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局与破局:诸葛亮大传(全2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01:40:45

点击下载

作者:南门太守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谋局与破局:诸葛亮大传(全2册)

谋局与破局:诸葛亮大传(全2册)试读:

总目录

CONTENTS

上册

下册上册

目录

CONTENTS

认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诸葛亮

第一章 乱世少年

一个郡丞的儿子

灰色的记忆

叔父诸葛玄

由豫章到荆州

第二章 乡村青年

隐居小山村

求学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拜师传奇

第三章 如鱼得水

长啸抱膝亭

娶了个“丑媳妇”

刘备新野求贤

不同版本的相见

战略规划书

第四章 危险时刻

刘备的“智囊团”

“姨父”的家务事

曹操的大军来了

劝刘备取襄阳

长坂坡遇险

第五章 奉命出使

江边一座小镇

曹军何时进攻

双方兵力盘点

同龄人的激将法

做出两手准备

第六章 赤壁之战

拒绝张昭的好意

被高估的战役

汉水阻击战

切断敌军运输线

第七章 南下临□

不公平的分配

“借荆州”真相

“既生瑜,何生亮”

老同学也来了

军师中郎将

延揽各方人才

第八章 留镇荆州

一次秘密访问

领兵驻守南郡

天上掉馅饼

看护大本营

维护孙刘联盟

“卧龙”失“凤雏”

第九章 西进益州

指挥三路大军

终于攻入成都

刘备的赏赐

化解“金融危机”

第十章 得力助手

署理左将军府

兼任益州郡太守

发掘本土人才

协调各方关系

大力发展经济

第十一章 夺取汉中

劝降“神秘教主”

关于汉中的争论

“尽时人之器用”

决胜定军山

一份劝进者名单

酝酿“四方将军”

第十二章 荆州惊变

诸葛瑾的成都行

关羽突然北伐

把荆州弄丢了

劝说刘备杀养子

留下一段争议

第十三章 开国丞相

一招解难题

刘备武担山称帝

蜀汉众臣之首

两难的选择

返回总目录认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诸葛亮(自序)

中国是深具历史感的国家,不仅因为中国有丰富悠久且从未割断的历史,更因为中国人历来重视历史的书写,重视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即使普通人平时也喜欢阅读与历史有关的故事。

在所有过往的历史中,三国历史无疑最受中国人关注,而在所有三国历史人物中,人们最喜爱的又是诸葛亮。诸葛亮,从一名乡村青年成长为蜀汉的丞相,他的人生堪称成功和完美,无论庙堂之上还是市井之间,关于他的史实和传说早已汗牛充栋、家喻户晓,在中国人千百年的集体记忆中,他具备超人的能力和品质,在忠君、智慧、勤政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极致。

但正因为在许多人印象中诸葛亮的智慧无所不能,以至“近于妖”,所以又让人产生了怀疑。自诸葛亮去世至今的近1800年间,围绕着他就一直充满着争论,在对诸葛亮歌颂崇拜的同时,批评之声始终存在,有些批评还相当尖锐。《三国志》一方面肯定了诸葛亮治政才能,对他的公正勤勉给予大力称赞,另一方面也说他“连年动众,未能成功”,原因是“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华阳国志》评价诸葛亮“虽资英霸之能,而主非中兴之器”;晋代史学家孙盛批评诸葛亮刑法峻急;宋代“三苏”认为诸葛亮北伐决策失当、制定的治蜀政策存在明显不足。还有南北朝崔浩所作的《论诸葛武侯》,掀起了对诸葛亮的全面批判,不仅认为诸葛亮军事才干平平,而且认为他不合时宜,看不清当时的大局,同时又严威切法,在个人品德方面也乏善可陈。

近现代以来,诸葛亮仍是最受关注和热议的古代人物之一,随着讨论和研究的深化细化以及新观念、新研究方法的引入,又掀起了一股“重新认识”诸葛亮的潮流,有人甚至提出把诸葛亮拉下所谓的“神坛”;有人认为诸葛亮的人生目标存在误区,与国家统一的大方向相矛盾;有人认为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存在天然缺陷,蜀汉最终失败即与此有关;有人说诸葛亮一再坚持北伐是不自量力,而背后有着他个人的盘算;有人提出诸葛亮在用人方面有失误,对有才能的人不加以任用,还利用权力排斥异己;有人说诸葛亮用计谋除掉了关羽,同时还要对蜀汉夷陵之败负责……

这些观点,有的或许有一些道理,但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有的貌似有理,但缺乏历史依据;有的则混淆了历史和现实、史实和传说。由于存在这些争议,因此有必要对诸葛亮重新认识,在三国这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按照尊重史实的科学方法,沿着诸葛亮的生命轨迹梳理他的一生,逐一厘清那些有争论的话题,还原一个权威、全面又真实的诸葛亮,这正是写作本书的目的。

三国的历史之所以魅力持久,在于这个时代不以出身论英雄,也不以成败论英雄。诸葛亮毕生追求复兴汉室的大业没有成功,却仍然不失为一代良才、良相,他不仅是帝王心中的理想人臣典范,也是大家争相效法的对象,有谁做出了特殊表现便常常被比作诸葛亮。

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重点不在成与败,而在是与非,只有全面地认识历史,才能避免将历史人物脸谱化。考查诸葛亮一生的史迹,可以看出他具备治国治军的突出才能,又有济世爱民、谦虚谨慎、廉洁奉公的品格,他的忠贞、济世、敬业、至公、廉洁、谦虚等都为帝王、将相以及普通百姓所称颂,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于是他成为帝王心目中理想的人臣、人臣治国理政的榜样和普通人平时学习的楷模。清代康熙皇帝曾站在帝王的角度评价诸葛亮,说许多人臣也声称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只有诸葛亮。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诸葛亮真正做到了为国家利益付出一切而不掺杂私心杂念,考查诸葛亮的一生,那种敢于作为、勤于作为的精神更令人敬佩,敢于担当、能够担当的精神更加令人肃然起敬。

要认识一个真实的诸葛亮,就要以俯瞰的视野认识那个大时代,在总体上进行定性与把握,而不是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细枝末节,更不能以此草率做出结论。本书以诸葛亮的成长经历为叙述线索,详尽展示诸葛亮的生平,尤其在他54年人生中的若干次重大转折点上着力更多。在讲述的同时,也试图走进诸葛亮的内心,既看到他的智慧和成就,也试图揭示他曾经面临的矛盾、痛苦和遗憾。这样的诸葛亮,也许你既觉得熟悉又有些陌生,但这才是丰满与完整的诸葛亮。

越是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越难写,作为知名度最高的历史人物之一,诸葛亮也是如此,因为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诸葛亮。写作本书,坚持了严肃、严谨的态度,坚持以正史为依据,不混淆进传说和印象,更不虚说、枉说,针对史料零乱且常互为矛盾的情况,抽丝剥茧地认真对比和分析,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为便于阅读,本书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对史书中最枯燥也最难懂的地名、官名,在考证的基础上均用直观的方式进行了诠释,力求通俗、可读。

尽管如此,本书仍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在揭示诸葛亮内心成长轨迹方面,尽管做了许多尝试和努力,但仍感到不够,一方面是因为史料有限而写作时又不愿加入虚构内容,另一方面是本人学识和写作水平不足,这些在今后都将继续加以改进。南门太守于古城西安第一章乱世少年一个郡丞的儿子

诸葛亮出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距东汉末年著名的黄巾大起义只有3年。3年后,东汉帝国将彻底改变模样。其时,天子名叫刘宏,即汉灵帝,东汉倒数第二任皇帝。汉灵帝的前任是汉桓帝刘志,后任是汉献帝刘协,他们3位都是倒霉皇帝,而前两位名声不是太好。

就在诸葛亮出生的这一年,汉灵帝刘宏下令在洛阳的后宫里修建了一条街市,让一部分宫女嫔妃扮成商人叫卖,另一部分扮成客人(作列肆于后宫,使诸采女贩卖),还有的扮成卖唱的、耍猴的,汉灵帝自己则穿上商人的衣服在这个人造集市上逛来逛去,有时饮酒作乐,有时与“店主”“顾客”吵嘴、厮斗,不亦乐乎。街市虽然是“山寨版”的,但肆中货物却不是道具,而是真的,很多都是从各地搜刮来的珍宝,这些值钱的东西常被宫女嫔妃偷走,她们经常为偷多偷少暗中争斗,汉灵帝浑然不知。

汉灵帝还在西园大量修建室舍,让人采来绿色的苔藓覆盖在台阶上,引来渠水绕着各个门槛到处环流。渠水中种植南国进献的荷花,花大如盖,有一丈多高,荷叶夜舒昼卷,一茎有四莲丛生,取名“夜舒荷”。每逢盛夏,“文艺青年”汉灵帝刘宏就到这里避暑,他挑选14~18岁的美女为之执篙摇橹,陪他彻夜宴饮。

汉灵帝的爱好还有不少,他每天乘着4头驴驾驶的车子在宫里游玩,还亲自当驾乘员(躬自操辔,驱驰周旋)。消息传到宫外,立即引起了轰动,洛阳的许多达官富人竞相模仿,成为时尚,致使民间驴价陡涨。当人们以乘驴车为时髦时,刘宏又有了新爱好,喜欢宠物狗。为讨汉灵帝欢心,宦官别出心裁,把狗打扮一番,给它们戴上进贤冠,穿上朝服,还佩上绶带,拉着这些狗上朝。汉灵帝看见大悦,拊掌大笑:“好一个狗官!”这句话绝对只是就事论事,但分列左右的百官听后莫不觉得是在骂自己。

多年以后,诸葛亮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他每次与人聊起汉桓帝和汉灵帝时,都有点咬牙切齿的感觉(莫不痛恨),在诸葛亮看来,后汉之所以倾颓以致灭亡,主要缘于汉桓帝、汉灵帝两位当权者亲近小人、疏远贤臣。的确,这不是一个光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宦官当权,奸臣阻道,正义得不到伸张,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代,民族矛盾尖锐,土地兼并严重,民变频起,国家风雨飘摇。

总之,这是个黑暗的时代,一个恐怖的时代,延续数百年的两汉政权已日薄西山。

看来,诸葛亮真有些生不逢时。

不过,乱世出英雄,在这个乱世里诞生了许多家喻户晓的英雄,与诸葛亮相比,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出生了,诸葛亮属于这个时代的“小字辈”。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姑且算公元二世纪的一名“八○后”吧。

诸葛亮出生的这一年,曹操已经26岁,此前当了好几年县级官员,目前在朝廷是品秩六百石的议郎,仍然是个“县处长”;刘备已经20岁,刚刚结识了比自己小一岁的关羽和小两岁的张飞,在家乡涿郡一带待机而动;周瑜6岁了,司马懿2岁,孙权还没有出生。与“四○后”的袁绍、“五○后”的曹操和“六○后”的刘备、吕布等人相比,“八○后”的诸葛亮出生得有些晚,但与同辈人司马懿、孙权相比,也不算太晚,总算赶上了这个风云际会的时代。

关于诸葛亮的出身,翻检所有古籍,第一手资料不过3条:《三国志》说:“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吴书》说:“其先葛氏,本琅邪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谓之诸葛,因以为氏。”《吴书》还记载了诸葛亮哥哥诸葛瑾的事:“瑾少游京师,治毛诗、尚书、左氏春秋。遭母忧,居丧至孝,事继母恭谨,甚得人子之道。”

上述记载虽然简略,但认真读来,也能勾勒出诸葛亮少年时代生活的大致图景。

诸葛亮出生在琅邪阳都,琅邪是郡国的名称,阳都是个县城。东汉全国分为13个州,今苏北、鲁东南一带那时归徐州,琅邪本是徐州下面的一个郡,光武帝刘秀封其第十一子刘京为琅邪公,于是建立琅邪公国,后刘京晋爵为琅邪王,建立琅邪国,这个“国”,相当于郡,治所在开阳县,下辖琅邪、诸城、阳都等13个县。有两条大河从琅邪国穿境而过,一条叫沂水,一条叫汶水,两河交汇之处就是阳都县城,其故城遗址仍在,属今山东省沂南县。两汉时期,这一带绝非穷乡僻壤,受沂水、汶水的滋养,此地十分富足且文化昌盛,名儒经师辈出,它是黄老之学的发祥地和全国知名的易学中心,是当之无愧的文化重镇。

按照《吴书》的记载,诸葛亮的祖籍本是同郡的诸县,即今山东省诸城县,后来迁移至此。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大将葛婴屡立战功,但是被陈胜听信谗言后杀害,汉文帝时封葛婴的孙子为诸县侯,其后代就以诸葛为姓,称诸葛氏。但这只是阳都县诸葛姓氏起源的一种说法,除此之外至少还有两种说法:一是说他们出于葛姓,在伯夷后裔葛伯的封国灭亡后,原来居住在琅邪郡诸县的葛氏一支迁往同郡的阳都县,因为阳都县已有葛姓,为了区别,就把后迁来的葛姓称为诸葛氏。二是说春秋时期齐国有熊氏之后有复姓詹葛的,总是被读为诸葛,以后干脆改称诸葛氏。

不管怎么说,阳都诸葛氏都是有来历的大姓,而《三国志》里提到的诸葛丰,就是这个家族的骄傲之一。诸葛丰字少季,西汉初年人,以刚直而著称于世,在汉元帝时担任过司隶校尉。两汉时期历任的司隶校尉当数诸葛丰名气最大,因为他执法公正,不畏权贵,深得百姓尊重。所以,诸葛丰仅仅凭着担任过司隶校尉的资历就在《汉书》里有了自己的传记。

就在诸葛亮出生前的几年,曹操已经在洛阳、顿丘等地担任基层官吏,他很想有所作为,在某些方面就深受诸葛丰的影响。曹操后来统一河北,邺县成为他的大本营,曹操为找不到合适的邺县县令而苦恼,曾经感叹:“到哪里能找到像诸葛丰这样的人才呢?”

诸葛氏虽然也算是名门,但还算不上旺族。汉末是一个门阀渐起的时代,像汝南郡袁氏、颍川郡荀氏、弘农郡杨氏、太原郡王氏那样威名显赫、几世几公的巨族纷纷涌现,在政治上呼风唤雨、左右时局,与他们相比,诸葛氏家族要逊色多了。

诸葛亮的父亲名叫诸葛珪,官至泰山郡丞,品秩为六百石,与县令相当,是品秩二千石的郡太守的下属。东汉的一个郡,介于现在省与市之间,大郡相当于一个省,小郡也相当于现在一个或若干个市。汉末之前,郡太守地位很高,当时朝廷里部长级的九卿品秩也是二千石,所以郡太守相当于“省部级”官员。郡太守一般有两个助手:郡丞和长史。郡丞是太守的副手,相当于“副太守”,长史相当于郡政府秘书长。

如此看来,诸葛亮的父亲虽然品秩不高,但地位也不算低,有人干脆称之为“副市长”。虽然,就郡丞的职守来说确实很重要,但其政治地位却差得多,因为严格说起来,郡丞并不算“官”,而只是“吏”。古代官僚政治中官和吏有严格的分野。官,是那些通过国家选拔由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员;吏,是官府聘任的协助长官办事的人员。官由朝廷考核,决定升迁;吏由长官考核,决定去留。诸葛珪能做到郡丞,说明他很有才干,就像先祖诸葛丰那样是个实干型人才。而他只做到了郡丞,说明他虽然有才干,却没有背景,或者说缺少飞黄腾达的机遇。

泰山郡不属于琅邪国所在的徐州而属于相邻的兖州,不过泰山郡与琅邪国也相邻,由泰山郡的郡治奉高至诸葛亮的老家阳都县并不太远,按照现在的距离算只有100多公里,史书并没有记载诸葛亮幼年时是否随父亲到泰山郡生活,但两地路途不远,即使诸葛亮一直生活在故乡,父亲也可以经常回来探望。

诸葛珪有3个儿子,长子诸葛瑾,次子就是诸葛亮,还有一个小儿子诸葛均。诸葛瑾长诸葛亮8岁,诸葛亮比弟弟诸葛均大3岁,除此之外,诸葛亮还有两个姐姐。

诸葛瑾少年时代便到京师洛阳求学,学业进步很快,对《毛诗》《尚书》《左氏春秋》都有一定研究。作为诸葛氏家族的长子,诸葛瑾到京师洛阳唯一的目的只能是求学,目标很有可能是太学。太学是朝廷官办的最高学府,来这里求学不仅是拿张文凭和找寻一个晋身官场的阶梯,而且也是为了自己得到深造和提高,因为这里是各路精英荟萃之所,据史书记载,袁绍上过太学,曹操也是从这里毕业的。

诸葛珪把长子送到洛阳读书,说明他有眼光,也说明他有这样的经济实力。如果不是天下大乱,如果家里也没有出现后面的那些变故,诸葛亮长大后想必也会到太学求学,成为一名学者,或者由此走向仕途。可是,乱世改变命运,家庭的变故也需要重新规划人生。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诸葛亮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也去世得很早。

父母双亡,何其不幸。关于诸葛亮的父母具体去世时间,正史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这是正史糟糕的地方,非大事不记明时间,记人之死不记人之生。明清以来编著的《诸葛忠武侯文集》《诸葛氏宗谱》以及《昭烈忠武陵庙志》等材料对这些进行了补充,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关于诸葛亮身世的大部分记载都来自这一类材料。

毕竟过去了1000多年,所以这些材料的可信度有所降低,而它们相互之间也多有出入。比如,关于诸葛亮准确的出生时间就有很多说法,最有影响的有3个:4月14日,7月23日,8月1日。浙江兰溪诸葛大公堂所存《诸葛氏宗谱》记诸葛亮出生于181年4月14日;清道光九年(1829)所修《昭烈忠武陵庙志》记诸葛亮出生于181年7月23日。至于8月1日,引用颇多,但似无出处,细究之下可能源于1981年农历八月一日某地举办的纪念诸葛亮诞辰1800周年纪念活动,有人误以为诸葛亮的生日便是农历八月一日。

这些材料还提到,诸葛亮的母亲姓章,是在诸葛亮5岁的时候去世的,为照顾诸葛亮姐弟们的生活,远在泰山郡任职的父亲续了弦,这位继母姓氏不详,但孩子们对她都很孝顺,尤其是诸葛瑾,因为孝顺继母而为人称道(事继母恭谨,甚得人子之道)。不幸的是,诸葛亮8岁时,他的父亲也离开了人世。原本幸福的一家接连遭到如此打击,这些都深深烙在了少年诸葛亮的心中,不可避免地影响他性格的形成。

汝颍多奇士,山东出大汉。古代山东为东夷之地,据考证,东夷可能是介于白种人与黄种人之间的一类人,他们普遍身材高大。说起诸葛亮的长相,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羽扇纶巾”,是一个翩翩文人形象,但这个形象并不是真实的诸葛亮。根据史书记载,诸葛亮是个大高个儿,史书记载他成年后“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汉代1尺合今23.5厘米,按照这个计算,诸葛亮身高约1.88米,在平均身高低于今人的汉末,诸葛亮往人群里一站,显得非常突出。“伟”的含义接近于魁梧又偏重于修长,说明诸葛亮属于伟干长躯的那种山东汉子。

唐代有一本叫《姓源韵谱》的书,里面有对诸葛亮容貌的进一步描写,说他身材很好,如松柏挺拔,皮肤有点粗糙,但很滋润(形细如松柏,皮肤枯槁,但文理润泽)。《姓源韵谱》绝不是随意之作,因为它的作者是张九龄,尽管距诸葛亮时代也有几百年了,但应该不至于瞎编,可能张九龄看到某些我们现在已无法看到的史料。东晋裴启所著《语林》一书,也记载着对诸葛亮相貌的描写,说诸葛亮与司马懿在渭水对峙,乘着一架小推车(素舆),头戴葛巾,手持白毛扇,指挥三军,号令严明。《语林》与《世说新语》《搜神记》类似,严格说来不是史学著作,关于这段描写仅作参考,但是这个头戴葛巾、手挥白毛扇的形象无疑已深入人心,成为诸葛亮的标准像。

除了文字描写,有关诸葛亮的画像也有迹可寻。诸葛亮死后蜀汉很快为他画了像也铸了像,《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去世后,后主刘禅“诏为亮立庙于沔阳”,这是最早为诸葛亮立的庙,即今陕西勉县的武侯祠,史书记载当时还“图形立庙”“均铸金以存其像”。勉县武侯祠里的诸葛亮像应该是最像诸葛亮的,虽然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但由于这里埋葬着诸葛亮,而诸葛亮又受历代的尊崇,所以诸葛亮墓至今仍保存完好,而诸葛亮的画像也应该保存过相当长的时间,为后人临摹、传播创造了条件。

据史料记载,唐朝阎立本、五代房从真、宋末赵孟頫、明代朱有燉等画家都画过诸葛亮像,他们看到的有关诸葛亮相貌的资料应该更多,所以所画的像即便不能完全复原诸葛亮的相貌,也不会凭空而画。其中阎立本所绘的诸葛亮像最值得关注,因为他算是一位“宫廷画家”,画过历代帝王画像13幅,应是奉旨而作,所以都应当有所依据。南宋画家王齐贤曾临摹过阎立本画的诸葛亮像,一直到清代这幅画像还在,著名学者赵翼就看过这幅画像,还作诗纪念。

明朝时,王圻和儿子王思义编撰了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图录类书,名叫“三才图会”,由于取材严谨,编撰慎重,所以被誉为“明朝绘图类书的佼佼者”,在这部书里就有一幅诸葛亮画像,许多人认为这幅画像应取材于历代流传下来的真实的诸葛亮像。1630年,崇祯皇帝命画师依据武英殿中所藏书画为历代明君贤臣画像,画成后藏于文华、武英两殿。1749年乾隆皇帝命人将这批画像重新装裱,移藏于南薰殿,这就是著名的“南薰殿藏历代名臣画像”,其中就有诸葛亮的画像一幅。“三才图会版”和“南薰殿藏版”的诸葛亮略有不同,比如脸形一个显瘦长一个较圆胖,胡须一个上翘一个下垂,但总体来说还是非常接近的,一看就是同一人。这说明,画这两幅像的人虽然临摹的对象不同,追溯上去却可能是同一个来源,也就是历代流传下来最接近诸葛亮相貌的画像。

综合来看,诸葛亮成年后个子挺高,身材修长,喜欢穿流行于汉末士人中的那种便装,有风度,有气场。山东汉子伟岸却不鲁莽,因为他们重礼仪。齐鲁又是文化昌盛之地,一山一水一圣人,“至今齐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作为孔孟故里,儒家思想对人们影响至深,形成了厚道直爽、重仁信义的民风。齐鲁也出好汉,《水浒传》一出,无人争锋。中国有两个地方的人爱夸自己家乡好,一是山西人,爱唱“人说山西好风光”,再一个就是山东人,爱唱“谁不说俺家乡好”。如果有人说山东不好,山东人就会跟你急。

齐鲁崇儒学,也兴兵家,姜太公、管仲、司马穰苴、孙武、吴起、孙膑等著名兵家出自这里,宋代官修《武经七书》作为兵家的必读经典,其中《六韬》《孙子》《吴子》《司马法》等四部最重要的兵书作者都来自齐鲁地区。

诸葛亮就诞生在齐鲁大地,虽然早年事迹大都不可考,但山东汉子身上共有的自然基因和齐鲁文化留下的人文基因无疑对他产生了深深影响,为诸葛亮的成才和性格形成都打下了基础。灰色的记忆

父母先后去世,诸葛亮面对的是整个家庭出现的重大转变,诸葛亮现在所能依靠的是兄长诸葛瑾。诸葛瑾此时已从洛阳回到故乡,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其实,即使父母仍健在诸葛瑾也要回来,因为天下已不太平,洛阳成为动乱的中心。

诸葛亮3岁时,也就是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全国爆发了张角领导的黄巾大起义,天下响应,万众影从,京师为之震动。汉灵帝召集群臣商议,决定解除党禁,发天下精兵镇压民变。时年30岁的曹操就在此时投笔从戎,担任骑都尉,参与平乱。24岁的刘备也终于等来了大干一场的机会,领着关羽、张飞等人参加了朝廷临时招募的军队,因功被授予安喜县尉。还有孙权的父亲孙坚,也跟人去镇压黄巾军,因功被授予别部司马。黄巾起义改变了东汉王朝的命运,也改变了许多人的一生。后来,黄巾起义总算扑灭了,但朝廷元气大伤,社会更加贫困和动荡,政治更加黑暗,外戚和宦官的争斗更为剧烈,汉灵帝管不了,索性破罐子破摔,公开卖官鬻爵。

诸葛亮9岁时,汉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拥立皇子刘辩继位,紧接着发生了董卓等外兵入京事件,何进被杀,董卓鸩杀刘辩,改立另一位皇子刘协为帝。为反抗董卓,袁绍、袁术、曹操等人联络10余位刺史、太守结盟起兵,组成关东联军,开始了讨伐董卓之战。

诸葛亮11岁时,董卓挟汉献帝刘协迁都到了长安,后又被王允、吕布等人发动政变杀死,天下完全进入群雄割据混战的时代。

琅邪国所在的徐州,最高长官是徐州牧陶谦,此人善于在政治上投机,别人讨伐董卓,他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对于辖区内参加关东联军的一律放行,但始终又坚持向董卓控制的朝廷进贡。

当时,除洛阳所在的司隶校尉部以外,天下各州之中,与徐州相邻的兖州、豫州、青州等地已是战火连连,陶谦注意保存实力,使徐州暂时避免了大的战事,中原地区一些人为避战乱逃到了徐州,靠近海边的琅邪国成为他们的首选。

由诸葛亮的家乡阳都县沿沂水而下,不远即是临沂,再往下,是琅邪国的治所开阳,大约在诸葛亮10岁时,大批由中原地区迁来的人住满了这里,其中最著名的当数朝廷前太尉曹嵩,他是曹操的父亲。曹操此时参加了关东联军,并逐渐向兖州方向发展。曹操的故乡在豫州的沛国,那里已成四战之地。曹操的夫人卞氏是琅邪国开阳县人,也许因为这一点,曹嵩率本家数十口人来到琅邪国避难。但是,琅邪国的和平只是暂时的,一场巨大的灾难随之而来。

诸葛亮13岁时,曹操占据了大部分兖州,被推举为兖州牧,他想把父亲接到自己控制下的兖州东郡。兖州所属的泰山郡离琅邪国最近,泰山郡太守应劭是曹操的手下,曹操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应劭。应劭是著名学者,《风俗通义》的作者,原本是朝廷任命的官员,并非曹操的嫡系。有人认为,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当年正是在应劭手下任职,其实这并不确切。《后汉书》记载了应劭担任泰山郡太守的准确时间,即汉献帝兴平六年(189),而诸葛珪已于上一年去世了。

也不知应劭是没把领导的事放心上,还是办这种事并不是他这个书生的强项,结果这件事办砸了,而且情况很严重。曹嵩一行虽然收拾好了开始上路,但半路上被人劫杀,包括曹嵩在内的曹家数十口人一个没剩,全被杀死。应劭吓傻了,不敢在泰山郡待下去,弃官逃到了袁绍那里。

曹操闻听大悲,继而狂怒,誓言报复。曹操派人去查,查来查去居然与徐州牧陶谦有关,劫杀曹嵩的是陶谦手下部将张闿,至于张闿是私自行动还是得到了陶谦的授意,至今这都是个无头案,史书说法不一。不过,以陶谦的个性和当时的局势,他绝干不出来这样的事,他缺少动机,也缺少绝对的实力。但曹操不管,在兖州站稳脚跟后他正要向外扩展,南面的徐州是曹操拓展势力的首选目标,现在有了这么好的借口,哪儿能错过?所以,即使弄清楚了陶谦与劫杀曹嵩毫无关系,曹操也不会承认。他立即集结重兵杀向徐州,连拔10多座城池,大军推进至彭城,即今江苏省徐州市。曹操攻破彭城,之后下令屠城。陶谦一败涂地,退保徐州的大本营东海郡郯城。危难之际,刘备率数千人马及时前来增援陶谦。当时刘备还没有单干,他所属的幽州的公孙瓒集团正与冀州的袁绍集团激战不休,而曹操属于袁绍集团,曹操攻打陶谦,公孙瓒认为自己应该出手相救,这就有了刘备奉公孙瓒之命南下救援徐州,在刘备的帮助下郯城总算未失,陶谦躲过一劫。

曹操发动了多次南征徐州之战,这是第一次,进攻的路线是西边的彭城方向,诸葛亮的家乡琅邪国在东边,还不是主战场,因而影响不大。但到了次年,曹操卷土重来,发动了第二次南征徐州之战,这一次曹军改变了进攻方向,不走西路,改走东线,主力进入琅邪国北部地区,连下5座城池,一直打到东海(复征陶谦,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这个东海,指的是徐州辖下的东海郡,陶谦的大本营郯城即在其中,该郡的管辖范围西到如今的山东省枣庄市,东到江苏省连云港市。曹操此战攻下的琅邪国5座城池都是哪几座不得而知,但是少不了开阳、即丘、阳都这几座沂水沿岸靠近东海郡的城池。

这是诸葛亮的家乡阳都县第一次面临大规模战事,之前虽然黄巾起义骤起,但主要在青州、兖州境内,琅邪国还相对安全。综合各种史料记载,曹军早期的军纪比较差,这大概与曹军早期的构成有关。曹操起兵初期,收编了大量地方武装,还有相当多的黄巾军旧部,虽作战勇猛,但纪律较差,屡次留下屠城和残杀百姓的记录。战火一起,生灵涂炭,这次琅邪国境内5座城池陷落的情景虽然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但惨状可想而知,少年诸葛亮目睹了这一切,从而在心中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让诸葛亮对曹操多少产生了本能的排斥,这种微妙的心理甚至影响了诸葛亮日后的政治选择。

虽然曹操此次南征徐州仍然未能全胜,遇到了重大挫折,张邈和陈宫秘密迎请吕布在曹操的后方兖州发起叛乱,曹操不得不仓促撤军。但是,所有人都明白曹操还会卷土重来,琅邪国已不安全。原本是避难之所的琅邪国,现在每天都有大量民众外逃。作为诸葛家长子的诸葛瑾,看着继母和两个弟弟、两个妹妹,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叔父诸葛玄

好在诸葛亮和诸葛瑾还有一个叔父,关键时刻给他们提供了帮助。诸葛亮的叔父名叫诸葛玄,是个很有本事的人,早年在洛阳为官,具体担任什么职务不详,应该不是特别高级的官职,因为史书没有他在朝廷为官的记载。但地位也不会特别低,从他在洛阳的交游情况看,他有机会接触不少上层人士。

诸葛玄应该是一名中级官吏,当他在朝为官时,正值宦官争斗、董卓乱政,就连朝廷里三公九卿一级的高级官员说杀就杀,朝不保夕,更何况他们这些人。考虑到这些情况,加上诸葛珪病故,诸葛玄回到了家乡。

在洛阳期间诸葛玄交到了不少朋友,其中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刘表,一个是袁术。刘表是兖州山阳国人,汉室宗亲,大学者王畅的学生,年轻时便入朝为官,何进担任大将军时聘他为大将军掾,相当于大军府里的处长。袁术是豫州汝南郡人,出身于世家大族,年纪轻轻便担任了河南尹,相当于郡太守。

诸葛玄的这两个朋友,一个是汉室宗亲、名师高徒,一个是世家子弟、年轻有为,在当时都是众人争相结交的对象。尤其是袁术,身边总是聚集着不少世家公子,他们经常在一起吃喝游玩,毫不避讳众人的议论,十分惹人注目(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诸葛玄跟他们非亲非故,也不是同乡,但关系处得很好。这说明,诸葛玄在朝中虽非高官,但地位也不会太低,同时也说明诸葛玄身上有着山东人所特有的崇信重义、好结交朋友的特点。就在诸葛玄回到家乡的前后,刘表和袁术的事业各自都有了很大发展,相继成为天下有很大影响力的人物。

董卓秉政后,任命刘表为荆州刺史,此时各州的刺史已逐渐重权在握,是一个显职。荆州一带拥兵自重的人很多,有苏代、贝羽、张虎、陈生、蒯越、庞季、蔡瑁、黄祖等人,朝廷实际上已失去了控制。董卓除了给刘表一纸任命外,并无更多支持。

刘表的创业过程很艰辛,有一本叫《战略》的书记载了刘表初到荆州时的情况。刘表单人独骑来到荆州,两眼一抹黑,好在他在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他们一块在何进的大将军府里共过事,这个人就是荆州本地大族出身的蒯越。在蒯越的帮助下,荆州蔡氏、黄氏、庞氏等另外几家大族也对刘表给予支持,在他们的共同协助下,刘表先从荆州最重要的南郡下手,逐步统一荆州。当时南郡的郡治襄阳城里有张虎、陈生等人领兵据守,不听任何人的调遣。蒯越和庞季二人进城,劝说他们投降,刘表占有了襄阳。

荆州原先的治所在长江以南的汉寿,刘表索性把治所搬到襄阳,很快他统一了南郡,荆州下属的江夏郡、长沙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等郡也都先后归顺了他,除最北面的南阳郡外,刘表控制了整个荆州。关东联军讨伐董卓,刘表的态度跟陶谦一样,不参与也不反对。中原战乱,公孙瓒跟袁绍打,曹操跟陶谦打、跟吕布打,袁绍后来又跟曹操打,这些事刘表也统统不参与,埋头发展自己,荆州成为一片难得的和平之地。

再说袁术,与刘表的创业经历不同,袁术是打着反叛朝廷的旗号离开洛阳的。董卓把持朝政,与袁术的哥哥袁绍发生了激烈冲突,袁绍、袁术、曹操等人一夕之间同时离开了洛阳。袁术来到荆州北面的门户南阳郡,在这里也很快站住了脚跟。随着势力壮大,袁术的控制范围逐步拓展到豫州、扬州一带,后来干脆把大本营迁到了扬州的寿春。

袁术是个有野心的人,他的目光不局限于一州一郡,也不会像刘表那样拥兵自保,而是积极参加群雄争战。扬州下辖6个郡,江北有2个,江南有4个,袁术一面派孙策到江东去拓展,同时也把目光盯上了江南的豫章郡,此时豫章郡太守周术死了,袁术觉得这是个机会,想派人到那里发展势力。派谁去呢?袁术想起了诸葛玄,便让人捎信给在阳都的老朋友诸葛玄,说自己想表奏诸葛玄为豫章郡太守,问他是否有意。

袁术能想到诸葛玄,至少说明3个问题:一是他们的关系确实很好,二是此前诸葛玄的官位不至于太低,三是诸葛玄是个有能力的人,袁术觉得把这件事交给他没问题。

诸葛玄接到袁术的信,没有多想就答应了下来。其实,诸葛玄也知道此行充满了艰辛和危险,因为袁术虽然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后将军,但并没有权力任命自己做太守。袁术的任命严格来说是非法的,它还专门有个名词,叫作“表奏”。所谓“表奏”,也称“遥拜”,此时朝廷已西迁长安,对中原失去了控制,大江南北陷入军阀混战状态。仗虽然每天都在打,但是一些正常的行政管理、官员任免事务还要进行,在无法取得朝廷合法任命的情况下,各地的实力派便自行任命官员。具体做法是,将拟任官员的情况写一道奏表,向长安方向遥拜一下,念一遍,再将挟持天子的军阀大骂一通,表一下自己的忠心,程序就算完了。这个做法肇始于袁绍,后来大家觉得挺好,很实用,很便捷,既达到了目的,也有了一个说法和交代,便纷纷效仿。袁术任命诸葛玄为豫章太守,用的也是这个办法。

程序倒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豫章郡是否由袁术说了算?答案是否定的。袁术新来扬州,虽然给自己“表奏”了个扬州牧,但他的势力远远没有达到豫章郡,诸葛玄去上任,顺利还好说,如果控制不了局面,那麻烦就大了。可是诸葛玄来不及思考这些,看着曹操的大军很快又要卷土重来,琅邪国将再陷灭顶之灾,为了一家人逃命,诸葛玄决定冒一次险。

诸葛玄与诸葛瑾、诸葛亮哥儿俩商量后,决定分成两路,自己先带领诸葛亮、诸葛均以及他们的两位姐姐去豫章郡上任,诸葛瑾留在家乡,照顾继母,照看家中的产业。就这样,大约在汉献帝兴平元年(194),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一起离开生活了14年的故乡阳都,开始了新的未知旅程。由豫章到荆州

豫章是一个大郡,郡治在南昌县,即今江西省南昌市,全郡的管辖范围也与今天江西全省大致相当。由琅邪国阳都县到遥远的豫章郡南昌县,一路十分辛苦。诸葛亮随叔父赴任,最有可能走的路线是:由阳都南下进入东海郡,过郯城,再过彭城、下邳、梁国,转道汝南郡,由那里直向南,沿着南方大道过长江,到达豫章郡。

郯城、彭城、下邳、梁国,都是近年来各方反复交战的战场,尤其是彭城,不久之前曹军曾在此屠城,泗水为之断流。这是诸葛亮第一次走出家乡,虽然他才14岁,但心智已相当成熟。一路上所见所闻,进一步加深了他对战争的认识和对苦难的理解。路上,当听到和看到曹军留下的累累暴行时,诸葛亮的内心自然会生出更多的厌恶和极度反感。

总算到了豫章郡,接下来的事,有不同的记载。

一个是《三国志》所说:远在长安的朝廷听说周术死了,正式任命了一个叫朱皓的人来当豫章郡太守,这样豫章郡便有了两个太守。面对这种情况,诸葛玄决定放弃,但他没有回老家阳都,也没有到袁术那里,而是想到了另一位老朋友刘表,便去了荆州,依附于刘表(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

另一个说法来自《汉献帝春秋》:朝廷得知周术已死,袁术私自委任诸葛玄为太守,便派朱皓来代替诸葛玄。朱皓从扬州刺史刘繇那里借来兵,攻击诸葛玄,诸葛玄不敌,退守西城,汉献帝建安二年(197)正月,西城发生民变,杀了诸葛玄,把首级送与刘繇(西城民反,杀玄,送首诣繇)。

这两个说法内容差不多,反正诸葛玄在豫章郡没待多长时间。但是,这两种说法的结果有很大出入,一个是说诸葛玄后来到了荆州,另一个说诸葛玄死在了豫章郡。相比较而言,后一种说法影响更大,很多书上都采用这个说法。《汉献帝春秋》相传作于汉末,作者失考,也有说它是西晋学者袁晔所撰,由于成书时间很早,所以是记录汉末三国历史的第一手材料。但看样子这部书并非出自大家手笔,裴松之一向对它很轻视,斥它“轻弄翰墨,妄生异端”,中间充满了“秽杂虚谬”,甚至认为它是“史籍之罪人,达学之所不取者也”。

但结合后面发生的事,《三国志》的说法似乎更为可取。前面说过,袁术任命诸葛玄当太守,看似挺风光,其实风险很大。《襄阳记》有一条记载,说襄阳城里有个“牵羊坛”,每有新任刺史到任,必先来此坛,牵着一只羊绕坛走,不管它,看它能走几圈,走几圈往往预示该刺史能干几年。现在不是太平盛世,刺史不好当,太守很难干,说走人就得走,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思想准备,更何况诸葛玄这个太守并非名正言顺。所以,当朝廷正式任命的太守到任后,诸葛玄没有理由跟他对抗到底,弃官是他的正常选择。

自动放弃了豫章太守一职后,诸葛玄没有回到家乡,是因为家乡的战乱更甚于之前,曹操果然发起了新的南征徐州之战,侄子诸葛瑾已携继母离开了阳都,远赴江东避难。

诸葛玄也没有回袁术那里,一来袁术交给自己的事是这样的结局,他不想再去见袁术,二来听说袁术的野心越来越大,社会上到处流传,说袁术已经暗中做着僭越称帝的打算。在这种情况下,去投靠离豫章郡不远的故友刘表成为诸葛玄自然的选择。如果诸葛玄在豫章郡被杀了,诸葛亮姐弟四人如何到的荆州,又如何依附的刘表,就成了很大问题。

而且,《汉献帝春秋》认为诸葛玄赴豫章郡上任不是袁术所任命,而是刘表任命,这不太符合逻辑。豫章郡属扬州,袁术自认为扬州是自己的地盘,还自兼扬州牧,所以会任命豫章郡太守。刘表是荆州牧,突然想起任命扬州的官员,不太可能。换成袁绍、公孙瓒、袁术这样的人,这也许是可能的,但刘表一向表示忠于朝廷,是一名模范的地方大员,在别人都不太搭理天子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年年向其进贡,深得朝廷好感,让他越权任命不属于自己辖区的官员,不怎么说得通。

所以,正如《三国志》所言,诸葛玄是袁术任命的,他后来去了刘表那里。

大约在汉献帝建安元年(196),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这一年诸葛亮15岁。

刘表对老朋友的到来十分欢迎,把他们一行接到襄阳居住。中原地区连年战乱形成了多次难民潮,为躲避战争,人们开始向边境地区大规模迁移,开始只要没有战事的地方都成为迁移的目的地,后来战火越燃越广,大家只好拼命往远处跑,包括辽东、益州、荆州以及更远的交州。

在这些地方中,逃往荆州的人最多,因为相对而言这里与内地的交通最为便利,而且刘表主政后,荆州很少再起大规模的战事,相对安宁。荆州气候适宜农业发展,物产丰富,经济发达,这些都吸引大量逃难的人来此定居,其中包括大批的士人和官吏。人力资源历来都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是国力、军力的重要体现,没用几年时间,刘表就发展成为“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的割据势力。

在当时,刘表的综合实力仅次于袁绍集团,如果把治世能臣的称号给刘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刘表在地方治理方面确实有一套,他来荆州之前,这里并不是一片净土,人多好斗,贼寇作乱,到处不安定(人情好扰,加以四方震骇,寇贼相扇,处处糜沸),经过他的治理,这里变成了“万里肃清”之地,俨然是东汉帝国最后一片乐土。《后汉书》说刘表在荆州的治理很有成效,做到了“沃野千里,士民殷富”,官民都很高兴而且感到佩服(大小咸悦而服之),这应该不完全是溢美之词。

诸葛玄到了襄阳,并没有在老朋友刘表手下任职,推测起来,最大的可能是诸葛玄的健康出了问题,因为就在一年之后,他病逝于此。诸葛亮的父亲死得较早,叔父也在此时去世,诸葛亮自己死时也只有50多岁,这样看来他们这个家族似乎有遗传方面的问题。不过,那时候人的寿命普遍较短,这是当时的诸葛氏家族普遍缺乏长寿者的最重要原因。

诸葛玄的去世对诸葛亮姐弟四人来说又是一次打击,诸葛亮此时不过17岁,弟弟诸葛均才14岁,他们的大哥诸葛瑾又奉继母去了江东,由于通信艰难,也不知道他们那里的具体情况。第二章乡村青年隐居小山村

未来何去何从?诸葛亮面临着新的人生难题。

值得庆幸的是,叔父临终前对他们姐弟的生活已做了精心安排,在叔父的主持下,诸葛亮的两位姐姐分别完成了婚事,她们所嫁的对象,都是赫赫有名的家族。当时的荆州有七大家族,分别是蒯氏、蔡氏、庞氏、黄氏、马氏、习氏和杨氏,这7个家族是刘表占有并稳定荆州所依赖的主要对象。诸葛玄为两位侄女挑选的婆家,都是七大家族成员。

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蒯祺。蒯祺出身于襄阳附近中卢县蒯氏家族,有个说法是,蒯祺与蒯越是兄弟关系,但正史没有明确记载。刘表占有荆州,蒯越出力最大,蒯家成员多在刘表手下任职,至刘表死时,蒯祺任房陵郡太守。蒯越在洛阳与刘表是挚友,诸葛玄也是在洛阳结识的刘表,也可能诸葛玄与蒯越也相识,诸葛亮大姐这门亲事,就是诸葛玄撮合下完成的。

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了庞山民,庞山民出身于襄阳本地的庞家,其父是荆州名士庞德公。东汉时习惯以单字为名,这大概是王莽改制留下的为数不多的成果之一。“山民”疑似诸葛亮这位二姐夫的字,其名为何不详,庞山民后来到曹魏为官。

这两桩婚事办完,诸葛玄心里的石头算是放了下来。诸葛玄自己有没有子女史书没有记载,但他生前最挂念的大概还是诸葛亮姐弟的生活。

接下来,17岁的诸葛亮可以有不同的人生选择:他可以和弟弟依附两个姐姐生活,以两位姐夫随便哪一家的实力,他们的生活肯定都不会差;也可以利用两位姐夫家的影响力到刘表手下谋一份职,诸葛亮已经17岁,是可以出来做事的年龄了。经过认真思考,诸葛亮做出了决定,他既没有随姐姐去过荣华富贵的生活,也没有到刘表手下谋一份差事,他决定继续求学。

襄阳城南当时有一所学业堂,据考证其遗址在今襄阳南湖宾馆一带,在当时这里北靠城墙,南面是西南诸峰,山、水、城相围绕,是一个读书的好去处。诸葛亮随叔父来到襄阳,便在学业堂读书。不过,叔父去世后诸葛亮决定从襄阳城搬出去,另寻一处住所。诸葛亮心中的这个地方,应该是一处幽静的所在,山清水秀,不被外人打扰,以便于读书学习,最好还有田地可以耕种,以便在读书之余参加劳动,既自食其力,又锻炼身体和心智。

这个地方还要离襄阳城不能太远,虽然不必天天再到学业堂去学习,但那里集中了最好的老师,诸葛亮一定想随时去那里向先生们请教。按照这些条件,诸葛亮终于在荆州城西北20里找到了一处理想的地方,此地叫隆中。

隆中,现在的名气很大,但在当时这只是一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山村。隆中所在的山名为万山,山不高,岗峦起伏,其间风景优美,四季松柏常青,鸟语花香,水声潺潺,周边山形环绕,势若盘龙,登临高处,可以远眺汉水,在这里读书耕种,是再好不过了。

在当时这里还有点偏僻,襄阳城里的权贵或大户人家,习惯把别墅盖到城南顺着汉水往宜城的方向,那里被称为“冠盖里”,这襄阳以西的偏僻山村,平时人烟比较稀少,但这正是诸葛亮所需要的,他不想到冠盖里那种地方凑热闹,他喜欢这里的安静。于是,诸葛亮与弟弟诸葛均二人来到隆中,在这里修建了一处简单的草庐,整理出10多亩耕地,住了下来。

因为诸葛亮曾在这里隐居、学习,隆中于是在后世得以闻名,其具体位置,在今天湖北省襄阳市以西的众山拱卫中,是襄阳市下属的襄城、南漳、谷城等区县交界之地。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此地并不是诸葛亮躬耕之所,诸葛亮真正躬耕的地方是南阳的卧龙岗。西晋永兴年间(304―306),镇南将军刘弘来此凭吊诸葛亮故宅,命参军李兴作《祭诸葛丞相文》,此时距离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仅70年。东晋升平五年(361),荆州刺史别驾、历史学家习凿齿来隆中,撰写《诸葛武侯故宅铭》,习凿齿看到隆中已建有纪念诸葛亮的祠堂,此时距离诸葛亮去世不过120多年。当时的人们肯定不会搞错诸葛亮定居之所,隆中是诸葛亮隐居之地确凿无疑。

但是,大约从元代开始有人认为诸葛亮隐居之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岗,争论随之而来,坚持此说者,最大的依据是诸葛亮《出师表》里的一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其实,《出师表》的“南阳”与今天的南阳市是两个概念,汉末三国没有南阳城、南阳县,只有南阳郡,地位介于今天的省与市之间,属荆州刺史部,与襄阳所在的南郡相邻。今天的南阳市,那时是南阳郡的郡治宛县,假定诸葛亮不是在隆中隐居的,他有没有可能在宛县隐居呢?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

首先,宛县当时长期在曹操占领之下,曹操与刘表是敌对关系,诸葛亮不可能一个人跑到“敌占区”去生活。刘表当初是董卓派到荆州当刺史的,他去荆州的时候南阳郡太守是张咨,属关东联军阵营,宛县一带还有袁术,刘表尽管在荆州其他各地动作挺快,很快占领了不少地方,但南阳郡的宛县及其以北地区刘表从未占据过,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刘表去世。

袁术后来转战寿春,宛县周边又被凉州军旧部张绣所占,曹操那时已主持迁都于许县,许县离宛县太近,曹操为此多次南征张绣,费了很大代价也未能将其占领,官渡之战前夕张绣在贾诩劝说下投降曹操,包括宛县在内的南阳郡大部始归曹操所有,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曹魏政权结束。

官渡之战后刘表收留了刘备,让刘备屯兵于新野,此地在宛县之南,是刘表北面的前线地带,刘备与曹操之间多次交手,刘表、刘备与曹操属敌对关系,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是为投刘表才来的荆州,宛县相当于“敌占区”,诸葛亮放着好好的襄阳不待,一个人跑到几百里外的宛县定居,是匪夷所思的。

其次,诸葛亮在荆州期间有一些社会活动,也有老师、同学和亲戚,他们都生活在襄阳一带。诸葛亮在荆州期间社会关系十分广泛,老师有庞德公、司马徽等,同学有庞统、向朗、尹默等,亲戚有庞山民、蒯祺等,好友有马良、崔州平、孟建、徐庶等,诸葛亮与他们的交往史书均有记载,这些后面还将讲到。

上述这些人,均生活在襄阳附近,如庞德公,《襄阳记》说:“襄阳人,居岘山之南沔水上。”司马徽居于何处《襄阳记》未作详载,但《襄阳记》说司马徽可以经常到庞德公家里造访,每次都像到了自己家一样,与庞家人很熟,说明他的居所也在襄阳附近。在《水经注》里有一段记载:“沔水中有鱼梁洲,庞德公所居。士元居汉之阴,在南白沙,世故谓是地为白沙曲矣。司马德操宅洲之阳,望衡对宇,欢情自接,泛舟褰裳,率尔休畅。”根据这段记载,庞德公、庞统、司马徽的住所都在襄阳周边,且相距不远。《襄阳记》说诸葛亮经常去庞德公家,如果诸葛亮定居在宛县,不仅无法经常向司马徽求教,也无法经常到庞德公家拜访。

最后,都知道刘备后来3次求访于诸葛亮,如果诸葛亮定居的地点在宛县,刘备“三顾茅庐”是无法做到的。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不仅说“躬耕于南阳”,还说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个“草庐”如果在宛县的话,刘备别说“三顾”了,能顺利地去上一次都不大可能。

如上所述,宛县一直是曹操的占领区,这种状况自赤壁之战前夕一直到曹魏政权灭亡,长达半个多世纪从未改变。刘备官渡之战后才投奔的刘表,一到荆州就被刘表派去抵挡曹操,刘备与曹操之间有过交手,双方是公开的敌对关系。刘备一开始驻扎在新野,后移驻到与襄阳一水之隔的樊城,无论新野还是樊城,距宛县都很远,刘备即使听说宛县有个诸葛亮,他也不敢前去拜访。

以上所述的3个理由,随便哪一个成立都可以否定南阳“卧龙岗”的真实性。既然如此,南阳“卧龙岗”话题为何还这么热呢?

隆中距襄阳城西门20里,这里指的是史书中所载汉代的“里”,为了与史书记载保持一致,本书凡涉及以“里”为单位计量距离的,均同此。汉代1里约合现今0.35公里,20里相当于7公里。现在,从北京西二环的复兴门出发,向西7公里大约是万寿路,刚到西四环,坐地铁5站,打车20元。所以,充其量隆中就是襄阳城的西郊。然而在当时,隆中却不隶属襄阳管辖,甚至也不属襄阳所在的南郡,它属于南阳郡的邓县。

襄阳城北,沿着古城墙是流经此地的汉水,古称沔水。汉水流过襄阳,突然掉头向南,在其拐弯处,有一条叫淯水的河流与其交汇。今天邓县称邓州,归河南省,襄阳归湖北省,邓州与襄阳两地相距70余公里,合汉代200里。而在汉末,邓县与襄阳的距离非常近,其县治与襄阳隔汉水一河。《元和郡县志》载古谚曰:“襄阳无西。”说的是襄阳往西几乎没有边界,一出城就到了邓县的地盘。诸葛亮隐居的隆中,在襄阳城西北20里处,是邓县的管辖范围,也就是南阳郡的地界。

如上所述,南阳郡虽然也属于荆州,可该郡的大部分地区未被刘表控制过。诸葛亮开始隐居荆州是在汉献帝建安二年(197),此时南阳郡的大部分地区在张绣控制之下。当然,张绣的势力范围并未到达襄阳城下,靠近襄阳城的地区,包括汉水对面的重镇樊城,以及邓县的大部分地区还在刘表手中。

隆中是“南阳郡的”没错,但说它是“南阳”就不够准确,毕竟它离襄阳不远,而离南阳郡的郡治宛县也就是今天的南阳市却远得很。这样说就明白了:诸葛亮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中的南阳是泛指,指的是南阳郡而非南阳城。

但是,仍然有一种意见认为诸葛亮既然说“躬耕于南阳”,就是南阳城,而非襄阳城,这就是所谓的襄阳、南阳之争。大约在元代之前,这个争论性话题其实还不存在,宋代时苏轼曾来隆中拜访,写下一首题为《隆中》的诗:“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今朝游故里,蜀客不胜悲。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龙蟠山水秀,龙去渊潭移。空余蜿蜒迹,使我寒涕垂。”

到了元代,南阳修诸葛书院和武侯祠,一个叫程钜夫的人代皇帝撰写了《敕修南阳诸葛书院碑》,提出诸葛亮躬耕地应该在南阳城,康孔高首修《南阳府志》,把这块碑记收录其中,明确说道:“南阳城西七里,有冈阜隆然,隐起,曰‘卧龙岗’,有井,渊然渟深,曰‘诸葛井’者,相传汉相忠武侯故居,民岁祀之。”康孔高也是个学者,所以他谨慎地用了“相传”两个字。

然而,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嘉靖皇帝突然来了兴致,以皇帝的名义正式确定南阳“卧龙岗”是诸葛亮躬耕地,刻碑云:“南阳郡城西七里许,有阜隆然,绵亘四十余里,名曰‘卧龙岗’,乃汉丞相忠武侯诸葛孔明躬耕地也。”皇帝发话,争论暂休,“南阳说”影响力逐渐大起来。清代以后,两派学者又经过不断考证,发现的线索越来越多,事情越扯越复杂,两派互不相让,争论至今。

皇帝的话即便是“金口玉言”也不能用在学术上,判断诸葛亮躬耕之地在哪里其实一点儿都不难,只要理性地分析当时的局势和诸葛亮的生活状况,相信一般人都不难判断出哪个才是正确的。求学有鸿儒

唐代,有一位刘汉宗室后裔,因参与政治革新得罪权贵,被贬到安徽和州县当一名通判。按当时制度规定,他这个级别的官员住宅标准是三间三厢,可知县见他被贬失势就有意刁难,安排他住到城南,他毫无怨言,反而很高兴。

知县很生气,吩咐衙役把他的住处搬到城北,面积减少一半,此人仍不计较,整天过得怡然自得。知县更生气了,又命人把他搬到城里,只给一间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房间。此人终于忍不住,写了一篇名叫《陋室铭》的文章,请人刻碑立于门前。

这个人叫刘禹锡,当他提笔写这篇文章时,脑子里首先想到的是五百年前襄阳城西的隆中,想到的是诸葛亮和他的草庐。他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有没有来过隆中,不得而知。即使他没来过,这种种场景,也特别契合诸葛亮当年隐居隆中的生活状态。徜徉田园,躬耕自足,读书弹琴,悠然自得。这是一种典型的隐居生活,汉末时节隐而不仕也是士人的一种风尚,得时则行,不得时则退而息意,面对社会动荡和人身无法保全,一部分士人自动地退居山林,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但是,诸葛亮显然不是一名纯粹的隐士,他也无意于成为隐士,他来隆中只是看中了这里幽静的环境,可以静下心来读书学习。诸葛亮没有用这个小环境来封闭自己,相反,在躬耕于隆中的这段时间,他积极与外界沟通,随时掌握外部世界的变化,广泛地拜师交友就是他居住隆中这10年间所做的主要事情。

当时的荆州,可以说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刘表本人又特别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他兴建学校,援引名师,博求儒术,培养人才。当时京城洛阳残败,太学被废,刘表在襄阳设立的学业堂无疑是当时全国最好的学府,吸引了各方有志青年前来求学。当时的著名学者有宋忠、庞德公、颍容等人,他们多年致力于延续文化和学术,形成了一个有名的荆州学派,一心致力于求学的诸葛亮,哪能放弃向他们学习的机会?

但是,一个不到20岁的青年,毫无知名度,要接近这些学者也不那么容易,诸葛亮首先得到了贵人的帮助。高人开悟,贵人相助,通常是快速成长的捷径。

这个贵人名叫庞德公,诸葛亮二姐夫庞山民的父亲,论起来他们有亲戚关系。《后汉书》有庞德公的传记,说他是襄阳人,家住襄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