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秘密:希利尔0~6岁儿童黄金训练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2 00:04:40

点击下载

作者:(美)V.M.希利尔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教养的秘密:希利尔0~6岁儿童黄金训练法

教养的秘密:希利尔0~6岁儿童黄金训练法试读:

作者简介

作者照片

维吉尔·摩里斯·希利尔(Virgil Mores Hillyer,1875—1931),美国杰出教育家,被美国教育界称为“影响美国教育百年的人物”。希利尔出生于马萨诸塞州韦茅斯,从小酷爱历史和艺术,喜欢旅行。哈佛大学毕业后,他投身于中小学教育事业,1899年成为了卡尔维特学校的第一任校长,从那时起,他就将全部生命都奉献给了自己的6000名学生和中小学教育。

希利尔刚刚成为美国卡尔维特学校的首任校长时,他还是一个年仅24岁的青年。然而,他凭借着一颗教师的心——一种天生的异能,了解了孩子们需要什么,知道如何讲孩子才能听明白,以及孩子成长的规律是什么。依靠这些教育感悟,希利尔创建了Home schooling(家庭学校)教育体系。他依靠函授的力量,将自己的教育理念迅速传播到美国乃至全世界。

为了让孩子能够接受到最完美的教育,希利尔撰写了《教养的秘密》。他将自己毕生总结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巧精华全部融入其中,让该书一问世,就受到广大读者、教育者的一致好评,因为这是一本能够拿起来就用,用起来就效果非凡的教育著作。

作为一名教育家、高产作家,希利尔立志为孩子编写一套读起来兴味盎然的历史、地理和艺术读物,这便是广受世界欢迎的《希利尔讲世界史》、《希利尔讲世界地理》、《希利尔讲艺术史》。希利尔认为,在教育中,孩子们写作、阅读和数学的基础必须夯实。在此基础上,他还主张让孩子接受全面的历史、艺术、地理和科学的系统教育,意在培育熟稔周遭世界各个方面的全面型学生。这些观点和教育方法,在《教养的秘密》中都深有体现。

希利尔对美国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美国政府一度大力提倡推广希利尔的卡尔维特教程。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卡尔维特教程为世界各国所采用,同时,它也受到了美国外交部的推荐。转眼间一个世纪过去了,卡尔维特的Home schooling教育体系仍借助网络等发达媒介,在大人和孩子们身上发挥着独到而微妙的作用——无论是在位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学校本部,还是在千家万户。

1931年,维吉尔·摩里斯·希利尔先生因阑尾炎去世。

译者序 真正的教养就在生活中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

狄更斯先生一百五十多年前在《双城记》中的开篇名言,不只是说出了遥远的那些人、那些事,也一语道出了近在眼前的孩子们的小小危机。的确,现在对他们而言是最幸福的时代——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万千宠爱于一身,有无穷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然而这时代也有令人遗憾的不足。有多少“80后”父母都在感慨:自己的孩子再也遇不见相伴他们父母童年的拂面清风、青山绿水,再也没玩过那些化针头线脑、纸片、木块、黄豆乃至泥巴为神奇的DIY玩具,再也凑不齐那成群结队的玩伴……

的确,这是智慧井喷的年代,iPad、电脑、网络、电视机、游戏机成为许多孩子最完美的玩伴,陪足不出户的孩子自娱自乐;林林总总的培训班、神童班皆以知识之名蜂拥挤进孩子的每一根神经和每一秒生活……前人的智慧为今人提供了便捷、效率、速度,以及绝不让自家禾苗输在起跑线上的野心。

然而我要说,在这最喧闹的时刻,智慧正默默地远离你我和我们的孩子。那些淘气包群体,其实真名叫“社会”;那些在大人眼里破破烂烂的小物什,对灵性未泯的孩子而言其实是绝佳的实验器具和制作材料;那些让孩子眼睛直勾勾盯上几小时的电视机、iPad、点读机之流,其实最擅长让人失掉灵性;那些擅长考试的尖子生举手投足间所缺失的抽象细节,其实可以称之为教养。

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年代,但凡智力正常,没有哪个孩子会不聪明,但有慧根的孩子恐怕少之又少。因为智慧需要教养的土壤去培育: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动手能力、家务操持、艺术感悟……课本是不会收入这些内容的,辅导班是不教这些的,虚拟世界也是没写进这套程序的。然而事实偏偏就是:倘若没有了这些起码的教养,孩子的聪明不过是无本之木的虚浮之物。如此一来,“赢在起跑线”不但只是个伪命题,甚至反而会为孩子走入社会后的人生设障。

那么教养的土壤究竟远在何方?答案就是生活本身。希利尔先生说过一句话,至今被作为马里兰州卡尔维特学校的校训——

Learning comes into the room when the child senses the beauty and usefulness of the skill being taught.

是的,若能于身体力行中体悟一切生活技能之大美,学习之神自会与孩子结缘,何须家长盲目操心?生活,一切知识都不过是人们对生活中智慧的总结之果。当年,如果人类始祖只稳坐树上啃果子而不打算下地走走,那么今日的你我属于何类就不得而知了。也许知识可以坐拥,但智慧却是必须用双手去创造出来的,是必须用双脚去走出来的。如此这般,孩子才可能成年后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安身立命是最大的完满,它不需要什么起跑线和终点,因为它的标准是脚踏大地得人和,宠辱不惊。

无须赘言。相信对现实教育之弊已有所思考的父母,一定会随这本书行动起来,并由此受益良多。不然,如果忽视孩子的教养细节,即使投入再多金钱与精力,孩子最终也很可能如狄更斯百年前所言:我们什么都有,也什么都没有。

这样的例子,您身边还少吗?译者

自序 给爸爸妈妈的话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年轻的父母们时常会遇到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要么让多愁善感的气氛四处弥漫,小家伙动不动就哭天抹泪;要么把男孩教得柔柔弱弱,失去了男性应有的阳刚之美。有的父母一味感情用事,有的干脆依靠神秘信仰……我们很提倡给孩子自由,但到了父母那里也许这种“自由”就会演变成放任自流。家教不可无,但爸妈的“令箭”里偶尔也会掺杂几根“鸡毛”:无谓的琐事在孩子身上被无限放大,更有甚者会大惊小怪,把孩子芝麻大的一点儿表现看做恐怖的征兆,浮想联翩……亲爱的父母们,本书创作的目的,恰恰是想引导您远离这些教育误区。

反复不断训练,让好习惯通过训练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这是本书的创作初衷。反复不断训练,如琢,如磨,孩子的优良品质由此陶冶生发,各方面能力也从中绵延伸展。说到底,我希望您的孩子有一天,会成为这般模样:他有敏锐的眼、细致的心,不断发展的智慧赋予了他更多的创意、更强大的主动权。他思维敏捷,行动迅速,却依然能在突如其来的成功面前讲究分寸,镇定自若——最重要的一点,他将长成为身心健全的“万物灵长”。

同样,相信这本书也会让老师们受益良多,在对孩子进行成长锻炼的点点滴滴中,在塑造他们健全习惯与人格的分分秒秒中,也在由盲目到重新发现孩子的目光中……

不同的教育,不同的禀性,都无法一锤敲定一个人是成功者、平庸者还是失败者。也许你是金融界一员,他在政府部门工作,而我供职于公关行业,彼此隔行如隔山,然而我们却都是一个自然的个体,拥有自己的个性:不是这方面品质突出一点点,就是那方面特质欠缺一些。一星期赚10美元的记账员和日进斗金的铁路公司董事长,也许他们童年时接受的是一模一样的早期教育;就连平日里他们表现出来的自我人格,也极其相近。没错,他们都会读与写,都识字,也都会算术。甚至毫不夸张地说,那位记账员的这些基本功,即便比铁路公司董事长出色不了多少,至少也可能跟后者难分伯仲。那么,为什么后来铁路公司董事长成了董事长,而记账员成了记账员呢?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要分得清、说得明,似乎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就更谈不上如何去衡量、量化了。

不过,在学校教学所提供的知识之外,我们从人的心智能力发展角度,隐约发现了有此差别的奥秘所在:张三之所以功成名就,可以归因于他所拥有的创新精神、持之以恒的耐力,抑或是天道酬勤;而李四则可能仅是凭借满腔批判精神,或者值得他人信赖的可靠性;又或者,王五的成功,仅仅是因为他很善于对自己或者对他人说“不”。

不过,这些成功人士的伟大故事,在基础教育中被我们拿来做了什么呢?我们用它练习孩子们的读与写,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习,学习……一直学习到今天,就仿佛他们离不开的空气和水一样。仿佛每个人学会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事儿。可不知你是否想过,如果一个人会写自己的名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可如果他只能用个记号标记自己,就会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一个孩子学习阅读是在四岁开始还是在八岁开始,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还是一年,有没有学习语音学或者其他的什么语法问题……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他迟早会学会,而且在社会人际交往中学,会学得又快又好。而他是否有敏锐的观察力,是否有足够的自信,是否已将创新当做一种习惯,思维是否善于条分缕析,是否有足够强大的动手能力,思想力连带行动力,以及是否能在人际交往中做到谦恭有礼、将心比心——倘若我们大人没有直接引导他训练、没有为他呈现日后决定其走向成功、平庸抑或失败的关键,那么这些能力与品质便会永远缺失,一辈子与你的孩子无缘。所以说,这些习惯与品质的养成,恰恰不应该是教育过程中的“配角”。

让我们的宝贝学习读一读、写一写、算一算之类的知识,无可厚非;但同时,我所说的这些内容也万万不可被扔在一旁。

即便孩子长到六七岁甚至更晚再来学习读与写,也无大碍。反倒是塑造孩子人格的那许许多多的品质与习惯,却必须从一出生就开始抓起。对每个人而言,人生最初的七年尤为关键,因为人生的路途,纵横交错有千万条,这七年决定着他未来的走向。如果孩子第一步迈错了,那么接下来的错路就会引着他越走越错,离正确的航道渐行渐远。等到了七岁时,他已经走出去好远,即便这个时候发觉不对劲儿打算重新来过,孩子要么不得不折回原路,一边再一次从起点出发,一边对此陷入无助的绝望之中;要么抄近路换跑道,不料干脆迷失了方向,走上了错路。更有甚者,也许这辈子再也踏不上那条正确的人生之路了。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自打襁褓时代开始,就始终我行我素地生活着、成长着,沿着自己认准的那条错路步步前行,那么待到七岁再开始纠正引导,就已经晚了——其困难不亚于登天。因此我要说,那些所谓让孩子在最初几年“顺其自然”的说法,不是无知的犯罪,便是无能的表现。而持此观点的父母,不是懒惰,便是无知,或者说两者兼而有之。身为孩子的标杆,父母嘴上总是有盲目的乐天理由:“嗨,吃奶的孩子懂个啥?长大了自然就好了!”但愿如此,我们也祈祷各路天使可以保佑您的孩子长大后果真会如此——不过说实在话,可能性不大。

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最聪明的,能够出人头地。想象中,她们仿佛已经预见了自己宝贝的灿烂未来,做个“医生、律师、商界精英、领导”……她做着梦,梦里描绘着未来,未来里每个宝宝都闪耀着被无限夸大的伟岸光辉。可惜,梦多半终归是梦。年轻的父母们,要想美梦成真,还是需要做出努力啊!

在最初的两到三年里,初为人母的女性分身乏术,每时每刻都在操心着新生儿的饮食、卫生和健康问题。不过即便在如此忙碌的特殊时期,妈妈们还是会尽可能地去查找相关的育婴资料和教材恶补。这段日子里她们纷纷求助于书、求助于人。她们知识的源泉往往是专家关于婴幼儿饮食与护理的专著,这类书往往充满了百科全书的味道,只要是育儿的必要知识,无不涉及。这段时期同时也是人类母性本能最强的时候,然而它们往往被湮没在妈妈们对知识性信息的狂热之中了。

当孩子长到三四岁时,他们开始说话,开始在妈妈的疼爱和爸爸的自豪中耳濡目染,学习语言,并用这种语言表达自我。于是他们学会了数手指头,学会了分清“左”和“右”,知道蹦出只言片语,或者为大龄观众们唱几首歌。不过也正是在这段时期,妈妈们渐渐感觉到力不从心,意识到了做个真正好妈妈的困难和进一步学习的必要。孩子到了必须做些什么的年龄了,他的精神世界需要成年人的呵护,而且一日甚过一日,非有些综合“课程”来引导一下不可。只有这样,他与生俱来的禀赋才可以实现有价值的转化,心智才能得到提升,从而“教育”的功用才能真正实现。

那么究竟该怎么做?又该请教谁呢?茫然的妈妈们越发不知所措。既有的方法和课程常令她们嗤之以鼻,因为这些方法论太不实用、太抽象,不够具体自然,不容易上手;而且它们所要实现的教育目标,似乎也跟人们的常识和每天的家庭生活实践闹别扭,即便是最普通最顺从的孩子都很难接受。其实在我看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所应该抱有的理念,与其是将自己的孩子视为了不起的“神灵附体”或“自然之精华”,还不如秉持“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来得更务实、更有用。

而且,我们让孩子学习的许多知识枯燥抽象,根本没有真正贴近孩子的本性与天赋。比如说,对孩子而言,像圆柱体和棱柱体这样的几何体,究竟能看出什么重要性,又有什么好玩的呢?在孩子眼里它们只是积木罢了。再比如说,让孩子学习自己的名字,确认与家人的关系,等等,学习这些知识的趣味和价值,真的可以和认识大马、奶牛、蝴蝶和蒸汽机相媲美吗?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常常是片面的、狭隘的——我们只挑选那些所谓的重点来强调、强化,或者只挑选在孩子人生中特定的时间段来敲敲警钟、例行公事。

还有些教育,似乎只是让孩子一味地去玩儿,妈妈们也搞不懂这些训练的优势在哪里,训练的效果又是什么。她们只是听专家说,只要让孩子如此这般玩儿下去,孩子就一定会发展成这样或那样,抑或如何如何。可妈妈们越听越觉得一头雾水,越看自己孩子越觉得没看出什么成效——难道是自己孩子有问题?

另外,学前的基础教育始终没有对性别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同样的教育方式,也许很适合女孩,但是对有正常父亲的男孩就会过于阴柔。其实早在三岁时,人的性别人格就已经区分明确了,适合女孩的一切,对成长于正常环境下的男孩不仅不适合,甚至会遭到他们的排斥。如果对性别教育不给予充分的重视,对孩子的性别人格无法做到充分的尊重,便极容易导致人格混乱,甚至日后会催生出性别错位的危险。男孩喜欢玩洋娃娃,或者爱在游戏中充当鸡妈妈的角色……这些都不是正常现象,父母应该加以预防和杜绝。

就这样,对上述那些训练心存疑虑的妈妈们,便认定基础教育等同于读读写写。于是乎,还未等孩子搞明白学习这些东西的价值和意义,她们就已经开始手把手教孩子ABC。至于攸关孩子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则被忽视甚至是无视了。

因此,本书接下来所要讲到的“儿童训练”教育体系,主旨恰恰是希望帮助妈妈们能够真正实现许久以来自己内心所期许的那份抱负与梦想。尽管本训练课程主要是针对学龄前的孩子而言,但实际上任何年龄段的孩子都可以从中获益,即便以前没有接触过也不要紧,一旦接触孩子将受益终生。

本书的最大特色,是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培养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并将我在多年教育教学中总结出的一整套实用课程与训练方法总结起来。这些课程方法将对孩子的习惯、身体、智力以及品德进行全面的塑造和培养;不断完善孩子的素质,使其各方面能力都得以全方位发展——要知道,这些方面的养成不是间接的,不是迂回的,更不是顺便为之,而是通过训练——直截了当的训练实现的。我将尽最大可能,使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无论是否接受过专门的训练,都能得心应手,将书中所介绍的方法运用到学前班教育或者家庭教育中。

书中不乏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裴斯塔洛齐、赫尔巴特、福禄贝尔和詹姆斯等名家教育理论的踪影,然而其所有实际操作的案例,全部源自我在多年儿童教育工作中对孩子的细致观察与教学总结。我非常期待,读者们能够在阅读中多多获益。

阅读本书前应该知道的——该如何给孩子最好的成长训练

每个人的阅读习惯都不同,从一本书中能够吸取到的信息和获益也不同。在阅读本书以前,我建议你先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虽然它们并不是对全书的导读,但它们却讲述了教育孩子所需要的基本步骤、方法和条件。这些是一切儿童家庭训练的基础和指引。通晓了这些内容,你的儿童家庭训练会事半功倍。游戏训练环境

对于孩子们来说,游戏训练环境的挑选尤为重要。什么样的环境是最受孩子喜欢的呢?我建议,让四到六岁的小可爱们——不管是自己家的还是邻居家的——一起聚集到家里来吧!要想进行本书所描述的各种儿童训练,这是再完美不过的方式。

家里是最合适的地方,因为对于还从来没有进入过社会的孩子来说,学前教育最好是在日常生活中、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对他们来说,那些专门为教学而配备的地方,比如学校、教室或其他空间,反倒恰是不利于孩子获得最优发展的。越是贴近家庭、贴近家人,孩子成长的环境就会越丰富;越是贴近孩子的成长环境,就越是贴近孩子的自我世界。当然,如果实在找不到这样的聚会地点也没关系,父母只要尽可能地营造出家庭的氛围就可以。

孩子,最好是“孩子们”——也就是说,不要让孩子孤零零地自己一个人独处。正如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早已指出的那样,与他人一起训练——即社会生活——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这些孩子应该积极参与派对或社交聚会,举办各种活动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这种意识。成人搭档或教师,仅仅只是社交活动的指挥者,负责训练孩子以恰当的言行举止与他人交往。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孩子的生活只需要演戏:和正常的家庭生活一样,既有工作,也有娱乐;既有事业,也有消遣。游戏训练的课程

根据组成孩子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的具体特征,我们习惯于把孩子接下来要做的训练课程分为八个部分——在本书中,每一部分都将被详细阐述。它们会分别对孩子成长的各个方面提供帮助。但要注意的是,这些活动的性质很难完全清楚地界定——有时是体力型的,有时是智力型的,有时是品德型的——和在生活中一样,它们之间往往是重叠混合在一起的。本课程包含以下八个部分:·习惯养成(服从,观察,注意,专注等)

培养品德,为以后的教育工作打下基础。·社交练习(普通礼节,对话)

培养礼仪,主要是行为举止和言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强化孩子的相关行为和反应。·讲故事

介绍可供模仿学习的典范;

刺激孩子的理想抱负,激发想象力,等等。·体能训练(运动,健身操,行军)

锻炼身体,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纠正错误倾向——驼背,不良姿势等;

学会沉着稳重、自我控制,以及把握自己的能力。·节奏艺术(韵文,歌曲,唱歌游戏,民间舞蹈)

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和戏剧性的表达能力,给孩子提供经典的韵文、歌曲和舞蹈。·自由游戏(游戏和运动)

教授公平竞争和体育品德的原则,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游戏以及如何游戏,使孩子获得运动和快乐;

训练孩子的灵活性、速度、独创性、技巧性、准确度等。·手工培训(造型,油画,素描等)

提高孩子的手工技能和灵巧性——用双手“做事情”的能力;

养成勤奋、坚持、细致、整洁的习惯。·信息知识的汲取

传授自然、科学、艺术等学科的知识,包括阅读、写作和数学的基础知识。训练过程

对孩子的训练应该是有一定规律,并且讲究科学性的。首先,爸爸妈妈们有必要让孩子的生活变得更有计划性,进入日常性的程序,并且坚持下来——有学习的时间,有玩耍的时间,还有做其他活动的时间。这样有规律的生活会给孩子和整个家庭都带来幸福和快乐,不仅是当下的快乐,也有未来的快乐。

因此,父母、隔辈的爷爷奶奶或者其他教育者,可以采取我接下来建议的各种计划,布置特定的环境,并且按照书中相应的指示,执行每个阶段的训练、游戏和活动。每天都可以至少采用八个部分中某一项的训练方法。当然,这个数字多多益善。八个部分中的课程应该是灵活掌握,同时进行的,而不是根据书本一页页机械地进行下去。

至于在家里训练的独生子女,或者同一个家庭的孩子们,每天都要留出固定的时间来进行八个类型的活动——正如随后的专门方案里所建议的那样,应该包括孩子不睡觉的所有时间。也就是说,生活和训练应该并行不悖。由此可见,学校里的固定教学和监护是不用考虑的,自由游戏将占去一天中剩余时间的大部分。习惯训练应该随时随地进行,包括起床、穿衣、吃饭、玩耍,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为日常训练所预留的特定时间里。

在学校中,我们一直建议那些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们,一定要执行两到三个小时的集中训练,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们可以不用负责为孩子灌输各种行为原则——尤其是在习惯训练中更是如此,因为两三个小时的训练绝对代替不了在家里十几个小时的培养效果。

因此,无论如何,父母们都要熟知训练课程,并且积极协作。父母们不能推卸责任。教师也必须让孩子的父母们熟悉训练的性质,并且要求他们在家里也要看着孩子继续练习。而且,当孩子入学以后,父母们也要让孩子继续保持这些习惯。否则,学前培训就是没有意义的了。熟悉训练方法

同一种训练方法,在懂得其原理和相关注意事项的父母手中,其作用必然会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所以,在进行每组训练之前,父母们应该尽可能地熟悉有关儿童培训的指导说明。甚至我们建议,父母们和教师必须熟知这些训练方法的细节和科学原理,尤其是关于习惯训练的,因为整个系统都是建立在对于习惯的性质和重要性的理解之上,以及对于形成这些习惯的心理方法的理解上的。

但是,必须记住一个非常重要的一般性原则——孩子能够拥有良好的精神是所有成功培训和教学的关键。让孩子们更加快乐,更有好奇心,渴望做得更好,渴望超越。这样的话,父母所赋予他们的实际的教学和训练将会充满乐趣,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效果的最大化。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要避免眼泪的存在。生活中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教训都是在付出泪水的代价后学到的。贝·多芬小时候被送去学钢琴,他也曾因受到各种打击和艰难困苦而伤心落泪。不过,这都是值得的。在指导孩子进行训练之前,请牢牢记住这个非常重要的原则——让孩子们精神饱满,并且让他们将这种状态一直保持下去。

尽管大多数训练方法原理的解释说明,只有在用到它们的时候才会被阅读,但是,我们建议父母们尽量在训练之前熟悉它们。品德训练、惩罚、奖励、速度与行动力、专注力等课程中所涉及的提问,是适用于所有阶段的,是需要被深思熟虑的。品德训练

你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也许在某天早晨你醒来后,发现你的孩子,那个你确信是行为正直、思想纯洁、灵魂干净的孩子,正在做一些令人震惊的品德堕落的事情。如果父母们没有过分相信“国王从来不会做坏事”,如果父母们认为品德训练在孩子身上不是多余的,如果父母从未忽略孩子的品德训练,而是将对于善良的钦慕和对于邪恶的厌恶输入孩子的思想,这些恶行是不会发生的。

但是,如果这些事情已经发生了,父母们也不必觉得沮丧。没有谁不会犯错——所有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犯错倾向,并且屡教不改。你只要稍稍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的某些行为和想法,你就会为当时可能犯下的错误感到恐惧。这不是辩解和掩饰,而是激励和鼓舞。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慢慢长大,自身能力和品德慢慢变好的希望都一直存在。

撒谎、欺骗、盗窃,都是儿童时代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另外一些可以列入单子的毛病是,脾气坏、自私、不考虑他人。要改正这些小缺点,并且塑造出最好的男孩或女孩的形象,主要有四种方法——树立正义感,建立自尊心,讲故事,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

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一看这四种方法。

·树立孩子的正义感,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公正、坦率、体面和诚实。不要老是进行情感的诉求,更不要用“妖怪会把你抓去”之类的诅咒进行威胁,也不要采取惩罚,这都不是最佳的策略。激发孩子的正义感,他们就会自己改正自己的错误,并且让自己成为维护正义的卫士。

·自尊心既可以防止错误行为的产生,也可以激发保持正确行为的雄心。建立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渴望获得的愿望,提出积极向上的建议,这是健全孩子人格的最可靠的方法。让孩子为自己拥有守时、诚实、勇敢、勇于改错、举止有礼的名声而自豪,为了继续保持这样的评价——不辜负自己的名声——他在受伤时不再哭泣,不再为了避免惩罚而撒谎,他挺直身躯,准时守约,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正自己的缺点。因此,在生活中,爸爸妈妈们应该注意多说一些带有褒扬意味的评价:“约翰最勇敢了。”“他不怕黑。”“受伤时,他从来都不哭。”“他非常听话。”“他爱帮助别人。”“他能为别人着想。”“他值得信赖。”“他站得很直。”等。

在这些夸奖的促进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也将努力不辜负别人对他的期望。

相反的,不要用负面的消极言论去评价孩子。人类的天性如此:会根据别人对他的评价,或者堕落,或者上进。

·讲故事是品德训练的另外一种方法。故事的内容中要有一个可供模仿的或者可以激发壮志的典范形象,而且,还需要父母有规律地抽出时间来讲故事。模仿来自于向往;当孩子喜欢某个形象时,他会有意无意地进行模仿。如果他敬佩警察,他会想长大以后成为一个警察;如果在马戏团看到走钢丝绳的演员,他也会想学习走钢丝绳。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与英雄人物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以后也会成为一个英雄。从孩子的立场来看,好的品质应该是吸引人的,坏的品质应该是令人厌恶的。一个充满说教口气、满是品德评判的故事,你自己都听不进去,还能指望它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激励效果呢?别看孩子们年纪小,他们天生都会讨厌伪善的故事、品德说教的故事,还有那些故事里的伪君子。

·培养服从、自控和彬彬有礼的习惯,进行积极的正面的品德训练。接下来课程里的很多训练都包含有相应的品德训练。惩罚

如果上述品德训练的方法开始实施,特别是如果服从的品质已经形成——这是本教程反复灌输的众多习惯中的第一个习惯——惩罚的必要性就会被降到最小。但是,如果有必要进行惩罚,如果权威已经不复存在,那么爸爸妈妈们也不应该放弃惩罚,束手无策地看着孩子走上歧途。从这个角度说,适当地考虑惩罚措施很有必要。

孩子的过错应该被视为是他努力尝试不再反复的小失误,或者是他正在努力改正的缺点。

如果可能的话,父母们应该指导孩子首先纠正由他引起的麻烦或错误后果。这样做会让孩子经受一次考验,以此训练他做出正确的行为,而且加深他对正确行为重要性的认识,同时防止相同的错误再次出现。

如果他承认了自己所犯的过失和错误,教师或父母应该首先让孩子自己对他的失误做出评判。通过这样的方式,从此以后孩子将会更加自觉地严格约束自己。

比如,下面是一个假设的富有启发性的案例:

孩子已经被告知不能在房间里踢球。但他还是踢了,并且不小心打碎一个花瓶。下面的对话将会展示我们所追求的最好的教育思路。如果没有父母的适当引导,如果没有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品德思维的大量练习,是很难期待孩子按照以下的内容进行回答的。爸爸:“我不是已经告诉你不要在房间里踢球吗?”孩子:“是的,爸爸。”爸爸:“但你还是踢了,而且打碎了一个花瓶。”孩子:“是的,爸爸。”爸爸:“你不听我的话,你看看后果。现在想想,以后要怎么做?”孩子:“以后再也不在房间里踢球了。”爸爸:“好吧,但是你确定?”孩子:“我发誓。”爸爸:“好吧,但是你再想想,如何才能保证你以后不会忘记呢?”孩子:“至少一个星期都不再踢球了。”爸爸:“好吧,但是你要如何赔偿打碎的花瓶呢?”孩子:“从我的储蓄罐里取钱,让妈妈再买一个。”爸爸:“然后呢?”孩子:“告诉她,发生了这样的事,我很抱歉。”

通过批评教育告诉孩子,什么是公正的、正确的或合适的,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经常被运用于引导正确的思想。

但是,即使父母们宣布惩罚或者给予惩罚,也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所受到的惩罚是正确而合适的,并且心甘情愿地接受惩罚而不会感到委屈。如果让孩子觉得父母的这种惩罚是父母心情不好而迁怒于他,甚至是对他的报复,就会让他感到格外委屈,那么就削弱了惩罚的正面效果。不过,这时候父母也不能停手,让惩罚半途而废,而应该继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摆正态度为止。不过,对于这种教育失误,在惩罚孩子以后父母还要想办法弥补。

如果孩子发脾气、情绪激动,那就不要和他争论。如果孩子表现得过分紧张、心烦意乱、哭泣或者顽固耍赖,那就把他丢在一边不理,直到他的情绪风暴消退,或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

一定不要允许孩子一张口就说“我不”。每重复一次“我不”,他就会因为自我暗示而变得更加专横武断,更加不听管教。当孩子一说“我不”,就要马上处理,强迫他立刻做他“不”想做的事。他以后再说“我不”的时候,就会想到将会有相同的严厉的后果等待着他。

如果父母下定决心要做某事,就要坚决执行,不要因为孩子的眼泪威胁或者顽固抵抗,就允许他反其道而行之。也许由于父母的坚持,孩子的情绪状态会变得更加激烈,但是,即使事情被暂时拖延,也一定要在随后完成。

在生活中我发现,很多父母都习惯于以宽松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反抗。可是他们不知道,对孩子进行的任何类型的惩罚,如果不去执行,或者很少执行,只会鼓励他们变得更加不服管教,让孩子的品德完全败坏。一般说来,轻率的,事先不加计划、思考的威胁和警告都是效率低下的。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批评,不要轻易说出来;但是一旦说了,除非是不公正的,否则就应该严格遵守并执行。“罪罚相当”或者“按罪量刑”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必需的。赫伯特·斯宾塞认为,惩罚是“自然的结果”,这也是行不通的。

对于过于调皮捣蛋而且习惯于对父母的正确教育进行反抗的孩子,进行精神和肉体的惩罚是允许的。这里我建议父母们,惩罚的最好方法是剥夺孩子的某项权利而非强加痛苦,缩减某些快乐——一份甜点、一个故事,或者取消某些特权——招待玩伴。

采取惩罚措施时,要注意几点:

第一,不要老是惩罚孩子,要让他们把目标放在未来的奖励上;不要老是以旧眼光看待孩子,而是要帮助他们改正错误,防止相同的错误行为再次发生。

第二,不要让孩子蒙羞,或者让他丢脸,因为最有效的方式是激发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被罚站墙角、列入黑名单、被人嘲笑,他会失去自尊心,除非有人欣赏并肯定他的价值,否则他将很难再振作起来。

第三,训斥呵责或者絮絮叨叨时,不要使用伤感的语调,或者是虚假的情感——“你让妈妈的心都碎了”“我宁愿去死”等。

第四,把强迫孩子学习当成是惩罚的手段是错误的,这使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很有可能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奖励

俗话说“罚十短不如奖一长”。所有人的生活都是在尽力追求奖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尤其如此,因为还没有形成独立自主人格的他们非常渴望获得来自成人的肯定和奖励。

对于一个渴望获得奖励的人来说,奖励的内容可能是钱财、奖品、权利、获得成功的喜悦、荣誉,或者仅仅是事情圆满完成后的满足感。由此可知,想要把奖励从教育活动中清除出去,这只是不切实际的感情用事而已。单纯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不现实的。

当然,爸爸妈妈们对孩子精神奖励越多,他们变好的欲望就越大,相比之下,金钱或物质奖品的奖励是最差的方式。奖励应该被用来作为一种激励手段,作为取得最好结果的最有效的方式,最终是要激发孩子自身努力的欲望。金钱和物质奖品只会让孩子的动机变得卑鄙龌龊、唯利是图,因此这种方式只能作为最后的诉求手段,即使能够逐渐提升孩子的抱负,但也只能是在没有更好的奖励方式的情况下采用。能够带来骄傲和殊荣的奖励才是最好的。速度与行动力

如果一个人,工作上比其他人多干一倍,玩耍的时间也比其他人多一倍,他就相当于有了两条生命。因为我们的人生目标就是要从有限的时间中尽可能地获取最多,所以速度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有利条件。我们很难知道一个人究竟能比其他人快多少——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或者是两者的结合。在相同的时间里,一个人完成其他人两倍的工作量,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匆匆忙忙的人生是不可取的,这种匆忙意味着他的人生将会未经思考就糊里糊涂地度过。孩子们常见的借口是:“如果有时间,我一定能够完成这件事情。”或者说:“如果我知道怎样去做的话,我一定能够做好这件事情。”这些其实并不只是借口。在很多情况下,速度与行动力都是对孩子进行训练的必要条件,其重要性不亚于其他的优点。

一个简单的动作是否能够被尽快地正确地完成,取决于个人的反应时间。这种反应时间,因个体的差异而会有区别,而且也不可能通过教育获得实质性的改变。如果操作本身只是一系列动作的简单循环——就像把信封折叠好、密封、贴上邮票——那么就有可能成为习惯,从而提高速度。速度纯粹取决于反应时间。此外,疲劳程度和努力程度都是影响速度的重要因素。

但是,如果一个人要关注千变万化的具体细节,比如日常办公室事务,常规做法等,就需要他具有快速观察、快速判断,以及准确选择和快速执行的能力,这些能力都可以通过教育得以提高。

要想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动能力,有许多种办法。比如,我们可以先对孩子的日常行为或例行程序进行计时,然后给他们设定目标,并鼓励他们不断减少所需的时间。对于需要很少时间的动作,大声数是加快速度的有效方式。比如,准备训练时说:“各就各位,准备体操训练。”然后大声喊,“一!二!三!四!”直到最后一个孩子站到位置上为止。

在对孩子发出获取或寻找某一物体的命令时,教师总是在数着时间,直到孩子快速反应的习惯形成。因此,如果教师想从楼下把书拿上来,就可以这样说:“我想知道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把书桌上红色的书拿给我。”当然,所有的学生都会说:“是我!”“那么,让我们看看杰克取书花了多少时间。一,二,三……”等。

这种教育训练方法,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也可以尝试使用。比如,孩子在家的时候,可以在穿衣服、脱衣服的时候,或者在做其他日常活动的时候,进行计数。如果花费的时间超过了合理的时限,或者减少时间的努力不够明显,那么他们本来拥有的某些权利就会被取消,或者将会给予惩罚。专注力

除了培养孩子的行动力与动作速度,还需要加强孩子的专注力。没有专注,也就谈不上提高速度;或者说,对孩子的行动力和速度教学,其实也就是专注力教学。做同一件事,一个没有接受过专注训练的孩子会磨磨蹭蹭地超过一个小时,而一个接受过专注训练的孩子则会在60秒内完成。

保证思想专注和目标专注的最令人满意的方式,就是设定时间限制,或者是把节约时间作为目标。要知道,没有比限定时间更能促进专注的因素了。

有些人根本无法专注起来,除非让他感觉到时间短缺的压力。比如在临考试之前的最后一段时间,或者是站起来说话之前、火车发动之前、论文发表之前的最后一段时间……往往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时,他才会专注于可能被忽视或即将被延误的事情上。

因此,为了保持专注,并且形成专注的习惯,就需要速度,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和时间竞赛,或者为快速完成某事而给予特权。允许孩子去玩耍,只要他已经完成了功课;或者,不允许孩子出去玩,除非他完成了功课。比如说,“只要你任务完成,并且做得很好,你就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

当孩子正在学习的时候,不要给他一个确定的时间段,因为这样会导致拖拖拉拉,或者缺乏专注。在商业用语中,常常说“计件”工作,而不是“计时”工作——这儿使用的“计时”这个词,其实和速度是相对的。按日计酬的工人往往要比按件计酬的工人工作时间更长,因为前者是按时间长短获得津贴,而后者却把最短时间作为目标。

对于有紧张倾向的孩子,限定时间在一开始反而会加重这种紧张感。但是,如果他心无旁骛地保持要求的速度,就能够有效地冷静面对各种紧张的表现。因为,只有消除了带来紧张的各种信号,才能获得保证达到最大速度所需要的专注力。比如,训练专注力时常用的穿针练习,如果一个孩子在比赛时第一个完成了任务,就会因为紧张和兴奋而跳上跳下;如果从一开始就胳膊颤动、气急败坏或者咯咯傻笑,他肯定会输掉比赛。速度训练要求孩子克服每一个飘忽不定的情绪,把动作和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专注的重要性让我们一再强调,孩子必须首先学会如何保持专注。专注可以成为一种思维习惯,有的孩子能自然而然地养成这种习惯,有的孩子却觉得困难重重。但是,不管你的孩子属于这两类中的哪一类人,你都要向孩子反复灌输这个观念,要求孩子们在做手头的事情时,必须忽视令人分心的事物,一旦发现思想开小差,就要立刻把注意力收回来。

先来为我们的家庭教育训练活动画一张“地图”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我们都可以按照下边的这些方案来安排孩子的活动,这些方案足够应付各种情况!

2~3小时的安排型方案(适用于一个孩子或者一个班级)

安排型和分散型教育方案(适用于同一家庭中的兄弟姐妹或者其中的一位)

分散型教育方案(适用于独生子女或者同一家庭中的兄弟姐妹)

第一章 刹那成永恒——好习惯离不开训练

你知道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有多重要吗?

你注意过小宝宝第一次自己吃东西时的情景吗?在进行这种“冒险”行为时,尽管全神贯注,但在他把汤匙从碗往嘴里送的整个过程中,却还是免不了要颤颤巍巍,泼汤溅水,最后弄得围兜、下巴、嘴唇上都满是洒落的汤汤水水。因为孩子的身体平衡性差,还有对动作又控制得不够好,再加上协调能力严重不足,又严重缺乏对距离和方向的计算能力,结果,自然就会导致小宝宝将汤匙从碗里送往嘴里的整个过程显得笨拙哆嗦——当然最后他还是勉强做到了自己吃东西。

没有人对孩子的这种“无能”表示担忧,因为只要经过多次的重复训练,小宝宝自然而然就可以养成自我喂食的习惯了。之后,整个过程就会显得轻松、简练、麻利、干净,并且,这一切还都可以是在下意识的状态下完成的。

事实上,无论做什么,第二次都要比第一次来得容易一些。即便是复杂得无以复加的事情重复地做上十来次,此后如果再去做,就会显得比第一次要轻松一些。如果同样的事情重复地做上百来次之后,那么,这件事情就可以称之为“习惯”了。之后再做这件事时,就不需要耗费什么心思和注意力,整件事情就可以是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完成——因为它已经变成了人的习惯。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习惯”的定义:所谓习惯,就是指通过对某一个行为进行重复性的练习,从而得以形成的某种行为模式,或者说是指某个相同的行为将会在之后的岁月里不断得以产生的某种行为模式。习惯,就是借助意识之流,在大脑中开掘出来的通道,也是通过观念之流,在大脑中挖掘出来的沟沟渠渠。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放在台球桌上的小石弹,或是放在撞球桌上的小球,可能会形成无数条行走的路线,这是因为在桌面上没有刻出规定小球滚动的凹槽。可是反过来想象,如果我们经过长年累月的研磨,在台球桌上刻好了线路又会如何?实际上与之相类似,我们人类行为习惯的“台球桌”上都会纵横交错地布满着一条又一条的“凹槽”,这些“凹槽”规定了每一个观念的运行路径,这就好比在某些弹球玩具中,即使我们努力想将弹球摇向另一条孔道,最终却也无能为力。

钉子一旦被钉死,即使把它拔出来,但却几乎不可能再在其他地方再次把它钉进去,不过,它却可以几乎能够严丝合缝地钉入它第一次所钉出的孔道。对于思想和行为所养成的习惯来说,也是这样。

习惯下的自然反应,是指一个人下意识去做的那些事儿,而不是指那些他刻意想着要怎么去做的事情。比如,有个老兵正在马路边和一个熟人很轻松地聊着天,这个时候,突然听到有人高声喊道:“立正!”老兵就迅速地将双手收回,放于身体两侧。这个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什么才是习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形成着自己的习惯,让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慢慢拥有了“凹槽”。

习惯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但是习惯对于我们的生活,却是必需的,同时也是必然的——谁也不可能摆脱习惯。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完全受控于习惯——我们穿衣、吃饭、言谈、工作、娱乐的方法,都已经养成了习惯。幸亏是这个样子,否则,如果一天之中,我们的每个动作都要经过有意识的关注、思考、决定和控制,那么,我们肯定在临睡之前还都没能穿好衣服。所以,除非我们每天的日常事务都已处于适宜的习惯状态,否则,对于其他一切事情的尝试都只是浪费时间而已——这就好比你还未能掌握音阶的弹奏就想试着去演奏协奏曲一样。

对于孩子而言,习惯是如此重要,但令父母们头疼的是,孩子的这些习惯——尤其是良好的习惯,大多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吗?想想你自己,当你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对于习惯的认识往往是“一穷二白”。要想产生习惯,我们只能像获得体重和身高那样去慢慢培养。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其他更好的途径。

习惯并不是经过一次行为演练就能形成的。比如,如果你要出席一个特殊的场合,为了让自己表现得更好,你急切地要求自己努力地做好或尝试模仿“最优秀的举止”,你就会发现,这个念头最终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要么是因为身处陌生的环境,自己感到不知所措,要么是由于太过兴奋,而导致手忙脚乱,从而把事先的种种打算忘得精光。如果你在孩子要参加某个“派对”之前,告诉他要怎么怎么做,你之后也许就会清楚地发现,最终他会完全忘记你的嘱咐,甚至,在你告诉他该如何做的时候他就没留意你在说些什么。对于某些事情,如果只是让孩子做上一次或是两次,他可能仅仅对这些事情感到一知半解、稀里糊涂。但如果你让他对这些事情养成了习惯,那么,下一次他即便是心不在焉,却也可以把这些事情做得像模像样。

许多父母都认为,在教育的过程中,对于孩子品质的塑造是首要的目标,其实这样的观点现在已是老生常谈。这是因为,在品质塑造的过程中,并没有太多的东西要学,所谓的品质,其实就是习惯的总和——好的或者坏的。谈及好的和坏的习惯,我们很容易想到品德层面的好或坏,我们还容易想到低级庸俗的习惯,但是,这只是整个习惯构成中很小的一部分。优良或者恶劣的习惯,是指那些当前,包括以后,在行为、思想以及品德方面好的或坏的东西。

优秀的习惯,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之一;恶劣的习惯,则正好与之相反。但是,尽管对优良习惯的重要性广大父母都很了解,并且常常教孩子一些表明优良习惯的价值、重要性的格言警句,但孩子们的习惯的养成还是会深深地受具体事件或是环境的影响。现实生活中,对于基础家庭教育来说,孩子习惯的养成,往往并不是最核心的家教内容,而仅仅是一种偶然的、附带的产物。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孩子经历的具体某一件事情可能会让他与事情相关的习惯变好,但同样也可能让习惯变得不好。如果仅仅讨论这种偶然出现的事情对习惯的影响,根据其产生的规律,好的或不好的习惯最终会是一样的多。这种结局相信所有期盼孩子有好前途的爸爸妈妈都不希望看到。因此,我们就要注意了:父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职责,在于培养孩子诸多习惯中好的那一部分——所谓好,也就是说对于他个体和社会有用——比如,以快速而且细致的穿衣习惯取代懒散拖沓的穿衣习惯;以合理的饮食习惯取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以恰当愉悦的言谈习惯取代胡言乱语的言谈习惯;以熟练、高效、勤奋的工作习惯取代错误百出、怠惰慵懒的工作习惯;以坚毅、良好、公正的娱乐习惯取代懒散、蹩脚、取巧的娱乐习惯;以富有逻辑和正义的思维习惯取代反复无常、存有偏见的思维习惯——以许许多多的正确的行为取代成千上万的错误行为。

好父母如何才能帮孩子培养出好习惯?

“我一定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许多爸爸妈妈都曾这样下决心。可在此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好习惯和坏习惯都是怎么养成的。在父母们看来,孩子良好的习惯都是在那些适宜的环境、优秀的榜样以及其他一些不可思议的力量作用下产生出来的;恶劣的习惯则往往被设想为仅仅只是糟糕的环境、下流的榜样的产物。但是,这样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环境、榜样之类的确能够对孩子的习惯养成造成影响,但父母对孩子的针对性训练也必不可少。

习惯的养成依赖于不断地重复,而且也只有不断地重复方能使人真正地养成某种习惯。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按照某种固定的方式不断地重复,你在此之后就会养成习惯——一直用那种方式去做。

比如,教孩子弹钢琴的父母都有这种感觉:如果想让孩子练好一首曲子,就一定要有大量的重复训练。其实这就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在钢琴上按照某一种顺序弹奏音阶的习惯。孩子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一直到他能够在动作一旦开始之后,就可以不假思索、毫不犹豫地根据某种顺序弹完全曲为止,到这个时候,他就已经“获得习惯”了。再比如,如果你想让孩子养成一见到地上掉有纸屑就立马捡起来的习惯,你可以把纸扔到地上,然后让他把它捡起来,随后你再把纸丢在地上,严格地重复这个练习,就好像你是在训练一条小狗去叼回报纸,直到孩子一见到地上的废纸就马上产生条件反射般的动作——捡拾,这时他捡拾纸屑的习惯才算正式养成。

当然,也有些习惯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当孩子下意识地对相关动作进行重复的模仿时,他就会形成习惯。比如,他们会模仿父母的样子获得用自己的餐刀吃饭、用自己的碗碟喝汤,等等诸如此类的习惯。事实上,这种重复性的练习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与之相比,有些重复性的练习则可能需要有意如此,比如某人为了获得游泳、驾车或者划船的习惯,就有意识地对相关动作进行重复性的训练。

通过这些分析得出,父母们完全可以通过对有关内容的恰当安排,让孩子养成某些下意识的习惯。要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玩伴、保姆,特别是他的爸爸妈妈,都将是他不自觉的仿效对象和榜样,以及习惯的塑造者。

在帮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对孩子进行必要的训练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通过训练的方式,才能让孩子获得那些需要自觉养成的习惯。与之相比,如果爸爸妈妈们只是告诉他应该怎么做,那往往就无法让孩子养成此类的习惯。

比如,一对父母希望孩子养成悄悄关门的习惯。他们只是告诉他应该如此,当他重重关门时,也只是再次提醒他下次要轻轻关门,而不是使劲儿关门。最后的结果是,孩子仍然不会轻手轻脚地把门关好。很显然,父母这样做是不够的。因为这个孩子已经形成了重重关门的肌肉记忆,这种情况下,单靠父母的言语刺激是无法将之抵消的。下一次,他也许记得要轻悄悄地关门,但是更大的可能是他做不到这样,因为这是一个习惯的问题,而不是记忆的问题。仅仅某一次你让孩子轻轻地把门关上,这是不够的——这只是与相应的重重关门的那次行为取得平衡而已,而这两次相反的行为恰好互相抵消。恰当的做法是,让他多次练习轻轻关门。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加强他的肌肉记忆,另一方面则可以促使他养成这个习惯。

在塑造习惯的过程中,有一条至关重要的准则需要遵守,即,没有疏忽,没有例外,直到习惯牢牢地养成为止。之所以不能让孩子有一次疏忽和例外是因为,仅仅某一次的疏忽,就可能会让习惯塑造的进程受到挫折,从而使得下一次的疏忽更加容易发生。这种局面的最后结果就是无限期地延迟孩子某一种习惯的最终养成。

在训练孩子养成某种习惯的过程中,产生种种失误是必不可免的。这时,如果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等其他直接教育者不太重视,那么,对于这个习惯的塑造来说,其成功的可能性就已经损失了一半——如果再加上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的疏忽,以此来加强行为的失误性,那么这个习惯的塑造将完全受到破坏。正如威廉·詹姆斯巧妙的阐释:“每一次的疏忽,都好比是将那个小心翼翼才缠上琴弦的小球击落,一次不小心的松懈,其结果并非是许多次的重新缠绕所能挽回的。”训练小狗乞食,如果它在某一次并未乞求的情况下就得到了食物,那么,之前所有的训练将会变得毫无意义。

所以,建议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忽略或忽视哪怕只是某一次的失误,这种坚持要一直保持到孩子的某项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地养成为止。你必须让孩子意识到,如果父母所要求的动作他没有做好,那么他必须而且是需要马上对于相关失误作出纠正。比如,想要训练孩子说“请”,如果某一次,他在没有先说“请”的情况下得到了他所要的东西,那么,这一次的礼貌塑造训练就将宣告失败。

一次次的重复训练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个很轻松的事情。如果你观察仔细点就会发现,孩子们会很自然地偷偷走捷径,抄近道——偷懒的天性与生俱来。如果我们希望通过谆谆教诲让他养成走正路的习惯,那么,我们就必须在那条近道上树起一排栅栏,直到他真正养成走正路的习惯为止。这样的话,即便他万一再一次想抄近道而行,他也将不得不退回去选择走那条正确的道路。一段时间之后,他就会放弃走捷径的尝试。“栅栏”很好用,而生活中我们父母最喜欢用的“栅栏”就是“唠叨”。事实上,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唠叨”正是由于要对某种业已养成的不良的习惯作出纠正而产生的,或者是因为要断断续续地作出某些矫正而引起的,又或者是由于忽略了某些必要的预备性的练习和重复而引发的。

因此,虽然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对于爸爸妈妈来说,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以完成的任务之一,但是,这些努力是完全值得的,而且它所收到的效果要超过我们所付出的努力。因为,这样训练出来的孩子,能把健康阳光、快乐风趣、和蔼怡人的气质,以及他所具有的人见人爱、友好亲切、幸福喜悦等种种好处,都带给家庭、学校、玩伴以及所有其他的伙伴,或者是和他有所接触的人——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如此。

总之,为了要塑造一个良好习惯,父母们就必须要求孩子走上正道,并且一次又一次地重温路上的风景,直到这个习惯变得熟悉、容易、自然为止。另外,通往歧途的大门永远不要为他敞开,哪怕只是小小的一瞬间也不能——直到习惯已经养成为止。

坏习惯是可以消除掉的

爸爸妈妈的教养任务,并不仅仅局限于培养孩子的优良习惯,帮助孩子把身上那些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不良习惯消除也不能抛之脑后。要知道,好的习惯既然可以培养,坏的习惯就同样也能消除。这其实就是帮孩子放弃原来坏的行为习惯,重新建立正确的良好习惯的过程。只不过这一过程较单纯的建立良好习惯更加困难罢了!

从某种角度来说,培养良好习惯和消除坏习惯的方法是类似的。如果我们对前面介绍的有关习惯性质和习惯培养的内容已经有很深的认识,那么,消除不良习惯的方法也就显而易见了:在针对某项不良习惯进行消除的行动开始之后,最好不要让孩子哪怕只是出现一次习惯性的坏行为。因为在去掉坏习惯、培养新的良好习惯的过程中,那些以往习惯做的不良行为就会抵消之前所有的习惯重塑的努力。

比如,如果父母要纠正孩子不按时吃饭的坏习惯,就要在孩子理解自己问题所在的情况下要求他必须按时吃饭。在这方面,父母就不可以允许孩子出现哪怕是一点点的反常——一点儿也不允许。换句话说,要消除不良习惯,就要像拔牙或者剔刺一样,要一下子拔出,而不是一点点地拉扯。

当然,对于个人习惯的养成还有两个问题:首先,即使有些习惯从其他方面来看都是好的——正如一些教育学者所指出,极端的习惯往往存在某种风险——但在某些时刻,或者陷入某种行为定势之中以后,好习惯就会出现坏的反应。如果一个人需要特定的刺激才能产生特定的反应,或者如果他没有得到相应的指示就不能产生行为上的变化,那么,在他的行为习惯还没有消除之前,他要么显得举止不当,要么就会显得手足无措。比如,有些父母教孩子保持整洁,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却也很可能让孩子显得有洁癖,甚至由此延伸出更极端的问题。

除此之外,极端的习惯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缺陷——完美精确的行为动作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僵化。著名演员约瑟夫·杰斐逊曾经提起他饰演里珀·梵·温柯的经历:经过无数次的重复练习,他终于培养出了能够对自己的言行不假思索就能演完整部戏的习惯。此后,他还必须不断地迫使自己专注于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姿势、每一个动作,以免在极端的习惯的制约下,让他的表演变得机械呆板、面无表情,而且还单调乏味。

然而,对正处于成长变化期的孩子来说,这些风险实际上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在通过上述过程培养良好的习惯,或者纠正错误习惯的情况下,他们不太可能会根深蒂固得过于深刻、死板或是过于永久地形成某种习惯。孩子们会有自己的调整和灵活变动。排除了上面两种顾虑,父母完全可以按照我们的建议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纠正。

不过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规划儿童习惯练习时,最好还是不要与先前已经养成的习惯,以及他的个人气质相冲突。这样的话,孩子就不会因为状态产生改变而感到烦恼不安。为此,我将会在下面的“让训练习惯更上一层楼”一节中就这个问题给出若干建议。

孩子最需要的习惯训练项目

针对孩子展开的习惯训练有许多项。这些习惯将涉及孩子的方方面面,而且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这些习惯决定了孩子接下来很长时间,甚至一生的活动是否顺利,是否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也许许多爸爸妈妈已经意识到了应该对孩子的习惯进行训练培养,但具体应该从哪里着手,应该如何形成系统的习惯训练,而不是丢三落四地零散教养,我们还要有一个大体的规划。在这一章接下来的部分里,我将会与爸爸妈妈们一起探讨到底该给孩子进行哪些习惯训练。这些项目主要包括服从、观察、关注、专心等习惯的塑造,并且我还将提供一些具体的训练方案以供参考。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为了培养孩子的服从的习惯,我们可以让他练习听从命令,贯彻命令,执行命令,去做任何要他去做的事情。“解开缠在一起的乱绳子”——培养孩子的耐心、恒心与专注力·为了培养孩子的观察的习惯,我们就要训练他用不同的感官去观察——听、看,以及感觉。

·为了培养孩子关注和专心的习惯,我们就要训练他去专注、专心,直到他能够越来越持久地保持专注和专心的状态为止。

……

这些内容在下面的章节里我们会一一叙述。也许某一小节只是为了某一项习惯训练而作出的提示和计划。但是,其中相关的内容,还是应该让孩子进行不断地重复训练,直到本节所提到的训练项目最终被孩子掌握,或者某一需要培养的习惯最终被养成。另外,这个习惯性的行为还应该时不时地能够重复做出,以此来证明它确实已经被孩子习得。

当然,从我们之前所介绍过的关于习惯的性质和培养方式的内容中,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仅仅通过在习惯塑造的计划中的某些指定的阶段,对某些训练游戏方法做出严格的练习、坚持和遵守,对孩子来说还是不够的——这仅仅是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开始。除此以外,我们还应该在之后的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坚持让孩子把这些习惯保持下去。而且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我们也建议父母们能够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需求,在本书所介绍的训练原则的基础上,再设计一些自己独有的游戏训练方法。这些都是孩子最需要的成长助力!

服从,是孩子最应该养成的基础习惯

爸爸妈妈们给孩子灌输的第一个习惯是什么?是讲究卫生还是认真细致?这些答案都不正确。我们最应该帮孩子首先养成的习惯是“服从”。也许对这种说法许多父母表示不理解,因为现在大家都在强调要给孩子自由。但是有一句名言大家应该都知道: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服从秩序基础之上的。能够准确而且迅速地贯彻教育者的指示,并且能够对自己有一定的自制力,这是对孩子展开恰当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孩子自己纠正自己问题,养成良好习惯,让自己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前提和基础。由此出发,我们就应该能够明白首先帮孩子养成“服从”这种习惯的意义所在了!

事实上,服从的习惯对于孩子而言还有更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教育的艺术,除了伦理意义上的重要性,服从的价值几乎是无法估量的。如果在学龄前阶段对孩子的服从习惯进行过系统的训练,那么,在小学一年级,为了对新生作出预备、解释和说明而导致的许许多多的耽搁就都可以避免,而相应的时间就可以节约出来。这种节约和高效将对今后孩子的整个学习生涯造成良性的影响。

服从,不仅包括品德层面的遵从——人类社会秩序以及那些来自权威的指示和命令——还包括能够那样去做的能力。可事实上,孩子有可能在精神上完全地服从,但是却因为缺乏足够的训练,也就没有能力去执行相关的命令。在多年的教育中我发现,绝大多数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服从的行为,并不是他们故意要那么做,而仅仅只是因为他们对命令缺乏相应的执行意识,或者是因为他们对命令与执行这二者之间的重要关系还没有足够的理解。孩子知道上课不能随便说话吗?知道!但是他们能够管住自己的嘴吗?不能!问题的根源就出在这里。

比如,观察那些刚刚进入小学不久的孩子。当他们听到其他教育者,比如来自老师的命令“起立”“坐下”“看着我”时,孩子们往往会茫然地看着四周,甚至对于某个清晰响亮而且十分简单的命令,也可能表现出手足无措,而且看起来他还没有任何要遵照执行的意思。

到这个年龄段,孩子自然懂得“起立”“坐下”以及“看着我”这些话到底意味着什么,同时也没有产生任何抵触的情绪或者是下意识的违抗的念头,但是他确实没有将“起立”“坐下”“看着我”的指示和他自身的“起立”“坐下”“看着我”的动作联系起来。这些话对他而言,只是合乎文法、能够让他听懂的陈述性的语句,而并非是命令性的语句——或者说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陈述句,而不是一个命令。这种情况下,孩子们也许就需要被要求在他听到命令的同时站起来,然后坐下去,等等。一直到他能够将某个指示和相应的行为联系起来为止。这种训练方式很像我们在通过发出命令的同时,将小狗摆出相应的姿势以教它“躺下”。当在场的其他孩子在对命令和服从行为做出联系的训练时,通过对他们的模仿,他知道了应该怎么去做,并且,假如他的名字出现在命令之前,比如“约翰,站起来”或者“你,站起来”那么,他可以学得更快。

另一种情况是,也许孩子完全能执行命令,但是懒惰、自私、乖僻或者厌恶,等等坏习惯和认识,则会让他不愿意按照指示去做。

经过具体的训练,孩子很容易就会养成兼具意志和能力的服从习惯。事实上,如果服从习惯养成得足够早,并且建立得相当牢固,那么,孩子对某件要求愿意与否并不会成为一个问题。如果孩子总是被要求服从,并且从来未被允许有其他的表现,那么服从习惯就会在他心中变得根深蒂固,甚至在某些特定时刻还会带有相当的强迫性,以至于在任何特殊的场合下所产生的不愿服从的意愿都将产生不了任何效用。教育者的命令将被无条件地、不打折扣地执行。只遵从教育者的引导,而不管自我的感觉怎么样——习惯的力量比其他任何暂时性或偶然性的力量都要强大得多。

因此,在服从习惯训练中,最为重要的事情是,必须通过不间断的以及高强度的要求,让孩子对教育者每一个命令都要做出恰当的执行,而千万不允许有任何的闪失。因为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对于习惯的形成将会是致命的。诸如“这事不能让B去做吗?我还有好多事要做”或者“再等一等,让我把手头的事情先忙完”,此类的借口或对于服从的拖延,即使当时确实是有理由的,但是由于对服从习惯的形成带有破坏性,也不被允许发生。

当然,这里有一点要澄清的是,我们训练孩子的服从不是说要抹杀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事后孩子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但当时必须服从。这是我们训练的另一个原则。养成服从习惯的训练

训练1.引导孩子进行简单的命令反馈

[关键词]

模仿,命令性词语

[目的及注意事项]

培养孩子立即执行他所听到的命令的习惯。

这一训练主要是为多名孩子集体训练设计的。所以在训练前尽量召集一些孩子的小伙伴共同进行。

[训练过程及分析]

首先告诉孩子们:“我想看看你们可不可以在听到我的指示后,马上按照我所说的那样去做那些我要你们去做的事情。”然后给出命令:“起立。”

有些孩子可能会迅速地遵从,有些则可能遵从得稍慢一些,有些则可能犹犹豫豫,环顾四周,看看其他孩子在做些什么,然后终于慢慢地站起来。有些孩子可能对命令根本就置若罔闻,而一味茫然地四处张望,或者是聚精会神地在仔细地观察着别的什么东西,好像他们是置身于命令之外似的。

对于命令的准确服从,如果出现大量的偏差现象,那么就得马上这样说道:“所有的孩子都站起来!”或者,“你们都站起来!”而且对于这样的命令还得作出进一步的补充说明:“当我说‘起立’,我的意思是你们都得站起来,包括约翰、玛丽以及其他所有孩子。”之后再发出命令:“坐下!”

五六遍或者更多遍地重复“起立”“坐下”等命令,直到所有的孩子都能明白自己需要怎么做,并能迅速、安静、不犹犹豫豫、不拖拖沓沓地遵从为止。这种训练当然不是为了教会孩子懂得什么才是“起立”和“坐下”,而是旨在培养孩子立即执行他所明白的命令的习惯。一个孩子知道“禁止喧哗”或者被点名要他“过来”的意思,但是除非他曾经受到过服从的训练,否则他不会总是服从,或是迅速地服从,或是落落大方地服从,而这才是严格训练下的种种练习所要灌输以及将要灌输的服从的理念。通过诸如此类的简单而且微小的开端,可以建立和形成最复杂和有用的习惯。然后给出选择性的命令:“男孩,起立!”“女孩,起立!”“女孩,坐下!”等。

你在完成以上命令的时候,要求他们首先模仿你,并以此作为指导。这是通过模仿来进行训练。之后再要求他们独自完成相关指示。给出命令,但不是由你自己来完成,或者更好的是,吩咐他们闭上眼睛,并在你给出命令以及他们在执行命令的过程中都能保持眼睛的闭合。这是为了避免对其他孩子的模仿。他们还没有训练成功,直到他们能在不看着他们所能模仿的父母还有伙伴的前提下也能迅速做出服从的行为为止。然后给出命令:“举起你们的右手!”同时举起你自己的右手,以告诉孩子们哪只手是右手。如果你是面对他们,那么在你说“举起你们的右手”时,请举起你自己的左手,因为当他们模仿你的时候,孩子们会举起那只与你的手同一方向的手。以同样的方式让他们举起左手,并模仿你的动作。注意那些犹豫不决,动作开始时出错或是举错了手的孩子,然后可以单独对他们进行训练,让他们按照命令举起右手和左手。重复这样的训练,让他们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闭上他们的眼睛。之后再给孩子们发出其他的指示,比如:“朝上面看。朝下面看。”“面向右边。面向左边。”“把两只手放在你的头上。把两只手放在椅子底下。把两只手放在你的身后。”“站起来。用右脚站立。用左脚站立。”“向右转。向左转。坐下来。”“右膝盖跪在地上。左膝盖跪在地上。两只膝盖一起跪在地上。”“拍一次手。拍两次手。拍三次手。”

刚开始的时候,可以以在场的所有孩子作为对象进行训练,让他们模仿你的动作。然后,给出命令,并让他们闭上眼睛完成命令。之后,再对他们进行单个的训练,对于那些不熟悉命令性词语或是完成命令缓慢的孩子进行专门的训练。

[反馈记录]

虽然这是对几个孩子一起进行的集体性训练,但是我们也可以对一个孩子进行单对单的练习。想一想,如果你和自己的孩子单独练习,应该如何做?另外进行这样的集体性训练,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训练2.非重复性的、低声的命令

[关键词]

服从力,专注力

[目的及注意事项]

让孩子能够对声音、命令保持敏锐的注意力,使其不需要受到强迫就能服从指挥。

保持语调与音量,对孩子仔细观察,可以有针对性地单独训练。

[训练过程及分析]

那些不通过许多次重复性的练习,再加上响亮的语调,甚至是吓唬的方式,就不能学会的服从行为,它的价值是很小的。请非常低声地、相当不经意地给出上面“训练1”中的命令。对那些没有完成服从命令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先站在一旁,直到他们可以做到专心致志为止。

此后,尝试重复上述低声命令的练习,直到命令能被孩子迅速、果断完成为止。

这种在听到柔和低声的命令后,立刻做出服从行为的训练是很重要的,命令音量大小要刚好能听到,或者是在谈及或关注其他事情的时候不经意地给出。让孩子对声音保持敏锐的注意力,并且变得习惯起来,就好像是一个护士被训练成对她的病人发出的最轻微的动作保持警觉一样。如果命令是在孩子们在做游戏的时候给出(孩子在任何其他时候听到命令都不会感到不舒服),或是在孩子还在做着别的什么事情的时候发出命令,并打断他的行为,在这些情况下,除非孩子曾经接受过训练,而且还经常受到惩罚,否则很少会乖乖地完成有关的命令。如果孩子正在兴高采烈、热闹万分地玩着玩具的时候,或者是在他们完全沉浸在某种消遣的时候,这时,当他听到爸爸妈妈的呼唤,却还能毫不犹豫地立即做出反应,这对于孩子来说就称得上是一种愉悦的经历,虽然并不常见,但还是完全有可能的。

[反馈记录]

已经习惯于服从大声命令的孩子是否能够很快地适应这种“平常化”的命令?仔细思考,如果孩子不能很快适应,问题出在哪里?服从习惯?还是专注力?

训练3.给孩子简单而精确的命令

[关键词]

服从力,准确性

[目的及注意事项]

帮助孩子锻炼对命令的分析能力和精确理解、完成能力。

这项训练主要针对的是一个孩子,如果家中有不止一个孩子,就需要在命令中加入准确的孩子的名称,以防止孩子不知道命令的针对者,最终影响服从的效率。此外,命令的明确性和简单性很重要。

[训练过程及分析]

准备一组简单而又不同的命令,比如:“约翰,把门关上。”“玛丽,把书给我。”“把这本书给约翰。”“给我端一杯水来。”“关上窗户。”“把椅子靠过来。”等。

对孩子发出第一个命令,然后等待他精确地完成。在孩子彻底做完以后,向孩子提问,他是不是在每个细节上都完全地遵照了指示,或者,他的这次完成命令的行为是不是已经失败。如果已经失败了,是在哪个方面失败的。

孩子对于这项命令应该准确地完成,如果这项命令的意思存在另一种理解的可能,那么,父母就应该对其做出相应的纠正。比如,当命令为“把窗户关上”,如果这个时候事实上有不止一扇窗户开着,而那扇需要被关上的窗户又并非与众不同,那么孩子就应该考虑到底是哪一扇窗户要被关上——应该把那扇风雨可能吹打进来的窗户关上。

如果家中有不止一个孩子,又或者训练是针对一群孩子进行的,那么就要尝试把其他孩子拉进训练。比如,当每一次某位孩子完成某个命令之后,应该让其他的孩子对他指出需要做得更好的地方——“约翰关门时声音太响”“他不是轻轻地把门关上的”“他走向门口的时候发出了太多的响声”“他问了哪一扇门要关上”“他犹犹豫豫,花了太长的时间”,等等。

当每位孩子都依次完成了某一个命令之后,父母就应该给出下一个命令,并开始下一次轮流的训练,但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这样的训练不要太多,以免孩子们可能产生疲乏或是厌烦的情绪。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最好不要每次只进行某个单一命令的训练,也不要让每位孩子依次地完成。因为,尽管前面的每位孩子都能毫无疑问地得到提高,但是实际上,在这个命令被几乎所有孩子都轮流地完成了一次之前,这一次的训练即有可能变得单调乏味。

[反馈记录]

孩子是否能够自己分析失败或者成功的原因呢?如果不能,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进行总结?总结后,又该如何帮孩子改正错误?

训练4.给孩子简单的需要延后执行的命令

[关键词]

服从力,专注力,记忆力

[目的及注意事项]

在锻炼孩子服从能力的同时,对他们的记忆力进行锻炼。

命令应该由简到难给出。本训练适于对几个孩子共同进行。

[训练过程及分析]

准备一组简单的命令,并且告诉孩子们,你将要给他们每人一个命令,但是在你给出命令前,不要让谁去完成哪个命令。

之后,宣布这组命令,并在每个命令之前加上一个孩子的名字,然后在你结束此次讲话时这样说:“现在,去做我告诉你们的事情吧!”

[反馈记录]

孩子是否都能够很好地记住自己该做的事情呢?如果孩子没有很好地完成命令,分析没完成的原因。比如,从给出命令到孩子实际去做的时间间隔太长?还是命令过于复杂?又或者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服从习惯没有达到标准?

训练5.尝试给孩子更为复杂的双重命令

[关键词]

服从力,专注力,记忆力

[目的及注意事项]

训练孩子对复杂命令的服从性。

父母发给孩子的命令应该逐渐由简单变复杂,可以把两个命令合为一个,以后再把三个合为一个。

[训练过程及分析]

整个训练过程与训练3类似。只不过,这次的命令应该是组合式的,开始是两个简单命令组合起来给一个孩子,以后可以扩展为三个。

就像这样:“约翰,把那本书递给我,并把这本书放在课桌上。”多编制一些这种命令,然后像训练3那样运用它们。

[反馈记录]

在进行过训练3后,再进行训练5孩子是够能够适应?如果不适应,表现在哪里?是不服从,还是遗漏了命令的某一部分?

训练6.给孩子一个否定性命令或禁止性命令

[关键词]

服从力,记忆力,专注力,自我控制力

[目的及注意事项]

锻炼孩子面对禁止性命令时的服从及自制能力。

在这种训练中,父母应该打破自己“最好不要说不”的观念,给孩子设定一些禁止性命令。

[训练过程及分析]

首先你要面向孩子,然后告诉他们你即将对他们进行服从性命令的训练。

然后你要给出一个当下很容易实现的禁止性命令。比如“不要东张西望”,并且告诉他们,当你给出命令之后,在任何情况下,即使你又给出了一个相反的命令,他们也不能看来看去,直到你说“时间到了”为止。

当孩子理解了你的要求后,你就要开始这个训练,给出命令,并且站在他们的身后,尝试着运用种种诡计去怂恿他们回过头来看。

比如,你可以一边讲着故事,一边假装对他们做着解说,用以下的方式去说:“杰克和吉尔去爬山,就像这个样子”(跺着脚或制造一些可以听见声响的动作。)“去提一桶水,就像这个样子”(用粉笔在黑板上做着记号,好像是在画着什么。)“杰克从山上摔了下来,就像这个样子”(翻倒一张椅子。)“还摔破了他的花冠,就像这个样子”(重重地扔下一本书或其他什么东西。)等。也可以突然对着某位孩子的耳朵说道:“看这边。”或者兴奋地拍一下另一个孩子的肩膀,等等。

之所以这样训练是因为,在许多爸爸妈妈的眼里,对孩子说“不要”远不如对孩子说“要”效果要好。当然,通常情况下,最好是说“要”,因为“不要”很容易“将观念灌输进孩子们的大脑”,而在此之前,孩子们的脑海中并没有这一类的观念。

比如,有一个经典的例子,有位妈妈撂下孩子时跟他们说了这样一句告别时的禁止性命令:“不要将豆子放在你们的鼻子上!”孩子会遵守这个命令吗?要知道,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可以知道,我们总是下意识地倾向于实现我们脑海中的任何一个观念,无论它是被贴上“要”还是“不要”的标签。虽然我们向孩子强调了不要做某事,但在孩子的思维里,这个“不要”的命令更多时候只对那个本来要禁止的事情起到一个观念强化的作用,并且因此使得这个本要被禁止的行为更加具有强迫性。换句话说就是,让孩子更有好奇心去尝试了。

但是禁止——对诸如此类念头的压制——是一个必须培养的重要的习惯。尽管我们不应该太过于挑逗孩子的好奇心,即孩子不知道,也不意味着事情就不会发生。要知道,绝大多数的法律和法规都是禁令式的——“你不该这样”。所以,不管是为了什么目的,练习对否定性命令的服从还是相当重要的。

[反馈记录]

孩子是否都能够很好地记住自己该做的事情呢?如果孩子没有很好地完成命令,分析没完成的原因。比如,时间间隔太长?还是命令过于复杂?又或者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服从习惯没有达到标准?

训练7.对禁止性命令的延迟锻炼

[关键词]

服从力,自我控制力

[目的及注意事项]

增强孩子面对禁止性命令时的自控能力。

训练时,父母应该逐渐延长禁止性命令的时间,直到孩子能够始终如一地保证对禁止性命令的服从为止。

[训练过程及分析]

告诉孩子们,你准备对他们做进一步的“不要”式的服从命令的练习。之后,给出命令:“不要制造出任何声响,直到我说‘时间到了’。”

允许他们活动他们的头部、手臂和双脚;甚至还允许他们走来走去,当然对于任何一位一点儿也不能服从命令的孩子,是应该取消这项特权的。察觉和倾听最为轻微的响动,并要求他们也这样去做,父母则必须注意任何有意或是无意的打破宁静的声音。五分钟之后告诉孩子们“时间到了”。和孩子们讨论讨论,为了更好地或更易于服从命令,他们可以做些什么,并且重复这个训练。

然后,告诉他们进入某种舒适的状态,这是一种他们可以无限保持下去的状态,因为他们所要保持的不仅仅只是平静,还有静止。告诉他们,比如是在拍照,最轻微的姿势上的摆动、移动或是身体上的颤抖——呼吸和眨眼除外——都会破坏所拍下的照片。然后告诉孩子们:“现在开始保持安静,直到我说‘时间到了’为止。”

两分钟之后,告知孩子们“时间到了”——这是一次相当严格的考验。不过,进一步的训练应该让他们能够对这种状态保持五分钟的时间,或者更长。

[反馈记录]

孩子对延长禁止性命令时间的反应如何?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否正在逐渐延长?如果把这种游戏分散运用到生活中,孩子是否也能够遵从你的命令?

训练8.考察孩子对禁止性命令的服从情况

[关键词]

服从力,自我控制力

[目的及注意事项]

考察孩子对禁止性命令的服从情况,同时强化孩子的自我控制力,锻炼他们对突发事件及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

注意,对孩子的考核和干扰一定要有突然性。

[训练过程及分析]

告诉孩子们,你准备给出“不要说话”的命令,然后,准备尝试以突然而又出其不意的举动促使他们说话或者提问。

训练开始时,告诉孩子,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做到闭口不言。你可以引导他们,让他们都把自己想象成是一个哑巴,没有了说话的能力——就像动物一样不说话。

之后给出命令:“不要讲话!”但是你自己还是要继续说话,比如讲个故事,或是说些孩子们经常会提出问题的事情来。如果这一招还不管用,就可以突然间问某位孩子一个问题,以此试着让他们放松警惕,或是让他们大吃一惊,从而进行训练。

[反馈记录]

孩子是否能够抵抗住干扰?如果没有,该如何进行下一步的训练?

训练9.教孩子保守秘密

[关键词]

服从力,专注力,抑制力

[目的及注意事项]

训练孩子的自我抑制能力。

该训练可以由几个孩子共同完成。也可以在家庭内部完成。比如孩子、孩子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

[训练过程及分析]

训练孩子们保守秘密,首先,向他们解释,要怎样小心才可以做到不“泄露秘密”,以至于为了保守秘密,他们绝对不能告诉别人他们有个秘密。因为,万一他们这样做了,即使不是由他们直接将秘密说出,别人也会有许许多多的办法将秘密从他们口里套出。然而,如果有人知道他们拥有一个秘密,那么,他们对于每一个问题的唯一保险的回答就是:“我没有什么话要说的。”这是通常情况下律师告诉给他的委托人的办法。作出“是”还是“不是”的回答其实是非常糟糕的事情,因为任何一个聪明的提问者,通过对一些最为重要的问题的提问,借助排除的方法,最终还是能够获取那个秘密。

让某个孩子告诉另外一个孩子一个秘密,然后把后者叫来盘问,对他或者采取混合式的提问,或者诱哄他,或者激他一激,运用种种通常用来诈取秘密的方法,就像这样:“你能让我猜上三次么?”“这是秘密,还是那是秘密?”“我知道那是个什么秘密,它就是——”“我根本就不相信你有一个秘密。”“我估计你也不敢把这秘密说出来。”“你根本就不敢把这秘密说出来。”“如果你把那个秘密告诉了我,我可以告诉你其他一些事情。”

对于以上任何一种提问,不变的回答应该是:“我没有什么话要说的。”

在这个游戏里,孩子们应该假装他们既不能听见也不能说话,并且尝试着这么去做——尽管父母竭尽所能想让他们犯错误,并且冷不丁儿地想让他们忘乎所以。

比如,她可能会说:“看着我。”孩子们当然不能听,所以也不能看。“你想让我给你讲个故事么?”这是个特别的刺激,会冷不丁儿地让那些不够警觉的孩子犯错。

[反馈记录]

孩子会在什么样的“引诱”下泄密?

训练10.判断性的命令

[关键词]

服从力,观察力,判断力

[目的及注意事项]

对孩子进行服从习惯的培养并不是要抹杀他们的判断力,本训练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将服从力与判断力结合在一起。

设计提问时,要给孩子留出思考、判断、寻找解决方法的空间。

[训练过程及分析]

父母要准备好一组命令。这些命令在设置上,需要通过对位置、方法或某些事物的种类的省略,使孩子在完成该命令的过程中,需要对某些事情做出判断。就像这样:“约翰,请把窗户关上。”(当那里有好几扇开着的窗户时。)他不能问是哪扇窗户,而是要根据引起那个命令的条件或是原因作出判断,到底哪扇窗户才可能是命令所指的。“玛丽,请给我一支铅笔。”她不能问:“我应该到哪儿去找上一支呢?”或者“到哪儿我才能找到铅笔呢?”而是要根据先前的经验或可能性做出到哪儿去找到铅笔的判断。“哈利,请把我的外套拿给我。”他不能问它在哪儿,而是要到最有可能的地方去寻找,一直到他成功找到为止。

[反馈记录]

孩子能否顺利自己作出判断并解决问题?如果不能,父母需要进行什么程度的提示?

训练11.纯记忆类命令训练

[关键词]

服从力,记忆力

[目的及注意事项]

锻炼孩子服从力的同时,锻炼其记忆力。

在进行训练时,当孩子开始他的任务之前,应该总是让他重复相关的信息,以确认他已经正确地掌握了信息。

[训练过程及分析]

准备好一组取物的命令,包括寻找某个人以及给出某个信息,孩子可能没有必要需要多少理解——诸如此类的命令:“去拿一本书过来,书名是——”“到门卫那儿拿一个铁锤、一个改锥、十个钉子以及五个螺丝钉过来。”“去拿三个信封以及两张信纸过来。”“去拿一段大约一米长的绳子以及半打大头针过来。”

[反馈记录]

孩子是否经常忘记命令的内容而拿错东西、办错事情?当孩子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一训练时,把训练内容改成难度更高的“让孩子传话”。

训练12.给孩子时间性的命令

[关键词]

服从力,记忆力

[目的及注意事项]

许多孩子对于完成当下的命令都很积极,但对于延迟性的、要求在此后某一时间点完成的事情则有可能遗忘。本训练的目的就是纠正这种问题。

在这个游戏中,父母对给孩子的时间点必须清晰,在游戏之初,如果孩子遗忘了完成命令,父母可以适当提示。

[训练过程及分析]

父母要准备一组命令,这组命令应该在某一个时间点被完成,比如说中午十二点。

应该给孩子们指出所要求的时间在时钟上的指针的位置,并且要让他们在没有进一步指示的前提下,在那个时间点准确地完成有关的命令。具体的命令内容,我们可以参照之前那些取物命令或是办事命令。

注意,确保当命令生效后,孩子能够牢牢记住命令的内容,以及那个被指定的时间点,并且当那个正确的时间点到来之时,独立地完成那项命令。

[反馈记录]

当训练进行到多少次以后,孩子才会慢慢在不需要父母提醒的情况下独立完成指令?

训练13.“西蒙说,把拇指竖起来”

[关键词]

服从力,专注力,一心一意

[目的及注意事项]

训练孩子对命令的接收、理解能力,连带锻炼孩子的服从习惯。注意,这是一个西方的传统游戏,可以由两个或者更多的父母同时对一个孩子进行训练。

[训练过程及分析]“西蒙说,把拇指竖起来”这个游戏,同时包含有一个命令与一个禁令。

这个游戏的意思是,当被指定为指挥的人如果仅仅只是说,“把拇指竖起来”或是“把拇指放下去”时,孩子就不一定有所动作。

而只有当指挥的人说“把拇指竖起来”时,孩子的拇指已经放下,那他就应该把拇指竖起来;而当指挥人说“把拇指放下”时,应该把已经竖起的拇指放下。

除了指挥人,其他任何人发出了命令,或者拇指本就已经是命令所说的那个姿势,那么,孩子就应该保持不动。这个游戏,还可以通过具体指定右手或是左手拇指,让它变得更为精确一些。

[反馈记录]

孩子一开始时是否经常把命令弄错?当有“非指挥人”发出命令时,孩子是否会受到干扰?

训练14.给孩子时间更久远一些的命令

[关键词]

服从力,记忆力,对时间的敏感性

[目的及注意事项]

这是对孩子更进一步的时间性服从练习。注意,父母给孩子的时间点和任务必须清晰明确。由于时间较久,如果孩子遗忘了完成命令,父母可以适当提示。

[训练过程及分析]

准备一组第二天要完成的命令,诸如:“约翰,明天早上给我一本你的图画书。”“玛丽,给我一个洋娃娃。”“哈利,给我一片彩色树叶。”等。

[反馈记录]

随着任务完成时间的后延,孩子能否全部顺利完成任务?

训练15.给孩子一组时间性命令

[关键词]

服从力,记忆力

[目的及注意事项]

锻炼孩子对一组时间性命令的记忆和完成能力。注意,同一组命令应该同时传达给孩子。

[训练过程及分析]

父母要准备一组命令,这组命令,要孩子在没有得到进一步指示的情况下,在一天之中的不同的时间点上完成。就像这样:“十点钟的时候,约翰,给我一杯水。”“十点半的时候,玛丽,把我的手套给我。”“十一点钟的时候,哈利,打开窗户,还有路易斯,把门打开。”“十一点三十的时候,弗里德,提醒我去发信。”

[反馈记录]

孩子能否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完成训练中所给出的各项任务?如有遗漏,原因是什么?

训练16.给孩子一个职责

[关键词]

服从力,记忆力,责任感

[目的及注意事项]

要培养服从习惯,父母不仅要从客观上命令孩子遵从指令,而且要培养孩子从内在主观上主动服从的习惯。培养孩子责任感就是一个绝佳的途径。本训练目的就在于此。注意,给孩子的职责任务最好能够引起孩子的兴趣。本训练适合几个孩子组成小集体共同完成。如果家中只有一个孩子,可以让其他成人教育者一起参与进来。

[训练过程及分析]

准备并给出一组要在没有进一步指示的情况下,由孩子每天按时完成的命令——职责。一般来说,这种职责任务的分配非常有利于孩子树立在集体、家庭中的责任感。他会自觉地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并且从主观上产生对集体的服从。比如,你可以对孩子提出这样的要求:“约翰,每天九点之前把椅子摆好。”“玛丽,每天九点之前把花浇好。”“路易斯,每天中午给钟上好发条。”“弗里德,星期一早晨由你打扫灰尘。”等。

所分配的任务,应该包括不愉快的和愉快的,应该让孩子懂得愉快地去接受任务,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应该专心致志,而不要有逃避、抱怨、发牢骚的情绪。要训练孩子服从规定,直到他牢牢地养成乐于接受需要他完成的事情的习惯为止。每个礼拜,任务都要调换,以便每一位孩子都可以轮到一次,从而具体尝试不同的工作,以及尝试愉快或是不愉快的任务。

[反馈记录]

孩子对于分配给他的家庭职责是否遵从?如果不遵从,是否应该改变一下训练内容和提出要求的方式?

“欲扫天下,先扫一屋”的秩序感训练

秩序是人类各种良好习惯中最重要的一个,它将决定一个人的外部形象和行为结果。因为从既美观又实用的角度来看,井井有条和干净整洁是最好不过的。而且,外在的秩序与内在的秩序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思想上乱七八糟、行为上马马虎虎的人,在生活中也肯定是一个不修边幅、邋邋遢遢的人。条理清楚是思想和工作一起得到高评价的要领。

那么一个人的秩序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呢?诸多研究表明,孩提时代是养成良好秩序感的最佳时期。一般情况下,孩子对秩序培养的敏感期是出生后三年左右,其中2~3岁的孩子对秩序的需求表现最为明显!也许这和许多爸爸妈妈的认知是有出入的,因为在他们眼里孩子的本性就是无序的。可事实上,在孩提时代建立的秩序感会对他们的一生都造成深远的影响。

孩子的秩序感是可以通过一系列训练建立的。下面就给父母们介绍一些效果较好的方法。养成秩序感的训练

训练1.整理房间

[关键词]

秩序感,房间,玩具

[目的及注意事项]

培养孩子对凌乱环境的不适应感,使之习惯于有秩序的环境。

[训练过程及分析]

把废纸、文具、玩具散乱地扔在地上,让孩子把它们捡起来,把废纸放进字纸篓,把玩具等放回原先固定的地方。

[反馈记录]

多次类似这样的训练后,孩子是否能够主动进行这些活动?

训练2.把东西放到位

[关键词]

秩序感,散乱物品

[目的及注意事项]

训练孩子在生活中的秩序感。注意,要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让孩子知道各种物品最正确的存放地点,而且这种训练不能进行得过于频繁,以防止给孩子造成负面强化印象。

[训练过程及分析]

父母可以先把房间里的东西弄乱——外衣放在椅子上,帽子放在餐桌上,铁锤放在书桌上,毛巾放在书架上,然后让孩子把每样东西都放到适当的地方。

[反馈记录]

多次类似这样的训练后,孩子是否能够主动进行这些活动?

训练3.布置房间

[关键词]

秩序感,散乱物品

[目的及注意事项]

训练孩子在生活中的秩序感,注意由于物品、家具重量较大,可以由孩子指挥,父母帮助孩子完成整理。

[训练过程及分析]

父母事先弄乱房间里部分家具和其他陈设,比如,把座椅放在墙边,把照片挂歪,扭转桌子,升起窗帘等,然后让孩子重新摆放家具。

[反馈记录]

孩子是否能够在没有父母提示的情况下自己完成整理工作?

训练4.整理文件

[关键词]

秩序感,文件,细心

[目的及注意事项]

锻炼孩子的分类能力以及细心程度。

[训练过程及分析]

父母把大量的报纸、明信片、信封等杂乱无章地散放在桌子上,让孩子分类整理。要求正面朝上,并且方向一致,然后轻轻摇动每一摞文件,直到边角对齐为止。

[反馈记录]

检查孩子的整理情况,如果发现问题,仔细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孩子的细心程度不够还是耐心不够,还是秩序感较差?

训练5.整理书籍

[关键词]

秩序感,书籍

[目的及注意事项]

锻炼孩子的分类能力。

[训练过程及分析]

把一堆大小不同的书混放在一起,让孩子整理图书,把最大的书放在下面,其他较小的书放在上面,依次摆放整齐。

[反馈记录]

孩子整理结果是否正确,如果正确,用时多少?

训练6.布置餐桌

[关键词]

秩序感,动手能力,餐桌

[目的及注意事项]

培养孩子的秩序感、观察能力及动手能力。在训练进行前,可以让孩子先观察父母是如何布置的。

[训练过程及分析]

父母向孩子演示如何布置餐桌,然后让他们布置一个餐桌。

[反馈记录]

孩子布置的结果如何,用时多少?

训练7.整理橱柜

[关键词]

秩序感,动手能力,橱柜

[目的及注意事项]

培养孩子的秩序感、观察能力及动手能力。在训练进行前,让孩子先观察原来橱柜中物品是如何摆放的。

[训练过程及分析]

给孩子展示橱柜或厨房壁橱里有序的货架,然后打乱架子上的物品,让孩子们重新整理——杯子放在一起,大小相同的盘子放在一起,刀子放在一起,叉子放在一起,等等。

[反馈记录]

孩子整理的结果如何,用时多少?

训练8.整理私人物品

[关键词]

秩序感,自食其力

[目的及注意事项]

培养孩子秩序感,锻炼其自食其力的能力。该训练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中进行,注意应对孩子进行长期的类似培训。

[训练过程及分析]

让孩子收拾好自己的随身用品,每次使用后都放回正确的地方。比如,孩子临睡前脱掉的衣服,应该自己折叠好后,放在椅子上,或者挂在挂钩上。每天早晨,可由孩子自己整理书包等学习用具。

[反馈记录]

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东西是一种很好的习惯。经过该项训练,孩子是否能够做到这一点?

修炼孩子的观察力

一般,人们都期待孩子们自己去观察,而无须任何针对性的训练,因为他将看到他所看到的,听到他所听到的;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存在——人们常常由于观察力或者其他原因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实际上,这样说可能会更恰当:人们通常在视觉和听觉方面表现得比较迟钝,既观察不到细节,也很难在大脑里留下印象。

音乐家发现,在音乐会上,大多数普通听众都完全听不出大师和普通演奏者之间的区别,因为他们会完全忽略掉音调之间的细微差异;与之相比,艺术家则更擅长用他们久经训练的眼睛注意到物体的轮廓、颜色、布景和眼睛之间的距离以及能够表现出其他特征的细节。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别是因为,艺术家和普通听众在观察力方面有着巨大差异。这种差异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

我们常常说,孩子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并非书本,而是来自他所处的世界,换句话说应该通过直接观察获得。但是,却很少有父母会去教孩子观察,以为只是把东西呈现在孩子面前就已经足够了。其结果是孩子的学习效率低下,而且浪费时间,浪费资源,浪费机会。事实上,一个人观察力落后的局面,就是从他儿童时代开始的!

我们鼓励孩子以开放的思维去观察世界,训练他用不同的感官去观察世界。通过训练,孩子身上拥有敏锐观察力的习惯一旦形成,他就将迈开学习模糊艺术的第一步——每个人都意识到、而且也知道敏锐观察力的优势和重要性,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努力实践——他们从来不锻炼自己孩子的敏锐观察力。锻炼敏锐观察力的其他要素是专注、集中、联想和记忆,因此,这些习惯也将会依次得到训练。

重视孩子的观察力训练吧!我们有些父母总是习惯于推迟教育孩子如何学习,如何观察,直到他们上学,或者已经入学好多年后——这都是不明智的。观察力及相关的感官训练

训练1.味觉

[关键词]

观察力,鉴别力

[目的及注意事项]

训练孩子的味觉。事先准备好部分道具,注意这些道具不要有太过强烈刺激性的物质。

[训练过程及分析]

准备几杯水,如下:纯净水、盐水、糖水、酸味的水(使用酸橙或柠檬汁)、苦味的水(使用苦瓜的提取物)。

给孩子一根吸管,让他闭上眼睛品尝。或者,把水填充进医用滴管,并且发出命令:“张开嘴,闭上眼睛。”

在孩子的舌头上滴上几滴水后,要求道:“品尝味道。”以此让他弄清楚尝到的是什么。

如果孩子回答正确,我们就要告诉他:“是的,它是……”

然后,父母再用其他水重复相同的步骤。此外,父母还可以用杯子装着稀释的果汁水或糖浆水,比如巧克力、香草醛、草莓、覆盆子、菠萝、橘子、桃子、樱桃、薄荷、冬青油等继续进行相同的训练。每种味道应该小心地给孩子略尝一尝,不要弄得太多,以免肠胃不适。

该训练还可以组织几个孩子共同进行。比如,用一种水给孩子们分别品尝。然后分别问孩子是什么水。

[反馈记录]

孩子能否敏锐地品尝出每一种水吗?如果不能,是哪几类水品尝不出来?找出原因,多进行类似训练。

训练2.嗅觉

[关键词]

观察力,鉴别力

[目的及注意事项]

训练孩子的嗅觉。事先准备好部分道具,注意这些道具不要有太过强烈刺激性的物质。

[训练过程及分析]

集合几名孩子共同进行该项训练。训练前,用鲜花或下列东西装好几个小玻璃瓶,用纸完全包住每个瓶子,不要让人看见瓶子里的东西。东西如下:

康乃馨、紫罗兰、天竺葵,玫瑰花的提取物;鸢尾根、芹菜籽、咖啡豆、鼠尾草;雪松油、柠檬油、丁香油、肉豆蔻油、薄荷油、冬青油、松节油、薰衣草油。

对于年幼的孩子,有必要事先说明这些鲜花、香料、香草的名字,这可能在进行真正的辨别力测试前,需要不断重申,反复说明。

和以前的练习一样,在孩子们中间传递小玻璃瓶,并让他们作出判断。第一天的练习不要超过五种原料。嗅觉容易产生疲劳感,如果在短时间内连续闻超过五种以上的味道,那就很难区分出这些味道之间的不同。同样的,如果孩子感冒了,他也无法发挥出自己的能力。

使用味觉练习中用过的玻璃杯,依次传递到每个孩子手里,允许他们在闭着眼睛时有三次“嗅”的机会,让他们辨别以前瓶中装过什么。

[反馈记录]

孩子能否敏锐分辨出每种香味的种类?如果分辨不出来,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因为孩子不知道某种香味所导致,有没有办法弥补?

训练3.训练孩子用手分辨不同面料

[关键词]

观察力,鉴别力,触觉,信息交流能力

[目的及注意事项]

锻炼孩子视觉、触觉和分辨能力,帮助他们认识学习不同服装面料。

[训练过程及分析]

集合几名孩子共同进行该项训练。训练前,准备不同材质的、手帕大小的方块,布料种类如下:

天鹅绒、毛织物、丝织物、棉布、亚麻布、缎子、锦缎、粗麻布、灯芯绒、硬麻布、毛毡、帆布、粗棉布、软皮革、皮革。

集合孩子围坐在一起后,先拿出半打布块,依次传递给孩子们,同时说:“这是天鹅绒。”“这是毛织物。”“这是丝织物。”等。让孩子们睁开眼睛感觉并且检查布料,然后闭上眼睛感觉并且检查布料。熟知这些布料的种类、特性和手感等。

与孩子们一起讨论不同布料的合理使用方法——哪些适合做夏天的衣服,哪些适合做冬天的衣服;哪些可以做衬衫,哪些可以做衣领,哪些可以做装饰品;哪些可用来做窗帘,哪些可用来做室内装潢,等等。

轮流蒙住每个孩子的眼睛,进行测试,看谁能够毫无差错地分辨出最多的布料来。

[反馈记录]

蒙住眼睛后,孩子最多能够认出几种布料?不能认出的布料是因为手感问题,还是开始记忆不深刻?如果是手感问题,此类训练要加强。

训练4.“瞎子捉迷藏”

[关键词]

观察力,鉴别力,整洁性

[目的及注意事项]

锻炼孩子视觉、触觉和分辨能力。

[训练过程及分析]

集合几名孩子共同进行该项训练。在准备活动之前,让孩子们修剪指甲,洗净双手,如同将要进行外科手术的大夫那样干净。解释一下普通意义上的干净与外科手术般的干净之间的不同,要求大家达到后者的程度。

让孩子们再次回到盥洗室,反复擦洗,直到皮肤被搓得发红,看不到一点有污浊的地方。

当孩子们的双手清洗得非常干净后,让他们仔细观察、认真触摸同伴衣服的布料感。然后轮流蒙住每个孩子的眼睛,以“瞎子捉迷藏”的方式,通过衣服的布料感来找到自己的同伴。

[反馈记录]

类似这种蒙上眼睛靠触觉分辨同伴身份的游戏,孩子一般都喜欢玩。仔细观察,孩子是否都能够正确识别伙伴身份?不能的找出原因。

训练5.感觉材料

[关键词]

观察力,鉴别力

[目的及注意事项]

锻炼孩子触觉和分辨能力。

[训练过程及分析]

事先准备一些材料,如木头、金属、硬橡胶、软橡胶、玻璃、石头、瓷器、熟石膏、砖头、卡板、吸墨纸、软木、稻草、穗带、窗纱、蜡笔、石蜡、肥皂、黏土、锡罐。

首先,引导孩子用手仔细触摸上述的各种材料;随后,让他闭上眼睛,触摸物体,不是通过形状,而是通过感觉物体表面的粗糙度、平滑度、冷度、温度、弹性、塑性、黏性等,来辨认究竟是什么东西。

[反馈记录]

这一训练难度相对较高,需要孩子有敏锐的洞察力,因此不能要求全部都辨认正确。

训练6.重量感知训练

[关键词]

观察力,鉴别力,对重量的感受

[目的及注意事项]

训练孩子对重量的感知能力。

[训练过程及分析]

找一个两边支点上各有一个平衡盘的天平秤,给孩子演示一下,重量相同的东西是如何保持平衡的,而重量不同时,稍重的一边如何下降,稍轻的一边如何上升。

拿两个大小相同但重量不同的盒子,比如两个火柴盒,其中一个装上花草,另一个装上沙子。把两个盒子分别放在一个孩子的左右手中,让他说说哪个盒子重,哪个盒子轻。

当孩子睁开眼睛后,把两个盒子放在天平秤上称一下,核实一下他的判断是否正确。拿两本书或两个包裹进行同样的练习。

拿两副卡片,从其中一副卡片中抽出几张放到另一副卡片中,让两副卡片的重量略微不同,然后让孩子感受何为重量。

[反馈记录]

这一训练难度相对较高,需要孩子有敏锐的洞察力,因此不能要求全部都辨认正确。

训练7.在黑暗中摸索(一)

[关键词]

观察力,机体感受

[目的及注意事项]

训练孩子在黑暗中的感知能力、方向感。

[训练过程及分析]

让孩子坐下来,蒙住他的双眼,给他五个保龄球,让他把保龄球放在桌子上排成一排。

然后让他伸出手来,把右侧的保龄球给你,或者是左侧的,或者是中间的,等等。让他快速地把指定的保龄球拿到手,如果慢慢摸索,或者触摸到其他的球,则算失败。

[反馈记录]

孩子的夜间方向感开始如何?经过训练是否有所改观?

训练8.在黑暗中摸索(二)

[关键词]

观察力,机体感受

[目的及注意事项]

训练孩子在黑暗中的感知能力、方向感。注意,让孩子辨别的物体最好不要有碰伤他的危险性。与上一训练相比,本训练进一步增强孩子在夜间的方向感、辨别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

[训练过程及分析]

在夜间,拿几样东西,比如杯子、瓶子、帽子、书,放在房间里不同的地方——餐桌上、壁炉架上、挂物钉上、书桌上等,在每件东西附近的地板上放置一个保龄球或体操棒。

然后,蒙住孩子的眼睛,让他去取指定的杯子、帽子,或者其他的东西,但不能碰到保龄球。在进行蒙眼测试之前,让孩子熟悉一下全部环境。

[反馈记录]

孩子的夜间方向感开始如何?经过训练是否有所改观?

训练9.感觉纸的存在

[关键词]

观察力,鉴别力

[目的及注意事项]

锻炼孩子的细微感知能力、触觉。本训练难度较高,孩子不能马上完成不要着急。如果不知道手头纸张样品的具体规格,可以根据单位面积重量大小自由编号,比较大小。

[训练过程及分析]

拿几张重量不同的纸张——棉纸和50克、70克、100克等的纸张——让孩子通过手指的触觉来分辨纸张的轻重厚薄。

这种训练是前面重量训练的延伸,难度较高。所以如果失败可以重复进行。

[反馈记录]

孩子对多少磅的纸感知明显?

训练10.“你看见什么了?”

[关键词]

观察力

[目的及注意事项]

本训练目的在于锻炼孩子的视觉能力。既可以孩子与父母进行,也可以几个孩子一起进行。

[训练过程及分析]

这个测试也被称作“看穿把戏”。每个孩子轮流喊出一个自己看到的东西,让另一个孩子去找出这个东西在什么地方。像这样:

第一个孩子:“我看见一个钟表。”

第二个孩子:“它在墙上。”

第一个孩子:“是的。”

第二个孩子:“我看见一个篮子。”

第三个孩子:“它在书桌边。”

第二个孩子:“不对。”

第三个孩子:“在那里,它在餐桌上。”

第二个孩子:“是的。”

第三个孩子:“我看见一个戒指。”等。

[反馈记录]

有些孩子习惯于寻找体积大,摆放位置靠上的物体,有的孩子正好相反。这与他们的观察习惯有关。你的孩子更擅长寻找什么位置的物体?

训练11.寻找与归位训练

[关键词]

观察力

[目的及注意事项]

提高孩子的视觉能力和发现能力。

[训练过程及分析]

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提高发现能力的练习。我们都知道生活中存在很多视而不见、视若无睹的现象,一些老人常常会看不到他们要找的东西,即使要找寻的东西就在他的眼前。

把各种东西“种植”在房间的不同地方——剪刀放在书桌的最上面的抽屉里,球放在壁橱的架子上,颜料盒放在餐桌的篮子里,一本红色的书放在书架的最底层,等等。相应地列出一个清单。确保每样东西都在它预想的地方,确保孩子们知道他们要找寻的是什么东西,但是并不知道每样东西的具体下落,同时要让他们明白一些描述的术语,比如上层、底层、红色,等等。然后,给每个孩子发出命令,让他们找来不同的东西。像这样:“约翰,把书桌最上面的抽屉里的剪刀拿过来。”“玛丽,把壁橱架子上的球拿过来。”等。要注意的是,训练的时候,每次命令都要给出具体的位置,以免有些孩子找借口不去寻找东西。

所有的东西都找出之后,继续发出命令,让孩子们轮流把每样东西都放回去。像这样:“把球放在壁橱的架子上。”等。

当然,把东西放回去的命令是给其他的孩子,而不是那个取回东西的孩子。

[反馈记录]

孩子是否会因为指令不详细而不能找到你指定的东西?

训练12.快速寻找

[关键词]

鉴别力,观察力,速度

[目的及注意事项]

在训练11的基础上,提高孩子的视觉能力和发现能力。

[训练过程及分析]

用一个新准备的包含有不同命令的清单,重复训练11。除了执行命令的孩子,其他人都闭上眼睛,这样的话,他们在第二轮放回东西的练习中就不能依赖记忆力而找到指定的位置。寻找的命令一经发出,闭着眼睛的孩子和父母一起大声数数字,来确定执行命令的孩子花费的时间。像这样,父母说:“约翰,把我的手提包从壁橱上拿回来。”

其他孩子闭上眼睛,和父母一起数起来,“一、二、三、四、五……”当手提包拿过来的时候,父母说:“谢谢!”一听到“谢谢”这个信号,孩子们停止数数,并睁开眼睛。

[反馈记录]

记录一下,孩子每次寻找物品所用的时间。比较这个时间是否能够不断缩短。

训练13.找书

[关键词]

观察力,注意力

[目的及注意事项]

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更高一级的锻炼连带效果是,提高孩子对同类物品分辨检索的能力。

[训练过程及分析]

拿一本书,让孩子们关注书籍的突出特征、颜色、大小、厚度。然后,让孩子转过身去,父母把书插进书架,和其他的书放在一起。

要求孩子用最短的时间把书找出来。父母则大声数数,直到书被找到为止。

如果是多名孩子共同训练,可以重复这个练习,把书放进另一个书架里,或者是不同的区域,让每个孩子轮流找书,看看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把书找到。

[反馈记录]

记录下,孩子每次寻找书籍所用的时间。比较这个时间是否能够不断缩短。

训练14.排列颜色

[关键词]

观察力,鉴别力,整洁性

[目的及注意事项]

本训练目的在于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色彩识别能力。如果遇到孩子不认识或者不熟悉的颜色,父母应该予以指导。

[训练过程及分析]

给孩子丝棉刺绣或绒线刺绣的卷轴、卷筒或小滚筒,上面缠有未混合的各种色调和色度的红色、橘黄色、黄色、蓝色、绿色、紫色的丝线。

各种颜色的名字应该在先前的手动练习阶段已经学会。让孩子的手洗得如外科医生的手一样干净,不要弄脏这些柔和的颜色。

然后,要求孩子把红色挑出来,根据色彩和色度,按照由正常到深、由正常到浅的次序重新排列。

在第一次训练结束后,可以尝试让孩子对橘黄色进行同样的练习,依次类推。

[反馈记录]

孩子对色彩的感知度如何?在色彩辨识方面是否存在知识盲区?

训练15.匹配布料

[关键词]

观察力,鉴别力,整洁性

[目的及注意事项]

锻炼孩子的色彩分辨能力和观赏力。

[训练过程及分析]

准备一大盒不同颜色的零碎布头,确保有两种或更多的色调,但是布料不同,比如,一块薰衣草绵,一块紫色缎带,一块淡紫色的绸缎,等等。给每个孩子一块布料,让他们找到能够匹配的其他布料。

色彩搭配不仅仅是一个观察力问题,它还包括审美能力、色彩分辨能力等一系列能力的集合。

[反馈记录]

本训练中注意不要将孩子的颜色辨别能力和搭配审美能力混为一谈。

训练16.寻找合适的布料

[关键词]

观察力,味觉,判断力

[目的及注意事项]

进一步锻炼孩子的色彩分辨能力和观赏力。

[训练过程及分析]

准备一盒裁缝做衣服时剩下的零碎布头,或者是条纹棉布、密织棉布、衬衫布料以及类似的布料。然后让男孩子们挑选出他们想象中的一套衣服所用的布料,女孩子们也同样从盒子中进行挑选。

然后,男孩子们和女孩子们相互评论每个人的挑选结果,父母做总结发言或者在布料选择和颜色搭配方面提出建议。

父母应该让孩子们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某些颜色更适合于金发的人,而某些颜色则更适合于黑发的人;有些颜色搭配起来显得很精神,而有些颜色搭配在一起后反而看起来不协调。

让颜色协调搭配的能力和在色彩搭配方面的品位,并不只是某几种规律所能涵盖的。简单地说,品位是培养的结果,是建立在审美情趣之上的,是对细微差异的仔细观察,以及对不同组合效果的认真体会。

父母在坚持自己的选择时,应该确信自己是正确的。另一方面,如果可能的话,鼓励孩子们拥有自己最喜爱的颜色,鼓励孩子们在颜色搭配方面表达个人的独特见解。

[反馈记录]

本训练中注意不要将孩子的颜色辨别能力和搭配审美能力混为一谈。

训练17.寻找颜色

[关键词]

观察力

[目的及注意事项]

锻炼孩子在诸多繁杂颜色中寻找某一细微颜色的识别能力。适合两个以上孩子玩。或者有其他父母配合。

[训练过程及分析]

对孩子们说:“告诉我你在房间里看到的所有颜色——或者门外面的——或者,这幅彩色油画里的。”

其中一个孩子可能会这样说:“我看到了红色,你呢?”

下一个孩子,或者父母指出他看到的红色在哪里,直到第一个孩子说:“是的,就是那个!”

继续这种练习,直到那些很细小的模糊的颜色都被看到和被确认。继续学习那些不怎么引人注目的颜色和色度,比如镀金色、棕褐色、肉色。

[反馈记录]

在诸多细微色块中寻找某一种颜色对孩子的观察能力要求很高,所以训练如果出现失误,父母不要过于着急。

训练18.“橱窗”

[关键词]

观察力,注意力,专注力,记忆力

[目的及注意事项]

锻炼孩子的观察力以及瞬间记忆能力。

[训练过程及分析]

在餐桌上放一些杂物,比如一本书、一个玩具娃娃、一块肥皂、一把剪刀、一盒火柴、一条丝带等,小心不要让孩子们看到桌子上的东西。用桌布把东西盖起来,告诉孩子,桌布掀开后,在重新盖住之前,他要尽可能多地把看到的东西记在脑子里。

然后,发出一个提醒注意的命令,说:“现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