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航空母舰全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13:21:54

点击下载

作者:潘越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日本航空母舰全史

日本航空母舰全史试读:

前言

20世纪初,人类社会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强力拉动下飞速发展。这一时期对于曾经辉煌的东方古国——中国来说,是屈辱而悲惨的黑暗年代。不到十年之前清政府还拥有一支颇为宏伟、以铁甲巨舰为支柱的北洋海军,却因在甲午战争中被迅猛崛起的日本帝国海军击败而走向了覆亡。而日本由此进入了工业大发展、社会各方面之进步均大为提速的辉煌年代,日本国内上至权贵下至平民,均对未来充满美丽的憧憬与信心,决心付出一切努力建立崭新的东亚霸权帝国。

与依靠信息技术变革的21世纪不同,20世纪初的世界是依靠钢铁、能源、交通等工业技术变革而推动文明快速进步的,且进步的脚步在百余年前显得尤为迅捷,更加让人眼花缭乱,看似先进前卫的事物往往眨眼功夫就已经过时了。以海军军舰为例,1894年中国的北洋海军虽然覆灭了,但其绝对主力——两艘定远级铁甲舰却并没有失败,在大东沟海战中抵挡住了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所有疯狂炮击。如果清政府认清形势,事先为北洋海军添置更多铁甲舰或者为已有军舰添置更多威力强、射速快的火炮,决定中日两国国运的甲午战争很可能会是另一种结局。然而,在甲午战争打响之前,英国便诞生了君权级战列舰,开创了前无畏战舰时代,仅仅九年之后日俄战争便宣告爆发,已经被编入日本海军的镇远号铁甲舰(姊妹舰定远号则被日本人拆得七零八落)在此时已经不能充当作战主力,对马海战时东乡平八郎麾下联合舰队中战列舰的主力是三笠、敷岛、富士、朝日这四艘战列舰(原本是六艘,即“六六舰队”扩军计划中规定的六艘主力战列舰,但八岛、初濑两舰在围困旅顺港时被俄军水雷炸沉)。对马海战的结果,凭借着本方战列舰队更猛的火力、更好的防护——这些优点是由日军四艘主力战列舰相对于俄军四艘主力舰博罗季诺级战列舰拥有更大的吨位带来的,当然也有采用了威力凶猛的下濑火药等新技术武器的因素——日本海军最终取得了史上极少见的辉煌胜利,俄海军罗杰斯特温斯基舰队近乎全灭,而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未损哪怕一艘较大吨位军舰。

日俄战争使日本之国力进一步腾飞,这对其后数十年东亚乃至世界的历史演变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对马海战对于世界海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样无法忽视。英国迅速于战后的1906年建成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无畏级战列舰,于是诞生仅仅十余年时间的前无畏级战舰在刚刚经历堪称辉煌的对马海战后竟然又迅速过时了,大批的钢铁巨兽只好退居二线。又过了仅仅十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1916年,均以无畏型战列舰、巡洋舰为主力的英国和德国的庞大舰队集群终于在日德兰海战中进行了一次不算完美顺畅的铁血交锋——当时全世界没有任何人能想到,这便是世界海战史上大战列舰队会战之绝唱!对马海战毫无疑问对日本海军此后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也有巨大影响——甚至可以说是主宰性的影响。首先,日本海军彻底成了“大战列舰队在决战中取得制海权乃战争胜利之本”这一思想的忠实信徒。其所设想的下一次战争中的首要任务目标,仍然是取得战列舰队会战之胜利,从而夺取广泛海域内必要的制海权,使日本帝国在战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其次,日本海军从此笃信“精强”主义。这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精”是认为己方舰队在整体规模上落后于敌方舰队并不等同于弱势,只要战列舰队中最强的主力战舰在吨位、火力、防护等指标上领先于敌军舰队中的最强军舰,则依靠主力战舰对战取得胜利就能得到海战最终的全面胜利,如同对马海战的情况;另一方面,日本海军又非常迷信新式武器的“强”,如对马海战前日军通过无线电报机掌握俄军舰队动向,迫使其在不利状况下投入交战,而日军威力强大的下濑火药又明显压倒俄军的双基火药,这都是日本海军多年潜心追踪并引入最新科技的成果。最后,日本海军在甲午与日俄两场战争的开始阶段都以不宣而战的偷袭行动先向对手打一闷棍,作为后续战事顺利展开之铺垫,而此种卑劣行径竟得到了欧美国家的拍手叫好。日本海军于是从战略、战术层面上均丧失了对战争道义的顾忌,大力发展灵活、隐蔽、快捷的突击性海战兵器,试图在下一次战争开局阶段照方抓药。

1910年3月,日本首次以自身工业实力建造的战列舰——萨摩型首舰在横须贺海军工厂竣工下水,其吨位竟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超过了英国无畏级,然而其整体设计理念与战斗力指标却完全不能与无畏级比肩。1912年日本又建造河内型,向无畏级学习,主炮口径得到统一,然而两舷炮位的设置方式(造成所有火炮不能同时向同方向开火)、火炮身管长度的不同(造成同时开火时射程有差异等),使其仍然与真正的世界顶级战舰存在差距。日本为弥补差距需要付出巨大代价,于是在1913年再次斥巨资向英国购买战列巡洋舰金刚号(称之为超无畏级),认真学习模仿,自建其后续舰比睿、榛名、雾岛。这“四大金刚”不但成为日本海军新一代的强大主力战舰,傲然于东洋之上,且证明了日本自身造舰实力也已接近世界一流水准,为长门型乃至大和型战舰的诞生打下了坚实基础。金刚型的建造还在进行中,欧洲于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前还属于空中冒险家们手中玩具的螺旋桨动力飞机突然之间成了杀人兵器,并以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更新升级。战前某些最为大胆的飞行员甚至已经尝试驾驶过非常原始的多翼飞机,在铺设了木制临时性平台的军舰上起飞和降落。1910年11月14日,美国飞行员尤金·埃利(Eugene Ely)驾驶一架50马力的寇蒂斯双翼机由伯明翰号轻巡洋舰(USS Birmingham)的临时平台上起飞,1911年1月18日又在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USS Pennsylvania)上大约36米长的倾斜木制平台上安全降落,轰动世界。然而在当时,如此壮举并不被认为具备实质军事意义——在军舰上铺设起降平台既麻烦又使得其舰炮无法使用,而在全世界海军官兵的头脑中,“大舰巨炮”主义是根深蒂固的,为了起降飞机而让军舰丧失开炮的能力当然是不可接受的。飞机转而通过经改造的普通民用船只上舰(民用船舶上层建筑较为平坦,而军舰上高耸的舰桥和笨重的炮塔是对飞机上舰的天然阻碍),同时采用执行任务完毕返回时先降落在水中然后由吊车回收的方式上舰(因飞机降落时所需甲板长度要大于起飞时所需,这样虽然也很麻烦,却可以大大缩短飞行甲板长度),这被认为是最合理的方式。

一战前欧洲的紧张局势促使海军头号强国——大英帝国成为海军航空兵发展的先锋。1912年末皇家海军首先在竞技神号巡洋舰(HMS Hermes,这个名字后来多次被皇家海军使用)上进行了飞机起飞试验。1914年7月,即战争爆发前,英国组建了独立的皇家海军航空队,改造多艘商船成为水上飞机母舰,并利用搭载的飞机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袭击作战,如袭击位于德国境内的齐柏林飞艇基地。排水量7020吨、搭载10架水上飞机的皇家方舟号(HMS Ark Royal,这个名字同样被重复使用)成为世界上第一艘正式建成而非改造得到的水上飞机母舰,并被投入地中海战事中。1916年日德兰海战的结果虽然是德国公海舰队从此不敢出港,但从战术层面上说英国皇家海军的损失要大得多,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即是敌情侦察不力(水上飞机母舰恩加丁号放出的单单一架侦察机没能发挥作用)。依靠军舰搭载飞机(军舰的航速要快于商船,能够跟上舰队的航行)实施侦察的想法开始受到重视,于是1917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艘“形似航母”——还在建造过程中的暴怒号战列巡洋舰(HMS Furious)被去掉前甲板上的炮塔,变成了一艘前半部分是起降甲板,后半部分仍然有舰桥和火炮的混血舰。但是,这样的设计造成飞机的舰上降落过程更加危险,直接导致有飞行员牺牲。由此英国人产生了“全直通式飞行甲板”的想法,1917年末诞生了百眼巨人号航母(HMS Argus,由罗索伯爵号邮轮改造而来),能够搭载20架索普威思杜鹃式鱼雷攻击机——这是世界上第一种鱼雷攻击机。通过搭载战机携带威力强大的鱼雷武器,表明百眼巨人号作为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因其首创的全直通式甲板),已经准备要正式参与到海战当中,依靠空中力量击沉敌军战舰了。但不久之后的1918年末,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结束了,航母的发展脚步立刻缓慢下来。1918年初,世界上第一艘按照一直延续到今日的航母标准(船体本身为军用舰船构造,上层拥有全直通式甲板,保证飞机起降畅通安全)开工建造的航母——竞技神号出现在了英国的船台上。但是也因战争结束,该舰推迟至1923年才最终建成。此时英国人发现,有两个国家已经在海军航空兵领域追赶上来了。一个是首创飞机在舰船上起降,却在此之后进展缓慢的美国;另一个,则是东方的日本。第一章初创若宫丸号、能登吕号、神威号水上飞机母舰

日本海军自明治维新之后全力向英国皇家海军模仿学习,紧紧追随其发展脚步,以至于形成了思维定式,可以简单概括为:英国老师有的东西就是强大的、先进的,我们也要有。举凡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鱼雷艇、潜艇都是如此,航空母舰亦是如此。1912年时,日本海军的主要“功课”是完全摸透英国制造的金刚型战列巡洋舰的一号舰,并自行建造其三艘后续舰。同在这一年,日本海军组建海军航空术研究委员会,在横须贺的追滨设立水上飞机基地,购买了数架外国水上飞机。11月2日海军大尉河野三吉驾驶一架美国柯蒂斯式水上飞机首次飞行成功,这便是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开端。日本海军同时也派出了几名青年军官到法国、美国学习航空技术,其中一位就是后来中岛飞机株式会社的创建者中岛知久平。1913年,日本海军在运输船若宫丸上临时搭载三架水上飞机,参加了当年秋季的海军演习,任务是跟随友军舰队进攻敌方港口(演习目标是九州岛佐世保港),起飞侦察机对其实施侦察,取得圆满成功。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以英国盟友的身份向德国宣战,而实际目的除了夺取太平洋上的一些德属岛屿以外,主要是想夺取德国在东方殖民的根据地——中国山东青岛。由于德远东舰队主力仓皇出逃,躲藏于青岛港湾内的几艘残舰并不值得日本海军兴师动众,但青岛本身的防御体系颇为完备,日本海军对其实施空中侦察是很有必要的。这个任务自然被交给了若宫丸,若宫丸被紧急改造成水上飞机母舰,搭载侦察机,从而开创了日本航空母舰之历史。日本卓越的飞机设计师中岛知久平。他所成立的中岛飞机公司成为日本陆军

主要的战机生产厂商,在日本海军战机制造方面也占有很大的份额

若宫丸原先是在英国格拉斯哥建造的运输船,原名莱辛顿号。1905年日俄战争中莱辛顿号运载煤炭经过对马海峡时被日本海军鱼雷艇截获,日本人认为这些煤炭显然是要运给海参崴的俄国舰队使用,属于违反中立原则的敌对行为,便将该船没收,一开始将其更名为“高崎丸”,后来又更名为“若宫丸”,作为运输船使用。必须在远东地区与日本保持协作关系的英国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若宫丸在日本海军中服役多年,一般从事运送大件物资的工作。日本对德宣战之后,立刻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对若宫丸实施了并不复杂的航空设备改造加装工程,主要内容是在上甲板上设置临时棚顶机库,在前部船舱内设置飞机收容库、火药库等,后部船舱为水兵居住区。作为经改造而成的水上飞机母舰,舰上搭载的当然是带有浮筒的水上飞机,而非需要飞行甲板的普通飞机。其所搭载的水上飞机是法国制造的法尔芒1914双翼式飞机,100马力,翼展19.5米,重995千克,起飞重量1363千克,最大速度96.3千米/时,实用升限3500米。日本引进外国产品后基本会对其进行仿制,即使一开始的仿制所得只是缩水版。法尔芒水上飞机同样如此,日本置换了一部70马力的引擎,将翼展缩小为15.5米,重650千克,起飞重量855千克,成为国产小型版飞机。舰上各搭载1架100马力大型版与70马力小型版水上飞机,分别放置在前后甲板上,另外有2架小型版以机翼拆解状态收容于前部收容库内。作为改造工程的一部分,前后两部起重机的吊臂也延长了。改造工程完成于1914年8月23日,正是在这一天,日本政府宣布德国政府没有对其8月15日的最后通牒做出回答,两国自即日起进入战争状态。

若宫丸水上飞机母舰主要性能参数:

标准排水量:5180吨。常备排水量:5895吨。水线舰体长:111.25米。最大舰宽:14.68米。平均吃水深度:5.8米。动力装置:直立式三胀三气缸蒸汽机1台,圆缸锅炉3台。输出功率:1591马力,单轴推进。航速:10节。燃料搭载量:851吨煤炭。武器装备:40倍口径76毫米炮2门,42倍口径47毫米单装高射炮2门。搭载短艇:7只。搭载舰载机:大型、小型法尔芒水上飞机各1架常用,小型机2架备用,共4架。乘员:234人。降落在青岛的若宫丸水上飞机母舰所属的法尔芒1914双翼式水上飞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飞机被投入战场时只承担侦察任务,开始执行对地轰炸支援任务时只能使用炮弹临时改装的炸弹,而双方的飞行员在空中相遇之初甚至互相没有敌意,产生敌意而互相攻击的第一枪竟然是在空中已谈不上有何威力可言的手枪。后来,各国才将机枪搬上飞机,并研发出射击装置。日本海军赋予若宫丸上搭载机的正式任务同样只是侦察,但也令其进行对地支援的准备,在飞行员座舱两侧设置炸弹装架,可存放由120毫米、80毫米(实际76.2毫米)炮弹改装而来的航空炸弹,其中80毫米的可存放10枚,120毫米的可存放6枚。改造完成后的若宫丸水上飞机母舰停泊于横须贺海军工厂内的若宫丸水上飞机母舰,拍摄于1914年8月23日

若宫丸的舰长是猪山纲太郎海军中佐,舰上有7名飞行员,分别是金子养三大佐、山田忠治大尉、和田秀穗大尉、藤濑胜中尉、大崎教信中尉、武部鹰熊中尉、饭仓贞造中尉。作为日本海军航空兵首支作战部队,这些飞行员在其后发挥了重要作用,最知名的应该是金子养三,有必要进行简要介绍。金子养三被尊为“日本海军飞行员之元祖”、“养育海鹫的老爹”,是江田岛海军兵校30期生,曾乘坐鱼雷艇参加日俄对马海战,战后敏锐地感受到飞机在未来军事上的重要作用并奔走呼吁,遂于1911年作为日本海军第二位飞行员被派往法国学习飞行(日本海军首位飞行员相原四郎被派往德国,但不幸因训练中飞机失事而身亡),并随购买的法国法尔芒水上飞机一同回到日本。在河野三吉大尉实现日本海军史上首次试飞之后,金子养三进行了第二次试飞(1912年11月6日)。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侵占青岛行动,金子养三越发认定海军的前途在于建设海军航空兵,大力呼吁日本海军需拥有万吨级航母,还赴英国学习建造中的竞技神号航母的相关技术,并将大量资料带回日本,为凤翔号航母开工建造并抢先于竞技神号下水服役立下了汗马功劳。金子又参与了日本海军航空兵培训基地选址工作,最终选定了日后被称为“‘海鹫’摇篮”的霞之浦。金子历任横须贺海军航空飞行队队长兼教官、佐世保海军航空队司令、海军大学教官,对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发展壮大贡献甚大。1927年金子养三退出现役,病逝于1941年12月27日(终年59岁)。金子养三能够看到亲手培养的“海鹫”们屠戮珍珠港、击沉威尔士亲王之辉煌战绩,却不用听闻日本海军很快迎来的悲惨失败,可谓生涯完美。1917年7月9日,若宫号正在追滨湾海面进行法尔芒1914双翼式水上飞机搭载试验拍摄于1924年11月15日的若宫号,已经被归类为航空母舰

话题回到若宫丸的青岛进攻行动。1914年9月1日,若宫丸抵达胶州湾,因天气恶劣,无法实施航空侦察行动。9月4日天气条件有所改善,藤濑胜中尉驾驶一架70马力小型机飞上天空,载着侦察员大崎教信中尉,实施了第一次空中侦察实战行动。地面德军用轻武器进行对空射击,藤濑胜连忙驾机返回。第二天(9月5日),和田秀穗大尉驾驶一架100马力大型机再次上天,还带了一些炸弹,侦察员是金子养三少佐,武部鹰熊中尉担任投弹手。该机不但在德军阵地进行了侦察,还确认青岛港内已经不存在德国远东舰队主力舰,然后投掷了几枚炸弹下去,虽然不可能取得值得一提的战果,但这毕竟是日本海军首次从空中使用武器进行战斗——多年前的日俄战争中尽管双方都使用了侦察气球,但气球上的观测员当然是不会直接战斗的。还有一个“第一次”也在同一天发生了——德军照旧用轻武器向日机实施射击,击中日机机翼造成帆布蒙皮破损,和田秀穗连忙掉转机头返回,这是日本海军航空兵飞机第一次在作战中受创。第二舰队司令官加藤定吉海军中将对这次成功行动大加褒扬:“本官深感满意。”其后,几乎每天若宫丸上都有水上飞机起飞实施侦察,偶尔投下一些炸弹,给守军施加心理压力。9月17日,一架日军飞机试图攻击青岛港内德国海军残存的主力军舰S-90号鱼雷艇,虽然没有击中该舰,但碰巧命中了旁边一艘布雷艇并将之击沉,这是日本海军空中力量的第一个敌舰击沉记录。而S-90于10月18日发射鱼雷击沉了甲午战争时的老舰——高千穗防护巡洋舰,这是青岛侵占行动中日本海军的最大损失。曾有人建议让水上飞机携带大量炸弹决死攻击阻挡日军从陆地向青岛港推进的德军灰泉角炮台要塞——此建议如被采纳,神风自杀攻击就会提前数十年到来,但在当时,日本海军飞行员的生命太宝贵了,此建议自然被否决。德皇海军S-90号鱼雷艇若宫丸设计草图

若宫丸的载机注定要创造更多历史。相对于日本陆军5架飞机、海军4架飞机的空中阵容,德军在青岛只拥有1架鸽式单翼飞机,由贡特尔·普吕绍中尉驾驶。这架飞机承担着与日军飞机一样的侦察任务,为德军30厘米要塞炮指示目标,每次这架孤零零的德军机飞过来,攻城日军都要赶忙去找个地方躲避炮弹。鸽式单翼飞机不像水上飞机那样带有沉重的浮筒,所以机动性远比后者要好,贡特尔中尉尽管只有手枪和小炸弹能够使用,但毫不畏惧人多势众的日本飞机。9月30日,若宫丸在崂山湾水域左舷触发德军水雷,舰体被炸开一个大洞,被迫靠向岸边,在水中坐底,丧失机动能力。这个情报为德军所知后,10月2日,贡特尔中尉便驾机前来向动弹不得的若宫丸投下了两枚炸弹,但并没有命中,日军连忙向空中猛烈开火,贡特尔不得不逃走。经过几天紧急修理,若宫丸终于摆脱水中坐底状态,缓慢驶回佐世保接受进一步修理。虽然11月中旬若宫丸结束修理再度返回了青岛,但德军已经在11月7日投降,所以若宫丸的一战战斗——也是其整个生涯中的战斗——已经结束了。若宫丸回国时,其舰载水上飞机都转移到了青岛附近的海滩上,一直泡在水里,有任务就直接从水中起飞。10月13日,发现贡特尔中尉的鸽式单翼机又在空中活动,日本陆军和海军的飞机起飞,在空中包围了它,双方缠斗了两个小时。德军鸽式单翼机凭借着优秀的机动性以及贡特尔本人娴熟的技术成功脱退,日本人无功而返。这是日本海军史上首次空中格斗战。10月22日,日军飞机再度追击贡特尔中尉,又一次无功而返。眼见手上这些飞机都不顶用,日军紧急从国内民间征调更新的飞机前来,但飞机还没开始运送,青岛进攻战役便结束了。

回国后的若宫丸于1915年6月1日正式成为军舰,舰名从“若宫丸”改为“若宫”,划归二等海防舰类别,舰艏设置日本军舰独有的菊花纹章,首任舰长是山内四郎大佐。1916年4月1日,横须贺海军航空队作为日本海军第一支正式海军航空队组建起来,仍然全部使用水上飞机,所以继续配置在若宫上进行训练。1917年若宫实施了改造工程,临时帆布机库改为铁架木板机库,前后桅之间设置了可将飞机机体水平移动的机构,两舷护板改为可拆卸式。1919年,若宫又在前甲板上铺设了一条长18米的临时飞行甲板,用于陆基飞机上舰替代水上飞机的试验,所使用的试验飞机是英国制造的幼犬式战斗机。日本第一艘正式航母凤翔号于1918年列入建造计划,若宫在这段时间进行的试验都是在为凤翔号做技术准备。1920年4月1日,日本海军新设“航空母舰”这一舰种(尽管“航空母舰”这四个字后来也传入了中国,但两国对其简称是不一样的,中国简称其为“航母”,日本简称其为“空母”),若宫作为日本第一艘航空母舰被载入史册。6月22日,桑原虎熊海军大尉驾驶英国幼犬式飞机成功从若宫临时飞行甲板上起飞,成为日本海军从舰上起飞的第一人。随着正规航母建设的不断推进,若宫虽然还在进行一些小改造,如在舰桥上设置探照灯等等,并在1925年配备给佐世保镇守府成为警备舰,但实际作用日益下降,舰体老化,终于在1931年4月1日被除籍,同年11月26日被出售给佐世保的船商,次年解体。日本海军第一艘航空母舰的生涯至此终结。1920年时的若宫号侧视线图贡特尔·普吕绍(右)与他的朋友在一架双翼机前合影,这架双翼机被命名为青岛号德国第一种大规模生产的作战飞机——鸽式单翼飞机

若宫逐渐退出现役,以凤翔为首的直通甲板航母开始服役,但日本海军仍然希望拥有水上飞机母舰伴随舰队行动,于是在1924年改造了一艘给油舰能登吕,使其成为新的水上飞机母舰。能登吕原本是大正后期的“八八舰队”方案中计划建造的七艘给油舰中的第一艘,其任务是从美国将购买的重油运回日本,并同时进行海上燃料补给。1919年11月能登吕在神户川崎造船厂开工,次年8月竣工。能登吕从船型上来说比若宫要大得多,其动力舱室位于船体后部,船体前中部是重油储舱。1924年,将能登吕改造为水上飞机母舰的工程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始,基本是在若宫改装经验的基础上实施的。首先将舰艏楼和舰桥之间以及舰桥舰艉上层建筑之间的前后上甲板设为水上侦察飞机的停放空间,其上方用铁架拼木板做成顶盖,成为机库,右侧是开放的。前后甲板上设置起重吊臂,可以将水上飞机从机库右侧送进送出。后甲板上还设置有飞机发动机简易修理厂。能登吕保留了中前部船体内的重油储舱,所以仍然可以作为给油舰使用。舰艏楼甲板下方和中部舰桥下方船舱内设有航空汽油库,除此之外还有兵员居住区、整备工厂、各种货品仓库等等。为了防止强风造成飞机破损,舰艏楼甲板与机库顶盖前端进行了遮盖,但这样一来阻力增大,导致航速稍有下降,且机库顶盖也遮挡了舰桥视野,因此改造后又不得不马上在前桅下方、机库顶盖上设置辅助舰桥。能登吕最初设计搭载十四式水上飞机常用4架、备用4架,1929年更改为常用6架、备用2架,并再搭载1架十三式水上教练机,总数达9架。1932年,备用的2架十四式水上飞机和1架十三式水上教练机更换为3架九〇式水侦(其中1架备用),总数仍为9架。1933年变更为九〇式二号二型水侦8架。1937年又更换为九四式、九五式水侦,仍然是常用4架、备用4架,但由于这些水上飞机的体积更大,于是铁架木制的机库顶盖被拆除,舰载机就露天停放于甲板,同时拆除的还有失去必要性的辅助舰桥。原先的6座宫原式燃煤锅炉改为了4座吕号舰本式煤油混烧锅炉。由于能登吕号仍然可以执行从美国运载进口重油的任务,该舰在1937年参加入侵中国行动之前没有配备任何舰炮或机枪武器。在若宫上进行临时甲板起飞试验的就是这种英国索普威思公司生产的幼犬式战斗机

能登吕水上飞机母舰主要性能参数:

标准排水量:14050吨。常备排水量:15400吨。水线舰体长:138.68米。最大舰宽:17.68米。平均吃水深度:8.08米。动力装置:直立式三胀往复式蒸汽机1台,宫原式燃煤锅炉6座(后改为吕号舰本式煤油混烧锅炉4座)。输出功率:5850马力,单轴推进。航速:12节。燃料搭载量:1350吨煤炭,可运载重油8000吨。武器装备:1937年后加装40倍口径76毫米炮2门、12毫米机枪约20挺、7.7毫米机枪若干。搭载短艇:4只。搭载舰载机:1937年后改为水上飞机九四式、九五式水侦,总数8架。乘员:约250人。1943年停泊在基地进行修理的能登吕号水上飞机母舰

若宫虽然创造了一系列纪录,但整个生涯中只参加了青岛侵占行动,相对而言能登吕的履历要丰富得多,不过似乎也倒霉得多。首先是在1931年9月,能登吕跟随联合舰队停泊在横须贺7号码头,9月5日清晨舰上半数官兵正在做早操(其他一些官兵上岸去放假游玩了),突然舰体前部发生爆炸,将不少人抛入海中,造成10人死亡,23人受伤。调查发现是航空汽油库的挥发油气泄漏,造成数名水兵中毒昏厥,此时舰船损管的基本知识还未普及,有水兵贸然打开排气装置试图通风,结果电机开启的电火花反而引爆了油气。所幸舰体损伤并不严重,经过修理复原,能登吕很快参加了1932年初的“一·二八”上海事变,事变发生后的第二天即1月29日的清晨,能登吕上的6架水上侦察飞机迅速起飞,携带炸弹轰炸了十九路军阵地。整个“一·二八”事变战事期间,能登吕号舰载机队实施了多次侦察、轰炸行动,颇有功劳。战事结束之后,能登吕在中国沿海许多地方进出活动,维护日本侵略利益。1934年6月1日,日本海军新设“水上飞机母舰”的军舰类别,能登吕由原先的特务舰(给油舰属于特务舰的下属舰种)正式被划归为水上飞机母舰类,并在舰艏设置了菊花纹章。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第二次上海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打响,能登吕于10月1日编入第三舰队第三航空战队参与侵华作战,随后又在12月1日编入第四舰队第四航空战队,首先在青岛海域为登陆日军提供侦察、小规模轰炸的支援行动,后转向华中、华南地区继续作战。能登吕号舰载机队经历的最激烈战斗是在1938年2月24日,当天能登吕号与同属第四航空队的友舰衣笠丸特设水上飞机母舰一道派出九四式、九五式水侦总共18架,试图轰炸广东南雄机场,与12架中国空军飞机进行了一场空战,战斗中双方各自损失了2架飞机(日军损失的是2架九五式水侦)。刚刚降落的川西九四式水侦准备起飞的川西九五式水侦拍摄于1931年的能登吕水上飞机母舰

随着侵华日军的脚步向中国广袤腹地迈进,水上飞机的用武之地渐渐变少。能登吕虽然于1940年11月和神川丸特设水上飞机母舰一起被编组为第六航空战队,但在1941年7月将舰载机全部转移给了富士川丸特设水上飞机母舰,不再承担起降飞机的职责。按理说,这艘老舰到了退役的时候,但几个月后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能登吕又一次上阵,以其诞生之初的给油舰身份执行运输任务。日军在战争一开始便极迅捷地直扑东南亚,夺取了荷属东印度(今印尼)的婆罗洲油田以维持战争,能登吕号的任务便是从婆罗洲一次满载8000吨石油运回日本,其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但日本海军只想着快速进攻,在短时期内结束战争,却没有想到中途岛战役惨败、瓜岛战役陷入消耗性僵持,且很少关注对维持国内工业运转、前线军舰活动极其重要的油船的保护问题。随着美军潜艇部队的壮大(和鱼雷的改进),对日军交通线的水下绞杀终于自1943年开始了,能登吕当然也成为目标。1943年1月9日能登吕在穿越望加锡海峡时遭到美军雀鳝号潜艇(SS-206)的攻击,舰艉被一枚鱼雷炸损,被拖往新加坡紧急修理,随后返回日本。8月完全修复,立刻又前往前线,不料9月20日又在特鲁克海域遭美军黑线鳕号潜艇(SS-231)攻击,在特鲁克进行紧急修理后,返回本土大修,至1944年5月才再度返回前线。谁知有一有二就有三,6月29日能登吕又在新加坡海域被美军三叶尾鱼号潜艇(SS-249)攻击,被3枚鱼雷命中!不幸之中有大幸,能登吕居然还是没有沉没,又在新加坡大修。此时美军的远程轰炸机已将新加坡纳入攻击范围,11月5日能登吕被美军空中投掷的炸弹命中,虽然没有沉没但已满身窟窿,无法再出港了。能登吕号作为水上油库苟延残喘到战争结束,英军接收了包括能登吕在内的新加坡日军残舰,于1947年1月12日将其沉没于马六甲海峡。停泊于佐世保军港内的能登吕,于当年6月1日正式归类为水上飞机母舰,拍摄于1934年由这张照片可以清楚看到能登吕在铁架之间拼接木板做成的机库顶盖摄于1929年3月16日,在广岛湾进行训练的能登吕,正在使用起重吊臂回收一架一四式水上侦察机1933年时的能登吕侧视线图1938年时的能登吕侧视线图

能登吕给油舰诞生于“八八舰队”案中的7艘万吨级给油舰建造计划,同时日本海军还向美国订购了1艘万吨级给油舰,后来也改装成为水上飞机母舰,这便是神威号。金刚号战列巡洋舰是日本海军向国外购买的最后一艘大型主力作战舰只,而神威号便是日本海军向国外购买的最后一艘大吨位船只。日本此时的造船技术当然是可以应对万吨级运输船体之建造的,然而其仍于1920年向美国新泽西州的纽约造船厂发出此份订单的理由,在于该舰采用了极为新奇的涡轮—电力推进动力系统,日本海军试图尝试一下该技术是否有前途——尝试的结果自然是它在当时并不实用。神威号成为日本海军史上第一艘采用电力推进动力的军舰,但高效率的军舰电力推进系统直到近年才真正成熟。得到日方订单,纽约造船厂于1921年9月开工,整一年后竣工,神威号驶抵日本之后于1922年12月15日加入日本海军服役,随后作为给油舰执行运油任务多年。1932年能登吕号参与“一·二八”上海事变,表现卓越,日本海军遂决定立刻另找一艘给油舰改装为水上飞机母舰,增强水上飞机部队的战力。神威号的吨位体积比能登吕号更大,改装之后的战斗能力显然也将更高,遂被选中实施紧急改装。1932年12月改装工程在浦贺船渠开始实施,至第二年2月完成。攻击能登吕号的美国海军雀鳝号潜艇攻击能登吕号的美国海军黑线鳕号潜艇攻击能登吕号的美国海军三叶尾鱼号潜艇

神威号参照能登吕的样式,在前后甲板上加装右侧开放进出的机库,但机库顶盖采用了更坚固的钢板遮盖。1933年又在舰艉安装了德国发明的卷网式载机回收装置,该装置可在海面上拖开30米的帆布网,水上飞机在水面上滑行到网上,就可以用舰艉专用的同波高起重机(也从德国进口)很快地吊回舰上。这个装置只能在海况条件良好、航速8节以下时使用,因此在1938年被拆除了。该装置也曾计划在千岁型航母乃至大和型战列舰上使用,但后来实际再次装备的只有瑞穗号水上飞机母舰,且同样很快就拆除了。

神威号水上飞机母舰主要性能参数:

标准排水量:17000吨。常备排水量:19500吨。水线舰体长:151.18米。最大舰宽:20.42米。平均吃水深度:8.53米。动力装置:刚建成时采用美国柯蒂斯式涡轮机、GE公司电力推动系统,1939年改为吕号舰本式煤油混烧锅炉4座。输出功率:8000马力,双轴推进。航速:15节。燃料搭载量:2542吨煤炭,可运载重油10000吨。武器装备:40倍口径76毫米炮2门,1941年后变更为50倍口径三年式140毫米单装炮2门、40倍口径76毫米炮1门。搭载短艇:4只。搭载舰载机:计划搭载九〇式水侦12架(常用6架,备用6架);实际搭载机种为九四式、九五式水侦共8至9架。乘员:324人。

1934年6月1日,神威号水上飞机母舰划归水上飞机母舰类,在舰艏设置菊花纹章。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神威号编入海军第三舰队第十二战队,前往华东方面实施侦察和对地支援。9月12日一架属于神威号的九五式水侦在南京附近空域遭到中国空军战机攻击,坠入长江,飞行员阵亡。神威号继续在中国沿海作战,武汉会战期间甚至深入长江,具体任务有侦察中国军队布防情况、炮台位置、江面布雷情况等。武汉会战结束后参与战事的机会减少,神威号回到横须贺,计划再度进行改装,以便搭载最新型的零式水上观测机和零式三座水侦,但该计划还未实施便被中止。1939年,日军决定将神威号改装为飞行艇母舰。日本是战前世界上飞行艇即大型远程水上飞机研发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川西航空机会社研制的九七式、二式水上飞行艇与美国的卡特琳娜水上飞机齐名,在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体积庞大的飞行艇不可能吊装在母舰上,神威号作为飞行艇母舰的任务是为飞行艇基地运送各种补给物资,提供维修服务,而舰上本身不再搭载水上飞机,因此水上飞机机库等设备全部被拆除,前部加装了木制挡板的临时住舱,可住200名人员并存放飞行艇用补给设备,同时其动力系统由涡轮—电力推进改为普通的煤油混烧锅炉推进。完成飞行艇母舰改装的神威号继续执行运输任务,迎来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拍摄于1937年的神威号水上飞机母舰1934年(上)和1941年(下)的神威号侧视线图拍摄于1933年2月13日的神威号水上飞机母舰,停泊于横须贺港内神威号在侵略中国作战期间停泊于九江湖口附近的江面上,摄于1938年秋。其舰艉的卷网式载机回收装置已经被拆除,显得更为整洁拍摄于1933年12月4日的神威号,正在东京湾内进行卷网式载机回收装置试验

开战时,日本海军中已服役的大型水上飞行艇实际上还只有二式的前作——九七式飞行艇,二式在开战后的1942年2月5日才正式投入使用。百余架九七式飞行艇只归属于两支部队,即横滨航空队与东港航空队,神威号飞行艇母舰就是配属给横滨航空队的。神威号先赶到日本所控制的南洋诸岛中最南端的马朱罗岛,12月6日为抵达的横滨航空队的飞行艇补给燃料。7日日本海军在该舰上举行开战动员大会。7日晚上全部飞行艇一起升空,去拉包尔附近的岛屿实施轰炸行动(定于日本时间12月8日早上即攻击珍珠港的同时实施轰炸),不过由于通信问题(渊田美津雄在珍珠港上空发出的“突突突”行动信号传回了联合舰队司令部,却没有接着传到神威号上来),飞行艇队不知情况如何,只好又带着炸弹回来了。9日早晨总算成功实施了空袭行动,其后转而轰炸威克岛。神威号以老朽的舰体满载着横滨航空队的人员与器材,以仅仅8节的航速于12月31日前进至特鲁克基地入港抛锚,1月4日进行了它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第一次战斗——几架英国制轰炸机夜间前来空袭特鲁克,尽管其他日军军舰都实行灯火管制,处于完全沉默状态,神威却由长谷部喜藏大佐指挥,向空中打出了不少7.7毫米机枪子弹,而这当然毫无效果。顺便一提,长谷部舰长曾在开战动员会上明言:“我舰是没有武器的(指此时神威已经没有舰载飞机,而不是没有舰炮和机枪)。在被敌人发现之前,就要开始行动(即要尽早逃跑)。”没承想他事到临头却是乱打一气。拍摄于1933年11月3日的神威号,停泊于横须贺港内,可见舰艉用于卷动水上飞机进行回收的滚筒装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