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科普名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14:06:11

点击下载

作者:本丛书编委会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不可不知的科普名著

不可不知的科普名著试读:

序:生活处处有科学

提起“科学”,不少人有可能会认为它是科学家的专利,普通人只能“可望不可及”。其实,科学并不高深莫测,科学早已渗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仰望星空、俯视脚下的大地,还是近观我们周遭咫尺器物,都处处可以发现有科学之原理蕴于其中。即使是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其中也往往蕴含着深奥的科学知识。

科学史上的许多大发明大发现,也都是从微不足道的小现象中深发而来:牛顿从苹果落地撩起万有引力的神秘面纱;魏格纳从墙上地图揭示海陆分布的形成;阿基米德从洗澡时溢水现象中获得了研究浮力与密度问题的启发;瓦特从烧开水的水壶冒出的白雾中获得了改进蒸汽机性能的想象;而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伽利略从观察吊灯的晃动,从而发现了钟摆的等时性……

所以说,科学就在你我身边。一位哲人曾说:“我们身边并不是缺少创新的事物,而是缺少发现可创新的眼睛”。只要我们具备了一双“慧眼”,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科学真是无处不在。

然而,在课堂上,在书本上,科学不时被一大堆公式和符号所掩盖,难免让人觉得枯燥和乏味,科学的光芒被掩盖,有趣的科学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起同学们从小的科学兴趣,才能激发他们探索未知科学世界的热枕和勇气。拨开科学光芒下的迷雾,让同学们了解身边的科学,爱上科学,我们特为此精心编写了这套“无处不在的科学”丛书。

该丛书共包括了11个分册,它们分别是:《生活中的科学》《游戏中的科学》《成语中的科学》《故事中的科学》《魔术中的科学》《无处不在的数学》《无处不在的物理》《无处不在的化学》《不可不知的科学名著》《不可不知的科普名著》《不可不知的科幻名著》等。

在编写时,我们尽量从生活中的现象出发,通过科学的阐述,又回归于日常生活。从白炽灯、自行车、电话这些平常的事情写起,从身边非常熟悉的东西展开视角,让同学们充分认识:生活处处皆学问,现代生活处处有科技。

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新的知识经济时代,青少年朋友是21世纪的栋梁,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好科学是时代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够激发同学们学习科学的兴趣,打消他们对科学隔阂疏离的态度,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为学好科学,用好科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丛书编委会

引言

懂与不懂都是享受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里,科学界的泰山北斗们以一本本科学巨著的形式留给人类的智慧,以及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畏艰险、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他们为人类所创造的最大精神财富。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个科学领域的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普通人在享用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时,往往是吃了好吃的鸡蛋,不再去过问下蛋的母鸡。然而科学的力量不仅在于对社会文明发展的无与伦比的推动,还在于科学创造本身对自然规律探索追求过程中的神奇的魅力。人们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又总是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途径,渴望接近科学。

科普著作无疑就是我们接近科学的最简捷便当的途径。事实上,通过一代又一代的科普作家的努力,我们正一步一步地走近科学。

科普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为人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有一种内在的要求。这个要求植根于人类的存在方式。这个世界从前是我们的生活世界,是每个人都熟悉的了解的,但今天,这个世界由科学家来建造来经营,于是,我们有一种盲目的感觉,我们对我们的世界有一种疏离感,我们本能地要求对世界有一种切实的把握,于是我们渴望了解科学,并通过科学了解世界。

优秀的科普著作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体,正如一句广告语所说:“懂与不懂,都是一种享受。”那些具有极高的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科普经典,不同于普通人只能高山仰止的科学名著,它们浓缩了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发展的历程,涉及了当今科学的基本问题和最新进展,凝聚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智力成果,回答了我们普遍关注的科学命题,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自己,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

这本汇集了三十九部科普佳作的书正是我们走近科学的向导。在选编时我们秉承一定的原则:

1.推荐的差不多全是科学家的科普著作。

2.尽量选取经过时间筛选的经典著作,新近问世的作品较少列入。

3.只选已有中译本的著作,尽管有些译本质量不能完全令人满意。我们没有考虑读者是否容易找到这些书,因为有些译本的出版时间较早。

4.尽量兼顾学科和历史时期的均衡性,尽量展现科学的丰富性。几乎包括了当代科学的各个知识领域,从宇宙论、粒子物理学到进化论、考古学、分子生物学,从数学、计算机科学到脑科学、认知科学,既有古典的学科,也有新兴的学科。

我们希望读者朋友可以跟着爱因斯坦、伽莫夫、温伯格、霍金、竺可桢等科学大师的生花妙笔去领略科学创造的艰辛历程。今天这些科学大师和思想大师大部分都已离开了我们,但这些优秀的科普作品是他们留给后代的不朽的精神财富。

20世纪已经过去,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知识化的世纪,也是科技国际化、网络化的一个时代。希望这些科普经典著作能开拓读者的科学视野,给他们以启发,引领他们迈入神秘而又辉煌的科学殿堂。

《圣诞科学讲座》

作者:[英]麦·法拉第(Michael Faraday),

[英]查·波易斯(C.V.Boys)译者:黎金,谈镐生推荐版本: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版作者简介

麦·法拉中文版封面第,19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1791年生于伦敦的一个铁匠家庭。从小家境贫寒,但自学法拉第好强。后在著名化学家戴维的帮助下,进入皇家学院实验室进行工作。由于他在化学方面的杰出成就,1824年被评为皇家学院院士。

法拉第主要在电学、磁学、磁光学、电化学等领域从事研究。1825年,他发现了苯,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33年发现电解定律,1833年发明伏特计,1843年证明了电荷守恒定律,1845年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概念。

查·波易斯,英国物理学家和灵敏仪表的发明者,以研究石英纤维著称。1888年,他改进了辐射微计。1895年,用石英纤维精心设计的扭摆测定微量的力,并由此计算出地球的密度是水的5.5270倍。此外,他还设计了拍摄高速运动物体的高速摄影机。成书背景

1860年圣诞节快到的日子,皇家学院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消息:在圣诞节这一天,院士们包括大名鼎鼎的化学家法拉第将为小朋友们做圣诞演讲。这个公告一公布,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同时也引起了不少好奇。很多人认为,这样富有学术性的化学专题,小孩子们听得懂吗?法拉第给予的回应是“科学应该为大家所了解,至少我们应该努力使它为大家所了解,而且要从孩子开始。我认为我的讲课,或者正确一点说我的谈话,无论就我讲的事物本身,或者就我试图指出的实验,将使年幼的听众感兴趣。”

演讲的效果如法拉第所承诺的一样。当时的阶梯会堂满满当当坐满了少年儿童,但是秩序井然、鸦雀无声,小朋友们听得聚精会神、津津有味。法拉第以《蜡烛的故事》为题,共做了连续六场的专题报告。他从蜡烛的制造讲起,整条线索围绕蜡烛燃烧的整个过程中的化学过程,详细生动地讲述了氢、氧、氮、水、碳、二氧化碳等日常生活法拉第在做实验中存在的物质和元素。

波易斯则以《肥皂泡》为题,讲述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和物理原理。他在演讲的过程中,为小听众们做了很多有趣的肥皂泡实验,阐述液体表面张力的科学道理,也受到青年儿童的欢迎。《圣诞科学讲座》这本书就是法拉第和波易斯两位学者当时演讲稿的合集。分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法拉第的讲座,第二部分是波易斯的讲座。内容精要

蜡烛和油灯点燃有很大的不同。油灯里装上油,插上灯芯,点燃灯芯就可以了。当火焰沿着灯芯往下烧,到灯油的地方就熄灭了,但是灯芯头还在继续燃烧,那这是为什么呢?蜡烛也是同样的现象,只是供燃烧的物质不是液体,是固体。固体物质怎么就跑到火焰那儿去了呢?

法拉第在演讲开始的时候,引入了很多有趣的问题,很快引起了听众们的好奇。他解释说,蜡烛顶部,在火焰和灯芯接触的地方,被烧成了一个杯子的形状。当空气靠近蜡烛,由于受到热冲力的影响,空气改变方向开始向上流动,这样火焰四周的蜡油就冷却下来,蜡烛中间的温度高于周围的温度。灯芯向下燃烧,蜡烛中心部分开始融化燃烧,而外围依然保持固体状态。因此,凡是燃烧时可以形成杯状的物体,都可以作为蜡烛来使用。蜡烛的燃烧

在蜡烛燃烧的同时,还有一股气流往上蹿。这一部分气流中,存在着水。为了证明水的存在,法拉第做了一个实验。当钾碰到水时会剧烈燃烧。当法拉第把气流凝结在容器中的液体中放入钾,钾很快燃烧起来,这个现象就说明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除了水之外,蜡烛燃烧还产生二氧化碳。我们知道,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的化合物,具有灭火的作用。如果将燃烧着的磷放入二氧化碳里,很快就熄灭了,但是一旦把磷拿出来,一碰到空气又死灰复燃了。或者我们可以用另外一种化学现象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存在。二氧化碳碰到石灰水,会生成碳酸钙。我们把燃烧的木片放入装有石灰水的瓶子里,石灰水立刻变浑浊了,这就说明物质燃烧时产生了二氧化碳。

一只干的毛笔头是散的,要想让它聚在一起,只要蘸上水就可以了。很多人都认为,是因为水,所以毛笔头粘在一起。但是我们把毛笔浸入水里,发现毛笔头依然是散的,只有拿出来后才聚在一起。那么到底有什么我们不知的原因作用在了毛笔头上?

水的表面有曾类似表皮的东西,当水处在表面位置时,形状和它处在内部时有所不同。水面上的水好像一层类似于很薄的弹性表皮似的,可以把内部的液体塑造成一种形状。那么水的表皮为什么具有弹性?最容易的证明方法是,将一根线松松地绑在一个圆环上,然后将这个圆环浸泡在肥皂水里。当我们把圆环从水中拿出来时,环上就形成了一片薄膜,而这条线能在膜内自由运动。当我们把一边的薄膜捅破,发现线立刻会被另一边的膜拉到尽可能远的地方……在几场演讲中,波易斯还讲解了曲率问题、悬链曲面和节面问题、肥皂泡的导电问题等等。影响和评价

在《圣诞科学讲座》这本书中,法拉第运用淳朴的语言,像和小朋友们谈心的方式,通过丰富、趣味盎然的化学实验,来揭示很多自然现象的基本原理。波易斯的《肥皂泡和它们的力》也受到极高的好评和欢迎。在这本书中,法拉第从蜡烛的制造谈起,围绕蜡烛燃烧经历的化学过程,详细地阐释了氢、氧、二氧化碳等的化学性质。这本书仅在英国就于1902年和1916年两次出版,并于1959年在美国重新出版。《圣诞科学讲座》英文版封面“科学家在这里没有把自己的脸孔藏在假面具后面,在字里行间你可以感到作者的个性。法拉第跟孩子们在一起时,善于变为小孩,善于跟自己的小读者一起惊异、欢笑、讨论、提问和共同作出结论。”——前苏联科学文艺作家伊林

《昆虫学忆札》

作者:[法]J·法布尔(Jean Henri Casimir Fabre)译者:王光译推荐版本: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作者简介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中文版封面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科学界的诗人”。1823年,法法布尔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一户农家。从小就对昆虫世界非常感兴趣。他一生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法布尔的最大兴趣,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他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将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通过对昆虫世界的长期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学忆札》这部昆虫学巨著。书中揭示了昆虫生命与生活习惯的许多秘密,被达尔文称为“无法效仿的观察家”。法布尔作品繁多,留下了许多动植物学术论著,其中包括《茜草:专利与论文》、《阿维尼翁的动物》、《块菰》、《橄榄树上的伞菌》、《葡萄根瘤蚜》等。成书背景

法布尔的原著,是有独立篇章或各个专题散文组成的。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法布尔著作的全译本。本书是法布尔巨著的选译本。译者从10卷本原著220余篇文章中精选精译者9篇,按人生、学理、昆虫3辑编排,以飨读者。书名命为“昆虫学忆札”。

对于译本的命名,我们可知的有多种译法,如《昆虫记》、《昆虫故事》、《昆虫的生活》、《昆虫物语》。我们常见的版本为《昆虫记》。早年,鲁迅在日本生活期间,发现法布尔的作品非常有价值,便向国人推荐阅读,选用了“昆虫记”3个字作为书名。但根据法布尔原著确定的法文书名:Souvenirs Entomologiques(意为昆虫学方面的许多往事)以及副标题:Etudes sur I’instinctet les moeurs des insectes(意为有关昆虫本能及各种习俗的研究),正文为全书内容和体例的高度概括,而副标题则强调了作者要解决的昆虫学的主题。本书的译者王光先生经过五六年的反复思考和实际考证,认为《昆虫学忆札》更符合法布尔写作的本意。

从法布尔200多篇的经典文章中,选取更为经典更有意义的文章并将之科学编排,也不是一件易事。译者在考虑新版本问题时,主要确定了以下原则作为翻译的标准:1.原著基本内容按照类别进行编排;2.保证原文的完整性,不进行缩减或摘减;3.译本标题定为“昆虫学忆札”。内容精要

本书为法布尔巨著《昆虫学忆札》选译本。译本反映了原著内容的整体风貌,展示出作者朴实亲切、精致细腻的风格。既透着科学题材的文学性,又见出文学精品的科普性。译本忠实记录着作者自身的独特经历,凝结着伟大科学家的哲思,诉说着昆虫世界惊人的生命史。

适应各种各样食物的能力,是保证动物们繁殖生息的重要素质,这样,才可以有效避免在残酷的生存斗争中被淘汰下来。如果单单靠一种食物生存,那么活下来的机会就岌岌可危了。假如燕子只吃一种特定的小飞虫,如果有一天小飞虫消失了,那燕子的命运会怎么样?对于人类而言,有一副好肠胃,是我们成为高级动物的特长之一。我们不挑食,不受气候、季节和地理环境的限制。作为杂食类动物,更容易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

法国美食家波利亚·萨瓦兰说:“对人类而言,发现一盘新做法的菜肴,比发现一个新的星球还重要”。这是真话。当初第一个想到碾碎麦粒磨成粉,糅合成团,用两块烧烫的石头烤熟的人一定比发现第200颗小行星的人更有功劳。进一步而言,由人类获得的真谛,在动物那里也不会被证明是假的。世界是属于那副不受专门食物限制的肠胃的。

埋粪虫总是在黄昏时候抛弃辛苦挖埋一天建好的食品库,然后借着余晖嬉戏,继续寻找新的开发地。据观察,这粪生昆虫,一夜之间根本消灭不了这么多的食物,但是他们还是孜孜不倦地收集,仓库里积压了超量的食品,他们已经“富得流油”,却并不因为仓库饱满而心满意足。每天晚上还是不停地挖。

埋粪虫的食品库遍布各个地方,埋粪虫偶尔碰到一处,都可以当做自己白天的便饭,其他的就不再食用了。而那些白白扔掉的食物,差不多相当于储藏食品的总量了。埋粪虫这些种种特征证明:他们是狂热的埋藏者,他们搬运的东西远远超过了消费需求量。埋粪虫相互协作、群体出动,产生大范围改良土壤的效果。这样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呢?植物因为这些掩埋工受益。昆虫掩埋了小粪块,一簇禾本植物生长出来,并因此变得郁郁葱葱,小绵羊过来,将这草叼过去。结果,羊腿长肥了,我们的餐桌上多了一盘鲜美的肉。

蝎类是最先将近乎人类的母爱传授给生命物的。远在石炭纪植物区系年代,当第一只蝎子出现,生儿育女的种种抚爱之心,就已经在酝酿之中了。至此,生命胚胎的孵化,不是在体外各种事物的凶险冲突环境完成的,而是在母体的腰间完成的。蝎子

生命进化并不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定从低劣进入良好,从良好进入最佳,而是以跳跃的形式完成的。如果母羊不吞食掉胎膜,羊羔永远也不能从襁褓里脱出身来。同样道理,仔蝎也指望母亲提供这样的帮助。绝不可以认为,幼虫自身会在挣扎束缚时起到什么作用。其脆弱对付不了另一种脆弱,即出生在囊袋的那种脆弱,尽管它薄得就像葱头片内壁的皮膜。影响和评价

法布尔终生对植物、生物,特别是昆虫的生活,进行了探入细致的考察和研究,并将大量亲身观察所得写成著名的10卷本的“观察手记”。这部“昆虫学忆札”不仅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法布尔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而且还倾注了他的感情和思想,因雨果而既是一部具有独到见解的科学论著,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散文。《昆虫记》自问世以来,就以其丰富的内涵、优美的笔触影响了无数的科学家、文学家以及普通的读者。大文豪雨果曾盛赞法布尔为“昆虫世界的荷马”,而进化论之父达尔文则称他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鉴于法布尔的研究成果,晚年斯德哥尔摩科学院授予他最高的奖励:林奈奖章。人们称他“解放了科学”,“是学识渊博的博物学家,是在现代含义上最出色的当之无愧的诗人。”时至今日,《昆虫记》早已被公认为跨越领域、超越年龄的不朽经典!

《大众天文学》

作者:[法]C·弗拉马里翁(Camille Flammarion)译者:李珩推荐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作者简介

弗拉马里翁,法国天文学家和中文版封面科普作家。他出生于农民家庭,11岁时迁居巴黎,当雕塑工人的学徒,夜晚进弗拉马里翁免费学校学习数学和图画,自修英文。1858年考进巴黎天文台当实习员。三年后通过国家考试,得文理两科学士学位。1862年,弗拉马里翁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可居世界的众多》,声名鹊起。从那以后,法国各大城市,乃至布鲁塞尔、日内瓦、罗马都争相聘请他去讲演,他使听众入迷的魔力可与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相比。

1880年,弗拉马里翁出版《大众天文学》。这是他最成功的作品。弗拉马里翁的主要研究工作是有关双星和聚星、恒星的颜色和运动、火星和月球的地形等方面。1882年,他在巴黎附近的瑞维西镇上建立了一座私人天文台,并创办《天文学》杂志,又于1887年组织法国天文学会,任第一任会长。他在这里从事天文学研究四十多年,直至逝世。成书背景《大众天文学》1879年出版,1955年重新改写,是巴黎天文台、默东天文台、马赛天文台及法国国立中央研究院的科学家应弗拉马里翁夫人的要求,根据原书的结构改编问世的。英文版名为《弗拉马里翁的天文学书》(The Book of Flammarion)。迄至1962年,新版本已发行了165万册,成为一本畅销书。这本书补充介绍了近20年来科学的惊人发展和宇宙伟大奇妙的地方,使改写本成为既新颖而又完善的天文学典籍。

1965~196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国天文学家、上海天文台台长李珩翻译,中国天文科普作家李元校译的1955年新版《大众天文学》。但其在不久后的文化大革命遭到封杀,故几乎绝迹。“文革”后,许多读者要求该书重印。(由于此时距1955年新版时隔近30年)于是20世纪70年代末李珩补充修订约10万字,因种种原因直到2003年初才得以出版新的中文版《大众天文学》。中文版字数共计90余万。内容精要

弗拉马里翁以文学的笔墨、生动的语言,对奇妙的宇宙进行了描绘。他为本书订下的座右铭是“科学知识应该大众化,而不应该庸俗化”。作者以文学的笔墨、精美的图片,将奇妙的宇宙世界揭示在渴求新知的读者面前。全书共分7篇,分别介绍了地球、月亮、太阳、行星世界,彗星、流星及陨星,恒星宇宙以及天文仪器等。原著中的插图

一、地球和月亮

几千年来,人类对于地球的性质和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宇宙的一般构造的认识是错误的。地球绕着自己的轴转动,同时又被太阳的引力羁绊在一个轨道上绕着太阳运行。说来奇怪,地球的运动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物质生活,而且也影响了我们的精神生活。比如,我们生存的时间、岁月的划分、工作的变换以及历法的制定,都和地球的运动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地球是一个略为扁平的椭圆,被大气所包围着,植被装饰着地面,动物繁殖于期间,人类居住生息。自地球有人类出现以来,已经生存过几十万亿人了,但是他们都相继死去,生命是不断新陈代谢的。弗拉马里翁的画作

月亮是和地球最靠近的天体,它和我们的距离不过是地球直径的30倍。月相和月亮的面貌的循环变化,使人有月和星期计时方法。月球表面的重力只相当于地球的1/6。月亮在望远镜里像是一座冰冻了的世界。

二、太阳和行星

太阳是光明、热力、运动、生命的来源,给人以庄严美丽的印象。太阳每秒发出的能量达到3800亿兆瓦特。光球上最显著的现象是黑子,有时用肉眼便可以看见,其范围之大可以超过10万千米。色球是太阳大气里紧接着炫目的光球的那一部分。太阳摄谱仪能观测到的一种雄伟现象是色球爆发:一个亮点首先出现在围绕具有活动中心的黑子的光斑区里。这一点扩大,别的点出现,混原著中的插图合成为一团炫目的纤维状的结构。

我们已经欣赏过中央太阳的伟大,现在让我们从和太阳最接近的一个行星开始,来描写天上的另外几个行星吧。水星是大行星中最密的一个;金星是最先被古人注意到的;火星是小型的地球,和地球的相似之点很多;在太阳系的全部行星中,最占优势的成员便是木星。在火星和木星两行星之间的缺空中,则是被一群小行星所占有。

三、宇宙中的其他星体

在一切天象当中,彗星的出现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一颗周期彗星,名叫哈雷彗星,是为了纪念首先预言它回来的一位天文学家。彗星的总质量,包括由固体组成的核在内,实在很小。

流星的出现是很寻常的事,不少人不止一次地看到过。一般在敞朗的地方,一个人凭肉眼一小时内平均可以看见4至6颗偶发流星。流星要想成为落地的陨星,他的重量在进入大气的时候,至少是5千克。现今地面上已经发现直径超过30米的陨星坑10余处。影响和评价《大众天文学》这本书内容丰富多彩,文笔明快隽永,不失为一部世界名著。许多人就是因为读了这本书而热爱天文学,有的还成为天文学家,如已故的法国著名太阳和行星物理学家里约。《大众天文学》自1880年出版以来,至1925年作者逝世时为止,仅在法国就已印了13万册之多,并被翻译成了十几种文字,对各国天文事业的发展影响很大。被誉为“法国图书馆镇馆之宝”。该书一再重印、修订再版,传颂全球。法工作中的弗拉马里翁国科学院为此给他颁发奖金。法国还专为此书发行了一枚特种邮票。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弗拉马里翁以作永久纪念。

《人类的故事》

作者:[美]房龙译者:沈性仁推荐版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作者简介

房龙,全名亨德里克·威廉·房龙,荷兰裔中文版封面的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1882年生于荷兰鹿特丹,1903年在康奈尔房龙大学完成本科课程,1911年获得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

房龙多才多艺,但被世人所知,多因他的通俗作品。房龙一生中共写了20多部作品,包括《人类的故事》、《发明的故事》、《房龙地理》、《人类的艺术》、《人类的解放》、《与世界伟人谈心》、《上古人》、《巴赫传》、《伦勃朗传》和《荷兰共和国兴衰史》等。1921年他以《人类的故事》一举成名。成书背景

房龙多数作品的问世,与一位出版商有很大的关系。他就是霍雷斯·利弗奈特。利弗奈特成功将房龙早期的一些作品推向读者,如《文明的开端》、《圣经的故事》、《宽容》等。他们合作长达10年之久。当时《文明的开端》已经为房龙赢来了众多声誉,但《人类的故事》则成为奠定房龙文学地位的重要作品。《人类的故事》获得了当年的最佳少儿读物。

在出版后的5年里,《人类的故事》印行了30余版,达1000万册,成为名副其实的畅销读物。这本书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被世界各地的读者认可。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中宣扬进化论,使得这本书被美国24个州的公共图书馆收藏。世界上很多人把这本书当成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历史通史入门书。

中国出版界对房龙作品的翻译始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房龙的书已经风靡全球。《人类的故事》一书已经出现了很多译本。比如林徽因1927年的中译本、1928年的亚东图书馆出版的任东的译本等等。《人类的故事》最早的版本为192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沈性仁女士的译本。至今,房龙的作品仍被很多学者及读者推崇。内容精要

人类的祖先,是一种非常丑陋的哺乳动物,他们身材矮小、全身长着浓厚的毛发、前额很低、颚骨突出,并且一无所能,不会制造工具,也不会建造房屋。后来随着时间的演进,史前人出现了,他们变得更“聪明”一些。当我们的祖先游走于五大洲的原始荒野上时,尼罗河畔的人类突然突飞猛进的发展,他们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文明中心。闪米亚人逐渐统治了地中海地区,与东半部的罗马人相互抗衡。罗马人最终取得胜利,成立了罗马帝国。

公元4世纪,日耳曼民族强行闯入罗马帝国,瓦解了罗马帝国奴隶制度,在日耳曼人原始公有制的解体的基础上,建立了西欧的封建社会。在这个时代中,经济比较落后,封建等级制度森严,国王统治着农奴和骑士,社会气氛异常的压抑,没有人起身反抗,曾经照亮埃及人、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学术和文艺火炬,日渐微弱。原著中的插图 中世纪的火刑柱

在大约13世纪,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十字军,粗野地侵占了拥有先进文明的东方大地。十字军的到来,无疑是一场浩劫,他们破坏生产、摧残文化,无恶不作。但从历史的今天来看,他们多少也推动了东西方贸易的增加和城市的原著中的插图 罗马耶稣会教堂发展。东方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物资,不断流入西方,改善了西方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城市的繁荣也预示着中世纪的结束。

在14~15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的教会和禁欲主义世界发起挑战,他们引发了文艺复兴浪潮。人们开始发掘罗马文化遗产、开始寻找诗歌、雕刻、绘画、建筑等艺术享受。这一时期,在艺术、政治思想、自然科学以及哲学领域也涌现出了很多著名的巨人。原著中的插图 1576年德国的莱顿战争

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战斗,声势浩大。资本家们砍下了英国查理一世的头颅、攻占了巴士底狱,把法国国王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奥地利的资产阶级们,逼得神圣同盟头子梅特涅落荒而逃,一个个封建王朝被摧毁,资产阶级终于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从此西方进入资本主义世界。当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时,资本主义思想迅速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葡萄牙人引领了侵占殖民地的热潮,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国的殖民者一拥而上,开始了积累的、争夺霸权的斗争。于是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带给人类空前的灾难。影响和评价《人类的故事》一书以西方文明的发展为主线,重点叙述了古老东方和近代欧洲的历史。书中文字亲切灵动,随着房龙的侃侃而谈,读者仿佛在历史穿梭的同时,看到了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房龙的笔,有种魔力,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的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的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文学家郁达夫《人类的故事》的最大成就,便是把历史上的人物当做有血有肉的活人看待。——著名学者 曹聚仁房龙始终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在写作,他不是深奥的理论家,但却未必没有自己的体系和思想。他的目标是向人类的无知和偏执挑战。他采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识和真理,使他们成为人所皆知的常识。《人类的故事》英文版封面——著名学者 钱素满

《菌儿自传》

作者:高士其推荐版本:河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作者简介

高士其,我国著名科学家和科普作者,是中国科普中文版封面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1925年毕业于清华留美预备学高士其校(清华大学的前身),后被保送到美国留学,在威斯康辛大学就读化学系专业。1926年,抱着对祖国健康事业的一腔热情,他辗转回国,选择细菌学和公共卫生学为自己研究领域。

他是我国卓有建树的细菌学家之一,1931年应当时国民政府卫生署邀请,担任南京中央医院检验科主任,后因对政府官僚作风的不满辞职。1934年,高士其将他的主要精力投放在科学知识的传播上,撰写了大量有关细菌、病毒、流行性疾病和公共卫生学方面的作品。

高士其除了作为科学传播者,他坐在轮椅上坚持笔耕的形象也被很多青少年爱戴。他身残心不残的精神,鼓舞很多读者,被亿万青少年亲切地称为“高士其爷爷”。成书背景《菌儿自传》是高士其的代表作,在书中,作者将细菌化身为活泼、清新的想象,时而在呼吸道里游荡,时而在肠腔里探险,把细菌对人类的危害描绘得淋漓尽致。《菌儿自传》把深奥的细菌学知识用幽默的笔端,转化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妙趣横生地向人们传播医学科学和公共卫生知识。高士其和杭州的小朋友在一起《菌儿自传》是高士其的文章集。这些文章均来自1936年起他在《中小学》杂志上发表的科学短文,至1937年8月完成最后一章。后来这些文章被集成书,起名为《菌儿自传》,在1941年由开明书店出版。内容精要《菌儿自传》全书共收集了高士其的15篇科普短文,分别为《我的名称》、《我的籍贯》、《我的家庭生活》、《无情的火》、《水国游记》、《生计问题》、《呼吸道的探险》、《肺港之役》、《吃血的经验》、《乳峰的回顾》、《食道的占领》、《肠腔里的会议》、《清除腐物》、《土壤革命》、《经济关系》。书中以一个微小、平凡的细菌自述的形式,讲述了细菌的家庭生活、细菌的生活方式、细菌在人体各部位的历险:

我是菌族里最小、最小、最轻、最轻的一种。小得使你们的肉眼,看得见灰尘的纷飞,看不见我们也夹在里面漂游。轻得我们好几十万挂在苍蝇脚下,它也不觉得重。我比苍蝇的眼睛还小一千倍,比顶小的灰尘还轻一百倍。

我本是一个流浪者。

像西方的吉卜赛民族,流荡成性,原著中的插图到处为家。

像东方的游牧部落,逐着水草而搬移。

又像犹太人,没有了国家,散居异地谋生,都能各个繁荣起来,世界上大富之家,不多是他们的子孙吗?

不过我既是造物主的作品之一,生物中的小玲珑,自然也有个根源,不是无中生有,半空中跳出来的,那么,我的籍贯,也许可从生物的起源这问题上,寻出端绪来吧……

我是著名的吃血的小霸王,但我嫌那生血的气焰太旺,死血的质地太硬,我最爱那半生半熟的血。我的食量无限大,一见了可吃的东西,就吃个不停,吃完了才罢休。

我最得力的助手,是蝇大爷和蝇大娘。我从肚肠里出来,就遇到蝇大爷。我紧紧地抱着他的腰,牢牢地握着他的脚。他嗡得一声飞到大菜里去了,把身子一摇,把我抛下去了。初到肉汤的第一刻,我还嫌太热,一会儿就温和而凉爽了……

我在生物界中要算是最不安分的分子了。浮大海,吃不惯海水的咸味;居人肚,闷不过小肠的束缚;返土壤,受不住地方的限制;飘上天空,又嫌那天空太空虚了……

伤风是我的小胜,流行性感冒是我的大胜,支气管肺炎是我的全胜。伤风是人类司空见惯的病了,多不以为意。流行性感冒,你们中国人有时又叫它做重伤风。那支气管炎也就可以说是伤风达到最严重的阶段了。他们都只怪风爷的不好,空气的腐败,却哪里知道有我,有我这三个在肺港里称霸的孩子在侵害。

血液是我所最爱,而血管的防卫是那么周密,红血球是我所最爱吃,而白血球的武力是那么可怕,每六百粒红血球就有一粒白血球在巡逻,保卫着它们!但是身体虚弱的人,他们的抵抗力是很薄弱的,发炎的力量是不足以应付危机。于是我就迅速地在人身的组织里繁殖起来了,更利用了血管的交通,顺着血水的奔流,冲到人身别的部分里了。

我到处奔走寻食,我在食道上有深究的阅历,我以为环境最优良、最丰腴的食道,要推举人类的肚肠了。到了食道,顺着食管动荡的力量,长驱直入,我的先头部队,早已进抵胃的边岸了。一越过了有褶皱的胃的幽门,食道上的景色就要一变,变成了重重叠叠的、有“绒毛”的小肠的景色了。我辛辛苦苦地在小肠的道上,一段一段地推进,好吃的东西出乎不意,都被人体的细胞抢去吃了……影响和评价

对高士其本人的评价如下:高士其同志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他以诗人的情怀和笔墨,为少年儿童写出了许多流畅动人的科学诗文,这在儿童文学作者中是难能可贵的。使我尤其敬佩的是他以伤残之身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为少年儿童写作,若不是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和惊人的毅力,是办不到的。我希望亲爱的小读者们,在读到这本书时能体会并且记住这一点。——谢冰心高士其同志能把深奥的科学知识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他的作品里,细菌跃然纸上,同人说长道短,说明着自身的利弊;白血球在他的笔尖上英勇杀敌;他把土壤亲切地比喻为妈妈,“我们的土壤妈妈是地球工厂的女工”;他把终日与我们相伴的时间称为“时间伯伯”,要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地去珍惜它……细菌、白血球、土壤、时间……在高士其同志的笔下,都变成了一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精灵,都变成了摸得着、看得见、听得到的“人物”,在与我们发生着联系。——钱信忠高士其对细菌的描写是那样的生动、形象,使得我和很多青少年在读了他的作品后,便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后来所从事生物学的研究,应该说是离不开高士其老先生的启蒙、引导。——陈章良《菌儿自传》可以说是一篇洋洋大观的奇文。通过这个小小的生物,画出了一幅上通云霄、下连江海的宏伟图景。五六万字的文章,势如破竹,一气呵成,使人读了确实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觉。——黄树则1982年,为表彰高士其对科学与人类进步作出的贡献,美国大使馆为高士其举行特别招待酒会

对《菌儿自传》一书的评价如下:他的著作闪烁着自强不息的光辉,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思想教育的好教材——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傅铁山高士其从23岁开始到83岁离开人间,一直瘫痪在轮椅上为人类的和平幸福与科学传播孜孜不倦地奋斗了60年,创造了难以置信的生命奇迹。——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王文元他的一篇科学小品只千把字,读者花片刻时间便可读完,然而在这片刻之间,却领略了科学世界的绮丽风光。—— 著名作家 叶永烈

《物理学的进化》

作者:[德]阿尔伯特·爱因斯坦(Einstein, Albert),

[波]利·英费尔德译者:周肇威推荐版本: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作者简介

阿尔伯特·爱因斯中文版封面坦,相对论的创立者、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爱因斯坦人们称他为20世纪的哥白尼、20世纪的牛顿。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乌尔姆市,1900年8月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当年完成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并发表在莱比锡《物理学杂志》上。那时的爱因斯坦已经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14年任柏林大学教授和威廉皇帝物理所所长。1933年移居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直到1955年去世。

爱因斯坦一生所作的科学贡献,对物理学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905年他发表了题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论文,提出了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建立了狭义相对论。1915年他又建立了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揭示了四维空间与物质的统一关系,指出空时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的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并提出宇宙空间有限无界的假说。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关于空间、时间和物质的概念。

1921年,由于“光电效应定量称的发现”,爱因斯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理论被视为“人类思想史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并著有《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相对论的意义》、《论理论物理学方法》等多部著作。

利·英费尔德,波兰理论物理学家。1898年8月20日出生于克拉科夫。1921年毕业于克拉科夫大学。1936年到1938年间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在这里与爱因斯坦共事。1939年起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1950年建立起经典电动力学的唯象模型,消除了点电荷能量的无限大(玻恩—英费尔德理论)。与爱因斯坦和霍夫曼合作,在广义相对论中由场方程导出了物体吸引的满意理论(爱利·英费尔德因斯坦—英费尔德—霍夫曼理论)。他还是一位科学评论家和作家。他与爱因斯坦合著的《物理学的进化》享有盛名,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多个国家出版发行。成书背景

爱因斯坦答应合作编写此书的部分原因是以此在经济上帮助英费尔德。而作为犹太物理学家的英费尔德从被纳粹占领的波兰离开后前往剑桥,在那里与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进行了简短的合作。其后他前往普林斯顿,在那里与爱因斯坦一起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共事。爱因斯坦试图帮助英费尔德在那里找到一个永久性职位,但结果失败了。英费尔德从而想出了与爱因斯坦合作出版一本物理学史的大众读物的方法,认为此举定能获得成功从而可以和爱因斯坦平分版税。然而当他到爱因斯坦那里说明自己的提议时他的舌头却严重打结,不过最后他还是说清了自己的想法。爱因斯坦则认为“这个主意一点也不坏,我们应该去做”。爱因斯坦和英费尔德在一起

英费尔德完成初稿以后,爱因斯坦逐字逐句地修改,然后两人才共同署名于1938年出版了这本在7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影响很大的优秀科普书籍——《物理学的进化》。在本书问世的20多年后,由于爱因斯坦已经去世,英费尔德对原版进行了修订。此时,物理学又有了新的发展,但由于《物理学的进化》只是讨论物理学的重要观念,在本质上并没有变化,因此修改并不很多。作为物理学的科普类读物,仍然适合读者阅读。

爱因斯坦和英费尔德在合著此书时,并没有将本书定位于一本物理学教科书去系统地讲述基本物理论据和理论,而是希望用更为通俗易懂的语言,用粗线条描绘出人类如何寻找观念世界和现象世界的联系。内容精要

本书共分为“机械观的兴起”、“机械观的衰落”、“场,相对论”、“量子”四个部分,分别以有趣的故事或实验来讲述每个物理学理论。

在第一章中作者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起始,通过引入矢量的概念介绍了伽利略和牛顿的经典力学,并从焦耳的热功当量角度解释了经典物理中所认为的热现象,它也可以用分子间作用力的机械观来描述。

直观印象里的世界大都是被人们用思维创造出来的。伽利略则开创性的用另一种新的方法来取代直觉。人们的直觉中,力与速度有关,但牛顿力学则改变了这种直觉,以力和速度变化为基础。力学中,如果知道一个运动物体上原著中的插图所作用的力,就可以预测该物体未来的运动路径。在天文学上,力学概念使我们确认,用不变的物体之间的简单作用力来解释所有的自然现象是可能的。为了解释现象而引入不同形式的力,对当时的世界影响重大。如物质动力论的发展就直接受到机械观的影响。在物质动力论的贡献中,我们看到这个从力学中兴起的新观点已经把热现象包含进去了,而且形成了一幅值得纪念的物质结构图景。

在第二章中作者首先展示了电磁现象无法用传统的机械观来描述,进而涉及光的本性问题。这里面描述了牛顿的微粒说和惠更斯的波动说关于光的本性的论战,虽然结果赞同了波动说(认为光是一种机械波),但又要同时假定不能用机械观来描述的作为光波的传播介质的以太的存在。

万有引力、电力或者磁力都可以用力来解释。按照机械观,所有外在世界的作用里都应该化成一种类型。我们又发现,服从牛顿定律的库仑定律的引力、电力、磁力都是沿着连接于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物体的一条直线而作用的。但是磁极和通过电流的导线的作用力,却不是沿连接金属线和针的直线上,也不在连接电流体的粒子和基本磁偶极子的直线上。光的直线传播是最基本的光学论据。所有发光物体发射的粒子作用到我们的眼睛上,眼睛都会产生光的感觉。光的物质不止一种,不用的色就有不同的物质。惠更斯则认为,光是一种波,它的迁移并非物质的迁移。光波也可用来解释折射和光的多样性问题。直到19世纪,人们才广泛认可光波说,光可以绕过障碍物的现象成为光波说的有力证据。20世纪以前,科学家们都致力于用机械观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比如光学现象中的以太。但科学家并没有成功。

在第三章中作者用力线首先来描述引力场,进而用它来描述电场和磁场。作者解释说这是在尝试“用流体的语言来将熟悉的事实翻译成新的场论的语言”。爱因斯坦和英费尔德叙述了法拉第、麦克斯韦和赫兹的实验引发了现代物理原著中的插图学,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和狭义相对论否定了以太的存在。最后,爱因斯坦在这里介绍了广义相对论。

自19世纪以来,物理学中出现了一个全新的观念,即“场”概念的发明。这项发明中,法拉第、麦克斯韦和赫兹功不可没。场用来描绘带电体之间与粒子之间的空间。由这个概念诞生了后来的麦克斯韦方程,即电磁场的结构、支配电和光的现象。相对论也是在场的概念上兴起的。第一阶段为狭义相对论,第二阶段为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上:在所有的相互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坐标系中物理定量都是相同的;光速永远具有相同的值。广义相对论对时空连续区做了更深入的分析,建立了引力场的结构定律。相对论增强了场的概念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在第四章中作者通过光电效应实验引入了光量子概念并由此进一步引出了概率波的概念,“量子理论又创造了关于实在的新的主要特色。不连续性代替了连续性。放弃了掌握个体的定律,出现了概率的定律。”影响和评价

两位科学家在写这本书时,将读者看做是缺乏数学和物理学知识的,因而在撰写过程中并没有过多引用数学公式,用浅显生动的文字,通过举例来呈现物理学的发展中的观念进化。其中主要的观念贯穿了伽利略、牛顿时代的经典理论以及量子论的演变情况,选取在这个观念进化过程中的几个重要转折点,以阐释经典物理学的命运和现代物理学中建立新观念的动机,从而指引读者怎样去探寻观念世界和现象世界的联系。

爱因斯坦在该书中基于的核心观点是“物理学实在”,其中也流露出对量子力学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的不以为然:“近几年来,量子物理学的全部困难已经集中在几个主要点上,物理学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它们的解决。但是,我们没有方法预知这些困难将在何时何地得到澄清”。该书的观点认为,是对“客观实在”的信仰导致了几个世纪以来在科学上逐步取得了伟大的成果,并说明“客观实在”这一概念虽然无法证明,但确实是有用的。正如书中宣称的那样:“如果不《物理学的进化》英文版封面相信我们的理论结构能够领悟客观实在,如果不相信我们世界的内在和谐性,那就不会有任何科学。这种信念是,并且永远是一切科学创造的根本动机。”

该书最初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在1938年出版并获得了大众的广泛好评,《时代》杂志还特别为此书刊载了一篇头条报道。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称此书为一场“革命”,他说:“今天我们已经很习惯接受量子力学的概念,从而很容易忘记当初我们要从量子角度来思考时所需要的具有纪念意义的思想转变。”

《趣味地球化学》

作者:[前苏联]阿·费尔斯曼(А.Е.Ферсман)译者:杨静推荐版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2年版作者简介

阿·费尔斯曼是俄罗斯矿物学中文版封面家、地球化学的奠基人之一。1883年生于圣彼得堡,1907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1910年,年阿·费尔斯曼仅27岁的费尔斯曼就已经成为教授,并在两年后开创了“地球化学”这个科学历史从未有过的新学科。

费尔斯曼曾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担任科学院博物馆馆长,因其卓越的研究成果,曾获得矿物学会的安齐波夫金质奖章。1932年,费尔斯曼创建苏联科学院乌拉尔分院,1936年,组织了规模好大的多学科地质普查。

费尔斯曼不仅是著名的科学家,还是位活跃的科普作家。他出版过《趣味矿物学》、《趣味地球化学》、《我的旅行》、《岩石回忆录》、《宝石的故事》、《乌拉尔——苏联的宝库》、《俄罗斯石器文化史》等多部著作。成书背景《趣味地球化学》是费尔斯曼逝世后,由他的同事和学生赫洛平教授等多位学者整理手稿后,经修订补充后出版。经过前苏联的一些学者的不断修订再版,这本书的内容日臻完善,并随着各国译本的发行,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关注。《趣味地球化学》这本书包含了费尔斯曼一生呕心沥血的研究成果,讲述了原子的结构和特征,阐述了地球化学的理论基础。著者用严谨的态度,系统而充实地介绍科学知识,并不乏风趣地传播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趣味地球化学》构建了认识原子历史和地球化学历史的知识体系。作者深入浅出地引导读者,思考周围奇妙的世界。

1956年,中译本发行,很快成为地质院校师生们喜爱的作品。“地球化学”这个学科也因为这本书的流传不再为世人陌生。内容精要

20世纪初,地球化学这个地球科学的分支开始兴起。前苏联科学家们的研究工作功不可没。地球化学的任务是研究和阐明地球内部化学元素的发展和动态。这些元素是自然界的基础。这些元素在地壳里面迁移,由于深度不同、压力不同、温度不同,它们的化合过程遵循不同的规律,这些就是地球化学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原著中的插图

地球化学不仅研究化学元素如何在地球内部甚至整个宇宙里分布和迁移,还研究在具体的某些地区化学元素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如何分布和迁移,以便拟定勘探矿产的路线。

硅在自然界里分布最广,仅次于氧气。地球上的很多岩石都是硅的化合物,比如水晶、石英石、燧石等包含二氧化硅的成分,而玻璃、混凝土等都含有矽酸盐。碳是生命的基础,自然界之所以这样生机勃勃,都是碳的功劳。如果没有二氧化碳,气候不会像现在这样温暖。磷是有关生命和思想的物质,我们大脑工作离不开磷,磷在骨髓细胞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元素。在药物化学、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中,钙都起着巨大的作用。钾的化合物用途也很广泛。钾有助于细胞的生长。铁在文化和工业发展中举足轻重,是武器、工具的主要成分。锡也是有用的元素,在青铜、马口铁、焊蜡、巴弼合金、蜡箔等物理中都发挥着作用……

陨石是宇宙的使者。它的化学成分却都是地球上存在的化学元素。因此费尔斯曼认为,太阳系里所有的天体都是由相同的一些化学元素组成的。根据地球化学家的研究,宇宙的构成主要包括40%的铁,30%的氧,15%的硅,10%的镁,2%~3%的镍、钙、硫、铝,和剩下的少量的纳、钴、钾、磷、碳等元素。地球上下共13层,最高层的星际空间,充满了流星、氢气、氦气等分子;平流层里的氮气和氧气含量较多一些;对流层中有氮气、氦气、氧气和别的惰性气体。水圈主要由氢、氮、氯、镁、钠、钙、硫等元素构成。地圈中含有很多氧、矽、铝、钾、钠、镁、钙等……

现代地球化学这门科学的思想早在三四百年前就存在和发展了,最早在俄罗斯的科学家罗蒙诺索夫的《论地层构造》和《论金属的产出》两本著作里出现。后在1838年,瑞士的化学家绍本首次提出“地球化学”的概念,并认为“一定要先有地球化学才谈得上真正的地质科学”。1928年维尔那德斯创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成为生物地球化学的奠基人。如今,世界各地开始成立专门的化学研究所,而其中的研究者们很多开始从事地球化学的研究工作。影响和评价

费尔斯曼是杰出的矿物学家和地理学家,他一生对地球化学的研究工作具有世界意义,使得他在学术界具有很高的声望。前苏联别梁金院士曾评价他“费尔斯曼对科学和对祖国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是永垂不朽的。他完全像俄罗斯不朽的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和门捷列夫,提出这两位科学家的名字来推崇费尔斯曼,不是没有道理的。”

1934~1939年完成的巨著《趣味地球化学》是当时地球化学的权威专著,也是开启化学元素在地壳运动中变化秘密的万能钥匙,被誉为“地球化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英国伦敦地质学会为此授予费尔斯曼沃拉斯顿奖章。《趣味地球化学》没有因为时代的局限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失去它灿烂的光辉。难能可贵的是书中的思路、观点和方法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是一本专业观点正确、知识丰富、寓科学于趣味之中的优秀科普名著,对当代的读者仍然具有强大的征服力和吸引力。——著名化学家 欧阳自远

《物理世界奇遇记》

作者:[美]乔治·伽莫夫(George Gamow),

[英]罗素·斯坦纳德(Russell Stannard)译者:吴伯泽推荐版本: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作者简介

乔治·伽莫夫(1904~1968),俄裔中文版封面美籍物理学家、宇宙学家。1904年生于俄国的敖德萨市,曾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英国剑桥大学、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从事科研工作。

伽莫夫被誉为“天才科学家”,他兴趣广泛,早年在核物理研究中已经取得了杰出的成绩,并首次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论和生物学上的“遗传密码”理论,这两项理论,都获得了科学界的公认。

他还是一位杰出的科普作家,在他一生正式出版的25部著作中,就有18部是科普作品。他的许多科普作品风靡全球,《物理世界奇遇记》和

《从一到无穷大》

更是他的代表作,启迪了无数年轻人的科学梦想。由于他在普及科学知识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1956年,他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卡林伽科普奖,被科普界奉为一代宗师。

罗素·斯坦纳德1931年生于英国,1956年在伦敦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71年起任英国开放大学物理学教授。他一贯热心科普工作,曾获得英、美两国的多项科普图书奖。成书背景

伽莫夫热衷于普及科学知识的工作。1938年,他受英国剑桥大学支持,在科普杂志《发现》上发表了一系列离奇有趣的科学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伽莫夫塑造了这样一个主人公——对现代科学感兴趣的银行职员汤普金斯先生。这位汤普金斯先生通过聆听科学讲座、梦游物理奇境,学习有关相对论和量子论的科学知识。

1940年,伽莫夫将这些小短篇汇集成册,起名为《汤普金斯先生身历奇境》,成为他的第一部科普作品。四年后,伽莫夫又将后来写作的短篇汇集成《汤普金斯先生探索原子世界》一书出版。而今天我们看到这本《物理世界奇遇记》就是伽莫夫将以上两本书进行合并、修订所成。

在《物理世界奇遇记》这本书里,加入了新发展的物理学知识,并以平装本出版发行,受到广大普通读者的欢迎。同时,伽莫夫将书更名为《平装本里的汤普金斯先生》。在这本书引入我国时,很多中国读者对汤普金斯先生的由来并不了解,因此,本书的译者吴伯泽先生将书名翻译为《物理世界奇遇记》。《物理世界奇遇记》可以说是一本非常成功的科普读物,一经面世,就受到科学界和读者大众的普遍重视和喜爱。在其后的几十年,被翻译为多国文字出版。内容精要

在一个百无聊赖的公休日,汤普金斯先生起床后,打算看一场电影打发时间,在报纸上,他无意间看到了这样一则消息:本市将举办一系列介绍现代物理学知识的讲座,正好下午讲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听人说,真正弄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人只有12个。于是他抱着想成为第13个人的愿望去了。

汤普金斯听了好半天,才弄明白教授讲解的重点,就是爱因斯坦相对论中存在着一个最大的速度值,由于它的存在使得很多事情变得扑朔迷离。教授说,因为光的速度是30万千米/秒,所以日常生活里不容易看到相对论产生的神奇效应。听着听着,汤普金斯先生居然睡着了。在睡梦里,他梦到了一座古城堡,突然他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个骑车的年轻人居然和车子慢慢缩扁了,他想了想,觉得这个地方的天然速度比较低。他骑了一辆自行车去追那个原著中的插图年轻人,费了好大劲才追上。令他惊奇的是,那个年轻人和正常情况一样蹬着自行车,只是他们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所以看起来像是透过柱形镜来看一样。

汤普金斯还看到一位大约40岁的绅士下了火车,被一位接站的老太婆叫“亲爱的爷爷”。他感到非常奇怪,那位绅士告诉他,因为他经常出差,大部分生活都在火车上度过,因此比住在城里原著中的插图的亲戚要老得慢许多……

有一天,汤普金斯先生从银行下班回来,路过一家酒馆,他突然看到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有个人打中了台球,台球慢慢得向前滚去,汤普金斯发现,台球开始“弥散”了,好像桌子上滚的不是一个球,而是很多彼此相互叠合的球,教授告诉他,这就是量子力学现象。第二天早上,教授约汤普金斯去量子丛林,在那里所有的事业都服从量子规律。他们在丛林里遭到一群老虎的袭击,教授说其实是一只老虎,经过一阵乱扫射,一颗子弹终于打中老虎,所有原著中的插图的老虎突然化成一只死去了。他们还看到了很多围着火堆跳舞的土著人,但很难分辨他们的身影。他们看到了小木屋和树林,但是只要一走近,就都 “弥散”开了,好想变成了很多屋子和树木……影响和评价《物理世界奇遇记》这本书趣味横生,书中的汤普金斯先生的栩栩如生,代表了现实生活中的众多读者形象——对科学的茫然,却抱有兴趣。伽莫夫为使这本书带给读者“实惠”,从读者的真实水平出发,通过汤普金斯先生的故事,带大家走入科学的神奇殿堂。

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有特色的科普读物,帮助读者在阅读故事情节的同时学习科学知识。伽莫夫从1938年塑造汤普金斯先生这个人物形象开始,到1967年对这本书进行最后一次修订,倾注了他对科普工作的全部热情。可以说,《物理世界奇遇记》这本书是伽莫最为成功、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本著作。由于对普及20世纪前沿物理学所作出的杰出贡献,《物理世界奇遇记》英文版封面作者伽莫夫在1956年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卡林格科普奖。《从一到无穷大》作者:[美]乔治·伽莫夫(George Gamow)译者:暴永宁,吴伯泽推荐版本: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版作者简介

乔治·伽莫夫(1904中文版封面~1968),俄裔美籍科学家。1904年,伽莫夫出生于俄国敖德萨市,1928年在苏联列宁格勒乔治·伽莫夫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28~1932年先后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和卢瑟福进行研究工作。1931年回到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33年在巴黎居里研究所从事研究。1934年移居美国,任密执安大学讲师,同年秋被聘为华盛顿大学教授,1954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1956年改任科罗拉多大学教授。

伽莫夫是一位兴趣广泛的天才。他早年在核物理研究中取得出色成绩,其后又在天体物理学上与勒梅特一起最早提出“大爆炸”理论,甚至在生物学上首先得出“遗传密码”理论。他还是一位杰出的科普作家,在他一生正式出版的25部著作中,就有18部是科普作品。他的许多科普作品风靡全球,《从一到无穷大》更是他的代表作,启迪了无数年轻人的科学梦想。由于他在普及科学知识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1956年,他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卡林伽科普奖,被科普界奉为一代宗师。成书背景

在伽莫夫的一生当中,他最大的兴趣是攻克自然界的难题,不管是物理学的,天文学的还是生物学的。然而正像他自己所说的,科学研究要取得进展需要一种灵感,而新颖、激动人心的思想并不是每天都会出现的。每当他苦于缺乏新鲜想法来推动自己的研究时,他就写一本书,《从一到无穷大》也不例外。有趣的是,伽莫夫最初写作这本书时,是想以孩子们为对象,打算写给他刚满12岁、一心想当个牛仔的儿子伊戈尔和他的同龄人的,但后来放弃了这个想法。

伽莫夫在书中用随意自然的笔触、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数学和物理学的理论有机结合在一起。文字如同信手拈来,轻松自如,极具大家风范,非常易于普通读者阅读。这本书作为一部“高级科普”,要想完全弄懂里面的科学知识,并不是一件易事。因此,深入探究其中的科学奥妙,还是需要读者做好充足的知识准备。

20世纪70年代,科学出版社引进出版了伽莫夫的这本科普名著,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从一到无穷大》的中译本首次问世,对当时的中国读者来说,具有另外一层意义。1978年,我国开始恢复高考,许多大学生求知若渴,这本“重量级”科普读物的出现恰似雪中送炭,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可以说,《从一到无穷大》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为了使更多的读者领略这本书的魅力,2002年科学出版社根据原书1988年新版进行了校订修改,在一些地方添加必要的注释,以全新的面貌重新推荐给读者。内容精要n

现在人的计数习惯,是在A的后面接上一串零,简记成A×10,n为正整数。但是古代人可没有这样的先进方法,比如古埃及人反复书写一定次数的方法来计数的。直到阿基米得开发出“万”这个数,后来有引进了“万万”的第二阶单位、“亿亿”的第三阶数字、“亿亿亿”的第四阶数字等等。

大数总能在生活里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发掘出来,印度舍罕王在象棋上奖励发明者西萨·班宰相麦粒、梵天创造世界时留下梵塔来计算“世界末日”等等。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庞大的数字如何进行比较呢?著名数学家康托尔发明了比较无穷大数的康托尔法则:给两组无穷大数列中的各个数一一配比,如果最后这两组都不剩,那么这两组无穷数就是相等的,如果有一组还有剩余,那么这组数就比较大。按照这个规则,我们得到了偶数与奇数数目相等、普通分数和整数数目相等、整数数目和单单偶数的数目相等的结论。但在无穷大数上,可不一定会具有这样的规律,即无英文原著中的插图穷大的世界里部分可能等于全部。但是我们却不能只得出所有的无穷数都相等的结论,比如曲线样式的数目大于所有无穷大数。

数学被应用在科学的各个领域,但是“数论”却遭到冷遇。它是纯粹数学思维的最错综复杂的产物,很多卓有建树的数学家依旧没能在“经验”之外,对数论的一些定理从“数学”上进行证明。如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至今只被数学家陈景润证到了“每个偶数都能表英文原著中的插图示为一个质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质数的乘积之和”。我们知道负数的平方根在实数范围内没有任何意义。但是意大利数学家卡尔丹把负数的平方根写进公式,定义为“虚数”。此外,卡尔丹还把实数和虚数结合起来形成单一的表达式,且称之为复数。虚数的概念从此闯入数学家的生活。依靠-1的平方根(),数学家们发现普通的三维空间可以和时间结合,从而形成遵从四维几何学规律的四维空间。

说到四维空间,不得不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从苹果中被虫子吃出曲折的隧道、圆圆光光的面包圈、到翻转过来的宇宙,我们都发现了四维空间不寻常的性质。时间和空间常被用来描述我们的世界,几乎所有的实际物体都是四维的:三维属于空间,一维属于时间,比如盖房子,房子的高宽长说的是空间,英文原著中的插图而房子从盖起来到倒塌说的是时间的概念。

从四维几何学的观点出发,高速运动物体的相对论收缩效应,就是时空坐标系的旋转使物体的四维长度在空间坐标上的投影发生了改变。时空坐标系的旋转改变了时间间隔。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坐上了一辆几乎和光速一样快的飞船,前往距离地球9亿光年的天狼星。由于你的心脏、呼吸、思维都慢了7万倍,你认为花费几小时的时间,在地球人看来已经过去了18年。这个结果让人大吃一惊,但现实生活中不太可能出现的情况。因为光速是宇宙运动速度的上限,没有任何物体能以光速或超光速运动。

在宇宙时空观的宏观世界里,科学理论的发展如上所述。而在微观世界里,人们总是喜欢从熟悉物体入手,剖析它们的内部结构,进而发掘物质性质的最终构成。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最先提出,物体都是由很多微小粒子——原子构成的。而当时的“最小单位(原子)”又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分割为带正电和负电的两部分。1911年,卢瑟福将原子结构用核式模型形象地描述出来。目前随着科学的发展,质子是否为最基本的粒子,这个结论还不得而知,更深入的研究还在继续。影响和评价《从一到无穷大》是伽莫夫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自问世以来,多次再版,并被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被奉为科普界的圣经。

作者通过讲述科学入门知识的“一”,使读者向纵与深双向的“无穷大”方向努力,通过从人类的林林总总的科学活动中摘取沧海“一”粟,使读者窥到科学大千世界的“无穷大”的壮美和改造世界的“无穷大”的潜力。

许多第一流科学家都高度评价这本书,认为它很值得一读乃至于一读再读。

本书译者暴永宁在译后记中这样评价这本书:“特别应该指出的是,一般的科普读物,往往怕数学太‘枯燥’和‘艰深’而不敢使用它,只局限于作定性英文原著中的插图的概念描述。这本书则恰恰相反,全书都用数学贯穿起来,并讲述了许多新兴的数学分支的内容。正因为使用了数学工具,本书才达到了相当的深度。”“该书是俄裔美籍科学家伽莫夫的另一力作,该书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科普经典名著’。此书把数学、物理和生物学的许多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微观方面和宏观方面为读者们提供一幅宇宙的总图景。”——《中国图书商报》“这是科学写作史上的一部奇书,把新颖深刻的科学思想与善打比喻讲故事的生花妙笔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致许多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都喜欢读这本书,认为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激发新的灵感。……作者伽莫夫虽然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但20世纪最伟大的四个科学模型(夸克模型、大爆炸模型、双螺旋模型和板块模型)的中间两个都与他密切相关,其中大爆炸模型就是他首先提出来的,而双螺旋模型所代表的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得益于他首先提出的遗传密码理论。科学界普遍认为大爆炸模型应该获诺贝尔奖,而且首选的获奖人选就是伽莫夫,可惜他去世较早,与诺奖无缘。伽莫夫像是科学界的智多星,许多革命性的观念不断从他的头脑里蹦出来,而这些新观念在《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里经常有不经意的流露。”——吴国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双螺旋》

作者:[美]J·D·沃森(James Dewey Watson)译者:刘望夷推荐版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作者简介

沃森,1928年出生于芝加哥,the double helix中文版封面15岁就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19岁获得动物学学士学位。在25岁时,做出了永垂生命科学史沃森册的工作——与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一起提出了DNA双螺旋模型,在34岁时因这一工作获得了1962年度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1968年,沃森离开哈佛大学到冷泉港实验室担任指导工作。成书背景

1953年,克里克和沃森发现了生命的秘密——基本遗传物质DNA,这一重大发现为分子生物学在科学研究史上打开了一扇大门。两人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物学奖。沃森的名字很快享誉世界。很多人开始敦促沃森写一本回忆录,他本人也正有此意,最初的书名定为《发现DNA结构的个人记事》,后来,沃森与哈佛大学出版社签约,几经易稿,后定为《双螺旋》这个书名。

沃森的学生生涯,具有传奇色彩,他被称为科学界的神童。15岁进入大学,22岁就获得了动物学博士学位,25岁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他对研究方向的选择非常“自我”,他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研究对于他来说是有意义的。沃森辗转多个学校,终于确定将解释生命遗传活动的本质作为自己终身的科学事业克里克和沃森在他们发现的DNA模型前目标。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双螺旋》这本书讲述了沃森的这个故事。

沃森本人个性十分鲜明,善于思考,不喜欢整天在实验室忙忙碌碌。沃森的个性在他研究生涯中的作用,也在《双螺旋》中得以体现。《双螺旋》这本书记载了他在1951~1953年间的研究方法和想法,介绍了DNA结构的源起和发展。后在1980年重新校版时,又加进了新的内容,并在附录中收进了沃森和克里克的原始论文。内容精要

1955年,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阿尔卑斯山,由金氏学院研究员狄西雷斯当向导,当我们步行上山时,遇到了威利·西兹,但他只简单打了个招呼就匆匆下山了。弗朗西斯·克里克在DNA的研究中,对我的影响最大。克里克从来没有谦虚过,虽然他的同事们认识到他思考敏锐而且深刻,但是觉得他太夸夸其谈了。克里克介于理论家和实验家之间,只是埋头研究蛋白质结构。克里克嗓门很大,甚至无法让布喇格安宁,克里克喜欢爽朗的大笑,不喜欢与“高校教师”在“高级餐厅”吃饭,因此反传统的金氏学院收留了他。

1946年,弗朗西斯读了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后对生物学产生了兴趣。但他没有立即投入到DNA的研究中,而且由于莫里斯·威尔金斯对DNA的不热情感到灰心。威尔金斯最早激发我关心DNA的X射线工作。我对DNA的兴趣源于想了解基因是什么。由于我对化学知之甚少,因此选择出国留学。我接受赫尔曼的建议,去了那不勒斯动物实验站。在那不勒斯,我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大街溜达。我梦想着能够发现基因的奥秘。在莫里斯的一次演讲中,我对一张DNA的X射线衍射图印象深刻,它激发了我对DNA结构的浓厚兴趣。

我回到哥本哈根时,决定去剑桥跟随马克斯·佩鲁兹学习分析X射线衍射图。佩鲁兹对生物大分子、尤其是血红蛋白的结构很感兴趣。马克斯给我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了学习的计划,并且引荐给布喇格。从我到实验室的第一天,我发现与克里克的交谈非常有趣。我们一致认为,DNA比蛋白质更重要。我们计划模仿鲍林并且超过他。不久,我发现鲍林的成功是常识的产物,而不是复杂数学推理的结果。因此我们决定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DNA的问题。我们假定DNA分子含有许多按规则直线排列的核苷酸,但解决DNA结构比解决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更复杂。DNA的分子的直径比单独一条多核苷酸的直径要大许多,如果通过氢键维系在一起必须弄清楚。不过事情由于弗朗西斯和布喇格的争吵而中断。他对物理学突然不感兴趣,并且于1947年来到剑桥大学。

到了11月中旬,我学到的结晶学知识,足以听懂罗西滔滔不绝地讲演有关DNA问题的大部分内容。一次度假途中,我和弗朗西斯巧遇,但是却不能回答他对罗西演讲内容的问题。弗朗西斯认为,他能够立即去做的是分析DNA的数值。从表面看,根据X光衍射数据,可能是两条、三条或者四条核苷酸链。但关键的问题是DNA链围绕中心轴旋转的角度和半径是多大。一路上,我们详细得谈论着一旦有了DNA我们要干些什么……影响和评价

解读基因中的生命奥秘,是21世纪生物学最重大的课题。《双螺旋》一书记述的事件解释了基本遗传物质DNA的结构。书中,沃森不仅记录了自己亲身经历的重大事件,还介绍了DNA结构的来龙去脉。这本书的科学价值引起人们的注意,克里克和沃森发现DNA的结构,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事件,这一发现为现代分子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而产生的有关遗传因素的研究,都受到这个大发现的鼓舞。

这本书既是一本有关科研成果的著作,又是一本情节生动、结构严谨的“剧本”。它记录了沃森的研究生涯中出现的两难境地——沃森的成果不可否认有前人的铺垫,当成果发表于世,成就的归属也成为困扰著者的一个问题。沃森在《双螺旋》中一书用爽直的笔触,描绘了他对欧洲尤其是英国的印象,不仅讲科学,而且讲人生。《双螺旋》这本小册子,不仅是一部记载20世纪生物学发展的历史书籍,还是一本感性的印象记录。《双螺旋》英文版封面“说起人类基因组,就不能不讲DNA;说到DNA,就不免想到它的双螺旋结构,就一定会去追寻那些首先攀上生命之梯的高大身影——詹姆斯·迪维·沃森等人,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究竟是什么样的契机、什么样的际遇、什么样的人生使他成为幸运的成功者呢?也许就是通过沃森博士的《双螺旋》一书可见一斑。”——《基因研究史》

《所罗门王的指环》

作者:[奥地利]康拉德·劳伦兹(Konrad Lorenz)译者:游复熙,季光容推荐版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3年版作者简介

康拉德·劳伦兹,是中文版封面世界动物行为学的创立者,197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他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从小劳伦兹生活的原始环境被他称作“博物学家的乐园”,童年时期的生活影响劳伦兹后来的成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