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肛肠科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05:38:32

点击下载

作者:张天民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针刀肛肠科学

针刀肛肠科学试读:

前言

针刀治疗以疗效好、费用低而深受患者的欢迎, 已成为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及骨质增生类疾病的一种主要治疗手段。针刀治疗的适应证也已经扩大到内、外、妇、儿、五官、美容与整形等多科疾病。为了适应针刀医学的快速发展, 向广大针刀医生介绍针刀治疗各种疾病的原理以及针刀操作方法,我们组织全国针刀专家编写了这套《针刀临床系列丛书》。《针刀临床系列丛书》按照专科分类,共7个分册,包括《针刀骨伤科学》、《针刀脊柱病学》、《针刀内科学》、《针刀五官科学》、《针刀美容与整形外科学》、《针刀肛肠科学》、《针刀周围神经病学》。本套丛书提出了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构架理论——网眼理论,以及网眼理论的物质基础——人体弓弦力学系统。网眼理论揭示了软组织的力平衡失调是引起慢性软组织损伤和骨质增生的首要病因,阐述了软组织的起止点、软组织行经路线的力学应力在慢性软组织损伤类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作用。从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角度解释了慢性软组织损伤和骨质增生的病理过程,完善和丰富了针刀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网眼理论使针刀治疗从“以痛为输”的病变点治疗提升到对疾病的病理构架进行整体治疗的高度上来, 明显降低了针刀治疗的复发率,提高了针刀治疗的治愈率。本套丛书重点介绍了各科常见疾病的针刀应用解剖、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针刀治疗以及针刀术后康复等内容。在针刀治疗部分,阐述了针刀治疗每一种疾病的机理,详细介绍了针刀闭合性手术的术式设计、体位、针刀定位、麻醉方法和针刀具体操作方法,并按照解剖学层次,描述每一支针刀操作的全过程,将针刀医学精细解剖学和立体解剖学的相关知识充分应用到针刀的临床治疗实践中,并指出了针刀术后整体康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制订了康复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本套《针刀临床系列丛书》成稿后,经各主编多次审修并召开编委会定稿,达到了针刀基础理论与针刀临床治疗相联系、针刀治疗原理与针刀术式相结合、针刀操作过程与局部解剖相结合的目的。由于书中针刀治疗方面的材料均来源于第一手临床资料和作者针刀手术的切身体会,可使读者直接受益。本套丛书适用于广大针刀临床医师和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的针刀专业、针灸推拿专业、骨伤专业及中医专业的学生和研究生阅读参考。

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石学敏教授为本套丛书写序,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尽管作者们尽了很大努力,力求本套丛书全面、新颖、实用,但由于针刀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我们的认识和实践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中西医同仁及针刀界有识之士多提宝贵意见, 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针刀临床系列丛书》编委会2012年5月编写说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对肛肠科疾病的治疗以保守治疗和开放性手术治疗为主,前者疗效有限,后者手术创伤大、后遗症多。本书是一部以骨与软组织力学系统——人体弓弦力学系统为基础,分析各种肛肠科疾病的外部表现与内在力学解剖结构的关系,并依据弓弦力学系统的解剖结构,设计针刀整体松解术及针刀术后康复的专著。《针刀临床系列丛书》之《针刀肛肠科学》共分八章,第一章介绍中医学、西医学、针刀医学对肛肠科疾病的认识;第二章介绍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和肛肠科针刀应用解剖;第三章介绍肛肠科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第四章介绍针刀治疗肛肠科疾病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机制和病理构架理论;第五章介绍肛肠科疾病针刀治疗麻醉用药、麻醉前准备、常用麻醉方法和术中体位、麻醉后护理及麻醉并发症的处理;第六章介绍肛肠科疾病针刀闭合性手术的常用针刀刀法;第七章介绍针刀术前准备、术后康复护理,通过分析康复与人体弓弦力学系统的关系说明针刀术后康复的重要性;第八章介绍常见肛肠科疾病的病因与病理构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针刀整体松解术式设计、针刀具体操作步骤以及针刀术后康复措施。书后设附录两篇,分别为针刀科病历文书和针刀术后康复操。

本书的特色,一是在于以骨与软组织的力学系统为主线,详细阐述了肛肠科疾病的力学病因、发病机制,论述了各种肛肠科疾病的立体网络状病理构架与临床表现;二是针对广大基层针刀医生解剖知识不足的特点,根据肛肠弓弦力学系统的解剖结构,分别设计了针刀整体松解术式,解决了针刀医生普遍存在的定点难、定位不准的问题;三是重视针刀术后的整体康复措施对针刀疗效的影响,并设计了多种针刀术后康复方法供针刀医师在临床上使用。《针刀肛肠科学》编委会2012年6月第一章肛肠科学概述第一节 中医学对肛肠科疾病的认识

中医学对肛肠病学的发展有很大贡献,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和发展,中医肛肠病学已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独特的医疗技术,不仅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贡献,而且至今仍然在我国的医疗保健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了解其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对于更好地继承前人的经验、认识其发展规律、明确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

春秋时期,古人对肛肠病的种类、证候特点、治疗方法等已有了粗略的认识和实践。这些成就主要散见于《山海经》、《五十二病方》等古代文献中。痔、瘘病名的提出,首见于《山海经》,后为世界医学所采用,沿用至今。《山海经·南山经》曰:“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山海经·中山经》曰:“苍文赤尾,食者不痈,可以为瘘。”《庄子·列御寇》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座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韩非子》曰:“内无座疽瘅痔之害。”《淮南子》曰:“鸡头已瘘。”从这些记载可见,战国时期对一些常见肛门、直肠病已有相当认识。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最早记载了有关痔的分类和证候。该书将痔分为牡痔、牝痔、脉痔、血痔、朐痒(肛门痒)、巢者(肛门瘘管)、人州出(脱肛)等多种肛肠病并提出治法,最早应用结扎术和切开术治疗痔瘘,如治“牡痔……絜以小绳,剖以刀”的结扎切除法;治痔疮“巢塞䐈者,杀狗,取其脬,以穿籥,入䐈中炊(吹)之,引出,徐以刀劙去其巢,冶黄黔而娄(屡)傅之”的牵引切除法;治“牝痔之有数窍,蛲白徒道出者方:先道(导)以滑夏铤(探针)令血出……坐以熏下窍”的肛门探查术及熏治法;治“牡痔……与地胆虫相半,和以傅之。燔小隋(椭)石,淬醯中,以熨”的敷布法和热熨法;治疗牝痔而“未有巢者”,“煮一斗枣、一斗膏,以为四斗汁,置般(盘)中而居(踞)之”的坐浴法,都是世界上最早记载的肛肠病手术疗法及保守疗法。

从《五十二病方》等古代文献中可以看出,春秋时期,古人在对肛肠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许多内容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也有些珍贵的治疗经验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从总的情况来看,肛肠病学在这一时期仍属于初始的萌芽阶段。

战国至五代十国(公元前475年~公元979年),古代医家对肛肠病的病因病机以及辨证论治的基本方法有了初步的总结,主要成就散见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古医籍中。《黄帝内经》对肛肠解剖、生理、病理等有详细论述。如《灵枢·肠胃》记述了回肠(结肠)和广肠(直肠)的长度、大小、走行。《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述了:“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素问·五脏别论》曰“魄门(肛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对大肠肛门主要功能已有正确认识。《素问·生气通天论》曰“筋脉横解,肠澼为痔”,首先提出痔是血管弛缓、血液癖滞僻积的见解。《灵枢·水胀》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最早提出了肠道息肉的病名。《灵枢·刺节真邪》曰“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溜,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最早描述了肠道肿瘤。《黄帝内经》还对便血、泄泻、肠澼、肠覃等肛肠疾病作了论述。《灵枢·厥病》又说“肠中有虫瘕及蛟蛕”,蛟音回,与鱿、蛔音义同,《说文解字》曰“腹中长虫也”,这是对肠道寄生虫的最早描述。《难经》曰:“肛门重十二两,大八寸,径二寸大半,长二尺八寸。”首载了肛门的解剖。《神农本草经》首载了脱肛病名。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首创了肛门栓剂和灌肠术,他发明的蜜煎导方,以食蜜炼后“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冷后变硬,“内谷道(肛门)中”,即是治疗便秘良好的肛门栓剂。他又用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灌谷道中以通便,发明了灌肠术。由晋代葛洪(261~341年)《肘后备急方》“治大便不通,土瓜根捣汁。筒吹入肛门中,取通”的记载来看,当时已有了灌肠器。《伤寒杂病论》中还对下利、便脓血、便秘(脾约)、便血、肠痈、蛔厥、痔等大肠肛门病,确立了辨证论治和立方用药的原则。

晋代皇甫谧(215~282年)所撰的《针灸甲乙经》记述了针灸治疗脱肛、痔等肛肠病的方法,记载了“凡痔与阴相通者,死”,这是对肛肠病合并阴道、尿道病的最早论述。

隋代巢元方(605~616年)《诸病源候论》中详列痢候四十种,对肠道病进行了较全面记述,对一些肛肠疾病认识也比较深入。如脱肛候曰:“脱肛者,肛门脱出也。多因久痢后大肠虚冷所为。”谷道生疮候曰:“谷道、肛门,大肠之候也。大肠虚热,其气热结肛门,故令生疮。”谷道痒候曰:“谷道痒者,由胃弱肠虚则蛲虫下侵谷道,重者食于肛门,轻者但痒也。蛲状极细微,形如今之蜗虫状也。”痔病诸候中,指出了五痔是牡痔、牝痔、脉痔、肠痔、血痔。另文提出了气痔、酒痔,认为“痔久不瘥,变为瘘了”,“脓痪候,是诸疮久不瘥成瘘”,后世“痔瘘”病名,即始于此。对于手术治疗肠道损伤有详细的记载,书中记述了“金疮肠断”手术续接的方法,认为“肠两头见者,可速续之”。对有“腹”(网膜)脱出者,先用丝线结扎血管,然后截除。对伤口有污染或异物者,提出必须给予清洗等处理,否则极易导致“疮永不合”或“纵合常令疼痛”;缝合时“当次阴阳,上下顺逆,急缓相望,阳者附阴,阴者附阳”,这种肠缝合方法与现代所采用的缝合法极为相似。在防治肛肠病方面,最早记载了导引之术:“一足踏地,一足屈膝,两手抱犊鼻下,急挽向身极势,左右换易四七,去痔、五劳、三里气不下。”

唐代孙思邈(581~682年)《千金要方》书中设有肛肠病专篇,记载有大量肛肠专科的内容。在《大肠腑方·肛门论》中提出“热则通之,寒则补之”的治疗原则,如“脏伤热”则“大行不通”而便秘,或肛门“肿缩入生疮”,治疗以清泄通润为主;“腑伤寒”则“大行洞泄,肛门凸出”,治疗以温补固托为主。《千金翼方》首载了用鲤鱼汤、刺猬皮等治痔的脏器疗法,以鼻、面、舌、口唇出现的粟疮、斑点诊断肠道疾病及寄生虫的经验。王焘的《外台秘要》引许仁则论痔“此病有内痔,有外痔,内但便即有血,外有异”,已科学地将痔分为内外两种论治。该书引《古今录验》疗关格大小便不通方“以水三升,煮盐三合使沸,适寒温,以竹筒灌下部,立通也”,首创了利用竹筒作为灌肠器的盐水灌肠术。

宋代《太平圣惠方·治痔肛边生鼠乳诸方》 (982~992年)创造了将砒溶于黄蜡中,捻为条子,纳于“疮窍”中的枯痔钉疗法;并发展了痔的结扎术,即“用蜘蛛丝,缠系痔鼠乳头,不觉自落”的治疗方法。在诊断和分类方面,宋代也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如《太平圣惠方》将痔与痔痪分列两章论述,指出“夫痔者,由诸痔毒气,结聚肛边,有疮或作鼠乳,或生结核,穿穴之后,疮口不合,时有脓血,肠头肿痛,经久不差,故名痔痪也”,对肛门瘘管的形成及主证已论述较详。在药物内治方面,《太平圣惠方》还提出了“内消”和“托里”的内治原则,并记载了大量有关治疗肛肠疾患的有效方剂,其中仅用于治疗五痔的方剂就有213首之多,再加上治便血方共220首,并记载有治疗肛肠病的食疗方20余方。

南宋《魏氏家藏方》 (1220年)进一步详载了使用枯痔散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南宋《疮疡经验全书》 (1281年)在五痔基础上进一步将痔分为25种,虽似过于繁复,但反映了作者对肛门病研究的细致和深入,如提出的“子母痔”等,正确反映了痔核之间的关系,为后世所沿用。

从明代《普济方》 (1406年)记载的宋朝痔科专家临安曹五为宋高宗用取痔千金方治愈痔疾而官至观察使的故事来看,宋代已出现治痔疮的专家和专科。

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 (1556年)引《永类钤方》肛瘘挂线术,为肛瘘的治疗开创了新路。曰:“予患此疾一十七年,遍览群书,悉遵古法,治疗无功,几中砒毒,寝食忧惧。后遇江右李春山,指用芫根煮线,挂破大肠,七十余日,方获全效。病间熟思,天启斯理。后用治数人,不拘数疮,上用草探一孔,引线系肠,外坠铅锤,悬取速效。药线自下,肠肌随长,澼处既补,水逐线流,未穿疮孔,鹅管内消。”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后可引起肛门失禁等后遗症问题,现代医学至今尚无满意疗法解决,而挂线之法却无此弊,这一疗法充分反映了我国医家的聪明才智。另其中详细记述了涂敷枯痔散的方法,明确指出了枯痔散的适应证为内痔,“若治内痔,则用敷药”,治疗过程是先“用药翻肛”,再“以药日敷,黄水既干,内痔焦黑,七八日间黑肉脱去,以药生肌,肠收如旧”。书中还说小儿“初生无谷道者”必须及早用刀刺之,切开肠孔,后用棉卷指以香油浸透插之,使其不合缝,四旁用生肌散擦之自愈,这是介绍了锁肛的手术及换药方法,并提出了应及早手术的原则。

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 (1617年)较全面总结了前代的外科成就,对肛肠病以痔疮、脏毒立篇论述,提出了一套内外兼治、辨证施治的较完整方法,其方药至今仍为临床习用,对后世影响较大。书中发展了枯痔疗法,记载了枯痔散和三品一条枪的配方和用法,对其应用的全过程都作了详细的描述。另提出了许多新的内服外用方药,还专对结核性肛瘘、肛门病兼杨梅下疮、砒中毒的防治等作了论述,如说“又有虚劳久嗽,痰火结肿肛门如粟者,破必成漏,沥尽气血必亡”,这是对全身结核病并发肛瘘的具体描述。

明代薛己《薛氏医案》 (1528年)提出肛肠病的发生与局部气血运行不足有关,他说:“臀,膀胱经部分也,居小腹之后,此阴中之阴。其道远,其位僻,虽太阳多血,气运难及,血亦罕到,中年后尤虑此患(指脏毒、痔、瘘)。”这种见解与近代学者依据动物无痔病和通过解剖学观察,认为痔是人类直立后局部进化未跟上,易产生静脉回流受阻,血流运行阻滞而致生痔的观点似有相同之处。

清代在学术方面虽乏创新,但在整理文献、深入观察方面仍做了不少工作。其中以祁坤的《外科大成》 (1665年)较有贡献,如曰:“锁肛痔,肛门内外如竹节锁紧,形如海蜇,里急后重,便粪细而带匾,时流臭水,此无治法。”本段可以认为是对肛门直肠癌的生动描述。又曰“钩肠痔,肛门内外有痔,摺缝破烂,便如羊粪,粪后出血秽臭大痛”,可以认为是对肛门裂的具体描述。又曰“有漏者插以药丁”,并详述了“退管锭子”的配制方法、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对复杂性肛瘘的挂线疗法提出“凡用挂线,孔多者只治一孔,隔几日再治一孔”,即分次挂线的治疗原则。《外科大成》将肛周痈疽分为10类,并附有大量内治方药。

清代《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1723年)系统整理了历代文献,其所集治痔方法就有内治、外治、枯痔、结扎、熏洗、敷贴、针灸、导引等10余种。所载内服方就有242首、单验方317首,计559首,为研究提供了方便。值得提出的是,高文晋的《外科图说》 (1834年),绘有多种手术器械,其中肛肠科器械有:弯刀、钩刀、柳叶刀、笔刀、尖头剪、小烙铁、探肛筒、过肛针等,这些器械设计独特,精巧实用,有些至今仍被沿用。

赵濂的《医门补要》 (1883年)对肛痪挂线疗法、异物入肛、先天性无肛门症的手术方法有进一步的改良和发展,反映我国肛肠外科在清代的新进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肛肠病学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兴盛时期,尤其是近20年来,不仅在继承和总结传统疗法的基础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且科学研究更加深入。在基础理论方面,如解剖学、生理学、病因学等,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临床研究方面,如痔、肛瘘、肛裂、直肠脱垂、炎症性肠病的研究、先进的诊断技术以及先进仪器的应用等,其成绩均令人瞩目。1980年7月正式成立了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1992年6月成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2007年4月成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肛肠专业委员会(该专业委员会是目前国内肛肠界唯一的国际性学术组织)。对于肛肠专科及专科医院建设大大加强力度, 目前全国各省市均已成立了肛肠专科、专病医院,先后有10余家肛肠专病专科成为国家“十五”、“十一五”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第二节 西医学对肛肠科疾病的认识

肛肠疾病是我国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为59.1%。现对几种常见肛肠疾病的认识及发展进行简介。一、痔

俗话说:十人九痔。痔占所有肛肠病的52.19%,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其中20~40岁的人较多见,并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增高。随着对痔病病因和痔本质的深入研究,有关痔的治疗发生了很大变化,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治疗手段各地区呈多样化。(一)痔的定义

对痔本质的深入研究和认识,痔的现代概念认为,痔即肛垫或称解剖学痔,是肛管的正常解剖结构。所谓“肛垫”是人类肛管齿状线上方一宽1.5~2.0cm的环状组织带。由于肛垫的特殊结构和位置,当肛管括约肌不能独立完成肛门闭合功能时,肛垫内静脉丛充盈,构成肛管静息压的15% ~20%,从而起到闭合肛管的作用。因为肛垫由ATZ上皮(直肠肛管移行上皮)覆盖,肛垫黏膜下有丰富的动静脉吻合网,动静脉吻合交替开放和闭合,调节进入肛垫的血流量,从而调节肛管静息压,所以肛垫具有精细控便能力,是肛管闭合的微调装置。肛垫组织发生异常并合并出血、脱垂、疼痛等症状,才称为病,即痔病。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原肛肠外科学组于2000年4月制定的“痔诊治暂行标准”,将痔定义为: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瘀滞形成的团块。(二)痔的治疗原则

基于对肛垫结构的认识,对痔的治疗目的由过去的消除痔块改为消除症状。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有症状的痔即痔病,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消除主要症状,而非“根治”。解除痔的症状较改变痔的大小更有意义,并被视为治疗效果的标准。 目前以保守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只有在非手术治疗无效时才考虑手术治疗。

痔外科手术治疗的历史久远而且有许多手术方法,一些手术就是以医师的名字命名的,如Buie手术、Fansler手术、Ferguson手术、Milligan-Morgan手术、Parks手术、Sahmon手术、Whitehead手术等,还有日本高野正博的尽可能保留肛门上皮和肛垫的闭锁式痔切除术以及我国的一些手术方法,如外剥内扎法、分段结扎法等。但是,随着人们对“肛垫”学说的认同以及对痔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的了解,明白肛垫具有精细控便能力,是肛管闭合的微调装置。“肛垫”学说认为:“肛垫”不仅是发生痔的解剖部位,而且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肛门的辨别觉、 自制功能、排便功能等,所以只有当患者“肛垫”的解剖结构出现严重的、不可逆的病理损害时才可以考虑行外科手术治疗,也就是说,一定要严格掌握好手术的适应证。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手术的理想目的是:通过手术切除所有病变严重的痔组织,同时尽可能地保留病变不严重的“肛垫”;手术不引起术后并发症。不幸的是,一些人(包括患者本人)都错误地认为痔的外科手术是一个小手术而掉以轻心。实际上,对痔的手术稍一不慎(包括外科医生和患者术后轻视护理),不但可导致手术失败,甚至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痔切除手术的术式历经改进,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如闭合式痔切除、黏膜下痔切除、保留肛管上皮的痔切除、在痔切除手术中保留Treitz肌、PPH等手术方式的变革,使痔切除手术更加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肛垫的功能,并减轻疼痛和促使伤口更快地愈合。(三)痔的外科治疗进展

1.限制性痔切除术 很多外科手术方法对于产生症状的痔未加严格区分,因为手术应用在临床上并不针对产生症状的痔,而是对痔的主要好发部位进行治疗、完全切除。此举有“过度治疗”之嫌,对尚没有“不可逆的病理损害”的痔切除以后,虽然能部分减少术后症状的复发,但也不可能完全根治,而且过度切除将增加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限制性痔切除(单个痔切除)术很好地结合了现代痔理论,切除有明显病变的、“不可逆病理损害”的痔组织,保留病变不严重的痔组织。限制性痔切除术也符合现代微创医学的观点,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手术创伤,保留相对正常的组织。因此,限制性痔切除术具有广泛前景。

2.吻合器痔切除术 肛垫理论的发展使人们改变了痔手术的观念,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吻合器痔切除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 PPH)是痔治疗的重要进展之一。该手术以其术后疼痛轻、手术操作简单、不发生肛门失禁等优点而广泛开展,对其术后近期疗效的评价是令人满意的,但也出现了下腹痛、出血、肛门部感觉障碍、感染和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尤其是少数患者因局部出血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当吻合口越靠近齿状线时,出血的发生率越高,出血的部位越多,出血量也越大。因此在术中吻合器拔除后必须认真检查吻合口是否有出血,尤其是搏动性出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为提高PPH手术的疗效,手术时应当注意:①荷包缝合线位置适中:一般在齿状线以上3~4cm为宜,吻合后吻合口的位置在齿状线上1~2cm。位置过低使肛垫切除过多,术中和术后吻合口处容易出早期肛管感觉障碍,可出现感觉性大便失禁;位置过高,对肛垫向上的悬吊和牵拉作用减弱,痔核回缩不明显。②荷包缝合的深度:应在黏膜下层,缝合过浅在牵拉时容易引起黏膜的撕裂,使该部位的黏膜没有被有效的切除;缝合过深容易损伤内括约肌引起术后肛门失禁。③荷包缝合的数量:在Longo的文献中采用单一荷包,但由于牵拉的不均匀,牵拉部位黏膜切除较多,其对侧切除的组织较少,且切除组织较窄,对严重脱垂的患者疗效欠佳。因此肠壁切除的宽度应根据内痔脱垂的严重程度决定,脱垂严重的患者相应切除的宽度要宽一些,可以做2个荷包。

随着人们对痔发生机理及肛管直肠解剖认识的不断深入,有关痔手术的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其目的集中在如何更加符合生理、减轻或消除术前症状的同时减少术后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PPH手术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虽然初步结果显示其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有很多优点,但由于开展时间较短,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随访观察。尽管目前PPH手术在国内的开展日益普及,但需要重视的是目前对PPH手术适应证的掌握不够严格,手术操作不够细致,术后的并发症较多。大多数意见认为PPH只适用于严重脱垂性环状内痔,1~2期内痔不宜采用。二、结、直肠癌(一)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1982年英国学者Heald首次提出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概念,经过20余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应用TME对直肠中下段癌的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局部复发率至3%~7%,因此广泛应用于中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治疗。但TME本身并不是一种手术方式,而仅仅是进行直肠癌、尤其是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时应当遵循的一项原则和技术。TME技术要求:①直视下操作。②在骶前间隙中进行。③采用锐性分离。④保持骨盆筋膜脏层的完整。⑤肿瘤远端直肠系膜切除应比肠段长,且系膜切除长度不小于5cm。

对于TME应用的适应证,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中低位直肠癌,但近期文献中有将其应用于高位直肠癌的报道。通常在保证完整切除系膜固有筋膜的同时,切除肿瘤远侧5cm的系膜已足够,更远侧的直肠系膜不必进行过多的切除,因此提出了宽直肠系膜切除术(wide mesorectal excision, WME)的概念,特指高位直肠癌手术时远侧系膜应当足够宽的切除,但不需要全部切除,以与TME相区别。尽管对于TME技术在降低直肠癌术后盆腔和吻合口局部复发率的作用尚有争议,以及由于远端残留直肠壁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特别是远端残留的肠管比较长的情况下,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明显上升,但其仍为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二)腹腔镜手术

随着腹腔镜外科技术的发展完善,腹腔镜外科手术的种类在不断增加。1990年美国的Jacobs进行了世界首例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从此腹腔镜技术逐渐运用于传统的结直肠手术,但由于结直肠手术需行肠段切除和重建难度较高,加上对肿瘤根治性的顾虑,其发展速度不及其他腹腔镜手术。但随着超声刀、各类切割吻合器的应用以及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已日趋完善和成熟,其良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也逐渐得以体现。超声刀和电刀比较,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中具有明显的优点,少烟少焦痂使手术视野更加清晰,切割精确和无电流通过人体使手术操作更加安全。手助腹腔镜技术将一个防漏气装置通过腹壁的辅助切口,术者可以将一只手伸进腹腔,协助腹腔镜手术,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不仅可以探查内脏,而且可以控制出血并取出手术标本。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作为技术依赖性手术,术者同样必须遵循肿瘤根治手术的原则,并采取避免肿瘤细胞扩散和腹壁种植的预防措施。对于初学者可以先进行较容易完成的乙状结肠和直乙交界处肿瘤的切除,循序渐进。只要术者有熟练的腹腔镜手术技术,并严格遵守结直肠传统开放手术的手术原则,腹腔镜手术完全可以达到肿瘤根治并取得微创手术效果。三、慢性非特异性便秘

便秘是临床很常见的症状,近年来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理不够明确,临床治疗效果欠佳。对慢性便秘患者首先要调查引起便秘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肛裂所致便秘,应以治疗肛裂为主。如无明确器质性的原因,则需注意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晨起或早餐后定时排便, 并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

要严格掌握慢性非特异性便秘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对于结肠慢运输型便秘符合下列条件可考虑行结肠切除术:①有确切结肠无张力的证据。②无出口处梗阻。③肛管有足够的张力。④临床上无明显的焦虑、忧虑和精神异常。⑤无弥漫性肠道运动失调的临床证据,如肠激惹综合征。

有以下几点均不宜手术:①合并结肠慢运输者。②有反常肛管括约肌收缩者,如盆底痉挛综合征、肛门痉挛。③使用泻剂或灌肠帮助排粪者。对于耻肠肌反常收缩者建议采用保守治疗和生物反馈治疗,仅在合并直肠前膨出或治疗无效时才行手术治疗。

慢性非特异性便秘的手术要非常慎重,首先选择非手术治疗,只有非手术治疗失败才考虑手术治疗。手术后也要重视“三多”治疗,即多饮水、多吃纤维饮食及多活动。 目前认为便秘手术疗效以慢运输型便秘较好,而出口梗阻者特别是直肠内套叠较差,其原因与出口梗阻型便秘通常不是单一因素所致有关,如直肠内套叠常合并直肠前突、肠疝等,单纯针对其中某一因素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第三节 针刀医学对肛肠科疾病的认识

我国有中医和西医两种医药学,这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一大优势。两种医药学并存,不但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提供多样化的技术服务,而且通过两种医药学的互相渗透,又可促进中医现代化,加速我国医药学的发展。针刀医学就是中西两种医药学互相渗透的产物。

针刀医学是在针刀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门新学科。 自1976年针刀疗法诞生算起,至今已有30余年。当初朱汉章首创针刀疗法,把针灸针与外科手术刀的两种长处融为一体,将切割剥离松解等手术由开放变成闭合,明显提高了对慢性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等疾病的治疗效果。之后经过不懈地理论探索,发展为针刀医学,不但使针刀疗法的适应证从慢性软组织疾病扩展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整形、肛肠等科的疾病,而且还对许多常见病、疑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和针刀治疗机理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临床实际的理论和见解,其中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学理论,关于骨质增生的病因学理论以及针刀调节机体功能使之恢复平衡的理论,不论对中医或西医来说,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的新进展,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理论价值。

依据针刀医学对疾病病因病理的认识,通过弓弦力学系统和网眼理论的分析,针刀医学认为肛肠病产生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现代矫形外科认为:关节面间或关节内结构发生了轻度的微小移位,称为“关节微小移位”或“关节紊乱症”,它是引起慢性疼痛的病理改变之一。从生物力学观点出发,由于关节周围的韧带、关节囊、肌肉等稳定关节的因素受到削弱或破坏,以致造成关节微小移位,移位(尤其是椎体间关节)后不仅造成局部及周围疼痛、感觉异常和功能障碍,也可影响周围神经、中枢神经、交感神经及有关动、静脉,从而出现局部软组织的疼痛,也会导致相应的内脏功能上的异常。

针刀医学认为,脊柱方面的微小错位或移位,都将导致附着在其上面的各种肌肉、韧带、筋膜等形态上的改变,而与弦(肌肉、韧带、筋膜)相关联的脏器势必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位置形态上的改变必将引起功能上的亢进或减退。即使这种改变是细微的,但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在初期,机体会根据这种变化通过代偿作用来适应各种不适,从而在临床上没有症状体现,或仅仅是一些轻微的临床表现。但当人体的代偿作用已适应不了这种改变所带来的不适时,机体自然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依据弓弦理论和网眼理论,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原因是由于胸腰部的软组织损伤,产生粘连、瘢痕、堵塞,进一步造成骨关节的微小错位,支配结肠的内脏神经在行经途中被卡压,使支配结肠的自主神经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从神经支配的关系来看,内脏、椎管内的软组织均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支配,其他分支则支配躯干四肢的软组织,显然,人体通过神经已被连接成一个整体,内外相应。我们知道内脏发生病变时,躯体会有规律性的反应,如心脏病变可导致左侧肩胛、后背部、前胸部发生疼痛,肝胆病变可导致右侧肩胛部疼痛,肾脏病变可引起腰背痛,子宫病变可引起骶尾部疼痛,以上均是神经的牵涉痛。同样道理,脊柱内软组织病变也可引起相应部位的软组织疼痛。反之,躯干与四肢软组织损伤亦可引起椎管内或内脏功能紊乱,治疗全身软组织病变可以调节椎管和内脏的功能,通过治疗内脏疾病当然也能有效缓解内脏引起的周围软组织损伤。这也与针灸理论中的“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相符。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病人腰痛时间过长时,会引起腹内脏器的病变。如女性会出现经常性的小腹痛、经期的不规律,男性则会表现前列腺炎的症状等,而做一些常规检查时,却无法发现器质性病变,但当我们对症治疗腰部病变后,内脏的症状却往往会得到极大的改善,甚至痊愈。

2.局部弓弦力学系统的力平衡失调 肛肠疾病的发生也可由于局部弓弦力学系统的力平衡失调导致,肛肠的弓弦力学结构出现粘连、瘢痕、挛缩、阻塞,使局部应力异常而产生病理状态。我们依照循证医学通过病例说明。

如肠粘连,一般是在做腹腔手术后,由于腹膜和手术创面在修复过程中粘到一起,限制了肠蠕动,常引起顽固性腹痛症状而无法解除。在针刀医学看来,此病就是由于肠的弓弦力学结构出现粘连、瘢痕、挛缩、阻塞,导致局部应力异常而产生的。因此在治疗上用针刀找准粘连点(提起腹壁,引起疼痛的点即为粘连点)刺入腹壁,将针刀倾斜165°,在腹壁下将粘连点剥开,就可使本病得到根本性治疗,从而恢复肠的正常蠕动功能,也就是恢复肠的动态平衡。

综上所述,针刀医学对于肛肠病的病因病理认识主要是从整体弓弦和局部弓弦两个部分入手,再通过对具体疾病的分析,借助弓弦力学系统和网眼理论,将整体与局部联系起来认识治疗疾病。第二章肛肠科针刀应用解剖第一节 人体弓弦力学系统

一副完整的弓箭由弓、弦和箭三部分组成,弓与弦的连结处称之为弓弦结合部。一副完整弓弦的力学构架是在弦的牵拉条件下,使弓按照弦的拉力形成一个闭合的力学系统。弦相当于物理学的柔体物质,主要承受拉力的影响;弓相当于物理学的刚体物质,主要承受压力的影响。射箭时的力学构架是在弦的拉力作用下,使弓随弦的拉力方向产生形变,最后将箭射出(图2-1)。图2-1 弓弦组成示意图

人类在逐渐进化过程中,各骨骼与软组织的连结方式类似弓箭形状的力学系统,我们将其命名为人体弓弦力学系统。通过这个系统,人体能够保持正常的姿势,完成各种运动生理功能。人体弓弦力学系统是以骨为弓,关节囊、韧带、肌肉、筋膜为弦,完成人体特定运动功能的力学系统。它由动态弓弦力学单元和静态弓弦力学单元和辅助装置3个部分组成。静态弓弦力学单元是维持人体正常姿势的固定装置;动态弓弦力学单元是以肌肉为动力,是人体骨关节产生主动运动的基础;辅助装置是维持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发挥正常功能的辅助结构,包括籽骨、副骨、滑液囊等,籽骨、副骨的作用是在人体运动应力最集中部位,将一个弓弦力学单元分为两个,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该部位的运动功能。

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分为4类,即四肢弓弦力学系统、脊柱弓弦力学系统、脊-肢弓弦力学系统和内脏弓弦力学系统。这4个弓弦力学系统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形成了人体完整的力学构架。每个系统由多个单关节弓弦力学系统组成。由此可见,要理解人体弓弦力学系统,首先要掌握单关节弓弦力学系统(图2-2),因为它是人体弓弦力学系统的基础。图2-2 弓弦力学系统的组成构架示意图一、单关节弓弦力学系统(一)静态弓弦力学单元

骨与骨之间以致密结缔组织形成的关节囊及韧带连结方式称为关节连结。关节连结是人体保持姿势及运动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典型的静态弓弦力学单元。一个静态弓弦力学单元由弓和弦两部分组成,弓为连结关节两端的骨骼,弦为附着在关节周围的关节囊、韧带或筋膜,关节囊、韧带或筋膜在骨骼的附着处称为弓弦结合部(图2-3)。图2-3 静态弓弦力学单元示意图

由于关节囊、韧带及筋膜本身没有主动收缩功能,它们的作用是保持关节正常的对合,同时又维持关节稳定性,所以,静态弓弦力学单元的作用是维持人体正常姿势。(二)动态弓弦力学单元

人体进化为直立行走,其关节连结的形状和关节受力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骨骼本身不能产生运动,关节是将骨骼连结起来的一种高度进化模式,只有骨骼肌收缩,才能带动关节的运动,从而完成关节运动。也就是说,正常的关节是运动的基础,肌肉收缩是运动的动力。我们的骨骼肌都是超关节附着,即肌肉的两个附着点之间至少有一个以上的关节,肌肉收缩会使这些关节产生位移,完成特定的运动功能。一个动态弓弦力学单元包括一个以上的关节(静态弓弦力学单元)和超关节附着的骨骼肌,骨骼肌在骨面的附着处称为弓弦结合部(图2-4)。图2-4 动态弓弦力学单元示意图

由于动态弓弦力学单元以肌肉为动力,以骨骼为杠杆,是骨杠杆系统的力学解剖结构。骨骼肌有主动收缩功能,所以,动态弓弦力学单元是骨关节产生主动运动的力学解剖学基础。

皮肤是人体最外层被膜,人体通过皮肤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在弓弦力学系统中,皮肤、皮下组织属于辅助装置,它们借助于纤维组织与筋膜连结,通过筋膜、皮肤和皮下组织与肌肉和骨骼连结在一起。也就是说,皮肤、皮下组织通过筋膜(静态弓弦力学单元中的弦)以及肌肉(动态弓弦力学单元中的弦)与骨骼(弓)连结起来。所以,当相关部位的弓弦力学应力异常,皮肤、皮下组织也会出现异常应力,人体通过粘连、瘢痕及挛缩对异常应力进行修复。当这种修复影响皮肤的血供及神经支配后,就会在皮肤、皮下组织内引发相应的临床表现。通过调节相关弓弦力学系统的粘连、瘢痕和挛缩,就能治愈皮肤、皮下组织中的病变。二、四肢弓弦力学系统

人体的四肢以单关节弓弦力学系统为基础,构成了众多形状不同、功能不同的弓弦力学系统。这些弓弦力学系统的作用是维持四肢关节的正常位置,完成四肢的运动功能。(一)四肢静态弓弦力学单元

四肢静态弓弦力学单元以四肢关节连结的骨为弓,以关节囊、韧带、筋膜为弦,维持四肢关节的正常位置及静态力学平衡。上肢的关节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下肢的关节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跗骨间关节、跖趾关节、趾间关节等关节连结以及由韧带或者筋膜连结起来的多关节解剖结构都属于单关节静态弓弦力学单元。(二)四肢动态弓弦力学单元

四肢动态弓弦力学单元以四肢关节连结的骨为弓,以骨骼肌为弦,完成四肢关节的运动功能及维持动态力学平衡。上肢的关节如肩关节、肘关节、尺桡上关节、尺桡下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下肢的关节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跗骨间关节、跖趾关节、趾间关节等都属于单关节动态弓弦力学单元。三、脊柱弓弦力学系统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线,人体为了生存的需要,在脊柱的矢状面上逐渐形成了一个曲线形状,这就是脊柱弓弦力学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脊柱的生理曲度。脊柱弓弦力学系统由多个单关节弓弦力学系统组成,由颈段、胸段、腰段、骶尾段的弓弦力学系统组成(图2-5)。图2-5 脊柱弓弦力学系统(一)颈段弓弦力学系统

颈段弓弦力学系统是以枕骨、颈椎为弓,连结颈椎的软组织如椎间关节的关节突关节韧带、颈椎间盘、项韧带、黄韧带、椎枕肌、前(中、后)斜角肌、骶棘肌颈段等软组织为弦所形成的一个弓弦力学系统。颈段弓弦力学系统的功能是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完成颈部的部分运动功能(另一部分颈部的运动功能由脊-肢弓弦力学系统完成)。(二)胸段弓弦力学系统

胸段弓弦力学系统是以胸椎及肋骨胸骨为弓,连结这些骨骼的软组织如椎间关节的关节突关节韧带、肋横突韧带、黄韧带、前后纵韧带、胸段、胸椎间盘等软组织为弦所形成的一个弓弦力学系统。胸段弓弦力学系统的功能主要是维持胸椎的生理曲度,并参与胸椎在矢状面的运动功能。(三)腰段弓弦力学系统

腰段弓弦力学系统是以腰椎为弓,连结腰椎的软组织如椎间关节的关节突关节韧带、腰椎间盘、前后纵韧带、黄韧带、髂腰韧带、骶棘肌腰段等软组织为弦所形成的一个弓弦力学系统。腰段弓弦力学系统的功能是维持腰椎的生理曲度,完成腰部的部分运动功能(另一部分腰部的运动功能由脊-肢弓弦力学系统完成)。(四)骶尾段弓弦力学系统

骶尾段弓弦力学系统是以骶尾椎为弓,连结骶尾椎的软组织如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骶棘肌骶段等软组织为弦所形成的一个弓弦力学系统。骶尾段弓弦力学系统的功能是维持骨盆平衡。

颈段、胸段、腰段、骶尾段的弓弦力学系统共同组成脊柱矢状面的整体弓弦力学系统,骶棘肌、项韧带、斜方肌等软组织在枕骨及第7颈椎的附着处为颈段的弓弦结合部,前纵韧带在第1胸椎到第12胸椎前面的附着处为胸段的弓弦结合部,骶棘肌、棘上韧带、背阔肌等软组织在第1腰椎到第5腰椎后面的附着处为腰段的弓弦结合部,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等软组织在骶椎侧面、坐骨结节、坐骨棘的附着处为骶尾段的弓弦结合部。

根据数学曲线变化规律,当一段曲线弧长一定时,这段曲线其中的一部分曲率变小,剩下的那一部分曲线的曲率会相应增大。由于这些弓弦结合部都是脊柱矢状轴发生转曲的部位,所以,此部位的软组织尤其容易受到损伤。当弓弦结合部的软组织发生粘连、瘢痕、挛缩等损伤时,就会引起脊柱生理曲度的变化,引发颈椎病、腰椎病、颈-腰综合征等众多临床疑难病症。四、脊-肢弓弦力学系统

躯干是人体的主干,人体要完成复杂的运动功能,如肢带关节(肩关节、髋关节)的运动,上、下肢同时运动,就需要围绕脊柱的多个关节的联合协调运动,从而形成了脊-肢弓弦力学系统。后者由多个单关节弓弦力学系统组成,分为胸廓与肢体弓弦力学系统及脊柱与肢体弓弦力学系统。脊-肢弓弦力学系统以脊柱为中心,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保证了脊动肢动、肢动脊动的统一。这个弓弦力学系统从形状上看,类似斜拉桥的结构,斜拉桥的桥塔相当于脊柱,斜拉桥的桥面相当于肢带骨,连接斜拉桥的拉索相当于连结脊柱和肢带骨的软组织。桥塔和桥面相当于弓,拉索相当于弦(图2-6)。图2-6 脊-肢弓弦力学系统示意图

根据斜拉桥的原理,我们得知,斜拉桥由桥塔、拉索和桥面组成。我们以一个桥塔来分析。桥塔两侧是对称的斜拉索,通过斜拉索将桥塔和桥面连接在一起。假设桥塔两侧只有两根斜拉索,左右对称各一条,这两根斜拉索受到主梁的重力作用,对桥塔产生两个对称的沿着斜拉索方向的拉力。根据受力分析,左边的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左的一个力和竖直向下的一个力;同样的右边的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右的一个力和竖直向下的一个力;由于这两个力是对称的,所以水平向左和水平向右的两个力互相抵消了,最终主梁的重力成为对桥塔的竖直向下的两个力,这样,力又传给桥塔下面的桥墩了。斜拉索数量越多,分散主梁给斜拉索的力就越多。

脊柱与肢带骨的连结类似于斜拉桥的力学原理,脊柱两侧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的正常应力是维持脊柱和肢带骨的正常力学传导的必要元素。如果这些软组织受到异常的拉应力,就会造成脊柱的移位。换言之,脊柱的错位不是脊柱本身引起的,而是由于脊柱两侧软组织的应力异常导致的。当脊柱一侧的软组织的拉应力出现异常,脊柱就会向拉力侧倾斜,在影像学上就会发现脊柱在矢状面、冠状面、垂直面出现单一的或者多方向的移位表现。而且一侧的软组织的拉应力异常引起了脊柱的移位,必然引起对侧的软组织的拉应力异常。

与颈椎病有关的脊柱与肢体的弓弦力学系统:一是以颈椎、肩胛骨为弓,肩胛提肌为弦的动态弓弦力学单元;二是以脊柱、肱骨、肩胛骨为弓,斜方肌、背阔肌为弦的动态弓弦力学单元;三是以颈椎横突、肋骨为弓,前、中、后斜角肌为弦的动态弓弦力学单元。以斜方肌、背阔肌的动态弓弦力学单元为例,当斜方肌、背阔肌慢性劳损,人体在修复过程中在肌肉的起止点形成粘连、瘢痕,造成局部的应力异常,根据斜拉桥的力学原理,必然引起颈椎在冠状面的受力异常,最终引起颈椎侧弯,引起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同时,由于斜方肌与背阔肌有部分相同的起点,斜方肌的损伤后期会引起背阔肌慢性劳损,背阔肌又是腰部的脊-肢弓弦力学系统,当背阔肌损伤以后应力异常,必然引起腰椎弓弦力学系统的代偿,严重者引起腰椎错位,引发腰神经根的卡压,引起下肢神经压迫的临床表现。这就是颈-腰综合征的病理机制。五、内脏弓弦力学系统

我们的内脏虽然功能迥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都通过软组织如韧带、筋膜直接或者间接附于脊柱骨和骨盆骨界面上。各内脏以脊柱、骨盆为弓,以筋膜、韧带为弦,根据其功能分别位于体腔中。比如心脏外有心包,而心包直接附着于膈肌,膈肌最终附着于脊柱及胸廓骨面上;又如,肝脏通过多条韧带附着于肋骨和脊柱;再如,子宫通过子宫主韧带、子宫阔韧带、子宫骶骨韧带附着于骶骨及骨盆骨面。如果脊柱或者骨盆出现错位,就有可能牵拉这些筋膜和韧带,导致内脏的错位,引起内脏功能异常,这就是造成慢性内脏疾病的根本原因所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人体的弓弦力学系统是物理学的力学成分在人体骨关节与软组织之间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人体运动系统的力学解剖结构,它的基本单位是关节。一个关节的弓弦力学系统包括静态弓弦力学单元和动态弓弦力学单元及其辅助结构。

2.由于人体骨关节周围软组织起止点的不同,在同一部位的骨骼上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肌肉、韧带的起止点。起于同一部位的肌肉、韧带可止于不同的骨骼,起于不同骨骼的多条肌肉、韧带等软组织也可止于同一骨骼。各部分的弓弦力学单元相互交叉,形成人体整体弓弦力学系统。

3.脊柱弓弦力学系统对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具有重要意义,脊柱前、后面软组织损伤是引起脊柱生理曲度变化的始发原因。

4.脊-肢弓弦力学系统找到了脊柱与四肢的力学传导的路径,从力学层面实现了脊柱与四肢的统一。动、静态弓弦力学单元的关系可归纳为四句话,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平衡功能。

5.弓弦力学系统组成部分的慢性损伤,必然引起弓弦组成部的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