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12:34:15

点击下载

作者:华业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手册

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手册试读:

前言

古往今来,人人都希望健康。因为健康总是与家庭的幸福、学业的成功和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处于社会急剧转型期的今天,求学、人际、前途等各种压力纷至沓来,人们的心灵正饱受着各种问题的困扰,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心理学家的统计表明,在人群中,80%的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甚至一生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人格缺陷和习惯性不良行为。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成熟的心态,已成为现代人必须面对的人生及社会问题。

人们都说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但在这一阶段他们承载着巨大的压力。在学校里,他们总是试图表现的得体和期待被大家接受,同时还在努力地探索自己到底是谁。走进社会后更是压力重重,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以致严重地影响着身心健康。让我们面对这个事实吧,儿童青少年时期也是非常让人有挫败感的!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科学,无忧的物质生活、空前的学习压力、紧密的亲情缠绕是当代青少年的生活写照。青少年有许多疑问:我的快乐在哪里?我的痛苦源于什么?我为什么要活着?因为不了解他们内心真正的需求,疑惑的父母也要问:我的孩子怎么了?我的教育错在哪里?现在的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应该怎么和他们打交道?

21世纪,社会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要求可概括为四个要点,即:独立性、合群性、创新性和开拓性。如果缺少其中某些素质,就可能难于承受未来的竞争。

可以说,影响青少年最大的问题是心理问题,对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是心理疾病。大家都知道大脑是人体的总司令部,如果从这里发出的指令是正确的,那么人体的活动则处于正常的“轨道”。从生理的角度看,则一切相安无事,机体健康,百病难侵。

本书由多名心理学专家在整合大量的心理学资料的基础上编撰而成。全书共分9章,分别对家庭关系、不良情绪、不良嗜好和怪僻等一系列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儿童心理、青少年心理等方面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释和剖析,并就这些心理问题的治疗与保健方法作了详尽的说明。

探究青少年成长的心径,揭示他们内心的奥秘,挖掘他们问题深层的根源。这本书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可以让青少年看到自己波动的情绪下涌动的暗流;让父母看到青少年的心灵深处,了解青少年最需要什么;让老师看到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实质,理解青少年的困扰!对儿童青少年的家长、中小学教师和其他青少教年教育工作者也极有参考价值。

第一章

父母为什么烦恼

孩子的最大问题是心病

为了避免孩子出现精神障碍,让孩子健康地成长,我们做父母的应努力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掌握各方面的生活技能。专家解释,所谓的“生活技能”,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社会能力;是一个人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是自身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行为的能力。根据孩子性格的不同,可以具体表述为以下几种能力。

了解孩子自身的特点,培养孩子自我认识能力。儿童、青少年一般对自己长处和短处不了解,对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认识不到位,对将来的目标心中无数,往往是我们做父母的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更有的孩子只是看到自己的缺点,对自己的所谓“短处”产生自卑心理。

如果孩子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那么,一旦在遇到挫折和竞争的时候,就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因此,要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长处,才能培养乐观健全的个性。正确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首先让孩子要懂得客观地评价自我,有客观明确的生活目标,这样他们才能在快乐的情绪中循序渐进,健康成长。

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培养缓解压力的能力。儿童、青少年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承受能力有限等种种原因,对自身的情绪有时难以把握,在遇到困难和矛盾的时候可能不会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造成没必要的烦恼和冲突,而长期的情绪压抑更是精神疾病的基础。因此,要培养他们学会缓解精神压力,尤其是对一些情绪压抑的事,要教育他们懂得和学会宣泄和放松,这样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和良好的心态,这样不仅使他们从心情上得到愉快,而且当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有能力做出冷静的处理。

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孩子认真倾听他人谈话和意见,使用恰当的语言同他人交流和沟通思想,这种“听”和“说”的技能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

很多儿童、青少年在与人交流时,不注意他人的讲话或表现出不耐烦和不理睬,使人感到不尊重他人,排斥他人;有些儿童、青少年不愿意讲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时候缺乏自然坦诚的态度,妨碍了与他人的沟通,这样,由于长期的听不进去,说不出来,很容易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天地里,造成独来独往、孤僻苦闷或固执偏激,最终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我们做父母的要帮孩子在与他人交往时恰当地运用言语和非言语进行自我表达,表达自己的观点、愿望和需求,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猜疑,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结识更多的朋友,也使他们懂得要对人采取友好对待、和睦相处的态度,面对人际交流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采取宽容、公平、有理、有节的处理方式。尊重他人、相信他人,在人与人的彼此支持和鼓励中健康成长。

理解并支持他人,培养换位思考能力。在独生子女的家庭,孩子容易受到父母过多的呵护,导致一些儿童、青少年往往只关心自己眼前的事物,对他人漠不关心。这样的话,应培养他们懂得什么叫理解,什么叫爱心,让孩子自己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上,换位思考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素质的要求。帮助和支持他人虽说是一种付出,但却在这种付出中获得了快乐,这是我们培养儿童、青少年快乐心情、健康行为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

有效解决问题,培养应对能力。每个儿童、青少年都生活在社会中,即使在非常和睦的家庭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矛盾和冲突。怎样有效地解决这种冲突,需要学会应对的技巧和方法。

对儿童、青少年来说,他们往往缺乏应对的态度和办法,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着手解决问题,这样容易产生苦闷、难过、恐慌等心理问题,长久下去,将使他们处于抑郁、焦虑心理当中。因此,应该教育和训练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应对的技巧,帮助他们认识问题出现和存在的客观性,帮助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方法步骤,要讨论,要协商,要探讨,要尝试,使他们学会主动地适应环境,尽快地从遇到的问题中解脱出来。在解决问题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快乐地成长。

避免攻击性言行,培养自律能力。儿童、青少年之间容易因为一点小事产生矛盾,轻者闹意见,重者也许会一时冲动,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攻击性行为。如果这种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改善,发展下去不仅对他人是一种严重的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因此,要培养他们严格的自律能力,学会用和平的方法替代攻击性行为。这既是健康心理素质养成的基本要求,也是为人之道。

当孩子患有心病时,做父母的我们应从多方面了解,不要一味地着急,要正确了解和看待孩子心理问题的来源。

要正确看待自己,这是心理健康的第一要素。儿童、青少年是个体自我认识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比任何时候都更敏感,最终导致自卑、不能接纳自我,严重的还会产生心理障碍。另外,父母过分地保护,剥夺孩子经受锻炼、增长能力的机会,很容易导致孩子性格上的懦弱,承受不住任何挫折,父母应该重视对孩子意志力的培养。

管理好孩子的情绪。儿童、青少年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常常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健康。现在许多父母对孩子过分关爱,孩子缺少独立的生活能力和处事能力,因此,环境适应能力很弱,这些情绪压抑了孩子潜能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甚至,有些孩子因闹情绪而导致离家出走、自杀等事件的发生,为此,父母应注意帮助孩子管理情绪。

与孩子平等沟通,蹲下来和孩子站在同样的高度,你会发现要做到民主、平等地对待孩子其实并非易事。平等沟通是理解和教育的前提,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中的很多问题都源于彼此不能沟通。这就要求父母不要用自己的期望去要求和评价孩子,不简单地比较、贬低、批评他们,让孩子自己在挫折和错误中增长经验,磨炼意志。父母应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同时,帮助儿童、青少年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学习自我心理调解的技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1)父母要做出表率。真正的文明礼貌不是故意为之,而是孩子们内心的真情流露。在家里,父母要做出榜样,言行一致地尊敬长辈并尊重和爱护晚辈。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便会潜移默化。当孩子的文明礼貌行为在家里已成了一种习惯,他们去别人家里做客也就能够很自然地表现出来。(2)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在百般呵护下成长的,一旦受到挫折,心理反应强烈,容易表现出暴躁、自卑、悲观等心理现象。若平时注意对孩子进行一些“挫折”教育,适当开展有针对性的“吃苦”训练,将有助于他们心理承受力的提高和健康心理品质的养成。(3)嫉妒源于太自我。如今,孩子们总觉得生来就应该让别人围着他们转,一旦有人超越他们,就表现出强烈的嫉妒心。所以,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让孩子多参与公益、艺术活动,使他们明白这个社会应是互助协作的美好家园,而绝非是唯我独尊的个人世界。(4)多纵比少横比。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往往喜欢拿他们的短处同其他孩子的长处比较,以为这样可以起到激励作用。但往往事与愿违,反而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感。与其让孩子和同学比,不如仔细观察孩子的过去和现在,对他们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不断增强搞好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5)要培养孩子的爱心。孩子自私的主要原因是孩子们缺乏爱心,只关心自己,不关爱别人。为此,做父母的应该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培养孩子们的爱心。

焦点问题的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应该充满欢笑与喜悦,但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心理压力过早地降临到他们的身上。他们要面对过重的学习负担、升学的巨大压力以及生活中的不如意,以至于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各种心理疾病的发生。但许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认为孩子身体强壮没有什么疾病就是健康,即便学习上出现什么问题也与身体状况无关。

其实,孩子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只有同时具备了健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才能称得上是健康。所以,即便孩子看上去身强体壮,如果连续6个月以上出现下列情况,父母则要及时为孩子进行心理咨询。

虽然智力正常,但存在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冲动、自控能力比较差、一些行为异常等特征,则有可能属于多动症;对学校过分恐惧,想方设法找各种借口逃学,甚至拒绝上学,有的则在上学前或上学时出现心慌、头痛、腹痛、呕吐等症状;对某种特定情境下的人物、动物和事情产生强烈的恐惧或紧张感,即便是安抚、劝慰、引导也不能消除这种情绪,有时候心中知道不必害怕,但一到特定的情境中又会情不自禁,难以控制自身的害怕情绪,这是“儿童恐惧症”的一些表现;较长时间内出现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动作迟缓等,同时还存在睡眠障碍、学习成绩下降、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和身体不适等症状。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疏导,程度会逐渐加重,个别儿童、青少年在某种诱因下还会出现自杀企图或自杀行为。

一旦孩子出现心理异常或疾患,父母应尽早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以免耽误治疗的良机,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在进行心理治疗前应做好以下准备,了解心理医生的有关情况。心理治疗必须由专业医生进行,否则不仅没有效果,还会引起偏差。一般应对心理医生是否有执业证书、从业时间及经验等情况做比较全面的了解;了解心理医生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与手段,其复杂程度、疗效及收费标准。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要有适当的“期望值”,有许多心理问题并不是单纯通过几次心理治疗就能解决的,且预后效果受多种因素制约,必须在相关方面的配合下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要懂得谈话即是治疗,“心病”还得“心药”治,为医治“心病”找病根以及寻找“心药”,在许多情况下都要通过医患双方的交流来实现,所以患者要坦诚地面对医生,将医生所要了解的情况“和盘托出”。家长应鼓励孩子要有“征服自我”的心理准备,尤其对那些心理问题由来已久,甚至已形成潜意识的心理变异的患者,更要有这方面的意识。因为心理治疗对其来说是一次心灵的重塑,只有树立了“征服自我”的思想,方能最终超越自己,获得“全新的自我”。

重视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过程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家庭环境,主要是家庭教育责任人的教育水平对子女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青少年因家庭因素造成的问题的咨询辅导中,应非常重视考察父母的家庭教育能力、教育方式以及父母的行为习惯。无论是在对青少年的咨询辅导中,还是针对父母的家庭教育讲座中,首先要使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是科学的,是严肃的,也是需要专业资质的”;只有承认家庭教育是科学、认真、严肃的,学习掌握教育的方法,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和效果。家庭教育的失败,问题在孩子,责任在父母。简言之,要使父母知道,教育自己的孩子,你也要有资格。有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与家庭相关的咨询就成功了一半。

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过程受学校教育教学风气、水平以及教育工作者个体专业水平、教育水平、职业道德的影响。学生的从众心理使得学校的教育教学风气、水平显得尤其重要。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教育水平、职业道德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师教育的接受程度,进而影响学生的成长。在对青少年因学校因素造成的问题的咨询辅导中,应重视教师对学生成长发展的负面影响。

重视儿童、青少年社会能力的培养。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应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社会知识的培养两个部分。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而社会能力的培养几乎没有课时,因此只能空提口号。我们的教师,他们仅仅在教学上是合格的。在学生教育上,只有那些真正爱学生、讲师德的教师,在不断地从实践中学习总结教育学生的方法,而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随意的、情绪化的,甚至是伤害学生的。儿童、青少年发展心理咨询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给他们补上社会能力培养这一课。(1)与咨询师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心理医生绝对为隐私问题保密,所以你的坦然相告有利于医生做出诊断和提供帮助。相互信任尊重的咨询关系是成功的开始,两个人解决一个人的问题是有益的。(2)把咨询师看作是一个特别亲密的朋友。心理问题大多有情感上的倾诉,这是“病人”和医生的共同愿望,一点儿也不矛盾,因此,面对心理医生,尽可能敞开心扉。(3)建立心理咨询的时间观念。“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心理问题是各种原因长久“积蓄”的结果,解决它需要时间和过程,更需要病人的耐心和努力,急于求成的态度万万取不得。(4)“有问必答”比“拐弯抹角”更利于沟通。一些求医者往往存在某种顾虑,有的儿童、青少年说到一半时忽然又后悔了,却改变了主题;有些儿童、青少年因怕露丑、害羞等原因不肯说关键的问题,这都不利于达到医治心病的目的。对咨询师的提问最好是有问必答,使咨询师的分析、判断更准确。(5)不要期望咨询师为你拿主意,“决策”什么具体问题,他们能做的事情是帮助你澄清事实,分析利弊,开阔和转变思路,疏导一些不良情绪,以心理学方法帮助你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体现自我的成长。(6)咨询者主动参与至关重要。心理咨询的终极目的是助人自助,使“病人”将不愉快的经历当作自我成长的良机,认真反省,总结经验教训,从危机中看到生机,从困难中看到希望,增强生活智慧,利用现有条件,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实现自我价值。

父母能做些什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孩子不好,父母未必要负全部的责任,因为可能还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错误引导。但是,父母至少应该负大部分的责任。孩子出生后,就像是一纸白纸,父母就仿佛一支墨笔描绘着孩子的将来。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是越大越不听话。是啊,这些父母不知,他们的孩子已进入青春期。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的确不那么听话,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开始筛选大人说的话,但由于孩子涉世不深,这种筛选过程难免失之偏颇。不少父母困惑,怎样才能使孩子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呢?

走进孩子的世界,前提是了解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的生理变化。孩子上中学后,身高明显增加,性机能日趋成熟,男女生都会出现第二性特征。此时的父母应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和接纳自己的生理变化,珍惜自己的性特征。另外,孩子的大脑和神经逐渐发育,情绪易波动,感情十分脆弱,此时需要父母的配合、适时的引导和帮助。

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孩子进入初中后,开始有了成人感,希望别人把他们当成大人看待,自我意识有了明显的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显著发展起来,但实际能力很弱,仍带一些片面性和表面性。开始意识到两性的关系,萌发着性爱和恋爱的需求;人际关系逐渐频繁,渴望找到与自己思想、感情、兴趣爱好相投的朋友,但不善于把感情与理智结合起来。这就需要父母的指导帮助,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沟通思想,了解了孩子,才能走入孩子的世界。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如何才能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呢?

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平等待之。很多父母的“家长意识”很强,希望孩子服从他们的意愿。虽然他们尽量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但孩子仍然“不听话”,因为他们忽视了孩子心灵上的需求。孩子希望父母尊重他们的人格与意志,希望父母与他们交流思想。可有的父母说,我总是在与孩子进行交谈,可为什么不奏效呢?原来,这些家长忽视了交谈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即语言方式。孩子从父母与他们商量的口气中体验到自己的人格价值所在,孩子就乐意向父母敞开心灵之扉,父母若强行他们必须这么样,他们会在当时听进去,过后就会一股脑地抛在脑后。

不要回避谈性知识。有很多父母对孩子触及到性问题时避而不答。其实,这种因封闭而造成的神秘感反而会引起孩子更强的好奇心,甚至有可能产生越轨的行为。针对孩子曾提出过的性知识问题,则应从人类进化的生理角度,从婚姻的基础、人生价值实现的角度去阐述。既淡化了孩子的好奇心,又帮助孩子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要熟悉孩子的爱好,要能谈出孩子熟悉并很想了解的话题,进而拓展开来,引导深化。平静下来后平视孩子,发现孩子身上却有很多你平常没注意的闪光点。当你换位思考时,发现孩子的心灵深处是孤独的。孩子没有说心里话的朋友,在父母面前要么点头,要么不吭声。是不是孩子也苦于不被父母理解呢?

指导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21世纪的人才标准之一就是要有协作精神。而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大多数是“特保儿”,家庭的特殊地位滋长了孩子孤傲自私的性格,势必会影响今后的发展前途。所以,父母一定要指导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首先要教孩子学会做人,即做一个在利益冲突面前能先替他人着想的人。孩子心中最重要的人是父母,这就要培养孩子遇事替父母着想的习惯,只有能替父母着想的人在外才可能替别人着想。其次,要给孩子一个开放的空间。鼓励孩子与同学交往,团结互助,舍得让孩子“吃亏”。当然,也要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心理,学会说“不”。当落后的学生对孩子发出不正当邀请时,孩子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并且有巧妙拒绝的能力。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要善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心。有些父母常当众羞辱孩子,这是万万做不得的。孩子一旦无廉耻之心,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父母的教育会更显得苍白无力,孩子也就会自暴自弃。要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能力。要让孩子在父母的认可及赞赏的快乐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适当地布置孩子一点工作,让孩子承担一定的责任,虽然有了压力,却会让孩子体验到被尊重、被重视、被认可的快乐,其心理语言是“我行,我能行”。信心增强了,责任感增强了,能力也会在干中提高。

综上所述,孩子进入青春期,不仅需要父母物质上给予帮助,更需要父母在精神方面给予鼓励,在心理上得到父母的理解与支持。这就要求父母掌握一点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倘若能在孩子的青春期为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础,将会对孩子的终身产生极大的影响。(1)亲自给孩子讲解,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常认为从一个孩子的行为上能反映出父母素质来。父母给孩子讲解的时候,应该注意逻辑。父母有不确定的地方不应该忽略或含糊而过,而应该明确告诉孩子:“这个地方我也不懂,等查了书再告诉你好吗?”父母也可以干脆带孩子去图书馆,让孩子目睹自己是怎样从浩如烟海的书籍或数据库中查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的。(2)培养孩子看书的兴趣和习惯,世界是很大的,这也可以教育孩子不要妄自尊大。(3)告诉孩子目标是什么,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让孩子明确行动的目的,并且对可能采用的方式做一些暗示。但是在普通的事情上不要告诉孩子“你必须、你应该如何去做”。举个例子:把一个皮球放在十米之外,让孩子自己去取。至于孩子是直接走过去取,还是绕一个大圈子去取,那是他自己的事情。孩子会慢慢有能力判断用什么办法取球对他来说是最好的。(4)教育孩子表达思想感情。要让孩子至少掌握一种表达方式。有的人认为表达情感的方式只有写作或谈话,实际上远非如此。表达情感不仅仅是指你传递给别人的信息,而更应该是在你心情堵塞或充盈情感时找到依托的事情将它释放出来。(5)经常与孩子出去旅行。中国的父母周末多半用来打扫卫生或者呆在家里纯粹休息,而孩子则被关在房间里看书、写作业或者补习功课,事实上这样并不好。周末两天可以进行短途旅行,比如骑车去郊区拍照片、写生,或者纯粹的野餐,都对孩子有好处,并且能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经常出门的孩子会比常年局限于一个小地方的孩子视野更开阔,并且由于能在外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和物,有助于孩子较早形成独立的见解,而且不大容易有偶像崇拜情结。

父母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情绪在亲子的关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父母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使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更为顺利。所以,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和做法,父母首先要调整以及全面了解自己的一些负面情绪,如失望、生气、厌烦,等等。

做父母的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管你心理有多大的压力和不快,当你踏进你的家门时,你都要尽量给家庭一个和蔼的笑脸,要知道你的情绪很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孩子,你的坏心情会使孩子的心情也变坏。你想把你的孩子塑造成什么样的人,父母就必须努力使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千万不能以很高的标准要求孩子而自己却做不到。如果父母现在做得很好,等孩子长大后,你们的孩子就是一个健康、活泼、懂事的阳光孩子。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心态,将来就会应对人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也就会走好他们自己人生的道路。

教育孩子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它面对的是有思想,有个性,但思想和个性又不成熟的孩子。当发现孩子身上有问题的时候,父母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或伤心叹气,或大发雷霆,或讽刺抱怨。德国军队曾有过一条纪律:当内部发生冲突时,当天谁也不许谈论这件事,等到了第二天再说。早晨起来,大家的火气就小多了,头脑冷静了,也许就会有冷静处理的好办法。因此,建议父母教育孩子首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明白“忙人无计,怨人无智”的道理。

父母在情绪激动或愤怒时教训孩子,可能对孩子语言不理智,或容易采取过于强烈的惩罚,这样一来,极大地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不能看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之处,更不想在将来纠正自己的错误,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这永远达不到教育的根本目的。情绪化的弊端在于父母错误的“子女观”,认为孩子是自己的,自己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根本没有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这个生命在成年之前,需要仰赖父母的养育,但绝不是父母生命的附庸。

父母把郁积心底的不良情绪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毫无理智地发泄出来,那孩子的心灵也就成了大人不良情绪的容器。这种随意发泄一旦成为习惯,家庭教育会变得越来越随意,孩子会深受其害。(1)如果你发了脾气,不要太内疚。要知道无论愤怒、沮丧还是自责,甚至敌意,都是难免的,不需要刻意逃避、压制或掩饰,而是要坦诚地承认和接纳它们。如果你总觉得自己不该如此,就会更焦虑和紧张,反而不利于情绪的调节和控制。要知道,“我不该生气”也是一种不合理的观念。(2)调整自己说话的声调,并且倾听它。说话的声调能够传达人的情绪和态度的有关信息,你不妨试着调整自己说话的声调,让它变得沉稳和友善。注意听自己用这样的语调说话,也能使自己的情绪逐渐变得稳定和愉快。(3)控制情绪的有效要诀,就是改变自己原来的一些不合理的观点,并且用一些合理的观点来取代它。当父母采取了这样一些较合理的观点时,就容易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对孩子的言行举止产生正向的情绪反应,从而能够采取有效措施了解孩子,给予孩子关怀和支持,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4)换换脑子。如果和孩子聊得不投机,眼看就要“踩地雷”,可以暂时打住,或者暂时离开谈话的地方,倒杯水什么的。如果不能走开,也可以试着转换一下话题,强迫自己想想其他的事情:回忆一些愉快的片断,盘算一些其他的事情,诸如明天要买什么东西,房间是不是要重新布置一下等等,使自己暂时忘掉眼前不愉快的话题。停止对不愉快话题的思考,可以暂时避免产生愤怒、处罚孩子的不合理反应。(5)调节自己的面部和体态表情。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既能表现人的情绪,也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如果你感到疲倦或心情沮丧,可以面对镜子,做一些传达肯定、友善的表情和姿态,比如微笑、轻松的动作等等,也常常能让自己感到愉快,精神好起来。(6)安静独处。给自己留出一段时间,独自安静地做些事,告诉家里人不要打扰自己。做做深呼吸,同时告诉自己“放松,放松”,或者数着自己的脉搏,对自己说:“慢一些,慢一些……”(7)放松。平时可以多做一些放松的练习,当你真正感到紧张、焦虑和有压力的时候,这些练习说不定就能派上用场。(8)幽默。遇到挫折、沮丧的事情时,努力换个角度,用夸张的方式来想这件事情,开开自己的玩笑。收集一些滑稽的卡通图片,贴在自己随时可以见到的地方,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妨看一看,或者读一些笑话,幽默有趣的事情能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

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在孩子面前,以幽默的方式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承认自己避免不了的错误,不仅可以让自己轻松起来,而且还能把一种坦然、放松的处世态度传达给孩子。

人吃五谷杂粮,岂无七情六欲。想要置身世外做神仙,难呀!不过,控制情绪并不是要父母压抑或掩饰自己的情绪,而是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因自己的不良情绪而产生的不适当的教育行为。

孩子不会交朋友怎么办

孩子交朋友看起来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但是我们忽视了孩子常常需要练习才能正确地结交朋友,而且尽管人们过去相信,孩子直到上学的年纪才会开始发展真正的友谊,现在的研究却表明,孩子发展亲密的关系最早可以从1岁开始。等孩子到了3~4岁,建立这样的亲密关系对他们的自信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样的关系会让孩子在学校的最初几年感觉很自在,这是他们非常需要的。大多数家庭的台历上会有孩子约小伙伴一起玩的日子的标记,这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现如今,“人际关系”技能已被列为孩子的基本智商之一。正像菲律宾大学临床儿童心理学家马·劳迪斯·卡兰丹所说的那样:“一个社交能力低下的孩子比没有进过大学的孩子具有更大的缺陷。”

心理学家勒纳·屠阿说,我们应该从最普通的基础开始,也就是说,要从最基本的开始教起。孩子常常模仿着他们看到的社交习惯和方式。当中,他们最容易学到的就是父母在家里接待来访者的习惯和方式,所以,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社交方式。孩子听父母讲话时会不耐烦,有时候会打断父母的谈话,让父母分享他的看法,这是很正常的。和孩子谈话时,父母应该采用轮流讲话的方式,要多听他们讲话,而不是向他们训话。

餐桌应该说是父母与孩子交流的好地方,父母应尽量讲一些随意的话题,如“这个周末我们想干什么、准备干什么?”如果孩子没有提议,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不过,最好还是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不要把他们放在旁观者或附和者的位置上,让他们也能参与到当中,享受被重视的乐趣。

新加坡心理健康博士特丽·萨佛格说:“笑话会点燃孩子的说话兴趣和欢快的心情,使其无拘无束。总之,应允许孩子谈论他们喜欢的任何事物,这就是在鼓励孩子的创造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父母也可以和孩子多谈谈关于感觉的话题,孩子在交谈中常想把自己的感觉讲出来,父母也应该经常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讲给孩子听。

更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害羞现象,这是他们交朋友的巨大障碍。非常严肃的父母常使害羞的孩子说话结巴,更加胆怯。这时父母如果强行纠正,孩子的结巴会愈演愈烈。父母的不断唠叨或用高压手段纠正孩子的害羞行为,只会使孩子更加恐慌和惧怕。其实,任何威胁行为,如责骂、讽刺、挖苦或唠叨,不仅不会对孩子的害羞心理有丝毫的帮助,而且还会使孩子更加退缩,以至于让孩子从害羞转入严重的心理障碍。

要让孩子在同伴中放松自己。先让他们认识的一些人,或请几个他们可信赖的人——友善的邻居、愿意帮助人的叔叔,尤其是孩子的朋友,请他们慢慢接近自己的孩子。总之,父母应该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

如果要参加一次钢琴演奏,孩子可能会提前好几周开始练习,这会使孩子增强自信。但很多父母忽略给孩子参加大型邀请赛的实践机会,他们不知道这样的机会将深深刻在孩子的脑海里。

给孩子自己担当角色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专家称这样的机会就像钢琴上的任何一个琴键,会奏出美妙的音响。如果你的孩子想去参加一次活动,比如出席一个婚礼,父母应该告诉他婚礼的一般程序及其“剧情”,允许孩子参加。

打扮和衣着也不容忽视。卢里方博士说:“衣着十分重要。如果自己的孩子衣着不整洁,其他孩子会注意到,甚至会说三道四。这将影响到孩子的自信。”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注意事项,就是马尼拉儿童心理学家马·劳迪斯·卡兰丹特别告诫说:“在教孩子如何交流时,不要改变孩子的基本个性,也不要刻意追求让孩子具备十分优秀的社交能力。如果他只有一两个无拘无束的朋友,那也很好。”

最重要的是孩子与朋友能够很好地交流,如何获得更多的朋友,这是父母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应该让孩子树立与人交往的勇气。有的孩子可能会因为自卑,又或者是害怕在朋友面前暴露自己,所以产生了一种交往的恐惧心理。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由于自我期望太高造成的,解决的方法应该是让孩子重新去认识自己,给自己定位。凭什么说自己比别人差呢?即使某些方面有所欠缺,那又能说明什么?要相信自己,在交往中学会保护自己,有时暴露一些缺点反而会让别人觉得你更加亲切、可爱。

其次,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是多种的。我们习惯于把交流局限在言语方面,无论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确实都在信息交流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但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这些极简单的肢体语言往往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微笑的环节往往能给人最生动和深刻的印象。

我们为什么会那么在乎有些人的虚伪,就是因为他们常常带着人皮面具,让人感到自身受到了威胁。如果对方能从你的表情、动作中感受到你的真诚与热情,他们也会乐于开放自己的。

再次,交往是双方的事情,存在着相互适应的问题。单纯地自己去迎合别人或者要求别人对自己千依百顺,都不会获得真正的友谊。我们只能尽力去对别人更好,例如,对人热情友好,树立信任感,以己度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等等。同时,又要有自己的个性,让人真正感受到你的人格魅力,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理解与信任。

最后,人与人的交往并不是越近越好。“距离产生美”,保留一定的心理距离,也等于给对方和自己一个可想象的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敏感区,即使是好朋友,随便入侵也是不受欢迎的。知道别人需要什么,你能帮上什么就可以了。(1)鼓励孩子要大胆交往,父母适度的提醒、节制是必要的。但是,必须看到朋友对孩子发展不可或缺,限制过多往往会得不偿失。所以,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大胆交往,特别引导孩子为弥补个人缺陷而交往,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的机会,这样会给孩子带来突破性和均衡性的发展。(2)欢迎孩子带朋友回家。如果你家里装修得富丽堂皇,又打扫得一尘不染,而几个调皮的孩子撞入你的家门,你会欢迎他们进来吗?如果你这么做了,家虽然被搞乱了,却成为了孩子们的天堂;如果你拒绝了孩子们,哪怕稍有不悦,敏感的小精灵们都可能敬而远之。你一定明白,两种态度必然会有不同的结果。毫无疑问,让孩子拥有伙伴并快乐地生活,比房间的整洁漂亮重要上万倍!(3)允许孩子有异性朋友。男孩和女孩的交往的确需要关注与指导,但是孩子们是需要有和异性相处经验的,因为社会本身就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的,迟早都要面对,况且孩子长大以后哪个不面对恋爱、婚姻等诸多问题,因此强制不如疏导,回避不如面对。要做开明的父母。当然,这里所说的朋友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4)鼓励孩子出去玩。请父母、朋友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吧,你一定会悟出一个生活经验,那就是大部分人是在户外活动中结识的好朋友,许多难忘的友谊也是在户外活动中产生的。

我们可以确信无疑地说,是否拥有朋友是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关心孩子就一定要关心他们的交友,帮助孩子就一定要帮助孩子的交友。一个好朋友的影响力等于或者超过一个好的老师。

孩子有逆反心理怎么办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是脾气越来越犟,总是不听话,跟你对着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这就是由于对孩子过分呵护而产生的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并不是一种异常的现象,它是由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价值观不一致而产生的心理过程。一般来说,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有两个逆反时期,一是在孩子3~4岁的时候,由于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说话、运动、认识事物能力的发展,他们会感到有些事情自己可以做了,所以有时候会与父母的观点产生冲突;第二个逆反时期是在青春期前后,逆反心理如不正确引导和对待,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危害很大,不但不利于其身心健康,久之会导致病态;还会不利于其改善和协调人际的关系,容易把自己孤立起来;也不利于其成长进步,重者会酿成严重的后果。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让孩子做这,他们偏做那。你让孩子这样做,他们偏那样做。有时还和你顶嘴、闹别扭。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逆反心理的反映。那么,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呢?

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挫伤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越是不想让孩子知道的事情,他们也就越感兴趣。采取“封锁”的教育,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必须尊重孩子的人格,避免讽刺、殴打等做法,否则会伤害孩子自尊心,从而使孩子产生对抗情绪。父母缺乏心理学知识、遇事“婆婆嘴”,也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高高在上,摆父母架子,遇事唠叨,孩子做错一件事,就说一切都做不好,全面否定,算旧账、揭老底等,都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当孩子满足不了自己的愿望时,就大发雷霆,甚至打骂孩子,这也是引发孩子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

在家庭教育中最常见的逆反心理有三种情形:

1.自我价值保护逆反。人的自我价值是一个热爱生活、追求生活意义的心理根基。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接受自己无价值地生存在这个社会上。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受到影响和损害时,自然会进行自我价值的保护,在态度或行为上抗拒外界的劝导和说教。

2.超限逆反。超限逆反是指机体在过度接受某种刺激之后所做出的逃避反应。这也是人们出于自然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心理反应,因为我们任何人接受某种刺激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家庭教育中,常常是父母的苦口婆心引发了孩子强烈的超限逆反。有一些父母经常盲目地对孩子进行许多大而空的说教,这对孩子已经太熟悉了,即使你的话真的有道理,你一开口他就会感到反感,儿童、青少年均要求家长尊重他们独立的意识。

3.禁果逆反。禁果逆反心理指的是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众所周知,这种心理反应又被称作“潘多拉效应”。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沉重的期望和担心经常会促使父母使用“禁止”武器,诱惑他们作解禁的努力。这种不顾孩子心理发展特点和情感需要的简单粗暴的做法常常会适得其反,因为孩子不是没有情感和知识的机器,绝不可能只靠简单的命令就使孩子按照父母的指令不断地“生产”出优秀的学习成绩,也更不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各类人才。(1)观察沟通。就是观察孩子与自己的沟通方式。在很多时候,父母必须超脱自己的角色,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孩子叛逆的问题,并以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接受孩子,做有限度的迁就。(2)寻求他人的意见。管教孩子,有时应该寻求别人的意见,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3)保持冷静。急躁的父母应该时常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并等待孩子冷静后,再进行有效的沟通。(4)不断试验。父母管教孩子,要时常改变教育方式,孩子小时,一般只听父母讲,孩子听。上了中学后,就应尝试双向沟通,也听听孩子的建议。一旦发现某一种方法行不通,就应随时改变方法,不断试验,直至发现好的方法。(5)开放自我。父母发现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功课时,不要立即禁止,最好能试着了解情况。如陪孩子去电子游戏中心,和孩子讨论他们的偶像,从旁提醒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只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得更融洽。当父母与孩子相处融洽了,孩子就不会反叛了。(6)将心比心。父母要与孩子将心比心,相互间的关系就会融洽,孩子也就没有逆反心理了。(7)实践体验。就是通过实践进行体验,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8)分析说明。父母要仔细分析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具体原因,并进行充分的说明,这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逐渐地消失。

总之,为了从根本上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必须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工作。要做好沟通,父母必须很具体地说出不满意孩子的某种行为;应说出自己不满意的心情;不要作无谓的批语和推测;用关心的语气和孩子谈话,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出发点是关心自己;以问问题的方式启发孩子进行思考,要引导而非教导;父母威严地做出要求时,一定要注意语气,并说明理由。

孩子自负怎么办

儿童、青少年的认识来源于经验,生活中遭受过许多挫折和打击儿童、青少年,很少有自负的心理;而感到生活一帆风顺的儿童、青少年,则很容易养成自负的性格。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如果他们在学校又出类拔萃,老师又宠爱他们,就会养成自负的个性。

片面的自我认识会使他们缩小自己的短处,夸大自己的长处,甚至缺乏自知之明,同时又把自己的长处看得十分突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高,对别人的能力评价过低,自然产生自负心理。当他们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时,往往会产生自负的个性。这样的儿童、青少年往往好大喜功,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就认为自己了不起,成功时完全归因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失败时则完全归咎于客观条件的不合作,过分的自恋和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举手投足都看得那么的与众不同。

过分娇宠的家庭教育是儿童、青少年产生自负心理的第一根源。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他们的自我评价首先取决于周围的人对他们的看法,家庭则是他们自我评价的第一参考系。父母宠爱、夸赞、表扬,会使他们觉得自己“相当的了不起”。

情感上的原因。有些儿童、青少年的自尊心特别强,为了保护自尊心,在交往挫折面前,常常会产生两种既相反又相通的自我保护心理。一种是自卑心理,通过自我隔绝,避免自尊心的进一步受损;另一种就是自负心理,通过自我放大,获得自卑不足的补偿。

自负的表现极为明显: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这样的儿童、青少年有很强的自尊心,当别人取得一定的成绩时,其妒忌心也就会油然而生,想法去打击别人,排斥别人;当别人失败时,幸灾乐祸,不向别人提供任何有益的信息。同时,在别人成功时,他们常用“酸葡萄心理”来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看不起别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很多,他们固执己见,唯我独尊,总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在明知别人正确时,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总爱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自视过高,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别人都不行,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这样的儿童、青少年无论什么事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不求于人时,对人没有丝毫的热情,似乎人人都应为他服务,结果落得个门庭冷落。

父母应注重孩子的自负,以免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影响。父母应逐渐改变对孩子的评价方式,对孩子的评价应客观实际。孩子总是有不足的地方,父母不要因为溺爱孩子就不切实际地吹捧孩子,尤其不要在客人面前没完没了地表扬孩子,这样易形成孩子的自负心理;给孩子适当的批评,父母对孩子的表扬要适当,对孩子的批评也要恰如其分,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掩耳盗铃、视而不见,而要客观地指出孩子的不足。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让孩子养成独立生活的好习惯,给孩子创造一点儿遭遇挫折的机会,经历适当的挫折可使孩子心理机制健全,不至于过分自负,经不起任何打击。父母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孩子身上的缺点多半是由于成人教育方式不当所引起的,无论是孩子的自理能力差,还是孩子的意志软弱、自负心理严重,多半是父母过分溺爱、保护所导致的。

所以,父母们一定要理智地爱孩子,科学地爱孩子,让孩子多一些接触社会的机会。当他们看到外面纷繁复杂的世界,接触到比自己更优秀、更具专长的人,认识到“强中还有强中手”,就不会为自己的一点点小成绩而自负了。因此,建议父母们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而不要夜郎自大,“坐井观天”。(1)与人平等相处。自负者视自己为上帝,无论在观念上还是行动上都无理地要求别人服从自己。平等相处就是要求自负者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与别人平等交往。(2)懂得谦虚。没有一个人能够有永远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全了。(3)接受批评是根治自负的最佳办法。自负者的致命弱点是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接受批评即是针对这一特点提出的方法。它并不是让自负者完全服从于他人,只是要求他们能够接受别人的正确观点,通过接受别人的批评,改变过去固执己见、唯我独尊的形象。(4)提高自我认识。要全面地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抓住一点不放,未免失之偏颇。认识自我不能孤立地去评价,应该放在社会中去考察。每个人生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他人所不及的地方,同时又有不如人的地方,与人比较不能总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不足,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5)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负。既要看到自己的过去,又要看到自己的现在和将来,辉煌的过去可能标志着你过去是个英雄,但它并不代表着现在,更不预示着将来。

第二章

家长生病,孩子吃药

问题源自家庭

家庭是孩子温暖的港湾,父母是维系孩子情感最坚实的纽带。可是,当孩子被心理问题困扰、需要求助的时候,却很少有孩子选择和父母沟通。心理问题研究专家发现,能与父母做朋友的孩子,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较少;而超越孩子能力的目标设计,使孩子不堪重负的父母难以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孩子就容易发生心理问题。当心理危机来临的时候,难以沟通的父母成了孩子眼中的局外人。所以,心理问题研究专家们呼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应先从家庭入手。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核心,是父母的希望所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每一位父母面对的棘手问题,是一门值得探讨的学问。

父母与孩子之间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不同的冲突,也许是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情所致,可你们是否考虑到孩子,当冲突出现时,父母甚至还无动于衷,根本没有意识到孩子的感受和想法。

保护的冲突。如今,大多数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很多父母视孩子为“掌上明珠”,生怕他们受到一点点的伤害。因此,孩子的很多事情,包括很多他们力所能及的,都由父母代劳了。由此而产生的问题接踵而至,父母对孩子进行过度的保护,结果只能是带来孩子的无能。因为父母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做事情的机会,他们的能力不能有效地得到锻炼,一离开家什么都不会,简直无法生存。父母对孩子该放手时就要放手,别替他们做太多的事情。父母不能代替孩子的成长,孩子的责任还得由他们自己去承担。

期望的冲突。孩子也许因几分之差而未能如愿以偿地考上理想的学府,可最后却选择了自杀,让人心痛不已。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未来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于是一心想让他们出人头地,由此而对他们产生过高的期望。殊不知,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最终带来的只能是孩子的无望。诚然,父母对孩子是应该有一定的期望,但这个期望应该有个度,要能够让他们承受得起。否则,在父母过高期望的重压之下,孩子的心态极有可能崩溃,后果不堪设想,到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所以,父母应该给孩子留点自主成长的空间,不要给他们提过高的期望。

评价的冲突。对于孩子取得的成绩,不管多么优异,父母大多都不会表扬,而是对他们说:“你还可以做得更好的。”我们经常能听到来自父母的这样的声音:“你怎么才考了80分,人家都考了100分”,“人家当大队长,你才当个小队长!”一项调查显示,有54.67%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爸妈别老说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强,而父母在跟孩子交谈时,最爱说的三句话分别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父母对孩子的指责过多,带来的是孩子的无措。孩子不想在否定中成长,他们需要喝彩,需要激励。这就需要父母用爱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给孩子以肯定和鼓舞,这样他们学习、做事才有积极性,才会一步步地成长起来。

爱的冲突。父母对孩子的溺爱,最后换来的是孩子的无情。难道孩子天生就是无情的吗?不是。“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主要原因是因为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对,存在着种种的溺爱问题,所以造成了孩子的过分自私,表现出无情的举动。父母要将“对孩子的施爱”转换成“在乎孩子的爱”,让孩子学会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交往的冲突。为了让孩子朝自己设定的方向发展,父母习惯于一天到晚不停地对他们进行唠叨。父母过多地干涉孩子是不正确的,特别是对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有着一定的逆反心理,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很容易引发冲突。其实,父母应当将对孩子喋喋不休的唠叨转换成积极的忠告,让孩子和自己成为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将自己的人生经验适时、简练地告诉给他们,这比什么都强。(1)在家庭中分享控制权,促进孩子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孩子要成为一个自主的人,一个具备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强大内在发展动力和能力的人,的确有赖于父母的协助。父母应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拥有更多自己的选择权。(2)以一颗宽容博爱之心善待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学会宽容,懂得宽容,父母首先要对孩子宽容,这种宽容并不是所说的纵容,而是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关爱、尊重和情感支持。(3)鼓励孩子的问题意识,拓宽孩子的思路。(4)公平、公正地对待孩子,并用这种公正的意识去感染和引领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在培养孩子“公平、公正”等行为的过程中,父母要充分运用自然的奖励,让孩子的行为在自然后果中得到奖励,而不要过分依赖人为的奖励,否则会弱化孩子发展的内在动力。(5)和孩子之间展开辩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辩论,冲击力强,语速快,双方思维敏捷,情绪高涨,其特有的挑战性实为家庭教育环境中不可多得的契机,会让孩子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同一个问题,学会自己挖掘事物的意义和价值。

没有不称职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父母

古人说:“养不教,父之过。”当孩子从出生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天起,父母就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孩子老师这个角色,而且这个身份将伴随着父母一辈子,没有退休的时候。因为孩子从小到大和父母朝夕相处,所以父母的性格、志趣、习惯及言行举止都会直接影响到对孩子的教育,这就要求父母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知识水平,才能顺应潮流,更好地教育孩子。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的现代社会,如果父母的素质不高,不会教育孩子,不但会耽误孩子的前程,而且自己也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不要总是抱怨孩子怎么怎么样,作为孩子的父母,你为他们做了什么?不要认为你有爱就什么都有了,你们考虑过爱的方式和方法吗?一个人的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个性、脾气都是在家庭养成的,家庭教育是一个孩子能否成才的最关键因素,因此,根本就没有不称职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父母,作为孩子的父母,你做好准备了吗?

我们的世界因有了孩子才了有了生机,孩子不仅是每个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的希望,孩子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工程需要父母付出无限的爱……

人们都说现在的孩子怎样的骄横、怎样的冷漠、怎样的懒惰,其实根源都在于父母,想想父母真的为孩子做了些什么?所有的责任难道都能推到孩子身上吗?父母是否尽到了教育孩子的职责?父母是否学习了教育?是否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否懂得如何教育?是否懂得探索孩子的心理?自己的孩子是否愿意与你交流思想?

做父母的就应该共同克服自己的缺点,真正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让他们时刻感受到父母是最爱他们的人,让自己的孩子在温暖的爱中健康成长!

毫无疑问,要提高孩子的素质,首先要提高父母的素质,这种“前素质教育”是教孩子成功的关键。一般来说,父母的教育素质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三大要素,具体可以归纳为五个元素,即现代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现代的教育观念是父母教育素质的核心,对家庭教育的目标、方向以及父母的教育行为起着制约和指导作用,也是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教育观念至少包含儿童观、亲子观、人才观、教子观等方面。儿童观,即父母对孩子的本身及其发展的认识,孩子是要走向成熟的人,是终将独立的人;亲子观,即父母对孩子与自己关系的基本看法,两代人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人才观,即父母对人才价值的理解,选择最适合孩子自己的路是成功的根本;教子观,即父母对自身、对孩子发展的影响力和本身能力的认识,父母应把人格教育视为家庭教育的核心。

科学的教育方法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并直接关系到孩子在家庭中所受教育的效果。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做起,父母身教重于言教,让孩子在体验中和群体中长大。

健康的心理是指只有父母的心理健康了,才会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父母在以身示范的前提之下,引导孩子力求做到认识自己、控制自己、悦纳自己,而这正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父母要有自知之明,由自知而自信变自强,不因成功得意忘形,也不因失败惊慌失措,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稳定情绪,这将使孩子终生受益匪浅。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每个人都是环境的产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习惯才是真正的素质。在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方面,父母的榜样作用是很重要的,不要忽视榜样的作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