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玉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4 17:38:14

点击下载

作者:许逸民、李庆峰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许玉山

许玉山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为许玉山先生毕生临证经验的发挥总结。许玉山先生为山西著名中医临床大家,师从马文炳先生,学宗仲景、景岳,辨证多崇程国彭、江笔花。许老为全科医生,治病尤以肾病、脾胃病、妇科诸证见长。数十年来救治无数危急重症及慢性病、疑难病患者。其用药胆大而心细,智圆而行方,常见处小剂挽危疾,有四两拨千斤之妙;开常方起沉疴,虽平淡而收奇效之功。书中一病一证,一方一药,均能启迪后学,值得借鉴。

再版前言

新世纪之初,我们策划、出版了大型系列丛书《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旨在总结上世纪百余位为中医药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受到广大群众爱戴的中医临床工作者的丰富经验,把他们的事业发扬光大,让他们的优秀经验代代相传。转眼之间,丛书已经十岁了,令人欣慰的是,靠着各位专家作者的积极支持和辛勤耕耘,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目前已出版120多种,而且,影响也日益扩大,其宏大的构架、朴实的风格、鲜明的特色,在同类书中独树一帜,深受读者喜爱,绝大多数出版后都很快售罄,多次重印,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我社长销的品牌图书之一,基本实现了我们的出版初衷。

著名老中医药专家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总结、传播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我们中医药出版人义不容辞的工作。近年评出的首届30位国医大师中,就已经有6位大师相继去世,让我们在扼腕痛惜的同时,更感到时间的紧迫和任务的艰巨。为此,我们决定修订再版《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对已经出版的,做全面修订,纠正书中的个别错漏,重新排版装帧,并采纳读者的建议,按这些临床家的专长、特色进行归类,分为《内科专家卷》、《外科专家卷》、《妇科专家卷》、《儿科专家卷》、《针灸推拿专家卷》、《五官科专家卷》等;鉴于国医大师是当今中医药学术与临床发展最高水平的杰出代表,遂独成一卷,即《国医大师卷》。此次修订,从内容到形式都精雕细刻,力求和谐统一,尽善尽美,使之真正成为提炼名老中医精髓,弘扬中医药文化的传世精品,以不辱中医药出版人的使命。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9月

出版者的话

中医学源远流长。昔岐黄神农,医之源始;汉仲景华佗,医之圣也。在中医学发展的长河中,临床名家辈出,促进了中医学的迅猛发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为贯彻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精神,在完成了《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出版的基础上,又策划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以期反映近现代即20世纪,特别是建国60年来中医药发展的历程。我们邀请时任卫生部张文康部长做本套丛书的主编,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同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同志任副主编,他们都欣然同意,并亲自组织几百名中医药专家进行整理。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21世纪初正式问世。

顾名思义,《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就是要总结在过去的百年历史中,为中医药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受到广大群众爱戴的中医临床工作者的丰富经验,把他们的事业发扬光大,让他们优秀的医疗经验代代相传。百年轮回,世纪更替,今天,我们又一次站在世纪之巅,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为的是更好地发展,更快地创新,使中医药学这座伟大的宝库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服务于未来。

本套丛书所选医家均系在中医临床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在全国享有崇高威望且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中医临床大家,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骨伤科、针灸等各科的代表人物。

本套丛书以每位医家独立成册,每册按

医家小传

专病论治

、诊余漫话、年谱四部分进行编写。其中,医家小传简要介绍医家的生平及成才之路;专病论治意在以病统论、以论统案、以案统话,即将与某病相关的精彩医论、医案、医话加以系统整理,便于临床学习与借鉴;诊余漫话则系读书体会、札记,也可以是习医心得,等等;年谱部分则反映了名医一生中的重大事件或转折点。

本套丛书有两个特点是值得一提的:其一是文前部分,我们尽最大可能地收集了医家的照片,包括一些珍贵的生活照、诊疗照以及医家手迹、名家题字等,这些材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是历史的真实反映;其二,本套丛书始终强调,必须把笔墨的重点放在医家最擅长治疗的病种上面,而且要大篇幅详细介绍,把医家在用药、用方上的特点予以详尽淋漓地展示,务求写出临床真正有效的内容,也就是说,不是医家擅长的病种大可不写,不要让人感觉什么都能治,什么都治不好。

有了以上两大特点,我们相信,《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会受到广大中医工作者的青睐,更会对中医事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对百余位中医临床医家经验的总结,也使近百年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因此,本套丛书不仅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还具有前所未有的文献价值,这也是我们组织编写这套丛书的初衷所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年10月著名老中医许玉山先生1985年许玉山为赈灾义诊(左二为许玉山,右一为许逸民)1979年许玉山先生在著书立说1977年12月在第五届山西省人大会议上许玉山与中医界同仁讨论时留影(左一为许玉山,右二为胡翰文,右三为邢子亨)医家小传

1977年,十年浩劫刚刚过去,打倒“四人帮”的吉庆气氛依旧荡漾在中国的大地上,一些不能忘怀天下兴亡的知识分子,在思索国家的未来。作为山西省第五届人大代表的中共党员许玉山,联合医界同仁,在1977~1981年期间,奔走呼吁,三次上书,建议成立山西中医学院。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山西中医学院筹备处成立。许玉山任筹备处副主任,积极参与征地筹款,制订规划,为山西中医事业的发展绘制了美好的蓝图。在任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许老又参与提出了有关中医立法、中医传统带徒、中医后继乏人等议案,为落实党的各项中医政策及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85年,山西中医学院筹建工作进入高潮,教学大楼、图书大楼、附属医院……一座座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省政府已同意下个年度的本科新生进入新校址就读。10月14日夜,许玉山心脏病猝发辞世,他没有看到第一批新生从四面八方走来。

许玉山(1914—1985),字宝昆。1914年生于河北赵县。少时家贫,仅就读于私塾数载。14岁,师从马文炳学医艺,兼读诗书。1936年在河北高邑、1940年以后在山西太原悬壶。1949年,太原市中医学会成立,许玉山在学会举办的中医进修班任教。1955年组建太原市第二中医联合医院,许玉山任院长。1957年,山西省中国医学研究所(现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成立,许玉山先任内科主任,继任山西省中医研究所(现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副所长、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山西省活血化瘀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现中国中医药学会)第二届理事及山西省分会副理事长,山西省高级卫生技术职称考评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科委、科协委员,《山西医药杂志》编委,《山西中医》杂志和《中医药研究》杂志顾问,山西省保健委员会顾问等职。1979年11月晋升为主任医师、研究员。《许玉山医案》自序有云:“中年以后,独立行医,凡遇重点病症,即留总结,积累经验。数十年间接诊病人何止二三十万人次。尤以旧时代,常遇疫病流行,蔓延方土百余里,日夜接诊不下百数十人。所积病案中,三十年代有霍乱、急性传染病等,六十年代有贫血(再障)、肾虚劳损、水肿(尿毒症)等,七十年代有真心痛、中风、肝病等。”此即其自述行医之大略。先生治学严谨,好学深思,取诸家之长,尊古而不泥古。主张多读书,多临证,才能做到补偏救弊,精心审择。养正气,补脾胃,是先生临床思想之要,常记“无论治何种疾病,用药切不可戕其生气”,又记“脾胃为后天之本,有一分胃气,就有一分生机,脾胃一败,百药难施”。其治虚损,常引《理虚元鉴》之论:“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肾之道毕矣。”此亦先生学术思想之梗概。先生师出名门,又潜心临床五十余年,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丰硕成果。其著作《许玉山医案》共集73种病症,有分析,有辨证,有主论,有处方,条分缕析,翔实有据,在国内外颇有影响,被1984年《文化生活报》推选为山西图书走向世界26部主要著作之一。所撰《四物汤临床应用经验》及《活血化瘀十二法》两篇论文,曾获山西省优秀科技论文奖。此外的著作,尚有《许玉山验方辑》及《妇科临床用药经验》《内科诊治一览》手稿。

先生在太原行医,曾值日寇占领时期,国土沦亡,生灵涂炭;日寇投降后,国民党统治山西,民众生活仍极艰难。先生以高尚医德,挟精湛医术在民间行医,赢得民众信赖,名噪一时,却始终不登日伪及官府之门。建国初,太原市中医研究会成立,先生积极参与各项学术活动,组织中医进修班,培训中医人员;政府号召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施治,先生又积极投身其中,培养了第一批中西医结合的新型医务工作者。1962年,先生主持老中医带徒出师考试,又相继举办多次中医进修班,组织数次大型全国性有影响的内科、妇科学术研讨会。他带头传艺,诲人不倦,三晋大地,桃李遍天下。

其人虽已殁,但其医技医德,受益者至今传颂。专病论治伤 寒

伤寒乃多种外感病之总括。仲景撰《伤寒论》立方一百一十三,世称“祖方”,后人习之,以为论病施药,多有缘木求鱼、胶柱鼓瑟之嫌,岂不知仲景施方乃教人规矩,其核心乃“辨证论治”也,而绝非一方一药以通治百病。世人切不可拘于此,而讼论不止,盖无益临床也。邪客经输表实 加味葛根主之

患者杜某,男,40岁,工人。

时值春令,患者减衣之后,恰遇气候乍寒,即觉周身悚冷,恶寒发热,无汗身痛,“项背强”。舌苔薄白,脉浮紧。证属太阳表实兼邪客经输证。治以发汗解表,升津液,舒经脉。

处方:

葛根12克 麻黄6克 桂枝6克 川芎9克 防风10克 白芍10克 生姜4片 甘草5克 大枣3枚(剖)

方中葛根能升阳而生津液,滋筋脉而舒项背强急,故为主药;麻黄、桂枝散寒解表;白芍、大枣敛阴和里不使过汗而伤阴;防风、川芎解肌祛风。诸药合用,可奏发汗解肌、生津舒筋之功。

服上药两剂即愈。【按】本例患者,邪客经输证重于表实证,因而选用葛根汤加防风、川芎治之,应手取效。仲景立葛根汤证与桂枝加葛根汤证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汗和无汗。以此法则验诸临床,毫厘不爽。误用寒凉少阴寒化 急救回阳须加桃红

患者路某,男,25岁,农民。

春节前,患者忽患头痛,恶寒发热,全身酸痛,曾经某医治疗数次不见好转,又请某老中医诊治,月余无效,而病情日渐加重。家人将其抬至门诊,许老诊其脉,两手沉微而细,以手试口鼻,呼出冷气。患者恶寒蜷卧,四肢厥冷,精神萎靡,嗜睡,呕吐不能食或食入则吐,口不渴,有时渴喜热饮,下利清谷,小便清白。舌淡,苔白滑而润。检视前方为当黄汤加减。证属阳虚阴盛,少阴寒化。治以回阳救逆、温中散寒之剂。

处方:

人参8克 炮附子9克 炮干姜8克 白术12克 桂枝8克 炙甘草6克

方取四逆、理中化裁而成。病者阳气衰微,阴寒内盛,阴寒之气深入于里,真阳欲绝,非用大辛大热纯阳之品不足以破阴气而发阳光。故方用附子、干姜、桂枝回阳救逆。又恐姜附桂之性燥烈,反伤上焦,故用甘草以缓之。补后天之气无如人参,益先天之阳无如附子,二药相辅,则可顷刻生阳于命门之内,瞬息化气于乌有之乡。人参合白术健脾益气温中,白术得干姜除满止呕。诸药共成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益气之剂。

二诊:药进2剂,手足稍温,恶寒已减,蜷卧亦较前好转。患者疲乏倦怠,面色白,口唇紫绀,脉沉微涩。

处方:

人参8克 炮附子8克 炮干姜6克 白术12克 红花6克 炒桃仁6克 紫油桂5克(研细末,分2次冲服) 炙甘草6克

三诊:手足温如常人,转侧自如,精神尚佳,食欲稍增。再拟健脾益胃、补气温阳之剂。

处方:

人参6克 白术12克 茯苓10克 陈皮8克 神曲9克(炒) 麦芽12克(炒) 炮附子6克 炮干姜6克 炙甘草5克 大枣3枚(剖)

四诊:口唇紫绀消失,面色红润,脉见缓弱,余症皆已。遂以四君子汤调理而愈。【按】本例伤寒少阴病,属伤寒后期危殆阶段,乃三阳传尽不解而传入三阴。此时阴寒内盛,阳气衰竭,生命垂危之际,因前医辨证欠详,误用寒凉之剂而致病情加重。在病至险殆之时,必须见真胆雄,方可夺命于万一。再者,霍乱吐泻交作,大虚之候,亦可出现少阴病危证,采取急救回阳之剂则能挽回一旦。气虚阳衰而见血瘀之象者,非加桃红活血之剂不能救危难起沉疴。此前人王清任氏之卓见也,录以备查。温 病

温病乃外感急性热病之总括,因四时主气及发病季节流行特点不同而有多种称谓。起病急、发热重、传变快、易伤阴为其特点。明清医家专论专著甚多,而清之戴北山《温疫明辨》条分缕析,详之辨之,甚为精当,极为著名。温病当与伤寒相别,临证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误治失治不乏其例,慎之哉。温热传里邪客心包 凉血清营解毒养阴

患者李某,男,中年,店员。

于农历谷雨时节初次邀诊。家人代诉,患者1周前得病,微恶寒,发烧,周身酸楚困痛,口干渴喜饮,逾一二日,但壮热不恶寒,神昏不省人事,头痛烦躁不宁,谵语狂言,大便干,小便黄赤。近日但壮热,午后尤甚,渐至水谷不进。曾经中西医治疗,均无显效。病情逐渐加重,家人为其准备后事。许老察其病,神昏高热,诊其脉洪数有力,用筷子撬其口,见舌苔干燥,舌尖有芒刺。证属温热传里,邪客心包。治以凉血清营、解毒养阴之剂。

处方:

乌犀角6克(先煎25分钟) 生地12克 银花25克 连翘12克 黄芩10克 焦栀子10克 丹皮10克 玄参10克 麦冬12克 大青叶12克 菊花10克 甘草5克 生石膏15克

本病是温热之邪由气分传入营分,损伤阴液,而气分之邪尚未尽解。因热伤营阴,故午后壮热,邪客心包,心神被蒙,故神昏谵语而烦躁。治法应在清营解毒剂中加入清气分之药,达到气营兼清,兼可生津养阴,亦即《外感温热篇》“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意。因此,方中以犀角、大青叶清解营分热毒。因热伤阴液,故辅以生地、玄参、麦冬生津养阴。因气分热邪未尽,故用银花、连翘、甘草、石膏清气分之热,透热于外,使热邪转出气分而解。再用黄芩清肺中之热,栀子泻三焦之火,丹皮凉血清热,菊花明目治头痛。此乃清营解毒、生津养阴之法。

二诊:服药3剂后,发烧减轻,神志仍昏迷,谵语,口干燥渴,用筷子绑棉花蘸水滴于口中欲咽。口唇破裂,脉洪数略小。再拟方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治之。

处方:

乌犀角6克(先煎25分钟) 生地12克 大青叶12克 玄参10克 生石膏18克 知母12克 银花20克 麦冬15克 丹皮9克 天花粉12克 生栀子10克 甘草5克

三诊:上药服3剂后,神志清楚,能睁眼看人,烧亦渐退,口干渴饮冷,脉症均有好转。继服清热解毒、清心养阴生津之剂。前后共服药30余剂,调理而愈。【按】风温是多发生于冬春两季的温热疾病,因感受风热而起。发病后热势较盛,应与一般风热感冒相鉴别。风热毒邪袭人,传变迅速,在病变过程中有顺传和逆传两种情况,邪由肺卫传入阳明气分为顺传,由肺卫而内陷心包者为逆传。在传变过程中,易发生斑疹、吐血、衄血,以及痉厥、痰热喘急等兼证。治疗本病时,初起邪在肺卫,宜辛凉解表,以驱邪外出;邪入气分,则宜辛凉清热或苦寒攻下;内陷心包,则必须清心开窍。故叶香岩说:“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犹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若邪热久羁,耗伤肝肾真阴,以致正虚阴亏,则宜清泄阴分之热,滋养肝肾之阴。风温误用辛温解表 白虎加味清泻阳明

患者张某,男,30岁,工人。

初起病恶寒发热,头痛,周身酸楚,口干,西医按感冒治疗,症状不减,改服中药辛温解表剂,恶寒已止,但发热加重,烦躁,口干,喜冷饮。得病10余日后,来院就诊。患者面色潮红,头汗淋漓,肢体壮热,烦躁不宁,口渴欲冷饮,曾持续冷敷头部,发热仍不退,头晕头痛,小便黄赤,舌苔黄而燥,脉洪大而数。证属风温误治,热入气分。治以清热生津,白虎汤加减治之。

处方:

生石膏45克 知母12克 麦冬12克 生地10克 黄芩12克 白芍12克 天花粉12克 甘草5克 粳米45克(熬粥,服药前后喝)

此例为阳明气分实热而未见腑实,故不宜攻里,若用苦寒直折,则恐化燥伤津,只有甘寒滋润、清热生津较为恰当。方以石膏为主药,泻胃火而透肌热;知母苦寒,入胃,既可清肺胃火热,又能润燥。知母与石膏相配伍,清热除烦作用更强。甘草、粳米益胃护津,生地、麦冬、天花粉养阴清热生津,黄芩苦寒泄热,白芍酸寒敛阴。诸药共成泻热除烦、养阴生津之剂。

二诊:服上方3剂,头痛已止,仍烦躁汗出,口渴引饮,脉洪大而数,舌苔黄燥。遵上方加减,续服3剂。

处方:

生石膏60克 知母12克 银花20克 生地12克 麦冬15克 天花粉12克 白芍12克 甘草5克 粳米50克(熬粥徐徐服之)

三诊:烦躁、汗出较前明显减轻,渴饮亦少,舌脉均有好转。仍遵前方再服3剂。

四诊:诸症基本消除,精神、食欲都好。为巩固疗效,拟清热养阴之剂以善其后。

处方:

生石膏50克 知母12克 生地12克 玄参10克 银花20克 麦冬15克 丹皮9克 甘草5克 天花粉12克

服上方2剂病愈。【按】温病中风温客表,切不可误作外感风寒而治,虽初起都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表证表现,但二者发病与治法均不相同。外感风寒在表,症见发热轻而恶寒较重,口多不渴,脉多浮缓或浮紧;而风温在表,则发热较重,恶风寒较轻,口必微渴,脉多浮数。故不可将两者混同而论治。本例误治后转成气分热证,治以白虎汤加味清泻阳明邪热,兼养阴生津。药证相投,病得痊愈。温热内陷过汗伤阴 须与伤寒少阴鉴别

患者夏某,男,37岁,军人。

患者5天前突然恶寒发热,口干渴,尔后,恶寒已止,但壮热头痛,烦躁不安,周身酸楚,汤水不进,小便黄赤。近日来壮热不退,昨晚突然战栗发抖,随之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病情处于垂危状态。当时请太原市几位中医会诊,许老居其中矣。在场最年迈者某,为同道所尊敬之长辈,故先请其诊断。某老诊脉观色,察看舌苔,尔后写了一张纸条,谓此患者脉微细无力,认为是危恶不治之证,不肯下药,不多言,随即离去。其他中医一一诊后,同意某老意见,先后退避去了。最后,许老诊其脉微细欲绝,面色苍白,消瘦,眼眶塌陷,闭目不语,精神萎靡不振,舌苔少津,口干燥,用勺灌水能饮,小便色黄而短少。证属温热内蕴,过汗亡津,为气阴两伤、正气将脱之虚证。治以益气固脱,养阴生津。急以西洋参30克,水炖徐徐服之,以防其脱。

处方:

西洋参6克 沙参12克 五味子8克 麦冬15克 玉竹10克 生山药12克 炙甘草6克

方中西洋参、麦冬甘寒益气生津,对因热证而致气虚者用之尤佳;沙参体轻而寒,为养肺阴必备之品;生山药健脾养胃阴;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五味子敛肺阴而止汗;炙甘草补三焦之虚,以调和诸药。

二诊:依上方服2剂后,精神略有好转,能喝少量米粥,两目无力睁开,口干舌燥未减。遵上方加陈皮9克,天冬10克,黄精10克,以和胃固虚养阴。嘱患者家属再喂其2剂。

三诊:精神明显好转,能睁眼与人说话,但声音低微,能进少量流食,脉渐有缓象,舌苔干燥好转。继以上方为主,益气养阴,补虚生津,随证加减,调理善后,月余而瘥。【按】该患者是温热伤肺,汗多亡津,酿成气阴两伤之大虚危候。用生脉散加味益气敛汗,养阴生津,因救治及时,便获奇功。服数剂气得返,津得生,元气随之而复,短气、汗出诸症立除,口渴亦随之而止。此证脉微细,应与伤寒少阴证之脉微细相区别。伤寒少阴证,出现脉微细,蜷卧足冷,小便清长,大便自利,口和不渴,口鼻出冷气,乃是亡阳之四逆证。本病则系温热之邪耗伤营阴,气阴两伤之危证,虽脉微细,但有小便黄赤,口干渴,伸肢而卧,烦躁不安,口干舌燥,渴欲饮水。临证要详辨,二者病因病机不同,症状各异,用药亦自迥别,慎之慎之。冬月温病 辛凉解表

患者岳某,男,64岁,炊事员。

因冬季无雪,外感温热,发烧不退已7日,咳嗽,口鼻干燥,痰多不利,呼吸促迫,饮食乏味,周身不适,小便黄,舌苔白,脉浮数。证属外感温热。治以辛凉解表、止咳化痰之剂。

处方:

银花15克 连翘12克 芦根12克 桔梗10克 前胡10克 芥穗6克 橘红12克 桑叶10克 薄荷10克 菊花10克 甘草5克

方中银花、连翘辛凉解表;桑叶、菊花、薄荷疏散透表;虽感温邪,然在冬季,最易闭塞皮毛,故用芥穗以温散阴寒之邪;桔梗、前胡、橘红宣肺利气,止咳化痰;芦根、甘草清热生津。

二诊:服药2剂,发热即减,咳嗽气促亦有好转。仍有口干舌燥,吐痰不利。

处方:

银花12克 连翘10克 麦冬10克 川贝母10克 橘红12克 菊花10克 薄荷9克 桔梗10克 甘草5克 佛手12克

三诊:服上方2剂,热已消退,咳少痰利,已恢复正常。【按】此为冬月之温病也。吴瑭曾说:“冬温者,冬应寒而反温,阳不潜藏,民病温也。”冬月无雪,非其时而有其气,人感之即病。症见头痛有汗,咳嗽口渴,不恶寒而恶热,或面赤、或咽痛、或胸痛,切不可以为冬令伤寒太阳病而误用辛温解表之剂,盖温则气泄,寒则气敛,二气本属相反,误用辛温,热邪更甚,则变证迭出矣。又温热之邪窜入肺经,最易内陷心包,而成精神昏情,谵语错乱之症。医者当见微知著,一俟温邪初客,即当解之,意在防患于未然也。感 冒

感冒一年四季常见,春冬发者尤多。其重者为“重伤风”,即“流感”是也,治之不及时,常引起其他疾病。夏秋之季,暑湿伤表,中暑冒暑者有之,亦当早为图治。外感风热居多 诸验方甚宜

患者赵某,男,成年,学生。

昨日突然发热,鼻塞流涕,头痛咽痛,曾服复方阿司匹林,注射青霉素,药后汗出,热亦稍解,次日发热又起,头痛加剧,时有烦躁,咳嗽,吐少量白黏痰,饮食乏味,口渴,便秘,舌淡红,苔薄黄,脉浮而数。证属外感风热,邪留不解。治以辛凉解表、宣肺清热之剂。

处方:

银花18克 连翘16克 芦根12克 麦冬12克 炒牛蒡子12克 桔梗10克 贝母10克 菊花10克 薄荷9克 白僵蚕12克 射干8克 甘草5克

方中银花、连翘辛凉解表;菊花、薄荷疏风透热;桔梗、甘草、牛蒡子、射干宜肺清热利咽;贝母、僵蚕化痰散结;芦根、麦冬清热生津止渴。诸药共成疏风解表、清热理肺之剂。

服药1剂,翌晨热势即退,复进1剂,诸症悉除。

患者段某,男,26岁,司机。

感冒2天,发热微恶风寒,溱溱汗出,鼻塞涕浊,咽喉疼痛,头痛咳嗽,吐白痰,烦渴,舌苔薄黄,脉浮数。证属风热感冒。治以辛凉解表、宜肺清热之剂。

处方:

银花25克 连翘12克 芦根12克 桔梗10克 炒牛蒡子12克 麦冬12克 菊花10克 薄荷9克 射干9克 蝉蜕9克 白僵蚕10克(炒) 黄芩8克 赤芍10克 甘草5克

方以银花、连翘清热透邪;菊花、薄荷、蝉蜕疏风清热;桔梗、僵蚕、炒牛蒡子、射干清热散结,利咽止痛;黄芩泻肺火清上焦热邪;恐热伤阴血,故以赤芍清血中之热;甘草清热解毒,合桔梗利咽止痛;麦冬、芦根清热生津。

服上方2剂,感冒即愈。【按】感冒之证,虽有数端,但以外感风热最为常见,体强或初得病者,一般发汗解表即愈。其间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而患外感者,则当各司其属,或益气解表,或养血解表,或滋阴解表,或助阳解表,对症下药,治无不愈。风热感冒,如治失其宜,最宜化火伤阴,或邪火内扰神明,致成神昏谵语等症,故当及时治疗,万勿延误。以上两例感冒,皆属风热犯肺而成,治以银翘散加减,一剂知,二剂已,诚为风热感冒之良方也。

另有验方:(1)银菊清凉饮:治冬春两季流行感冒,提前服用,可起到预防流感的作用。

银花30克 连翘18克 芦根15克 芥穗9克 桔梗12克 菊花12克 薄荷15克 紫苏叶30克 甘草12克

水煎服,早晚各1次。以上剂量系10人量,每人喝半茶杯。(2)避瘟捷效散:春季温病流行时期,用此方效果显著。

紫苏叶15克 葛根12克 粉甘草9克 冰片5克 朱砂5克 薄荷霜3克

共研细末。将手指消毒,蘸药末堵在鼻孔吸入。可装瓶备用。注:可随身携带,系避瘟必备之品。(3)祛风发汗煎:治头痛、恶寒发热、全身酸痛,属风寒感冒者疗效颇佳。

扁豆蔓15克 红糖30克 生姜5片 冰糖15克

水煎服,见汗为度。(4)感冒清凉饮:治流行性感冒、头晕痛、鼻塞声重、浑身关节痛、恶寒发热、咳嗽,属风热感冒者疗效尚佳。

银花12克 连翘12克 桔梗10克 菊花10克 薄荷10克 桑叶12克 赤芍10克 前胡10克 甘草5克

水煎服。

此方系辛凉轻剂,对春月之感冒甚效。咳嗽加麦冬10克,川贝10克;呕吐加竹茹9克,姜半夏8克,陈皮8克;腹痛加白芍12克;神昏谵语加犀角6克,川黄连5克;项背强加葛根12克。(5)清热解毒煎:治发热、烦躁不宁,主内蕴热毒、外感风邪感冒。

绿豆60克 白糖30克

以绿豆熬水,加入白糖,服后见汗即愈。(6)清瘟饮:预防流感。

银花9克 杭菊花9克 薄荷5克 甘草6克

以上4味分3次冲水当茶饮。该方疗效可靠,既经济又方便,乃春令预防感冒之良方。扁桃体肿大者服之更佳。头 痛

头乃诸阳之会,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聚于此。诸外感、内伤不足或瘀阻其络,即令清阳不得舒展,发为头痛。肝火上炎 瘀血阻络

患者王某,男,57岁,干部。

10年前头部被打伤,常感到头部钝痛而胀,头晕,失眠,不能看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性急,恐惧,惊悸易怒,烦躁不宁,口干渴,血压升高,每遇心情不快则痛加重。曾住院经中西医治疗,经久不愈,出院后即来门诊求治。小便色黄,舌苔黄,脉象弦数。证属肝火上炎,瘀血阻络。治以清泻肝火、活血祛瘀之剂。

处方:

草决明12克 菊花12克 羚羊角粉2克(另包,分2次冲服) 当归12克 川芎8克 生地10克 珍珠母12克 栀子8克 龙胆草8克 红花8克 赤芍10克 薄荷9克 炒枣仁12克 竹叶8克 甘草5克

方以羚羊角粉、草决明清肝明目;菊花、薄荷清利头目;龙胆草、栀子清肝胆之火;川芎通经活络,祛瘀止痛;当归、红花、赤芍活血祛瘀;生地凉血清热;甘草泻火,调和诸药;枣仁配竹叶清热除烦,入眠甚捷;珍珠母安神。

二诊:服上方3剂,头痛减轻,头晕发胀、烦躁易怒都有好转,夜能安睡4小时。意守原方,继服3剂。

三诊:头痛头晕失眠进一步好转,可持续读报较长时间,血压逐渐下降,性情也转温和。仍予前方,酌加龙齿12克清热安神。再服3剂,诸症消失,血压逐渐恢复正常。观察1年,未见复发。气血两亏 清空失养

患者田某,女,成年,干部。

头痛头晕数年,遇劳则重,头痛绵绵,时作时止,神疲乏力,心悸怔忡不寐,睡醒之后头面虚肿,有时手足麻木,食欲不振,面色白,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经多方治疗,效果不著,因来就诊。证属气血两虚,清空失养。治以补气养血、养心安神之剂。

处方:

黄芪12克 党参10克 白术12克 当归12克 川芎9克 白芍12克 生地12克 炒枣仁12克 龙齿12克 菊花10克 藁本8克 白芷8克 茯苓12克 远志10克 龙眼肉10克 竹叶8克 珍珠母12克 甘草5克

方中党参、黄芪、白术、甘草补益肺脾之气;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养血活血;菊花、藁本、白芷清利头目,通络止痛;龙齿、珍珠母镇静安神;酸枣仁、茯苓、竹叶补肝宁心;远志、龙眼肉补益心脾而益智。

上方服9剂病愈。水不涵木 肝阳上亢

患者裴某,男,42岁,干部。

头左侧痛如锥刺,入夜更甚,病已数年。每遇心情不快或工作繁忙则头痛加重,发作频繁。发作时彻夜不得眠,严重时非注射度冷丁不能安宁。曾往外地医院治疗多次,效果不显,因来就诊。舌苔白厚而干,脉象弦细。证属肝肾阴虚,肝阳上扰。治以平肝息风、养阴安神之剂。

处方:

钩藤12克 石决明12克(炉上焙干后再煎) 羚羊角粉2克(另包,分2次冲服) 龙胆草5克 白芍12克 当归12克 川芎9克 菊花10克 生地12克 龙齿12克 珍珠母12克 甘草5克

方中钩藤、石决明、羚羊角粉平肝息风;龙胆草、菊花清肝明目;生地、白芍、当归滋阴养血;川芎活血治偏头痛;龙齿、珍珠母镇肝安神;甘草调和诸药。

二诊:服上方5剂后头痛显著减轻,有时隐痛,夜间能睡4个小时。但饮食乏味,此大浪之后余波未平。再依上方加炒枣仁12克、竹叶8克以养心安神,加焦三仙各12克以健脾开胃。

三诊:服上方10余剂,肝肾之阴渐复,肝木得以涵养,脾土恢复健运,头痛遂止。嘱前方再服3剂。后随访,已恢复工作,未见病复。【按】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元神之所在,五脏之精华、六腑清阳之气皆聚于此。气血充盈则神志清晰,精神健旺,病邪难犯。凡六淫之邪侵,上犯颠顶,邪气稽留,阻遏清阳,内伤诸疾,逆乱气血,瘀阻经络,均可导致头痛。故治疗本病,必先辨内伤外感,一般外感之病易治,内伤之证难疗。内伤之证,常见有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气血亏虚、痰浊上攻、瘀血阻络等类别。临证之时,须详加辨审,察其疼痛之部位、性质、兼证,辨其归属于哪一类型,然后处方用药。以上3例头痛,大都属内伤所致。例1属肝火上炎、瘀血阻络,治疗时应着重于清肝泻火,活血祛瘀。药证相投,深中肯綮,3剂病去大半,再服则病若失矣。缠绵棘手之疾,霍然而愈。例2属病久体弱、气血两虚之头痛。病久损伤心肝脾三脏,其中尤以脾家为甚,脾之化源不足,心肝之血不续,所以气血皆不足而清空失于濡养,故头痛头晕经久不愈。治宜健脾补气,养心益肝,兼治头痛之标,标本兼治,疗效甚佳。例3属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之头痛,治宜平肝息风,滋水涵木,养心安神。久久不愈之症,取效于平淡无奇之剂。

另有验方:(1)芎附汤:治风寒感冒头痛。

香附6克 川芎5克

水煎临睡服,汗出即愈。(2)头痛立效方:治偏正头痛,外感风邪,头痛剧烈。

川芎9克 藁本8克 白芷6克 蔓荆子12克 菊花10克 薄荷9克 甘草5克

水煎温服。屡用屡验。(3)头痛吹鼻散:治剧烈之偏头痛。

青黛6克 川芎5克 鹅不食草5克 冰片0.3克 细辛3克

共为细末,吹鼻中少许,痛立止。(4)偏头风方:治头痛如裹,心烦不宁。

川芎 白芷 乳香 没药 火硝 雄黄各等份

共为细末,吹鼻中,立效。注:乳香、没药有油不易研细,必去其油(去油用灯心炒,油即渗入灯心中)。(5)藁芎止痛丸:治头风头痛因风寒相搏而引起者。

藁本30克 明天麻25克 川芎50克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10克。每服1丸,温酒送下。(6)清脑止痛丸:治风寒入脑,或湿犯于脑,头痛脑涨及眉棱骨痛。

细辛2.5克 白芷6克 川芎9克 白术9克 藁本6克 生姜3片

水煎服(食远服)。禁忌辛辣及其他刺激性食物。大头瘟

此病为天行疠气,感受温毒时邪而发。邪热客于心肺,温热伤颠,上攻头面尽肿而痛,红肿灼热疼痛,多属阳明;发于耳前后、额角旁肿,多属少阳;发于脑项后且耳后赤热肿痛,属太阳。当各司其属,加引经药治之。血分疫毒炽盛 普济消毒加减

患者谢某,男,45岁,店员。

诊前半天,骤然发热,遂致头面部红肿痛,肿痛尤以头部为甚,目不能开,手不能触,头大如斗,起小水泡,渗出少量黄水。口干渴,喜冷饮,咽痛,大便干,舌苔黄厚,脉洪大而数。证属疫毒炽盛,邪蕴血分。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剂。普济消毒饮加减治之。

处方:

银花30克 连翘15克 川黄连6克 蝉蜕12克 炒牛蒡子12克 板蓝根12克 菊花12克 马勃10克 天花粉12克 玄参10克 生地12克 黄芩10克 丹皮9克 大黄9克 甘草6克

方以银花、连翘、炒牛蒡子、菊花辛甘寒明目,疏散风热,清热解毒;黄芩、黄连泻火解毒;玄参、马勃、蝉蜕、板蓝根、天花粉、甘草清利咽喉,解毒消肿;生地、丹皮凉血解毒;大黄泻火通热于下。

二诊:服药2剂,热势即退,局部红肿消减,水泡已干,颜色转暗,压痛减轻,尚有余热稽留,拟清热凉血解毒之剂,以清余热。

处方:

银花30克 连翘15克 川黄连6克 炒牛蒡子12克 菊花12克 板蓝根12克 玄参10克 桔梗10克 蝉蜕12克 生地10克 甘草6克

三诊:服上方2剂,症状全部消失。【按】大头瘟多发于冬春两季,除具有外感表证外,以头面部红肿为特征。陈平伯《外感温热篇》中说:“风温为病,春月与冬季居多,或恶风或不恶风,必身热咳嗽烦渴。”又说:“风温证,身热咳嗽,口渴胸痞,头目胀大,面发疱疮者,为风毒上壅阳络,当用荆芥、薄荷、连翘、玄参、牛蒡、马勃、青黛、银花之属,以清热散邪。”此证治实为普济消毒饮之化裁也。本病例属外感风热血分蕴热兼感疫邪而起。按普济消毒饮原意,入芩、连、大黄以泻热毒,疫邪初起,因恐耗血动血,故宗叶天士意,而直须凉血散血,加生地、丹皮之属,服4剂病瘥。眩 晕

眩晕外感者少见,而以水不涵木、肝火内动、气血亏虚夹痰者多矣,而大出血所致者,尤当警惕。治疗应有耐心,注意阴阳平衡,忌用辛温发散、苦寒败胃之品。大出血之眩晕,必倍黄芪或单服独参汤以救之。肝风侮脾 痰湿中阻

患者宋某,女,40岁,教师。

患者素有眩晕,经期尤甚。发作时,如坐舟船,似履棉絮,悠悠然不知所向。且恶心欲呕,汗出,心悸,嗜卧,闭目惺惺,耳如蝉鸣。经西医检查,定为“梅尼埃病”。服药罔效。近两月眩晕加重,不能看书,胃脘有逆气,上冲时摇摇欲倒,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口苦耳鸣,大便干结,舌淡苔黄微腻,脉弦滑。证属肝风侮脾,痰湿中阻。治以平肝和胃、健脾化痰之剂。

处方:

半夏9克 天麻9克 白术12克 茯苓10克 白芍12克 钩藤12克(后下) 杭菊花12克 枳实10克 陈皮9克 竹茹12克 生姜3片 大枣3枚 甘草5克

湿痰壅遏,非半夏、天麻不除,二者合用可以燥湿化痰,平肝息风;肝风上扰,故用白芍、钩藤、菊花以平肝降逆,清头明目;脾为生痰之源,故以白术、茯苓、枳实、陈皮、大枣、甘草健脾补中,祛痰利气,杜痰之来路;竹茹清热止呕;生姜降逆和胃。

二诊:服上方5剂后,头晕稍减,呕吐亦止,能够起床活动。仍感疲乏倦怠,纳少,梦多,脉弦,右关缓略见滑象。此乃心脾俱虚之候,循此继进,为平肝和胃、健脾补气、养心安神之剂。

处方:

半夏9克 天麻8克 党参10克 白术12克 当归10克 白芍12克 菊花10克 炒枣仁12克 龙齿12克 竹茹12克 茯苓12克 陈皮9克 焦三仙各12克 生姜3片 甘草5克

三诊:进上方5剂后,诸症均减,食纳渐增,精神好转,已能看书,尚见耳鸣。遵上方加石菖蒲12克以开心窍,聪耳明目。

四诊:服上方3剂,诸症消失,体力渐复。继服2剂善后,并嘱其适当休息,略事工作。【按】眩晕一症,前贤各有创见。如刘守真谓“无风不作眩”,朱丹溪谓“无痰不作眩”,张景岳则云“无虚不作眩”,都是经验之谈。临证时不可囿于一家之见,而胶柱鼓瑟也。许老意以为,风、痰、虚之说,盖言其要略耳。大匠示人以规矩,无有面面俱到者,矧其并不执一乎。如风眩之作,无有不夹痰者;虚眩之作,能无生痰乎;痰眩之发,则或夹虚或夹风,甚或三因并存。此种情况,见者良多,验诸本案,病既有肝风时作,又兼痰湿中阻,如参术草枣、枣仁归芍之类又为何设?病家所以愈者,得治病之全矣。临证万勿拘于一格,自缚手足。鼻 衄《素问》云:“阳热怫郁,干于足阳明而上热甚,则血妄行为鼻衄也。”鼻衄有表寒里热之分,亦有酒色内伤水不制火者,当分与图治。有发热日久不愈,从衄而解者,不必虑也。肝郁化火 木火刑金

患者冯某,男,18岁,学生。

两日前突患头痛头昏,口干渴,每日上午尤甚,午后即自行缓解。1周前,头痛加剧,随即出现鼻衄,血量甚多。头痛止时,鼻衄亦止。如此反复,发作无时,经口服西药、肌注针剂治疗,衄血仍未止,故前来就诊。诊知近日头痛、头晕目眩加重,衄血量多,而有血块,口干喜冷饮,小便短赤,面色苍白,舌苔黄,脉数而芤。证属肝郁化火、木火刑金之鼻衄。治

以清肝肃肺、凉血止血之剂。

处方:

白芍12克 生地20克 黄芩9克 菊花10克 乌犀角6克(先煎20分钟) 当归12克 麦冬12克 栀子炭9克 白茅根30克

方中白芍、黄芩、菊花可清肝肺之火;当归养血;麦冬、生地清热凉血;乌犀角泻肝火而止衄;白茅根清肺热以止血;栀子炭清三焦曲直之火而止衄血。

二诊:服上药3剂,鼻衄已止,头痛眩晕大减,舌苔淡黄,脉芤而数。仍依上方加丹皮6克,童便1盅(分2次兑服),嘱服3剂。

三诊:鼻衄未见再发,头部微觉不适,口鼻乏津,鼻涕黏稠,舌苔白,脉已不芤。拟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处方:

当归12克 生地12克 生白芍12克 玄参10克 天冬10克 菊花10克 白茅根12克 藕节15克 炙甘草5克

四诊:服上方5剂,诸症消失。随访2次,鼻衄一直没有复发。【按】严用和云:“盖肺主于气,肝藏于血,邪热伤之则血热,血热则气亦热,血气俱热,随气上逆,故为鼻衄。”由此可知,鼻衄之发,非拘见于外感风温和阳明胃热等证,亦有肇端于肝肺之热者。本案即是一很好例证,病由肝郁化火,木火刑金而然,因鼻衄日久,去血过多,遂见有阴虚之象。故治疗时,除清肝肃肺、凉血止血以外,亦须顾及阴虚血亏,当归、白芍之类即所以为此而设也。阴虚生热,虚火上扰,最易冲犯鼻窍,而使鼻衄复发,故后又加童便以导其虚火下行,玄参、天冬养阴兼清其虚泛之火。最后,终于使火退衄止,诸症消失,病不复发。牙 痛

足阳明胃之脉络贯于上齿,病则喜寒饮而恶热饮;手阳明大肠之脉络贯于下齿,病则喜热饮而恶寒饮。若恣食肥美、贪酒,致湿热上攻,则牙齿生虫或出血,甚则动摇脱落。大抵牙床疼痛多属风火,齿根动摇多属肾虚。凡用细辛治齿痛者,古人云不超五分之量,过则气闷,临证常可用至二钱至三钱,但必伍石膏四倍于细辛之量,以抑制细辛之副作用。阳明积热 邪火上攻

患者刘某,女,中年,干部。

牙痛已4天,面颊发热、肿痛,牙龈红肿溃烂,牙痛牵掣同侧头痛,遇热痛重,大便干,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证属阳明积热,邪火上攻。治以清胃泻火、解毒消肿之剂。

处方:

生石膏18克 知母12克 银花20克 连翘12克 蒲公英15克 玄参10克 生地10克 黄芩10克 熟军8克 甘草5克。

石膏甘寒,泻胃火而透肌热;知母苦寒,清胃火以生津,质润以滋胃燥;生地、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而治上焦之火;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熟军荡涤肠胃之实热;黄芩治热毒痈肿有显效;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散结而消肿;甘草调和诸药解百毒。

服上方3剂,病愈。【按】齿为骨余髓标,其症多主阳明。肾虚可见齿痛,阳明热盛亦可致齿痛。大抵风冷湿热,乘人之虚而入,与牙齿间气血撞击而然。其痛而兼肿者多为湿热壅盛所致,若兼口臭龈烂,则为风热。虫痛者多由湿热而生。又有阴虚、血虚致成牙痛者。据症求因而别之,如《医林绳墨·卷四·牙痛》谓:“肾虚而牙痛者,其齿枯;阴虚而牙痛者,其齿涸;血虚而牙痛者,其齿痒;火而牙痛者,其齿燥;虫蛀而牙痛者,其齿长。”简言之,火牙痛多不可忍,虫牙痛多时痛时止,血虚性牙痛多隐而缓,实热牙痛多剧而猛,寒性牙痛多恶冷。大抵暴发者多宜清热祛风,久病者多宜滋养阴血。本例病属阳明积热上攻齿络而然,治宜泻火滋阴,解毒消肿。俾热去毒解,痛自可止,3剂病已瘥。另有验方:(1)祛虫止痛漱口良方:治虫牙痛,牙齿有虫眼。

小麦1大把(炒黄) 槐枝7~8段 花椒9克

水煎漱口即止痛。(2)止痛漱口煎:治风牙痛,牙痛牵及头痛。

白芷3克 芫花3克 细辛3克 薄荷3克 苍耳子3克(炒) 川椒3克

水煎漱口。注意不可下咽。止痛作用较快。(3)辛椒散:治虫牙剧烈疼痛。

鸡内金3克 青盐3克 细辛2.6克 川椒7粒

上药共为细末,搽牙痛处,痛即止。再痛再搽,日数次。(4)止痛姜雄散:治遇食冷物即牙痛。

干姜20克 明雄黄10克

共研细末搽患处,日数次。(5)牙痛立效方:治遇冷风即牙痛。

巴豆1个(去皮),将豆用绵纸包好,用线绑住,留9~10厘米长的线头,置酒内泡15分钟取出。左侧牙痛放右耳中,右侧牙痛放左耳中。注:用药后止痛甚快,耳前起一水疱无妨,一二日即可消退。巴豆置耳内勿超过5分钟,切不可放置时间过久。(6)导热清胃汤:治牙痛剧烈,牙龈红肿,口干渴喜冷饮,大便燥结,小便红赤。

生石膏30克 知母12克 辽细辛3克 川大黄10克(酒炒后入) 元明粉10克(分2次冲服)

水煎温服。忌辛辣食物,勿饮酒。注:如服药后大便已泻2次,服第2煎药时可停冲元明粉。(7)牙痛速效散:治火牙痛,牙龈红肿,食冷热食物均痛,坐卧不宁。

西瓜霜10克 京牛黄1克 元明粉1克 冰片1克

共研末搽患处,日数次,收效迅速。(8)清胃汤:治风火牙痛牵引头痛,口干发热,牙龈肿硬。

生石膏30克 知母10克 防风9克 细辛3克 白芷6克 川军10克 元明粉6克(冲服) 生地9克 荆芥9克

水煎服,早晚各1次。忌食辛辣之味。(9)牙痛效方:治吃冷饭热饭牙均痛。

蛇蜕2克 烧酒1大盅

将酒点着,将蛇蜕置酒内,5分钟以后把火吹灭,去蛇蜕,用酒漱口,痛即止。痛时再漱。(10)哭来笑去散:治各种牙痛。

雄黄 白胡椒 良姜 荜茇 细辛 麝香 火硝 乳香各等份。

上药共研细末,吹鼻中,痛立止。(11)牙痛药膏:治牙痛坐卧不安,牙龈肿,吃冷热食物都痛。

松香1块如枣大 白酒1盅

将白酒兑入松香内点着成膏状,摊油纸上,贴患处,1~2小时即止痛。(12)一笑散:治牙痛、牙龈红肿。

元明粉3克 冰片0.3克 火硝6.2克 明雄黄0.6克

上药共研细末,以瓶贮存备用。用时搽患处。齿 衄

齿衄为胃火上炎,血随火动所致。齿衄有虚实之分。虚火齿衄难疗,治用加味地黄汤,若见寸脉浮大多属上盛下虚,酌用紫油桂以引火归原;实火易治少见,治宜芩连止血汤。肾阴不足 虚火上炎

患者高某,女,青年,学生。

齿龈渗血已久,不红不肿不痛,稍按或刷牙即口中积血,说话时久,则口有腥味,唾则见血,齿浮不固,舌红,少苔,脉细弱。证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之齿衄。治以滋阴益肾、凉血止血之剂。

处方:

当归12克 白芍12克 生地12克 玄参10克 旱莲草10克 何首乌12克 丹皮8克 阿胶12克 枸杞12克 知母9克 犀角5克(先煎) 女贞子9克 侧柏叶6克 甘草5克

方中何首乌、枸杞、女贞子、旱莲草、玄参、知母补益肝肾,滋阴降火,此为上病取下之法;当归、白芍补血敛阴;犀角、丹皮、生地、阿胶凉血止血,益阴清热;甘草泻火解毒。

服上方5剂即效,旬余齿衄大减,牙齿亦固。上方加减服10余剂而病愈。本案例属肾虚齿衄之重者,故用养阴滋肾药合犀角地黄汤而取效。脾肾两虚 标本兼治

患者刘某,女,青年,护士。

齿衄已1年余,齿龈脓肿,无明显疼痛,咀嚼无力,用抗生素无效,腰酸腿软,月经后期,量少,经期齿龈脓肿加重,渗出脓液,心烦易怒,面部烘热,夜寐不宁,食欲不振,大便时稀时干,舌胖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脾肾两虚之齿衄。治以补肾健脾、凉血止血之剂。

处方:

桑寄生12克 川断12克 枸杞12克 何首乌12克 茯苓12克 陈皮9克 砂仁3克 当归10克 白芍12克 生地炭12克 藕节12克 白茅根12克 丹皮9克 焦三仙各12克 广木香5克 甘草5克

方用桑寄生、川断、枸杞、何首乌益肾滋阴;茯苓、陈皮、砂仁、广木香、焦三仙、甘草健脾和中,理气醒脾;当归、白芍养血调经;生地炭、丹皮、白茅根、藕节清虚热泻阴火,凉血止血。

上方服用1周后,经期齿龈出血溢脓有好转,腰腿不软,食欲增加,咀嚼有力。继服上方1周,症状全部消失。【按】齿衄之病,以胃火上炎者居多,此属实热证,清泻胃火即愈矣。然又有肾虚火动之齿衄者,又不可不察。张景岳尝云:“肾虚而牙病者,其病不在经而在脏。”“若齿牙浮动脱落,或牙缝出血而不口臭,亦无痛者,总属阴中之阳虚。”唐容川谓:“肾虚火旺,齿害血渗,以及睡中流血,醒则血止者,皆阴虚血不藏之故。”盖齿为肾之标,骨之余,肾阴一亏,虚火上浮,故出现牙痛、齿衄、牙浮之疾。本案例属肾虚齿衄,兼脾虚纳少,故于补肝滋肾、健脾和中的同时,兼用凉血止血以治其标,病亦治愈。汗 证

汗乃心液,卫气强,营血足,则不外泄。内伤杂证多见自汗盗汗,失之过多,则能消耗元气和津液,心亦为之衰弱。又有“亡阳”证大汗淋漓,便有虚脱之虑,汗出如珠、如油,乃元气耗散之绝证。另“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尤当早为图治。阴虚盗汗 当归六黄

患者秦某,男,45岁,干部。

每夜入睡后,常汗出浸被,为此夜间不敢入睡,心中烦热,口干而渴,便秘尿赤,唇干舌红绛,脉细而数。证属阴虚火旺之盗汗。治以滋阴降火敛汗之剂。

处方:

当归10克 生地10克 熟地12克 黄芩9克 黄连5克 黄柏6克 黄芪15克 天冬12克 白芍12克 生龙骨12克 生牡蛎12克 炙甘草6克

当归、生地、熟地、天冬滋阴养血以为君;三黄通泻邪热以为臣;黄芪固表强卫,补气止汗;龙骨、牡蛎、白芍滋阴敛汗以为佐;炙甘草补三焦而除虚热以为使。

二诊:服上药3剂,汗出量少,衣被不湿,夜亦得安寝。仍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脉细数。此为阴液久亏,一时难复。原方扩充,以期应手。

处方:

熟地12克(砂仁水炒) 生地12克 当归12克 白芍12克 五味子9克 黄连5克 黄芩9克 黄柏6克 生龙骨12克 生牡蛎12克 麻黄根12克 浮小麦15克(炒)

共服药10余剂,汗止,寐安,渴轻,二便亦通矣。

此案为阴虚盗汗,由血虚精亏所致。治法宗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兼用治标之药,方用当归六黄汤加味。原方指征,治阴虚有火,盗汗发热,因方与证合,服10余剂而病瘥。阳虚自汗 归脾加减

患者王某,男,54岁,工程师。

左半侧头部、肢体时有汗出,已两年之久。进食、饮水或稍事活动,则汗出溱溱。平素不耐风寒,极易感冒,面色白,疲乏倦怠,夜不得寐,舌淡,苔白,脉浮虚无力。证属脾肺气虚、心气不足之自汗。治以益气健脾,固表止汗,佐以安神之剂。

处方:

黄芪12克 党参12克 白术12克 茯神12克 五味子8克 白芍12克 炒枣仁12克 生牡蛎12克 生龙骨12克 浮小麦12克(炒) 炙甘草5克 大枣3个(剖)

卫气固则能摄汗,方用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大枣平补肺脾,益气固卫,卫气足而汗自收;白芍、五味子、生龙骨、生牡蛎咸涩敛液止汗;浮小麦有养心止汗之力;茯神、炒枣仁养心安神而治不寐。

二诊:服药3剂,自汗减轻。偶因不慎又复感冒,恶风寒,鼻塞头痛。拟益气解表治之。

处方:

黄芪12克 党参12克 防风8克 菊花10克 陈皮8克 桔梗10克 甘草5克 生姜3片

方用黄芪、党参补气扶正,正气足则邪退;防风解表祛风,伍黄芪而止汗;菊花治风热之头痛;桔梗宣肺气而祛邪;生姜散体表之风寒;陈皮、甘草调中和胃理气。

三诊:服上方2剂,头痛稍轻,不畏风寒,仍时时汗出,夜寐欠安。此正气不复,心液不藏也。再投益气固表、敛汗安神之剂治之。

处方:

黄芪12克 党参10克 当归12克 白芍12克 麻黄根12克 白术12克 浮小麦15克(炒) 炒枣仁12克 生牡蛎12克 生龙骨12克 炙甘草5克 大枣3个(剖)

四诊:服上方5剂,左半身汗出已止,精神转佳,夜寐甚安,脉已和缓,较前有力。病虽已瘥,然半身汗出之症仍属可虑。经云:“汗出偏沮,使人偏枯。”良有以也。嘱其多用食补,谨慎风寒,以防中风之患于未然。【按】《素问·宣明五气》云:“心为汗。”《素问·评热病论》云:“汗者,精气也。”此言汗为心之液,精气之所化,所以不可过泄,泄则为病矣。汗之为病,其有数端,今只指其自汗与盗汗两种。《医学正传》云:“夫自汗与盗汗者,病似而实不同也。其自汗者,无时而汗出,动则为甚,属阳虚,胃之所司也;盗汗者,寐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阴虚,荣血之所主也。大抵自汗宜补阳调卫,盗汗宜补阴降火。”此论虽简,但论盗汗自汗之机制、症状、治法,颇得要领。此案属自汗,由气虚阳弱所致,治宜补肺健脾,养心敛汗,方用归脾汤加减。阳虚自汗,脉虚缓,奄奄不起,惺惺不寐,此方即是对证要药,故此汗出两年之病人,亦得痊愈。中 风

中风非外感之风,景岳所谓“内伤积损颓败而然”,“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乏于上”,为中风致病之本。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衡,加之多种诱因即致本病。分在经在络,入腑入脏,分别治疗。

在经在络,风痰痹阻,宜秦艽活血汤;阴虚肝旺,风火上亢,宜羚羊天麻汤。入脏入腑,阳闭者,宜急服局方至宝丹两丸,醒后再服羚羊救急汤;如阴闭,先用苏合香丸,再用镇肝豁痰息风之剂。入脏入腑,脱证宜用急救参附汤;阴亏阳浮,真寒假热之戴阳者,用加味地黄饮子。凡卒中昏迷,痰声如锯,不省人事,预后多不佳,虽经急救,后遗症不能短期消除,如血压持续不降者,即有复中之可能。中风病人大都有先兆,如头眩、足轻、身上如虫行、健忘、打呵欠等,当早为图治。

关于补阳还五汤:此方为治疗中风后遗症属气虚血瘀者之首选方。原方黄芪为120克,许老在临证时多用至150克至180克,同时必加川牛膝以引血下行以防其壅。临证使用多所获验(宜先将黄芪熬至粥状兑服为佳)。气虚血瘀 风痰阻络

患者刘某,男,60岁,农民。

眩晕1年余。去年夏天某夜,突然语言不清,舌根发硬,左半身不遂,喉间痰声辘辘,大便干结,舌质紫暗,脉弦虚。证属气虚血瘀,风痰阻络。治以益气活血、通络祛痰之剂。

处方:

黄芪90克 当归尾12克 赤芍10克 川芎9克 全蝎5克(炒) 红花10克 桃仁10克(去皮尖,炒) 地龙12克 川牛膝10克 天竺黄10克 橘红12克 胆星6克 菊花12克 半夏9克 火麻仁12克

方中重用黄芪性甘温以大补元气,固肌表,为君药;臣以归尾、赤芍、川芎活血止痛;佐桃仁、红花、地龙化瘀通络;天竺黄、胆星、半夏、橘红豁痰开窍;用全蝎镇惊,乃搜剔之品,搜风通络;菊花清利头目;川牛膝引血下行,防黄芪之壅滞;火麻仁润肠通便。诸药为伍,气旺血行,瘀去络通。

二诊:服上方10余剂,患侧较前灵活,语言亦清。配合针灸,取穴人中、地仓、合谷、太冲、环跳、肩髃、曲池、足三里等。再服汤剂。

处方:

黄芪120克 当归尾15克 川芎9克 赤芍10克 红花10克 桃仁8克(去皮尖,炒) 地龙12克 川牛膝10克 生杜仲10克 秦艽10克 全蝎5克(炒) 钩藤12克 橘红12克 天竺黄10克 菊花10克

三诊:服药8剂,痰声消失,可慢步行走,脉较前有力。继服上方调理月余,已如常人。【按】患者年值六旬,正气已虚,气不运血,脉络瘀滞,兼之痰浊内阻,蒙蔽清窍,故成头晕、偏废之证。治以益气活血、通络祛痰之剂,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重用黄芪大补元气,再配通络祛痰活血之品。病虽突然,但治疗及时,故能较快痊愈,未留后遗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