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2 21:33:50

点击下载

作者:赵昶水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努力,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努力,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努力,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作者:赵昶水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新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9-01ISBN:9787516626818本书由新华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天道酬勤韦尔奇说:“勤奋就是财富,勤劳就是财富。谁能珍惜点滴时间,就像一颗颗种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那儿吸取营养那样,惜分惜秒,点滴积累,谁就能成就大业,铸造辉煌。”人生的许多财富,都是平凡的人们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而取得的。周而复始的日常生活,尽管有种种牵累、困难和应尽的职责、义务,但它仍能使人们获得种种最美好的人生经验。对那些执着地开辟新路的人而言,生活总会给他提供足够的努力机会和不断进步的空间。人类的幸福就在于沿着已有的道路不断开拓进取,永不停息。那些最能持之以恒、忘我工作的人往往是最成功的。一分辛苦一分收获

我们常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生活中,收获往往不会那么轻易地获得。一分耕耘之后,人们常常看不到什么收获(当然,在他耕耘之后,就会有所积累,但这并不会迅速地转变为收获)。有些人因为没有迅速看到成效就此放弃了追求;九分耕耘之后,还看不见收获,又有些人放弃了追求。但这个时候实际上已经有了九分积累,就在离收获不远的地方,放弃了追求完美的最后那一点坚持。而那一点点的坚持通常就是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

人们常说:勤劳是最大的美德。我在看张其金写的《财富中国》的手稿时,曾看到他列出的排行榜上的100个名字,背后都蕴藏着一个故事,这些故事都演绎了这样一个哲理:辛勤耕耘,必有收获。“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哈默曾经说过:“幸运看来只会降临到每天工作14小时,每周工作7天的那个人头上。”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90多岁时仍坚持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的习惯,他说:“这就是成功的秘诀。”巴菲特认为,培养良好的习惯是很关键的一环。一旦养成了一种不畏劳苦、敢于拼搏、锲而不舍、坚持到底的劳动品性,则无论我们干什么事,都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古人云:“勤能补拙是良训”,讲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以辩才出名的罗伯特·皮尔正是由于养成了反复训练、不断实践这种看似平凡、实则伟大的品格,才成了英国参议院中杰出、辉煌的人物。当他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父亲就让他尽可能地背诵一些周日训诫。当然,起先并无多大进展,但天长日久,滴水穿石,最后他能逐字逐句地背诵全部训诫内容。后来在议会中,他以其无与伦比的演讲艺术驳倒他的论敌。但几乎没有人能猜测到,他在论辩中表现出来的惊人记忆力,正是他父亲以前严格训练他的结果。

在一些简单的事情上,反复的磨炼确实会产生惊人的结果。拉小提琴入门容易,但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需要花费多少辛劳反复练习啊!有一个年轻人曾问卡笛尼学拉小提琴要多长时间,卡笛尼回答道:“每天12个小时,连续坚持12年。”

查理·帕克尔,是一位爵士乐史上了不起的音乐家。他曾经在坎萨斯城被认为是最糟糕的萨克斯演奏者。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他的境况糟透了。他甚至连一家愿为他试演的剧院都找不到。他在逆境中拼搏,通过每天11—15个小时的刻苦练习,三年后,他的独奏变得非常的轻盈,又充满惊异和勃勃生机。炉火纯青的技巧终于使他开创了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音乐风格。

俗话说:“勤奋是金。”一个芭蕾舞演员要练就一身绝技,不知道要流下多少汗水、饱尝多少苦头,一招一式都要经过难以想象的反复练习。著名芭蕾舞演员泰祺妮在准备她的夜晚演出之前,往往得接受她父亲两个小时的严训。歇下来时真是筋疲力尽!她想躺下,但又不能脱下衣服,只能用海绵擦洗一下,借以恢复精力。舞台上那灵巧如燕的舞步,往往令人心旷神怡,但这又来得何其艰难!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一点点进步都是来之不易的,任何巨大的财富都不可能唾手可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李嘉诚说道:“耐心和毅力就是成功的秘密。”是的,没有播种就没有收获,光播种,而不善于耐心地、满怀希望地耕耘,也不会有好的收获。最甜的果子往往是在成熟时!

我们也都知道“勤能补拙”,“勤奋可以创造一切”这样的道理。可我们究竟有多少人从中受到了启发?我们依旧在工作中偷懒,依旧好逸恶劳。甚至有人把工作当成一种惩罚,这样的工作态度,可能有成就吗?在这个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职场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唯有依靠勤奋的美德——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地进取。激发潜能:耕耘才有收获

人们常说:有耕耘才有收获。一个人的成功有多种因素,环境、机遇、学识等外部因素固然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依赖自身的努力与勤奋。缺少勤奋这一重要的基础,哪怕是天异禀赋的鹰也只能栖于树上,望天兴叹。而有了勤奋和努力,即便是行动迟缓的蜗牛也能雄踞山顶,观千山暮雪,望万里层云。

懒惰的人花费很多精力来逃避工作,却不愿花相同的精力努力完成工作。他们以为骗得过老板。其实,这种做法完全是在愚弄自己。勤奋真的很难吗?不,勤奋不是天生的,而是培养出来的习惯。大凡有所作为的人,无不与勤奋的习惯有着一定的关联。我们知道“将勤补拙”是李嘉诚的一条重要的人生准则,也是他成功的经验之一。

曾经有记者询问过李嘉诚的推销诀窍。李嘉诚不予正面回答,却讲了一个故事。

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在69岁时的一次演讲会上,当有人问他推销成功的秘诀时,他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台说:“请您摸摸我的脚板。”

提问者摸了摸,十分惊讶地说:“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哇!”

原一平接过话头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所以脚茧特别厚。”

提问者略一沉思,顿然感悟。

李嘉诚讲完故事后,微笑着自谦地对记者说:“我没有资格让你来摸我的脚底,但我可以告诉你,我脚底的老茧也很厚。”

当年,李嘉诚每天都要背着一个装有样品的大包从坚尼地城出发,马不停蹄地走街串巷,从西营盘到上环到中环,然后坐轮渡到九龙半岛的尖沙咀、油麻地。

李嘉诚说:“别人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开初别无他法,只能将勤补拙。”

李嘉诚早先在茶楼当跑堂,拎着大茶壶,一天10多个小时来回跑。后来当推销员,依然是背着大包一天走10多个小时的路。

李嘉诚的脚板未必没有原一平的厚。但这脚板上的老茧分明写着同样的一个字:勤!

勤奋是一种重要的美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远大集团的成功也与张剑、张跃两兄弟把辛勤耕耘的理念融入了远大的企业文化中有关。我们知道,“远大”有自己的文化体系,而这个文化体系又需要以辛勤原则为中心的企业理念和视品牌为生命的经营理念为支撑。视品牌为生命这个好理解,但是我们又怎么去理解以辛勤原则为中心呢?这个“原则”是什么呢?

张跃认为:“这两者是一致的,因为辛勤原则是不能改变的,只是有一些人不去尊重它。我们要知道,只有服务工作做得非常好,让你的服务对象非常满意,你才会有收益。我们是搞工业的,那我们的工业产品就要做得非常好,之后我们的工业产品的消费者才会非常满意。所谓原则——自然法则,就是说必须要有很好的种子,有人的辛勤耕耘,这样才会有很好的收获,而且你的付出必须都在收获之前,这都是一些原则。你要把这些原则把握好,不要指望侥幸,不要指望去逾越自然法则,或者说先收获后耕耘,这是不可能的,或者说只收获不耕耘,这是更不可能的了。当然在这个辛勤原则之上,我们还有一个很好的价值观,以这个辛勤原则为基础,这个价值观是各有不同的,但是我认为价值观可能会决定一个企业是不是可以发展得更好,违背原则是根本不可能生存下来的。而价值观好或坏是能决定你能不能生存得更好的。作为一个人也好,作为一个团体也好,重要的是要稳定,但作为一个原则来说一定要非常清醒,就像在这个基础之上,一切东西都会好办的。我觉得作为一个企业家,如果确定了企业价值观之后就好办了,那其他的事情就是个人的工作方法,真的很难说哪种更好。像我这样希望一切都能加以控制也许很好,像某些人那样子,一切事情只相信结果,把架构搭起来,一天开两次会,他相信会有好的结果,也许会有好的结果,因为他下面还有人帮助他控制。所以这种处事方法就比较次要一些。”

张剑、张跃对辛勤有正确的认识,他们正是通过贯彻辛勤工作的原则,才获得他们的成功。

如果你永远保持勤奋的工作状态,你就会得到他人的认可和称赞,同时也会脱颖而出,并得到成功的机会。做一个勤奋的人,阳光每一天的第一个吻,肯定先落在你的脸颊上。温馨提示

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走向人生的巅峰。如果你永远保持勤奋的工作态度,你就会得到他人的称许和赞扬,就会赢得老板的器重,同时也会获得更多升迁和奖励的机会。勤奋的含义

工作和生活需要勤奋,但我们在勤奋的同时,也要正确理解勤奋的含义。首先,勤奋工作不是机械地工作,而是用心在工作中学习知识,总结经验。其次,勤奋不是要你一刻不停地工作,这样只能让你筋疲力尽,效率降低。最后,勤奋是需要坚持不懈的。勤奋通向成功,而成功可能会成为勤奋的坟墓。所以我们在取得了一个小目标的成功之后,一定不能放松,而要继续勤奋,永不满足。

很多人习惯用薪水来衡量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否值得。却忽略了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比如你的勤奋带给公司的是业绩的提升和利润的增长,而带给你的是宝贵的知识、技能、经验和成长发展的机会,当然随着机会到来的还有财富。实际上,在勤奋中你与老板获得了双赢,勤奋不只是为老板负责,更重要的是对自己负责。试想,一个公司不大可能因为你一个人的懒惰而一败涂地,但是因为你个人的懒惰,你可能一辈子都会一事无成。所以,你用不着抱怨,更不用自怨自艾,你需要做的仅仅是勤奋的工作。普通人离不开勤奋,伟大的成功更是来源于勤奋。

司马迁写《史记》花了15年;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花了20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27年;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歌德写《浮士德》花了60年。

这些名垂青史的伟人,有哪一位没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和毕生的精力呢?

牛顿在剑桥大学30年里,常常每天坚持工作十六七个小时之久,是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我不否认人有天资的差别,但根本的问题是勤奋。我小时候念书时,家里人说我笨,老师也说我没有学数学的才能。这对我来说,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我知道自己不行,就更加努力。经常反问自己:‘我努力得够不够?’”这些卓有成就的名人的做法和说法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毕竟勤奋的工作态度不仅会赢得老板的赞赏,也会得到别人的嘉许,还能给自己带来一份最可贵的财富——自信。

那些被懒惰吞噬了心灵的人是无法看透事物的本质的,他们相信的是运气之类的东西。别人发财了是幸运,知识广博是天赋,深受众望是机缘。在工作中,他们总是认为老板太苛刻,因而不愿为他努力工作。但他们忘记了:工作时无所事事对自己的负面影响是最大的。有些人费尽心思逃避工作,不想投入同等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工作。他们事实上是在愚弄自己。老板不可能了解员工的每一个工作细节,但任何一个明智的管理者都明白,努力工作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升迁和奖赏绝不会降临在对工作无所用心的人身上。

如果一个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么,他在工作中就会琢磨如何少干点工作多玩一会儿,结果过不了多久,他就会在人才的竞争中被淘汰。所以说,享受生活固然没错,但怎样成为领导眼中有价值的职业人士,才是最应该考虑的。一位有头脑的、智慧的职业人士绝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可以使自己能力得以提高,才华得以展现的工作机会。尽管这些工作可能薪水微薄,可能辛苦而艰巨,但它对意志的磨炼,对我们坚韧性格的培养,都是极有价值的。所以,正确地认识你的工作,勤勤恳恳地努力去做,才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激发潜能:勤奋才能创造奇迹

困境中成长起来的成功人士,向来不缺乏勤奋和勇敢。比如我在看那些登上中国富豪榜的财富英雄时,我也会常常感慨万千。富豪们艰苦创业、勤奋工作的精神真的令人感动。而我们所撷取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只是他们生活中拥有的小小插曲而已。当然,从这些小小插曲中我们看到: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有无数相似的经历。

创业总是艰辛的。

他们获得今天的财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难;因为财富的关系,他们远比我们承担的多。勤奋刻苦已经与这些白手起家的福布斯富豪们终生相随。

勤奋刻苦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勤奋刻苦的箴言因为熟悉而快要失去震撼力的时候,富豪们的致富故事会再次令我们震动。

为什么他们拥有财富?为什么他们能成功?重新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对富人、对财富会有新的认知。“即便有一天我忽然什么钱都没有了,我也不怕。我还可以当农民,还可以一步步从头做起!我可能年纪大了点,但我干活会勤奋,看门就把门看好,扫地就把地扫干净,老板还会认同我,也许会给我开高点工资。”刘永好曾这样表示。

这段话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财富永远不可能为守株待兔者真正拥有,或许一次、两次可以得之侥幸,但它最终垂青的必然是那些大胆行动的人。很多亿万富豪都告诉人们要获得财富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实践,敢于迈出去。也许,你已经考虑过“喜欢”干哪一行。那么,现在你就可以从查看招聘广告开始,去找学校或职训中心,跟已经干上那一行的人交谈,搞清楚有哪些机会。

等你了解了较多的情况,你就可以判断是否要继续学下去。我们要知道,要取得成功就得大胆行动起来,并全力以赴!

有些人很想有所成就,很想获取财富,但是没有动手就感到非常为难,他们搞不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由于思想上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所以觉得很难决定下一步要做什么。于是,他们就束手坐在那里等待奇迹,然而,奇迹并不是光凭等待就会来的,奇迹需要自己去争取。

许多成大功或立大业的富豪,在他们心目中也并没有许多明确的目标,相反却变动得非常快,有时甚至连目标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只是不断地去尝试新的事物,大胆接受新的信息,直到对自己所做的选择有所把握为止。

亿万富豪都非常积极、活跃,以行动判断自己的方向,尝试许许多多新的途径。所以,经过一番奔波忙碌之后,必然能取得某些有价值的成就。

一个业务员要成功,必须大胆拜访客户,如果他不知道最顶尖的业务员一天要拜访多少个客户,那么,他根本就没有成功的机会;如果他无法付出顶尖业务员所做的行动,他也根本无法提高成绩。

富豪们永远比一般人做得更多。当一般人放弃的时候,他们找寻下一位顾客;当对方拒绝他的时候,他再问他们:“请问你要不要买呢?”当顾客不买的时候,他问:“你为什么不买?”他们总是在寻找如何自我改进的方法,以及顾客不买的原因,他们永远在不断地改善自己的行为、态度、举止和自己的人格,他们总是希望知道人们为什么向他买、为什么不向他买的原因,他们总是希望自己更有活力,总是希望自己产生更大的行动力。相比之下,很多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做运动,不学习,不成长,每天抱怨一些负面的事情。他们哪来的行动?因此,我们说,所有的知识必须大胆地化为行动。因为行动才有力量。

不管他们现在决定要做什么事,不管他们现在设定了多少目标,也不管他们面临怎样的困境,他们一定会立刻行动,而且肯定会大胆行动,因为他们坚信:没有金刚钻,也要敢揽瓷器活。温馨提示

远大集团总裁张跃不相信机遇,不相信捷径。他常说:“这是好多人的愿望,就是想找到捷径。我简直就不相信有机遇这个词,这一点我特别疯狂。我总相信,如果说有机遇的话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你抓不到他抓得到?你可能不够勤奋,导致感觉或直觉比较麻木,而勤奋的人会持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变得越来越敏锐。”工作要尽职尽责

作为一个员工,既然选择了一个公司,就要把自己的事业和公司的发展结合起来,对该公司的企业文化有一个认同感。这样,你就会与公司一起同生死、共命运。在公司兴旺发达时,你就会有巨大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同时,公司会为拥有像你这样优秀的、忠诚的员工而自豪,你也会为与这样优秀的公司合作而光荣。当公司景况不佳时,你就会感到责任重大,并为扭转公司形势而倾心尽力。

尽职尽责是什么?尽职尽责是一种全身心地付出:尽职是一种挑战困境的勇气;尽职尽责也是战胜一切的决心。尽职尽责是对工作职责的勇敢担当;是对工作环境的积极适应;也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一个尽职尽责的人,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会因为这份承担而让生命更有分量。

管理学家认为,尽职尽责首先是员工的一份工作宣言。在这份工作宣言里,你首先表明的是你的工作态度:你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你的工作,不懈怠你的工作,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勇敢地承担,这是保证你的工作能够有效完成的基本条件。尽职尽责让人坚强,尽职尽责让人勇敢,尽职尽责也让人知道关怀和理解。因为我们对别人尽职尽责的同时,别人也在为我们承担责任。无论你所做的是什么样的工作。只要你能认真地勇敢地担负起责任,你所做的就是有价值的,你就会获得尊重和敬意。尽职尽责不在于工作的类别,而在于做事的人。只要你想、你愿意,你就会做得很好。事实上,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因为尽职尽责正是培养敬业精神的土壤。如果员工在工作中没有了职责和理想,他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毫无意义。所以,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平凡的也好,令人羡慕的也好,都应该尽职尽责,在敬业的基础上不断取得进步。

即使你的工作环境很艰苦,如果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最后你获得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宽裕,还会有人格上的自我完善。

在西点军校演讲时,麦金莱总统对学员们说:“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们需要尽职尽责地把一件事情做得尽可能完美;与其他有能力做这件事的人相比,如果你能做得更好,那么,你就永远是个好军人。”

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尽职尽责,它对你日后事业上的成败都起着决定作用。一个成功的经营者说:“如果你能真正制好一枚别针,应该比你制造出粗陋的蒸汽机赚到的钱更多。”然而,这么多年来,没有多少人领会到这一点。

一旦你领悟了全力以赴地工作能消除工作的辛劳这一秘诀,你就掌握了获得成功的原理。即使你的职业是平庸的,如果你处处抱着尽职尽责的态度去工作,也能获得个人极大的成功。如果你想做一个成功的值得上司信任的员工,你就必须尽量追求精确和完美。尽职尽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是成功者的必备品质。

尽职尽责还需要持之以恒。功亏一篑的例子太多了,比如说,水烧到九十九度,你想差不多了,不用再烧了,那么,你永远喝不到真正的开水。在这种情况下,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就等于零。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去做。要知道,你把时间花在什么地方,你就会在那里看到成绩——只要你的努力是持之以恒的。这是非常简单却又实在的道理。

也许你是一个不错的员工,上司会信赖的指派你去办个小差事,你能保证把任务完成吗?如果你前往办事的地方是有名的旅游胜地或是你久未见面的朋友故乡,你会不会忘了尽职尽责呢?你会不会放松你的责任心呢?你相信自己能完成任务吗?

事实上,人在接到一项任务时,大多数都会有压力和厌烦感,有时他们不能克制自己,他们会因为外界的诱惑而不能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能否努力克制自己是尽职尽责的员工和平庸员工的最大差别。

一个企业管理者曾说:“只有在工作中尽心尽力,才有可能前途畅达。你如果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就能在工作中忘记辛劳,得到欢愉,就能找到通向成功之路的秘诀。”只有那些尽职尽责工作的人,才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能更容易走向成功。激发潜能:责任铸就成功

森林里,一只母狮子正给小狮子喂奶,它没发现危险的到来——猎人正悄悄地走近它。当它终于感觉到危险的时候,猎人已经举起了长矛。母狮子为了救孩子,放弃了逃跑,而是冲着猎人怒吼而去。发怒的狮子极其凶猛,把猎人吓傻了。因为平时,狮子看到猎人拿着长矛早就跑得没影了。看到狮子凶怒的样子,猎人早已顾不得刺向狮子了,而是掉头就跑。母狮子最终凭着自己的勇敢,救了自己的孩子。

我们当然可以认为这是母狮子的本能,但它也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为什么在一刹那间,它没有选择逃跑而选择了迎向危险?解答只有一种:因为它是母亲,它要尽到母亲的责任。

动物尚且如此,那么我们人类又当如何呢?道理是相同的,毕竟当我们坚守责任时,我们就是在坚守最根本的义务。大家都听说过希拉斯·菲尔德先生在退休的时候已经攒了一大笔钱,有了这笔钱,他可以安然地度过他的晚年,然而他却突发奇想,想在大西洋的海底铺设一条连接欧洲和美国的电缆。随后,他就开始全身心地推动这项事业。前期基础性的工作包括建造一条1000英里长,从纽约到纽芬兰圣约翰的电报线路。纽芬兰400英里长的电报线路要从人迹罕至的森林中穿过,所以,要完成这项工作不仅包括建一条电报线路,还包括建同样长的一条公路。此外,还包括穿越布雷顿角全岛共440英里长的线路,再加上铺设跨越圣劳伦斯海峡的电缆,整个工程十分浩大。

菲尔德使尽全身解数,总算从英国政府那里得到了资助。然而,他的方案在议会上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在上院仅以一票的优势获得多数通过。随后,菲尔德的铺设工作就开始了。电缆一头搁在停泊于塞巴斯托波尔港的英国旗舰“阿伽门农”号上。另一头放在美国海军新造的豪华护卫舰“尼亚加拉”号上,不过,就在电缆铺设到5英里的时候,它突然被卷到了机器里面,被弄断了。菲尔德不甘心,进行了第二次实验。在这次实验中,在铺设到200英里长的时候,电流突然中断了,船上的人们在甲板上焦急地踱来踱去。就在菲尔德先生即将命令割断电缆,放弃这次实验时,电流突然又神奇的出现,一如它神奇的消失一样。夜间,船以每小时4英里的速度缓缓航行,电缆的铺设也以每小时4英里的速度进行。这时,轮船突然发生了一次严重倾斜,制动器紧急制动,不巧又割断了电缆。

但菲尔德并不是一个容易放弃的人。他又订购了700英里的电缆,而且还聘请了一个专家,请他设计一台更好的机器,以完成这么长的铺设任务。后来,英美两国的科学家联手把机器赶制出来。最终,两艘军舰在大西洋上会合了,电缆也接上了头;随后,两艘船继续航行,一艘驶向爱尔兰,另一艘驶向纽芬兰,结果他们都把电线用完了。两船分开不到3英里,电缆又断开了,再次接上后,两船继续航行,到了相隔8英里的时候,电流又没有了。电缆第三次接上后,铺了200英里,在距离“阿伽门农”号20英尺处又断开了,两艘船最后不得不返回到爱尔兰海岸。

参与此事的很多人都泄了气,公众舆论也对此流露出怀疑的态度,投资者也对这一项目没有了信心,不愿再投资。这时候,如果不是菲尔德先生,如果不是他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是他天才的说服力,这一项目可能就此放弃了。菲尔德继续为此日夜操劳,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决不甘心失败。于是,第三次尝试又开始了,这次总算一切顺利,全部电缆铺设完毕,而没有任何中断,几条消息也通过这条漫长的海底电缆发送了出去,一切似乎就要大功告成了,但突然电流又中断了。

这时候,除了菲尔德和他的一两个朋友外,几乎没有人不感到绝望。但菲尔德仍然坚持不懈地努力,他最终又找到了投资人,开始了新的尝试。他们买来了质量更好的电缆,这次执行铺设任务的是“大东方”号,他缓缓驶向大西洋,一路把电缆铺设下去。一切都很顺利,但最后在铺设横跨纽芬兰600英里电缆线路时,电缆突然又折断了,掉入了海底。他们打捞了几次,但都没有成功。于是,这项工作就耽搁了下来,而且一搁就是一年。

所有这一切困难都没有吓倒菲尔德。他又组建了一个新的公司,继续从事这项工作,而且制造出了一种性能远优于普通电缆的新型电缆。1866年7月13日,新的实验又开始了,并且顺利接通,发出了第一份横跨大西洋的电报!电报内容是:“7月27日。我们晚上9点到达目的地,一切顺利。感谢上帝!电缆都铺好了,运行完全正常。希拉斯·菲尔德。”不久以后,原先那条落入海底的电缆被打捞上来了,重新接上,一直连到纽芬兰。现在,这两条电缆线路仍然在使用,而且再用几十年也不成问题。温馨提示

希拉斯·菲尔德最终获得了胜利,这种胜利既源于他的尽职尽责,又源于他对困难和压力的勇敢担当。因为心存尽职尽责的思想,我们会勇敢起来。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对压力和困难产生畏惧,但重要的是面对压力和困难时,我们能够勇敢地担当起来,而这种承担,靠的就是我们尽职尽责的心态。行动起来

领导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创造出成绩是必然的,任何一个有进取心的领导都希望自己的员工不只是能干,而且还要会干。在现代社会里,光有工作热忱和踏实卖力是不够的,还必须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取得一定的工作业绩。只有这样,领导才能对其员工感到满意,才能放心的任用这样的员工去完成任务。

过去,一个人如果勤恳、诚实,领导会觉得这个人十分可信并且可靠。而现在,领导不再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人才,他在需要人才的同时,更需要有好的工作业绩。在他们的心里,一个很老实、工作又肯努力的员工是非常好的,但是做不出成绩,为工作创造不出任何业绩,这有什么意义呢。在他们看来,一个员工如果没有业绩,那么这样的人很难获得重用。一个只知道工作而没有业绩的人是永远也得不到领导的认可的。

对员工而言,你的行为是为了得到承认并获得应有的价值,那些通过一系列的财务数据反映出来的工作业绩,就是证明你在一个公司有没有工作成绩的有力证据。它能证明你的工作能力、显示你的人格魅力,体现你在公司的地位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所以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你去做了,总会做出成绩的。对此问题,我们不妨来看一看下面的事例。

有一个文艺作家对创作抱着极大的雄心,期望自己成为大文豪。美梦未成真前,他说:“因为心存恐惧,我是眼看一天过去了,一星期、一年也过去了,仍然不敢轻易下笔。”

另一位作家说:“我很注意如何使我的创作有技巧、有效率地发挥。在没有一点灵感时,也要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像机器一样不停地动笔。不管写出的句子如何杂乱无章,只要手在动就好了,因为手到能带动心到,会慢慢地将文思引出来。”

初学游泳的人,站在高高的水池边要往下跳时,都会心生恐惧,如果壮大胆子,勇敢地跳下去,恐惧感就会慢慢消失,反复练习后,恐惧心理就不复存在了。

无数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去行动,总会做出业绩的,总会取得成功的。

行动迅速可以使你抢占先机,同时使对手反应不过来。这样,你就可以控制主动权。

高效赢得时间,时间就是金钱。

所以说,每一个人都要认识到他们的每一次行动都是一次赢得时间、赢得金钱的行动。一开始就抱有退却的念头,如果不是准备不足,那就只能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现。如果真是如此,那就趁早取消这次行动。

立即行动!这是最好的自动启动器。不管什么时候,如果觉察到拖拉的恶习正在侵袭你,或者这种恶习已经缠住你了,这四个字都是对你的最好提醒。

不管什么时候都有许多事情要做,要克服懒惰,你不妨从遇到的每一件事入手。不要在意是什么事,关键在于打破游手好闲的坏习惯。换个角度来说,假如你要躲开某项杂务,你就要针锋相对,立即从这项杂务入手。要不然,这些事情还是会不停地困扰你,使你厌烦而不想动手。

一旦养成了“立即就做”的工作习惯,你就大体上把握了人生进取的精神。

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决定了你的薪水和职位。担任企业最重要职位的人往往是那些工作效率高、做的多、而且乐于做的人。迈向远大前程的重要的一步在于你要下定决心以积极的心态做事。

当然,刚开始时要坚持这种态度很不容易,但只要你坚持,最终它会成为你个人价值的一部分。

你应该经常训练自己严格的时间意识,要求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这有助于培养你在短期内做更多事的能力。

老板一般都会把那些需要在短期内完成的事交给那些勤奋的人去做。因为他知道,懒散的人只是精于偷工减料,他们中的多数人并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愿面对挑战,发展潜能。

成功的要诀在于我们行动之前对自己的期望定下明确的目标。你要明白,别人评估你的标准往往就是你衡量自己的标准。就像爱默生所说的:“紧追四轮车到星球上,肯定比在泥泞中跟从蜗牛踪迹更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要获取成功,就要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积累。开始的目标要切实可行,等真正达到之后,再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立即行动吧!激发潜能:成功属于行动的人

在我的人生历程中,我经常向我的员工们讲:“一个人要想得到发展,除了能干、会干外,还要会表现,但更重要的还要会行动。一个人只有采取积极的行动才能带来积极的效果。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如果你为公司创造了真正的价值,你必将获得回报,但并不是马上得到。”

成功的职业之旅就像砍伐一棵大树。你无数次地挥舞斧头,只看见一点点进展;如果只挥舞几次,就根本看不到进展。看起来,似乎只有最后一击才让大树轰然倒下,但这是因为有了之前的成千上万次挥舞斧头,大树才能被砍倒。每次挥舞斧头,无论它当时的效果看上去是多么微不足道,在整个过程中都是重要的。例如,北京通产投资集团老总陈金飞,他堪称是敢于大胆行动的人。他认为创业阶段是一个起步最为艰难的时刻,那时最需要勇气。

他的第一间办公室是在北京郊外高碑店乡一个猪圈的后面。当时,陈金飞把大通装饰厂建在那儿,房子盖得很随便,根本没有设计图纸。房子的窗户不一样大,因为窗户是从外面捡来的。陈金飞就是这样盖起了车间和办公室的。办公桌也是一个捡来的40厘米高的圆台,陈金飞又找到了一块木板钉了6个离地面只有20厘米高的小板凳,最奢侈的家具是一把老式竹椅。在这里,陈金飞接待了工商局的同志、税务局的同志和对陈金飞企业感兴趣的许多客人,其中包括外商。没钱买设备,陈金飞就买钢材,边学边干,就这样做出了台板印花机。

创业初期,所有的一切都是陈金飞用自己的双手干出来的。厂房设备有了,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生意,他和工人们处于集体失业状态。陈金飞当时心里真着急,天天骑着自行车到处找活儿,那时可没少受委屈。很多客户一看他们都是年轻人,又是私营,客气的人不理你,不客气的人干脆把你轰出来!那种屈辱的感觉不亲身经历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但陈金飞还得尽快调整心态去面对新的困难。

陈金飞的第一笔生意,也是最小的一笔生意,只赚了35元钱。这笔生意是他骑着自行车从先农坛体育场做来的,给北京篮球队印几件跨栏背心的号码。回来后他和工人们一起,不到10分钟就干完了,35元到手。兴奋之后,陈金飞他们又集体失业了。

当时条件那么艰苦,可令人惊讶和敬佩的是,他们居然在这猪圈后面谈成了第一笔涉外生意。外商是一位金发碧眼的漂亮女士,她是加拿大的纺织品进口商,要进口一批儿童服装。谈判时,陈金飞他们请客人坐在“最豪华”的竹椅上。那是在冬天,屋里没有暖气,特冷,竹椅又透凉,外商冷得受不了,也顾不得举止风度了,就蹲在竹椅上和他们谈。蹲累了就站在竹椅边上谈。也许是运气吧!外商跟陈金飞签了合同,这笔生意他们赚了十几万美元,这在当时来说可是个大数目。

陈金飞认为他的成功是因为胆量和勇气。建厂初期,陈金飞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除了资金、技术,以及人员这些每个新企业都会遇到的问题外,由于社会的不理解而强加的不公平待遇,几乎成了陈金飞难以逾越的鸿沟。如果没有胆量和勇气,没有冒险精神坚持下来,今天陈金飞就不会拥有这一切了。

还有一个美国发泡印花订单,当时这种发泡技术还没人掌握,就连国营大厂都不敢接,他们是怕麻烦,不愿意冒险。外贸公司问到陈金飞,陈金飞毫不犹豫地接了下来。合同签了,还不知道怎么干,那时真急坏了!陈金飞天天跑化工商店,请教工程师们。通过多次实验,陈金飞终于掌握了发泡所需的各种化学原料的配比和温度。那时也没有听说过发泡机,所以电吹风、电烙铁就成了工具。车间里经常能听到工人们兴奋的叫声:“发起来啦!”那神情不像是工作,更像是一群做游戏的孩子,就这样在谈笑间保质保量地做成了近百万元的生意。当时车间对外绝对保密,主要是怕外商看见了他们的工作条件而被吓跑。他们凭着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敢于尝试新事物的胆量,掌握了发泡技术,并控制了近两年的时间,前期几百万收入都是主要来自发泡印花的订单。陈金飞从小本经营大胆入手,创造了他的辉煌事业。

可见,许多取得成功的人士,他们不怕工作中的艰难险阻,他们知道一个人的表现能力并非是天生的,它一样也可以通过锻炼培养出来。温馨提示

对成功者而言,不管他们现在决定要做什么事,不管他们现在设定了多少目标,也不管他们面临怎样的困境,他们一定会立刻行动,而且肯定会大胆行动,因为他们坚信:没有金刚钻,也要敢揽瓷器活。从现在开始

一个人的行为影响他的态度,行动能带来回馈和成就感,也能带来喜悦,通过潜心工作得到自我满足和快乐,这是其他方法不可取代的。这么说来,如果你想寻找快乐,如果你想发挥潜能,如果你想获得成功,就必须积极行动,全力以赴!

拿破仑·希尔曾说利用好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的时间如果不好好规划一下,就会白白浪费掉,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就会一无所成。经验表明,成功与失败的界线在于怎样做到从现在开始。人们往往认为,等几分钟、几小时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它们的作用很大。时间上的这种差别非常微妙,可能在短时间内没什么太大的差别,但这些时间长期累积起来,你拖延的时间就绝不是几分钟、几个小时。

它所产生的后果是你片刻的安逸,还有你长长的一生——无所作为。

如果你没有从现在开始很好地选择行动,那么你的生活就会黯然无光。记得我多年前曾看过约翰·D.洛克菲勒的一封信就是谈如何选择行动,现在我摘录下来以供大家共享。亲爱的小约翰:“当两者都定不下来时,两者都干。”一个朋友曾对我说过这样一句似是而非的妙语。当我问他是去新英格兰还是去宾夕法尼亚看秋色时,他就用这句话回答了我,当时我莫名其妙。但当我们拿出地图一看,发现从俄州往北去新英格兰,然后经宾夕法尼亚绕回来是完全可行的,而且一路都是在万紫千红的花丛中旅行。

约翰,我发现自己在所有的情况下都习惯使用这句话。我是去乡下度周末,还是应邀参加城里的一个星期日午餐会呢?当二者都定不下来时,二者都去做,但早些回来。我是继续进修,还是去找一个工作呢?继续上学,同时也工作。这句格言的深刻含义在于:它提醒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把两种选择都付诸实施,也就是说要选择行动,这样远比只选择一种而放弃另一种要好。

约翰,你有时是否觉得什么选择也没有,其实这是无稽之谈,你总是会有选择的。你只不过是认为你可以做的只有一件事,这件事几乎总是别人想做的。当你觉得束手无策时,换一个地方挖一个洞,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你可以思考了又思考,权衡了再权衡,使你能精确地预测到你所做出的任何决定的结局,发生的一切通常都是不可预料的。当你从事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作时,有些事情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你每次干一点,每天干一点,突然就发现这项工作已经完成了。那些成功者,那些冒极大风险做出决定而又持之以恒的人是怎么干的呢?最有说服力的是他们向自己提出问题:可能发生最坏的事情是什么?当我问你的阿里汉叔叔怎么有勇气离开他在纽约市一家大公司中万人瞩目的职位,而到新罕布什尔经营自己的小生意时,他的回答是:“我希望开始我自己的生意。”

那么,可能发生的最坏的事情是什么?我可能失败,可能倾家荡产。如果我倾家荡产,可能发生的最坏的事情又是什么呢?我将不得不干任何我能得到的工作。那么,此时可能发生的最坏的事情是什么呢?我又会非常厌恶这种工作,因为我不喜欢受雇于别人,于是我会再去找一条路子来经营我自己的生意。然后呢?我将会获得成功。因为我知道如何避免失败了。

对你的生活负责,你就要尊重自己的意志。一个八十岁的朋友为自己是住在家里还是进疗养院而思虑再三。他的年龄是个事实,他每况愈下的健康也是个事实。权衡这些事实,选择安全的疗养院,该是多么明智。然而令人称绝的是,他没有理会这些事实,而是留在了家里,一直到现在。他已经八十六岁了,并不需要朋友很多的帮助,他自如地应付着一切,幸福地过着愉快的独立生活。

另一个老朋友做出相反的选择,他说:“我累了,我现在需要别人的照顾了。”他的要求得到了满足。他被供养起来,被放在床上,挪来挪去,他现在对此厌恶极了。因此,你再做出选择时一定要慎重——你可能会自食其果的。

艰难的选择,如同艰苦的实践一样,会使你全力以赴,会使你更有力量。也许随波逐流是轻松的,尤其是面临的选择是转入逆水行舟时,它可能是很有诱惑力的。但有一天回首往事,你可能意识到:随波逐流虽然也是一种选择,但绝不是最好的一种。

选择行动才是最重要的。你的生活不是试跑,也不是正式比赛前的准备活动。生活就是生活,不要让生活因为你的不负责任而白白流逝。要记住,你所有的岁月最终都会过去的,只有做出正确的选择,你才有资格说你已经活过这些岁月。你必须自己思考,并付诸行动。即便做出的决定未能如愿以偿,但采取行动能够增加采取更多行动的可能性,而什么也不做只能增加下一次有所选择的可能性。到时候你肯定又会随波逐流。

你应该奉行今天行动的原则。不要把今天的工作推迟到明天来做,一定要今天的工作今天来完成,争取今天完成明天的工作。如果你想要冲破你的人生难关,现在就去做!如果你现在不去做,你永远不会有任何进展。如果你现在不去行动,你将永远不会有任何行动,没有任何事情比下定决心,开始行动更有效果。

爱默生说:“没有任何想法比这个念头更有力量,那就是:时候到了!”就我的看法而言,创造出天地万物的全能上帝也不会毫无缘故地赋予你希望、梦想、野心或创意,除非你行动的时机已到!大多数人只能庸庸碌碌度过一生,并不是因为他们懒惰、愚笨或习惯做错事;大多数人不成功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做对的事情。他们不知道成功和失败的分别何在。要达到成功的第一条守则就是:每天持续行动,不断地向前进。不要等待奇迹发生才开始实践你的梦想。今天就开始行动!对肥胖的人来说,每天散散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是一旦付诸实行后,这就是一件大成就,何况,散步的确会让你的体重明显下降。除非你开始行动,否则你到不了任何地方,达不到任何目标。赶快行动,否则今日很快就会变成昨日。如果不想悔恨,就赶快行动。行动是消除积虑的妙方。行动派的人从来不知道烦恼为何物,此时此刻是做任何事情的最佳时刻。如果总是认为应该在一切就绪后再行动,那么你会永远成不了大事。有机会不去行动,就永远不能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人生不在于有什么,而在于做什么。身体力行绝对胜过高谈阔论,经验是知识加上行动的成果。若想欣赏远山的美景,至少得爬上山顶。上帝给了你大麦,但烤成面包就得靠自己。生命中的每个行动,都是日后扣人心弦的回忆。能者默默耕耘,无能者只说不练。任何空谈都是毫无意义的,行动决定一切。一百句空话抵不上一个实际行动,无论你的人生难关是什么,你今天都要开始行动,并且坚持不懈!

约翰,今天就是行动的一天!

看完这封信我们会有什么感想呢?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从现在开始做起,在做的过程中,你的心态就会越来越好。能够有开始,你以后的工作就可以慢慢顺利地完成。正视今日!因为这就是人生,最真实的人生。

在这一天的短促旅程中,你会碰到人生一切实实在在的东西。行为的尊荣,成长的祝福,成就的壮丽。因为昨天只是梦,明天也仅仅是远景。所以只有今天好好地生活,才能使:每一个昨天都是幸福的梦,每一个明天都是有希望的远景。所以,珍重今日!这是我们迎接晨曦应有的态度。这是卡列达沙的诗,他在告诉我们要珍惜今日!从现在开始!激发潜能:每天都要做好一件事

英国前首相本杰明·狄斯雷利曾指出:虽然行动不一定能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但不采取行动就绝无满意的结果可言。

因此,如果你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先从行动开始。

然而,每天不知会有多少人把自己辛苦得来的新构想取消,因为他们不敢行动。过了一段时间,这些构想又会回来折磨他们。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只有赶紧行动,只有朝着目标前进,不要左顾右盼,不要犹豫不决,不要拖延观望,才能做出好成绩。《干得好,格兰特》一书的作者曾在该书中写道:人们往往因为道理讲多了,就顾虑重重,不敢决断,以至于错失良机,甚至坐以待毙都不在少数。正是有了这么多的“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才有了那么多的自叹自怨的人。他们常常抱怨,自己的潜能没有挖掘出来,自己没有机会施展才华。其实他们都知道如何去施展才华和挖掘潜能,只不过没有行动罢了。他们也明白,思想只是一种潜在的力量,是有待开发的宝藏,而只有行动才是开启力量和财富之门的钥匙。

让自己行动起来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增长来源于不断地和借口做斗争。通过斗争,培养自己识别借口的能力和战胜借口的勇气。

许多人完全知道要成功他们必须做什么,但他们迟迟不愿采取正确的行动。成功的秘密是这样的:不要只是想着采取行动,而是要采取正确的行动!只要我们每天能够做成一件小事,日积月累成功就属于我们。

对此,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小故事就明白了。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位画家,举办过十几次个人展,参加过上百次画展。无论参观者多与否,有没有获奖,他的脸上总是挂着开心的微笑。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一位记者问他:“你为什么每天都这么开心呢?”

他微笑着反问记者:“我为什么要不开心呢?”

尔后,他讲了他儿时经历过的一件事情:我小的时候,兴趣非常广泛,也很要强。画画、拉手风琴、游泳、打篮球,样样都学,还必须都得第一才行。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于是,我闷闷不乐,心灰意冷,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一次我的期中考试成绩竟排到全班的最后几名。

父亲知道后,并没有责骂我。晚饭之后,父亲找来一个小漏斗和一捧玉米种子,放在桌子上。告诉我说:“今晚,我想给你做一个试验。”父亲让我双手放在漏斗下面接着,然后捡起一粒种子投到漏斗里面,种子便顺着漏斗掉到了我的手里。父亲投了十几次,我的手中也就有了十几粒种子。然后,父亲一次抓起满满一把玉米粒放到漏斗里面,玉米粒相互挤着,竟一粒也没有掉下来。父亲意味深长地对我说:“这个漏斗代表你,假如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每天你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可是,当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挤到一起来做,反而连一粒种子也收获不到了。”

20多年过去了,我一直铭记着父亲的教诲:“每天做好一件事,坦然微笑地面对生活。”

所以说,人生中的许多事情不在于你要全部去做,只要你对你自己喜欢的事情立即采取行动,你就会走向成功。对勇敢的人来说,没有条件,也能够创造条件,他的行动永远是最好的时机和条件。因为行动本身就在创造条件和机会,就在于他们能够每天做好一件事,坦然微笑地面对生活。温馨提示

一个人如果认真考虑他所担负的责任,那么,可以令人信服地说,他会立即采取行动。一个人在采取行动之前,如果总是要问自己:“人们会对此说些什么呢?”那么他会一事无成。劳动创造一切

事实上我们经常在磨针,在练功。这就像爬山,普通人徒手或是带一点简单的工具就可以慢慢地爬了,但如果你另外造一架直升机,可能用的时间更长,但过后别人却觉得你怎么5秒钟就上去了?所以有时候人家就会看到我们突然跳一下,就跳得很高。但要知道:这一切并不是突然得来的,而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一个人的发展多半是这样的:人们往往对一个人做很多事情并不理解,因为他们通常只看到这个人光芒四射的时候,而对于这个人还在蓄热,没有发光的阶段却视而不见。

走近那些成功者们,不得不动容。

他们为什么能够成功,为什么能拥有如此巨额的财富,与他们的辛苦实干是分不开的,他们的每一份收获,都凝聚着他们的努力与汗水,毕竟劳动创造一切。

西安海星集团总裁荣海每天的日程是以分秒来安排的,他一年四季没有假期,甚至父亲生病住院,也很难抽出时间到医院陪护。

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从41岁开始到64岁的他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在我认识他的那天他刚刚从医院打完吊针,就连着接待3拨记者,而第二拨记者结束采访时已是晚上7点。

卓达集团董事长杨卓舒每天的工作时间更是惊人,早上8点多起床,巡查、接待、开会,晚上则集中处理文件,制订计划,一直到凌晨3点。有一次,几个媒体的记者联合采访他,晚上11点开始交谈,采访时间持续了3个小时。采访完毕,记者们都已经疲倦得不行,而杨卓舒居然还准备接待另一个客人。

没有无缘无故的幸运,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财富由此而来。

早在1997年,当我在与微软公司的市场总监王树彤交谈时,王树彤就引用比尔·盖茨的话说:“要当一个亿万富翁,必须积极地努力,积极地奋斗。富豪从来不拖延,也不会等到有朝一日再去行动,而是今天就动手去干。他们忙忙碌碌尽其所能干了一天之后,第二天又接着去干,不断地努力,直到成功。”

由此,我想起了不知是哪位企业家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今天能做的事,不要拖到明天。”

这一句哲理性的话不仅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富豪们对工作的狂热和执着。在富豪们发财致富的过程中,他们一遇到问题就马上动手去解决。他们从不花费时间去发愁,因为发愁不能解决问题,只会不断地增加忧虑。他们会立刻集中力量去行动,兴致勃勃、干劲十足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你遇见过那种喜欢说“假若……我已经……”的人吗?那些人总是喋喋不休地大谈特谈他以前错过了什么云山雾雨的成功机会,或者正在“打算”将来干什么渺渺茫茫的事业。

失败者总是考虑他的那些“假若如何如何”,所以总是因故拖延,总是顺利不起来。总是谈论自己“可能已经办成什么事情”的人,不是进取者,也不是富翁,而只是空谈家。“实干家”是这么说的:“假如说我的成功是在一夜之间得来的,那么,这一夜乃是无比漫长的历程。”

不要等待“时来运转”!这样你会由于等不到而觉得恼火和委屈,要从小事做起!要用行动争取胜利。

从现在起,不要再说自己“倒霉”了。只要专心致志去做好你现在所做的工作,坚持下去直到把事情做好,“机会”就会来到。怨天尤人不会改变你的命运,也不可能让你拥有财富,只会耽误你的光阴,使你没有时间去取得财富。如果你想要“赶上好时间、好地方”,就去找一项你能够拼上一拼的工作,然后努力去干。幸运不是偶然的,只要勤奋工作,就会创造大把的财富。激发潜能:机会靠自己创造

很多年轻人都相信机会,认为人们的幸福与不幸都是由机遇造成的。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不止一次的机遇,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的生命中充满了崭新的激动人心的机会,只是我们必须去寻找。等待机会找上门,就像站在球场里,把手伸向空中,待棒球落到手中一样,是靠不住的。机会不会去追随你,而你应该去寻找机会。每天我们都能从电视、广播和报纸杂志上看到、听到和读到普通人在体育、音乐、文学、技术、医学、科学和艺术等领域证明自己成功的故事。但是,太多的人只相信那些才能是属于别人的,而不是自己的。可是却忘记了自己也是普通的平常人。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有不平常的表现,只要遇到合适的机会,不论是自己创造的机会还是自己抓住的机会。太多的时候,原本属于我们的机会却被别人夺走了。

曾长期担任菲律宾外长的罗慕洛穿上鞋时身高只有1.63米。原先,他与其他人一样,为自己的身材而自惭形秽。年轻时,也穿过高跟鞋,但这种方法始终令他不舒服,精神上的不舒服。

他感到自欺欺人,于是便把它扔了。后来,在他的一生中,他的许多成就却与他的“矮”有关,也就是说,矮倒促使了他成功。以致他说出这样的话:“但愿我生生世世都做矮子。”

1935年,大多数美国人尚不知道罗慕洛为何许人也。那时,他应邀到圣母大学接受荣誉学位,并且发表演讲。那天,高大的罗斯福总统也是演讲人,事后,他笑吟吟地怪罗慕洛“抢了美国总统的风头”。更值得回味的是,1945年,联合国创立会议在旧金山举行。罗慕洛以无足轻重的菲律宾代表团团长身份,应邀发表演说。讲台差不多和他一般高。等大家静下来,罗慕洛庄严地说出一句:“我们就把这个会场当作最后的战场吧。”这时,全场登时寂然,接着爆发出一阵掌声。最后,他以“维护尊严、言辞和思想比枪炮更有力量……唯一牢不可破的防线是互助互谅的防线”。结束演讲时,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后来,他分析道:如果大个子说这番话,听众可能客客气气地鼓一下掌,但菲律宾那时离独立还有一年,自己又是矮子,由他来说,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从那天起,小小的菲律宾在联合国中就被各国当作资格十足的国家了。

从这件事之后,罗慕洛认为矮子比高个子有着天赋的优势。他认为,只要我们有了全新的视角,我们就能发现身边到处是机会。我们必须学会在大多数人看来缺乏机会的地方找到充足的机会。

这就是说,无论从事任何行业,都有无限机遇,只是受人们的视角影响而已。例如失败者的借口通常是:“我没有机会!”他们将失败的理由归结为没有人垂青,好职位总是让他人捷足先登。而像罗慕洛这样勇于创造机会的人则绝不会找这样的借口,他们不等待机会,也不向领导哀求,而是靠自己去创造机会,他们深知唯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温馨提示

你与百万富翁之间的差距就是你自己,能够打败你的最强大的敌人只能是你自己。除了你自己以外,世界上没有什么力量能够妨碍你进步,阻挡你成功。只有当你了解了自己的无限潜能,并认识到争取机会是你的权利,你才有可能向前迈进!第二章敬业精神敬业是什么?敬业就是有工作使命感、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全心全意、善始善终、一丝不苟。把这些特点概括起来,用三个字来形容,这三个字就是:责任心。大家都很熟悉木桶理论,说的是一个木桶所能装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如果把一个员工的各项素质和技能看成一个木桶,他对企业贡献的大小就取决于责任心那块木板。其他哪一项都比不上这一点,如果没有责任心来支撑,再多的知识,再好的聪明才智,再强的能力,再大的信心,对公司来说,都没有意义。任何公司,首先欢迎的是有责任心的人。你的责任心有多大,就可以走多远。责任心,就是使命感,就是敬业。敬业是一种精神

苦难的历程教会了缪寿良做人的道理:特殊环境下,你常常会身不由己。你再聪明,人家也看不起你,你得用成功证明自己。人必须有一个精神寄托,人是为了一个精神而活着的,否则就会茫然,就会倒下。

传说美国的印第安人,为了教导孩童应付森林中野兽侵袭的危险,从孩童年幼时就严格地训练他们,让他们学习勇敢与坚强的意志。大人把孩子带到森林里,把他绑在一棵树上,让他单独在森林中过一夜。孩子没有成人在旁,当然十分惧怕,大声呼喊、哭泣;但做父亲的并没有离他而去,只是躲在一旁,手里拿着枪,随时准备射击侵袭小孩的野兽。

有不少的时候,当我们遇见困难时,我们总希望神第一时间帮助我们解决,当我们呼救时,若没有什么改变,我们又认为神不理会我们或是丢弃我们。然而神一直在我们身旁,成为我们的守护者,他的迟延,只是叫我们有更好的训练,有很大的能力去面对将来更大的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