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12:03:50

点击下载

作者:李可大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病理学

中医病理学试读:

中医病理学主 编 李可大副主编 杨晓春 李琇莹编 委 李可大 杨晓春    李琇莹 鞠庆波    李思琦    主 审 李德新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医病理学/李可大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10

ISBN 978-7-5132-5641-4

Ⅰ.①中… Ⅱ.①李… Ⅲ.①中医病理学-研究 Ⅳ.①R22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42709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三街31号院二区8号楼

邮政编码 100176

传真 010-64405750

             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787×1092 1/16 印张12.5 字数149千字

2019年10月第1版 2019年10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5641-4

定价 58.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社 长 热 线  010-64405720

购 书 热 线  010-89535836

维 权 打 假  010-6440575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微商城网址 https://kdt.im/LIdUGr

官 方 微 博  http://e.weibo.com/cptcm

淘宝天猫网址 http://zgzyycbs.tmall.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联系(010-644055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前 言

谨以此书缅怀敬爱的父亲李德新教授!

此书为家父李德新主编的中医系列书籍之一,未曾公开发表。王伯庆、吕爱萍教授曾为本书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本书共分病因、发病和病机三章,部分章节后附有“文献摘录”“参考文献”,尽可能反映出中医理论的源流和目前的发展,并有 “复习思考题”,以帮助读者复习和掌握本节的重点内容。

本书可供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研究生教学或参考之用,亦可供中医爱好者研读,助力推广和普及中医药知识。

任应秋先生在其编著的《中医病理学概论》中认为病理学是究明疾病的发病条件、发病经过及其结果的学问,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体。西医学把许多病理形态学上找不到改变但确有症状和体征的现象称为功能性改变,但改变的本质是什么,从细胞病理学上便找不到答案了。因为我们不能把人这个有机体孤立起加以片段式地了解,更不能仅仅从病理形态学上考察就能有全盘的了解的。李可大2019年5月18日第一章 病 因第一节 病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病因学说的特点一、病因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在对人的生命客体的探索中,认识到人体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必然结果,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以及人体内在环境之间存在着整体、统一的联系,维持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当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使人体这种生理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而人体的调节功能又不能立即排除这些干扰因素,以恢复生理上的平衡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总之,疾病就是人体的生理动态平衡在某种程度上的失调和破坏的结果。

所谓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如自然气候急剧变化,致病因素侵害,人体调节功能不相适应,机体抗病能力降低等),机体内部发生某种功能或形态结构的损害和障碍,从而妨碍了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的异常表现。

疾病的产生固然是体内各种生理关系动态平衡的紊乱,但人体的生理动态平衡向异常病理现象的转化必然存在致病因素的作用。

病因,就是破坏人体生理动态平衡,导致疾病发生的各种原因和条件,又称致病因素,包括六淫、疫疠、七情、饮食、劳倦、外伤,以及痰饮、瘀血等。病因学说,就是研究致病的因素及其性质、致病的特点和临床表现的学说。二、病因的分类

中医病因学内容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对于病因的分类,虽然历代医家有不同的看法,但不外阴阳分类和三因分类两端。(一)阴阳分类法《黄帝内经》首先用阴阳把复杂的病因做了提纲挈领的分类,“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素问·调经论》),即风雨寒暑等六淫外感病邪属阳,饮食不节、起居失常、喜怒无常等属于阴。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黄帝内经》远在两千多年前就把社会-心理因素引入到中医病因学说中来,并给以显著的地位。诸如社会地位的升沉、经济状况的变迁、亲人的生离死别、个人的喜怒哀乐等,均能构成致病因素。大量的医疗实践资料和研究成果已经表明,有害的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可以损害人体的健康。(二)三因分类法

1.张仲景的三因论 到了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把病因分为三类,即“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所伤”。以此详之,病因都尽。

仲景对病因的分类,是以“客气邪风为主,故不从内伤外感为内外,而以经络脏腑为内外”。在这里只谈了两条:一是“客气邪风”,二是“房室、金刃、虫兽所伤”。其所谓内因与外因,都是指六淫。实际上仲景是按经络脏腑部位的传变层次来分内外的。

2.陶弘景的三因论 南北朝的陶弘景在《肘后百一方》中把病因分为“内疾”“外发”“他犯”三种。

3.陈无择的三因论 到了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明确地提出“三因学说”,认为六淫邪气为外因(非指哲学上的概念),七情所伤为内因,饮食、劳倦、房室、金刃、虫兽等所伤为不内外因。故曰:“内因为七情,发生脏腑;外因为六淫,起于经络;不内外因为饮食饥饱,叫呼伤气(指狂呼喊叫、高声语重引起正气耗散的一种因素)以及虎狼毒虫金创压溺(金创指金属器械之类的创伤,压溺包括负重、溺水等)之类。”陈氏“三因学说”与《金匮要略》的分类有所不同。它以七情为内因,六淫为外因,饮食起居等为不内外因,这种三因分类法比较系统、明确,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

至此,中医病因学已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理论。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以及其他各家学说,对个别疾病的致病因素又有许多深入具体的研究和论述,如对肺痨、脚气病和癥疾等疾病有关病因的论述,以及对疫疠、毒气、尸虫、蛊虫等的认识,都接近于现代的认识,这就使中医病因学说更加丰富多彩。古人这种把致病因素和发病途径结合起来的分类方法,对临床辨证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但是,陈氏“三因学说”虽然有一定的特点和指导意义,然而它与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的概念相比,无论是在内容的划分上还是在名称的含义上,均不够妥当,故近代中医界亦已少用。本章主要根据病邪的来源和致病特点,将病因分为外部因素(包括六淫、疫疠、寄生虫、外伤)、内部因素(包括情志过激、饮食失调、劳倦过度)、其他因素(包括痰饮、瘀血等病理性因素)三大类。三、中医病因学说的特点

中医病因学说具有如下特点。(一)整体观念

由于人体的生命运动不仅表现为机体内部每一脏腑和每一过程的对立统一,而且也表现为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对立统一。所以中医学将人体与自然环境,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的机能联系起来,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探讨致病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中的作用。人体以五脏为主体的五大功能活动系统,不仅各功能系统之间通过经脉的络属沟通与气血的通达进行着调节和控制的联系,从而维持着一定的相对稳定状态,而且还与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这种四时五脏阴阳理论贯穿于病因学之中,成为探求和认识病因的理论基础。例如,肝属木,在四时应春,在六气为风,在五味为酸,在志为怒,在体合筋。所以自然界气候变化异常,风气淫胜可以伤肝而成为致病因素。肝木通于春,故春季多肝病。五味之酸太过和情志之大怒也可转化为致病因素而伤肝。因肝主筋,开窍于目,故肝病亦可产生筋和目的病变。这样,肝与“风”相应,而筋、目、酸、怒等又与肝有密切联系,所以气候异常变化的“风”、情志过度刺激的“怒”、饮食五味失调的“酸”等均可成为引起肝脏发生疾病的原因。而肝脏一旦发病,就会导致肝脏功能系统之胆、筋、目等产生病理改变。总之,中医学在天人相应的统一整体观指导下,用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辩证地探讨了气候变化、饮食劳倦和精神活动等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中医病因学的理论基础。(二)辨证求因

中医病因学不仅用直接观察病因的方法来认识病因,而且更重要的是根据病状来建立病因概念,这是中医学确认病因的特殊标准。一切疾病的发生,都是某种致病因素影响和作用于患病机体的结果,而任何证候都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患病机体所产生的一种病态反应。任何疾病都是有原因的,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由于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不同,致病后机体的反应各异,所以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也不尽相同。因此,根据疾病反映出来的临床表现,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来推求病因,就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这种从人体的反应状态与生活条件变化及治疗手段等因果联系中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从症状和体征推求病因的方法,称之为“辨证求因”“审证求因”,这是中医学特有的认识病因的方法。

就症状而言,例如,周身游走性疼痛或瘙痒,因风性善行,风胜则动,故确认其病因为“风”邪。把这一临床表现和产生这一表现的一切因素,都概括为“风”邪,这就是审证求因。临床上,不管实际致病因素多么复杂,只要人体出现了“风”这种反应状态,就可以用“风邪”来概括,治病时只要用相应的“祛风”药物,就可使临床症状消失,当然也同时消除了病因及其病理反应。

就疾病而言,同为感冒,因临床表现不同,其病因也不一致:若见恶寒重,发热轻,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则为风寒袭表;若见发热重,恶寒轻,咽喉红肿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则为风热袭表。通过对这些不同症状和体征的分析,推求出它们的病因分别为“风寒”和“风热”,然后再按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即“审因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即针对证候制订治疗方案,证候是人体作为系统整体的病变反应,而药物的性能是根据其对证候的调整作用来确定的。证候辨析得越精细,越准确,疾病与药物之间才能建立起越精确的对应关系,疗效也就越高。因此,只有采用审证求因的方法认识病因,即把病因的研究与对症状、证候的辨析联系起来,才能对临床治疗起指导作用,实质上审证求因乃是辨证论治的一个组成部分。总之,中医学通过研究人体的整体性反应来认识病因这一基本原则和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医病因学的辩证法思想。第二节 外部因素一、六淫

六淫的基本概念:欲明确六淫的含义,必须首先明确六气的含义及其与六淫的区别。

所谓六气,又称六元,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变化。这种正常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于人体是无害的。同时,由于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从而使人体的生理活动与六气的变化相适应。所以正常的六气一般不易于使人发病。

所谓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阴阳相移,寒暑更作,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度。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当温而反寒,冬季当凉而反热),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暴寒暴暖),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的时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于是,六气由对人体无害而转化为对人体有害,成为致病的因素。这种能导致机体发生疾病的六气便称为“六淫”。气候变化固然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但是,异常的气候变化并非使所有的人都能发病。有的人能适应这种异常变化就不发病,而有的人不能适应这种异常变化就发生疾病。同一异常的气候变化,对于前者来说便是六气,而不是六淫;对于后者来说,就是六淫了。反之,气候变化正常,即使是在风调雨顺、气候宜人的情况下,也会有人因适应能力低下而生病。此时,这种正常的六气变化对患病机体说又是“六淫”了。由此可见,六淫无论是在气候异常还是正常的情况下,都是客观存在的。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们体质的差异、正气的强弱,只有在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而发病。就这一意义来说,六淫的完整含义应该是:由六气变化与体质差异所引起的外感病的致病因素,就叫作“六淫”或“六邪”。

六淫的致病特征:六淫致病,一般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1.六淫致病多与季节和环境有关(1)与季节有关:由于六淫本为四时主气的淫胜,故容易形成季节性多发病。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初秋多湿病,深秋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这是一般规律。但是,气候变化是复杂的,不同体质对外邪的感受性不同,所以同一季节可以有不同性质的外感病发生。(2)与环境有关:工作或居处环境失宜,也能导致六淫侵袭而发病。如久处潮湿环境多有湿邪为病,高温环境作业又常有暑邪、燥热或火邪为害,干燥环境又多燥邪为病等。

2.六淫邪气可单独或夹杂致病 六淫邪气可单独使人致病,如寒邪直中脏腑而致泄泻,也可由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发病,如风寒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

3.六淫可相互转化 六淫致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不仅可以互相影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互相转化,如寒邪可郁而化热,暑湿日久又可以化燥伤阴,六淫又皆可化火等。

4.六淫为病多有由表入里的传变过程 六淫之邪,多从肌表或口鼻而入侵人体,然后由表入里,由浅及深,如“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素问·缪刺论》)。六淫致病,多有由表及里的传变过程,即使直中入里,没有表证,也都称为“外感病”,所以常称六淫为外感病的病因。

六淫为病,除了气候因素外,还包括了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应在内。

六淫与内生五气:凡由脏腑功能失常而产生的类似六淫邪气的证候,便冠以“内”字,以示区别。而内生之病,又以五脏为主,所以称为“内生五邪”或“内生五气”。过去有“外六淫”和“内六淫”之称,“内六淫”又称“六气病机”,由于其在概念上易与正常六气相混淆,因此以“内生五邪”称之为妥。

内生五邪与外来六淫在临床表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故均以风、寒、湿、燥、火名之。但只能说二者在表面现象上有某些相类,例如内湿和外湿虽然都可见到湿阻清阳的困倦身重、胸闷纳呆、呕吐泄泻等症,但其发病机制不同,疾病的本质也是不相同的,故以内、外加以区别。内生五邪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而出现的某些特有症状,属于内伤杂病的病机。其临床表现一般都没有表证,以虚证或虚实夹杂为多。外来六淫是外感邪气作用于机体后,引起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而产生的某些特有症状,属外感病机。其临床表现多有表证,而且多属实证。单纯暑邪伤人,一般无表证可见,而兼湿邪,称为暑湿,亦有表证。只有外邪直中时,才径见里证。

内生五邪的病理变化将在病机中予以介绍,本节主要讨论六淫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一)风

1.自然特性 风为春季的主气,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四个节气为风气主令。因风为木气而通于肝,故又称春季为风木当令的季节。风虽为春季的主气,但终岁常在,四时皆有,所以风邪引起的疾病虽以春季为多,但不限于春季,其他季节均可发生。

2.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表1-1) 风性轻扬,善行数变,风胜则动,为百病之始,这是风邪的基本特点。(1)轻扬开泄: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升散,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属于阳邪。所以风邪致病,易于伤人上部,易犯肌表。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伤于肺则气不宣,故现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风邪上扰头面,则现头晕头痛、头项强痛、面肌麻痹、口眼歪斜等。风邪客于肌表,可见怕风、发热等表证。因其性开泄,具有疏通、透泄之性,故风邪侵袭肌表,使肌腠疏松,汗孔开张,而出现汗出、恶风等症状。(2)善行数变:风无定体,善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具有易行而无定处的性质,故其致病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风疹、荨麻疹之发无定处、此起彼伏,行痹(风痹)之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等,均属风气盛的表现。“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化无常和发病急骤的特性,如风疹、荨麻疹之时隐时现,癫痫、中风之猝然昏倒、不省人事等。因其兼夹风邪,所以才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总之,以风邪为先导的疾病,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一般都具有发病急、变化多、传变快等特征。故《六因条辨》曰:“风疾尤速,贻害无穷。”(3)风性主动: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故表现为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症状。如外感热病中的“热极生风”,内伤杂病中的“肝阳化风”或“血虚生风”等证,均有风邪动摇的表现。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风胜则动。”(4)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感病的先导,寒、湿、燥、热等邪往往都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如与寒合而为风寒之邪,与热合而为风热之邪,与湿合而为风湿之邪,与暑合而为暑风,与燥合则为风燥,与火合而为风火等。临床上风邪为患较多,又与六淫诸邪相合而为病居多,所以称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故曰:“盖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如兼寒则曰风寒,兼暑则曰暑风,兼湿曰风湿,兼燥曰风燥,兼火曰风火,盖因风能鼓荡此五气而伤人,故曰百病之长。其余五气,则不能相互全兼,如寒不能兼暑与火,暑亦不兼寒,湿不兼燥,燥不兼湿,火不兼寒。由此观之,病之因乎风而起者自多也。”(《临证指南医案》)表1-1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3.外风与内风的区别(表1-2) 外风为六淫之首,四季皆能伤人,经口鼻或肌表而入。经口鼻而入者,多先侵肺系;经肌表而入者,多始于经络。正虚邪盛则此两种途径又可同时兼有。因外风作用部位不同,临床上可有不同的表现。内风系自内而生,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与心、肝、脾、肾有关,尤其是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故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其临床表现以眩晕、肢麻、震颤、抽搐等为主要特征。如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等均属于内风的范畴。表1-2 外风与内风的鉴别

综上所述,风为春令主气,与肝木相应。风邪为病,有内风和外风之分。其病证范围较广,变化多,传变快,其具体特点为:①遍及全身:风无处不至,上至头部,下至足,外而皮肤,内而脏腑,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受到风邪的侵袭。②媒介作用:风邪能与寒、湿、暑、燥、火等相合为病。③其致病的特殊表现:风病来去急速,病程不长,其特殊症状也易于认识,如汗出恶风、全身瘙痒、游走麻木以及动摇不宁等症状。临证时,发病在春季与感受风邪明显有关者,均可考虑风邪的存在。(二)寒

1.自然特性 寒为冬季的主气。从小雪、大雪、冬至到小寒计四个节气,为冬令主气。寒为水气通于肾,故冬季为寒水当令的节季。因冬为寒气当令,故冬季多寒病,但寒病也可见于其他节季。由于气温骤降,防寒保温不够,人体亦易感受寒邪而为病。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表1-3) 寒邪以寒冷、凝滞、收引为基本特征。(1)寒易伤阳:寒为阴气盛的表现,其性属阴,故寒为阴邪。阳气本可以制阴,但阴寒偏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寒邪,反为阴寒所侮,故云“阴盛则寒”“阴盛则阳病”。所以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失于温煦气化之功,故全身或局部可出现明显的寒象。如寒邪束表,卫阳郁遏,则现恶寒、发热、无汗等,称为“伤寒”。若寒邪直中,伤及脾胃,则纳运升降失常,以致吐泻清稀、脘腹冷痛;肺脾受寒,则宣降运化失职,表现为咳嗽、喘促、痰液清稀或水肿;寒伤脾肾,则温运气化失职,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脊冷痛、尿清便溏、水肿腹水等;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则可见恶寒嗜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精神萎靡、脉微细等。(2)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阻滞之谓。人身气血津液的运行有赖阳气的温煦推动,才能畅行无阻。寒邪侵入人体,易使气血凝结阻滞。经脉气血不得阳气温煦,涩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特征。故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素问·痹论》)其痛得温则减,逢寒增剧,得温则气升血散,气血运行无阻,故疼痛缓解或减轻。寒胜必痛,但痛非必寒。由于寒邪侵犯的部位不同,所以病状各异。若寒客肌表,凝滞经脉,则头身肢节剧痛;若寒邪直中于里,气机阻滞,则胸、脘、腹冷痛或绞痛。(3)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故寒邪具有收引拘急之特性。若寒客经络关节,则筋脉收缩拘急,以致拘挛作痛、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若寒侵肌表,则毛窍收缩,卫阳闭郁,故发热恶寒而无汗。表1-3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3.外寒和内寒的区别(表1-4) 寒邪为病有内外之分。外寒指寒邪外袭,为六淫中之寒邪,其病又有伤寒、中寒之别。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则为“中寒”。寒邪侵犯人体的部位虽有表里内外、经络脏腑之异,但其临床表现均有明显的寒象。内寒是机体阳气不足,寒从中生,主要是指心、脾、肾的阳气衰微。其临床表现以面色白、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等为特征。因肾阳为人身诸阳之本,故内寒与肾之关系尤为密切,内寒必见虚象,而且虚象比寒象更为显著。外寒与内寒虽有区别,但它们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阳虚内寒之体,容易感受外寒;而外来寒邪侵入人体,积久不散,又能损伤人体阳气导致内寒。表1-4 外寒与内寒的鉴别

总之,寒为冬季主气,与肾水相应。寒病多发于冬季,但也可见于其他季节。寒邪为病,有内寒和外寒之分。其致病特征: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故寒邪致病,全身或局部有明显的寒象。寒胜则痛,所以疼痛为寒证的重要特征之一。因寒则气收,故其病有毛窍闭塞、气机收敛、筋脉拘急的特征,表现为无汗、拘急作痛或屈伸不利等。(三)暑

1.自然特性 暑为夏季主气。从小满、芒种、夏至到小暑四个节气,为暑气当令。暑邪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之前,所以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素问·热论》)暑邪独见于夏令,故有“暑属外邪,并无内暑”之说。暑邪致病有阴阳之分,在炎夏之日,气温过高,或烈日曝晒过久,或工作场所闷热而引起的热病,为中于热,属阳暑;而暑热时节,过食生冷,或贪凉露宿,或冷浴过久所引起的热病,为中于寒,属阴暑。总之,暑月受寒为阴暑,暑月受热为阳暑。

2.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表1-5) 暑为火热所化,主升散,且多夹湿。(1)暑性炎热:暑为夏月炎暑,盛夏之火气具有酷热之性,火热属阳,故暑属阳邪。暑邪伤人多表现出一系列热阳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烦躁、脉象洪大等。(2)暑性升散:升散,即上升发散之意。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侵犯人体多直入气分,可致腠理开泄而大汗出。汗多伤津,津液亏损,则可出现口渴喜饮、唇干舌燥、尿赤短少等。在大量汗出的同时,往往气随津泄而致气虚,故伤于暑者,常可见到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暑热之邪不仅耗气伤津,还可扰动心神而引起心烦闷乱而不宁。(3)暑多夹湿:暑季不仅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间,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暑令湿胜必多兼感。所以说:“暑必兼湿。”(《冯氏锦囊秘录》)其临床特征,除有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泻不爽等湿阻症状。此虽暑湿并存,但仍以暑热为主,湿浊居次。表1-5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暑为夏季主气,暑邪为患有阴暑、阳暑之分。暑邪致病的基本特征为热盛,阴伤、耗气,又多夹湿,所以临床上以壮热、阴亏、气虚、湿阻为特征。(四)湿

1.自然特征 湿为长夏主气。从大暑、立秋、处暑,到白露四个节气,为湿气主令。湿与脾土相应,夏秋之交,湿热熏蒸,水气上腾,湿气最盛,故一年之中长夏多湿病,但亦可因涉水淋雨、居处伤湿,或以水为事等湿邪侵袭而致。湿邪为患,四季均可发病。

2.湿性的性质和致病特征(表1-6) 湿为阴邪,阻碍气机,易伤阳气,其性重浊、黏滞、趋下。(1)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类水,水属于阴,故湿为阴邪。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滞气机,从而使气机升降失常。胸胁为气机升降之道,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胸闷。湿困脾胃,使脾胃纳运失职,升降失常,故现纳谷不香、不思饮食、脘痞腹胀、便溏不爽、小便短涩之候。由于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故湿邪为害,易伤阳气。脾主运化水湿,为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主要脏器,但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对湿邪又有特殊的易感性,所以脾具有运湿而恶湿的特性。因此,湿邪侵袭人体,必困于脾,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泄泻、水肿、小便短少等症。因湿为阴邪,易于损伤人体阳气,故《外感温热篇》有“湿胜则阳微”之说。由湿邪郁遏使阳气不伸者,当用化气利湿通利小便的方法,使气机通畅,水道通调,则湿邪可从小便而去,湿去则阳气自通,所以叶天士又说:“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外感温热篇》)(2)湿性重浊:湿为重浊有质之邪。所谓“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故湿邪致病,其临床症状有沉重的特性,如头重身困、四肢酸楚沉重等。若湿邪外袭肌表浸渍困遏,清阳不能上升,故头昏沉重状如裹束;如湿滞经络关节,阳气布达受阻,故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所谓“浊”,即秽浊垢腻之意。故湿邪为患,易于出现排泄物和分泌物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