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窗外的风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8 11:09:44

点击下载

作者:邱华栋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飘窗外的风景

飘窗外的风景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飘窗外的风景/邱华栋著.—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8.2

ISBN 978-7-5473-1246-9

Ⅰ. ①飘… Ⅱ. ①邱… Ⅲ. ①书评-中国-现代-选集②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Ⅳ. ①G236②I267.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002829号飘窗外的风景出版发行:东方出版中心地  址:上海市仙霞路345号电  话:(021)62417400邮政编码:200336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印  刷:昆山市亭林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开  本:890×1240毫米 1/32字  数:213千字印  张:9.5版  次:2018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ISBN 978-7-5473-1246-9定  价:45.00元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东方出版中心邮购部 电话:(021)52069798《飘窗》内的风景——读刘心武长篇小说新作《飘窗》

我很佩服刘心武的创造力,他从事写作40多年以来,创作从未停歇、衰减,无论是小说、非虚构、散文创作,还是《红楼梦》研究,他总是能爆出冷门和热闹,掀起话题和争议。他72岁的时候又拿出来一部长篇小说《飘窗》,写得很时尚、潮流和当下,让我惊艳,让我目瞪口呆、钦佩不已。“飘窗”是一个建筑名词,指的是室内有一个类似阳台但是又全封闭的空间,从那里可以看见外面的风景而又带有隐蔽性。由此可见这本书意在飘窗外的社会风景。

此前,刘心武出版的长篇作品有:长篇小说“三楼系列”之《钟鼓楼》、《四牌楼》、《栖凤楼》,长篇小说《风过耳》、《无尽的长廊》,长篇非虚构《树与林同在》,以及长篇续书《刘心武续红楼梦》。可以看出来他的长篇作品在题材、文体和关注点上,跨度都很大。“三楼系列”是刘心武的北京民俗现实主义和地域文化小说,其中的《钟鼓楼》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如今,每年都还能印几万册,而《树与林同在》则以非虚构的手法,聚焦于一个非常普通的北京市民的人生命运,写出了树的命运是如何在林的环境中被制约和改变的。而刘心武对《红楼梦》的热爱和解读,我们从央视的“百家讲坛”和他的著作中已经领略了,这并不能够妨碍他写出了一部《红楼梦》续书,再度引发了人们对《红楼梦》的高度关注和阅读热潮。可见,刘心武的几部长篇作品跨度很大,而贯穿其创作的主线,是社会世相描摹、知识分子自我批判和对当下社会的人道关怀三大着眼点。

这部《飘窗》,算起来,是他的第八部长篇作品了。小说的篇幅不大,只有17万字,但容量不小,是他从“飘窗”往外面看到的中国当代世相纷呈的精心之作。这一次,他把目光从北京的胡同、社区,转移到了街面、酒店、会所和室内。而且,从人物塑造上说,他塑造出活生生、很当下、接地气的人物,有名有姓的就有几十个,这些人物在刘心武以往的作品中很少出现,都是这些年甚至就是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才出现的人物,那么的逼真和具体。这些人以出场时间为序,主要有:庞奇,一个黑白两道通吃的商人麻爷的高级保镖,也是《飘窗》中最主要的贯穿式的人物。糖姐(唐淑仪),是一个歌厅妈咪,她的歌厅是这部小说主要人物的活动场景。薇阿,歌厅小姐、准妈咪,与庞奇等多人有纠葛。叶先生,台湾商人,是歌厅的常客。雷二锋,麻爷的保镖。麻爷这个角色,则是难以弄清楚的社会强人,让我看,有点像是四川的黑社会头子刘汉和某个地产商的混合体,而小说中有一个知识分子角色,薛去疾,他是退休高级工程师,也是本书最重要的人物,他和庞奇、麻爷等人的纠葛与交集,构成了这部小说最主要的情节。

小说中,薛去疾的老伴在美国,儿子薛恳先在美国学习,后回国创业,他的妻子梅菲在美国,不愿意回来。由此引发了薛恳在国内创业,结果资不抵债,不得不抵押了薛去疾的房子,薛去疾又去求麻爷帮忙解决抵押贷款问题,涉及了金钱,知识分子的尊严和斯文顿时扫地。薛去疾平时给麻爷的保镖庞奇谈起文化知识、名著名篇、仁义道德的时候,是道貌岸然的,口若悬河的,也是崇高伟岸的。但是,因为那么一点金钱,却给庞奇内心里看不起的老大麻爷磕头,导致庞奇的信念瞬间崩溃,最后,庞奇愤怒地砍了薛去疾一刀。小说中的薛去疾不知死活。不知道怎么,这个薛去疾的形象,让我琢磨着,简直就是刘心武对自我的知识分子形象的一种自省、批判和嘲讽,也就是说,薛去疾就是刘心武,就是他内心里的另外一个自我,这一次,刘心武是冲自己下刀子了,这可够狠的!

而且,这部小说大有看头的地方在于,它塑造出很多高低错落、各不一样的芸芸众生的个体形象,他们是:卖水果的顺顺、原来扫大街的顺顺媳妇、从台湾去美国定居的商人林倍谦、报告文学作家夏家骏、麻爷的保镖“东北虎”、两个原少林和尚、三个退伍特种兵、四个“蒙古野狼”,还有收购倒卖旧电器、制作假证件的犯罪嫌疑人,以及文嫂——她姓赵,是个大嗓门的四川妇女,干家政小时工,她的丈夫是个油漆工。此外,小说中还出现了当年的造反派、现在的落魄者何海山,他是“文革”中的何司令,眼下以新左派面目借尸还魂。而电工小潘是一个同性恋,差点把薛去疾诱奸了。主要人物庞奇的很多家人,构成了一条副线。他的弟弟是农民,叔叔在县城开武馆,教授岳家拳,庞奇过去的未婚妻姿霞是个农村妇女,也来到了城市里,一度在歌厅当清洁工,其他还有歌厅小姐瑞瑞、楼盘门口的保安、某区的城管头儿等人物,构成了环状的、十分紧密的人物关系。

小说中还出现了归国的前流亡诗人尼罗、学者覃乘行等角色,形成了几个层面,互相紧密地咬合在一起。这些人物如同走马灯一样,在一个叫“红泥街”的地方来来往往,构成了红尘万丈的世相和你中有我、我来你往的关系,也就是当下的全景象,是刘心武从“飘窗”里看到的一切。

由此可以看出,刘心武对时代变迁的敏感。他不像某些写作资源枯竭的作家那样,只能以新闻作为写作素材,或者迎合国际出版商,以“国际橱窗”式的方法,符号化地展示当下复杂的中国社会现实,那样的写作是没有深入中国人的内里和内心去的写作,呈现的就是表面,在消费复杂现实的同时,也消解了自身的文学价值,必然是失败的。而刘心武显然能够跨越这个陷阱,将“飘窗”这样一个窥探世界的窗口限定在一定的视域之内,并且将活跃的、无比复杂的中国现实,做了具有时代意义的展示。他将作家的同情、悲悯、批判及和解的愿望,都埋藏在人物形象的背后,有着一份博大、深厚的关怀之情。

这部小说的地理环境“红泥街”,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看似北京某个胡同里巷,却与刘心武过去的那些地名明确的小说,比如“钟鼓楼”、“四牌楼”、“栖凤楼”等不一样,红泥街,完全可以是中国任何一座大中城市的街道,而这条街道上的风景都是相似的,就是当代的中国风景而已。等于刘心武为了写这部小说,特地搭建了“红泥街”这样一个布景地,然后,尽情演绎他笔下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

另外,这部小说在写法上,有着中国传统小说和现代西方小说技巧结合的特点。小说从头到尾都在不断地出现着新的人物,添加、纠葛到旧有的人物关系当中。这样的写法,在《金瓶梅》、《红楼梦》和《儒林外史》中,都有绝佳的表现。

刘心武显然对中国传统小说的技法了然于心,与此同时,这部小说的场景转换的蒙太奇,心理描写的意识流,时空转换的后现代,符号化处理的新结构,都是向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家致敬的手法。此外,最重要的,由于刘心武是《红楼梦》的超级粉丝和拥趸,这部小说的语调,我觉得是红楼梦式的,叙述的语调是那么生动、鲜活、具体,让我们看到了一代文学大家叙事的能力和魅力。

假如非要我做一个比喻,我觉得,这部小说无论是从描绘的人物的繁多、世相的纷杂,还是从人心的复杂来讲,都是一部小规模的“清明上河图”。即使是清明上河图这样的比喻,和刘心武的这部鲜活的接地气的作品相比,也是不如小说本身鲜活和生动的。姜戎的《狼图腾》:天道与人道

五一节放假,约好了到姜戎位于北京北五环外的郊区住宅里小聚。大半天的时间,都待在他家里喝茶聊天,几个人被他和夫人张抗抗带着,上下楼慢慢地欣赏他的居所。我看到,他那套上下好几层的大房子里,精心设计了不少与狼有关的符号。即使在地下室的视听室内,也有很多狼的符号在闪耀。

比如,在别墅的天井般的大客厅里,我向三楼望去,看到楼上墙壁上挂有一幅苍狼的头像,黑色的,正在威严而严峻地盯视着你。整套房屋装修用的都是松木板,上面的疤结和木纹形成图案,远远地看去,几乎每块木板上都有狼的眼睛和嘴巴构成的三个点。可以说,屋子里上上下下,贴的木板装饰,全部都是狼的脸。一屋子的狼,却是可爱的,抽象的,符号化的狼群。姜戎告诉我,寻找这样的木板,作废率很高,只有百分之二十符合他的要求。看来,找到这样的木板的确是十分不容易,疤结和木纹组合起来形成了狼脸的三角,多么有趣啊。

其中,有那么一两个,被姜戎指给我们看,说,那像不像小狼?我一看,还真的非常像小狼,可爱,生动。姜戎告诉我,法国导演阿诺来到他家的时候,就特别喜欢那个像小狼的木纹。这一天,在姜戎家里,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部影响巨大的作品的出笼,绝不是偶然的,是需要各种条件,尤其是艰苦的写作和生活的大量积累。

2015年1月,在中影集团的放映室里,姜戎请包括我在内的一些专家和影评人看电影《狼图腾》,说春节就要放映,还来得及将意见反馈给导演。我看了之后,在恳谈会上说,起码票房我能够预测:7亿左右。后来,一个月之后春节档上映的电影《狼图腾》最终票房是7亿左右,我的预测非常准。

我认识姜戎、张抗抗夫妇有20多年了,虽然不常见,但却时常牵挂。这一天,姜戎给我讲了很多写作《狼图腾》的细节,是我今后要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记述的。比如,最开始,他写了一稿,夫人张抗抗看了后,对他粗粝的语言做了一些改动,结果,姜戎又改过来,保留了原来的风格。他还给我拿出来他当年去内蒙古插队的时候带的两套书,一套是《约翰·克里斯多夫》,四卷本,还有一册是《普希金文集》,两种书的红褐色皮封面都卷曲和褪色了,不知道被他翻了多少遍。当年,他就是阅读这类书,保持着一种对文学和人生理想的坚定。看到这两种书,我十分感慨。

小说《狼图腾》是一部荡气回肠、立意高远的作品,十年前出版,至今畅销不衰,正版销量达到500万册以上,堪称奇迹。虽然是一部以知青生活为背景的作品,但其涉及的主题严肃、宏大和当下性,具有绝佳的可读性,因此而畅销至今。但要将之拍摄成电影,我曾经一直是有些怀疑的,因为,只要是好小说,就具有抗拍性,也就是说,无论你怎么拍,都拍不出原著的丰富和复杂,更别说拍出来的片子还能超过原作了。

可是,偏偏有一个法国著名导演阿诺愿意蹚这个雷子。历时八年的准备和艰难拍摄,电影《狼图腾》终于拍摄完成,在2015年的2月,来到了大批中国观众的面前。

我对法国导演阿诺执导这部电影,一直很有期待。阿诺执导的《兵临城下》、《情人》、《熊的故事》等影片,都是让人惊艳的作品。据说,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能够以真实动物为拍摄主角的电影导演。调动动物和调动孩子,对大多数导演来说,都是一个难题。我听说,为了拍摄这部影片,光是养狼,阿诺就等待了好几年,等到一群狼从生下来到最后成熟了,才进入拍摄。果不其然,看了《狼图腾》之后,我非常感动,大呼过瘾。这部电影因为制作的精良、用心和耐得住性子,以及影片所涉及的环保、历史、人性、动物保护等诸多主题,注定将成为春节档强势大卖的影片。

在1月份的这次看片会上,我当面听到了原作者姜戎对影片本身的肯定,这是十分难得的。我很少听到小说作者对电影改编感到满意的,这部《狼图腾》是一个例外。

电影《狼图腾》体现出一种天道伦理和人道情怀。这是这部电影的立身之本,也是这部电影耐看、好看、有回味的地方。看了《狼图腾》,我觉得这部电影似乎很难归类,因为它像大片,又非商业片,极具观赏性,却又有深厚的人文情怀,有真实动物出场,但是不是一部大自然主题的片子,内涵很丰富。它讲述的是人和狼的故事,同时,讲的也是大自然的天道和人类社会的人道的故事。由于使用真实的动物——狼来拍摄,其难度可想而知。我在看这部电影之前还有些嘀咕,不知道这部以狼为主角的电影,狼的表演怎么样啊?等到“小狼”真的出现的时候,我惊呆了。是真的狼!是我在新疆的北塔山隐约见过的狼,是月光下长嗥的狼,是团结、聪明、凶狠而又智慧的狼,是大自然的精灵,是人类社会的对照物。

影片中的故事,只选取了小说《狼图腾》的主要情节,比小说更集中地展现了内蒙古插队知青、主人公陈阵和杨克与狼的故事。在一个有些荒谬的年代,两个北京知青陈阵和杨克,坐着汽车,背着行囊,来到了边缘的内蒙古草原的深处,在一家蒙古人家里住下,开始了自己的下乡生活。他们两个要在草原上学会骑马,放羊,牧马,放牛,以及与大草原的精灵——一群狼相处。人和狼的关系,由此在大草原那壮丽严酷的背景下展开。电影画面是美轮美奂的,是壮阔和美好的,但生活却是艰难的。草原上的人们既要和大自然做斗争,也要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大草原本身不会说话,但是会以水草丰美来馈赠善待草原的人们,又以暴风雪来考验和敲打人类。

狼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是陈阵私自藏起来的一头狼崽“小狼”,由他逐渐养大,另外则有一群野狼,在围绕着陈阵和杨克寄居的牧民毕利格家盘旋周转。狼的智慧在这部电影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示——它们以群体的聪明和能量,将一群黄羊赶到了大雪原上,不仅猎杀这些黄羊,还掩埋黄羊以利于来年春天缺乏食物的时候用来喂养自己的狼崽。可是,可恨的人类却争抢这些被狼藏在雪堆下的黄羊,使狼群没有了春天的粮食。然后,狼群就对人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它们将这个知青点所放牧的大群马匹,在一场暴风雪中,赶到了一面冰湖中,使马群全部冻死,来实施对人的惩罚。那些在冰湖中死去的马群如同雕塑一般,这是这部电影最令人震撼的画面之一。

与此同时,由陈阵所饲养的那头小狼也在长大,它在人性和狼性之间不断地挣扎,它在人的生活中扮演着一个媒介,使人类、天、狼群、大草原之间,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关系,一种显现了天道与人道共存的广阔深远的关系。

电影就在天道和人道之间,以画面语言的方式来呈现它所要追求的效果。电影中,老牧民毕利格简直是草原天道的化身,或者说,他就是草原的精灵和智慧老者,是腾格里——天的替身,在人间社会引导着两个成长中的汉族知识青年陈阵和杨克,去面对各种挑战,来自严酷的大自然的,来自狼群的,以及来自险恶的人类社会的,和独特的历史时期的困厄。最终,毕利格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表现出特定历史时期人类和草原对抗的路行不通。

电影在这一点上,达到了一种深度,将人类作为大地上的短暂存在者,与地球母亲的关系,在当下人类加剧破坏地球环境的状态下,做了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性的回应,同时,也对人类破坏大自然,不遵从大自然的法则的历史行为进行了批判。

现在,当我们身处于这空气、水和食物的严重恶化的时空中,这部电影倒是没有显示绝望,而是充满了希望:在电影的结尾,那头陈阵养大的小狼,最终离开了人的生活,独自深入到它的真正寄居地——大草原的深处,成为又一轮生命轮回和启示的象征。到了这里,电影中展示的那些激动人心、感人至深的情节算是有了一个结局,昭示一种新的人与大自然和谐关系建立的开始。

没去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可以通过网络和影碟看看吧。因为,这部电影中有人的成长,有狼的人性和狼性,有大自然的美丽壮阔和严酷的生活,有草原有河流,有爱情有历史,有丰富的心灵世界外化的各种人的关系,可以说,阿诺为我们带来了人人都能够进入和感同身受的一部好电影。命运改道的悲剧力量——评东西的长篇小说《篡改的命》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东西和我都是当时崛起于文坛的“新生代”作家群中的代表。被称为“新生代”作家的,还有李洱、徐坤、何顿、毕飞宇、朱文、韩东、述平、李冯等二十几位。当时,评论家李师东和陈晓明策划组织了两套作家作品集,分别以“新生代”和“晚生代”文学丛书来命名,把我们都囊括其中。20年后,我们中间的一部分人依旧在坚持写作,并且逐渐写出了最好的作品。而“新生代”的概念也不断延伸和扩大,更多的年轻作家被归入了这一群体,以至于有“永远的新生代”这一说法。

且不去管他什么“新生代”还是“晚生代”了。但我和东西的友谊,在那个时候就建立了。我还记得,1997年,东西拉着我,一起去看余华。余华住在北京的西边,他正在家里等我们,我们到了那里,看到他的儿子余海果也在。具体的情景我已经记不清了,据东西回忆,我们喝了很多茶,说了很多话,表达了对余华的钦佩,也聊到了当代作家们的情况。余华问我还喜欢哪个当代作家,结果我夸了半天刘震云。当时,见到比我们更早成名的、红得发紫的余华,令我们俩都很兴奋。出了余华家的门,东西和我握手告别的时候,说:“咱们得以余华为楷模,好好写。”

我们就坚持着继续写作,一直到今天,有的人退场了,消隐了,有的人失语了,我们还在用文学构筑着一个世界,开始步入有可能写出杰作的年龄和状态了。因此,当我看到东西的长篇小说新作《篡改的命》时,我吃了一惊,我确信东西写出了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小说,他也接近了写出他心目中完美杰作的状态。

东西是一个小说创作经历非常丰富的杰出作家,20年来,他持续地不断超越自我,总是能够敏感地体察当下现实的内在,以作品作为应答。此前,他的长篇小说《后悔录》和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是其影响力深远的代表作。在长篇小说《后悔录》中,一个人的成长被打上了鲜明的黑色幽默的烙印,主角的言说充满了“后悔”的口吻,但其实是更大的命运之手在随意摆布着他。在《没有语言的生活》中,主人公一家人都是哑巴,他们却顽强得如同杂草一样,生活在现实本身质地坚硬的岩石缝隙里。这样的无法说话的人物,他们之间演绎出的情感逻辑和命运纠缠,是非常有力量的,正如沉默本身也会成为一种巨大的力量一样,默片和黑白片有时候会带给我们别样的震撼。《篡改的命》发表于《花城》杂志2015年第四期,可能也是这一年最值得关注的长篇小说。东西在这部小说中,依旧着眼于人的命运及其改变。小说的主人公是两对父子:汪槐和汪长尺是农民父子,林家柏和林方生是城里人。汪长尺在当年的高考中,被一个叫牙大山的人冒名顶替上了大学,汪长尺自己从此与大学无缘,难以改变命运,就走出了家乡,进入城市打工为生,结果踏上了不归之路,遭遇到人生更为严峻的挑战,直到死亡。林家柏和林方生与汪家人的命运紧密地纠缠在一起,被不可知的命运所左右,最终,碰撞在一起,秘密被揭开,但这一辈篡改的命的秘密,却从此又因为当事人的死亡而再度被掩盖和遮蔽……如此吊诡的人生,戏弄着我们这些软弱的个体生命。我们也曾经在一些新闻报道上,看到过高考过程中,出现的冒名顶替被录取的事例,有些人截留了录取信息,冒名顶替上了大学,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是人人痛恨和大加挞伐的事情,不公正,但是却真实发生过。

所以,有时候,新闻结束了,文学才刚刚出发。我不知道东西写这部作品的灵感来自何处,是不是与这样的新闻的启发有关,但他这部《篡改的命》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及时地出现,毫无疑问,紧贴当下,直逼人心,拷问命运,展现了人生广阔的未知性和人性幽暗的悲剧感。

在《篡改的命》这部长篇小说中,穷人和富人,冒名顶替者和弄假成真者以戏剧性的对位关系构造起来,东西这个好手,他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只有莎士比亚和雨果这两个古典和19世纪的文学大师才关心和能够搭建的人物关系。那就是,人不过是符号,是上天在人群中选择让他们出演悲剧的演员,他们分别扮演了彼此给对方以巨大挫折、帮助、影响和伤害的角色,几个人物都因为命运的被突袭、被篡改,然后演绎出了带有《悲惨世界》中那种雄浑的悲剧力量。这是我读这部小说最兴奋的地方。命运,这一人生无常的替代性词汇,在这部小说中,被东西阐释得别具特点,具有了令人哭笑不得却带有歌哭的悲喜剧同体的力量。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狄更斯的说故事和塑造人物的传统,仍旧能够在当代印度作家维克拉姆·赛斯的长篇巨著《如意郎君》中得到了创造性的再生和复活,莎士比亚和雨果的悲剧故事结构,就不能在我们这一纷繁缭乱、难以名状的现实面前被杰出的中国作家再度提炼和获得再生呈现吗?难道这一时代真的就是碎片,就是每个人都能成功15分钟的即时性的消费时代吗?就没有震撼人心的叙述了吗?就没有黄钟大吕和直逼人心和魂魄的针扎和锥心之作了?这里有一个作家的个人才能的问题,也有到底这是一个滑稽、黑色幽默的世界,还是依旧能够让作家写出正剧的、悲剧的世界的判断问题。

东西在写《篡改的命》这部小说的时候,一定是在拷问他自己,因此才最终有了这部超越之作。看到了东西的《篡改的命》,我觉得,这就是一部锥心之作,一部能够紧扣当下复杂现实的关怀之作,一部带有雨果才有的那种描画时代人物基本关系的悲剧性结构的作品。东西以他的《篡改的命》,带给我一个鲜明的印象,就是在雨果的《悲惨世界》、《九三年》中那种结构时代雄浑之美和悲剧力量的文学出现了,东西因此写出了他的新代表作,超越了他自己,也超越了“新生代”这个狭窄的词汇和群体。在这部作品中,东西表现出了他的鲜明特点:他非常善于从并不多的几个人物的关系入手,将他们之间紧密的纠结和复杂的内心变化,结合其命运转换,营造出一个密不透风的世界,暗喻了时代的风貌和人心的深渊,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东西叙事的凶狠、准确和直逼人心的力度,都是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篡改的命》,在命运的大手里,翻云覆雨的是个体生命的悲喜歌哭,这一过程,被东西的繁花妙笔,呈现得淋漓尽致。北京的入城记:康赫的巨著《人类学》

对于很多人来说,康赫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对于喜欢汉语实验小说的人来说,康赫则是一个值得敬佩的、响当当的小说家。他过去曾经出版过一本向詹姆斯·乔伊斯致敬的长篇小说《斯巴达》,我也更喜欢这本书原先的名字——《南方生活样本》。在那本书中,康赫已经显示了他卓越的才华,就是将结构、语言、想象力和艺术家的个人边缘生活完美结合的能力。此外,他还写过几出戏剧作品,在一些小剧场也有演出,在不大的范围里流传,康赫给我们的就是一个边缘和孤绝的印象。

然后,就是这个月,这个迟来的春天里,我拿到了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他写作多年的,我也非常期待的长篇小说《人类学》。没错,是的,是一部长篇小说叫做《人类学》,而不是一本真正的人类学学术著作。但是,难道一部长篇小说不可以叫做《人类学》吗?当然可以。根据我的记忆,过去还从来没有一本小说叫做《人类学》。我见过一本小说叫做《元素周期表》,还有《罗马字母》,或者《植物学》、《宇宙奇趣》,以及《耶路撒冷》和《莫斯科》,可长篇小说《人类学》,则是康赫对自己呕心沥血的新长篇的最佳命名。

我知道,这本书最开始还叫做《入城记》。小说写的就是一个人的入城。入哪个城?当然是北京了。《人类学》这本长篇小说,康赫写了很多年,全文共分九章,一共133万字——这个篇幅是相当宏大了,任何人拿在手里,都会觉得这本书比一块砖头还要重。假如当年陈忠实说过“要写一本给自己当枕头的书”,那么,康赫显然是完成了这个梦想——这本书不仅能当枕头,还能当砖头,去砸那些对现代汉语小说轻视和怠慢的人——现在还是有向着伟大梦想前进的小说家存在的,起码,康赫就是一个。

这本书写的是什么呢?怎么形容这本书以及康赫这个人呢?在这篇篇幅短小的书评里,我只能给大家提供一个小小的入口。康赫,浙江人,常年在北京生活,也时不时回到浙江的一座小城市,他的故乡,但他在写作上,像一些一生都在与一座城市死磕的大作家那样,非常具有雄心,他选择了北京作为对象,他以不断入城的方式,以复原记忆、零距离生活、实在记录和想象空间的方式,不断地出城、入城,入城、出城,和北京死磕,写下了一个人和一个时代、一群人和这整个时代,写下了他对北京这座伟大城市的出出入入的所有的感觉,和一个个的人,他们面目或者清晰或者模糊地聚集在叙事者的周围。而这些人物、故事、感觉是被组织起来的。小说有着严密的结构:九个章节,每一章都在15万字左右,都是一本小书了。每一章,都有一个主题,如同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的每一章都对应着神话中的情节一样,康赫的《人类学》每一章,也有一个主题。每一章,写作形式上也有巨大的变化,比如,有的章节十多万字没有标点符号,但是你读着非常有语调;比如,第四章是阴郁的,写的是“恶”的主题;再比如,有的章节完全是方言写作,而且,康赫厉害之处在于他能写浙江方言,也能写北京方言;他能写陕西方言,也能写四川方言。多种方言的书写交织在他那消化一切的汉语书面语中,使这部小说在语言上就成为一个奇观。小说的每一章又分为很多带有小标题的小节,我觉得它有很多入口,从任何一处读起来,你都能找到阅读的乐趣。

我真的不知道现在谁还在这么干。作为一个职业编辑,一个在当代文学的生产现场的人,我很少看到康赫这样的作家。他是决绝的,因为,在他的心里有着伟大小说的标准,这标准由难度、长度和语言的复杂度构成,像恢宏或者怪异的大厦。康赫的《人类学》的确是不能忽视的,假如你装作对他视而不见,那只能是你的损失。有才也不任性——张晓琴侧记

第一次认识张晓琴,是和雷达,以及她全家——丈夫徐兆寿,他们的女儿,我们几个人一起游走阿拉善的时候。

那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在阿拉善作家张继炼的带领下,我们在几十万平方千米的“苍天般的阿拉善”画了一个圈:从银川出发,到巴彦浩特,再向西北方前行,直接前往额济纳,最后抵达中蒙边境,然后,看了居延海,黑水城,黑将军沙漠,向南再走到航天城,下到河西走廊里,继续沿着河西走廊向东南走,经过了河西走廊的东段,又向北拐入巴丹吉林沙漠,在沙漠深处走了一段,坐了惊险的沙漠车,几乎抵达巴丹吉林沙漠的核心地带,看到了很多小海子,那些海子在沙漠中央熠熠发光,蓝色的光,映照的是蓝天的颜色。这里绝对是天下最独特的景色,在巴丹吉林沙漠的中心地带还有一个小庙,我们没有抵达那里,可是,我想象了那个地方。在星空下,四周全是沙漠,头顶是璀璨的星星,没有一丝灯光,你盘腿坐在沙漠中央,海子边上,你是什么感觉?万籁俱静,只有你一个人,在沙漠的中心默想,此刻,世界是那么的干净、安静和甜美。

那次旅途十分美好,几天下来,几千里跑下来,我对她全家都熟悉了。张晓琴的丈夫徐兆寿是一个多面手,学术研究、文化研究、西域历史地理和旅游研究、传媒研究,以及小说创作,样样在行。我和徐兆寿常常有交流,也是他的小说《荒原问道》的早期读者,对他的那部小说情有独钟,也大力推荐。因为他这部小说,描绘了西部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是比较少见的精神性的小说写作,在以讲故事为主流的当代小说写作中很罕见,我是没有想到徐兆寿作为一个以理性思维见长的学者,写小说写得也这么好。

就是在路途中,我看到,张晓琴有着我们西北女子特有的妩媚、勤奋和聪慧、幽默,以及让人信赖的踏实感。她身上有一种灵性,这种灵性是好的学者应该具备的。我发现,从那年的阿拉善之行之后,张晓琴在学术研究和专业学习上,也是迅速地发展变化着。由于已经跟着雷达老师读下来了文学博士学位,她接下来,又到了北京大学,师从陈晓明教授,继续进博士后流动站学习了一阵子,在2013年就破格晋升为教授,这非常不容易,可见张晓琴对自己在学术道路上的设计和追求,是非常认真努力的。

我这两年常常在北京见到晓琴,因为她作为“70后”青年批评家,声誉日隆,常来北京学习和开会。她在2014年被聘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第三届客座研究员,这是很不容易的。要知道,这些青年批评家受聘于中国现代文学馆,要经过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批评家李敬泽和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馆长吴义勤的法眼,他们两位既爱才,又很苛刻,要是不出色,没有发展前途,肯定不会被聘请。晓琴因此成为当代青年批评家中的代表人物,她也是西北地区最为突出的青年文学批评家之一。

晓琴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与重要作家作品研究,她出版过《直抵存在之困》、《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研究》等著作,近年来,她还主持了一些研究项目,比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西北师大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骨干项目等。她还获得甘肃省第13届哲学社会科学奖、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甘肃省黄河文学奖等奖项,这些我就写在这里,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带有社会学符号的晓琴。

晓琴这一代批评家大都接受过系统的学术规训,且大都在高校工作,有较强的理论素养和文学史意识。就晓琴而言,她既不乏学院派那种深厚的底蕴和宏观驾驭能力,同时,也拥有难得的初心和真诚。晓琴关注的焦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有关当前文学的宏观问题和基本走向研究;二是对于当代重要作家文本细读式的分析研究。这使得晓琴的文学批评具备了一种宽阔的精神关照与深入的文本透析兼备的品质。她说,好的文学批评首先不能囿限在文学内部,而应该从整体性景观上进入文学与世界。哲学、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人性等,它们与文学一起构建了这个时代的文化形态和文化想象,批评只有跨出自身,才有可能走得更远。同时,好的批评要在共性的基础上突破个性,这是文学批评的生命所在。她在默默地践行着自己的批评理想。

对于当前文学思潮的宏观把握与判断,构成了晓琴的批评格局。她认为当前文学需要一张新的向西的地图,文学的新的疆土同样重要,或许我们可以放大视野,在当下的文学批评中进行一次山河判断。新媒体时代到来之际,她思考我们在新媒体时代的怕与爱:文学将何去何从?文学是否会走向没落的道路?文学在新媒体时代遭遇的命运是死亡吗?她表达了自己对于时代脉络和文学命数的独特认识。在她看来,文学是人类的一种命运。人类无法选择。即使在新媒体时代,文学依然以它自己的方式存在。与此相关,文学的真实与虚构、文学与文化、“70后”批评家的困境与声音等都是晓琴关注的问题。

中国经验与世界文学也是晓琴关注的重点。她从文化本体意义和精神层面对中国经验进行解读,呈现出中国经验在当代文学创作中的清晰脉络。她的文章中对百年的创世经验和创伤经验的梳理,使那些和精神血肉相互交融的悲痛记忆也成为“中国经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有关莫言、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研讨会在各地进行,晓琴撰文《文化自信与中国经验》,认为“不可置疑,莫言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而生成。从莫言开始,中国文学的各种命题好似爬了一座山终于到了另一座山,而这座山不再是西方那座山。在这座山上,同行们可以缓口气、抽支烟,来总结一下自己的历程。过去,谈的多的是问题,这一次,谈的多的是肯定。于是,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莫言成为中国文化自信与中国经验的新的诠释点和里程碑”。由此论述中国当代文学学习世界经验的先锋精神,从文化觉醒到中国经验,以及从文化自信到世界文坛的道路,显现出其体会之独特、思考之深广。

知识分子是晓琴批评的一个重要部分。新时期以来作家的知识分子立场问题、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演变的问题等都是晓琴着力研究的内容。研究当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自身的观照,这一部分的研究中包含着晓琴对知识分子立场的深入体察与把握,也体现出晓琴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关怀。时代的痛苦、人性的挣扎、个体的追问、精神的反抗与和解,一切都跃然纸上。

晓琴很善于进行文本细读。这种批评方式对作家很有帮助,尤其是她对小说文本的细读,我就听到不少作家的赞许。

她关注的作家比较杂,从现代文学史上的张爱玲、林太乙、冯至到当下的青年作家诗人,似乎只要她感兴趣的,都可以成为研究对象。就当代文学而言,晓琴既关注贾平凹、路遥、刘震云、刘心武、格非、余华、周涛、于坚、马丽华、张炜等知名作家作品,也对艾伟、刘建东、蒋一谈、张万康、李成恩等新锐作家作品极为关注。同时,她还热衷于研究文坛从事批评的师友,并与其对话,视角比较独特。

在我看来,她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对那些资深作家作品的透析是最引人注目的。在这些作品中,她发现的是小说中国的方式,也就是作家们对中国经验的发掘与呈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对中国故事的讲述。她认为贾平凹的《老生》是一部向《红楼梦》致敬的作品,其更深寓意在中国传统文化深处。她进入作品内里经纬,在艺术结构、叙事探索、人物塑造、意向设置等方面还原其立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处的寓意和时代大梦。《带灯》在她看来则是一个“裹挟着尖锐之声,在暗夜里发出微明,在困境中寻找方向”的复杂矛盾又浑然一体的文本。对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的研究则侧重于对中国人命运存在的体察、对中国经验和存在本质的体悟。将这种“没有精神交流对象而导致的必然的孤独”上升至“存在的本质”,从而道出“千年来中国人的孤独”。“话语就是存在”的观点新颖而开阔。晓琴从《出延津记》与《出埃及记》结构的互文关系中找到了更为深远的精神比照意义,她指出《一句顶一万句》是一种冒险,刘震云通过小说与《圣经》的结构的互文,想要呈现的是百年中国民间人民的精神特征,并与西方宗教精神关怀下的人的精神进行比照,从而呈现出作家深切的关怀与精神向度。这样的文本细读式研究在当前文学批评中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她将刘心武的《飘窗》看作是一部失败者之书,一部残忍之书。她从人物之间微妙的关系切入,深入分析了小说中一场失败的精神启蒙,也从中看到了人道主义思想、知识分子自省意识,以及对世俗生活中普通人的生存和生命的关注。

和晓琴一家人交往,我总是被浓浓的情感所包裹。我和徐兆寿在2014年前往新疆伊犁的昭苏县,在莲花山的雪山脚下的宾馆里住在一个房间,彻夜长谈,其乐融融。在北京,见到晓琴也很高兴,因为在2015年她就读于中国作协的鲁迅文学院第26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这个研讨班全部都是批评家和学者,而巧的是这年4月底我也来到了鲁迅文学院,担任主管教学培训研究的副院长,等于说,成了一名文学教育的管理者。也算是做了晓琴他们这一届高研班的老师。半个月之后,他们就毕业了,而我,也很快就熟悉了鲁院的工作。

晓琴给我的印象也是多才多艺的。听说,在本科学习期间,她就是学校艺术团舞蹈队的主力队员,后来一直喜欢书法,字体娟秀。别看晓琴比较娇小,她喜欢开车漫游西部大地,开车很猛,我们在阿拉善有一阵子是她开车,夜车开得也是嗖嗖的,在大地上穿行,我很担心,因为速度太快,可看见旁边的兆寿和他们的女儿都在打盹,就知道他们很信赖她的车技。

除了文学批评,晓琴还写了很多诗歌和散文,在文学创作上也一试身手。我是一个诗人,平时喜欢读诗,我很喜欢晓琴的诗。她的诗歌很多面,有知识分子立场的,《冬夜》、《开天》是其中的代表;也有呈现生命存在的,《听萨蒂‹玄秘曲›》、《时光》、《绿袖子》等;还有书写亲情与爱情的,《河流》、《用我的骨头磨一支笛子》、《预感》等,以及描绘西北大地风光的《甘南》、《阿拉善》等。期待她出版诗集,给我一本。

晓琴说:“文学对于人类来讲,是一种命运。文学在人类的心上不可思议地写下第一行诗,描绘出第一个形象,而且讲出第一个寓言或神话,这就是文明的肇始。上帝撒下的第一缕阳光。人类无法选择。如果选择不要文学,那么,人类就永远地陷入了黑暗的时刻。”这样的话让我想起西部故乡的阳光,心生暖意。她有才,但不任性,在遥远广袤的西部行走,并且坚持发出自己的声音。对未来的想象是敞开的——评《未来人传奇》

2015年,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英文版第一部获得了美国“世界科幻作家协会”颁发的本年度雨果奖,这是华人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此前,我曾就职的《人民文学》杂志社发表过他的多篇短篇科幻作品,给他推出过小辑,他的短篇小说因此获得了《人民文学》杂志颁发的一个小说奖。

这里说一个刘慈欣的八卦。那一年,小说奖在宁波颁发,我到机场接他,左等右等,等不来,一打电话,原来他被太原机场扣留了,一问,真是哭笑不得,原来,第一道安检的时候他的行李中就放有打火机,过第二道安检的时候,他随身的包里还有打火机。等到他人过安检机器的时候,安检员拿那个扫描器上下在扫,结果发现他右手还攥着个东西,对他说:“把手松开。”他一松手,一盒火柴掉下来了。于是,他就被扣留了。

其实,他不过是一个烟瘾很大的烟民。经过解释,他最终被宽宥,被放行,但却没有来领我们的这个小说奖,因为颁奖时间已经过了,他只好回到了山西北部的娘子关发电厂,他的家里。这简直是刘慈欣给我们开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带有科幻性质的玩笑。

美国的科幻小说最繁荣,近年来,中国的科幻小说也开始受到文艺与科学界重视,涌现了一批年轻科幻作家和优秀科幻作品。比如,除了刘慈欣,还有韩松、刘宇昆、王晋康、星河、吴岩、夏茄、飞氘等等,成为21世纪初的中国文学一大亮点。

王佃亮的长篇科幻小说《未来人传奇》,是我看到的一部很有特点的小说。它精心塑造了一些未来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高尔基曾说,文学就是人学。纵观国内外科幻文学作品,我尚未发现像《未来人传奇》这样以宇宙人类进化发展为主线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这部可以称为鸿篇巨制的小说,以未来星际环境为背景,塑造了栩栩如生的来自不同星球的外星人,描写了他们的性格、饮食、起居、建筑、交通、通讯、军事、风俗文化、思想道德等方面以及生活细节。

小说中,绿星人的代表是希特里,马里奥,比尔,毛毛。希特里是探险队长,后升为小阳系第一先遣支队副总司令,谎话连篇,阴险、狡诈。绿星人虽然霸道,却不像蓝星人那样官僚主义严重,喜欢使奴唤婢,许多具体事都是当官的亲自去做。蓝星人的代表是阿依尔姑丽,欧阳修文,亚历山大一世,饭岛千惠子,瓦西里诺夫,小野寺隐太郎,娜塔莎等。蓝星人是和地球人最接近的外星人。相貌举止和地球人类似,一般能活到400多岁,100至150岁谈恋爱。阿依尔姑丽,昵称阿依尔,星际混血儿,父亲是紫星人,母亲是蓝星人,狡黠、聪颖,说话尖刻又不拘小节,会飞檐走壁。欧阳修文,蓝星生命科学家,研究人类长生不老,兼研究利用基因技术对付外星人入侵。孪生弟弟为欧阳修武,被绿星人植入了邪恶基因,失去记忆后变成了大毒枭亚历山大一世。小说同时塑造了其他外星人形象,譬如紫星人。撒贝里是紫星人代表,爱好和平,星际使者。《未来人传奇》是硬科幻小说。小说以现代天文学、生命科学、物理学、未来学等为知识背景,譬如小说中描写的“镜像宇宙”、“镜像星”与近年来天文学研究中发现的现象不谋而合。根据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在真空环境中宇宙中没有任何物质的运动速度可以超过光速,但近年来,天文学研究发现了许多超光速证据:2002年3月27日国际权威的《自然》杂志报道,哈勃空间望远镜观测到超巨星以超光速膨胀;类星体速度超过了光速;超光速运动的基本粒子早已是客观存在。顶级智慧的爱因斯坦大脑遇到了挑战,超光速不仅存在,还会出现时空倒流,我们看到了“过去”。小说中的银河系宇宙、金河系宇宙,体现了近代天文学“姊妹宇宙”、“平行宇宙”的理念。金河系宇宙是时空倒流的宇宙,银河系宇宙的生命是渐渐衰老的,金河系宇宙的人则是越活越年轻。爷爷比孙子年龄小是社会普遍现象。

自古以来,文以载道是文学的一大功能,《未来人传奇》蕴含了许多哲学道理,昭示了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敬畏。《星战前夜》这样描写:“由于生存环境不同,在蓝星人看来,外星人长得怪模怪样,十分丑陋。可倒过来,外星人要是看蓝星人,还远远不如蓝星人看外星人顺眼哪。在他们眼里,蓝星人只是一堆在草丛里蠕动的可怜的小虫儿,比蚂蚁强不了多少,既没有力量,又缺乏智慧,理会他们都有失身份。”暗指美是相对的,不同的人对美甚至有相反的标准。《天外来客》这样描写“蓝星人的眼睛里缺少零件,所以宇宙中绝大多数东西,你们看不到。比如说,风你们能看到吗?引力你们能看到吗?热量你们能看到吗?还有,电线里流动的电流你们能看到吗?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你们能看到吗?灵魂你们能看到吗?……”这是因为人类基因组含有约30亿个碱基对,可编码大约300万个基因,而实际上人类基因数为2.638 3万—3.911 4万,不超过4万,只是线虫或果蝇基因数量的2倍,人有而鼠没有的基因只有300个。所以,地球人目前的进化程度很低,还有极大的进化空间。当基因数量成倍增长后,地球人的外貌和智慧会出现质的飞越。

再比如,“这就像蓝星上不同的动物,你不能指望蚂蚁的眼睛能看见天上的星星,也不能指望鱼的眼睛会说话,也不能指望虫的眼睛能分辨出哪是星光、哪是月光。蓝星人的世界是黑白和彩色混合成的,这就像一张奇妙的拼图,在图里,黑、白以及介于它们之间的色是黑白色,当然了,蓝星人有时会误认为是无色,赤、橙、黄、绿、青、蓝、紫以及介于它们之间的色是彩色,这正如视频有黑白和彩色之分一样,而在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基本色中,红、绿、蓝是三原色,其他四种基本色可由三原色混合而成,这样世界的基本色就剩了黑、白、红、绿、蓝。能看到所有这些颜色的蓝星人,眼睛就不是色盲,而看不到红色就是红色盲,看不到绿色就是绿色盲。然而紫星人就不同了,即使能看到蓝星人眼里的所有色,他仍然是严重的色盲。因为宇宙里基本色有五百种,蓝星人能看到的仅仅五种,而没有缺陷的紫星人应该能看到三百种。”眼睛的功能决定你是不是色盲,而不是能看到多少种颜色。这部系列长篇科幻小说的特色和优点,还有很多,很多,不再一一介绍。

最后想说的是,王佃亮的《未来人传奇》系列长篇科幻小说,是当代科幻小说的新收获,相信读者朋友们会从中汲取无尽的营养,慰藉我们飘忽的灵魂,因为我们对未来的想象,永远是敞开的。抗战文学的新突破——读黄国荣的长篇小说《极地天使》

2015年初,《人民文学》决定在八九月份,拟出一期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作品专号。说实话,这些年抗战题材的作品并不少,甚至可以说有点滥,但寻觅一部赏心悦目的佳作确如大海捞针,出好这期专号,真还有点难度。我们几个编辑构想,要从题材的广度和深度上,寻找新的作品,也给过去在这方面的创作有成就的作家,如朱秀海、徐贵祥、徐剑等部队作家发出了邀请,希望他们写出突破自我、延伸这个题材的作品。

4月,我工作有变动要调走,但这期内容,主编还是要我负责到底。我正为组织稿件劳心费神之时,黄国荣的《极地天使》不期而至。阅读这部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我不禁眼前一亮,不由自主地被作者带进了那个鲜为人知的侨民集中营阴森恐怖的氛围之中,随着小说中人物命运波折跌宕,我走进了惊心动魄的故事之中。读完作品,同仁们认为,这是一部视角独特,视野开阔,人物个性鲜明,形象丰满多彩,又不乏冷静、客观、幽默等文学意味的佳作,对当前的“抗战文学”是个新突破。

这部作品首先在于它视角独特,把中国人民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机结合一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同盟国阵营,在今天相当多的年轻人意识中,不过是一个模糊空洞的概念。这要归咎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研究与宣传在一段时间内两方面的忽略:一是忽略主战场的作用,造成国人只知敌后游击战,而不知正面会战与决战;二是忽略中国军队与老百姓参与同盟国联合作战,造成国人只知道外国人帮助中国抗战,而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解救英军和中国老百姓帮助同盟国军队的壮举不为人知。《极地天使》无疑是后一种忽略的弥补,它以其题材的独特与开阔的视野,透过潍县乐道院侨民集中营这块天地,给读者展现了太平洋战争的整个战场,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一空泛的概念变为具体真实可感的战事。

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珍珠港,美英加澳等国纷纷对日宣战,和中苏建立同盟国阵营,与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国阵营进行殊死搏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展开。在珍珠港事件中,由于在美日侨充当间谍向日本军政当局提供情报,导致美国将6万多日侨集中到洛杉矶统一集中居住。侵华日军也将西方同盟国所有在中国的外侨全部抓捕,分别关到潍县(今山东潍坊)乐道院、上海龙华和香港。其中,在潍县乐道院关押着整个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徐州、济南、青岛、烟台、滕州等地)西方侨民2 000余人,长达三年半之久。这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信仰、不同肤色的21个同盟国侨民与当地中国老百姓面对日军侵略者结成盟友,他们素不相识,不计恩怨,不图回报,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携手并肩与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了殊死的斗争。

全书围绕集中营侨民组织建立自救会,取得与集中营外中国朋友和游击队的联系,里应外合地在恢复教堂、恢复学校、保护儿童妇女、反饥饿、抗迫害、反对陈家庄拆迁、破坏机场建设和抗疾病、反清剿等事件中,与日军针锋相对地展开了一系列斗争。

斗争不仅使关押在集中营里的侨民认清日本军国主义反人道、反人性的侵略本质,从被迫自卫、勉强参与、抵触反抗走向自觉斗争,而且使营内斗争与营外抗日活动紧密地结合到一起,得到了当地老百姓和国共游击队的配合支持,甚至得到共产国际和美英政府、军队的远程关注与支持,最后连中立国家和国际红十字会都介入了斗争,汇成了一曲波澜壮阔的《同盟国进行曲》。

此外,从写作技巧上看,这部作品做到了虚实结合,使文学真实深植于历史真实之中。《极地天使》的写作有其独到的特色,真实的历史事件、真实的历史人物与文学虚构的巧妙结合是其成功的要诀。创作前期作者对潍县集中营(日军对外称“敌国人民生活所”,英文字母缩写CAC)这一历史事件的史实资料的研究与搜集下了苦功夫,让历史事件、事件中的相关人物以及围绕这一事件所发生的一切故事烂熟于心,然后凭借作家的文学思维与艺术想象超越史实与生活的局限与束缚,创造出一件新颖而精致的文学作品。

日军在1942年初强占潍县乐道院建侨民集中营是历史事实,关押的2 000多名在华侨民中有许多世界著名人士,如英国400米奥运冠军埃里克·利迪尔、华北神学院创始人赫士博士、曾任蒋介石顾问的基格(雷振远)神甫、齐鲁大学教务长德位思博士、中美重新建交后任美国驻华大使的恒安石(1981至1986年任驻华大使)、美国花旗银行董事长夫人沙德拉·司马雷、青岛大英烟草公司经理韦伯、燕京大学理学院院长韦尔选及夫人等33位知名教授,还有英国天主教神甫艾文德、后任加拿大海外基督教使团总监的米歇尔·大卫博士、基督教内地会以及烟台芝罘英文学校创始人英国牧师戴德生的儿子戴存仁博士和芝罘学校的300多名欧美籍师生等等。

小说中主要人物都有其真实的原型:主人公白衣天使苗雨欣就是乐道院教会医院18岁的美丽护士魏希芳的化身。魏希芳在日军强占乐道院的当天,被宪兵队长汤本宣典强奸并长期霸占。小说中的许子衡、儿子许瑞民、女儿许瑞娟,就是潍县广文中学的校长黄乐德与儿子黄安慰、女儿黄瑞云,就是他们父子四处乞求为侨民募集到相当于10万美金的善款救了侨民们的命。美国领事格拉斯特就是当年被关押的恒安石,中美建交后任美国驻华大使;其女儿黛丽丝的原型是当时八岁的戴爱美。戴维斯是历史事件中北美基督教长老会神学院院长赫士与齐鲁大学教务长德卫思的融合。托米吸收了利迪尔的性格,掏粪工赵兴泰就是张兴泰,宪兵队长山本正浩就是汤本宣典的形象。连攀高墙从带电铁丝网上往集中营里运送粮食而触电身亡、被日军曝尸的小男孩,被日军耍小狗小猫一样反复扔河里直到筋疲力尽淹死的许子衡女儿许瑞娟,都有其真人真事。历史事件中被电死的男孩叫韩祥,被反复扔河里淹死的女孩是13岁的韩贞昌。

小说并没有局限于历史的真实,历史事件及事件中的各色人物都成为黄国荣的小说素材。他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他把这些历史事件中的各方代表人物搬进小说,为他们组织起五个家庭。一个是苗雨欣家,她父亲苗志远是潍县商会会长,左右逢源的墙头草;哥哥苗世雄是伪军中队长,日本人踏实的汉奸走狗;家中还有风流后妈白丁香;一家一人一把小算盘,过着同屋异梦的日子。另一个是许子衡家,包括他的儿子许瑞民、女儿许瑞娟和老伴,一个有家教的知识分子家庭,他们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苗、许两家有世代冤仇,苗雨欣却把许子衡拜为人生教父,而且深爱上做记者的许瑞民,两家的关系便错综复杂。再一个是美国驻中国领事格拉斯特家,包括他的女儿黛丽丝、妻子艾伦及内弟罗格,他是侨民自救会的会长,苗雨欣拜他为师,学拳击,跟艾伦成为好友,黛丽丝把她当亲姨。再是赵兴泰家,他在乐道院当掏粪工,许子衡在乐道院广文中学当校长时帮助过他,他家与苗家又是亲戚;他女儿嫁在陈家庄,为抵抗日军强行拆迁村子建机场,他女儿全家六口被日军灭门,赵兴泰这才对日军恨之入骨。最后是山本正浩家,妻子在东北被抗联炸死,他把儿子山本太郎带在身边,想把他培养成日本军人,他强奸霸占苗雨欣,破坏了苗雨欣与许瑞民的美满婚姻,与许家成为不共戴天的仇人。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关系、利益关系、人际关系、情感关系的基本单元,以家庭关系组织小说故事,真实而富有生活气息与质感,有助于让历史真实自然上升到文学真实的艺术境界,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小说从珍珠港战争开始,战争产生了集中营,集中营把这五个原本毫无瓜葛或关系简单的家庭突然拉扯到一起,一切生活秩序被打乱,制造了家仇国恨,结成了敌友恩怨,每个家庭都经受着战争带来的不可意料的灾难,无奈地忍受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飞来横祸的打击与折磨,在再现历史的同时,艺术地演绎出一幕幕人间悲悯惨剧,结果是敌、我、友三方都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给后人留下对战争灾难无尽的思考。

小说擅长心理透析,让读者感受人物灵魂的震颤与命运的心路历程。以细腻逼真的心理刻画写活人物是黄国荣的小说的一大特色。无论他的长篇《兵谣》中的古义宝、《乡谣》中的汪二祥,还是《碑》中的邱梦山,他们都成为当代文学长廊里的独具特色的小说人物形象。《极地天使》亦是如此。

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苗雨欣,并非叱咤风云的抗日英雄,她不过一个普通的从事医务工作的文弱女子,而且是个受凌辱被侮损的女孩,她一步一步成长为一名反抗日本军国主义的自觉战士,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遭山本正浩强暴后,她跟一般女孩一样,第一个意念就是想死,奇耻大辱,没脸见人,一死了之,一了百了。但自小失去母爱的她有一颗倔强的心,她想到了好友马凤琴含辱自杀的可悲,这样死等于白死,如同死猪死狗,让造孽的禽兽逍遥自在她心有不甘。她要为自己报仇,与其自杀不如与禽兽拼个鱼死网破。但她的复仇计划被她哥破坏了。她哥和爹不光不给她报仇,反而讨好山本正浩要她嫁给他,绝望之时她求助许子衡校长,在他的教导与影响下,她才明白“国之悲,莫过于丧权辱国;人之悲,莫过于认敌做友”;“女子只有视心灵贞节为宝贵,才能真正保护自己的贞节”;“一滴水只有汇入江河湖海,才能形成力量”这些道理。于是她忍辱负重,将计就计重返乐道院,为抗日大业,她强迫自己让个人肉体死去。一个震撼人心的细节是,当苗雨欣发现她在忍受山本正浩蹂躏时竟会产生高潮快感,她痛恨地抽自己的耳光厌恶自己,她以非凡的意志用仇恨让自己的肉体快速死去。在集中营,她冒着生命危险千方百计帮助侨民,竟不被侨民理解,甚至怀疑她是日本奸细,连流氓史密斯都把她当作不正经女人想占她便宜,她只能躲起来痛哭。她就是这样一位被侮辱被损害的天使,最后成长为一位抗日英雄,同时,也得到了真诚纯洁的爱情。

日本宪兵队长山本正浩也是一个以往作品中没见过的形象。他是日本帝国大学的高材生,酷爱中国历史,又崇尚武士道精神,侵略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