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头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7 00:38:14

点击下载

作者:(美)兰德尔·莱恩(Randall Lane)及《福布斯》杂志编辑部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创业头条

创业头条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创业头条作者:[美]兰德尔·莱恩(Randall Lane)及《福布斯》杂志编辑部排版:HMM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6-01ISBN:9787213067501本书由天津湛庐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Youonly haveto be rightonce前言互联网海盗颠覆世界

2011年10月4日,在纽约高级社交俱乐部Monkey Bar举办的媒体聚会上,肖恩 · 帕克(Sean Parker)一脸落寞地踱进角落,在热闹的派对上似乎显得形单影只。就在两周前,帕克成为我回到《福布斯》杂志重任编辑后登出的第一期封面人物,鉴于这个事实,我觉得有必要向他做番自我介绍。“我知道你是谁。”帕克迅速回答道,从而避免了我接下来要陈述的一系列个人背景、《福布斯》杂志的市场定位以及我代表杂志前来打招呼的目的。接着,他有点儿强迫症似的自言自语,做了一大通解释,基本内容可以被概括为一句话:谢谢你们。

他之所以有如此表现,并非是出于登上杂志封面的激动之情。那期报道的确展示了这位曾创建在线音乐共享服务Napster、社交网络Facebook和流媒体音乐服务Spotify的科技奇才的故事,不过,也并不讳言其怪癖和失误。该文在网络上获得了70万次的点击量,发行的纸质杂志也吸引了数百万名读者。但在这篇报道发表之前,拜其饰演者贾斯汀 · 汀布莱克(Justin Timberlake)在导演大卫 · 芬奇(David Fincher)的电影《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中塑造的形象所赐,帕克被世人看作“互联网流氓”的典型代表。即便是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 · 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也承认,这部电影塑造的形象对真实的帕克而言有失公允。被“妖魔化”成邪恶奸商的帕克深受打击,他躲到洛杉矶半岛酒店(Peninsula Hotel),足足有两个月没露面,体重暴增了13千克。

最终,帕克21岁的未婚妻帮他排遣了抑郁,减去了赘肉。所以,帕克现在得以再次站在我面前,这一次,他是作为和Facebook几乎无关的故事里的强势男主角出现,形象也瞬间高大了100倍:他作为硅谷一群年轻的“互联网海盗”的典型代表,展示了他们如何避开经济大萧条、颠覆整个行业,最终赚得盆满钵满的创业故事。天才的年轻人与闪耀的美国梦

就在我和帕克聊天后的第二天,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前总裁史蒂夫 · 乔布斯去世了。作为上一代“新发迹阶层”的代表人物,乔布斯和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 · 盖茨、戴尔公司创始人迈克尔 · 戴尔并称为“科技界三巨头”,他们在20多岁时就成了科技界的颠覆性力量。如今,乔布斯驾鹤西去,盖茨成了全职慈善家,而戴尔公司和苹果、微软一样,被最新崛起的一代看作肥美的猎物而非凶残的捕食者。

这种说法并不新鲜。美国计算机时代的前半个世纪见证了持续不断的、新旧更迭的浪潮。20世纪90年代,我大学毕业之初在《福布斯》杂志做第一次专题时,曾对科技界天才的“X一代”(Generation X)的特质进行了梳理,比起公司内部的升职加薪,这代人更珍视创业精神,他们促进了互联网发展的繁荣,也见证了互联网泡沫的破碎。那一代人中产生了以谷歌和易趣为代表的大赢家。

然而,到了如今这一代,内部驱动力正在呈指数级增长。这一代年轻有为的从业者对科技已经习以为常,因为他们本就出生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如今,不管是酒店、音乐还是运输业,几乎所有产业的运营都离不开科技。因此,年轻人不满足于仅仅征服科技领域,他们踌躇满志,准备向各个行业发起大举进攻。

接下来就是资金问题了。这到底会不会引发新一轮金融泡沫呢?时间自会给出答案。成立仅5年的打车软件Uber,在风投资金注入后竟然实现了170亿美元的估值,从这一点来看,很难说人们的担心会不会成为现实,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见证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惊人的财富积累过程。扎克伯格在30岁时身价已高达300亿美元,或许可以成为这一代的典范,但他并不是唯一的例子。接下来的5年多时间里,又有10多名美国少年早早当上公司总裁,并成为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年轻人对突如其来的财富和地位安之若素,他们几乎都认为这一切是理所应当的。

与此同时, 年轻再也不是劣势,反而意味着颠覆人类全部文明史的力量。 过去,不管你是铁匠还是律师,智慧和经验都是随时间逐渐积累,年纪越大就越有价值。然而,现在情况改变了。过去20年来,如果你的电脑出了问题,你宁愿找25岁的毛头小子也不愿找55岁的老练大叔来修理。近10多年来,风投资本家更喜欢年轻的“互联网原住民”,而不是业内老兵,只要前者有一位“成年监护人”搭档就行。如今,成年监护人也变得可有可无。少年们已经完全占领了舞台。

和上个时代那些空手套白狼的对冲基金经理们不同——他们虽然富有但却惹人厌恶,这些年轻的亿万富豪们坐着私人飞机,像超级英雄一样飞来飞去。

这些“白帽黑客”(white hats)源于精英制教育的培养。 他们的成功依赖创意和技术水平,而非人脉关系和推销术。 阅读本书时,你会发现这些身价上亿的互联网天才们取得的成功,往往与他们少年时代的黑客经历有很大关系,而不是因为他们有一个能够为哈佛大学捐赠奖学金的富爸爸。换句话说,程序员打败了销售员。此外,程序员群体中的性别歧视依然存在,本书并非是故意选取了诸多男性创业者,主要还是因为由女性创立的科技创业公司实在太少。问问书中出现的海外移民或者非美籍人士,比如,简 · 库姆(Jan Koum)、佩吉曼 · 诺扎德(Pejman Nozad)或者丹尼尔 · 埃克(Daniel Ek),你就会知道,美国梦从未像现在这样闪耀。这些故事中能称得上“裙带关系”的元素,就只有那些创始人的室友、朋友或者兄弟会的伙伴,在21世纪的头10年,没有哪个头衔比“联合创始人”更动听、更诱人了。毕竟曾经同甘共苦过的人,日后自然是“苟富贵,无相忘”。

尽管如此,对我来说,这些风云人物有一个终极共同点,那也可能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关键,用一个词概括就是“特立独行”。我们当前还处在经济危机后的疲软时期,就业市场的表现仍然很不景气。其他人眼中不温不火的经济态势,在互联网新一代看来却是新一轮淘金热,他们迅速开始行动起来。他们抱着这样的信条: 宁愿以后后悔自己干过什么,也不愿后悔自己没干过什么。 有了乔布斯、盖茨和戴尔的先例,从大学退学的举动变得可以接受,在这个圈子内,退学是一件很酷的事,甚至是一枚荣誉勋章。Snapchat创始人埃文 · 斯皮格尔(Evan Spiegel)是在一节课中途直接退学的,那时候离他毕业只有一个月。成功一次就够了

失败也是可以被接受的。在本书中,几乎所有人都尝过失败的滋味。事实上, 风投资本家们把失败看作一种财富,他们出钱给你机会犯错,赌的就是运气。 整个风投生态系统似乎都建立在“每秒浮点运算次数”(FLOPS)上:一个创意成功的概率只有1/10?没问题!只要它取得的成功能够一鸣惊人就行。失败再多次都无所谓,只要“成功一次就够了”。 当人们不再害怕失败,就是最伟大的成功即将到来之时 ——这条典型的美式励志名言或许能够解答互联网时代几乎所有创新都在这个国度内喷涌迸发的原因。

过去三年来,我的职业为我提供了一个观望科技界风起云涌的绝佳位置,《福布斯》作为美国商业发展的记录者,也是我向全世界介绍自己的最好名片。本书中大部分章节都来自《福布斯》的专题报道,而且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封面人物”专栏。每一章涉及的事实都被核实与更新过,具体时间可追溯到2014年夏天本书付梓之前。尽管这些文章的跨度有三年之久,其中的核心特征仍然一以贯之,只是文中出现的数字仍在不断增长。

让我们再次回到开篇时派对上的肖恩 · 帕克身边。在电影《社交网络》中,汀布莱克饰演的帕克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幕,显然是他第一次与扎克伯格见面时脱口而出的那句话:“100万美元并不酷,你知道什么才酷吗?10亿美元!”帕克告诉我,那句话纯粹是好莱坞编剧的手笔,他从来没有那么说过。就算他说过,你在读完本书后,也会明白那句话并不可信。在新一代技术精英的世界里,10亿美元已经不算什么了,100亿美元还差不多呢!

互联网大亨们一夜暴富的典型案例告诉我们,必须要把一个行业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然而,32岁的布莱恩·切斯基(Brian Chesky)却通过开创一个全新产业,为自己和两个同伴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个人财富。切斯基创建的在线租赁网站Airbnb,为家里有多余空间的出租人和寻找住处的旅行者牵线搭桥。作为新兴的人人共享经济模式(Peer-to-Peer, P2P)的先驱者,Airbnb成功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交易额。它完全建立在早期互联网革新的基础之上:反馈评级体系为交易双方提供了众包模式下的评分和认可;社交媒体可以用来确认交易者的身份并进行背景核实;而智能手机的出现,让人们随时随地都能进行交易。在互联网世界,或许找不到比Airbnb这类网站更真实、更注重用户交互体验的Web 2.0公司了。《福布斯》杂志记者托米奥·杰龙(Tomio Geron)在2013年的采访中发现,共享经济模式正呈愈演愈烈之势。起初,切斯基招待一群参加会议的设计师们在他家地板上住宿并借此挣点小钱,而如今这项生意已经越做越大。而这一切,都尽在切斯基创建的、目前估值达到100亿美元的Airbnb公司的掌握之中。国政府5年统计数据显示,全美十几个行业均未实现充分就美

业,居民收入增长全面停滞。63岁的摄影师弗雷德里克·拉森(Frederic Larson)就是这份统计数据的一个典型代表。2009年,拉森被《旧金山纪事报》裁员,还要供养一对正在读大学的子女。如今,他在旧金山艺术学院(Academy of Art University)教书,时不时地去夏威夷兼职授课,薪水、福利和工作用车都大不如从前。

同时,拉森也是一场新兴经济革命的典型代表。这场经济革命打破了有关消费和所有权的旧观念,不动声色地把数百万人转变成兼职创业者。每个月有12天,拉森在房屋租赁网站Airbnb上把他位于旧金山马林郡(Marin County)的房子以每晚100美元的价格出租,自己到手97美元;每周有4个晚上,通过私家车搭乘共享服务应用Lyft,拉森那辆丰田汽车摇身变为城市出租车,每晚能再收入100美元。

这种生活谈不上浪漫。在房屋租出去的夜晚,拉森不得不搬到临时搭建的一间小屋里居住,只能在健身房里凑合冲个凉。但是通过这种把固定资产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现金流的方式,拉森每月能多挣3 000美元。“我的丰田汽车和房子就是我拿出来共享的产品,也是我的两个收入来源。”拉森说。成功法则

欢迎来到“共享经济”时代。在这种经济模式下,资产所有者以网络共享应用为平台,通过共享自己未被充分利用的东西赚钱,而消费者从其他个人手里租用产品和服务,非直接与商业公司交易。Airbnb是这种经济模式的典范和先驱,在过去5年里,100多家此类公司纷纷涌现,为数十种实体资产的所有者提供数目不大但却持续不断的收入,这种共享观念为那些从前被认为没有获利可能的闲置资产创造了新市场。例如,通过车位租赁网站Parking Panda,一户人家私人车道上几平方米的空间就能为户主带来收入;通过宠物寄养平台DogVacay ,普通住宅里适合养狗的一个小房间就能成为寄养宠物的乐园;通过自行车租赁网站Liquid,家中闲置的自行车可以让游览城镇的外地旅客以每天20美元的低廉费用四处骑行。“以各种方式提供这些服务的人,都可以认为是创业者或者小型创业者,”Airbnb联合创始人布莱恩·切斯基表示,“他们更加独立,更加自由,在经济上拥有更大的自主权。”数说创业

2013年,Airbnb公司实现了约2.5亿美元的营收额,其中一大部分来自网站交易的佣金。仅Airbnb一家网站,就帮助在线提供服务的用户赚得数十亿美元。一项研究数据表明,该公司当年仅在纽约市就创造了6.5亿美元的经济交易额。这为美国不景气的劳动市场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也形成了一股具有颠覆性的经济力量。

然而,这种经济模式并不是只在东西海岸潮人聚集区盛行的新鲜事物。切斯基迅速在地图上指出一个点,这是位于美国本土中心地带的伊利诺伊州皮奥里亚县(Peoria),该县有三名用户愿意以低至每晚40美元的价格在Airbnb网站上出租他们的房屋。疯狂的想法,有效的模式

现代共享经济模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8年的旧金山。当时,刚刚从美国东北部的罗德岛设计学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毕业的切斯基和乔·吉比亚(Joe Gebbia)来到西部闯荡。为了赚点零花钱,他们在自己的公寓里铺上气垫床,为一次工业设计会议的参会者提供住处。为此,他们建立了一个名为Airbedandbreakfast.com的网站来推销自己的留宿服务,那个星期有三人入住。此后,两人决定使用信用卡,打造一个更大、拥有更多房源的网站。“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投身到了一种新型经济模式中,”切斯基说,“我们只是想挣点钱而已。之后,我们发现这种服务大有市场。”

为了增强技术实力,两位设计师拉拢了吉比亚以前的室友内森·布莱卡斯亚克(Nathan Blecharczyk)。三人将网站更名为Airbnb,起初着眼于大型活动的住宿招待,因为那时酒店往往都客满了,例如,2008年的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大会期间。2009年,他们加入了硅谷热门创业孵化项目YC创业营(Y Combinator),但当时该项目的联合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对Airbnb的运营模式仍然存疑。不过,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大会期间,Airbnb的三位合伙人发明了奥巴马奥氏(Obama O’s)和船长麦凯恩氏(Cap’n McCain’s)谷物早餐,他们先是把这些谷物早餐赠送给知名博客作者用作宣传,然后以每盒40美元的价格出售该纪念品以资助公司运转,这种具有政治趣味的新奇商业策略给格雷厄姆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曾对Airbnb的经营理念存有疑虑,但对这几位创始人却颇有好感。”格雷厄姆说。后来,切斯基及其团队赢得了红杉资本的资助,获得了60万美元的种子基金。

然而,Airbnb起步缓慢,面临着所有新兴产业都存在的群聚效应问题——买家想要更多卖家,卖家也需要更多买家。当时很多人也很难接受“共享”这个概念。不少人向切斯基表示,把房子租给陌生人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是一个“疯狂的想法”。为了吸引更多的出租人,2009年,几位创始人到纽约与当地用户进行面对面交流,并了解如何改进网站,而传统互联网公司的行为模式恰恰相反。

整整一个世纪,报纸充当着各种资产交易的媒介。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Airbnb及其业内同行们才得以把握机遇,呈指数级迅速发展和扩张。购物网站易趣推出的租赁服务为个人服务提供者赋予了商业信誉,这种商业模式也被广泛复制;Facebook出现后,用户还可以在承租业务前查看出租人的个人资料,从而提高了商业信任度;而智能手机上的应用程序,能够让共享者随时随地进行交易,比如查看附近可分享的服务,并且能够现场完成支付。

Airbnb采取一种经纪人式的盈利模式,该公司提供市场以及用户支持、支付处理和价值100万美元的出租人保险等服务,借此向出租人收取3%的佣金,向承租人收取6%~12%的佣金,具体费用取决于房产价格。数说创业

Airbnb公司2009年的预订量是10万人次。随后,网站增加了第三方支付、专业摄影服务、允许各种类型的空间(如整栋房屋、私人车道甚至城堡和树屋)出租等新型服务功能,用户增长率飙升。到了2010年,Airbnb开始风靡全球,服务预订量达到了75万人次;2011年,Airbnb实现了200万人次的服务预订总量;2012年,这个数字又攀升到1 500万人次,群聚效应显然已经出现了。在2012年新年前夕,全世界有14.1万人住在通过Airbnb完成交易的住处里。如果按酒店单人客房计算,比拉斯维加斯大道上所有酒店客满还要多出一半。

当然,比起每年客人住宿天数超过10亿天的美国酒店业,这个数字仍然微不足道。但是,如果把Airbnb网站上的60万个房源以及度假屋出租网站HomeAway等同类网站的房源全部加起来,那么房屋共享模式下的房间数量将超过全世界所有希尔顿品牌拥有的酒店房间的总和。韦德布什证券公司(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迈克尔·帕赫特(Michael Pachter)认为,Airbnb网站交易的出租房屋住宿天数最终将达到每年1亿天。

切斯基及其团队拥有足够的“战备基金”去追逐这个目标。2011年,Airbnb从红杉资本(Sequoia)、格雷洛克风投公司(Greylock)、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等风投公司那里获得了1.12亿美元的融资,公司估值达到13亿美元。“Airbnb潜力无限,”红杉资本合伙人格雷格·麦卡杜(Greg McAdoo)表示,“20年后,我们将无法想象一个不能通过协同消费来使用物品和服务的世界。”

2014年,Airbnb迎来了价值4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这使得公司估值达到100亿美元,而三位创始人切斯基、吉比亚和布莱卡斯亚克持有股份的账面价值飙升,让他们也跻身于亿万富豪俱乐部。不过,Airbnb公司暂时还没有实现盈利。创造全新价值,还是取代原有业务

Airbnb拥有善于把握时机、行动迅速的创始人,但它同样受益于过去5年来消费者对所有权态度的巨大转变,这种转变或许是2008年金融危机留下来的最宝贵遗产。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教训是极为根本和深刻的,1 650万套因为还不起贷款而被银行没收的房产可以证明,过度举债购买房产的做法并不明智,作为美国梦基础的“财产所有权”观念遭到了猛烈冲击。“人们的观念开始改变,尤其是年轻一代,”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战略规划主任香农·金(Shannon King)表示,“他们不喜欢被房子束缚,他们更愿意拥有灵活的生活方式,可以随时搬到不同的地方居住。”

这种新兴生活观念不仅仅体现在人们对房子的态度上,就拿汽车来说,以往高中生一毕业就会考虑买辆车,载着朋友和恋人去兜风。如今,这种传统逐渐褪色了。汽车销售和资讯服务网站Edmunds.com的数据显示,18~34岁的美国人购买新车的比例已经从2007年的16%降至2012年的12%。

在美国占据优势经济地位的“千禧一代”的文化中,已经渗透了借用、租赁和共享的精神。他们不买报纸,而是在Facebook和Twitter上匆匆浏览和传播新闻资讯;他们不买DVD播放器,而是观看流媒体视频;他们不买CD,而是通过Spotify或潘多拉之类的服务订阅音乐甚至听盗版音乐。23岁的萨布丽娜·赫尔南德斯(Sabrina Hernandez)曾在星巴克工作,2014年秋,她通过宠物寄养平台DogVacay在自己的公寓里替陌生人照顾宠物狗,平均每月挣1 200美元。此后,她就没有再回到星巴克工作了。 “这比当服务员挣得更多。”她说。

旧产业正在艰难地适应新形势。到目前为止,虽然酒店业鼓动监管机构从征收居住税到各项保险,再到公寓规章制度等方面对Airbnb设障,但是,共享经济为一些传统行业的困境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汽车产业发生转变为例,租车服务公司安飞士(Avis)收购了同行Zipcar;戴姆勒股份公司(Daimler)按分钟收费出租奔驰Smart Fortwo汽车的服务应用car2go正在急剧扩张;而通用汽车公司对汽车共享服务网站RelayRides注入了300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答案是为了促进市场营销。通用汽车公司寄希望于那些共享过旗下雪佛兰汽车的人最终会考虑购买一辆汽车,另外还可以通过推广“买辆新车出租搞创收”这种理念来刺激消费。现在,RelayRides的苹果手机应用与通用汽车公司的安吉星(OnStar)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了同步,这意味着你可以通过RelayRides手机打开你的通用汽车车门。

对于如何评判共享经济模式,经济学界仍无定论。“我们将不得不创造新的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共享经济带来的影响。”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研究该现象的阿伦·孙达拉拉詹(Arun Sundararajan)教授表示。对于经济学家们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这种模式到底是创造了全新的价值,还是仅仅取代了原有的业务。

答案肯定是二者皆有。这种模式是典型的颠覆性创新,它可能会对经济造成短期不利影响——大家只租不买,但共享会产生长期经济效益,最终会对所有人都有利。去年,Airbnb委托调查机构研究其对旧金山的经济影响,结果发现了一种“溢出效应”:由于Airbnb的租金通常低于酒店费用,因此租客们在旧金山逗留的时间更长,平均每人花费1 100美元,高于酒店旅客平均840美元的花费。14%的Airbnb租客表示,如果没有Airbnb,他们根本不会来旧金山游玩。“有效地利用资产会导致工作岗位减少?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中从来就不存在,”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nnovation Foundation)主席罗伯特·阿特金斯(Robert Atkinson)说道,“如果我是酒店从业者,我不会因为担心失业而失眠。”

或许,把商业社会主体简单划分为个人和公司两部分太过武断。而不少批评者把Airbnb这类网站蔑称为经济不景气时期的一时风潮。但Airbnb的调查发现,42%的出租人用挣来的租金支付日常生活费用。 不过,安全性、价格体系、客户服务和产品质量仍然是这些网站亟待提高的地方。

货币出现之前,人类的交易行为就已经存在。新技术的出现,只是为人类自古以来的交易本能提供便利罢了。即使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也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Airbnb这种个人对个人的交易模式,只是创业者与客户建立联系的另一种手段而已。

在如今这个时代,10亿美元意味着什么呢?如果14名20多岁的年轻人,也就是Instagram的全部员工,在位于旧金山SoMa地区的公司总部疯狂地编写代码,那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赚到10亿美元呢?在Instagram,从创意诞生到产品成型,一共花了22个月。什么样的财务指标等价于10亿美元呢?对于Instagram来说,什么也没有。没有营收,也没有任何营收模式。这种现象导致很多人认为,Facebook在2012年花10亿美元收购Instagram简直就是血本无归。然而,事实上,这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最伟大的交易之一 ——截至2014年,该公司估值达到100亿美元。Instagram快捷便利的手机应用让2亿名活跃用户每天轻松分享6 000万张照片。

当《福布斯》杂志记者史蒂文·贝尔托尼(Steven Bertoni)与时年30岁的Instagram创始人凯文·斯特罗姆(Kevin Systrom)一起坐下来,第一次深入谈论他的生平故事时,Instagram的前途一片渺茫。当时Facebook已经签署收购协议,但斯特罗姆还没有收到支票,Facebook公司的法人代表也不见踪影。斯特罗姆本人也非常迷惘。他知道自己即将变得十分富有,但当下的生活仍然紧巴巴的。或许除了经济方面,几乎没有发生其他任何改变:斯特罗姆仍然是这家公司的掌舵人——Instagram仍然独立运营,没有加入Facebook公司位于加利福尼亚州门罗公园(Menlo Park)的总部。斯特罗姆小小的程序员团队亟待扩张,他还期待着Instagram成为世界之眼呢!06年春天的帕洛阿尔托(Palo Alto),凯文·斯特罗姆正在威20尼斯公爵咖啡店(Caffé del Doge)一台“嘶嘶”作响的浓缩咖啡机后面忙活的时候,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带着一丝惊讶的表情走向前台。去年夏天,扎克伯格特意把斯特罗姆请到大学路上的Zao Noodle Bar餐厅,力劝这位斯坦福大学的大四在校生辍学加入自己初创的社交网站“The Facebook”,帮忙开发图片服务软件。斯特罗姆拒绝了扎克伯格。如今,简化掉“The”的Facebook公司市值已达5亿美元,并且朝着这个数字300倍以上的估值方向发展,公司的名字还登上了各大新闻的头条。而此时,斯特罗姆仍在咖啡店认真地做卡布奇诺咖啡。“我那时的反应是:‘不,我不想干这个’,然后我就去咖啡店打工了。”时年28岁的斯特罗姆告诉我。当时我们在旧金山SoMa地区酷似仓库风格的Sightglass咖啡店,喝着4.5美元一杯的手工制作咖啡。他当时选择留在斯坦福大学完成学业,因而拒绝了必将带来数千万美元收益的Facebook职位。“对我来说,为一家初创公司工作并不是一件靠谱的事,那也是我决定读完大学的原因。相比之下,完成学业更为重要,”斯特罗姆耸耸肩,“现在回想起来,那确实是个不错的机遇,但走到如今这一步,感觉也挺奇妙的。”数说创业

是的,斯特罗姆曾经拒绝的地方如今又成了他的归宿是的,斯特罗姆曾经拒绝的地方如今又成了他的归宿——那就是Facebook。不过多亏了他在斯坦福大学的经历,如今的斯特罗姆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他开发出了热门图片分享网站Instagram,该网站于2012年被扎克伯格收购,如今市值已经超过10亿美元。此次收购令斯特罗姆持有的约40%的股份升值到4亿美元,鉴于他这家初创公司尚未实现任何营收,也没有营收模式,这个数额还是相当惊人的。仅成立22个月的Instagram,如今仍由最初的14名员工组成。是的,斯特罗姆曾经拒绝的地方如今又成了他的归宿——那就是Facebook。不过多亏了他在斯坦福大学的经历,如今的斯特罗姆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他开发出了热门图片分享网站Instagram,该网站于2012年被扎克伯格收购,如今市值已经超过10亿美元。此次收购令斯特罗姆持有的约40%的股份升值到4亿美元,鉴于他这家初创公司尚未实现任何营收,也没有营收模式,这个数额还是相当惊人的。仅成立22个月的Instagram,如今仍由最初的14名员工组成。

斯特罗姆的Instagram能够吸引大量人气,而这正是Facebook在风头渐缓后急需的东西。如今,Instagram移动平台已经吸引了大约8 500万名用户,超过40亿张照片在这里得到分享,平均每6秒就有6名新用户加入其中。“这是我生平见到的第一个真正从移动领域起家的互联网产品,”Facebook前任产品副总裁、Instagram的投资公司标杆资本(Benchmark Capital)现任普通合伙人马特·科勒(Matt Cohler)说道,“要让产品形成规模效应,用户网络及其背后的基础架构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表现出色。这么小的团队完成了这些任务,这在技术史上简直是独一无二的壮举。”

如今,网络巨头们都想把他们的产品转变为移动应用,整个过程就像把一个鼓囊囊的大箱子硬塞到飞机的行李架上。然而,Instagram的照片网络从一开始就是“空中达人”:快速、有型并且优雅。只需点击页面上几个简单的图标,你就能使用Instagram拍摄、编辑(还有很棒的滤镜可供选择)照片,并且与全世界分享。只需几个按钮,你还能体验和Facebook差不多的功能,包括评论和点赞。“你可以把Facebook看成是拥有很多东西的大杂烩,但比起其他任何东西,人们更喜欢看图片,”Facebook前任首席技术官、问答网站Quora创始人,以及Instagram的早期投资者亚当·德安杰洛(Adam D’Angelo)说道,“因此,如果你专注于照片,并把这项业务做精,那要比提供一系列多而不精的产品服务,效果要好得多。”

斯特罗姆很早就证明了,在数字经济时代,伟大的创意能够在数月之内转化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但这些被外人看作意外之财或灵光乍现的机遇,绝不是偶然出现的。对斯特罗姆来说,他的好运可以直接追溯到在斯坦福大学读书的时代。

这所位于硅谷旁边的大学,让斯特罗姆第一次接触到技术和风投的世界,第一次得到在初创公司实习的机会,以及第一份在谷歌的工作。通过斯坦福大学的海外留学计划,斯特罗姆发现了自己对复古摄影的爱好;在斯坦福大学的兄弟会派对上,他结识了扎克伯格及其年轻的Facebook团队。当斯特罗姆寻找一位联合创始人以创建后来转型为Instagram的公司时,也是斯坦福大学的人脉帮他与搭档搭桥牵线。“有人说上大学没用,交那么多学费根本不值,我不同意这一点,”斯特罗姆说,“我认为,大学的经历和那些课程在当时可能觉得没什么用处,但后来总会时不时地给你带来回报。”一直在创造,一直在试验

斯特罗姆是个身高1.98米的瘦高个儿。早在上大学之前,他就痴迷于科技。斯特罗姆成长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郊区的霍利斯顿市(Holliston)。12岁时,他就在美国在线网站(AOL)上捉弄自己的朋友,用软件操控别人的鼠标或者把人踢下线,这种恶作剧的方式还曾导致家里的AOL账号被封。他很早就开始申请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虽然如愿入学,但在大一学习一门高级编程课后,他发现自己有点力不从心,于是每周花40个小时钻研这门课程,结果却只勉强得到B的成绩。“尽管我喜欢这个专业,但却开始怀疑自己可能并不适合做计算机科学家,”斯特罗姆说,于是,他选择了管理科学和工程专业,“它主要教你如何做一名投资银行家。”

由于一直对创业和创业公司感兴趣,斯特罗姆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开发网站。他曾创建了“斯坦福大学版”的Craigslist分类广告网站,还有一个自己命名为Photobox的网站,仅供他所在的Sigma Nu兄弟会成员发布派对照片。

大三时,斯特罗姆远赴意大利佛罗伦萨学习摄影。他带着自己那台功能强大的单反相机前往意大利,结果摄影老师却把它换成了一台漏光大师Holga。这种廉价的塑料相机利用柔焦和光学畸变拍摄出一种具有复古风格的奇异方形照片。斯特罗姆爱上了这种风格。“它让我懂得了复古摄影的美,还有不完美带来的美感。”这也是斯特罗姆成长中的“史蒂夫·乔布斯时刻”——那一束如同黑暗中微光的艺术灵感将在未来与技术完美结合,它将为Instagram助力,以超越其他竞争对手。

斯特罗姆在佛罗伦萨申请了斯坦福大学的精英计划——梅菲尔德研究项目(Mayfield Fellows Program),这是一个半工半读的研讨班,向全世界的初创公司派出12名学生,让他们与创业家和风投导师搭档合作。“它教你如何募集资金,如何完成交易,如何产生创意以及雇用人才。那就是一个商学院创业速成班。”斯特罗姆说。项目主任蒂娜·齐莉格(Tina Seelig)称,斯特罗姆的表现让他脱颖而出,他是一位颇具潜质的企业家。“他一直在创造,一直在试验。他本能地观察周围的世界,并且不断探索‘这其中蕴含的机遇究竟在哪里?’”

通过梅菲尔德研究项目,斯特罗姆在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创建的播客公司Odeo获得了一份暑期实习工作,这家公司后来孕育了Twitter。Odeo公司让斯特罗姆第一次体验到令人亢奋的创业公司氛围,并让他认识到敏捷、灵活的思维方式关乎公司的生死存亡。在实习期间,斯特罗姆与一位名叫杰克·多西(Jack Dorsey)的年轻工程师一起开发了很多应用程序。不久,多西就创建了Twitter和移动支付公司Square。两人关系密切:作为办公室里的两名肉食爱好者,他们经常一起出去吃三明治。后来,多西又在自己粉丝众多的Twitter账号上发布滤镜照片,帮助Instagram做推广,从而促进了Instagram的迅速发展。

大四时,在斯坦福大学就业服务机构的帮助下,斯特罗姆放弃了年薪数十万美元的微软项目经理职位,留在谷歌公司市场部工作,年薪只有6万美元。谷歌是近些年来毕业生的梦想之地,它有令人垂涎的生蚝午餐、远赴巴西的团队建设活动,但斯特罗姆在为Gmail和谷歌日历撰写市场营销方案的过程中渐生倦意。他想转到产品研发部门,却因为没有计算机科学专业的背景惨遭拒绝。于是,他转到了企业发展部,工作内容是为谷歌打算收购的公司建立贴现现金流模型,从而亲历了大型技术合同签署的全过程。

斯特罗姆十分渴望重温在Odeo公司实习时体验过的创业公司氛围,因此跳槽到社交旅游指南网站Nextstop,在这里他摇身一变,成了一名典型的硅谷程序员,负责开发推荐用户关注和创建Facebook图片游戏的电邮营销程序。“突然间,我掌握了一项可以付诸实践的新技术,”斯特罗姆说,“当你拥有一项创意时,你就能够实现它。”

斯特罗姆很快就找到了自己想要实现的创意:他想分别借鉴当时最热门的地理位置分享网站Foursquare和社交游戏网站星佳公司(Zynga)的特质,并且融入自己长久以来的爱好,创建一个能够将照片与地理位置签到和社交游戏相结合的网站。他用自己最喜欢的酒的名字将这个网站命名为Burbn(波旁酒),在Madrone艺术酒吧的一次风投见面会上,斯特罗姆谈起了自己的创意,引起了基线创投(Baseline Ventures)投资人史蒂夫·安德森(Steve Anderson)的注意。安德森称,他喜欢斯特罗姆既谦虚又自信的态度,而且斯特罗姆的网站将会使用当时最受瞩目的HTML5代码来编写。2010年冬,史蒂夫·安德森和风投公司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分别提供了25万美元的资金,以资助斯特罗姆创建公司,但有一个附加条件:斯特罗姆需要有一位联合创始人。艺术灵感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尽管已经毕业很久了,斯坦福大学仍然为斯特罗姆提供了不少门路。他在旧金山的一居室公寓里创建了Burbn,为了能够见见其他人,他经常在咖啡馆里修改产品原型。在那里,他有时会遇到校友迈克·克里格(Mike Krieger)。克里格是巴西人,比斯特罗姆低两届,克里格也参加过梅菲尔德研究项目,那时在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克里格在大学主修符号系统学,当时在聊天网站米宝(Meebo)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斯特罗姆让克里格下载了自己最新开发的签到应用。“对于基于地理位置的应用我本来没什么兴趣,但Burbn是我喜欢的第一款此类应用。”克里格说,他特别指出Burbn最吸引自己的功能就是可以浏览好友们精彩的生活照片。

一个月后,斯特罗姆邀请克里格共进早餐,并说服他辞掉米宝的工作,加入Burbn担任联合创始人。克里格回复说:“我很感兴趣,但具体事宜我们还需要详谈。”于是,两人开始利用下班和周末时间合作开发一些小程序。经过几个星期的相处和了解,克里格终于被斯特罗姆说服了。他辞去了米宝的工作,并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申请到美国的工作签证。

不过,就在克里格正式开始上班的第一天,斯特罗姆却宣称Burbn可能撑不下去了,因为签到网站Foursquare的影响力太大了。他们不得不创建一个全新的东西,于是他们决定将Burbn转型为一项专注于照片发布的移动应用服务。“当时苹果手机刚刚问世,人们创造了一些非常酷的东西,而且出现了新的行为方式,”斯特罗姆说,“那是一个开创新型服务的机遇,我们要开发一种基于掌上电脑而不是台式电脑的社交网络。”

在两周的时间里,斯特罗姆和克里格这两位联合创始人在旧金山AT&T公园附近的多帕奇实验室(Dogpatch Labs)潜心钻研,开发出了一款他们称为“代号”(Codename)的照片应用。克里格负责研发可以安装在苹果系统上的软件,而斯特罗姆负责编写后端程序。这款应用的原型是具有社交和评论功能的苹果手机相机应用。他俩对创造出来的应用都不怎么兴奋,反而有一种挫败感,斯特罗姆觉得自己需要停下来喘口气了。

斯特罗姆在墨西哥加利福尼亚半岛(Baja California)的艺术家庄园租了一间便宜的房子,在那里休假一周。在沙滩散步时,他的女朋友妮科尔·许茨(Nicole Schuetz)提到,他们的一位好友在某个应用软件上发布的一张照片,风格令人十分难忘,不知道他是怎么拍摄的。斯特罗姆回答说,用了滤镜。突然,他回想起自己在佛罗伦萨用漏光大师拍照的经历。接下来的半天时间里,他躺在吊床上,旁边放着一瓶墨西哥莫德罗(Modelo)冰镇啤酒,在笔记本电脑上研究和设计第一款Instagram滤镜,也就是后来的X-Pro II。

回到旧金山后,他们很快就推出了新滤镜。其中,“Hefe”以斯特罗姆在设计这款软件时喝的小麦啤酒命名,“Toaster”以掘客(Digg)网站创始人凯文·罗斯(Kevin Rose)养的拉布拉多贵宾犬命名。他们将这款产品更名为Instagram,并将新应用程序推荐给了自己的朋友们——其中很多是在互联网科技行业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例如Twitter的创始人多西。朋友们开始把使用滤镜处理过的照片发布到社交网络上。Instagram声名鹊起。成功法则

Instagram能够让低像素的手机拍摄出一种具有浪漫怀旧气息的照片。在触屏手机上轻轻点击,一场平淡无奇的日落变成了具有热带风情的明信片;一辆旧自行车牵动了人们的思乡情怀;就连吃了一半的汉堡也承载了深刻的寓意。“想一想:如果Twitter或Tumblr上也有这种有趣的按钮,那会是怎样的情景呢?”斯特罗姆说,“以前的大多数照片应用要求太多,用户需要自己拍照、处理和上传。而Instagram告诉用户,让我们给你的照片加上一点神秘配方吧!”

掌握了秘密武器,斯特罗姆和克里格于2010年10月6日午夜,在苹果应用商店推出了Instagram。用户人数激增,两人赶紧跑到多帕奇实验室维护服务器的稳定性,以防止流量过大导致网站瘫痪。到了次日早上6时,Bits Blog和TechCrunch等媒体网站发布了这款新应用的产品介绍。服务器因为访问量太大、温度过高,都快要熔化了。斯特罗姆和克里格24小时都在工作,以确保该应用程序正常运行——在此期间,约有25 000名苹果手机用户下载了这款免费软件。“从那一天起,我们的生活彻底改变了。”斯特罗姆说。他们拜访了Quora网站创始人亚当· 德安杰洛,斯特罗姆是在斯坦福大学兄弟会派对上和扎克伯格一起认识他的。德安杰洛帮忙把Instagram服务器托管到亚马逊网站上,并扩展了这个平台。一个月后,Instagram就拥有了100万名用户。没过多久,斯特罗姆就坐在苹果公司主题演讲大会的第4排,看着苹果时任CEO史蒂夫·乔布斯在观众面前盛赞Instagram了。他们成功地将Instagram带到了互联网技术领域最大的舞台上。但是,随着用户数量呈百万级增加,保持Instagram服务器稳定运行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利用Facebook的资源做大Instagram

当斯特罗姆、克里格、两名早期员工乔希·里德尔(Josh Riedel)和沙耶内·斯维尼(Shayne Sweeney)在一家名为“传统”(Tradition)的酒吧聚会时,人们很容易忘记这几位穿着牛仔裤和休闲衬衫的、20多岁的年轻人运营着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技术公司。但当克里格发现,他拍摄的一张酒吧菜单照片连一个“赞”都没有时(他有177 000名粉丝,一般都是秒回、秒赞),他意识到服务器可能出了问题。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一个无线网络设备和几部苹果手机立即出现在摆满威士忌酒杯的桌子上。

克里格在笔记本电脑上检查源代码,而其他人则通过Facebook聊天工具与Instagram的工程师们交流。他们很快发现了漏洞,并立即着手进行修复。几分钟后,问题解决,设备全部被收走,他们又点了新一轮的酒。“这是我们的孩子,”斯特罗姆说,“它常常会令我们熬夜到很晚,一大早把我们叫醒。”公司规定,工程师必须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在生日派对、约会之夜和婚宴酒席上,工程师们能够随时亮出电脑。有一次,克里格正在一家农场餐厅吃饭,Instagram系统突然崩溃了。他发疯似的到处寻找无线网络,最后总算在一个养鸡场找到了能上网的地方。

2012年9月,当Instagram被Facebook收购后,服务器故障问题得到彻底解决。Instagram不断扩大的团队可以加入到扎克伯格建立的庞大网络架构中。斯特罗姆表示,收购协议是在他4月从英国度假回来后的疯狂的一周内签订的。在那个星期三,Instagram在第二轮融资中筹集到了5 000万美元,参与投资的风投公司包括格雷洛克风投公司、红杉资本和兴盛资本风投公司(Thrive Capital),这使得公司估值达到5亿美元。到了星期六,扎克伯格邀请斯特罗姆到他位于帕洛阿尔托的家中。这一次,斯特罗姆接受了扎克伯格的收购要约。而到了星期一,这笔价值10亿美元的交易(其中包括3亿美元的现金)成交了。

Facebook收购Instagram这家当时还没有开始盈利的公司,让很多媒体人大呼:“网络泡沫时代来临!”与此同时,一些业内人士窃窃私语:“这笔买卖划算!”“Instagram的价值远远超过这个数目。我认为Facebook捡了一个大便宜,”Quora网站创始人德安杰洛说,“对于Facebook来说,如果别的公司买下Instagram或者Instagram自我演变成社交网络,这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事实上,几乎人人都在用Instagram分享照片,你不可能让他们都转移到别的产品上去。它的社交网络已经形成,现在另起炉灶为时已晚。”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看来Facebook确实捡了一个大便宜。Instagram目前拥有2亿名活跃用户,对于扎克伯格来说,这也是Facebook打入移动市场最划算的方式。事实上,据硅谷相关人士推断,基于Facebook以往的收购案例,比如,30亿美元收购的快照软件Snapchat遭遇惨败,190亿美元收购的聊天软件WhatsApp和20亿美元收购的虚拟现实设备Oculus VR大获成功,到了2014年,独立发展的Instagram也可能达到10亿美元的市值。不过这一点,我们谁也说不准。

可以确定的是,斯特罗姆现在不仅十分富有,而且仍然掌控着自己联合创立的公司。扎克伯格收购的其他公司都很快被消化、吸收到了Facebook中,但与此不同的是,扎克伯格公开保证会让斯特罗姆独立运营Instagram。如今,斯特罗姆和克里格能够利用Facebook的资源去做大、做强Instagram,使之向着盈利的方向前行。他们的目标是:将Instagram从一个分享小狗和比萨照片的照片应用程序,转变成一家通过照片进行交流的媒体公司。“想象一下未来每一个拥有手机的人,都能够通过图片和其他媒体形式互相传递全球正在发生的事情,这该是多么强大的力量。”斯特罗姆说。在最好的情况下,Instagram将成为一个面向世界的、口袋大小的窗口,展示全球正在发生的事情,比如,叙利亚街头的抗议活动和超级碗(Super Bowl)赛场的花絮。“我认为,斯特罗姆和克里格遇到了有可能成为发明家爱迪生那样的机会,”兴盛资本风投公司投资人约书亚·库什纳(Joshua Kushner)说,“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你们在Instagram上可以看到世界各地实时发生的事情,这是改变世界的壮举。”

接下来,就是关于营收的问题。Facebook没有插手Instagram的营收模式,但Instagram已经赢得了不少大公司市场推广的关注,如喜力啤酒、奔驰汽车、奥利奥饼干和奢侈品牌阿玛尼。斯特罗姆2012年就预见到这种情况了:“我认为视觉表达更受广告商欢迎。如果你关注巴宝莉(Burberry)或香蕉共和国(Banana Republic)等品牌,你会发现它们的Instagram图片实际上就是广告,而且是非常美观的广告。现在,我们正专注于发展,但并非从广告商身上榨取利润。”

斯特罗姆对金钱淡漠,他现在仍然住在一居室的公寓里,享受着简朴的生活。有一天晚上,他和Instagram团队一起去旧金山要塞(Presidio)的军队保龄球馆为其中一名员工庆祝生日。4名员工和他一起挤进他在谷歌工作时购买的那辆黑色宝马2002二手车里。这辆车的GPS导航系统坏了,在经过金门大桥时还差点走错了方向。“我觉得,不一心想着赚钱,才能让你保持理智,因为从长远来看,总想着赚钱可能会令你变得疯狂。”这位身价4亿美元的富豪说。

2014年1月,《福布斯》杂志一年一度的“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出炉,年仅21岁、来自视频游戏界的帕尔默·拉奇(Palmer Luckey)赫然其中,不少读者对这位年轻人嗤之以鼻。拉奇刚到能够饮酒的年龄,他拥有一家还没有实现营收的公司和一个甚至没有成型的商业产品——只有一个产品原型,名字很古怪,叫作“虚拟现实眼镜”(Oculus Rift)。然而,不到三个月后,没有人会嘲笑拉奇了。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一次性支付了20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买下了Oculus VR——换句话说,拉奇发明的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加入了Facebook大家庭。然而,令拉奇取得如此革新性成就的关键不在于他的年龄,甚至也不是这种虚拟现实眼镜所具备的、能够改变我们看待世界方式的巨大潜力。事实上,正如《福布斯》杂志记者戴维·埃瓦尔特(David M. Ewalt)在报道中巧妙展示的那样,是因为拉奇能够通过优化其他人的工作成果,不花一分钱也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价值,随后,他又通过另外一群人来完成融资,却不用给予这些人任何股东权益。这一切,标志着开放源代码式的创业时代已经开启。间站“塞瓦斯托波尔”(Sevastopol)的货舱里一片漆黑,空

似乎有东西潜藏在此,令人毛骨悚然。我走在一堆板条箱中间,不由得停下来向四周张望。一阵动静让我的心“咯噔”一下,我告诉自己那只不过是滴水声,我不该感到害怕,因为这只是一个视频游戏——根据惊悚电影《异形:隔离》( Alien: Isolation)开发的同名游戏演示版。不过我头戴“虚拟现实眼镜”,这让一切变得栩栩如生。我的视野里充满了游戏场景,当我环顾四周时,全世界跟随我一起转动。这种感觉十分逼真,仿佛自己正在真实的空间站内游走,并且被跟踪电影主人公西格妮·韦弗(Sigourney Weaver)的异形跟踪。这种感觉还是挺吓人的。

接着又是一声响动,我扭头去看,只见走廊尽头一扇重重的防爆门被拉开。门后蜷缩着一个周身发出黑色光泽的、人形大小两足的异形,我一下子惊呆了,只见它站起身,一步步向我逼近,然后猛然抓住我,张开滴着涎水的嘴巴,朝着我的脸咬过来。

我不由自主地发出惊恐的尖叫声。从我身后传来“吃吃”的笑声——这次是在现实世界里,“虚拟现实眼镜”的发明者,21岁的帕尔默·拉奇一直在背后偷偷地看我玩游戏。“被异形吃掉了?”他哈哈大笑,“你才玩了这么一小会儿呢。”拉奇从小就想开发出这种游戏,不过那也不是很久之前。16岁时,他开始设计虚拟现实头戴设备,19岁成立了自己的公司Oculus VR。现在,拉奇终于到了能够合法饮酒的年龄,他把自己的公司以2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Facebook,尽管Oculus VR几乎没有创造任何营收,甚至还没有推出一款商业化产品。但是,扎克伯格一次性付清了这笔钱,他就像那只吞噬了我的异形一样充满好奇,仅仅是出于一个简单的原因:扎克伯格相信拉奇正在做之前几代科技人士付出努力但最终失败的工作,那就是把虚拟现实技术带给大众消费者。从失败的产品中发现新东西

拉奇进入虚拟现实的新世界和如今很多成功创业的故事差不多,那一条发展路径几乎已成定式——都是从加利福尼亚州的车库起家,只不过拉奇并非斯坦福大学或互联网公司出身。他是家中4个孩子中的老大,少年时代就沉迷于虚拟现实技术,父亲是加利福尼亚州长滩(Long Beach)的一名汽车推销员,母亲是家庭主妇。拉奇没有上学,而是在家接受教育,他把所有空闲时间都花在玩视频游戏和看科幻电影上。他最喜欢的游戏是《超时空之轮》(Chrono Trigger)和《007黄金眼》(GoldenEye 007),最喜欢的科幻电影大多是《黑客帝国》或者《割草者》(Lawnmower Man)这类高科技科幻片,这两种爱好把他引向同一条道路。“各种科幻题材都涉及虚拟现实,即使你本来对它没什么兴趣,但只要你是科幻迷,最终都会了解到很多关于虚拟现实的东西,”拉奇说,“我就是这样,我一直认为虚拟现实技术很酷,过去我认为它一定存在于秘密军事实验室或者其他什么地方。”科技界对于创造出一台可以带来身临其境感受的电脑显示器的最初设想,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虚拟现实原型相当简陋、粗笨并且昂贵,主要用于政府或空军飞行模拟器之类的军事用途。20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的兴起引起了人们对便携式小型头戴设备的期待,并出现了众多对虚拟世界发挥想象力的艺术作品,以美国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1984年出版的小说《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肇始,消费者对于科技的兴趣逐渐萌发;而随着1995年《非常特务》(Johnny Mnemonic)、《时空悍将》(Virtuosity)、《末世纪暴潮》(Strange Days)等十几部相关电影的推出,大众对虚拟现实科技的兴趣也达到了巅峰。

虽然电影票房大卖,但相关的产品却不见踪影。有时是因为成本过高而夭折:20世纪90年代初期,玩具公司孩之宝(Hasbro)至少花费了5 900万美元和三年多的时间开发了一款名为“家庭虚拟现实系统”(Home Virtual Reality System)的控制台和头戴设备,但该公司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产品。孩之宝公司首席财务官约翰·奥尼尔(John O’Neill)对美联社(Associated Press)表示,那款产品即使定价300美元估计也很难在市场上打开销路。

更为常见的是,技术问题导致虚拟现实设备裹足不前。1996年,任天堂(Nintendo)游戏公司推出售价180美元的视频游戏机“虚拟男孩”(Virtual Boy),但其宣称的三维图形效果令人大失所望。这款虚拟现实头戴设备的单色显示器分辨率极低,而且其高速震动的目镜导致使用者脖子酸痛、头晕目眩并且恶心反胃。任天堂只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