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爱国人物故事:生当做人杰的爱国词人李清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11:55:00

点击下载

作者:伊欧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生当做人杰的爱国词人李清照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生当做人杰的爱国词人李清照试读:

总序

胡维革《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领袖、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于“生于斯、长于斯、衣食于斯”的祖国的一种神圣感情,是人们对于自己民族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感召和激励整个中华民族的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在漫长的历史上,爱国主义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独立、统一、进步和繁荣而英勇奋斗。从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到统一全国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从秉笔直书著《史记》的司马迁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到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从七下西洋传播友谊的郑和到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从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林则徐到为变法流血的第一人谭嗣同,从威震敌胆的抗联将军杨靖宇到人民音乐家聂耳与冼星海,从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李四光到万婴之母林巧稚,从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到情系雪域献身高原的孔繁森……都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由于热爱祖国的人们前仆后继地奋斗,国家和民族才得以生存,历经一次次历史危机关头而能转危为安,走向兴盛和富强,从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爱国主义是鼓舞中华儿女历经忧患、跨越沧桑、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力量,它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并有力地凝聚着五洲四海的中国人。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革命时期,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独立自主出生入死;建设时期,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增砖添瓦;在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今天,我们要争做一名新时期的爱国者。新时期的爱国者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是任何时期任何爱国者都必须具备的情感。民族自尊心能增强我们自立向上的恒心,民族自豪感能树立我们建设祖国的信心。要树立“祖国高于一切”的崇高信念,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惜抛却个人的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学习知识的方法与理念,从思想上、知识上充分武装自己,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爱国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是关系到民族盛衰、国家兴亡的根本问题。一代代人爱国主义思想情操的形成,需要不断地培养。培养爱国主义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向爱国主义的英雄人物和典范事迹学习。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于人们向英雄和先进人物学习,特别是对于在中小学生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可提供一些生动的教材。祝愿此书出版发行成功,为培养“四有”新人作出贡献。于2011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书香门第育才女

宋神宗元丰七年二月初五日(1084年3月13日),在山东章丘明水镇,出生了一个后来取名叫李清照的女孩。那个女婴与普通的婴孩没有什么不同,那一天也是一个极其平常的日子,除了女婴的家人,似乎没有谁会把这一天放在心上。她的家乡倒是一个文化高度发达的地方,著名的汉东平陵及城子崖龙山文化赋予了她灵气,沉蕴已久的文化沃土孕育了她的才华,从此,这钟灵毓秀之地又多了一份足以傲视他邑的资本。

李姓一族,在当地并不是有钱有势的家族,却是齐鲁一带很有名望的书香世家。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约1045年—约1105年),幼时聪敏警俊,刻意于经学,精通儒家经典。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进士,初任冀州(今河北冀县)司户参军、试学官,后为郓州(今山东东平)教授。宋代有兼职兼薪制度,郡守见他清贫,欲让他兼任其他官职,他断然谢绝,表现了廉洁清正的风节。后又在朝廷先后担任太学录、太学博士与太学正。《洛阳名园记》书影李格非著

元丰八年(1085年)九月十三日,李格非为已故同里人、家住明水以西廉家坡村的齐鲁著名隐士廉复撰写《廉先生序》一文,述其平生,证其为人,传其不朽。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官太学录。他专心著述,文名渐显,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再转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他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同在馆职,俱有文名,名列苏门“后四学士”。宋哲宗元祐六年十月,哲宗幸太学,李格非奉命撰《元祐六年十月哲宗幸太学君臣唱和诗碑》。元祐四年(1089年),官大学正。李清照故居,位于山东省章丘市。

绍圣元年(1094年),章悍为相,立局编类元佑诸臣章疏,召李格非为检讨,拒不就职,因而获罪,遂被外放为广信军(今河北徐水遂城西)通判。任职期间,当地有个道士妖言预测祸福,骗取钱财,百姓愚昧多听信他的蛊惑之言。那道士出门时必乘车,一次恰好与李格非的车相遇,李格非命人将道士拖出车来,杖打一顿,驱逐出境,表现出他厌恶邪术、不信鬼神、反对迷信、嫉恶如仇的思想。

绍圣二年(1105年),李格非被召为校书郎,著作佐郎,是年撰成他的传世名文《洛阳名园记》。《宋史·李格非传》云:“尝著《洛阳名园记》,谓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其后洛阳陷于金,人以为知言。”《洛阳名园记》共10卷,北宋朝廷达官贵人日益腐化,到处营造园圃台榭供自己享乐,李格非在对这些名园盛况的详尽描绘中,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安危的忧思。南宋楼昉谓其文“不过二百字,而其中盖括无限盛衰治乱之变,意有含蓄,事存鉴戒,读之令人感叹”(《崇古文诀》卷三二)。绍圣四年(1107年),李格非升任礼部员外郎。

宋徽宗崇宁元年(1100年),朝廷内排挤元祐旧臣。李格非名列“元祐党”,被罢官。《宋史·李格非传》:“提点京东路刑狱,以党籍罢。”根据元祐党人“不得与在京差遣”的规定,李格非只得携眷返归明水原籍。崇宁五年(1106年)正月,毁元祐党人碑,大赦天下,除一切党人之禁,叙复元祐党人(见《宋史·徽宗纪》)。李格非与吕希哲、晁补之等“并令吏部与监庙差遣”(见《续资治通鉴拾补》),但禁止到京师及近钱州县。“监庙”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空头职衔,故此后李格非仍在原籍居住。大观二年(1108年)三月八日,李格非曾陪同当时的齐州知州梁彦深游于历山东侧佛慧山下的甘露泉,并镌文于秋棠池旁之石壁上,题名曰:“朝请郎李格非文叔”(《历城县志》),李格非卒年不详,《宋史·李格非传》仅载:“卒,年六十一。”

李格非刻意于词章,诗文俱工致,尝言:“文不可以苟作,诚不著焉,则不能工。”诗人刘克庄评论其“文高雅条鬯,有意味,在晁、秦之上,诗稍不逮”,然亦多佳篇(《后村诗话》续集卷三)。

李格非勤于著述,学术著作与文学作品很多,根据有关史料文献的记载,李格非著有诗文四十五卷,还有学术理论著作《礼记精义》十六卷、《永洛城记》一卷、《史传辩志》五卷等。

李格非精湛的学术造诣、丰富的文学创作实践、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及清正刚直、疾恶如仇的个性都对李清照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晚年的李清照曾作诗回忆说:“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谁比数?当时稷下纵谈时,犹记人挥汗成雨。”(《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诗句不仅明确告诉她“父祖”的名望,还颇为自豪地将父祖的名望与齐鲁大地悠久而丰厚的文化传统联系在一起。“稷下”,在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就是文化十分发达的地方。当时,齐宣王在这里扩置学宫、招揽文学游说之士,任其讲学议论,于是学者云集,学术空气十分活跃,“稷下”也就成为荟萃各学派学术成果的文化中心。《国策·齐策一》里有这样的记载:“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可见当时之兴盛。在这些摩肩接踵的人中,有不少就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李清照在诗中认可了自己的父祖就是稷下学风培育出来的饱读之士。北宋纸币交子铜版拓片

李清照的母亲姓王,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王拱辰十九岁就中了进士第一,是宋代最年轻的状元之一,素有才子之誉。他的声名甚至远播契丹,王拱辰出使辽国时辽国国主对他非常敬重。一次,契丹主在混同江接见他并设宴垂钓。席中,契丹主向他敬酒,亲奏琵琶助兴,并向宰相介绍说:拱辰是南朝少年状元,所以如此厚待他。可以想见,李清照的母亲在这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知书能文,贤淑达理,这在《宋史·李格非传》中也有记载。

王氏饱读诗书,聪敏善文,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却无用武之地。丈夫李格非在家时,还可为他铺纸磨墨,一同研习诗文。丈夫去京城任职后,她只好把全副心思都放在了教习幼女读书方面。在世代书香翰墨中,在母亲的关心和教育中,还是幼童的李清照伴随着呀呀学语的结束,便渐渐显露了聪慧和敏悟。长辈们或欣喜,或感叹:终归是一个女孩子,再聪明也难有什么大作为。

习字之余,母亲又常常给幼年李清照讲一些古书上的事情,她不仅听得津津有味,还常常刨根问底,不弄清前因后果绝不罢休。因为父亲在京城,清照就常常缠着母亲,要母亲讲京城的情况。可王氏也没去过京城,只能把自己听来的、从书上看来的知识讲给女儿听。没出过远门的王氏只知道,京城是皇帝和朝廷大臣们住的地方,那里车水马龙,繁华似锦。小清照哪里会就此满足,她的小脑袋里满是好奇,依然缠着母亲问这问那。母亲只好又把著名词人柳永的词作《望海潮》吟诵给她: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崦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母亲为小清照讲解了一遍词中所描述的情景,并告诉她,词里写的是好几十年前的钱塘。现在的汴京比起当年的钱塘来,不知要繁华多少倍呢!幼小的清照听了,不由睁大了眼睛,对汴京充满了深深向往之情。终于有一天,父亲要接家人进京了。旅途的奔波,舟车的劳累,丝毫不能影响小清照的兴致,到京城后的所见所闻更令她惊喜异常。

后来,南宋孟元老在其名著《东京梦华录》中所描述的北宋都城风貌,正是当时李清照所置身的环境。“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秀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琦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

当时,北宋都城汴京已是人口超百万的大城市,商业繁荣,市井发达,百姓安居,白发老者,垂髫幼童,齐乐融融。宝马雕车,歌管箫鼓,雪月花时,极是热闹。这一切都在幼年李清照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象。《清明上河图》表现了北宋初年东京繁华富庶的景况

李家有女初长成

李清照的父母均博学能文,她受家庭环境的熏染,从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深深的兴趣,而且显示出聪敏过人的才华。她的少女时代仿佛是以蔷薇色为底色,铺开了一地绚烂,充满了淡淡的馨香,满溢着快乐的音符,我们由她的一首小词《如梦令》可见一斑: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每次读这阙《如梦令》,都仿佛和李清照一起误入藕花深处,听着少女那清脆悦耳的笑声,遥想着少女那如花的笑靥和灿烂明媚的心情,此情此景,纵然隔着千年的时光印痕,也足以让人沉醉,让人忘记归路。

据记载,溪亭位于济南章丘,是当时济南名医徐正权的私家园林,旁边有百亩荷塘,与当时李清照的家相距很近。苏辙任济南府掌书记时,与徐正权相交甚厚,常常沉醉于溪亭的美景,并写有《题徐正权秀才城西溪亭》一诗:竹林分径水通渠,直与幽人作隐疏。不识徂徕石夫子,兼因女婿觅遗书。溪亭,位于章丘市附近。《如梦令》这个词牌,原来的名字叫《忆仙姿》,是五代后唐时庄宗李存勖所创: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李存勖这阙词读起来婉转多姿,桃源深洞、舞鸾歌凤的欢宴场面却浸润着凄清入骨的孤寂与哀伤。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从此,不思量,自难忘,和泪出门相送的那一幕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纵然贵为皇帝,也有太多的恨事,也难酬此生的情缘,多少次午夜梦回,多少次魂牵梦萦,却只能任思绪缭绕,化作一句“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李存勖用一生的时光来缅怀那唯一的一次相聚,也因此而有了《如梦令》这个词牌名。

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却充满着一种欢快的格调,婉约秀美,清新自然,情景流畅自如,写尽了少女时代的天真无邪与浪漫情怀。那是一个夏季的午后,暮色渐晚,游兴阑珊,划起小船意欲回家,不小心却误入藕花深处,也许是少女们的快乐情绪激荡着水面,也许是她们划船的动作过猛,惊起了本来在沙滩上休憩的鸥鹭。看到鸥鹭纷飞的情景,少女们也发出了阵阵银铃般的笑声,将她们的欢乐留在了藕花深处。在那个充满诗情画意的黄昏,风过无痕,花开若梦,通过历史的笔墨,我们却记住了那个荡舟藕花深处的女子,记住了她那无忧无虑的少女时光,那是属于李清照的“溪亭日暮”。开封,曾为北宋都城汴梁。

李清照还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小令,一共六句话,简短不过三十四个字,却有时间,有情景,有人物,有对话,宛如一幕情景剧,极精要地表达了丰富的内涵。

春季一个雨急风狂的夜晚,十六七岁的少女李清照独自一人在饮酒,室外的海棠花在风雨中摇曳,室内灯花如豆,杯中的美酒似乎也摇曳着少女的心事,一杯接一杯地喝着,她渐渐地进入了醉乡,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虽然宿醉未消,昨夜心情却未被梦打断,恰好听到外间的侍女启户卷帘,所以她关切地问: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道:别看一夜又是风又是雨的,海棠花却还是旧时模样。小姐听了,不由得叹道:哪里会一样呢?应该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吧!“绿肥红瘦”这四字造语甚奇,一绿一红,一肥一瘦,颜色鲜明,对比强烈,将凋落的红花与肥硕的绿叶作比,大概也是在慨叹时光易逝,不经意间就会老了红颜,白了黑发吧。读李清照的这首词不由得想起了两首唐诗,一首是盛唐诗人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另一首是晚唐诗人韩偓的《懒起》: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孟诗与韩诗,虽然也有风雨,有花落,却只是独角戏,而少了情景对话及对落花的想象,与李清照的这首词相比,读来仿佛缺少了几许生活气息而略显板滞,李词对“绿肥红瘦”的想象不仅是千古绝唱,就在当时也深受诗人们赞赏。宋代著名诗评家胡仔就称赞说:“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绿肥红瘦’,此语甚新。”(《苕溪渔隐丛话》)宋代诗评家陈郁也称赞说:“绿肥红瘦之句,天下称之。”(《藏一话腴》)《蓼园词选》曾如是评价李清照这首词:“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一首六句的小令,竟然蕴含几幕场景,句句折,笔笔换,如游名园,移步换景,壶地洞天,造境堪称奇绝。这首极见功力的小令却出自一个妙龄少女之手,难怪被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所禁锢的闺阁绣楼中,竟不掩李清照的熠熠光彩!

我国红学专家、古典文学专家周汝昌老先生在评价此词时说:“词人如此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所以者何?风雨葬花,如葬美人,如葬芳春,凡一切美的事物年华,都在此一痛惜情怀之内。倘不如此,又何以识得古代闺秀文学家李易安?又何以识得中华民族的诗词文学乎?”

从宋神宗年间王安石派的变法和司马光派的反变法开始,北宋统治阶级上层就发生了激烈的党争,两派政治力量此长彼消,以致倾轧越来越激烈,而无论哪一派执政之后,本派内部即争权夺利,迅速分化。面对北方辽金日益加剧的威胁,利欲熏心的权贵们依然一心扑在权力斗争上,置外患于不顾,而使得争权夺利的内忧愈来愈重。与此同时,一些胸怀爱国之志的有识之士也忧心忡忡,担心唐朝由盛变衰的“安史之乱”悲剧在宋朝重演。于是,便有一些诗人拿起了手中的笔,借古讽今。唐肃宗时,诗人元结撰写《大唐中兴颂》,纪念平定安史之乱。宋哲宗元符二三年间,“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创作了《读中兴颂碑》,借咏开元、天宝遗事来隐喻时政之弊,揭露当朝潜在的危机:琴棋书画(年画)

玉环妖血无人扫,渔阳马厌长安草。

潼关战骨高于山,万里君王蜀中老。

金戈铁马从西来,郭公凛凛英雄才。

举旗为风偃为雨,洒扫九庙无尘埃。

元功高名谁与纪,风雅不继骚人死。

水部胸中星斗文,太师笔下蛟龙字。

天遣二子传将来,高山十丈磨苍崖。

谁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见昏眸开。

百年废兴增叹慨,当时数子今安在。

君不见,荒凉浯水弃不收,时有游人打碑卖。

诗出后,在当时的社会引起很大反响,许多文人纷纷作了和诗,李清照也积极响应,作了两首和诗,全诗如下:

浯溪中兴颂和张文潜韵

其一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

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

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

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

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文字。

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鬼神磨山崖。

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祸人心开。

夏为殷鉴(一作“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

其二

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

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

谁令妃子天上来,虢秦韩国皆天才。

苑桑羯鼓玉方响,春风不敢生尘埃。

姓名谁复知安史,健儿猛将安眠死。

去天尺五抱瓮峰,峰头凿出开元字。

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

西蜀万里尚能返,南内一闭何时开。

可怜孝德如天大,反使将军称好在。

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尊,

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

李清照的这两首诗不仅指出了安史之乱的根源,所谓“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还指出安史之乱结束后唐玄宗与唐肃宗父子就开始了残酷的内部斗争,功臣们也遭到帝王的猜忌,即诗中所说的“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祸人心开”。她认为,统治者如果不能认真吸取教训,必将重蹈历史的覆辙。

与张耒的诗作相比,李清照的这两篇作品对唐代社会兴衰成败的思考更为深广,也更为全面。张耒的诗,只是单一地歌颂郭子仪等中兴将领的功绩,而李清照的诗认为仅仅歌颂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寻找安史之乱的根源,所谓“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张耒的诗只是简单回顾了安史之乱爆发的由来,而李清照的诗不仅系统反思了安史之乱爆发的各种原因,而且尖锐指出,安史之乱结束后唐玄宗与唐肃宗父子就开始了残酷的内部斗争;张耒的诗感慨岁月流逝,英雄不再,而李清照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安史之乱结束了,功臣们却遭到帝王的猜忌,所谓“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祸人心开”;张耒的诗极力地称赞中兴功臣,称赞元结的《大唐中兴颂》,而李清照的诗则认为功德自在天地之间,不须记载。她认为,唐肃宗时期,宦官与皇后勾结,又酿成新的政治动乱。统治者不能认真吸取教训,即便写再多的中兴颂又有何用?对历史的遗忘必将重蹈历史的覆辙。宋代理学家朱熹像

赋诗以咏史言志,李清照这个十六七岁的闺阁少女成功地实现了中国庙堂文学的这一重任,足见其历史眼光与政治胸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难怪宋代大儒朱熹啧啧赞叹说:“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明陈宏绪《寒夜录》卷下有云:“《和张文潜浯溪中兴碑》二篇……二诗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麟脯矣。”对此二诗可谓推崇备至。

李清照不仅饱览了父亲的所有藏书,而且父亲李格非与当时的“苏门四学士”等一批士大夫交往频繁,他的思想活动对李清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不但外美如花,而且内秀如竹。她在驾驭诗词格律方面已经如斗草、荡秋千般随意自如,而品评史实人物,又大气如虹、气贯长歌,难怪清代人陈景云称赞李清照说:“其文淋漓曲折,笔墨不减乃翁。‘中郎有女堪传业’,文叔之谓也。”(钱谦益《绛云楼书目》卷4陈景云注)

将李格非、李清照比作汉代的蔡邕、蔡文姬父女二人,认为李清照继承了父亲的衣钵,这充分说明李格非对李清照教育的重要意义。

初见情怀自难忘

李家有女初长成,笔走龙蛇盛名扬。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即已显露才情,虽然养在深闺却已是文名远播,她所作之词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甚广,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太学生赵明诚。

赵明诚(1081年—1129年),字德甫,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龙都街道)人,是当时正做吏部侍郎的赵挺之的第三子,比李清照大三岁。其二兄为存诚(字中甫)、思诚(字道甫)。元代伊士珍所著《琅嬛记》中记载了一则故事,从中能够看出,赵明诚早已对李清照心生爱慕:赵明诚幼时,其父将为择妇。明诚昼寝,梦诵一书,觉来惟记三句云:“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以告其父。其父为解曰:“汝待得能文词妇也。‘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非谓汝为词女之夫乎?”李清照塑像

意思是说,有一天,赵明诚白天在家睡觉,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见到自己背书,醒来时只记得三句话:“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就去见父亲赵挺之,把自己梦中的情景告诉了父亲。父亲为他解梦说:“你将要娶得一个能文的妻子,‘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这不是说你是词女之夫吗?”

赵明诚的这个白日梦也许是后人的附会,也许是他想向父亲委婉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编织的一个托辞,毕竟,在古代婚姻大事不容自己做主嘛!但俗话说得好,知子莫若父,赵挺之对儿子的心思岂有不明白之理?而且纵观朝廷上下贵戚大臣的小姐,能够堪称为“词女”的女子,除了李清照还有谁呢?

赵挺之(1040年—1107年),字正夫,密州诸城人。熙宁三年(1070年)进士,为登、棣二州教授,通判德州;元佑初年,召试馆职,为秘阁校理,迁监察御史。元祐四年(1089年),坐不论蔡确,出通判徐州,移知楚州。入为国子司业,历太常少卿,权吏部侍郎,除中书舍人、给事中。徽宗即位,为礼部侍郎,拜御史中丞。赵挺之这个人精明干练,有出色的政治才干,在地方为官的时候政绩突出,所以在官场上升迁得很快。他属于王安石变法集团,是典型的改革派,新党人物,所以与反对变法的旧党人物矛盾尖锐。《宋史·赵挺之传》记载,挺之在德州,希意行市易法。黄庭坚监德安镇,谓镇小民贫,不堪诛求。及召试,苏轼曰:“挺之聚敛小人,学行无取,岂堪此选?”看来苏轼对赵挺之的为人很反感,说他是“聚敛小人,学行无取,岂堪此选?”意思是这个人只知道搜刮聚敛钱财,学问暂且不说,起码是道德败坏,这样的人怎么能够担当国家重任呢?

在《宋史》卷444《文苑列传》中还记载了一则故事,发生在“苏门六君子”之一陈师道与赵挺之之间:陈师道与赵挺之是连襟,但陈师道一直都很讨厌赵挺之的为人。陈师道家境贫寒,冬天要到郊外举行祭祀活动,没有棉衣穿。妻子从赵挺之家里借来一件棉衣,陈师道知道后,坚决地退还给赵家,结果自己不幸受风寒而死。陈师道宁可受冻,也不肯借赵家的棉衣,我们后人暂且不评论孰是孰非,但起码可以知道二人矛盾很深。赵挺之、李清照、赵明诚纪念像

李格非却与苏门关系很深,“以文章受知于苏轼”,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同在馆职,俱有文名,称为苏门“后四学士”。他当时在朝廷担任礼部员外郎,提点京东行狱,从六品官,位置虽然没有赵挺之的官职显要,但也属于朝廷的重要职位。赵、李二人虽然政见不同,但是在宋徽宗继承皇位后,运用政治手段努力平衡党派之间的关系,使得朋党之间的冲突渐趋平缓,政治上也出现了暂时的稳定局面。赵挺之虽然是新党人物,风头正健,但毕竟不是新党领袖;李格非虽然是苏门弟子,但毕竟也是旧党中的次要人物,可以说,赵挺之和李格非之间并没有明显尖锐的矛盾冲突,这未尝不是他们能成全自己儿女的一个因素。在封建家长制专权的时代,赵明诚和李清照能结成夫妻真的很幸运,或许,上天也想成全这对情意相投的佳偶吧!

赵明诚虽然是当朝高官家的少爷,从小锦衣玉食,却并无纨绔子弟不学无术的不良风气。相反,他从小就喜爱诗文,尤其酷爱寻访收集前代金石碑刻文字。赵明诚致力于金石之学,可谓幼而好之,终生不渝。他曾自谓:“余自少小喜从当世学士大夫访问前代金石刻词。”(《金石录》序)赵挺之在徐州做官时,年仅九岁的赵明诚居然从当地收集了两通古代碑刻。咸阳出土了一块传国玉玺,将作监李诫曾亲手拓印了一份送给赵明诚。他十七八岁的时候,在外地为官的姨夫陈师道曾先后两次致函赵明诚,为他提供发现碑刻的线索。

虽然陈师道与赵挺之水火不容,但却对这个外甥欣赏喜爱有加。他在给黄庭坚的信函中提到:“正夫(赵挺之字正夫)有幼子明诚,颇好文义。每遇苏、黄文诗,虽半简数字必录藏,以此失好于父。”(《与鲁直书》)意思就是说:赵挺之的小儿子赵明诚,酷爱诗文,每当看到苏轼、黄庭坚的诗文,即便只有片言只语,也会精心收藏,正因为这个缘故,他的父亲很不喜欢他。

由此看来,少年时代的赵明诚与父亲不同,赵挺之老于世故,精通官场学问,不仅能够在新旧党争中保全自己,而且官运亨通,春风得意,可见其为人之精明圆滑。赵明诚则对官场政治、新旧党争并不在意,他的主要兴趣在于金石碑刻的收藏与鉴赏,十七八岁之年,就以金石收藏在学问家云集的北宋士大夫中间享有很高的声誉。李清照当时虽在深闺之中,却身处士大夫往来频繁的家庭环境,并且关注世事,她对于赵明诚这个人,一定早已有所耳闻,估计也是颇怀好感吧。

赵明诚当时还是一名太学生,北宋时期,朝廷专门设置太学,从官员以及平民的优秀子弟当中选拔学生入学。太学生分为上舍、内舍、外舍三等。其中上舍学生经过学习、考试,即可直接授予官职,一般都授予京官。其中最优者被称为“释褐状元”,享受与榜眼、探花同等待遇。可见,北宋时期的太学生只要学习成绩优秀,必定有很好的前途。赵明诚虽然有一个受人诟病的父亲,他本人却是情趣高雅,学养深厚,而且身为太学生,又有光明的政治前途,这对于颇有才名的李清照来说也是托付终身的最佳人选。

李清照的早期词作也曾流露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如那首著名的《浣溪沙》: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李清照故居,位于山东省章丘市。

与意中人约会前的少女梳洗打扮之后,斜靠在“宝鸭”香炉上,默默回想爱情的甜美,她极力要掩饰自己内心的喜悦,却怎么也掩饰不住,那如同芙蓉花一样美丽的笑容不由自主地在脸上绽放开来,眼波流转中,眉间心上情意无限。“眼波才动”,这个瞬间的表情在李清照的笔下被如此传神地刻画出来,宛如特写镜头一样被李清照抓住,体现出她非同一般的文字功力!“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与心仪之人相约是件美好的事,但别离之后的思念却是泛着甜蜜气息的痛苦,所以她要寄封情书来倾诉自己的恨。什么样的恨呢?“娇恨”。满溢着娇嗔的恨,因为用情太深,因为不能常常在一起,因为别离后那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情丝纠缠,此情无计可消除,只好半笺娇恨寄幽怀。想着,念着,恨着,最后还忍不住期待下次相会的早日到来。“月移花影约重来”,源自元稹《莺莺传》。崔莺莺给张生送的纸笺上写着《明月三五夜》: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对崔莺莺一见钟情,而崔莺莺虽然碍于小姐的面子,没有明说,但其实已是芳心暗许。然而,世情凉薄,世事难料,二人的待月西厢,最终还是因为张生进京赶考,科举得名而负心弃义。莺莺的一腔痴情尽付流水,却只能是泪洒相思地,此情此生难酬。

幸好,李清照没有遇见负心的张生,而是遇到了与自己知音知意的赵明诚,二人演奏了一曲高山流水喜相逢的佳话。无论李清照是否与赵明诚在婚前有过月移花影的经历,但我们都能感觉到这首词渗透了她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对意中人的甜蜜期许,或许我们能想象得到写作此词时的李清照那一脸如花的笑靥,那满眼藏不住的喜悦。

或许,我们可以作一个大胆的猜想,李清照和赵明诚在结婚之前就已见过面。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起来看李清照那首有名的词作《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秋千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罗幕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秋千春困解罗衣,画梁双燕归”,“桃杏依稀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夏季的轻风里,摇摆不定的秋千似乎总是能够如此轻易地拨动心弦,秋千旁的少女又是如此的天真无邪,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本词把少女荡秋千时罗衣轻飏、环珮叮咚的动态场景留给了读者想象,而是开篇即以静写动,勾画出少女荡完秋千后那种娇憨疲倦的状态,双手有些发麻也懒得活动,涔涔香汗打湿了薄薄的罗衣,身旁是露浓花瘦,夏日清晨的清新景象。

或许,少女的心事也恰如清晨花瓣上的露珠吧,晶莹透澈,又有些闪烁不定,难以捉摸。正像白居易诗中所写:“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词的上片,短短几句话就已将时间、地点、人物、情景交待得清清楚楚,静止的秋千、有些疲倦的少女、晓露浓、花影瘦,多么美好的一幅画面!

这时,忽然看到客人闯进了花园,少女急忙含羞回避,走得却是如此狼狈,来不及穿鞋,只是穿着袜子,甚至跑得匆忙,连头上的金钗也掉了。是什么原因让那个朝气蓬勃的小女孩如此手忙脚乱,仿佛瞬间换了个人似的?这一定和来客有关,她虽然没有明说来者是谁,“和羞走”三个字却暴露了她此时此刻全部的内心情感。我们可以想象得到,那个忽遇窘境的小姑娘满脸娇羞地跑开。然而,更妙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不期而至的访客惹她慌乱,毕竟,那是一个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可如果就这样走开,还有些不甘,好一个聪明的女孩!她没有直接回头看,却是倚门回首,用嗅青梅这个细节来掩饰自己,以便偷偷地多看他几眼。

欲走还不情愿,欲留还有些害羞,这种感觉不仅是奇妙,还有些美妙吧!下片的这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寥寥几笔把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惊慌、含羞、不舍、大胆的种种心理刻画得跃然纸上。或许,心动的感觉就在这一低眉、一回首之间吧!

那个不速之客使得园中歇息的少女“和羞走”,而不是“和怒走”、“和恨走”,走了又不忍,含羞还想见,于是假意闻青梅,而偷偷望来客。能惹得李清照内心如此千回百转的来客,估计也只能是赵明诚吧?

素以“香奁体”著称的晚唐诗人韩偓有一首七绝《偶见》:“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酝酿索一尊。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相比之下,和笑走,多少有些轻薄,和羞走,则流露出款款深情;手搓梅子,多少有些不安,倚门回首嗅青梅,则有些俏皮,有些戏剧性,将一个聪明娇羞的女孩刻画得栩栩如生。这首节奏明快的小词既显出词人超众的才华,不轻易间也透露出她早期的情感生活。而在这清丽宛转的句子中,正当最好年龄的李清照遇到了风度翩翩的赵明诚,从此,爱情的光辉足以温暖他们相依相伴的一生。

琴瑟相谐恩爱深

公元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与二十一岁的赵明诚有情人终成眷属,喜结良缘。两个人沉浸在琴瑟相谐的喜悦中,我们从李清照的一首词《减字木兰花》中可以感觉到她生活得很幸福: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卖花,大概是北宋灭亡前,当时汴京城中的常景。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里这样描绘了一幅卖花的情景:是月季春,万花烂漫,牡丹芍药,棣棠木香,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晴帘静院,晓幕高楼,宿酒未醒,好梦初觉,闻之莫不新愁易感,幽恨悬生,最一时之佳况。

或许,当时李清照和赵明诚正在逛这缤纷的花市,她买了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春欲放”表现出她的喜爱心情,由一朵花而感觉到整个春天来了。“春”有春色、春光、春意和春天之意,春字境大,花字境小,用春字更能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联想。“泪染轻匀”,写花的容态,由花朵上的晓露联想到花被人折下后,是在为自己的不幸命运而哭,着一“泪”字而把花拟人化。花犹使人怜,那么人呢?在下阕,作者突然语带忧虑地说:“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如此娇艳动人的花被我的夫君看到,恐怕也要说我的容颜不如花美吧?于是,她将这朵花簪在鬓发之间,轻盈地转过身去问夫君:到底是花美还是人美?

当时的李清照正是青春妙龄、花容月貌的年纪,再加上饱读诗书、文采飞扬,那种娇美高雅的气质岂是一朵刚刚绽放的鲜花所能比的?其实李清照心里也很明白这一点,她之所以故意猜疑赵明诚,故意逼问丈夫花美还是人美,更多的是借着与鲜花斗艳,表现出新婚女子的娇嗔之态以及心中所洋溢的幸福感。

全篇通过买花、赏花、簪花、比花,生动地表现出温情而又娇柔的少妇情怀。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新婚燕尔的情浓,两情相悦的欣喜,就在这一生活小事中绽现出来。读后让人不由莞尔,祝福那沉浸在喜悦中的两个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