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后:北魏文明太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0 20:12:47

点击下载

作者:周思源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千古一后:北魏文明太后

千古一后:北魏文明太后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千古一后:北魏文明太后作者:周思源排版:KingStar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1-01ISBN:9787121208997本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你所不知道的伟大女性

如果让你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里选出十位最杰出女性,你会将北魏文明(冯)太后选入其中吗?

我肯定会,而且还不会让她的名次靠后。

你可能要问:冯太后是谁?至于这么伟大吗?她要是真有这么杰出,怎么几乎没人听说过?我们看了那么多古装影视剧,好像也没怎么见她呀。

你会有这样的疑问,丝毫都不奇怪。人们之所以对冯太后如此陌生,是因为我们的历史知识主要来源于少得可怜的“副科”——中学历史课。几十年来,不拿正眼瞧它的高考指挥棒早早就让历史课与大多数学生诀别,大学历史系普遍身患重度贫血症,甚至面临生存危机。

我原先对北魏也了解不多。直到1997年秋受命翌年出国讲授中国文化史。为了编写教材和讲稿,我重新查阅了许多书籍,这才从《魏书》等史籍中发现这位冯太后实在太了不起了。她的事迹十分绚烂多彩,由于实行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性改革和汉化改革,有力促进了文化融合与民族融合,彪炳史册的孝文帝拓跋宏,是冯太后一手调教出来的,这些改革的幕后推手正是冯太后本人!她对中国历史进程的贡献之大,其人生经历之坎坷曲折、精彩动人,其成就之辉煌,实在是史所罕见。银幕和荧屏中许多光鲜靓丽的古代女性,其实都远不如真实的冯太后。在我看来,除了武则天,冯太后足以和中国古代史上任何一位杰出女性一决高下。

其实众多大部头的断代史和多卷本的中国通史都公正地述评了冯太后的重大历史贡献——不过大多着眼于政治领域——但是,十三亿中国人中有多少人会去读这样的专业书籍?作为一个每年都要在国内外讲授中国文化史的教师,我深感自己有责任让这位几乎被人们遗忘的杰出女性被更多的国人了解。

普及历史知识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文艺形式。于是从2001年下半年起,我开始撰写长篇小说《文明太后》。2002年,我索性放弃返聘和出国教书的机会,专心致志写这部五十万字的小说。2004年,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了这本书,2013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将此书略作修改后,以《风华绝代冯太后》为名重新出版了它。这本书初版时,扉页上就写着这样一句话:谨以此书献给中华民族的一位伟大女性——公元五世纪的北魏文明太后

2004年,《百家讲坛》在一期总共四集、讲四位太后的《太后传奇》节目中请我讲述了历史上真实的北魏文明太后的故事。当时我讲的是历史上真实的冯太后,而不是小说中的艺术形象。但是,如果没有小说《文明太后》的出版,也就不会有那样一次电视讲座。当时节目的制片人是之前我已经合作多次的聂丛丛,编导是兰培胜。

我在这里要特别感谢丛丛和培胜。2011年,是他们回忆起这个多年前我曾在节目里讲过一集,在被遗忘多年之后又被重新想起的杰出人物的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盛情邀请我再度来到《百家讲坛》,为文明太后单独做一个系列节目。我相信这十八集电视讲座播出之后,国人对这位充满睿智、个性鲜明、感情热烈,对北魏社稷两次挽狂澜于既倒的伟大女性再也不会感到陌生。

本书便是在系列节目“千古一后”的讲稿基础上扩充而成的,内容讲的是历史上真实的冯太后,没有虚构成分。在此我要感谢长江文艺出版社的黄海阔先生(小说《风华绝代冯太后》的责编),是他建议我把讲稿内容进一步展开,文字不要太口语化,否则本书不会是现在这个面貌。

也许由于“李”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姓,冯太后一生与好几个李姓人士恩爱情仇不断,其中最重要的是她的情人——安平侯李奕,他的被害彻底改变了冯太后的后半生。现在看来,冥冥之中,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冯太后和当今名叫李xīn的姑娘也格外有缘。《文明太后》的责编是李昕(另一位是猿渡静子),而《百家讲坛》系列讲座《千古一后》同名图书的责编“也”是李欣。她们都十分敬业、博学、谦和与细心。

我同编导张长虹女士曾经合作多次,这次录制节目,也得到了她的鼎力相助。初次合作的编导马晓燕和李锋,他们的认真与努力秉承了《百家讲坛》一贯的严谨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还要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社科人文分社社长李影出版此书,另外还要感谢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节目代理部的吉婕、冯楠两位女士为此书做出的贡献。

在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中,之所以唯独中华文明历经磨难而没有中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历朝历代出现了数以千计的杰出人物。遗憾的是,现代人的目光总是只局限在那么几十个人身上。文史学者要把历史上更多的杰出人士发掘出来,让国人知道,嚯!原来这个人也这么了不起!

为此,我将继续前行。周思源2013年6月28日于北京语言大学三间屋第一讲起伏人生北魏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由鲜卑族在北方建立的一个王朝,在将近一百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这个王朝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女性,史称“文明太后”。这个名字对于今天的很多人来说,是十分陌生的,但文明太后不仅在北魏王朝的发展史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在中国历史的民族融合进程中也有很大的影响。但就是这样一位女性,在她小的时候,家族却面临满门抄斩的命运。她是怎样一步步从逆境中挣扎出来,最终走上权力巅峰的呢?

文明太后是北魏王朝的一位皇后,但是她的影响力却远远超出了一个王朝的局限,北魏的鲜卑族在她的带领下,整体性地融入汉族,创造了中华大地上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的光辉典范,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一个王朝的皇后,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胸怀和视野?她的一生当中又有着怎样曲折的经历?

本书介绍的这位卓越女性是北魏的一位太后——文明太后。

有读者一见“千古一后:北魏文明太后”这几个字,也许不免疑窦顿生,而且是一连串怀疑:

北魏?莫不是魏晋南北朝的北朝那个北魏?北魏在古代史上不用说无法与夏、商、周三代以及统一天下的秦、汉、唐、宋、元、明、清相提并论,连声名显赫的春秋战国的魏和三国的曹魏似乎也不如。北魏的太后还能有多大说头?这个北魏文明太后连听都没听说过,岂能是“千古一后”,莫非是故意炒作不成?

文明太后?这个太后是否做事特别文明,故以名之?

这“文明”是否如今不时见诸报刊挂在嘴上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那个“文明”?

也难怪,当今绝大多数人的历史知识都来自于中学历史课上,还有一些则受电视剧的影响。现在中学历史课时少,教材简单,近现代史又占去很大比重。古代史部分涉及南北朝的,重点多放在五胡十六国和南朝上,北魏通常只对孝文帝的汉化改革略加评述,讲不到这位太后。即使提到,也只是一带而过,所以大家对她普遍比较陌生。

其实北魏很不简单。南北朝的南朝是宋、齐、梁、陈,北朝主要就是北魏。由于长期以来受封建主义正统历史观的影响,史学界的专家学者大多数比较重视在东晋基础上建立的南朝,而忽略主要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北朝。20世纪出现了不少研究北朝史的大家,这种局面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发行量极大、影响极其广泛的《现代汉语词典》后面附录的中国历代年表,北魏就占有相当大的篇幅。北魏立国将近150年(公元386—534年),统一中国北方近100年(公元439—534年),时间长短跟偏安南方的东晋(公元317—420年)差不多。二十四史中不仅有一部《魏书》,而且篇幅比不少其他朝代的史书还长。

这位北魏文明太后(约公元442—490年)是北魏第四位皇帝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由于她一生最突出的政绩不是武功而是文治,所以死后谥“文明”,后世都称她为“文明太后”。中国古代史上太后无数,我认为这位北魏文明太后风华绝代,最为杰出,无与伦比,堪称“千古一后”。她是一位在很长时期内被人们忽略了的卓越女性。

有读者可能会说:“千古一后”怎会是她?中国古代史上太后临朝称制(听政、专政)就是俗称“垂帘听政”者大有人在,光是汉末就有四位,冯太后死后北魏还出了一个临朝听政的胡太后呢。“千古一后”不应该是武则天吗?要不就是汉朝的吕后或者清朝的孝庄太后,还有慈禧太后呢!2011年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代替六岁的宣统皇帝溥仪颁发清帝逊位诏书的就是已故光绪皇帝的妻子隆裕太后,她在终结两千余年的帝制上的作用也应该给予积极评价。凭什么说北魏文明太后是“千古一后”?

口说无凭,比较为证。不比不知道,一比就明了。我们用三条标准加以比较:

一、文明太后在当时的作用

二、当太后的时间长短

三、其对后世的影响

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辅佐刘邦夺取天下有功。虽然她正式以太后掌权史称“高后”的时间为八年(公元前187—公元前180年),但实际上在惠帝时的七年中实权已经落入她之手。所以历代史家习惯上称她为“吕后”而不是“吕太后”。她当太后期间虽然也有一些德政,但是没有特别重大的建树,对后世更谈不上什么重要影响。吕后过于重用吕家子弟,引起刘邦子弟和众多大臣的强烈不满,好不容易统一的天下差一点陷于分裂与内战。她显然不能被称作“千古一后”。

武则天影响与掌控朝政前后长达五十年之久。她上承唐太宗贞观之治,下开唐玄宗开元盛世,是中国古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女性。她当太后临朝听政七年。由于她当了十五年皇帝,连朝代名字都从“唐”改成了“周”,所以古今史家论述武则天一生主要把她看作皇帝,不以太后论。

慈禧太后掌权长达四十七年(公元1862—1908年),中国历史上论太后掌权时间之久,对朝政社稷影响之大,非她莫属。但慈禧昏庸无能,穷奢极欲,内政不修,外交屡败,丧权辱国,祸国殃民,实为民族罪人,不足取。

至于这些年来名声大噪,据说“辅佐了清朝初期三代皇帝”,在几件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被称为“杰出政治家”的孝庄太后,其实都是由于几部电视剧反复渲染的结果,这些功绩也主要是根据野史、传说和大量虚构的感情戏。她在政治上的“作为”则是加入无数添加剂后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放大了的。有兴趣者只要翻翻《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后妃传》,便会立即注意到,关于她的记述只有寥寥七八百字。由于清廷有严格规定,“国初故事……太后不预政”。因此尽管顺治、康熙都很孝顺,康熙还将关于罢黜大臣的事“多告而后行”,但是直到康熙二十六年她以七十五岁高龄去世为止,并没有这位太后在任何重大政治事件中有什么具体言行的记录。因此许多大部头历史著作压根就没提到这位孝庄太后,更遑论她有什么伟大功绩与后世影响。电视剧实在厉害,它在娱乐与消费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正在重塑中国人的历史观。

那么北魏冯太后又如何呢?

首先,我们来看她在当时所发挥的作用。

冯太后在她掌权的年代有三大功绩。

一、维护了来之不易的中国北方之统一

自从晋朝八王之乱后,中国北方经历了“五胡十六国”一百二十多年的战乱,有时候北方同时存在好几个割据政权。战祸连年,田园荒芜,民不聊生。直到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统一北方,情况才得以改变。冯太后开始掌权时距离这次统一只有二十七年。她两次粉碎了可能导致国家分裂、民族混战的政变阴谋,维护了中国北方的统一,为几十年后的隋唐大统一、大繁荣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疆域基础。

二、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制度性改革

改革分临时的政策性改革和长远的制度性改革两类。制度性改革具有相对成熟、稳定、长久的特点。在冯太后领导下实行的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使北魏国力达到鼎盛。这些制度被隋、唐继承改进,对经济大繁荣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教育幼帝

冯太后亲自教育和培养了孝文帝,使改革事业在她身后得以继续进行、发扬光大,这一点冯太后比武则天强得多。武则天和几个儿子关系一直不融洽,长子、次子要么死去,要么被贬,当了皇帝的中宗和睿宗先后被她所废,内斗内耗没完没了,直到她死去。

其次,我们来看冯太后当政的时间有多长。

冯太后至少从公元466年起就实际上控制朝政,影响长达二十四年。其中以太后身份两次“临朝称制”便有十七年之久,比吕后的八年、武则天的七年加起来还长。

最后,再来看冯太后对后世的影响。

世界上从古至今都有一些民族国家曾经合在一起几十年、几百年甚至近千年,其中一些国家曾经非常强大,疆域横跨欧亚大陆,后来几乎一夜之间就土崩瓦解。为什么?关键是它们只有政治上的结合,民族上的联合,而没有在文化上实现融合。文化是政治的根基和灵魂,是国家和民族内部的凝结剂与润滑剂。缺乏长久文化融合的不同民族,就不会有牢固的国家认同,就会缺乏对异族文化的宽容和包容。一有风吹草动,各个文化差异很大的民族就会纷纷分裂出去,甚至兵戎相见,成为死敌,造成极大的社会动乱与破坏。

众所周知,公元5世纪末鲜卑族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汉化改革,这是中国古代史上少数民族领袖带头将本民族融入汉族,从而为结束北方长期战乱,开创三百余年的隋唐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成为以文化融合促进民族融合的伟大典范,而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实际推动者是他祖母冯太后,也就是这位文明太后。孝文帝的改革思想主要就来自于冯太后对他从小进行的教育。

所以我认为,说文明太后是“千古一后”,并不为过,是实至名归。

冯太后的一生非常坎坷,经历了四次大难,极富传奇色彩,其中有不少事件惊心动魄。

俗话说“多难兴邦”,其实多难也兴人。小时候吃点苦能够磨炼人的意志,培养抗挫折能力,如果能够正确对待磨难,这些经历往往能够成为人一生成长过程中的宝贵精神财富。不过多难兴邦也罢,多难兴人也罢,究竟能不能“兴”,关键在于能否从多难中总结经验教训,把每一次苦难都变成前进的精神资源。

古代人重男轻女,和历史上许多杰出女性一样,就连冯太后这样位高权重、曾经在历史上大放异彩的女性也难逃“性别歧视”。她姓冯,《魏书》和其他史书都只是称她为“冯氏”。古代妇女地位低下,竟至于此,实在令人唏嘘不已。所以我们只好叫她冯太后,在她当太后之前只能叫她冯姑娘、冯贵人、冯皇后。

冯太后是汉族。她父亲冯朗当过北魏的秦州、雍州刺史,管辖的范围大体上在现在的甘肃省东部和陕西省中部一带。冯太后就出生在长安。(“文成(帝)文明皇后冯氏……父朗,秦雍二州刺史……后生于长安。”(《魏书》卷十三《皇后传》,下同))但是长安并没有给她带来多长的平安。当她还是个小女孩时,她家就遭受了灭顶之灾、灭门大难。她父亲得罪了皇帝,满门抄斩。除了逃出去一个哥哥冯熙,家里的男子全都被太武帝杀了,她和其他女眷统统被带到北魏京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做宫女。(“朗坐事诛,后遂入宫。”)当时宫里有各种各样的作坊,所以罪人之家的女性有些成为宫廷作坊里的杂役,年轻美貌的成了宫女,绝大多数人也得干杂活,反正都是宫廷的奴仆。

这次满门抄斩的痛苦经历肯定给她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创伤,对于她长大以后对北魏许多制度的极端落后、残酷,对国家、百姓的极端不利,认识上有切肤之痛,使她意识到必须进行改革。这样的经历也锻炼了她的个性,使她变得意志异常坚强,为她后半生应对各种狡诈、阴险、毒辣的对手,打下了重要的精神与能力基础。她把苦难变成了财富。

冯姑娘先是成为皇孙的夫人,不多久皇孙即位为帝,十四岁的冯姑娘被封为贵人,这是皇帝后妃中级别很高的一种。她究竟靠什么本事从一个小小的宫女很快就当上贵人,又当上皇后,再后来又当上了临朝听政、权力比皇帝还大的太后的?她是不是长得特别漂亮,所以皇帝格外喜欢她?

不是。

宫中少女数以千计,美女如云。冯姑娘肯定长得不错,否则她不可能成为皇孙的夫人。不过她并非倾城倾国的美人,因为如果是国色、绝色,那么《魏书·皇后传》就会有特别记载,有的还会在其他文字中提到。比如太祖道武帝拓跋珪的母亲贺氏,年轻时“以仪容入选东宫,生太祖。”所谓“仪容”就是指仪表、容貌。这个贺夫人肯定是仪容出众才得以在众多美女中显得特别突出而才有此记载。在《魏书》卷十六《道武七王》中还写到道武帝的一位也姓贺的妃子“美而丽”。而献文帝的生母李氏则不但写她“资质美丽”,还具体写出了她怎么美得让皇帝一见倾心。当时文成帝在宫里园林的一座白楼上欣赏风景,看见下面有个女人十分艳丽,不禁心荡神摇,忍不住问身边的太监,这个女人是不是特漂亮?大家都说,那是当然,漂亮得极了。(“高宗登白楼望见,美之,问左右曰:‘此妇人佳乎?’左右咸曰:‘然。' ”(《魏书·皇后传》))

但是史书上没一个字写冯姑娘的容貌如何出类拔萃,可见冯姑娘虽有姿色却并不特别突出。她之所以能够几步登天,有一个因素起了重要作用,在所有因素中简直是决定性的,这就是姑母呵护,这也是她小时候的三大幸之一。

第一大幸:姑母呵护

这位小小年纪就被籍没入宫中当宫女的冯姑娘虽然遭受了灭门之难,但十分幸运的是,她有一位姑母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左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

冯昭仪是在她父亲(冯姑娘的爷爷)北燕国君冯弘被北魏太武帝打得只好求和的时候,把自己的这个小女儿送给他当夫人的。太武帝又要求冯弘把世子送去当人质以证明他归顺魏国确有诚意。世子不是太子,而是诸侯(或相当于诸侯者)儿子中唯一能够继承爵位的那个,一般是嫡长子,也有立非长或庶出的。冯弘拒绝了。太武帝说你不把世子送来就证明你求和没有诚意,于是北魏军队继续进攻,北燕灭亡,冯弘死于非命。(《魏书》卷九十七)那是公元436年的事,后来成为文明太后的冯姑娘此时还没有出生,所以她还没见过这位姑母。但是冯姑娘肯定听她父亲冯朗说起过这个极端重要的姑母。冯昭仪在得知弟弟一家男子被诛,女眷被籍没入宫,肯定会尽力设法助她们一臂之力。

如果冯姑娘的这位姑母光是地位高,那么小小年纪的冯姑娘虽然能够免受更多的杂役劳作之苦,但是后来未必能够一步一步登上皇后宝座。更加幸运的是,她姑母是个有文化,有远见的女性。这位冯昭仪像一位优秀的母亲那样亲自教育幼年遭难的侄女冯姑娘,使她一进宫中就学习读书写字,还学习最基础的数学知识。(“雅有母德,抚养教训。”, “自入宫掖,粗学书计。”(《魏书》卷十三《皇后传》))换句话说,冯姑娘在姑母的悉心教育下初步具备了自学能力。

由此可以推断的是,冯昭仪后来在推举冯姑娘到皇孙身边和步步晋升中一定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过光有姑母冯昭仪的力量还不够,冯姑娘本人一定还要有过人之处才行。《魏书·皇后传》说她“性聪达”。“聪”就是聪明,记性好。“达”就是“通达”,不是一般的明白,而是理解得透彻。总之,冯姑娘学习用不着来回来去死记硬背,也不需要别人反复叨唠,一学就会,一点就透。

显然是冯昭仪对她教育有方,冯姑娘学会了识字、写字,具有基本的计算能力,从而具备了突出的文化和能力优势。而且文化教养还容易使人气质高雅。于是她就能够在众多女孩中脱颖而出,这也为她日后从政打下了较好的文化基础,否则她后来不可能有那么大的作为。

公元451年,太武帝拓跋焘暴崩,而太子拓跋晃在此之前几个月已经去世。于是452年就由十三岁的皇孙拓跋濬即位,他就是北魏第四位皇帝文成帝,原先已经在皇孙身边了的十四岁的冯姑娘被选为贵人。(“年十四,高宗践极,以选为贵人。”)这可是越级提拔,还不是越一级,而是一下子越了好几级。北魏屏风漆画《列女古贤图》(局部)

北魏(公元386—534年)建立之初,后宫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汉、晋代,皇帝的妻妾们除立为皇后者,其他女人均无名号,没有叫什么妃什么嫔之类的,一律按其姓氏称作“某夫人”。到第三帝太武帝拓跋焘时,对后宫做了一些改革。除了皇后之外,将其他夫人分出了不少等级,名号有昭仪、贵人、椒房、中式,此外还有世妇、御女等好几种。昭仪左右各一,贵人只有三位,椒房也只有三位(一般要生了皇子或者皇孙才得封),中式六位。当时就冯姑娘一位贵人,在皇帝的夫人中地位最高。

皇帝的不同名号的夫人享受朝廷不同级别官员的待遇。她们当中一些人的待遇之高,令人吃惊。到了孝文帝后期有了更加规范和明确的规定,可以作为参考。“左右昭仪位视大司马,三夫人(贵人)视三公”。“位”即地位,“视”就是视同,一样看待,享受同样的待遇,大司马就相当于现在的总司令、总参谋长,所以昭仪享受一品上的待遇。贵人“视一品中”,地位待遇和太尉一样,相当于副首相、国防部长。就连皇帝夫人中地位最低的御女,就是被皇帝临幸过的女人,原先可能只是个干杂活的普通宫女,立即就“视元士”,那是个从四品上的官,相当于管理一个郡的太守,司局级。反正只要跟皇帝沾了边,那就沾光无限。俗话说“皇上的猫比县太爷还大”,即系此理。皇权专制制度就这样,皇帝是天子,高于一切。

在这几个等级中,椒房的地位也很高,连太武帝的太子拓跋晃的夫人,皇孙濬的母亲也只是椒房。当然冯姑娘也许并不是一步登天,可能已经是皇孙的御女或者世妇了,但是绝不可能是“椒房”,因为她被册封为贵人时还只有十四岁(虚岁),不大可能已经生育。如果她生过女儿,那么后来她贵为太后,临朝称制,大权独揽,她的女儿一定会嫁给一个很有地位的人,《魏书》上应该有这个记载。可是没有。

太子夫人才是椒房,连皇帝的夫人是椒房的也只有三个,中式只有六个,所以即使冯姑娘已经是皇孙夫人,顶多也只是个中式而已。而现在她一下子越过椒房这个非常重要的等级,直接被册封为贵人,可以想见皇帝和太后对她多么器重,对她寄予厚望。这肯定和她受到姑母冯昭仪的精心教育,有文化,有能力,有极大的关系。

第二大幸:太后识字

这里说的“太后识字”的太后,不是文明太后,因为她当时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即使已经成为皇孙夫人、贵人,也不是太后。这里说的是冯姑娘当时的太后。

给皇帝选妃,太后的作用相当大。尤其是在皇帝年纪较小时,太后的作用简直是决定性的。当时由皇孙一跃而为皇帝的拓跋濬才十三岁,如果在这之前还是皇孙的时候,岁数更小,太后的作用那就是一锤定音的了。

冯姑娘这回运气好,和当时那位太后有文化有很大关系。正因为这位太后自己识字,从北魏历史上一系列宫廷变故中深深懂得,皇后、太后有文化跟没文化可大不一样!皇帝崩了,要是太后不识字,没文化,碰上奸臣矫诏或者矫太后令,杀这个,立那个,太后就容易被蒙在鼓里。这种事情在北魏历史上可不止一回。所以这位太后才会选一个不是最漂亮却能够识文断字、有数学头脑的女孩子做未来皇帝的妻子。

这位太后并非皇帝的亲生母亲,也不是已经去世了的皇帝其父另外的夫人,换句话说连庶母都不是,而是他的奶妈(乳母)。

奶妈也能当太后?是否这个奶妈被先皇看中,收入房中后来成为夫人了?

当然不是。若是那样,那么当时她就应该名正言顺地有夫人的名分,现在则理所当然地成为老太妃了。而这个当奶妈的太后则是个真正的单纯的奶妈。

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有一个很特别而且非常优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习俗,就是皇室对于太子的奶妈出奇的尊重。这个规矩是太武帝开始定下来的。拓跋焘极其感激奶妈对自己抚育教导的辛劳和大恩大德,对她的孝顺一点都不比自己的亲生母亲(母后)差。在拓跋焘即位为皇帝之后,就尊保母窦氏为保太后,后来又尊她为太后。(《魏书·皇后传》:“世祖感其恩训,奉养不异所生。及即位,尊为保太后,后尊为皇太后。”)所以北魏太武帝、文成帝两朝,太后有两种不同的称呼。先皇的皇后叫皇太后,简称太后。另外一个就是皇帝奶妈升格的太后,叫保太后。换句话说,保太后就是皇帝早先的保母。后来太武帝干脆尊她为皇太后,地位就更高了,称呼也变成了窦太后。文成帝拓跋濬登基为帝一开始也尊自己的保母常氏为保太后。由于他的母亲在太武帝末年已经去世了,这样就没有皇太后,因此不久拓跋濬又尊她为皇太后,于是人们就叫她常太后。

常太后总领后宫,有很大的权力。由于皇帝的亲生母亲已经去世,皇帝本人年幼,所以在给皇帝选夫人、选皇后方面,常太后不说一言九鼎,应该也差不离。

第三大幸:没有儿子

公元454年,后来成为献文帝的皇子拓跋弘出生,15岁的文成帝当上了父亲。这个男孩并非冯贵人所生,她虽然非常喜欢孩子,不过她一定特别高兴甚至庆幸这不是自己生的孩子。这个皇子的生母就是前面讲到那个具有天姿国色、让文成帝一见钟情的李贵人。

仅仅两年之后,李贵人生的这个皇子拓跋弘就被立为太子,而皇帝和太后打算立已经当了四年贵人的冯贵人为皇后。这时候冯贵人肯定又会一再暗暗庆幸自己没有早些生育儿子,要不然首先被立为贵人的自己的儿子一定会成为太子。

皇帝和太后怎么不立李贵人为皇后呢?

李贵人死了,在立太子前不久刚死,也就是皇帝和太后打算立冯贵人为皇后的时候。

李贵人之死和立太子有关系吗?冯贵人为什么会暗自庆幸自己没生儿子?没有生育儿子不是不幸吗,怎么反倒成了大幸呢?女人几乎都希望自己能生儿子。尤其在古代,女人有儿子者比有女儿者地位高,连民间都如此。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很长一个时期,尤其是在农村,有些地方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改变。在古代,特别是在皇帝身边,妃嫔如果有了儿子,那就母以子贵,自己能够立即晋升,说不定一步登天,由御女直接升为椒房甚至贵人。如果儿子被册封为太子,那么自己将来就可能在儿子即位当上皇帝之后成为皇太后,风光无限,光宗耀祖,合族沾光。

冯贵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儿子,甚至即使生了儿子也不愿意他被立为太子?这种想法实在太不合常理,不能不令人生疑。冯贵人是否太冷酷无情?

是不是她由于没有生育,因此嫉恨生了皇子又被立为太子的李贵人?太子的母亲李贵人是不是冯贵人为了争夺皇后宝座而设计害死的?她即使不是直接害死李贵人的元凶,会不会是助纣为虐的帮凶呢?请看下一讲。第二讲手铸金人既知书达理,又有姑母冯昭仪的照顾,这些优势在冯贵人日后的晋升路上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她并未生育皇子,在“母以子贵”的古代后宫,此事居然成了她的一大幸事。这看起来似乎有悖常理,但按照北魏皇室的规矩,却又在情理之中。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冯贵人顺利“通关”,继续她通往权力顶峰的征程呢?在此之后,她又要经历怎样的考验?

李贵人在立太子之前死去,紧接着,皇帝和太后便册封冯贵人为皇后。在史书中看到这样的记载,人们难免怀疑,冯贵人是因为自己没有生育而嫉恨生了皇子又被立为太子的李贵人,继而设计将其置于死地。然而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

事实上,李贵人之死与冯贵人毫无关系。

那么是谁杀害了李贵人呢?

是常太后,也就是保太后。当时有权赐死太子之母者只有两个人,特别喜欢她的皇帝不可能下此决心,只有保太后会降太后令赐死李贵人。

保太后为什么这么残忍?

保太后是个好人,她也是没法子。

文成帝拓跋濬不是特别喜欢李贵人吗?她那么漂亮,那么动人心魄,还给皇帝生了皇长子,这位皇长子马上就要当太子,为什么权倾天下一言九鼎的皇帝不出手相救?保太后是他奶妈,难道还会不给皇帝儿子这个面子?何况保太后也不是个冷酷无情的人。

文成帝也救不了李贵人。

当时不光是冯贵人希望自己不生皇子,即使有了儿子,她也希望千万别被立为太子。为自己没有儿子而庆幸,这是绝大多数皇帝夫人的想法,大家都怕生皇子,要生最好生个女儿。

皇帝的夫人们竟然不希望自己生儿子!这听起来简直有些不可思议。生了儿子,有朝一日说不定能够当上太子,将来成为皇帝,自己可就是皇太后!那就不仅自己荣耀无限,而且荫及合族,泽被后世,名垂青史。现在皇帝夫人们这样的想法可实在是太有悖常理呀。

不过当时的事实就是如此超乎常理。所谓其实在生活中,理往往不在常,而在权。皇权专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权力大于真理。不用说皇帝掌握绝对权力,就是一个县令,在地方上也是“理”的化身,要不然怎么叫“土皇帝”呢?

保太后下令赐死李贵人源于北魏宫廷的一个非常残酷的制度,这个制度效仿自汉武帝。

当年汉武帝为了防止将来自己死后,儿子即位当了皇帝,他母亲成了皇太后,那么太后一家的势力就会急剧膨胀,弄不好后党就会压倒帝党。或者虽然没压倒,后党和帝党斗个不休,那样就必将严重危害刘家的皇权永继,弄不好皇位就会落入异姓手中,改朝换代。于是汉武帝在立太子时,就下令赐死太子的母亲勾弋夫人,并且立下规矩,以后凡是太子之母都必须赐死。于是后来“依勾弋夫人故事”就成了历史上一个著名术语,就是赐死太子的母亲。这个“故事”不是讲故事,表示过去的事情的意思,而是指惯例、老规矩、旧制度。所以“讲故事”好玩,“依故事”就往往令人胆战心惊,这种老规矩多半不是好事。

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为了避免将来太子登基为新帝,皇太后很容易干预朝政,必然会重用外戚,从而形成势力巨大的后党。造成外戚专权,搞乱朝政。于是就仿效汉武帝处死勾弋夫人的“故事”,赐死了太子之母。并且定下一个制度:皇子一旦被立为太子,太子的生母就要被赐死。于是汉武帝开创而并非代代仿效的“故事”就成了北魏继承了的“故事”。(“魏故事,后宫产子将为储贰,其母皆赐死。”(《魏书·皇后传》))

北魏时期,赐死的方法和历朝历代一样,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用白绫自缢;还有一种是饮椒(毒)酒自杀。由于饮毒酒后腹部疼痛难忍,所以一般被赐死者都选择自缢,可以顷刻之间气绝身亡。如果被赐死者死活不肯自尽,那么奉诏执行的王大臣或太监就会将毒酒强行灌入这个人的嘴里,使其立刻毙命。

在皇权专制制度下,开国皇帝道武帝立下的规矩谁敢反对?不用说反对,就连悲痛都不能表现出来,如果表现得严重都不行,弄不好甚至会送命,连太子都不例外,因为这是“赐死”。“赐”就是奖赏,是皇上对被处死者的恩典,受的罪比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斩首、弃市、腰斩、绞决什么的少得多,更不用说千刀万剐的凌迟了。所以跪地接旨的被处死者是要叩谢“皇恩”的。皇权专制制度就这么不讲理,这么蛮横残酷。皇上的话谁敢不听?别说道武帝当时还活着,就是死了,先皇立下的规矩,谁敢改?所以文成帝不敢救李贵人。当然,文成帝真要是有决心废了先皇定下的制度,不听皇太后的,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改变祖制要有点勇气,而文成帝拓濬跋没有。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时间特别漫长,积习难改,就和恪守祖制者众而改变祖制者寡有密切关系。创业难,守成易,按老规矩办没有风险,不用承担责任,受罪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北魏屏风漆画《列女古贤图》(局部)

古人结婚早——这种习俗在中国农村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北方游牧民族结婚更早。有孩子当然也就相应地很早了,十四五岁当爸爸,司空见惯、毫不稀奇。尤其是皇帝,夫人无数,得子尤早。不过道武帝拓跋珪二十一岁才得了个儿子,不用说是皇帝,就是在民间都不算早的了。所以《魏书·太宗纪》特别注明“太祖晚有子,闻而大悦,乃大赦天下”。虽然后来道武帝的夫人们又给他生了九个儿子,七个都长大了,但他还是特别疼爱这个宝贝老大。何况这位皇长子拓跋嗣心地善良,懂事好学。道武帝末年(拓跋珪享年三十九岁)立拓跋嗣为太子,这就是后来的明元帝。他母亲刘贵人被赐死。这时候拓跋嗣已经十几岁,懂事了,极其悲痛。于是道武帝只好对他解释为什么要赐死他母亲。说从前汉武帝将立太子的时候杀了他的母亲,就是为了不让他将来即位后发生太后干预朝政的事,使得外戚专权。说你以后要继承大统,所以我效法汉武帝,是为了大魏的长久之计。(“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母,不令妇人后与国政,使外家为乱。汝当继统,故吾远同汉武,为长久之计。”(《魏书·太宗纪》,下同))拓跋嗣一向特别孝顺,一听说母亲要被赐死,悲痛得哭泣不止。道武帝对太子这么不听话非常愤怒。(“素纯孝,哀泣不能自胜。太祖怒之。”)拓跋嗣回到自己住的东宫,仍然克制不住自己的极度哀痛,夜以继日地大声哭泣。道武帝知道了又派人去叫他来。拓跋嗣正打算去,他身边的臣子劝他,现在可不能去。因为孝子对待愤怒的父亲用小棍子打就忍受,如果用大棍子打就要避开。现在皇上正在气头上,殿下如果进去,说不定会有生命危险,那样就会把皇上陷于不义的地步了。殿下现在不如暂时先外出躲避一时,等皇上怒气消了再回来也不迟。(拓跋嗣“哀不自止,日夜号泣。太祖知而又招之,帝欲入,左右曰:‘孝子事父,小杖则受,大杖避之。今陛下怒盛,入或不测,陷帝于不义。不如且出,待怒解不晚也。' ”)为什么东宫的臣子和太监说可能“陷帝于不义”呢?因为孟子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赵岐注:“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做儿子的三种不孝的情况第一种就是“陷亲不义”。因为您现在仍然为了母亲被赐死的事情悲痛不已,如果进宫惹得皇上更加愤怒了,皇上可还有九个皇子呢,说不定一火上来就把您赐死了。这事将来可是要记入史书的,您倒是成了孝子了,可是对皇上的名声却不好。皇上生气,把太子都杀了,起码是脾气太坏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有损皇上的光辉形象。这岂不就成了“陷亲不义”了吗?何况是陷皇上于不义,那还得了,这可是孟子说的不孝有三之一,是真正的不孝!拓跋嗣一听进去有生命危险,死了也白死,还落得“不孝”的罪名。于是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借口出门,逃跑到了外地。(“帝惧,从之,乃游行逃于外。”)大概也就是看在自己盼星星、盼月亮似的,二十一岁才得了这么个宝贝皇长子的分儿上,道武帝才没有派人到处画影图形,全国通缉追杀他,就这么让他在外头漂了很久,直到道武帝死了他才回来。

所以冯贵人和北魏历代皇帝的各种级别的夫人们,绝大多数都对太子之母赐死的制度十分恐惧。她们都暗自祈祷老天爷保佑,或者互相祝愿:千万别生了儿子成为太子。最好是生了儿子被封为诸侯王,或者生个公主。干脆什么都不生就这么当个皇帝的普通夫人,哪怕只是级别最低的御女,也比死了强百倍呀,要不然可就死定了。(“以国旧制,相与祈祝,皆愿生诸王、公主,不愿生太子。”(《魏书·皇后传》))

冯贵人没生儿子,免于一死。没有儿子本来是她的不幸,结果却成为大幸,而李贵人的儿子当上了太子,本来应该是大幸,却成为大不幸。皇权专制制度常常是非颠倒,残酷无情。后宫陋制众多,莫过于此。对于个人来说,有好些事情真是难以解释,最简单最省事的解释当然就是什么“命运莫测”之类。专制独裁制度下自己的命运自己竟然完全不能做主,连太子、王妃有时候都可能轻易被杀,何况平民呢?

这李贵人的命运就变幻莫测,她一生三起三落。

她原先的丈夫也是皇室宗亲,是个诸侯王,她是地位尊贵的王妃。他丈夫后来因为图谋不轨被处死了,这个李氏就由诸侯王的夫人一下子跌入了谷底,变成宫中的普通宫女。这是第一次大起大落。

这个诸侯王是北魏第二个皇帝明元帝拓跋嗣的孙子,论辈分比文成帝还长一辈,是他的堂叔,李氏应该是文成帝的堂婶。她进宫不久,一天文成帝和群臣到后宫园子里游览,登上苑中的白楼看景,望见下面有个宫女美极了,顿时心荡神移。太监们都是最善于察言观色的,赶紧就把白楼附近的一个仓库收拾出一间干净屋子来,文成帝就把本来是他堂婶、现在沦为宫女的李氏变成了自己的御女,或者说是世妇。于是李氏又从谷底上升到了皇帝的夫人。这是第二次大落大起。

按照汉族的伦理观念,堂侄子娶堂婶那是绝对不可以的,那是乱伦,是死罪。不过这种情况在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中非常普遍。由于战争是游牧民族生活中仅次于放牧的生存手段,各部落、部族之间作战或者部落联盟(国家)入侵中原,男子死亡率很高,女多男少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寡妇再嫁十分平常。哥哥死了,嫂子成为弟弟的妻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父亲死了,儿子娶父亲的妾也是完全正当的习俗。这叫做“妻后母,报寡嫂”。(《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

前些年有人在一家著名报纸上写文章介绍汉、唐胡人的习俗时说,“在昭君出塞的故事里,王昭君在死了丈夫后就嫁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这个说法是完全错误的,既不符合事实,也违背了历史记载。昭君出塞与再嫁的前因后果,《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写得清清楚楚: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后生了两个儿子。呼韩邪死后,他的前夫人生的儿子即位,想要娶王昭君。王昭君不愿意,上书汉成帝要求回来。如果王昭君不是以汉室公主身份远嫁的,那么这个新单于自己做主就行了,管你昭君愿意不愿意。结果汉成帝降诏书让她依照胡人的习俗办。于是王昭君只好从命,就成为新单于的夫人(阏氏)了。(“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所以即位成为南匈奴新单于的是呼韩邪单于与前阏氏所生之子,并非昭君所生之子,与王昭君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这种婚姻在汉族看来简直完全不成体统,但在当时的胡人中一点也不“乱伦”,是十分正常的事。汉成帝正是考虑到呼韩邪单于之子的要求符合其本民族的习俗,所以才“敕令”王昭君委曲求全“从胡俗”。王昭君两次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是人生悲剧,更是女性悲剧。

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又要经常征战,就需要多生育孩子,特别是男孩。于是就形成了这种男子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长辈女子甚至是自己庶母婚配的习俗。这在《后汉书·西羌传》中有交代:父亲死了,儿子就娶父亲的妾做老婆,哥哥死了,弟弟就娶寡居的嫂子做妻子。所以他们那里没有寡妇、鳏夫,人口不减少,种族能够继续繁殖下去。(“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嫠(寡)嫂,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炽。”)因此这种习俗在古代出现和存在自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有利于种族的保存与繁衍,不能以汉族与今人的伦理道德标准加以衡量和谴责。离开一定的时空条件高谈阔论,难免会脱离实际,有失偏颇,甚至贻笑大方。其实这种事情在北魏历史上司空见惯。道武帝拓跋珪看见他母亲的妹妹长得特别漂亮,就回来要求母亲同意娶她。他母亲说她已经有丈夫了。拓跋珪就去把她丈夫杀了,把姨妈抢来作为自己的一个妃子。这就是那位“美而丽”的贺夫人。

不过李氏被文成帝发现,由普通宫女成为夫人并没有一下子就达到顶峰。“及生显祖,拜贵人。”(《魏书·皇后传》,下同)她晋升为贵人是怀孕生子之后的事情。冯贵人年轻时的三大幸中有一大幸是太后识字,李贵人怀孕生子后晋升为贵人这事就和这位识字的保太后就是常太后有密切关系。

李贵人是丈夫被处死后进宫的,她被文成帝纳为夫人怀孕之后,常太后就找李贵人盘问,你肚子里的孩子究竟是皇帝的还是原来的丈夫的。李贵人说是皇上的,就是那次怀的孕。可是口说无凭。于是细心的常太后又找管那个仓库的太监详细审问。那太监说是有那么回事,他还私自在墙壁上刻下了某年月日皇帝在此临幸某人几个字。常太后马上就去验看,确实是有记录。这个太监说的情况和常太后审问李贵人的全都对得上。(“时守库者亦私书壁记之,别加验问,皆相符同。”)李贵人原来的丈夫是在长安被赐死的,她们这些女眷从长安被押解到平城有一千几百里地,一路风餐露宿,长途跋涉,没有个把月到不了。她之所以一下子就被文成帝发现美极了,说明她到皇宫已经有了一些日子,体力、精神都恢复得不错,容貌的美丽绝伦才能显现出来,不是刚到的时候那么疲惫劳累、憔悴不堪的样子。常太后必定要仔细推算推算日子,李贵人的丈夫已经死了一阵了,按日子算,这个孩子肯定是皇帝的。所以李氏被册封为贵人应该是常太后实地调查,再三确认血统纯正之后的事。由此可见由皇帝奶妈保母成为保太后又成了正式太后的常太后,确实是很有权的,尤其是在有关后宫的事情上,一言九鼎。

李氏成为李贵人是她的第三次大起,本来她已经非常偶然地摆脱了厄运,突如其来地好运降临,又生了皇子,成为至多三位贵人之一,简直是节节高升,已经有超越冯贵人的势头。可是原先应该最美满的结果却成为她人生中的第三次大落,而且一落千丈,直到深渊,被迫自尽。

按说李氏是被杀的敌人的妻子,她居然也可以被册封成为贵人,她生的儿子竟然也可以当太子,乍一看似乎不大符合封建专制社会讲究门当户对的血统论。其实类似之事历史上多得不可胜计。远的不说,就拿都是“魏”国的曹魏来说,魏文帝曹丕的妻子甄氏原本是袁绍儿子袁熙之妻,是曹操大军灭了袁氏得来的战利品。曹丕当了皇帝之后身边女人更多了,甄氏“失意,有怨言。帝大怒,(黄初)二年六月,遣使赐死”。(《三国志·魏书·后妃传》)甄氏出身“敌人”之家,是曹家的仇敌之妻,居然还对皇帝有怨言,终于被赐死。从“出身”、“血统”来看,“问题”极其严重。可是曹丕死后,甄氏的儿子曹叡当了皇帝,即魏明帝。这个现象说明,古代虽然主张门当户对,血统论尽管是封建专制的重要政治观念,但是并不绝对化,更不是男女不分,一视同仁。因为在皇权专制社会中血统传承靠男不靠女,连皇家也不例外。只要是皇帝的妻妾,是太子的夫人,她们生的孩子就是真正的皇族血统。至于女方什么出身,是贵族还是平民,是朋友还是敌人,并不重要。出身高贵固然最好,出身贫贱也没什么关系,只要这个孩子的父亲是自己,就成。这一点《红楼梦》里特别明显,丫鬟出身的赵姨娘生的女儿探春、儿子贾环都是主子,而赵姨娘自己只是半个主子。

冯贵人不也是全家男性都被杀了的罪人的女儿吗,但这并不妨碍她成为文成帝夫人中第一个被册封地位最高的贵人。如果她生了儿子,那么她的儿子就会被立为太子。因为冯贵人的血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的血统能不能得到传承。

当了四年贵人之后,公元456年,皇帝和太后决定立冯贵人为皇后。

可是和汉族皇帝或者太后决定了谁当皇后,一颁布诏书或者太后令就行了不一样,在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皇帝、太后决定了谁当皇后还不算,还有一道至关重要的关口要过。这是一个极端重要的程序,通过了才能当皇后,一旦通不过,前面太后、皇帝已经做出的决定立即作废,就要换人!

这个程序就是手铸金人。

不算那些诸侯王,中国古代史上历朝历代的天子级帝王有三四百人。有的帝王一生换了好几个皇后,所以皇(王)后不计其数。这些皇后都是皇帝在众多妃嫔中选定一人,降皇帝诏册封的。也有的由于皇帝年纪比较小,由太后挑选定下,颁太后令宣布。总之,都是一步完成。但是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很特别,册封皇后要分两步进行。

首先是太后或皇帝在妃嫔中确定并宣布一个皇后,不过她还不是正式的,只能算是唯一的候选者。然后要举行一个“手铸金人”的隆重仪式,才能决定她能否真正获得皇后宝座。如果手铸金人成功,说明立这个夫人为皇后对皇帝、朝廷来说是吉利的。反之,若失败,则表明立她为后不吉,那么其候选资格就自动取消,需要换人,并再次举行“手铸金人”仪式。(“将立皇后必令手铸金人,以成者为吉,不成则不得立也。”《魏书·皇后传》,下同)所以“手铸金人”绝对不是一般仪式,不是走过场,简直就是决定能否最终成为皇后的一场严峻考试。

手铸金人风险极大。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很容易被做手脚《魏书》中没有关于“手铸金人”具体步骤的叙述,不过我们可以从“手铸金人”四个字中推断出它的步骤和可能出现的风险。这位皇后候选者必须亲手将金块或者金粒熔化,然后将金水倒在模子里,等一段不太短的时间,以便金水冷却凝固。再打开模子,金人铸造就应该成功了。乍看起来这个过程似乎十分简单,况且是皇家大典,各级臣工与众多太监所做的准备工作肯定事事完善精细,戒备森严,岂有不成之理?其实事情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风险之大,完全出乎人们意料。试想:既然是铸金,自然首先要将固体的金粒或者金块熔化成金水。金块大了,熔化起来可就很慢,所以金块大小就有讲究。万一金块纯度不高,当中混有杂质,尤其是混杂进了某种抗凝固成分,也许就不能凝固或者金像出现麻点之类,不像个美轮美奂的金人。或者凝固牢度不佳,即使没有散架,歪歪扭扭也影响美观。那就很可能被认为不吉利,当不成皇后。另外,模子本身和熔化金块的坩埚绝对不能有任何问题,否则必定出事。还有,“手铸金人”何止皇后一人参与其事?其中有多少环节:挑选金块,准备器具,升火鼓风等,肯定还会有不少人经手。总之,在复杂多变的宫廷斗争中,“手铸金人”很容易被人做手脚,让冯贵人丢失皇后宝座。

二、以往失败率高达五分之二

在冯贵人手铸金人之前,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都在册封皇后时进行过手铸金人仪式。其中两位皇帝的皇后都不是最初确定的候选人,她们都是在前头一个手铸金人失败落选之后,得以递补出场,获得成功而当上皇后的。因此三位皇帝的立后活动中已经进行过五次手铸金人,其中两次失败,成功率只有百分之六十。两位本来被皇帝看中,太后批准似乎已经登上皇后台阶,距皇后宝座仅仅一步之遥的皇妃,竟然就此功败垂成,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当皇后。

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宠幸慕容夫人,决定立她为后。结果慕容夫人手铸金人一举成功,于是便被立为皇后,并且“告于郊庙。”就是到郊区相当于后世太庙的一个庙里去祭祀,报告祖宗,等于在祖宗那里备了案,得到了祖宗的批准。道武帝还封皇后的母亲孟氏为漂阳君,荣耀合族。

可是这位慕容夫人并不是道武帝最初想立为皇后的第一人选,他本来想立的是自己最宠爱的刘夫人。这位刘夫人先是生了一个公主,以后生了一位皇子,就是后来即位的明元帝拓跋嗣。刘夫人得宠到“专理内事,宠待有加”的程度。当时她虽然不是皇后,名号也只是好几位夫人中的一个,但实际上已经起着总领后宫的皇后的作用。但不“巧”或不幸的是,她由于手铸金人失败,没能够当上皇后。(“以(手)铸金人不成,故不得登后位。”)于是慕容夫人才有了手铸金人的机会并且成功地登上了皇后宝座。刘夫人不仅没有当上皇后,更加不幸的是,由于她的儿子拓跋嗣被立为太子,还按“勾弋夫人故事”被赐死,丢了性命。

刘夫人只是北魏第一个由于“手铸金人”失败而失去皇后宝座的人,紧接着又有一位步其后尘。刘夫人的儿子拓跋嗣成为北魏第二位皇帝明元帝之后,十分宠幸姚夫人,想立她为后。但是姚夫人也由于这至关重要的手铸金人没有成功,没当上皇后。(“以铸金人不成,未升尊位。”)不过姚夫人很幸运,深爱她的明元帝并没有立即让别的夫人作为皇后候选者进行“手铸金人”,而是让皇后的位置空着,依然十分宠幸她。姚夫人出入和居住条件等享受的礼遇都和皇后一样。后来皇帝又打算立她为皇后,姚夫人谦让不肯。(“然帝宠幸之,出入居处,礼秩如后焉。是后犹欲正位,而后谦让不当。”)明元帝确实是真正深爱这位姚夫人,她既然不答应,就一直让这个皇后位子空着,免得别的夫人当了皇后说不定会使她受委屈。由于姚夫人没有生皇子,明元帝就一直不立太子。直到她于泰常五年(420年)离开人间。姚夫人一去世,明元帝就立已经十三岁的皇长子拓跋焘为太子,同时依旧制赐死了他的母亲杜夫人。姚夫人之所以始终不肯当皇后,也许是出于保护其他夫人的考虑。因为她明白皇帝的确深深爱她,只要她在,明元帝就不会急于立太子,那么太子的母亲就可以多活一些时间,尽管那时他已经有了六位皇子。从明元帝拓跋嗣对于他母亲刘夫人被赐死悲痛不已弄到几乎被父皇杀了而被迫逃亡,和他对待姚夫人的态度来看,这是个重感情的皇帝,他那么多书没有白读。像他这样的重情义、爱读书的皇帝,历史上并不多见。姚夫人也是一位十分善良贤淑的女子,确实值得他爱。

其实当时中国的铸金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早就能够制作精美的金器。按说金人比那些精细复杂、玲珑剔透的首饰制作起来简单得多,皇宫中的技术应当十分先进。而且手铸金人的目的并不是要让皇后候选者铸造一个精美的工艺品,只不过是图个吉利而已,所以金人的模子不可能设计得太复杂。可偏偏就是一再出了问题。至于刘夫人和姚夫人为什么“手铸金人”没有成功,是运气不佳,或是技术出错,还是有人捣鬼,使这两位原本得宠、几乎肯定能够成为皇后的夫人没能如愿,甚至可能成了宫廷斗争牺牲品,史书没有记载,已经成为千古之谜。从第一任皇帝到第三任皇帝,三位皇帝立后竟然有两次“手铸金人”没有成功,可见此事之难,之复杂,之诡谲。

三、候选者希望她失败

冯贵人被确定为皇后候选者,是在李贵人死了之后。当时十七岁的文成帝也像其他皇帝一样已经有了许多夫人。他二十六年的短暂一生中有七个儿子,分别为七位夫人所生,其中五个长大成人。从《魏书》卷二十《文成五王》的记载来看,冯贵人进行“手铸金人”时,至少已有一位夫人也已经生了皇子。由于太子已经确立,现在她们这些夫人(除了这五个之外,没生皇子甚至连女儿都没生的还有不少)谁都不必再担心自己会被赐死了。换句话说,如果冯贵人手铸金人失败,她们每个人都有会机会成为新的皇后候选者,都有希望登上位极人女的皇后宝座。因此,期盼冯贵人失败的恐怕不是一个两个,有点野心的说不定就可能做手脚。《魏书·皇后传》不但没有说到冯贵人怎么具体进行“手铸金人”的事,连她究竟有没有进行“手铸金人”这个活动这四个字都没有。但是正如前文所述,这是北魏皇室立后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是一项重要制度,必不可少。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冯贵人必定要进行手铸金人。幸运的是,她手铸金人成功,当了四年冯贵人的她,在公元456年终于熬成了冯皇后。

她是怎样在关键时刻一举成功的呢?请看下一讲。第三讲投火自焚冯皇后的传奇一生充满了坎坷。就在她成为皇后,志得意满,似乎一切都要步入正轨的时候,却遭遇了一次致命的打击,在此之后,她出人意料的举动震惊了所有的人。究竟是怎样的一桩变故,让冯皇后原本平静安宁的生活发生彻底的改变?冯皇后的惊人之举反映了她怎样的个性?

北魏后宫“依勾弋夫人故事”的规矩让人不寒而栗,在此制度下仍然免于一死的冯贵人,又站在了“手铸金人”这场决定命运的考验的关口。她手铸金人成功与否,史书当中并无明确记载,但由她最终成为皇后这一结果可知,她必然是顺利通关了的。冯皇后手铸金人的秘诀是什么?接下来,她还将面临怎样的考验?

为什么风险极大、以往成功率不足三分之二的“手铸金人”冯贵人能够一举成功,如果仅仅归结为她运气好,吉星高照,似乎有复杂事件简单化之嫌。我有一个推测,那就是她对“手铸金人”这一程序做了充分准备,所以有备无患。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她有三个有利条件:

一、有姑母关照

冯贵人的姑母冯昭仪肯定会提醒她注意,历史上三位皇帝五次立后其中就有两次手铸金人失败,结果皇后候选人资格取消,帮助她极其认真地对待这些惨痛的教训。

道武帝宠爱的皇后候选者刘夫人失败是由于没有先例,可能缺乏思想准备,因而没有重视。谁都以为皇上想立他喜欢的夫人做皇后,“手铸金人”还会不成功吗,无非是走个形式、图个吉利罢了。这些事情都有太监他们操心呢,到时候自己照着做就是了,想不到竟然还真的没有成功。

明元帝的姚夫人肯定会注意到刘夫人那次失败的经历,不过她也许只是认为那纯粹是个偶然事件,那让太监们注意点就是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接受教训,采取得力措施保证不出纰漏,结果重蹈了刘夫人的覆辙。

所以冯昭仪除了提醒之外,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影响力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自己的侄女冯贵人。

二、冯贵人有文化

有文化的人通常会比较有头脑。从后来成为权倾天下功勋卓著的太后来看,她确实从年轻时候起就是个极其精细之人。冯贵人一定会注意到,总共五次手铸金人活动,失败的两次从时间顺序来说是第一次(发生在道武帝时期)和第三次(明元帝时期的第一次)。她肯定会特别注意手铸金人的哪些环节容易出事、应该怎么预防、会在手铸金人过程中处处格外小心谨慎。

三、依靠心腹严格把关

冯姑娘是在没有生育皇子,越过了椒房这个重要等级的情况下,直接和第一个被选为贵人的,在没有皇后和昭仪的情况下,她是皇帝众多夫人中地位最高者,除了总领后宫的保太后,后宫里最有发言权的就数她了。而且她已经当了四年贵人。所以她在有权有势的大太监中肯定已经有了一些心腹,可以让他们严格把关,不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会插手破坏,使手铸金人能够做到万无一失。从《魏书》卷九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