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九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30 19:01:41

点击下载

作者:东篱子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布局九略

布局九略试读:

前言

F O R E W O R D

人生需要布局,官场、商场都需要布局。所谓布局,也就是以对局势的期望和判断为基础,对行为准则和行动步骤的谋划。布局的高手需要有洞悉时势的锐利眼光,抱负远大的志气雄心,果敢行动的勇气胆略,缜思善算的智慧匠心……大凡历史上功名显赫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无不是独步一时的布局大师。

布局之术不可拘泥,要根据时与势的变化而变化。布局者有成、有败,在成败的转换中我们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布局的精微玄妙之处。在中国历史上,以布局而名于世的人很多,概而言之,可分两大类:

第一是帝王之局。帝王身处九五之尊,其布局之术与其他人迥然不同。帝王布局,尤其是守成帝王布局的要点之一可概以一个“防”字,以不被将死为目的。帝王布局的另一个要点是“御”,以上使下使人效命,韩非子所提倡的御人术在这里派上了用场。这两个布局要点用得好的,若非雄主,亦为明君,如始皇帝、康熙即是。

第二是英才雄略之局。拯大厦将倾于既倒,慨然以匡扶天下为己任。这样的人往往具有雄才大略,具备优秀政治家、谋略家的所有素质。他们出则将,入则相,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局既布,天下肃然。如曹操、诸葛亮等。

其实也没有必要把布局的方略看得过于玄妙,细心研究中国历史上布局大师的成功经历,你会发现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一是以强布局。作为局面的操纵者纯以力量取胜。强者为我所用,强敌征而服之;

二是以动布局。在动局之中无论自己力量强弱,始终把握局势的主动权。能做到这一点殊为不易,所以能做到者必会脱颖而出;

三是以智布局。在艰危条件下布局你不能要求太高,于闪转腾挪中能找到立足点已属大智;

四是以变布局。布局者能以变应变,能使自己的局面立于不败之地;

五是以稳布局。大稳的局面已然形成,就不要再兴风作浪,能识时务的方为俊杰;

六是以细布局。能把心沉下来,抓住关键问题做全局的文章,这也是一种经天纬地的大本事;

七是以顺布局。顺局之中行顺应之道,顺局的方略一在明察,一在进退;

八是以巧布局。身处夹缝之中空间有限,怎么办?巧,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布局智慧——如果你具备这样天资的话;

九是以圆布局。通融达变,坚韧不拔而又包容一切,这是以圆布局者的主要特点。有了这样的法宝,无局不可布,无局不能成。

布局考校的是智慧、是胸怀和气度,这些对于我们普通人同样重要。今天我们领会、学习布局方略,就要尽力从这些方面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当你能够以布局的心态和技巧经营人生和事业时,成功也就离你不远了。第一章强局方略:以强势驾驭天下强者

当你位居权力的峰顶,当你自信可以靠力量取胜,当你对操控全局有强烈的渴望,你就可以重拳出击,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天下。强者为我所用,强敌,征而服之。强局以王者气势为底蕴,以驾驭别人的智慧为手段,以全局一统为依归。1 坚决清除布局的障碍

当布局者真正从后台走到前台,实施自己的布局理念时,一些代表既得利益的力量会尽其阻挠之能事。而且,这股力量有时候还很强大,弄不好会吞噬你的布局成果——甚至包括你本人。这时候进还是退?答案只有一个:一往无前!因为在强局的棋谱里,从来就没有后退这一招。

公元前238年,完全接受法家思想的秦王嬴政刚刚走上前台,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将全部权力抓在自己手中,为此他必须要摧毁两个权力集团,一个是以丞相吕不韦为首的官僚集团,一是以为首的宫廷集团。

多年的擅权,早已使吕不韦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政治集团,其门客就达三千人之多,朝中不少大臣都是他的亲信。嬴政的亲生母亲赵姬,在异人(庄襄王)死后,与吕不韦没了阻碍,缔结床第之好便成了经常的事情。但是,随着嬴政的一天天长大,颇有些政治头脑、又不能也不想篡位的吕不韦越来越不安了。他不知道这个终日不语、闷头读书、思绪万千、“忧国忧民”并时不时显露出“暴君”相的小国王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他不知道一旦嬴政知道了此事,将会作出怎样的反应。这些都在困扰着权柄紧握的吕不韦。嬴政这个性格怪异的家伙,要真地动起怒来,他吕不韦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于是,吕不韦便想撤身了。

当然,吕不韦疏远太后的原因可能还有其他一些,比如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身体能力有限,不能家里家外都忙乎,影响工作和折损寿命。再者太后已经人老色衰,娇艳的容面、婆娑的身姿、妖冶的举止早已荡然无存,而家里有的是娇娘美妇,没必要在宫中浪费精力。所以,太后缺乏吸引力,也是吕不韦离开“老情人”的原因之一。

于是,吕不韦将推荐给太后,让他作自己的“替代品”,但是,出乎吕不韦意料之外,在博得太后欢心,得到大量赏赐后,开始在政治上要作吕不韦的“替代品”了。在太后的支持下,的实力迅速上升,先是被封为长信侯,赐山阳(今山西太行山东南),与吕不韦待遇一样,而后更是“事皆决于”。

公元前238年四月,嬴政率领文武官员离开咸阳,前往雍城举行加冕大典。雍城在秦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开始兴建国都,以后历经295年,一直到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这里一直是秦国首都。秦献公二年,迁都栎阳。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又迁都于咸阳。由于雍城在秦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所以凡举行祭祀祖先及各种盛典,均需来此进行。历代国君、后妃以及贵族死后也多归葬于此。

嬴政在雍城蕲年宫如愿地举行了加冕大典和佩剑典礼。剑是古代奴隶主贵族显示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标志,一般人是绝对禁止佩带的。秦国一直到简公六年(公元前409年)才允许官吏可以佩剑,但一般人仍不许佩带。国君也是在举行加冕礼之后方可佩剑。所以,嬴政不仅要举行加冕典礼,正式接手国家事务的管理,同时将一把佩剑佩带在自己的腰上,以显示自己至高的地位。

加冕典礼刚刚举行完毕,从首都咸阳传来消息,信阳侯因为嬴政派人调查其不法之事,心中恐惧,先发制人,用伪造的秦王御玺和太后玺调发县卒(地方部队)以及卫卒(宫廷卫队)、官骑(骑兵)等准备进攻蕲年宫作乱。

获知叛乱的消息,嬴政在众大臣面前显得异常沉着、冷静,他面无表情地听完报告,然后胸有成竹地命令相国昌平君及昌文君调发军队,前往咸阳镇压。实际上,这是一场嬴政早已料到的叛乱,一切他都已经有所安排。

平叛的战斗并不激烈,叛军不堪一击,在强大的秦军面前一触即溃,被斩首数百人,从这个数字也可以看出叛军人数不多。另外,从派去镇压平叛的将领也可以看出,年轻的嬴政根本就没有把放在眼里。这两个人,昌平君和昌文君,他们既非名将,又无突出的政绩,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昌平君还有点事迹,宋代裴马因《史记集解》载:“昌平君,楚之公子,(秦)立以为相。后徙于郢,项燕立为荆王,史失其名。”而“昌文君名亦不知也”。派去两个不知名的人便轻而易举地将叛乱镇压下去,反映出嬴政有别于众的用兵风格。

叛军被击败,秦王嬴政下令将和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全部枭首(斩首后将人头悬挂在高杆上示众),然后将尸体车裂。同时还“灭其宗”,将其家人满门抄斩。他们的舍人,最轻的处以鬼薪(为官府砍柴的刑罚),更多的人则被处以迁刑,共有四千多家被夺爵远徙蜀地的房陵(今湖北房县)。

对于太后,则不能用杀戮的办法,毕竟她是嬴政的亲生母亲。尽管嬴政不接受儒家思想,但提倡孝道并非儒家的“专利”,不过太后确实让嬴政很难堪,心中难以饶恕,于是嬴政把太后迁出咸阳,令其往雍城居住。

收拾完,该来收拾吕不韦了。秦王嬴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嬴政下令罢免了吕不韦的相国之职,接着又命令他离开咸阳到食邑地河南去居住。

由于吕不韦执政十几年,对秦国功劳很大,在各诸侯国中威望很高,所以到河南探望吕不韦的人士众多,“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得知吕不韦周围的情况后,秦王有些坐立不安了,他怕吕不韦会逃离秦国。那样的话,凭吕不韦现在的威信,联络各国反秦会给秦国带来危险的。思前想后,既不能派兵前往——出师无名,且易激变;又不便将吕不韦抓回咸阳——抓来也无法处刑,要处刑早就处了还用等到现在吗?最后,秦王想出一个好办法,他派人给吕不韦送去一封信,信中说:“您对秦国有什么功劳呢?秦国封给您河南之地,食十万户;您与秦国有什么亲缘?却号称仲父。带着你的家人到蜀地去住吧。”看到这封信,吕不韦的心都快碎了。它不仅将其对异人、对秦国的功劳一笔勾销,而且暗含杀机。吕不韦知道嬴政的脾气,他不死,事不宁,迁徙到蜀地也是个受罪的命,干脆满足他算了。于是吕不韦饮毒酒自杀,成全了嬴政,时间是秦王嬴政十二年(公元前235年)。

至此,妨碍嬴政治国秉政的两大集团被彻底消灭。秦王嬴政在亲政后两年时间内,就为自己的统治扫清了道路,为自己的布局开了一个好头,并且迅速确立起他个人的威望。尽管手段极其残暴不仁,但是秦国人、秦国的大臣,尤其是秦国的武将们,看到了秦国统一的曙光,他们需要这样一个年轻有为、身体健康、处事果断、临阵不慌、能够对敌人无情打击且对统一战争怀有强烈的必胜信心的君主来领导他们消灭六国,结束历经上百年的统一战争,使自己的名字跟随着流芳百世。这一点,秦王嬴政没有让他们失望。2 绝不放过对自己有用的人

用人直接关系到布局的胜败。强者布局多半是靠人才的力量赢得局势和优势,从而得天下的。因此,在任何时候都要重用对自己有用的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布局方略。

尉缭,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姓失传,名缭,战国著名军事家。他是秦王嬴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来到秦国的,此时秦王嬴政已亲秉朝纲,国内形势稳定,秦王正准备全力以赴开展对东方六国的最后一击。

当时的情况是,以秦国之力,消灭六国中的任何一个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六国要是联合起来共同对秦,情况就难料了。所以摆在秦王面前的棘手问题是,如何能使六国不再“合纵”,让秦军以千钧之势,迅速制服六国,统一天下,避免过多的纠缠,消耗国力。离间东方国家,虽然是秦国的传统做法,而且李斯等人正在从事着这项工作,但是采用什么方法更为有利,则仍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消灭六国,统一中国,是历史上从未有人干过的事情,年轻的秦王嬴政深知这一点,他不想打无准备之仗。

另外,当时秦国还有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就是战将如云,猛将成群,而真正谙熟军事理论的军事家却没有。靠谁去指挥这些只善拼杀的战将呢?如何在战略上把握全局,制定出整体的进攻计划呢?这是秦王非常关心的问题。他自己出身于王室,虽工于心计,讲求政治谋略,但没有打过仗,缺乏带兵的经验。李斯等文臣也是主意多,实干少,真要上战场,真刀真枪地搏杀,一个个就都没用了。

尉缭一到秦国,就向秦王献上一计,他说:“以秦国的强大,诸侯好比是郡县之君,我所担心的就是诸侯‘合纵’,他们联合起来出其不意,这就是智伯(春秋晋国的权臣,后被韩、赵、魏等几家大夫攻灭)、夫差(春秋末吴王,后为越王勾践所杀)、王(战国齐王,后因燕、赵、魏、秦等联合破齐而亡)之所以灭亡的原因。希望大王不要爱惜财物,用它们去贿赂各国的权臣,以扰乱他们的谋略,这样不过损失三十万金,而诸侯则可以尽数消灭了。”一番话正好说到秦王最担心的问题上,秦王觉得此人不一般,正是自己千方百计要寻求的人,于是就对他言听计从。不仅如此,为了显示恩宠,秦王还让尉缭享受同自己一样的衣服饮食,每次见到他,总是表现得很谦卑。

尉缭不愧为军事家,不仅能够把握战局,制定出奇制胜的战略方针,而且还能透彻地认识人、分析人。经过与秦王嬴政不长时间的接触,他便得出了秦王“缺少恩德,心似虎狼;在困境中可以谦卑待人,得志于天下以后就会轻易吞食人”,“假使秦王得志于天下,那么天下之人都会变成他的奴婢,决不可与他相处过久”的结论。

这是嬴政自出生以来,第一次被人公开道出他的性格本质,第一次有人这样评论他,而且切中要害,句句是真。从后来统一天下之后嬴政的所作所为来看,与尉缭所言毫无二致。

尉缭认清了秦王嬴政的本质,便萌生离去之心,不愿再辅助秦王,并且说走就走,真的跑了。幸好秦王发现得快,立即将其追回。国家正在用人之际,像尉缭这样的军事家如何能让他走?于是,秦王嬴政发挥他爱才、识才和善于用才的特长,想方设法将尉缭留住,并一下子把他提升到国尉的高位之上,掌管全国的军队,主持全面军事,所以被称为“尉缭”。

现在,心存余悸的尉缭不好意思再生去意了,只好死心蹋地地为秦王出谋划策,为秦的统一做贡献。

在具体的战术上,尉缭还实践了当时最先进的方法,如在列阵方面,他提出:士卒“有内向,有外向;有立阵,有坐阵”。这样的阵法,错落有秩,便于指挥。这一点在今人能见到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可以得到证明。

当然,作为与嬴政不同的人,尉缭对战争的具体行为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军队不应进攻无过之城,不能杀戮无罪之人。凡是杀害他人父兄,抢夺他人财物,将他人子女掠为奴仆的,都是大盗的行径。他希望战争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越小越好,甚至提出:军队所过之处,农民不离其田业,商贾不离其店铺,官吏不离其府衙。另外他还希望靠道义、靠民意来取得战争的胜利,等等。

这些主张与秦王嬴政的思想显然是矛盾的。所以,在统一战争的具体进行过程中,秦王与尉缭会不止一次地发生冲突,在具体的战役中,秦王不让尉缭参与,而是亲令受其思想影响严重的秦军将领们依照秦国一贯的残暴手段打击六国。所以秦军将领们在统一过程中个个都留下了“美名”,如王翦、王贲、李信、蒙武、杨端和、内史腾、辛胜等,而身为国尉、执掌全国军队的尉缭却在此时出现空白。

对于尉缭的态度正显示出秦王的高明:你不是有奇能吗?我就千方面计把你留下来;你不是有不同意见吗?使用你时我就特别注意不让这些不同意见对我的整体布局思路带来不利影响。如此以来,手下所有能人的优势就汇聚成全局的胜势。3 没有什么能阻挡强者收局的进程

秦始皇在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之后,立即将全部精力投放到对六国的军事进攻当中,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天下。

秦始皇确定了统一战争的计划,安排先从最弱小的韩国开刀,然后由近至远,从南往北;先三晋,再荆楚,再燕齐,逐一灭亡六国。于是从秦王嬴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开始,秦国对六国的最后一战进入到了实质阶段——正式灭亡各国。

此前,韩国对秦国使用了各种计策,美女奉秦、郑国修渠、韩非献计等等,屡施屡败,均未取得任何效果。强大的秦军就在门外,小小的韩国犹如老虎嘴边的羊羔,只有浑身战栗的力量了。韩非死后,韩王安自知韩国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主动提出“请为臣”不敢再与秦并称为王。这是东方六国彻底屈服的开始,是秦国数代人努力奋斗的初步结果,也是无数生命的死亡、无数财产的损失换来的结果。但是,这并不是秦王嬴政所要求的最后结果,他不是要六国臣服,而是要它们的江山、土地和人民。所以韩王安“请为臣”,并不能使自己苟且多长时间。

秦王嬴政十六年(公元前231年),韩王安又把南阳全境献给秦国。嬴政派内史腾做南阳郡守。这种剜肉医疮的做法,可以看作是韩国对秦国所施的最后一个计谋。不过,这是一条连韩王安自己都不相信的“计谋”。所有的韩国人都知道,韩国寿命已尽,现在所要做的是调整好心态,准备迎接新君主的统治。

秦王嬴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嬴政命令内史腾就近攻韩,但没有给他增派一兵一卒,由此可见韩国之虚弱。秦军轻而易举地击败了韩军,生擒韩王安,将韩国最后一块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至此韩国灭亡。嬴政下令在这里设置颖川郡。

对于被俘的韩王安,嬴政采取了较为仁慈的做法,将其迁居到歧山。此举显然是做给其他国家看的。后来,在秦王嬴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韩王安与一帮韩国旧贵族阴谋叛乱,结果遭秦军镇压,韩王安被杀,韩国的问题终于全部解决。

灭亡韩国后,秦始皇命令秦军继续收拾赵国。为什么明知赵国强悍还要碰它?一个原因,赵国紧挨秦国,军力又强,不先破赵国,秦军东出始终有后顾之忧;第二个原因,赵国正遭受自然灾害,使秦军又有了可乘之隙。

秦王嬴政十六年(公元前231年),赵国先是遭地震的破坏,次年又遇大旱,饥荒遍野,民不聊生,国力进一步削弱。更严重的是,造成人心大浮,谣言四起,民间流传着“赵为号,秦为笑。以为不信,视地之生毛”的“讹言”。人们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彻底丧失了信心。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一生喜欢冒险、刺激的秦王嬴政决定还是先拿下赵国。

嬴政急于灭亡赵国也许还和他的复仇心理有关,赵国对童年的嬴政并不友好。

这样,在秦王嬴政十八年(公元前229年),秦军兵分两路,分别由王翦、杨端和率领,第三次大举攻赵。这次秦王嬴政势在必得,投入的兵力很大。但是,赵军在李牧和司马尚的率领之下,顽强苦斗,不让寸毫。

李牧的确有军事才能,尽管赵国国力较之秦国相差巨大,军队人数也少,居绝对劣势,但是他竟然坚持长达一年的时间,令秦军在战场上无计可施。对此,秦王嬴政早有思想准备,他并未怪罪王翦、杨端和等人,而是积极想办法行反间计,离间赵国内部的关系。他派人携重金潜入赵国,收买郭开,让他散布李牧、司马尚要反叛的谣言。果然,昏庸的赵王迁信以为真,急忙遣赵葱和齐人颜聚去代替李牧、司马尚掌管兵权。

大敌当前,无故换将乃是大忌。作为名将,李牧深知临阵换将的危害,同时他知道,目前能够与强大的秦军抗衡的只有一种战法,那就是坚守待机。所以,李牧拒绝受命,不肯交出兵权。但是,铁了心要自毁长城的赵王迁以为自己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李牧不肯交职,说明他的确想反。他秘密派人将李牧诳出军营处死,同时罢免了司马尚的职务(一说也被杀死)使赵葱和颜聚顺利接掌了军权。

三个月以后,王翦指挥秦军突然发动进攻。赵军轻出迎敌,遭致大败,赵葱被杀,颜聚逃回。秦军紧随其后,冲入邯郸,颜聚带着赵王迁出降。至此赵国灭亡,时间是秦王嬴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十月。

秦军破赵后,生于斯长于斯、在邯郸度过童年时代的秦王嬴政,率大队人马耀武扬威地从秦国远道而来,开进了邯郸城。秦王嬴政此行不是“还乡”访亲探友的,而是前来报仇的。他小的时候,那些曾与其母赵姬家为仇的人现在该倒霉了。嬴政是个善于记仇和善于报仇的人,三十多年以前的事情他一点也没有忘记,他下令把所有曾与母亲有仇怨的赵国贵族全部坑杀。

赵王迁被俘,他的儿子公子嘉时年六岁,被一帮侥幸逃出的赵国贵族携到了代郡,立为代王,与燕国合兵,继续负隅顽抗。后来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军破代,在这里设置郡县,赵国之事才彻底解决。

韩国、赵国灭亡以后,三晋中的最后一个国家魏国完全处在了秦军的包围之中。

秦王嬴政十六年(公元前231年),在秦军的进逼下韩国把南阳全部献给秦国时,魏国也不落后,跟着韩国采用这种剜肉医疮的不是办法的办法,把丽邑献给秦国,以此来换取几天的残喘。秦军向韩国、赵国进攻时,自身难保的魏国再也不敢像过去那样出兵援助它们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秦军一个一个地收拾它们。

灭赵以后,秦军与燕国发生一些纠缠,耽搁了一些时间,没有立即对魏国采取行动。直到秦军攻下了燕国的都城蓟,迫使燕王喜逃往辽东,燕国灭亡在即的时候才调头回来抽空解决眼皮底下的魏国。

秦王嬴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军在王翦的儿子王贲的率领下,突然出现在魏都大梁城外。魏军严阵以待,准备为祖国流尽最后一滴血。谁知,秦军将大梁团团围住后并不进攻,而是筑堤引来了黄河水,采用水攻。魏军在水里苦撑了三个月,终因城池被泡坏,无法再守,魏王极不情愿地出城投降。秦国尽取魏国之地,魏亡。

三晋灭亡,燕国无还手之力,剩下的就是楚国和齐国了。先对付谁?秦王嬴政选择了楚国。于是,楚国“荣幸”地成为第四个被灭亡的国家。

秦王嬴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李信与蒙武分兵入楚。开始两人连战连捷,秦军往来驰骋,如入无人之境。李信拿出了在燕国追歼燕太子丹的劲头,根本未将楚军放在眼里。但是,他忽略了燕国和楚国在国力上和面积上都完全不同。楚国虽国力疲弱,但土广人众,是六国中最难对付的国家。这一点,同样年轻气盛的秦王嬴政也完全忽略了。不知是连灭三国、削弱一国使秦王及众将有些飘飘然了呢?还是楚国弱不经风的外貌,使秦王及众将产生了轻敌的思想?李信之军,长驱千里,缺乏后援,楚军抓住了秦军的这个弱点,乘势对秦国发起反击,李信连败两阵。秦军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残军向秦境败退,后面楚军紧追不舍,威胁秦国的安危。这是秦王嬴政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的第三次失利,而且是最严重的一次失败。

秦王获知李信惨败的消息,又惊又怒。他立即前往频阳王翦家中请王翦重新“出山”,并同意给王翦60万兵马。在秦王的软硬兼施之下,王翦终于答应领兵灭楚。于是,在李信攻楚失败的同一年,秦王嬴政倾全国精锐交由王翦率领第二次攻楚,并仍派蒙武为裨将随同王翦出征。

刚刚击败20万秦军因而信心大增的楚国人,见王翦又率大军来攻,于是也征发全国之兵相拒。王翦这次采用的是在赵国时李牧用来对付他的一套战术,虽远道而来灭楚,但并不急于进攻,而是在合适的地方筑起坚固的营垒坚壁不出,死守不战。秦军不战,可又驻扎在楚国土地上,楚军不能不管。急于要将秦军赶走的楚军,多次向秦军挑战,可就是不见秦军有任何出动的迹象,令楚军气恼万分。王翦之所以敢于不着急出战,一是他认定这种坚守疲敌、伺机出击的战术是对付强劲对手的最有效的方法,这是在灭赵的一年战争中他感受最深的事情;二是他深知秦王对他已经信任备至,不会对他的战术有任何异议。

在坚壁不出的这段时间里,王翦命令士卒养精蓄锐,忘记战事,吃得饱饱的,洗得干干净净的,终日游戏玩耍。王翦还与士卒同甘共苦,一同进餐,吃同样的东西。秦军斗志高昂,士气极盛。楚军见秦军总是不出,无计可施,只好引军而东,退回楚国腹地。王翦见时机成熟,立即命令秦军追击,并组织一支最强悍的突击队,猛攻楚军。疲惫已极、疏于防范的楚军猝不及防,完全失去了有效的抵抗,被打得落花流水。楚军主帅项燕率残军奔走,秦军紧追不舍,杀死项燕,将楚军主力全部消灭。

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俘虏楚君负刍,楚亡。随后,秦军继续向南挺进,降伏了越地,在这里设置会稽郡。楚地的战事终于彻底结束。

灭亡赵国以后,秦军兵临易水河畔,直接威胁着燕国,燕国上下一片恐慌。为了挽救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去秦国,企图刺杀秦王嬴政。

燕太子丹,是燕王喜之子,曾入赵为质,与童年的嬴(赵)政相好,是嬴政儿时的朋友。后来嬴政当上秦王,燕太子丹又来秦国为人质。燕太子丹“满心喜欢”地入秦为质,以为见到老朋友不仅可以叙旧,而且还能受到良好的接待。但是,今非昔比的秦王嬴政对自己儿时的好友根本不相认,对太子丹极不友善。太子丹好似被泼了一盆冷水,一怒之下逃回燕国,招募了荆轲等人打算给自己出这口恶气,并企图挽救燕国行将灭亡的命运。

但是荆轲没能将秦王嬴政杀死。被激怒的秦王嬴政立即命令王翦、辛胜向燕国发动进攻。

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军灭亡楚国。秦王嬴政立即遣王贲为将,调动大军向辽东进攻。此时的燕军更加不堪一击,秦军很快攻下辽东,俘燕王喜,燕亡。随后,王贲还军攻代,擒代王嘉,赵国的最后遗存也被铲除。

现在六国之中,去了五个,只剩下一个齐国,秦王嬴政的操纵大业就要成功了。

自从秦王嬴政即位以来,由于吕不韦和嬴政都执行“远交近攻”的战略,所以与齐国没有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此时,齐国国君是齐王建,这是一个在位时间颇长的国君,一共在位44年,直到齐亡,也是一位亡国之君。

秦国不仅没有与齐国发生军事冲突,而且还与齐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齐王建甚至在秦王嬴政十年(公元前237年)的时候,曾亲自入秦与秦王相见,秦王在咸阳设酒宴“热情”招待了他。同来的还有赵君悼襄王。

齐王建是个极其昏庸的君主,他丝毫没有感觉到秦王嬴政对他的“友好”实际是为其统一战争服务的。秦王嬴政的意图是避免齐国与其他国家联合,尤其是决不能让它与赵国结盟。因为,尽管齐国实力大不如从前,但是与强悍的赵国联合起来,对秦国的统一事业来说也是很麻烦的。所以,秦王嬴政拼命拉拢齐国,破坏齐、赵之交。他还特地派荆苏为使,赴齐国游说齐王建,不使其与赵国结盟。秦王嬴政的计策极为成功,在灭亡韩、赵、魏、楚、燕五国的战争中,齐王建始终未出一兵干涉,直至秦军将五国灭亡,兵锋直逼齐边,他见势头不对,这才象征性地在边境上布兵防御,但是一切都晚了。

秦王嬴政对齐国计策的成功,很大的功劳应该归于齐相后胜。后胜实际上是早已被秦王嬴政收买的“间谍”,他和齐王建的许多宾客都“多受秦间金”而秘密通秦,为秦国办事,所以当秦国进攻五国时,他们极力劝说齐王建不要出兵相救,使齐王建根本不听任何有关出兵的进谏。不仅如此,齐国自己也不积极备战,而且后胜还建议齐王建再次入秦朝见秦王,想把齐王建白白送给秦国。昏庸的齐王建竟真的依计而行,当他的车仗走到都城临淄雍门时,守门官司马上前质问:“我们拥立大王,是为了社稷,还是为了立王而立王呢?”齐王建还不算太糊涂,回答:“当然是为社稷。”“既然为社稷立王,大王为何还要去社稷而入秦呢?”齐王建此时似乎明白了一点,立即掉头回到了宫中。这样后胜的阴谋才未得逞。

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亡燕、代之后的王贲率秦军向齐国发起进攻,长期“不修攻战之备”的齐国只能束手待毙,齐军几乎没有进行像样的抵抗就丢掉了都城临淄。“秦兵卒入临淄,民莫敢格者”。秦王将齐王建迁到共(今河南辉县),把他安置在一片松柏林中,最后将其活活饿死。

至此,秦统一了中国。正是因为有嬴政这样一位善布强局的君主,才使得秦军能够所向无敌,以雷霆万钧之势,把混战了数百年的中华大地迅速操纵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而赢得了国家胜局。可以说这个强局布得漂亮,收得同样漂亮。4 为把强局布成胜局要勇于放下强者的架子

以强势布局但不能以强力待人,对能为大局服务的能人更应为此。有的人明明有求于人,可偏要摆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势,实际上这是高度不自信、以“样子”给自己壮威。嬴政不同,只要能让他的强局继续布下去,他随时准备弯腰低头。

王翦是秦国名将,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曾先后领兵平定赵、燕、蓟等地。

王翦之先出于姬姓周朝的国姓。东周灵王的太子晋因为直谏而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称为“王家”,因以为氏,从此改姓王氏。王翦“少而好兵,始皇师之”。王翦用兵多谋善断。他还是嬴政的军事老师。

秦王嬴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在灭亡韩、赵、魏,迫走燕王,多次打败楚国军队之后,秦王嬴政决定攻取楚国。发兵前夕,秦王嬴政与众将商议派多少军队入楚作战。青年将领李信声称:不过用二十万人。而老将王翦则坚持:非六十万人不可。李信曾轻骑追击燕军,迫使燕王喜杀死派荆轲入秦行刺的太子丹,一解秦王心头之恨,颇得秦王赏识。听了二人的话,秦王嬴政认为王翦年老胆怯,李信年少壮勇,便决定派李信与蒙武率领二十万人攻楚。王翦心中不快,遂借口有病,告老归乡,回到频阳。

秦王嬴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李信、蒙武攻入楚地,先胜后败,“亡七都尉”(《史记·王翦列传》),损失惨重。楚军随后追击,直逼秦境,威胁秦国。秦王嬴政闻讯大怒,但也无计可施,此时他才相信王翦的话是符合实际的。但王翦已不在朝中,于是秦王嬴政亲往频阳,请求王翦重新“出山”。他对王翦道歉说:“寡人未能听从老将军的话,错用李信,果然使秦军受辱。现在听说楚兵一天天向西逼近,将军虽然有病,难道愿意丢弃寡人而不顾吗?”言辞恳切,出于帝王之口,实属不易。但是王翦依然气愤不平,说:“老臣体弱多病,脑筋糊涂,希望大王另外挑选一名贤将。”秦王嬴政再次诚恳道歉,并软中有硬地说:“此事已经确定,请将军不要再推托了。”王翦见此,便不再推辞,说:“大王一定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嬴政见王翦答应出征,立刻高兴地说:“一切听凭将军的安排。”

秦王嬴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尽起全国精兵,共六十万,交由王翦率领,对楚国进行最后一战。他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王翦身上,亲自将王翦送至灞上,这是统一战争中任何一位将领都未曾得到过的荣誉。嬴政与众不同的性格再次显露出来,他知错就改、用人不疑的品性,使他再次赢得了部下的信任,肯为之卖命。

受到秦王如此信任和厚爱,对荣辱早已不惊的王翦丝毫没有飘飘然之感,他知道,秦国的精锐都已被他带出来了,而如果得不到秦王的彻底信任,消除他的不必要的顾虑,自己在前方是无法打胜仗的,而且他本人和全家乃至整个家族的命运都不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所以,当与秦王分手时,王翦向秦王“请美田宅园甚众”。对此,秦王尚不明白,他问:“将军放心去吧,何必忧愁会贫困呢?”王翦回答:“作为大王的将军,有功终不得封侯,所以趁着大王亲近臣时,及时求赐些园池土地以作为子孙的产业。”秦王听后,大笑不止,满口答应。大军开往边境关口的途中,王翦又五度遣人回都,求赐良田。对此,秦王一一满足。有人对王翦说:“将军的请求也太过分了吧!”王翦回答:“不然!秦王粗暴且不轻易相信人。如今倾尽秦国的甲士,全数交付我指挥,我不多请求些田宅作为子孙的产业以示无反叛之心,难道还要坐等秦王来对我生疑吗?”

王翦不仅会用兵,而且深知为臣之道,他摸透了秦王嬴政的为人品性,所以采取了“以进为退”的策略,以消除秦王对自己可能的怀疑之心。同时,从王翦的话语中可以看出,秦国的制度是十分严密的,王翦率领全部精锐远出作战,不仅不敢生反叛之心,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秦王表示不反之心。不是不生,而是不能也。秦国严密的维护君权的制度,使得任何人不敢造次。

王翦不负重托,经过一年的苦战终于灭亡了楚国。

从对王翦在灭楚问题上前后态度的变化,显示了秦王嬴政所具备的非凡的布局以及操纵局面的才能。这种素质和才能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也不是每一位君主或最高领导人所能够具备的,它们是秦王嬴政得以实现统一中国目标的基本保证。所以秦始皇能够灭六国、统一中国不是偶然的。5 闻过则改是强者本色

不可否认,布强局的人必是强者。强者之所以强,能闻过则改甚至闻过则喜,使他最大限度地吸收众人的智慧和力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在任何形式的布局中,少了“改过”这一步,都是一个缺陷,一个伺机破坏布局均势的潜在威胁。

秦王嬴政怒迁太后之后,秦国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举国上下议论纷纷,不赞成的人为数不少。余怒未消的秦王嬴政又下令:“有敢以太后之事劝谏者,乱刀砍死,并以蒺藜(带刺的刑具)划刺其脊背和四肢,尸体堆在宫门外示众。”能以如此残酷的刑罚对待自己的臣下,年轻的嬴政的确不是善良之辈。谁知自古忠臣不畏死,仍有二十七位大臣冒死进谏,但都是空有忠臣之心而无善言之口,嬴政毫不留情地将这些敢于“以身试法”的人统统杀死,二十七具尸体都堆在宫门外。

杀死了这么多人,仍然有人敢继续以自己的口舌赌命,这次来的人叫茅焦。茅焦原是齐国人,不知何时西入秦国,也不知有何才能,虽被拜为客卿,但在政治上一直未显峥嵘,始终默默无闻,不过这次该他露脸了。与茅焦住在一起的宾客,听闻他进宫上言,吓得卷起铺盖逃之夭夭。

接到茅焦求见的报告,也许是已经杀了二十七个人使秦王嬴政感到有些厌烦,这回他稍微客气了些,先派使者出殿提醒道:“不许以太后之事进谏。”茅焦回答:“正是为此事而来。”嬴政命使者警告茅焦:“你没有看到宫门外的尸体吗?”茅焦答:“我听说天上有二十八宿,如今已经死了二十七个人,我来就是要凑够二十八之数。我不是怕死的人!”听到使者的回报,秦王嬴政火冒三丈,大怒道:“这小子是故意来违背我的命令的,速速加热鼎锅把这家伙煮了,我看他如何横尸宫外去充数?马上召他进宫!”说完,按剑而坐,气得满嘴翻白沫。左右全都惊恐万分,为茅焦捏着一把汗。

茅焦进殿,不慌不忙地行过礼,对秦王说:“我听说长寿的人不忌讳死亡,享国之人不忌讳亡国;忌讳死亡的人命不久,忌讳亡国的人不能保全。死生存亡之事,都是圣明之君迫切要听到的,不知陛下是否愿意听一听?”秦王怒容微敛,问:“此话怎讲?”茅焦更加放胆地说:“陛下有狂乱乖戾的举动,陛下自己不知道吗?”闻听如此犯上之言,秦王反倒平静了,他问:“都有哪些?我愿意听你说一说!”于是,茅焦历数秦王的过错,说:“陛下车裂假父(指),有嫉妒之心;摔死两弟,有不慈之名;迁母于咸阳宫,有不孝之行;划刺谏士,有桀、纣之举。天下人听说这些事情,就会瓦解四散,没人再倾向秦国了。我怕秦国会因此灭亡,所以替陛下感到很危险。我的话讲完了,请用刑吧!”说罢,除去衣服,伏在刑具上。

茅焦把秦王嬴政亲政以来所做事情几乎全都否定了。然而他的话很有道理,因为尽管此时秦国军事力量强大,东方六国已经阻止不了秦国统一的进程,但是人心的向背仍然是不能忽视的大问题,它对秦国统一大业的进行起着阻碍或推动作用。为了减少统一的阻力,加快统一的进程,必须尽最大可能争取人心,赢得政治上的主动,这一点年轻的国王嬴政认识得很清楚。所以,虽然怒气冲天但还不糊涂的嬴政听了这一席话,立即转怒为喜。他亲自下殿,一边扶起茅焦,一边说:“赦你无罪!请先生穿上衣服,我愿意向你请教。”随后拜茅焦为自己的仲父,封爵为上卿。

这就是嬴政的特点,只要言语切中时弊,击中要害,只要对统一有利,对他的统治有利,他都会非常高兴,而且百分之百乐意接受。所以,嬴政决不是不会纳谏或拒绝纳谏的君主,而恰恰是会纳谏和善于纳谏的君主。他有残暴、冷酷的一面,也有近人情、通人性的一面。茅焦正是摸准了他的脾气,所以才敢大胆进宫,敢于出言不逊。

见秦王怒气全消,茅焦进一步劝谏:“秦国正在图并天下,而大王有迁徙太后的劣名,恐怕天下英雄听说,因此而背叛秦国了。”秦王一听现在只有此事尚可挽回,立刻套车挂马,亲率千乘千骑,赴雍城接母。太后极为高兴,回到咸阳后设酒宴款待茅焦,席间对茅焦赞赏有加,她一迭声地说:“矫枉过正,转败为胜,安定秦国的江山社稷,使我们母子重新相会,这都是茅君的功劳啊!”

秦王嬴政接受茅焦的进谏,将母亲从雍城接回咸阳,此举毫无疑问会给他带来很大的积极效应,至少在秦国内部可以起到操纵人心、安定局面的作用,对统一肯定是有裨益的。

一个“强”字,往往意味着成功的结果,但体现不出成功的过程。那些惯于突破人生局限获得大胜的人必然要能挑战自己的弱点改正自己的弱点。

还是在秦王嬴政亲政后不久,他做过一件非常糊涂的事情,这就是他下达了一道违反秦国传统做法和其本人执政方针的命令——“逐客令”,欲将六国在秦任职的客卿全部赶走。不过,在李斯的劝谏下秦王嬴政最终撤销了此命令,没有对操纵各诸侯国的统一大业造成危害。

是什么原因使得嬴政一反常态,改变了秦国长期奉行的人才引进政策而下达这项命令呢?原来是东方国家对秦国施行反间计的结果。

战国七雄中韩国实力最为弱小,又紧邻秦国,是秦国进行统一战争的首选目标。韩国国君安实在不愿意轻易将祖宗传下来的“锦绣江山”拱手让人,于是便把当时著名的水利专家郑国找来,让他肩负间谍的使命西入秦国,游说秦王兴修水利,企图以此消耗秦的国力,转移秦国的注意力,改变韩国行将灭亡的可悲命运。

秦王嬴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嬴政亲政第二年,郑国来到秦国,欲替垂死的韩国尽一点力量。在政治上已经稳固住自己地位的嬴政正想为秦国的经济发展做些事情,听了郑国的计划,觉得对秦国有利,于是立即征发百姓,由郑国主持在关中东部兴修一条引泾水东注洛河的水渠。

郑国主持修建的这条水渠,计划全长三百多公里,建成后可以溉田四万多顷,工程浩大,确实会占用秦国不少人力、物力,但关中河道则可以改造得更加合理,水渠建成后遍布关中的咸卤地将会变成良田耕地,所以秦王嬴政即便没有识破韩王安的计谋,他所做出的这项决策也没有错。这项决定也符合秦国一惯的重农政策。

只是韩王安低估了秦国的综合实力。尽管秦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兴修这条水渠,但是丝毫也没有影响到秦军的东攻计划。而且,当时在秦国兴修的大规模土木工程并不止此一项,譬如秦王嬴政的陵墓就在修建中,这项规模巨大的工程一直到秦始皇死时都没有完成,它常年用工在十几万甚至更多。

夜长梦多,最后,韩王安的阴谋终于让嬴政发现了,不善制怒的嬴政暴跳如雷,立即命人将郑国抓来,要问刑处死。嬴政气得发昏,朝中一帮长期不受重用的宗室大臣们觉察出这是一个难得的重秉朝政的好机会。因为,长期以来,秦国一直坚持“客卿”政策——至少欲有所作为的秦国君主都施行此政策——重用东方有才之士,或委以重任高位,或任为客卿随时谘问,宗室贵族在政治上都没有过高的地位,本国官吏若无大才也只能充任一般职务,掌不了大权。这项制度是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长期保持勃勃生机的重要原因,也是秦国最终统一六国的政治保证之一。

看到秦王怒气冲天,宗室大臣们乘机进言,称:“各诸侯国来秦国谋事的人,大抵都是为了他们各自的君主而游说秦国、做间谍的,请您务必将他们全部驱逐出境。”年轻气盛的嬴政犯了急躁的毛病,没有冷静地思考,便糊里糊涂地接受了这个建议,立即下达了“逐客令”。

李斯的名字被列在驱逐的名单之中。李斯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曾追随当时著名的思想家荀子学习“帝王之术”,与韩非同窗,学成以后西入秦国欲施展一番抱负。他因建议对东方六国施用反间计,拉拢了不少各国的名士,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被拜为客卿。“逐客令”一下,秦兵立即堵在各宾客的家门口,不许申诉,押送他们即刻离都。在被秦兵押解出境的途中,李斯乘隙写成一部劝谏书,并设法请人送入宫中,向秦王进谏。

秦王嬴政读过李斯的上书,马上明白自己错了,他赶忙下令收回“逐客令”,并派人从速追回李斯,让他官复原职。

嬴政这种知错就改、见贤求教的特点,是其成为中国最杰出的“英雄”人物之一的基础,也是他布局能力的重要表现。实际上,秦始皇嬴政的残暴只施加于两种人之身:一是百姓——依法家理论根本不用关心、考虑的小人;二是他所愤恨的人,如、行骗的方士,还有敌人等。而对于他所敬重的人或对其有用的人,则只有威严,不施暴行,所以对茅焦、对李斯、对尉缭、对王翦等,尽管他们多有“不恭”之辞或举动,但嬴政从未想过要加害于他们,甚至连累官免职的事情也没有,相反,始终重用不疑。这就是嬴政与众不同之处,后世帝王能做到这一点的几乎没有,包括唐皇李世民,对魏徵不是时有微辞,就是动辄要杀他的头。依嬴政的性格特点看,能做到这一点是十分不容易的。嬴政的这一性格特点,是他比同时代的诸侯国君主更具威力的原因之一。

现在,李斯在秦王的脑海中再也抹不掉了。秦王为自己这个时代秦国又有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而兴奋不已,也为自己因一时之气而险些将秦国推入不测之地而深感后怕。因此,秦王对李斯言听计从。李斯则平步青云,很快官至廷尉,执掌刑狱,并且在秦朝建立后不久升任为丞相。“逐客令”撤销了,而对于那个险些使秦王铸成大错的韩国水利专家郑国,秦王嬴政仍不依不饶,非欲处死以泄其恨不可。幸好,郑国也是一个善辩之徒,他对秦王说:此渠修成后,对秦国具有万世之利,关中许多不毛之地将辟为沃野。已经头脑冷静的秦王一听,觉得有理,于是不再加罪,命令郑国继续主持工程。经过数年的艰辛,水渠终于建成,从此关中瘠薄之地变成膏腴良田,灾荒减少,秦国的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直至最终平灭东方六国。

对于布局者而言,能闻过、知过后立即改正,不让错误延续下去对大局造成更大的伤害,实在是一种强者风范,更是一种智者胸怀。6 不让盛怒的情绪影响自己的判断力

强局以布局者的判断和决策能力为支撑。即使是强者也绝非圣人,只要食人间烟火,就会有喜怒哀乐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在特定条件下会影响布局者的判断力。强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容易发泄情绪,也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侯生,韩国人,史佚其名,原为秦始皇信任的方士。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曾派他与韩终、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

韩终、石生都是秦时的方士。据说韩终曾经不穿衣服,只着菖蒲(一种植物),长达三年之久,以致身上都生了毛,以后冬天再冷他也不怕。还说他能“日视书万言”,并且都能背诵出来。石生则仅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之中。接受秦始皇的命令后,二人便均不知所终。也许死于咸阳“坑儒”的四百六十余人当中,也许逃亡他地。

侯生虽受秦始皇信任,但他知道自己是提着脑袋过日子,弄一些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欺骗秦始皇,早晚是要被识破的。于是,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侯生与另一个方士卢生一合计,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跑了。临行前散布了一堆秦始皇不爱听的话,称:“始皇为人,刚戾自用;灭诸侯,并天下,意得欲纵,以为自古没人比得上自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只是备员而不用;丞相诸大臣都是接受已经决定好的事情,在皇上的指示下进行办理。皇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都畏罪持禄,不敢尽忠。皇上听不到自己的过错,一天比一天骄傲,臣下则慑伏谩欺以取容。秦法,不得一个人兼行两种巫术,不灵验的就处死。但是候星气占卜者多达三百人,都是良士,他们畏忌讳谀,不敢直言皇上的过错。天下之事无小大都由皇上来决断,皇上批阅文件用衡石来称量,每天都有限额,不达到定额不休息,贪恋权势到如此程度,不可以为他求仙药。”这番话的结果,是酿成了四百六十余人被坑杀的悲剧。

侯生、卢生知道自己犯了死罪,为了缩小目标,便分头逃亡。卢生一去再无音信,不管有何传说,反正秦始皇再没见过他。而侯生不知何故,是过不惯逃亡的日子?是舍不下亲人?还是对四百六十余人的死感到内疚?居然壮着胆子又回来了。

秦始皇获知侯生回来了,立即下令将其拘来见自己,准备痛骂一顿后车裂处死。为此,秦始皇做了一番精心的准备,特意选择在四面临街的阿东台上怒斥侯生。这里能够让许多人都看得见、听得着,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当始皇远远望见侯生走过来时,便怒不可遏地骂开了:“你这个老贼!居心不良,诽谤你主,竟还敢来见我!”周围的侍者知道侯生今天活不成了。

侯生被押到台前,仰起头说:“臣闻,知死必勇。陛下肯听我一言吗?”始皇道:“你想说什么?快说!”于是,侯生鼓动起嘴巴说道:“臣闻:大禹曾经树起一根‘诽谤之木’,以获知自己的过错。如今陛下为追求奢侈而丧失根本,终日淫逸而崇尚末技。宫室台阁,连缀不绝;珠玉重宝,堆积如山;锦绣文彩,满府有余;妇女倡优,数以万计;钟鼓之乐,无休无止;酒食珍味,盘错于前;衣裘轻便和暖,车马装饰华丽。所有自己享用的一切,都是华贵奢靡,光彩灿烂,数不胜数。而另一方面,黔首(秦时对不做官之人的称呼)匮竭,民力用尽,您自己还不知道。对别人的指责却恼怒万分,以强权压制臣下,以致下喑上聋,所以臣等才逃走。臣等并不吝惜自己的性命,只是惋惜陛下之国就要灭亡了。听说古代的圣明君主,食物只求吃饱,衣服只求保暖,宫室只求能住,车马只求能行,所以上没有看到他们被天所遗弃,下没有看到被黔首抛弃。尧时茅屋顶不修葺,栎木房椽不砍削,夯土三级为台阶,却能怡乐终身,就是因为少用文采、多用淡素的缘故。丹朱(尧之子)傲慢肆虐,喜好淫逸,不能修理自身,所以未能继承君位。如今陛下之淫,超过丹朱万倍,甚于昆吾(夏的同盟者)、夏桀、商纣千倍。臣恐怕陛下有十次灭亡的命运,而没有一次存活的机会了。”

听了这番话,始皇默然良久,之后缓缓说道:“你何不早言?”侯生回答:“陛下的心思,正在飘飘然欣赏自己的车马服饰旌旗之物,且自认有贤才,上侮五帝,下凌三王;遗弃素朴,趋逐末技,陛下灭亡的征兆已经显露很久了。臣等生怕说出来也没有什么益处,反而自己送死,所以逃亡离去而不敢言。现在臣必定要死了,才敢向陛下陈述这些。这番话虽然不能使陛下不灭亡,但要让陛下知晓明白为何灭亡。”始皇问道:“我还可以改变这一切吗?”侯生回答:“已经成形了,陛下坐以待毙吧!如若陛下要想有所改变,能够做到像尧和禹那样吗?如果不能,改变也毫无意义。陛下的佐助又非良臣,臣恐怕即使改变也不能保存了。”始皇听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下令将侯生放掉。

侯生逃亡之事发生在秦始皇统治末期,虽然秦始皇当时不过四十六七岁,尚属英年,但他已经取得了骄人的功绩,头脑热涨,目空一切,犹如侯生所说,不太能清醒地正视自己。即便如此,在对待侯生的态度上,我们还是能够看出秦始皇纳谏的勇气,说明他还不糊涂。尤其是在盛怒之下,在听了侯生一番大逆不道的言辞以后,秦始皇居然能将他放走,从秦始皇的性格上分析似乎不太可能,但是从他一贯的用人之道来分析,秦始皇往往能在盛怒之下控制自己的感情,当然对方必须是言之有理,话必须说到点子上,否则必有杀身之祸。第二章动局方略:动荡之中掌握局势的主动权

乱世之中,局势波动不止。此时,布局者不容易看清方向,也不容易把握机会,以保全和发展力量。所以动局极不容易布得好。曹操恰是一个善布动局的高手,他能在动荡之中摸清事物发展的“不动”规律,始终牢牢地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不管身处劣势还是优势,坚持由自己来布局,自己来收局,终于从群雄并起的局面中布出一盘好局,杀出一条血路。1 从结交开始布好人生第一局

一个人的声誉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他的升迁与发展。因此,每个想有所发展的人,都无不为树立自己的声誉而费尽心思。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无名鼠辈”要成为成功人士时,掌握“亲近法”当是一个重要途径。

曹操就是这样做的。

汉代用人,非常重视舆论的评价,其取用的标准,主要是依据地方上的评议亦即所谓清议,实际上就是一种舆论方面的鉴定。士子们为了取得清议的赞誉,就不能不进行广泛的社交活动,寻师访友,以展示并提高自己的才学和声名,博取人们的注意和好感。特别注意博取清议权威的赞誉,以致有些清议权威终日宾客盈门,甚至还出现了求名者不远千里而至的情况。曹操对于这种形势,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因此他特别注意结交名士,竭力争取他们的支持。

在这一方面曹操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对一些年轻的名士就与之结交为朋友;二是对一些年长的名士就向他们求教。这样有利于争取名士对自己的了解和帮助,借以提高自己的名声,扩大自己的影响,他知道自己的宦官家庭出身,为广大士人所蔑视,因而很注意树立自己不与宦官腐朽势力同流合污的形象。

曹操在少年时就与袁绍相交,但两个人之间总一些隔阂。及至袁绍、袁术的母亲死后归葬汝南时,曹操还是不计前嫌同他的好朋友一起前往吊唁,王也很赞许曹操,认为他有治世的才能。

袁家是世代做高官的名门望族。这次葬礼举行得非常隆重,参加的人达三万多,搞得很奢侈,耗费了大量的钱财。曹操见此情景感慨万分。他私下对袁绍、袁术十分不满,对王说:“天下将要大乱,倡乱的罪魁祸首肯定是这两个人。要想安济天下,为百姓解除痛苦,不除掉这两个人是不行的。”王也很有感触地说:“我赞同你的说法,能够安济天下的人,除了你还有谁呢?”说罢,二人对笑起来。

在王避居荆州武陵,官渡之战时,王曾劝刘表与曹操联合,刘表不从。曹操下荆州时,王已死,曹操将其改葬江陵。

颍川李瓒是“党人”领袖李膺之子,后来做过东平国相(如同郡守)。曹操同他交往,彼此了解很深。李瓒非常赞赏曹操的才能,临终时对儿子李宣说:“国家将要大乱,天下英雄没有一个人能超过曹操的,张孟卓(张邈)是我的朋友,袁本初(袁绍)是你的外亲,虽然如此,你也不要去依附他们,一定要去投靠曹操。”后来李瓒的几个儿子遵从父命,在乱世中果然保全了性命。

南阳何,字伯求,年轻时游学洛阳,与郭泰、贾彪等太学生首领交好,很有名气。好友卢伟高父亲临终时,何前去问候,得知其父有仇未报,便帮助卢伟高复了仇,并将仇人的头拿来在他父亲墓前祭奠,很是侠义。

何和大官僚士大夫“党人”陈蕃、李膺相好。陈蕃、李膺被宦官杀害后,何也受了牵连,在被拘捕之列,于是他变易姓名逃到汝南躲了起来。袁绍慕其名,私下与其交往。何经常潜入洛阳与袁绍计议,解救“党人”。

曹操在这期间也同何交往,谈孔学,论百家,说《诗经》,讲兵法,头头是道。分析评论现实的派别斗争、党锢之祸,很有见地。表现了学识渊博而且有济世之才。何私下对别人说:“汉家将要灭亡,能够安天下的,必定是这个人了。”曹操听到后,非常感激。

此后,曹操在士人中的名声就更大了。

在当时的诸多名士中,许劭是一个非常有影响的人物,谁要是获得他的好评,则对自己的仕进产生十分有利的影响。曹操为了取得许劭的好评,先去拜访在评议界享有很高声望的大名士桥玄。

桥玄,字公祖,梁国雅阳人。历任县功曹、国相、太守、司徒长史、将作大匠、少府、大鸿胪、司空、司徒、尚书令等职。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升任太尉。以刚毅果断著称,敢于打击豪强贪官。自己则廉洁自守,虽身居要职,子弟宗亲却没有一个凭藉关系做上大官的。家贫乏产业,去世后,竟难以殡葬,当时的人们为此将他称为名臣。桥玄谦恭下士,善于观察和品评人物,在清议界也享有很高的声望。曹操慕名前往,桥玄与之接谈后,感到曹操很不平常,说:“现在天下将要变乱,不是经邦济世的人才是不可能使天下安定下来的。能够安定天下的,大概就是你了。”

停了一下,又说:“我见过的天下名士多了,没有一个是像你这样的。你要好好努力。我已经老了,愿意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你。”

曹操听了,非常感激,把这位老前辈引为知己。桥玄觉得曹操还没有什么名气,又劝他去结交许劭。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以名节自我尊崇,不肯应召出来做官。善于辨别、评述人物,当时人们推举清议的权威,无不把他和太原郭泰作为代表。谁要是能够得到许劭的赞誉,谁就能够声价倍增。许劭常在每月的初一,把本乡的人物重新评议一番,叫做“月旦评”。曹操由于桥玄的推荐,也由于自己对许劭慕名已久,因此不只一次带着厚礼、陪着笑脸去拜访许劭,请求许劭对自己称誉一番。许劭一方面感到曹操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大概对曹操那些飞鹰走狗的行径有所了解,不大看得起他,因此拒不作答。曹操却是决不放松,坚持着自己的要求,最后甚至找了个机会对许劭进行胁迫。许劭没有办法,只好说:“你是一个太平时代的能臣,动乱时代的奸雄。”

曹操听了这个评语,感到非常开心,哈哈大笑着离去了。

可见,曹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时甚至是有些不择手段的。不过,他在寻觅“知己”的过程中,也有碰钉子的时候。南阳宗世林,十分看不起曹操的为人。曹操20岁时,多次登门,想同宗世林交个朋友,因宾客满座,没有说话的机会。后来,宗世林起身外出,曹操乘机上前将他拦住,握住他的手,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谁知宗世林一点情面也不给,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曹操的要求。后来,曹操当了司空,总揽朝政,大权在握,又把宗世林请来,得意地问道:“现在我们可以交个朋友了吧?”

宗世林却不动声色地回答:“松柏之志犹存!”

可见,宗世林对曹操是始终抱有成见的。

曹操能够得到众多名士的推许,并不是偶然的。汉代清议的标准,虽然以名教为依归,即一个人必须读经习礼,砥砺品行,随时注意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