生力量。所以,心想真正会发生不可思议的力量,就是念心不断。我们懂得此理,念佛可以成佛,念佛人必定得生净土,也是这个道理。我念阿弥陀佛,念西方极乐世界,念得很勤,念念不断,一定把阿弥陀佛念来。所以,对于众生有真实、广大利益的事情,我们要尽心尽力去做,这个念头决定不使之中断。“所作善根,悉施与之,令得安乐”,这是说将我们的心量拓宽。没有学佛之前,念念都想自己,想到自己一生的幸福、家庭的幸福,很少去想国家、社会,这个心量小!学佛之后,尤其是看到阿弥陀佛的大愿,他的境界包括了虚空法界,那是真心圆满的显露,这是我们应当学习的。

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即使是小小一点善事,都要把这些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希望所有苦难众生都能离苦得乐,这就是法供养里的“代众生苦供养”。所修的福报不独享,而与一切众生共享,就是回向的意思。我把我的智慧、福德、才艺、能力都与一切众生共享,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安乐,这是菩萨行。能否做到?能。有一个人修持,大众都托他的福。如果这些人要遭灾难,而有一个大福德的人在此地,他们就不遭难,或者是灾难减轻了。

因此,一定要自己认真修学,才能消除世界灾难。只要真心努力做,念念为苦难众生做,所做的功德,自己决定不取,普遍施与一切众生。

菩萨勇猛精进,力量从何而来?就是这一念大慈大悲,为一切众生,绝不为自己。一个觉悟的人,一定是这样的行为。假如他不是这样的行为,念念还是为自己、为家庭,甚至于为一个小团体,他没有觉悟,他的心量还很小。觉悟的人,心量一定很大。十九、要当作善。所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九不瞋。十不痴。“要当作善”,就是指十善业道,这是我们起心动念、处事待人接物的标准。人能一生依照十善行持,就是善人,这是善恶最简单的一个标准。《观经》讲“三福”,第一福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我们学佛的大根大本。孝亲尊师慈心全具十善才得到落实,十善业是身三、口四、意三。身的三善业,即不杀、不盗、不淫。

第一、“不杀生”。杀生范围很广泛,有手杀、口杀(即下达命令)、见杀生喜,或因瞋恨而起杀心,都包括在杀生的范围之内。换言之,不杀生是绝对没有伤害众生的意念,我们要从这里培养慈悲心。

第二、“不偷盗”。盗的范围非常广大,在佛法不与而取谓之盗。假如有主之物,主人没有答应,你动了这个物品,就犯盗戒。偷盗将来是要还债的,所谓欠命还命,欠钱还钱,因果报应,丝毫不差。

盗一个人的物品,结罪比较轻。有些物的主人很多,譬如城市的公共设施,你要是偷盗,这一个城市的市民都是主人,因为他们纳税,你要向他们还债。假如是州政府、联邦的设施,将来还债,你的债主是一国人民。

结罪最重的是偷盗三宝物,就是寺庙的东西。佛法是尽虚空遍法界所共有的,换言之,法界无量无边,所有出家人都是主人。你在这里偷一点东西,这个结罪就不得了。所以,盗三宝物,必堕地狱。

盗戒是最容易犯的,而且犯得最多。譬如经商,总是想方法少纳一点税,这也是犯盗戒。这个罪业很重,一定要懂得忏悔,修善补过。

在中国佛门,盗用公款行善事的最出名的就是永明延寿大师。他在没有出家之前,是管财税出纳的小公务员,常常拿国家的钱去放生。被人告发之后,依律判死刑,皇帝听了他盗用公款放生并无他用,便吩咐监斩官:“若他临死时,面有恐惧就杀了;假如没有丝毫恐惧,就带他来见我。”结果绑到法场要杀头时,他一点恐惧都没有,监斩官就问他:“你为什么不害怕?”他说:“我这一条命换了千千万万的命,值得!欢喜!”所以,监斩官马上报告皇帝。皇帝问他:“你有什么愿望?”他说:“我想出家。”皇帝就成就他出家,做他的护法。他参禅大彻大悟之后,回归净土,专心念佛。传记记载,他是阿弥陀佛再来。

但他偷盗跟我们普通人不一样,普通人偷盗是自己享受,而他是利益众生。所以,佛法真的不是定法,它是通权达变,只有一个目标:利益众生,造福社会。如果自己享受,罪过无边。这个例子,值得我们深深省察。

第三、“不淫欲”。无论在家、出家,淫欲决定增长贪心、邪念,对出世间法有一定的障碍,所以一定要断淫,才能达到心地真正清净,往生品位增高。如果做不到不淫欲,至少要做到不邪淫;十善是讲不邪淫。邪淫是指夫妇之外,这是决定不许可的。

口的善业有四种,即不妄言、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

第一、“不妄言”。学佛发菩提心从哪里做起?从不妄语始。如果还有妄语,真心如何能显露?一定要真诚,不自欺,不欺人,这是佛法的根本法。

我们要真正了解佛制定戒律的用意,晓得戒的精神,才知道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活用,这个很要紧。经云:譬如有一个猎人追一只兔子,走到三岔路,路上有一个人看到了,猎人问他:“你有没有看到兔子?”他说:“从那边去了。”兔子明明从这边走了,但他打妄语,这是为了把猎人引开,救兔子一条命。这个妄语是开戒,不是破戒,这是救护众生,也是救猎人。猎人虽有杀心,但他没有杀成功,这个罪轻。

这是告诉我们,一切戒律只要是利益众生的,都属于开缘;凡是属于利益自己的,统统是破戒,统统有罪。利益众生的,这是有功德;损己而利人,这是菩萨发心。

第二、“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言语非常之美,目的在欺骗别人,诱导人造恶。像现在的歌舞、戏剧、电影、小说,乃至于一些文学作品,现在所谓是艺术,在佛法看是绮语。它引导人去做“杀盗淫”,这个罪过太大了。我们仔细看看因果报应,凡是有名的电影明星,死的都不好,这是现世报,来世果就更可怕了。

我们讲经说法,苦口婆心劝人行善,人家都不来。那些歌舞场所要买票,价钱那么高,还有那么多人去听,这才明了现在社会大众是听骗不听劝。

第三、“不恶口”,恶口是说话粗鲁,伤人尊严。

第四、“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有有意的、有无意的。有意的罪就重了,无意的是过失,要看结果来断定这个罪业的浅深。小则挑拨两人不和、两个团体不和,这要看事情的大小来结罪。如果挑拨两个国家战争,伤害许多生命财产,这个罪过很重。由此可知,挑拨是非,受害的面广大,受害的时间很长,他的罪业必在拔舌地狱、无间地狱。言语不可不谨慎。

意业有三种,即不贪、不瞋、不痴,也称三善根,世间所有一切善法都是从此生出来的。如果起心动念落在贪瞋痴,就是三毒烦恼,世间所有一切恶业也是从此生出来的。所以,意三业真正是苦乐的主宰、根源,我们不能不慎重。

世间人贪求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其实起贪心得到的,还是自己命里所有的;命里没有的,怎么贪也贪不到。我们读《了凡四训》,就能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命里有的,丢也丢不掉;命里没有的,想也想不到。了凡居士是一个好榜样,他的长处就在知命,知命就乐天。天是自然的,接受自然的果报,所以他没有妄想,心地清净。

我们安于自己的现世状况,人人都明了因果,天下就太平,不会有争执。心定了,这一生才真正有幸福,富贵的有福,贫贱也有福,会过得很快乐。最可怕的是不知道命运,不晓得因果,也不相信因果,胡作妄为,天天造罪业。

虽然命是一定的,可是我们这一生的行为造作,天天都在加减乘除。换言之,命运能不能改?能改。如果你每天的行业,加减乘除的幅度都不高,善是小善,恶是小恶,你的一生就照命运走,不会有变化。假如有大恶大善,命运就改变了。

所以,人四十岁以后,命运受后天影响最大;四十岁以前是先天的,就是宿世所造的善恶业影响大。如果真正觉悟,认真断恶修善,四十岁以后决定好转,这个非常非常重要。所以,佛法能让我们这一生就享福,你真的相信,真的好好去做,晚年会愈来愈幸福、快乐,这要靠自己修。佛在此地教我们要修十善业,我们认真修,世间福报不必求,自然就来了。

第一、“不贪”,是指不贪世间法,也不贪出世间法,彻底放下,心才清净。有的,不贪;没有的,也不贪。最要紧的是清净心,有也等于没有一样。世间人都会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到临死时,一生所有的一样也带不走,必须要认清事实真相。眼前我们所有的一切是不是我的?不是。如果以为是我的,这是愚痴!我暂时在这里受用,就跟住旅馆一样,绝对不是自己的。你能把这个事实看穿了,贪心就没有了,对于生活一切受用就得自在,不会计较,也不会认真。理明了了是理得,心就安了;心安了,一定看到事实真相,所谓是“心安理得,理得心安”。所以,一切与自己统统不相干的要放下,决定不起贪心。应当积极为众生、为社会多多做好事。

第二、“不瞋”。瞋是瞋恚。凡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世间人总是会发脾气、不高兴,这个伤害很大!我们常讲“积功累德”,功德就像树林一样,我们修了许多功德,可是一发脾气,起了瞋恚之火,所谓是“火烧功德林”,就将所有功德烧光了。

我们问问自己:“积功累德到底有多少?”如果早晨发了脾气,功德就只有几个小时。临命终时,如果发了脾气,一生的功德都烧得干干净净。所以,凡是会引起你发脾气的,都是魔现前。魔看到你功德修得那么多,无法破坏,就劝你烧功德林。

因此,真正有智慧的人、觉悟的人,遇到逆境现前,决定不肯烧自己的功德,绝对不发脾气,要修忍辱。能忍,而后才有定;能定,而后才有慧。所以,六度的布施、持戒是修功德,忍辱是保持、保全功德;不能忍辱,功德就被自毁灭。

功德是戒定慧,一发脾气,戒定慧都没有了。而修福的人常常发脾气,有瞋恨心、嫉妒心、贡高我慢、好胜心,虽没有功德,但福报很大,因为福德是烧不掉的。这样的人将来到哪一道去投生?佛说:往阿修罗道。阿修罗有福,没有德,瞋恨心很重,容易发脾气,伤害人,但福报享尽必定堕落。佛法常“三世怨”,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第三世堕落。一定要晓得,瞋恚对别人伤害只有三分,而对自己的伤害是七分。

第三、“不痴”。愚痴是没有智慧。世间有很多聪明人,他有辩才,能说,能写,能作,但没有智慧。智慧是什么?真正能辨别真假、邪正、是非、利害的是智慧。乡下老太婆没念过书,不认识字,教她念阿弥陀佛,一生老实念,这是真智慧。为什么?她选择念佛求生净土,这是真,不是假;这是正,不是邪;这是利,不是害;这是善,不是恶。她全都选对了,这叫真智慧!世间有聪明才智的人,怀疑念佛法门,甚至还毁谤,这是完全没有智慧,愚痴!不但自己得不到利益,而且还妨碍别人,障碍别人修学,令修学的人退心,这个罪过重了,果报不堪设想。

所以,不贪、不瞋、不痴是世间一切善法的根,真正修善从根本修,才是聪明人。二十、一心清净。端正身心。绝欲去忧。慈心精进。不当瞋怒嫉妒。不得贪餮悭惜。不得中悔。不得狐疑。要当孝顺。至诚忠信。当信佛经语深。当信作善得福。“一心清净,端正身心,绝欲去忧,慈心精进”,这对我们身心修养、健康、长寿、幸福、快乐有很大的关系。长寿要健康、要不老,才是真正幸福。如何才能做到?一心清净。

佛说:“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心、念头,但念头不是真心,是妄心。真心不生不灭,清净无为,一切“唯心所现”的境界,也是不生不灭的,称为“一真法界”。

如果迷了自性,不生不灭的“真心”就变成了“生灭心”。我们今天的妄想念头,一个念头生,一个念头灭,这个生灭称为“识”,把“一真法界”变成了“十法界”。如何变的?“唯识所变”,也就是“一切法从心想生”。想是识,真心不想,所以十法界是从心想生。换言之,心想(识)是能变、能生,“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所变、所生。

譬如我想健康、想不老,懂得这个理论与方法,就会转变了。不懂就随着情绪、外面环境去转变,自己做不了主宰,这就有苦了。因此,我们用心要用什么心?要用“一心”、“清净心”。心愈清净,心健康;心健康,身就健康。身心清净,哪有不健康的道理!生理是随着心理转变的,还是操纵在心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