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注血疗法治疗哮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14:08:06

点击下载

作者:李俊雄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经络注血疗法治疗哮喘

经络注血疗法治疗哮喘试读:

前言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作中,摸索总结出一整套与哮喘作斗争的方法与规律。从对哮喘的认识及诊断到治疗与预防,从中草药到各种针灸方法,其内容涵盖之广阔,治疗方法手段之丰富,所阐所著,书海浩瀚,纵观与比较现时之文章书籍记载,实无可比。祖国医学,为哮喘的防治、为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经络注血疗法,又称自血穴位注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靳瑞首创。靳瑞教授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医、针灸理论知识渊博,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师从靳瑞教授,并成为其研究生,从老师身上,不仅学到了临床经验和治疗技术,而且学到了对患者的热情和关怀,学到了老师对医学不懈的探索、对科研的追求与严谨。

现代医学,借助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使人们对支气管哮喘有了进一步或更微观的认识。如从原有西医对哮喘的“气道收缩狭窄”的认识,通过现代的检测发现其是“慢性气道炎症”;通过对药物的不断研究,从原来副作用大之全身激素改进为副作用小而疗效更好的吸入表面激素;通过现代的肺功能检查和组胺激发试验或支气管舒张试验,可测知其支气管过敏程度;又通过简单峰流速仪监测,就可知其气道炎症和气道狭窄程度,预知其哮喘发作之情况。

而在哮喘急性发作或危重状态时,西医的优势明显,起到中医药所不能发挥之迅速平喘解痉、救人于濒危之效,并有现代仪器监测之优势。中医的优势在于调理患者的阴阳气血,平和患者的体质,并有化痰止喘的辅助功效。如能将二者之长有机地结合并发挥,对哮喘顽疾的治疗定取良效。

笔者毕业后一直从事内科急危重症的第一线救治工作,曾十多年长时间得到时任广东省医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关秉贤老师的悉心关怀与指导,使自己在内科各系统急危重症的抢救中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呼吸系来说,对哮喘各种急危重症的救治有了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掌握了对哮喘从中医到西医、从轻症到重症的认识,对哮喘的中医治疗更有把握和信心!

尤其是钟南山院士1996年与2003年,两次莅临我院指导工作,于1996年亲笔写下的“南海哮喘之家”横匾时常鞭策着我们,并与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教授、专家对“南海哮喘之家”进行细致详尽的指导,使“南海哮喘之家”在中西医结合、中医治疗哮喘这条路上走得更顺畅。钟南山院士在《为提高我国哮喘防治水平而努力》一文中提出:我们应进一步努力,力争使祖国医学在抗炎方面作出新的贡献。钟南山院士又在2007年7月,在广州召开的广东省中医哮喘联盟成立大会上,代表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哮喘联盟发表贺词时,对中医治疗哮喘提出殷切期望。这些都激励着我们中医同仁不断奋发,不敢怠慢,在探索祖国医学治疗哮喘的路上踏实前行。“南海哮喘之家”自建成近二十年来,一直探索中西医结合,急性期以西医为主、缓解期以中医为主,以“经络注血(自血穴位注射)疗法”为核心疗法的思路,为数以千计的哮喘患者及其家庭解除和减轻了疾苦与负担,使他们重新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经络注血(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是众多中医针灸治疗哮喘疗法中的一种,该疗法在与其他疗法的相互配合、共存和比较下发展,在患者的良效和接受中光大。时至今天,已被越来越多的中西医界同仁所认识和接受,纷纷通过如前来进修、听讲座、参加学习班等各种形式学习和掌握此治疗技术。百岁中医界泰斗、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也欣然为此书亲笔题名,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鞭策与鼓舞,激励我们今后需加倍努力去浇灌和培育这一祖国医学大花园里的花朵。

因条件和经验等所限,此书对经络注血(自血穴位注射)疗法的诠释仍嫌未够全面和深入,但希望通过本书初步的介绍,使这一疗法为更多的医者所了解和掌握,进而推广此项治疗技术,并希望能为更多饱受哮喘困扰的患者和家庭减轻和解除疾苦。

唯此,可达恩师夙愿,并至此书目的。李俊雄2016年于佛山第一章 概况第一节 概述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症细胞、结构细胞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继而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表现为气道上皮下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的浸润,以及气道黏膜下组织水肿、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支气管痉挛、纤毛上皮细胞脱落、杯状细胞增生及气道分泌物增加等病理改变,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哮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统计,全球约有3亿哮喘患者,各国哮喘患病率从1%~30%不等,我国约为0.5%~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最近十多年来由于表面激素的应用,在西方欧美和中国沿海的较富裕地区,哮喘患者症状得到了相当程度上的控制,但也未明显降低哮喘的危重率和死亡率。在中国大部分的欠发达地区,哮喘患者仍未得到较好的治疗,哮喘症状控制不理想,或不得不购买含有超量激素和茶碱、沙丁胺醇的“治喘中成药”,长此而致身体受到很大的伤害。

西医学对哮喘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主要可概括为气道免疫—炎症机制和神经调节机制,气道免疫—炎症的产生则主要分为气道炎症的形成、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构。一、气道炎症的形成

当外源性变应原通过吸入、食入或接触等途径进入机体后,被抗原递呈细胞内吞并激活T细胞。其一,活化的辅助性Th2细胞产生白介素(IL)激活淋巴细胞,使之合成特异性IgE,后者结合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表面的IgE受体。若变应原再次进入体内,可与结合在细胞表面的IgE交联,使该细胞合成并释放多种活性介质,导致气道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加和炎症细胞浸润,产生哮喘的临床症状。其二,活化的辅助性Th2细胞分泌的IL等细胞因子可直接激活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肺泡巨噬细胞等,并使之聚集在气道,进而刺激这些细胞,进一步分泌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如组胺、白三烯等,构成了一个与炎症细胞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导致气道慢性炎症。二、气道高反应性

主要为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呈现的高度敏感状态,表现为患者接触这些刺激因子时气道出现的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而气道的慢性炎症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重要机制,当气道受到变应原或其他刺激后,多种炎症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气道上皮损害、上皮下神经末梢裸露等,从而导致气道高反应性。三、气道重构

气道重构多出现在反复发作、长期没有得到良好控制的哮喘患者,气道重构使哮喘患者对吸入激素的敏感性降低,出现不可逆气流受限以及持续存在的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构的发生主要与持续存在的气道炎症和反复的气道上皮损伤/修复有关。除了炎症细胞参与外,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三烯、基质金属蛋白酶-9、解聚素-金属蛋白酶-33等多种炎症介质也参与了气道重构的形成。

神经调节方面,支气管受复杂的自主神经支配,除肾上腺素能神经、胆碱能神经外,还有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系统,气道神经调节失衡所产生的神经介质作用于气道平滑肌是哮喘发病的重要神经因素。

中医学对哮喘的认识与防治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素问·阴阳别论篇》:“起则熏肺,使人喘鸣。”其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又有“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的记载。明朝《景岳全书》也记载“哮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气喘之病最为危候,治失其要,鲜不误人”。可见中医学从疾病的起因、症状、发作与治疗都有较深、较系统的认识。而当今世界上,大量各种剂型的治疗哮喘发作的β受体激动剂正是40多年前从麻黄中提取出来的麻黄素,再在其基本结构上衍生合成出来的。近年来,国际上很流行的平喘新药抗乙酰胆碱的异丙托品一类药,也是从我国民间长期用于治喘的洋金花的有效成分中提取出来的。中医认为哮喘的主因是宿痰内伏于肺,如遇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则痰随气升,气因痰阻,气道阻塞,肺气升降不利,致气息喘促,而长期反复发作,可致肺气日益耗散,并累及脾肾。中医治疗哮证,是从疏理肺气,化痰降逆,并根据病情补益脾肾,增强患者正气,抗御外邪。针灸治疗哮证,亦是基从于此。西医治疗哮喘,多是缓解症状迅速。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认识到哮喘的主要症结为气道慢性炎症,而现在较多使用的吸入表面激素,确能帮助消除、控制气道炎症。许多中医药、针灸方法迅速平喘的效果不如西医、西药,但其宣肺化痰、补益脾肾的功效,已被现代生理学证明其可提高体内皮质醇含量,这就为中医药治疗哮喘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这类工作虽然只是刚刚开始,但已经显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

针灸治疗哮喘,是中医学对广大哮喘患者的一大贡献。各地的成功经验表明它或可控制哮喘使其不再发作,或可使哮喘患者服较少或最少量的西药以减轻其副作用。近三十多年来,这方面的研究陆续有报道,近年来在临床疗效及机制的研究上都有了长足的进展。

综上所述,针灸疗法为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和哮喘患者所接受。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针灸疗法或者只是初步显示效果,或者因为程序较繁琐及给患者带来痛苦(如疗效较好的化脓灸、热敏灸等)而未被人们普遍接受。第二节 渊源

自身血之药用,最早记载见于明朝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人血》:“人血气味咸、平、有毒,主治羸病人皮肉干枯,身上麸片起,又狂犬咬,寒热欲发者,并刺血热饮之。”其在附方中记录了历代医家用人血治疗的六种情况:(《诸证辨疑》)吐血不止:用吐出血块,炒黑为末。每服三分,以麦门冬汤调服。盖血不归元,则积而上逆;以血导血归元,则止矣。(《圣济总录》)衄血不止:用白纸一张,接衄血令满,于灯上烧灰,作一服,新汲水下。勿用病患知。(《儒门事亲》)衄血不止:用本衄血,纸捻蘸点眼内,左点右,右点左。此法大妙。金疮内漏:取疮内所出血,以水和,服之。(《千金》)产乳血晕:取酽醋,和产妇血如枣大,服之。(《普济方》)小儿赤疵:针父脚中,取血贴之,即落。(《千金方》)小儿疣目:以针决其四边,取患疮脓汁敷之。忌水三日,即溃落也。

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是抽取患者自身静脉血然后注入相关腧穴,结合药物的持续刺激作用和腧穴本身的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自身血对于治疗自身各种疾病古代医家已有实践,可见,以自身血为药用对于疑难病的治疗具有巨大的潜能。然至李时珍之后鲜有应用自身血治疗各种疾病的记载与论述。该方法能通过两个方面对患者起治疗作用,一是血液对穴位及人体的作用,二是穴位注射时针刺对穴位和经络的作用。经络为人体气血通路,患病后经络必先损伤,自身血液通过穴位注射,沿经络作用于发病部位,从而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文献报道显示,经络注血疗法对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及神经衰弱、贫血等均具有显著的疗效。

自血中含有特异性抗体,一般认为其机制是用微量变应原防止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脱颗粒,从而减少或阻滞生物活性介质释放,并提高细胞内cAMP的浓度,从而抑制组胺等活性介质的释放。

20世纪40年代,前苏联应用自身血液肌内注射治疗肺系疾病之咳血,取得良好的疗效。50年代初期,此疗法传入中国,介绍此疗法的文章发表于1956年的《俄文译丛》。此后,自血疗法在中国逐渐被认识和应用,取得一定的疗效。1959年,山东青岛一疗养院用人体胎盘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哮喘,取得初步良好效果。随后也渐有零星应用肌内注射自血的疗法,但没有成规模的应用与报道。第三节 发展

20世纪60年代中期,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靳瑞教授开始应用自身血液注射治疗疾病。根据中医经络、针灸理论,结合其工作实践,将自血肌内注射改为自身穴位注射,开始取得一系列的成果。

1967年5月23日,国家科委和解放军总后勤部联合主持了全国科研攻关协作会议。之后,“523”项目在全国各战线、各部门参与下展开。云南疟疾流行,死亡率很高。靳瑞教授参与此协作项目,和广州中医学院一批老师奔赴云南边陲疟疾高发地区,开展抗治疟疾的研究工作。疟疾患者体内的疟原虫繁殖速度很快,迅速破坏红细胞,发生贫血。许多患者虽然病愈,但是身体体质变得很差,血红蛋白常只有50g/L左右,而当时营养、饮食等条件也不太好,不少患者因贫血得不到治疗和改善,甚至出现体质恶化。靳瑞教授十分同情这些患者,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贫血问题,甚至常用自己的工资买牛肉给患者们吃,但杯水车薪,远远不够。靳老苦苦思考解决良方,当想到医书上曾记载有当时前苏联称之为自血疗法的方法,即抽取自身血液,进行肌肉注射,对呼吸道咯血有良好作用,并有强壮作用。由此得到启发,开始尝试结合经络穴位来开展自血注射治疗。靳瑞教授开始以此疗法治疗了几个病人,发现疗效良好,于是逐渐推广,影响日增。曾经《昆明日报》专门报道此疗法事迹后,引起巨大反响。于是开办了一届云南省经络注血疗法培训班,有50多个医生来学习,由此推广到云南省各地区。之后,靳瑞教授把这个方法传授给跟随他的学生,传播到各地。

这以后,靳瑞教授将此治疗方法试用于民间更多的常见疾病,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过敏性疾病、各种痹痛症等,大多取得较好的疗效。有的病种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变应性鼻炎等还取得相当满意的疗效。而对一些痹痛的患者,如肩周炎、腰腿痛等,疗效也相当满意。

20世纪70年代初,靳瑞教授将临床应用了好几年的自身血液穴位注射疗法加以总结,并命名为“经络注血疗法”,于1973年第三期《新中医》上发表了《经络注血疗法临床初步小结》,此为文献中第一篇记载论述经络注血(自血穴位注射)疗法的文章。靳瑞教授在文章中较为详尽地将“经络注血疗法”的应用、适应证、治疗各个系统疾病之疗效及注意事项等加以总结,并登载了动物实验的各种数据。至此,“经络注血疗法”——一个靳瑞教授首创的新疗法开始为人所知,并在临床上渐渐被广大医生和患者所接受,逐渐推广开来。河南、河北、山东、湖南等地陆续有应用治疗各类疾病的报道。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自血穴位注射的文章趋多,并多集中在疗效特别明显的痤疮、慢性过敏性皮炎、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腰腿痛、贫血、白细胞减少等报道上。特别是痤疮和慢性荨麻疹,因其应用便捷,效果特别突出,更被大范围的应用。第四节 传承“南海哮喘之家”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以“经络注血(自血穴位注射)疗法”逐渐大规模地治疗哮喘,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特别是治疗14岁以下的青少年患者,基本上均可取得“临床治愈”的疗效。其团队在不断总结临床治疗经验的同时,逐步完善、整理出一整套“经络注血(自血穴位注射)规范疗法”,以利在更大范围的临床上应用。

在实验室研究方面也进行了长时间、各方面的探索。1995年以来,先后在广东省南海科委、广东省佛山科委、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科技厅立项,与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等单位合作,完成了多项临床课题研究,其成果被评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曾获得广东省中医科技进步三等奖、佛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佛山市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南海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我们还以“师带徒”等形式,在许多医疗单位和基层,培养、传承这一疗法,从2015年开始,还与深圳金华佗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和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原广州市和殿医学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资助各地基层医生前来短期进修学习,通过现场观摩和参与操作实践,掌握临床应用。截至目前,全国先后已有近20个省市的医务人员前来学习进修,返回当地后已熟练开展“经络注血(自血穴位注射)疗法”的应用,得到了许许多多受顽疾困扰的病患及家人的肯定和欢迎。

本研究团队还大力培养人才,自开展本疗法以来,先后培养博士生2名,硕士生15名,完成本疗法相关课题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共计15篇,发表学术论文21篇。第五节 推广

靳瑞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已举办经络注血疗法学习班,参与者众。自此,经络注血疗法在全国渐渐流行开来,各地都有散在的应用此疗法治疗各种疾病的报道,其中治疗慢性荨麻疹、痤疮的报道最多,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也时有报道。

经络注血疗法治疗哮喘经过十多年的时间和大量的临床应用,已日臻成熟和规范。此时,我们的任务也不应只在小范围内应用。全国各地医疗同行也通过哮喘患者的反馈、各种媒体的报道等途径,了解和认识了此项“简、便、验、廉”的疗法,纷纷派出医生、护士到我院进修学习。自21世纪初起,省内外十几批医务人员前来进修学习,我们也应邀前往多家医院开展相关讲座,帮助各地开展此疗法。特别是2007年,在钟南山院士倡议推动下成立的广东中医哮喘联盟,以更高的方位对省内各地区中医院、基层医院予以帮助,成立中医哮喘联盟分点,更规范、更方便地开展经络注血疗法治疗哮喘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从2006年开始,先后举办5届面向全国、全省的省级、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中西医结合(经络注血疗法)治疗哮喘”学习班,并通过如讲座、手机通讯、QQ群、微信群等各种形式推广交流此疗法。前来参加学习的医务人员,来自16个省市,其中有省地级中医院,也有基层医疗单位等。经学习返回当地后,大都能较好地开展此项疗法的应用,确实可以使哮喘患者减轻疾苦。

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全国中医疗法协作组,同年夏天在北戴河召开相关工作会议,经络注血疗法成为其中的一个项目,这为今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此“简、便、验、廉”特色的中医适宜疗法,从高层奠定了初步架构。今后的任务,就是要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下,扎实开展推广工作,如编写经络注血疗法应用规范,编写电子影像材料,利用互联网、微信、QQ群等现代电子手段,推广、应用、提高,运用各种形式进行研讨,如讲座、研讨会、学习班等。

除此之外,我们还与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合作成立了“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全国协作组”,由唐纯志院长和李俊雄教授任组长,相关医院主任、骨干任副组长,主持协调今后更大范围地开展“经络注血(自血穴位注射)疗法的学习、推广和应用”。

经络注血疗法因其“简、便、验、廉”等特色受到各地医务人员和广大病友的欢迎,在逐渐被更多的医务工作者所认识和掌握后,一步步显示出其满意疗效,今后应继续探讨更多形式加强宣传推广,使更多的患者受益。第二章 经络与腧穴第一节 经络一、经络概述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为侧行的分支。经脉以上下纵行为主,系经络的主体部分;络脉从经脉中分出侧行,系经络的细小部分。经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与络脉相互联系、彼此衔接而构成的体系。经络系统中有经气的活动。所谓经气,即经络之气,概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经络系统将人体的组织器官、四肢百骸联络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经气的活动,调节全身各部的功能,运行气血、协调阴阳,从而使整个机体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二、经络的作用《灵枢·经脉》指出:“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概括地说明了经络系统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等方面的重要性。其所以能决定人的生和死,是因为其具有联系人体内外和运行气血的作用;处治百病,是因其具有抗御病邪、反映症候的作用;调整虚实,是因其具有传导感应而起补虚泻实的作用。(一)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虽有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互相联系,互相配合,进行有机的整体活动,使人体内外、上下、前后、左右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保持协调统一。人体的这种整体联系和整体活动主要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十二经脉及经别重在人体体表与脏腑,以及脏腑间的联系;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重在体表与体表,以及体表与脏腑间的联系;十二经脉通过奇经八脉,加强了经与经之间的联系;十二经的标本、气街和四海,则加强了人体前后腹背和头身上下的分段联系。经络系统是以头身四海为总纲,以十二经脉为主体,分散为三百六十五络遍布全身,将人体各部位紧密地联系起来,使人体各部的活动保持着完整和统一。(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灵枢·本藏》言经络“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说明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濡养周身及协调阴阳的作用。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在全身各部的输布有赖经络的运行。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在气血的温养濡润后才能发挥其正常生理作用。无论是“宗气”、“原气”、“营气”还是“卫气”,必经过经络营运于周身内外,使得气血“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灵枢·脉度》),从而使体内的脏腑和体表的五官七窍、皮肉筋骨,均能息息相通,协调一致。在经络的联系下,气血盛衰和功能动静保持相对平衡,使人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三)抗御病邪,反映症候《素问·气穴论》说“孙络”能“以溢奇邪,以通营卫”。这是因为孙络分布范围广而浅表,因此当病邪侵犯时,孙络和卫气发挥了重要的抗御作用。如果疾病发展,则可由表及里,从孙络、络脉、经脉……逐步深入,出现相应的症候反应。《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即是此意。温病学派运用“卫、气、营、血”概念来分析热性病浅深发展变化,以及临床上发现的疾病体表反应点就是以经络的功能为理论依据的。

经络反映症候,可以是局部的、一经的、数经的或是整体的。在临床,经络的阴阳气血盛衰可出现寒热虚实等多种症候表现,疾病由表及里,由三阳经传入到三阴经的发展变化过程,体现了经络与经络之间,经络与脏腑之间,存在着相互间的联系。如太阳病可出现“热结膀胱”和小肠腑症;经络的阴气不足也会出现五心烦热、盗汗等阴虚内热的表现。(四)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灵枢·官能》说:“审于调气,明于经隧。”这是说,应用针灸等治法要讲究“调气”,要明了经络的通路。针刺时的“得气”和“行气”现象是经络传导感应现象的表现。《灵枢·九针十二原》还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要取得疗效,针刺时首先得要“得气”,再“行气”,最后“气至”,亦即“气至病所”。得气、行气、气至是针刺传导感应的全过程,是针刺取得疗效的关键。可见,针刺调整虚实是通过传导感应而实现的,而针刺感应是在经络中传导的。经络在针或灸等的刺激下,可起到双向调节作用,使之向着有利于机体恢复的方向转化。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经络对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都能发挥多方面、多环节、多途径的调整作用。如针刺健康人和患者的足三里时,对胃弛缓者可使收缩加强,而对胃紧张者则可使之和缓,这种影响对患者更为明显;针刺有关经络的穴位,对亢进者有抑制作用,对抑制者有兴奋作用。不同的经络穴位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针刺心经和心包经的神门、曲泽、内关等穴治疗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心电图检查显示心率调整,心肌损伤也有好转,而针刺脾经的三阴交、胃经的足三里和膀胱经的昆仑等穴,则效果较差。通过X线钡餐检查以及胃计波摄影,发现正常人胃蠕动较少者针刺足三里后胃蠕动增多,波幅增大,针刺非穴位则变化不明显,说明经穴较非经穴也有相对的特异性。

经络就像是人体四通八达的网络,在正常情况下能运行气血,协调阴阳,传递信息到人体各部。当发生气血不和及阴阳失衡等病症时也是通过经络将疾病的信息反映出来。针灸等治法是通过激发经络本身的功能,疏通经气的传导,使机体阴阳处于平衡状态,即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言:“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第二节 腧穴一、腧穴的分类

人体的腧穴大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三类。(一)十四经穴

十四经穴,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的腧穴。这类腧穴具有主治本经和所属脏腑病证的共同作用,因此,归纳于十四经脉系统中,简称“经穴”。十四经穴共有361个,是腧穴的主要部分。(二)经外奇穴

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因而未归入十四经系统,故又称“经外奇穴”。历代对奇穴记载不一。目前,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经穴部位》,对48个奇穴的部位确定了统一的定位标准。(三)阿是穴

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阿是穴无一定数目。二、腧穴的作用(一)近治作用

近治作用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如所有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局部病症。(二)远治作用

远治作用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还可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症,有的甚至可影响全身的功能。如“合谷穴”不仅可治疗上肢病,还可治疗颈部及头面部疾患,同时还可治疗外感发热病;“足三里”不但治疗下肢病,而且对调整消化系统功能,甚至人体防卫、免疫反应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作用。(三)特殊作用

特殊作用指某些腧穴所具有的双重性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特异性而言。如“天枢”既可治泄泻,又可治便秘。“内关”在心动过速时可减慢心率;心动过缓时,又可提高心率。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等。

总之,十四经穴的主治作用,归纳起来大体是:本经腧穴可治本经病,表里经腧穴能互相治疗表里两经病,邻近经穴能配合治疗局部病。各经主治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其共同性。第三节 腧穴的定位

正确取穴,和针灸疗效的关系很大。现代临床常用的腧穴定位与取穴方法有骨度分寸法、解剖标志法、手指同身寸法、简便取穴法等。一、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是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别规定其折算长度,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如前后发际间为12寸;两乳间为8寸;胸骨体下缘至脐中为8寸;脐孔至耻骨联合上缘为5寸;肩胛骨内缘至背正中线为3寸;腋前(后)横纹至肘横纹为9寸;肘横纹至腕横纹为12寸;股骨大粗隆(大转子)至膝中为19寸;膝中至外踝尖为16寸;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尖为13寸;外踝尖至足底为3寸(表2-1,图2-1)。表2-1 常用骨度分寸表图2-1 骨度分寸法示意图二、解剖标志法(一)固定标志

固定标志指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如五官、毛发、指(趾)甲、乳头、肚脐及各种骨节突起和凹陷部。这些自然标志固定不移,有利于腧穴的定位,如两眉之间取“印堂”;两乳之间取“膻中”等。(二)动作标志

动作标志指必须采取相应的动作才能出现的标志。如张口于耳屏前方凹陷处取“听宫”;握拳于手掌横纹头取“后溪”,等等。三、手指同身寸法

手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进行测量定穴的方法。临床常用以下三种: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一)中指同身寸

中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横纹头之间作为1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图2-2)。图2-2 中指同身寸(二)拇指同身寸

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亦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图2-3)。(三)横指同身寸

横指同身寸又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测量为3寸(图2-4)。图2-3 拇指同身寸图2-4 一夫法(四)简便取穴法

临床上常用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两耳尖直上取“百会”,两手虎口交叉取“列缺”,垂手中指端取“风市”,等等(图2-5)。图2-5 简便取穴法

第三章 常用穴位介绍与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海哮喘之家”团队整理、完善和规范了靳瑞教授所创立的经络注血(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并应用于临床治疗哮喘。其中,在完善规范后的自血注射穴位选取上,突出了以宣肺平喘的“背三针”为主穴,同时又选取了健脾、祛痰的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丰隆”,选取了抗过敏效果较好的“曲池”,还选取了“脾俞”、“肾俞”为配穴以加强健脾补肾。将主穴、配穴合理地整合为3个疗程,既突出了治疗的效果,又注意到配穴可另患者不太疼痛、容易接受的搭配理念。主穴:背三针(肺俞、大杼、风门)、定喘。配穴:脾虚加脾俞、足三里,肾虚加肾俞,痰多加丰隆等。第一节 十四经脉穴一、肺俞

穴位定位: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3-1)。

局部解剖:①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竖脊肌。②穴区浅层有第3、第4胸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第3胸神经后支的肌支、第4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图3-1 肺俞穴

穴位名解:本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俞同“腧”,为输注、转输的意思。肺俞为肺在背之俞穴,是肺气输注、转输之穴。

穴位注解:肺俞是足太阳膀胱经穴位,是肺的背俞穴,背俞穴是十二脏腑的精气在背部输注之处,脏腑疾病在背部反应之处,脏腑有疾,按压背俞穴有疼痛、酸胀、轻快的感觉,故此《内经》有“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背俞穴是治疗脏腑相关疾病的重要穴位,尤其是慢性甚或器质性疾病,有“治脏者治其俞”的取穴原则。使用背俞穴时,除了针刺,还应该重视灸治。肺俞,就是肺气在背部输注之处,故肺俞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方面的病症,如咳嗽、哮喘。不论针刺、艾灸、贴药、挑针、穴位注射均有一定疗效。肺主皮毛,外邪侵袭,先在皮毛,故肺虚常易患感冒、变应性鼻炎、哮喘,在肺俞穴灸治或注射治疗可防治上述病症。肺与皮毛关系密切,故肺俞亦可治疗皮肤疾病,如银屑病、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等。以肺俞、风门、膏肓穴为主,配合风池、膻中、合谷、少商、中脘、气海、丰隆穴扪揉按压,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如配合肺俞穴拔罐,可即时缓解咳喘。在肺俞、膏肓、百劳穴贴药,有止咳平喘的作用。靳三针中的“背三针”就是由肺俞、大杼和风门穴组成的。二、大杼

穴位定位: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3-2)。图3-2 大杼穴

局部解剖:①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竖脊肌。②穴区浅层有第1、第2胸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第1胸神经后支的肌支、第4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

穴位名解:本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又为手足太阳、少阳经的交会穴,能够宣通太阳、少阳经气,具有清热散风,宣肺定喘的作用。《灵枢·背腧》曰:“背之大腧,在杼骨之端”,其中大腧即大杼,言其在脊柱之端。

穴名注解:大杼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背部,故其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方面的病症,如咳嗽、哮喘等。感冒可取大杼、风池、风门、肺俞穴针刺、艾灸或者拔罐,可以起到祛邪外出、宣肺化痰等作用。大杼也是八会穴中的骨会,近于椎骨,是柱骨之根。《难经》记载“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说明八会穴有治疗某些热病的作用。如取大杼、间使、列缺、合谷、中脘、三阴交针刺,具有清热祛湿的功效。大杼同时为手足太阳经交会穴,故对手太阳经个别病症有治疗作用,如头痛、颈肩腰酸痛等。三、风门

穴位定位: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3-3)。图3-3 风门穴

局部解剖:①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竖脊肌。②穴区浅层有第二、第三胸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第二胸神经后支、第三胸神经后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

穴位名解:本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穴。穴位在胸椎棘突下两旁,为足太阳、督脉之会穴,为风邪出入之门户,故名。

穴名注解:风门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穴,风门穴为“热府”,因该穴是风邪出入之门户而得名,故风门穴可治疗感受风邪所致的恶风、发热、头痛、咳嗽等证,风热宜泻法,风寒可加灸,可在此穴针后加灸。《针灸大成》记载“主发背痈疽,身热,上气喘气,咳逆胸背痛”。直接灸、挑刺或者穴位注射,对哮喘、肺气肿、老人久咳均有疗效。背部腧穴治疗哮喘,中医学早有记载,清代《张氏医通》载:“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四、天突

穴位定位: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图3-4)。图3-4 天突穴

局部解剖: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深层左右为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皮下有颈静脉弓、甲状腺下动脉分支;深部为气管,再向下,在胸骨柄后方为无名静脉及主动脉弓;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

穴位名解:本穴为阴维、任脉之会。天,头面天部也;突,强行冲撞也。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吸收体内外之热而向上部的头面天部突行,故名天突穴。又名玉户穴、天瞿穴。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势,天突穴位于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穴名注解:天突穴属任脉,具有宣肺平喘,止咳化痰,清利咽喉,降逆止呕之功。可主治咳嗽气喘,咳吐脓血,喉痹,暴哑,喉鸣,噎膈,瘿瘤,以及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咽喉炎,神经性呕吐等病症。在临床治疗中,天突常配合其他腧穴,共同应用,发挥其治疗作用。如《针灸资生经》记载“咳嗽上气:天突、膻中、天池、解溪、肩中俞”;“气噎:天突、关冲”;《玉龙经·玉龙歌》记载“哮喘:天突、膻中”;《类经图翼》记载“哑:天突、灵道、阴谷、复溜、丰隆、然谷”。目前临床多配定喘、肺俞、鱼际穴治疗哮喘、咳嗽,针刺、灸法或者穴位注射均可。《类经图翼》记载“治一切瘿瘤初起者,灸之妙”。颈部的天突、水突、扶突等以突为名的诸穴,为临床治疗甲状腺肿大的有效穴位,是以突治突之法。靳三针中的“突三针”就是由天突、水突、扶突穴组成的。

注意事项:本穴针刺不能过深,也不宜向左右刺,以防刺伤锁骨下动脉及肺尖。如刺中气管壁,针下有硬而轻度弹性的感觉,患者出现喉痒欲咳等现象;若刺破气管壁,可引起剧烈的咳嗽及血痰等现象。如刺中无名静脉或主动脉弓时,针下可有柔软而有弹力的阻力或患者有疼痛感觉,应立即退针。五、曲池

穴位定位:屈肘成直角,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完全屈肘时,当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图3-5)。图3-5 曲池穴

局部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前臂筋膜、桡侧腕长、短伸肌、肱桡肌、肱肌。皮肤有臂后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还有前臂外侧皮神经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经前臂筋膜,伸进桡侧腕长、短伸肌,由肱桡肌的后而进入该肌肉,穿过桡神经干可抵肱肌。以上诸肌除肱肌由肌皮神经支配外,其他肌肉则由桡神经深支支配。

穴位名解:曲,隐秘也,不太察觉之意。池,水的围合之处、汇合之所。曲池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地部之上的湿浊之气。

穴名注解: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五输穴的合穴,属土,为大肠经的母穴。《针灸大成》指出曲池穴“主胸中烦闷”,且现代研究证明曲池穴具有抗过敏作用,能起到止咳祛痰、脱敏定喘的效果,故曲池穴配肺俞、定喘、足三里等穴治疗哮喘具有良好疗效,针刺、灸法或者穴位注射均可。“合主逆气而泄,及病在胃因食而得”的病证。故曲池与足三里、天枢穴配合可以治疗痢疾、肠炎、肠痈。阳明行气于三阳,四肢为阳,曲池为治上肢瘫痪的重要穴位,与阳陵泉穴配合治疗半身不遂;皮肤瘾疹、瘙痒,针灸曲池、血海穴有效;曲池配合谷、大椎穴,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是治疗发热的有效配方;肘臂疼痛或上肢不遂,在曲池、肩髃、阿是、合谷穴处扪按,有宣通经气、舒筋活络的作用。靳三针中的“手三针”就是由曲池、外关和合谷组成的。六、足三里

穴位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取法:正坐屈膝位,于外膝眼(犊鼻)直下一夫(3寸),距离胫骨前嵴一横指处取穴。或用手从膝盖正中往下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1寸处是穴(图3-6)。图3-6 足三里穴

局部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小腿骨间膜。皮肤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针经皮肤、皮下组织,进入胫骨前肌,支配该肌和趾长伸肌。

穴位名解:足,指穴所在部位为足部,别于手三里穴之名也。三里,指穴内物质作用的范围也。该穴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在此形成较大的范围。

穴名注解: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五输穴之合穴,属土,又为胃的下合穴,为治疗胃肠疾病之重要穴位。四总穴歌诀说“肚腹三里留”,指出举凡腹部疾患均能在本穴针灸或按摩、点穴进行治疗的意思。临床上,配中脘、内关穴治疗胃痛、消化不良、呕吐;配天枢、关元穴治疗腹痛胀、泄泻、痢疾;配阳陵泉、日月穴治疗胆绞痛;足三里穴是治疗下肢疾病的重要穴位,在治疗痹证、痿证方面,《内经》记载“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主之”,“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阳明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治痿独取阳明”,故足三里为治疗瘫痪、痹证的主要穴位,又为脚气七处灸之一;足三里是强壮要穴,古有“若要安,三里常不干”之说,指出常灸足三里有保健强体作用;本穴亦是按摩点穴之常用要穴,举凡消化或运动方面的病症,配合足三里扪按,有加强疗效之作用,如胃痛、腹痛、呕吐、反酸、腹泻、痢疾、呃逆、牙痛、腰腿痛、转筋、下肢痿痹等。靳三针中的“足三针”就是由足三里、三阴交和太冲穴组成的。七、梁丘

穴位定位:在股前区,髌底上2寸,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图3-6)。

局部解剖:梁丘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股直肌腱与股外侧肌之间→股中间肌的外侧。浅层布有股神经的前皮支和股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旋股外侧动、静脉的降支和股神经的肌支。

穴位名解:梁,屋之横梁也。丘,土堆也。梁丘名意指本穴的功用为约束胃经经水向下排泄。

穴位注解:梁丘为足阳明胃经郄穴,出自于《针灸甲乙经》,本穴言为胃经郄穴,是从其功用上而言的。郄穴的特点是善于调治各种急性病,针刺本穴能最快地调节胃经气血的有余与不足状态。此穴有通经利节、祛风化湿、和胃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股膝等疾患,如胃脘疼痛、肠鸣泄泻、膝脚腰疼痛、冷痹不仁、鹤膝风、乳痈等。现又多用以治疗急性胃炎、乳腺炎、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胃痉挛,胃炎,腹泄;妇产科系统疾病:乳腺炎,痛经;运动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髌上滑囊炎,髌骨软化症,膝关节病变。配曲泉、膝阳关,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筋挛,膝关节不得屈伸;配犊鼻、阳陵泉、膝阳关、阴陵泉,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膝关节痛。八、肾俞

穴位定位: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3-7)。图3-7 肾俞穴

局部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腰方肌、腰大肌。皮肤有第一、二、三腰神经后支分布。肾位于腰方肌和腰大肌的前面,脊柱的两侧是腹膜后位器官,在腰背部的投影为:后正中线外侧2.5cm和8.5cm处各作两条垂直线,通过第十一胸椎和第三腰椎棘突作两条水平线。在上述纵横标志线所围成的左右四边形范围内,即相当于左右两肾脏的体表投影位置。肾门在肾区内,投影在肾区的内侧半,约相对于第一腰椎体的水平。经肾门的主要结构:从后向前排列有输尿管、肾动脉和肾静脉,还有围绕其间的神经纤维、淋巴结、淋巴管和脂肪组织。

穴位名解:本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俞同“腧”,为输注、转输的意思。肾俞为肾在背之俞穴,是肾气输注、转输之穴。

穴名注解:肾俞是肾的背俞穴,肾藏精,为先天之本,《素问》记载“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肾俞是肾之精气在此输注之处,主要用于治疗生殖方面的疾病,如男性的遗精、阳痿、早泄、不育,女性的月经不调、不孕、子宫脱垂等。肾之水液代谢,故肾俞配脾俞。阴陵泉、关元、水分等穴对肾炎所致的水肿有利水消肿的作用。肾主纳气,人体吸入的清气,由肺气的肃降作用下达于肾,必须再经肾气的摄纳潜藏,使其维持一定的深度,以利于气体的交换,《医碥》记载“气根于肾,亦归于肾,故曰肾纳气”。故肾气虚弱,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或者肺气久虚,久病及肾,均可导致肾气的纳气功能失常,临床上取肾俞配肺俞、足三里、关元等穴治疗肺肾虚之咳嗽、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针刺、灸法或者穴位注射均有疗效。肾开窍于耳,肾主骨,为先天之本,肾气虚则耳聋耳鸣,腰酸膝软,先天不足则五迟五软,大脑发育不全,针灸肾俞对肾虚所致诸症皆有疗效。腰为肾之府,膀胱经夹脊抵腰,与肾相表里,以肾俞为主,配合命门、志室、大肠俞、殷门、委中、足三里、阳陵泉、承山、昆仑等穴,扪揉按压手法对腰痛有效。用经络注血疗法在肾俞穴注射治疗腰痛,有很好的疗效。九、脾俞

穴位定位: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3-8)。图3-8 脾俞穴

局部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骶棘肌。皮肤有第十、十一、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分布。胸膜为一层薄而透明的浆膜,富有神经末梢,被覆胸内筋膜的内面和肺的表面,两层相互移行形成胸膜腔。腔内有少量液体,呈负压。壁胸膜的下界,在背部肩胛线上投影于第十二肋上,由该点向内作一水平线达第十二胸椎棘突;向外,在腋中线投影于第十肋骨;向前内,锁骨中线上投影在第八肋,以上各点联于第六胸肋关节,即为胸膜壁下界在体表的投影。肋胸膜和膈胸膜移行处的胸膜腔为该腔的最低位,称肋膈窦。

穴位名解:本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俞同“腧”,为输注、转输的意思。脾俞为脾在背之俞穴,是脾气输注、转输之穴。

穴名注解:脾俞是脾的背俞穴,主治脾的病证,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失运化,则消化功能减弱,以及由此而致的身体衰弱。脾俞穴有促进脾的运化功能和消化吸收的作用,《针灸大成》记载:“主腹胀,引胸背痛,多食身瘦,痃癖积聚,胁下满,泄利,痰疟寒热,水肿气胀引脊痛,黄疸,善欠,不嗜食。”故能治脾胃虚弱、慢性消化不良、胃痛、十二指肠溃疡等症,在此穴埋线、穴位注射,疗效甚佳,临床脾俞配中脘、三阴交、足三里主治呕吐;配胃俞、中脘、章门、足三里、关元俞主治泄泻。脾俞、胃俞具有强壮作用。脾失健运,水液代谢障碍,则水湿滞留,引起水肿,针灸脾俞有健脾燥湿、利水消肿作用。脾主统血,脾不统血则血不归经,引起皮下出血、崩漏,针灸脾俞有补脾摄血的作用,临床上脾俞配膈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一定疗效。十、迎香

穴位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图3-9)。图3-9 迎香穴

局部解剖:迎香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肌。皮肤有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布,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分支,以及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支。皮下组织内有面神经的分支和面动脉的鼻外侧动脉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而达提上唇肌,该肌由面神经的颊支支配。

穴位名解:迎香穴别名冲阳穴,为手足阳明经之会。迎香,迎,迎受也。香,脾胃五谷之气也。该穴名意指本穴接受胃经供给的气血。

穴位注解:迎香穴出自《针灸甲乙经》,可接受足阳明胃经的五谷浊气并向胃经输送大肠经的清阳之气。此穴位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鼻旁,脉气直通鼻窍,故通经活络、通利鼻窍之作用甚强,是治疗各种鼻部疾患的要穴;此穴为手足阳明经交会穴,可通调两经经气,疏泄两经风热,故通利鼻窍、疏面齿风邪的作用较强,是治疗各种颜面疾患的要穴。故迎香穴常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鼻出血、面神经麻痹、面痒、面肿等病症。配人中、上星、太渊治鼻塞不闻香臭;配上星、肺俞、风池、风府、风门治多涕;配囟会、合谷、太冲治鼻渊;配上星、合谷、神门、肺俞、心俞治鼻息肉;配合谷、上星治鼻衄;配睛明、委中、合谷、肝俞治目赤肿痛;配下关、翳风、人中治面痛。经常按摩迎香可祛头面之风,散巅顶之寒,从而增强抵抗病菌的能力,并且可促进鼻周围的血液循环,使气血通畅,外邪不容易侵入体内,以达到预防和消除感冒的目的。十一、大椎

穴位定位:人体的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图3-10)。

局部解剖:大椎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分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棘突间皮下静脉丛。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八颈神经后支的分支等。图3-10 大椎穴

穴位名解:大椎穴别名百劳、上杼,为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大,多也。椎,锤击之器也,此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实而非虚也。

穴位注解:大椎穴属督脉,为三阳经、督脉之会,出于《素问·气府论》。本穴有清热解表、截疟止痫的功效,督脉为诸阳之海,统摄全身阳气,而太阳主开,少阳主枢,阳明主里,故本穴可清阳明之里,启太阳之开,和解少阳以祛邪外出而主治全身热病及外感之邪。常用于治疗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肩颈疼痛、肺胀胁满、咳嗽喘急、落枕、疟疾、风疹、癫狂、小儿惊风、黄疸、小儿麻痹症、感冒、小儿舞蹈病、颈肩部肌肉痉挛等病症。《针灸甲乙经》谓其治“头重目瞑,凄厥寒热,汗不出”。配肺俞、曲池可宣肺解表,清热止咳,主治外感咳嗽;配间使、后溪可通阳截疟,主治疟疾;配人中、合谷、太冲可开窍醒神、息风解痉,主治热极生风;配绝骨、后溪镇惊安神、调和阴阳,主治癫痫;配肺俞治虚损、盗汗、劳热;配间使、乳根治脾虚发疟;配足三里、命门提高机体免疫力。十二、血海

穴位定位: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图3-11)。另,《针方六集》谓:“一方以患人手按膝盖骨上,大指向内。余四指向外,大指尽处是穴。”图3-11 血海穴

局部解剖:该穴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有股动、静脉肌支;分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股四头肌内侧肌(股内侧肌)。皮肤由股前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脂肪较厚,有隐神经和大隐静脉行经。大腿前面阔筋膜内脂肪较厚,有隐神经和大隐静脉行经。大腿前面阔筋膜内纤维组织较外侧薄弱。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大腿阔筋膜,进入股神经支配的股内侧肌。膝上内动脉起于动脉,在股骨内上髁上方紧贴骨内面深进,经半腱肌、半膜肌、大收肌肌腱与股骨骨面之间至膝关节前面,参加膝关节网。

穴位名解:本穴别名为百虫窝穴、血郄穴,是足太阴脾经的一个腧穴。血,受热变成的红色液体,海,大也,意指本穴为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

穴位注解:血海穴,出自《针灸甲乙经》,是足太阴脾经的腧穴。脾经所生之血在此聚集,《金针梅花诗钞》曰:“缘何血海动波澜,统血无权血妄行”。可见血海穴在功能上能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此外,血海穴还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妇科病,隐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以及膝股内侧痛等病症。配三阴交穴治疗月经不调,配曲池穴治疗瘾疹。十三、丰隆

穴位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侧,距胫骨前缘两横指(中指)(图3-12)。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