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尔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02:11:04

点击下载

作者:林万里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纳尔逊

纳尔逊试读:

出版前言

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曾经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是他的散文《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作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蓬勃朝气,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

或许是受到梁启超先生的感召,1908年冬天,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推出了一套系列丛书——《少年丛书》,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这是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部历史人物类学生课外阅读丛书。首任编辑和作者是林万里,第二任编辑是孙毓修,孙毓修是这套丛书的主要作者,后期加盟写作的骨干还有国学大师钱智修。他们都博览中外,以精准而严格的眼光审视中外古今文化资源,选取其中有益于少年儿童精神世界的材料,予以整合,编写成册。这套书出版以后,广受少年儿童的欢迎,每册前后加印达几十次,若整套书累计,恐怕达到数百次之多,发行量之大,影响力之广,在二十世纪的人物传记类图书中堪称罕见。《少年丛书》前后出版了近三十余种,每一册传主为一位中外历史名人。我们在全国各地经过多方的搜寻,共得二十八册,其中中国名人十五位,外国名人十三位。每篇先叙述名人的生平传记,后加以作者的评论,根据时事,启发少年,借以激励少年树立远大志向,明确奋斗目标,成就健全人格。著名作家茅盾在阅读这套书后曾评论说:“记事简明,议论正大,阅之足以增长见识,坚定志气。”这套出版之初即为砥砺少年志向的书影响了当时无数少年儿童由此走上振兴中国之路。著名作家张天翼、赵景深、陈伯吹等,都曾深受这套书的影响。《少年丛书》的三位作者,都是当时学贯中西的通儒,不仅有深厚的国学功底,也有睁眼看世界的非凡眼光。撰写本套书册数最多的孙毓修先生,他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目录学家、藏书家、图书馆学家。他同时还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除了《少年丛书》,他还先后主编出版《少年杂志》、《童话丛书》等,被茅盾誉为“中国童话的开山祖师”。

另一位作者钱智修,浙江嵊县人,字经宇,是著名的国学大家,博古文学家,东方学派思想家。他在学时,就以“国学国文湛深,文章洛阳纸贵”赢得尊敬,并被上海多家进步报馆争揽为特约撰稿人。1911年毕业后,他应编译所长高梦旦之聘,担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辑。1920年7月他任《东方杂志》主编,长达12年,是该杂志有史以来任期最长的主编。他还参与编辑《辞源》及《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931年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秘书长。

第三位作者林万里是民国年间著名的报人,原名獬,又名白水,字少泉。他幼承家学,又拜名士高啸桐(商务印书馆创始人之一)为师。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他在杭州参与创办求是书院、养正书塾、东城讲舍、蚕学馆4所新式学堂,任求是书院总教习;后任《杭州白话报》主笔,宣传新思想。光绪三十年(1904年),他出任《警钟日报》主编,宣扬孙中山及其领导的革命,后追随孙中山。帝制取消后,林万里重操新闻旧业,创办过多份报刊。

鉴于每位作者独有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热点,每位编者对人物都有自己的选择。孙毓修所撰写的大部分是中国历史名人,而且写作的视角也非常独特,如其所写的《玄奘》是一个历史人物,而不是《西游记》中的唐僧。现代的普通读者对玄奘的了解绝大部分是来自于《西游记》等小说,而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却鲜有人知——玄奘取经并非唐太宗支持,相反还受限于当时的法令,他冒着生命危险才得以出境。这就需要有人为读者打开另外一扇窗户,还原真实的玄奘,而不是小说中的文学形象。茅盾先生对孙毓修所写的《玄奘》评价很高:“可以说是内容翔实,深入浅出,既宜于少年阅读,也使成年人增加历史知识。”再如《苏秦》,作为一位著名的辩士,《史记》必然为之列传。孙毓修在写苏秦游说各国发言的时候采用了《史记》中记载的史料,而在后面的评论部分对苏秦的表现作了恰当的点评,分析苏秦游说秦、燕、赵、韩魏、齐楚的过程,阐述了苏秦辩术策略的不断提高。对于国外人物的选取,孙毓修也是偏爱励志型的,如德谟士,从一个小人物成长为大演说家;彼得大帝,从受制于人,成为欧洲赫赫有名的皇帝。

另一位作者钱智修,先后写有《林肯》、《苏格拉底》、《拿破仑》等,这些都是西学东渐后中国人十分崇仰的外国名人。值得注意的是,钱智修秉承严复所主张的信、达、雅翻译原则,特别讲究传记所含的真实性。他所抒发、张扬的传主虽然都被列为人们仿效的楷模,写法却不做作,更没有为了塑造人物形象而更改史实。

林万里所写的外国传记和钱智修的作法大致相近,即在第一章抒发己之传记宗旨,后文谈及传主读书之术、治学之道与其行事风格,并进行了点评。此外还有其他人关于传主的言论,更有编译者自己的评论,以引导少年儿童正确地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一味盲从。《少年丛书》的最大特色,就是“记事简明,议论正大”。书中除了记叙人物的生平故事之外,作者的评论也让这套书大为增色。其议论宏富,既能够结合少年的成长特点,指明如何学习书中人物的优良品质,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对于引导少年如何立志修身,大有裨益。

这套书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全部用文言文写作,语言凝炼,文笔流畅,保持了中国传统作史传的鲜明特色。当时,白话文风已经悄然兴起,而作者能够不从时髦,采用文言写作,甚为难得。以至我们今日再读此书,依然能够体味到文言笔法的无穷魅力。然而考虑到近百年来,国人的文言文水平已经一落千丈。今日的大部分少年,阅读文言文尚有一定困难,因此我们特别组织人员,将全套书进行了白话翻译。尽管我们做了最大的努力,文言文的神韵依然是难以用白话表达出来。因此,我们希望少年朋友通过阅读这套书,体会文言文的独特魅力,进而热爱和学习文言文。《周易》有云:“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说的就是多学习古人的嘉言懿行,对我们修身立德至为重要。古人尝言:“童蒙养正,少年养志,壮年养德。”少年时期是人生至为关键的时候,这个时期树立什么样的志向,以什么样的人为榜样,往往会决定一个人未来的人生成就。而一个人少年时期读的书,也足以改变他的一生。在今日少年课外读物良莠不齐的状况下,《少年丛书》堪称鲜有裨益少年的优秀读物。若今日的少年,能够认真研读这套《少年丛书》,对于树立远大志向、培养健全人格、完善道德情操将大有裨益。或许,今日的风华少年,即是将来成就伟业的千古豪杰、泽被世人的大圣大贤。勉哉!勉哉!

为什么要读名人传记——《少年丛书》白话语译序

我从小很喜欢读书,可是,因为身处偏僻山村,小的时候却无书可读。那个时候,家中只有父亲买的一本《古文观止》,儿时翻阅过无数次,虽看不太懂,却记忆深刻。有人说,儿童时期读的书,一生也难以忘记。此言确实不虚。

没有想到的是,儿时无书可读的我,日后竟然投身于出版业。今天,我国的出版业已经非常发达,给少年儿童读的书也非常多。可是,若细心寻求,真正的好书却是少之又少,尤其是给少年儿童介绍历史文化的书。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与这套百年前的《少年丛书》结缘,这套当初专为少年而写的中外名人传略,让我眼界大开,没想到,百年前的前辈们,竟给少年们创作出如此优良的传记读物。要知道,给少年儿童写作,比给成年人写作更难,尤其是给人物作传,既要符合历史史实,不可随意编撰,又要注意引导青少年如何取其长,避其短,以免误人子弟。因为,作为历史人物,不可能处处皆堪为今人楷模。这就需要作者要极富有爱心、责任心和严谨精神,才能让读者从中获得纯净的人生智慧。可以说,目前各种写给青少年的人物传记,很少能与这套《少年丛书》相提并论的。

这套书中的二十八位中外名人,大多数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但是对于他们的生平事迹,也许就知之甚少了。读了他们的传记,方知欲为圣贤豪杰,需下一番苦功夫才能有所成就。“人人皆可为尧舜”,说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圣成贤的资质,然而虽有圣贤之资,也需后天的不懈努力,方能成就一番伟业。所以,这一套书作者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读者了解一下名人轶事,而是以伟人的事迹启迪和激励少年朋友,树立人生的志向,汲取这些英雄豪杰的人生智慧,修身立德,练就自身本领,最终成为造福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

这套书虽然是写给少年看的,并不意味着就不适合大人阅读。大作家茅盾就曾大力推荐这套书。现在的青年人,乃至家长、老师,若能读读这套书,对于人生事业,教育子弟,也是大有益处的。可以说,这是一套老少皆宜的好书。《少年丛书》在当时之所以大受欢迎,销量巨大,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这套书每册文字量不大,文笔流畅,史实可靠,评议精彩,这都是许多普通名人传记所不具备的。因此,这套书深受读者欢迎,也就不难理解了。

读名人传记,重在学习名人的智慧和经验。正如文天祥所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有涯,知也无涯,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寻求到人生的价值,获取人生的智慧,而不浪费光阴?《少年丛书》中的这些圣贤豪杰,就是我们的榜样。他们身上伟大的人格,比如孝友、善良、爱心、坚毅、勇敢等等,这些人性的光辉,都是我们的学习之处。

我们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将这一套书作了白话语译,希望今天的少年们,能够喜欢阅读并且从中汲取智慧。若能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够有所收获,那就不负当初写作这套书的三位老前辈的一片苦心,而我们的工作也就没有白做了。

这一套书规模宏大,在校对和语译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错误,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少年丛书》语译小组主编萧祥剑第一章绪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此失败之英雄语也。虽然英雄本无失败成功之别,但观其所建之事业,所抱之志趣,所历之境遇,有英雄之价值,便可称为英雄。其失败与成功,不足论也。故学英雄者,亦但学其英雄而已。不可弃失败之英雄,而重成功之英雄。

且自古为英雄者,亦断无豫计成败之理。倘豫计成败,则成功之英雄,谁不乐为?人人乐为,则英雄不贵矣。故英雄者,希望成功则有之。若谓英雄皆有豫计成功之心,则倘遇时势之不顺,未必有成功之望者,岂遂裹足不前乎?然则揣英雄之心,不过希望成功而不惧失败而已。

读失败英雄之传,而使人悲;读成功英雄之传,而使人喜。读失败英雄之传,而使人起敬;读成功英雄之传,而使人起慕。若夫又失败,又成功,使读者忽而可悲,忽而可喜,忽而起敬,忽而起慕。论其个人之利害,则百战而死;论其事业之伟大,则上足以张国家之威,经百年而不衰,下足以传其名誉,更万代而犹不朽,一国人崇拜之,世界之人亦莫不崇拜之。此其人不特一国所罕有,即世界亦罕有之,不特今日所罕有,即数千年以来亦不多见。吾于古今中外得一人焉,即英国海军将军纳尔逊是。少年人读英雄传,最喜战争之英雄。纳尔逊者,即世界战史上最大之人物也。“出征还没取得最终的胜利就含恨而死,常会使后世的英雄们对此泪湿衣襟”,这是失败的英雄常说的一句话。然而不以成败论英雄,只要看他所建立的事业、所怀有的志向、所经历的遭遇,有英雄的价值,便可以称他为英雄。他是失败还是成功,不值得考虑。所以向英雄学习,也就是学习他如何成为英雄罢了。不可以排除那些失败的英雄,而只重视那些成功的英雄。

况且自古成为英雄的人,也绝对不会有预料自己能否成功的想法。倘若预料出成败,那么成为一个成功的英雄,谁不乐意呢?人人乐意,那么英雄就不尊贵了。所以有希望成功的心就可以有英雄。假如说英雄都有预计取得成功的心,那么倘若遇到不利的形势,未必有成功的希望,难道就裹足不前了吗?那么揣测英雄的心,不过是希望取得成功并且不怕失败罢了。

读失败英雄的传记,会使人悲伤;读成功英雄的传记,会使人高兴。读失败英雄的传记,能让人肃然起敬;读成功英雄的传记,能让人心生羡慕。如果一个英雄既有失败,又有成功,就会使读者时而为他悲伤,时而为他高兴,时而对他肃然起敬,时而对他心生羡慕。有没有一个人,说他厉害,身经百战、壮烈牺牲;说他的事业伟大,上能彰显国家威望,几百年都不衰落,下足够能使他的名声荣誉传扬下去,更换几万代也不隐没,同一个国家的人崇拜他,世界上的人也没有不崇拜他的。这种人不只是在一个国家少有,就是在全世界也是少有的,不只是在当今少有,就算是几千年来也很少见。我从古今中外的人物中找到一个这样的人,他就是英国海军将领纳尔逊。少年人读英雄的传记,最喜欢的就是战争英雄。纳尔逊,即是世界战争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第二章纳尔逊幼年时代

黄沙蔽野,铁骑若风,白浪滔天,弹丸如雨;或陆战,或海战,此为国家所难免之事。盖战争为国家之生命,欲存国家之生命,则不可无战争。而英雄之生涯,亦大半在于战争之里。

肝胆照日月,叱咤生风云。此等英雄,虽不能百年长生,而今日读其历史,犹如闻其声,而见其人。呜呼!英雄虽死,其功业与名誉实不死者也。

距今百年前,有一空前之大海战。当炮火满天,弹花溅肉,鲜血淋漓,气息奄奄之间,尚呼曰:“叩谢苍天!余为国家殉!”呜呼!是即海军大将纳尔逊临终之言也。

饮露飧霜,栉风沐雨,常为炮声惊破其酣梦者,纳尔逊海上之生涯也。呜呼!彼为国家牺牲,虽经百战受万创,而毫无惧色。英雄气概,至今犹可想见。

西历一千七百数十年之间(约当我乾隆嘉庆之时),法国有一大英雄名拿破仑者,欲藉其兵力,吞灭欧洲全境。各国合力与战不能胜,不得已皆俯首帖耳,降伏于彼之膝下。独英国不服其威力,且屡困之。遂使绝世英雄,不得张势力于欧洲大陆之外。当时英国舰队之指挥官,即纳尔逊也。连战二次,悉碎敌舰。当年之英雄,实一千七百五十八年(乾隆二十三年)九月二十九日,在英国某州某村扬呱呱之声者也。

纳尔逊父名欧特曼,为美国某州教徒,母名萨克林。萨克林之兄,为海军将官。当纳尔逊九岁时,萨克林因病逝世,其兄以萨克林不及见子成立而卒,心甚怜之,因访欧特曼,谓欲携纳尔逊归,自任其教育,以慰萨克林之心。时纳尔逊尚肄业于小学校也。

日月易逝,转眼三年,纳尔逊十二岁矣。冬期休假,自学校归,见新闻纸上,载有其舅氏将为某军舰之舰长,此舰有六十四门大炮。纳尔逊读新闻既罢,志意慨然,遂起愿为海军军人之思,因请于其父,愿随舅氏偕往,且自誓曰:“儿已决心欲为海军军人,虽处极不利益之地,亦必不肯中途而变志。”父许之,乃告其舅氏,令携纳尔逊同赴军舰。

观英雄如观生龙焉,海天苍茫之里,忽现一鳞一爪,人可想象其为龙也。而英雄幼年一二遗事,实与龙之一鳞一爪出没于云雾间者无异。故欲观英雄之全体,先观其少年时一二遗事,即可知其不凡矣。纳尔逊幼时,一日随一牧童游于野外,日中忘返,家人虑纳尔逊失道,急出寻之,见纳尔逊坐于河岸,谈笑自若,无忧惧之色。及归家,其祖母问之曰:“儿独不因恐惧饥饿而思家乎?”纳尔逊闻而大疑,特问其祖母曰:“恐惧乎?小子实不知恐惧为何物也。”

某年冬日,纳尔逊从其兄往学校。至中途忽遇大雪,纳尔逊遂与其兄同归。其父告之曰:“儿若因大雪不便于行路,不得已而归,可也;若因大雪而生退沮之念,不可也。凡人生不论执何业,均可随其志向,惟进取与却步与名誉有关系耳。”其兄闻父之言,犹难于行。一代英雄之纳尔逊,一闻父训,奋然语其兄曰:“吾与兄不可不行矣,到校与否,非与吾辈名誉有关系乎?”乃背其书囊,冒风雪而去。雪中赴校

雪消冬尽,春色西来。一日早晨,纳尔逊方起,立于晨光熹微之中,眺望景色。有使者自其父处来,命纳尔逊随舅氏登六十四门大炮之军舰。

纳尔逊既得父命,遂与数年间游戏之伴侣、学问之朋友、亲爱之兄告别,登军舰。英国海军开幕,即在此十二龄之儿童。【批评】

拿破仑尝言:“难之一字,法国字典中无之。”而纳尔逊幼时,即不知恐惧为何物。可见欲为英雄,都要从不畏难、不恐惧做起。孔子言:“勇者不惧。”佛氏言:“无有恐怖。”正是此意。

今人都是有志气想做事,到后来弄得个个不成才,也都是像这半路遇雪逃回的样子。纳尔逊幼时也不免有此丑态,但他一闻父训,便能鼓勇前进,无些子迟疑。今人馁了志气,只是再鼓不起。但差一着,便输了一个英雄,可怜可惜。

铁骑奔腾如风,有如黄沙漫天蔽野,战舰炮弹如雨,有如滔天白浪;或是陆战,或是海战,这是每个国家难免遇到的事。战争是为了一个国家的生命,想要保存一个国家的生命,就不能没有战争。而英雄纳尔逊的生涯,也大半是在战争中度过的。

赤胆忠心令日月失色,一声怒喝使风起云涌。这样的英雄,虽然不能活几百年,但在今日读他的历史,依然好像能听到他的声音,见到他的人。唉!英雄虽然已死,他的功业和名誉却长存啊!

一百年前,有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海战。当时炮火满天,弹片、血肉四处飞溅。纳尔逊在鲜血淋漓、气息奄奄的时候,还高呼:“叩谢苍天!让我能为国家而死!”啊!这就是海军大将纳尔逊的临终遗言。

生活艰苦,与霜露为伴,在风雨中奔波劳碌,经常被炮声从美梦中惊醒,这就是纳尔逊的海上生涯。唉!你为国家牺牲,虽然身经百战受了无数的伤,但毫不畏惧。那英雄气概,至今还可以想象。

在公元一千七百多年的几十年时间里(大概是我们乾隆嘉庆的时候),法国有一位叫拿破仑的大英雄,想凭借武力,征服整个欧洲。各国联合和他开战没能取胜,不得不都低头认输,臣服于他。只有英国不屈服于他的威力,并且屡次战胜他。于是使拿破仑这位绝世英雄,不能把势力扩张到欧洲大陆之外。当时英国舰队的指挥官,就是纳尔逊。他连战两次,都击溃了敌方。当年的英雄,其实就是在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9月29日,在英国某州某村降生的婴儿啊。

纳尔逊的父亲名叫欧特曼,是美国某州的教徒,母亲名叫萨克林。萨克林的哥哥,是海军的一名将官。当纳尔逊九岁时,萨克林因病逝世,她的哥哥因为她没等到看见儿子长大成人就死了,觉得她十分可怜,于是拜访欧特曼,说想带纳尔逊回去,亲自教导,以慰萨克林在天之灵。当时纳尔逊正在读小学。

时光易逝,转眼三年过去了,纳尔逊已经十二岁了。寒假时,纳尔逊从学校返家,看见报纸新闻上登载有他的舅舅将成为某艘军舰舰长的内容,这艘军舰有六十四门大炮。纳尔逊读完新闻,精神振奋,就生起愿做一名海军军人的想法,于是向他的父亲请求,愿意跟随舅舅一同前往,并且发誓说:“我已下定决心要做一名海军军人,哪怕处在对我毫无好处的境地,也一定不中途改变志向。”父亲答应了他,告诉他的舅舅,让舅舅带着纳尔逊一同去军舰。

看英雄好比看龙,在海天苍茫中,忽然露出一鳞一爪,人们可以想象出那是龙。英雄少年时留下的一两件事,其实和龙的一鳞一爪在云雾间出没没有什么差异。要想了解一个英雄的全部,先看他少年时留下的一两件事,就可以知道他的不凡了。纳尔逊小时候,一天和一个牧童在野外游玩,中午还没回来,家里人担心纳尔逊迷路了,急忙出去寻找,结果看见纳尔逊坐在河岸,很自然地谈论欢笑,毫无担忧惧怕的神色。回到家后,纳尔逊的祖母问他:“你就不因为恐惧饥饿而想家吗?”纳尔逊听了十分不解,特意问他的祖母:“恐惧吗?我实在是不知道恐惧是什么东西啊。”

某年冬季的一天,纳尔逊跟着哥哥前往学校。走到半路忽然下起了大雪,纳尔逊于是和哥哥一同回家了。他们的父亲告诉他们:“你们若是因为大雪不便于行走,不得已才回来,可以;若是因为大雪而萌生了退却的念头,不可以。无论人生从事哪种行业,都可以顺着他的意志行事,只是进步还是退步和他的名誉有关系啊。”纳尔逊的哥哥听了父亲的话,还是不愿出行。一代英雄纳尔逊,一听到父亲的训诫,振奋地对他的哥哥说:“我和哥哥不能不走,能不能到校,难道和我们的名誉没有关系吗?”于是纳尔逊背上他的书包,顶着风雪上学去了。

冬天过去,冰雪消融,春天来了。一天早晨,纳尔逊刚起床,伫立在熹微的晨光里,眺望远处的景色。父亲的使者来到,让纳尔逊跟着舅舅登上那艘有六十四门大炮的军舰。

纳尔逊得到父亲的命令后,便和几年来一起做游戏的伙伴、一同学习的朋友、亲爱的哥哥告别,登上了军舰。拉开未来英国海军强大序幕的,就是这个现在只有十二岁的儿童。【评论】

拿破仑曾说:“法国字典里没有难这个字。”纳尔逊年幼时,就不知道什么是恐惧。可见要想成为英雄,都要从不害怕困难,不恐惧做起。孔子说:“真正大勇的人没什么害怕的。”佛家说:“无有恐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的人都是有志气想做成某事,到后来却弄得个个不成才,也都是像纳尔逊兄弟半路遇雪逃回的样子。纳尔逊小时候也免不了漏出这样的丑态,但他一听到父亲的教训,便能鼓起勇气继续前进,毫不迟疑。现在的人丧了志气,却是再也鼓不勇气起来了。差了这一点,就少了一个英雄,真是可叹可惜!第三章初航海

好逸恶劳,此庸人之性癖也,而英雄则喜劳而恶逸。当纳尔逊在其舅军舰时,适值国家无事,军舰泊于港湾。绝世英雄之纳尔逊,不能耐其逸也,乃请于其舅,欲投北极探海之远征队中。远征队冒险涉北海,有坚冰破船之患,故非老于航海者,咸不得充远征队军人。纳尔逊乃藉其舅之介绍,得列于某军麾下,为某舰之舵手。

千七百七十三年,纳尔逊随远征队出帆,向北海进发。到第三日,舰队被结冰围困,不能进。各舰乃以铁锚凿冰,力开航路,向西北方行。是时海上坚冰,一望无际,气候严寒,北风如刀。远征舰队,殆将失破冰出海之机会矣。海马

北海多海马,其状类人,恒出没于层冰之上。一日有舰队兵官,在小艇上,见海马,发炮击之。海马负伤跃入海,招其伴侣图报复。俄见有无数海马,围小艇,且衔其棹,小艇几为所覆。远征舰队长下令遣数艇救助之,而令纳尔逊为救助艇之指挥官。纳尔逊受令下艇,率其所部,列阵围击。弹出冰碎,但闻炮声与冰声相击,轰响绝巨,海马之血溅于冰上,如着色玻璃,漂流于数里之内。于是海马皆遁去,纳尔逊解围报捷,而归本舰。呜呼!不意以碎尽法国联合舰队之英雄,而先以此无数海马,为其试威之机会,海马有知当以见败于英雄为荣幸矣。

远征舰队正航行间,忽遇大雾,队长下令停轮。时海雾满目,咫尺不辨。纳尔逊忽思出猎,乃荷枪偕一友人,踏冰而去。道遇一巨熊,直扑纳尔逊。纳尔逊急发枪,枪管忽破,药弹亦尽。是时舰长因不知纳尔逊所在,遣人寻之。寻者遥见纳尔逊面熊而立,意态甚静,俄又惊见纳尔逊枪管已坏,发射不能声。熊欺纳尔逊,思越坑而进。其友人惊怖不知所措,纳尔逊犹屹立不动,呼曰:“尔勿恐,熊来,吾犹能持枪柄击熊也。”舰长在船上,遥见纳尔逊将为熊所袭,急命发炮,于是熊乃逸去。纳尔逊荷废枪,徐徐而归。舰长问纳尔逊:“何所欲,乃作此冒险之举?”纳尔逊应曰:“余见熊而念及吾父,思献此巨熊之皮于我父,故欲得熊也。”白熊

远征舰队自北海归,纳尔逊复投某舰,航行东印度。以勤于职务,遂渐升为海军候补少尉。印度气候酷热,纳尔逊在印十八月,中暑大病,遂归英国。

纳尔逊自印度归,病体日就羸弱。自思功业未成,而精神日不自振,英雄绝大之希望,恐不得达矣,不如蹈海而死。继又思吾父昔日训我之言,吾今日若以一病之故不自振作,岂非又生却步之想乎?念及此,不觉面热汗下,精神为之一奋。

纳尔逊病即愈,为某舰副官副官当受海军考验。纳尔逊以优等及第,因转任为某舰第二副官。千七百七十八年,又转任为双樯舰之指令官,时纳尔逊仅二十岁也。已而复受命远征西班牙之领土,西班牙领土,气候极恶。远征队千八百人,病死过半。一日纳尔逊卧于野际,有巨蛇盘绕其足下,张口欲噬之。适一印度人,行过其侧,急呼纳尔逊,纳尔逊惊醒,见巨蛇之首,已将近腹一跃而起。蛇见纳尔逊若惊其神威者,乃遁去。印度之风景

又一日,纳尔逊道行,渴甚,掬河水而饮。时水之上流,适有毒树之叶,为风所吹,漂坠水面。纳尔逊既饮毒水,忽觉腹痛,急召医生来验,知已中毒,于是感病甚剧。医生劝纳尔逊急归英国,纳尔逊忿然曰:“西班牙领土之气候,能杀远征队千数百人,而不能杀我。巨蛇垂首及腹,犹不敢犯。北海之海马与熊,想其至今犹悸我也。平生经险已屡,奈何以饮毒故,罢吾远征。”纳尔逊虽为壮言,然病已日困,不得已乃归英国。印度之士人

归三月,纳尔逊病愈,为二十八炮门舰之指令官,巡行于丹麦海岸,考其形势甚悉。将来海军之胜利,大半得力于此。

纳尔逊巡行至某地,曾遇一美妇人,情爱甚笃。顾身为海军指令官,在军舰中,不能娶少妇也。既与妇人别,归舰矣,将起锚,纳尔逊徘徊舰上,终不能制,复上陆访妇人。中途遇其友达萍孙,达萍孙问纳尔逊何往,纳尔逊详告以故。达萍孙曰:“异哉!子非爱名誉而富希望者与?奈何以一妇人故,弃名誉与希望也?且子不惮冒艰苦、犯风涛,至于今日,岂非欲深其阅历,以图报国乎?今身为军人,无故而为儿女子之恋,国家所赖尔、父母所望尔者,果如是乎?”纳尔逊闻达萍孙最后之二语,心大感动,奋然曰:“吾归舰!吾归舰!吾虽爱妇人,终不如吾爱国家之深也。吾今谢君矣。”因与达萍孙握手而返。军舰既开,满帆孕风,向故国而归。英雄之纳尔逊,犹回首频望陆地,心念少妇,及达萍孙之言也。

轻名誉重财产,庸人之思想,大半如是。而当时海军军人,亦人人具此思想也。纳尔逊既从某地归,复受航行纽约之命。纽约者,亚美利加地也。其地多金银宝物,故英人到纽约者,咸思得财。纳尔逊舰到纽约,谒其提督。提督语之曰:“纽约多金,子来殊幸,可任意取之也。”纳尔逊应曰:“提督之言良是。提督若以吾为好赀财而来也,则来纽约诚幸矣。虽然,西印度得名誉之地也。彼英雄之哥仑布,冒万险以发此新大陆,证明地圆之说。吾乃为爱金而来,何其陋与?”【批评】

见熊而念及老父,至欲以废枪之柄,力击猛兽,英雄之胆、孝子之心一时都见纳尔逊一生得力处。在不肯却步,观其病困志馁时,忽忆父言,精神复振。英雄之不忘父训,与其父之善于教育,均可效法。

勇足以击海马、搏巨熊、避毒蛇,而不能却一恋爱之少妇,此时若无达萍孙之言,纳尔逊一生功名,将为一妇人所败矣。然纳尔逊一闻达萍孙之言,便能警觉,奋然归舰,然则击海马、搏巨熊、避毒蛇,不足为勇,惟其能纳谏,能改过,斯真勇矣。

以西印度为名誉之地,耻于取金,其心迹何等磊落。呜呼!闻朋友之言,则美人不恋;至纽约之地,则黄金不取。可见要做英雄,必先从不贪财不好色下手。

贪图安逸厌恶劳动,这是平庸人的性格习气,而英雄却是喜欢劳动厌恶安逸。当纳尔逊在他舅舅的军舰上时,正赶上国家没有战事,军舰在港湾内停泊。绝世英雄纳尔逊,不能忍受安逸,于是向他的舅舅请示,想加入北极探险的远征队中。远征队冒险探索北冰洋,有坚硬的冰破坏船只的危险,所以不是航海经验丰富的人,都不能充当远征队的军人。纳尔逊经舅舅介绍,得以加入某支部队,成为某艘军舰的舵手。

1773年,纳尔逊跟随远征队出海,向北冰洋进发。第三天,舰队被冻结的冰围困,不能前进。各艘军舰于是用铁锚凿冰,尽力开辟航路,向西北方行驶。当时海上坚硬的冰,一眼望不到边,气候严寒,北风像刀子一样。远征舰队,将失去破冰出海的机会了。

北冰洋有许多海象,长得像人,经常在冰层上出没。一天舰队有一名士官,在小艇上,看见了海象,开炮轰击它。海象负伤跳入海中,招呼它的同伴想要报复。不一会只见有无数的海象,包围小艇,并且衔走船棹,小艇几乎被弄翻了。远征舰队的队长下令派几艘舰艇前往救助,令纳尔逊做救助艇的指挥官。纳尔逊接受命令登上救助艇,率领部下,排列阵型进行包围攻击。炮弹打出击碎了冰层,只听炮声和冰碎的声音混合,轰响声十分巨大,海象的血溅到冰上,像染色的玻璃,在几里的范围内漂流,于是海象都逃走了。纳尔逊成功解除海象的包围,回到了原来的军舰上。唉!没想到粉碎法国联合舰队的英雄,却先以这无数的海象,作为试验他威力的机会,海象如果知道,应当为败给英雄感到荣幸。

远征舰队正航行的时候,忽然遇到了大雾,队长下令停船。当时满眼都是海雾,很近的事物都不能分辨。纳尔逊忽然想出去打猎,于是扛着枪和一位朋友,踏着冰出去了。道上遇到了一头巨大的熊,直接向纳尔逊扑来,纳尔逊急忙开枪,枪管忽然破裂,弹药也没有了。当时舰长因为不知道纳尔逊在哪,派人寻找。寻找的人在远处看见纳尔逊面对着熊站立,表情十分平静,忽然又惊愕地看见纳尔逊的枪管已经坏掉,不能发射。熊轻视纳尔逊,想越过坑进攻。他的朋友惊慌害怕,不知道怎么对付,纳尔逊还是屹立不动,大声说:“你不要害怕,熊过来,我还能用枪柄击打它。”舰长在船上,远远地看见纳尔逊就要被熊袭击,急忙命令开炮,于是熊便逃走了。纳尔逊扛着废枪,缓缓回去了。舰长问纳尔逊:“你想要什么?才做这么冒险的举动。”纳尔逊回应说:“我看见熊想到了我父亲,想把这头巨熊的皮毛献给我的父亲,所以想要这头熊。”

远征舰队从北冰洋回来,纳尔逊又投到某艘军舰,向东印度航行。因为工作勤奋,于是逐渐升为海军候补少尉。印度气候酷热,纳尔逊在印度十八个月后,中暑得了一场大病,于是回到了英国。

纳尔逊从印度回来,身体一天比一天瘦弱。自己想着还没建功立业,而精神却天天不振作,绝大多数希望,恐怕是达不到了,不如跳海自杀。接着又想父亲从前教训我的话,现在如果因为一场病的缘故就不振作,那不是又生了退步的想法吗?想到这,纳尔逊不自觉面部发热浑身流汗,精神也因此一振。

纳尔逊的病痊愈后,做了某艘军舰的副官。副官需要接受海军办公室的考试,纳尔逊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因此转任为某艘军舰的第二副官。1778年,纳尔逊又转任为某艘双桅军舰的指挥官,当时纳尔逊只有二十岁。不久又受命远征西班牙。西班牙气候极其恶劣,远征队一千八百多人,有一半病死了。一天纳尔逊在野外睡觉,有一条巨蛇盘绕在他的脚下,张开巨口要吞噬他。正好一个印度人,走路经过纳尔逊的身旁,急忙呼叫纳尔逊,纳尔逊惊醒,看见巨蛇的头部,已将接近他的腹部,一跃而起,蛇见纳尔逊好像被他的神威震惊,就逃走了。

又一天,纳尔逊在路上行走,非常渴,掬起河水饮用。当时水的上游,正好有毒树的叶子被风吹落在水面上。纳尔逊喝了有毒的水后,忽然觉得腹痛,急忙召来医生检验,知道自己已经中毒,因此感觉病情加重了。医生劝纳尔逊马上回英国。纳尔逊愤怒地说:“西班牙领土的气候,能杀远征队千百的人,却不能杀我。巨蛇低下头就要到我的肚子,却不敢进犯。北冰洋的海象和熊,至今想到还令我心悸。我平生屡次经历险境,怎能因喝了有毒的水,就停止我的远征?”纳尔逊虽然口出豪言壮语,然而病情日益严重,不得已回到了英国。

回来三个月后,纳尔逊的病痊愈,成为有二十八门炮的军舰的指挥官,在丹麦海岸巡行,非常仔细地考察那里的形势。将来英国海军的胜利,大半得力于这些考察。

纳尔逊在某地巡行,曾经遇到一个美妇人,两人感情很深。由于纳尔逊身为海军的一名指挥官,在军舰上,不能娶这个少妇。和妇人分别后,纳尔逊回到军舰,将要起航的时候,纳尔逊在军舰上徘徊,最终不能控制自己,又上岸拜访那名妇人。半路遇到了他的朋友达萍孙,达萍孙问纳尔逊去哪里,纳尔逊详细地告诉了他原因,达萍孙说:“奇怪啊!你不是爱惜名誉、有很多希望吗?怎么能因为一个妇人的缘故,就放弃了名誉和希望呢?况且你不怕艰苦、风浪,直到现在,难道不就是想丰富你的阅历,好报效祖国吗?现在你作为一名军人,无缘无故和一个女子相恋,国家所依赖的、父母所期望的,结果又当如何呢?”纳尔逊听到达萍孙最后两句话,心里十分感动,激愤地说:“我回军舰!我回军舰!我虽然爱那名妇人,终究不像我爱国家那么深,我今天谢谢你了。”于是纳尔逊和达萍孙握着手返回军舰。军舰开动后,整个船帆鼓满了风,向祖国返航。英雄纳尔逊,还是不断回头望向陆地,心中想着那名少妇,和达萍孙的话。

轻视名誉重视财产,庸人的思想,大半都是这样。当时的海军军人,也是人人都有这样的思想。纳尔逊从某地回来后,又接受航行到纽约的任务。纽约在亚美利加洲,此地有许多金银宝物,所以来到纽约的英国人,都想得到财宝。纳尔逊乘军舰到达纽约,拜见当地的提督,提督对纳尔逊说:“纽约有很多金子,你能来是多么幸运,你可以任意拿。”纳尔逊回应说:“提督说得不错。提督如果以为我是因为爱财而来这里,那么我来纽约真是幸运啊。然而,西印度也是能收获名誉的地方,英雄哥伦布,冒无数危险发现这块新大陆,证明了地圆学说,我却因爱财而来,是多么藐小啊!”【评论】

看见熊想到老父亲,甚至要用废枪的枪柄奋力搏击猛兽,英雄的胆识、孝子的心情,都能在纳尔逊一生中精彩的地方看到。在不甘停步,被疾病所困,志气衰落时,他忽然想起父亲的话,精神再次振奋,英雄不忘父亲的教诲,以及他父亲的善于教育,都可以学习。

纳尔逊的勇敢足以击海象、搏巨熊、避毒蛇,而不能放下相爱的女子,要没有达萍孙的话,纳尔逊一生的功名,将要毁在一个女子身上了。然而纳尔逊一听到达萍孙的话,就能警觉,振奋地回到军舰,那么击海马、搏巨熊、避毒蛇,都不算真正的勇敢,惟有能接受建议,能改正过错,是真正的勇敢啊!

纳尔逊认为西印度是取得名誉的地方,以取金子为耻,他的心是多么光明磊落。哎!听朋友的话,不爱美人;到了纽约,不取黄金。可见要做英雄,必须先从不好色、不贪财下手。第四章结婚

纳尔逊妻名黎苏菲德,黎氏本为一医士妻,医士死,乃嫁纳尔逊,年十八,有一子,三岁矣。千七百八十七年,纳尔逊与黎苏菲德,行结婚式。是日宾客大集,人人致祝词,独有一人,慷慨而言曰:“诸君咸贺纳尔逊,吾今独吊我英国海军矣!凡为军人决不可恋少妇,纳尔逊今娶少妇不能不用其爱,爱少妇矣,又安能爱国家,而为海军尽其职乎?”纳尔逊举行婚礼,意气甚得,及闻客言,大惊,急谢曰:“客言良是,吾今当节吾之爱情,以倾注于我英国,不敢忘客之厚意矣。”纳尔逊之结婚

惟英雄乃能多情,而惟英雄乃能善用其情。观纳尔逊与其妻之书,则知其于一公一私之间,辨之甚明,断不因爱美人故,而稍减其爱国之天性也。今录其书如下。纳尔逊致黎苏菲德夫人书黎苏菲德夫人:

自与夫人别后,吾无时不念夫人也。海军之谚曰:“咸水足以洗军人之爱情。”斯言也,吾信其谬。吾每晨尝以六盆咸水,注我头上。而吾爱之花,似藉咸水之溉,而益灿发矣。且吾爱情之范围极广。吾尝念我国家,日思尽对国之职。盖吾身为海员,一私人之利益幸福,不能不为国家之故而牺牲。故虽甚爱夫人,亦不敢少懈其对国之职务。今军舰将返本国,吾苟公事已治,必能依一定之时刻与君握手也。【批评】

美人可爱,国家更可爱。今人但爱美人,而不爱国家,所以把须眉之气,消磨都尽。

观纳尔逊与其妻之书,句句言情,却无儿女之态。今人只知妻子团聚为一生幸福,故以当兵打仗,为最悲惨之事。纳尔逊当时,若似此等卑劣思想,则英吉利今日,安有世界海王之称?惟其能牺牲个人之幸福,以图国家之幸福,此纳尔逊所以为英雄也。

纳尔逊的妻子叫黎苏菲德,她本是一位医生的妻子,医生死后,又嫁给纳尔逊,十八岁,有一个儿子,三岁了。1787年,纳尔逊和黎苏菲德,举行了结婚仪式。那天许多宾客聚集,人人都致祝词,唯独有一人,慷慨地说:“大家都祝贺纳尔逊,今天我却要独自凭吊我们英国的海军啊!凡是军人绝不可以迷恋女色,纳尔逊如今娶妻就不能不为爱情付出,爱女人了,又怎能爱国家,为海军尽到自己的责任呢?”纳尔逊举行婚礼,意气风发,听到这名客人的话后,大吃一惊,急忙道谢说:“客人说的极是,我应当节制我对她的爱情,好倾注在我们英国上,我实在不敢忘记客人的深厚情意。”

惟有英雄才能多情,也惟有英雄才能善于运用感情。看纳尔逊写给他妻子的信,便知他在一公一私之间,分辨得很清楚,绝不因为爱美人的缘故,而稍微减弱他爱国的天性。现摘录他的书信如下:纳尔逊致黎苏菲德夫人信黎苏菲德夫人:

自从和夫人分别后,我无时不想念夫人。海军有句谚语说:“海水足以磨洗掉军人的爱情。”这句话,我相信它是错的,我每天早晨用六盆海水,浇到我的头上,但我的爱情之花,似乎借着海水的浇灌,开得更加灿烂了。并且我爱情的范围很广,我常想我的祖国,每天想尽自己对国家的职责,我身为一名海军军人,个人的利益幸福,不能不为国家而牺牲。因此虽然我很爱夫人,也不敢稍稍放松对国家的职务。如今军舰将返回英国,如果我办完公事,必定能在一定的时间回来和你相见。【评论】

美人值得去爱,国家更值得去爱。现在的人只爱美人,却不爱国家,所以把男子的气概,消磨殆尽。

看纳尔逊写给他妻子的信,句句都含情,却不是寻常的儿女情长。现在的人只知道和妻子儿女团聚是一生的幸福,所以认为当兵打仗,是最悲惨的事。纳尔逊当时如果有这样卑劣的思想,那么今天的英吉利,怎能有世界海王的称号?惟有他能牺牲个人的幸福,以谋得国家的幸福,这是纳尔逊之所以成为英雄的原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