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区划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4 07:20:36

点击下载

作者:刘佳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区划研究

中国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区划研究试读: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空间格局与影响机制研究(4140118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青年项目:“十三五”推进能源消费革命对策措施研究。

摘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使科学发展观真正得到落实,和谐社会真正实现,必须大力推动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建设,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实现生态-资源-环境-经济的和谐发展。

北方沿海地区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北部,区位特殊、资源丰富、工业密集、城市林立,不仅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内地、沿海北部通往世界的重要大门。北方沿海地区是中国最早和最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长期以加速资源的消耗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乡镇工业的崛起,以及能源、原材料工业遍地开花式布局,该地区本已相当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沿海地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停留在20世纪的旧经济模式中,必须选择充满活力的绿色经济模式。绿色经济模式鼓励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系统,实现更加公平合理、更加尊重劳动者权利的劳动就业形式。绿色增长模式既是当前世界经济摆脱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正确道路。本书利用系统分析方法、GIS空间分析和模拟方法,综合运用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理论与方法,多学科交叉、综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区划进行实证研究,揭示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地域分异规律;在对北方沿海地区进行生态经济区划的前提下,找出各生态经济区所面临的问题,在分析不同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经济特征和矛盾的基础上,结合北方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目标及重点产业的选择,提出不同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模式与对策,为北方沿海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研究的意义如下。首先,对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研究有一定的补充和促进作用;其次,对北方沿海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与科学发展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为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也是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和探索;最后,是对区域生态经济、经济地理等学科建设的有益探索和理论与方法上的创新。

通过研究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分异规律与各生态经济区特征及其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研究表明,北方沿海地区自然环境地域分异决定了社会经济地域分异的基本格局,海拔高度、水热条件、社会经济变化有很强的相似性,特别是气温、热量等值线的变化规律和海拔高度变化的一致性非常明显。海拔较低、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土地肥沃,水土资源匹配较好,开发历史悠久,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地区;山区、水热资源缺乏的地区,人口分布稀疏,受相关自然条件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分异图中经济总量、人口密度和地均产值等直接反映了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分异规律一致性特征。

第二,北方沿海地区农业资源的地域组合决定着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农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是自然环境的直接反映。光、热、水、土资源的不同组合对农作物的分布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加之人们对土地不同利用的长期作用,就形成了华北平原、辽河平原以及黄淮海平原各具特色的农业区域类型。

能矿资源的地域组合及开发决定了能矿工业基地和一些矿业城镇的地域分异。能矿资源的地域组合及开发构成了城市地域分异的重要基础,甚至决定了有些工业基地和城镇的形成,以唐山市为典型。

重要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区域具有沿渤海沿岸和交通沿线扩展的点-轴式地域分异规律。点-轴模式是地域分异的主要形式之一。环渤海沿岸和交通干线集中了北方沿海绝大多数城市和经济集聚区,呈现点-轴式分异规律。较高层次地域多呈点状和条带状分布。点状地域主要分布的是一些工矿业城市,地域面积较小。条带状地域主要是环渤海湾,包括京沪、京九、京广、哈大、京沈、京包、石德、石太、胶济铁路沿线和京沈、京沪高速沿线。这些横纵条带状地域和环渤海沿岸构成北方沿海目前以京津冀、胶东半岛和辽中南三大城市圈为增长极的主要经济、社会网状发展区,也是未来北方沿海经济社会的主要扩展地区。

第三,北方沿海地区大部分为资源环境承载力超载地区。从空间上来说,严重超载地区主要是从首都北京和省会城市天津、石家庄、济南和沈阳及大型城市大连、青岛向周围地区蔓延,直至整个环渤海地区。未超载地区主要集中在北方沿海的北部地区,此部分地区人类活动强度较弱,其承载状况在预测期内极少变化。

第四,北方生态脆弱度总体上由水资源的丰裕程度决定,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以及环渤海湾地区生态脆弱度较低,北部山区和华北平原中部缺水地区生态脆弱度较高。

第五,人类活动地域分异规律研究表明,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尤其是海拔和水资源)对人类活动构成了显著制约:沿海和河流冲击平原地区,海拔较低,水资源丰富,人口集中且数量大,人类活动强度大;山地、沙地、丘陵,海拔高、自然环境恶劣,人类活动强度小。

第六,北方沿海地区人类活动强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京津唐都市圈、辽中南都市圈、冀西南部城市带、山东西南部城市群,该部分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展主要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处于工业化中级或高级阶段,人类活动强度较高,人类活动强度指数高于2;城市边缘区、山东半岛东部地区人类活动强度趋中,人类活动强度指数处于1~2;河北北部和辽宁由平原向山区过渡地区人类活动强度较弱,人类活动强度指数低于1。

第七,北方沿海地区经济结构空间相关性,总体上由交通干线相联系,体现在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程度相对接近的城市之间,其空间相互影响的作用相对更强。这说明,北方沿海地区内部的城市增长,在条件相当的城市之间具有很强的模仿和分工合作效应,其增长过程是相互促进的一个良性竞争过程。

第八,生态经济区划研究的结果表明,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类型复杂多样,应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确定不同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模式。第一章绪论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不同层面的生态-经济不协调问题逐渐凸显。如何对各层面、各地区生态-经济状况进行系统分析,进行合理的生态经济划分,并研究、制定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使不同层面、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相协调,为主体功能区的形成奠定基础,如何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1.国家宏观发展战略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历史机遇

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和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资源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各主体功能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生态环境的约束性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未来五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升高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的约束性指标,要求落实责任,确保科学发展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意味着未来五年中国在相关评价体系、长效机制、具体政策等方面将发生重要调整和变化,会更加重视质量效益、结构优化、节约环保、民生改善、社会公正。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产业”,“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大力推动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建设,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实现生态-资源-环境-经济的和谐发展”。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同志提出要“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鼓励和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

从中央到地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主体功能区划已成为共识,如何实现生态-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形成符合国情的主体功能区已成为各级政府和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主体功能区划已成为国家基本战略。2.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环境挑战,亟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改革开放至今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也是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时代,然而,这些成绩的取得,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特别是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超常规损失。

多年以来,中国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环境污染相当严重。2004年,流经城市的河段有90%受到严重污染,75%的湖泊出现了富营养化,有近3亿农村人口在饮用不合格的水;有1/3的城市人口生活在严重污染的空气环境中,一些城市的大气质量已接近国外发生公害事件的污染程度;酸雨区已占国土面积的1/3,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全国城市垃圾年清运量在1.49亿吨以上,而无害化处理不足20%;工业危险废物每年产生1100多万吨,处置率仅为32%。中国的沙化土地已达174万平方千米,每年还要新增3436平方千米;森林质量不断下降,天然林不足10%;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每年还要新增200万公顷;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仍然严重(国家林业局,2006)。总体上看,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快速发展的20多年中集中出现,具有强度大、复合型和压缩型特点。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的饮水、空气、食物安全。

中国的缺水问题目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都将十分严重。目前,中国有2/3的城市供水不足,年缺水总量在60亿立方米以上。中国水资源总量占全球淡水总量的5.77%,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处于低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而且,中国的水资源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水污染非常严重,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中国工业用水效率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悬殊,每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为发达国家的3~7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多。从土地资源看,一方面,中国人均占有土地和耕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3和2/5,另一方面,浪费和破坏土地资源现象又十分严重。

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工业化中期的阶段特征是资源、能源的消耗强度高,因而有可能需要比工业化初期更高的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增长率,产生难以修复和逆转的复合性环境污染。因而,中国如果不优化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战略模式的转变,切实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生态经济之路,中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3.北方沿海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北方沿海地区的京、津、冀、辽、鲁五省市地跨北纬34度22分至北纬43度26分,东经113度4分至东经125度46分,大部分地区位于华北平原,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东部的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多丘陵,对夏季风有一定的阻挡作用。本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雨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冬季和春季比较干旱,多风沙。北方沿海地区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第三个经济增长板块,国家对北方沿海地区今后的发展寄予了极高的期望。然而,该地区加剧的环境污染问题,却越来越成为其经济发展的巨大阻力。

本书的研究区域包含京津冀都市圈和工业比较发达的辽宁省及经济人口大省山东。从全国范围看,这一地区人口密度很大,经济发达,人类活动频繁剧烈,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很大,北京市和天津市等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最为明显,此外沈阳、唐山、秦皇岛、济南、青岛等城市人类活动也很频繁。

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原料和环境,而经济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北方沿海地区在较长时间里只关注经济发展而不注意生态经济保护,造成生态恶化和脆弱,最终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和贫困。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和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地质、地貌、气候、植被和土壤等自然条件是构成生态环境的基础,是形成生态问题的决定因素,但是剧烈的人类活动及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容忽视。人口增长给生态、经济带来恶性循环(见图1-1)。图1-1 人口增长给生态、经济带来恶性循环

北方沿海地区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有着包括海陆交错带、农牧交错带、平原、山地、丘陵、湿地、草原在内的多样生态系统。从历史上看,该区气候适宜,人口密集,为传统的农业区,许多平原、丘陵已被改造为典型农业生态系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传统工业大省辽宁、京津冀都市圈、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该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工业、服务业和农业经济区。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分析研究该地区的生态经济区划,对于认识其生态系统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指导当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二)研究区域典型性分析

北方沿海地区行政区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三省两[1]市及渤海海域。北方沿海三省两市海岸线共约5800千米,占全国的1/3。30多个大中小城市渐次相连,7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该区土地总面积约为52.1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49%,人口平均密度为501人/平方千米,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际交往中心,在全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集聚、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在北方经济的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目前,北方沿海地区已经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被经济学家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驾马车”之一。

北方沿海地区大城市相对密集,拥有2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有10个,100万~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有13个,50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有17个。这些大城市以及京津冀、山东半岛、沈阳和大连等城市密集区中,密集的人口与城市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1.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北方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硼、滑石、镁、铜、铝、锌、磷、石墨等。华北、胜利、大港和中原油田以及曹妃甸海上油田,为北方沿海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提供血液。山西蕴含丰富的煤矿资源,煤矿资源在河北和辽宁也有所分布,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同时,渤海湾还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

北方沿海地区总人口为2.6亿人,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成本较低,分别是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1/3和1/2,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更有利于吸引投资。北方沿海地区是我国智力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北方沿海地区有300所大学,北京地区有503个市级以上的独立科研机构、62所高校,天津有40所高校和多家国家级研究中心。北京的知识密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6倍,天津是全国的2.83倍,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就占全国的1/4。科技优势为创新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高素质的人才和先进的科技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和智力支持。2.区位优势明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门户

北方沿海地区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北部,区位特殊、资源丰富、工业密集、城市集聚,不仅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内地、沿海北部通往世界的重要大门。北方沿海地区包括以沈阳-大连为轴心的辽东半岛地区、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地区、以济南-青岛为轴心的山东半岛地区。这三条轴线地带,形成对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强大辐射网。该地区依托其广阔的腹地和区内市场以及便捷的交通枢纽条件,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较大、较为发达和成熟的现代物流中心和消费市场区之一。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直接受惠于国家倾斜性政策,具有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

具备独特地缘优势的北方沿海地区位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北三大区域的接合部,是我国北方进入东北亚、走向太平洋的最便捷的门户和对外通道,又是连接内陆和西亚、欧洲的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起点之一,处在“东来西往、南联北开”的重要位置。该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以大连、青岛、烟台、秦皇岛等沿海开放城市为前沿窗口,以沈阳、石家庄、济南等省会城市为区域管理支点,形成中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集经济、文化、政治等功能于一体的外向型密集城市群,在我国北方经济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的聚集、辐射和服务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方沿海地区已经发展成为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后中国经济格局中的第三极。与此同时,北方沿海地区处在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位置,东面与韩国和日本呼应,北面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蒙古国相呼应,是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之一。北方沿海地区区位如图1-2所示。图1-2 北方沿海地区区位

北方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见图1-3)。铁路以北京为中心,纵横交错,公路则以京津塘、京沪、京沈、沈大等高速路为骨架,形成密集的三级公路网络。区域内分布着一大批港口和机场,高效连接着国内外的人流与物流。从天津港经北京、山西大同、内蒙古二连浩特入蒙古国,经乌兰巴托北入俄罗斯与西伯利亚大铁路接轨,到布列斯特分流,西抵鹿特丹港的大陆桥运输线是距离最短、所经过地区较发达、资源最丰富的路线。图1-3 北方沿海地区主干线交通区位图1-4 北方沿海地区主干线交通

北方沿海地区在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及促进南北协调发展中处于重要位置,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北方沿海地区是日益活跃的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部分,也是中国欧亚大陆桥东部起点之一。新时期中国北方经济结构调整集中在以京津冀为核心的北方沿海地区,将与日本、韩国产业继续向外转移形成互动,其联合趋势将为北方沿海经济区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3.经济基础雄厚,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矛盾突出

北方沿海地区是中国最主要的城市和工业集聚区之一。2012年,该地区人口总数达到2537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83%;GDP为80125.72万亿元,占全国的25.80%;工业生产总值为38625.7万亿元,占全国的28.21%。在工业方面,北方沿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拥有一大批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大型企业。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耕地面积达2656.5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4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3%以上。同时,北方沿海地区已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我国第三个大规模区域制造中心。依托原有工业基础,北方沿海地区不仅保持了钢铁、原油、原盐等资源依托型产品优势,而且新兴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也发展迅猛。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北方沿海地区已进入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多层次、多功能城市体系发展阶段,形成了以京津冀为经济核心区、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的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大格局。4.北方沿海地区资源和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新一轮沿海发展模式亟待转变

北方沿海地区是中国最早和最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之一。由于长期以加速资源的消耗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乡镇工业的崛起,以及能源、原材料工业遍地开花式布局,该地区本已相当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这主要表现为:地表水体水质进一步恶化,大部分地表水为四、五级,甚至超五级,并波及地下水和近海海域;城市大气污染严重,直接影响居民身心健康;固体废弃物积存量增加,土地沙化和次生盐渍化等土地退化现象日渐加重;海水入侵、近海赤潮和沿海地区的风暴潮出现频率显著增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形势相当严重。(1)北方沿海地区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形势。

北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严重制约着北方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第一,土地退化,耕地资源、森林资源和生物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水土保持能力下降,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第二,海洋资源日益减少,环境日益恶化。第三,能源、矿产资源严重短缺。第四,大气污染不断加重,水体污染范围日益扩大,人类生存必需的洁净空气和淡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第五,气候变化影响深远,“温室效应”所带来的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重大问题。

首先,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北方沿海地区自产天然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30,其人口、耕地面积却占全国的1/6。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的矛盾非常尖锐。目前北方沿海地区内相当大一部分区域都处于缺水状态。中国人均径流量为2200立方米,北方沿海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大部分低于500立方米/年,海滦河流域是全国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人均径流量不足250立方米。其中,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的人均占用量甚至低于200立方米/年,已处于十分严重的缺水状况。

其次,生态环境质量日益恶化。2009年北方沿海经济圈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与破坏事故49次,其中水污染22次,大气污染17次,固体废弃物污染7次。据国家海洋局统计,渤海的入海排污口共105个,2007年入海污水量为28亿吨,占全国排海污水总量的32%;各类污染物质为70多万吨,占全国入海污染物质总量的47.7%。同时,由于海洋捕捞强度的不断增大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渤海生态系统也遭到破坏,生物群落生产力下降,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石油勘探开发、船舶污染等活动以及赤潮、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岸侵蚀等海洋灾害进一步加剧了渤海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

2009年渤海东部海域无机氮大气沉降通量约为1.55吨/(平方千米·年),明显高于欧洲北海大气沉降通量[约为0.91吨/(平方千米·年)]。大气中的氮主要来源于畜牧业、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

最后,海岸侵蚀严重。海岸侵蚀严重,给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等滨海旅游城市带来很大危害。秦皇岛市海岸线长124.3千米,市区海湾段近年来受海水侵蚀后退;北戴河海滨浴场由于受到海水侵蚀,滩面变窄;山东烟台套子湾海岸,在1992年16号风暴潮袭击期间,海岸侵蚀后退6~8米。(2)高强度的开发加大近岸海域环境压力,新一轮沿海发展模式亟待转变。

辽宁沿海经济带、河北曹妃甸经济区、天津滨海新区、青岛高新区等北方沿海地区新一轮开发正在展开,沿海城市群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工业和生活废弃物排放强度增大,同时,新一轮开发给近岸海域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使沿海地区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形势。所以,新一轮沿海开发模式亟待转变。应逐步突破行政区划界限,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统筹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水平,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坚持集约发展,依托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港口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打造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提高集约化规模和水平。坚持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开展清洁生产,推进节能减排,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实现北方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三)研究意义

本书目的在于通过对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区划的实践研究,探索区域生态经济分区理论和方法,探讨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为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研究的意义主要如下。

第一,对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研究和实践有较强的推动和补充作用。本书对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格局和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有助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和完善,为类似地区提供借鉴,丰富区域生态经济研究的理论和内涵。

第二,对北方沿海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与科学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为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对北方沿海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和空间效应分析,揭示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地域分异规律,可以为制定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以及合理利用资源与调整工农业生产布局、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为资源开发、产业布局、灾害防治、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恢复建设及经济发展分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实现北方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第三,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生态经济、经济地理等学科建设提供有益探索和理论与方法上的创新。对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分析和生态经济区划指标与模型的研究,可以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生态经济、经济地理等学科建设提供有益探索和理论与方法上的创新。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生态经济区划是实现区域分区管理以及区域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基础。通过生态经济区划,明确北方沿海区域生态经济的结构、功能特征,生态经济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发展方向和目标,为因地制宜地提出不同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一)研究回顾与述评

生态经济区划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分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根据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与经济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全面考虑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内的生态因子,同时强调生态学基础和经济发展规律,将区域划分成不同生态经济区的过程,是在以往单一的区域生态区划或经济区划难以解决使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协同、持续发展难题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是在自然区划、经济区划以及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区划的概念及其科学基础(1)区划的概念。

所谓区划,就是区域的划分。根据对象和性质,可将区划分为行政区划、经济区划、人口区划、生态区划和自然区划等类型。具体来说,区划是指以地理空间为对象,按照区划要素的空间分异特征,基于一定的目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将特定地理空间划分为不同层级结构的区域单元。

区划的任务是根据一定研究目的,按照各区域单元特征的相对一致性和区域间的差异性,将地理空间划分为不同区域,并按区域内部的差异划分出具有不同特征的次级区域,从而形成反映区划要素空间分异规律的区域等级系统。(2)区划的科学基础——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是区划的理论基础。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及整个自然综合体,按照确定的方向发生分化,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称为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制约或者支配这种分异的规律,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热量分带和构造分区是基本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表现,它们构成了不同形式的地域分异基础。在地球表面,由于太阳辐射沿纬度方向分布不均及与此相关的自然要素(气候、植物、土壤等)大致沿纬度有规律地分异而产生南北向分化(纬度地带性)。海陆分布导致大陆东西两岸与内陆干湿程度的差异,自然要素大致由海向陆(经线方向)发生有规律的东西向分化(经向地带性)。在上述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地势高度不同,地表热量和水分重新分配,又导致自然要素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随地势高度发生垂直更替(垂直地带性)。纬度地带性、经向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相互叠加、相互作用,共同支配着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地球表面由于受各种地域分异规律的综合作用,其各部分的自然地理特征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地域分异不仅存在于自然地理环境中,在经济和社会、人文诸方面均有表现,其中自然地域分异是地理环境的背景,经济、社会、人文地域分异则在此背景下发生,自然地域分异往往是整个地理环境分异的主导因素。2.生态经济区划演进回顾

生态经济区划是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经济系统功能协调演进的综合区划,它强调生态学基础和经济发展规律,全面考虑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内的生态因子,根据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所构成的空间组合形式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划分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生态经济单元。自产生以来,区域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1)国外区划的产生与发展。

区划是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逐步提高而提出来的。国外区划工作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地理学区域学派的奠基人赫特纳(A.Hettner)指出,区域就其概念而言是整体的一种不断分解,地理区划就是将整体不断地分解成部分,这些部分必然在空间上互相连接,而类型则是可以分散分布的。霍迈尔(H.G.Hommeyer)也提出了地表自然区划和区划主要单元内部逐级分区的观念,开了现代自然地域划分研究的先河。1899年,俄国地理学者道库恰耶夫(Dokuchaev)根据土壤地带性发展了自然地带学说,指出“气候、植被和动物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皆按一定严密的顺序,由北向南有规律地排列,因而可将地球表层分成若干个带”。1905年,英国地理学者赫伯森(A.J.Herbertson)提出了世界自然区划的方案。1926年,英国地理学者罗士培(P.M.Roxby)提出自然类型区划概念。上述研究丰富了自然区划理论,但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和调查研究的不充分,区划工作主要停留在对自然界表面的认识上,缺乏对自然界内在规律的认识,区划指标也只采用气候、地貌等单一要素,划分结果还属单要素区划。

20世纪40年代,应政府和农业部门的要求,俄国学者开展了综合自然区划研究,对综合自然区划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总结。A.A.格里哥里耶夫院士和布迪科(Budyko)提出了辐射干燥指数概念,并概括了全球陆地的自然地带周期律。1968年,莫斯科大学地理系出版了《苏联自然地理区划》一书。

与此同时,生态区划研究也有了较大发展。美国学者贝利(Robert G.Bailey)认为区划是按照其空间关系来组合自然单元的过程,并将地图、尺度、界线和单元等工具或概念引入生态区划中。1976年,贝利首次提出了生态区划方案,他从生态系统的观点出发,按地域(Domain)、区(Division)、省(Province)和地段(Section)4个等级对美国生态区域进行了划分,并编制了比例尺为1∶750万的美国生态区域图。1989年,他进一步编制了世界生态区域图。此后,各国学者对生态区划的原则、依据、指标、等级和方法进行大量研究和讨论,并在国家和区域尺度上进行各种生态区划。Omemik对美国进行了生态区划,并对生态区(Ecoregion)和生态亚区(Subecoregion)划分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

总体来说,多数研究主要从自然生态要素出发,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地域划分为对象,很少考虑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显现,以前各类自然区划的局限性也受到关注,区划工作出现了若干新趋势。一方面,继续探讨区划理论方法,深化对人地系统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认识,构建更完善的区划体系。另一方面,区划研究开始重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2)国内区划的发展及研究进展。

我国区划思想的萌芽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尚书·禹贡》依据自然环境中河流、山脉和海洋等自然界线,把全国划分为九州,带有清晰的区划思想,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研究著作之一。20世纪,我国区划研究大致以1950年为界,其前为起步阶段,其后为全面发展时期。20世纪末至今,区划工作步入综合区划研究阶段。

①区划研究的起步阶段。20世纪20~30年代,我国学者已开始研究区划。1929年,竺可桢发表的《中国气候区域论》标志着我国现代自然地域划分研究的开始。1940年,黄秉维首次对我国植被进行了区划。1947年,李旭旦发表了《中国地理区域之划分》。这期间,张其昀(1926,1935)、李长傅(1930)、罗士培(P.M.Roxby,1922)、葛德石(G.B.Cressey,1934,1944)等学者也从区划的地域分异规律方面对我国的自然区划进行了研究。这一时期受客观条件和基本资料的限制,所制定的区划方案大多比较简单,大多是专家集成的定性工作。以单要素为主的部门自然区划较多。区划研究也缺乏对区划理论与方法的深入探讨,没有按照自然综合体的发生发展与区域分异规律,拟定比较严密的原则和方法,并据此进行综合自然区划。但这些开创性研究为我国区划研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②区划研究的全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明确提出区划要为农业生产服务,并组织了三次规模较大的全国综合自然区划研究和方案拟订工作,完成了一批重大成果。林超、罗开富、黄秉维、任美锷、侯学煜、赵松乔、席承藩等先后提出了全国综合自然区划的不同方案,探讨了综合自然区划的方法论问题。这期间全国性综合自然区划和部门区划工作全面开展,省区级的区域研究和各类部门区划工作也在全国展开。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综合自然区划的方法论与应用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并在自然地理地带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1954年,林超的《中国自然区划大纲》和《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界线问题》等重要论文,对我国综合自然区划起了奠基作用。黄秉维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方案揭示并肯定了地带性规律的普遍存在,并建立了经典的区划方法论,推动了全国和地区自然区划工作的深入。其后,在各省(区)和特殊地理单元进行的自然区划,使自然地域分异规律作为自然区划最基本的理论依据得到充分反映。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增多,资源和生态环境退化现象日益严重,经济发展和环境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改善生态系统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受到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在区划中引进生态系统观点、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生态区划的原则和指标进行了一般性讨论。侯学煜(1988)出版的《中国自然生态区划与大农业发展战略》是这一阶段生态区划的代表性成果,该书对自然生态区划的原则和依据进行了讨论,并首先依据温度的差异将我国划分为6个温度带,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态系统的差异将我国划分为22个生态区,并依据各生态区的自然资源特点,提出各区的农业发展方向。刘国华等(1998)、傅伯杰等(1999)进行了全国生态区划的相关研究。杨勤业等(1999)进行了全国生态地域的基本分区研究。傅伯杰等(2001)提出了全国生态区划,将全国划分为3个生态大区、13个生态地区、54个生态区。该区划充分考虑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敏感性,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和改造等因素,为认识我国生态环境特征提供了依据,也为各区域进一步深入开展区域生态功能区划奠定了基础。2000年以来,全国各省(区、市)也先后开展了本省(区、市)的生态功能区划。生态区划是综合自然区划的深入,它是从生态学的视角诠释区划的。

与综合自然区划相呼应,气候区划、水文区划、植被区划、农业区划、交通区划等部门区划研究亦同期展开。经济区划研究虽起步较晚,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国家需求而得到迅速发展。我国经济区划产生过多种方案,除传统的六大经济协作区和三大地带之外,还有“五分法”“六分法”“七分法”“十分法”等(赵济、陈传康等,1999;刘再兴,1995;陈栋生,1986;杨树珍,1990)。总体来说,20世纪后半叶我国的区划研究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20世纪80年代起兼顾为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服务,20世纪90年代起,区划的目的则转向为可持续发展服务。这一时期以自然区划为主,经济区划研究相对薄弱,未能将自然区划和经济区划很好地结合起来,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有很大的局限性。

③综合区划研究阶段。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最鲜明的特征。综合研究通常从过程、类型与区域三个不同角度与层次来研究地理环境,它需要阐明地理环境的整体、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结构功能、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和地域分异规律。具体到区划工作,则是要进行综合区划研究。过去50年,我国地表宏观格局、资源环境格局和社会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此同时,全球环境变化与全球化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将自然和经济、社会两个要素结合进行区域综合划分的重要性。20世纪末,黄秉维倡导在充分研究自然地域分异的基础上,逐步加强自然与人文的跨学科研究,并认为已有区划方案(包括一些部门区划)已不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的需要,考虑自然、人文要素的综合区划研究成为必然,并于1997年正式提出了综合区划的概念。

目前,我国综合区划研究处在起步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已积累了丰富的系统观测资料,综合自然区划、部门自然区划与生态区划的研究也获得了很多成果,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包括卫星、遥感、地面台站观测等)、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更深入和综合地认识我国地域系统的分异规律成为可能,将赋予综合区划新的内涵。集成自然与人文要素的综合区划将是当前区划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3.生态经济区划的产生

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经济与生态的相互协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区域内的各种生态、经济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通过一定的生态-经济过程,形成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同时具有自然因子和人文因子综合作用属性的综合体,即区域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经济区划是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为对象,以生态经济学理论和地域分异规律为指导,在对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经济要素组合、生态-经济过程等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区域不同等级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的统一性、空间连续性,以及综合特征的内部相似性和与外部的差异性,逐级划分或合并生态经济地域单元,并按这些地域单元的从属关系建立一定形式的地域等级系统。

生态经济区划与综合自然区划、部门区划、生态区划和经济区划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共性在于空间要素的地域分异规律都是区域划分的理论基础。区别在于,综合自然区划考虑到自然条件的空间差异和分异规律,对经济社会条件尤其是生态与经济的耦合机理、地域组合特征和分异规律重视不够。专业和部门的区划则侧重于某一方面的区域划分,而对综合性考虑不足。传统经济区划则对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考虑不多。生态区划运用了地理学和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生态地域的划分,但多从生态环境的分析着眼,对人类活动要素及其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考虑不够,主要是自然生态地域的划分。生态经济区划是在上述区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顾生态与经济两方面,既考虑生态环境特征,也考虑人类经济活动影响,重视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和矛盾分析,是生态因子与人文因子相互作用机制的辨识与叠加分析过程,是特征区划和功能区划的统一,是实现区域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良性耦合和协调演进的基础。

生态经济区划是利于实现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相互耦合以及功能协调演进的综合区划,强调运用生态学基础和经济发展规律,全面考虑区域生态、社会、经济因子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所构成的空间组合形式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科学总结自然、经济功能的地域分异规律,划分出融合生态和经济要素的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生态经济地域单元。生态经济区划明确不同类型的生态经济地域单元在区域发展格局中承担的主体功能,为调控、优化、协调区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从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来看,生态经济区划的代表性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大区域尺度上。

董锁成等(2000)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划分了西北地区生态经济类型,提出西北地区非均衡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及相应的对策。王传胜和范振军等(2005)借助GIS工具,以县域尺度为最小空间单元,结合西北6省(区)409个县(市)的降水、气温、湿度、土地利用类型、人口、GDP、矿产资源、三次产业等数据,设计了水热状况、人类活动强度、工业化程度、城镇化程度等指标。在此基础上,根据西北地区县域尺度上的生态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状况,将西北划分为27个生态经济区。景可(2006)以年均降水量、年均干湿度、生物气温作为一级区划指标,将黄土高原划分为4个一级生态经济带。在此基础上,考虑生态经济带内地貌形态类型的差异,进一步划分出42个二级生态经济区。张青峰等(2009)选取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等22个指标,以县(区)为单元,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GIS相结合的分区方法,把黄土高原划分为4个生态经济带。(2)在省级区域尺度上。

李秀萍和韩剑萍等(2002)从资源、环境、人口、社会、经济方面选取了29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再用聚类分析法将新疆87个县市划分为10个生态经济类型。熊鹰和王克林等(2003)从生态经济系统原理出发,选择了34个适合湖南省生态经济系统分类的特征指标,以行政县为分类的基本单元,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湖南省进行了不重叠、内在的聚合分类,将湖南省分为6个生态经济区和24个生态经济亚区。马蓓蓓和薛东前等(2006)在地域分异规律、生态系统论和区域经济学理论及方法的指导下,借助27个气象观测站的多年观测资料和103个县域2003年的主要经济数据,运用空间统计学和GIS方法,结合陕西省生态经济特征,将陕西省初步划分为4个大的生态经济类型区。徐瑶和陈涛(2006)从自然生态、经济、社会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2个类型划分指标进行筛选,再运用模糊聚类方法,将贵州喀斯特地区75个县(市)划分为5个生态经济类型。杨金龙、刘新春等(2006)根据指标选取原则并结合北疆地区实际特点,从生态环境、人口、经济发展状况3个方面选取了20个指标,建立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然后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北疆39个县市划分为8种生态经济类型区。李斌和董锁成等(2009)以四川省181县(市)降水、气温、森林覆盖率、土地利用类型、人口、GDP等29个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指标,建立指标体系,通过GIS技术,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县为基本单元,将全省划分为5个生态经济区、13个生态经济亚区。张永明(2009)从生态经济学原理出发,选择了反映区域的生态、社会、经济特征的37个适合山东省生态经济系统分类的特征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法,把山东省17个地级市分成3个生态经济大类和7个亚类。(3)在县级区域尺度上。

高群和毛汉英(2003)以三峡库区云阳县为例,采用自上而下的生态要素宏观分析与自下而上的经济要素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GIS作为分析和表达手段,将DEM、降水、气温等值线图、土壤图、土地利用图、人口密度图、经济密度图等进行叠加和分析,将云阳县划分为4个生态经济区。(二)研究展望

在上述研究中,主要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并依据研究区域尺度和特征,构建指标体系,分析主要生态环境、人文要素指标的地域分异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生态经济区划方案,既强调生态景观的连续性和异质性,也重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和水平,反映了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要素的空间差异、空间规律和空间的耦合状态,为不同生态经济区域选择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但是,由于不同研究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要素不同,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各异,发展的目标取向不同,区划指标选取应从实际出发,区划结果也必须综合考虑区域发展目标,做出必要的调整。此外,部分学者在生态经济区划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生态经济区的产业选择和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对所选择产业在全国、大区或省际背景区域中的地位和区域分工考虑不够。

通过分析国内外生态经济区划研究进展,可知目前生态经济区划研究多集中在将生态经济区划指标以乡镇等行政区为单位进行聚类后,进行生态经济分区,这些方法没能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分区结果与实际吻合较差。结合GIS采用网格技术,突破行政区的界限。

生态经济区划研究趋于更精细、更客观、更准确、更直观地表征典型区域的生态经济类型和各自特征。

第一,采用网格技术,将研究区域进行细分,以网格为基本单位进行生态经济区划相关指标的分析,并进行区划,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分区结果也更精细。

第二,通过聚类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克服了传统分类方法分类阈值不易确定的困难,使结果更客观。

第三,随着RS和GIS技术的应用,指标数据的获取较传统调查更加快速和准确,定量化分析使得评价结果更准确。

第四,GIS的分析及图形功能,使得评价结果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结果更直观。三研究方案与创新(一)研究目标

本书研究的生态经济区划不仅考虑经济发展,而且也很重视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在经济方面,尽力使国民经济全面发展与地区经济优势相结合,正确处理宏观与微观、国家与地方的经济发展关系,使地区经济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地区经济的现状与远景发展相结合,与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

坚持社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在进行生态经济区划时,全面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根据各地区的环境容量和资源结构特点,建立与当地条件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把发展经济和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结合起来,促使各地区的经济和生态都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向前发展。1.揭示北方沿海地区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地域分异规律

综合运用系统论、生态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论等基本原理,从整体与部分两个角度出发,将静态分析与动态模拟相结合,深入探索改革开放30余年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地域分异的动力因子及其相互作用方式与强度,分析不同阶段影响北方沿海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演化的关键动力因子及其对系统所产生的正负效应,揭示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系统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地域分异规律,为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空间优化调控和实现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2.探索生态经济区划模型方法,构建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区划模型

以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区划系统分析及系统演化动力机制研究为基础,选取相关指标体系,构建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区划综合指数与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模拟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地域系统整体及其子系统未来可持续发展状态,通过参数控制,对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地域系统进行调控,探索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地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方案。3.提出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发展优化调控措施与对策

在深入分析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区划地域分异规律及其现有问题的基础上,调控、预测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地域系统整体及其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趋势及其潜力,以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这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为目标,指导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地域系统空间优化,探索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地域系统优化调控措施与对策,力争使本书为中国其他中观尺度的地区生态经济地域系统优化调控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二)研究方法

本书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区划展开研究。图1-5是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区划研究方案。图1-5 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区划研究方案1.GIS空间分析和模拟

借助ArcGIS,在基础数据的栅格插值、数据重分类、数据重采样、栅格计算等分析与处理的基础上,进行叠加分析,并结合生态经济区划原则,提取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区划。2.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方法

本书拟根据北方沿海地域系统基础分析及系统演化动力机制研究,选取相关指标体系,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预测系统可持续发展趋势及其潜力,为系统功能定位与未来发展方向确定提供科学依据。3.定性分析方法

基于GIS空间模拟,以区域科学理论、系统论等理论为依据,综合概括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空间组织形态形成机制,为北方沿海地区产业优化调和与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奠定基础。(三)创新点

首先,借助ArcGIS软件的集成分析功能,以县级行政单元为基础,从多个方面研究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的地域分异规律,对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区进行划分。从文献的检索来看,针对北方沿海地区的生态经济区划研究尚属首次。在方法上,建立生态经济区划综合指数模型,在区划指标中引入空间相关性指标对区域中相邻单位进行约束,确保区划的准确性,从文献的检索来看,此方法在区划研究中尚属首次。

其次,深入分析北方沿海地区资源、生态、社会、经济四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揭示各系统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异规律,利用系统协同论、控制论、生态经济学等理论,结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北方沿海各生态经济区进行情景分析,为北方沿海地区主体功能区定位及未来经济结构优化提供科学支撑。

最后,探索构建生态经济区划指标体系和区划模型方法与技术手段,丰富生态经济区划的理论和方法,为未来生态经济区划研究提供借鉴。(四)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为了实现研究的预期目的,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区划研究路线和本书写作技术路线见图1-6和图1-7。图1-6 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经济区划研究技术路线图1-7 本书写作技术路线

[1] 北京市辖14个区、2个县;天津市辖13个区、3个县;河北省现辖11个地级市、36个市辖区、22个县级市、108个县、6个自治县;山东省现辖17个地级市、49个市辖区、31个县级市、60个县;辽宁省现辖14个地级市、15个县级市、20个县、9个自治县、56个市辖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