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经:三才理念与职业生涯定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11:49:16

点击下载

作者:王崇静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职经:三才理念与职业生涯定位

职经:三才理念与职业生涯定位试读:

序一

三才者,天、地、人也。在天为日、月、星;在地有水、火、土。三才文化,广大悉备。 在我国三大文化体系中,道者以此三才注重精、气、神人身三宝之修炼成仙,而儒者以此三才倡导君臣、父子、夫妇三纲来规范人伦,佛者以此三才讲究过去、当今、未来三世因果来教化人类。

今有王崇静道长,入道多年,在研究道文化过程中,对三才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他用心良苦,书中内容丰富、义理深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今草为序,以待来哲。戊子年初春于终南山楼观台希声堂

序二

本书是《商经——三才理念与经营管理》的姊妹篇。

此书主要通过历史上独具特色的名人的经历和个性鲜明的案例,详细剖析作为三才主体的“人”的“时空”主观能动性和客观适应性。进一步讲,就是作为一名“天地时空”的主宰者,应该如何把握“天时”的良机、“地利”的优势,去实现展示个性魅力的“人和”的价值。

俗话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愿广大读者在现实生活中,能以古往今来的圣哲、明智之士为榜样,审时度势,顺应时代,广结善缘,多方联合,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王崇静2008年1月成于古城西安上篇三才理念的内涵与渊源何为『三才』?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中,首先提及『三才』理念的,是先哲老子的《道德经》。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有『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内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说法。后世道家学派的学者进一步把『三才』简化为『天、地、人』三才,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因素。道家学说中的『天时』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天气、时令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动植物生态变化和人类生活习性的适应程度,二是指特定时空下的政治变革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纷争道。家学说中的『地利』即有利于人类长、养、生、息的最佳地质面貌及相关生态环境。我们的先人统称其为『风水学』或『堪舆学』。道家学说中的『人和』,也就是今人所谓的『人际交往』,进一步说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人际交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需要。对于人类来说,相互交往、互通信息如同道德需要和审美需要一样,也是一种精神需要。而且作为人类精神需要,互相交往这一需要显得更为强烈,以至于任何缺少同他人交往的人都会深感痛苦。道家学说还有在天为日、月、星,在地为水、火、土,在人为精、气、神的『三才』说法。继孔子三次问礼于老子而创儒家一派后,儒家学者便将『三才』理论倡导演化为君臣、父子、夫妇三纲规划人伦。佛教自印度传入我国后,佛教徒又将『三才』演化为过去、当今、未来三世因果教化人类。在我国古代,提起『世外高人』,无外乎是那些看破红尘、隐居江湖山野的高道、高僧、贤达之士。究竟他们高明在何处?为何古时文人、武士、达官、世子在遇到困惑时,喜欢到深山老林中的道观、寺院、茅庵、竹院去咨询高僧、高道和贤达之士?笔者将揭开这个谜团。第一章道家文化对三才理念的阐述及影响

谈起道家文化,最早应来源于华夏先民对自然万物的认知和体悟。前古先民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和演化,最终创造了早期的古老文化体系,即符号、象形文字和图腾。

传说最早使用符号来描述天、地、人三才的智慧人士是伏羲氏,他的代表学术体系就是先天八卦图。 关于伏羲氏与先天八卦图的传说,有一个很传奇的故事:

传说有一日,伏羲氏独自一人前往陈仓,于路上先是得仓颉(传说象形文字的发明创造者)相随,后又在孟河之滨,见到一只似马似龙又似驼的神兽,猛地跃出水面。 那兽身高八尺五寸,背负一物,当属龙马一族。

伏羲氏心知其中必有神异之处,于是就默告神明说:“如果其中果有利于世人的法理,就请它靠近我,让我取物一观。”他刚默告完毕,那龙马便走到他跟前。伏羲取物一观,原来是一幅方图,上面共有五十五个大小统一的圆点,皆含阴阳相生之妙理。 伏羲看后欣喜地叹道:“这应当是天地两仪之间未被泄露的秘图啊! ”

伏羲氏得到此图后,苦苦体味图中之义。只见此图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 依数测之,得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共五十有五。

他居高临下,一会儿细审图形,一会儿又抬起头来望着远方,如此这般好几回。 突然,一个离奇而又大胆的想法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于是他就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枝,画一为奇以象阳,二画相连为偶以象阴;又于一阳之中,分为太阳、少阴,一阴之中,配以少阳、老阴。 复以奇偶二画,重而二之,取象为卦。三连为乾,为天体。六断为坤,为阴象(即地象)。 离火中虚而四明,坎水旁流而内润。根坚枝柔,震所以为木;石载土上,艮所以为山。巽风阳气,始发于阴山之谷;兑泽寒潭,常伏恶毒之龙。

复编次序与方位: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其位以天上地下,日东月西,山镇西北,泽注东南,雷震东北,风起西南,皆和造化自然之迹。 此图就是“先天八卦图”。

对华夏文化同样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还有黄帝、岐伯和“传道”黄帝的前古神人广成子。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子梦

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到“士人“”贤人“”圣人”这些概念。 到底何为“士人”? 何为“贤人”? 何为“圣人”?《庄子》写道:

山林隐士、看破红尘或投水自杀的人,他们刻意磨炼意志,以使行为高尚;脱离现实而求与众不同;发表高论而自叹怀才不遇。其实他们不过是标榜清高的无为之士而已。 因为宁静的山林,并没有洗净他们身上的俗气,也没有陶冶好他们的情操;他们虽身处山林,自称“异士”,其实不过是沽名钓誉而已。

清平治世之士,常以教诲开化他人为务,平素喜四处游历。

他们的习性是,施行仁爱、节义,宣扬忠诚、信实,提倡恭敬、俭朴,推与、辞让的美德。 其实这不过是一些勤于修持心性的学士。 其中德行昭著者,可称为“贤人”。

朝廷之士,忠君爱国及所谓功勋盖世的人。 他们崇尚的是建功立业、博得声名,辅佐君王制定所谓的君臣礼仪、匡正上下、尊卑名分,其实不过是自造枷锁、助纣为虐的政客而已。《仙经》中有言“:云烟影里见真身,始悟形骸是桎梏。 禽鸟声中闻自性,方知情识是戈矛。 ”一个人,既能将肉身看成是拘束人的“臭皮囊”,又能将智慧和见识看成是攻击人的戈矛,又岂能将那些华而不实的名利之类,放在身上。

江海奇士和避世困居的炼气士,他们所推崇的是:寄居山水田园,闲时钓鱼为乐,或修气、吐纳,或倒挂树上若熊,或伸足空中若鸟。其实,这也不过是善于保身的“行尸走肉”而已。

如果能达到“不刻意磨性而行为自然高尚,不称说仁义而自然有修养,不建功立名而天下自然太平,不隐居江湖而自然优游闲散,不导引炼气而自然身强命长,忘记一切、淡泊无欲而所有美好的事都会随之接踵而来”的境界,才算是顺应天性正道的“圣人”。 所具备的美德即可“修身养性可立命,人情练达天意通”。

所以说,恬淡、寂寞、虚静、无为是天地的根本和道德的本质。 圣人安静无为则平易,平易则恬静淡泊。若能如此,忧患邪气便不会入侵;也正因此方能道德完备而不会神亏气损。

所以说,圣人生随自然,死随自然,静时和阴气一样的寂寥,动时若阳气一样的适行,不兴福、不惹祸;有感而应物,外物逼来而后周旋,摒弃智慧和技巧,以顺从自然的常理。

也正因如此,他才没有灾害,没有物累,没人批评,也没有鬼神的责罚。他生时无心浮游于世,死时像休息般的静寂,没有思虑,没有预谋;光亮而不显耀,诚信而不必事先约定。 因此他睡时不会做梦,醒时没有忧愁,终日神清气爽,魂魄不疲……

所以说,纯净而不混杂,专一而不变动,淡泊无为以顺应自然,才是养神护气的至道。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当时的生产力的发展,使得许多上流社会的贵族子弟,有了更多的专门从事天地自然人文研究和人类群体行为规范研究的时间。同时,由于当时许多贵族的没落和一些贵族子弟手下的平民的觉悟,所以造就了一大批专门从事天地、人文学术研究和人类社会行为规范的专家学者,他们就是那个时代的“学士”和“先生”,统称为“士子”。

若按当时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而论,“士子”属于上层和中上层。从当时的著名学者庄子的书中,可以清晰地理顺当时的学术流派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力。

庄子是楚国蒙县人,名叫庄周,曾为蒙县漆园的官吏。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一时代的人。 他的学术思想无所不包。 然而其中关键本意,应归于老子的思想体系。 他写的书计有十余万字,大都是寓言形式。 曾作《渔夫》《盗跖》《 箧》而阐明老子的学术思想。 其中《畏累虚》《亢桑子》之类,都无事实根据,所以没有人器重他。

唯独楚威王派使者持重金去聘请他入朝,并许诺让他为卿相。然而庄周笑着对使臣说:“我宁愿游戏在污泥中自我快乐,也不愿在国君那里受束缚。 ”

庄子大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一说公元前275年),活了八十多岁,应该算是懂得“养生之道”的开明之士。 他与孟子是同一时代的、不同身份的学者,与惠施是最好的辩友。 结过两次婚,传说有一子。 后娶齐侯家女为妻,应该说有政治背景。 但在他《庄子·天下》一章中,却对当时所谓的“仁人”和“君子”大有批驳之意。

一、天下学者及诸子百家

天下研究学术、追求真理的人很多,大多学者认为自己的学术建树有成、尽善尽美、无以复加、无与伦比,而且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这本身就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如果要问古时所谓的“道术”究竟体现在何处呢? 我的回答是:“无处不在。 ”如果再问:“神圣从何处降生? 帝王的立国大业从何处下手才能成就? ”我的回答是“:神圣的产生,王业的成就,都有一个唯一的根源,那就是‘道’。 ”

一个行为不离“道”的宗旨的人,可以称为是“天人”;一个行为不离“道”的精髓的人,可以称为是“至人”;以天地为宗旨,以“德”为根本,以“道”为门径,逃离变化的人,可以称为是“圣人”;以“仁”为恩惠,以“义”为理论,以“礼”为行饰,以“乐”为和谐,貌慈心仁的人,可以称为是“君子”。

以法规作尺度,以名分作标准,以比较作验证,以考核作决断。纷杂的政务撮要而言,其“数”不过是一法、二名、三参、四稽首罢了。百官以此为次序,而以职事为常,以衣食为主,繁衍生息,积蓄储藏,关心老弱孤寡,让人皆有养身活命之路。这就是为民的道理啊。

古时的人,通达这种天道和方法,所以就能与神明相合,效法天地,育养万物,和平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顺四畅。 物无大小,事无巨细,这就是道术的作用无处不在的具体表现。

古时道术的那些公开于世的有关“数度”者,在世传旧法和史籍中尚多有存在的记载。其中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学说,邹鲁的儒家学者和手捧玉笏、身着朝服的人多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诗》是用来抒发心志的,《书》是用来记载政事的,《礼》 是用来教导人的行动和服饰规范的,《乐》 是教导人调谐情志的,《易》是教导人明白天地阴阳变化规律的,《春秋》是记载鲁国史实的。 其他散布于天下而被中原诸国所用的“术数”,还时常为诸子百家的学者称道和引证。

如今的天下秩序大乱,圣贤不明事理,道德标准也不统一,大多学者都凭所得的一孔之见,自以为是。 就好比一个人身上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巴都各有其用,却不能相通;又好比百行众技各有所长,而所用又很难统一。因此各家学者对上古道术的掌握多不全面,犹如一些只会演奏一支曲子的乐师一样。

因为如今的学者们的孤陋寡闻,分割了天地的完美,离析了万物的法理,肢解了古人的统一大道,所以很少有能尽叙天地之完美而称神明的。 内在圣明,外在霸气的天地大道,晦暗而不明了,隐郁而不宣发。天下的人都各自随心所欲,以自己的偏执作为救世之方。 真是悲哀啊!

诸子百家的学者们,只顾往前走,而不愿回头,更不用说知其返了。 这样下去,天下的道术必定是合不起来,甚至是大相径庭了。后世的学者是不幸的,他们再也看不到天地的淳朴、古人的伟大了,道术也必将为世人进一步肢解和割裂。

(一)墨翟的自苦为天下之学

古时的道术中,凡有关教育后世不奢侈腐化、不靡费万物、不炫耀等级差异,以绳墨规矩自我矫正、拯救世难的学问,墨翟、禽滑 等人就特别喜欢,“闻其风也为之心悦”。

不过他们实行得也有点过分了,节制得也有点苛刻了。 他们提倡“非乐”,要求“节用”,生前不唱歌,死后不厚葬。墨子主张“泛爱”“兼利”“非斗“”尚同”。他广施博爱于一切人,认为人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权利;他谴责各国间穷兵黩武。 其学说是非暴力的。此外他勤奋好学,知识渊博,克勤克俭,身体力行,既不标新立异,又不求与先王苟同;他嫌古时的礼乐太残酷而奢侈,主张毁弃而不用。

古时的礼乐。 古则有黄帝的《咸池》、尧的《大章》、舜的《大韶》、禹的《大夏》、汤的《大 》、文王的《辟雍》、武王和周公的《武》。 古礼主要是丧葬之礼,有贵贱不同的仪式和不同的等级。天子的棺椁是七层,诸侯的是五层,大夫的是三层,士的是两层。 而墨子却主张“生不歌,死不服”,死不厚葬,只用三寸厚的梧桐板棺材,而且没有椁,并且还要求把这些作为法规,让人人去遵守。用此模式教人,恐怕不够爱人;以此模式约束自己的行为,也不能算是爱己。 因此它必然遭到权贵们的厌恶和诋毁。

不能说墨子的学说不好。 不过,人的感情有时要用歌声和乐器来表达;人家哭,你不让;人家乐,你也不让,这就有点不近人情。 活着辛苦,死后薄葬,未免太苛刻了。 因此它使一些人忧愁,令一些人悲哀。

他的学说,违背了天下权贵之心,让天下权贵不堪忍受。 尽管墨子等人克己力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不能奈何天下!因为他背离了当时政治权力的总倾向,当然也就远离于明王之道。

墨者们自勉说:“古时大禹在治理洪水时,疏通长江、黄河的河道,使之沟通四夷九州,其中名川三百、支流三千,小河小溪无数。 大禹亲自担筐铲土,为治洪水,他四处奔波,腿都跑细了,小腿上都磨得无汗毛了。 他栉狂风沐骤雨,设置万座城邑。 禹是大圣之人,尚且为天下如此竭心尽力,我们更应该如此。 ”

因此后世的墨家学者,大多是身着粗布之衣,脚穿草编之鞋,日夜操劳,不知休息,以清苦利天下为准则。 他们说:“不能如此者,就不是大禹之道,不足谓‘墨’。 ”

相里勤的弟子、五侯的门徒和南方的墨者,如苦获、己齿、邓陵子等人,虽然都诵读《墨经》,却不同程度地背离了墨道,称颂自己为正宗,指责他方为“旁门”。 他们以“坚白同异”之类事物互相争辩,相互诋毁;以“奇偶不仵”之类言辞相互指责;以各自派别的学术权威为“圣人”,尊崇为自己的领袖,希望成为他的继承人。 他们各派之间的争论至今不止。

墨翟、禽滑 的心意则是好的,然而他们的行为太过分和不现实。 使得后世的墨者腿跑细了,小腿上磨得无汗毛,以刻苦自励、相互竞进不已。

世道混乱的根本在上层社会,在天子、王侯、显贵;而他们治理的目标,却在下层社会,在百姓。 因此他们为之追求的“泛爱“”兼利“”非战”都得不到实现,他们为实现理想奔波劳苦,以致形体枯槁、面色憔悴,然而仍锲而不舍,不愧是贤能之士。

(二)宋 的饥累不敢忘救天下之学

不劳累于世俗,不修饰于什物,不苛求于人民,不忤逆于大众,希望天下安宁,让百姓得以生活;以恬淡为生,不奢侈厚养,以他人和自己的生活条件得到基本保障为满足,并以此为心志。 宋 、尹文等人听到古时道术中有关这方面的遗风就心悦。

他们设计了上下均平的“华山”冠,来表白自己的这种志向和信念。他们在待人接物、认识问题上,不抱成见,重视人的心理活动,并称之为“心的行为”;提倡用温柔忍让,实现人们间的团结友爱和天下的太平,而把抑制个人感情和欲念作为宗旨。 他们主张受到欺侮时不以为耻辱,以此来消解人们之间的摩擦和争斗;他们主张禁绝攻伐,寝息暴力,以期望把百姓从战争的苦海中解放出来。

他们怀抱上述主张,奔波于天下,对上游说诸侯,对下教育百姓。虽然他们的苦心善意没被天下采纳,甚至为上层阶级所厌烦,但是他们仍然喋喋不休,顽强游说,锲而不舍,执拗地劝人们接受。

尽管如此,宋 、尹文等人都是为别人想的、做的太多,为自己想的、做的太少的一类人。 他们说“:只为我准备五升米的饭就足够了。 先生可以不饱,弟子虽饥,也不敢忘天下。 ”他们夜以继日,辛辛苦苦为天下百姓奔波而不肯休息。 他们总是以“为了天下百姓的活命,我只要活着就得干下去”作为自勉。这是一群多么伟大的热心救世之士啊!

他们说“:君子既不苛求于他人,也不会让自己受外物的役使。 ”认为对无益于天下的事,与其竭力去阐明它,还不如停止不干来得好。他们把禁止攻伐、平息战祸作为自己的主要社会活动,而把薄情寡欲作为主要的自身修持。

(三)彭蒙的椎拍 断与物婉转之学

公正而不结党,平易而无偏私,随和而无成见,对事物一视同仁,不用双重标准;不顾及于思虑,不谋划于智慧,不抱成见,与人和睦共处。 彭蒙、田骈、慎到听到古时道术中的这种遗风就心悦。

首先,他们以“等齐万物”为宗旨。他们说“:天能覆万物,而不能载万物;地能载万物,而不能覆万物;大道能包罗万物,而不能辨识万物。 故在大道看来,万物是无区别的。 ”他们认为万物各自皆有其所是、所长,也有其所非、所短。 他们说:“选则有不遍,教则有不至,无选无教之道,则既遍且至而又无遗无漏矣。 ”

故慎到主张“弃知去己”,排除主观成见,顺应事物之必然,把听任事物自然作为自己的理论根据。他说“:企图知道某个道理反而不易知道,还将因急于想弄明白而受其害。”他们怠情悠闲,无所事事,却讥笑天下“高贤”;他们放纵不羁,无德无行,却讽刺天下“大圣”。 他们主张使人愚朴而无主见,椎拍 断,与物婉转,舍弃是非,苟可以免,不师知虑,不瞻前顾后,呆若木鸡而已。你推他们,而后他们才能前行,你拽他们,而后他们才能后退;若飘风般回转,似羽毛般飘旋,像石磨般旋转,全而无缺,是而无非,其动,其止,无过失,无罪责。

有人评论说“:要达到无知无觉之物,不必圣贤,土块就可不失大道。”世间英才豪杰讥笑说“:慎到的道,不是活人的行为,而是死人的法理、怪异的论调。 ”

田骈也是这样,他曾从师于彭蒙,得其“不言之教”。 彭蒙的老师说:“古时的有道之人,只不过是‘莫之是,莫之非’,不知可否而已。 如迅急刮过之风,不留下一点痕迹,何需加以言论呢? ”他们常常违背人意,与常人相反。 所以不为世人所看重,因而难免“ 断”。 他们所谓的道,并非真正之“道”;他们所言的“是”,也常难免于“非”。

(四)关尹、老聃的柔弱谦下空虚不毁之学

以“道”为根本、精华,以物作末节、糟粕,以有积为不足,心境恬淡虚寂,而独与大道为伴。关尹、老聃听到古时道术中的这种遗风就心悦。他们的学说以固然、永恒意义的“常有”和“常无”为基础,以形成天地、产生万物的“太一”之“道”作为核心,以柔弱谦下为表现形式,以空明虚静、无毁万物为实际内容。

关尹说:“不存一己之见,则物形自显。 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声。 恍惚若无有,寂静若清虚,混同则和谐,得物则失心,未敢争先于人,却常随在人后。 ”

老聃说:“明知是英雄,却宁愿做懦弱者,就是天下的玄妙的深谷;明知是光荣,而偏守其耻辱者,就是天下的大海。 ”他人皆以捷足先登为耀,他却独以姗姗后至为荣。 又说:“这是甘愿承受天下的污垢。 ”他人皆追求实有,他却独好虚无。又说“:无心于藏积,所以才能绰绰有余,余堆如山。”他为人处事从容徐缓而不耗费精神,他主张无为而嘲笑智巧。他人皆求福祥,他却甘愿委曲求全。又说“:只要能避灾免祸就行了。”他以怀藏玄妙大道为根本,而以俭约为原则。又说“:坚强的物件容易毁坏,尖锐的器物也容易受挫。”他总是宽容他人,也不侵害他人。关尹、老聃可谓是古时胸怀博大的人士的代表。

(五)庄周的不谴是非独游天地之学

大“道”是恍惚无象、虚寂无限、变化无常的。 它是生死之根,天地之源,神明之居。茫茫其何去,忽忽其何来?它既包罗万物,又为其归宿地。 庄周听说哪里有这种古之道术的遗风就心悦。

庄周以种种流传的文字,荒唐不经的言论,漫无边际的词句,随时恣纵,却不偏执拘执;平铺直叙,而不落于俗套;和气混俗,而不显示某种倾向。

他认为天下沉迷于污浊,世人追求于外物,而不知觉醒,因而不可正经八百的与那些人说话,只能以即兴而发的“危言”,随时敷衍了;或以引经据典的“重言”,醒世骇俗而显现其中的真实面;或以婉转寄寓的“寓言”,抒发胸中的情意。

他独得天地的真谛妙道,而神游其中;他不傲视万物,不赞是责非,而以此与世俗相处;他著述含意瑰玮高远,议论恢弘,却又随和而于他人无伤;他文辞起伏跌宕,参差错落,却俊美飘逸,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他内心充实,饱学深历,故行文似大江大河而不能自己;他上与造物之帝结伴而游,而下与忘生死、弃始终的人相交为友。

庄周对于“道”的阐述,可谓宏大而通达,深泓而放纵;他对“道”的探讨,可谓和谐而适宜,已达上乘境界。此外他顺应变化而解析事物,其理源于大道,源远流长而永不枯竭,幽冥深邃而不尽玄妙。

传说庄子曾多次夜梦自己变成一只大蝴蝶,醒后而迷惑不解。后经人介绍而拜当时的著名学者老子为师。 经老子解释因果后,庄子成了老子的得意门生。 从庄子上述自我介绍中,也可以看出庄子的学术体系和理论根源。 他的传世名著《庄子》也成为研究先秦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文献。

(六)惠施的桀驳不中之学

惠施博学,著书五车,但学说乖背杂乱,言语偏颇不当。 他在论述万物时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无厚,尽管其方圆千里,也没有体积。天与地共低,山与泽同平。日方中则始斜,物方生则始死。 万物‘大同’与万物‘小同’相异,此谓‘小同异’;万物‘全同’又‘全异’,此谓‘大同异’。南方无穷无尽,却又有穷有尽;今天来越国,却可说昨天到;连环可以解开;我知天下的中央,燕之北、越之南就是;泛爱万物,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 ”

惠施以他的上述“妙语宏论”,彰显天下,晓谕善辩;天下善辩的人,也都对他津津乐道。他与天下善辩的人最喜欢争辩的命题大体上有:卵有毛、鸡三足、郢有天下、犬可以为羊、马有卵、青蛙有尾、火不热、山有口、车轮不碾地、目看不见物、“指下可至,至无竭绝”、龟长蛇短“、矩不可画方,规不可画圆”、榫眼不围榫头、飞鸟之影未尝移动、狗非犬、黄马黑牛三名、白狗黑、孤驹未尝有母、疾飞之箭有不行不止之时、“一尺之绳,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等。 他们以上述诸多命题相互辩论,终生不止。

此外桓团、公孙龙等人也皆是天下能言善辩者。 他们虽能迷惑他人的心思,变易他人的意向,战胜他人的口舌,却不能降服他人的志向。 这就是善辩者的牢囿,也是善辩者的悲哀。 惠施天天以其智与人之心想辩论,并与天下的善辩之士创造了诸多的奇谈怪论,这是他们的智慧结晶,也是他们的精神耗散。

惠施以反人为功劳,以胜人为英名,所以他与人总是不合群。弱于修德,强于求物。他走的道路坎坷曲折、狭窄而艰难。以天地之“道”来看惠施的能力,就犹如拍死一蚊一蝇的功劳罢了,他有何德可言?充其量,只能称一家之言。如果他能遵奉大道,那就好了!

惠施不能以“道”自守,而把心志消散于求物之中,又不知悔悟,最终不过以长言善辩而闻名天下。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天地时空格局

春秋末年战国初期,正是奴隶制社会走到穷途末路的时候。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相对提高,使得当时奴隶主阶级的日常生活极度奢侈、糜烂,甚至荒唐到极点。 在当时最有说服力的,莫过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了。

(一)政治局势

据相关史料记载,周宣王死后,他的儿子宫涅继位,历史上称为周幽王。当时周室王畿所处的关中一带发生大地震,加之连年旱灾,使民众饥寒交迫、四处流亡,社会动荡不安,国力衰竭。而周幽王是个荒淫无道的昏君,他不思挽救周朝于危亡,奋发图强,反而重用佞臣虢石父,盘剥百姓,激化了阶级矛盾;又对外攻伐西戎而大败。 这时,有个大臣名褒 ,劝谏幽王,周幽王非但不听,反而把褒 关押起来。

褒 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褒族人千方百计要把褒 救出来。他们听说周幽王好美色,正下令广征天下美女入宫,就借此机会寻访美女。 终于找着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并将其买下,教其唱歌跳舞,并把她打扮起来,起名为褒姒,献于幽王,替褒 赎罪。

幽王见了褒姒,惊为天人,非常喜爱,马上立她为妃,同时将褒 释放了。 幽王自得褒姒以后,十分宠幸她,一味过起荒淫奢侈的生活。 褒姒虽然生得艳如桃李,却冷若冰霜,自进宫以来从来没有笑过一次,幽王为了博得褒姒的开心一笑,不惜想尽一切办法,可是褒姒终日不笑。为此,幽王竟然悬赏求计,谁能引得褒姒一笑,赏金千两。 这时有个佞臣叫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主意,提议用“烽火台”一试。“烽火”本是古代敌寇侵犯时的紧急军事报警信号,由国都到边镇要塞,沿途都遍设烽火台。 西周为了防备犬戎的侵扰,在镐京附近的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一带修筑了 20 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有一座。 一旦犬戎进袭,首先发现的哨兵立刻在烽火台上点燃烽火,邻近烽火台也相继点火,向附近的诸侯报警。诸侯见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难,必须起兵勤王,赶来救驾。 虢石父献计令烽火台平白无故点起烽火,招引诸侯前来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发笑。

昏庸的周幽王采纳了虢石父的建议,带着褒姒,由虢石父陪同登上了骊山烽火台,命令守兵点燃烽火。一时间,狼烟四起,烽火冲天,各地诸侯一见警报,以为犬戎打过来了,果然带领本部兵马急速赶来救驾。 到了骊山脚下,连一个犬戎兵的影儿也没有,只听到山上一阵阵奏乐和唱歌的声音,一看是周幽王和褒姒高坐台上饮酒作乐。周幽王派人告诉他们说,辛苦了大家,这儿没什么事,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取乐,诸侯们始知被戏弄,怀怨而回。褒姒见千军万马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如同儿戏,觉得十分好玩,禁不住嫣然一笑。 周幽王大喜,立刻赏虢石父千金。

周幽王为进一步讨褒姒欢心,又罔顾老祖宗的规矩,废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封褒姒为后,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并下令废去王后的父亲申侯的爵位,还准备出兵攻伐他。申侯得到这个消息,便先发制人,联合缯侯及西北夷族犬戎之兵,于公元前771年进攻镐京。周幽王听到犬戎进攻的消息,惊慌失措,急忙命令烽火台点燃烽火。 烽火倒是烧起来了,可是诸侯们因上次受了愚弄,这次都不再理会。

烽火台上白天冒着浓烟,夜里火光烛天,可就是没有一个救兵到来,这使得周幽王叫苦不迭。 镐京守兵本就怨恨周幽王昏庸,不满将领经常克扣粮饷,这时也都不愿效命,犬戎兵一到,勉强招架了一阵以后,一哄而散。 犬戎兵马蜂拥入城,周幽王带着褒姒、伯服,仓皇从后门逃出,奔往骊山。途中,他再次命令点燃烽火。烽烟虽直透九霄,还是不见诸侯救兵前来。犬戎兵紧紧追逼,周幽王的左右在一路上也纷纷逃散,只剩下一百余人逃进了骊宫。

周幽王采纳臣下的意见,命令放火焚烧前宫门,以迷惑犬戎兵,自己则从后宫门逃走。 逃不多远,犬戎兵又追了上来,一阵乱杀,只剩下周幽王、褒姒和伯服三人。 他们早已吓得瘫坐在车中。 犬戎兵见周幽王穿戴着天子的服饰,知道是周天子,就当场将他砍死。又从褒姒手中抢过太子伯服,一刀将他杀死,只留下褒姒一人做了俘虏(一说被杀)。 至此,西周宣告灭亡。

此时,诸侯们知道犬戎真的打进了镐京,这才联合起来,带着大队人马来救援。 犬戎看到诸侯的大军到了,把周朝多少年聚敛起来的宝贝财物一抢而空,纵火退却。

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幽王退走后,申侯、鲁侯、许文公等共立原来的太子宜臼为天子,于公元前770年在申(今河南省南阳市北)即位,是为周平王。 因镐京已遭战争破坏,而周朝西边大多土地都被犬戎所占,周平王恐镐京难保,于公元前770年在秦国士兵护送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在郑、晋辅助下立国。 东迁后的周朝,史称东周。

自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以后,周朝王室的社会地位便开始衰微。

也即从此年开始直到公元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仅据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四百八十余次。 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有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 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 历史上把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

在历史上,对“春秋五霸”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促进国家的统一,“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最先成为霸主。齐桓公是公元前685年即位的。他在政治、经济上作了一系列改革,使齐国强大起来。 由于齐桓公率兵击退戎族、狄族的进攻,又率齐、鲁、宋等八国之师破蔡伐楚,阻止楚军北进,他的威信由此大增。 公元前651年,他大会诸侯于葵臣(今河南考城),订立盟约,成为中原第一霸主。

接着称霸的是晋文公。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率领楚、郑、陈等国军队围攻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宋国派人到晋国求救。晋文公采纳了部下的正确意见。 争取了齐国和秦国参战,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而后,又改善了晋同曹、卫两国的关系,孤立了楚国。 这时,楚国令尹(官名,相当于宰相)子玉大怒,发兵进攻晋军。

晋文公为了避开楚军的锋芒,以便选择战机,命令部队向后撤退九十里。 古代军队行军三十里叫做一舍,九十里就是三舍。 晋军“退避三舍”,后撤到卫国的城濮(今河南濮阳县)。 城濮离晋国比较近,补给供应很方便,又便于会合齐、秦、宋等盟国军队,集中兵力。 公元前632年 4月,晋楚两军开始决战。 晋军诱敌深入,楚军陷入重围,全部被歼。城濮之战创造了在军事上先退让一步,而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此后,晋文公请来周襄王,在践土(今河南广武)和诸侯会盟。周天子册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并赏赐他黑红两色弓箭,表示允许他有权自由征伐。 晋文公成了中原霸主。

齐国称霸时,楚国因受齐国抑制停止北进,转而向东吞并了一些小国,国力强盛。齐国国力衰败后,楚国便向北扩张与晋国争霸。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 中原各国背晋向楚。 楚庄王又成为中原霸主。

晋国称霸的时候,西部的秦国也强大起来。 秦穆公企图向东争霸中原,但由于向东的通路为晋所阻,便向西吞并十几个小国,在函谷关以西一带称霸。

以后,吴国、越国相继强大,争霸于东南。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进攻越国,围困越王勾践于会稽(今浙江绍兴),迫使越国屈服。 接着又打败齐军。 公元前482年,在黄池(今河南封丘附近)与诸侯会盟,争得了霸权。 越王勾践自被吴国打败后,卧薪尝胆,立志报仇,经过几十年努力,转弱为强,灭了吴国。勾践乘势北进,与齐、晋等诸侯会盟于徐(今山东膝县),成为霸主。

从前在西周时期,是天子统帅诸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自春秋以来,这些权力都落到诸侯手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于“陪臣执国命”。新兴地主阶级纷纷起来夺权了。周朝奴隶制处于“礼坏乐崩”的境地。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才造就了各种学术哲学体系纷纷形成,诸子百家纷纷争鸣的文化大环境。

春秋末年,经列国兼并,剩下的大国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晋,东方的齐、燕,南方的楚、吴、越。 战国早期,上述大国除吴于公元前473年被越所灭,全都保存下来。秦、燕实力较弱。比较强大的是晋、齐、楚、越。 其中晋经过六卿之间的兼并,公元前453年,形成赵、魏、韩“三家分晋”的局面,号称“三晋”。三晋在战国初期最强大,常常联合兵力进攻其他国家。 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策命三晋为诸侯。 齐国自公元前481年田氏子杀齐简公,专齐政,形成“田氏代齐”的局面。但战国初期,齐实力暂时弱于三晋。楚国虽向东方各地扩展,但其北上与三晋争夺郑却遭受失败。 越国灭吴后曾强盛一时,进入战国后因长期内乱,势力便渐渐衰退。

战国中期,秦、齐、楚、赵、魏、韩、燕争雄的格局逐渐形成。 最初魏国在各大国中实力最强,但在后来居上的齐、秦的夹击下逐渐衰落。楚国任用吴起变法,国势颇振,称雄江南。 赵国与韩国亦攻灭周边小国,并于公元前367年,乘东周内乱,把东周又分裂为西周(以王城为都)和东周(以巩为都)两个小国,逐渐占领周的外围地区。各国中只有燕实力仍较弱。由于国内变法的成功,秦、齐成为西方与东方两大强国。

虽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44年称王,但在桂陵之战(公元前353年)和马陵之战(公元前341年)中两次负于齐国,遂被迫在公元前334年与齐威王“会徐州相王”。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称为王。 随后韩、赵、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后称王。 各大国纷纷拉拢诸国,出现“合纵连横”的高潮。“合纵连横”的实质是秦与齐、楚这两大东西对峙集团的斗争。秦在这一期间基本上居上风,先后制服韩、魏,重创楚国,攻灭巴蜀。齐因未与秦直接交锋,仍保持东方霸主地位。 赵亦实力较强,赵武灵王曾实行“胡服骑射”,企图灭中山和攻略胡地。

战国晚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更加激烈。楚违背纵约,与秦结盟,但在齐、韩、赵以及背盟的秦国的两面夹击下,一蹶不振。 赵灭中山,国力强盛。 齐虽挟韩、魏与秦相抗衡,但却难以阻止秦对韩、魏的蚕食进攻。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次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五国攻秦,罢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以求和。 次年,齐灭宋。 秦遂主谋合纵攻齐。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使乐毅为将,合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攻入齐都临淄,占领齐国长达 5年。 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组织反攻,收复失地。 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从此无力与秦抗衡。这以后秦的对手主要是赵国。秦在进一步削弱楚的基础上,向东积极发展,与赵形成正面对抗。

公元前262年到公元前260年间,秦、赵在长平(今山西高平)激战,秦大败赵(长平之战)。 公元前259年,秦进围赵都邯郸,达 3年。 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赵败秦,解除邯郸之围。 赵虽转危为安,但受创惨重。

公元前251年,燕乘赵国新败,出兵攻赵,反被赵国击败。 然而在秦的威胁下,东方六国又结成暂时的联盟。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公元前241年赵庞联合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但为秦所败。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 秦乘势各个击破,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了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统观战国时期的 254年,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

首先是魏国独占中原。 公元前445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较早地实行了社会改革,使魏国成为最先强盛的国家。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率兵进攻赵国。 魏军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很快逼近赵都邯郸。 在这形势危急的情况下,赵成侯忙派使者前往齐国求救。 齐威王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帅,出兵救赵。 孙膑说:“要想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劝解两个打架的人,不能直接参加进去打。 派兵解围,应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采取避实击虚的策略,造成敌人的后顾之忧。 ”

田忌接受孙膑的意见,领兵杀向魏国都城大梁。 庞涓听说大梁吃紧,领兵回救,星夜赶路。孙膑、田忌将齐军埋伏在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静等魏军前来决战。魏军长途行军,疲于奔命,人困马乏。双方一经交战,魏军全线崩溃,齐军获得全胜。 这就是因“围魏救赵”的战法而著名于世的“桂陵之战”。

事隔不久,魏国联合韩国打败齐国,挽回了败局。 魏国在中原又成为第一强国。 公元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 韩国向齐国求救。 齐国仍派田忌、孙膑率军解救韩国。孙膑采取退兵减灶、诱敌深入的战术。齐军佯败后退,第一天留下了供 10 万人吃饭的锅灶,第二天减少到 5 万人的锅灶,第三天减少到 3 万人的锅灶。 庞涓以为齐军逃亡严重,穷追不舍。

这时,孙膑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设下埋伏,等庞涓带兵追到马陵,孙膑一声令下,齐军金鼓齐鸣,万箭齐发,大败魏军,庞涓自杀,魏太子申被俘。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

此后,魏惠王和齐威王会盟徐州,双方妥协,均分东方的霸权地位。 后来,魏国逐渐衰弱,齐国和秦国成为东西对峙的两个霸主,进入了齐、秦争强时期。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一跃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这时,东方的齐国与秦国旗鼓相当,双方在不断兼并周围弱国、扩大势力范围的同时,又进行着所谓“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合纵”就是指弱国联合起来,阻止强国进行兼并。“连横”就是强国迫使弱国帮助强国进行兼并。 实际上“合纵”和“连横”都是争取暂时同盟者的外交手段,其目的是进一步兼并土地,扩张领土。齐、秦斗争的焦点在于争取楚国。

战国初期,楚国的国力开始很弱,楚悼王任用吴起为令尹,实行变法,国势富强,一举打败了魏国并出兵伐秦。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吴起的新法被废除,楚国一天天走下坡路。楚怀王在位时,秦国派张仪入楚鼓吹“连横”,劝楚绝齐从秦,并口头许愿,以归还楚国商于(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南)600 里地方为代价。 楚怀王信以为真,就和齐国断交。当楚国派人向秦国讨取土地,秦相张仪狡猾地说“:我和楚王商定是 6 里,没听说是 600 里。”楚怀王十分恼火,发兵攻秦。结果吃了败仗,楚兵被杀 800 人,楚将屈瑕被俘,汉中地方被秦国占去。 楚怀王又调动所有兵力与秦军战于蓝田。 魏国乘楚国空虚,袭击楚国。 齐国却不支援楚国。 楚国吃了大亏,从此一蹶不振。

这时,秦齐斗争趋于白热化。 公元前298年,齐、韩、魏、赵、中山等五国联军攻入函谷关。秦国被迫退还夺取的韩、魏的一些地方,五国才退了兵。齐国成为关东各国的盟主。 公元前288年,秦昭王自称西帝,尊齐愍王为东帝,用远交近攻的策略拉拢齐国,破坏了关东的“合纵”联盟。

公元前286年,齐国灭掉宋国,一时威势很盛,引起各国的不安。秦国联合了燕、楚、韩、赵、魏等国共同伐齐,于公元前284年,在济西(今山东聊城南)大败齐军。燕国自昭王即位后,招纳贤能,任用乐毅为将,决心报齐国入侵之仇。这时,燕国趁势攻下齐的国都临淄,连下七十余城,并入燕国版图。后来,齐将田单利用燕国内部矛盾,驱逐燕军,收复了失地。 然而齐国已经丧失了与秦国抗衡的能力。

秦国在“合纵”斗争中削弱了齐国,开始向东方大发展。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军攻破楚国都城鄢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楚迁国都于陈(河南淮阳),秦国夺得巫郡和黔中郡。 楚又迁都到寿春。 楚国更加削弱了。 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率军进攻韩国的上党郡,郡守投降赵国。赵国派著名大将廉颇率大军镇守长平(山西高平),筑垒坚守,以逸待劳,与秦军相持三年,不分胜负。 秦国丞相范雎派人到赵国施行“反间计”,散布廉颇坏话。

赵王信以为真,就派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廉颇。 赵括骄傲轻敌,一到前线,下令倾巢出击。秦将白起采取了诱敌深入、迂回包抄的战术,迫使赵军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作战。在一次突围中,赵括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国 40 万大军被俘,白起把他们全部活埋。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秦军乘胜前进,包围了赵都邯郸。 赵向魏求救,魏派晋鄙率兵救赵。 因害怕秦军,半路上逗留观望。

公元前257年,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盗出魏王的虎符,假传军令,挑选 8 万精兵援救赵国。 同时,楚国援军赶到,楚魏赵联合打败秦军,解除邯郸之围。 这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事件。 秦国虽然暂受挫败,但仍实力雄厚,六国没有一个能单独抗秦的。 秦国统一六国的形势完全成熟了。

从公元前231年开始,秦国开始统一全国的战争,至公元前221年,消灭了其他六国,统一了中国。从此,中国由一个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转为一个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二)都城分布

战国时齐国都城为临淄,楚国为郢,燕国为蓟,韩国为宛,赵国为邯郸,魏国为大梁,秦国为咸阳。

齐,都于临淄(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据有今山东之大部,及安徽、河北之一部分,为东方大国。其四周,南有楚,西南有魏,西北有赵,北有燕,东临大海。后因国无良将,只求自保,以图苟安。

楚,先都于丹阳(在今湖北秭归县东南),后迁都于郢(今江陵县)。 春秋时即为强囡。至战聋时,仍据有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六省之地,以及河南、陕西、四川三省之一部分,地方五千里,甲兵百万,粮支十年。 后屡败于秦,其势渐衰。公元前278年,秦军攻占郢都,楚王(顷襄王)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县)。

燕,始都于易(在今河北易县附近),后迁都于蓟(今北京市)。春秋之世,甚为弱小,及燕昭王姬平即位(公元前312年),国势始振,据有今北京、辽宁,及河北北部之地。 其四周,东北有朝鲜,北有东胡(古族名),西南有赵,南有楚。 公元前255年,姬喜即位,常挑衅于齐、赵,屡遭失败,由是国势渐衰。

韩,先都平地(今山西临汾县),继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后迁新郑(属今河南省)。 初有今山西、河南两省部分地区;据地险要,虽土地贫瘠,但为军事必争之地。至秦始皇初年,仅存新郑、阳翟周围数十邑,约为一小郡之面积,为六国中之最弱者。 其四周,西有秦,东南有楚,北有魏。

赵,先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后迁都于邯郸。初据有今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陕西五省(区)部分地区。赵兵素以强劲著称,代有名将(赵奢、廉颇、李牧),

向为秦之劲敌。 至秦始皇初年,拥有邯郸、中山(今河北定县)、河间肥沃之地,及云中(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雁门(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县)、代(在今河北蔚县东北)等郡。其四周,西南有秦、东有齐、南有魏、东北有燕,西北远至阴山,与匈奴等为界。

魏,先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后迁大梁(今河南开封市)。 战国初,国势强大,据有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四省部分地区。后因屡败于秦,由于马陵(在今河南范县西南)之战(公元前341年)败于齐后,秦、齐、赵三国乘机侵占魏之领土。 由此,魏一蹶不振,国土日益减少,至秦始皇初年,仅有大梁南北数十邑,约为秦之一郡。 其四周,西有秦,北有齐、赵,东南有楚,南有韩。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体系传承

(一)综合社科类

前面我已提过,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特殊的时空局势,所以引发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有关自然、社会、政治、军事等学术体系的大集合、大碰撞。 从综合社科类别上而论,当首推当时哲学家老子的《道德经》。

1.老子与《道德经》

说起老子,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他姓李名耳,字聃,号伯阳,又称老聃。但关于老子的身世和哲学体系,则众说不一,莫衷一是。 由此而引发的对《道德经》的诠释,人们也各执一端,难以定论。为了让大家对老子本人以及对他的不朽名著《道德经》能有全面详细的了解,我专门编辑出版了《老子的传说》这本综合社科类哲学专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的这本书。下面我将对老子的生平和《道德经》的总体思想,做个大致的归纳总结。

据史书记载,老子大约生于公元前571年,出生地是楚国厉乡曲仁里(现为河南的鹿邑县,另一说为安徽的亳州),姓李名耳字聃,为当时东周的守藏室之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是传世古哲学经典《道德经》的作者,也是被后世道教人士所推崇的道教鼻祖。 他比当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大 20 岁左右。 在他晚年辞官离开周都洛邑(约公元前516年),过函谷关,受函谷关守备大臣尹喜的极力邀请,为尹喜写成“道德五千言”,后名《道德经》;然后过关入秦国领地,沿秦岭山脉传播天地自然哲学。

后来据传,尹喜因不能通读老子的《道德经》,加之因年老体衰,所以便命军中刻字高手,把《道德经》翻刻三本,连同自己的辞官文书,一起送到京都洛阳。后来周天子批准了尹喜的辞官申请,所以尹喜便沿着老子当年的足迹,追随老子到陕西秦岭终南山的石娄关(今陕西秦岭周至县的楼观台),亲拜老子为师,成了道教楼观派的始祖。

另据传说,老子活到 160 岁或 200 多岁,生有一子,过世后葬于石娄关西侧的鹫峪河边的大陵山中(今为陕西秦岭周至县的西楼观)。他的弟子尹喜,在通读详研老子的《道德经》后,写了《关尹子》(又名《文始真经》)一书,算是对《道德经》的最好的解释。 后来,他把老子的《道德经》连同自己的《文始真经》,一并传给他的弟弟尹轨。 成了楼观派的第二代传人。

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唯一的著作《道德经》中。 老子以道为“核心”,以道为出发点和归宿,集中前代所有文化的精髓及自己观察思考的心得,博引宇宙人间自然的千变万化,凝练成五千字,分八十一章,分别阐述“道之始”,亦即天地自然法则;“道之兴”,亦即人文形成本源;“道之德”,亦即人类行为规范;“道之用”,亦即君王施政纲领。“道”的神妙,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不贯通,把上古思想汇成深深的海洋,因而构成了老子思想的广博深邃,构成了中华民族一座辉煌的思想丰碑。

人是社会的主体,又是大自然的主人。 在前古就有“人与天地相参”“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学说。 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一系列学说便被老子以及同时代的其他学者所发扬光大。今天开展的人体科学的研究,更加肯定了人的存在和宇宙自然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可是老子却领先提出了这一法则,怎能不让人称叹其超前的智慧和意识!所以秦汉时期以及秦汉以后的一些道家和儒家学者,都说老子是第一个提出神秘主义的先知先觉者。

何为“道法自然”,“道”又是什么?“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有一定的物质基础“;道”又是宇宙万物生、长、壮、老、死的自然变化规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第一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情。 其情甚真,其中有信。(《道德经》第二十一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第四十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经》第五十一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德经》第十四章)道是混成的,绝对的(独立不改),是“有象、有情、有信”的物,绝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是“一”,是万物的根源。 有生于无,无是宇宙万物滋生的原始粒子。 有和无的统一就是“道”。

本书第一章首先论述了这个问题。事事物物都有各自发生发展的途径,有各自前进的路;所以说“夫道,若大路然”。 大、逝、远、反,是“道”周行的历程。“万物负阴而抱阳”,是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内在因素。 沿着这个历程循环往复,不可穷极,所以物质是不灭的。万物的历程是这样,人因物行事,又岂能改变那历程而不这样?

只要掌握并用古时已有的“道”,来统率现有的种种事物,也就是认识自然的规律,认识“反者道之动”的道理。“道法自然”,即“道”是宇宙万物的载体和总结,凡事顺其自然,认其自生自成,听其自然而然。“万物作焉而不为始”,顺着客观存在的规律行事,便是“处无为之事”。这因物而为,即是法自然;如果违反自然规律来处事,则是逆天行事。 逆天者亡,正是没有取法自然的结果。

2.老子传人及学术传承

在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直系门徒除了尹喜和庄子外,还有文子、孔子、鬼谷子、墨子、亢仓子、列子、杨朱、长桑君、宋伦、冯长等。

(1)长桑君、宋伦、冯长

长桑君,战国时的神医。 传说扁鹊与之交往甚密,事之唯谨,乃以禁方传扁鹊,又出药使扁鹊饮服,忽然不见。于是扁鹊视病尽见五脏症结,遂以精通医术闻名当世(《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壬子年(约公元前806年),姜戎抗命,宣王率军亲征,结果兵败。宣王不听诸臣劝阻,仍想兴兵再举征伐,于是史籀幡然欲去。此时馆外有二客见访,籀揖进一看,知非等闲之人,忙施礼请教姓氏,那老者说叫李伯阳,年壮者说叫邓种。 伯阳又说“:我二人是史馆旧主人,今见你行色匆匆,还望如实告知因由。”籀倾心告知说“:我屡观人间世态,又参照观看天象,断定不出二十年,必有战乱。所以打算趁现在还太平,先自隐退,寻求养生之法。伯阳说“:明哲保身,诚是美事。”又对邓种说:“你与他先同隐洛南,投奔公子伦处,我想在此再游戏几年。 ”于是“籀”把“柱下史”的职位,又向朝中重臣举荐老子,自己遂改名“冯长”,字“延寿”,意思是奉老子为师长,而将从事摄生长寿之道。

一日,老子在回史馆路上,见一童朱衣散发,边走路边歌唱道:“巾金巾,入天门。 呼长精,吸玄泉。 鸣天鼓,养丹田。 ”

伯阳(即老子)一听,知是“长桑公子”所编歌词,内容是有关“存思采养”的内练功法。 于是就招手唤童子问他由来。 童子回答说:“是我师长桑君所教。 ”伯阳回视,果见长桑公子随后而来,于是就邀进馆一叙。长桑君说:“我南游桂林后,复游东南诸胜,到邛洲深土,拜见南极赤真人,真人以‘荧惑小儿’在南方做狂,就赠给我为行路童子。 初入华夏之南,恐以火临火,亢旱多灾,就在荆蛮接壤处,一日开井九十九口,稍制其威。

老子又问长桑君将去何地?长桑君指着小儿说“:此小儿能先知世事。并作谣语以作日后之应,若人能警觉修德,也可转祸为福。如今想与他遍游四方,宣扬您的道德之言,以提醒愚蒙。 ”

老子说:“你能医人的疾病,也当能医国家的颠危,周室不久将有女戎之乱,你令荧惑小儿警其君主,使他早有预防,或许可以挽回国之气运。 ”长桑唯唯听命,与荧惑告别老子西行而去。

再说史籀冯长,自别老子后,就与邓种一道,边游边向洛南进发。 行至中岳,夜宿山下,清晨上山采药,山半有童迎入洞府。 乃至召见,正是宋国公子伦。

原来,公子字“玄德”,不喜繁华,专心向道,常栖止陕西周至石楼,服食黄精二十年。 周历王时(约公元前950年),玄德知老子归亳州故居时,便前往拜师求道。 得“真经”及“丹符”后,便避入嵩山,有六个玉面童子,轮流侍奉。 他能知人未来吉凶,能飞步凌波;或变化成禽兽,以试人心善恶。猎人追逐,常只离五十步,善于射箭的,却也不能射中。 还常与病人同寝,醒后病人即痊愈。

冯长因是刚入师门,听邓种介绍公子伦的修道经历,甚是敬仰。 彼此虽是同门,但毕竟公子伦“得道”在先,故仍以师礼相待。 第二日,又将老子所授《隐修道书》转授予冯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