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正面沟通: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5 12:49:45

点击下载

作者:赵捷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好妈妈正面沟通: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

好妈妈正面沟通: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试读:

前言

我想先请教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一样的孩子,在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爸妈的辅导下,几年或者十几年以后会成为完全不同的人?除去他们本身个性的原因,家庭教育、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方式,是不是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呢?

同样的考试成绩,在不同的家庭里,有的父母可能看到的是相比上次考试孩子的进步,有的父母看到的可能仅仅是孩子在班级的名次。看到孩子进步的父母,会鼓励孩子,让孩子继续努力;而仅仅看到孩子名次的父母,可能会唉声叹气,对孩子不满,指责他的种种问题,却忽视了孩子在这次考试中的进步,被忽视的这些进步如果引导得好,也许会成为孩子成绩的转折点、命运的转折点。

每当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我都很心痛。我害怕父母无休止的抱怨会浇灭孩子上进的小火苗,害怕孩子就此沉迷于学习之外的事情,从而让成绩更糟糕——要知道,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我写这套书的目的,就是让这样的事情少发生,最好是不发生。让父母能够真正了解孩子,能安静地听孩子把话说完。让父母帮助那些不开口讲话的孩子把心里话讲出来,让那些不善于倾听的家长懂得倾听孩子的真心话。我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能因为孩子的不断进步而其乐融融,同时也希望父母能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真正帮助到孩子,从而让他们走进孩子心里。在孩子要犯错误的时候,想想父母,他就会停下来,步入正轨。这一切不是没有可能,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努力。赵捷第一章和孩子做朋友,拉近和孩子的距离装装糊涂,别跟孩子较劲家教现场

周末的时候,妈妈带着7岁的贝贝在楼下和几个小朋友玩。这几个小孩子都住在一个小区里,所以只要有时间,就天天在一起,关系很好。他们一会儿玩扔小石头,一会儿玩躲猫猫,开心得不得了。

忽然一个孩子跑过来对我说:“阿姨,我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昨天我带下来一把小手枪,后来玩着玩着就再也找不到了。”可能这个小孩看到我是在场的唯一大人,所以告诉我,想向我求助吧。“昨天你们还去别的地方玩了吗?是不是丢在别的地方忘拿了?”“没有啊,我们一直在这里玩,也是我们这几个人一起。我们几个都很喜欢这个玩具,每个人都玩了一会儿,后来就玩忘了,但是我走的时候也没见地上有小手枪啊。”我想,按道理,这个地方并不大,不至于丢了没看见啊,是不是哪个孩子觉得太喜欢而带回家了呢?按照他的描述,这个小手枪并不大,很容易揣在衣服里的,但是我觉得这么小的孩子不应该就去定义他们为“偷”。于是我说:“是不是谁玩忘了,顺手就带回家了呢?或者被小狗叼到另一个地方了。要是小朋友喜欢别人的玩具,一定要跟玩具的主人说一下,在征求主人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借回去玩哦,要不然,玩具的小主人该多着急啊。”“妈妈,我想喝水。”正在这时,贝贝说渴了,要回家喝水。妈妈一下子好像明白了几分,赶紧对贝贝说:“爸爸在家,你自己喝了再下来吧,我在这里等你。”果然没过几分钟,贝贝拿着那把枪回来了,他高兴地对着小伙伴说:“我找到这把枪了,在我们楼下的那个花坛里,肯定是小狗叼过去的。”小伙伴们一下子又高兴地玩起来。

本来妈妈想带着贝贝回家教训一顿,后来想想,既然孩子认错了,何必再和孩子较劲呢,弄不好还会给孩子留下阴影,认为自己就是个“小偷”,不如装装糊涂,让他自己意识到错误,以后不再犯就可以了。【心理学家分析】

在面临孩子犯错时,父母都喜欢和孩子讲道理、较劲,这样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影响亲子感情。尤其是在孩子犯倔的时候,家长更应该退让一步,回避一下,用冷处理的方式避免冲突,也给孩子一个冷静思考的机会。案例中的妈妈如果回家对贝贝数落一顿,不许孩子再偷东西,这样不仅会影响亲子关系,而且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这么小就被贴上了“小偷”的标签。拿别人的东西固然不好,但这个年龄的孩子还没有真正形成“偷”的意识,只是喜欢想暂时占为己有而已,看到孩子自己也认识到错误并改正了,妈妈也就装糊涂让事情过去了。

生活中有些父母特别喜欢坚持自己的看法,当孩子不同意、不听话、不顺从的时候,就和孩子争执,或批评孩子,非要让孩子对自己“俯首称臣”不可,这样和孩子较劲的做法不但不能奏效,反而会让家庭教育变得困难起来,使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也变得遥远。

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问题,父母为了一点点小事而对孩子发脾气、训斥孩子,都会让孩子觉得十分沮丧,也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这样一来,双方各执一词,带着对抗情绪一直较劲下去,结果只会把小事闹大,不但影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沟通,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与其这样,不如装装糊涂,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错误。好爸妈这样做

当孩子犯倔时,家长往往会很恼火,喜欢用家长的权威管孩子,跟孩子较劲,但这样做非常糟糕。相反,如果做家长的变恼怒的较劲为温和的对话,就容易让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

所以,在面对孩子犯错时,如果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愿意去改正,家长切忌不依不饶地对孩子责骂,而要退一步,装装糊涂,看着孩子自己去改正。如果在孩子不能分辨是非选择错误的时候,家长可以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孩子不自觉地跟着家长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种教育方式要比跟孩子较劲、训斥孩子效果要好得多。

如果孩子犯错而不知悔改,父母该批评的时候还是要批评,但是批评需要讲究方法,不然会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有逆反心理。如果父母能够先对孩子的优点予以肯定和表扬,然后再指出孩子的错误和不足,孩子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自然乐意接受批评,改正错误。

郑板桥的那句名言“难得糊涂”,在家庭教育中是再合适不过的!做家长的有时还真得装装糊涂,别跟孩子太较劲!孩子的事情要征求他们的意见家教现场

崔红的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经常出差。不巧的是,这次爸爸妈妈的出差时间都赶在了一起,爸爸妈妈经过商量后决定,把崔红送到爷爷奶奶家待一段时间,等出差回来了,再把崔红接回来。

晚上爸爸对崔红说:“明天放学后,我们要把你送到爷爷家里住一段时间。你一定要听话乖巧,不要惹爷爷奶奶生气,知道吗?”

听到爸爸的话,崔红很是吃惊,接着就大声地抗议:“为什么要把我送到爷爷家,我不去!”“不去不行,这段时间我和你妈妈都要出差,没有人照顾你!”爸爸生气地对崔红说。“为什么你们不问问我愿不愿意去呢?我不想去爷爷奶奶家里,我想去姥姥家。”崔红难过得快哭了。“去哪家不一样啊?”“可是……”“有什么可是的,就这么定了!”还没等崔红说原因,爸爸就打断了她的话,爸爸觉得崔红太不懂事了。

第二天,崔红果然就被爸爸送到了爷爷奶奶家里,崔红心里特别不高兴,其实昨天她只想告诉爸爸,去姥姥家上学能稍微近一点,为什么爸爸妈妈就不能听听她的意见呢?【心理学家分析】

很多父母会像崔红的父母那样,很随意地就替孩子作出决定,而不问孩子的意见,甚至也不允许孩子发表意见。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很多时候,孩子的意见也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父母不应该无视孩子的意见。

一个家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大事小情,这些事情有的关系到个人,有的则需要全家来一起面对。当然,生活中有些成人的事情是不必让孩子知道的,但是对于有些事情,作为家庭成员的孩子,完全具有对其提意见的权利。孩子生活在一个很单纯的世界里,有时候很难理解家长的做法。但是不能因为孩子不理解、不大懂,家长就忽略孩子的感受,不询问孩子的想法就作出决定,这样很容易伤害到孩子。尤其是在涉及孩子自身事情的时候,父母更应该多听听孩子自己的意见,毕竟自己的事情自己最有发言权。而对于家庭共同面对的事情,父母也要综合包括孩子在内的所有家庭成员的意见,才能最后下结论。好爸妈这样做

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员,很多家长在决定一些事情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事情时,往往把孩子排斥在外,他们经常对孩子说:“去,去,到一边去,爸爸妈妈商量大事,你小孩子不懂。”殊不知,有时候,孩子的意见也非常重要,甚至能对整个事情产生重大的影响。

1.父母要善待孩子的参与权

孩子也是家庭的一个成员,对于需要整个家庭共同面对的问题,孩子应该也具有参与讨论和做决定的权利。也就是说,孩子也具有家庭问题参与权。

2.父母要鼓励孩子有自己的看法

父母在征求孩子的意见时,不是简单地询问孩子“是不是”或者“好不好”,而是应该让孩子将自己心中所想的说出来,让孩子对一件事情做出一个完整的建议。而且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让他多参与到事件的讨论中来,让他们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也是对孩子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一个锻炼,可以让孩子养成勤于思考,并且善于发言的好习惯。

3.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的不同意见

所谓“各抒己见”,就是指各人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孩子也是一样,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所说的不同于家长的意见与看法。若是孩子的意见有可取之处,父母应该表现出赏识与尊重,并对孩子进行鼓励和支持;若是孩子的意见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父母也不要对孩子的话置之不理,除了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之外,还要让孩子明白他的意见究竟不妥在哪里,这样也可以提高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孩子的反对意见,父母切记不要因为是孩子,而且又是反对的声音,就对其意见彻底忽略,也不要对孩子的这种意见进行讽刺与阻挠。父母可以与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争论,通过商量和交流,最后找出一个解决方法。接受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家教现场

莹莹的妈妈工作很忙,经常不是加班就是出差,莹莹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在莹莹从初一至初三的这几年时间里,妈妈很少有时间陪她过周末和节假日。

眼看着莹莹进入高中了,妈妈决定暂时将工作先放一放,陪着女儿度过这最关键的三年。经过几天的观察,妈妈发现,莹莹现在对学习有点漫不经心,也听不进去自己的意见。相反,在空余时间,莹莹经常听一些妈妈都没听过的歌曲,有时候说的一些词语妈妈都没听说过。虽然妈妈有了更多的时间陪莹莹,但是却发现母女之间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妈妈想可能这就是所谓的“代沟”吧。

妈妈查阅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决定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妈妈首先开始每天不仅关注各种新闻,也关注女儿比较感兴趣的一些内容,比如,她喜欢的明星、歌曲等,同时也对高考的一些动向做一些随摘笔记,还买了一些有关和子女沟通技巧的书等。总之,只要和孩子有关的内容,妈妈都会关注。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妈妈和莹莹的话题不再仅限于学习了,当吃饭时莹莹提到哪个明星出新专辑了,妈妈也能针对专辑里的主打歌聊上几句,也会对这个明星付出的努力表示赞赏,这样,妈妈在莹莹的眼里逐渐变成了与时俱进的“时尚辣妈”。慢慢地,莹莹在妈妈面前变得无话不谈,妈妈也会巧妙地在聊天中给女儿提一些建议。在遇到问题时,莹莹也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妈妈一起商讨最好的解决办法。【心理学家分析】

代沟是指孩子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等和父母原有的观点渐渐背道而驰而产生了很大的差距。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截然不同,一味蛮管,就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案例中莹莹的妈妈就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当她面对这个问题时,并没有强制去管教孩子,而是从心里接受了和孩子之间的代沟,通过不断的学习、改变沟通方式等缩小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从而让亲子教育变得更轻松。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他们会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反对父母的关心和照顾。身体的迅速成长使孩子获得了力量和勇气,但是父母认为他们依然是“孩子”,还处于被保护的阶段,父母没来得及接受孩子已长大的现实,依然按照原来的想法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见解必然和孩子正在快速成长的思想发生碰撞,于是代沟就形成了。

其实有代沟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代表了一种进步,只有在这个进步的社会中才会出现这种现象。而孩子应该完成的使命是建立自我、完善自我。当孩子和父母意见不一致时,表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只要有道理,父母都应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父母要学会接受和孩子之间的代沟,然后尽力去缩小代沟,而不是强制孩子放弃自己的想法。好爸妈这样做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步伐的提速、竞争压力的加大,父母常常由于工作忙碌,无法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声音,从而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缺乏沟通,产生“代沟”。那么父母应该怎么来面对这种代沟呢?

1.父母要理解尊重孩子

被尊重和被关爱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当一个人觉得被理解、被尊重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温暖的、安全的、放松的,没有疑虑、没有孤独感。因此,“理解、尊重孩子”能够有效地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代沟”。

2.父母要倾听孩子的心声

一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要听话、顺从,不得有异议和争辩,否则,就是没大没小、无法无天。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几乎没有任何发言权、参与权和选择权。这些做法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心,最好的方式是父母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也许孩子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问题的方式是正确的。

3.父母要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孩子,也就是做好沟通工作

父母在与孩子说话时,要准确地向孩子传达出内心的想法、愿望,使孩子能够感觉到父母的“批评”“教育”中所包含的关爱和善意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减少由于父母“言辞不妥”引发的孩子的抵触情绪。

4.父母自己也必须不断地学习,要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的潮流

只有这样,父母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更容易与孩子沟通,避免代沟的出现,或缩小与孩子之间的“代沟”。

总之,有代沟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愿意接受这个代沟,不愿意去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父母在改变自己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和孩子总结自己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还可以表达自己的计划与展望,这本身就是对孩子最生动的人生教育,反过来也是对父母自身的鼓励,这样更有助于代沟的化解和隔阂的消除。认同孩子的感受,然后加以引导家教现场

下班回到家,梓祥向妈妈抱怨:“上学真累!”恰好这天妈妈在工作上也遇到了一点不如意的事,心情很糟糕,看到孩子抱怨,就更来气:“你说什么?上学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比我上班还累?我工作一天了,还要回来洗衣服、做饭、收拾卫生,还要陪你先写作业,我还没抱怨呢。”梓祥听完妈妈的话,很沮丧地回了房间。看着孩子的背影,妈妈顿时也觉得自己刚才说的话不合适,心里有点后悔。

又有一天,梓祥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扔下书包便自言自语地抱怨上学好烦,妈妈想起了上次发生的事,便想换一种方式来处理。听完梓祥的抱怨,关切地回答:“哦,为什么会觉得上学烦呢?”

梓祥坐下来向妈妈诉苦:“今天的数学课上,有一道难题弄得我可郁闷了,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然后呢?”“课后我请教了老师,现在勉强能搞清楚了!”这时梓祥的神情变得轻松起来。

妈妈听完梓祥的话,赞同地点了点头,对儿子说:“是的,随着年级越高,肯定功课会越来越难,这样会弄得自己心情很烦躁,妈妈当初也有和你一样的感受。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但不能因为遇到难题吃力了,就开始反感上学了,你今天做得就很好,不懂的时候,可以问问老师,同学,不就解决问题了嘛。”听完妈妈的话,梓祥顿时觉得轻松了,高兴地回到屋里做功课了。【心理学家分析】

梓祥的妈妈两次不同的态度带来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第一次妈妈把注意力仅仅放在孩子抱怨的行为上,对孩子说了一些气话,结果弄得母子都不开心。而第二次妈妈改变了方式,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抱怨背后的感受上,她先是认同了孩子的感受,然后对孩子进行了正确的引导,让孩子的愤怒得以顺利宣泄并调整好心态,结果孩子马上就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接受了妈妈的建议。因此,以后父母在面临类似问题的时候,不妨站在孩子的立场想想,先对孩子的情绪给予理解,在安抚好孩子的情绪之后,再进行引导教育。

其实我们大人也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当时我们希望得到的是什么呢?是被别人斥责,还是接受一大堆的道理?都不是。我们最希望得到的是他人的理解和认可,否则,我们听不进去任何意见。孩子也是如此,但是大多数家长却做不到这一点,遇到这种情况,父母要么认为孩子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要么试图对孩子说教,甚至训斥孩子,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在胡闹。事实上,家长的这种态度只能让孩子的情绪越来越坏,而不利于亲子之间的沟通。当孩子向父母抱怨和诉说时是因为信任,此时父母若能认同孩子的感受,孩子就会觉得父母能理解自己,是值得信赖的朋友。好爸妈这样做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在遇到问题时,最需要得到的是家长的认同和接纳,而不是父母过多的说教。所以,家长要想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首先应该做到的是认同他们的感受,等他们的情绪平静下来以后,再对其进行思想引导和家庭教育。

当然,抱怨归抱怨,发泄归发泄,家长并不希望孩子今后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依旧只会抱怨、唠叨,相反,是希望孩子能够学会管理自己的不良情绪。所以,抱怨、发泄之后,家长要对孩子言归正传,可以给孩子讲讲自己曾经如何解决此类困难的事情,也可以根据家长的经验给孩子提出建议供孩子参考,或者和孩子一起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等等。总之,家长要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谈谈如何应对不如意的事情,这样才能真正地帮到孩子。

因此,如果父母真想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帮助孩子,那就应该充分认同尊重孩子的感受,要先对孩子表示理解,然后再提出建议或意见。当父母对孩子的困境表示理解和同情,又说出了孩子郁闷的原因时,孩子就会获得前所未有的安慰和鼓励。对逆反的孩子,有原则地示弱家教现场

沈鹏今年14岁了,最近受到电视里面一些偶像剧的影响,总喜欢穿一些奇装异服,虽然爸爸已经禁止过好几次了,但是并没有什么效果。

一天吃过晚饭,沈鹏突然对爸爸说:“我想把头发剃成双条式。”爸爸心里根本就不喜欢这种发型,本来想制止,但一想到之前反对儿子穿奇装异服并没有任何作用时,爸爸准备改变一种方式。爸爸知道孩子这一阶段有点逆反,容易和父母作对,既然发型不危及生命和健康,而且头发也会很快长出来,那就让他自己醒悟去吧。于是,爸爸对沈鹏说:“我不喜欢你说的这种发型,不过,这是你的决定,我会尊重。”爸爸的态度让沈鹏很吃惊,本来以为爸爸肯定是不会同意的,没想到爸爸直接带着沈鹏到了发廊。

美发师在给沈鹏洗头的时候还评论说他的头发发质真好,很漂亮,但听到沈鹏描述想剪的发型的时候,美发师惊奇地问沈鹏的爸爸是不是真的。爸爸回答,他并不喜欢那种发型,但那是他儿子的决定。

就这样,美发师按照沈鹏的要求理好头发,并尽量使这种发型在当时显得好看。可是到了第二天早晨,沈鹏对那个一边倒的头发就无能为力了,怎么弄都不好看,后来没办法,让他的姐姐喷上发胶才算勉强能出去见人。

过了几天,可能沈鹏听到了太多关于他发型不好看的声音,于是他主动到理发店换成了传统发型。【心理学家分析】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会有更多的想法和主张,如果此时父母仍然一味地强迫孩子做事,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使他越来越叛逆。对于孩子的叛逆,父母多是想着如何去纠正,如何从父母的角度来“帮助”孩子。其实,在面对孩子逆反的时候,父母有原则示弱一下,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案例中的爸爸在面对孩子想留异发的问题上如果采取和以前一样的反对态度,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你越不想让我干,我就越想干”的心理,而这一次,爸爸没这么做,他觉得这件事情没有原则问题,巧妙地示弱了一次,让沈鹏自己去认识自己的不合适,从而避免了一次亲子矛盾。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当孩子慢慢长大后,就开始变得特别爱面子。如果家长再像以前那样大呼小叫,肯定会惹孩子不高兴,甚至会和家长唱对台戏,这都是孩子逆反的具体表现,他们试图通过这种反抗来确立自己的地位和身份,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而且,孩子往往将这种挑战的对象锁定在自己最亲近的人,也就是父母身上。其实,父母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这种叛逆不要过于敏感和紧张,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示弱一次,让孩子自己去醒悟,可能会收到不错的效果。好爸妈这样做

为什么孩子会很逆反呢,简单地说,这是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家长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按自己的方式去要求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孩子对家长已经习以为常的控制就会产生排斥感,就会希望按照自己的思想去做。孩子的叛逆其实是必经的成长过程,父母不要认为孩子叛逆就是一种病,希望彻底“治”好孩子的叛逆,让孩子变得言听计从,这是不对的。那么当孩子有了逆反心理的时候,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1.父母要尊重孩子,不要总对孩子说“不”

当孩子产生自我意识之后,他们希望自己和大人有平等地位,对大人的要求也会选择性地接受。此时,父母对孩子的行动不要轻易干涉。只要孩子的想法没有违背道德、不具有危险性,那就向孩子示弱,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放手去做。如果确实需要孩子顺从父母的想法,父母也不要用强制式或命令式的口吻对孩子说话,而是要以平等的姿态征询孩子的意见。

2.父母要多理解孩子

每个孩子不仅渴望父母能照料自己的起居,更希望父母能理解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在充分了解了孩子的想法之后,父母可以对孩子的一些不正确的判断进行修正。孩子如果感觉到父母的态度是诚恳而且和蔼可亲的,对自己是理解的,孩子自然也会乐于接受父母的意见。

如果父母能认真地做到以上两点,以后在处理孩子逆反问题的时候就不会没有章法了。和孩子分享彼此的趣事家教现场

7岁的琪琪晚上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于是就让妈妈给她讲故事,妈妈说:“那我给你读故事书好不好?”琪琪摇摇头:“我想听妈妈的趣事。”“好,那我就讲一个前几天刚发生的事吧。”“那天送你上幼儿园回家后,我看时间还早,就坐着看了一会儿电视,可哪知,一看就忘了时间。等我一看时间,离上班时间只有20分钟了,也就是说,我得一分不停地快蹬自行车才能准时到单位。”琪琪饶有兴趣地听起来。“于是我抓了手机往包里一塞,再从冰箱把昨天装好饭菜的饭盒一拿,就噌噌噌地骑车走了。”“后来迟到了吗?”琪琪迫不及待地问。“我一路蹬啊蹬啊,等我气喘吁吁地赶到单位的时候,刚好准时9点,再慢一分钟就迟到了。”琪琪听了帮我舒了一口气。“可是当我坐到办公桌前打开包想拿出手机时,我傻眼了,这哪是手机啊,明明是空调的遥控器啊。”琪琪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妈妈,你是不是觉得都是白色的没注意啊?”“是啊,你看一着急就出错了,可是还有更让妈妈哭笑不得的事情呢,等妈妈中午去热饭的时候,一打开饭盒,发现里面装的是两个土豆。”琪琪听了笑得都喷出来了,原来冰箱里有两个饭盒,妈妈拿的刚好是昨晚准备多了的两个土豆。“妈妈中午只好去外面吃饭。你看,妈妈一着急就出了好几个错,所以,我们以后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要把时间掐得准准的,否则,忙中容易出错。”“嗯,上回我们有个同学也是,一着急把她妈妈的学习材料当成她的书给装进书包了。”琪琪也想到了她同学发生的类似事情,满怀兴致地和妈妈讲起来。“以后我们做事情不能拖拖拉拉到最后的时间再去做哦,要不然容易出错。”“嗯,我知道啦。”琪琪懂事地躺在床上点点头,慢慢地进入了梦乡。【心理学家分析】

每个人都渴望和别人交流,孩子也一样。每个孩子都愿意把自己身边的小事、大事都拿来跟父母分享,同时也会对父母讲的趣事感兴趣。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最黏的、最想说话的人便是父母,如果父母每晚抽出10分钟,耐心地和孩子一起分享身边的趣事,那么将会很容易地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同时,父母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把那些空洞的道理融入趣事中去。就像案例中的琪琪妈妈一样,通过给孩子讲自己的趣事,不仅让孩子也兴致勃勃地和自己交流起来,也在无形中教育孩子做事情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不要踩着点完成任务,这样容易出错。

随着孩子年龄增大,孩子的思想越来越丰富,内心极其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希望父母将他们视为朋友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如果父母将身边的趣事讲给孩子听,不仅能够满足孩子的内心需要,使孩子获得一种尊重感,而且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在兴奋之余也会将自己身边的事情拿过来和父母分享。当然,父母在给孩子讲趣事的时候最好有目的性,比如,希望孩子通过这件事情得到什么样的道理或者吸取怎样的教训,这样才能达到教育和引导的目的。好爸妈这样做

孩子的喜怒哀乐一般是不会藏在心里的,当孩子有话想跟父母说时,此时父母一定要放下手中的活儿,放下手中的报纸,停止过多地唠叨,听听孩子想说些什么,让孩子知道父母在认真倾听。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也才能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而且父母不妨在倾听的过程中,不时点点头,面露喜悦之情,并传递一些回应性语言“嗯”“要是我也会这么做的”等来显示父母对他们的关注。同时,父母也可以讲出有关自己的趣事来“回馈”孩子,这样孩子就会觉得非常开心。

当然,在父母与孩子分享故事的时候要注意,如果孩子年龄较小,在他们看来一些有趣的事情极有可能是一些恶作剧或闹剧,此时父母绝不能陪着孩子一笑了之,而是要在分享完快乐以后,帮助孩子分析这件事情,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判断,让孩子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避免此类闹剧发生在孩子身上。

因此,父母要珍惜和孩子在一起讲故事交流的时间,因为这个时候恰恰是孩子敞开心扉最信任父母的时候,也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时机。孩子有了进步,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分享家教现场

秦女士的女儿正在读小学四年级,前不久学校进行了一次数学测试,老师让女儿将试卷带回家给家长看。女儿让她看试卷时还卖了个关子,让她猜猜多少分。尽管估计孩子这次考得不差,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孩子竟然考了100分!这可是女儿第一次获得这么好的成绩。

秦女士激动不已,数学一向是女儿的弱科,平时考90分以上就已经很不错了,秦女士拉着女儿的手说:“妈妈祝贺你!你这段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你看通过你的努力,数学没有再拖你的后腿了吧?妈妈真为你高兴!”女儿也高兴地亲了亲妈妈。

妈妈说:“你看你这次取得了这么大的进步,我们一定要好好奖励你一下。接下来的暑假,妈妈打算带你去旅游,你想想去哪里玩呢?”

女儿听了更开心了,“我一直就想去北京,我想去看看北大、清华的校园。”“好啊,那咱就去北京,好好地放松放松,刚好你也可以去感受一下北大、清华的文化。”【心理学家分析】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取得各种大大小小的进步,他们会将自己喜悦的心情和父母一起分享,此时,父母对于孩子的进步不能无动于衷,而要和孩子一起分享这份喜悦,并针对孩子的进步做出适当的奖励。案例中的秦女士就做得很好,她在为女儿的进步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明确地告诉了孩子为什么要奖励,这样做才会更好地激励孩子。

孩子取得进步或有好的表现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孩子也会在第一时间将自己的愉悦心情和父母分享,如果此时父母表现出不在乎或者熟视无睹的话,就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努力白费了,长此以往,孩子就没有了努力的激情,甚至即使有了进步,也不愿意和父母分享,这样不仅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而且对亲子关系的建立也会有副作用。因此,在孩子向父母说起自己进步的时候,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分享这种喜悦,并对孩子的进步有所奖励。当然,奖励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精神鼓励,也可以是送孩子一个小礼物,或者带孩子出去玩一次,等等。

当然,过多的奖励会使孩子造成奖励依赖,经常得到奖励的孩子容易自我陶醉,而且也容易因为一点小小的失败就放弃努力,他们担心失败,害怕冒险。所以奖励应有度,奖励的同时应该指出孩子努力的方向,使孩子建立自信心。另外,奖励还要与孩子的实际努力相一致,如果对孩子解决较容易的问题大加奖赏的话,反而会导致他们自卑,因为受到这种奖赏,会使他们认为是无能的标志。好爸妈这样做

孩子有了进步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家长在这个时候给予适当的奖励无疑可以增强孩子的信心,但怎样奖励孩子,却让很多家长为难,奖励学习机、金钱,还是美食,让很多家长犹豫不定。奖励过多,怕适得其反;奖励过少,又担心孩子会以为家长不重视他们,那么如何对孩子的进步和成功进行奖励呢?

1.可以是精神奖励,认同孩子的努力是最好的激励

父母可以对孩子为进步而付出的努力表示赞扬,为孩子取得的进步感到高兴。也可以在家里或在关心孩子的熟人中间,当着孩子的面褒奖孩子的努力,这是一种独特的奖励方法,大家所谈的一切会给孩子良好的影响,使孩子感到无比愉快并深受鼓舞。

2.可以有适当的物质鼓励

比如,可以送孩子一本书,或者一个心仪已久的玩具,等等。不过家长应该注意,对孩子奖励时,要让孩子知道是因为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进步或者是因为孩子做事情的态度才会获得奖励,而不是仅仅奖励结果。因为通过努力学习而得到奖励的孩子,更容易关注自己成功的过程,也会更留意如何想方设法解决困难,即使失败了,也能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

因此,在孩子取得进步时,父母不能无动于衷,要给予孩子一定的奖励。而父母在奖励孩子时不宜单纯为了奖励而奖励,要让孩子明白对他的奖励绝不是因为他做的事情本身,而是奖励他做事情的态度,只有这样,奖励产生的激励作用才会持久。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家教现场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想带小杰回老家待几天,可是小杰一想到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心里就有些不愿意。到了火车站门口,小杰硬拽着妈妈的手不愿进火车站候车厅,妈妈见状生气了,很严厉地训斥起小杰来。小杰则在一旁低头不语。妈妈看孩子这样,更加来气了,大声地对孩子说:“你抬起头来,听我说话!”小杰还是不理。

正在这时,小杰的爸爸取下行李走过来。看到这样的情景,爸爸蹲在孩子面前,看着小杰的眼睛,低声地对他说:“爸爸知道你是个听话的乖孩子,你是不是担心去那里没人陪你玩啊?”小杰点点头。“你忘了大伯家有个平平哥哥啊,原来在视频里你不是见过吗?还有个比你小1岁的弟弟,他们都会和你一起玩的,那你现在告诉爸爸想不想去和他们玩啊?”“想!”小杰很高兴地回答道。“要想去和他们玩,我们就要坐火车,那你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小杰想了一会,说:“我们现在要先进火车站。”“对了,我们坐火车要先进站,要等火车开过来,那我们现在先去候车厅等,好吗?”小杰很愉快地接受了,和爸爸妈妈手牵手进火车站了。【心理学家分析】

在上面的案例中,父母二人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对待孩子的问题,结果起到了不同的效果。父亲采取蹲下来的姿态,和孩子是平等的,孩子觉得爸爸是理解他的,自然就收起了敌对情绪,认真思考爸爸所说的话;而母亲则采取居高临下的训斥方法,孩子看到妈妈气势汹汹的样子,会感到压抑和恐惧,有话也不敢说出来了。“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虽只是一个细微的动作,但它是父母对孩子尊重的直接方式。父母与孩子在身高上相差几十厘米,从年龄上讲存在“代沟”,“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是把孩子看成一个需要尊重的独立个体,是拉近父母和孩子心灵距离的最好方法。众所周知,只有两头高度差不多,水才有可能在中间的管道里来回流动,如果一头高,一头低,水就只能往一个方向流了。孩子与父母的交流也是相同的道理。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父母与孩子才有可能平等地交流。孩子希望父母能和他们交流,希望父母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以一种平等的方式进行朋友式沟通。只有平等,才能使孩子敞开心扉,与父母坦诚相待;只有平等,才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其实,如果父母肯放下自己的架子,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孩子会很愿意敞开心扉向父母诉说的,因为孩子看到了父母对自己的诚意。那样父母就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和独特的想法,就能给孩子提供恰到好处的指导和帮助。好爸妈这样做

父母不能因为孩子人小、需要成人照顾,就把他看成自己的附属品,要受自己的支配。孩子和父母一样,也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空间,需要被尊重。现在越是平等民主的家庭,教育出的孩子就越开朗自信。平等不意味着不尊重父母,而是在爱的前提下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如果父母都不尊重自己的孩子,又怎能指望孩子成长为一个自尊自爱的人呢?所以,“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份平等交流的诚意。那么,父母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平等地和孩子说话呢?

1.父母在和孩子说话时,要注意用语

有些父母与孩子说话的时候,常常使用命令的语气,像“你为什么不……”“你必须……”,这些话难免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做得不好,可以给出一些委婉的建议,像“如果”“不妨”“试一试”“或者”等。当然还要注意不能说伤害孩子感情的话。

2.家里定时召开家庭会议

在家庭会议上,父母可以鼓励孩子说出心里的想法,让孩子和成年人一样参与家庭讨论。虽然有时有些事务与孩子没有关系,但成年人可以和孩子说说自己内心的感受,让孩子和你一起分担。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承担家庭责任的重要一员,能增强孩子的独立和责任意识,也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尊重的。

总之,父母要摒弃高高在上的心态,遇到事情时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表现出自己的诚意,从孩子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来理解孩子,这样亲子沟通就会容易很多。和孩子讲讲自己小时候的事家教现场

又是一个周六晚上,8岁的皮皮在床上翻来翻去,就是睡不着,因为他还沉浸于白天在水上乐园玩耍的兴奋中。于是皮皮拉着爸爸的手非得让他讲故事。

爸爸又和往常一样,讲起了书上的童话故事,可是皮皮不买账,说:“我不想听那个童话故事了,要不你给我讲你小时候的故事吧,比如你们小时候有没有像今天一样在水上玩过呀?”看来皮皮还忘不了白天呢。“我们小时候哪有这条件啊,最多也就是夏天的时候跑到河里玩几下,还经常被大人骂。我们那个时候玩得最多的是踢球。”于是,爸爸便兴致勃勃地讲了起来。“我们那时候都穷,没有球场,也买不起球,邻居有个小伙伴的叔叔在部队给他寄了一只足球,那便成了我们最喜欢的玩具了。每天放学后,我们几个就在门口踢来踢去,觉得特别快乐,就像你今天玩水一样。可是有一天,有个小伙伴用力太猛,把球踢到门口的小河里去了。”“那然后呢?”“我们就赶紧跑过去想把球捞上来,先用树枝扒,结果刚一扒动,球就顺着水流往下跑了。眼看着球跑得越远了,我和另外一个伙伴就索性下到河里用手去抓。”“抓上来了吗?”皮皮着急地问。“结果哪知道河里有些小坑,小伙伴陷到坑里了,我们一看慌了,赶紧大声叫人。还好,有个邻居从这边经过,把小伙伴抱上来了。”“呀,太危险了。”“是呀,所以我们回去都被大人批评了一顿,以后再也不敢自己跑到小河里去了。小孩子独自去出去玩水是很危险的事情,所以你也要记住。”爸爸趁势赶紧给皮皮上起课来。【心理学家分析】

给孩子讲故事是每个父母都曾经遇到的问题,孩子小的时候可能还愿意听父母读故事书,但是随着孩子年龄长大,孩子听到的故事越来越多,思想也越来越丰富,这时候孩子就会更愿意听父母讲自己小时候的一些趣事。有的家长可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其实这正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很好机会。就像案例中的爸爸一样,通过他小时候的故事,不仅让孩子知道要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还能让孩子提高安全意识。

时常把自己小时候有趣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和孩子分享不一样的童年时光,可以让孩子更好地了解父母,特别是当年自己苦中作乐的趣事,能够让孩子受到启发和思考。因为时代不同,孩子希望知道爸爸妈妈当年生活的状况、放学后是怎样玩耍的以及在学校发生的各种有趣的事情,而这些趣事从父母嘴里讲出来,会显得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孩子的内心世界,能够增长孩子的见闻,能让孩子了解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和道理。比如,父母当年没有玩具,小小年纪就要做家务、干农活,这样可以启示孩子从小要学会勤俭节约,让孩子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地学习,争取不让父母操心。好爸妈这样做

给孩子讲小时候的故事,目的是让孩子在享受听觉愉悦的同时受到思想启迪和教育,因此在和孩子讲故事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我们的故事中要融进一些教育的元素

既然孩子喜欢听故事而不喜欢父母讲大而空的道理,那么父母就可以把这些道理融入故事中去。让孩子在听完故事之后,自然而然地理解到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即使孩子没有理解其中的道理,父母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也可以添加一两句点评或者对孩子的期望,使孩子在感受故事带来的快乐的同时能轻松地接受教育。

2.父母可以少讲一点反面故事

有的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为了让故事充满趣味,可能不惜把自己当年的一些糗事说出来。比如,小时候可能和小伙伴一起干过“偷鸡摸狗”的事,这情节当然会很有趣,但是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比如,以后孩子在犯此类错误之后父母可能就很难教育。当然,偶尔讲一下这类故事未尝不可,因为父母并非完人,但要告诉孩子,父母犯过的错他们以后要警醒。

3.父母也可以经常讲一些和孩子有类似经历的故事

比如,讲一些自己小时候还不如孩子现在的表现,鼓励鼓励孩子。这时孩子就会表现出一副扬扬得意的样子,还不忘“批评”家长两句。当然也要讲一些孩子的表现不如父母小时候的,这时候孩子就会反思自己。

总之,父母作为孩子最亲密的人,讲自己小时候的趣事会对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孩子也会很专注地听,这样孩子能从故事中了解父母,不知不觉地就会把父母当成自己学习的榜样,这种言传身教的作用要比讲大道理效果好。第二章巧妙批评,使用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批评孩子允许孩子平等地争辩家教现场“妈妈,你这样做是不对的。”8岁的文文一本正经地说,“我有自由不睡觉!”听到这话,妈妈又好气又好笑,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自古都是孩子要听大人的,哪有孩子这么和自己的妈妈说话的?“明天你要上学,早上无法起床。我说要睡觉就得睡觉。”妈妈把电视机关了,“你这么小的孩子要什么自由,我是家长,我有权利管你。”“你是准备打我吗?”文文可能在妈妈的语气中感受到了威胁,“打我,你就犯法,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看看是我厉害还是法厉害!”妈妈实在忍不住,把他从沙发上拖起来,照着他的小屁股打了几巴掌。文文大哭起来,直到妈妈把他抱到床上,他仍在啜泣,待了好长时间才入睡。

坐在文文的小床旁,看着他委屈的表情,妈妈的心里也非常不是滋味,不禁沉思起来:为什么要打儿子呢?难道就是因为自己生养了他,因为爱他,就无法容忍他争辩吗?打他,其实只是因为他的争辩和不服从,只是因为自己家长权威的丧失!

第二天送文文去上学的路上,妈妈为昨天的以“权”压人向儿子道歉。文文竟然有些不好意思,小脸涨得通红,沉默着把脸转到了一旁。在妈妈的启发之下,文文终于开口了,没想到又是争辩的态度:“你是家长,你不用向我道歉。”“妈妈错了,”妈妈严肃地说,“只要做错了事,就应该道歉。”“妈妈,那我也应该向你道歉。我不应该用那种语气和你说话。”一路上,他们都在为谁该向谁道歉而争辩着。看得出,文文正在努力说服妈妈接受他的意见。当妈妈对他的论点表示肯定时,他开心地微笑起来。进学校大门时,文文主动揽住妈妈的脖子,在妈妈脸上亲了一下。【心理学家分析】

像以上案例中家长与孩子的争辩可以说是很常见的,当面对孩子争辩时,你会如何处理?是否会像文文的妈妈一开始那样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呢?没错,那并不是一种好的做法。明智的做法是给孩子争辩的权利,认真地听取孩子的意见,家长对自己的做法进行反思。我们先来说说给孩子平等争辩的好处。

首先,当孩子试图以平等的方式和父母争辩的时候,这个过程有助于孩子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在争论过程中,孩子没有了父母的帮助,必须自己独立对事件进行观察分析,运用已有的语言和逻辑,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个争辩的过程虽然简单,但是可以学到争论、辩论的逻辑技巧,这对日后思维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

其次,争辩能帮助孩子变得自信和独立。在和父母平等的争辩中,孩子会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知道应该怎样表达才能实现自己的意志。争辩也表明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迅速形成,开始尝试着走自己的路。在与父母争辩后,他们发现自己并非都是错误的,孩子从中获得了成就感,这能帮助他变得更加自信和独立。

事实证明,争辩是在孩子与家长的谈话中,孩子最来劲儿、最高兴、最认真的时候才会发生的事。只有在父母民主、亲子关系和谐时才能出现。一个家庭如果家长角色意识太强,清规戒律太多,想与孩子争辩,恐怕都办不到。因此,如果孩子与家长争辩,不要怕丢了家长的面子,不要担心孩子不听话,孩子也是讲道理的。家长与孩子争辩,孩子觉得家长讲平等、讲正义、讲道理,他会打心眼儿里更加信赖和尊重家长。而且通过争辩他既可以深刻地弄明白家长的要求,也会心悦诚服地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好爸妈这样做

孩子和家长的争辩意味着孩子心理的成长,他们开始逐渐明白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是令人欣慰的事情。但同时父母也必须明白,孩子的自我意识还没有那么完善,他们有时候还不知道用何种方法来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顶嘴只是一种简单的表达方式。

通过家长与孩子争辩,孩子不仅能弄清是非曲直,而且能学会估量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能养成坚持真理、以理服人、平等公正的好品质,同时也能活跃家庭气氛,在感情交流、思想沟通中,表现一种亲情和友爱。

给孩子平等争辩的权利,不是每个父母轻易能做到的。所以,首先需要父母克服自以为是,不要用唯我是从的单向说教的思维定式,而要尊重孩子,鼓励争辩,用善于双向交流的思维方式;改变轻则呵斥、重则棍棒的粗暴行为,养成重科学、讲民主,以理服人的良好规范。

所以,优秀的父母应该树立一种观念,只要孩子是遵循规则、讲道理,就允许孩子争辩,这样不会让家长丢面子。明智的父母通常不把自己的意志简单地强加在孩子身上,为孩子的争辩创造一种宽松、平等、民主的氛围。在争辩的过程中,父母应放下架子,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而不是简单地把孩子的争辩看做对长辈的不敬。这种争辩,对两代人都有好处,因此父母要善于研究学习,让争辩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促进孩子的成长发育。孩子讲得有道理,父母该妥协时要妥协家教现场

孩子期末考试终于结束了,美好的假期正在向他们微笑、招手,相信孩子们对此也渴望已久了,终于可以轻松地玩一玩,高兴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那种压抑不住的兴奋劲儿可想而知,因为我们也曾经历过。此时,孩子的父亲又习惯性地行使起父亲的威严和权力:马上就要到奶奶家度假了,先在家里把假期的作业写完,然后再去休息。可是平时温顺的女儿却异常顽固而倔强,不想写,反驳道:“我不想现在一下子就写完,在奶奶家我每天写一点,照样可以做完。”父亲生气了:“到那里成天就知道玩,哪有时间写?不写作业,就罚站2小时!”没想到,孩子想都没想,自己就主动去站着了,没有任何妥协和放弃的意思。做父亲的,虽然不忍心孩子就这么站着,但是家长的威严又使他放不下面子,怎么能跟孩子妥协呢?于是父女就这么僵持着,直到孩子的母亲回来。

看到这父女俩都如此倔强,母亲对女儿说,陪妈妈到外面走走吧。转了一圈后回到家里,此时父亲也消气了,觉得女儿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每天写一点,可以防止知识的遗忘,但是也不好意思向女儿道歉,只好轻轻地对女儿说:快去洗洗澡,然后睡觉去吧。没想到,此时的女儿没有走向浴房,也没有走向卧室,而是主动拿出了书本,写起了作业。父亲、母亲相视而笑。【心理学家分析】

上面这种情况很常见,其实仔细想想,有时候孩子的要求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做一定的妥协,不仅不会让自己没面子,反而会让孩子更加地尊敬自己。

在我们的生活和教育中,父母与孩子之间都存在着坚持与妥协的矛盾,有时是关于学习的,有时是关于生活方式和习惯的。人人都有尊严,没有人喜欢主动妥协。但多数的孩子都是迫于家长的威严而无奈地妥协,被迫去做自己此时并不想做的事情。如果刚好碰到孩子和家长的个性都非常强,结局可想而知,久而久之,矛盾不可调和,家长无奈,只好放弃管理;孩子无奈,自暴自弃,这个结局无论对于家长还是孩子都是不想看到的。当然,也有一些家长出于对孩子的溺爱而习惯性地选择妥协,孩子也习惯于家长的妥协,只要自己撒撒娇、耍耍性子,就可以达到目的,结果时间长了,极易造成孩子放任自流。又有多少家长能够理智地选择妥协呢?作为强势群体的家长,如果在孩子说得有道理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妥协,带给孩子的可不是家长的放任,而是尊重和理解,他们反而不会产生逆反心理,以后会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家长,这样,不就是家长一直想要的结果吗?好爸妈这样做

事实上,家长对于青春期孩子“合理的一面”进行妥协并不是无奈之举,而是明智之举。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易冲动、自尊心强,一旦他们合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变本加厉,更加爱发脾气。所以说,家长对他们“合理的一面”进行妥协,是消除孩子负面情绪的一剂良药。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也日渐成熟,对各种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当亲子之间因为意见分歧发生矛盾时,错的并不一定是孩子,也就是说,家长的观念和做法也会存在不合理的一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就应该对孩子“合理的一面”进行妥协。

当然,我们所说的妥协不是无条件的妥协,而是通过反思自己的观点之后对孩子思想的一种认同,这种认同不仅能增强孩子的信心,也会在孩子面前树立正面的形象,更能减少以后在与孩子发生意见不统一时的矛盾,因为在他眼里,父母都能知错妥协,自己为什么还那么固执呢?长此以往,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离我们还会远吗?孩子要求不合理,不妨多给一些选择家教现场

维丽是个爱好体育的孩子,特别爱滑旱冰,她希望每天都能滑上一段时间。但是放学后的时间正值下班高峰期,妈妈又要在家做饭,没有时间带维丽去公园专门的地方滑。于是维丽想在小区院子里滑来滑去,但是妈妈觉得很危险,就对女儿说:“维丽,现在院子里来来往往的都是车,你这样滑来滑去太危险了,你还是别滑了。”

维丽听了就不大乐意了,平时上学没时间,放学做完作业刚好可以玩一会,却不让,她便噘着嘴说:“我就要滑,要不然多么无聊啊,也不知道干什么。”“你现在可以做其他有趣的事情啊,比如,可以画一会儿画,或者你不是喜欢看动画片吗,可以看电视,但是只能看两集哦,等吃完晚饭,妈妈带你去公园滑旱冰。”

维丽想了想:“对呀,我差点忘了,《熊出没》马上就要开始了!”说完,便跑到客厅去看电视,妈妈也可以安心做饭了。【心理学家分析】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孩子提不合理的要求,比如:像案例中的维丽,孩子想去做一件好玩的事情,但是这件事情确实充满危险,妈妈就会拒绝他们的要求。但是有的妈妈会直接简单地说:“不可以!”可是这样的拒绝会使孩子闹情绪,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案例中的妈妈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她通过其他的事情来引导孩子,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她选择其他的事情去做,这样既可以让孩子开开心心地接受,也符合了家长的要求。

其实,孩子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总是喜欢无理取闹,他们也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好多家长就发现,跟孩子沟通很难达成一致,家长想要他这样做,他偏偏要那样做。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家长没有给他留选择空间,家长所决定的事情,只要求孩子去做,这个时候孩子很容易逆反,但是如果家长给孩子两三个以上的选择,孩子就会有被认同感,此时,他们往往会很乐意接受家长的提议,这样,就很容易改变一个叛逆的孩子。好爸妈这样做

当遇到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我们不妨多给孩子几个选项,让孩子自己放弃不合理的要求。曾经有句话说,“要是不想地上长草,就在里面种庄稼。”这也是相通的道理。当孩子想去做危险的事情时,我们给孩子提出几个选择,可以是看一会儿动画片,或者是玩半小时游戏,带孩子出去吃盼望已久的大餐等,这样,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把危险的事情抛到脑后了。如果孩子对妈妈提出的建议都不感兴趣,还可以让孩子自己提要求,只要是合理的都可以。通过这个过程,不仅达到了家长的要求,还让孩子学会了选择和放弃。我们教孩子学会了选择,他就具备了一个正常人的基本心态和素养,以后在面对众多事情时,就能分清安危和主次,知道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他就会抓大放小,就不会贪得无厌,从而学会取舍,学会放弃。

作为家长,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主动放弃一些不合理要求呢?以下几个方法可以尝试一下。

1.帮助孩子完成一个心愿

孩子都会有好多好多想要做的事情或者想要得到的东西,妈妈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不去做这件危险的或不合理的事情,妈妈可以帮助你实现一个小小的愿望,但这个愿望最好是对学习或生活有帮助的,这样,孩子就会特别愿意接受。

2.给孩子安排一些有偿的劳动

在孩子提出一些危险性的要求时,妈妈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家务劳动,并付一定的“报酬”,这些“报酬”可以作为零花钱,这样就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当然,为了避免孩子产生“做家务就能得到钱”的想法,妈妈在平时也要安排一些无偿的劳动,比如,整理自己的房间等,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3.在寒暑假期间给孩子报一些孩子感兴趣的学习班

当然,兴趣班一定要是孩子感兴趣的,而不是家长强加于孩子的。孩子把这些空余时间都利用起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和心思去做危险的事情了。带着理解和共鸣和孩子沟通家教现场

十岁的彬彬回到家,扔下书包就开始发脾气、抱怨。

彬彬:“上学真没劲、真痛苦,我都不想去了!就因为我说我把家庭作业忘在家里了,老师居然说我是骗子,她对我凶巴巴地嚷了几句,还说以后再这样就找家长。”

妈妈:“老师怎么这样啊,那你岂不是很生气啊?”

彬彬:“是啊。”

妈妈:“在全班同学面前被叫做骗子,一定让你尴尬极了。”

彬彬:“我都快哭了。”

妈妈:“我想你心里一定骂了她几句!”

彬彬:“是的!你怎么知道?”

妈妈:“当有人误解伤害了我时,我通常也会这么做。”

彬彬:“是吗?哈哈。”

看着孩子露出淡淡的笑容,妈妈知道他的气已经消了一半,下面的事情就好说了。【心理学家分析】

当孩子回到家,不停地抱怨他的朋友、老师,或者生活时,家长最好先顺着他的语气回应他,而不要先试图查明事件的真相。当孩子发现他们的感受是正常人经历的一部分时,他们会感到自己被理解。就像案例中的妈妈一样,如果家长换种方式说:“谁让你忘记带作业的啊?别人怎么没有忘记,天天就知道玩。”可想而知,对话无法友好地进行下去。还好,案例中的妈妈采取了“站在孩子情绪上说话”的方式,理解孩子当时受委屈的心情,让气氛没有变得沉重,谈话得以继续。

在与孩子的沟通上,能否理解孩子并产生共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们沟通的目的当然不全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孩子有时纯粹只是表达自己的心情,发发牢骚而已,有时甚至说的都是一些完全不着边际的内容。即使在这种时候,家长还是必须努力与孩子产生共鸣,不然就没有办法继续聊下去了。反过来,偶尔也可以设法让孩子对你产生共鸣。例如,告诉孩子:“妈妈今天办砸了一件事,弄得我连做晚餐的心情都没有了!”只要父母肯将自己失败的经验、有趣的事件、惊讶的原因主动告诉孩子,说不定孩子也会跟着响应,主动说出今天发生的事。例如,“我在学校里今天也差点犯错!”“今天我也有一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