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仪的祭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1 00:00:33

点击下载

作者:陈璞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威仪的祭祠

威仪的祭祠试读:

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为此,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优秀的先进的文化建设,特别是随着经济的腾飞,提出了中国文化复兴的伟大号召。当然,要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宏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风采。中华文化就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而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文化,历史十分悠久,流传非常广泛,在世界上拥有巨大的影响,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浩浩历史长河,熊熊文明薪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曾是东方文化的摇篮,也是推动整个世界始终发展的动力。早在500年前,中华文化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地理大发现。在200年前,中华文化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和现代思想。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到西方,对于促进西方工业社会发展和形成,曾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文化最具博大性和包容性,所以,世界各国都已经掀起中国文化热。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但是,当我们为中华文化而自豪时,也要正视其在近代衰微的历史。但相对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来说,这仅仅是短暂的低潮,是喷薄前的力量积聚。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已经受到社会各界重视。这不但对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具有深远意义,而且对于人类文化多样性保护也是重要贡献。特别是我国经过伟大改革开放,已经开始崛起与复兴。但文化是立国之根,大国崛起最终体现在文化的繁荣发达。特别是当今我们大国和平崛起之路,必然也是我国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随着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增强,能够有力提升我们融入世界步伐,推动我们为人类进步作出最大贡献。为此,在有关部门和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作品。主要包括传统建筑艺术、千秋圣殿奇观、历来古景风采、古老历史遗产、昔日瑰宝工艺、绝美自然风景、丰富民俗文化、美好生活品质、国粹书画魅力、浩翰经典宝库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本套作品全景展现,纵横捭阖,故事讲述,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雅,格调温馨,具有很强可读性、欣赏性和知识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内涵与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在未来世界的舞台上,在中华复兴的绚丽梦乡,展现出具有龙飞凤舞的独特魅力风采!2014年4月18日

玉楼千仞——山西晋祠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西南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背山靠水,古木参天,殿宇宏大。晋祠始建于北魏以前,为纪念周代分封的晋国开国国君唐叔虞而建。1500多年以来,我国古代的许多王朝都曾对晋祠进行维修或扩建。晋祠是我国著名的古典祠庙园林建筑,影响深远。晋祠中的周柏、唐槐和圣母殿的宋代彩塑以及难老泉被誉为“晋祠三绝”,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北魏前为奉祀叔虞而建祠

相传,在西周时期,周武王姬发之妃邑姜怀孕的时候,梦见天帝说:“我给你的儿子命名为虞,将来在唐地兴国立业,那里是参宿的分野,叫他在那里养育自己的子孙。”■山西晋祠■山西晋祠对越说来也巧,在当时的山西南部的翼城、曲沃和绛县之间,确实有一个殷商曾封的小国“唐”,依山枕水,美丽富饶。胎儿出生后,手上果然有个“虞”字,于是邑姜给他起名“虞”,他就是周朝晋国的始祖唐叔虞,其母邑姜因之被后世尊为“天圣”。唐叔虞,姓姬,名虞,是周武王的幼子,周成王姬诵的同母弟弟,他也是韩姓血缘的祖先。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姬诵年幼,便由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摄政。周公灭掉殷商封国唐后,就遵照邑姜的意愿把唐封给了叔虞。公元前1054年,周都镐京举行了盛大的册封仪式。在典礼上,周成王封赠叔虞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之甲、沽洗之钟等名贵的器物,并赐叔虞怀姓九宗、职官五正等异姓贵族人口帮助他去组织新政权。周朝 是我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一个世袭王朝,分“西周、东周”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丰京,成王时期营建洛邑;西周末年,周平王姬宜臼从镐京东迁洛邑后,史称东周。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晋祠古建筑“三晋名泉”同时,周成王“命以唐诰而封于夏墟,启以夏正,疆以戎索”。所谓“启以夏正,疆以戎索”就是周成王和周公给叔虞所规定的施政纲领,准许叔虞因地制宜,从唐国实际情况出发,以戎法去治理戎人。叔虞先被封到山西境内的唐国,所以他就以唐为氏,被称为唐叔虞,这块古老的土地也因而成为了后来晋国的发祥之地。唐国当时地处夏人的故墟,四周遍布戎狄部落,一场叛乱刚刚平定,局势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叔虞来到唐都山西翼城后,按照“启以夏正、疆以戎索”的既定国策,励精图治,鼓励民众发展农牧业生产,兴修水利,使唐国民众逐步过上了安定、富足的生活。周公 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因其封地在今宝鸡市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也是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周公吐哺”即说周公旦。其言论散见于《尚书》等著作。戎狄 戎和狄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或更北和西北地区,是先秦时对我国北方、西北等地少数民族的统称。所谓东方是夷,南方是蛮,西方是戎,北方是狄,都是泛指除华夏族以外的民族。■晋祠古建筑的飞檐 飞檐是我国传统建筑檐部形式,多指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和庙宇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处,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所以也常被称为“飞檐翘角”。唐国附近原有的许多戎狄部落也先后归附了他。唐国的疆土日渐扩大,这为后来晋国的国泰民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叔虞之子燮父继位后,迁都于晋水之旁,因境内有晋水,便改国号为晋,这就是晋国历史的开始,也是后来山西简称“晋”的由来,因太原在晋水之北,而水之北谓阳,因此当时太原被改为“晋阳”。“启以夏正,疆以戎索”的方针成为晋国后世治国的传统政策,对后来的晋国乃至韩、赵、魏三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三晋文化体系。在三晋政治思想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正统宗法观念比较淡薄,使晋国政治具有尚贤、尚法、尚公的特色,使韩、赵、魏成为三晋早期法家的策源地;三晋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和宽容博大的特色,能够不断融合周边文化以发展壮大自己等,都同“启以夏正,疆以戎索”的方针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周厉王 本名姬胡,在位37年,他横征暴敛,并剥夺一些贵族的权力,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因此招致了贵族和平民的不满。后来,曾臣服于周的东南夷不堪承受压榨,也奋起反抗。公元前842年发生国人暴动,周厉王仓皇而逃,后于公元前828年死于彘,就是后来的山西霍县。■晋祠大门前的石狮子公元前842年,周都“国人”暴动,周厉王逃奔于彘,即山西霍州市,于公元前841年开始了“共和行政”,称共和元年,这是我国有明确纪年的开始,也是晋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作为晋国立国创业的始祖和三晋文化的开创者,唐叔虞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因此他得到了后人的传颂。人们为了奉祀他,就在他曾经的封地上建了一座“唐叔虞祠”,也就是后来的“晋祠”。晋祠所处的悬瓮山麓,背负悬山,面临汾水,依山就势,利用山坡之高下,分层设置,在山间高地上充分地向外借景,依地势的显露,山势的起伏,构成了晋祠周围壮丽巍峨的景观。■晋祠圣母殿侍女像彩塑 作于北宋元佑年间,作者运用敏锐的观察力,以极其朴素的写实手法,表现了这些虽然衣食无缺,但处于被奴役地位的众多女性的不同经历和个性,以及她们共有的美丽、善良。圣母殿内的彩塑是晋祠文物中的精华,也是我国古代泥塑艺术的珍品。晋国 周代春秋时期诸侯国名,出自周成王弟唐叔虞。疆域约为今山西省南部。唐叔虞之子晋侯燮父徙居晋水,至晋孝侯时,国都名翼;曲沃代翼之后,晋献公迁都绛,别都曲沃。公元前403年,晋国卿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三家自立为诸侯,分裂晋国。晋祠的始建年代没有明确记载,因此无法确定晋祠到底建于何时。但在祠区内有20余棵上千年的古树,尤其是齐年柏和长龄柏两棵周柏,树龄都有2000多年,植于西周时期,它们见证了晋祠悠久的历史。长龄柏位于晋祠内后来的东岳祠西南隅,树高17米,树围5.1米,主干直径1.6米,苍古突兀,节骨嶙峋,乔枝耸干,根如铜铸,森梢若矛,虬枝盘铁,其形各异,多类禽兽,半枯半荣,宛若团鹏。人们多称该树枝干形态具“十二生肖”像。齐年柏在晋祠内后来的苗裔堂前,树身向南倾斜,与地面成45度角,形若卧龙,所以俗称“卧龙柏”,或“古柏齐年”,为“晋祠八景”之一。齐年柏与难老泉、宋塑侍女像合称“晋祠三绝”。齐年柏树高17.4米,树围5.5米,主干直径1.8米,苍劲挺拔,龙蟠虬屈,翠影婆娑。齐年柏偃卧的主干下方,有一个巴掌大的椭圆形树洞,里面有一个树节,很像一只眼睛,俗称“龙眼”,一向被世人认为是晋祠内的神圣之物。■晋祠里的古树欧阳修 北宋著名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别号“六一居士”,常以“庐陵欧阳修”自称。他的主要著作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他奉诏与学者宋祁编撰史学著作《新唐书》。后人将其与唐代大诗人韩愈、柳宗元和北宋文学家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因此历代文人墨客题咏不绝,尤以后来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诗句和清代书法家傅山的“晋源之柏第一章”题词,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总之,“唐叔虞祠”始建于北魏以前,因为最早关于晋祠的记载,就始见于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所著的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郦道元曾在书中写道:悬瓮之山,晋水出焉,昔智伯之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于晋川中为胜处。陪都 是指因政治、地理原因或其他政治军事形势的原因,朝廷或国家在正式首都之外选择特定地理位置所建立的辅助性首都。我国古代存在着普遍性的“陪都现象”,最早出现于殷商时期,但比较正规的陪都始于西周。西周都城在镐京,陪都在洛阳。■晋祠齐年由此可见,北魏时期的晋祠已经祠、堂、飞梁都具备了,也就是说早在1500年前,晋祠在晋阳就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了。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曾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北齐天保年间,文宣皇帝高洋将晋阳定为陪都,又在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进行了一次大的扩建。晋祠的难老泉亭、善利泉亭、八角莲池、雨花寺、上生寺等,都是这个时期的建筑。晋祠坐北朝南,山门三楹,门外台阶高耸。院中设享堂,将祠宇隔为前后两进。大殿的神龛内,唐叔虞像端坐正中,身穿蟒袍,手执玉圭,神采奕奕,相貌堂堂。神龛内左右各有一侍童待召,神台下文臣武将对峙而立。难老泉俗称南海眼,位居水母楼前,是晋水的主要源头,因其水温恒定清澈如碧玉,常年不息,所以有人便摘取《鲁颂》中“永锡难老”的锦句命名其为“难老泉”。相传,从难老泉分流出来的四股水,曾在晋祠一带形成水磨碾108盘。《鲁颂》 是《诗经》中《颂》的一部分,共4篇:《駉》歌颂鲁公养马众多,注意国家长远利益的诗;《有駜》颂祷鲁公和群臣宴会饮酒的乐歌;《泮水》是一首赞美鲁公战胜淮夷以后,在泮宫祝捷庆功,宴请宾客的诗歌;《閟宫》是歌颂鲁僖公能兴祖业、复疆土和建新庙的诗。■晋祠难老泉难老泉有“晋阳第一泉”之称,泉水自悬瓮山底岩层涌出,潜流10多米,从水塘西岸半壁的石雕龙口注入塘中,看似白练飞舞,听如鸣琴合奏,构成晋祠八景之一的“难老泉声”,此景为晋祠胜景的精华所在,也是“晋祠八景”之最。难老泉上建有“难老亭”,高9米,为八角攒尖顶,形圆顶锐,宛如瓮盖,周空而中虚,共六楹,淳朴潇洒。泉口设木槛,护人陨落。泉亭下端清潭西壁半腰间,有汉白玉雕成的龙头,泉水由此向东喷水,泻入下方清潭。清潭又名金沙滩,也叫“石塘”,在晋祠中的圣母殿南面,面积约100平方米。于后来宋嘉祐年间筑塘,中横石堰,开凿有10孔,北七南三,东连人字堰,西竖分水石塔。潭水清澈见底,游鱼历历可数,水中草藻,四季常青。■晋阳第一泉李白 (701年—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为唐诗的繁荣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他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唐代诗人李白游历晋祠时,曾浮舟于晋水源头,欣然作诗,讴歌晋水“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泻翠娥”。北宋的著名文学家范仲淹也赞美此泉“千家灌禾稻,满目江南田”。“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难老泉亭虽然不大,但荟萃了众多名联匾额,其中以后来明末清初的著名书法家傅山所书、悬于亭内最高处的“难老”竖匾最负盛名,其用笔苍劲洗练,颇具神韵,被世人誉为“神奇之笔”,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此外,亭内还有刘汇的“晋阳第一泉”、杨一阳的“奕世长清”等三块匾。善利泉又名北海眼,也是晋水的源泉之一,但水流微小,不及难老泉的1/10。善利泉位于唐叔虞祠西南隅,朝阳洞东面,静怡园南面。泉水从山底断层岩中淌出,一年四季,水温如常,泉流如玉,晶莹剔透,游鱼细石,清冽可视。■晋祠内的唐槐《老子》 又称《道德经》,《道德真经》《五千言》或《老子五千文》,传说是我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81章。是我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善利泉水分流暗溪与八角莲池两个方向。善利泉的上边建有“善利泉亭”,为八角攒尖式,面积72平方米。善利泉亭内“善利”一匾,典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八角莲池又名放生池,位于唐叔虞祠前。其形八角,约半亩大,周绕矮砖栏。善利泉水自西北入,鱼沼水自西南入,东有浅水口通北河。八角池中植莲,一向被人们所赞赏,有“莲池映月”之称,为晋祠内八景之一。池中所植睡莲,花分红、白两色,花期很长,每当日暮便将开放的花瓣合拢如蓓蕾状;日出便又渐次开放,且朵朵均挺出于碧绿的翠叶之上。夜间如有碧月照临,清波翠浪,蟾光倒映,更觉分外增辉。雨花寺庙位于晋祠西部,坐北朝南,由正殿、配殿、东西厢房、山门及钟鼓楼组成。正殿三楹,砖木结构,歇山式建筑,塑有佛像三尊,塑工颇佳。配殿齐全,左右配殿各三,左安关帝,右安观音,东配殿奉二郎神,西配殿祀土地神,韦驮小殿在庭中。东西厢房各五间,硬山式砖木结构。雨花寺的山门左右为钟鼓楼,门前有石狮一对。寺庙前沿为高阔平台,呈方形,围以汉白玉栏杆。此寺先后于明清时期进行了修缮,寺庙的山门悬挂有清代著名书法家柯璜的题匾“妙法庄严”。上生寺位于晋祠的南部,距德隐斋约100米处。寺前有寺楼河经过,河水清澈见底,常有鱼儿在水中嬉戏。正殿三楹,中奉佛像,西僧舍三椽,庭中有韦驮佛小殿。院内有四棵高大挺拔的松柏,直插云霄。经过北齐扩建后,晋祠规模更胜于北魏了。公元569年,因为佛教非常盛行,北齐后主高纬便下诏将晋祠改名为“大崇皇寺”。阅读链接相传,有一天,周成王逗幼小的叔虞玩耍,他把一片桐叶剪成了一个似玉娃娃的形状,对唐叔虞说:“把这玉娃娃给你,封你去将来做唐国诸侯!”周成王本是一句玩笑话,岂料史官史佚立认了真,并以“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为由,即请周成王选择吉日立姬虞为唐侯。周成王无奈,便答应了下来。公元前841年,周成王平定唐国叛乱后,果真封姬虞于唐国,建都于今翼城县城15千米处的唐城村。这就是历史上“剪桐封弟”的故事。

隋唐时晋祠得到长足发展

■晋祠胜境传说,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有一次,西域进贡来一粒舍利,他便命儿子晋王杨广迎请,并于公元581年在晋祠内后来的奉圣寺北浮屠院中央兴建了舍利塔。■十方奉圣禅寺须弥座 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是由佛座演变来的,形式与装饰比较复杂,由多层砖石构件叠埋而成,一般用于高级建筑的台基,如宫殿和庙宇等重要建筑物上。用须弥座做底,以显示佛的神圣伟大。我国最早的须弥座见于北魏石窟。根据佛教的说法,舍利本身不但可以随意拾取,而且是不断增加的,即所谓的“生生不竭”,因此该塔取名为“舍利生生塔”。舍利生生塔为七层楼阁式砖塔,总高38米,平面八角形。砖砌台基每边长6.35米,高1.4米,上置大型条石砌筑的八角须弥座塔基。塔基每边长4.25米,高1.58米。塔平面逐层递减,收分十分明显,使得整座塔造型稳健刚劲。塔体第一层南向辟券门,第二层起每面设拱门虚实相错。每层均有砖砌斗拱飞椽,其上出平座,以琉璃脊饰代替小型勾栏,可供凭倚。塔体四周拱门上方雕砖刻大字匾24块。一至五层的匾文内容为佛教主题,因当时塔中均塑佛与菩萨像。六七层塔内供奉的是文昌帝君与魁星,其内容也迥然不同。在小小的塔内三教和平共处,明显地反映了晋祠是一座三教合一的祠宇。地宫 就是僧人圆寂后使用的墓地,是为埋藏舍利在塔基下建的地窖。早期的塔舍利放在塔刹,南北朝渐兴在塔下埋藏舍利。地宫是石雕刻和石结构相结合的典型建筑,是陵寝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安放死者棺椁的地方。■舍利生生塔塔顶八面镶嵌琉璃坐龙八条,姿态生动,异彩纷呈,八角攒尖顶。每当旭日东升或夕阳晚照之时,五彩琉璃反射出耀眼的光辉,犹如万道霞光,格外壮丽,晋祠八景之一的“宝塔披霞”就是指此景观。后来宋代重建时,发现了地宫内的一个石舍利函。石函内贮银匣,匣中金瓶里藏有舍利。石函盖上刻有“宋宝元二年重修塔”的铭文。在隋代,晋祠有隋槐两棵:一棵位于昊天神祠、关帝庙院内。此树树干奇古,荫蔽庭际,是晋祠内古槐中最古老且生长最繁茂的一棵。另一棵位于智伯渠旁、会仙桥东,树干大而矮,叶亦繁茂,上蔽日光,下覆清泉。到了唐代时,相传唐高祖李渊曾经为功勋显赫的大将尉迟敬德在晋祠的最南部修了一座府邸,但惯于征战冲杀的尉迟敬德在这里住着却并不自在,夜里常做噩梦,根本就睡不踏实。尉迟敬德大惑不解,便去请教国师智满。国师告诉他:“将军一生杀戮过甚,血腥气太浓,你必须修建一座寺庙,立佛堂,超度众生,方可解救。不然,会天长日久自困而亡。”尉迟敬德听罢,觉得国师的话很有道理,于是打算尽快捐出府邸以改建寺庙。随后,尉迟敬德把自己的想法禀奏了高祖李渊,李渊极为赞赏,并下旨赐额“十方奉圣禅寺”,俗称“奉圣寺”,又名释迦厂。■晋祠内的铁狮子晋祠内有两对铁狮子,这两对狮子里,各有一只张嘴的,一只闭嘴的。一般的解释为:公狮张嘴,发号施令;母师闭嘴,养儿育女,表现出封建时代的男尊女卑。其第一对里的“张嘴狮子”,立在殿堂右侧,公狮子的右爪下按着一个球,象征着牢牢把握权势。公元622年,寺院竣工。尉迟敬德从此日日焚香,天天忏悔,颇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诚意。奉圣寺坐西朝东,为两进院落,山门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歇山顶,大门正中悬“景清门”大横匾,门柱挂楹联山环水绕无双地;神乐人欢第一区。大门内外左右有后来塑的仿唐四大天神像。奉圣寺第一院正中为弥勒殿,是后来从山西汾阳迁来的道教二郎庙中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悬山顶,殿内正面新塑大肚弥勒佛像,背面为韦驮护法。东西两侧各有新建碑廊五间,陈列着大小不等100余通唐代武周华严石经。奉圣寺前院山门内南侧,移有唐代枯松一棵,相传尉迟敬德常将铠甲挂于树上,故将此树称为“挂甲松”。在前院的南北两廊内耸立着唐译石刻80卷《大方广佛华严经》64幢,字为小楷,遒劲舒展,属初唐上乘书法,均为佛学经文研究及书法艺术的珍品。尉迟敬德(585—658),本名尉迟恭,字敬德,鲜卑族,朔州鄯阳,即山西平鲁人。我国唐朝名将,他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被封鄂国公。后来,尉迟恭被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中华门神。■塔旁的十方奉圣禅寺奉圣寺后院大雄宝殿,后来由太原东山马庄芳林寺迁入。大殿位于宽阔高敞的月台上,单檐歇山顶,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上覆琉璃瓦。该殿高13.5米,通体用材硕大,气势宏伟壮丽。殿中有九尊仿唐佛像,后院西殿北边有十六罗汉朝观音像,南边有地藏菩萨及十殿阎君像。殿内两山后檐墙满绘壁画,两山墙为释迦牟尼本身故事36幅,后檐墙为西方三圣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及药师佛。奉圣寺后来除正殿、中殿、法堂和宝塔外,其余均毁于兵火,多次得到重建,仍保留了过殿将寺院分为前后两进院落的建筑格局。相传,奉圣寺建好后,曾在其大殿前植有柏树,因其植于唐代,后世称之为“唐柏”,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因它有9个主枝,所以它又称“九龙柏”,柯若青铜,根似坚石,霜皮溜雨,黛色参天。■晋祠水镜台唐时,在晋祠内还植有唐槐数棵:一棵在后来的老君洞前,枝干呈斜状,如一老者,主干一半有皮,一半有瘿,枝叶多俯垂,形象十分有趣。一棵在后来的胜瀛楼西,遮同乐亭之半,众鸟巢于树上,错杂枝叶中,又名鹊巢槐。另水镜台东南隅有两棵,东北隅一棵,或根枝盘峙,或宛若盆景,或蟠势如蛟。粗的树围达5米多,最细的亦有3米多。唐太宗李世民和晋祠更是有很深的渊源。李世民曾跟随父亲李渊在晋阳居住多年,当时人称他为“太原公子”,而李世民本身也一直将太原看作是“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李渊与李世民父子与晋祠的这些关系,对晋祠来说,自然意义非同寻常。唐太宗 本名李世民,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书法家和诗人。他登基后,虚心纳谏,开疆拓土,在国内厉行俭约,轻徭薄赋,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功大过微,故业不堕”,为后世明君之典范。■晋祠内的建筑646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归来途中,率群臣重游晋祠,想起父子当年发迹于神祠,保佑他们夺取江山的唐叔虞,不禁浮想联翩,感慨万千。于是,他复名“晋祠”,进行扩建,并亲撰《晋祠之铭并序》的铭文:金阙九层,鄙蓬莱之已陋;玉楼千仞,耻昆阆之非奇。落月低于桂筵,流星起于珠树。《晋祠之铭并序》碑额左右各雕螭首一对,并头下垂,碑趺为矩形石礅,苍实古朴。全碑共1200多字,它一方面通过歌颂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建国的事迹,以达到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巩固自己政权的目的;另一方面,李世民也答谢了叔虞神灵保佑李氏王朝“龙兴太原,实祷祠下,以一戎衣成帝业”的冥冥之功。李世民非常喜爱王羲之的墨宝,他在书法艺术上也有颇高的造诣。《晋祠之铭并序》是我国最早的一块行书碑,中书“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9字,为飞白体。该碑书法飞逸洒脱,骨骼雄奇,笔力遒劲。而此碑的刻工以洗练的刀法,充分表现出原书法的神韵,后人称之为继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之后的又一块文笔俱佳的行书大作。《晋祠之铭并序》碑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在300余通的晋祠碑碣中,它堪称晋祠碑碣之最,被列为晋祠“三大铭刻”之首。二是晋祠《华严石经》是武周皇帝武则天称帝时她自己作的序,经文中武则天文自撰的“曌”字亦见于此。三是《柏月山房记》镌刻于砖砌照壁,砖刻虽千凿百刻,却不留凿痕,也未见岁月沧桑。公元647年,“贞观宝翰亭”建成后,《晋祠之铭并序》与李世民书的《御碑》便矗立于该亭中。贞观宝翰亭位于后来唐叔虞祠东侧,昊天神祠西侧,又名“唐碑亭”。初为一楹,面西,《晋祠之铭并序》碑在东面,《御碑》在西面。祭祀唐叔虞为主,其建筑布局也以坐东向西的唐叔虞祠为主体。直到宋代以后,由于地震引起山体滑坡,原来的唐叔虞祠被毁,晋祠的布局情况才有了改变。阅读链接据传,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父子与晋祠都有着深厚的渊源。公元617年夏,太原留守李渊正为起兵做最后准备,而隋炀帝杨广安插在李渊身边的副手王威和高君雅却看出了他的图谋,企图以晋阳天旱,需到晋祠祈雨为名,伺机诱捕李渊。不久,王威和高君雅的计谋被李渊识破,他们反被李渊擒杀于晋阳宫中。随后,父子俩便去了晋祠祈祷。在他们看来,自己起兵无异于当年周武王伐纣,而唐叔虞正是周武王之子,所以求唐叔虞保佑,肯定将来大业可成。

北宋初增建圣母殿加祀圣母

■晋祠圣母殿到了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兄弟三下河东,攻伐晋阳城。当时,赵匡胤、赵光义等人鉴于战国赵襄子、汉文帝刘恒、北齐高洋父子、唐朝李渊父子、五代李存勖等人皆从晋阳起家,晋阳城北的系舟山历来被认为是龙角,西南龙山、天龙山是龙尾,晋阳居中是龙腹。■亭台水池宋太祖 (927—976年),名赵匡胤,别名香孩儿、赵九重。军事家,政治家。他结束五代十国战乱局面,建立宋朝。他在位16年,加强了中央集权,提倡以文治国,以武安邦,开创了我国的文治盛世。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我国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因为经常有“真龙天子”出现,于是,赵光义借口“参商不两立”,将晋阳城火焚水灌夷为废墟。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统兵灭北汉后,为了“积功德”,以保大宋江山万代相传,他在晋祠大兴土木,使晋祠规模空前,焕然一新。此次扩建晋祠,历时5年,宋太宗不仅翻修扩建了唐叔虞祠,还仿照唐太宗李世民的做法,命户部侍郎赵昌言撰文,北宋书法家张仁庆手书,立了一通“新修晋祠碑铭并序”。碑文形容重建后的晋祠建筑群:正殿中启,长廊周饰,连甍盖日,飞栋横空。继乃万星攒,千楹藻耀。“新修晋祠碑铭并序”的这通御碑,也被称作“太平兴国碑”,与唐太宗李世民之前的御碑“晋祠之铭并序”一起安置于唐碑亭中。宋太宗 (939—997),赵炅,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讳改名为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宋太祖驾崩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在位共21年。即位后,鼓励垦荒,发展农业生产,扩大科举取士规模,确立文官政治。这些措施为宋朝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晋祠圣母殿外景但因当年宋太宗赵光义历尽周折攻下晋阳后,彻底毁灭了古城,令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深为太原民众怨恨,于是就把愤怒发泄在了宋太宗赵光义在晋祠所立的这块“太平兴国碑”上。这样一来,“太平兴国碑”在游人的长期刀刻石磨之下,碑文渐渐消失殆尽,最终变成一通无字碑。宋太宗赵光义以后,宋朝还多次对晋祠进行了重修或扩建。在北宋天圣年间,宋仁宗赵帧下诏追封西周时晋国开国国君唐叔虞为“汾东王”,修建圣母殿以加祀周武王之妃、唐叔虞之母邑姜。不过,刚建成时圣母殿叫“女郎祠”,在宋神宗赵顼1077年为邑姜加号“昭济圣母”后始称圣母殿。兴建圣母殿的同时,也修复了鱼沼飞梁等建筑。圣母殿位于晋祠内中轴线西端,独冠中居,为晋祠最古老的大型建筑,也是驰誉中外的国宝建筑之一。■圣母殿的牌匾宋仁宗(1010—1063),名赵祯,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我国北宋第四位皇帝,是宋朝帝王中的明君圣主,在位时间42年。他统治时期,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它坐西向东,背靠悬瓮山,前俯鱼沼飞梁,左有难老泉,右有善利泉,前面依次是鱼沼飞梁、献殿、对越坊等。大殿庄严古朴,气势宏伟,蔚为壮观。它的建筑形制、规格和构造方法,是我国宋代建筑的典型范例,保存了宋代“柱升起”“柱侧脚”和“减柱法”三大建筑手法。后来历代都重新进行过修葺。圣母殿殿顶为重檐歇山式,总高19米,殿堂面阔七间30.17米,进深六间25.15米,平面近似正方形,四周围廊。最为奇特之处是前廊深两间,廊下异常宽阔,内部竟无一根明柱,只是殿身四周设以廊柱与檐柱各一围承托殿顶屋架,这是我国宋代环廊建筑减柱营造法的最古实例。殿内共减少16根柱子,从而使前廊和内殿十分宽敞,为设置神龛和塑像创造了足够的空间。而且,四周的柱子皆微微内倾,制成“侧角”,四根角柱又明显升高,适成“生起”,这样既增强了建筑的稳固性,又使前檐四角翘起,显出曲线之美。如此设置殿柱反映出宋代木构建筑的高超技巧。柱上一周用斗拱承托着深远翼出的屋檐,斗拱形制复杂多样,交相生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