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保养你的乳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08:58:58

点击下载

作者:孟建华,杨月敏

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怎样保养你的乳房

怎样保养你的乳房试读:

前言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都希望能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以便懂得如何有效地防病、治病,可以说寻求自身的健康,是人们的共同愿望,为此,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健康快易通系列》,本套丛书共16册,包括《怎样保养你的脑》、《怎样保养你的眼》、《怎样保养你的鼻》、《怎样保养你的甲状腺》、《怎样保养你的心》、《怎样保养你的肺》、《怎样保养你的肝》、《怎样保养你的胆》、《怎样保养你的乳房》、《怎样保养你的胃》、《怎样保养你的肠》、《怎样保养你的肾》、《怎样保养你的子宫》、《怎样保养你的前列腺》、《怎样保养你的颈椎》、《怎样保养你的腰》。

本套丛书均由临床各科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编写,是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结晶。每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基础知识,下篇介绍疾病的病因、症状、检查方法、治疗措施、调养技巧等,于医生不在的情况下,家庭成员能懂得如何观察患者和正确地进行一般性的处理。患者在病情稳定或尚未痊愈时,可以书中介绍的方法作为辅助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手段;若病情严重或不稳定,则须在医生直接指导下综合治疗。另外,书中还介绍了许多保健、预防措施,参照应用,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增进身体健康,帮助您未病先防。

为了增强此套书的可读性、实用性,我们尽量做到文字通俗易懂,方法简便实用,内容充实全面,希望对广大读者保持健康的身体有所帮助。

由于水平所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更正。蔡建荣 孟建华2006年4月

基础知识篇

乳房的形态及位置

乳房的形态可因种族、遗传、年龄、哺乳等因素而差异较大,我国成年女性的乳房一般呈半球型或圆锥型,两侧基本对称,哺乳后有一定程度的下垂或略呈扁平。老年妇女的乳房常萎缩下垂且较松软。乳房的中心部位是乳头,正常乳头两侧对称,表面呈粉红色或棕色,其上有许多小窝,为输乳管开口。乳头周围皮肤色素沉着较深的环形区是乳晕,色泽各异,青春期呈玫瑰红色,妊娠期、哺乳期色素沉着加深,呈深褐色。乳房的皮肤在腺体周围较厚,在乳头、乳晕处较薄,有时可透过皮肤看到皮下浅静脉。

乳房位于两侧胸部胸大肌的前方,其位置与年龄、体型及乳房发育程度有关。

乳房的内部结构

乳房主要由腺体、导管、脂肪组织和纤维组织等构成。其内部结构犹如一棵倒着生长的小树。

乳房腺体由15~20个腺叶组成,每一腺叶分成若干个腺小叶,每一腺小叶又由10~100个腺泡组成。这些腺泡紧密地排列在小乳管周围,腺泡的开口与小乳管相连。多个小乳管汇集成小叶间乳管,多个小叶间乳管再进一步汇集成一根整个腺叶的乳腺导管,又名输乳管。输乳管共15~20根,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汇集于乳晕,开口于乳头,称为输乳孔。输乳管在乳头处较为狭窄,继之膨大为壶腹,称为输乳管窦,有储存乳汁的作用。乳腺导管开口处为复层鳞状上皮细胞,狭窄处为移形上皮,壶腹以下各级导管为双层柱状上皮或单层柱状上皮,终末导管近腺泡处为立方上皮,腺泡内衬立方上皮。

乳头表面覆盖复层鳞状角质上皮,上皮层很薄。乳头由致密的结缔组织及平滑肌组成。平滑肌呈环行或放射状排列,当有机械刺激时,平滑肌收缩,可使乳头勃起,并挤压导管及输乳窦排出其内容物。乳晕部皮肤有毛发和腺体。腺体有汗腺、皮脂腺及乳腺。其皮脂腺又称乳晕腺,较大而表浅,分泌物具有保护皮肤、润滑乳头及婴儿口唇的作用。

乳房内的脂肪组织呈囊状包于乳腺周围,形成一个半球形的整体,这层囊状的脂肪组织称为脂肪囊。脂肪囊的厚薄可因年龄、生育等原因个体差异很大。脂肪组织的多少是决定乳房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乳腺位于皮下浅筋膜的浅层与深层之间。浅筋膜伸向乳腺组织内形成条索状的小叶间隔,一端连于胸肌筋膜,另一端连于皮肤,将乳腺腺体固定在胸部的皮下组织之中。这些起支持作用和固定乳房位置的纤维结缔组织称为乳房悬韧带或Coopers韧带。浅筋膜深层位于乳腺的深面,与胸大肌筋膜浅层之间有疏松组织相连,称乳房后间隙。它可使乳房既相对固定,又能在胸壁上有一定的移动性。有时,部分乳腺腺体可穿过疏松组织而深入到胸大肌浅层,因此,做乳腺癌根治术时,应将胸大肌筋膜及肌肉一并切除。

乳房大部分位于胸大肌表面,其深面外侧位于前锯肌表面,内侧与下部位于腹外斜肌与腹直肌筋膜表面。

除以上结构外,乳房还分布着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对乳腺起到营养作用及维持新陈代谢作用,并具有重要的外科学意义。

乳房的动脉

乳房的动脉供应主要来自:腋动脉的分支、胸廓内动脉的肋间分支及降主动脉的肋间血管分支。

乳房的静脉

乳房的静脉回流分深、浅两组:浅静脉分布在乳房皮下,多汇集到内乳静脉及颈前静脉;深静脉分别注入胸廓内静脉、肋间静脉及腋静脉各属支,然后汇入无名静脉、奇静脉、半奇静脉、腋静脉等。当发生乳腺癌血行转移时,进入血行的癌细胞或癌栓可通过以上途径进入上腔静脉,发生肺或其他部位的转移;也可经肋间静脉进入脊椎静脉丛,发生骨骼或中枢神经系统的转移。

乳房的淋巴引流

乳房的淋巴引流主要有以下途径:腋窝淋巴结、内乳淋巴结、锁骨下/上淋巴结、腹壁淋巴管及两乳皮下淋巴网的交通。其中,最重要的是腋窝淋巴结和内乳淋巴结,它们是乳腺癌淋巴转移的第一站。

乳房的神经

乳房的神经由第2~6肋间神经皮肤侧支及颈丛3~4支支配。除感觉神经外,尚有交感神经纤维随血管走行分布于乳头、乳晕和乳腺组织。乳头、乳晕处的神经末梢丰富,感觉敏锐,发生乳头皲裂时,疼痛剧烈。此外,在行乳腺癌根治术时,还需涉及臂丛神经、胸背神经及胸长神经的解剖。

乳房的发育经历哪几个不同的时期

自出生后,乳房的发育经历幼儿期、青春期、性成熟期、妊娠期、哺乳期以及绝经期等不同时期。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变化中,机体内分泌激素水平差异很大,受其影响,乳房的发育和生理功能也各具特色。

幼儿期中,在新生儿期,由于母体的雌性激素可通过胎盘进入婴儿体内,引起乳腺组织增生,故约有60%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天,出现乳头下1~2厘米大小的硬结,并有少量乳汁样物质分泌,随着母体激素的逐渐代谢,这种现象可在出生后1~3周自行消失。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切勿用手挤压乳头,以免造成感染。

在婴幼儿期,乳腺基本上处于“静止”状态,腺体呈退行性变,男性较女性更为完全。

自青春期开始,受各种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女性乳房进入了一生中生理发育和功能活动最活跃的时期,直至绝经期。

在经历了青春期之后,乳腺的组织结构已趋完善,进入了性成熟期乳腺。在每一个月经周期中,随着卵巢内分泌激素的周期性变化,乳腺组织也发生着周而复始的增生与复旧的变化。

妊娠期与哺乳期是育龄妇女的特殊生理时期,自绝经期开始,卵巢内分泌激素逐渐减少,乳房的生理活动日趋减弱。

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

雌激素主要由卵巢的卵泡分泌,肾上腺和睾丸也可分泌少量雌激素,妊娠中后期的雌激素则主要来源于胎盘的绒毛膜上皮。雌激素中生理活性最强的是雌二醇。在青春发育期,卵巢的卵泡成熟,开始分泌大量的雌激素,雌激素可促进乳腺导管的上皮增生,乳管及小叶周围结缔组织发育,使乳管延长并分枝。雌激素对乳腺小叶的形成及乳腺成熟,不能单独发挥作用,必须有完整的垂体功能系统的控制。雌激素可刺激垂体前叶合成与释放催乳素,从而促进乳腺的发育;而大剂量的雌激素又可竞争催乳素受体,从而抑制催乳素的泌乳作用。

在妊娠期,雌激素在其他激素如黄体素等的协同作用下,还可促进腺泡的发育及乳汁的生成。

外源性的雌激素可使去卵巢动物的乳腺组织增生,其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雌激素还可使乳腺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孕激素对乳腺的影响

孕激素又称黄体素,主要由卵巢黄体分泌,妊娠期由胎盘分泌。孕激素中最具生理活性的是孕酮,其主要作用为促进乳腺小叶及腺泡的发育,在雌激素刺激乳腺导管发育的基础上,使乳腺得到充分发育。大剂量的孕激素抑制催乳素的泌乳作用。孕激素对乳腺发育的影响,不仅要有雌激素的协同作用,而且也必须有完整的垂体功能系统。孕激素可能是通过刺激垂体分泌催乳素,也可能是通过提高乳腺上皮细胞对催乳素的反应性而与其共同完成对乳腺的发育作用。

催乳素对乳腺的影响

催乳素是由垂体前叶嗜酸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其主要作用为促进乳腺发育生长,发动和维持泌乳。在青春发育期,催乳素在雌激素、孕激素及其他激素的共同作用下,能促使乳腺发育;在妊娠期可使乳腺得到充分发育,使乳腺小叶终末导管发展成为小腺泡,为哺乳做好准备。妊娠期大量的雌激素、孕激素抑制了催乳素的泌乳作用;分娩后,雌激素、孕激素水平迅速下降,解除了对催乳素的抑制作用,同时催乳素的分泌也大量增加,乳腺开始泌乳。此后,随着规律地哺乳的建立,婴儿不断地吸吮乳头而产生反射,刺激垂体前叶分泌催乳素,从而使泌乳可维持数月至数年。催乳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催乳素抑制因子与催乳素释放因子及其他激素的调节。左旋多巴及溴隐亭等药物可抑制催乳素的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5-羟色胺及某些药物(如利血平、氯丙嗪)等可促进催乳素的分泌;小剂量的雌激素、孕激素可促进垂体分泌催乳素,而大剂量的雌激素、孕激素则可抑制催乳素的分泌。

对乳腺起间接作用的激素有哪些

◎卵泡刺激素:由垂体前叶分泌。主要作用为刺激卵巢分泌雌激素,从而对乳腺的发育及生理功能的调节起间接作用。

◎促黄体生成素:由垂体前叶分泌。主要作用为刺激产生黄体素,从而对乳腺的发育及生理功能的调节起间接作用。

◎催产素:由垂体后叶分泌。在哺乳期有促进乳汁排出的作用。

◎雄激素:在女性由肾上腺皮质分泌而来。小量时可促进乳腺的发育;而大量时则可起抑制作用。

◎其他激素:如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及胰岛素等,这些激素对乳腺的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起间接作用。

女孩乳房什么时候开始发育

乳房位于前胸,是哺育子女的器官。青春期以前,男孩与女孩的乳房在外观上没有区别。自7~8岁开始,女孩身体各系统逐渐发育。约2年后,在卵巢激素、垂体激素和胰岛素的共同作用下,乳房开始发育。乳房发育的年龄也有个体差异,平均为10.8~11.4岁。如果超过16岁乳房仍未发育,应警惕是否性发育迟缓或卵巢发育不良。

乳房发育是否表示性成熟

性的成熟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即从性变化开始,渐渐发展到成熟阶段,这个阶段可以长达3~5年,整个阶段称青春发动期。青春期到来的早迟,不同的种族有很大的差异,一般白种人较早,多开始在9~12岁,我国一般在12~15岁,黑种人则还要迟1~2年。南方人比北方人性成熟又要略早些。

近些年来,随着饮食结构、营养条件的改善,我国年轻一代身高有所增加,发育也有所提前,但一般在乳房发育成熟时,尚有1/3少女还无月经,因此乳房发育并不能作为性成熟的标志,而只有月经的初潮才是性器官和乳房完全成熟的标志。

青春期乳房的变化

青春期是指男女性器官发育成熟的时期。女孩的青春期一般开始于13~15岁,也可能更早或更晚些。近年来,女孩的发育特别是大城市女孩的发育有提早的趋势,有些自9~10岁即已开始,这可能与营养状况的改善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有关。女孩的性发育从乳腺的发育开始,一般2~3年后,月经初潮来临。月经的来潮是女子性器官和乳腺发育进入成熟期的标志。但月经初潮后,大多数女孩的乳腺仍会继续发育1~2年,直至发育到成年人的成熟的乳房形状。女性乳房从开始发育到成熟,一般要经历4~6年的时间。乳房发育的早晚、快慢,发育过程的长短以及发育的程度,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

乳房的发育大致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10岁以前,还没有进入青春期,处于静止状态,女孩的乳房是扁平的,只有乳头稍稍突起,男女乳房无任何差异。

10~11岁,乳房开始隆起,出现乳晕。

12~13岁,整个乳房的腺体、乳晕进一步发育,乳房开始隆起、增大,乳头和乳晕也相继增大,颜色加深。

13~14岁,乳晕区的腺体进一步发育,在膨隆的乳房上突出,乳房明显地高出胸部。

15~16岁,乳头大而突出,乳房成熟,继续增大则呈半球形。线条丰满清晰,乳晕略显。这时的乳房,为女性的身体美增添了光彩。

青春期的乳房外观为什么变化大

在青春期,女孩身体内的激素水平正悄悄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般认为,青春发育的开始,是由于下丘脑分泌促性腺素释放激素增加,激活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活动,继之,垂体分泌大量的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使卵巢类固醇激素分泌增加。在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以及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雄激素等激素的共同作用下,乳腺开始生长,主要表现为乳腺导管延伸,管腔稍加宽,管周间质增多而疏松,血管丰富。与此同时,身体脂肪的分布发生改变,出现腋毛和阴毛,身高迅速增加。当卵巢内膜细胞能分泌足够量的雌激素时,则引起子宫内膜增生,导致月经来潮。此后,随着雌、孕激素的分泌进一步增多,小导管末端的基底细胞增生,形成腺泡芽,管腔逐渐形成,最终形成在发育过程中,有些女孩的乳房会有膨胀感,有的甚至感到疼痛或触痛,这是正常现象。另外,由于这一时期的乳腺组织对激素的敏感程度是不均匀的,所以乳房不同部位的腺体发育可能也是不均衡的,有的局部可出现小结节,随着乳腺的进一步发育,这些小结节会自然消失。

青春期男孩的乳腺是否发育

青春期男孩的乳腺也要发育,只是发育较女孩晚一些,而且发育程度低,不形成小叶,发育时限也较女孩为短。表现为乳房稍有增大,乳晕直径增加。60%~70%的男孩此时于乳头下可触及小硬结,质韧,伴有轻度触痛,一般在1~2年内可消失。如仍未消失甚至进一步增大,则考虑为男性乳腺异常发育,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检查、治疗。

月经周期对乳房有什么影响

乳腺是雌性激素的靶器官,因此,在月经周期过程中,乳腺腺体组织随月经周期不同阶段不同激素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期,受卵泡雌激素的影响,卵泡逐渐成熟,雌激素的水平逐渐升高,乳腺出现增殖样的变化,表现为乳腺导管伸展,上皮增生,腺泡变大,腺管管腔扩大,管周组织水肿,血管增多,组织充血。排卵以后,孕激素水平升高,同时,催乳素也增加。到月经来潮前3~4天,小叶内导管上皮细胞肥大,叶间和末梢导管内分泌物也增多。因此,月经前可感到乳房部位不适、发胀,乳房变大,紧张而坚实,甚至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触痛,且有块物触及。月经来潮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迅速降低,雌激素对乳腺的刺激减弱,乳腺出现了复旧的变化,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分泌减少,细胞萎缩、脱落,水肿消退,乳腺小叶及腺泡的体积缩小。这时,乳房变小变软,疼痛和触痛消失,块物也缩小或消失。

数日后,随着下一个月经周期的开始,乳腺又进入了增殖期的变化。月经周期的无数次重复,使乳腺总是处于这种增殖与复旧、再增殖再复旧的周期性变化之中。

乳房的生理功能

◎哺乳:哺乳是乳房最基本的生理功能。乳房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哺育后代的器官,乳腺的发育、成熟,均是为哺乳活动作准备。在产后大量激素的作用及婴儿的吸吮刺激下,乳房开始规律地产生并排出乳汁,供婴儿成长发育之需。

◎第二性征:一般来讲,乳房在月经初潮之前2~3年即已开始发育,也就是说在10岁左右就已经开始生长,是最早出现的第二性征,是女孩青春期开始的标志。拥有一对丰满、对称而外形漂亮的乳房也是女子健美的标志。

◎参与性活动:在性活动中,乳房是女性除生殖器以外最敏感的器官。在触摸、爱抚、亲吻等性刺激时,乳房的反应可表现为:乳头勃起,乳房表面静脉充血,乳房胀满、增大等。随着性刺激的加大,这种反应也会加强,至性高潮来临时,这些变化达到顶点,消退期则逐渐恢复正常。因此,可以说乳房在整个性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乳房小些会影响结婚生育吗

由于乳房的形态、体积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女性乳房的发育还受年龄及各种不同生理时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乳房的大小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来讲,育龄妇女中,身材胖一些的女性,由于脂肪组织较多,乳房也会大一些;而身材单薄的女性,则脂肪组织较少,乳房会比较小。这种情况下的小乳房,可能是由于体质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等因素造成的,均属正常范围之内,一般不会影响今后的结婚、生育以及哺乳。对其中的营养不良因素造成的乳房较小者,应有意识地增加营养,加强锻炼,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也会使乳房更健美。

除了以上由于生理性变异引起的乳房较小者外,还有由于病理性因素造成的小乳症,常常表现为乳房明显小于正常,甚至如同小儿或男子的乳房,这种情况会对结婚、生育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在医师指导下接受相应的治疗。如由于性腺发育不全或下丘脑-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等内分泌因素引起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接受激素治疗。由于先天因素造成的胚胎时期乳腺始基停止发育,或由于感染、外伤等后天因素造成乳房损伤而致使乳腺发育不良或不发育者,则可行隆乳术。

总之,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小乳症,都不要自卑、忧虑或烦恼,要积极寻找原因,在医师的指导下,寻找对策,使自己能享有正常的婚姻生活。

怀孕后乳房会发生哪些变化

在妊娠期乳房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孕妇自己会发现乳晕区域扩大,色素沉着增加;乳头由粉红色变为黑褐色,或原为褐色者,色素增加,颜色加深而变为黑色;乳晕处的皮脂腺肥大而隆起,好像一个个小丘疹或形成许多圆形结节状突起,这就是蒙哥马利腺,或称蒙氏结节(蒙氏小体)。它们分泌一种可以润滑和保护乳头的物质。

乳房和乳头增大,是妊娠后第二个可以见到的明显变化。乳头受刺激时也极易勃起。孕妇自己感到乳房肿胀不适或发生胀痛、触痛或触到结节组织。有的孕妇乳房可出现皮纹,与腹部皮肤的妊娠纹相似,有的可在乳房表面的皮下,看到纤细或稍有扩张的静脉血管。妊娠期乳房这一系统的组织学变化,与妊娠后体内内分泌激素的变化有关。妊娠早期为维持孕卵的发育,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甲状腺素和垂体后叶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胎盘发育成熟后,其本身也可分泌多种甾体激素。在雌激素、孕激素和胰岛素的协同作用下,乳腺管增长迅速,并促使乳腺腺泡的进一步发育和成熟;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这一迅速发育过程也有一定的影响;胎盘的泌乳素使乳腺增生发育更为迅速。

在妊娠16周后,有些孕妇的乳房可挤出少量黄色稀薄液体为初乳,与相应的组织学变化有关。孕4~12周,乳腺管远侧端呈芽状突出及上皮增生,形成腺体,至妊娠末期则有大量新生的乳腺管及腺泡形成。孕16周末,乳腺小叶就明显增大,腺泡数量增多并增大,腺腔较孕前扩张,并含少量分泌物。妊娠中期腺泡的上皮细胞为矮柱状,细胞内含多量脂肪。孕28~36周,腺体进一步扩张,上皮细胞变为扁平,含空泡,成为乳汁分泌前的腺泡上皮,为乳汁的分泌做好充分准备。孕期性激素抑制泌乳素的分泌活动,使乳汁不能大量分泌。

哺乳期乳房会有哪些变化

胎儿娩出后,乳腺呈现哺乳期变化。在产后的2~3天内,产妇的乳房在垂体分泌的大量的催乳素的作用下,会出现迅速胀大而坚实,产妇会感觉胀痛难耐。在轻轻用手按摩或经过婴儿的吸吮后,可分泌出“初乳”。此后,随着规律哺乳的建立,“初乳”变成“成乳”,产妇的乳房会规律地充盈、排空,再充盈、再排空。乳房虽因哺乳而变大了许多,但只要注意哺乳期卫生及保健,避免发生感染等问题,一般不会感觉乳房疼痛不适,只是在喂奶之前会感觉乳房发胀,有时乳汁会自行溢出,喂奶之后随着乳房的排空,胀感消失。

在断乳数日后,乳腺进入复旧期变化,腺泡破裂,细胞崩解,细胞内分泌颗粒消失,扩大的导管变小或残存,间质增多,可见散在崩解的上皮细胞、吞噬细胞及间质内圆形细胞浸润。

历时3~6个月,乳腺方可恢复至非妊娠时的状态。由于上皮细胞崩解吸收后,结缔组织的增生不能完全补充哺乳期被吸收的间质,造成哺乳后乳腺不似未哺乳时那样坚挺,常呈悬垂状。若乳腺复旧不完全或不规则,可出现哺乳期乳腺增生或导管扩张等病变。

乳房是怎样产生乳汁的

乳汁的合成在腺细胞内进行,这些细胞是高度分化的分泌型细胞。终末导管的上皮细胞在泌乳素的刺激下呈分泌活动,非常活跃,并向腺泡和细小乳导管分泌乳汁。在泌乳前,细胞变形,摄入水分增加,细胞中含有乳汁合成过程中所必需的中间产物和辅助因子,使细胞的氧化能力明显增加,代谢率增快,线粒体增生,有利于使血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脂肪酸合成乳汁中的蛋白质、糖类和脂肪。钠、钾、氯、镁、钙和磷也通过腺细胞分泌而进入乳汁。乳汁的渗透压与血浆相同,但乳汁的离子浓度低而乳糖浓度高。

乳汁的产生是泌乳素与泌乳反射共同作用的结果。

泌乳素由位于颅底的脑下垂体产生。此激素被吸收入血液循环,运送至乳腺,刺激乳腺分泌乳汁。泌乳素的分泌需要婴儿吸吮乳头。吸吮刺激乳头的神经末梢,并将刺激的信息传递到脑下垂体前叶,使之产生泌乳素。从刺激乳头到产生泌乳素的过程,称为泌乳反射。由此可见,让婴儿吸吮乳头,乳房才开始泌乳,吸吮开始越早,泌乳开始也越早。吸吮越频,产生的乳汁也越多。不仅在白天吸吮的次数应达到6次,夜间也应让婴儿吸吮。

婴儿要得到足够的乳汁还要有泌乳反射的形成。婴儿吸吮时刺激乳头神经末梢,信息传到垂体后叶,产生催产素。催产素经血液输送至乳房,促使乳腺周转的肌细胞收缩,使乳汁通过腺管流出。如果人们注意的话,在哺乳过程中,乳房内有挤压感,随之乳汁由每个乳导管直线流出,这时排出的乳量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

乳房的大小会影响奶量吗

在乳腺发育过程中需要许多激素的参与,在适宜的激素环境中,乳腺导管上皮大量分支,末梢小管生芽形成腺泡并出现腺上皮,这样就可以增加乳汁产生所需要的功能性乳腺小叶的表面面积。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适量的脂肪组织沉积,为乳腺管增生形成所需的疏松基质。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单凭乳房大小来估量乳汁量的分泌,而主要应看乳腺腺体的发育状况。有的乳房虽然很大,但是由于激素的不平稳有过多的脂肪沉积,乳房外观虽大,但脂肪无泌乳作用,不一定能产生很多的乳汁。

影响泌乳的因素

影响泌乳和泌乳反射的因素很多,乳汁的产生,除了与局部解剖有关外,生理的改变也很重要。在生理方面,需要营养物质,局部血液循环及代谢率的增加,也需要各种激素的协同作用。在乳汁的产生过程中,泌乳素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泌乳素的产生,与婴儿的吸吮作用密切相关。婴儿吸吮刺激乳头部位的感觉神经末梢,将这种信息传至垂体内分泌中枢,反射性地使泌乳素分泌增加并释放入血液循环并输送至乳腺腺泡上皮,在多种激素巧妙的作用下,使乳汁分泌。

如果以上任何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影响乳汁的分泌。例如产妇分娩后母婴分室管理,不能随需喂养婴儿,没有婴儿频繁的吸吮刺激,泌乳素的分泌就会大大减少,乳汁的分泌也会减少。让婴儿频频吸吮是保证足够乳汁的最重要因素。母亲精神情绪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哺乳期间乳母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况,充足的睡眠,均衡合理的营养,并预防疾病的发生,特别要防止腹泻、产褥期发热等。这样,母亲就会有足够的乳汁哺喂自己的婴儿,使婴儿得到天然的、最好的营养品。

妊娠期乳房需做哪些准备

在女性的妊娠期,乳房会发生一些生理变化,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大,其变化愈加明显,从外观上看出现乳房体积增大,皮下浅静脉曲张,乳晕色素逐渐加深且范围加大,乳晕区出现米粒大至绿豆大的皮肤小结节,乳头变硬、增大、凸出、挺立,可出现初乳等。这些变化都是正常的,是为了产后哺乳人体自身所做的准备。“妈妈”应该做的是,增加营养,保证将来哺乳时乳汁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天天用温水清洁乳头乳晕部,保证乳房部不发生感染,将来使乳汁能干干净净、源源不断地输送出来;临产时轻轻按摩乳房部,使初乳能顺利地排出,及时给小宝宝吃。

孕期乳房的护理

怀孕后,乳房逐渐发育长大,准妈妈就应该把紧身的上衣及胸罩收藏起来,以免由于压迫乳房而妨碍乳腺的正常发育,从而影响孩子的哺育。应选择柔软吸汗的,最好是全棉质地的内衣。应佩戴合适的乳罩,防止乳房下垂,当乳房扩展到腋窝时,最好使用较大的乳罩,以便容纳整个乳房。

怀孕5~6个月后,经常用肥皂和温水擦洗乳头,使乳头表皮增生变厚、富于弹性。擦洗后在乳头和乳晕上涂一层油脂,以防皲裂。如此增加婴儿吸吮时的耐受性,减少产后哺乳时乳头破裂的发生。

若乳头内陷,应试法纠正。擦洗干净后,可做乳头伸展练习。具体方法是:先将两拇指平行地放在乳头两侧,慢慢地由乳头向两侧外方拉开,牵拉乳晕皮肤及皮下组织,使乳头向外突出,重复多次;随后将两手拇指分别放在乳头上下两侧,由乳头向上纵形拉开,并重复多次。此练习每日多次,每次5分钟。数月后就可见到成效。

怀孕后期每天进行2次乳房按摩,以促进乳房的发育。按摩的方法是:孕妇取坐位,用双手手掌在乳房周围轻轻按摩1~3分钟,然后用五个手指轻轻抓揉乳房10~20次。

产后乳房护理

哺乳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点:

◎产后要早吸吮:分娩后30分钟,母婴裸体皮肤接触并让婴儿吸吮30分钟以上。早吸吮有利于早分泌乳汁、多分泌乳汁,也有利于乳房的健康和子宫的收缩。大多数妇女在产后第2天就可从乳头挤出少许乳汁,叫做初乳,以后由于哺乳的关系,乳汁的分泌量日见增多。

◎选择正确的喂奶方式:一般常用坐式、侧卧式、环抱式等。正确的喂奶姿势有利于防止乳头疾病的发生。根据婴儿需要随时哺乳。每次喂奶后应将乳汁排空。

◎哺乳时不要让孩子过度牵拉乳头,每次哺乳后,用手轻轻托起乳房按摩10分钟。

◎每日至少用温水洗浴乳房2次,这样不仅有利于乳房的清洁卫生,而且能增加悬韧带的弹性,从而防止乳房下垂。

◎乳罩选戴松紧合适,以发挥最佳提托效果。

◎哺乳期不要过长。孩子满10个月,即应断奶。

◎注意婴儿口腔卫生,如有乳头破损,要停止喂奶并及时治疗。

◎哺乳期妇女应注意休息,保持精神愉快,增强全身抵抗力,减少乳腺炎的发生。一旦发现乳腺炎要及时去医院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坚持做俯卧撑等扩胸运动,促使胸肌发达有力,增强对乳房的支撑作用。

哺乳期的乳房护理

乳头应该保持清洁和干燥,但最好不要用肥皂水或酒精清洗乳头,因为这样会使乳头表面的天然润滑物被洗掉,而导致乳头干裂。

在哺乳期应该根据乳房的大小调换乳罩的大小和乳罩形状,并保持吊带有一定拉力,将乳房向上托起,以保证血液循环通畅以及避免乳汁潴留淤滞,防止日后乳房下垂。最好使用纯棉质地的乳罩,可以穿着在胸前有开口的喂奶衫是比较方便的。产后要注意乳房的护理保健,预防急性乳腺炎的发生。

如果乳房上有硬结或局部红肿,甚至伴发热,可能有急性乳腺炎,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喂奶前后要注意进行乳房护理,特别是第1次哺乳前,用清洁的植物油涂在乳头上,使乳头的痂垢变软,再用清水将乳房洗净。每次喂奶前,都要洗净双手。可用4%硼酸水擦洗乳房、乳头及乳晕,洗去乳房与衣服可能污染的细菌。喂奶后也要进行清洗,以防小儿鼻咽传播的细菌,若无硼酸也可用温水清洗。

为防止乳头、乳房疾病,乳头应保持清洁,如发生乳头裂伤,应暂停直接喂奶,可将乳汁挤出或吸出消毒后再喂给小儿,并将鱼肝油软膏或蓖麻油铋剂涂于乳头上,防止感染,促使痊愈。如果乳汁排出不畅或每次喂哺时未将乳汁吸净,造成乳汁淤积于乳房,可致乳核的发生(即乳房肿胀有小硬块),会有胀痛感。刚出现就应及早用清洁的热毛巾湿敷及轻轻按摩,使其软化,让小儿频繁用力地吸吮或人工吸空,以防止乳腺炎。

喂养孩子时姿势要正确,最好不要让小儿含乳头(或橡皮乳头)睡觉,以免乳头因较长时间浸渍导致破损或乳腺口堵塞,使婴儿鼻咽部的细菌很容易传播给乳头,不仅可导致乳腺炎的发生,而且对小儿也不利,也是造成婴儿呕吐甚至诱发窒息的原因之一。

在乳胀早期要做到早吸吮、勤吸吮。如乳头凹陷,新生儿无法吸吮,或未成熟儿吸吮无力,可湿热敷乳房后按摩挤出乳汁或用吸奶器吸出乳汁,也可用中药散结通乳,否则乳汁淤积,易形成硬结导致急性乳腺炎。

有些妇女在生育前曾经做过隆乳手术,或因乳腺疾病做过乳腺的手术,那么在分娩前应该请医生看一看是否影响哺乳,如果影响哺乳,或产后不适宜哺乳,产后应立即用药物回奶,避免由乳房充盈造成的痛苦。

哺乳会影响乳房的外形吗

哺乳后,乳腺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萎缩、退化,因此您会发现,乳房比起以前看起来可能有些松软、下垂。这是因为哺乳后,结缔组织的增生不能完全补充哺乳期被吸收的间质,造成哺乳后的乳房不似未哺乳时那样坚挺,常呈悬垂状。为了防止乳房萎缩,应注意在哺乳期坚持佩戴柔软而合体的乳罩,以托起乳房;哺乳时间不要过长,使乳腺适时复原;进行力所能及的身体锻炼,使胸部肌肉发达,乳房得以支撑。

此外,还要避免因过多地用某一侧乳房喂奶,而造成在断乳后两侧乳房的不对称现象。

哺乳期乳房保健应特别注意些什么

◎哺乳期母亲应保证充足的营养,以满足母婴二人的生理需要,否则,可能造成少乳、缺乳,而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也可能使体内的脂肪消耗过多,形体消瘦,日后易造成乳房萎缩。

◎哺乳期母亲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心情愉快,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避免因各种精神刺激及不良情绪的影响,使乳汁分泌及排泄不畅。

◎哺乳时,应尽量将乳汁排空,每次哺乳若婴儿不能完全将乳汁吸完,则应用吸奶器将其吸净,避免乳汁淤积,否则易引起细菌感染而致急性乳腺炎。

◎哺乳时,左右两侧交替喂奶,避免因过多地喂某一侧而引起乳房不对称。

◎哺乳时注意卫生保健,避免因积乳、外伤、乳儿咬破乳头等引起乳房的急性炎症;哺乳期母亲应避免接触苯、铅、汞、有机磷等有毒物质及X线、同位素等各种放射性物质,慎用或不用各种药物。

◎哺乳过程中,应佩戴柔软的棉布乳罩,因哺乳期乳房肥大,受重力的作用容易下垂,用乳罩能起到一定的固定、托起的作用,从而防止乳房发生下垂。

之所以应用棉布乳罩是因为可以防止化纤织品的纤维尘粒进入乳腺导管,避免由此导致的乳汁分泌、排泄障碍。

◎哺乳时间不要超过1年,一般以6个月到10个月为宜,避免因哺乳时间过长而引起卵巢功能抑制,造成乳腺过度萎缩退化,且性欲减低。

哺乳会影响胸部线条美吗

女子胸部是否丰满,与体内的脂肪含量有关。发育成熟的乳房,脂肪占多数,腺体尚不足1/3。所以,脂肪的多与少,决定乳房是否丰满和有没有弹性,而乳汁分泌的多少,不在于乳房的大小,而是决定于乳腺泡的发育程度。因此,产后哺乳,既可以使婴儿增加营养,又可以使乳房保持健美。如果产后突然停乳,乳腺内压升高,乳汁分泌受抑,腺体就会萎缩,乳房就会干瘪。而产后哺乳,可以消除乳房的胀、硬、疼,促进子宫收缩,有利保持苗条的体型。

当然,哺乳的时间要适可而止,一般在分娩8个月以后,乳汁分泌日渐减少,乳腺也自行复原,在这个时候断奶,有利于乳房、胸部的线条美。

母乳喂养会促使母亲早衰吗

怀孕分娩是妇女在生育年龄的生理变化。妇女的特征主要是靠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来维持的。幼儿期卵巢开始发育;青春期卵巢开始成熟、排卵,于是月经来潮;性成熟期为生育年龄;至卵巢萎缩、绝经,为更年期。可见卵巢的萎缩与哺乳无关,而人的衰老及寿命,与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精神状态、地理环境及病理因素,如慢性疾病等则有一定关系。

如何使人延缓衰老,保持健康长寿,是今后的重要课题。据专家考察,长寿地区获得长寿者的共同性有:遗传因素、低热量饮食、体力活动、适应性强、有安闲的精神气氛。

延缓衰老及长寿既然与上述因素关系密切,可以这样认为:怀孕与分娩只是一种生理现象,在当前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情况下,母乳喂养是不会促使母亲早衰的。

断奶后乳房为什么会萎缩

断奶后乳房萎缩,常见的原因有:

◎妇女哺乳期体力消耗。体内储备的脂肪消失,体形变瘦,又不注意哺乳期和哺乳后的乳房保护。

◎部分妇女由于哺乳时间过长,卵巢功能恢复较慢,使女性激素分泌减少,乳房出现萎缩。

◎有些妇女对性要求淡漠,缺少性刺激等,也使乳房容易萎缩。

绝经前后乳房会有哪些变化

绝经是卵巢功能衰退的一种表现。女性一般在50岁左右进入绝经期。此时,由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明显减少,乳房缺乏雌性激素的刺激而逐渐萎缩,腺体逐渐退化,被脂肪组织所代替。这种变化首先发生于乳腺小叶和腺泡,组织学上表现为:乳腺小叶不整、缩小,数目减少,继而腺末房及小导管萎缩,上皮细胞减少以致消失,管腔狭窄,间质纤维化、胶原化。有时也有些导管反而扩张,形成囊肿。绝经后的老年乳腺则已基本无乳腺小叶或仅残留少许小叶,小乳管及小血管可消失,间质硬化。

基于以上原因及由此而发生的一系列组织学变化,绝经期女性一般会出现乳房体积变小;也有些较肥胖的女性,乳房体积反而增大,但这并不是乳房仍在发育的缘故,而是腺体被脂肪组织所代替的结果。有些女性由于导管扩张形成囊肿,或由于残留的乳腺与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夹杂在一起,可表现为不规则的乳房结节。绝经数年后的老年女性,乳房则一般体积变小、松软下垂,皮肤皱襞增加。

绝经前后的女性要注意观察乳房的细微变化

一般来讲,对突然出现的明显异常的感觉,或乳房体积、形态的改变,或乳头流水等情况,应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已绝经数年的老年女性,乳房已“平静”多时,突然又出现了新的改变(哪怕是极轻微的),应立即到医生处就诊,千万不可麻痹大意。

老年妇女如何进行乳房保健

绝经后的老年妇女,由于体内雌性激素的减少,其乳房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乳房体积变小、松软下垂,皮肤皱襞增加等。这时,应坚持每月一次的乳房自我检查,每年一次到专科医生处进行体检,随时注意乳房的细小变化,发现问题,立即检查治疗。另外,需提醒注意的是,老年妇女应谨慎服用激素替代剂,如果服用则必须在医生的指导监控下进行。

哪些人易患乳腺疾病

乳腺疾病主要发生于青春期以后的成年妇女,其病因与卵巢功能、遗传因素、婚育哺乳、生活习惯、性格特点等因素有密切关系。通过追踪观察、统计分析,发现10种女人为乳腺疾病多发人群:

◎8岁即有月经初潮或至50岁还未停经。

◎长期精神压抑或剧烈精神刺激。

◎未哺乳、从未生育、35岁以上妊娠初产或独身未婚。

◎经常内服、外用丰乳产品或在乳房内填充外来物做乳房整形。

◎有癌症家族史,特别是其母和姐妹曾患乳腺癌。

◎患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后癌变的可能性要大。

◎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经常饮酒。

◎腰部以上特别肥胖,腰围与臀部相近,或绝经期前身体十分瘦弱。

◎青春期乳房异常肥大,过多地抚摸乳房,乳房密度高,质地较坚实。

◎经常受到放射线照射。

乳房疾病的早期征象

◎检查乳房的大小是否对称:如果大小不一样,往往提示大的一侧有病变存在的可能,少数人由于激素水平紊乱,或双侧乳房增大形成巨乳症。

◎检查双侧乳房位置是否对称:如果高低不一样,应寻找原因,一旦乳房上出现“酒窝”,即出现皮肤凹陷,应提高警惕,这往往是乳腺癌的早期表现,其形成是由于肿瘤周围的组织反应性增生,使皮肤向肿瘤方向牵拉而形成了浅表性皮肤凹陷。

◎检查乳房的形态:正常时双侧乳房的形态是对称的,如果一侧隆起或凹陷应注意有无病变的存在。乳房内有较大的肿块常使乳房局部隆起,靠近皮肤的早期乳腺癌,可以引起皮肤的凹陷。

◎对乳头的检查:正常乳房的乳头,两侧是对称的,如果乳头凹陷是乳房中心癌肿的重要特征。应当注意只有近期出现凹陷者才有诊断意义。因为有的人的乳头凹陷是原来就有的,属于发育上的缺陷。乳头如发现有血性分泌物,常是乳管内乳头状瘤的重要表现。

◎自我用手触摸检查:方法很简单,可仰卧于床上,右手举过头顶,这样右侧乳房就平铺在胸壁上了,然后用左手指平伸并拢后,以手指的掌面轻轻触摸右侧乳房,自内侧开始自上而下,再向外侧直至腋下,逐次触摸有无疙瘩、肿块。在检查腋下时,可将举起的右手放下。再以同样的方法检查左侧的乳房。正常的乳腺腺体组织可以触到均匀、散在而柔软的小结。在检查时注意不要用指尖捻乳房,或是将乳房提于手中检查,这样都会把正常的乳腺组织认为是乳腺肿块。如摸到疙瘩应及时就医。

乳房外形与乳房疾病有何关系

成年女性发育良好的乳房一般多是半球形,隆起于胸前左右两侧2~3肋至6~7肋之间。观察其外形,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除一般从正面外,还应从侧面、半侧面,或上下及两侧对比观察。

正常男女双侧乳房外形、大小一般为对称性。如果双侧乳房外形不对称,一侧位置高,一侧位置低,一侧大,一侧小,或一侧隆起,一侧扁平;或一侧有乳房或乳头,一侧无乳房或无乳头等,均属异常情况。多数是乳房有疾患的一侧大,如炎症、肿块等;两侧乳房均肿大,见于两侧乳房炎症、脓肿,或弥散性癌,或见于乳汁淤积。

正常人各时期的正常乳房外形,始终浑圆,在任何角度观察其外缘曲线,总是保持光滑平整,如果有缺损或隆起,说明该处乳房内可能有病变。

乳房双侧虽然对称,外形相同,但双侧乳头均小,扁平;或乳房组织不发育,乳房小,扁平;或双侧乳房均异常肥大,甚至下垂等,均属异常情况。

为什么两侧乳房不对称

两侧乳房呈现明显不对称,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先天因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如果一侧乳房始基发育异常,在今后的青春期乳房发育时,两侧乳房就会明显不对称,发育不良的一侧会显著小于健侧。一般来讲,这种情况不会影响结婚、生育,但却失去了女性特有的曲线美。因此,可在青春期乳房发育完全后,择期行假体植入法隆乳术,使原本扁平的一侧乳房与健侧一样丰满,恢复女性的风采和自信。

◎后天因素:通常发生于经产妇。在哺乳时,母亲常习惯于某一侧方向怀抱乳儿哺乳,使两侧乳房哺乳机会不均等,机会多的一侧在断乳后,较对侧更易萎缩退化而变小。这种情况一般无不适感,也不会影响生活。可进行较小乳房一侧的胸肌锻炼,并可对较小乳房进行按摩,必要时,可外用丰乳药物或器材。当然,如果在哺乳时,注意两侧乳房交替哺乳,机会均等,则可以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

此外,如果以往两侧乳房是大致对称的,而最近出现了不对称情况,如一侧乳房增大、一侧乳房皮肤颜色改变或皮肤出现小凹陷、一侧乳头回缩或抬高,有时还伴有疼痛、痒感、乳头出水等症状和体征时,应予以特别重视。这种情况应立即去看医生,进行有关检查,以尽早发现可能的病变。

副乳是怎样形成的

人类乳腺来源于外胚层。在胚胎发育至第2个月时,于胚胎的腹面从腋下到腹股沟的“乳线”上,有6~8对乳腺始基形成。正常情况下,胚胎发育至第9周时,除胸前区位于第5肋间的一对乳腺始基能保留并继续发育外,其余的均退化、消失。如果其余的乳腺始基中某一对(或几对)未消失,就会在出生后发育成多余的乳房或乳头,这就是副乳(多乳或多乳头)。副乳男女均可发生,发生率为1%~5%,发生部位常见于腋窝或胸前部,多对称分布。多数副乳仅有一对,但也可出现单个或一对以上者。

若有乳头形成并伴有其下方的腺体组织者,称为完全性副乳;若仅有乳头而没有乳腺实质,或仅有两侧对称的局限性凹陷或皮肤色素沉着而没有乳头者,称为不完全性副乳。完全性副乳常见于腋下,体积较大。完全性副乳可同乳腺一样受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如雌激素、孕激素及催乳素等,因此也可随着月经来潮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妊娠期增大较明显,哺乳期可有泌乳。不完全性副乳可发生于胸前或其他部位,体积较小,通常只有副乳头,受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较小。

副乳是否需要手术

副乳多数发育不完善,可发生良、恶性肿瘤,其发生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当发现副乳明显增大,胀痛加剧,或有肿块,可以考虑手术。另外,副乳太大,有明显不适感,腋下皮肤皱褶的地方引起湿疹样变化,或者外观上不好看,影响美观,可考虑择期手术。

为什么腋下或肩背疼痛不适可能与乳房疾患有关

乳房的血管供养、淋巴回流及神经分布,决定了乳房病变有时会牵及附近的肩背部及同侧腋窝。比如乳房部的急性感染性疾患,炎症可能会经淋巴管至同侧腋下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疼痛;乳腺的增生性疾患,由于腺体及间质的周期性充血、水肿等变化导致的疼痛会通过神经反射而达同侧胸胁及肩背部,故常可表现为乳房胀痛,并向肩背部放射;乳房的恶性肿瘤,最初的转移往往就是经淋巴转移至同侧腋下,而且有时甚至乳房的原发肿瘤极小,临床尚不能触及乳房肿块时,腋下已发生淋巴转移,患者是在因腋下肿块为主诉就诊时发现患了乳腺癌的。

生理性乳房疼痛的原因

◎青春期乳房胀痛:女孩最早的乳房疼痛,一般在9~13岁发生,这时女孩乳房开始发育,先是乳头隆起,有轻微的胀痛感。初潮后,随青春期乳房的发育成熟会自行消失。

◎经前期乳房胀痛:有很多妇女在月经来潮时有乳房胀满、发硬、压痛;重者乳房受轻微震动或碰撞即可胀痛难受,原有的颗粒或结节感更加明显。这是由于经前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乳腺增生,乳腺间组织水肿引起的。月经期过后,上述变化消失。

◎孕期乳房胀痛:一些妇女在怀孕40天左右,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使乳腺增生,乳房增大,而产生乳房胀痛,重者可持续整个孕期,不需治疗。

◎产后乳房胀痛:产后3~7天常可出现双乳胀痛、硬结、疼痛。这主要是乳腺淋巴潴留静脉充盈和间质水肿及乳腺导管不畅所致。

◎人工流产后乳房胀痛:人工流产后,有些妇女主诉乳房胀痛,并可触及肿块,这是由于妊娠突然中断;体内激素水平急剧下降,使刚刚发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长,造成乳腺肿块及乳房疼痛。

◎性生活后乳房胀痛:这与性生活时乳房生理变化有关,性欲淡漠或者性生活不和谐者,因达不到性满足,乳房的充血、胀大就不易消退,或消退不完全,持续性充血会使乳房胀痛。

病理性乳房疼痛的原因

◎如果乳房出现突然的、持续性的、比较剧烈的疼痛,且伴有明显触痛者,则考虑为乳房的各种急性感染性疾患;如局部出现搏动性疼痛,则可能为局部已化脓。

◎如果乳房疼痛为周期性发作的,且常以月经前乳房开始疼痛或经前疼痛加重,经后可缓解或消失,疼痛为胀痛或针刺样,有时可牵及同侧腋下或肩背部,局部有轻到中度触痛者,则考虑为增生性病变。

◎如果哺乳期乳头部剧烈疼痛,乳头破碎、裂开,则可能为乳儿吸吮咬伤乳头造成的乳头皲裂。

◎如果乳房疼痛仅为轻度隐痛或钝痛,发作无明显规律性,仅为偶发或阵发,有些为持续性,因疼痛不明显而常常被忽略,须知这样的乳房疼痛也可能是早期乳房恶性疾患的信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有时,乳房尚无明显疼痛感,而仅表现为一侧腋下或肩背部疼痛,则也有恶性病变的可能。

◎如果乳房出现剧烈的持续性烧灼样疼痛,进行性加重,难以自行缓解,且伴有局部肿块破溃坏死或手术创口处及周围皮肤破溃者,则为恶性病变晚期的乳房疼痛。

◎有些女性在胀奶时也会出现乳房疼痛,这是生理情况,应注意与疾病造成的乳房疼痛相鉴别。

绝经后乳房疼痛的可能原因

绝经以后又出现乳房疼痛,一般有以下情况:

◎绝经后的一段时期内乳房疼痛:一般无须害怕。这是因为在绝经前的更年期内,内源性雌激素的分泌迅速减少,乳腺组织对这种变化尚不能适应,可能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如局部的疼痛、结节或腺体增厚等。这种反应可在绝经后停止,也可在绝经后的相当一段时间仍存在。一般只须遵医嘱定期检查,必要时服用一些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药物即可减除疼痛。

◎绝经数年后重出现乳房疼痛:由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已进入乳腺癌高发人群,应引起特别注意,及早到医院确诊此是否为乳腺癌的早期症状。

如何对乳房疼痛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般认为,综合分析病史,结合其他症状体征来寻找疼痛的原因,对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是非常有益的。

◎急性乳腺炎:大多发生于哺乳期,其疼痛在疾病的初起、成脓及溃后三个不同的时期常有不同的表现,同时也各有其不同的全身及局部症状体征:在疾病之初,疼痛常为持续性的胀痛或搏动性疼痛,触痛明显,可伴有怕冷发热、乳房局部红肿灼热等,随着疾病的发展疼痛逐渐加重,甚至辗转反侧、夜不成寐;至成脓期,疼痛至极后,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排脓,随着局部脓液得以引流,疼痛可明显减轻,仅为轻刺痛,全身发热等症也逐渐减轻;至后期,脓肿创口逐渐痊愈,疼痛仅为轻度隐痛,并逐渐减轻,最终得以完全缓解,全身症状也随之消失。由此可见,结合整个疾病演变进程中乳房疼痛变化的规律,可以很好地做出临床诊断。

◎乳腺增生病:其乳房疼痛,常有两侧乳房多发的大小不等的结节,局部可有触痛,而且其乳房胀痛常可随月经周期而变化,于月经前期乳房胀痛出现或加重,而月经过后则可明显减轻甚至消失。

◎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多在非哺乳期,其疼痛常为突然发生,初起为局部的隐痛或刺痛,很快发展为明显的局部疼痛,但其疼痛一般不像急性乳腺炎那样剧烈,且追问病史,多数患者有先天性的一侧或双侧乳头完全或不完全性凹陷;在疼痛出现之前,常有少量、间断性的乳头溢液,出现疼痛时,常可同时发现乳晕部肿块;以后,肿块成脓破溃后,可形成通向输乳孔的瘘管,经久难愈,瘘管期乳房疼痛常为隐痛或轻刺痛。

◎乳房良性肿瘤:通常无明显疼痛感或其他不适感,较大的纤维腺瘤可于经前有轻度胀痛或酸痛。

◎乳房恶性肿瘤:早期常无明显疼痛等自觉症状,有些仅有轻度不适感,因此常于体检或无意中发现,而一旦出现了乳房疼痛,大多为肿瘤晚期局部浸润、溃烂所致的疼痛,诊断已不困难;如果是炎性乳腺癌,多发生于青年女性,尤以妊娠及哺乳期多见,常表现为乳房烧灼样疼痛,病变发展迅速,短时间内整个乳房迅速增大、变硬,皮肤水肿、充血、变红或变紫,可有触痛,一般不伴有全身炎症反应,肿瘤可很快发生转移。

此外,还有一些非乳房因素造成的乳房部疼痛,如肋软骨炎、隐性带状疱疹及心脏病等,有时也可表现为以一侧乳房疼痛为主诉,应注意其鉴别诊断,避免将其视为乳房病而误治。

由此可见,单凭乳房疼痛这一个症状是难以做出诊断的,临床必须综合病史及伴随症状,根据不同疾病演变过程中乳房疼痛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判断疼痛的原因,做出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乳房红肿热痛怎么办

红肿热痛是典型的炎症的临床表现,如果乳房部出现了红肿热痛,则很大可能是患了乳房的炎症性疾病,如急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等。此外,还须警惕炎性乳腺癌的可能。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最常见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常发生于哺乳期,发病前常有乳头皲裂或乳汁淤积史,乳房部红肿热痛,疼痛剧烈,多伴有明显的发热等全身症状,成脓后可自行溃破或切开排脓,脓出则红肿热痛消退。

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发生于非哺乳期,发病前常有乳头溢液史,乳房部肿块,继之局部红肿热痛,其疼痛往往不十分剧烈,且全身症状不明显,后期肿块软化,形成脓肿,破溃后常形成瘘管,创口久不收敛或反复破溃。

炎性乳腺癌多发生于妊娠哺乳期,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患侧乳房红肿热痛,并于短时间内累及整个乳房,易侵犯腋窝淋巴结及对侧乳房,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抗炎治疗无效,一般不发生皮肤溃破,预后凶险。

急性乳腺炎在刚刚出现红肿热痛时,及早有效的治疗可以使炎症得以消散,免去患者的化脓、开刀之苦,缩短病程。因此,出现了乳房的红肿热痛要及早就医。

乳房肿块可能是哪些疾病

◎乳房的良性病变:

⊙乳腺增生病:此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妇女,但多发于30~40岁。表现为一侧乳房或两侧同时或先后出现不规则的肿块,质地韧,轻度压痛或无痛,月经前肿块多增大或疼痛加重,与皮肤无粘连,无腋淋巴结肿大。乳腺增生是非常常见的良性乳腺疾病,绝大多数始终为良性。

⊙乳腺良性肿瘤:主要是腺纤维瘤,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增生病。20~39岁的妇女多发。表现为一侧乳房内肿物,边界清楚、活动、质硬、光滑。偶尔也有多发。肿瘤直径多在1~5厘米。超过5厘米的纤维腺瘤称为叶状囊肉瘤,虽称肉瘤,实则良性,极少是低度恶性。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其特点是乳头溢血(或溢液),仅有约1/3或更少的病例可于乳晕附近触及肿块。

⊙乳腺结核:表现为乳腺一侧的不规则肿块,增殖期的结核可以质地较硬,大小约3~5厘米,略有疼痛和压痛,位置多在乳房的内侧及肋软骨附近。肿块与皮肤粘连,表皮颜色紫红,与乳腺癌不好鉴别。且腋下也常有肿大的淋巴结结核。本病发病多在20~30岁,除乳房病变外多有肋骨、胸膜或肺门淋巴结结核。

⊙乳房外伤性脂肪坏死:常在一侧乳房被外力(如撞伤)作用后发生局部脂肪的变性坏死,形成一个边界不清的常与皮肤粘连的结节肿块。但腋下无肿大淋巴结,明显的外伤史对于确定诊断是有益的。

⊙浆细胞性乳腺炎:本病的慢性期可以表现为乳房的无痛性肿物。质地较硬,不活动,边界不清,甚至皮肤也可能与肿块粘连,与乳腺癌不易鉴别。肿块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以发现浆细胞及淋巴细胞,而无癌细胞是重要的确诊方法。有时需切除病变做病理检查方能最后诊断。

◎乳房的恶性病变:

⊙乳腺癌:它的主要表现是乳房的局限性肿块,早期可以活动,但质地坚硬,常与皮肤有粘连,腋窝淋巴结也多有肿大,但在早期也可以没有如上表现,仅为一个单发的结节。与其他的乳房肿块较难鉴别,因此发现了乳房肿块需及时到医院检查,必要时进行病理检查。

⊙乳房肉瘤:罕见,表现为巨大的乳房肿块,肿物表面皮肤紧张,有时微红,有时可见皮内有静脉怒张。这种病在乳房的恶性肿瘤中仅占1%。

为什么有些乳房肿块会时大时小

乳腺组织在一个月经周期中会发生增生与复旧的变化,在这个周而复始的变化中,如果由于内分泌的紊乱而影响了其自然变化过程,造成了增生过度而复旧不全,久而久之则导致乳腺增生病,临床上就表现为乳房肿块,伴有乳房疼痛等。由于乳房肿块也受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因此在每一个月经周期中,肿块都会随着整个乳房的变化而改变,表现为经前期肿块较大、变硬,触痛明显,严重时甚至不可触碰;月经过后,肿块又有所缩小、变软,触痛也大为减轻。

另外,还需说明的是,有些患者的乳腺增生病或乳腺纤维腺瘤等良性乳房肿块,在妊娠期、哺乳期,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骤然升高,可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然增大,妊娠期、哺乳期过后,又会有所缩小。但须警惕良性乳房肿块恶变的可能。

要重视不伴疼痛的乳房肿块

乳腺癌的乳房肿块,较早期时通常无明显疼痛不适感,所以往往一经发现就已经很大,只有到晚期局部皮肤出现溃烂、浸润,才会出现疼痛,肿块常呈进行性增大,具有单发、质硬、活动度差等恶性肿块的特征。

乳腺腺纤维瘤的肿块也没有疼痛感,也常常于无意间发现,但腺纤维瘤通常好发于青年女性,而且可呈多发性,肿块多为规则的圆形,质地韧实,边界清楚,活动度大,一般直径不超过4厘米,几乎从不发生皮肤的溃烂浸润,这些都是与恶性肿块的主要不同之处。

总之,无论您通过何种途径发现了不伴有疼痛的乳房肿块,应给予高度重视,请立即到专科医生处就诊,以期尽快明确诊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