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十二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05:40:59

点击下载

作者:金鸿儒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学十二道

国学十二道试读:

前言

国学作为中国古代学说,广义上代表了从古至今的文化和学术思想,涵盖了历史、思想、地理、经济、政治、哲学以及书画、音乐、术数、易学、星象、建筑、医学等诸多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先秦诸子。先秦的思想和学说在当时社会中代表了一定的社会发展风气,传至后世,对后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学,蕴含了为人处世的行为标准。儒家“半部《论语》可治天下”,《大学》则从修身说起,详细论述了达到“身修”前所要做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及“身修”达成之后的作为,即“齐家”“治国”“平天下”。

国学,渗透着修身养性之道。道家的“清静无为”“知足常乐”可谓是养生长寿的不二法门,作为群经之首的《道德经》就是一部道德行为规范,是世人修身养性的传世经典,是饱含圣贤智慧结晶的精妙之作。

国学,体现出教学思想、君臣之道和统驭权谋。兵家、法家的用兵之道和治国之道都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于战场之上运筹帷幄,靠的不仅是英勇,更是智谋;“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治国之道,是一个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过程。

国学,散发着天地之间的阴阳正气。“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易学的核心内容,阴阳相调、天地运转是自然发展的规律。天地运转,化生万物,天地有正气,天地的德行是世人应当修习的道义准则。

国学,演绎着生死轮回的不灭故事。佛家讲求“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生死本常事,死不可悲,生不可乐,看开而已。只是世人多悟不到这生死轮回,从而困于生死,所以众生皆苦。禅者不以苦为苦,愿代众生入地狱。于禅者而言,无论天堂还是地狱,只要心中有佛,所到处便皆是佛国。生死之间,不过是拈花一笑,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文化是国家、民族兴旺发展的灵魂所在,但现如今,世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终日闷头向前,对国学的认识却越来越浅,以致看不清前路的方向。贪欲、虚荣、自私皆成了路途中的诱惑力量,让人很难抗拒。因此当你筋疲力尽,深感前路迷茫之时,不妨稍停脚步,回顾往日圣贤之道,重温历史文化经典,这时就会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古人其实都已经遇到过了,也早已教给了我们解决之法,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或没去发现而已。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不仅国人开始重视国学,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也在主动接受中国国学的熏陶。在国外,孔子学院开建了500多所,孔子课堂开设了1000多个,弟子也达到了190多万人。这虽然只是一种国学弘扬活动,却仍然突出了中国国学在国际中的地位。

国学作为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灵魂,会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永远传承下去。古人的智慧博通古今,载于历史,传至今日,也必将惠及未来。  第一章 孔子:为人之道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周游列国之后,于鲁国开创私学,广收天下子弟。其门下弟子多达三千多人,传世贤人多达七十二人。孔子办学的同时,曾编修《诗经》《尚书》,完善《礼记》《乐》,为《周易》作序言,并修订《春秋》。后世尊其为“至圣先师”。

孔子提倡“仁义”,并注重“道德教化”。他倡导的“为人之道”为后人所推崇,并被视为为人处世的立身准则。

孔子作为至圣先师,其教诲、教化泽惠后世,绵延至今。先做人后做事,是孔子教化世人为人、做人应遵循的道理。以下几点是他对人们为人处世的具体要求:独善其身需要为善,治国驭民需要怀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本分做人,在其位,谋其政;自重自持,方为君子之道;知足而后常乐。在孔子看来,人们只要做到善、诚、本分、自重、知足这些为人之道,便足以立足社会。1.为人要善:子欲善而民善矣

孔子作为一位传播教化思想的师者和圣人,教会了世人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在孔子的教育理念中,“善良教育”在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均有体现。

孔子所认为的善良包含着“仁义”的成分,善良也多与君子挂钩,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的善良是宽容,是坦荡,是理解,也是同情。

而“善良教育”对于普通人也是同样的道理。《论语》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就是说,后生晚辈在家中要孝顺长辈,出门在外要敬爱兄长,做到谨言慎行,言而有信,培养博爱的心胸,多去接触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之后,就可以学习文化知识了。这实际上是一种道德规范,是“仁德教育”,一个人只要遵从道德准则,不违背道义原则,那他的行为就是善良的体现。

其实,做到善良很简单。孔子曾说:“观危墙即倒,既毋扶,然则毋推甚善。”这话即是说,看到墙马上就要倒了,即便不去扶它,但只要站在一旁不去推它,这也可以称为善良。可见,孔子认为,人不作恶,便可称为“善良”。

孔子讲善良,不光针对君子和普通人,而是面向天下人,其中也包括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身为鲁国正卿的季康子曾多次向孔子问政,孔子多是以“善良”为基础作出回应,并留下了“子欲善而民善矣”的教言。

季康子向孔子请教:“先生,您经常讲‘仁’,并且强调多用在统治者的身上,今天您又讲到‘善良’,想必这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不知道为政者应该如何施政呢?”

孔子仔细听完季康子的问题,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您有什么观点吗?”

季康子回答:“我认为,‘善良’可以用在统治者施政上,也就是先生说的‘仁’的思想。”

孔子道:“你打算如何把‘善良’用在施政上呢?”

季康子回答道:“如果杀掉一些穷凶极恶的坏人,亲近那些与人为善的好人,这算是善良的施政之道吗?”

孔子摇了摇头,缓缓说道:“刚刚你还说,高位之人在施政方面,‘仁’和‘善良’是同时体现的,你要推行政令,怎么能够杀人呢?如果是身居高位的人想要行善,那么百姓就会跟着行善。身处高位之人的品德就像是空中飘浮的风,而下层民众的品德却像地上随风摇摆的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会随风而倒。只要统治者勤政爱民,百姓自然不会作奸犯科。既然讲‘仁义’,讲‘善良’,那就应该以善良宽容的心去对待百姓。”

季康子听了,点了点头,自言自语道:“言之有理。”

季康子的“善良”“仁义”观点是针对向善之人的,他主张杀掉恶人,只向好人实行仁义。然而,孔子所讲求的“善良”是全面的,并不是有针对性的,即便是面对为恶之人,他也认为人们应该用善良的心去对待,然后以善行去感化,规劝其向善。可以说,此时善良也包含了宽容的意味。

季康子曾向孔子请教如何规劝民众:“那如何使百姓对我外恭内敬,忠于自己的本分,并且听从我的劝导呢?”

孔子说:“这和施行‘善良’‘仁义’的政令是不谋而合的。”

季康子虚心道:“请先生详细地说给我听吧。”

孔子想了想,回答说:“作为执政者,要能够认识到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要时时刻刻心怀国计民生,以自身为表率,然后以庄严肃穆的形象出现在民众面前,这样民众心里的执政者便是威严而勤政的,进而对执政者毕恭毕敬;若对待百姓仁爱孝慈,那百姓自然就会体现出忠心;常怀善良的心,把一些善人的事迹发扬光大,用这些善行去教育那些不向善的人,百姓就会受到勉励,主动向善。这样一来,自然就能达到规劝的目的。”

心存善念,以身作则,注重德行的潜移默化,用实际行动向百姓做出表率,百姓自然服劝归附。

季康子拥有大量的财富,但也时常担忧招惹盗贼,就问孔子如何避免盗窃之祸。孔子非常辛辣地回答道:“如果你自己不贪图这些财富的话,就算是公开奖赏偷盗,也是没有人会偷盗的。”

孔子表面上是在讽刺季康子贪财,实际上是为了避开“如何处置盗贼”的话题。他希望为政者在身体力行、为民表率的基础上,做到“为政以德”,以德行去感染百姓,而不是等百姓犯了错再施加惩罚。为政者应教育百姓如何免于犯罪,急民所急,苦民之苦。可以说,这里的“善良”又被注入了“政治道德”的思想。

善良也可以分很多层次,从宽容坦荡、善于理解,到遵守道德、心怀仁德以及不作恶、不杀人,都可以称为“善良”。孔子在规劝季康子的同时,也在教化世人做到善良。对于统治者来说,能够体谅民生疾苦,勤政爱民,就是做到了善良;对君子而言,做到内心坦荡,无愧于人,就是善良;而对于普通人,只要安分守己,遵守道德法则,就是善良。由此可见,善良很简单,它在为人处世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性格品德。“子欲善而民善矣”,这是孔子对统治阶级的规劝。就是说,要想让下层民众向善,那么领导者就要做出表率。百姓都有跟随领导者的心理,领导者想让百姓呈现出什么状态,自己就要先表现出那样的状态。善行得善果,若能传播善行,自当责无旁贷,而这可以称得上是大善。2.为人要诚: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民无信而不立“人无信而不立”,孔子的言论中不乏诚信的内容。诚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为人处世若是没有诚信,就如同前路荆棘遍布,寸步难行。

孔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动荡,纷争四起,也是圣人感叹的所谓“礼崩乐坏”的时代。“春秋无义战”,各诸侯国战火频繁,“仁义礼”早已经消失殆尽,只剩下“智慧”和“诚信”。然而若要匡扶天下,仅凭一人之智,断然不能成事。如果说“智慧”是单方面的,只一方有智,无法达成共识,也就无法上下一心,“匡扶”之语更是妄谈,但“诚信”是双向的,“诚信”的建立,是以双方的互相信任为基础。兵家有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要“人和”,君民上下齐心,就有可能在乱世之中独善其身。

当然,孔子的“诚信”并不局限于君民关系,更体现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孔子不仅教育弟子要讲诚信,并且把诚信看作世人行走于天下的通行证和为人处世的行为基石。

孔子的弟子曾多次谈到诚信,孔子也和他们一起讨论过。《论语》中的言论有的突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也有的体现出“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当然,在规劝统治者治国驭民方面也有所涉及。

子夏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在评价一个人的德行时曾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明仁德,而不是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朝堂之上侍奉君王,能够忠君爱民鞠躬尽瘁;与朋友交往的时候要诚实守信。做到这些的人,他若是说自己没有学习过,在我看来,他也是学习过了的。”

子夏认为,一个贤明之人,应当具备仁德、忠孝和诚信这三种基本德行。而对于诚信,曾子曾将其列为君子的行为准则。

曾子曾说:“所谓真正的君子,都是用诚信道义去交朋友,然后通过这些讲求诚信的朋友去辅助发展自己的仁德。”曾子看重诚信,认为朋友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德行。但他同时也提到,这一切要以“诚信道义”为前提。

对于统治者治理国家,孔子非常看重诚信的作用,甚至把诚信与国家的存亡联系在了一起。

子贡曾经向孔子请教“为政”的问题:“先生,依您的高见,若要治理好国家,应当具备什么呢?”

孔子很简练地回答:“朝廷和百姓的粮食要充足,国家军防的军备要充足,百姓要信任统治者。”

子贡又问道:“倘若要去掉一项,那去掉哪一项较为合适呢?”

孔子回答道:“那就去掉军防的军备吧。”

子贡听闻,不免心下疑虑:若没了抵御外敌的将士,国家岂不是很危险?但他也想知道粮食和信任哪一个更重要,于是他又问道:“那剩下的两个,要是不得不再去掉一项,该去掉哪一项呢?”

孔子不假思索:“去掉朝廷和百姓的粮食。”

子贡有些不解:“没有了军防,若是外无强敌侵扰,内无忧患纷争,国家太平也就罢了,可粮食不论在乱世还是承平盛世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了粮食,朝廷和百姓靠什么生活呢?”

孔子意味深长地说:“人总是会死的,死于战火、丧于饥饿和寿终正寝其实都是一样的。即便国家在粮食短缺、战火践踏下灭亡,在百姓心中,国家都是存在的,这源于百姓对统治者的崇敬与信任。若是百姓对统治者的信任都没有了,百姓心中无国,那国家就真的不复存在了。”

子贡听完,深以为然,“诚信”的力量也在心中重了几分。

在孔子看来,“民心归附”才是国家生存的根本。“民无信而不立”,百姓只有信任统治者,才会拥护统治者,进而忠于国家。因而,统治者要获得百姓的信任,以“诚”保民心,做到“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即师出有名,为什么这么做应当可以说得明白,说出来之后应当可以行得通。“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统治者倡导诚信,勤政爱民,并且能够身体力行,民众自然遵守诚信之道。

在与众位弟子谈话的过程中,孔子曾提及自己的志向。

颜渊和子路站立在孔子身旁听孔子讲学,孔子道:“说说你们各自的志向吧。”

子路率先回答:“我希望能把自己的车马、冠服拿来与朋友们分享,即使损坏了也不抱怨。”

孔子点了点头,看向颜渊,颜渊恭敬地回答道:“我希望的是,不夸耀自己的优势,不彰显自己的功劳。”

孔子笑着捋了捋胡须。

子路说:“先生,向我们说一说您的志向吧。”

孔子缓缓说道:“我希望由于我的存在,老者能够安心,朋友能够信任,年轻的子弟们可以得到关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是孔子的理想社会,而且在孔学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三个志向并不是孔子随便说出口的,他是深思熟虑过的。

孔子讲为人要诚,朋友之间要讲诚信,相互信任;君民之间要讲诚信,君王对百姓真诚,百姓对君王才会信任有加。“诚”是双向的,为人处世要想获得诚信,就要拿出诚意,彼此之间真诚相待。如此,朋友乃至国家,才能走得长远。3.做人要本分:在其位,谋其政

踏实做事,本分做人。孔子曾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做人应该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确自己应有的本分,然后安分守己,做好分内之事。

孟子也曾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只有安守本分,抵制住外力的诱惑和压力,才称得上是大丈夫。

孔子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言论,他认为,为君者当有为君者的样子,为臣者、为父者、为子者,也都应明确自己的身份,本分地做好分内之事。

孔子教育弟子做人要本分,提出了对本分做人的具体要求,并且他以身作则,与众位弟子共勉。

孔子以自己的作为,向弟子们教授安分守己的道理:“很多人都仰慕我的名望,但我也不过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对于如何做人,我在这里就阐述三件事吧:在朝堂之上,我全心全意地与文武百官商讨国家大事,为国尽忠;回到家里,就做回家庭中的一员,孝敬侍奉长辈,关心照顾晚辈;若是有丧事需要办理,不管是自己的家事还是朋友家需要帮忙,都尽力去做,并尽量做周到;日常生活中不被酒所困,也就是时常保持清醒。除了这几点之外,我还有什么长处呢?”

本分做人,这是孔子对自己的要求,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也认真地做到了,并且他的这种言行,也成为众位弟子的表率。孔子在规范自身安分守己的同时,也在教化世人,对于世人肆意妄为的行为,他不敢苟同,并会极力规劝。

孔子在卫国游历时,卫灵公对孔子礼遇有加,本想重用他,可终究没有落实在行动上。卫灵公的宠妃南子想要利用孔子的名望来壮大自己的实力,于是故意拉拢孔子。孔子得召,进宫面见南子。

大夫王孙贾,以为孔子此行是为求官,于是就对孔子说:“先生可知道百姓家中供奉的奥神和灶神吗?”

孔子便回答说:“奥神位于西南之角,是一家主神;灶神主管一家的饭食和心念。”

王孙贾进一步说:“先生说得没错,奥神虽然高高在上,却是空有神位,而灶神可以上达天庭,向神明报告一家一年来的表现,从而掌握一家的福报祸事。所以说,与其献媚于奥神,倒不如亲近灶神。”

孔子听明白了王孙贾的意思,王孙贾把南子比作高高在上却空有虚权的奥神,把自己比喻成可以替孔子向卫灵公美言的灶神。这就是说,孔子若想求得仕途,求南子倒不如求王孙贾。

孔子却不屑一顾地说道:“我不认同大夫所说的。上天作为唯一的至尊,最是明白事理、明察秋毫了,对于善恶奖罚,也不会有所偏颇。世人做善事,上天就会赐福于他;世人做恶事,上天就会降祸给他。若是言行合乎天道,顺应天理,在自己的本分之内,就会获得福报;如果有了私心,想着投机取巧,做了自己不应该做的事,那就违逆了天意,得罪了上天,就会面临灾祸。上天降临的灾祸,岂是向奥神和灶神祈祷就能避免得了的?世人之所以供奉神明,是因为神明是正义的化身。既然秉承正义,那又岂是世人能够贿赂得了的?况且得罪了上天,还有什么地方能去祈祷呢?”

王孙贾听了,一时之间竟说不出话来,最后只能尴尬地告辞了。

孔子的回答,既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又讽刺了王孙贾的投机谄媚,可谓字字珠玑,发人深省。身为人臣,所思所想应当是惠国安民,公正廉洁,上为君主分忧,下为百姓谋福,这才是人臣应尽的本分。“在其位,谋其政”,世人若连自己分内的事情都做不好,那即便说得再有道理,想必也难以令他人认可。

孔子眼中的“本分”有时也会和能力挂钩,若是世人竭尽全力也无法完成分内之事,不是他不够努力,而是他不适合这个职位。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都是因为身怀相应的能力,身处合适的位置,才得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人的能力各有所异,并且大小不一,而“本分”有时也需要恰当的分工协作来做前提。

孔子曾说:“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这就是说,若是让一个品德浅薄的人担任尊贵的职位,智谋短浅的人去谋划重大的事情,力量微弱的人去承担重大的责任,不仅会毫无进展,可能还会造成毁灭性的后果。

所以,世人要明确自己身处的位置,做好自己的本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是自己该做的事,就不要去侥幸涉及。就像孔子说的,若是德行不深,智谋不足,力量不够,那么,谋自己职责以外的事情就很容易事倍功半,甚至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孔子“本分做人”的教化,并不只停留在“明确位置”“认识本分”的层面,而是有着更为深入的一面——“尽到本分”。所谓“知易行难”,认识到“本分”,还不是孔子“本分做人”思想的最终目的,他要传播的是一种担当,一种应尽的责任。

其实,让世人认识到各自的本分并不难,难的是尽好自己的本分。所以,为人处世,本分做人,要认识本分,更要尽到本分。4.做人要自重: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谨言慎行,自重自持。先秦历史中,“天人”的思想发生过明显的变化。春秋纷乱,“神”的地位开始淡化,世人越来越重视“人”的地位,诸如孔子这样的教育家们,也对“人”的德行产生了更为客观的观点。

儒家重视人的价值,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为人处世,当谨言慎行,而作为世人也当自重自持,自尊自爱。

孔子教化世人,做人要懂得自重——“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所谓君子,性情稳重,要有定力才能算是有智慧,若是不懂得自重自持,在人前就会失去威信,即便是学习,也不会巩固。

自重在孔子的眼中,就是一种自身德行的自持。在他看来,尊重自己的人格,能够守住并且保持,这就可以称得上自重了。

孔子的弟子针对“君子的自重”问题,曾向孔子系统地请教过:“先生,您讲到君子须自重,不知道对于君子个人来说,怎样才算是自重呢?”

孔子说:“所谓君子,就要做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也就是说,世人都想要获得财富和显贵,但要是不能以正当道义的方法得到这些,君子是不会去享受的;世人都厌恶贫穷与卑贱,但要是不能以正当道义的方法去摆脱这些,君子是不会逃避的。君子要是轻视自身的仁德,那还如何称为君子呢?君子从不会放下自重而背离仁德,即便是情势紧迫的时刻,就算是颠沛流离的境况,君子也一定会自重自持,心怀仁德。”

弟子们进一步问道:“那君子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又会怎样做到自重呢?”

未等孔子回答,子贡率先说道:“如果一个人尊重自身的人格,能够广施仁德恩义,既能惠及百姓,又能周济大众,这算得上是一位自重自持的君子吗?”

孔子听完赞叹道:“君子自重,与人交,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可以称得上是圣人了,即便是尧舜二帝,恐怕也难以做到吧。君子看重自身的德行,自己要步步站稳,也要帮助他人站稳脚跟;自己做到豁达通达,也要帮助他人豁达通达。为人处世,做到推己及人,惠及他人,就是仁德的表现了。君子自重,不仅是尊重自身的德行,还要懂得推己及人,让自身的德行惠及他人。”

弟子们相互讨论了一番,认真领会了孔子的见解,对于“君子的自重”的思考又进了一个层次:“先生所说的‘君子自身的自重’和‘君子与人相处之时的自重’,弟子们受教了,只是先生时常把君子与小人做对比,不知道对于自重,君子和小人有什么不同?”

看到弟子们的举一反三,孔子欣慰地说道:“问得好啊,我正好有一句话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所谓君子,在遇到艰难的处境时都会想着要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求助别人,因为君子看重自己的德行。而小人遇到相同的状况,首先想到的却是求助别人。小人做不到自重自持,自然就不会看重自身的德行,进而任何事情都想着指望他人。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众位弟子听后,起身下拜,皆认为此番言谈令自己受益匪浅。

颜回是孔子较为得意的门生,对于自重自持,孔子曾耳提面命地教导过他,也曾夸赞他自重的品行。

有一回,颜回在街头遇到了一桩“银钱”纠纷,即买布的人高声对卖布的人说:“明明是三八二十三,你凭什么收我二十四钱?”

颜回上前劝架:“确实是三八二十四,您是算错了。”

结果那位买布的不服气:“我不相信你的话,我要去找孔夫子理论!”

颜回倒也来了气势:“要是你错了怎么办?”

那人说:“那我就把脑袋给你!要是你错了呢?”

颜回轻松地说:“要是我错了,那我就把帽子给你。”

孔子了解情况后,对颜回说:“颜回,你错了,还是把帽子给人家吧。”

颜回不解,但当时并没有发话,还是把帽子给了那人。事后,颜回不解地问孔子:“夫子,弟子不太明白您今天的做法。”

孔子意味深长地说:“你错了,只是输掉一顶帽子;他错了,那就是一条人命啊!孰轻孰重,你应该分得清楚。”

颜回这才恍然大悟,再拜孔子:“弟子求胜心切,轻大义而重是非,竟险些害了别人。夫子仁义明德,学生惭愧万分!”

孔子轻叹一声:“你难道不明白君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的道理吗?既然尊重自身的人格,就要记得时常反省自身的过错,多去责备自己,少去责备他人,这样才能远离恩怨是非,做到自重自持。”

颜回恭敬地答道:“弟子受教了。”

为人处世,矛盾和纠纷在所难免。那些自重自持的人总是尽力让自己远离这些矛盾,因此也就可以做到时常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时常进行自我批评,学会包容他人的过失。这也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事原则。

孔子赞叹颜回“不迁怒,不贰过”。这就是说,因为颜回自重自持,所以他从不把怨愤之气发泄到他人身上,也不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希望后人也能够学习颜回这样的品行。后来颜回去世,孔子伤心不已,感叹再也没有这样优秀的学生可以继承并传播自己的思想了。

做人要尊重自己的人格,然后用自己的德行去感染他人,自重自持而惠及天下。5.做人要知足:知足者常乐也

知足常乐,是古人所津津乐道的话题。不过,与其说这是一个道理,倒不如说这是一种心性,一种可以使人放松、获得快乐的平和心性。

孔子在为人处事上教化世人做到知足常乐,而且他也曾与弟子讲到“贫贱与富贵”的话题:“每日粗茶淡饭,吃饱喝足之后,弯曲着胳膊就可以枕着睡觉,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那些没有道义的功名利禄,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般。”

弟子听后,皆点头称赞孔子“安贫乐道”的守身自持。在孔子看来,这样的生活,是属于那些有志向、有理想的君子的,他们重视自己的德行,懂得知足,不会总是为了自身的吃穿用度而四处奔波,进而也就可以自得其乐。

孔子并不在乎身处环境的好坏,他曾经想要到东方少数民族的地方去居住,而有人不解道:“那里文化落后,思想不开化,您为什么会想要去那里居住呢?”

孔子则回答道:“有德行的君子去居住,又怎会闭塞落后呢?”

孔子在自身知足通达的同时,也心怀教化四方的仁德之心,所以他不畏蛮荒之境。

孔子肯定“知足常乐”在为人处事和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他曾这样说:“君子有三戒,首先是年轻的时候,此时血气未定,要警戒的是沉迷女色;再者是壮年之时,此时血气正旺,要警戒的是争强好斗;而到了年老之时,气血就变得衰微了,这时候就要做到摒除贪欲,知足常乐。”

君子更容易做到知足,孔子向弟子们传授的知识,大多来源于他们师徒的生活经历,这样的耳提面命,总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孔子在鲁国出仕,屡受排挤。无奈之下,他只能带领众位弟子周游列国。不料,孔子途经卫国、郑国、陈国、晋国却也是屡屡碰壁,未能如愿。后来,师徒一行在蔡国闲居,生活清贫拮据,不免有弟子心生抱怨。

孔子为了教育弟子,便开口道:“你们可知道君子的知足之道吗?‘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所谓君子,饮食上不会要求饱足,生活上也不会苛求安逸。为人处事,能够做到谨言慎行;与朋友交,能够以道义为先。学会知足,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困境,都能保持一颗平和之心,乐观豁达地去面对一切。善于知足,才能收获快乐。环境越是艰苦,就越要懂得自得其乐,这就是知足的妙处了。”

众弟子听了,渐收抱怨之心。孔子是君子,更是圣人,能够做到安贫乐道,懂得在艰苦的环境下学会知足,所以他才能时常保持淡然愉快的心性。

孔子为了进一步传播知足常乐的教育理念,在讲学过程中,曾把君子和小人放在一起做比较。“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所谓君子,都是心胸宽广,大度宽容的人,他们内心坦荡,不计较个人得失,懂得为他人设身处地地考虑,对于自身却是善于知足,不会为了点滴是非而去斤斤计较。小人却是心胸狭窄,患得患失,不懂知足,进而终日忧愁烦恼。对比的结果很明确,君子能够拥有坦荡的心胸,得益于善于知足。”

孔子希望世人都能达到安贫乐道,富而好礼的思想境界,他对弟子平时的教育也都渗透着这一点。

孔子非常赏识颜回的学问,也为有这样的高徒而感到自豪。他曾经夸赞颜回“不改其乐”的品行:“颜回有着很高尚的德行,他每日吃一箪饭,喝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常人很难忍受这样的清苦,而颜回却始终认为这是最大的快乐。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

孔子认为颜回能够做到安贫乐道、懂得知足,即便是再艰苦的环境,他也仍然能够不改其志、怡然自得。

子贡曾向孔子请教有关“何为知足”的问题:“若是一个人贫穷而能做到不谄媚,富有却可以做到不骄纵,怎么样?”

孔子点点头说:“这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还比不上那些安贫乐道、富而好礼的人。”

孔子对子贡的说法较为满意,他所崇尚的“知足常乐”是世人不分贫富,都能体会到知足的道理。要是世人都能善于知足,那社会就会多一些和谐。

孔子身体力行的为人之道,曾经明确地对子路说过,其中也体现了孔子乐观豁达、知足常乐的人生观念。

叶公曾经专门拜会子路,并向子路询问孔子的为人。但子路不敢妄谈老师的为人,也怕自己总结不好,辱没了老师的名望,于是他没有回答叶公的问题。

后来子路向孔子禀报了这件事,孔子摇头一笑,淡然说道:“你怎么不这样回答:先生在用功的时候经常会忘记吃饭,时常心怀快乐而能忘记忧愁,因此也不知道衰老即将到来。如此这些,也就罢了。”

这也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来源典故。孔子把自己的为人放在了勤奋和乐观知足上,可见,在修身养性中,知足常乐便是长寿的秘诀。

在《孔子家语·在厄》中,孔子曾说:“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孔子一生艰辛,但心态却一生豁达,其知足常乐正是对应了这句话。  第二章 老子:处世之道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物,“清静无为”是他一直秉承的处世之道,其“无为而治、无为而无所不为”的为政之道为后世的统治阶级争相推崇。汉初,为了休养生息,统治阶级推崇黄老之学,讲究无为而治,使国家安然度过百废待兴的局面,迎来了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

老子的清静无为,推崇“宽容”为处世之法,指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世人讲究“明哲保身”,老子的保身之法便是谦退虚心,君子知退,以退为进;世间之人,世间之事皆是纷扰不已,平心静气,泰然处之,方可不受其乱;所谓“无为”,有所不为,清心寡欲,才能潜心观理;为人处世,言行当合乎道义准则,做到讷言无为,谨言慎行。

老子《道德经》是教化世人修习道义的方法准则。这是一部哲学作品,内容涵盖修身、治国、养性乃至用兵之道,被后人誉为“万经之王”,也对中国哲学、科学、宗教甚至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宽容是处世第一法: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老子主张“上德若谷”,认为具有崇高道德的人,胸怀如山谷一样深广,可以容纳一切。可见,老子的文本思想中蕴含着宽容的思想。

子路曾向孔子问仁,谈到令尹子文的为人,子路说:“子文曾经三次被免职,然而从未有过怨恨愤怒之色,而且每次都把所有的政令都一一讲解给下一任令尹。夫子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回答说:“子文算得上是一位忠心的、拥有宽容之心的人,说他忠心是因为他对楚国的政令兢兢业业;说他宽容,是因为他不计较个人得失。”

人心原本无私无欲,呈现出宁静虚明,只不过身在俗世,难免被欲念所迷惑,从而导致言行有失。所以为人处世,应当作到豁达大度,宽以待人,使心如幽深空谷,可以容纳世间万物。

宽容,一般表现在恩怨之上。世人对待恩怨,存在四种态度:一是“以怨报德”,这自然是小人行径;二是“以德报德,以怨报怨”,这是普通人所持有的态度;三是“以直报怨”,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去看待恩怨,这是孔子的主张;而与以上三种观点不同,老子主张“以德报怨”。四者之中,“以德报怨”的宽容之意最深。老子认为,既然“人法道”,人心便应包容万物。

然而,“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俗世之中,仇怨并非生消自如,虽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可一旦结了仇怨,有些仇怨太大,就算和解,也会有残余的不满。这又怎能说是真正修好呢?老子又说,“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有智慧的人,宁可承受别人相负,也不会选择苛责别人;有德行的人,为人处世总是让别人亏欠于他,而自己却不思追讨,懂得“损有余而补不足”、“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的道理。相比之下,愚蠢的人、无德的人,却总是斤斤计较、睚眦必报,虽争得“金玉满堂”,最后却是“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老子看来,人与被丢掉的草狗一样,二者没有什么不同,天地看待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只不过是一贯帮助有德行的人。恩德与仇怨在天地面前也是一样,人心应如天地,对待恩德与仇怨也不应有诸多波澜,有恩就还,有怨就容,方为处世之道。

有涵养的人,拥有一种宁静和淡泊的心境,追求一种稳定祥和的状态,“利而不害”,“为而不争”。解怨不如不结怨,若是与世无争,给予他人,自然就不会产生仇怨,这也是“善”的根本。

圣人求“安”,甚至对“安”也不是特别在乎。人与人交往,难免有利益得失,维护自身利益,计较得失,本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圣人却秉承“吃亏是福”的准则,因为吃亏可以避免结怨,以小得失换大和谐,这是圣人的宽容之性和处事法则。

老子曾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意思是说:圣人经常挽救他人,是因为世间没有无用之人,任何人都有他存在的道理;圣人也经常挽救“物”,因为物和人一样,世间也没有无用之物。如此,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便是圣人的智慧。老子所说的“圣人”,是道家的理想人格,是达到了“道”的境界的人。天地万物生于道,凡人、凡物也是道的体现,圣人所以成其圣,皆因其胸中自有天地万物,并且藏污纳垢,包容一切。圣人大度能容,可容天下难容之人、难容之物,进而容天下难容之事。道生万物,不弃万物,这是“道”的情怀,圣人皆有“道”的情怀,故能容天下万物而不弃其一。所以说,圣人救人、救物本是天职。

老子也有感于世人争逐高位,建议世人若能“处下”,自然能够谦虚容物,消除争端。要学习水的品性,总是处在人们所厌弃的地方,与世无争。要做到“不争”就要去掉过分、奢侈和贪欲,放弃了这些欲念,就代表成全了他人的私心,这便是宽容之心的体现。

老子道德的宽容思想来源于为人处世中的“守弱”心态,尊重他人而约束自己。他主张的“宽容之为德”,不仅是处世之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对人性品格有着很高要求的“海纳百川”的宽容胸怀。

当今社会,为人处世想要一个和谐相存的环境,需要老子宣扬的“上德若谷”的胸怀。从“柔弱无争”做起,与人交往的时候,始终保持一颗谦和无争的心,宽容待人,淡漠得失。秉承这样的处事原则,自然可以帮助人获得和谐。2.谦退是保身第一法: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这是谦退不争的处事原则,不为天下先,得到的结果才是“成器长”。

关于“谦退”的处世之道,可看作老子“柔弱胜刚强”思想的又一种形式。“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在这句话中,老子以人的生死、草木的枯荣为喻,从而说明“坚强”是属于死亡的,而“柔弱”则是属于生存,即所谓“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锋芒太露,在外力面前,往往首当其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可见,柔弱者隐藏锋芒才能得以长久。“柔弱”不是软弱可欺,而是坚韧不克,不过于张扬,懂得收敛,与世无争。

谦退,不是自我放弃,也不是逃避现实。老子所有的“无为、不争、柔弱、退、守”这样的所谓“避世”思想,实则都有对应的进取之心,简单来说,就是以退为进。例如“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衿,故长。夫唯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争”与“不争”相对应,眼中不只看到自己,就更能明白世事;不自以为是,不太过张扬,就更能彰显自己;不夸耀自己,反而能获得功业;不自我矜持,就更能获得长久。只有不与人争,世间才没有人会和他争。“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学会弯曲,才可以保全自己;受到压力,反而更能伸直;洼地才能装得满水,去除旧的才能获得新的,少索取才能多获得,贪多反会被迷惑。所谓谦退保身,与世无争,才会无人与争,相安无事;做到“功遂身退”,自然就达到了“保身”的目的。

道家讲求“虚心”,追求一种自然淳朴、恬淡宽厚的生活。“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为人处世中,要尽量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致,但要坚持生活的清静淡泊不变。与此同时,世间万物还在无休止地变化,我们就可以以静视动,观察其往复的道理了。万物纷纷芸芸,最后回到本根,这个过程叫做清静,然后复归原本的生命,这叫做自然常理。认识到常理,并使言行合乎常理,这是明智。若是不理解常理,或是违背常理,便会招来祸患。正确认识常理,敞开心胸包容万物,才能获得保全之法,见证天道合一,与天道共长久,即便身死,道亦长存。

老子强调致虚守静,强调虚心,教化世人身处虚寂沉静的环境,去看待宇宙万物的变化。他认为万物有一个发展规律,生生不息,无穷往复,希望人们能够了解这个规律,并将它应用到社会生活中。虚其心,知万物规律,方可受天下之善。

孔子曾经不远万里从鲁国赶往周国,向老子请教知识。老子见到孔子非常高兴,为孔子答疑解惑之后,又把孔子引荐给了大夫苌弘。苌弘精通乐理,遂教了孔子一些乐律和乐理,还带孔子参观了祭神的仪典,学习了宗庙的礼仪,这些皆令孔子受益匪浅。

孔子向老子辞行的时候,行至黄河之滨,感到此去万里,相见无期,于是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河水只管东去,不知停歇,今此一别,不知何时才会再度相逢?又由此联想到天下和自身的境遇,“如今天下纷乱,百姓流离,大道不行,仁义不施”。人生短暂,自己却还没来得及为国为民做些有用之事,想到此,孔子不觉感慨良多。

老子则付之一笑,手指黄河之水:“你为何不学习水的德行?”

孔子有些不解:“水有什么德行?”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做人应当如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又能做到与世无争,身处卑贱的最低端,却能惠及经过的世间万物。“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避易趋险,避洁趋垢”,天下谁又能与它争锋?

孔子恍然大悟:“与世无争,这应该就是‘夫唯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吧!”

老子欣慰道:“不错,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就是因为它善于屈居于下。天下柔弱莫甚于水,而水以柔弱之躯却可以抵挡世间坚强之物,这是柔弱者的德行,以柔克刚,是谦退的体现。”

孔子郑重道:“先生所言,弟子终生难忘,自当谨记于心。弟子当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

孔子回到鲁国,三日之内,一言不发,待到说话,却感慨道:“我知道鸟会飞入丛林,鱼会游入深渊,而龙凤不是凡物,飞入云端,我不知它会在哪里。老子的思想犹如神龙游丝,我竟然一点都跟不上,他的学识真的是博大精深,使我非常敬佩!”

为道者以道为法,但道无法言明,没有实体。老子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水是最近接道的。他赞美水的德行,所以教化孔子“上善若水”的道理。

为道者的虚心,如同冬日走在薄薄的冰面上,提心吊胆,小心谨慎,唯恐惊动了左邻右舍。他们自然洒脱,虚怀若谷,心境平静淡泊,神思无拘无束。3.安详是处事第一法:平其心,论天下之事

安详处事,平心而论。老子眼中的安详是从容,是稳重。天下大事,唯变不变,立场不同、身份不同,则看法不同。风起云涌间,又该用何种言论来论说?老子认为,任他瞬息万变,我自岿然不动。处世安详从容,论事平心静气,独立于纷扰俗世,才能泰然处之。“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怕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若海,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世人熙熙攘攘,都是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如同去参加仕途之路的盛大宴席,站在高台眺望美景。而我对眼前所见,却是泰然淡泊,无动于衷。就像初生的婴儿,对世间的一切都还懵懵懂懂。世人所拥有的都有剩余,而我却什么都不足。真的是一颗愚人之心啊。世人风光无限,只有我浑浑噩噩。世人严肃苛责,只有我宽宏醇厚。恍恍惚惚之间,就如同身在波涛汹涌中的大海,漂泊无依。世人精明能干,只有我愚昧笨拙。我与世人唯一不同的就是,我得到了“道”。老子的这番话,体现了他超脱物外,安详处世的心境。

对于世间大事,世人以眼所见,进而身体力行,形成天下大势。老子处世,不是顺应天下大势,更没有逆天而为。他的思想,与俗世无关,因而没有天下,也没有大势。他站在尘世之外,以从容的心态,平心静气地论说天下。因为安详,所以静心,进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老子的安详从容,有股顺应自然、顺其自然的意味。世间有很多事情,无法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思虑太过,未免杞人忧天。老子在处世之中,事无巨细,处处透着从容随缘。

禅院草地上的草枯萎了,小和尚建议老子撒些草籽,以恢复来年春绿的景象。

老子说:“不急,你若有空,随时去买些草籽吧。”

转眼中秋,老子见小和尚抄完了佛经,记起了草籽之事:“这会儿闲下来,去撒草籽吧。”小和尚撒的时候,起风了,风吹着,带走了部分草籽。“师父,许多草籽都被风吹走了。”

老子闭目养神:“没关系,留下来的草籽颗粒饱满,才会发芽。”

草籽撒完了,麻雀却来觅食,颗粒饱满的草籽大都被麻雀吃了。小和尚赶了一波又一波,最后气喘吁吁地说:“麻雀赶不完,草籽都快被吃完了,这下该如何是好呢?”

老子说:“不必担心,草籽很多,麻雀吃不完的,总有小草会长出来的。”

夜里下起了大雨,小和尚又忧心草籽被雨水冲走了,那又该怎么办呢?

老子宽慰说:“通过雨水的浇灌,来年小草会长得更好,雨水把草籽冲到哪里,草籽就在哪里发芽,一切随缘吧。”

来年开春,很多青苗破土而出,没有撒过草籽的空地,也长出了嫩芽。小和尚看到此番景象,高兴得合不拢嘴:“师父,快看啊,我种的小草发芽了!”

老子欣慰地看着眼前的情景,默念了一句:“随喜。”

草籽入地,可以静等发芽;风雨既来,人力无法阻止。既是如此,又何必枉自忧心?劳累心神,却什么都无法改变,不若顺其自然,静待它本应该有的结果。

世人往往做不到安详处世,老子则以旁观者的身份论天下大事,当局者迷而旁观者清,这也是老子超脱物外的思想高度。

还记得那位在函谷关拦下老子的百岁老翁,那老翁鹤发童颜,略施小礼,向老子请教人生:“老朽今年百岁有余,此生荒唐度日,倒也悠闲自在。同龄人皆已作古,他们拼搏一生,开垦百亩良田却未获一席之地,修筑万里长城却困苦一生,曾建数座屋舍却落得个荒野孤坟。而我一生不稼不穑,却未断五谷;一生未受砖瓦之累,却有数间房舍可用来遮风避雨。敢问先生,我是否可以嘲笑他们忙碌一生却无所得,只换得一个早逝呢?”

老子起初笑而不语,只是拿来一块砖头和一块石头,放在老翁面前:“二选其一,不知仙翁会做何抉择?”

老翁拿起砖头:“自然是选择砖头。”

老子又问:“为什么呢?”

老翁得意地发表见解:“那块石头没有棱角,要来何用?还是砖头的用处大些。”

老子也问周围的众人,众人也表示自己会选择砖头。

老子回过头来问老翁:“是砖头的寿命长,还是石头的寿命长呢?”

老翁说:“那自然是石头的寿命长。”

老子泰然一笑:“是啊,石头的寿命长,人们却不选择它;砖头的寿命短,人们却选择它,不过是有用无用罢了。世间万物都是如此,寿命长,于天人无益,天人皆会摒弃,那么长也是短;相反,寿命虽短,于天人有益,天人皆会选择、牵念,那短也是长了。”

老翁顿悟,向老子下拜,以示惭愧和敬佩。

老翁看到的,止于眼前的高寿和殷实的生活,却没有看到作古的同龄人于社会的贡献,从而心生骄纵,惑于荣辱。

老子心态安详,波澜不惊,看得透世间深层的哲理,从而平心静气,直面天下之事。

老子曾提到“居善地”“心善渊”,认为所处之地应当顺应自然。圣人如水,水居下,圣人亦向下。世人皆渴慕荣华富贵与仕途爵位,而老子只求恬静淡泊,泰然清心,不追求金玉满堂,只愿宁静致远。老子心胸如水,静默深远,从容恬淡,游走于天下之间。4.寡欲是养心第一法:潜其心,观天下之理

清心寡欲,是老子“无为”思想的重要体现。老子主张少私欲、去贪心,知足才能常乐。世人多追逐名利、嗜欲无穷,这也是祸患之源、损寿之根。外物的诱导,会改变人的本性,感官的欲望,会减损人的善心。世人若是欲念太多,往往会失去本心,一生受其牵制,轻者浑浑噩噩,重者万劫不复。

老子所说的“清心寡欲”并非无知无欲,犹如苦行之僧,而是规避人的“贪欲”所带来的危害,通过寡欲而清心,从而达到养心的目的,进而潜心静气,以宁静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天下之理。

老子认为,“知足者富”,此处的“富”不是物质上的富有,而是精神上的满足。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然而世人却往往为了物质财富而忽略精神财富,从而助长贪欲,不识“知足”为何物,更无“养心”之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教化世人保持纯洁质朴的心境和本性,摒除贪念杂欲,由此可免劳心忧神,从而潜心静气,面向人生大道。

世人想要潜心静心,首先便要去“欲”。“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在不同的时代,马有着不同的命运,若在太平盛世,马一般用作生产经营活动;若是天下纷乱,战火四起,则战马产马都只能在边境战场上进行。世间存在诸多罪恶和祸患,但罪恶没有大过欲望膨胀的,祸患没有大过不知足的,也没有比总想着要占有更大的过错了。所以,只有懂得知足,才能做到常足。

自然者,无为也。无为者,可致清静也。传承了老子思想的道家也主张“清静无为”,认为若要清静,必须寡欲。这就是说,修道的关键在于“清心寡欲”。“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这是老子的一个问句,意思是,深入人的心灵去洗除杂念,能做到没有瑕疵吗?这实质上是老子的一个观点,即要深入人的心灵,把人的内心直观地比喻成一面镜子,若能把镜面打扫干净,使人的内心不染尘埃,那么世间万物就会呈现出来,为世人所认知。

老子认为,贪欲是通过“五色、五感”对人产生影响,正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色彩太过缤纷,便会使人眼花缭乱;音调过于嘈杂,便会令人听觉失灵;食物太过丰盛,则会导致舌不知味;狩猎之时太过放纵,便会使人心性发狂;而稀有的物品,则会诱人行为不轨。此五色、五感都是世间的诱惑,若是放纵贪欲,不加节制,终会受其所累。因而,“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圣人面对这诸多诱惑,但求吃饱肚子,而不会去追逐声色之娱,如此,才能抵御物欲的诱惑,获得知足安定的生活。老子明白,物欲会对精神造成腐蚀,他一生追求“道”,也是在追求精神层面上的超脱。

世人皆有欲望,即便是圣人也做不到完全无私无欲,但圣人懂得适可而止,能够守住本心。“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默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坚持把水盛满,不如适时而止;锋芒太露,锐势恐怕难以保持。即便是金玉满堂,也无法长久收藏;为富不仁,富贵骄横,那便是为自己埋下祸根。功成之日,懂得收敛锋芒,或是急流勇退以保全自身,这才符合天下大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凡事适可而止,尤其是欲望,世人对于欲望皆趋之若鹜,“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贪欲太过,难免招致灾祸。老子所言,便是这个道理。要寡欲、潜心,才能做到修身养性,达观天道。

沟壑难填,对于欲望,要加以节制。追求欲望是一个相对痛苦的过程,因为“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一个欲望一旦满足,就会产生更大的欲望。追逐欲望的人,整日郁郁寡欢,忧思无寐,从而迷失自我,无法体会知足的快乐。

寡欲可以养心,老子所讲的“寡欲”不是压制自己的欲望,而是适度满足,要在欲望面前守住本心。

老子认为,对于“少私寡欲”,世人当效法“天道”,至公无私。又说:“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遂长焉”,赞美天地、日月和四时“不自生”,它们的运作不为自己,没有半点私心,并以此来教化世人追求“后其身”“外其身”的无私品行。

大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赞其为“玄德”,即潜蓄而不著于外的德行。“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圣人并不存在占有之心,而是尽力惠及世人,所拥有的反而更为充足;圣人尽力给予世人,自己得到的却更为丰富。可见,“寡欲少私”也是提升自己的一种修行。

老子追求的大道,是“无欲”的境界。“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为大。”“道”能做到“衣养万物而不为主”,是因为其“常无欲”,因为“无欲”,故能成其道。

世人无法与圣人比肩,更无法达到“大道”的德行,老子只是教化世人,要效法其“少私寡欲”,不要被贪欲带来的恶果所累,从而做到寡欲养心,潜心观理。5.讷言无为,谨言慎行“勿言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老子教化世人,为人处世需谨言慎行。

对于处世之道,孔子和老子的观念虽然泾渭分明,但对“讷言”却有着相同的主张。“讷言”指不善言谈,也就是“谨慎言语”。孔子说“讷言而敏行”,老子谓“大辩若讷”,皆体现了谨言慎行的主张。

常言道,祸从口出。“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旦失言,给人带来的伤害或许无可估量,也是千言万语都挽回不了的。老子认为,智者必讷言,并把“讷言”看作智慧的体现。智慧的深沉与口才的伶俐不应该同时具备,所以才会有“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主张。

老子的弟子曾向老子请教言行的问题:“天地很公平,使得一些人能言善辩,一些人致力于行,那世人就应该顺应自然,发挥自身的优势。先生说‘大辩若讷’,就是让世人都要谨言慎行,那上天给他的优势又有什么用呢?”

其他弟子听后也都不解:“是啊,就像在朝堂上,文臣善辩,武将致行,若都是少说多做,那又有什么文武之分呢?”

老子听后,捋了捋胡须,欣慰地说道:“善,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听到弟子们的疑问,老子欣慰他们的举一反三,于是谆谆教导:“问得好啊,你们探讨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道理,可你们要知道,天地并没有什么仁义,世间万物在它们面前都是平等的,都如同祭祀用的草狗一样,任由它们自生自灭;圣人也没有什么仁义,百姓在他们面前也如同草狗一般,任由他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不就像是一个风箱吗?它内在空虚却不会枯竭,越是鼓动,产生的风就越多。人也是一样,说的话越多,就越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沉默虚静,把话留在心里。“说到朝堂百官,武将就不用说了,他们领兵在外,除了忠君卫国的心思,就是避免国君对自己有所猜忌。为了避免祸从口出,少说多做,才是保全他们的处世之道。至于文臣,所谓的善辩,是向国君进言纳谏的时候。掌握说话的技巧,把一件国君不愿意接受的事说得他不得不接受,而且还没有办法迁怒于自己,这才是一位文臣应有的学问。善辩重在要言不烦,一语中的,忌讳的是滔滔不绝,言语有失。”

众人听了,这才恍然大悟,纷纷起身下拜,佩服老子的智慧。“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观点,说明老子认为“讷言”可以寡失。“讷言”在老子的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而且“讷言”不仅可以寡失,还可以成信,因此老子主张“轻诺必寡信”,又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言不辩,辩言不善”。可信的话并不动听,动听的话不一定真实。善良的人不善言谈,巧说的人未必善良。所以,“讷言”的人,往往是可信善良的人。

谨严和慎行是并驾齐驱的,二者少其一,便称不上是周全的处世之道。

老子主张“言有宗,事有君”,教化世人言论要有主旨,行事要有根据。这样的认知,使得他的“讷言”更为深刻深沉,而对“慎行”也是大有助益。“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世人所拥有的都有剩余,而我却什么都不足,真的是一颗愚人之心啊!世人风光无限,只有我浑浑噩噩;世人严肃苛责,只有我宽宏醇厚。如同老子对自己的评价,他真的愚笨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世间琐事皆可不为,知不为而不为,是大智慧,正如同老子所说的“大智若愚”。

老子少年时在周学礼,曾拜商容为师。学成之日,拜别商容,临行之前,老子向商容请教可以一生奉为信条的处世之道。于是商容问了老子三个问题,作为老子所问之题的答案。

第一个问题是:“不管什么人,在衣锦还乡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老子回答:“不论是衣锦还乡,还是经过故乡的时候,都应该下车。”

商容说:“说说你的理由吧。”

老子回答:“世人不管有多大的成就,都不应该忘记生养自己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