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赢王老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04:56:51

点击下载

作者:赵文锴,李煜萍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输赢王老吉

输赢王老吉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输赢王老吉作者:赵文锴,李煜萍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10-01ISBN:9787515815589本书由北京鸿蒙诚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一王老吉品牌租赁“撕裂之痛”——从王老吉品牌纠纷案看品牌租赁的风险

这是一桩涉及品牌价值高达1080亿元人民币的品牌纠纷案。

它反映了中国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不重视的现状。

它也反映了中国知识产权法制保护体系尚不健全的现状。

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一个关于“国企与私企竞争与合作”的无法回避的产权主题。

更不容忽视的是,这场商战注定会给国人的商业和营销理念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

2012年,广药集团与加多宝集团因为王老吉商标问题对簿公堂。由此,震动中国商界的商标第一案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事情开始于1997年,广州医药集团(以下简称“广药”)将王老吉商标租借给香港鸿道集团。鸿道集团授权其子公司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加多宝”)在国内生产和销售红罐王老吉。

从2003年起,加多宝经营下的王老吉凉茶异军突起,带动了整个中国凉茶市场的快速发展。2010年,王老吉以高达1080亿元人民币的品牌价值超越了海尔,成为中国的第一品牌。一年之后,王老吉凉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超过可口可乐,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第一罐”。

然而,2004年,牵涉王老吉商标许可使用协议有效性的一桩受贿案曝于天下——广药集团副董事长李益民曾收受香港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300万港元贿赂,以获得延长商标租用权的许可。为此,广药将一纸仲裁申请递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2012年5月,仲裁委员会裁定香港鸿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但是鸿道集团不满意这个裁决结果,并上诉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却遭到了驳回。在这场商标之争中表现出了极强韧性的加多宝又抛出了一份“神秘协议”,王老吉商标争夺的第二轮战斗开始打响……

2013年5月15日,广药集团就“红罐凉茶”装潢权的归属和使用权与加多宝再次对簿公堂。

事实上,这场涉及两个企业的战争并不仅限于法律层面。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民营资本发展的政策,但在国营企业与私营企业合作方式的选择上,并没有谁能给出明确的答案。品牌租赁在市场资源配置上的合理流动,应是实现资源配置的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法。但在王老吉品牌租赁的过程中,广药与加多宝之间的合作还是出了问题。

实际上,品牌租赁在企业界并不少见。热衷商标出租的企业自有他们的道理。对于出租品牌的企业来说,是想嫁接外部的有形资源,把内部的无形资产放大,最大化利用品牌资产,实现知名品牌“二次腾飞”;对国内小企业和加工型企业来说,则可以利用别人已经“成气候”的或者有价值的品牌资产,迅速完成自身的转型和企业价值的提升,避免花费大量金钱制造自己的品牌。

从表面上看,品牌租赁是一件双赢的好事,然而,对于品牌租赁这一行为,出租方与承租方只有在合作后才会发现,事情往往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简单。说到底,品牌租赁是一场“对赌婚约”,然而,租赁方与承租方合作伊始是否有诚心来维护这场“婚约”,还是双方各有所思,同床异梦,一旦不小心,也许一方就会成为另一方的“一夜情人”,如此一来,必是两败俱伤。

王老吉与加多宝的品牌之争实质上是知识产权之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背后,是一场巨大的财产利益之争。对于悉心培育和精心运作王老吉品牌,并使其形成规模的加多宝来说,将王老吉品牌从它身上“撕裂”无疑是痛心的。但从另一个层面可以看出,这场凉茶之争反映了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制体系没有足够完善,人们还缺乏足够的品牌权益认识。这场纠纷的解决方式不仅考验着我国的法制水平,而且关系到法制伦理的公平、平等、诚信,从中可以看到国内企业生存于其中的法律和道德环境。

王老吉品牌之争,实在令人感慨。对于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企业家来说,不可缺少的便是最长远的打算。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放眼未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未来预见性的存在与缺失,带来的是一个品牌乃至一家企业的兴盛与衰亡,让人深思!序二是什么在阻止我们成为百年企业——从“红绿纷争”透析中国企业竞争的病根子

竞争与合作并不是一对“敌对兄弟”,竞争离不开合作。因为有合作才能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收拢五指、攥紧拳头、形成合力。既竞争又合作,才能突破孤军奋战的局限,实现双赢或多赢。——题记

为什么我们的很多企业提出要建设百年企业,到头来却总是昙花一现?

为什么我们的百年品牌经历了风风雨雨,到如今却总是在竞争中风雨飘摇?

……

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到底是什么在阻止我们成为真正有竞争力的百年企业?

或许,很多企业管理者甚至包括一些百年企业的管理者都有这样一些疑问。要找到其中的答案并不难,也许我们通过对广药集团和加多宝之间的鏖战,能够理出一些头绪。

近两年,围绕着百年品牌“王老吉”,香港加多宝公司和广药集团之间频频“互斗”,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面对规模超200亿元的凉茶市场大蛋糕,双方都抱着一种“你死我活”的心态互相绞杀。首先是此前的“改名风波”“广告火拼”“微博营销大战”,接着是两家企业营销人员在各地连续上演暴力冲突,到如今已经发展成有关换了“马甲”的“红罐”包装侵权的互诉。纵观整个事态的发展,两家企业展开了火药味十足的司法对决,最终却没能给战争画上句号。

沸沸扬扬的争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凉茶产品的是与非、对与错,又一次牵扯着市场和消费者的神经,真可谓凉茶不“凉”,甚至可以说是凉茶在“沸腾”。

广药集团和加多宝孰是孰非目前尚难定论,但这一连串的争端让很多凉茶消费者倍感困惑的同时,更多的人表达了对百年品牌“沉沦”和民族企业“内耗”的担忧。如果加多宝和广药集团两家企业继续这样“斗法”,双方还有多少资源和精力放在企业正常经营上?对这一共同“创造”的民族品牌的损害程度又有多大?如果两家企业都想着怎么“搞臭”对方,谁来支撑刚刚发展起来的中国凉茶市场?谁来振兴已经有百年历史的民族品牌?

回顾中国企业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此类“内耗”导致企业一蹶不振甚至“翻车”的事例屡见不鲜。创立于1984年的健力宝借当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一炮而红,并获得了“中国魔水”的称号。但这一曾经的中国著名品牌,就因为当年投资者与经营者各打各的算盘,结果造成品牌在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之时迅速衰落、沉寂。无独有偶,被认为是“中国的星巴克”的“上岛咖啡”也因股东之间的内讧,被迫经历了持续多年的诉讼。最后,商标权利人虽然赢了官司,但品牌早已元气大伤,拓展海外市场的计划也被搁浅。就广药王老吉和加多宝来说,如果双方为了眼前利益而翻脸,那么它们成为下一个“健力宝”和“上岛咖啡”,将是早晚的事。

广药集团和加多宝的鏖战也折射出中国企业对经营要素的理解能力和整合能力都有待提高。双方对竞争的理解不能停留于“零和博弈”的范畴。在加多宝与广药集团为各自的利益打得势如水火、无暇他顾的时候,假设再有新的凉茶竞争者乘虚而入,广药王老吉和加多宝恐怕会失去真正所能依赖的消费者基础。更可怕的是,双方无休止的诉讼与争执使得各自的品牌形象无情地流逝,企业美誉度也因此而逐渐耗损,陷入发展困境,甚至消亡。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故弄玄虚!今天的很多中国企业,只顾着混战,对于即将到来的危机却浑然不知。

事实上,广药集团和加多宝本应是王老吉凉茶今日辉煌的共赢者。当初广药拥有王老吉凉茶配方,而加多宝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经营灵活、积极创造市场需求的优势所在,让王老吉这一当时还鲜为人知的百年品牌重焕青春,并且从广东走向全国。这不能不说是双方合作带来的双赢结果。如果此时双方能够放眼未来,再延续前缘,抓住大好机遇达成共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互补,这一品牌继续做大做强将是大有可能的。就像凯雷投资集团创始人、营销学教授大卫·鲁宾斯坦在谈到星巴克和邓肯甜甜圈时说的那样:“星巴克和邓肯甜甜圈的门店都是遍地开花,也都出售咖啡和糕点,但两者其实根本不是竞争对手。”遗憾的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讲求的“合则两利”精髓,在21世纪的两家中国企业身上没有得以体现。

放眼望世界,很多世界级企业都是在“内耗”过后理清头绪,之后走向合作共赢的道路,并最终发展壮大的。在美国,之所以有很多强大的百年企业,是因为它们注重合作。合作意识已经成为美国精神的一部分了。曾激战多年的饮料界两巨头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最终实现优势互补,在差异化竞争中实现了共赢;肯德基与麦当劳这两个快餐业著名企业,更在竞争中相互促进,终成世界快餐业的“领导者”。同样是中国深厚文化和民族品牌的代表,中国凉茶完全有理由走出“恶性竞争的怪圈”。

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表现在经济的繁荣,还表现在其深厚的品牌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绵延千年的历史中,孕育出众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老字号品牌,除了王老吉,还有同仁堂、王致和、王麻子、全聚德、狗不理、瑞蚨祥,等等。这些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品牌,传承了优秀的产品、技艺和服务,形成了良好的信誉,也赢得了世界市场的普遍认同。

就企业自身来说,品牌更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当前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老百姓的消费出现多元化,中国的市场也逐渐被细分,在这种市场大环境下,中国的民族品牌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但同时,数以千计的国外著名品牌也以此为机会进入中国市场,这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为中国民族品牌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既然国外的品牌能够进入中国市场并发展壮大,为什么绵延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就不能共生共存呢?

重振老字号品牌不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而是价值判断、市场机遇把握和一系列专业化经营的结果。企业间的竞争也要放眼长远,走出一条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企业经营者应该换一个角度看待竞争,从双方的竞争中获取“教义”,来改进自己的发展模式。

广药集团和加多宝之间的恶性竞争的事实摆在眼前,不管谁是谁非,我们都不能漠视它带给每一个企业管理者的启示。广药王老吉和加多宝之间的竞争并非华山一条路,即便是商标权和包装权划清界限之后,两家企业仍然可以继续合作,通过股权注入等方式共同做大市场份额,这对广药集团和加多宝未来的发展都是不得不走的路,对“王老吉”百年老字号而言,也是“善莫大焉”。这样一来,各行各业都可以从王老吉和加多宝的竞争中汲取有用的东西。

我们今天重提品牌危机和品牌意识,就是要把我们很多企业的危机说清楚,唤起国人的危机意识。否则,我们的企业就真要“翻车”了。通过本书,我们或许可以挖掘出隐藏在中国式商战深层的弊病和目前面临的危机,指引中国民族企业朝着“百年企业”发展。王老吉与加多宝“论战”语录

广药王老吉方:“王老吉”商标作为该特有包装、装潢中的最核心部分,如果其不存在,那么该红颜色的罐体包装是无任何意义的。作为广药集团设定下的红颜色罐体包装、装潢,其特有性的指向只能是“王老吉”商标而非其他。——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建民

王老吉与加多宝“红罐”之争,就好像当年的香港一样,难道说英国租用香港到期后交还给中国,还要把租用期间所有建设都搬走吗?同样,加多宝租用王老吉商标到期后再使用之前王老吉商标所产生的利益,很显然是没有道理的。——品牌中国联盟秘书长王永

王老吉凉茶具有180多年的历史,加多宝在获取商标使用权的同时就应承担起维护这个品牌的义务。当商标使用权到期后,因使用王老吉商标所产生的附加值都应该随着商标使用权的转移而转移。加多宝公司在王老吉商标使用权到期后仍然生产经营与王老吉凉茶近似包装装潢的产品是有侵权的故意。——胜者营销策划机构董事长、资深品牌专家李新

以情感营销获取支持是一种常见的市场营销手段,而加多宝消费公众同情是本末倒置,不可能长久,或殃及品牌甚至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失道”买单。——国内食品保健行业的资深人士刘桂春

这场越演越烈的红罐纷争无疑折射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公平为基础的“谁创造、谁拥有”的常识,如今成为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盲区。尽管这方面的法律保护是个盲区,但法律应鼓励诚实的劳动创造和持续的变革和创新,“任何坐享其成的做法,都不该受到法律的保护”。这个时候更要尊重和保护“谁创造、谁拥有”这个创新精神。——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杨华

作为知名商品来说,包装、标识等很难从品牌上分割出来。企业的品牌战略意识非常重要。倘若加多宝凭借其营销能力、市场推广能力,早些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也许就不会卷入纷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市场与企业研究中心教授王卫红

香港加多宝方:

自从加多宝开始经营王老吉品牌以来,每年都投入巨资宣传王老吉品牌,完成了现在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又在全国很多中心城市建设了生产基地,把王老吉凉茶从一个地方性药用饮品,成功地打造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普通凉茶饮料品牌。

我们家族跟陈鸿道先生已经合作了20多年了,现在的王老吉凉茶在1956年公私合营的时候国内部分被收为国有,但是独有的祖传秘方及海外经营权仍然归我的家族所有……目前国内市场王老吉被用于生产许多其他的品类,如王老吉绿豆爽、王老吉固元粥、王老吉龟苓膏等,据说未来还会出现王老吉品牌的用品,这违背了我的祖上王老吉只专注做凉茶的祖训,这让我感到很痛心。——王老吉第五代传人、香港同兴药业董事长王健仪

王老吉后人从未将王老吉凉茶的秘方传授给广药集团,我们的凉茶秘方世代相传近200年,一直由王老吉后人持有,并且第五代传人王健仪在香港沿用此秘方至今。制作凉茶的酿造工艺和生产流程自始至终都是王老吉后人掌握,所以广药集团声称拥有王泽邦秘方的说法是不实之说。——王氏家族后人

中国仲裁委对王老吉商标的仲裁是非法的、不合理的,加多宝公司行贿广药总经理李益民而续签到2020年的商标使用权应有效。广东药业集团及其股东大会只能向受贿的李益民总经理(因他是广药集团的代表)要那300万元受贿款,而不能推倒租借合同而要回王老吉商标。

其实广药集团这个王老吉品牌最早是在道光年间的一个家庭企业,是一个叫王老吉(王泽邦)的老中医研发出来的,因为当时广东地区瘟疫流行,有一家研究出来一款凉茶,喝了以后好了。人家是家族企业,现在怎么变成国有资产流失?

如果到最后,你用一个毫不相干的所有权概念来作为判案标准,那太有意思了,谁都不敢跟国有企业合作了,到最后你做得不好、做得好都是错的。为什么?你把它做砸了,你就是损害国有资产的利益,你把它做好了,就是国有资产流失,反正都有理由应对你。——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郎咸平PART 1一场远未结束的中国式商战21世纪初,广药与加多宝之间若隐若现的矛盾浮出水面,对一个年销售额高达100亿元人民币的红罐王老吉品牌使用权展开争夺,这注定变成中国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品牌战。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双方绝不退让,到底谁主沉浮?第一章商标之争:一场“揪心”的商标诉讼

企业商战多次与法律正面交锋,这是史无前例的。为了争夺中国凉茶行业的第一大品牌王老吉,两家企业对簿公堂,刀剑相向。在法律层面上,广药连战连捷,加多宝却越挫越勇。然而在这场凉茶品牌纠纷中,法律上的胜负只是后续一系列战争的开始……租赁品牌,为他人做嫁衣“大健康产业计划”引发的冲突

2010年11月10日,广州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药集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一个名为“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战略计划”的新闻发布会。很多人都没想到,这个新闻发布会竟成为了王老吉商标之争的导火索。

就在这一天,广药集团获得了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颁发的品牌价值评估证书,上面写明“王老吉”品牌价值达到了1080亿元人民币。至此,王老吉似乎名正言顺地成为了中国第一品牌,而随之水涨船高的广药集团也将据此打造“王老吉大健康产业”。

广药的这一举动让十多年以来一直苦心经营王老吉品牌的香港鸿道集团全资子公司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加多宝公司”)感到非常不满。事后,加多宝指出其所经营的红罐王老吉与广药无任何隶属关系,而广药集团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使用的红罐王老吉图片、数据、广告语,均未征得加多宝集团授权,不应擅自列入广药资产!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其实早在1995年,加多宝集团母公司香港鸿道集团与广药集团签署和谈,获得“红罐王老吉”的生产经营权,使用权截止期限为2010年。2010年后,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看到凉茶市场蓬勃发展前景,寻求再次续签和谈,最终以每年收取商标使用费约500万的标准续签合同,广药集团允许鸿道集团将“红罐王老吉”的生产经营权延续到2020年。

而广药集团的这一动作无疑使双方本来就暗潮汹涌、摩擦不断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了。

之前,广药集团依靠加多宝的红罐王老吉打开的市场,顺势推出了绿盒王老吉。但为了不得罪王老吉商标的真正拥有者,加多宝只能对广药的一系列跟进动作视若不见。然而,对于广药来说,百亿红罐与七亿绿盒的巨大反差所带来的焦灼感是很难消除的,并且,根据最初的协议,广药每年只能获得少得可怜的租金。

就这样,当十年合同到期,双方的暗战变成了明刀明枪的战斗,最终因为李益民贿赂案而对簿公堂。2010年11月广药在北京发布王老吉品牌价值过千亿一事,随后加多宝发声明澄清与广药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让矛盾公开化。2012年5月11日,广药集团收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日期为2012年5月9日的裁决书,广药胜诉,广药集团赢得王老吉商标。

王老吉商标的所有权完全掌握在出租方广药集团手中,代理方加多宝集团只拥有一定时间的商标使用权。加多宝多年来向红罐王老吉投入了巨额资金,到了收获的季节,广药却决定收回王老吉商标,这给加多宝集团带来的打击确实不小,十多年辛苦打拼得来的成果顷刻间付诸东流。多年来,品牌自主权一直是悬挂在加多宝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现在,这柄剑终于落下来了。要点点评

显然,对于王老吉凉茶来说,其在几年之内,从偏居一隅的品牌发展到价值1080亿人民币的著名品牌,且达到这样高的质量标准,没有加多宝的市场运作是很难达到的。但是,没有最终的品牌拥有权,不管这个品牌被代理商运营得有多好,都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

对于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方加多宝集团来说,商标代理时间再长,也仅仅是过渡性的,必须考虑许可期满后签收商标的替代。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同一款商品上可以使用两个以上的商标,故应保障同一款产品上出现被许可商标的同时,也出现被许可人自己的商标,这样通过优质商标带动自有商标的知名度,一旦商标许可终止,就可以比较顺利的过渡。加多宝的司法硬伤“不可告人的秘密”

自2003年开始,人们开始听到了这句话:“怕上火,喝王老吉!”这句大众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正是王老吉品牌租赁方加多宝的杰作。最初,加多宝似乎考虑得有些保守。因为当时的凉茶市场高度区域化,只集中在两广一带,它可能并没有想到有朝一日凉茶会在全国遍地开花,所以它以租用的方式获得王老吉凉茶的经营权。然而,商标租用的隐患也就此埋下了,假如当时或过后几年,加多宝集团提出以买断王老吉商标等其他更彻底的方式,也许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2001年,广药集团和加多宝集团第二次签署合同,将王老吉商标的使用许可期延长至2010年——就是后来仲裁机构和法院最终认定的合同有效的时间点。

后来,为了准备进军全国市场,鸿道集团又相继与广药签署了两份补充协议。根据2001年修订的《商标法》规定,商标的授权期限最长是10年,然而鸿道集团却在2003年签下了一份长达17年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将王老吉商标代理期限延长到了2020年!

但是,这一事件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件“不可告人的秘密”,而当王老吉商标之争上升到法律层面之后,这一“秘密”便成了加多宝的一个司法硬伤。

原来,加多宝之所以能拿到将代理期限延长到2020年的授权书,是因为时任广药集团副总经理的李益民曾收受了鸿道集团300万港元的贿赂,最终李益民在协议上签了字。当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行贿一事败露时,李益民也因涉嫌受贿而落马。受此事件影响,广药集团旋即不再认可2002年至2003年间双方补签的两份协议,其中就包括将商标代理期延长至2020年的那一份协议。

但不可思议的是,广药在随后的几年间一直都没有采取法律手段或其他方式来明确加多宝对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期限。而这段时间恰好又是加多宝开始对王老吉品牌进行大规模投入的关键时期。广药的解释是“迫于当时处于合同执行期,广药集团没有采取法律手段”。

就是在加多宝迅速发展的那几年,广药集团开始搭上了红罐王老吉的顺风车,借王老吉声势日隆推出了绿盒装的王老吉凉茶。司法大战:吹响正面交战的号角

2010年5月,在2001年签订的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即将到期后,广药计划收回王老吉商标使用权。但鸿道集团并不买账,他们要按照2003年签订的合同继续使用王老吉商标。对此,广药集团也一直在为争取收回王老吉商标而努力,但一直被加多宝敷衍下来,双方就这样僵持不下。

由于双方的僵持一直没有任何结果,2011年4月26日,广药集团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出了仲裁请求,吹响了双方关于品牌争夺正面交战的号角。

如果按照商标使用费应该是销售额的5%的国际惯例来算,年销售额高达160亿元人民币的加多宝应向广药集团支付8亿元人民币的商标使用费。就连广药集团下属的合资公司王老吉药业,每年都要按销售额的2.1%向集团缴纳王老吉商标使用费,每年需上交的费用多达两三千万元人民币。即便按照这个比例,鸿道集团应支付的商标使用费也多达3.36亿元人民币。

因此,很多人觉得加多宝只需要同意一个更高比例的商标使用费,这件事就告一段落了。后来仲裁庭组织双方调解,但鸿道集团单方面放弃调解。

尽管加多宝没有公开解释为什么不与广药和解,但其中的原因或许不难理解。与上百亿人民币的销售额相比,加多宝每年向广药支付的几百万元的品牌使用费确实很少。但换个角度来考虑,正是经过加多宝多年的精心培育,王老吉才有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的品牌价值,这或许是加多宝不肯与广药和解的原因。

时隔一年,在2012年5月9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终于做出了裁决:广药集团收回香港鸿道集团(即加多宝的母公司)对于红罐王老吉的商标使用权。

就在仲裁结果出来的第二天,加多宝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发表了公开声明:“这一结果对我们多年来付出的努力是一个沉重打击。我们对此深感失望和遗憾,作为民营企业,力量微薄,无法如愿。”

值得注意的是,凉茶始祖王泽邦第五代玄孙、凉茶秘方持有人王健仪也出现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她公开表达了对加多宝的支持,而且她的一番表态还挑起了加多宝与广药在王老吉凉茶配方上的纷争。有关这个问题,本书后文有专门的阐述。商标争夺战可能引发的巨大影响

对于这一仲裁结果,加多宝心有不甘,随即将官司打到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但在2012年7月13日,法院做出了毫无悬念的终审裁定:驳回鸿道集团撤销王老吉商标仲裁裁决结果的申请。

这一消息的爆出无疑对加多宝、广药集团以及中国凉茶市场造成了巨大影响:

首先,加多宝作为王老吉商标权的使用者,一旦失去这个品牌,难免遭受巨大的损失。

其次,广药已经将蜚声海内外的王老吉品牌收入囊中,必然欣喜雀跃。

最后,饮料界很可能会面临一场剧变。这一变化,对他人来说都是一个机会——因为王老吉已经成了中国饮料界的“可口可乐”,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当下品牌陷入纠纷,那么原本俯首称臣的饮料企业自然就占尽了坐山观虎斗之利。

不过,身为得胜方,广药集团似乎并没有考虑那么多。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其相关负责人公开宣布:“持续达445天的王老吉商标案件正式以广药集团的完胜告终。”

然而,事实却不像广药认为的那么简单。在这场凉茶之争中展现出了极大韧性的加多宝表示:“一切才刚刚开始!”要点点评

纵观王老吉商标之争,可以说加多宝败在了自己手里。从情理上分析,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养大的“孩子”被“抱走”,加多宝方面当然不好受,毕竟加多宝对王老吉品牌的成长功不可没。但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如果加多宝集团没有对广药集团李益民的商业贿赂,就不会出现今天的被动局面。正是因为加多宝集团以商业贿赂这种不受法律保护的方式签订了王老吉品牌租赁延期合同,才最终在和广药集团对簿公堂时必败无疑。道理很简单:以违法的形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只能是缘木求鱼。“神秘协议”引发司法大战

近几年来,各大企业之间的商战逐渐展现出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趋势,比如谷歌、苹果、三星等世界著名的企业都在商战中充分运用了《反垄断法》。

在王老吉商标争夺战中,广药与加多宝之间的激烈交锋也一直用法律作为武器。

加多宝与广药在进行商战的同时,又在法律诉讼中巧妙地维护着自身的商业运营,并在各个方面对竞争对手实施打击。实际上,这正是商战发展到白热化之后的重要形式,是企业充分考量各种因素之后做出的有利于自身的决定。通观这场商标案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双方在王老吉凉茶上进行了惊心动魄的战争。

在这场商标战变得日益激烈之前,很多人都以为所谓的官司只是双方在为谈判增加筹码,但后来的事实并非如此。尽管仲裁庭也组织双方和解,但加多宝并没有接受这一建议,而是单方面放弃了调解。

不过这场商标之争并没有就此结束。第一轮商标仲裁的硝烟刚刚平息,王老吉商标之争又进入了第二轮仲裁大战。

2012年8月7日,广药发布公告称,已收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关于《“王老吉”商标许可协议争议案仲裁通知》。人们不禁发出了疑问:王老吉品牌归属不是尘埃落定了,何来又一次仲裁?原来,加多宝抛出了一份“秘密合同”。

早在7月13日,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做出有关双方商标权争夺的终审判决当天,加多宝在随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拿出一份自称“从未公布过的《商标许可协议》”。

加多宝方面提供的这份协议显示,加多宝与广药集团于2003年5月签订了一份有关王老吉的《商标许可协议》。广药集团在这份协议中授权加多宝集团的母公司鸿道集团独家使用生产和销售“王老吉”红色罐装及瓶装凉茶的权利,使用期限是从2003年1月20日到2013年1月19日。

2012年8月2日,针对加多宝抛出的“秘密合同”,广药集团代理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说:“加多宝7月13日向媒体亮出的所谓‘秘密合同’,多处涂改并相互矛盾,涉嫌造假,广药集团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广药的高层对此也表示,由于仲裁委没有审核资料真伪的权力,只有在开庭之后,或者通过之前的司法鉴定对加多宝提供的文件进行甄别,关于加多宝涉嫌伪造合同的事情,广药会在仲裁开庭上,提交相应的证据进行反驳。

加多宝方面立即对此予以寸步不让的回击,他们称广药的言行已经构成了诽谤,加多宝将交由代理律师收集证据,并考虑对某些人员散布和传播诽谤谣言提起刑事诉讼。

至此,“王老吉”商标争夺的第二轮战斗开始打响了。“凉茶改名风波”广药集团的“阻击战”

2012年11月30日,广药集团以加多宝涉嫌使用以上广告语进行虚假宣传从而误导消费者,构成了不正当竞争为由,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上千万元人民币索赔的诉讼,同时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使用相关广告语。

在诉中禁令听证会上,广药集团认为,加多宝的广告语向消费者传递了错误信息,即原来的红罐“王老吉”已经改名为“加多宝”——好像“王老吉”这个名字已经被弃用了,实际并非如此。这样一来,加多宝的行为就是在恶意攫取“王老吉”的品牌商誉,必定会给广药集团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显然,广药集团的申诉听起来既合情又合理,在这种攻势下,加多宝的回击似乎显得力有未逮。它单方面请求驳回原告的禁令申请,并认为“诉中禁令制度不应适用于虚假宣传等涉及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而且“有关侵权事实还未查清,且申请人也无从证明其正在或即将面临难以挽回的损失,及该损失系加多宝的宣传行为所致”。

看来,从加多宝自身来说,他们似乎也并没有坚决地否认其“虚假宣传”的行为,而是选择了以法律为手段来避实击虚。如果我们把时间回溯到2012年5月甚至更早的2003年,就会发现:法律,竟然跟这场凉茶业内的商战有着如此玄妙的联系。

广州中级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有必要禁止加多宝的虚假宣传行为,最终依法发布诉中禁令。

2013年1月31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达了一条诉中禁令,要求加多宝公司立即停止使用“王老吉改名为加多宝”“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为加多宝”等与广药集团王老吉品牌广告意思相同、相近的广告语。

但是,诉中禁令只是暂时性的,它并非最终裁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纠纷,一旦裁判的结果不同于诉中禁令的内容,很可能会导致诉中禁令立即失效。也就是说,加多宝强大的广告攻势或许会被遏制一段时间,但在仲裁结果出来以后,事情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很难说——它也许会变本加厉也未可知。

这样看来,广药的做法似乎有效地“狙击”了加多宝的扩张,至少加多宝将会在一系列带有明显攻击性的广告的投放上有所收敛,避免了“王老吉”这个品牌价值的进一步流失,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更大规模的纷争还在后头。加多宝的“拖延战术”

很多人认为,加多宝此举的主要目的似乎是想拖延时间,以延长其渠道上产品的销售。

在最终的结果出来之前抢夺凉茶市场,这也是加多宝在将失去“王老吉”品牌的情况下,用司法程序来阻止广药迅速占领市场的一种手段。广药方面对此当然也有所觉察,其有关领导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加多宝此举是想以仲裁正在进行为由,要求司法以及政府相关部门暂停对它的产品进行撤架等相关侵权行为的执法。”策略总结

从这起案件我们不难看出,此前加多宝集团对王老吉商标仲裁最坏的结果已经有所准备。由于加多宝集团在短时期内在消费者心中实现“换标”是不可能的,所以加多宝集团最不怕把事情闹大,因为制造的声势越大,商标纠纷拖延的时间就越长,留给他们过渡的时间就越长。加多宝上诉,“醉翁之意不在品牌”,其目的是拖延并增加争端的曝光度,以实现品牌过渡。

除此之外,加多宝还综合运用公关、新闻发布会等一系列炒作手段,让更多人了解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关系。在拖延的同时,加多宝已经迅速展开了渠道的争夺战。王老吉商标许可模式分析

一直以来,企业对品牌这种无形资产价值的认识或多或少存在着不足。在生产力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买方市场逐渐成了市场主体,市场竞争的环境和手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竞争方式从成本竞争更多地转向了品牌竞争,品牌的重要价值也变得不容忽视了。

可以说,能否将品牌问题上升到企业的总体战略层面是判断企业未来能否得以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因为如此,广药和加多宝才各施奇谋,你拆我挡,把一场看似简单且归属分明的商标纠纷变成了一起纠纷案。但是,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商标许可模式中我们不难得出一些经验和教训,以引起更多企业的重视。以下是对王老吉商标许可模式的分析:王老吉商标许可模式分析管理实战链接“协议”有效性之争

广州医药集团原总经理李益民受贿案的审判已经尘埃落定,但围绕这一案件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止,其焦点集中在双方签订的两份协议的有效性上。从李益民受贿案的仲裁结果来看,广药王老吉和加多宝集团签订的两份补充协议的效力认定是基于两个前提,即加多宝集团董事长陈鸿道行贿事实成立,且行贿事实与补充协议的签订有因果关系。

针对陈鸿道受贿一案,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表示,该案判决结果合理合法,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裁决结果本身在法律上没有问题。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补充协议是无效的,仲裁裁决也做了这样的认定。”

然而,这一判决结果却引起了加多宝集团和一些法律专家的质疑。就在加多宝集团向法院提出撤销该裁决书的申请后,2012年6月21日,加多宝集团董事长办公室总监冯志敏表示,法院对该案件的审理严重违反法定程序,也可以说,法院裁定的判决结果也没有太大的法律依据。北京市中永律师事务所律师、财经法律评论员刘兴成也对这一裁决结果也提出了异议:“这次裁决很可能有误,双方签订的两个补充协议是有效的。”

刘兴成表示,在广药集团和加多宝集团签订两个补充协议的过程中,如果广药集团没有召开董事会或其他决策会议对这两份协议的合法性进行商讨和决策,李益民擅自利用自己的权力给补充协议盖上公章,那么李益民的行为就是违法的,严重损害了广药集团的利益,由此签订的两份协议也就失去了法律效力。但如果双方签订的两个补充协议是经过广药集团高层集体研究讨论做出的决策,那么行贿受贿行为与恶意串通签订协议之间没有必然的法律关系,两份协议就是合法有效的。

就在法院的裁决结果出来后,加多宝集团认为,法院现在裁决其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对加多宝不公平,毕竟加多宝为王老吉创造了巨额的品牌价值。针对这一问题,中国政法大学科技园商标研究中心秘书长邵男从立法的角度阐明了自己的看法:“这反映了商标法的立法缺陷。”她表示,以中国目前的商标法来说,其相对专利、版权而言,和不正当竞争法联系更紧密,也就是说商标法更依赖于不正当竞争法。这就要求商标法在调整市场经济时,更多考虑利益平衡。而目前的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商标争夺案正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商标法还欠缺平衡商标许可人及被许可人利益的机制。第二章包装之争:谁才是真正的红罐拥有者

从商标权到包装权,再到“扫荡”和“武斗”,广药和加多宝之间展开的一系列明争暗斗开始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加多宝的品牌切换工作也拉开了序幕……加快“去王老吉化”步伐“王老吉”摇身变成“加多宝”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012年5月11日,在收到仲裁委员会关于“王老吉”商标权归属的裁决结果之后,加多宝集团在第一时间就开始全力打造自主品牌——加多宝凉茶。

实际上,这并不是加多宝凉茶“去王老吉化”策略的第一步。早在这一年的3月,加多宝就发布了“换装声明”,宣布全面放弃“王老吉”包装,打造全新的“加多宝”品牌形象。也就是说,还在商标仲裁结果宣布之前,加多宝就已经开始了与王老吉进行分割的计划。

于是,在这一年的夏天,消费者们意外地发现他们喜欢的王老吉的罐身上,不知何时已经印上了字号大小相同的“加多宝”。就在大家为“正面王老吉,背面加多宝”的奇怪包装而啧啧称奇时,那句广为人知的广告语“怕上火喝王老吉”,竟赫然变成了“正宗凉茶,加多宝出品”。甚至当你到餐馆就餐,对服务员说“来一罐王老吉凉茶”时,送到你面前的都很可能是一罐贴着加多宝标签的凉茶。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消费者想要喝凉茶时都会说“来一罐王老吉”。一个品牌能够平稳替代另一个品牌,这充分说明了“王老吉品牌打造工程”的巨大成功。事实上,经过多年发展,“王老吉凉茶”这一品牌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印象。

我们知道,品牌打造是一个让消费者从认知到喜爱到影响其消费行为,最终建立其品牌忠诚度的漫长过程,这个过程甚至要数年数十年才能完成。而王老吉品牌的打造,就是长达十几年的艰难过程。正是因为有感于品牌打造的艰辛,加多宝才在纷争乍起时开始了“去王老吉化”,打造自己品牌的计划。

凭着之前打造王老吉的宝贵经验与成熟模式,加多宝在第一次仲裁的结果出来以后吹响了新战争的“号角”,并依托广告这片熟悉的阵地打响了反攻的第一枪。接下来,加多宝又利用其经营多年的营销渠道优势,将印着“加多宝”的红罐凉茶铺到了全国,这就出现了上面所看到的一幕:你要的是王老吉,上来的却是加多宝。

加多宝成功运用了广告这种最便捷的宣传方式为企业和产品“造势”,把“加多宝凉茶”成功推向市场,成功迈出了“去王老吉化”的第一步。“去王老吉化”四步战略

事实上,换包装只是加多宝实行的“去王老吉化”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概括起来讲,加多宝集团在重塑“加多宝”品牌的过程中总共分为四步战略。专家分析

加多宝成功地运用了平面广告和电视媒体广告这两种最便捷的宣传方式为企业和产品“造势”,把“加多宝凉茶”成功推向市场,不能不说加多宝集团的品牌市场运作技巧之高、魄力之大。但也有专家指出,这种策略不但风险极大,而且结局是两败俱伤。

北京圣雄品牌营销策划机构总经理邹文武认为,加多宝“全面去王老吉化”战略可能会把自己逼入绝境,如果市场推进出了偏差,或者广药应对灵敏和反应迅速的话,就等于是将加多宝早期运作王老吉积累的资本拱手让给了广药集团,将众多熟悉和认同王老吉的消费者拱手让给了广药,这对于广药集团来说是捡了个大便宜。但是如果广药集团接不好这个招,王老吉也就将淡出市场。所以这个时候应该是广药集团快速制定策略,顺应加多宝的策略进行全面接盘,否则等市场变革完成之后,广药再进行推广也就会比较被动了。

同时,加多宝把所有的广告资源投放在加多宝母品牌上,也浪费了王老吉品牌的传播资源。对于加多宝进行全面的“去王老吉化”,广药也等于丧失了王老吉成长的养料,自己要投入更多的传播成本,才能将王老吉维持在高位上。“慢半拍”给商战带来危局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场商标之争中,广药的一些表现却让人感到不解:作为商标争夺的获胜一方,广药对于自己毫无悬念的胜利似乎全无准备。在仲裁结果公布的第二天,广药集团仓促发布了王老吉大健康紧急招聘3000名快销人才的广告。除了销售人员短缺,广药还在产能、资金配套等方面面临着相当多的不足。

相比而言,输掉了官司的加多宝则表现出有备而来的架势:还在2011年年底,加多宝出品的红罐王老吉凉茶就已经明显突出了“加多宝”字样,这也是加多宝“去王老吉化”的第一步。2012年3月29日,加多宝正式发了红罐凉茶的换装声明,宣布全面放弃原有的“王老吉”包装,进一步强化“加多宝”凉茶包装,而且其广告语也发生了变化。不仅如此,加多宝还明显加大了广告投放力度,此举用意十分明显,就是要将“王老吉”品牌切换为“加多宝”品牌,以实现品牌转移的平稳过渡。

针对加多宝的一系列强有力的市场举措,不甘示弱的广药也进行了反击:宣布加多宝侵权产品销售75亿元,广药将依法索赔;起诉侵权的加多宝经销商,从而向加多宝的经销渠道施加压力;通过海关扣押带有“王老吉”字样的加多宝凉茶等。从中我们知道,广药的应对仅仅停留在口舌层面,对于事情大局的走向影响不大。

在这场愈演愈烈的凉茶之战中,加多宝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想办法以最快的速度将其出品的凉茶改名为“加多宝”凉茶,并促使其在消费者的心中形成最为广泛的认知。而对于广药而言,要对加多宝的“凉茶改名”之说进行有效反击,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将红罐王老吉凉茶推向市场,使其展现在广大消费者面前。然而直到2012年6月底,广药集团的首批红罐王老吉凉茶才在广州、北京两地上市。有一种说法是要赢得这场凉茶之争,最关键的问题还不是占据市场和渠道,而是占据消费者心理。可即便将凉茶之争的战场拉到消费者层面上,广药依然没有优势可言,因为打广告是占据消费者心理最便捷的途径,在加多宝进行大规模的广告轰炸时,广药甚至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

随着凉茶之争的不断延续,双方从品牌争夺转移到广告语和包装权争夺。2012年7月10日,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在同一天宣称对方侵犯红罐凉茶的装潢权。红罐之所以如此重要,就是因为它在消费者的心理认知中占据着一个很显要的位置,甚至是正宗凉茶的一个象征。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商业战争中,红罐装潢的价值甚至不亚于“王老吉”的品牌价值。在这一点上,加多宝红罐凉茶的市场铺货的速度更快,范围也更广,这些都会对消费者的心理认知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情况,可以看出凉茶之争的天平正在向加多宝倾斜,手握“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的广药原本占据先机,但由于在与加多宝的竞争中毫无章法可言,广药逐渐失去了这个既有的优势,但这并不是说双方的凉茶之争已经到了可以下结论的时候。

商标之争的仲裁结果刚出来的时候,双方都信心满满且打得不可开交,加多宝逐渐凭着各方面的优势占据了上风。要点点评

尽管在收回王老吉商标之后,广药也一直在努力去做,但是心想并不一定就会事成。广药在商战开始的时候之所以没做好,可能是有以下两个原因。

1.广药的决策层缺乏快消品行业的专业知识。在饮料市场上,广药与加多宝相比就像是业余选手对专业选手,不得不说这是广药的软肋。

2.广药是国企体制,复杂的公司结构导致了其市场决策明显比加多宝慢了许多,而且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广药每年都要有不小的增长幅度并为当年贡献利润,因此企业在长远投入上会受到一定限制。而加多宝则不同,它基本上是一家由老板一人说了算的民营企业,所以加多宝的决策非常快。“正面加多宝,背面王老吉”,到底为哪般?“王老吉”“加多宝”合体了

2012年7月16日,广药与加多宝的商标争夺战落幕,这场纠纷以广药的胜出画上了句号。对于加多宝第二次挑起的商标纷争,广药集团还专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做出的判决:驳回鸿道集团关于撤销王老吉仲裁结果的申请。

这项终审判决意味着王老吉商标案纠纷最终尘埃落定,鸿道集团彻底失去了翻盘的机会。加多宝方面发表的声明则明显流露出失望之情:“经过了两个月的抗争,我们对此裁定表示失望和无奈。”

尽管做了这样的说明,对于有可能会失去王老吉商标,加多宝似乎早有准备。2012年2月,加多宝的新版包装凉茶就开始在全国各地上架了。消费者会发现新红罐装和原绿盒装两种王老吉凉茶同时在销售,当看到正面印着“加多宝”三个字的红罐王老吉时,很多消费者都以为买到了假冒伪劣产品,不过也有人认为加多宝是王老吉新推出的一款凉茶。

将新旧包装比较后我们可以发现,在新出厂的红罐王老吉外包装上,“王老吉”这三个字被同样颜色、同样字号的“加多宝”所取代。与旧包装相比,新包装特别强调了加多宝品牌,其中“加多宝”的字样多达11处。不仅如此,新旧包装上的广告语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包装上印的是“怕上火喝王老吉”,新包装则变成了“正宗凉茶加多宝出品”。

从整体上来看,新旧包装是有一些差异的,但并不是特别明显。除了瓶身上的“王老吉”被改为“加多宝”之外,位于“王老吉”和“加多宝”左右两侧的两排黑色字的内容也有了相当明显的改变,旧包装“王老吉”的左右两侧的黑字分别是“王老吉凉茶,采用本草植物材料配制”和“凉茶始祖王老吉,创业于清朝道光年,已逾百年历史”;而新包装“加多宝”两边的内容分别是“加多宝出品正宗凉茶,采用本草植物材料配制”和“加多宝出品正宗凉茶,获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旧包装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在原来的包装上,罐身靠近罐盖的地方印有一圈不断重复的黄色字体——“凉茶始祖王老吉”;而在新包装上,这几个字则被改成了“正宗凉茶加多宝出品”。包装争夺诉讼战

针对鸿道集团私自更换包装的做法,广药集团也发表了看法:“加多宝其实就是在弱化原来的王老吉商标,让消费者把红罐王老吉的特定标识等同于王老吉商标。”在王老吉仲裁案开庭之前,广药方面就认为:“王老吉这一品牌形象已经存在了185年,属于广州市国资委的资产,而作为民营企业的加多宝集团,在口口声声说要保护民族品牌的同时,却私自篡改商标,窃取国有资产利益。”

2012年7月4日,广药集团宣布就加多宝侵犯王老吉商标的行为全面启动诉讼程序。广药方面称红罐王老吉的红罐装潢是“王老吉”特有的包装装潢,具有排他性和独占性。很明显,加多宝凉茶侵犯了王老吉知名商品的装潢权。随后,广药集团对加多宝提出的诉讼获得法院立案。

8月23日,加多宝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红罐包装是加多宝独立设计的包装装潢,因而拥有无可争议的红罐包装权。至此,商标争夺战之后,广药与加多宝在红罐装潢权的争夺上开始了新一阶段的拉锯战。

9月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举办的“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法律问题研讨会”上,加多宝方面出示了一份“外观设计专利证书”。这份专利证书显示,名称为“罐帖”的专利由陈鸿道于1996年6月5日申请,并在1997年6月14日获得专利许可。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之日起计算。这项规定意味着加多宝申请的红罐包装专利已经在2007年6月14日过期。

对此,加多宝方面称,尽管加多宝的红罐装潢专利权已经过了有效期。但众所周知,加多宝只是从广药租用了商标,红罐王老吉的包装装潢是加多宝最先设计和最先使用的,因此包装装潢的专利权无可争议地属于加多宝。

广药方面也没闲着,除了提起诉讼之外,广药集团还开始着手申请红罐外包装专利权。广药高层表示,广药的红罐外包装同加多宝的没有关系,他们是根据自己的设计来申请的。

广药向专利局申请红罐外包装专利并得到受理一事,加多宝方面称广药只是在原来的“王老吉”红罐外包装基础上添加了“中国结”等元素,但是更改后的包装仍然是对原来红罐专利设计的模仿,不具备新颖性和独特性,因而加多宝会对广药的红罐装潢专利申请提出无效的异议。

在双方此次红罐包装装潢权争夺中,包装装潢权与商标本身的关系成了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商标是区别于商品或服务的商业性标志,而包装装潢的意义在于对商品的美化设计。商标与包装装潢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加多宝认为红罐凉茶是自己经营出的一个知名商品,应受《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对于广药的做法,加多宝方面称这是在明目张胆地抢夺加多宝的专利权。

对此,广药方面表示,红罐王老吉在色彩、文字、图案及其排列组合等装潢形式上,设计独特,具有很明显的区别特征,这是知名商品特有的装潢,不是相关商品能够通用的。作为一个知名商品,“王老吉”商标和它特有的装潢是都归“王老吉”品牌所有人广药集团持有,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是不能人为剥离的。广药的代理律师称,红罐装潢已成为“王老吉”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装装潢,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未经该知名商品所有人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使用包装装潢相同或相近的产品,否则构成侵权。

在商标仲裁期间,鸿道集团和加多宝公司忙于对其生产的产品进行“去王老吉化”,大量生产包装装潢上一边印有“王老吉”一边印有“加多宝”字样的凉茶饮料,企图误导消费者。而在裁决结果出来之后,加多宝还大量生产与原红罐“王老吉”相似的红罐双面“加多宝”字样的产品。因此,广药对鸿道以及加多宝的侵权行为提起了法律诉讼,而且法院已经立案受理。专家点评

针对这一官司,著名法律人士徐家力认为即便红罐的商标专利已经过了10年的保护期,但是加多宝作为包装的设计方依然有权使用这个包装,同时因为广药和加多宝都在申请外观的专利,所以目前也很难讲这个红罐归谁所有。

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郑胜利表示:“根据‘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谁付出了劳动,谁就应该取得相关的权益,红罐是加多宝设计并最先使用,那么这个权益显然应该归属加多宝。”

但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李明德主任、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张玉敏教授等多位专家称一致认为,“知名商品王老吉凉茶特有的红罐、红瓶包装装潢权,自始至终都属于广药,加多宝继续使用红罐包装侵犯了广药的权利,加多宝公司生产经营与知名商品王老吉凉茶近似包装装潢的加多宝凉茶,并在此过程中刻意制造市场混淆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从“潜伏”、“扫荡”到“武斗”,恶性竞争致“劫难”“北方狼”介入

2012年7月18日,工商部门执法人员来到位于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马塘村的厦门吉源企业有限公司。就在突击检查现场时,执法人员查出侵犯“王老吉”商标的加多宝凉茶空罐360多万个。“这家工厂规模很大,是加多宝正规的代工生产商,尽管查得很严,但我们的调查人员经过一番周折后,最终还是进入到工厂里。”说这话的正是此次事件的举报人——“北方狼”商务调查公司的负责人刘殿林。

对于此次举报的过程,刘殿林也有所透露:“调查人员发现,尽管最新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侵权,但在这家工厂库房中仍有大量印有王老吉字样的空罐,这涉嫌侵犯王老吉商标专用权,这就是加多宝侵权的证据。随后,我们迅速将此情况汇报给委托方广药,经他们批准许可后,我们向工商部门举报。”

不过对于具体的调查情况以及“北方狼”的员工进入这家工厂的细节,刘殿林却以过于复杂为由顺势带过,他只是说公司的每个调查人员都有自己的多种取证方式,进入这样一家工厂进行潜伏活动并不是什么难事。

由此可以推测,工商部门突击检查厦门这家加多宝的代工生产商并不是一件孤立的偶发事件。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广药与加多宝展开激烈的争夺战之际,类似事件确实频频发生。其原因就在于广药集团委托“北方狼”对市场上的侵权产品进行投诉和举报,所以“北方狼”的举报地点并不仅仅限于某一个地方,而是遍及了北京、浙江、福建、江苏等地。“北方狼”调查取证和投诉的依据是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于2012年5月做出的仲裁裁决——广药集团收回加多宝的母公司鸿道集团的红色罐装及红色瓶装王老吉凉茶的生产经营权。对于“北方狼”参与的投诉,刘殿林说:“这些案件都拿到了当地工商执法部门出具的《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

刘殿林的这一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细看广药集团官方网站上发布的消息,就会发现上面有“全国各地多处工商查处加多宝产王老吉凉茶”的详细记录,并且每一个记录后面都附有当地工商部门出示的法律文书及相关图片资料。

据刘殿林自己称,广药并没有专门找“北方狼”“查找”加多宝的侵权证据。此前,“北方狼”主要是帮助广药进行知识产权维护以及为广药调查生产其品牌的假药。在合作10多年的基础上,这是双方新增加的一项重要合作:调查侵犯广药“王老吉”商标专用权的加多宝凉茶。

对于加多宝生产的王老吉凉茶“被查处”的说法,加多宝都予以否认并称对方在造谣。而对“北方狼”的一些举动,加多宝则表现得很不屑,并将其斥为“跳梁小丑”。事实上,这也不是加多宝与“北方狼”第一次产生纠葛,双方最初的渊源要追溯到2005年,当时刘殿林以“王老吉凉茶”中违法添加“夏枯草”存在欺诈为由,起诉了加多宝公司,不过由于加多宝公司的出色应对,这件事还是不了了之。广药的“非正常手段”

随着事情的进一步发展,广药和加多宝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加多宝方面称,广药正采取一些非正常的手段对加多宝经销商进行恶意干扰。加多宝的经销商反馈,他们总是收到一些散布虚假恐吓信息的来历不明的短信。加多宝方面将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举动归结于广药。为了反击广药,加多宝也采取了相应的行动,比如从经销商处“收购”红罐王老吉,以此来打击其销售,使得广药徒有“王老吉”之名,而消费者看不到其产品上架。关于加多宝对广药进行的“扫荡”,知情人还予以了证实:“加多宝现在在武汉市场向广药的经销商收购红罐王老吉,同时还向经销商赠送加多宝凉茶。”

尽管在收回商标权之后,广药已经推出了红罐王老吉,但在渠道和铺货上,广药还是无法与加多宝相比。特别是在北京市场,无论大小超市和商场几乎都能买到加多宝凉茶,但广药于2012年6月底推出的红罐王老吉却很难买到,尽管广药方面称其产品已经在广州、北京、福建、浙江等地大面积上市。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广药在渠道和铺货上还与加多宝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新上市的红罐王老吉本来量就不大,可是却有相当多的一部分被加多宝买去了。“全武行”,不应有的低级“武斗”

除了在渠道上进行的暗战,广药与加多宝在营销方面也针锋相对,甚至发展到了武斗的地步。2012年8月15日晚上,南昌街头爆发了一起群殴事件,这给双方进行的“红罐”争夺战增添了一抹血色。

按照广药方面的说法,当天王老吉销售人员在南昌进行促销活动时,加多宝在第一时间组织了100多名员工及外聘人员对其进行“干扰”和“阻挠”。在遭到制止后,加多宝方面开始动手打人,群起对王老吉员工进行围殴,导致广药的若干员工出现了鼻梁骨折、脑震荡等方面的伤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