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饶国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04:44:24

点击下载

作者:杜先福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抗日名将饶国华

抗日名将饶国华试读:

序曲——男儿去远征

远征的队伍不可谓不威武,也不可为不雄壮。单单那个热血沸腾的士气,确实令人振奋。眼见过那个场面的老百姓无不感慨:这支部队不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就没有比这更加威武的队伍了。

但是那个时候的老百姓并不明白,如果70年以后再来看这支部队,简直滑稽得可以笑掉大牙!

不说70年以后,就是在当时,也有许许多多的人觉得,这支部队哪里是什么部队,简直就是“乌合”之众。这里的“乌合”不是现如今人们所认为的下三滥,而是指,部队成员结构极其特别,除了某种意义上的好兵,也有杂七杂八甚至可以称为污七糟八的滚龙拼凑起来的而今看起来可以叫做烂杆杆的队伍。这样的队伍居然要上前线打日本鬼子,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不可思议!

先说这支部队的年龄结构。你猜猜,新老兵年龄悬殊多大?说来不会有人相信,大小悬殊30多岁,小的十六七岁,大的则有四十老几甚至跨过五十岁。

再说人员成分。人员成分则更是五花八门,袍哥舵爷,三教九流,吸贩鸦片,无奇不有。

接下来看看这支队伍的装备。“每人有一支枪?”

那是不可能的。

有当时比较像样的汉阳造步枪,那就算不错的了。不少人是四川兵工厂造的单发步枪,也有人是双管火药枪,那些临时加入部队的,因为没有枪,那就只能是冷兵器——大刀——了。有枪的,还不是新枪好枪,不少的枪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据说,有的枪栓要掉,没法子,只好用麻绳栓着。70年后回过头去看那时候的装备,真是不可思议!

至于穿着,更是不敢恭维。不少人上身穿着短袖子甚至没袖子的衣衫,下身则是盖不住膝盖的短裤,脚上是哪个年代四川人的最爱——草鞋。有的士兵领到了作为慰问品或是亲人送的布鞋什么的,却舍不得穿在脚上,而是保留着以后才穿。殊不知可能到死都没能穿一下就结束了生命。

再说这些个当兵的身材,那才叫千人千面,百无一同。有资料显示,1936年,四川大旱,粮食极为短缺,没有多少人吃得饱肚皮,“易子而食”、“偷食人肉”等等骇人听闻的事件皆有发生。想想看,在那样的灾荒年月里,当兵的能有几个是身强体壮?所以,那些个兵,一个个比瘦猴还要瘦猴。脚杆桐麻杆,手杆香芊芊,颈子筋暴暴的,风一吹脑壳都要晃动打闪闪。就是这样的身子骨,还要上前线,真是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

据说,部队出发前得到的鼓励是,现在武器孬,装备差,但是到了前线就什么都会有,枪、炮、弹药根本不在话下,有的是;吃穿更不用说,到了前线,衣服全是新的,鞋袜那是任你要多少就有多少。所以不少士兵,本来家里要送点穿的什么的,大都不愿从家里往外拿,还把自己认为好点的留给家里或亲友,因为到了前线有的是,不能给家里增加负担。何况,那时候大家都很穷,不可能有什么东西从家里拿!

还有,据说,到了前线,一天三顿都是肥砣子,大鱼大肉随便夯,保你三天就长成大胖子!不说别的,吃胖了,长肥了,即使倒下去,压倒哪个鬼子身上,就得把他龟儿子压成饼饼!

现在,可以眯起眼睛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一支部队?据说,那时候,最被人瞧不起的部队就是川军。在国民党正规部队看来,川军就是烂杆杆队伍,不仅穿着烂杆杆的,人员成分也是烂杆杆!就是这样的烂杆杆加干筋筋的队伍,居然要上前线杀敌抗日,真的是、确实是不可思议!

这支部队是哪个带领的部队?就是本文开宗明义说到的,抗日名将饶国华!

有人会说,饶国华的部队就那样“烂杆杆”?是不是贬损了抗日名将?!不是贬损,而当时部队的状况确实就那样,想拔高都不行。

不过话又说回来,饶国华将军的素质是非常高的,饶将军胸膛里的血是滚烫滚烫的。他的部队,外表确实不敢恭维,但是骨子里,却不是“烂杆杆”的作派。这一点,是必须肯定的。要不,饶国华就不可能成为抗日名将,饶国华的部队也不会是抗日英雄部队了。这点必须交代清楚。

必须!

简说少年饶国华

饶国华何许人?饶国华乃中华民族脊梁之资阳人。

1894年腊月初七日,饶国华出生在四川省原资阳县城东乡(今宝台镇)张家坝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1894年?那是什么样的年份?

读过书知道一点历史的人大概都晓得,那是中国的灾难年,更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年!

那一年7月25日,日本鬼子的舰艇袭击中国船舰,开始了举世闻名的甲午中日战争。日本鬼子首先攻下朝鲜的平壤,随即在黄海海战中大败清王朝的北洋水师,之后又攻下中国的旅顺、威海。11月22日,日本鬼子在旅顺进行大规模屠杀,血洗全城。就在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从收音机里听到,当年日本鬼子残暴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小小的旅顺当时仅有二万七千多人口,几乎被日本鬼子赶尽杀绝,不论男女老幼,一个不留。日本鬼子把一岁多的幼儿三两个成串挑在枪尖上,耍把戏一样的玩耍,其残忍实在是罄竹难书!清王朝迫于日本鬼子的淫威,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核心就是清王朝承认自己是孬种,打不赢只好割肉给日本。懂得一点历法的人都知道,发生战争的那年——1894年——即清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中国史称“甲午战争”。

也就是1894年,饶国华出生了。可以说,饶国华的出生是个苦难年。从出生那天起,饶国华冥冥中便与中华民族一样,与日本鬼子结下了不解的仇恨!43年后,饶国华便在报仇的战争中洒下了他的满腔热血!

当然这是后话。

却说饶国华并非地地道道的的资阳人。

2001年8月,两个不速之客不远千里从福建龙岩到四川作移民文化社会调查,从四川省文史资料中查到资阳抗日名将饶国华的情况,感到很奇怪,饶姓在福建龙岩很有名气,四川资阳的饶姓与福建龙岩会不会有什么“牵连”?两位不速之客于是来到资阳,在市政协文史办的帮助下,从宝台镇张家坝的饶氏族谱中居然看到饶国华的太祖父饶文德真还是福建龙岩人。

原来,清乾隆元年(1736年),在移民入川的大潮中,饶国华的太祖父饶文德从福建省漳州府直隶龙岩州船巷大吉村(今龙岩市新罗区红坊镇黄冈村)举家迁移入蜀,到饶国华这一代,已在资阳居、耕五代。常言说,人过五服便已落地生根,因而饶国华也就是地地道道的资阳人了。饶国华的祖父饶宜甲、祖母朱氏、继祖母黄氏、父亲饶思鸿、母亲陈氏都是朴实、勤劳、厚道的农民。饶国华当然也是非常的朴实、勤劳和厚道。

大凡见过世面的人都明白,读书识字是立世创业的根本。饶国华的父亲也懂得这个道理。那个时代有钱读书的人不多,一般家庭能有一个两个子女读书识字就很不错了。饶思鸿希望自己子女都有文化,但却无力盘养个个子女都读书,于是就权衡脑瓜子好用的饶国华去读书。

按理说,饶国华头上还有哥哥姐姐(饶国华有弟兄八人姊妹三人),他是老四。他头上的哥姐不读书,却让饶国华读,那是为什么?那是因为年满12岁(1907年)的饶国华,聪明过人,是读书的料。

当然了,如果家里有钱,人人都能读书那是再好不过,遗憾饶国华的家里并不是万贯富翁,不可能人人都能读书。那样的家庭,十一个子女,单单是吃饭就是个严峻而且是非常非常严峻的问题,能把肚子催圆那就很不错了!

子女众多的饶思鸿,既然要送娃儿读书,真可谓“十里挑一”的选定饶国华。既然十里挑一,很是不容易,那就得起点要高,不能随随便便把儿子交给本身就是半罐子水的某个私塾先生,既然要读,就得最好的先生。饶家离资阳城一江之隔,过了沱江走路半个小时就到城里了。饶思鸿经常进城卖小菜什么的,当然对城里哪个私塾先生名气大还是知道的。当时资阳名气最大的先生便是四川省两任议员的伍鋆伍西垣。

伍先生名伍鋆字西垣,《资阳县志》人物志里记载:伍先生1862年出生在资阳县真武乡(今清水乡),父亲伍声振进城经商,全家搬到小北街居住。家里有钱,子女就能读书。伍鋆幼时入学,一路勤奋,1882年,20岁的伍鋆考中举人(举人是参加全省范围的科举考试——乡试——及格后所取得的资格。中了举人,即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中央考试——不中也有做学官、当知县的机会)。

之后,伍鋆进京参加会试——中央级的考试——不中,但却被列为大挑二等(大挑是清朝特有的一种选官制度。意即从参加会试——中央考试——落榜的举人当中,根据人的长相和文化考试情况,选拔一些人出来做官,一等作为地方知县候补试用,二等则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职人员或县级教育部门官员任用)。列为大挑二等的伍鋆先生被派到川南庆符县(如今的高县来复镇)任教谕(相当于如今的教委主任)。

伍先生当了几年教谕,觉得自己的根在资阳,于是辞去“公职”回到家乡办学,在雁江、文明书院当讲师。伍先生治学有方,远近闻名,前来求教的学子很多,名气越来越大,后来又到省上任视学兼提学司学务公所专门科长,主管上川南道的教育工作。再后来连任两届省议员。由此可见伍先生学识之丰厚。

饶国华向伍先生求学,正是伍先生从庆符辞职回乡的那些个年月。伍先生学识丰富,饶国华学习又很刻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因而很得伍先生器重。伍先生一心要把自己平身学识传授给饶国华,寄希望饶国华学有所成,成就一番伟业。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饶国华年方一十四岁时,四十一岁的父亲因家庭负担过重,劳累过度而不幸早逝。家里失去顶梁柱,饶国华无心——不是无心,而是无法——继续读书。仅仅上了两年多小学的饶国华,只好忍痛弃学,回到家里当了放牛娃。

却说张家坝与沱江之隔有一处“古迹”,这个古迹不是什么名胜但却是非常有名气。这就是西汉末年谏议大夫王褒的墓地。

王褒是资阳历史上继碧血丹心典故人物——苌弘——之后又一个在王朝供事的人物。王褒因为辞赋文章写得特别好,被西汉宣帝请到宫中,官位做到谏议大夫,就是给汉宣帝当谋臣。不久王褒不幸病死,汉宣帝非常悲痛,特赐国葬。因而后人一直称王褒墓为皇坟。

与王褒墓同称为皇坟的还有东汉五官中郎将董钧墓。董钧墓在沱江之东,与王褒墓隔江相望。董钧也是资阳历史名人,也是在皇帝身边供事的人,官至五官中郎将——相当于现如今卫戌部队司令。王褒、董钧与东周在朝中辅佐三朝王子的苌弘同为资阳有名的三贤。(王褒、董钧都是国葬级的人物。两千年后又出了一名国葬级的人物,这就是后来的饶国华。这个又是后话,暂且搁下不题)

饶国华读了书,自然就知道资阳古三贤。他曾去苌弘故里探访苌弘足迹,并且常去王褒、董钧墓祭扫,心里曾立下志愿,要做一个像三贤那样有出息的人。

饶国华天性聪颖,原以为读出书来就能有个好前景,不料父亲却英年早逝,家里人口众多,家业却很凋敝,无奈只好忍痛弃学。年方14岁的饶国华,放牛劳作之余,有空就要学习看书,仍以苌弘、王褒、董钧三贤激励自己。他想,王褒幼年(九岁)丧父,尚能自强不息,刻苦攻读,以至于以文取士,当上了皇帝身边的参谋。自己比王褒的条件相差无几,难道就不能学有所进,就不能有所前途?

身边有榜样,心中有目标,饶国华觉得前途还是光明的,只要朝着目标努力,就一定能达目的!

然而,如何才能踏上光明前途呢?14岁的饶国华心里并没有什么底。那个年代,交通不发达,通讯当然就更是无从谈起了。许许多多外来消息,往往要很久很久才能口耳传来。比如,饶国华出生的那年,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清王朝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了青岛等肥肉给日本不算,其他帝国主义也相继践踏中国,那些年通讯极其闭塞,很多消息都只能是道听途说。花季少年饶国华,脑子还停留在科考取士的层面上,殊不知清王朝几年前也即饶国华父亲去世前三年就已取消科举制度,办起了新式学堂,科举的路没有了,新学堂又没饶国华读书的份,饶国华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路在哪里。

迷茫的饶国华在家里放了两年牛——当然也同兄长们一样要耕作。劳苦并不算什么,最恼火的是前途渺茫。如果一点书没有读,纯粹就是文盲一个,纯粹就和万万千千文盲农民一样,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也就算了。然而偏偏饶国华却读了几年书,不仅知道不少书本知识,通过读书也懂得了人一辈子可以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一辈子就窝在张家坝,一辈子就那样脸朝黄土背朝天,未免太对不起父亲在世的期望。父亲之所以送自己读书,不就是希望自己有所出息吗?

出息?出息是什么?出息就是要有志气,就是要有志向,就是要有一个光光鲜鲜的前途。父母当年为什么没有让哥哥姐姐读书,姐姐是女流之辈,那个年代重男轻女,不让女子读书很自然;然而不让哥哥读书,却偏偏让自己这个老四读书,父亲出于什么目的?父母不就是看在自己脑瓜子好用,有天分,是块读书的料子。父母送自己到城里最好的先生那里求学,心里是怎么想?不用说都很明白,就是希望自己有所出息。要不,仅仅是为了认得了几个字,拨得了几下盘算珠子,就近村里找个认得几箩筐大字的读过书的人教教就得了,何必要到城里找最好的先生?父母的意思,就是要最好的先生教出最好的成绩,就是寄希望于儿子有最好的出息!

饶国华记得很清楚,父亲劳累过度,经常咳嗽不止,饶国华几次三番都说不读书了,父亲却始终不同意他弃学。饶思鸿是个言语不多的人,每当饶国华提出弃学,饶思鸿总是一句话不说,总是用严厉的眼光看着儿子。饶国华深知父亲的秉性,父亲不说话,就是不同意弃学。如果饶国华还要说弃学,父亲往往只有两个字:“不行!”

父亲的话一字千斤,说“不行”就是不行!

父亲不仅不让饶国华弃学,相反对饶国华的学习抓得更紧。每天天不见亮,父亲就在饶国华门口唱诗一样的唱道:“国华国华快起床,太阳晒到屁股上。起床多读两页书,胜过天天喝参汤!”父亲这样做,就是希望饶国华每天早早起床,早早进学校,多看一点书,多涨一点知识。后来饶国华在外出息了,无论当什么官,有了警卫员,都要求警卫员每天像他父亲那样唱诗一般的高唱“催床歌”,定时把饶国华催醒,以便起床晨读。这是后话,这里就暂时搁下。

却说饶国华父亲病重即将离世的时候,饶国华哭倒在父亲病床前,痛责自己不该读书加重了家里负担加重了父亲的负担因而加重了父亲的病痛。父亲眼角流出两行浊泪,说读书是必须的,如果自己死了,因此国华儿不能再读书便将是做父亲的罪过,是父亲的无能。父亲临终告诫饶国华,不可放弃前途,一定要有点出息!

父亲死了,饶国华不得不弃学。但是弃学不等于弃志,不等于没有追求,不等于不出息。两年来,饶国华在家里劳苦耕作,总感到对不起父亲,对不起父亲“一定要有点出息”的期望。但是就这样窝在家里,窝在张家坝,怎么出息?怎么可能出息?要出息,必须走出去!恰在这时,四川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一件大事,饶国华被搅合着,离开了张家坝,离开了资阳,来到了成都。

不得不说的惊天大事件

要知道饶国华怎么样被搅合去了成都,这就不得不交代一下那年四川发生的一件惊天动地后来导致整整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彻底垮杆的事件,这个事件就是四川有名的保路运动。却说文章里边已经提到过的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的眼界渐渐打开,渐渐的懂得穷了就要挨欺负,太穷太柔弱了挨打就无能也无力还手。所以,国人就想富强起来,一千多年前的国人就知道,行路难不好,比如大诗人李白就痛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今国人希望富强,懂得“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并且渐渐明白修铁路有很多的好处。

1904年1月,四川总督锡良,倡议修一条从四川成都通往湖北武汉的铁路,奏准设立了“官办川汉铁路公司”,开始筹划横贯四川东西的川汉铁路。最初,川汉铁路公司聘请川籍留美工程师胡栋朝、陆耀庭负责勘测选线,预定的川汉铁路线基本是沿着四川传统商旅江河水道,从成都府——直隶眉州(今眉山)——嘉定府(今乐山)——叙州府(今宜宾)——直隶泸州(今泸州)——重庆府(今巴县)——直隶忠州(今忠县)——夔州府(今奉节),共5府3直隶州官署地。这些地方都是四川最主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城市。铁路东出四川门户——奉节夔门,进入湖北宜昌,再北上走直隶荆门州(今荆门)——襄阳府,最后在德安府(今安陆市)应山县(今广水市)广水乡,衔接京汉铁路,全长约2000公里。

如果那时候真能修起这么样一条铁路,那可真是清王朝最大创举也是最大功劳。遗憾清王朝已是江河日下,国力衰微。最初的官办川汉铁路公司,因为清朝政府拿不出太多的钱来,1905年7月,公司改为官绅合办。然而官绅合办,清政府还是拿不出钱,1907年3月只好把官绅合办再改为完全的商办,正式名为“商办川省川汉铁路有限公司”。参加公司的不仅有各地士绅商人,还有许许多多普通民众。这个就是有田土的采取“田亩加赋”,没有田土而以租田维生的则抽收“租股”的集股方式。民众之所以愿意筹钱修路,目的是期望铁路修好了也能得点好处。

1909年12月10日,“川汉铁路”四川段在宜昌府正式开工,不料没有多久便爆发了四川著名的保路运动。

原来,清朝政府看到了铁路修建对于发展经济的重大意义。清王朝认为自己掌握了川汉铁路,今后就能控制天府之国以及南方各地丰厚的物质物产,因而就想把川汉铁路收为清王朝所有。

1911年5月(宣统三年四月),清政府居然不宣而公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政策规定:宣统三年(1911年)前所有集股商办的干线,必须由清王朝收回。并派因故免职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端方督办。

端方本是一个很有才能很不错的官员。他曾一度支持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因受到荣禄和李莲英的保护,未受株连。后来清廷在北京创办农工商局,端方主持局务,受到慈禧赏识,被赐三品顶戴。端方是中国新式教育的创始人之一,他在代任两江总督期间,在南京鼓楼创办了暨南学堂。在任湖北、湖南巡抚期间,命令各道、府开办师范学院。在任江苏巡抚期间,决心革除陋习,下令各州县照例奉送的红包全数退回,用作选派两名当地学生出国留学。

1905年,端方赴欧美考察各国政治,次年回国,建议清政府预备立宪。端方还是中国第一所幼儿园和省立图书馆的创办人,近代公共图书馆事业开创者。在外国考察时,见国外名都均设有官方公共藏书机构,民众教育普及,使他耳目一新。遂奏请设立公共藏书机构——图书馆,成为创办图书馆、发展图书馆事业促进派。中国最早的几个官办公共图书馆,如江南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湖南图书馆、京师图书馆等馆的创立,端方出力甚多。为完成中国封建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过渡,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对保存中国古代文献亦有重要贡献。他还派出了二十多名幼女赴日本学习师范教育。

就是这样的好官,却与他的同僚赵尔丰一样,死在了四川保路运动的风潮之中。

话说时任直隶总督的端方,宣统元年(1909年)在慈禧丧命出殡之时,因其随行下属拍照惊扰隆裕皇太后,皇太后认为端方的人对慈禧大不敬,要砍端方的脑袋,端方百般求情免除一死,但却被罢免了官职。1911年清王朝下令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命端方督办,本是罢了官的端方自然感恩戴德,积极行动,秉承朝廷旨意,决定强行将川汉、粤汉铁路收为朝廷所有。

所谓收归国有,其实是与美、英、法、德四国银行财团订立借款合同,总额为六百万英镑,从而出卖川汉、粤汉铁路修筑权。清廷这个举措激起湘、鄂、粤、川人民的强烈反对,保路风潮随之兴起,尤以四川最为激烈。

清廷劫夺商办铁路的“上谕”传到成都时,身居四川省咨议局和川汉铁路公司要职的立宪派绅商立即写文章,发通电,开会演说,指责清廷的举措是“引狼入室”,强烈要求清廷“俯顺民情”,收回成命,维持商办原案。

1911年4月,清廷任命平定西康地方土司叛乱有功、充任川滇边务大臣的赵尔丰为四川总督。当时,赵尔丰没有到任,由王人文代为署理总督事务。王人文在川汉铁路公司绅商恳请下,向清廷代奏,乞求清廷暂缓接收川汉铁路。清廷对四川绅商的要求置若罔闻,不仅要把川汉铁路收归国有,而且还声称对川汉铁路公司已经用了的钱款和现存钱款一律换发国家铁路股票,概不退还现款。如果川人一定要筹还现款,朝廷就去借外债,但要以川省财政收入作抵押。6月13日,清廷居然把与四国银行财团签订的“借款合同”寄达成都,意思是,要朝廷筹还现款,就按合同办理——向外国人借,但却得用川省财政收入作抵押。说白了,清廷就是明目张胆的夺路、夺款、卖路、卖国。

显然,清廷的作为更加激起四川民众的义愤。你想想,全川人民以“田亩加赋”,没有田土而以租田维生的则抽收“租股”的集股方式一点一滴勒紧裤袋满以为修条发财致富的路,没想到朝廷却要强行夺走,并且还不给退换民众入股的现金,民众能够答应吗?当然不会答应!

6月17日,由立宪派绅商发起,在成都岳府街铁路公司召开保路同志会成立大会,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号召全川民众拼死“破约保路”!推举立宪派人士蒲殿俊、罗纶为正副会长,提出了“破约保路”的宗旨,发布《保路同志会宣言书》等文告,出版《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四处张贴,宣传保路。并派会员分路讲演,举代表赴京请愿。

全川各地闻风响应,纷纷成立保路分会和协会,四川女子保路同志会、重庆保路同志协会和各州、县、乡、镇、街、各团体保路同志分会相继成立,会员众至数十万。从而形成以成都为中枢的全川反帝爱国联合阵线,把保路斗争推向有组织、有领导的新阶段。

8月5日,在成都召开川汉铁路股东特别大会,斗争日趋激烈。8月24日,成都开始罢市罢课,声势波及全川。

四川保路运动进入罢市罢课、抗粮抗捐阶段后,同盟会员朱国琛、杨允公、刘长述(刘长述是清末维新派的著名爱国诗人、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的长子)等编印了题名为《川人自保商榷书》的传单,于9月5日川汉铁路公司照例举行特别股东大会时,散发给入场的会议代表。《川人自保商榷书》的出现,既为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大造了舆论,但也为急于寻找机会镇压保路斗争的四川总督赵尔丰等人提供了口实。赵尔丰一口咬定《商榷书》是保路同志会的宣传品,所提条件“隐含独立”,“俨然共和政府之势”,于是,把“背叛朝廷”、“图谋不轨”等罪名扣在立宪派的头上,并加紧调兵遣将,准备镇压保路斗争。

1911年9月7日上午,赵尔丰诡称北京来电有好消息,将四川保路同志会、四川省咨议局、川汉铁路公司股东会的首脑蒲殿俊、罗纶、邓孝可、张澜、颜楷、胡嵘、江三乘、叶秉成、王铭新等人骗到督署看电报,随即加以逮捕,企图造成群龙无首的局面,以此扑杀保路斗争。

蒲殿俊、罗纶等人被捕的消息迅速传开。各街坊传告各铺家住户,无论老幼男女,每户各出1人,有的头顶光绪神位纸条,有的手举一炷香,潮水般地涌进督署请愿,有的人还跪地磕头哭泣,要求释放蒲、罗等人。面对手无寸铁的请愿群众,赵尔丰一面指使警务公所在督署附近联升巷放火烧房子,意在制造诬陷群众暴动的假象;一面命令卫队向群众开枪射击,当场打死32人,受伤者不计其数。赵尔丰又派巡防军分站各街口,开枪乱击行人及学生小儿。

第二天,大雨如注,城外居民得悉城内凶耗,人人头裹白布,冒雨奔赴城下,示哀请愿。赵尔丰又下令官兵开枪,打死群众数十人。对督署内外被枪杀的群众,赵尔丰下令三日内不准收尸。

成都血案发生后,同盟会员用木片制成“水电报”,投入锦江,“水电报”顺水漂流,成都附近十余州县以农民为主体的同志军,在同盟会员和哥老会首领秦载赓、龙鸣剑、侯宝斋、张捷先、张达三等人率领下,纷纷揭竿而起,猛扑成都,四面围攻省城,在城郊红牌楼、犀浦等地与清军激战。仅在十余天内,成都附近州县的同志军“皆呼号而起”,“每县数起,每起数千或至数万”,从四面八方把成都围住。这些起义队伍总数不下20多万,统称为保路同志军或国民军。鉴于成都一时难以攻下,同志军决定改变战略,除留下部分兵力继续围城外,其余同志军分兵进攻各府州县,把反清烈火引向了全川。

却说赵尔丰一面派兵分头镇压,一面向清政府通电求援。清廷急令6省派兵赴川镇压,又催促端方迅速启程西上“查办”。

1911年9月10日,朝廷将四川总督赵尔丰免职,命端方署理,端方率湖北新军经宜昌入川,走到资州(今资中)的时候,已是11月27日,新军听说了四川保路斗争的情况,不愿跟随端方去镇压保路斗争的民众,因而集体哗变,端方和其弟端锦为军官刘怡凤所杀。

清廷派端方率湖北新军入川平定动乱,不仅端方被杀,还因湖北新军被调走,导致武昌兵力空虚,革命军于是在武昌发动起义.1911年10月10日(农历8月19日)晚间八时发出武昌起义的第一枪,辛亥革命总爆发。因此,四川保路斗争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最终导致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彻底覆灭。

行文到这里,便要说到饶国华了。当时,保路斗争烽火遍及全川,四川各族民众、各阶层人士纷纷加入保路斗争的行列。教师学生、农夫苦力、商人士兵、回族同胞、羌族土司、基督教徒、僧尼道士以各种形式集会演说,呼号奔走,掀起群众性的反帝爱国热潮,揭露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清政府卖国卖路的罪恶行径。

那时,年满16岁的饶国华,正是青春年少、热血沸腾,很自然的便加入到了这场声势浩大、规模壮阔的四川保路运动,随即就跟随大多数围攻成都的民众来到了成都。

迷茫的日子很尴尬

却说饶国华怀着满腔热血来到成都后,保路斗争的烽火很快却平息了。因为没有具体去向,迷茫中首要的问题是要吃饭。但是到哪里找饭吃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那时候,成都还处于极度动荡之中,经济萧条,想找个打工的地方都很不容易。饶国华空着肚子在街上转悠,到处寻找有没有打工的所在,只要能混口饭吃,无论干什么都可以。

但是,活儿确实难找。找不到活儿就意味着饿肚子。饿肚子的滋味很难受,也很无奈。饶国华想,实在找不到事情做,就只能回老家去。但是现在肚子空空如也,饿得吊气的力气都没有了,哪里还走得回去老家。再说,饶国华离家的时候就曾想过,自己多少读了几年书,既是出来了,就得混个人样儿。

其实,自从弃学以来,饶国华就很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他读过书,知道资阳以外的世界还很大,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很多很多,如果老是窝在家里,老是窝在张家坝,肯定开阔不了眼界,肯定不会有什么出息。但是,要出去,家里却没有钱给他,不要说路费什么的,单单就是吃饭就很成问题,没钱吃饭,能往哪里去呢!那个时候,沱江有小船通航,但是无论是上行还是下行,都得要钱,没钱怎么坐船,当然就更不要说吃饭了。假如走路,上至省城成都,下至渝州(重庆),至少都得好几天。据挑盐巴上成都的人说,脚劲好,起个早摸点黑,要走两天才拢得到成都,脚劲不好就要走三天。饶国华很想去成都闯闯,去外边的世界看看,奈何就是没钱,没有路费,也没有饭钱。要是家里有钱,父亲生病也就不至于一拖再拖,以致病重身亡。

其实,没钱还是次要的,更主要的是,饶国华已是半大小伙子了,是劳作的材料了,家里人口众多,弟妹们小,需要劳动力耕作,所以饶国华虽然心里想着出去闯天下,但却走不下心,自己一旦走了,少了一个主要劳动力,就会给母亲、哥姐增加负担。所以饶国华只能把自己的心思装在肚子里,一直不敢表露出来。

其实,饶国华的母亲早就看出了饶国华的心思,曾经告诉儿子,就凭饶国华已经学到的知识,也可以做一个私塾先生了。但是饶国华自己却感到,自己太年轻,如果被有钱人请去家里教书,一般的也不会请他。为什么,就因为他自己都还是个“孩子”,俗话说,跟师时间不长,“道法”不深,别人信不过他,怕他教不好。再说,即使有人请他,他也不可能远行,离家远了,照顾不了家里。如果说自己办个学堂,在家里教书,然而自办学堂更不是容易的事。且不说没那个学堂房舍,就是自己那点儿文化底子,也不足以使人信服,别人不可能把娃儿送来学堂。再说,张家坝离资阳很近,隔了条沱江,有钱人家要送娃儿读书,他首选的是资阳城里。城里的先生不仅水准高,而且人家有房舍,有课桌,能吸引学生。饶国华仅仅是自己有点文化而已,要办学堂简直是百日做梦。

除了想当先生之外,饶国华还想过其他门路,但是都没有办法施行。原因就是不能离家太远,而且又要适合自己这个年龄。因为说实话,虽然他读了几年私塾,但毕竟学业不深,人家要用他,就有许多顾虑。

再说了,那个年代,交通不发达,通讯更是谈不上,消息十分闭塞,也不知道到哪里有出息。

所以,一段时间以来,饶国华心里一直很苦闷,因为读了书的缘故,脑瓜子就比没读书的人想的问题多,而且想的也不同于一般没文化的人。在饶国华想来,自己这点文化,倒多不少的,要说使用,好像还不够,要说不使用,又很是可惜。最主要的是,如果一点儿不使用,简直就对不住死去的父亲。因为,当初父亲就是看在他比其他哥姐脑瓜子好用,才寄希望予他,送他进城读书。几年下来,父亲为筹集读书的钱,辛苦耕作,身体有病了也瞒着不吐露,以致病重而死。父亲临终还说,国华儿是块读书的料,可惜当父亲的无力供养,耽误了儿子前程,为这个父亲还说,要是他能再撑几年,让国华把书读出来,就是死了也闭得上眼睛。言外之意,父亲没能让饶国华把书读出来,死也难得瞑目。父亲对饶国华寄予的希望,确实一言难尽,只是苍天没眼,没能给予饶国华一点慈善。

想起父亲临终的遗愿,饶国华暗自在心里发奋,无论如何,要多读点书,争取有所出息。他不知道出息到底在哪里,但是无论如何得有点出息,不能就这样一辈子窝在张家坝!

然而想要多读书,也不是想读就能读。这里的想读书,不是去学堂读书,而是指自学。自学,学什么?自学都不行。换句话说,不是不行,而是很不容易,极其不容易。为什么?非常简单——没有书可读。那个年代,遍地都是“睁眼瞎”,十里八乡,很难有一个读书人,也就很难有多少家庭会有藏书了。饶国华想多读点书,却找不到书读。唯一的是,去城里,向教了自己的伍鋆先生借。

其实,因为那时候读书识字的人很少,家有藏书的确实极少极少。即使有人读了书,也是“把书装在肚子里”,一般人没那“闲钱”去买些书来存起。有钱存书,不如多存点粮。那个时代,存钱存粮是最重要的,极少有人存书。

所以,如果有人存书,那他就必定十分珍惜自己的藏书,不可能轻易把书借出去。饶国华想多读点书,却又没书可读,想给伍鋆先生借,又深知借书不容易,弄不好会吃“闭门羹”,不仅借不到书,还会影响了师生情谊。饶国华为如何向先生借书感到苦恼。但是无论如何苦恼,总得想办法去借,总得试一试。不管怎么说,伍鋆是自己的先生,学生向先生渴求知识,想必不会太不给面子。

要去向先生借书,一个,要讲点方法;二一个,还得讲点“礼行”。通俗的话说,得给先生送点“礼”。

如前所述,饶国华家里不是万贯家财,别说万贯,就是十贯二十贯都不是常有。虽然不是家徒四壁,但确确实实没有余钱买什么东西给先生送礼。唯有,家里那点儿土地,年成好,可以多收点粮谷,少闹点饥荒。年成不好,则总是青黄难接,饥荒的时候总是吃了上顿愁下顿,哪里有什么东西给先生送礼。即使年成好点,不闹饥荒,还能养点鸡牲鹅鸭,生点鸡蛋鸭蛋什么的,但是这又是家里买油盐的来源,不可能给饶国华拿去送礼。如果说抓只鸡逮只鸭什么的,饶国华却又下不了手。鸡鸭逮一只就会少一只,不可能每去一次先生家,就逮一只鸡鸭,家里本来鸡鸭就不多,还不几下子就逮光了!所以说,送礼真难;送什么样的礼,更难!

说这么多的送礼难,其实,说到底还是穷。要是家里不穷,要是家里有钱,想送什么样的礼品,掏钱买就行了。何必愁这愁那的没个抓拿!

但是话又说转来,要是真的有钱,那又何必考虑给先生送礼何必向先生借书,想看什么书,自己买;再说,有钱,不仅仅是看什么书,而是进学堂求学,进了学堂,想读到哪里就读到哪里,只要有那个脑瓜,只管使用,脑瓜子是个没有边界的真空,没有什么知识可以撑破脑瓜子。只要你愿意装,随你怎么装,永远都会装不满。

闲话扯得太远了,说去说来,那个年月,普天下的日子都不是那么好过,普通人的日子难过,穷人的日子就更难过。人穷,又想在肚皮都还没箍圆的条件下满足脑瓜子的空虚装点文化知识什么的,那就真的是太难太难。

饶国华一心想在肚子都难以箍圆的条件下,还要往脑瓜子里边装东西,还想多读点书,而又为没有书可读而犯愁。想了许许多多点子,想给先生借书,想借书就得送点礼,送礼却又不好打家里的主意——不是说害怕家里弟兄姊妹看不过意,而是家里确实也拿不出东西——想来想去饶国华只好自己想办法。好在挨得很近的是沱江,时不时下河捞点鱼虾什么的。夏天捞鱼虾还行,可以下水,冬天不能下水,没法捞鱼虾,就捡山柴。所以,每每去拜访先生,夏天送礼是鱼虾,冬天则是山柴。从先生那里借了书来,不仅是读,读一遍两遍肯定不行,就誊写。誊写要纸笔,那个年月,不可能有什么废纸,要纸笔,只能买。饶国华想尽千方百计,比如夏天捞了鱼虾,除了给先生送礼,还卖点钱买纸笔。从先生那里借来的书,除了读,便是誊写。为了节约纸张,那字就写得很小很小,几乎可以说虽然不是麦蚊那么大,但却比蝇头还要小,小到只能看得见而已。后来,伍鋆先生知道了饶国华誊抄的情况,也提供一些纸张,饶国华仍然很是节约用纸,誊抄仍然是密密麻麻,从不浪费。据说,很多年以后,饶国华手写的书籍都还保存完好,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都还保存的有,后来众所周知的原因,被销毁得一干二尽了。

饶国华苦苦求学读书,自然是想有所出息。要有所出息,老是窝在家里,窝在张家坝自然不是个事情,自然得出去。一心想出去的饶国华,却又没有明确的理由出去,正在苦恼时,这年四川的保路斗争爆发了。如前所述,保路斗争是因为四川修路采取的是“田亩加赋”和抽收“租股”的集股方式,清朝政府要把铁路收归朝廷所有,侵吞了普通农民的利益,全川人民都起来造反,几乎家家户户都抽了人丁去造反,饶国华已是大小伙子,又有点文化知识,保甲长点名叫姓,饶家就饶国华抽丁,前去成都府参加保路斗争。

却说饶国华离家的时候,就向母亲表示,此次出去,将见机行事,原则上要有所出息。如果一时半时没有回来,希望母亲以及哥姐弟妹们不要悬望,也不要担心。

离家的时候,饶国华特意去向伍鋆先生辞行。先生一方面提醒他,出门在外,要多多保护自己,做事情不可莽撞;一方面鼓励他见机行事,自己去闯一闯,争取闯出自己的前途。而今没有科考,国华的学识又有限度,要想有前途,还是要靠自己努力,多读书。那个时候讲究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也讲究“书中只有黄金屋”,书读得多,自然会有好处。为此先生还送给饶国华一套藏书,《史记》、《汉书》、《后汉书》、《旧唐书》,饶国华如获至宝,之后一直将这套书带在身边,经常品读。

现在话便继续说到饶国华正在街头挨饿。保路斗争的风暴渐渐平息,虽然随之而来的辛亥革命轰轰烈烈,但是成都那地方,一般老百姓就没多少事情了,那些参加保路斗争的农民也都纷纷回各自的老家去了。如同饶国华这样不愿回去老家的,有亲友奔亲友,无亲友的便自找门路。饶国华想自找门路,偏偏却无门无路,不知如何是好。在他看来,如果就这样一点没出息的回去,以后恐怕就很难再有机会出来了,这辈子真就可能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打发自己了。不行,无论如何得找到事情做,无论如何不能就这样窝窝囊囊的回到原点的老家去!

囊中羞涩、可以说是身无分文的饶国华,眼目下最要紧的是解决肚子的饥饿。一个大男子,而且身上还背着几本《史记》、《汉书》的读书人,伸手行乞讨要肯定是没面子,假如把手上的几本书拿去换钱,且不说换不了几个钱,也舍不得拿去换钱,因为那是先生给自己的宝贝,岂能轻易拿去换钱填肚子。何况,满街都是饥饿人,又有谁能要这不能填肚子的书。再说,即使能换几文散钱,填得了一顿两顿肚子,但却填不了长远。无论如何,得找事做,卖苦力解决肚子的饥饿是第一的事情。

为此饶国华满街观察,寻找有不有愿意接受苦力的所在。他沿街询问,“有活儿干吗?有活儿干吗”;他一路问,别人便一路摇手,意思当然很明确,“没活儿干”。走了一条街又一条街,穿了一条巷子又一条巷子,走得脚耙腿软,走得更加饥饿难捱,就在饶国华几乎绝望几乎就要打退堂鼓准备讨口要饭回去老家的时候,终于机会来了。那是几近黄昏的时候,饶国华走到一家杂货铺前,向店老板讨要一口水喝。那个时候,店家的水都是用钱买来的,很“金贵”,店老板舀了半碗水给饶国华,饶国华喝了还想再喝,于是说“能不能,再来半碗”,店老板有些舍不得半碗水,但听饶国华好像说话都没力气的样子,忍不住就问他,“小伙子,听你口音不是成都人,是进城投亲还是靠友哇?看你的样子,是饿得不轻吧”?店家这一问,饶国华便说了实话,店家看看饶国华,满脸的坦诚,于是就说,刚好他店里小伙计今儿老家奶奶过世,小伙计回家奔丧去了,店里缺人手,饶国华就在店里炒瓜子打杂,店家只管饭,不管工钱。而且话得说好了,小伙计回来了,饶国华就得走人。因为小伙计是店家内亲,人家来了不可能不要人家。饶国华满口答应,表示“干一天算一天,小伙计回来了,二话不说,立马就走!”

于是,饶国华在这家杂货店打杂,主要的是学着炒瓜子。饶国华干活很刻苦,一点不“偷尖”(四川话,偷尖即“偷懒”),店家很喜欢。后来小伙计回来,饶国华本说要走,店家却把他留下,叫他给各处分店和商户送货,于是饶国华白天满城跑,晚上加班炒瓜子,就在杂货店“扎下根”来。

朦朦胧胧从军路

白天走街窜巷,晚上炒瓜子,从早到晚自然是筋疲力尽。但是无论怎样筋疲力尽,只要有一点儿时间,饶国华就要看看书。他带着伍鋆先生赠送给他的书,也带着自己认为值得熟记于心的誊写本书籍,如饥似渴的读了又读,每当读书时便不忍释手,恨不得通宵达旦。

其实,所谓不忍释手,却有很多无奈。首先就是,白天基本没有时间,走街串巷最恼火的是,不像现如今有机动车,那个时候,连个脚踏的三轮车都没有,杂货店老板用的是木轮子的推推车,饶国华推着车子大街小巷跑,一天下来,已是筋疲力尽,晚上再炒瓜子到深夜,往往瞌睡得上下眼皮直是打架,想看书,那可真得有很大的毅力。有毅力还不行,还得有看书的条件——要灯光。如果赶上时间较早,城里稀稀落落的街灯还没熄灭,便可走到街灯下看看书。没有街灯,便希望晚上有月光,当然月光必须清亮,朦胧了却不行,朦胧了看不见。如果既无街灯又无月光,就得想办法点油灯。但是店主是不可能提供油灯的。饶国华在杂货店当学徒,店主只供吃饭不开工钱,所以不可能有钱买油点灯。饶国华想了许多办法,走街串巷时,看见哪里有可供燃烧的木柴、竹片什么的就拾起来,然后锤成小片,燃烧照明。如果是那种松树柏树,有油性,照明效果还挺好。有时候,捡得到好一点的柴火,能卖钱就卖点钱,卖了钱便用来买油点灯。油灯看书就更是如饥似渴,往往非得把灯盏里的油烧光了才睡觉。这种情况,往往睡下去不多久就该起床了,因为新的一天又来了。

饶国华酷爱学习,店老板也看在眼里,觉得饶国华终究会成大器,所以有时候看见饶国华用烂木柴照明看书,便好心的给他的灯盏里注入一点油,叫他在油灯下看书。当然,老板的好心总是有限的,每次注入灯盏的油总是不多,所以饶国华就总是“看犹未尽”,总是看得“心欠欠”的很是不甘。

饶国华酷爱学习,老板虽然觉得他是成大器的料子,但也不是十分赞同他的行为。因为,当时饶国华的身体并不是很强壮,个子倒是很高,大概1米75的个头,但体重却很轻很轻,100斤都没有,人称“桐麻杆”。就是说,年轻时的饶国华高叉叉的,身材瘦弱,看上去风都吹得倒。老板看他身体瘦弱,担心他还没成器就垮了。所以劝他不要太亡命,不要用太多的心思往书本里钻,要注重身子骨保养。店主说,饶国华认得字,他会帮忙寻找用得着读书人的地方,比如药铺呀什么的去当个伙计,抓抓药讨点生活。

店家的好意饶国华很感动。但是他自己却另有想法。他希望自己有出息,但又十分迷茫。原因很简单,科举已经废除,考试没有指望。这年(1912年)2月,大清朝皇帝宣布退位,标志着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彻底完蛋。朝廷完蛋了,国家乱哄哄的没个头绪,再加帝国列强践踏蹂躏,国之不国,人生前途实在渺茫。饶国华空有许多幻想,却不知道路在哪里。心头的苦闷,实在难以述说。

也没法向人述说。

转眼就是春天了。突然有一天,下午,饶国华兴致冲冲的回到杂货店,好像捡到了什么金元宝似的,抑制不住满腔热血,开口就说,“东家,对不起,我不干了”。东家说,“什么,不干了”?饶国华说,“对,不干了,不干了!”东家见饶国华满面红光,兴致勃勃,多半就像捡到金元宝似的,猜想他一定是要到哪里高就,于是问他,“能不能说说,为什么不干了,是我哪里得罪你了,还是你另有好的去处,要到哪里高就?”听东家这么一问,饶国华高涨的情绪顿时冷落下来。他是个直爽人,心里闷不住事,东家问起,他也不好掩饰,因而直白地说,“其实并不是什么高就,就是当兵而已,当兵而已。”“当兵?当什么兵?”东家眼睛瞪直了看着饶国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事情都可以干,唯有当兵干不得,这是三岁娃儿都懂得起的。常言说,“好男不当兵,好女不嫁丁”,饶国华怎么就会想到去当兵呢。且不说他身板就像桐麻杆,风都吹得倒,当兵别说打仗,就是人家一根指头都能把他戳几个跟斗。再说,你饶国华是个读书人,找个用得着读书人的地方,再咋着也比当兵强。当兵的,用得着读书人吗?再说,而今正在更朝换代,到处兵荒马乱,普通人躲当兵,躲都多不赢,你饶国华居然还要自己写到去当兵,你那脑瓜子是不是进了水,或者是,装多了豆腐渣或是装多了糠壳。亏了你还是读书人,难道你读的书没读进自己肚皮,全都读进牛屁眼里啦!

东家把自己这些个想法给饶国华说了个底朝天,希望饶国华着意想仔细,不要盲目行事。饶国华是个心理明亮但却语言不多的人,东家这番道理他也懂,但他认定了当兵这条道,不愿更改。所以他说,“东家你说的都对,我呢,定下来了也不好更改。已经说好了,人家好心收留,我也不能辜负了人家一片好心。”

原来,这天早些时候,饶国华照常走街串巷,走到一处菜市场,忽见围了一圈人,饶国华好奇也插进人群看个究竟。人群里一个50岁开外的老头坐在地上,身边乱翻翻的一堆蔬菜。看样子是个买菜的,摔了一跤,蔬菜弄得满地都是。围观的人看了一阵子稀奇,渐渐的觉得没什么稀奇,也就陆陆续续的散去。最后那老头费力的站了起来,试了试腿脚,觉得还行,捡起地上的菜收拾挑子迈步要走,刚走了两步就弓起腰杆不敢走了——腿上没劲,脚拐拐搭不到力。围观的人都走了,唯独饶国华没走,一直看着那老头,老头挑子上肩那一刹,饶国华就看出老头吃不住劲,老头弓起腰杆的时候,饶国华赶紧就上前扶住了老头,问老头,“大叔,你是开餐馆还是要办宴席呀?”

老头看看饶国华,说,“既不是开餐馆也不是办宴席,是营房伙头军兼采买。”老头说,他姓顾,叫顾江岺,北教场军营伙房采买。“小伙子你姓个啥子?”“我姓饶,大名饶国华。”

顾江岺说,刚才踩到个什么东西,脚下一滑就摔倒了,脚拐拐扭到了,看样子这挑菜是挑不回营房了。“你叫什么来着?”“饶国华!”“饶国华?嗯,饶国华,姓饶的不多,是不是?饶国华,你能不能帮我把这挑菜挑到营房去,我给你开点工钱。”

饶国华说,可以可以,当然可以。饶国华本来是推着推车送货的,就把菜挑子搭在推车上,往军营而去。路上,顾江岺问起饶国华的来龙去脉,饶国华便一五一十说了自己的处境。顾江岺说,你给人家炒瓜子送货,一个子儿的工钱都没有,算什么呀。这么着吧,你到军营来,正好伙房缺人手,你炒得瓜子还能不会炒菜,你就给我打下手,当伙夫,一个月多少还有点军饷。再说,看你这个身板就像是饿了饭来的,当伙夫,米饭管你吃饱,你干不干?

饶国华听说有饭吃,并且还能管饱,更有军饷,当然是满心欢喜,满口答应。不过他问,进军营得履行什么手续呢?顾江岺不懂什么叫“履行手续”,就问,“啥子叫履行手续?”“就是要啥子规矩,有啥子讲究!”“啥子讲究,没啥子讲究,我给主事的说说就行。正好我这个脚拐拐可能要将息几天,明天你就替我到菜市采购!”饶国华说,采购是个花钱的差事,你就那么信得过我。顾江岺说,“有啥子信不过。我打眼一看你就是个本分人,信得过!”

就这样,一老一少一边走一边交谈,饶国华不知不觉就称顾江岺“顾叔”了。到了军营,顾江岺给主事的一说,主事说,行,饶国华就给顾老头打下手,当伙夫。说定了,当天就到营房来。要不是饶国华在杂货店有书要拿,再加上还有杂货店的事宜没有交待,顾老头说都可以不回杂货店的,怕他回去了杂货店东家不让走人。饶国华说,东家应该不会阻拦。再说,他在东家那里又没什么牵牵拌拌,交待清楚了,他要走,东家无论如何也留不住。

明白了饶国华的意思,杂货店东家确实无话可说。只是说,兵荒马乱的,当兵并不是什么好事。既然饶国华自己要去,也许是个出路,因此祝愿饶国华有个好前途,有个好出路。饶国华没有多话,感谢东家几个月的好心,将来国华有出息了,一定还来看望东家。

踏入军营,饶国华每天的活儿就是围着锅台打转转。开始的时候,因为顾江岺脚拐拐扭伤了行走不便,饶国华就担当了采买的角色,因为他沉稳踏实,采买很得顾老满意,后来干脆就把采买的事儿交给了饶国华。饶国华除了采买,回到军营围到锅台跳得也很展劲。因为脑瓜子好用,无论什么事儿,一点就通,炒菜啊、白案呀,看了就明白,所以更是很得顾老喜欢。而饶国华自身得到的好处是,顿顿有饱饭,身板就飙起长,两三个月就改变了桐麻杆的状况,不仅身材魁伟,而且很帅气,可以说是“一表人才”。

当了伙夫的饶国华,志向不是一辈子围到锅台打转转。他心里有墨水,有墨水就会有想法。他希望有什么机遇降临自己头上。但是他知道机遇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得靠自己努力。而唯一的努力就是多多读书。所以饶国华除了烧锅做饭,只要有点儿时间就扎进书籍里,有时候站在灶门口,借着炉膛火光也要看书。顾老这才发现,饶国华居然是个读书人,读的那些书,足有半卡(半卡——方言,约二寸五厘)厚,想必定是了不得的书。顾老心想,读书人必然有想头,必然是要奔前程的,不可能一辈子围到锅台打转转。于是顾老对饶国华说,国华贤侄,我看你是不甘埋没的人,喜欢读书必是有出息的。成天跟到我围到锅台打转转不是出路,你要愿意,我就给主事的说说,直接到统制(清朝军队编制称谓,后改为师)当兵。饶国华说,好哇,我也有这个想法,就怕顾叔不同意呢。顾老说,不是不同意,只是当兵很危险,尤其现时兵荒马乱,当兵是要打仗的,打仗是要死人的,我只是担心你上战场看不来事,只晓得抻起脑壳往前冲,不顾命的冲。你是个直肠子,热血来了什么都不顾,所以我既希望你有出息,又怕你出什么事,真要出了什么事,老叔就对不起你了。饶国华说,当兵打仗是本等,死人也是常有的事,上了战场,恐怕就由不得自己了。不过也要看各人的命大不大,命大,不管多危险,死不了就是死不了。不过真要上了战场,多长个心眼还是对头的,顾叔你放心,我一定多长个心眼。顾老说,你要愿意呢,那就离开锅台,正经八百的当兵去吧。

于是,饶国华正儿八经的走进军队行列,在师长刘存厚的部队当了挑夫。

饶国华进军营是要当兵的,怎么就当了挑夫呢。原来,经顾老把饶国华介绍给顾老所在这个连的连长时,连长见饶国华身强力壮(难得饶国华当伙头军吃得饱,吃出了身板,看上去确实很强壮),就把饶国华留在身边,出征什么的,给连长挑行李。所以当兵的饶国华,由伙夫转而成了挑夫。挑夫也是兵,还要拿军饷。饶国华心想,在连长身边供事未必不是好事,挑夫就挑夫吧,无所谓。常言说得好,时来运转,说不定哪一天运气来了,自然会走好运。

行文到这里,啰嗦啰嗦刘存厚。如果按照现如今会走门子,饶国华可以去找刘师长攀攀关系,混个什么好点的差事。因为,刘师长是不远的老乡。

刘存厚跟饶国华什么老乡?当然是不远不近的老乡。刘存厚,字积之,四川简州(今简阳市)人,看看,今简阳市,与今资阳市那是“近亲”关系,当然就是老乡了。饶国华刚当兵那阵,刘存厚是川军领导人之一,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回国后任职于云南武备学堂,并加入中国同盟会,参与光复云南。1912年4月,刘存厚任川军第四镇统制(后改为第四师师长)。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刘存厚支持袁世凯,击败革命派的熊克武。9月,任重庆镇守使,第四师的番号改为第二师。师长当然还是刘存厚。

想想看,要是饶国华攀得上刘存厚师长,凭他读了书,不说满腹诗书,至少比起一般当兵的来说,有文化总比没文化的有用处。假使刘师长看中了,饶国华时来运转,必定就会有好出路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那个时候,饶国华并不算什么,当兵并没多久,要跟师长攀上边,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没有人引荐,又没什么亲啊戚的理由,哪能就那么随随便便攀得拢的。想攀,却没门道,顶多也就是想想而已。

却说饶国华当兵不久,也就是从伙夫转为挑夫不久,四川边边上的西藏发生叛乱,历史上称为康藏叛乱。这个叛乱说的是,1912年,十三世达赖发布《告民众书》,宣布西藏完全自治。西藏自治政府宣布整个藏区都是西藏自治政府的辖境。但是西康和青海地区,当时分别处于军阀川军和马家军(马家军,民国时期实际控制中国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地方军阀名称,其主要人物包括马步芳、马鸿逵和马鸿宾,合称为“西北三马”;马家军分为青海马家军和宁夏马家军)的统治之下。西藏宣称自治,在英国侵略者的策划下,妄图把他们划定的西康地盘拿过去,一些地方头目趁机而动,发动叛乱。四川都督府都督尹昌衡被北洋政府任命为西征军总司令,督师西进平息乱军侵扰。尹昌衡军队挥师西去,历时一年有余,历尽艰辛,收复大部分地区。饶国华所在的部队也参加了西征,作为连长的挑夫,饶国华不仅仅是挑夫,打仗的时候,他一边保护连长,一边见机行事,战事紧张的时候冲锋陷阵,很得连长赏识。西征当中因为多次参加战斗表现勇敢,由挑夫提拔当了班长,从此开始了他真正的军旅生涯。

热血满腔出生入死为护国

饶国华当班长的时候大约20来岁,正是年轻力壮。人们说,四川是个大后方,历史上很少有战事。然而饶国华很有点生不逢时,他当兵尤其是当了班长以后的年代,四川一改从前无战事的状况,几乎连年战事不断,大大小小的战事400多次,饶国华身不由己的随着所在部队参加了的大大小小战斗到底有多少次现在已经无从考察,比较重要的,以时间先后论,最可记录的便是有名的护国战争。

护国战争又称护国战役、护国运动,时间发生在1915年—1916年。前文已经交代过,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帝制,被辛亥革命所推翻,建立了中华民国。然而,孙中山领导下建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还不满100天,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被北洋军阀袁世凯夺取。

在窃取了中央政权后,袁世凯倒行逆施,对外卖国,对内独裁。令中国人民发指的是,1915年12月12日竟然宣布复辟封建帝制,已经被推翻了4年的封建王朝死灰复燃,袁世凯竟然当上了皇帝。然而,早就恨死了封建王朝统治的中国人民,坚决不买袁皇帝的帐,全国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