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9 22:11:01

点击下载

作者:罗勇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三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三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试读:

前言

高校辅导员是履行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都要求重视和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按要求配备专职辅导员,并且为辅导员提供了更多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晋升机会。北京、上海、海南、河北、湖北等许多省(市、区)以及部分高校纷纷探索建立了不同形式的辅导员职级晋升制度。高校辅导员队伍数量不断增加,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工作水平也不断提高,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正在形成。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直面一个问题,那就是目前我们离“三化”高水平辅导员队伍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但部分高校的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在以“教学和科研为主旋律”的大学校园里,学生工作往往被许多人视为“副业”“可有可无”,辅导员在某些人眼中总是低人一等,辅导员职业认同感低、岗位流动性大,离“职业化”的要求相去甚远。同时,辅导员的岗位边界也一直比较模糊。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进一步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范畴,逐步明晰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但实际情况是,只要涉及学生的问题,相关部门和老师都会找到辅导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窘况未得到实质改变,辅导员工作的“专业性”很难真正得到体现。此外,由于辅导员具有“教师”与“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承担教育、服务与管理的三重职责,从根本上决定了其工作质量“广而不深”“全而不精”。辅导员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工作强度大、生活节奏快,无法潜心钻研科研,大多没有突出的学术成果,与专任教师相比,评聘副教授、教授等专业技术职务难上加难,专家级辅导员寥寥无几;与专职管理人员相比,辅导员也不具优势,专职管理人员具有更多的行政管理经验和职务晋升机会。职业通道不畅,辅导员看不到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希望,希望转岗的人不在少数,严重影响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学术界和高校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辅导员队伍“三化”发展的对策和思路,取得了许多可供借鉴参考的成果和经验。2014年,重庆工商大学“‘三化’高水平辅导员团队建设”项目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支持,陆续开展实施了“五大计划”:一是辅导员素质提升计划,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提升计划、心理素质拓展计划、社会实践计划;二是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计划,包括辅导员岗前培训、辅导员校内专题培训、辅导员研修访学计划、辅导员校际交流计划、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等;三是辅导员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包括开展辅导员工作专项课题研究,资助出版系列学生工作研究文库等;四是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培育计划,主要资助富有特色和实效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改革项目,推动学生工作的创新,支持辅导员建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思政教育工作平台;五是辅导员名师计划,实施辅导员择优资助计划,给予相应的岗位补助。2016年,学校制定出台了《重庆工商大学专职辅导员职级聘任办法》,建立初级辅导员、中级辅导员、副高级辅导员、正高级辅导员职级晋升制度。通过系列举措,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团队凝聚力和职业认同感明显提升,辅导员自言“看到了职业发展的希望”,怨言少了,干劲足了。

为了进一步从理论上探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机制和路径以及从实践上总结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我们组织了几位一线学生工作教师成立课题组开展相关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编撰成书。此书由罗勇教授负责拟定写作提纲、修改、统稿和总纂,邵磊、谭文全、文敏、罗作勤共同撰写完成。

本书是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2015年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中心主任、重庆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孟东方教授,重庆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周航等领导和诸多学工同仁的指导、支持和帮助。本书参阅了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文献,得到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李特军编辑和李晓嵩编辑的帮助和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书中观点不深、不透,甚至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作者2017年4月第一章高校辅导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高校辅导员制度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黄埔军校的基层党代表制度,后基层党代表演变为政治指导员,但真正意义上的高校辅导员制度直至1953年才在清华大学最终确立。从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来看,高校辅导员制度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为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是随着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教育制度的产生而逐渐改革和发展起来的,大体经历了政治指导员、政治辅导员、高校辅导员三个阶段。第一节高校辅导员制度的产生

高校辅导员制度最早的萌芽是黄埔军校的党代表,后在周恩来的主持下发展为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大创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对军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创新。黄埔军校建立后,一开始就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1924年10月,周恩来到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副主任,11月担任政治部主任,开始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制度。1927年,周恩来等人领导南昌起义后,我党部队中开始设置政治指导员,“三湾改编”中延续“党代表”制度,到达陕北后,抗日军政大学里开始设置政治委员、政治协理员、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制度逐步完善。这对于加强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提高军队战斗力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政治指导员制度的建立和推广运用,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验。一、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前身(一)黄埔军校的政治指导员

第一次国内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建立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派周恩来、聂荣臻等多名同志到黄埔军校担任政治教官,出任政治部领导职务。政治部专司学校政治教育训练事宜,下设立总务科、宣传科和党务科,其中党务科配备了政治指导员若干名,其主要任务是教授学员政治理论,掌握学员的思想政治动态。周恩来在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期间,还专门制定了《黄埔本校政治部政治指导员条例》,该条例第二条规定了政治指导员的主要职权。其中第七点“主持政治讨论会与政治工作实习事务,考核其成绩”中明确了政治指导员的主要职责。政治指导员的设立,为部队培养合格的军事人才提供了必要的组织保障和政治保障。后来,周恩来还将黄埔军校政治指导员制度应用到部队建设上,亲自主持制定了《国民革命军党代表条例》, “在军队中创造性地建立了党代表制,使军队面貌焕然一新”。该条例规定:“党代表为军队中党部之指导人,并施行各种政治文化工作。”(二)南昌起义中的政治指导员

第一次国内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为了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在南昌起义爆发前夕,党在起义部队中首先建立了各级党组织。当时的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前敌委员会在各军、师设党代表和政治部,在各团、营、连设政治指导员。党代表与政治指导员均要求由共产党员中工作能力强且政治素质高的人员担任。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培育了一批德才兼备的政治指导员,通过他们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大提高了部队的作战能力。党代表和政治指导员在南昌起义的军队中的设置是共产党加强军队领导的重要措施,也是政治指导员制度在人民军队中的最初尝试。(三)“三湾改编”的党代表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周恩来、朱德、贺龙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同年秋天,毛泽东发动了秋收起义,但在当时的敌我力量悬殊的形势下,毛泽东作出果断的决定,断然放弃了攻打长沙的计划,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永新县的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其主要内容是:第一,整编部队,把原来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缩编为一个团,下辖两个营十个连,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二,党组织建立在连上,设立党代表制度,排有党小组,班有党员;营、团以上有党委,全军由毛泽东领导前委,从而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第三,连队建立士兵委员会的民主制度,实行官兵平等、经济公平,破除旧军队雇佣关系,并初步酝酿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湾改编”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三湾改编”初步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三湾改编”为党以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时,军队中的党代表履行的实际职责就是政治指导员的工作职责内容。1929年之后,红军中连以上的党代表发生了名称上的变化,统一改为政治委员,即通常所称的“政委”。1931年后,政治委员改称为政治指导员。(四)抗日战争时期红军大学的政治指导员

1933年,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中国工农红军大学,该大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军事干部。红军大学经过两次名称的变化,先改为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后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生管理按照部队编制管理模式,实行军事化管理模式。学生编成若干大队,大队设立政治委员。大队下面设立若干支队,支队配有政治协理员;支队下面设立若干中队,中队配有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全面负责基层中队学员的思想政治、学习生活以及身体健康等工作,是学校对学员进行教育教学的得力助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自己的大学首次建立政治指导员制度,因此有的学者认为高校辅导员制度最早可追溯到1933年。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拥有一批政治素质高、作风过硬和善于做战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干部,而活跃在基层的政工干部就是政治辅导员。他们善于运用诸如忆苦思甜教育、形势教育等各种方法教育战士。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虽然经过了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名称改变,但是军队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一直抓得很紧,政治指导员的职责也没有改变,从而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政治指导员制度。毛泽东曾指出:“党代表制度,经验证明,不能废除。特别是在连一级,因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党代表更为重要。”政治指导员制度对于中国共产党加强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起到了重要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作用,它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不可忽视的基础作用。这项制度的建立对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高校的教职工及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经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个时期的政治指导员制度就是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前身。二、高校辅导员制度的产生(一)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产生的原因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原因。

1.高校辅导员制度是特殊国情下的政治要求的产物

新中国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00多年的战乱刚刚结束,国民经济完全崩溃,人口5亿多人,农民占总人口的90%,文盲半文盲占绝大部分,教育水平极其低下;农业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工业基础薄弱,几乎没有一个像样的工厂;人民刚从水深火热、饥寒交迫的生活中走过来。可以说,新中国是百废待兴。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事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大批社会急需人才与政治干部,这时政治辅导员就被提了出来。

2.当时的高校急需一批政治辅导员

刚刚建立起来的新中国,绝大多数高校是从国民政府手中接管过来的,其教育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制度,高校里的教职工中有一部分人存在封建主义思想,也有一部分人有腐朽的资本主义思想,这些人都需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而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地主、商人、资本家、官僚之家的子弟,他们更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教育。因此,为了加强对刚接收高校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开始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且工作能力强的师生充实到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去。

3.时代对于大学生人格养成及其能力素质要求是高校辅导员制度产生的重要原因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校园生活管理方面,承担起了全面思想教育的启蒙者、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的双重角色。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塑造、人格培养、能力奠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高校辅导员充当了大学生走向成熟、走向社会的一个引路人的角色。因此,从功能主义角度分析而言,高校辅导员不仅在行为主义方面扮演了管理者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精神层面发挥了指向标的作用。倘若高校缺乏一支专业、严谨的辅导员队伍,那么学生的思想教育及其行为管理工作都将受到重大影响。

4.立足我国高校实际,广泛运用苏联的先进经验,催生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

例如,清华大学继承党在“白区”爱国学生运动的优良传统,在学生中培养“双肩挑”的干部,让他们在学生时期就承担政治辅导员、组织社团等社会工作。同时,清华大学借鉴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纳入正式教育计划,作为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必不可少的理论教育。(二)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产生

新中国成立后,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残余势力的斗争还在继续,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开始上升,国内阶级矛盾非常复杂。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刚刚执政的党,能否领导意识形态工作,不仅关系到新生的人民政权是否稳固,而且关系到自己的执政地位是否巩固。1951年10月,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要求各类学校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1951年11月,政务院批准了教育部《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的报告》。该报告明确提出“为了加强全国工学院的政治思想教育的领导,各工学院有准备地试行政治辅导员制度,设立专人担任各级政治辅导员,主持政治学习思想改造工作”。第一次从政府层面提出了“高校政治辅导员”,为高校配备政治辅导员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1952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该指示明确规定,在高等学校设立政治工作机构——政治辅导处;政治辅导处配备一定数量的政治辅导员。该指示还对政治辅导员的职责进行了规定:政治辅导员的主要任务是“在政治辅导处主任领导下,辅导一系或几系学生的政治学习和社会活动,组织推动教职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和社会活动”。同年12月,时任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提出建立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1953年4月3日,清华大学在向教育部、人事部的请示报告中写道:“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并减少学生中党团骨干的社会工作及政务院规定的每周6小时的限度,我们拟根据1952年政务院批准的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决议设立政治辅导员制度。”“具体做法:拟选学习成绩优良,觉悟较高的党团员担任辅导员,其学习年限延长一年,学科则相应减少,每周进行24小时工作,这样,并可培养辅导员成为比一般学生具有更高政治质量及业务水平的干部。由于今后政治工作必须密切结合学习进行,辅导员由于具有一定业务水平,及其在学习上的模范作用,对展开工作会是有很大便利的。”经教育部和人事部批准,清华大学于1953年建立了政治辅导员处,并在各系三年级学生中挑选了25名学习优秀、政治觉悟高且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党员,担任了首批学生政治辅导员。接着,全国各省、市、区的高校陆续建立了政治辅导员制度。于是,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就正式产生了。

高校辅导员制度产生至今已有60余年了,其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和锻炼了大批品学兼优的各类人才,为党和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高校辅导员制度,培养了众多具有较高政治素养和科技文化水平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锻炼了一大批政治干部,使他们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领导力量乃至领导核心。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于1964—1968年在清华大学学习、工作期间就担任过政治辅导员工作。第二节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

经过60多年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制度已发展成为目前我国高校一项基本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然而,对于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学术界则见仁见智。例如,有的学者认为,我国辅导员制度发展经历了萌芽、初创、确立、低潮、恢复、专业化和职业化七个发展阶段;有的学者认为,从民主革命时期抗日军政大学设立政治指导员制度,到如今高校辅导员逐步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我国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经历了萌芽、创建、挫折与恢复、发展、改革创新五个阶段。综合分析多方观点,我们认为,除萌芽阶段以外,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创建阶段、发展受挫和恢复阶段、全面发展和创新完善阶段。一、创建阶段(1949—1965年)

1951年11月,教育部提出“为了加强全国工学院的思想教育的领导,各工学院有准备地试行政治辅导员制度”。1952年,政务院批准的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决定设立政治辅导员制度,政治辅导员制度第一次被正式提出。1953年,清华大学经高等教育部、人事部批准,设立学生政治辅导员,标志着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高校辅导员制度正式建立。

1961年9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通过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对高等学校政治教育的任务、内容、原则、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指出了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正确处理红与专的关系”“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二年级设置政治辅导员或者班主任,从专职的党政干部、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师中挑选有一定政治工作经验的人担任。同时,要逐步培养和配备一批专职的政治辅导员。”中共中央文件首次正式提出要在高等学校设置专职政治辅导员,这为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建设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64年6月,中共中央批准了高等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政治工作和建立政治工作机构试点问题的报告》。该报告提出,在高等教育部和直属高校设立政治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被确定为高等学校设立政治部的试点学校。该报告还进一步提出了“在二、三年级内配齐班级的政治工作干部,其编制为平均每100个学生至少配备一人;干部来源主要从高校毕业生中选留解决”。1965年3月,高等教育部政治部通知各直属高校迅速建立政治部,大力充实政治工作队伍,并且对于编制、干部来源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同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该条例以法规的形式对政治辅导员的地位、作用和学生工作等一系列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标志着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初步确立,而这支队伍的建设,对于稳定当时高校内学生的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至此,全国各类高校普遍推广开来,进而逐步建立了政治辅导员制度。二、发展受挫和恢复阶段(1966—1989年)(一)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是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受挫阶段

在“四人帮”极左思潮干扰和破坏以及读书无用论影响下,曾出现张铁生交白卷读大学的怪现象,中国高等教育受到严重冲击,一度瘫痪。各高校派系斗争此起彼伏,学校党组织被冲垮,大学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受遭到史无前例的灾难性破坏,思想政治工作不得不中断,致使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挫折。“四人帮”批判高校辅导员制度是学校为了推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高校许多政治辅导员被批斗,甚至被戴上高帽子游街,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辅导员受到打击,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挫折。“文化大革命”后期,工农兵学员入学,政治条件优秀的青年教师与学生干部成为高校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但是仍然受“左”倾思想路线的影响,当时的政治辅导员一定程度上成为“左”倾路线的“跳梁小丑”,给学生思想工作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因此,这个时期的政治辅导员制度形同虚设。(二)恢复阶段(1977—1989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特别是1978年年底召开了具有转折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的伟大的科学决策。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随着197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逐步重新确立起来。同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恢复了统一高考的制度,教育部《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出台试行。该条例草案第八章“思想政治工作”中明确规定:“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二年级设政治辅导员或者班主任,从专职的党政干部、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师中挑选有一定政治工作经验的人担任。”“政治辅导员都要既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坚持业务学习,有条件的要坚持半脱产,担任一部分教学任务。政治辅导员可以适当轮换。”这对高校辅导员政治制度的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80年4月,教育部与团中央共同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建立一支坚强的、有战斗力的政治工作队伍。不仅专职、兼职的政工干部要做思想政治工作,业务课教师也要做思想政治工作,特别要注意发挥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师和各科骨干教师的作用。”该意见要求:“各校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或班主任制度。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应从政治、业务都好的毕业生中选留或从教师中选任。他们要既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坚持业务学习,有的还要担负一部分教学任务。学校领导要从政治上和业务上关心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落实政治学习和业务进修计划。兼职政工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应该作为考核、提职提级的重要条件之一。各高校可根据情况,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政工干部队伍,以利于积累经验,改进工作;有的兼职政工干部,可依照本人的情况,工作几年以后进行轮换,并给予半年、一年或一年以上的脱产进修时间。”该意见特别指出:“高等学校的学生政治工作干部,既是党的政治工作队伍的一部分,又是师资队伍的一部分,担负着全面培养学生的重要任务。他们和教学人员一样,都是办好高等学校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因此,高校政治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的定位以制度形式正式予以明确下来。

1981年7月,教育部下发《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有一支又红又专、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队伍。要选拔政治觉悟高、作风好,具有一定思想理论水平、政治工作能力的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干部、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从思想政治工作。在第一线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辅导员,可按120名左右学生配备一名。”“中青年教师要积极并努力做好班主任或兼职政治辅导员工作。要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绩,列为教师考核、晋级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兼任辅导员期间,要保证有一半左右时间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自此,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能不再停留在政治工作上,开始逐步向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扩展。

1987年5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强调“要重视大学生专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同年,教育部根据此决定,发布了《关于加强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包括政治辅导员群体在内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目标、原则、内容等问题进行了具体规划。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培养相配套,20世纪80年代末,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点在全国各大高校陆续建立。这为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提供了学科专业方面的保障。这样,高校辅导员制度在全国高校迅速恢复起来。三、全面发展和创新完善阶段(1990年至今)(一)全面发展时期(1990—2004年)

与高校辅导员制度相关的国家层面的各种会议的召开、相关文件的不断出台,极大地推动了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全面发展。

1990年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总结吸收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教训,及时纠正了某些错误倾向,强调“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并于1994年6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就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及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提出了指导意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淡化了“政工干部”这个概念,强化了“德育队伍”的概念,强调“重视和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高等学校要建设好一支以精干的专职人员为骨干、专兼职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1993年8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及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阶段,进一步加强包括专兼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做出了部署。

1994年9月,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党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科研和学科建设”“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强建设,把德育重大问题研究项目列入国家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要培养和造就一批德育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和理论家”。《意见》还要求“要优化队伍结构,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德育队伍”“要积极开展各种培训工作,提高队伍素质”“要完善德育队伍的职务系列”“积极支持和发展双肩挑的制度”。与此同时,《意见》对德育队伍的工作内容进一步细化:“德育工作要与关心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与加强管理相结合。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1995年1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大纲中明确了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构成,“包括学生专职政工人员、两课教师和众多的兼做德育工作的业务课教师和党政干部”“学生专职政工人员与学生人数的比例大体掌握在1 ∶ 120~1 ∶ 150”。该大纲提出,辅导员是专职政工人员的组成部分,“德育专职人员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这支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和教授”。该大纲还专门提出,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辅导员和班主任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协调者,要深入学生,搞好班集体、宿舍和年级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做好深入细致的个别思想工作;加强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咨询与指导;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密切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争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良好配合。至此,高校辅导员的概念和工作职责基本上明确了。

1999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强调“对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关心和培养,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对做出突出成绩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根据各个高校的具体情况,有的高校从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党员研究生、高年级大学生中选拔配备班主任、辅导员或导师,有的高校采取了“保送研究生或者研究生保留学籍”的形式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有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2000年6月,中共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江泽民在谈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时指出:“必须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要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要充实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部门,优化政工干部队伍的结构。这要作为一件大事抓紧去做。”同年7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可行性意见。

党中央在十多年时间里,逐步认识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意义,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教育部随之采取措施的力度不断加大,全国各高校纷纷响应,中国人民大学在1991年率先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科博士点。此后,一批批相关硕士点、博士点在全国高校相继建立,为高校辅导员和思想政治工作干部专业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学科支撑和培训基础。于是,高校辅导员制度在高校中全面发展起来。(二)创新完善阶段(2004年至今)

面对外部环境对高校辅导员制度提出的新一轮挑战,高校必须进一步巩固高校辅导员制度,创新辅导员工作制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赋予这一制度新的生命与内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大学生的教育与成长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大环境。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又称“中央16号文件”)。文件全面指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明确将辅导员定位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和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文件还针对辅导员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制度做了进一步明确的规定。纲领性的“中央16号文件”推动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加快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步伐。

为落实“中央16号文件”的精神,2005年1月17~18日,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李长春等做了重要讲话。李长春在讲话中指出,辅导员和班主任“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学生朝夕相处,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对学生成长成才影响很大,其作用不可替代。要像重视业务骨干的选拔培养那样重视辅导员、班主任的选拔培养,像关心教学业务骨干的成长那样关心辅导员、班主任的成长”。

2005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该意见指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这是在教育部门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遵循“职业化”的发展方向。

2006年4月27~28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高校辅导员建设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教育部专门部署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强调要与时俱进,明确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工作定位和素质要求,明确了辅导员具有教师和行政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强调要采取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教育部党组书记兼部长周济做主题报告《切实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006年7月,教育部下发《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24号),首次以政策性法规的形式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与职责、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发展、考核与管理做出了明确的要求与规定。至此,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进入到了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崭新时期。随后,教育部办公厅发布《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这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加强了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建立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为辅导员队伍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2007年年初和2008年年底,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自查工作的通知》,并在部分省、市、区组织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项督查工作。同时,与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性、社会性团体也相继成立。至此,高校辅导员队伍高起点、重质量的选配机制,高标准、重素质的培养机制,高要求、重实效的管理机制,高水平、重激励的发展机制以及促进辅导员队伍成长的良好环境氛围初步形成,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蓬勃发展。

2014年3月,为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以下简称《能力标准》),要求各地教育部门、高等学校要把贯彻落实《能力标准》作为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和举措,精心组织实施。

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中央16号文件”下发以来,中央各部门、各地区、各高校深刻认识到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组织领导,制定政策措施,落实责任分工,建立起一套辅导员选拔、培养、激励、保障的体制机制,使辅导员工作条件、发展空间、待遇保障不断改善,辅导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日趋合理,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不断加强。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拓展选拔视野,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励机制,整体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同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以下简称“中央31号文件”),提出高校要按师生比不低于200人的比例设置辅导员岗。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探索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办法和保障激励机制,实行职务(职称)评审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中央31号文件”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十余年来,全国高校专职辅导员从2004年的4万多人增加到现在的13万余人。以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为代表的一批优秀辅导员不断涌现,他们辛勤耕耘,无怨无悔,赢得了广大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辅导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决贯彻中央精神,在一系列重点时期、重大活动、重要事件中,表现出良好的政治素质、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成为让党放心、受学生欢迎的重要育人力量。实践证明,高校设立政治辅导员是一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其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当前,各种新兴技术与理念尤其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让普通人有了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宽带网络速度大幅提升、移动通信终端广泛普及、生产管理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众筹等新的商业形态的产生,有助于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分享机制,这为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人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拳脚的平台。当今的大学生就是这样一群有理想、有梦想的时代创造者,而高校辅导员就是他们创业创新路上的引路人。在“中央31号文件”中,多次提到了“创新”,特别是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强化社会实践育人,在服务引导中加强思想教育,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最终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此,辅导员也需要创新,与之相适应的辅导员制度更需要创新和进一步完善。

总之,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章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与职业能力自清华大学率先建立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以来,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革不断发生变化。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等文件为我们明确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提供了制度依据。在新形势下,科学定位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内涵,明确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边界和职业能力要求,对于发挥好高校辅导员的积极作用,做好高校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节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内涵被赋予不同的内容,其称谓从“政治辅导员”到“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再到“高校辅导员”的改变,直接反映了其角色定位的变化。从“政治领路人”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再到“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不断拓宽。一、辅导员角色内涵的历史演变(一)“政治辅导员”角色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经济等各方面事业都处于亟待发展状态。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政治教育,在研究苏联的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教育部在《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地试行整治工作制度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在高校设立政治工作机构——政治辅导处,设辅导员若干人。1953年,清华大学率先实施“政治辅导员制度”。此时的辅导员角色带有浓郁的政治色彩,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这一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思想尤为重要,因此政治辅导员制度对于稳定知识阶层的思想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为了进一步凸显辅导员的政治角色,教育部于1965年专门制定了《关于辅导员工作条例》,以法规的形式将高校辅导员作为“政治领路人”的社会角色、工作性质予以明确,同时要求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以政治建设为首要任务,将党和国家的指示与方针明确、迅速传递给大学生,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防止出现偏差。因此,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内涵从创建之初就烙下了“政治领路人”的深深印痕,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政治角色为稳定政权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二)“政治领路人”与“思想教育者”角色并重时期

1980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求辅导员和班主任既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坚持学习,有的还要担任一定的教学工作”。此后,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内涵被赋予新的内容,既继承前一时期的“政治领路人”的角色内涵,同时又赋予了“思想教育者”的角色意义,政治角色和思想角色并重。在这一时期,教育部开始思考对高校辅导员的继续培养,设立了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来培养职业化的辅导员,高校辅导员也有了专门的工作队伍,一改之前仅仅依靠高年级的学生或专业教师作为兼职辅导员的状况。不过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高校辅导员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加之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已有的高校辅导员远远不够社会发展和高校教育的需要。因此,这一时期兼职辅导员仍存在于高校内,而且这种管理模式发展至今在很多高校都依然存在。在这一时期,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也要承担“政治领路人”角色,为国家的“政治”服务,其角色内涵是“政治领路人”与“思想教育者”并重。基于此,1998年出版的《教育大词典》中把辅导员扮演的角色定义为:“在我国高校中专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其基本任务是根据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生思想发展规律,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三)思想政治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多重身份角色时期

2000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将辅导员角色定义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高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中央16号文件”提出“辅导员是高大学生思想上的指路人,生活上的贴心人,学习上的指导者和心理上的疏导者”。2006年,教育部24号令更是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中央31号文件”指出,包括高校辅导员在内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要纳入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以上文件表明,在这一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内涵首先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在以服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体现出来。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在针对大学生的日常工作中,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管理者,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高校辅导员还有为学生服务的身份,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除了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之外,还需要将服务者的精神体现出来,寓教育于服务,让学生乐意接受。

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辅导员就从最开始的“政治引路人”到“思想政治教育者”,再到集思想教育、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角色。这种角色内涵伴随着大学生的主体需要不断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并且这种管理和服务的比重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改变而不断改变;同时,从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上,也充分体现了时代的变迁性。二、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社会角色是指处于某一社会地位的人按照社会规范要求而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的集合体,是社会地位外在的、动态的表现形式,也是社会对处于某种社会地位的人的具体的规范要求。任何一个社会角色的扮演通常要经过角色期望、角色认知和角色实践三个阶段。(一)新时期对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期望

角色期望是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当人们在承担了某一社会角色时,首先遇到的就是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对于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而言,其角色期望是指高校和学生对“高校辅导员”应该扮演何种角色所预期的想象。

1.高等教育对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期望

根据“中央16号文件”的精神,高等教育要求高校辅导员从思想上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生中开展马克思基本理论的“三观”教育。同时,教育部2006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领导者,因此就需要辅导员以人为本,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成长历程的引导者、心灵的关爱者和教育管理的研究者。通过高校辅导员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道德观念。此外,我国高等教育大力提倡开展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在这样的角色期待下,高等教育就要求辅导员不断加强学习,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以便能够从德、智、体、美、劳全方位教育、引导大学生。

2.学校、学生对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期望

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承担着日常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与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管理工作的直接负责人。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处于一个“关键点”位置,这必然要求辅导员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引导、生活关心、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还要紧抓班级建设和管理、寝室文化建设、特困生甄别与帮扶,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关注、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学风的建设等。此外,还要落实好家校沟通制度、专任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制度,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为大学生的成长形成合力。

对学生而言,他们不仅希望辅导员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予以自己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同时更期望辅导员能够给予自己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期望得到学习方面的指导,期望得到身心健康的关心和帮助,期望得到就业与创业方面的指导,还期望辅导员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大学生权益等。虽然辅导员不是万能的,但是在学生的心目中辅导员却是值得依靠和信任的,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寻求帮助的第一人。这种信任和依靠就使得辅导员的责任心不断加强,也促使辅导员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才能做到不辜负学生的信任和依靠。(二)当前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认知

社会角色的认知是指根据社会与角色的要求而做出的一种对角色的认知活动。高校辅导员作为社会成员的一分子,有其特有的角色要求,在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就需要按照这一角色的要求开展活动,同时也要正确认识自己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应该发挥的作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对辅导员的职业定义是: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因此,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认知(定位)具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1.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198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把高校辅导员定位为“既是党的政治工作队伍的一部分,也是师资队伍的一部分”。高校辅导员不仅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在实际工作中,他们的言行举止、做事方式都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他们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联系,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高校辅导员也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和帮助者,他们既要从专业的教师角度指导和帮助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对学生的具体事务进行帮助和指导,也要通过班级建设、学业指导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学会学习、热爱生活、健康成长。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不同于专业课教师,辅导员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各种场合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除了日常开展主题班会教育、谈心谈话活动,还可以通过一些德育课程的教学工作来完成。例如,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等公共课,很多高校就交给辅导员来进行教学,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既让辅导员找到做一名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对自我角色有了进一步清晰的定位,也让辅导员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

2.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需要辅导员在学生中经常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央16号文件”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二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三是以爱国主义为重点,深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四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越来越受到关注,其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被寄予很高的期望。但是由于社会转型期的影响和大学的不断扩招导致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同时也由于90后的大学生个性化越来越明显,因此目前的大学生群体不仅在文化水平上有较大差异,道德素质也是差强人意,而且面对说教他们表现出来的是不耐烦和不愿意接受。面对这样的状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骨干力量,辅导员的责任更加重大,他们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让学生乐于接受其开展的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同时还要鼓励大学们承担起建设国家的重任,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理服人、有理有据,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有效性。

同时,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专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在平时的工作中发挥思想政治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外,还应该通过自己严谨的态度、公正的工作方式让大学生接受和认可,并发挥自身的表率和示范作用。这就需要辅导员在开展工作的同时严于律己、恪尽职守,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进步,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在思想上实事求是,勇于承担责任,带动学生共同进步,善于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对工作认真负责,注重工作效率,有针对性地、多样化地开展工作,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严格遵纪守法,不做违背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的事情,不以权谋私,不败坏教师形象。对学生而言,大学四年都由辅导员陪伴其成长,辅导员是与他们接触最多、接触时间最长的大学老师,辅导员的言传身教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留下深刻的烙印。正可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因此,辅导员就更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表率,要敢于对学生说“向我看齐,以我为榜样”,在实际行动中以身作则,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修养的提升,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和服务者

高校辅导员还是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当前,大部分大学生为90后,并且多为独生子女,很多学生从小处于比较优越的环境中,受到家长和学校的呵护,自理能力较差,独立性不强,缺乏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需要辅导员更多地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其帮助和关心。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只有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适应不断变革的时代,满足社会的需要,也才能让大学生们获取更多、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机会,不至于从大学一毕业就无所适从。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适当的管理和服务,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要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督促学生完成本专业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大赛;要做好沟通和桥梁作用,搭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桥梁,搭建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要通过管理和服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学生日常事务的规范化管理,寓管理于服务,切实想学生之所想,对学生的具体事务予以管理和服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